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建筑工程測量實訓總結

建筑工程測量實訓總結

時間:2022-04-12 14:40: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測量實訓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建筑工程測量實訓總結

第1篇

關鍵詞:項目化;情境教學;應用型技術技能型

建筑工程測量是土木工程類專業的一門核心基礎課,測量工作是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后從事的主要工作,也是畢業生立足施工一線的核心技術能力,因此該課程教學的好與壞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傳統的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均在封閉的教室進行簡單授課,僅能講授一些基礎知識,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后,只能做到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所以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如何開展,便成為新時代建筑專業教學的研究課題。江蘇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與管理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在教學中采用了基于過程的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目標,以真實工作任務為驅動開展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讓學生直接參與到“項目”過程中。[2]以技能模塊為導向,配合情境教學,形成建筑工程測量的十次實訓任務,以任務為驅動進行教學改革,實現培養建筑工程測量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1細化教學目標

將建筑工程測量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知識目標:(1)熟悉地形圖測繪、應用及誤差知識;(2)掌握測量的三項基本工作:高差觀測、水平角觀測、水平距離觀測;(3)掌握小地區控制測量的知識;(4)掌握建筑施工測量的各種方法。能力目標:(1)能夠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2)具備小地區控制測量和建筑場地施工控制測量的能力;(3)具備建筑物施工放樣、建筑物沉降觀測和解決其它測量問題的能力。素質目標:(1)具備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意識;(2)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團隊協作能力;(3)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與約束能力。知識目標的選取對應能力目標,需要學生具備工程現場的常用必備技能,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知識講授目標。能力目標應在知識目標實現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形成知識和能力齊頭并進的常態,不斷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成職業能力的形成,通過教學過程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建筑工程測量的課程講授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技術技能以及學生專業素質提高的過程,所以項目化實施很有必要,也需要花功夫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2項目化實施

將建筑工程測量拆分為三大技能模塊:基本測量技能、普通測量技能、專業測量技能再講這三大技能拆分為七項情境,具體實踐過程中為對應的十次實訓: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控制測量、碎部測量、點位測設、地形圖應用、施工場地控制測量、民用建筑施工測量、變形觀測竣工測量。七個學習情境、是個工作過程,每個工作過程包括若干工作內容,不同的工作內容包括不同的知識技能,不同的知識技能進而構成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測量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課上講授理論知識,實訓基地進行測量實訓,每一項實訓均制定實訓任務書以及記錄觀測數據用的外業記錄表,通過課堂的理論知識講解,使學生掌握每一項實訓技能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這樣再去進行實踐,學生便能更好地理解實訓工作的原理,也能夠調動學生進行實訓的積極性,通過實訓環節也讓學生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實訓中遇到的問題,再回歸到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能夠確保學生真正牢靠地掌握測量的知識,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形成技術技能的同時,最終構架成職業技能體系,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提供較好的技術技能鋪墊。

3項目化教學成果

通過將建筑工程測量的教學目標細化,實現項目化情景化教學,使得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在實際的講授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理實一體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實踐中收效較好,真正培養學生建筑測量的必備技能,為以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在完成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講授后,由學校牽頭組織測量技能大賽,以測量大賽為契機,讓學生積極參與技能的競賽,再次讓學生強化測量技能。學生以參賽的心態去比拼技能,對原有的技能進行進一步強化。通過比賽的宣傳也為以后的新生學習測量起到較好的宣傳引導作用,最后評選出單項技能優秀個人以及團隊合作優勝小組,這樣既能起到讓每一位參賽選手提高自己的作用,又能強化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團隊協作的能力。再者,積極組織測量員培訓及考核工作,針對要求積極上進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培訓和考核,獲取測量員證書,證書的獲取是測量技能的一種鑒定和認可,也是未來就業的敲門磚。為最終形成職業面向的就業能力提前作好鋪墊,也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一門課程的講授思路也許是一個大學新生培養正確專業學習思路的指引。

4項目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項目化教學的開展存在的諸多的問題,其中主要問題有:如何將教學知識合理地制定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有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項目化實施過程中還對實訓場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情境的設置就需要對應的場地支撐,在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工程實際,結合學校實訓基地現狀進行精心的設計。有了實訓基地后還需要購置匹配學生數的儀器臺套數,這些儀器應優先考慮工程中經常應用到的常用品牌儀器。唯有建立好實訓基地,配置好硬件設備,才能為建筑工程測量的情境化教學以及細化的十次實訓作好強有力的保障,所以要真正做到項目化教學,既要提高任課教師的能力,同時需要加強建筑工程測量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5總結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項目化的開展,需要細化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設置情境教學,進行十次實訓,開展測量大賽,組織測量員考證,建立實訓基地,購置實訓儀器。為建筑工程測量項目化教學的開展助力,通過項目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僅僅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能力,最終形成職業就業能力。課程的講授不僅成為講授知識的過程,更成了引領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實踐的過程,最終培養出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建筑專業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輸送保障,形成良好的建筑專業培養模式體系,也為其他課程的項目化開展提供模版和參考,不斷推進建筑工程測量專業化項目化培養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陸天宇.《工程測量》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14(14).

[2]裴俊華.《工程測量》教學改革探索[J].甘肅科技,2010(15).

[3]陳萬鵬,陸天宇,鄭惠虹.高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考核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32).

第2篇

關鍵詞:實踐技能;崗位技能;崗位對接;課程改革

1、引言

為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打造圣翰教育品牌,以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程為例,以加強課程與崗位需求對接為研究內容,分析工程測量課程改革的重點。本文主要介紹通過前期調研所得到的崗位技能及實踐技能要求,然后分析為滿足這些要求所要進行的課程體系調整與改革,從而實現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的對接。

2、選題的必要性

(1)、國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進職業教育改革。面對改革的春風,我們必須要抓住有利時機,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積極推進課程體系改革,讓學生掌握真本領、學到新技能、找到好工作。

(2)、打造圣翰教育品牌的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就業競爭力、學生畢業百分之百就業”是圣翰教育品牌的基本要求。

(3)、建筑行業發展新前景。建筑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住房城鄉建設部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召開全國建筑業發展大會,并且以國務院的名義為建筑業頒發指導改革與發展的文件,這是繼1984年國務院為建筑業專門發文件以來,時隔31年專門為建筑行業發文件,充分說明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建筑行業的發展和對建筑業加大領導力度的決心。未來建筑業的形式是燦爛的。

(4)、測繪技能人才的緊需。2015年6月6日,總理簽批,國務院批復同意《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明確了2015――2030年全國基礎測繪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在新形勢下,國家對于測繪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需要一大批建筑行業的學生畢業后從事測繪工作。因此掌握《工程測量》課程中的基本測繪技能以及崗位需求技能是至關重要的。

3、調研數據及資料分析

3.1、企業調研

通過企業調研,分析調研報告中施工單位對測量人員提出的崗位技能要求,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項必須掌握的崗位技能:1、熟練操作各種測量儀器,包括水準儀、全站儀、GPS等。2、能夠熟練進行建筑物、構筑物的測量放線。3、掌握建筑物的抄平工作,準確測設標高。4、掌握場地平整及變形監測。5、整理、分析測量資料和數據并會計算。這幾項技能是對測量人員最基本的要求,通過《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程完全能夠掌握。

3.2、同類院校調研

通過對同類院校的調研,我們了解到很多院校已經開展了關于加強課程與崗位技能需求對接的研究。包括1、積極申報建筑工程測量精品課程。以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工程測量》為例,通過教學改革,形成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建立了基于工作過程和任務的教學模式,即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項目教學為載體,提升實踐能力為目的的課程體系。西安理工大學的《建筑工程測量》精品課程中也提出了基礎理論教學與現場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2、參加國家級省級測量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為例,連續三年取得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程測量”項目的第一名。通過以賽促學的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動手實踐能力強。

4、課程調整與改革

4.1、實踐技能要求

針對調研結果,結合目前學院的實訓儀器及設備,對于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程提出以下幾項實踐技能:1、熟練操作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基本儀器的使用;2、掌握用水準儀進行高程的測量與測設工作;3、掌握用水準儀進行水準路線的測量;4、掌握沉降觀測的原理及方法;5、掌握場地測量的基本方法6、掌握角度、距離的測量與測設;7、掌握用全站儀進行點位測量及點位放樣;8、掌握點位放樣的具體方法;

4.2、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學校設有1000平方米的校園實訓基地,用于地基放線、土地平整、基礎施工等實訓。利用我院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在教學中邊操作邊進行講授,增加學生直觀認識,讓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安排儀器操作的課外輔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改革考試方法,增加技能考試,督促學生加強操作技能。對于先進的測繪儀器,以課堂多媒體講授、實習和參觀測繪儀器公司等多種手段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認識。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進行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的過程中,多采取任務驅動的方法進行教學。在進行單項實訓時,教師給每個組安排一項具體的任務,配有實訓指導書和工作任務書,根據任務的實施方案和要求,以任務的完成情況來考評過程成績。而在綜合實訓階段,給每小組的工作任務沒有具體的方案,而是讓每組自己編寫工作方案,獨立完成,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以賽促學。我院構建了包括測量大賽在內的三大平臺。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平臺,通過組建測量協會、興趣小組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比賽中讓學生提升技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建立測量綜合實訓體系。目前我院已經建立了測量綜合實訓。包括:導線測量、三四等水準測量、場地平整、施工放樣。通過這些實訓項目,對學生所學測量知識及技能進行綜合性考評,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處理工程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現場教學。結合施工企業對于測量員的崗位要求,組織學生到相應的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學習,聽取一線施工技術人員的講解和教師的現場授課,學習一的技術方法和生產理念。

“學而會用”、“學而有用”、“學而實用”,是本次研究項目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實現課程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與崗位需求的對接,讓學生在校學到的就是工作崗位中用到的。通過課程體系改革,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達到學生進入實訓室即進入施工現場的最終目標。

5、崗位對接

通過課程內容結合崗位需求做出的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課程目標及性質做出的調整,初步實現“所學即所用”這一目的。再通過三大實習“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學生所學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查缺補漏,從而實現課堂所學及工作所用,達到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對接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姜留濤,張福榮等.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三崗并舉”“六方對接”人才培養模式探討.地礦測繪,2012,03

第3篇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模式;建筑工程測量

作者簡介:馬福榮(1978-),男,苗族,廣西資源人,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建筑管理系,講師;覃峰(1976-),男,廣西大化人,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廣西南寧530023)

基金項目:本文系“基于行動導向‘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的研究”(項目編號:2010JGA162)、“基于SPC-CDIO理論高等級公路維護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2010JGZ07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7-0071-02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歷幾十年風雨,截至2010年,全國高職院校有1228所,為國家培養了近1300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課程體系在高職教育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當初模仿和借鑒本科教育課程設置體系和模式,發展到模仿和借鑒國外高職教育課程設置體系和模式,[1]但始終沒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有待加強課程體系的改革與發展。為了創新特色課程體系,改革和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著力提高學生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有必要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模式作下探討,本文以“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為例。

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模式與現狀

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課程教學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演示實驗為輔,教學模式依然是傳統學科知識傳授。建筑工程測量在工程建設中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在以往教學中通常的做法是先進行三大基本測量的理論教學,然后分別進行儀器操作,最后安排地形圖測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傳授理論知識,實驗指導教師負責實訓操作。多數教師沒有生產一線的工作經歷,而部分實驗指導教師雖有生產一線的工作經歷,但缺少了較豐富的理論知識。校內的課程教學并沒有關注企業、行業的發展趨勢,并沒有關注行業的需求,少了對畢業生崗位工作經歷的調查,少了對現有教學模式是否適應行業需求的分析,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讓行業專家參與到教學計劃、教學改革、課程設置和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行業中的測量模塊并沒有進入到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教學與實際相脫節,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為了加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縮短學生與社會的距離,使得學生真正具有專門技能,需要加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多種方法、多種手段融為一體,[2]有助于學生獲得職業經驗,提高職業能力,改變傳統的靜態教學。精選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式教學方法、進行適應行業需求的課程改革以及加強多樣化校企合作等動態教學模式,使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學習有效地融為一體。

二、“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體化”教學改革能促進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教學內容上可以結合行業需求、崗位設置以及測量模塊,使課程教學更為靈活,有針對性加強模塊訓練,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教學方法上,可以促使教師改變填鴨式教學方法,逐步走向動態教學法,使學生學中有練,深入到生產一線模擬崗位進行實操,能讓理論知識在實操中變得淺顯易懂;在課程改革中,加入企業元素,讓資深行業專家參與到教學計劃的制定與課程設置中來,體現高職教育的理念,能夠讓課程趕得上時代的變化,成為教學特色。

“一體化”教學改革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處理工程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能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培養主觀能動性,變“要他學”為“他要學”,這一直是教師想要得到的。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出目標,學生建立作業方案,分析關鍵問題,提出對策,以小組方式完成任務。通過“一體化”教學改革,突出以學生為主,加強各類型實訓,增強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能“走得出,上得去,用得上”。

“一體化”教學改革是突出學生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養,使得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態度完全滿足工作要求。

三、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

為了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培育具有基本專業理論知識并有熟練操作技能的高級技能型人才,適應社會現代化建設,為社會輸送新一代操作能手,必須對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推進建筑工程測量“一體化”教學模式。即現代教育技術與實驗、實訓教學一體化、校內實訓與生產一線等資源環境、條件一體化、專業理論教師與實訓指導教師一體化。

1.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模塊化”

根據本課程特點,可將課程分成三大模塊結構,詳見表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分為五大項目實訓模塊,詳見表2。由專業模塊知識傳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操作技能,適應社會需求,為其進入行業、企業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強化項目模塊,能縮短與社會的距離,吸收行業先進技術,促進多樣化的校企合作。

2.“一體化”教學模式

(1)現代教育技術與實驗、實訓教學“一體化”。教學方法是利用一些方法、手段將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傳授于學生,以實現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有傳統知識傳授教學法、啟發式、演示法、案例教學法、互動討論教學法、基于工作過程案例講解法、生產現場觀摩教學法、仿真式教學法、現場實戰操作教學法、深入企業頂崗實操教學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3]基于工作過程的工程測量課程,可以結合模塊任務化,有針對性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在表1的理論模塊一中的基本測量技能,可以主要采用知識傳授教學法、啟發式、演示法、案例教學法。對于模塊二中的普通測量技能可以采用基于工作過程案例講解法、仿真式教學法、現場實戰操作教學法等。對于模塊三中的專業測量技能可以采取生產現場觀摩教學法、現場實戰操作教學法、深入企業頂崗實操教學法。

目前實訓教學常采用現場操作講解與操練,訓練模式單一。采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實訓教學“一體化”,可以填補現場無法實現的全方位策劃、實驗布置、技能要點與關鍵問題,在實驗室可以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實現測量虛擬平臺。利用相關軟件模擬校內場景,將測量活動在模擬場景里展開,從控制點布設到導線點測量,再到碎部測量,最后生成圖形。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凸顯本校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特色,增加學生就業砝碼,做到進入企業馬上能上手,下到工地是能手。

(2)校內實訓與生產一線等資源環境、條件“一體化”。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深化教學改革、促使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4]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精神,把企業請進校內實訓基地,按照企業的運營模式編排實訓項目及生產安排,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讓學校與社會接軌,消除閉門造車的現象。充分邀請企業的工程師們進入課堂,為同學們講課,同時,校內實訓基地也為企業培訓工人提供便利,使企業在入職培訓、知識更新,新技術、新方法的掌握與傳授上做到快速、便捷。學生在畢業實習時可以直接讓其進入企業現場,進行頂崗實習,由師傅幫帶,既能掌握專業技能,又能將學校的理論知識慢慢滲入到實踐中,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理解,將理論知識和企業的實際項目有機融合,實現理論與實際一體的無縫對接。

(3)專業理論教師與實訓指導教師“一體化”。多數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上是理論教師與實訓指導教師分開的,這樣雖能使教師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論,使實訓指導教師精通指導,但長期這樣會促使兩極分化,達不到應有效果,使得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為了該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做到專業理論教師與實訓指導教師一體化。“一體化”的根本就是要求授課教師是雙師型教師,既能講授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指導實訓,并具有一定生產一線的工作經歷。

四、結語

為突出高職教育特色,必須建立高職課程教育改革的長效機制、改革和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繼續深化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為達到“一體化”教學效果可以采取的措施:開展實現一體化教學的保證措施,加大力度培養雙師素質教師,結合課程實際修訂教學計劃,編寫“一體化”教材,總結并推廣“一體化”教學模式;繼續深化校企合作,創新合作模式,依托企業建立課程培養模式,利用企業優勢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努力加快校內實訓基地基礎建設,夯實實訓建設基礎;利用現有教學技術,不斷實現教學創新;以科學研究與項目合作,實現理實結合,創建實訓平臺,操練技能。

參考文獻:

[1]趙冬梅.高職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1,(2):122-123.

[2]毛桂平,張一非.高職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一體化”教學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6,(35):144-145.

第4篇

關鍵詞 建筑施工測量課程;全真模擬;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33-0107-02

建筑施工測量是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根據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素質狀況,進行本課程開發。本文首先基于專業培養目標確定課程目標,然后基于建筑施工現場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課程設計,并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內容;其次確定本課程的教學模式為“全真模擬、任務驅動”;最后進行“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組織與實施。

1 建筑施工測量課程所在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使本專業培養的學生符合企業的要求,通過對中建三局、武建集團、山河建設集團等主流建筑企業進行調研,了解到目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生產組織形式主要是采用項目經理責任制,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就業主要面向處于管理層的施工員、測量員、質量員和安全員等崗位。專業教學團隊和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對其崗位能力進行分析,明確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面向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培養具有從事工程現場施工管理、項目組織、測量放線、質量驗收、施工安全、材料檢測、技術資料等方面實際業務能力,并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2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化課程體系

為了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工作崗位的調查和崗位能力的分析,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1)專業學習領域課程:建筑市場與招投標、施工圖識讀與繪制、建筑工程測量、基礎工程施工、砌體結構工程施工、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鋼結構工程施工、屋面與防水工程施工、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組織、建筑工程竣工驗收與交付使用、建筑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

2)拓展課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編制與實施、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編制與歸檔、建筑工程設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3 課程目標

從課程體系可看出,本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為了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確定本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3.1 知識目標

1)了解測量的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坐標系統;

2)熟悉施工控制網的施測過程,竣工測量與竣工圖編繪的方法,變形監測的內容及施測方法;

3)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場地平整測量的方法、施工測量的方法。

3.2 能力目標

1)具有操作測量儀器的能力;

2)具有建筑物施工控制測量的能力;

3)具有定位放線的能力;

4)具有竣工測量的能力;

5)具有變形監測的能力;

6)具有分析和解決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

3.3 素質目標

由于測量工作大多在野外進行,而且對測量的成果要求非常精確,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吃苦耐勞、團隊協作的精神與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

4 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

4.1 課程設計的理念

本課程的設計理念:為了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力,圍繞施工員、測量員等職業崗位的典型測量工作任務,基于測量工作過程進行課程設計,課程組和建筑施工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

4.2 課程設計的思路

按照課程設計的理念,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首先分析歸納建筑工程測量典型工作任務,按照完成施工測量工作所需知識、能力、素質確定課程內容,設計學習情境;其次,采用全真模擬、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組織和實施;最后建立和企業接軌的課程考核評價標準。

5 教學內容的選取

5.1 教學內容的選取

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圍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施工員、測量員崗位需求,結合學生現有知識、能力、素質狀況,并參照住建部最新頒布的《中級測量放線工職業技能崗位標準》,導入最新《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等相關技術標準。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本課程共設計6個學習情境,14個測量工作任務,如表1所示。

5.2 教學內容序化

根據施工過程的測量工作任務序化教學內容,每一個學習任務的內容設計以儀器的操作為基礎,以完成一個點到多個點的測量為主線,從而完成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的測量過程。整個任務的完成從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此基礎上,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其運用已掌握的測量技能,解決不同條件下的實際測量問題,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和自我能力的提升,符合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

5.3 教學內容表現形式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依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共同制定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標準、課程整體設計與單元設計,并編寫工學結合的校本教材、實訓指導書、教學課件等資料;選取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先進、適用的規劃教材作為參考資料;建立課程網站,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平臺。

6 教學設計

6.1 教學模式

依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本課程采用了“全真模擬、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以實際工程項目的施工測量工作任務展開,教師給學生提供工程項目的施工圖紙及施工控制點等資料,要求學生分組完成施工測量工作任務。

每一個情境的學習,學生都要完成測量的內業準備工作、編制施工測量方案、外業熟悉測量儀器操作、完成施測過程、內業計算與資料整理及外業檢核等工作,從而獲得與工作任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專項技能,循序漸進地實現本課程的培養目標。

6.2 方法手段

課程組結合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經過不斷摸索、總結、改進,形成適合本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障礙排除法、分組討論法、演示教學法、全真模擬教學法、現場教學法等。

6.3 保障條件

1)教學團隊。課程組教師均為省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成員,其中專職教師8人、兼職教師4人,專兼教師比例合理,學歷結構合理。課程組非常注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能力提高,一方面實施“導師制”,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通過“傳、幫、帶”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實施“影子工程”,教師通過下企業鍛煉提高技能水平。這樣促進團隊教師職業水平的整體提升。

2)校內外實訓條件。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擁有校內測量實訓基地,國家建筑技術(全真模擬)實訓基地,為本課程教學的實施提供場所。學院的普通測量儀器室和包括全站儀、GPS等先進儀器設備在內的精密測量儀器室,能滿足測量教學和技能培訓需要。

本課程組利用學校與34家建筑施工企業、咨詢企業建立的校企合作董事會平臺,建立6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打下基礎。

3)自主學習平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成立測量協會,利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互相學習,拓展知識面,提升測量技能。另外,學校舉辦“南方杯”測量技能大賽,為學生提供技能大比武的平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7 課程的特色與創新

通過不斷改革和實踐,本課程依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全真模擬,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第5篇

【關鍵詞】建筑專業 校企合作 切入點

引言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探索出來的一條新路,它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人才培養合作模式,基本的合作模式有兩種:校中廠和廠中校。做得比較好的有醫學專業、電子專業及財會專業。建筑施工技術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技術,該項技術在屋子內是教不會、學不成的,它需要在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儲備條件下,通過一到兩個建設項目的錘煉,來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院校與相關企業應該共同擔負起培養國家事業繼承人的艱巨任務。就建筑專業而言,建筑類院校應把重點放在學生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方面,為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建筑類企業應重點做好專項專業技能的培養。做好校企合作,建筑類院校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識讀建筑施工圖

建筑施工圖是建設項目建造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技術文件資料。它是業界的通用語言,是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信息傳遞的載體。建筑師們通過繪制施工圖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建造師則按圖施工,將宏偉藍圖變成現實;造價師則根據施工圖進行工程的計量與計價,以求達到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工程成本、降低投資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建筑工程竣工后,施工企業根據工程施工圖紙及設計變更文件,必須繪制竣工圖紙并交給業主,作為后期使用與維修、改建、鑒定的重要依據,業主不得任意改變建筑的使用功能。當業主與施工單位因工程質量產生爭議時,施工圖又是技術仲裁或法律裁決的重要依據。因此,識讀施工圖是建筑類專業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專業素質,是建筑類專業學生應掌握的第一基本專業技能,是建筑類專業學生邁進建筑行業的敲門磚,是開啟未來事業之門的金鑰匙。

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提高學生識讀建筑施工圖的前提條件。圍繞該項技能我們設置的課程有《建筑材料》《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建筑CAD》以及《地基與基礎》等主干課程。學生讀圖技能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非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分三個階段來完成這項教學任務:第一學年主要完成建筑施工圖的識讀;第二學年重點完成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在學生頂崗實習前,集中進行讀圖實訓。集中訓練是學生消化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它既能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同時學生的讀圖技能在集訓過程中發生質的飛躍,可以說是突飛猛進,成效很快,為頂崗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差,空間想象力不足,讀圖很吃力。我們的教師采用很直觀的教學方法教學生怎樣識讀建筑工程施工圖,手把手地教如何快速識圖。為了讓學生能盡快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技巧,我們編制了三套具有典型意義的施工圖,從“看實例,學識圖”這個實用的角度,來幫助學生學習并盡快掌握這方面的知識。第一套圖是五層磚混結構的公寓樓,第二套圖是五層框架實驗樓,第三套是高層剪力墻結構住宅樓。公寓樓和實驗樓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建筑物,在讀圖過程中,他們可以看著實物對照著圖紙去學習,遇見問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或請教老師。對照實物識讀建筑施工圖是最直截了當的學習方法,值得提倡、借鑒。同時對三套圖中每一張圖紙的不同的識讀內容,都進行了導讀講解,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識圖的基本技能。

正確的讀圖方法是提高識圖能力的關鍵。—套完整的建筑工程圖是按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設備施工圖的順序進行編排裝訂的,讀圖通常也按基本順序進行。即先閱讀建施圖再看結施圖最后識讀設備施工圖。無論是哪一種施工圖,讀圖時首先看施工總說明。施工總說明介紹了設計依據、設計條件,并對圖紙中表達不清楚的內容進行補充說明,詳細閱讀施工總說明將有助于你從全局的角度去把控建筑物的構造做法。讀圖應堅持“先粗后細,先整體后局部”的原則,先粗略地將一套施工圖翻閱幾遍,做到對整個工程概況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后再按照基礎、主體結構、裝修的先后順序認真、仔細看圖,掌握工程細部做法及全部內容。對于初學者來講,在讀圖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看不懂的地方,這時不要急躁,應暫時將問題放一放,繼續讀后面的內容。為什么呢?因為圖紙之間是前后呼應的關系,在識讀了后面的相關內容后,前面遺留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讀圖的難點是結構施工圖,如基礎施工圖、框架配筋圖、剪力墻配筋圖。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購買了一部分國家建筑標準圖集,如11G101-1等,并且對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的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進行了詳解。通過教師與學生合作將常見的構造做法制作成模型,使學生在“教、學、做”過程中掌握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為了檢驗學生的讀圖能力,我們在教學中設計了圖紙糾錯環節。圖紙糾錯等同于實際工作中的圖紙會審,其目的是使學生用批判性的眼光找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減少圖紙的差錯,提高圖紙質量,進而提高讀圖技能。如平面圖中有沒有剖切符號,平、立、剖面圖之間的投影關系是否正確;樓梯圖中上下箭頭標注對不對;詳圖中的材料符號畫得對不對;衛生間、陽臺以及走廊等處的標高正確與否等等。

2.房屋測量放線

測量放線就是根據圖紙上的建筑物形狀及實際尺寸按照1︰1的比例測設到地面上的過程。它是建筑工程很重要的一項技術工作,貫穿于施工過程的始終。從建筑物定位開始,一直到工程竣工都離不開測量放線,準確、周密的測量工作是一個工程建設項目順利按圖施工的前提,同時也給后期施工質量提供技術保障。可以這樣說:沒有測量,施工將寸步難行,施工質量也無從談起。

通過市場調查,測量員的待遇還可以,并且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就測量放線而言,該項技能比較單一,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可操作性強,因此,我們十分重視測量放線實訓項目開展。在中央財政支持下,于2012年8月完成了測量實訓館的建設。現有DS3微傾式水準儀20臺、自動安平水準儀20;DJ6型光學經緯儀23臺、電子經緯儀10臺、平板儀10套、全站儀10臺、GPS定位系統5套、紅外測距儀10臺等。我們計劃新增一批精密儀器(DS1),以提高測量工作的精度,同時考慮拓展業務范圍。

針對測量放線,在第二學期我們開設有《建筑工程測量與實訓指導》課程,配備一名理論課指導教師,3名實訓課指導教師,由他們共同完成測量放線的實訓指導教學任務。共分三個項目:基本測量與測設、典型工作任務及建筑施工測量。基本測量與測設以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訓練相結合,重點學習水準、角度、距離測量測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重點編排了土方工程及基礎施工測量、主體結構施工測量、裝飾與設備安裝施工測量等子目實訓任務。校內實訓的重點是基本測量與測設、典型工作任務兩個版塊,建筑施工測量則安排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完成。

教學計劃編排的內容很實用,非常適合學生學習。但教學效果怎樣?我認為一靠教師的導學,二靠學生的配合。因此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激勵他們主動地去學習。在這一環節,重點是各種儀器的操作方法學習與訓練,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講,他們愛動手,不喜歡動腦,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優點去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經緯儀操作方法時,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學,先讀使用說明書,然后再結合儀器練習。比一比,誰學得快,并且讓優秀學生示范、指導,起模范帶頭作用,教學效果很好。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輔導教師也不要給予回答,可以讓學生到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資料,或上網百度一下來學習相關的知識。當尋找到正確答案時,他們會產生一種自豪感、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七個典型任務我們采用的是集中教學,安排4周時間,室外作業,3~6人為一小組。教師先示范,然后學生試著學做,并根據技術資料的內容完成操作訓練任務,要求組內成員每人完成整套操作至少一次。在長達一個月的集中教學過程中,我們認真貫徹執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培養學生們的法制觀念;鼓勵他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學生們的意志品格得到錘煉,責任心增強;樹立起團結合作、共同進步的團隊理念,懂得了如何去處理與“同事”、與“隊長”之間的關系,為將來到企業頂崗實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3. 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與計價

基本建設項目從可行性研究到竣工交付使用,都要求有工程造價專業人員全程參與工程的概算、預算、工程進度款的撥付以及工程竣工結算與決算等各項工作。隨著建設工程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造價咨詢、項目管理等相關市場的不斷擴大,社會各行業如房地產公司、工程安裝企業、建設施工企業、咨詢公司等相關行業對造價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使得工程造價人員變得相當搶手。該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量極大,就業范圍廣,就業機會多。我們是搞職業教育的,應適應社會的需求,為我們的祖國培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通過對建筑市場人才需求的調查分析,復合型技術人才備受青睞。這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努力把我們的學生造就成“精一門,通兩門,懂三門”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我們在第四學期開設了《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與計價》,它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針對造價員的崗位能力要求,我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為導向,結合我國目前定額計價與工程量清單計價并存的現狀,確立了以工程量清單計價為主題的教學內容。并確定了三個技能項目: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建筑工程計價及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與計價軟件操作技能。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專業技能要求學生掌握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有關建筑清單項目的工程量計量規則,根據施工圖能進行清單工程量計算,并掌握工程量清單的編制方法和步驟。建筑工程計價技能項目要求學生能根據地區《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結合當時當地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的市場價格信息,計算定額項目的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能根據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清單項目所包含的定額項目,結合企業的管理費率、利潤率標準確定清單項目的綜合單價﹙組價﹚;能根據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計價規定,結合地區《建筑工程費用定額》、國家的政策法規、招標文件和合同要求,計算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及稅金,確定單位工程造價。隨著發展,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軟件應用越來越普及。在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在掌握了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與計價專業技能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熟練操作一種計量與計價軟件。

實驗實訓條件是在校期間進行技能訓練的關鍵。為開展建筑工程工程量計量與計價實訓項目,我院與北京廣聯達軟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投入60余萬元創建了建筑工程造價實訓室和招投標實訓室。工程造價實訓室建筑面積約120m2,能容納60名學生。我們采用集中指導和課余時間分散練習相結合的實訓方式進行教學。軟件操作安排60學時,其中教師指導20學時,練習40學時。課余時間分散練習主要利用晚上和星期天,并且安排有2名輔導老師跟蹤指導。

為檢驗教學效果,在學生完成作業后,要求學生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要求將自己的作業裝訂成冊,形成造價文件,并以此為前提條件,在招投標實訓室現場組織模擬建筑工程的招投標過程。通過評標分析“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差錯的原因,并提出改進的方法,使學生真正體驗招標與投標過程,在感受中去收獲學習成果、收獲自信。理解工程量清單是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標書是由招標單位負責擬定的;明白投標報價是有學問的,是有技巧的,仍需繼續努力。

結束語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我認為學院應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什么事情能做好,把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以上三點是我站在學生就業的角度提出來的,也是通過對建筑專業教學的可行性研究總結出來的。對于校企合作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與同行交流切磋,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我虛心接受。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 《工程測量》 教學改革 實踐

《工程測量》是一門應用學科。它直接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測繪學中是最活躍、應用最廣泛的一個分支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已經由以往的人工讀數、記錄,白紙成圖模式變成數據采集和處理的自動化、實時化、數字化成圖的無紙化模式,以往沒有的3S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以及先進的測量儀器廣泛應用于現代工程測量中,成為當前測繪界的主流。這迫切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工程測量的教學方法與內容,做出相應的改革。

一、《工程測量》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問題

目前,所用測量教材的編寫對象是以往素質較高的中專學生為主,或者是簡單地將高職院校教材縮編而成。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內容以傳統測量模式為主導,對于當前主流的新儀器新方法反而一筆帶過,在現在看來顯得本末倒置,與實際情況脫節。

2.設備問題

現代測量工作,主要以各種高度自動化、多功能、高精度儀器為主導,與之配套的測量方法也有了巨大改進。當前,很多學校的測量儀器還停留在微傾水準儀、光學經緯儀、鋼尺等傳統設備上,這對學生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一出校門,知識早已過時,面對新設備新方法不知所措,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既打擊學生的工作信心,又影響工作單位的工程進度與質量。

3.場地問題

很多學校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測量實習場所,往往就在校園進行,地形單一、結構簡單,沒有針對性,往往導致學生不知道自己所做為何事,有何實際用途,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也不利于教師檢驗學生成果。

4.教學方法問題

當前的測量教學,以課堂單一講授為主,沿用以往方法,但當前中職學生生源已經發生變化,相當一部分學生文化課基礎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部分是屬于所謂“混混學生”,他們不喜歡悶課堂,而更樂意自己動手去干,只愿意知道怎么干,不想問為什么,傳統板書講授教學的方法,在他們身上收效甚微。

二、如何改革《工程測量》教學

上文提到的4個問題,是測量教學的改革重點,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的教學進行改革:

1.緊跟時代,改革教材,編寫新的教學計劃

新教材的整體思路,是在保證學生理論知識夠用的前提下,消減部分理論教學內容,增加動手內容,加入新儀器、新方法的應用。為了規范教學,保證教學質量,筆者所在學校,已經組織教師,制定了新的測量教學計劃,包括教學大綱、實驗安排、實習計劃等,淘汰了一部分內容,加入了一部分新內容,取得了相當好的教學成果。

2.增加設備投入,改進實習教學條件

新的教學模式要適應現代測繪發展,就需要有對應的測量儀器設備配套,沒有新的儀器,就無法開展教學改革,為此,我校在原有基礎上,陸續添置了電子水準儀、全站儀、靜態GPS、動態GPS(RTK)等先進儀器設備,極大的改善了實驗條件;另外,針對當前不同品牌、型號的儀器,操作模式的不一致,我校分別采購多種主流品牌型號的儀器,使學生成為多面手,在工作崗位遇到任何類型儀器都能上手。具畢業學生反饋的消息來看,我校學生能夠在各單位迅速適應儀器設備,受到一致好評。

3.建設實訓基地,改善實習條件

以我校為例,學校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在實習基地里,安排了各種類型的地形、地物以及模擬工地現場,在實訓基地,事先建立好一系列的控制點,這既方便了實訓課的安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知道自己做的有什么用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老師也能很好檢驗學生的測量成果,防止有人弄虛作假。通過真正的測量工作,帶給學生最真實的體驗。

4.改進教學方法,提升理論實踐的黏合度

當前,中職學校學生最大的問題在于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這樣的學生,不能講死理論,筆者認為,從以下幾點進行改變,會取得較好效果:

(1)教學方法多樣化

根據所學的內容,對學生授課除了傳統的板書課堂講授外,也要加入現代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實物進行講解。例如,在講到測量儀器的時候,可以把儀器放在講臺上,配合幻燈片、圖片等做演示與講解,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將報廢的儀器從側面打開,讓學生一窺儀器內部的結構,這樣可以有效的提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的探索欲望,在不知不覺中以高漲的熱情了解、學習到各種測量儀器。對經緯儀的架設、觀測等具體的,有嚴格規范要求的內容,可以制作一些標準規范操作演示視頻或動畫等,在課堂給學生放映,還可以通過網絡共享,使學生在其他時間也能針對自己的疑惑,反復觀看視頻學習改進。這樣既能解決室外實驗時學生分心、看得不全面的問題,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與自學能力。

(2)結合實際工程,突出重點內容

傳統教學,教師按照書本內容講授,學生不明白自己所聽到的內容,有何實際意義,沒有目的性,變得毫無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實際工程帶入課堂內容,圍繞解決某一具體工程的過程,講授對應的教學內容。要做到這點,教師自身要不斷提高素質,特別要經常進入工程施工現場,親身參與工程建設,積累經驗,結合專業特點,了解測量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才能在課堂上隨手拈來,與理論結合,使學生所學即所用,點點落到實處。

(3)合理安排實驗,突出實踐性

加強實踐教學,就要讓學生多練,多動手,讓學生經常練、反復練;筆者所在學校,前幾年經常出現學生到了工作單位,只會說不會做的情況,相當尷尬;根據反饋的消息,學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我們提高實踐比重,目前,實踐教學在課程教學中所占比例達到了50%左右;其次,精心制定實驗計劃,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測量,在操作中學習知識,每個理論有對應的實驗支持,綜合實訓則模擬工程項目演練;最后,學校組織開展測量技術比賽,同時與其他兄弟學校合作開展競賽活動,開展測量工培訓、考核工作,發放各級測量工證書,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際工作解決能力。

三、總結

《工程測量》是一門基礎學科,它主要是為工程建設服務,脫離了具體的工程、具體的操作,測量也就變得空洞,中職教育是以培養技術性工人為目標的教育,教出不會動手的中職學生,就是失敗的教育。因此,我們需要改革,需要不斷摸索,創新課程與教學,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提高中職學校《工程測量》課的教學水平,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出能既動手,又能干好測量工作的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田文.工程測量.人民交通出版社.

[2]丁云慶.水利水電工程測量.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第7篇

關鍵詞:測量;項目化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室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PEI Xiao-zhong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ject teaching i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reform, the integra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roject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tells the integrated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 Survey; Project teaching ; Integrated classroom

中圖分類號:C4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高職教育要適應地方需要為目標,以此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能與工作崗位實現高效對接;學校與社會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實際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課程建設通過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

當前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凸顯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高職教育中的課程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化教學是當前高職教育中課程改革的趨勢,強調職業核心能力,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職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

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在工科專業中開課量很大,是面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環境工程、工程造價等非測繪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工作面廣量大,通常課程名稱“土木工程測量”、“建筑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工程測量技術”等,我們可以理解為工程測量在各專業領域中的應用。

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在教學安排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集中測量實訓并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艱苦奮斗的思想品德,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專業的工程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奠定基礎。

非測繪專業測量課程作為一門操作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適合項目化教學改革。

2.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建設的意義

職業教育的特性和測量類課程的特性都要求本門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是一門強調操作實踐的課程。項目化教學可以實際的“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建設是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容易操作的手段。

常規的測量教學中,都是教室里先講完理論知識,再到室外進行操作實踐。在室內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操作過儀器,等到室外時,學生還是沒有感性認識,難以直接去操作實踐,教師還需要再去講解一下操作過程,降低了教學效率。在室外,因分組較多,學生會比較分散,教室的講解很難有集中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很難實現真正的“做中學,學中做”,學生沒有學會最基本的操作,就很難布置項目讓學生完成任務,很難實現真正的項目化課程建設。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內學會基本操作,然后布置項目,讓學生在室外場地進行儀器的熟練使用,完成項目,提高效率,實現項目化教學。

3.如何建設測量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

3.1測量課程任務分析

工程測量的任務主要三個: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應用、施工測量、變形監測,概括起來就是“測量坐標、應用坐標”,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1)掌握測量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

(2)熟練使用常規測量儀器和工具,如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儀器及相關配套設備。

(3)能應用以上測繪儀器和設備完成工程測量任務,即: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施工測量、變形監測。

(4)其它,如GPS、GIS等。

3.2理實一體化教室功能分析

理實一體化教室主要是針對前面三個目標。工程測量的三個任務都是能過測量坐標或者應用坐標來完成,可以分解為測量的三個基本工作: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理實一體化教室,主要用于:

(1)初步認識與使用測量常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

(2)用以上測量常規儀器進行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工作;

(3)用以上測量常規儀器進行模擬測量與測設的工作。

3.3理實一體化教室建設

理實一體化教室的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下面入手:

(1)觀測墩建設

觀測墩(如圖1所示)是測量儀器主機安置的地方,在教室里可以代替測量儀器三腳架安置儀器。觀測墩可采用水泥墩或者鋼管要穩定可靠、高矮適中,各觀測墩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各組之間不互相擋住視線,影響彼此的操作,螺旋口要通用,可用于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及棱鏡的安置。為便于應用,要測出各觀測墩間的相對位置,假定坐標。

圖1觀測墩模型

(2)測量儀器輔助設備建設

要進行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測量儀器主機需要配合輔助設備。測量儀器輔助設備主要有測釬、花桿、覘標、覘牌、棱鏡、水準尺等,這些輔助設備需要不同的規格,不同的型號,一定的數量,可以設置在墻上、地面、樓頂等位置。如水準尺可以有兩米尺、三米尺,紅黑面配對使用。覘牌可以用實際覘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或者用教育處機繪制打印(如圖2所示),然后貼到墻面上。

圖2 自制覘牌

(3)課桌

測量實踐按組分工,一般每組成員是四人左右,一張桌子就是一個組的工作場所,也是一個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的場所。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室中的課桌應該設計成一張大桌子,可以一組人圍繞坐一起。桌子也是短時間內放置學習工具與測量儀器與輔助工具的地方,因此,桌子要附帶柜子并可以上鎖。

(4)安全

測量儀器與輔助設備比較貴重,要注意使用安全及保管安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測量儀器需要當日從測量儀器室中借出并當日歸還。在課程結束后安排的實訓中,學生常要連續使用儀器一星期或者幾星期,這時候測量儀器通常由學生自行保管。這時候如果將儀器存放于教室中,課桌附帶的鎖不能保證安全。因此,教室的門要用安全門或者鐵門,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教室的出入口安裝上攝像頭。

(5)墻壁與地面

墻壁與地面可以多布置一些測點,用覘牌或者鋼釘等做好標志。測好各點間的相對位置,假定坐標,用于測量或者測設。地面需要安置儀器,因此需要防滑處理。

(6)制度建設

工程測量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測量儀器是精密儀器,主機與輔助工具都需要愛護。工程測量制度和教室使用制度都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測量過程中要規范化、制度化,因此制度建設要上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總結

測量理實一體化教室是測量教學過程一個實用的教學場所,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但場地大小有限,不能代替測量儀器室、室外場地和計算機房的作用。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可以將計算機房的建設也納入到理實一體化教室當中。

作者簡介:裴孝鐘(1979―),男,江西廣豐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與地理信息系統教學與研究。E-mail:。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工程測量學; 教學方法; 實踐能力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具有一定文化和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的中等應用型人才,與此同時,現代測量新技術尤其是3s技術即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技術))的發展對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進《工程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使其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相適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明確培養對象,滿足企業需求

《工程測量學》是工程測量專業和地質勘查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其內容極其廣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明確培養對象,在教材的選取上要針對不同專業學生有的放矢,根據社會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如就“地形圖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精度分析”、“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及其精度分析”等兩個專業共性的問題應當結合現代企業需要共同進行詳盡講述;而地質工程測量部分只對地質專業學生做詳盡講述,對工程測量學生只做系統介紹即可。切實注重不同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適應能力,真正做到讓不同專業學生能夠應用所學過的這些內容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滿足不同領域工程建設發展對學生的需要。即做到讓不同專業學生學即所用、學即能用,畢業后能順利參加工作。

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實踐能力

工程測量學是圍繞著各項工程建設對測量的需求所進行的一系列有關測量理論、方法和儀器研究的一門學科,它與很多工程建設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建設事業的發展,工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需要解決各類工程建設中測量問題越來越復雜再加上測量儀器更新換代之迅速,導致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適應企業需求。因此,改革當前《工程測量學》教學方法,適應社會發展勢在必行。

2.1《工程測量學》理論課部分教學方法的改革

打破“滿堂灌”教學方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新教學方式。采用講練結合和討論式、自主式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思路的引導和啟發,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上課根據教學內容決定教學方式,對于難理解和掌握的內容,采用引入一些相關的工程實例邊講邊練,精講多練和課堂討論的教學方式,對于多解問題、方案選擇采用思路引導或課堂討論的教學方式,對于非重點、難點及描述性內容采用老師指點學生自學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把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使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降低《工程測量學》課程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授課的主要形式,計算機、投影儀、多媒體課件和繪圖軟件的靈活使用,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特別是對測繪儀器使用的講解上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把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有助于學生直觀理解。如陀螺經緯儀、全站儀等儀器穿插大量圖片,使學生對這些儀器及其操作流程、應用有直觀的認識。同時對于學生構造空間模型,測量后內業數據處理等問題的理解和掌握都有很好的幫助,從而更好的達到課程改革的目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網絡教學有助于學生自我學習,如在校園網上相關的教學資料,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測量論壇和測量網站,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己閱覽學習,了解測量的發展動態。

2.2《工程測量學》實踐課部分教學方法的改革

工程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實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門課程掌握成敗的關鍵。只有通過實驗和對測量儀器的操作、采集數據、進行計算、測圖或施工放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測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培養和提高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加強和完善工程測量學實踐環節,是工程測量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筆者認為實驗課教學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實驗目的明確。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運用測量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操作技能解決建筑工程測量技術問題的實踐過程,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故此在實驗課程進行前一定要選好實驗課題,選的實驗最好與實際工程聯系緊密。并提前向學生公布以便使學生提前為實驗做好準備(包括實驗用到的理論知識、儀器操作、數據處理等)。

(2)實驗步驟明確。實驗步驟嚴格按照工程實施步驟有條不紊進行。如要求學生按工程要求進行圖上設計、實地踏勘選點、實地測量等。

(3)實驗實施環節分工明確,安排有序。為了提高實驗質量和效率,防止實驗課實施過程中雜亂無序,和個別學生因產生倦怠情緒而不親自動手的情況發生,實驗的安排應當分組比賽進行,每組人員分工明確組織有序。這樣也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測量實驗課程的學習興趣。

(4)實驗過程中及時排疑解疑。這一階段是測量實習的最重要階段,學生在課堂理論學習中遇到的疑問和未掌握的知識都可以通過實驗來檢驗出,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務必要對其實驗過程中提出的疑問及時發現及時有效解決,從而使學生對理論知識鞏固和加深理解。

(5)撰寫實驗總結報告。實驗總結報告分為實驗操作記錄和實驗分析總結兩個部分。學生撰寫實驗總結報告,有助于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有助于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回顧,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有助于學生概括總結能力得提高。

3改革考核機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工程測量學這門課程有很強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緊密。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方式難以反映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內容過于依賴教材內容,導致學生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略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因此有必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考試的形式,采用理論水平測試與實驗測試雙重機制考核,理論和實驗兩項成績各占總成績的50%,具體辦法如下:

(1)理論水平測試,包括平時考查成績和期末測試成績兩個部分。在教學中,平時的考查包括上課率和作業完成情況、上課的筆記、課堂討論和答疑情況等,期末考試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命題考核。

(2)實驗測試,包括平時實驗成績評定和期末專項抽題測試兩個部分。平時實驗成績根據平時學生的實驗操作、實驗報告記載情況及結果來衡量學生的成績; 期末組織專項抽題實驗考試采取學生隨機抽題,嚴格按照實驗規范要求根據最終實驗結果的準確度來給定成績。

總之,我們要本著中等職業教育的總體方針以實踐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不斷開拓創新《工程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工程測量學》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江寶波,黃德芳.工程測量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0.

[2] 黨星海,郭宗河.工程測量.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張正祿.工程測量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第9篇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專業將學生分為裝飾設計和裝飾施工兩個方向,大一時兩個方向的學生合班上課,到大二時分開上課,根據行業發展、崗位職責和職業能力的要求,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都在95%以上。實踐證明,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是改革創新的方向。

1.1教學對象多樣化需要多樣化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產生共鳴的過程。高等教育的教學對象個體差異性很大,教學對象來源復雜,學習動機和學習主動程度也不盡相同,即使同一學習內容,學生在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和學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別。如,在結構力學的教學過程中,作者2安排全班學生對“靜定結構彎矩圖的繪制”部分進行了課前預習,但上課時發現學生的預習效果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學生只能回答出彎矩的基本概念,有的學生則能夠回答出彎矩圖繪制的基本方法,少數同學竟能回答出多種繪制彎矩圖的方法。于是他采取了比較靈活的教學方法,其中對靜定結構的定義、彎矩圖的定義等基本知識,采取啟發討論式教學,通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討論,糾正學生認識上的錯誤,激發學生第一課堂外的學習興趣;對彎矩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彎矩圖繪制的注意事項、彎矩和荷載關系等核心知識,采取講授式教學,確保教學內容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對彎矩圖的繪制舉例部分,采取講練結合式教學,讓學生在聽講中進行練習、在練習中長知識,并布置了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對所講知識進行鞏固,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1.2教學手段多樣化需要多樣化教學方法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教學手段也不再局限于粉筆和黑板,多媒體教學和遠程教學等新型教學手段也日益被廣大師生所接受。新型教學手段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直觀性不強、容量小、師生互動效果不明顯等缺點,大大減少了教學工作量,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如,作者1在建筑工程CAD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再采用機房里“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教學方法,而是主動將現代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設施、紅蜘蛛多媒體教學軟件等)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采用了階段教學、講練交叉、視頻教學和遠程答疑相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方法。以圖形繪制及編輯命令的應用為基礎,逐步過渡到平面圖形的繪制,最終完成建筑施工圖的繪制,每個階段都將電子郵件、飛信文件等網絡平臺作為教學手段,架起了師生之間的橋梁,便于給學生布置大量練習題,保持學生的“學習饑渴感”。這樣,既簡化了教學過程,又融洽了師生關系,贏得了學生的好評,該課程也被評為院級精品課程。

2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條件

2.1做好學生學情分析[4],增強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針對性

學情既包括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習內容的態度及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方法等,也包括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學習習慣等。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法有效掌握學情,“知己知彼”,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1)觀察歸納法。優秀的教師應善于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捕捉學生有關學習的信息,做到認識學生,熟悉學生,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心中有數,并通過合理的引導,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到學習上來。作者1在講授建筑工程CAD課程時,通過觀察,發現部分學生過于貪玩,有上課打游戲的現象,就及時調整了這部分學生的座位,把他們分散到學習踏實的學生中去,讓周圍的學習環境去改變他們;并繪制不同類型的建筑構件,讓學生明白枯燥的命令能夠變成生動真實的建筑構件,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地從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2)資料分析法。在上課之前,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既有資料,如檔案、考勤表、平時成績單等資料,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效果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投其所好”,改善教學狀況。作者2課前認真備學情,上課時能夠直接喊出學生的名字,進行溝通。這樣,學生從心理上就認可了教師,愿意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一個學期下來,結構力學這門學生公認難學的課程的教學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期末考試90分以上的學生達到23%,在學生評教中,教師成績也不錯。(3)課程改革法。課程是聯系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新形勢下,單純的說教式、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能力培養的需要,需要對課程進行改革,給學生學習的激情,把學生帶回好好學習的軌道上來。針對當前高校存在的學生學習倦怠現象,不少高校通過課程改革,將教學內容與學生關注的事物結合在一起進行授課,讓學生在探索自己感興趣事物的同時完成課程的學習。如中山大學一門名為“哈利•波特與遺傳學”的選修課就是講遺傳學,被譽為“神級選修課”[5]。這樣的教學內容既生動又“與時俱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4)詢問溝通法。上課前,授課教師可以與輔導員、學生代表及為該班授過課的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生所期望的教學方法及學習需求,同時傳遞自己對學生的要求及該課程合理的學習方法。這樣,在上課前就完成了教師、學生、課程的“交底”,教師既掌握了學情,又在無形中積極影響了學情。采用這種方法,使我們很容易變成了學生的知心人,方便快捷地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在教學過程中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始終處于有利地位。

2.2完善教學條件,凈化教學環境,增強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教學條件包括教、學的場地,教學設施,教學手段,教學管理制度等內容。良好的教學條件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教師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免受外界誘惑,積極主動學習的助推器。如,作者1所在學校有兩個校區,老校區在市中心,附近有南陽市中心醫院、多處大型超市及游樂場所,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較大,教學活動經常被街道上突然響起的鞭炮聲、音樂聲所干擾;教室、圖書館等教學設施比較老化,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多,學生課余學習時間利用率不高,復習及預習質量不易保證。而新校區在市郊,附近干擾因素少,教學條件比較好,配備了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多功能演播廳等教學實施,為教師實施多樣化教學提供了平臺,學生課余時間也樂意到教室、圖書館等場所鞏固所學知識,能夠積極配合教師提出的各種學習要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高,教、學活動都比在老區容易開展,而且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2.3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打造尚學務實的教師隊伍,保證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可行性

在新知識、新理念不斷涌現的今天,教師作為學生在知識海洋中遨游的向導,唯有樹立“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才能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作者1,2平時十分注重向周圍教師、尤其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得體的教學方法和高超教學藝術,為建設建筑工程CAD院級精品課程創造了條件。作者2于2011年參加了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的結構力學課程培訓,通過培訓,加深了對結構力學專業知識的理解,進一步理清了教學思路,掌握了更多的教學方法,為教好結構力學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施

3.1探索驗證式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專業課往往是行業發展成果的濃縮,不乏大量枯燥的理論推導和規定,學習難度大、短期內不易出學習成果,因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探索驗證式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實驗歸納法、公式推導法、經驗總結法、演繹法和反導法等,是根據行業發展和科學規律的發現及驗證過程來設計教學過程的,在科學思維過程中完成課程學習及職業能力培養,旨在使學生從“接受者”變成“探索者”,逐漸養成探索型、研究型學習習慣。

3.2啟發討論式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根據課程特點,適時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通過教師提問、學生討論、教師評價、學生歸納等環節完成教學。在問題的提出、討論、解決、歸納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完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如作者1在建筑工程CAD課程教學過程中,先向學生展示出一張建筑平面圖,告訴他們,這張圖是由CAD軟件繪制而成。再由學生分組討論該圖形繪制需要用到哪些命令、繪圖順序和步驟是什么等。教師再進行點評。最后,由學生獨立進行繪制。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建筑平面圖的繪制方法。

3.3階段劃分式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理論性和實踐性兼備的課程。教師將課程內容進行分解和重組,找出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再將原本復雜的內容劃分成若干個學生易于接受的部分,讓學生“各個擊破”。如,作者1在建筑工程CAD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劃分為3個部分:平面圖形的繪制及編輯、建筑工程圖樣的繪制及編輯、建筑工程圖樣繪制實訓。其內在聯系就是AutoCAD軟件的應用。首先繪制矩形、正多邊形、圓形等平面圖形,其次繪制門、窗、散水等建筑構件,然后介紹建筑施工圖的繪制方法,最后讓學生進行課程實訓,獨立繪制一套建筑施工圖。隨著學習進程逐步增加學習難度,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懼學”情緒,每次課都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教、學就變得容易了。

3.4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工程建設監理概論、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與其他方法相比,這種方法將教學內容與工程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將知識能力培養與職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知識,尋找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再與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比較,找到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教學過程變就成了教師、學生、工程師3方互動的過程。這與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理念不謀而合。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測量專業采用了項目驅動式教學方法,以新購置的水準儀、經緯儀和全站儀等教學器材為基礎,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聯合進行授課。在授課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統一進行,讓學生參與到工程項目中,并通過邀請企業員工與學生進行技能比賽、參加國內測繪大賽、校企合作完成工程項目等形式,實現了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四方共贏[6]。

4結語

第10篇

關鍵詞 行動導向教學法 幼兒心理學 中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43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urriculum

CAI Wen

(Guangzhou Normal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s a direction to the goal of teaching ability,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Based on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aning, understanding "child psychology"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pedagog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goal, and then analyz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ourse applications, primarily teaching method, role play application method, case studies law, the fin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cess issues should be noted.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hild psycholog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1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含義

行動導向教學法源自20世紀80年代,是由德國提出的教育理念,能夠代表當今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在1983年流傳到我國。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是根據某一職業活動需要的行動、保持行動需要的環境設計、實行、評價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注重學習的過程,核心就是將學習與行動結合在一起,強調學習是行動的一部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咨詢者、協調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執行者,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互動,通過實踐來學習,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現心、手、腦的統一,以便于掌握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增加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與專業能力。①

行為導向教育法以職業活動為方向,以學生行動為目標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學過程中應當包括獲得信息、設計方案、決定結果、方案實施、質量控制、評定成績等步驟,這些步驟構成了教學過程。它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具體的方法,是有一系列教學方法所組成的,主要有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模擬教學、頭腦風暴、引導文教學、張貼版教學等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方法。②

2 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認識幼兒心理學教學目標

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幼兒心理學教育,教師應當用專業的角度審視課程的目標與定位,將知識傳授轉向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突顯出幼兒心理學在中職教學中的重要性。③教學前,師生應當接受心理教育,達到以知識增加智慧、以智慧增加情感,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為步入社會后的幼兒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在幼兒心理學的教育過程里,教師應當以“適合幼兒心理進行教育”的目標進行教育,把理論知識和幼兒園教育經驗進行整合后,給學生講解,例如,可以設計“實例說明幼兒感知覺影響因素”、“如何發展幼兒觀察力”、“收集兒童區域,明確幼兒思維特點”、“用繪畫分析幼兒的想象力”等實際任務,把理論知識中的學習和任務、實踐相結合,把抽象知識轉變成學生能夠想象的對象,讓學生輕松接受這些抽象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幼兒心理特點、了解分析幼兒心理特點的方法,學生還能深刻理解理論知識,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幼兒心理學是一門介紹幼兒心理特點與規律的學科,教材內容按照涵義、規律、應用三大內容展開,將知識教育與專業技能作為課程主體,這種教育結構注重科學性和系統性,教材雖然也注重幼兒園實際教學,強調知識的作用,但是由于概念抽象,學生缺少實際經驗,使知識空洞、抽象,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知識的運用,不是理論的進行計算與分析,教學中突出了教、做、學統一的特點。④對于本課程教學,只需要簡單介紹心理的概念及種類,把教學重點應當放到增強幼師生教學訓練上,例如使用幼兒感知規律,中職學生可以設置教具或是講授內容,要展示中形象性與具體性。在“記憶”的一章里,教師可以增加對學生記憶策略訓練,讓學生設計幼兒英語單詞巧記法,可以編出“Plastic婆婆后面的卡是塑料的”、“Crown烏鴉的禮帽像是一個王冠”等記憶方法。學生設計記憶力游戲,可以設置變顏色、找物體、飛機降落等游戲,在游戲中體會心理學的價值,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3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幼兒心理學課程中應用

幼兒心理學是幼兒師范學校主要課程,這門課程中名詞術語比較抽象,內容概括性較強,中職學生沒有接觸過幼兒,幼兒心理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比較空洞,學生既不感興趣又難以理解。如何使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幼兒心理學,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⑤

中職院校教學方法必須要從教師與教材的角度轉向學生行動導向教學的方向,行動教學意義在于:教師能與學生互動,使學生通過實踐過程,掌握心理學知識,構建知識體系;不僅培養了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還強化了與人合作交流的社會能力。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和開發學生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取決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方法主要有項目教學法、角色表演法、案例研究法等。

3.1 項目教學法

一個項目的過程包括設定目標、實施方案、評估和反饋。教學過程中的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花費課余時間完成項目,教師要隨著對學生進行咨詢與指導,在“兒童心理健康”的一章中,針對兒童行為的偏差進行矯正,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六人一組。

第一步,由組成員分析項目的任務,利用各種方法收集相關信息,每個小組還要根據成員自身能力確定項目的目標,有的學生選擇進入幼兒園焦慮、有的選入攻擊行為、有的選入社交恐懼等,這一期間小組要明確任務的要求,對任務有初步了解,還可以到幼兒園內選好目標。

第二步,擬定實施項目的方案,分配成員任務,制定任務計劃表。實施者要針對幼兒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個性化方案,方案中包括:制定活動的總目標和層次目標,將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培養良好品質作為總目標,層次目標可以有單元目標、動機目標、情感目標、認知目標;活動的步驟,可以使用主體單元等系列方式;選用的方法最好是游戲法,游戲中的玩具和情境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游戲中的規則是幼兒容易接受的約束,在輕松的心理氛圍下,能夠讓幼兒保持在自然狀態里,不知不覺了解幼兒的行為問題。

第三步,以小組完成項目的計劃,定期進行檢查,例如利用游戲發現社會退縮幼兒干預中的問題,幼兒在游戲內外的表現會不一樣,如何在真實生活中引進游戲情境?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象征性維度分析角色游戲、構造游戲、表演游戲的特征,將它們劃分成不同層次,學生可以利用游戲情景增加與幼兒之間的接觸,減少幼兒退縮行為。⑥

第四步,評估和反饋。師生可以共同評估項目完成的質量和效果,主要有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共同探討項目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之間的關系;對幼兒問題調查、矯正訓練等經驗進行總結,提出改進意見。

3.2 角色表演法

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的要求,可以使用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把學生帶入事件現場,用照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呈現出案例的過程,組織學生分析、研究、討論,要注意的是:案例應當是對實際情境的描述,情境中可能包括許多疑難問題,也有可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辦法;案例展示時,教師要把學生與案例的環節進行結合,提出挑戰性問題,讓學生在認知方面得到探索;教師要啟發學生提出評價方案與培養的策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⑦

3.3 案例研究法

角色扮演法是對角色觀察和模仿的方法,由于模擬的情景具有真實性、形象性,能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學到知識,增加了實踐的能力。在“幼兒同伴關系”一節中,“如何解決幼兒之間的控告與爭吵”,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幼兒爭吵的情景,在課堂中重現爭吵的情景,學生現場處理后,再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幼兒園場景再現,可以給學生一個實踐的空間,增強學生發現、探索的能力。

4 在幼兒心理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4.1 項目選擇具有可操作性

教師在選擇項目之前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項目的難易程度,讓學生盡量自主完成項目中的任務。項目可操作性要求盡量貼近工作過程,最好是學校能與幼兒園進行合作,有利于學生查閱更多的數據。

4.2 正確利用教材

幼兒心理學教材是對知識進行系統性規劃,更注重理論知識,行動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所以,必須打破原有教材體系,教師要依據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環境、目標、要求,設計幼兒心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步驟,使用合適的教材,正確地利用教材中的內容。⑧

4.3 轉變教師角色

行動教學法中,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理論基礎,還要具有實踐的經驗。中職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增加自身的整體水平。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轉變角色,從教育主導者轉向教育活動的咨詢者或是引導者,從而達到行動教學法的效果。

5 總結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中沒有十分成熟的指導方法與理論,在幼兒心理學課程中更少,但是根據行為導向教學法特點及本質上來看,它比較符合中職院校教育的規律和性質,因此,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對中職幼兒心理教學有著重要意義,對中職教學改革有著深遠影響。

本文是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校級精品課程《幼兒心理學》資助項目

注釋

① 文代君.《幼兒心理學》實施行動導導向教學的實踐探索[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15(3):13-14.

② 劉佳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實訓應用探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3.

③ 井緒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④ 畢銀彥,朱宏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電子世界,2014.12(15):177.

⑤ 馮社鳴.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4.26(13):159.

⑥ 黃春艷.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Flas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12):97-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惠来县| 沽源县| 柞水县| 米脂县| 江阴市| 饶河县| 寻乌县| 日照市| 孝昌县| 康马县| 曲水县| 太白县| 临沧市| 富宁县| 南川市| 安仁县| 开封县| 龙南县| 长岭县| 财经| 且末县| 张家口市| 东阳市| 抚远县| 沈阳市| 景宁| 靖远县| 体育| 昭苏县| 许昌市| 临泉县| 唐海县| 措美县| 济阳县| 永济市| 杂多县| 通山县| 元朗区| 淮滨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