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09:37: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村級婦聯主席工作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駐點村基本情況
***村地處***東南角,人多地少,資源匱乏,村集體經濟薄弱,全村共***戶,有7個村民小組共***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畝,其中水田***畝、旱地***畝;林地***畝,水面***0畝。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418人。通過動態調整,我村有貧困戶115戶407人,其中2014年脫貧6戶28人,2015年脫貧30戶147人,2016年脫貧20戶56人,2017年脫貧46戶139人,整村脫貧出列,存量13戶43人,通過政策保障,今年可如期脫貧。目前,***農戶主要經濟來源仍然是以務工為主,收入不平衡,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農業產業效益低下,農民文化素質偏低,觀念落后。
二、駐村工作開展情況
1、人員資金真投入。人員真投入,縣婦聯主席***同志嚴格履行駐村單位負責人每周駐村一天一夜,入戶走訪,指導精準扶貧工作,駐村工作隊全脫產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縣婦聯全體在編在職人員都參與結對幫扶貧困戶。資金真投入,縣婦聯為支持***精準扶貧工作撥付資金5萬元,同時積極和縣扶貧辦對接,申請項目款5萬元,真正做到全員參與、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2、“一戶一策”拔窮根。把入戶作為前提,整合市工作隊、縣工作隊、村干部力量,分組開展脫貧工作“回頭看”,主要是按照市委提出的要求,重點對貧困戶的政策落實情況、每一戶有哪些“六個當家”、是否利用“六個當家”自主發展產業或者與村級扶貧產業對接、每一戶增收情況、脫貧情況等,做到入戶、入戶、再入戶。通過“回頭看”入戶走訪,我們基本摸清了全村115戶貧困戶“六個當家”情況,其中當家田107戶、當家技59戶、當家圈34戶、當家園72戶。同時,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根據每家的實際情況,結合村級產業規劃和縣扶貧政策,與貧困戶共同商議,形成初步“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以“六個當家”自主發展產業扶貧項目或找到增收門路。
3、“一村一法”牢底盤。為確保村產業發展項目盡早落地開花,我們與村委會班子成員始終把“一村一法”貫穿扶貧產業的謀劃、實施和建設全過程,先后多次考察項目,結合村資源稟賦,科學制定村級產業發展規劃,形成了特色種養殖、生態旅游等全面開花的扶貧產業格局,為精準脫貧夯實底盤。成功建成了100千瓦光伏發電站,2017年6月底并網開始收益,直接帶動我村115戶貧困戶分紅;由***出資26萬元、村集體投入10萬元產業資金、同時貧困戶入股,共計投入46萬元建成***果園,引進雜柑60余畝,吸納50戶貧困戶入股,預計畝產收益在2萬元左右;年初由縣婦聯牽頭出資建成7萬多棒食用菌種植大棚4個,直接帶動6戶貧困家庭種植發展產業,人均增收7500元:同時帶動12戶貧困戶就業,人均增收400;由***鎮政府牽頭投入40萬元建成冷凍庫1個和食用菌收購點,為本村及周邊村食用菌種植服務。在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同時還積極引進民間資本,如新***專業合作社投入300萬元引進芡實種植770畝,直接帶動我村85戶貧困戶進行土地流轉,戶均增收800元,帶動7戶貧困戶家庭就業,徹底改變了土地常年水災導致的“十年九不收”局面。
4、結對幫扶暖人心。市縣的標準每個包保干部不少于3戶不多于5戶的要求,重新調整,縣婦聯駐村工作隊2人,在編人員4人全部參與幫扶貧困戶12戶。所有幫扶責任人每月至少入戶一次,讓貧困戶在脫貧的路上不再孤單。因縣婦聯在編人員只有4人,普通黨員包保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積極對接***44個支部,把普通黨員包保貧困戶調到湖師各支部書記,做到因戶派人、精準幫扶。
5、多措并舉強造血。為從根子上真正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縣婦聯引導***村因戶施策、因人幫扶,多措并舉,對癥下藥、靶向治貧,戮力同心拔窮根。比如,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茶葉種植、苗圃基地、芡實種植、等,根據合同年限以及簽訂時間不同,每畝的流轉價格基本在200到600元之間,一是推動農業合作社的發展,以農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就業,進行農業產業化調整,已成功引進芡實種植600畝,帶動5戶貧困戶就業,;二是鼓勵農戶發展家庭農場,延續湖蒿種植100畝,帶動10戶貧困戶就業。目前張畈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總面積的74%。農戶每年得到土地流轉收益36萬元;三是發展生態旅游業,與***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經村里協調將7、8、9三個組的湖塘面積,進行轉租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帶動了村里5戶貧困戶就業。
6、設施建設到村戶。目前,已投入資金142.3萬元,完善村組道路溝渠建設,修建通組公路2.6公里,投入7.5萬元加固通村公路路肩;投入資金27.4萬元,修建學生上學公路1.93公里;新建的***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村小學和標準化村衛生室,均于2016年投入使用;從省發改委爭取200萬專項資金用于“三八港”整治,2017年3月已完工;投入資金9.9萬元,改造新建一座“五十五”千瓦排澇站,三座抗旱站和一個蓄水池。
7、金融扶貧見真效。縣婦聯精準扶貧工作隊及村兩委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逐一上門宣傳政策,鼓勵貧困戶貸款干事創業,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23戶貧困戶享受貧困戶小額貼息貸款,5戶貧困戶通過***開發公司以企業方式貸款帶動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