時間:2022-04-19 23:40: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給同學的臨別贈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祝福語出現得很早,在上古時期人們相互通信的時候,都會在信的結尾寫上祝福的話,以示關心,發展到現在就是我們在信中常見的“此致”、“敬禮”等。古人還會為寫祝福語專門創作詩詞和文章,這就是贈言詩和贈文,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一句最為大眾熟悉的臨別贈言了。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是祝福的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形式。分為節日祝福、生日(或其他重要時刻)祝福、臨別贈言等形式,是我們平時交流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學們,你們自己寫過祝福語嗎?
給同學的生日賀卡上,你們是怎么寫的呢?
給老師的教師節賀卡上,你們又是怎么寫的呢?
給爺爺奶奶的祝壽辭,你們又是怎么寫的呢?
給同學發的祝福短信,你們又是怎么寫的呢……
寫好祝福語其實并不困難。因為祝福語是真情實感的表達,所以一定程度上并不需要多少文采。當然,如果能寫得文采和感情俱佳那就更好了。
節日祝福
心愿是風,快樂是帆,祝福是船。心愿的風,吹著快樂的帆,載著對小伙伴祝福的船,
漂向快樂的你,送上我的問候:六一節快樂!(兒童節)
評點:運用了生動的比喻,情真意切。
在新的一年里,祝您: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春 節)
評點:使用了含有從一到十等數字的成語或短語,妙趣橫生。
金秋十月,把酒當歌,憶昨天光輝歲月,為祖國母親生日祝賀;朗朗秋夜,談笑風生,想明天輝煌旅程,愿偉大祖國前程似錦。(國慶節)
評點:使用了較為工整的方式,上下句字數相對,讀起朗朗上口。
生日祝福
嘉賓旨酒,笑指青山來獻壽。百歲平安,人共梅花老歲寒。(為長輩祝壽)
評點:為長輩祝壽,要注意用詞的嚴肅和文雅。
在你生日來臨之即,祝學業正當午,身體壯如虎,才智不勝數,學習不辛苦,悠閑像老鼠,浪漫似樂譜,快樂非你莫屬。(給同學的生日祝福)
評點:一首很幽默的打油詩,既包含著真摯祝福,又顯得很親切。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論你在何處,無論你生活如何,請不要忘記我,你忠誠的朋友。在你快樂時,讓我快樂你的快樂;在你悲傷時,讓我悲傷你的悲傷。永遠牽掛你!
張愛玲(1920-1995),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島成名。其小說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驚異,而作者獨特的人生態度在當時亦是極為罕見。《心愿》一文發表在上海圣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刊上。這是十六歲的張愛玲離開圣瑪麗亞女校之際的臨別贈言,流露出的是這位女學生無比的自信與對未來的憧憬。她不時地鞭策自己成就“輝煌的事業為母校增光”,并將此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心愿》原文
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使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上午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當的話,它卻能將一塊普通的石頭琢刻成宏偉的雕像。圣瑪麗婭女校雖然已有五十年歷史,仍是一塊只會稍加雕琢的普通白石。隨著時光的流逝,它也許會給塵埃污染,受風雨侵蝕,或破裂成片片碎石。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給時間的小刀仔細地、緩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個奇妙的雕像,置于米開朗琪羅的那些輝煌的作品中亦無愧色。這把小刀不僅為校長、教師和明日的學生所持有,我們全體同學都有權利操縱它。
如果我能活到白發蒼蒼的老年,我將在爐邊寧靜的睡夢中,尋找早年所熟悉的穿過綠色梅樹林的小徑。當然,那時候,今日年輕的梅樹也未必已進入愉快的晚年,伸出有力的臂膊遮蔽著縱橫的小徑。飽經風霜的古老鐘樓,仍將兀立在金色的陽光中,發出在我聽來是如此熟悉的鐘聲。在那緩慢而莊嚴地鐘聲里,高矮不一、臉蛋兒或蒼白或紅潤、有些身材豐滿、有些體型纖小的姑娘們,煥發著青春活力和朝氣,像小溪般涌入教堂。在那里,她們將跪下祈禱,向上帝低聲細訴她們的生活小事:她們的悲傷,她們的眼淚,她們的爭吵,她們的喜愛,以及她們的宏愿。她們將祈求上帝幫助自己達到目標,成為作家、音樂家、教育家或理想的妻子。我還可以聽到那古老的鐘樓在祈禱聲中發出回響,仿佛是低聲回答她們:“是的,與全中國其他學校相比,圣瑪麗亞女校的宿舍也未必是最大的,校內的花園也未必是最美麗的,但她無疑有最優秀、最勤奮好學的小姑娘,她們將以其日后輝煌的事業來為母校增光!”
聽到這話語時,我的感受將取決于自己在畢業后的歲月里有無任何成就。如果我沒有恪盡本分,丟了榮耀母校的權利,我將感到羞恥和悔恨。但如果我在努力為目標奮斗的路上取得成功,我可以欣慰地微笑,因為我也有份用時間把這把小刀,雕刻出美好的學校生活的形象雖然我的貢獻是那樣微不足道。
Aspiration
Time is like a sharp knife, if not used in a proper way, it will carve deep lines on our faces and fritter away our youth year by year. On the contrary, however, if used in a proper way, it will cut and polish a normal stone into a grand statue. Fifty years have passed, and the St. Mary’s Hall is still just a slightly carved ordinary white stone. As time goes by, it may be contaminated by dusts, eroded by wind and rain, or cracked into fragme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also be carved carefully, slowly, and inch by inch by time into a fantastic statue which is by no means inferior to Michelangelo’s glorious masterpieces. This knife is not only controlled by the principal,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but also by all the students.
If I could survive till all my hair becomes greyish, I would sit beside the stove and look for in my tranquil dream the past familiar paths amidst the green prune trees grove. Of course, at that time, the prune trees were young and stretching out their strong arms to shield the crossed paths, but today they have entered their happy senility. The weather-beaten bell tower still stands upright in the golden rays of the sun, uttering the sound which is so familiar to me. In the slow and solemn toll, a few young girls, tall or short, pale or ruddy-faced, plump or slim, with youthful vitality and vigor, swarm into a church like a stream. In the church, they’ll stand on their knees to pray to God their life trifles―their sadness, tears, quarrels, love and great aspiration. They’ll pray to God to help realize their dreams―to be a writer, a musician, an educator or an ideal wife. I also hear the echo of the bell against the praying voice which seems to answer the girls: “Well, the St. Mary’s Hall may not have a larger dormitory or more beautiful garden than any other school in China, but undoubtedly she has the most excellent and diligent girls who will add prestige to their old school with their glorious achievement in the future!”
Hearing these words, my feelings will be determined by my achievements after my graduation. I’ll feel shameful and regretful if I don’t do what I’m supposed to do and lose the right to win honour for our alma mater. On the contrary, if I achieve success through hard work, I’ll smile comfortingly, for I can also carve the beautiful image of school life with the knife of time, despite my small contribution.
作者簡介:馬健(1988― ),男,江蘇宿遷人,云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筆譯研究。
隆冬時節,惜別依依。魯迅文學院第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青年作家班)經過四個多月的時間,圓滿完成學習任務,于1月17日舉行結業典禮。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金炳華,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魯迅文學院院長張健,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建功、高洪波,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勝友、陳崎嶸,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楊承志,文藝局副局長湯恒等出席結業式,并為53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金炳華在講話中首先對第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結業和學員們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在大家即將帶著收獲的喜悅離開魯院之際,送上“學習、實踐、創新、修養、責任”十個字、五句話,作為臨別贈言。一是學習。文學是人學,作家是思想家。必須要有深刻的思想、崇高的精神、豐富的知識才能寫出精品佳作。青年作家們要重視理論學習,學習、思想,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學創作的基本價值導向。還要學習哲學,學習文學專業及經濟、法律、科技知識,以不斷提升精神境界,開闊創作思路。二是實踐。創作不僅是寫個人生活的體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反映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作為一名作家,要努力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充分認識我們所處的偉大時代,充分認識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偉大成就。要在深入實際中體驗人民生活,激發創作靈感,積累創作素材,反映人民呼聲,抒發人民情感。為人民而寫作,為時代而放歌。三是創新。文學藝術是最具個性化的創造性勞動。文學作品只有不斷創新,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創新的基礎是繼承,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以來的革命文化傳統,積極汲取外國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創新,永不滿足。四是修養。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以人品立身,以作品說話。青年作家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人品和文品的統一,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五是責任。要牢記作家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在創作中正確處理“小我”與“大我”,個人與時代、個人與國家、個人與人民的關系,認真考慮自己作品的社會效果,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金炳華強調,我國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我們生逢盛世,祖國的未來光輝燦爛。希望青年作家把自己美好的文學理想化成時代最美好的篇章,寫出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張健在總結講話中全面回顧總結了本屆高研班的情況和收獲,并對大家順利完成學業表示祝賀。他說,和中國作協對本屆高研班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中國作協黨組多次聽取高研班工作匯報,詳細了解學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對教學、管理和社會考察等方面工作給予具體指導。本屆高研班根據青年作家的年齡結構、創作特點和知識需求,制定了相應的課程內容和研討內容。這些課程密切聯系當前的形勢,注重各領域前沿的信息和創新的研究成果,密切聯系當前青年作家創作的實際問題,給青年作家以正確的引導,貼近青年作家創作需求,給青年作家以豐富的藝術營養。其間,適逢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學員們認真學書記所作的十七大報告,結合十七大報告中關于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國家軟實力、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的重要論述,進行了熱烈討論。高研班適時增加了有關當前文化建設等內容,使課程更為豐富和精彩,更具現實意義。
湯恒代表文藝局對第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圓滿結業表示熱烈祝賀。并希望大家把這段難得的學習時光,當作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作為創作過程的新起點,不斷進步,再創佳作。
魯敏、霍艷代表全體學員發言,向中國作協和魯迅文學院表示衷心感謝。“雖然,在魯院的學習即將結束,但我們的寫作之路的學習還將無限延續,我們一定要在這條大路上走得更好,更遠,從而回報所有那些給予我們的厚愛。”在即將告別魯院、告別同學的時刻,他們的話表達了學員們共同的心聲。高研班黨支部書記葉舟代表全體學員向魯迅文學院贈送了紀念品。
結業典禮由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主持。出席結業典禮的還有魯迅文學院副院長白描、王彬等。
一、無效情境,形似神離
教學《蝸牛的獎杯》時,文中的蝸牛得到飛翔冠軍后,不思進取,驕傲自滿,天天帶著獎杯出去炫耀。為了讓學生感悟蝸牛的這種情緒,教者讓學生戴上頭飾,扮演蝸牛,背著獎杯出去炫耀。這種情境設計,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而,扮演蝸牛的學生只顧四處游玩,并沒有把自己的得意之色、炫耀之情表現出來,教者也沒有進行相應的引導。結果,創設情境后,學生并沒有體會到蝸牛的不謙虛。這種情境,只是體現了表面上的內容,實際上并沒有深入到文本中,而是游離于文本表達的內涵之外。
二、無效情境,本末倒置
語文課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常有些預料不到的情況發生,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千變萬化的,需要教師靈活地把持駕馭。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者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完美的課件,在教學時,就一味地點擊事先設計好的課件,展示相應的情境,一會兒安排學生聽歌,一會兒安排學生看圖,反而把文本閑置于一旁……一節課的時間就這樣在熱熱鬧鬧中過去了。結果,學生圖也欣賞了,音樂也聽了,但文本讀不熟,理解不得法,感悟不到位。這種情境設計本末倒置,夸大了教學情境的作用,最終是喧賓奪主,得不償失。
三、無效情境,畫蛇添足
教學《螳螂捕蟬》,教者在引導學生感悟少年講的故事《螳螂捕蟬》時,適時出現了畫面,創設情境。先是出現一棵大樹,大樹上有一只蟬,然后出現螳螂,接著出現黃雀,最后又出現拿著彈弓的少年。筆者認為,如果在低年級教學這一課,課堂中創設這種情境,或許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然而,這是六年級的課文,此時,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根據文字描述,他們已能在頭腦中通過想象形成這種清晰的畫面,不需要再按部就班地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去引導學生感悟文本內容了。教師不如省下這些時間,去訓練學生復述此故事的能力。
以上種種情境設計,筆者認為只不過是課堂教學中的“花架子”,它們忽視了情境創設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語文教與學的實踐證明,有效的教學情境本身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能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有效的情境設計應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知識技能,激起情感共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何創設有效的情境呢?
一、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的成敗,歸根結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如果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處于求知若渴的狀態中,就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這正是教師為課堂教學創設的最佳情境。
如《王二小》的課堂教學,在導入課文前,教者播放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讓學生跟著齊唱。歌聲把學生帶入了當年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的情境,激發了學生對王二小的敬愛,對敵人的仇恨。學生帶著這種愛憎分明的情感,學習課文就更加認真了,輕而易舉地就掌握了文本內涵。
實踐證明,必要時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收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注意力等多項功效。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情境還有很多,如猜謎語、分角色扮演、游戲活動等,但不論哪種情境,都要緊扣教材內容進行創設,這樣的情境設計才是最有效的。
二、創設有效情境,激活知識技能
創設有效情境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下的資源,其中的學習內容應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適應學習內容的要求。
如《蝸牛的獎杯》的教學,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遙遙領先”時,教者創設了情境,讓幾位學生在教室里奔跑,其中有一位學生奔跑速度比較快,很快就與其他幾位學生拉開了很遠的距離。學生們看到這種情境后,一下子就明白了“遙遙領先”的意思。這樣的情境設計,淺顯直白,生動形象,準確到位,有助于學生理解詞語。
三、創設有效情境,激起情感共鳴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語文知識技能的掌握與形成,更要關注掌握知識技能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有效的教學情境是紐帶,它能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與互補,極大地豐富并升華“境”與“情”,使知識通過情感這個媒介,更好地被學生接納和內化。
教學《明天,我們畢業》一課,課堂一開始,教者就進行了離別校園依依不舍的情感氛圍的設置。首先,教者用一番動情的話語將學生拉入了回憶中;接著,課件里開始播放學生六年來生活的點滴片段,并配上了歌曲《友誼地久天長》,伴隨著淡淡的傷感獨白,很快就將學生拉入了美好往昔的回憶和離別的愁緒中。在情感的熏陶中,再讓學生帶著感情去誦讀文本,去給母校、老師、同學書寫臨別贈言,從學生的寫話中,不難發現,此時的學生已獲得了情感熏陶,寫出的話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這里的情境創計非常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也正因為有了情感共鳴,才有了鮮活的文字在筆尖流淌。
個性的寫給高中同學的畢業留言【最新版】
1. 流星劃過,不許傷悲,千百年后誰又還記得誰。人生就如天上的浮云,有聚有散,今天的分別是為了來日的相聚。朋友,一路順風,一路珍重,一路平安。
2. 林蔭下我們留下過足跡,食堂里我們大快朵頤,自習室里的身影依然清晰,圖書館內彌漫著我們的氣息。畢業了,記憶仍然縈繞在腦海里,期待著他年我們再相聚。
3. 離別的六月,像支傷愁的歌,在黃昏的柔情里,彌漫滿校園。四載飛快,流遠不復來。即將要分開,留言聚會皆蒼白,道不出我半點心懷。一腔言語,兩行淚,惟愿兄弟風雨中明白,你我同在!
4. 快畢業了,讓我們再喝一杯酒,再唱一首歌,再重溫一次美好的回憶。因為明天,我們就要到生活的新坐標上尋找自己新的位置了,愿你一帆風順,前程似錦!
5. 枯黃的草兒等待春天的腳步,美麗的花芽等待希望的召喚,在外奔波的朋友啊,我托風兒捎去一份牽掛和祝福,并等待你平安歸來的消息。
6. 教室,我不再去望;食堂,我不再去想;操場,我不再去逛;自習室,已沒有我的繁忙;寢室,已空蕩蕩;親愛的同窗,愿幸福祝福伴你走在明日人生路上!
7. 或許我曾給你帶來過快樂,但同樣也給了你巨大的痛苦和傷害,或許我會成為你未來生活中的回憶和眷戀,盡管這回憶中充滿了苦澀。
8. 還記得日漸繁盛的校園風光,還記得擠了五個人打撲克的小床,還記得學校旁邊的小商排檔,還記得……親愛的同窗,請帶著我的祝福去追逐你人生的夢想!
9. 含淚苦寫心中情,單思落淚到天明;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相而頭不回;玫瑰開花沒結果,冰水沖糖糖難溶;只要兩人心不變,日后定能重相逢;
10. 多少年來風雨路,現跟隨歲月嘆流年,憶往昔同游書山路,而此時各奔天涯不相見,幾多相思只化作顆顆熱淚,祝君平安,愿君幸福,愿能再次與君同輩共飲。
11. 第一次走進這扇門,就知道總有一天要告別,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四年了,整整四年啊。我的大學,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的初戀!叫我怎么割舍,怎能不想你們!
12. 當我們在這里相見時,羞澀、憧憬;當我們在這里相戀時,追求、理解;當我們在這里相別時,不舍、傷感;假如可以我還會選擇這里—與你相伴的大學之戀。
13. 大學四年,是我最美好的時光;同窗四年,是我最幸運的福分。感謝你陪我的走過秋冬春夏,嬉笑怒罵。愿你畢業后工作順利,前程似錦,一帆風順!
14. 大學四年,朝夕相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藍天白云,綠樹青草,春夏秋冬,喜怒哀樂,時光飛逝,記憶永存,畢業揮手再見,愿你鵬程萬里!前程似錦!
15. 不要說你一無所有,灑滿陽光的田野是你的,田野上的足跡是你的,足跡中通往未來的道路是你的。你并不一無所有,你有那飽滿詩書的智慧,試問蒼穹的膽略,還有我們那慢慢一行囊的祝福:一路走好!
16. 秉燭夜談雄辯我等幾人好似身后三千甲,夢游課上不察身旁靚女儼如活脫柳下惠。而今六月彼般風度難覓迷足何處。酒入淚下聲啞,不怕不怕。兄弟散天涯,散處即為家。
17. 畢業了,請收拾悲傷的情緒,請釋放離別的憂愁,因為我們永遠是朋友。走向社會,這又是新的開始,新的挑戰,愿你以后工作順利,前途無量!記得常聯系!
18. 上學時,你在教室那頭,我在教室這頭,我們連上廁所都要一起,總以為畢業遙遙無期;現在,你在地球那頭,我在地球這頭,我們連相見都不容易,才覺得回憶甘之若醴。祝好!愉快!萬事如意!
19. 昨天,我們初識見面,今天,我們離別校園,明天,我們不說再見,過去,我們如懵懂少年,現在,我們有抱負心愿,未來,我們將改造家園,畢業了,祝大家心想事成。
20. 又是一年畢業季,感懷曾經傷別離,此后各自天涯走,同窗情緣難再續。滿載祝福溫暖溢,心中夢想永不棄,若干年后再相聚,共聞彼此好消息!祝福你!
個性的寫給高中同學的畢業留言【優秀版】
1、三年來,在這里,留下了我們勤苦的歲月、辛勞的汗水和激揚奮發的青春豪情,我們的艱辛與努力,必將結出豐碩的成果!
2、柳蔭下握別百般惆悵――同窗三載少年情長,望征程千種思緒,愿友情化為奮進的力量!
3、曾經你我共沐一片陽光,譜寫下友誼的篇章,多少回憶美在了心房。畢業分別了,愿我千萬個祝福,時刻陪伴你左右。
4、讓我們共同摒棄對幸福的一味幻想,把希望寄托在對學業的執著追求上!
5、離別雖然久長,而你那形象仿佛是一燦爛發亮的光點一直在我的心中閃爍。
6、也許你不情愿,也許你膽怯,但只要能夠跨出去,一種溫馨而充滿活力的生活也許就在你的面前。
7、生命,從小溪的流淌中獲得;青春,在飛流的傾瀉中閃光;存在的價值,于大河的奔流中呈現。
8、分離不代表忘記,當我們都走向人生新的階梯,請不要忘記,我始終在默默地祝福你。
9、臨行前,我贈你一個美好的理想,讓他成為你堅韌的拐杖;我贈你一只智慧的行囊,讓他成為你人生的通行證。
10、你的美=嚴謹的學習作風+熱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創新能力。
11、小舟在青春的港口起航,我們暫時分手,滿載著理想和追求。重新相聚在何時?將在那豐收的時候!
12、明晨行別,但愿云彩、艷陽一直陪伴你走到海角天涯;鮮花、綠草相隨你鋪展遠大的前程。
13、你我的友情并不是我的包袱,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不因時間的流失而褪色;不因生命的湮滅而消失。
14、靜謐的天宇,每顆星都有自己的軌跡,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心目中的世界也許會變得和諧而安寧。
15、三年之前我還在喜悅的走在這個校園里,憧憬著。畢業之后,我將憂傷的離開,因為啊,我實在舍不得。
16、歲月的年輪,像那黑色的旋轉著的唱片,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播放著那美麗的舊日情曲!
17、畢業了,又有一些人離開了,大家各自安慰著,不想說再見。再見不一定不會再見,也許還會在別處相見。
18、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你我三年的相伴即將在此刻畫上句點。
19、在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抽個時間,讓自己輕松一睛,永遠保持一顆年輕快樂的心。
20、帶著記憶,帶著幻想,走向大學,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個性的寫給高中同學的畢業留言【經典版】
1. 分別后的人生猶如一條街,讓我們共同為長街增添美麗的景致。
2. 在我們相聚的日子里,有著最珍惜的情誼,在我們年輕的歲月中,有著最真摯的相知,這份緣值得我們珍惜。
3. 不要把生活和理想看得像十五、十六的月亮那么圓,它是由陰、晴、圓、缺組成,做人要實際些,愿大家“晴”時多些。
4. 聚也不是開始,散也不是結束,同窗數載凝的無數美好瞬間,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之中……
5. 陽光會走,花兒會謝,唯有你我的友誼才是永恒。
6. 中學生活瞬息即逝,但它卻是我們瑰麗人生中最濃麗的一抹色彩!
7. 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于真誠的友情,深切的懷念,像幽香的小花,開在深谷。
8. 偶然的相逢時能有一絲清純純的激動,能有一聲問候,這就最好,也就足夠。
9. 我的心在為你祈禱,祈禱你心中充滿幸福,祈禱天使永遠在你身邊,祈禱你的大學無憂無慮。
10. 為了我們共同擁有的青春,為了我們一樣的堅定和執著,為了我們更好的明天。
11. 也許我們天意會聚在一起,許是新春,許是中秋,就讓我們喝一杯酒。當臉紅的時候,我們狂歡一曲。
12. 一天中不管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只要記得“我是幸福的”,那么你就可以得到幸福。
13. 想跟你說:朋友是會默默在身邊支持你的,如果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就回頭看看,你會發現還有我在陪伴著你。
14. 有人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幸運的建筑師。”愿我們在走向生活的道路上,用自己的雙手建造幸運的大廈。
15. 天空吸引你展翅飛翔,海洋召喚你啟航,高山激勵你奮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馬由韁……
16. 也許,畢業后我們相會不能,即使偶然的相會也得離去匆匆。只愿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微微地遞來一個笑容。
17.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糖葫蘆,那迷人的甜和酸,將永遠回味不完。
18. 愿我的臨別贈言是一把傘,能為你遮擋征途上的烈日與風雨。
19. 讓如今的歲月留存心底,不求又有如何的回憶。
20. 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里存著一份感激,感謝你給了我那一份終身難忘的甜蜜的回憶。
個性的寫給高中同學的畢業留言相關文章:
1.高中同學個性畢業留言
2.高中同學的個性畢業留言
3.高中同學錄的好友留的個性畢業留言
我在中國營銷傳播網上發表了兩篇文章"營銷感悟"和"營銷三煉",收到了很多營銷同道中人的來信,有鼓勵我的,有探討課題的,有問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更多的是一些剛蹋入或即將走進這個行業的年輕人,他們有著對營銷的執著和熱愛,有著剛進入市場的迷茫和激情,仿佛看到自己從學校到社會,經過市場的磨練慢慢成熟的影子,我忽然明白一個道理,當市場進展遇到瓶頸的時候,和剛踏入營銷的年輕人一樣,需要的是一種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激情,就是拋棄自己的經驗,靠無知而無畏的激情去感染整個團隊,用創業的激情,跳出經驗的束縛,可能會找到新的方法!下面是小戴的信!
宋大哥:
你好 !
我把自己從上大學開始到如今的一些經歷和對生活和生意的一些體會寫出來,望宋大哥多指教。我2004年7月畢業于云南財貿學院的市場營銷系。大學四年中,成績不怎么好,兩個原因一是我就沒怎么想學好,二是我的興趣是閱讀商界的人物傳奇和歷史人物的傳記。后者占了我大學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整個大學四年,大一沉迷于電腦游戲,浪費了一年時間。大二暑假里參加了強生的一次市場鋪貨活動,產品是 女性用的嬌爽衛生巾。整個暑假我和我找的兩個同學用自行車帶著強生的“嬌爽”衛生巾跑遍了整個昆明的大街小巷。當時很多很多的情景和感受深深的烙在我的心底,現在有時走到昆明的某些角落都會觸景生情,我都會想起當時賣衛生巾的情形。從那以后遇到困難時我也會用這段經歷鼓勵自己,我連衛生巾我都銷售過,這世上就沒有我不能銷售的產品。由于有了那次難忘的推銷經歷,我對生活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提升,感覺自己當時對生活有了很多很多的體會,如今這些體會變成了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暑假結束后,回到學校。我想自己做點事就跑到一家叫郎格貿易的公司里談了一個財院的電子詞典的權,其實說也沒交錢,就是你想干就行的事。之后開始在學校賣電子詞典,做“倒爺”。可不怎么成功沒賺多少錢。后來算了一下就只賺一千多塊錢。現在想起來為什么沒做的很成功,就是那時我的方法和思想都還幼稚,很多細節上的東西沒做透。不過這次不成功的“到爺”經歷到是讓我學會了如何與學校里的大大小小的組織打交道,也對學校外的世界有了一點了解。
上學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完,就象哲人說的:“時光總是在等待中你覺得漫長,可是當你回首時它卻是那么的易逝,那么的短暫。”一轉眼大四如期而至,于是開始找實習單位為將來謀個出路。因為我看好互聯網的遠大前景,就找了一家叫“佳仕得”的網絡公司,上班地點在昆明的翠湖邊風景不錯。他們在運做由他們老總提出的一個叫價格在線的電子商務理念,就是在線查價格的東西。當時我就認為不可能就單憑一個價格查詢就贏利的模式,結果實踐證明了切實這種贏利模式不可能成功。雖然失敗了但我對他們老總的這個想法很尊敬,因為在云南這種地方,他能有這種想法,就證明他比別人超前了很多。這種創新和超前就應該值得人們敬佩。后來在實習的那幾個月里又天真的策劃著和同學搞個網絡公司,或著搞優盤的OEM,但是這些東西主要就是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足,所以只能停留在思想上沒能去實踐。
大學就這樣畢業了,沒有想象中的學成歸來,光宗耀祖的輝煌。反之感覺就是恢溜溜的被趕出校門。之后,到了昆明一家名為“星迪嘉”的拍賣公司上班,跑業務。在上班的四個月的時間里通過與公司的一線業務員到老總的接觸,真正使自己學到了很多,很多。這時我才覺的自己有點成長的感覺!在這家公司里通過過一次次跑業務,一次次和客戶面對面的接觸。讓這個現實而又殘酷的社會,磨掉了自己的幼稚,和剛畢業時那一腔單純的“激情”。讓自己成長了一點。這其中拍賣公司的解老總,在我的這段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一個啟蒙老師的作用。從他的一言一行中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很多。從拍賣公司出來,我腦海深深烙下這幾句話:“做事先做人”和解老總在我走時那語重心長的“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者無畏”是啊!這些臨別贈言一字一句都刻到我的心里,落實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現在,我在過年過節都要問侯一下我的啟蒙老師解總。
后來,到朋友的家教公司里上班,其實就是“皮包公司”。我在他那里名義上是“副總”可公司就我兩個人呵呵!在公司里的每一天我從最一線的業務(我們稱為談合同,就是和家長簽定長期家教協議) 到公司的管理,營銷等全方面來鍛煉自己,忙起來經常晚上12點多回到住處,挺辛苦也挺開心。因為學到了很多的東西。當然這其中也體會到合伙創業中伙伴相處的原則和艱辛!通過這次經歷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做業務上,我覺得如何開展業務首先要從如何擺正自己和客戶的地位開始。在我們與客戶的接觸過程中客戶與我們永遠是平等的。我們做業務不能是好像要求著客戶買我們的產品,我們與客戶的接觸是在引導客戶用最合理或稱最低的成本買到他所需商品的一個過程。其實這些東西在書上已總結出來,只是自己親身體會和驗證過,才真正剛剛明白,從那時起我認為自己才正式成為了一個營銷新兵。有了這些體會和磨練,我覺的自己比剛畢業那時有了一點提高和成長。于是就很想到外面去闖闖,最想到北京、上海這樣人才濟濟,競爭激烈的地方去得到更高、更強的鍛煉和提高。自己感到非常幸運的是能通過同學認識了一位在上海開公司的同齡人(他叫洪幫杰,浙江人很厲害)。于是,2005年3月28日我終于如愿去到了上海,心目中的創富天堂。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站在外灘上,面對著寬廣的黃浦江按耐住激動和興奮,心里反反復復對自己說當我五年后再在這里時,我一定要以一個成功人士的身份站在這個地方。滔滔江水已逝,可自己的誓言牢牢刻在心頭,激勵著自己朝著目標努力奮斗!在上海的那段日子里,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飛揚和激動人心。我朋友是做有線通的(上海可以通過有線電視臺上網,我們就是發展用戶賺起傭金),可是我去的時候他已經過了的黃金時期。公司的情況不大好,一直在慘淡經營中。另外加之我剛到上海,人緣、能力都不夠而且有心高氣傲。始終沒能夠幫他把公司振作起來,四個月后我帶著遺憾離開了他的公司。對于這段經歷我覺得很對不起他沒能給他帶來希望,心里很是內疚。離開他的公司后我在繼續上班和是否自己出來做點什么中徘徊.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上海了解到了節油器的信息。考慮了一段時間后決定自己回云南創業。后來到杭州和飛馬仕總,吳總談下了權。8月5日回到昆明開始自己飛馬仕的創業經歷,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在注冊公司和運做節油器這個項目。從一開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在的舉步為艱,就象很多人說的我犯下了幾乎所有創業時的錯。到現在我算了一筆帳,自己已經虧了近10萬了。而且這些錢都是我借來的,面對現在這個局面我很難過。不是擔心還不了錢,因為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難過只是自己的表現自己都失望,難到我的經營能力就這么差啊!我就不能表現得好一點嗎。有時想想,我用9個月的時間和10萬現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證明節油器做不起來這個結論嗎?心里很困惑,明天的路在那里?我能堅持走到光明來臨的那一天嗎?難過也好,失望也好。有一點我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改變,就是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這不是催眠自己,因為很多時候我細細的想,一是自己缺的就是做生意的經驗和對項目整體的控制;二是我缺的就是一個真正好的項目。這就是我失敗的原因。但不管什么,我現在只能是這樣闖出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克服。
我想我要說的就這么多,說這么多只是希望能蒙宋大哥看得起。在以后的路上能多多提點提點我。在這里萬分感謝!
上面是小戴的一封信,同樣也是一個營銷感悟,我們感受到的是剛踏入營銷行業年輕人創業的無畏,沒有經驗,沒有對整個行業的了解,甚至沒有公司經營整體的規劃和執行的步驟,給一個老道的營銷管理者的感覺是在碰運氣,但是我們通過字里行間,看到的是對營銷行業的熱愛和對自己成功的自信,仿佛看到自己過去奮斗的影子,也是一個營銷新手慢慢蛻變的過程,給我感受更多的是小戴的激情,這份激情可能就是支撐一個理想最強的支柱.
很多營銷同道中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剛踏近這個行業的時候,懂的就是那點理論知識,對市場的理解就是幾乎就是零,但是通過公司的培訓我們一樣開疆破土,將公司的產品銷售到了全國各地,靠的是不服輸的精神和身體的奔波,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市場的歷練,慢慢的有一個業務員,蛻變成為一個行里的營銷精英,策劃專家,營銷管理者,或者自己創業.期間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仿佛越來越迷茫,心中那份理想仿佛越來越遙遠!
反思自己,我們的經驗多了,對市場的感悟也深了,營銷的技能和手法純熟了,很多事情不用自己親身去做了,但是往往產生許多莫名的壓力,很多過往成功的經驗現在反而成了束縛,往日的成就仿佛過往云煙,漂泊的營銷我們究竟要的是什么?
忽然頓悟,人生工作最大的樂趣莫過于在自己有興趣的行業取得成就,人生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生就是在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的調整自己,然后再超越.而期間,最不可缺失的恰恰是對工作的激情,我們往往被歲月積累的某種東西所束縛,不能突破自己,重新定位自己.記起臺灣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不要讓環境驚醒,要不斷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