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4 03:47: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英語時態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當前,隨著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頻繁和緊密,英語語言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交流工具,教育部門也日益重視英語教學。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語法教學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語法作為英語語言的構成規律,是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的基礎。初中生在英語知識學習中,如果對語法掌握的不夠牢固,將無法學習好這門語言,學習效果更是一般。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語法知識的學習和語法規則,在講授語法知識時,只是純粹的向學生灌輸,導致他們無法真正理解。有的教師則以考試為語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僅僅局限于考點范圍,沒有系統性的教授語法。其次,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一般是固定的句法與詞法,以理論為主,要求記憶的內容較多且不易理解。不少初中英語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知識純粹的講解語法,沒有認識到講練結合的優勢,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枯燥,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一些教師喜歡照搬教材,純粹按照教材內容和順序進行語法傳授,整個教學流程顯得十分生硬,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被忽視。而且教師的教學視野受到教材限制,語法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同樣能夠影響到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解決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1.側重歸納對比分析。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需對語法知識進行著重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掌握語法學習技巧和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引領學生對語法進行觀察、對比和分析各個句法、詞法之間的差同,總結特點,讓他們在自我學習和歸納中,逐步掌握英語語法的規律,鞏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例如,在進行《I’m watching TV》教學時,本單元的語法教學重點是現在進行時態的用法,教師需幫助學生回顧之前學習過的句法、詞法和時態,諸如:動詞、一般現在時態、情態動詞can和動詞不定時的用法等,將這些知識內容和現在進行時態進行整合與對比,讓學生能夠掌握現在進行時態及一些表示具體動作的詞組搭配,像doing homework、eating dinner等描述人們正在做的事情。
2.講練結合培養語言感知能力。語法是英語知識體系中的特殊部分,對于語法的具體概念教師在教學中需淡化,將重點放在講練結合上,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完語法概念后,可留出大量的時間組織學生練習,通過講練結合幫助他們牢固掌握語法知識。而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指導他們逐步感悟與體會英語的語言規律,養成自覺使用語法的良好習慣。比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語法內容是運用how much和how many對事物的數量進行提問。教師在講解完語法概念和用法之后,應在課堂上營造模擬制作食物的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運用上述語法知識提問,采用First/We need描述一些常見食物的制作過程,并正確地運用表示順序的詞匯。
3.豐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式。針對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有趣生動的課堂氛圍能夠更好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其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參與度。初中英語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可采用游戲、對話、情境等方式,指導學生將語法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情境教學中,幫助他們掌握語法規律;或者設計一些課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逐步深化對語法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本單元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較為密切,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創設適合交流的情境,利用小組活動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愛好和喜歡的音樂、書籍、電影等。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運用that、who、which、whose和whom、where、when和why引導的定語從句語法知識。
三、總結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中,針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師應認真分析和研究,采用相應的對策使之得以解決。所以,初中英語教師需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運用講練結合的語法教學方式,組織學生積極聯系逐步掌握語法規律。
關鍵詞英語 時態 教學
時態語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作為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是整個英語教學的主要構架。如何教學時態語法,從而使學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時態,是經常困擾教師的問題,也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難點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初中英語的時態教學”淺談如下幾點,不當指出,敬請指正:
一、初中英語時態語法的教學重要性
英語語法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系統的英語語法知識,把握英語的基本結構,才能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時態教學在整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占據著關鍵位置,有位英語老師曾形象地總結:“如果說英語教學是一座大廈,那語法教學就是這座大廈的構架,而時態教學就是這個構架的大梁。”簡而言之,要學好英語,必須學好語法;要學好語法,必須學好時態。
二、初中英語時態語法教學策略
1、“三步法”教學
“三步法”指的是第一步掌握時態的用法.第二步掌握時態的結構,第三步掌握時態的句型變化。我們知道,時態是指動作在某個時間所處的狀態,時態和時間緊密相聯,通過時間來判斷用什么時態,所以我們說時間決定時態,而時態是要靠動詞表達出來的,所以我們又說動詞體現時態。實際上只要掌握時間和動詞就能很好地把時態掌握好。
2、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習語法時態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語法項目,如果僅用單獨的句子進行說明和講解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會感到學習語法非常枯燥,太抽象,不好理解掌握,進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場景的快速轉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表象,再根據情境設計有一定信息交流的會話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自由分組創設教學情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對話交流,進行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動詞的用法。
3、三元教學法
所謂的“三元”教學法是指從“標志”信息輸入著眼,經過“概念”思維加工,達成“結構”形式輸出,從而使師生擺脫枯燥的時態教學,掌握動詞時態的規律,形成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概念――結構――標志”三個方面是學習一種時態所必須把握的,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表述一個完整的時態含義。“概念”清楚地說明了一種時態的用法。對于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全面、準確,表述嚴密,比如一般現在時的三元教學如下:
1)、概念:一般現在時的基本用法有四種。
(1)表示現在的狀況,如Mr. Green has two children.
(2)表示主語所具備的性格或能力,如Ann enjoys listening to the radio. Miss Whit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
(3)表示經常性、習慣性或反復出現的動作或狀態,如I usually rest on Sundays. Mr. Brown always gets up early. Li Lei goes to see Uncle Wang once a month.
(4)表示客觀事實和普遍真理,如It never snows in Australia in December.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2)、結構:一般現在時的結構在一般情況下用動詞原形,當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也要相應變成單數形式,其否定式、疑問式要加助動詞do或does。例如:Miss Li teaches us English. Does your mother work in a factory?
3)、標志:一般現在時常與下列表示頻率的副詞或短語連用: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 never, twice a week, on Sundays等。
4、時間數軸法
該法是借用學生所熟悉的數學數軸圖,將各種時態所體現的時間點或時間段形象化地描在時間軸上,將時間軸分為三個區分點:過去(Past)、現在(Now)和 將來(Future),而“Past”又可以細分為“Ago”(相對于“Now”的過去時間)和“Before”(相對于“Ago”的過去時間,即過去的過去)兩個小的時間點,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各種不同的時間點或時間段有一個很形象、很直觀的把握和了解。只要學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時態――一般現在時,他們就可以借用時間軸來推測、理解和掌握其他的幾種時態,這其中涉及到平移問題、實線與虛線問題、直線與弧線問題。當然,這種方法主要是用一種很形象的數學圖形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比較、理解各種不同時態的內在聯系和區別,從而使他們能更好地記憶、學習和運用時態。
雖然這種時間數軸法算不上非常科學的方法,但筆者認為,它能使我們比較容易、正確地理解、記憶、掌握英語時態這一枯燥的語法現象,而且看上去非常地直觀、形象、簡單,況且,現在中學外語教學強調“弱化”語法,盡量少講、精講語法,而利用上述時間數軸法來理解或講解英語時態這一重要語法點,我們便可以更簡單、更形象地理解、記憶各種時態的用法及其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更輕松地學好語法。
5、情景化時態教學法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 使用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時期下對學習模式的一種創新,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團隊合作能力。在經濟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越來越頻繁的前提下,團隊合作意識及綜合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未來。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初中英語教學大力提倡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組織學生學習。例如,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中的感官動詞教學。初中英語的感官動詞主要包括feel,see,find,hear,look at和listen to等。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感官動詞+do的形式,諸如:“I like listen to you play the guitar.”在課堂教學中,先將學生分成小組,并布置學習任務,在文章片段中尋找重點單詞及相同句式的句子,學生掌握感官動詞的同時增強了溝通和交流。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將學習知識應用于溝通和交流中,還可舉一反三,掌握相關學習技能。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還可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對強化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1.加強溝通,培養學生責任心。
英語是一門相對獨立的語言,學習英語最根本的目的是實現溝通和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例如,進行英語時態教學時,通常先由老師列出漢語的時態語句,諸如我在學習;我要去學習了;我已經學習完了。三個簡單的句子分別涉及時態中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及一般過去時。隨后將學生進行分組,探討如何用英語表達三種句式。最后讓各個小組對三種時態進行講解,發現其存在的不同。在探討學習過程中,既增強了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又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
2.合理分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環節。將學生分組共包括以下三種分組方式:其一,將學習好的學生分成一組,學習相對較差的分在一組;其二,將學習好的學生與相對較差的學生交叉并成一組;其三,將學習最好的和最差的分成一組,學習中等的分成一組。分組學習的目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學習知識,強化學習效果。九年義務教育的最高階段就是初中,該階段下學生均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而且心理和生理都處于成長階段,追求自我及具有強烈的自尊心是初中生的主要特征,呆板的教學模式和嚴格的教學態度,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綜合考慮進行小組分配。
3.正確分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正確分組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十分重要。上述分析,分組學習的方式有三種,但我個人更支持學習好的學生一組,學習相對較差的一組。如果學習好的與學習差的同為一組,容易對學習較差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一定傷害,盡管學習好的學生能夠帶動學習差的學生,但是會影響到各自的學習效果。實施此項分組后,可以讓學生進行題型專攻。例如,每個小組有六名學生,每名學生可以分別進行閱讀理解、語法、作文、聽力等題型專攻,并在課上進行討論。該分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做好指導和監督工作,避免愛玩的學生忘記課堂學習,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綜合素質。
4.教師輔助,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中,有部分難題即使學生交流也無法解答,需要教師進行解答,這樣無法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規定時間,讓學生獨立尋找答案,找到答案后,進行小組討論研究,總結出真正答案。教師在此環節起到引導的作用,并對學生的方法進行總結,從而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引導下,合作意識已經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就目前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模式,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潘東美.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狀[J].中學生英語旬刊,2014,(10):83.
【關鍵詞】趣味教學;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綜合思考
語法學習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目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英語教師一直致力于研究的一個方向。在初中的英語教學當中,英語教師經常會在教學是遇到一些困難,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記憶力不理想,并且一種語法多次講解也不見成效。所以改變英語語法的教學方式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英語語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英語與語文一樣是一門語言的學科,我們的漢語在學生的日常運用的長期積累下,其學習的難度大大的減少,而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上來說,學生對于英語的運用少之又少,所以英語的語法教學成為了一大難點。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語法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
1.如果說英語單詞是讓學生認識英語,那么英語的語法則是讓學生真正的運用英語。雖然初中的英語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但是其英語的教學目的仍然是運用,所以英語語法的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學生,應該更加注重語法的教學,由于比較基礎,所以更要為學生的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2.語法是學生能正確理解英語知識的前提與基礎,也是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必用工具。英語的語法就像是中文的文言文或者諺語一樣,都是長期的實踐運用中總結的表達方式。初中生對于英語的應用來說,途徑較少,實踐的機會比較少,要想學好英語,必須要學好英語語法。
3.相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如果僅僅學習簡單的基礎知識,是不可能掌握好這門語言的。而且英語的語法上的表達方式與中文的表達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學生在理解時容易形成中文的定向思維,所以不學習語法,就不能系統的掌握英語。
4.英語學習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口頭交際能力,是要全面的培養學生聽讀說寫的能力。語法是英語閱讀理解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貫穿著整個語言學習的過程,直接對英語的學習成敗有影響。
二、初中英語語法趣味性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研究表明,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注意力有支配作用,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更集中并且穩定的注意力。同時,興趣在情感調節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擁有很大的學習熱情。因此,趣味性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英語語法的趣味性教W可以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入手。
(一)英語語法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師在設計英語語法的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性,提高語法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還要寓教于樂,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首先,教師準備的教學內容應該非常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并且還要緊扣語法的思維本質。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多選一些圖片、視頻等素材通過多媒體呈現給學生,圖片、視頻能夠生動的將枯燥的語法呈現出來。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語法的內在含義,在真實的情境中對語法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其次,教師在安排英語語法教學內容時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要讓內容具有一定梯度性。例如在講授英語動詞時態的語法時,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應該要求他們掌握所有初中課本中出現的時態,對于處于中等的學生,要求掌握大綱中規定的幾種時態就可以,而對于英語基礎比較差,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的學生,只要他們掌握好最基本的語法就可以了。
最后,教師準備的語法教學內容還應該具有很好的實用性。英語是一門語言科學,最重實用性。在一些俗語中,存在不合語法的現象,這時要耐心給學生講解其中的差異,并讓學生記住這些特殊情況。實踐證明,越具有實用性的語句,學生越容易掌握。
(二)創新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方法
對英語語法課程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也是英語語法趣味性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例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經歷教授時態語法,通過自身經歷,可以對過去時、現在進行時、將來時有更深的印象。教師還可以利用課間讓學生學習一些有利于語法教學的英文歌曲,從而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還可以利用道具創造適當的情境。情境教學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這門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另外,一些猜測游戲也能夠抓住學生心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語法趣味性教學能重燃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對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英語語法素養和能力,對全面提高學校的英語教學質量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莉.叩開初中英語語法的大門――談談初中英語語法趣味教學[J].亞太教育,2015(22):60-60
[2]李雪梅.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理念及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中旬),2016,(8):90-90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能力 教學思路
寫作是語言習得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英語教學的核心點,也是學生學習英語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并不理想,和英語其他環節的學習相比,已成為一大弱項,更談不上達到大綱教學標準。為此,下文將圍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一、初中生英語寫作常見問題概述
(一)詞性誤用。在英語語句當中,同樣的單詞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就會引起詞性的變化,于是很多單詞都存在著一詞多義的現象。但多數初中生在進行英文寫作或者造句的過程中,對于詞匯的選擇和使用極易受母語思維影響,主觀意愿上將與漢語擁有相同釋義的詞匯隨意應用于句子或者文章段落之中,忽視了詞性本身對詞匯使用的限制。
(二)拼寫錯誤。這是初中生英語寫作中的常見錯誤類型,很多學生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因為缺乏較為有效的、靈活的方法,只能采取生硬的、機械式的方法去記憶和背誦詞匯,但事實上這種記憶方法的有效性非常低,實際運用中的錯誤率也非常高。
(三)搭配錯誤。搭配錯誤即隨意對兩個英文單詞進行錯誤組合,引發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對諸多相近詞或近義詞進行有效的區分。比如,連接詞搭配錯誤、固定詞組搭配錯誤、句型使用錯誤、動詞搭配錯誤,等等。
(四)詞句錯誤。由于對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所以在運用的過程中經常錯漏百出。以動詞誤用為例,其中包括了非時態動詞的誤用和時態動詞的誤用。時態動詞不僅要充分考慮詞匯的時態形式,當句子終有情態動詞時,還要兼顧考慮賦予動詞多種形式。至于句子錯誤,包括了語序錯誤、句子成分殘缺、并列結構的不一致等問題。英語本身有單句和復句之分,而復句中又有主句和從句的區別,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主句和從句之間的結構關系而隨意使用,則必然導致語法錯誤。
二、影響初中生英語寫作水平的因素
總結教學實踐,影響初中生英語寫作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是學生英語基礎不牢。單詞、詞組、短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之一,很多學生并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進行積累和記憶,導致后期寫作詞匯量貧瘠,句式運用不準確,寫作過程阻礙重重,力不從心。
二是缺乏寫作信心。在英語“聽、說、讀、寫”四大基礎技能中,寫作一直都是學生最畏懼的環節。即便是語文寫作,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何況是使用第二語言――英語作為寫作語言,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寫作前,即已在潛意識中放大寫作難度,認為英語與自己存在不可跨越的鴻溝,有著不可能克服的困難。
三是母語思維干預。英語寫作用詞本就是一個外語與母語雜糅的影響過程,漢語作為國人的母語早已深入人心,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漢語的語言風格和思維方式都對學生影響至深。漢語屬于寫意方塊字,受到了方塊字中字體、字形、字意等多重組合的影響,通常給人更多思考空間;英語則屬于字符蝌蚪文字,單詞均由簡單的26個字母組成,很難引發人們更多廣義想象。長期沉浸在方塊字意義想象中,學生對英語單詞理解難以快速接受,反而容易將固有的漢語思維“套入”英語思維中。
三、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思路
(一)針對操練,夯實英語基礎。要想全面徹底地糾正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的錯誤,必須將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常犯錯誤進行類型化,通過及時、全面記錄,讓學生對錯誤問題產生總體性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再通過總結這一類的錯誤,有針對性地對其講解和分析,讓學生觸類旁通。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常犯錯誤類型進行試卷匯總,定期測驗,或是將試卷分發給學生自主學習和練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同時,還能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深化對錯誤的認識,深刻對正確句詞的記憶。
(二)相互激勵,激發學生英文寫作信心。基于前文所述可知,部分學生缺乏寫作信心,是因為自我放大了英語寫作的難度。對此,教師可以采取誦讀執教班級優秀的學生范文,分析文章亮點,使學生覺得英語寫作并非不可完成,就在身邊的同學都能夠寫好,如此,自然能夠促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進而使學生逐漸放下心理負擔,輕裝上陣。比如,筆者曾以“my favorite season”這類極具開放性的題目指導學生英語寫作,一名學生因自己最喜歡的是春天,寫出了:“The flowers come out and the trees turn green,the bird is singing songs happily and the fish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 They are lovely, I like them.”并沒有復雜的語法,簡單而又生動。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動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互評作文、互相挑錯的方式進行作文考核,使學生參與評閱,收獲學習樂趣的同時,也能在無形之中提升英Z詞匯的掌握和內化程度。
(三)了解中西文化,掌握二者差異。對于漢語思維在英語寫作用詞中的影響,學生要先從認知上正視中西差異,從語言風格上適應英語寫作的思考模式,習慣英語使用民族對語言應用的思維方式,不要被漢語思維束縛,避免因為思維差異出現的造句用詞錯誤。因此,針對中西文化差異問題,在初中英語文化教學時,應適當滲透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等知識。學生自身也要有意識地對中西文化進行對比,以此掌握中西文化差異下的語言差異,通過不斷的實際語言練習,建立起純正的英語寫作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李紅梅.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研究初探[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07).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時態教學;任務型教學模式
英語時態是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基礎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學
好英語這門科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學習有關時態的英語知識時學生往往興趣匱乏、缺少學生本身應有的學習積極性與
主動性,這就直接導致高中英語時態的教學工作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尷尬處境。那么,作為一名高中教師,究竟應當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才能順利地展開英語時態的具體教學工作呢?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對新課標的一些感悟,對此問題進行簡要
的探討。
一、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展開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發展是初中英語課程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因此,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都必須充分突出學生在其中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新課標還大力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倡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究、自主分析以及自我總結等方式,完成教師既定的教學任務與目標,并在此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
例如,在學習“現在完成時”這部分知識時,很多學生由于對這個時態缺乏明確的認識,因此,在學習時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仍然忽視他們的主觀情感意識,那么就會嚴重打擊他們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因此,在進行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我決定采用“任務型”模式展開教學活動。首先,我在黑板上寫出了以下三個句子:
1.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just now.
2.Who has closed all of the window?
3.My father has worked in his company since 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之后,我明確告訴學生這三個句子都是現在完成時,要求他們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之上,對這三個句子進行認真的研究與分析,并對“現在完成時”的使用規則進行簡單的歸納與總結。
下面,即為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自主探究過程:
A組:第一個句子的意思是“我剛剛完成了我的家庭作業”,表示我完成作業的這一動作剛剛結束,這就表明現在完成時可以表
示剛剛完成的動作。
B組:第二個句子是“誰把窗戶都關上了?”的意思,把窗戶都關上是之前的行為動作,但說話者現在進行詢問,表明關窗戶的行為舉動肯定對其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現在完成時還可以用來表示過去做的動作對現在仍有一定的影響。這同樣是現在完成時的使用規則之一。
C組:第三個句子的意思是“自從畢業時候,我的父親就一直在他現在的公司上班”。父親從這家公司上班的動作從他一畢業就一直持續到現在,讓人感覺父親在這家公司還會繼續工作下去。這表明現在完成時同樣可以用來修飾從過去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某個行為動作,并且還很可能會接著延續下去。
……
學生討論的異常激烈,這樣一來既真正尊重了他們在時態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又有利于從最大限度上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及其積極性,有助于他們在日后更好地完成對于英語時態知識的自主學習。
二、名人名言記憶法
名人名言不但寓意深刻,可以給予學生心靈和精神上的深層教育,同樣對于英語時態語法知識的學習也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及意義。例如,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明白過去分詞作條件狀語這一時態語法,針對這一情況,我教導學生利用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團結就是力量)這一名言幫助學生實現對這部分知識的更好記憶;再比如,學習動名詞做主語這部分時態語法知識時,我則為學生提供了另一個句子“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通過對這些包含特定時態語法結構名人名言的學習,不但可以充
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而且還能促使他們進一步加深對于具體時態語法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真正提高了英語時態的良好教學效果。
總之,時態教學是初中英語的教學難點之一,作為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強調英語時態學習的重要性之外,同時還應當積極遵循新課標的相關教學理念,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以及手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關注學生的主觀學習情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英語時態的學習
與掌握。
參考文獻:
[1]張云云.高中英語常用時態教學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2(11).
【關鍵詞】初中英語 中考復習 有效策略 運用
前言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明確指出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并在自主學習能力上得以發展,且相應的聽、說、讀、寫等技能都可為學生所掌握。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學生學習中是否應用有效的學習策略,以中考復習中學生的學習為例,若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給予正確引導,將很難保證學生在復習效果上進一步增強,更無從談及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如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因此,本文對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有效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現狀分析
本文在分析英語中考復習現狀中,主要從復習內容、復習模式以及復習資源的利用等角度開展。首先從英語中考復習內容看,可細化為四方面,包括:第一,語法知識與詞匯的復習。該部分內容中側重于對單據結構進行分析,且保證學生掌握單句的語言形式。第二,習題專項訓練。結合中考英語習題內容,在復習中側重于強化學生的專項技能,如書面表達、閱讀理解、完形填空以及單項選擇等內容。第三,模擬試卷的分析。該過程中涉及的內容主要以模擬試卷中的語法知識、詞組以及單詞等為主,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第三,綜合復習。一般該部分內容涉及的課時較少,教師多通過對語篇與情境的分析,使學生各方面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等得到鍛煉。綜合來看,復習中的內容主要以語法與知識為主,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卻被忽視,這樣一旦考試中習題的實踐性特點較強,便會導致學生出現無所適從的局面。有學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部分教師多會存在“書本內容不考”、“教師教的不考”等觀念,事實上這種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未做好復習內容的科學設置。
其次,從復習模式看,現行大部分中學在中考復習模式上多選用“三輪復習法”。其中得第一輪復習主要以重新“過一遍”教材為主,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對其中的語法與詞匯進行復習,該階段的復習時間在整個復習階段占據極大的比重。第二輪復習則表現在專項訓練方面,教師根據中考題型,由學生對不同的題型進行專項練習。第三輪復習中,要求學生對模擬試題進行作答,在此基礎上由教師進行講評。不可否認,這種復習方式能夠將英語中的大部分知識點囊括其中,是強化學生對知識記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實際復習中,教師更注重面面俱到,盡可能做到求廣、求全,帶有明顯的形式主義色彩,這樣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忽視,很大程度使復習效果受到影響。
最后,從復習資源的利用情況看,現行可用于教學中的資源除表現在基本的教科書、報刊雜志以及音像材料等內容外,也包括圖書館、計算機、網絡以及其他設備等,這些資源的合理運用對改善復習效果可起到突出的作用。然而實際復習中,必備的資源資料主要以模擬試卷、教材等為主,其次為音像設備如錄音機等,而計算機與網絡的運用極少,充分說明中考復習中資源的利用存在一定弊端,需在實際復習時注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二、有效復習策略的內涵與原則
針對得當前初中英語中考復習存在的弊端,要求在復習中引入有效復習策略,其主要指由學生主動參與到復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知識體系構建的目標。其中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效率情況、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最終的學習結果。從有效復習策略的相關原則看,其首先體現在計劃性方面。中考復習中無論選取哪種復習模式,都應避免出現盲目訓練、盲目布置任務等情況,保證每節課堂內容都能與中考試題特征、趨向相適應,滿足課前規劃、課堂落實的要求,有利于課堂結構的優化與課堂效率的提高。其次,針對性原則。從大部分教師復習策略看,其往往將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作為復習重點,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專項技能方面得到訓練,如復習中的語匯復習、聽力訓練,二者所強調的的教學要求不同,所以應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同時應注意針對性復習并非單純局限在教學內容方面,其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盡可能保證得每名同學在復習中都可夯實基礎知識,并樹立自信心。再次,系統性原則。該原則的提出側重于解決傳統復習模式下基礎知識、語言運用能力被切割的問題,應在復習中通過分析與歸納,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知識架構。以英語復習中的“賓語從句”為例,教師可將該部分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如從句中的時態問題、語序問題以及引導詞等,學生在掌握賓語從句知識點的同時,能夠對其他知識點進行回顧。最后,靈活性原則。盡管中考復習的目標在于使學生中考成績得到上升,但并不意味實際復習中將重點完全置于與中考相關的內容方面,需做到兼顧學生各方面技能如閱讀技能、聽寫技能等,這樣在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情況下,解決實際問題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提升中考復習有效性的具體路徑
1.英語基礎知識的夯實。中考復習的課堂時間極為有限,如何在這一時間段內使學生學習效果達到最佳,關鍵在于基礎知識的夯實。在基礎知識復習中,可考慮引入循序漸進方式,將所有知識內容利用網絡“金字塔”形式展現出來,“金字塔”的底部便為牢固的基礎知識。這種方法從表面看極為簡單,但事實上其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重要途徑,當整個得“金字塔”被完全構建后,學生的基礎知識體系也由此得以形成。
2.學生參與復習積極性的調動。傳統復習模式下,學生因長期處于機械性的訓練與死記硬背環境下,整體復習積極性并不高,這樣所取得的復習效果也不明顯。對此現狀,在實際提高中考復習有效性中,可引入“闖關”的形式,使學生在各環節都能保持一定的積極性。以“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內容的復習為例,“闖關”模式的開展包括四步,即:第一,聽力關。可在復習前引入簡短的英文歌曲,鼓勵學生對其中的歌詞進行記憶,這樣在緩解學生緊張壓力的同時也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單詞檢測關。該部分內容復習中,教師可引入多媒體手段,將相關的詞匯與短語在課件中展示出來,通過3-5分時間的展示后,教師要求學生寫出記憶的詞匯,最后通過統計,判斷學生難以記憶與易錯的單詞。第三,語法關。該部分內容復習中,可引入相應的習題,習題類型為單項選擇,教師可給予學生8分左右的作答時間,最后根據學生解題速度、解題準確率等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判斷,確保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語法知識點存在的誤區,并提出相應的解題策略。以“()take a bus?That’s a good idea.”為例,其選項主要為Why not to、Why not you、Why don’t、Why not。學生在選擇中往往易將Why don’t與Why do not作為答案,原因在于學生對兩個選項后面的內容認識不明確,此時教師便可進行相應的解釋說明,能夠幫助學生理清這方面的語法知識。第四,綜合檢測。在檢測過程中主要需將中考習題內容包括書面表達、閱讀理解以及完形填空等都融入其中,可采取限時檢測的方式,對判斷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可起到良好效果。綜合來看,通過這種“闖關”模式,學生通過每一關都會得到相應的評價,既可保證在復習中保持濃厚的興趣,也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深。
3.英語習題的精析巧練。習題的訓練是中考復習的關鍵性內容,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大量題海中提升復習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做到“精析巧練”。以英語復習中的“賓語從句”內容為例,在復習中教師與學生首先需明確從句中的主要知識點,包括時態問題、語序問題以及連接詞等。其中在時態方面,涉及的知識點主要包括:主句是過去時的情況下,若整句不為客觀真理,從句應以過去某一時態為主;主句是一般現在時的情況下,也需結合實際需要進行從句時態的界定。而在語序方面,通常以主語、連接詞、主語以及謂語的形式為主,其中可應用的連接詞包括what、whether以及that等。實際訓練中,部分學生多認為接觸新題型意味考試中勝算會增加許多,但事實并非如此,中考大多習題命題多圍繞知識點開展,充分利用以往的錯題資源,很大程度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習題訓練關鍵并不在于“多”,更注重通過對典型習題的分析與總結以達到學習的目標。
4.中考復習中的有效點撥。點撥策略的引入是解決學生考前“患得患失”問題的主要方法。教師可在最后復習階段,結合考試題型給予相應的點撥。例如,在完形填空部分,其測試的重點在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詞匯辨析的能力,點撥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在完成所有填寫后通覽全文,判斷文章是否具備連貫性,前后語句能否相互照應。再如聽力部分,點撥中要求學生在解題中保持沉著冷靜、注意力集中,尤其在聽到關鍵詞如疑問詞how many、which以及why等應保持高度集中,這樣便可獲取到聽力中的重點信息。而在閱讀理解部分,點撥中應引導學生對關鍵詞進行捕捉,對文章的大意、細節問題進行梳理,避免將自己的觀點作為文章作者的想法。除此之外,在書面表達以及選詞填空等方面,也需做好點撥工作,有利于減緩學生考前的緊張心理。
四、結論
中考復習有效性是影響學生中考成績的關鍵所在。實際復習中,應正確認識當前復習中復習內容、復習模式以及復習資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復習的相關原則,在實際復習中引入相應的策略,包括基礎知識的夯實、學生積極性的調動、習題精析巧練以及有效點撥等,這樣才可使復習效果得以改善,且在復習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培風.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254-255.
[2]陳曉花.探討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教學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6:45.
[3]姚娟.決策復習方略,把握中考脈搏――淺析初中英語中考復習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7:7-8.
[4]許芳芳.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的教學策略探索[J].新課程(中),2015,10:33.
[5]葛云.初中英語中考復習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01:81-82.
英語動詞時態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這一語法現象與母語的語法差別較大,學起來也較乏味。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好英語時態語法,使學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它們呢? 本人總結了教學實踐中的嘗試和探索,希望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所幫助。
時態教學是整個英語語法教學大廈的構架性大梁。初中生應該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自覺學習,提高自學能力。提醒學生預習。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一種有效的接受知識的手段;在導入一個新語法之前,把預習當作讓學生必做的家庭作業。我們知道,英語的時態(tense)是謂語動所表示的動作或情況發生時間的各種形式,不同的時態用以表示不同的時間與方式,換句話說,時態是動詞的一種形式,就像名詞的復數是名詞的一種形式一樣。英語動詞有16種時態,但是初中學生只需掌握八種基本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八種基本時態的聯系。
從對比分析(教師適當引導)不難看出,將一般現在時中的動詞變為過去式就夠成了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中的am/is/are變成過去式就構成了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中的have/has變為過去式就構成了過去完成時,一般將來時中的am/is/are/或者will/shall變為過去式就構成了過去將來時。它們的概念也有類似的聯系,當然每種時態都有自己的標志性時間狀語。這種對比分析在八、九年級是很有效的。只要學生掌握了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和現在完成時,那么剩下的四種時態就自然容易多了。
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動詞的時態教學是該目的中重要的一項,也是達到其他目的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環。語法教學猶如整個英語教學這座大廈的構架,而動詞的時態則是這個構架中的大梁。掌握好《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八種基本語法時態,是學好初中英語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中、高級英語的前提。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和升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處理好師生關系,創建和諧課堂,創造和諧課堂氣氛。只有老師成了學生的知心人,使學生感覺老師既了解他們,又處處關心他們時,他們才能與老師和諧相處,才能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機械灌輸和只講大道理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期待上英語課。對于起始年級的學生來說,興趣更是動力。培養學習興趣將導致學生熱愛這門學科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觀察和總結,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為此,教師應注意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考慮到學生如何去思考,并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二是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
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習語法時態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學生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運用分組自由創設情景,活用以上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借助媒體,通過對話感知,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思考五、語法時態教學要精講多練不要單純的講解語法知識,要通過反復使用,反復操練基本句型,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讓學生自己發現語法現象,歸納規律,并讓學生建立一種語言習慣,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簡筆畫既經濟省時,又方便易行,它在外語教學中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如在現在進行時的教學中,使用課堂前畫好的幾幅畫進行句型教學,并貼在黑板上He is watching TV.She is reading a book.They aredancing.教師一邊指著畫,一邊自問自答:What is he doing?He,swatching TV.Is he watching TV?Yes,he is.What,s she doing?Sheis reading a book.Is she reading a book?Yes,she is.What are theydoing?They,re dancing.Are they dancing?Yes,they are.等等。并把句中的謂語動詞部分板書。接著教讀、分組讀;個人搶讀,然后讓兩三個學生分別上講臺進行動作演示,并問全班What are theydoing?下面學生猜:Are you swimming/driving a car/skating/reading a book/run-ning/sleeping/drinking water/playing basketball?等等,接著變換主語和連系動詞進行操練。最后讓學生邊讀邊抄寫生詞和句子。學生既訓練了聽、說、讀的能力,又加強了寫的能力,使學生的知識得到了鞏固。簡筆畫雖然只有簡單的線條圖形,但由于它具有一定的形象感,較生動,所以十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加深印象,有利于記憶。詼諧的簡筆畫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獲得知識。實踐證明,運用簡筆畫輔助英語素質教學效果好。
關鍵詞: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書面表達;閱讀背誦
初中英語寫作也叫做“書面表達”,它是英語考試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卻是大多數學生都很難掌握的一項技。每年中考,英語書面表達所占的分值都不低,做這道題時,大多數學生具有畏難情緒。面對寫作,許多學生往往望而卻步,一臉茫然。要么胡亂寫一寫,要么逐字逐句生硬的翻譯提示。那么怎樣才能做好“書面表達”這道題呢?我想學生平常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訓練。
一、從詞和詞組開始,豐富詞匯量。
初中英語寫作其實就像我們的小學低年級的中文寫作一樣,得從字、詞、句到一段話,這樣來練習。根據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從最簡單的詞和詞組開始訓練。平常應多背誦一些單詞、詞組、句型、段落、和短文。只有讀的多,背的多,才能寫出句子,寫好作文。豐富學生的詞匯,是作文訓練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平時用英文寫信、記日記等都是學生力所能及且行之有效的練習寫作的好方法。
二、認真審題,明確要求
做“書面表達”這種題時,不但要求對題目所提供的信息要認真分析,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心中有數,還要對這些信息加以分析,整理,根據圖畫、圖表、提示語或者提供的資料、信息來審題,使之具體化、條理化,為開始動筆做好準備。此外,還要注意人稱,時態,地點,故事情節等信息,避免出錯。
三、理清篇章結構,構成短文的整體框架
根據題目要求,草擬提綱,提出主題句,列出事情的要點。然后對主題開展敘述,最后討論收尾,對全文進行總結和概括。有了框架,就可以收集積累的材料,用最恰當的短語、句型把你要表達的意思逐句表達出來。
四、語句通順,表達規范
用詞要適當,不可逐句把提示語翻譯過來就行了,也不可生拼硬湊,不要硬拿英語單詞到中文句子里去對號。一般來講,寫作時,應盡量選出自己有把握的句子,盡量使用簡單句和有把握的復合句。可適當多用陳述句、祈使句、感嘆句。如果有單詞不會寫,有的思想不會用英語表達,可以設法繞開,最好找一個同義詞、同義句,或近義詞、詞組短語來代替.而且要學會使用過渡詞,以便行文自然流暢。如:
1)轉折:however然而but但是after all畢竟by the way順便說I am afraid我恐怕in my opinion依我看來 to tell the truth說實話to be honest誠實地說 in fact/as a matter of fact 事實上
2)總結:that is (to say) 也就是說in a/one word簡言之、一句話、總之generally speaking一般說來in short=in a few words 簡言之in conclusion=lastly最后地
3)強調:besides況且what's more更重要地是above all 首先particularly 特別地in other words換句話說in that case 那樣的話
4)對比: in the same way 用相同的方式just as就像、正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
5)時間:at first 起初next接下來then然后 after that那以后later后來soon不久soon/shortly after ……之后不久finally最后in the end 最后eventually最終at last 終于lately近來recently最近since then自從那時起
還要避免重復使用同一單詞或詞組。注意運用固定詞組、習語、諺語來代替一些詞表達意思,以增加文采。除此之外,寫作時還要注意時態、語態的各種句式的交替作用,使文章顯得得體,表達流暢。
五、勿忘檢查,修改潤色
作文寫完之后,應注意檢查修改,修改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
1.要檢查主題是否明確,整篇文章內容是否切合文章標題要求,應交代的內容是否交代了。
2.檢查上下文是否連貫,句子銜接是否自然流暢,檢驗的標準主要是句子是否通暢,該用連詞的地方用了沒有,所用的連詞是否合適。
3.是否有語法錯誤,主謂是否一致,動詞的時態、語態、語氣的使用是否正確,詞組的搭配是否合乎習慣。
4.是否有大小寫、拼寫、標點錯誤。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方法 能力
對于英語語法教學,我們必須按照英語學習的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因時因人而異,結合學情和所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
一、 轉變思想,強化認識
在中學階段,我們對英語的教學多數是詞匯量的積累和基礎聽力能力的訓練,對語法教學幾乎視而不見,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少給予足夠的重視,有的甚至都沒有專門的語法課教學,只是在英語課堂上一提而過,更談不上專業化的語法教學和訓練了,所以我國英語語法的教學發展十分滯后。鑒于此,我們必須轉變思想,強化認識,給語法教學足夠的重視。近些年,隨著交際教學法的興起,英語語法教學的地位確實有所下降,很多學校已經沒有專門進行語法教學了。因為,這些人認為只要在課堂上提供有意義的交際,語法就會被學習者習得。實質上課堂交際化和語法知識的傳授是緊密相聯的,但要注意語言知識歸根到底是為發展語言能力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走極端,要認識到語法知識是基礎,用語言交際是目的,課堂交際化是方法。要做到既重視語言知識的積累,又重視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其實無論教育觀念如何轉變,教學方法多么先進,英語語法的學習和教學都不容忽視,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視。
二、 突出重點,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了解英語語言運用的規律,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包括考試能力,要做到把語法知識的傳授貫穿在課堂交際之中,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做事我們必須抓住重點與核心,分清輕重緩急,排好輕重順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對于語法學習也是一樣,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弄清楚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難點。針對英語語法的學習,我們首先要掌握哪些是常用的基本語法,針對難度系數較大、運用頻率較低的語法,我們可以有選擇性地學習。如初中英語教材中五個基本時態(the presen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he past tense, the future tense)是教學的重點,要求學生領會五個基本時態的概念、含義、動詞結構等,并通過訓練能熟練運用。對不要求掌握的項目應讓學生了解熟悉其意義,做到心中有數,碰到能認即可,如其它三個時態(the past perfect tense,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in the past)就屬這一范疇,只要了解就行了,隨著學習的深入,可以慢慢地掌握,總之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性。我們知道,人的學習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教師必須突出重點,掌握重點知識。
三、 創設語境,突出語法運用能力的重要性
學習任何語言都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沒有環境的支撐,再好的方法也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比較母語和英語學習,主要差異在于英語學習缺少語言環境和氛圍,因此,將“死”的語法知識放到靈活的語境中教學,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可采取活動法、圖式法、情境對話法等方式。要想學好英語就必須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對于語法課的學習,我們就可以按照課堂內容的要求,創設合適的學習氛圍,在此環境下,突出語法學習的重要性。比如教授條件狀語從句時,可采取造句接龍法,幫助同學認清條件狀語從句的語法特征,在接龍造句中既鞏固了語法知識,又培養交際能力。老師給出一個句子: If it is fine tomorrow, we??ll go camping. 讓學生一個接一個造出語義連貫的句子: A: If we go camping tomorrow, we??ll ask Helen to join us. B: If Helen goes with us tomorrow, we??ll ask her to 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C: If she tells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we??ll ...。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就會感到英語語法學習的重要性,同時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知識性、趣味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統一。
四、 學會反思,查缺補漏
【關鍵詞】創設情境 初中英語教學 具體方法
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英語作為初中學科中的重點科目之一,其教學方法收到廣泛關注。實踐證明,通過創設情境來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是提高課堂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如何有效利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效率成為初中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重要性
情境教學模式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創設情境進行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來,做課堂的主人,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創設情境的過程是開發學生想象力的過程,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創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學習效率也會相應提高,對于英語課堂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①。
二、創設情境進行英語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以課本為基礎,打造輕松的氛圍
情境教學要以課本為基礎,以溫故知新為目標,保證情境教學難易適中。首先,教師要創設輕松和諧的情境,尊重學生的意愿,給學生表達想法的權利和空間。其次,利用各種方式增強情境的真實性,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含義。最后,情境中的知識要緊貼課本,不應涉及到超綱詞匯或者語法,以免增加學生的負擔,打擊其積極性。
2.選擇典型的例子
進行情境教學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表達運用能力,而不是背誦句子和語法。因此,情境教學所選的例子應該具有代表性、可拓展性和發散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帶領學生對每一個句子進行拆分、轉換、重組,引出更多的句子來適應不同的英語交際場合。通過對典型例子的深入探究,增強學生的語法知識,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正視學生口語能力的差異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不同,導致英語水平也有較大差異。因此,老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引導。首先,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教學語言,要適當鼓勵學生。其次,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情境教學通常要將學生進行分組模擬,分組要遵循互補原則,鼓勵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②。最后,老師要適當介入到情景模擬當中,對同學進行引導,拓展課本知識,引導其完成情境模擬。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具體方法
1.通過實物創設情境
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較差,在課堂上容易走神,通過學生周圍的實物來創設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課堂講到a cup of、a piece of、a pair of的區別時,分別用一杯水、一張紙、一副拐杖來生動地展示三個短語的用法,使得這部分內容更加形象,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
2.通過故事創設情境
初中英語的單詞、詞組意思比較簡單,大部分學生認為只要背誦即可,缺乏對含義的理解,導致做題時出現單詞和詞組混用的情況發生。通過故事來創設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對知識輕松記憶。例如,在講方位詞的用法時,學生容易對意思產生混淆,通過《狼來了》的故事,引出“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和“There is a wolf in the house.”這兩句話,并對其中的方位詞的意思進行闡述,加深學生的印象。
3.結合表演創設情境
學生對于現場模擬的積極性比較高,通過請同學表演英語情境能夠有效提起學生的興趣,融入到課堂之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課本上的情境。例如,在講到正在進行時態的知識時,可以舉出“What are you doing?”的例子,回答“I am dancing.”讓學生表演對話的內容,在表演中掌握新的知識。
4.結合游戲創設情境
游戲自身具有娛樂性,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游戲來創設情境,能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講到“There be”句型的運用時,可以讓學生做游戲,用該句型描述書包和口袋里的物品,猜對的同學可以加一分,猜錯的同學要減掉一分,看看哪一隊的比分比較高③。
結語
總之,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要注意選擇適當的例子,以課本為基礎,正視學生的能力差異,通過多種方法來創設情境,進行高效率的英語教學。
【注釋】
① 高艷紅. 創設情境,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J]. 學周刊C版,2013 (9):155.
② 秦海波.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設[J]. 新課程(教研版),2012 (11):328-329.
[關鍵詞]初中;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1000050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全國高考卷中單項選擇題的取消,不少中學英語教師有意識地弱化語法教學,認為過多強調語法違背了課改精神。實際上,新課程改革要求優化語法,而非淡化。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學好英語,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探索適合自己的語法教學方法,將初高中英語語法較好地銜接以實現平穩過渡,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并為他們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初高中英語語法比較
筆者所在學校為高級中學,學生統一使用人教新版英語教材,而他們在初中階段則使用外研社出版的英語教材。為了更好地進行對比與研究,現以表格形式列出初、高中教材語法項目。
從以上所列的初、高中英語語法項目,筆者注意到了兩者的區別。首先,從編排結構上看,初、高中教材語法內容均豐富,涉及面廣,且在編排上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學習。但是初中教材有關時態的內容分布相對零散,不夠集中。對于歸納概括能力不強的初中生而言,這樣的編排不利于他們學習和運用語法,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高中教材相近的知識內容則相對集中在相鄰的幾個單元,且有循環復習,同時在主閱讀文章中含有大量相關語法點的句子。以定語從句為例,它分別出現在教材必修一第四、第五單元,必修二第一、第五單元以及選修七第四、第五單元。照這樣編排,知識體系的構建就顯得較為完整且利于學生復習。
其次,語法項目內容設置與要求不同。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語法項目基礎性較強,主要是常見的詞法及句法結構,在語法內容的表述上,只涉及一般的語法構成及基本應用。以“名詞性從句”為例,初中英語教材中只涉及賓語從句的用法且未提及名詞性從句這一概念。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語法項目側重于復合句,對復合句的時態和句式有更多的語法要求,內容更為復雜,往往在一個主項目上分出若干子項目。同樣以“名詞性從句”為例,高中英語教材中更為全面,不僅有賓語從句,還有主語從句、表語從句及同位語從句。初高中英語教材對于語法知識掌握的要求有別。以定語從句為例,初中教材只在初三上學期出現,學生只需要掌握that, which, who, 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以及“如果定語從句的引導詞在從句中作賓語就可以省略”,考查內容不多。但在高中教材中定語從句知識點用了3個單元學習新知,3個單元復習,學生不僅要掌握初中學過的定語從句知識,而且要掌握關系代詞(that, which, who 和whose)、關系副詞(when, where和why)以及限制性定語從句與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區別、用法及詳細規則。高中閱讀文章中出現大量定語從句,考卷中無論是語法填空還是短文改錯,定語從句都是必考內容。
二、初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銜接的技巧與方法
(一)尊重規律,由淺入深,以舊帶新,建立新f知識之間的聯系
高中英語教師應了解、熟悉現行初中教材以及各知識在教材中的分布,同時通過與初中英語教師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英語教學,尤其是語法教學,甚至深入初中課堂,觀摩學習。與此同時,教師應在學生步入高中時充分了解他們已有的語法知識和能力,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所側重,有的放矢。在學生剛步入高中階段學習時,可集中進行語法銜接教學,采取講練結合的形式,從易到難,從基本的語法術語著手,先講句子成分,再講句子結構。
以筆者所帶的15級學生為例,通過有關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摸底后,筆者首先講解構詞法,通過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進而從單詞過渡到常用句型,再從基本句型直接過渡到時態、語態。如此,學生能從詞法到句法形成一個系統的英語語法學習概念,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于句子結構,則先介紹句子成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句子成分,筆者在執教時先從中文句子成分說起,進而過渡到英語,并讓學生進行對比,找出差異。接著,幫助學生復習初中常用的5種基本句型。掌握了5種基本句型,就掌握了各種英語句子結構的基礎。通過逐一介紹,采用多樣化的題型,做到講練結合,并開展各種活動,盡量讓學生參與課堂。 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才有生氣與活力,學生對新的知識也不再感到害怕。筆者再針對學生練習中的問題答疑解惑,做到重難點突出,主次分明,提高課堂效率,效果顯著。
(二)教學中重視情感交流,加強學法指導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與學生見面的第一堂課上應做足準備,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親其師,信其道。”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微笑、一次面談,甚至一個鼓勵的眼神都可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愛屋及烏,學生會因喜愛英語教師而愛上英語。步入高中后,在新的起點,每一個學生都渴望進步,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寵愛。作為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上認真觀察學生的表現,課后通過作業以及談心了解學生的內心,及時發現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并及時幫助解決。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多,教師便能慢慢融入學生中,進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方法指導不容忽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中階段知識容量大、難度增加,學生若依然沿用初中機械的學習方法,沒有靈活運用知識,漸漸地,便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新學期的第一周,筆者會專門召開有關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的學科主題班會,并邀請優秀學長學姐介紹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與心得體會。此外,筆者會專門介紹有關記憶的規律與方法,特別是自己平時學習中積累的一些有趣的記憶方法。筆者還向學生介紹并強調中、英思維方式的差異等。“三人行,必有我師”, 鼓勵學生自己總結學習方法與解題技巧,或通過與同學交流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從瑣碎的英語學習中解放出來。
(四)盡量提供真實語料,利用情境教學法教授語法
教師若將語法放在一定的語境中讓學生學習,效果比單純、機械教授好得多。如學習定語從句時筆者從學生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入手:Kindness is a language which the deaf can hear and the blind can see.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接著逐一學習,盡量舉簡單但典型又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在辨別關系代詞與關系副詞時筆者首先呈現一張本班教室的照片,進而給出兩個句子:This is the classroom we clean every day. This is the classroom we study. 通過比較分析學生較容易接受該知識點。在介紹關系代詞whose時,筆者給學生播放歌曲《小薇》。歌詞第一句寫道:“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作小薇。”學生對翻譯歌詞積極性高,進而通過句子轉變逐一呈現定語從句中所屬關系的不同表達。最后,通過對歌曲My Love的填詞練習再次復習定語從句。播放的次數多了,學生不僅會哼唱歌曲,還能較好地掌握定語從句。
又如學習虛擬語氣時,呈現基本規則后,筆者將學生按座位分成8個小組,然后給出4個句子讓學生進行句子接龍,并由接龍的最后一位學生上臺分享。為了使故事豐富有趣,筆者鼓勵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尤其是領到“If I were Mr. Wang...”小組的學生所接的故事讓全班同學捧腹大笑。如此,學生既學到了語法,又對語法學習產生了興趣,可謂一石二鳥。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人教新版高中英語教材語法部分采用分層次呈現、循環復習的編排方式,這對學生理解鞏固語法知識是有利的,但割裂了語法知識的內在體系,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因此,學完某個語法項目后,一定要幫助學生整合分散于各個單元的語法點,使其條理化、系統化。例如教授定語從句后,筆者利用多媒體,將先行詞、關系詞、從句以及先行詞在從句中所作的成分呈現在同一張幻燈片上,利用表格的形式使知識點一目了然。歸納限制性定語從句與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時,通過展示概念、例句、特點,幫助學生理解二者的區別。在學習時態時,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軸上分別用past, now, tomorrow代表過去、現在與將來,以此為基礎延伸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及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將來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等中學階段學習的各種時態,一目了然。通過逐一介紹、對比,輔以相P練習,并鼓勵學生自己總結其異同,學生便能很好地掌握中學階段的重點時態。教師注重語法的呈現和歸納有助于學生達到高考考試大綱語法方面“對詞法、時態、語態、慣用法等語法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要達到較純熟和較高的程度”的要求。
(六)及時檢測,注重評價
布置、檢查和批閱作業是教師教學中的常規工作,做作業也是學生學習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它似橋梁,連著教師對教學效果的檢測與學生對教材內容的鞏固。有針對性的、適量的英語作業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有效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與拓展。設計題型應多樣靈活。例如,在學習完定語從句后筆者讓學生從自己所讀的文章中找出至少2個定語從句,并在課后將學生所找的句子輸入電腦,分類整理后印發給學生,再次集中學習。當學生看到白紙上印有自己的名字時,興趣盎然,課堂積極性提高。除了該練習外,筆者還采用了單選、翻譯、寫作等練習加以鞏固。
積極、良好的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恰當、積極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帶給他們正能量。在批閱學生作業時,教師可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典型的錯誤歸納整理并進行分類講解,或針對個別學生的錯誤面對面輔導。輔導過程中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存在問題的原因,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方式,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會對教師的言行過于敏感,也許一個眼神、一句不經意的話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之,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及反饋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也利于教師以后的教學,是師生教學相長的“催化劑”。
綜上,我們英語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摸索與研究,課后不斷反思與總結,努力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使語法教學簡單化、生動化、效率最大化,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順利過渡。
[參考文獻]
[1]劉慧瓊.新課程理念下的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教學[J].英語教育,2011(10).
[2]張振忠.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J].學周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