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0 05:40: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人力行政年終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 廉政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廉政風險主要表現形式有思想道德風險、制度機制風險、崗位職責風險、人員素質風險四種類型。
(一)思想道德風險
指銀行業從業人員個人因主觀原因和外部環境的不良誘惑而可能產生思想道德問題的風險。主要表現在:放松世界觀改造,理想信念動搖,背離社會主義榮辱觀,等。
(二)制度機制風險
指金融機構因制度機制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夠可能導致的廉政風險。主要表現在:未能根據改革發展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形勢需要,及時完善和認真執行各項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強,工作流程出現漏洞,貫徹落實不到位;部分機制缺乏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約束力和監督力作用不明顯,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規化工作措施。對人、財、物管理等重要事項未能嚴格按照制度辦事,致使權力沒有按要求規范公開運行。
(三)崗位職責風險
指銀行業從業人員個人因不能正確履行崗位職責、不能正確行使權力可能導致的廉政風險。主要表現在:對職責不履行或履行不到位,致使銀行所屬人員或本人發生違紀違法問題;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獨斷專行或軟弱放任;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失職瀆職,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等。
(四)人員素質風險
指銀行業從業人員個人因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家庭因素影響不正確行使權力可能導致的廉政風險。主要表現在:因文化素質差異,處理問題的能力、觀念、質量和效率不同。
二、廉政風險的主要聚集區
(一)領導干部崗位
主要存在著權力是否過于集中,行使權力是否超越權限;黨內議事規則和決策制度是否落實,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各項黨內監督制度是否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和案件防控責任制是否落實到位;制度機制是否存在漏洞;對分管工作是否履職盡責,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可能造成權力濫用的風險。
(二)信貸崗位
主要存在著客戶營銷準入、信用等級評定、授信審查、審議審批、貸款發放、貸款資金支付、貸款核銷等各個環節制度是否執行到位;貸前調查是否真實、貸后監管是否走過場;前、后臺相互制約機制是否落實;職能部門和人員履行職責是否到位;票據承兌和貼現業務是否按流程辦理;是否存在履行職責不到位或應行使監督權力而不作為可能導致職權失控的風險。
(三)財會崗位
主要存在著會計流程是否執行到位,是否做到不兼容崗位相分離;坐班主任履行職責是否到位;以及會計記賬、復核、授權相互制衡的內控制度是否執行到位;是否落實同業存放、網銀合作業務監督制度;結算業務是否按要求規范操作;財務報賬制度執行是否嚴格;重要資源分配、大額財務費用支出是否履行審議、審批程序;固定資產購置、管理、使用、處置等制度是否落實到位;印章、重要空白憑證管理制度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存在履行職責不到位,以及其他可能導致職權失控的風險。
(四)人力資源崗位
組織管理上是否存在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干部管理上是否存在利用職務上便利違反規定為本人或者他人謀求利益;機構人員管理上是否存在違反操作程序及組織人事紀律造成不良影響等情況;薪酬管理、保險統籌、教育培訓、檔案管理上是否存在未嚴格執行國家和總行政策法規制度規定;是否存在履行職責不到位,以及其他可能導致職權失控的風險。
三、廉政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途徑
(一)做好廉政風險信息的采集工作
1. 通過受理、舉報、投訴,開展專項檢查、廉政監察、政風行風評議、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反映、案件查處、責任審計、巡視巡查、干部考核、參加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述職述廉等活動,采取明察暗訪、問卷調查、客戶回訪、員工座談、與當地檢察院、法院、公安、紀委建立工作聯絡機制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廉政風險信息。
2. 堅持把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導管理層、客戶信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三重一大”等重點部位和環節作為廉政風險信息收集的重點,充分運用電子監察系統等現代科技手段,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3. 科學確定風險等級。對查找出的各類廉政風險點,依據廉政風險點的發生頻率、權力行使的重要性和危害程度進行廉政風險評估,按照風險大小,由高到低劃分為A、B、C三個等級。對潛在廉政風險大,發生問題危害重的,劃為A級風險點;對潛在廉政風險較大,發生問題危害較重的,劃為B級風險點;對潛在廉政風險較小,發生問題危害較輕的,劃為C級風險點。逐一登記,歸類匯總,形成《權力廉政風險等級目錄》,并根據形勢變化和權力項目的增減,對廉政風險進行動態管理,及時調險等級。
(二)建立廉政風險信息檔案庫
各級行紀檢監察部門在建立和完善從業人員廉政檔案和崗位廉政風險等級目錄的基礎上,建立廉政風險信息檔案庫。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定期整理、歸類分析,特別要重視對舉報問題的收集和分析,通過剖析案件,全面了解掌握廉政風險信息。建立臺賬,加強信息的整合和分類管理,逐步建立系統內的廉政風險信息系統。加強對信息的動態監控和分析研判,全面查找風險點,通過揭示高風險的領域、崗位和環節,進一步明確風險防控重點。
(三)建立日常風險預警處置機制
1. 前期預防。前期預防是針對風險點提前采取預防性措施。通過繪制風險防范流程圖,制作崗位風險警示牌,制定崗位風險防范措施,立足于預防風險和保護干部,注重事前防范。根據權力等級分別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對C級廉政風險,采取保廉承諾、警示教育、人文關懷、風險提示、廉政談話、函證質詢等多種形式,提高單位和個人的自律和防范意識。對B、A等級廉政風險,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建立和實行重要部門重點崗位干部選用交流、公開承諾、崗位責任、首問首辦負責、限時辦結、考核評議、廉政檔案等制度。通過采取前期預防措施,增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主動性和監督制約機制的有效性,達到關口前移和預防腐敗行為發生的目的。
2. 中期監控。在前期預防的基礎上,通過信息監測(包括述職述廉、民主測評)、舉報、網絡舉報、行政投訴、電子監察、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政風行風熱線、定期自查和專項檢查、抽查等手段,構建風險監控網絡,避免問題的擴大化、嚴重化。同時,紀檢監察部門對前期預警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對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部門和個人及時督察,并將督察情況及時向同級黨委、紀委通報。
3. 后期處置。針對中期監控發現的問題,視情節輕重,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別實施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警示提醒、誡勉糾錯和責令整改等措施,及時糾正失誤和偏差,堵塞漏洞,避免廉政風險演化為違紀違法行為。有關單位、部門和個人接到預警后,應在規定時限內對廉政風險成因進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書面告知實施預警的紀檢監察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對中期預警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對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及時督察,并將督察情況及時向同級黨委、紀委和上一級紀檢監察部門通報。對違紀違法行為,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黨紀、政紀追究,需要法律追究的及時移送司法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