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三英語教學總結

高三英語教學總結

時間:2023-02-23 02:19: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三英語教學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三英語教學總結

第1篇

高三英語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和高考的考綱要求,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按照學校、年部及英語教研組的計劃扎實地工作,為高考打下夯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工作方法和效率,克服不足,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按照“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這一原則進行教學和復習,力求做到高效地進行復習。

一 細節復習

在第一輪復習階段注重夯實基礎,速度較慢,平均每三天一個單元,復習較細、少而精。每個單元除了記憶單詞和短語外,我們還從課文中抽出一些句子,讓學生當堂記憶一些基本句式、重點句型。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效率。對于每節課所講的知識有講、有練、有測、有評,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我們采取低要求,低難度,采用小步教學法,基本上是再講一遍,對每個知識點講完就練習,在課堂上鞏固,不把問題留給學生,不把問題留到課外,避免積少成多。在第二天上課時,及時復習,我采用以下幾種方式:(1)提問。(2)找個別同學到黑板上寫。(3)每名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每節課寫上幾個重點,之后核對答案或是同學互批,用紅筆改正,形成一個基礎知識的錯題本,以便學生經常復習。此外,在第一輪復習的過程中把語法專項也穿插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單元涉及一些語法項目,一定要講通、講透。之后,出一些易錯題起到鞏固的作用。一輪復習花費了五個月的時間,我們把學生應掌握的兩百多個知識點逐一復習到位,摸清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儲備,為第二輪復習打下了基礎。

在第二輪復習中,我們采用的是專項復習,即單選專項、完型專項、閱讀專項、改錯專項和作文專項。對于完型專項,按照題材分類:記敘文、夾敘夾議、議論文、說明文。除了正常的講解外,這幾種做法也是相對有效的。(1)按照選項的詞性歸類,挑出幾個同類型的文章進行類比。如記敘文里名詞居多。凡是涉及名詞的題,幫助學生分析這種題型的處理方式。大多數完形填空都是以動詞和形容詞、副詞為主的。同樣拿出幾篇這樣的文章,將同種類型題做一下總結。這樣,學生清楚了完形填空的做題原則,效果不錯。(2)把重復出現率高的詞整理出來,讓學生形成一個單詞本。經常翻看,這樣可避免學生在做題時對很多常見的完型單詞不認識。(3)閱讀理解。題型可分事實題、推斷題、猜詞題、判斷正誤題、中心思想題等。我的具體做法和完形填空的做法相似,即進行類比。與完形填空不同的是在閱讀中學生有另外一個問題:學生有的時候文章讀不明白、看不懂,要在閱讀當中找一些句子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找到一些長難句幫助學生理解,同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改錯訓練分為三步:先練習單句改錯,按照錯誤的類型練習。之后,做篇章練習。最后做高考真題進行總結歸納。(5)寫作練習。首先,按照作文的不同題材分為應用文、議論文、說明文和記敘文。其中,應用文又分為感謝類、邀請類、道歉類等。每一種類型抽出一兩篇讓學生練習。學生寫的作文,可以收上來老師批改。也可以在上課前利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抄在黑板上,學生的選擇很重要。為了達到既定的效果,一定要兼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找到不同作文的優缺點進行點評。此外,經常印發一些學生寫的優秀作文以及高考滿分作文讓學生背,掌握一些精美的句型和高級詞匯。最后,對于卷面的規范,因為英語的卷面在高考評卷時占一個檔位,所以對于卷面的練習也很重要,包括字母練習、行距、間距、大小等。

在最后的三輪復習過程中,我們主要進行了套卷練習、限時練習。定時回歸了課本,溫習了基礎知識。從模擬考試的成績和高考成績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 注意要點

注意:提高課堂效率,注重夯實基礎;做好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把課本內容復習到位,掃清知識死角;注意學生思想情緒的變化。

三 克服不足

第一,學生作業的檢查批改應更加具體,對目標生應盡量面批面改。

第二,單元考試后應讓學生自己做總結,經過第一輪復習,學生已掌握了學科的基本知識,并初步形成了知識網絡,具備一定的學科技能。第二輪復習重點是進行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使所學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條理化,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在知識專題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內容進行取舍,主要針對第一輪復習中發現的薄弱知識點進行鞏固完善,查漏補缺,加強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以彌補缺陷。

第三,高考既是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考查,也是對心理素養的考驗,第二輪復習中還應注意心理素質的培養。針對此時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堅定信念,分析、反省自己,合理把握高度和難度,恰當安排復習時間,克服考前疲勞。

第2篇

一、進行了英語學情分析。

本屆高復班學生XX年年高考分數不太理想,沒有一個學生能達到優秀(120分)檔次,而且過百分的學生比例僅有20%,大多學生的高考英語分數在及數線上下。不少學生感到英語特別難學,對英語學習比較頭疼。開學之初即對學情進行了認真分析。在日常教學中認真落實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二、把教學計劃落到實處。

本年度教學工作重心即在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上鞏固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對課本知識的復習上。三輪復習中,首輪復習是從XX年年8月中旬到2010年3月中旬,內容是高一年級課本22個單元,高二年級課本20個單元,高三年級課本16個單元。對這58個單元的復習安排是第一學期復習到高三年級第6單元(2010年1月底)。課本復習安排是每單元課本復習用時1節課,優化設計1節課,英語周報1課時,單元基礎知識總結和反饋1課時。平時復習中把高中英語復習語法項目中的13個專題適當融合進去。通過練習和講解,增強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和對英語用法的復習鞏固。

三、大量練習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高。

課本復習是學生能力提高的關鍵。從開學之初即對課本知識點認真歸納和總結,通過練習的形式進行學習反饋。英語周報的運用是今年教學工作的一大幸事。人教修訂版高考復習版英語周報成了學生的良師,也成了我英語教學中的益友。第一學期共26期,無論是單元復習版和高中英語知識點專題版都是題目中的精品。我立足報紙,認真把握教學工作中的練習環節。

四、聽力訓練作好提高成績保障。

首先,我把從網上整理的高中課本和單詞mp3拷貝到學生的mp3或mp4里面,引導他們把娛樂工具當作學習的有力幫手。其次是用好優化設計的5套聽力、英語周報12套聽力、沖浪英語12套聽力等多套聽力材料,供學生在課上或課下時間進行聽力訓練之用。再者因為一些學生訂閱了《21世紀學生英文報》高三版,所以這些報紙里面的標準的聽力mp3也成為學生最為得益的聽力助手。

五、擴大閱讀,培養英語能力。

課外閱讀必不可少,這學期《21世紀學生英文報》高三版為班級大紙三分之二的學擴大了眼界。報紙兼顧新聞、娛樂、科技、校園、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內容。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把這些精彩的文章當作范文來背誦。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豐富和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六、認真批閱學生英語作文,推薦學生優秀作品。

本學期為近十個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多次單獨批閱,并從中選出部分佳作為他們投稿。XX年年12月3日的《21世紀學生英文報》高三版和高二版發表了學生撰寫的英語文章。這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教師:李凌志

2010年1月

第3篇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三;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3-0124-01

一、小組合作學習與我國高中英語教學

我國高中英語新課標明確規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而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很好地體現了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質精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共同的目標使學生之間建立起利益共同體,有利于積極互賴,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發展,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體現素質教育。

二、高三英語教學特點分析

進入高三,英語就進入了全面復習階段,傳統的復習方法往往是學完高三教材之后,便開始轉入總復習。總復習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對高中三年所學課本中的語法和詞匯進行復習。這個階段,教師的大部分時間一般都耗費在講解課本中所謂的高考考點上,過分的依賴教輔資料,死扣教材,而且這一階段的復習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授課方式也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對高三的學生來說,這部分內容較枯燥,也缺乏吸引力。第二階段,轉入題海戰術階段,主要是分塊進行大規模的專題訓練。聽力、單選、完形、閱讀、改錯、作文等一系列專項練習源源不斷而來。學生疲于應付,苦不堪言。第三階段,進入綜合復習階段,主要是進行高考仿真模擬,完全試卷訓練。

高三英語教學是對高一高二所學內容的整合,是高中英語學習的提升階段,是總結原有知識,拓展新的知識,培養并提高英語綜合技能的階段,是高中最重要直接關系到高考成敗的關鍵時期。針對高三階段教學內容多任務重壓力大的特點,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課程資源,為高考英語復習提供一個拓展學習渠道,開闊文化視野,培養跨文化意識的交流與合作的學習平臺,從而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地獲得、積累和鞏固英語語言知識,夯實語言基礎,提高語言感悟及運用能力,以適應高考考查語言能力的要求,提高教學效率,優化高三英語復習。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三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共同學習法(Learning Together,簡稱LT)

共同學習法是最基本的合作學習模式,可應用于任何需要分組進行活動的方案設計中。共同學習法是由明尼蘇達大學的約翰遜兄弟等人研究開發的一種合作學習方法,由4、5個學生組成異質小組,共同研讀一份學習材料,小組成員協力呈現學習或討論結果。評價以小組活動的水平、效果為依據,根據小組平均分計算個人的成績。例如,在講授高中第三冊第2單元Crossing Limits里的Speaking時,就可以采用共同學習法。

首先,告訴學生本次Speaking要學習的內容及明確的問題:“In their work, scientists meet with situations about which they have to make decisions. These situations can be about judging risks or other issues for which they must decide whether to go or not. Evaluate them from various points of view and try to make the best decision.”

其次,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學生們分成6人小組,本課Speaking里共有三段材料,每個小組里再2人一組,各自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其中的一段材料改編成對話,或是其它簡潔的呈現形式。學生們合作學習期間,我負責來回巡視或指導,確保每一小組活動切實并順利地進行。

最后,請各小組中同類內容的同學進行對話或陳述,并發表各自觀點。我在黑板上做簡單的歸類總結。評價以各小組活動水平及呈現的結果為依據,根據小組平均分來計算個人成績。

(二)小組游戲競賽法(Team-Game-Tournament,簡稱TGT)

小組游戲競賽法是最早的合作學習方法之一,是由斯萊文(Slavin,R.E.)與迪沃里斯(Devries)共同研究設計的。它是結合了組內合作、組間競爭,以游戲競賽的方式來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多種多樣的交際游戲活動,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掌握語言。此種教學法特別適合英語詞匯教學。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4至6人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學習生詞,在詞典中查取單詞的英文解釋及例句,相互檢測;接下來每個小組選派代表參加競賽,小組其他成員在其競賽期間可給予提示幫助。競賽可采用幸運52猜詞等游戲方式來進行,最終得分最多的小組獲勝。這樣的學習單詞方式改變了以往單一枯燥的單詞教學,激發了學生學單詞的興趣,提高了單詞的記憶牢度。

參考文獻

[1]胡飛.小組合作學習時機的選擇[J].江西教育,2005,(24).

[2]王莉萍.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陜西教育,2008,(12).

第4篇

【關鍵詞】高中英語 講評課 復習 教學模式

針對高三復習階段模擬試題多、講評課開設比較頻繁的特性,如何創新英語講評課的教學模式,提高講評課的教學效率顯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我們那些基礎差、存在英語學習障礙的農村學生,每次英語講評課雖然不能幫助他們實現明顯的提高,但都是查漏補缺的重要補救措施。因此,要想提高高三復習階段講評課的教學效果,必須針對高中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不斷提高。

一、高三英語講評課的傳統教學模式與問題分析

長期以來,由于很多高三英語教師對英語講評課未能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因此造成了講評課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一系列問題,影響了高三英語講評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沒有把握住重點和難點

有很多高三英語教師在上講評課時,總是想顧及到所有的學生,生怕落下學生不懂的知識點,對習題作業或試卷進行講評時,總是面面俱到、沒有重點,沒能很好處理學生集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這樣反而不利于講評課教學質量的提升。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有:學生典型錯誤的分析不夠深入;無法滿足優等生的需要;不利于班級學生英語成績在整體上的提高等。

(二)總是就題論題,忽略了知識點的延伸與拓展

對于高中英語學科而言,知識點是非常繁雜和分散的,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需要有一個系統的、知識點不斷積累的過程,講評課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但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只顧講解答案,卻忽略了英語知識點之間的串聯和對解題方法、解題規律的總結,導致學生在遇到同類問題時,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種講評課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很難得到提高;違背了英語學習的規律;影響了知識點的鞏固、拓展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單向灌輸式的教育,侵占了學生思考和互動的空間

在高三英語講評課上,有的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本該屬于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占為己有,在課堂上的有限時間里,對學生進行“滿堂灌”式的單向灌輸,忽略了學生在講評課上的主體地位,有的教師甚至“越俎代庖”,將一些原本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思考或查閱資料解決的問題,也“過分熱情”的幫助學生尋找答案。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思考和獨立學習的空間被進一步的壓縮;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限制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發展;無法實施“個性化”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創新精神。

二、高三英語講評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策略

高三英語習題講評課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學習成績,因此高三英語講評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構建原則和科學的構建策略,不斷優化英語講評課的教學環境,多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激勵和引導,提高講評課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一)課前備課策略

高三英語教師在課前進行講評課的備課時,主要會涉及學生答題情況分析、習題與試卷分析、講評方法的選擇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教師對學生答題情況分析,能夠及時發現在做習題或考試中的得失分情況和每道題目的通過率,進一步分析學生犯錯誤的類型和原因,這有助于教師對高三英語講評課教學重點的把握。其次,教師要對習題與試卷進行分析,尤其是對那些學生犯錯誤比較多的題目,教師可以對英語題目中所考查的知識點進行歸類統計,理清每個題目的命題思路和命題意圖,思考命題者在試題中所設置的障礙和干擾因素,對試卷的整體難易程度做出整體性的評價等。最后,教師要對講評方式進行提前選擇,針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選擇學生易接受、便于理解與應用、喜聞樂見的方法。

例:What do you enjoy _____ your holiday, playing football or watching TV?

A. spending B. to spend

C. having spent D. spent

講評:這道題目的出錯率比較高,大多選擇選項A,經分析原因在于學生沒有準確把握命題意圖,受到了“動詞enjoy后要跟動詞的ing形式”思維定勢的影響,這時教師要對排除法、識別法、暗示法、變換角度法、句型轉化法等講評方法進行科學選擇,顯然變化角度法或句型轉化法為最好的講評方式,當教師引導學生將疑問句改為陳述句:I enjoy playing football to spend my holiday.這樣學生就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為B了。

(二)課上講解策略

高三英語教師開展講評課,一定要堅持正確的講解策略,懂得在45分鐘內要效率,對學生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和有效拓展,做到以點帶面、知識遷移。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模擬考試試題的內容,設計補償性的題目,進而對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補充和完善。

例:-Could you tell me ____she will go to the cinema?

-Yes, he will go by car.

A. how B. that

C. if D. when

講評:此題的正確答案不難選擇是A,因為涉及到的是對交通工具的選擇,這時教師可以設計補償性的題目,讓學生復習對“when”知識點的用法。如,將題目的回答改成“Yes, he will go at 3 p.m.”這時題目就轉化為對時間點的選擇了,這時的正確答案為D。

此外,在英語講評課上,教師還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題目,完全可以師生互換角色,讓學生上臺講解,這樣一方面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能夠幫助老師及時發現學生在解題思路和語言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對學生的失誤進行分析,重點講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強思維訓練和方法指導。

(三)課后的總結與反思

學生解題的正確與否,雖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英語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但是對于出錯率較高的題目,教師也應當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尤其是對于那些在講評課之后再次大量出現的題目,教師不能一味將責任強加給學生,而是應當在課后進行總結與歸納,做好題目檔案建設和學生課后學習的輔導工作,進而實現高三英語講評課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

總之,要想通過講評課的形式,切實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高三英語教學成績,就需要高三英語教師充分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加強對英語講評課教學新模式的研究,在課前備課、課上教學以及課后總結等環節堅持正確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應變能力,進而實現良好的高考備考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成武. 上“活”英語試卷講評課的策略[J]. 文理導航(上旬),2011(09).

[2] 李明新. 新課標背景下優化高三英語試卷講評課的策略[J]. 考試周刊,2012(33).

第5篇

【摘 要】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英語新教材的使用,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更加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變,逐步從應試教育的外語教學觀轉變到了素質教育的外語教學觀,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變到重視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教學實踐。本文筆者對高三英語課堂教學中長期存在的“高投入低效率”這一問題引發思考,探索原因,提出可行性方案,并總結了一些值得參考的方法。

【關鍵詞】 高三英語總復習 提高課堂效益 實施素質教育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教育觀念陳舊,教育理論封閉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高三英語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講解、輕學習,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死記硬背、輕創新實踐”的這種傾向,致使英語教學長期陷入“高投入低效率”的怪圈。中學英語教學效率很低,問題很多,可以說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那么該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呢?

一、制定計劃,加強復習的目標性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筆者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并把復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夯實基礎,發展能力。在復習過程中,首先組織學生鞏固各項基礎知識,同時通過不斷的語言練習,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發展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基礎題不丟分,就保證了考試不會失敗。

第二階段:強化專題,精講精練。做到精講精煉是搞好復習的關鍵,講不在多,點明就行,練不需繁,精選就靈。專項強化訓練的目的就是巧學、巧練、巧解,形成較強的英語運用能力。

第三階段:模擬測試、查漏補缺。要在高考前夕找到良好的語言知識感覺和運用能力感覺就必須回歸基礎,整理鞏固基礎知識。這時,復習的重點要放在查漏補缺上,建立錯題檔案,彌補知識漏洞,進行強化記憶和訓練。

二、狠抓教學環節,強化課堂效益促進備考

教學效益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信息量、教學活動的廣度和密度以及媒體的使用上。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于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復習課堂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正確處理好高三教學與高考復習之間關系,在教學環節恰當地滲透高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在教師精講精練的基礎上,將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在課堂上教師還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英語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學習的主動性。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等現象。 那么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具體包括: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具體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景,從而豐富和激活背景知識通過語境激活背景知識,促使學生用已學知識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個過程既可以為新知識的學習作鋪墊,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也可以將新知識直接置于情景中進行學習,使學生更直接、主動進行語言學習活動。

四、及時反饋信息,調整教學環節,鞏固教學效果

每個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掌握程度,都會在作業中直接反映出來。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學生出現錯誤較多的作業,教師批語應多加鼓勵并且在講解時要具體詳細,對課堂教學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對于難度較小,作業一般不應該出現的問題,批語應該嚴肅懇切,并指導學生及時糾正。課內教學的雙邊活動是至關重要的,但由于學生多時間少,而學生主動活動機會則不多。所以,課外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

五、結束語

在高三英語復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復習的指導非常重要,只有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復習策略,才能使學生具有完整清晰的英語知識體系,形成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掌握駕馭考題的技巧,從而對他們在高考中發揮最佳水平,考出最理想的成績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提高課堂效益,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外語教學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袁琳. 高三英語復習要抓好三個關鍵[J]. 新課程, 2008(06)

第6篇

【關鍵詞】知能轉換閱讀策略閱讀技能語言知識語言能力

目前,許多學校在學生一進入高三時,就將教材放在一邊,去進行大量的題海訓練,或一系列的語法講練;或者只是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逐句譯成中文,劃出其中的句型短語,學生也就機械地記住了幾個固定短語,其他一無所獲,更別提能力的培養了。而英語考試說明中明確要求考生除掌握約35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之外,還對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在閱讀能力方面,要求考生不僅讀懂各類體裁的文章,而且在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礎上,進行推斷、推理以及生詞的猜測、作者態度的理解等。高三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一些篇幅較長、題材和體裁基本與考綱吻合、詞匯量和難度相當于甚至高于高考的要求的文章,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文章訓練學生速讀、概括大意、進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并引導他們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些與高考的目的和要求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認為進行高三復習不應放棄高三教材,而應充分利用,從各方面促進學生的知能轉換。

我在連續幾年的高三英語教學中,堅持充分挖掘高三教材,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和能力的轉換。

第一、高效指導閱讀教學促進閱讀策略到閱讀技能的轉換

對于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閱讀是一項基本技能。它不僅能保證英語學習的成功,而且保證任何需要用英語進行閱讀的課程的成功。在學習者習得英語的過程中,英語閱讀教學一直伴隨著英語教學的始終;英語習得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的高低。而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有效英語閱讀技能。例如略讀(skimming)、跳讀(scanning)、猜詞(guessing)和語義圖(semanticmapping)等策略。策略是學習者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或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識的行動,而技能則是已經自動化的策略。高效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從而將之轉化為自動化的閱讀技能。

高三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對英語教學大綱中的詞匯、語法已全部接觸,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四會能力,加之高三的課時很緊,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不能一味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另一方面,側重語言點及語言結構的課堂教學容易使學生形成錯誤的觀念,認為學習英語就是學習語言點。我認為作為高三教師,應該以閱讀材料為抓手,高效利用課堂的閱讀教學環節,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以牛津英語教材第九模塊第二單元ReadingTheAc-ropolisNow為例,這篇閱讀材料篇幅較長,新詞匯也較多,所以本節課重點對學生進行此類文章的閱讀策略的引導。在課堂剛開始,我以園明圓遺址、長城、雅典衛城三張圖片(提出問題:Whatdotheyhaveincommonwitheachother?)迅速導入了課文,然后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的各小節,引導他們注意各小節主旨大意出現的大致位置,并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每一節的大意,在和學生一起分析歸納主旨大意時,我深諳高考英語閱讀的考查要求,并借助圖表、問題等形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理解文章的細節,當然其間我也進行了一些課堂活動,如: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培養他們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概括全文的主旨大意,并理清各小節的關系,從整體上理解全文。然后,結合高考命題要求,以任務型閱讀檢查他們對課文整體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訓練了高考題型。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以下幾類閱讀策略:1)閱讀技巧策略:略讀、跳讀、瀏覽、在文中寫下關鍵詞、對文章內容做出標記、在頁邊寫出段落大意等。2)歸類和簡化策略:替代、用自己的話解釋、委婉轉述、同義詞、反義詞等。3)猜測和推斷策略:就是利用上下文或語境推斷某一詞匯的含義;有效使用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預測下文、辨認文章中的人物及他們的觀點和行為、使用文中的總結、辨認出文章的重點;4)監控策略:意識到計劃的改變并完成任務、放下不懂的地方、調整閱讀速度、糾正錯誤、進行自我評價。以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為素材,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各種閱讀策略,切實高效地提高閱讀技能。

第二、利用閱讀材料中的句型培養知識建構能力

除了運用上述閱讀策略理解語篇,透徹地理解長難句會更好地幫助理解文章,這一點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而長難句的分析也更好地體現了對語法、詞匯知識的復習和鞏固。所以在高三的閱讀教學中,我堅持引導學生結合語篇的整體理解,要求學生分析長難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并熟悉各類從句的句法功能,這比單一的灌輸語法和詞匯等語言知識更有效,因為這些閱讀材料為語言知識提供了真實的情境,使語言知識更生動,也為語言知識的建構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知識建構能力的培養是順利實現新課標的有利保證,也可激發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進行知識遷移的興趣,培養其人文素養和創新意識。同時,知識建構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掌握系統的語言知識,夯實雙基,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以剛才的閱讀材料為例,在對篇章整體理解之后,我啟發學生找出文中的長、難句,分析句子的主干,以及其中的從句和短語在整句中的功能,并引導他們找出材料中類似結構的句型,進行聯想、對比,構建一定的語法體系,并聯系高考考點對這一句型結構進行考查、鞏固。在這篇閱讀材料中學生列出了以下幾個長難句:1.ThewesternorRomanalphabetisaGreekinvention,asisthemarathon,whichisalongdistanceracenamedforaGreekmessengerwhoranfrom…2.Thecommitteeisalsoundertakingimportantedu-cationalworkbasedontheconsensusofthemembersthatthebestformof…3.Inparticular,weassociateGreekcivili-zationwiththecapitalcityofAthens,thegreatsymbolofwhichistheAcropolis.第一句型主要是關于as作為關系代詞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并用了幾道高考考題鞏固這一考點,同時復習了as作為連詞和介詞的幾種用法。第二句主要體現了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更關鍵的是從句與被修飾詞之間分隔開來了,借助這一句型,利用一些練習,幫助學生辨別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第三個句型是介詞加關系代詞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聯系高考考題,強化了這一句型。

當然,我們應該有選擇性地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句型,而不能面面俱到,應該突出講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出課堂效益的最大化。由于教學對象是具備了一定語言基礎的高三學生,課文中出現的一些短語,我就以投影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并給幾分鐘讓他們熟記、在文中留下標記,然后我再設計了一些練習,如:完成句子、翻譯句子等形式以鞏固本節課語言知識的習得,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構建語言能力。

三、借助wordpower、grammarandusage板塊,為知能轉換奠基

教材中的wordpower部分,向學生系統地介紹詞匯的知識,如構詞規則、英語釋義、習慣用法等等。例如:第九模塊第二單元介紹了英語中外來詞這一現象,借助這一板塊,我重視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詞匯的方法,了解一些詞匯的來源,培養學生按拼讀規則讀單詞,利用構詞知識記憶單詞、判斷詞義,并通過練習自己總結規律、發現規律,自覺地運用這些規律,成為自主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更好地了解了英語的起源,豐富了知識面,而且掌握了語言知識的規律,為語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高三教材語法設置的特點是每單元復習一個語法項目,并配有一些練習。如第九模塊第一單元語法內容為“Overviewofsubordinateclauses”;借助這一板塊,我引導學生復習了各類從句,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語法考點、各類從句的聯系和區別等,并配以相應的練習,講練結合,鞏固語言知識的運用。第二單元語法內容為“ParticipleClauses”,我幫助學生復習了非謂語動詞的不同形式以及他們的句法功能并突出強化了獨立主格結構這一語法考點。由于在高二期末之前學生已學完了中學階段的主要語法內容,這些語法項目在高三教材中再次出現是更高層次的語言應用,高三教材中出現的語法項目注重了實踐性的原則,學生做完練習后就能基本達到語法復習的目的。教師的工作是幫助學生歸納總結,以達到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高層次的語言能力。

第四、巧用workbook,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教材后的workbook練習冊,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本單元的基本詞匯、短語、句式結構、以及語法知識的掌握,為了防止他們忽視基礎知識,我先讓學生認真做這些練習,然后在講解這些練習的過程中,我不是就題講題,而是借助這些練習,幫助他們鞏固、聯系、類比,構筑知識網絡,同時借助所提供的一些閱讀材料和聽力練習,提高學生閱讀和聽力水平。當然,我利用一些翻譯練習、閱讀中出現的熱點話題為素材,講授寫作時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讓自己的作文出現“閃光點”、“加分點”,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巧用這些練習,不僅鞏固了基本的語言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另外,現行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教學內容貼近現代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氣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教師應采用啟發式、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從而達到《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的教學目標之一,即: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促進心智、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的發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整體提高人文素養。”

總而言之,高三教材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應充分重視并挖掘教材,順利實現學生語言知識到語言能力的飛躍。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第7篇

關鍵詞:寓教于樂;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精益求精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9-0040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革新,高考不再著重于考查學生們的知識點邏輯關聯記憶,而是轉移到考查學生是否能妥善運用知識遷移能力,這一點在英語學科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高三時間緊迫、教學任務繁重,給學生和教師的身心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填鴨式的傳統教學必將羈絆著短短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效率,也影響著學生課下的學習進度。如何向四十五鐘要效益,打造高三英語高效課堂是每一位奮戰在高考一線的教師所必須深思的問題。現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問題現象總結,對高三英語的教學方式、方法、手段提出反思與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高三英語復習教學現狀反思

眾所周知,鑒于高三階段緊張的復習進度所迫,英語課堂的知識容量明顯增大。教學活動包辦制在課堂上屢見不鮮,實效性卻不盡如人意,這一點我們有著深刻的體會: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苦口婆心,恨不能一分鐘掰做兩分鐘,甚至不顧學生的感受,占用課間休息的時間繼續灌輸所要復習的知識;而另一方面,學生埋首于浩瀚書海,筆記匆匆,來不及思考,得不到休息,課堂上來不及消化體會,課后又要占用很多時間去消化吸收理解,課堂實效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學生抱怨,教師嘆氣!教學活動包辦制只是掩人耳目的虛假授課,教師和學生從中獲到的只是可憐的心理安慰,真正的實效如何體現?也許,我們應該停止拼命二郎的魯莽做法,靜心反思,如何才能向英語課堂的四十五分鐘要效益。

二、高三復習教學實效性策略

1. 寓教于樂,精講精練,鼓勵探究式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往往教師會急功近利,忽視這一至理名言對學生的成長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三英語教學的任務的確繁重,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要善于打破學生死記硬背語法照搬照抄詞組的思維定勢心理,講解語法時要善于巧下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興趣原動力,鼓勵他們自己翻教材查資料,最終通過獨立的知識遷移能力真正解決應試問題。學生只有在自主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才能夠持續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擁有寶貴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基于高三英語復習課程的綜合性、全面性、探索性,建議教師鼓勵學生組成學習互助小組,相互競賽,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教師則充當授業解惑的角色,通過師生互動提高學習興趣及英語語法的實際遷移運用能力。比如,在講解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習小組派遣代表上臺進行語義的分析,然后大家共同展開討論,孰是孰非、孰好孰壞由大家評判。學生對英語篇章的理解有時可能偏于幼稚,但正是這種稚嫩需要教師花費心血雕琢,師生之間思維互動的智慧火光最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愛,也能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養成,從而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向英語課堂的四十五分鐘要效益。

2. 精選教材,嚴肅演練,于限時訓練中夯實基礎

首先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課堂實效性的提高離不開教師備課水準的推進,筆者在授課時構造主題式任務教學鏈,在該教學鏈的基礎上注重對易考詞匯大綱要求的語法常考語言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歸納,同時講練結合,講解練習時應帶領學生從題海戰術里走出,把握題目的難易程度,精挑細選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對復習過程中所碰到的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細致厚重的分析,避免泛泛而談。堅決杜絕濫選習題,題海戰術只會使學生身心俱疲、走馬觀花、囫圇吞棗。基于實題演練對學生能否靈活運用英語課程知識拓展遷移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教師根據復習進度實際制定科學的教學實踐大綱,以有效規范并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同時嚴格督促學生在上課前后進行細致總結與有效預習,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預習能力分析語言邏輯問題和解決語法易錯問題的能力。總之精選教材、嚴肅演練、講練結合、寓教于樂,才能使高三英語復習在師生互動的情況下獲得事半功倍的理想實效。

3. 溫故知新,杜絕浮光掠影,拒絕走馬觀花

進入高三以來,所謂的四輪復習法很是盛行于各地學校,當然,其初衷是好的,通過反復的訓練強迫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有效鞏固,可是實效呢?隨著一輪又一輪的復習進度到來,教師往往重視容量,而無暇顧及質量,為了平衡與其他班級的進度,教師往往拼命趕進度,教學講法往往浮光掠影,點到即止,缺乏細致厚重的講解,長此以往,即使進行到第四輪,學生對知識容量的掌握仍處在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只求筆記的階段,課堂收效極為低下。因此,筆者在復習過程中避免被幾輪復習法牽著鼻子走,應該堅持自己的主題式任務教學鏈,層層推進,有序展開,細致分析,厚重講解,同時引導學生擺脫思維定勢,積極進行知識點的有效回憶,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實效。

4. 與時俱進,緊扣大綱要求,改革教學結構

筆者在總結近十年來高考英語卷命題規律及高頻語法點的過程中發現,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革新,高考更注重考查學生的實際英語運用能力,以閱讀理解為例,已達到將近百分之六十的比重,而且命題的廣度、深度已在橫縱向進行了深入的展開,因此,要想提高英語授課的實效性,我們就必須注重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比如,一周可抽出一節自習課的時間作為英語限時閱讀理解的訓練,筆者精選四篇文章,最好是與高頻語法考察點、易混單詞、理解偏差常現等能夠緊密結合的篇章類型,所選讀物尤其要注重要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新穎,注重體裁和題材的豐富性,篇章語言是否符合高三學生的閱讀能力,然后要求同學們在有限時間內獨立完成,之后筆者公布答案,學習互助小組進行互評,再進行綜合講評,細致解答學習小組總結提出的各個疑難雜癥,在即時講評中尤其要注重分析篇章語言的精彩點,應點評文章的邏輯思路,引導學生塑造科學的閱讀習慣,進而收到令師生滿意的教學效果。

(上接第40頁)

5. 細致備課,精益求精,創造和諧教學氣氛

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靈活結合教材細致備課,以高水準的備課向四十五分鐘爭取課堂實效。同時應該善于結合考綱的實際要求、學生學情學力等正確選擇教學手段,采取多媒體與常規手段結合的方式,合理設計教案,認真安排教學活動。在數字化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應充分利用好各類資源,以多媒體手段提高教學質量與課堂效率。英語教學設計更應結合文化背景,培養學生的英式思維,以圖片、電影、音樂、文字等充盈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而不能受限于應試教育,進行填鴨式的灌輸。要善于結合多媒體手段,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淺人深,鞭辟人里,引導學生擺脫思維定勢,學會舉一反三,從而拓寬眼界、拓展眼界,充分調動學生眼耳口鼻等感官,從而鍛煉聽說讀寫的綜合英語能力。如此以往,寓教于樂,我們不僅能有效提高課堂上有效時間內的信息容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從而開發學生智力、創造力,并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理解力。另外,和諧的教學環境有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不妨在課前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以昨天復習的語法組成英語幽默故事在課前朗讀,或是校園生活情景劇進行表演,課前幽默詼諧的氣氛有助于緩解學生緊張的心情,以放松的心態進入知識的復習中,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如何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率?希望諸位同仁把握十六字金言:寓教于樂,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精益求精。總而言之,只有吃透教材,吃透學生,與時俱進,運用清晰的教學思路并借助多媒體輔助備課的教學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現教學亮點、發揚教師風格、引導學生興趣,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8篇

關鍵詞:興趣;知識銜接;錯題檔案;語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232-02

在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看來,高三英語教學非常關鍵。但是帶完幾屆高中畢業班之后,我覺得高一的英語教學尤為重要。因為這一年是英語教學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階段,高一英語教學身負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高二、高三英語學習奠定基礎的重任。為了搞好高一英語教學,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知識銜接,重視基礎教學

新課標倡導,任何形式的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一的英語學習更是如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一味地進行高要求、快節奏的教學。要適當降低起點、減小坡度、放慢速度,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教學。教師應通讀初中英語教材,“溫故而知新”。高一新學期開始,教師可利用三周左右的時間把初中所學的重要單詞,短語,基本句型和語法集中復習一遍。為新學生學習新知識架設橋梁,也使基礎差的學生能補習追上。在授新課時,教師應始終堅持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帶新,有易到難,把新的語言點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盡快地從知識上完成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

二、抓好詞匯的識讀識記,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詞匯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最基本的語言材料。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多少和能否正確熟練地運用詞匯,對語言交際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有直接影響。很多學生反映學英語單詞量大,難讀,難記又難寫。記住了過幾天又忘了,學習很費勁,效果很差,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為幫助學生克服“過單詞關”的困難,高一第一學期,我采用以下措施:

1.幫助學生提高對記憶單詞的重要性的認識。單詞是英語語言的最小單位,沒有單詞作基礎就不可能學好課文,更談不上用英語進行交際和寫作了。要想提高英語學習水平,就必須狠下決心記住單詞。

2.指導學生學習記憶單詞的方法。抓好音標的復習教學,總結拼讀規則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識讀單詞,進而指導學生根據讀音規則拼寫單詞,運用所學單詞。弄清單詞的詞義、詞性,適時地歸納,掌握基本的構詞法。學生熟練地掌握了英語讀音規則和構詞法,便為準確地速記單詞,擴大詞匯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在語境中加強詞匯教學,鞏固單詞記憶。孤立地記單詞是枯燥乏味的,也特別容易遺忘,又無用處。大多數單詞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思,語境成為正確理解其意義的必要手段。因此,創設語境對英語教學有很大的作用。我們要改進詞匯教學手段,想法設法積極創設合適的語境,在語境中呈現詞匯,在語境中講授詞匯。這種方式的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在學課文時,鼓勵學生大膽猜測新單詞的詞義。通過在語境中學習新詞匯,學生才會記得牢,學過的內容才會有實用價值。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指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因此,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尤其是在英語課教學改革中必須全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預習的習慣。預習既是學習方法的問題,也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預習對于學生理解新內容和對于師生在課堂上的默契配合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學新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預習。預習主要是運用所學音標和拼讀規則學習單詞;瀏覽課文,了解大意;找出難點并做上標記;了解要學的語法等。

2.查閱詞典的習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語詞典就是英語學習的得力助手。通常情況下,英語詞匯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詞典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如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詞匯的基本搭、一詞多義、派生詞變化、規則與不規則變化,更重要的是詞典中有地道的例句。但是事實上,很多學生不愿意查詞典,只是記住詞匯表里與英文對應的中文,不注意詞的變化和用法。甚至在預習課文中遇到不熟悉的詞或發音拿不準的詞時,一些學生也不查詞典,其理由無非是沒時間或怕麻煩,殊不知這是典型的學習誤區。其實查詞典的過程就是學習英語的過程。因此,我們教師應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引導學生多查詞典,多參考詞典中的例句。

3.朗讀和背誦的習慣。任何一種語言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語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輸入與積累。中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與人交流的都是漢語,即使學了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背誦有利于語法和詞匯的鞏固,有利于語感的形成,有利于口語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記憶的鍛煉和增強。因此在高一階段每天早讀時我都要求學生開口朗讀,養成朗讀和背誦的好習慣。

4.及時糾錯的習慣。在平時的英語練習中,難免會出錯。不要為了省事在作業本、試卷上訂正錯題,時間久了,復習時不但要一張張、一本本翻找很麻煩很浪費時間,作業本、試卷還會被遺棄、丟失難以保存。因此,從高一開始,我就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檔案本,它歸納集中、便于存放、簡潔明朗、易于梳理,而且學生在抄寫整理錯題的同時加強了記憶、加深了印象。教師切記要求學生在抄寫錯題時,不能為了抄而抄,要用心分析、總結,要在錯題下面寫出錯誤的癥結所在:詞匯不熟悉、知識點沒掌握、句子結構不清、書寫格式不規范、粗心還是考慮問題不周全等。

第9篇

【關鍵詞】素質教育;語言能力;面向全體;尊重差異;倡導參與;促進發展

想要在英語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上好高三英語課是必要的,而復習是關鍵。高三學生既要完成新課學習,又要有計劃地進行復習,還要大量地做習題和試卷。有些學生非常努力,但成績提高不明顯。有些學生卻學得相當輕松,成績穩步提高。筆者認為,造成這種差別的關鍵原因在于,同學們是否養成了科學的學習習慣,是否采用了合理的學習方法,是否在進行有效的實踐和訓練。只有通過良好的課堂教學,通過提高復習的質量,進一步充實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才能在在高考取較好的成績。以下是我在幾任高三教學后的體會。

1.教學與復習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要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實質與高考的關系,新課標從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為目標,全面關注學生的技能、知識、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質等各方面的綜合發展,特別強調語言的實踐性。要求高中階段必須要求學生有明確和持續的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主動參與計劃、組織和實施語言實踐活動,能主動擴展和利用學習資源。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近年來高考英語的內容和形式都在改革,教學與復習指導思想首先應該以高三英語教學與復習要繼續進行素教育,使學生有較好的基本功和自學能力。為他們今后走向社會做好準備的同時,教學與復習要與高考接軌,讓學生了解高考的題型,解題的技巧,答題的規范。因此,高三的上學期應該繼續認真教學好新課。高三新課幾乎沒有新的語法現象。但卻有新的單詞,詞組與句型,同時還包括了大量已學過的句型,詞組和語法現象。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接觸更多新的語言材料。這些材料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自然而然重復了已學過的詞匯、句型和語法。在學新課的同時,又有效地復習了舊課,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比起單純的復習舊課與反復的機械操練,效果必大大地提高。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用反復單純的感知記的效果不如用感知與嘗試重現相結合的方法。因為后者能提高大腦皮層活動的積極性,還可以及時發現識記的弱點、難點,及時進行補救。因此,讓學生學好新課是符合這個原則的,也是必要的。

2.教學與復習的策略

英語的教學與復習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素質教育。教學與復習要特別關心每個學生的情感,注意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健康的體魄,另一個是健康的思想感情。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讓自己在學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讓學生尊重你,喜歡你,信賴你,這太重要了,絕不能等閑視之。高考前要努力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要給學生帶來自信,讓他們充滿信心去參加考試。一個能讓學生喜歡的、信賴的老師,他所教的學生的成績就會特別好。因為,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樹立學習的成就感。使他們在學習中提高能力,提高人文修養,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不僅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而創新能力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挖掘。

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屬。因此教師的課程教學與復習都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我們要努力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學習的快樂感與成功的成就感。師生之間要建立融洽的民主的交流渠道,老師要經常與學生一起反思教學與復習的過程、效果,做到教學相長。

3.閱讀是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點,新課文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想學好英語,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接觸英語。哪個學生要想在各類英語考試中得高分,必須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良好的閱讀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要讀得準,二要讀得快。在閱讀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關鍵詞或句。千萬不要糾纏在文章中的某些細節而影響掌握全文大意。要緊緊圍繞五個Wh-questions,即when,where,what,who,how來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迅速地查找需要了解的信息。

我們知道,學過的語言知識還必須通過反復來鞏固。因此,高三的復習是非常關鍵的。在復習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他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復習應該從課文開始,因為課文的復習是夯實基礎,因此是最重要的。它涉及面廣,因而是培養學生的依托。學生也愿意通過課文的復習來鞏固知識和提高能力。復習課文,教師要避免炒冷飯,要推陳出新,要站在新的高度上,把重點放在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上。復習課上,教師不應滔滔不絕地講授,而要 “授人以漁”,指導學生自己去整理并總結已學過的詞匯、詞組的用法,語法知識。 近兩年的高考的命題繼續持穩中求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的原則。試題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內涵,突出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測試。因此,我們復習的重點應該放在語言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語言知識的掌握。語言技能的訓練既要有低層次的基本功訓練,更要有高層次語篇的訓練。因為只有在語篇中使用語言,才能培養出語言交際能力,學生才會在適當的語言情景和交際情景中恰當地使用語言。

在教學與復習過程中,我們還要培養學生快速的瀏覽能力,引導他們結合語境,培養他們巧妙的猜詞能力,符合邏輯的推測能力。引導他們結合語境,培養他們巧妙的猜詞能力,符合邏輯的推測能力。引導他們用查閱或詢問的辦法進行學習。引導他們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和感悟語言的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并且在學習中能借助聯想學習方法來記憶單詞,借助聯想建立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注意發現語言規律,運用規律舉一反三。利用推理、歸納等邏輯手段分析、解決問題。善于創造把學習英語的機會。

總之,高三的英語教學與復習都應該緊扣新課標與高考的命題方向。教師與學生要經常交流學習英語的體會與經驗。在這種教學與復習的模式中,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際與參與和合作方式,實現學習的目標,感受成功。他們學會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這種教學法,體現了新課標立足于當代社會的發展,關注學生成長需要的新時代人文主義精神。只有這樣,我們高三英語的教學與復習才能有條不紊,卓有成效地實行,才能順利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和高考的復習任務。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2005《英語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朱純《外語教育心理學》 人民外語教學出版社

第10篇

【關鍵詞】高三英語 教學方法

高考是考生與命題人員以試題為舞臺進行的一次高水平的博弈。高三階段如何抓住短暫的寶貴時光,提高復習效率,使英語成績更上新臺階,無疑是每個考生都非常關注的事情。下面談一談高三教師如何巧妙的組織好英語課堂,讓學生愛學英語,學好英語。

一、句型滲透,提倡創新教學。

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視學生潛能和個性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啟發式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復習到高中第三冊第六課句型“No matter what h appens”時,漢語譯成“不論發生什么事”,啟發學生套句型,翻譯“不論何時何地,不論環境如何改變”,學生思考后說:“Now matter when and where it is and how the environment changes...”。學生經過反思后會造出很多句子“ No matter when and where, what we see is the same sky.”“無論何時何地,我們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空。”,“I will always miss you, no matter when, no matter where.“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是那么想念著你。”

復習時,老師不斷地啟發、誘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使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創新的能力。

二、基礎訓練,培養反映能力。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學習的五種基本形式。在日常的復習中學生要做到敢說、常聽、樂讀、多寫和活譯,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但只是學生的聽和練還不夠,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聽力方法的指導,例如如何通過對聽力材料的分析,猜測聽力的內容,初步選出部分答案和排除部分答案等。提高學生的快速的瀏覽能力;巧妙的猜詞能力;獨立的分析能力;準確的捕捉主題句的能力;合乎邏輯的判斷能力。學生掌握了這些閱讀技巧,就如虎添翼,受益無窮。不僅要讓學生會聽、說、讀、寫、譯,最主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考試很短的時間里快速、準確的運用這些能力。

三、比較教學,進行語法指導。

英語中也有很多單詞、短語易混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比較,加以鑒別,澄清易混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使用語言的習慣。強烈、鮮明的對比往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以學“a great deal of”的用法為例:教師可叫學生比較“lots of”,“a lot of”,“plenty of”,“a large quantity of”,“a large number of”和“a large amount of”的用法,讓學生比較下列句子:

①We have still plenty of eggs left.

We have still plenty of water left.

②The rich lady has large quantities of clothes.

We have large quantities of rain this summer.

③She has spent a great deal of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on her clothes.

④A large number of settlers from France reached Canada in 1534.

⑤There's lots of rain here in spring.

At noon lots of students go to the reading-room to read.

通過比較這些句子,學生會明白“lots of”,“ a lot of”,“plenty of” 和 “ a large quantity of" 可以用在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前,“a great deal of”和“a large amount of”只可用在不可數名詞前,“a large number of ”只可用在可數名詞前。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

四、適時反思,提倡首創記憶。

在復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學會反思,并悟出特點、悟出規律、悟出方法,培養能力,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例如有些動詞規定后面跟不帶“to” 的不定式作賓補,學生搞不清到底有幾個,我把這些動詞整理出來,編成順口溜,即“五看、二聽、一感覺、 三使役半幫助”――五看:look at、see、watch、notice、observe;二聽:hear、listen to;一感覺:feel;三使役:let,have,make;半(個)幫助:help(后面可跟to,也可不跟to,所以稱半個help)。這樣學生既愿意學又不容易忘記。

總之,高三這一關鍵時期,需要廣大教師全身心投入,深入鉆研教法、學法,對學生耐心細致、循循善誘,鼓勵學生攻克難關,取得最后勝利。

【參考文獻】

第11篇

一、掌握學生情況

這學期我擔任的是高三一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文科班的英語基礎很差,為此,我主要是要求他們過關基本的詞匯,多讀課文中的實用句子,同時,堅持進行聽力;理科班學生基礎層次不齊,但他們有學好英語的上進心,我把握好他們的這一心理,抓好教學的基本環節,他們的成績略有進步并逐步提升。

二、研究課標、高考,認真制定教學計劃

1、認真學習課標及課程教學指導意見,課程標準是落實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能力及高考命卷的依據。

2、認真研究高考。高考命卷的原則是“穩中求新”,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年的考綱和考試說明,了解年的高考要求。同時還認真分析了近幾年高考英語試卷,尤其是課改省份高考試卷,把握高考英語命題方向,特別是高考新題型,做到心中有數。注意收集高考信息,使高三英語復習不偏離方向,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

3、精選試題,以高考經典題為重心,盡量避免“題海戰”。

4、備課組認真制定教學復習計劃,學進度、教學要求,資源共享,切實提高復習效率。

三、有的放矢開展復習工作

依據學情,我們的學生迫切需要的是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和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是“依綱靠本”,注重課本知識復習。認真抓好如下工作:

1、對語法進行系統復習,為學生分析句子打下基礎。

新課結束后,對高中階段的語法進行了系統復習,在復習中,制作了相應課件,精選了練習,為學生在閱讀中分析句子結構、寫作中寫正確句子打下了基礎。

2、大量練習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高。

課本復習是學生能力提高的關鍵。在復習完語法知識后即對課本知識點認真歸納和總結,通過練習的形式進行學習反饋。主要是以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創新設計》為主,在對詞匯和句型進行復習后,再培訓學生的閱讀能力。

3、堅持不懈抓好聽力訓練

本期我校征訂了一套《高考英語聽力訓練》,堅持每周三和周五通過早讀放給學生聽,同時,要求學生記下訓練時間和得分并標出做錯題的題號,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記下自己的訓練檔案,看到自己的進步。

4、強化詞匯記憶和運用。

每天為學生準備有單詞訓練的課件,每兩天對所復習的單元進行單詞聽寫,抓好詞匯的鞏固和記憶,加強基本詞匯練習。

5、認真批閱學生英語作文,推薦學生優秀作品。

本學期對學生的英語作文盡量進行面批,每次周考后,不但給出參考范文,同時也選出學生中的優秀作文,進行賞識和評點,這種作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考試中不寫作文的現象減少了。

四、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第12篇

摘 要:新課改下,學校課堂教學已經有很大的改觀,然而,教師對于學生作業的布置和設計還不夠重視。筆者根據自己的高三教學實踐,針對目前英語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優化作業設計,提高學生自主復習能力進行了探究與思考。

關鍵字:高三英語;教學;復習;作業;

一、抓詞匯抓語法

詞匯語法齊頭并進進入到高三復習,不少學生都以為復習詞匯才是高三復習中的重點,但是,學生們沒有意識到,其實詞匯只是高考英語復習中的一部分,不懂語法規則,詞匯背的無論多么熟練,句子還是讀不懂,所以,進入高三基礎復習階段,詞匯和語法要齊頭并進。詞匯和語法都會影響單句理解、閱讀速度及書面表達的準確度。復習的時候不能只抓一頭,不然,學生為了背單詞而放棄了語法,最后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學生要放棄英語,因為他發現單詞背的很熟了,但是做題不得分。教師在高三開始復習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的提醒和指導學生,在復習單詞的同時,不能放棄語法。教師也應該運用各種方法來督促學生背單詞。詞匯和語法同時抓,學生的成績才能有所提高。語法例題舉一反三在高三復習中,很多學校的第一輪復習都是把各個語法項目都進行全面系統,細致的復習,每個語法講解后,都配有各年度的高考題,進行訓練。我統計過,市面上的高三語法復習指導中,每個語法項目后的鞏固練習題都不下百道。前一陣因為要參加優秀課展示,收集了近十年的高考單項選擇題,發現近幾年的高考語法題中并沒有太多的“偏題”、“怪題”和“難題”。這對我們的高三英語復習有很大的啟示,我們應該加強基礎、和常見語法題的訓練,注重整合語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知識點,并配合相應的語法練習進行查缺補漏就可以。從英語教學反饋的信息來看:固定、客觀的題型不僅會限制學生的思考能力,達不到考查學生發散、批判、創造思維的要求,同時對分析、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多時候,雖然學生選對了答案,但是老師根本不知道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點。因此,在當下高三英語復習中,必須創新復習方式,從各個方面增強復習成效。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初次學習遺忘率最高,而隨著時間的消逝,遺忘率逐漸降低。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利用學生的遺忘規律,及時設計相關內容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這樣就能收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抓閱讀、抓寫作

高考答題要求的不僅是準確度,更要求學生的答題速度。閱讀理解在整個高考試卷中占的分數最多,答閱讀題也最費時間。很多學生把握不好答閱讀題的時間,遇到難的閱讀理解用很多時間,到最后很有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好好思考作文。對于高一高二沒有打好基礎的同學,在高三的時候做閱讀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提高寫作與翻譯的整合能力流利、通暢的英語表達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一說到英語寫作,很多學生都表示下筆難。針對這種情況,在高三英語復習中,我們應該整合學生認知水平,將寫作與翻譯有機的整合起來,在一句多譯的練習中,培養學生進行多樣化表達。例如句子:“他在奧運會上打破世界紀錄,這讓他的父母欣喜若狂。”翻譯成:He broke the world record in the Olympic Games, which made his parents wild with joy/He broke the world record in the Olympic Games, making his parents wild with joy.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會自覺的合作、交流、思考,在共享資源的背景下,積累語言表達形式,最后為多種表達與短文寫作打下基礎

三、優化高三英語作業設

打破客觀題的局限性,增加主觀性作業單一的選擇題不足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筆者向備課組建議把英語作業的題型分為:短語中英互譯、根據課文重點句型填、用單詞正確形式填空、重點句翻譯、短文改錯等。即增加主觀題的題量,變以前單一的選擇題為多樣化的題型,注重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筆者在高三英語教學中,并不是單純地留給學生書面作業,而是將聽說讀寫巧妙地結合,設計出具有趣味性、內涵豐富的作業。根據學生差異,有層次地布置作業高三學生在學習習慣、知識掌握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給學生布置同樣的作業,一些基礎差的學生難以完成,自信心受到損傷,甚至產生畏懼心理;一些基礎好的學生覺得“吃不飽”,更談不上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筆者在作業的數量和難度上都分層次布置。對于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盡管到了高三,但還是給他們一定的基礎訓練的作業量。通過作業評語,進行有效積極的反饋高三英語老師常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研究和整理試題上,而很少花在學生作業的評語上。實際上,高三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狀態下,他們容易敏感、焦慮,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肯定。在高三教學中,筆者嘗試用英語評語來評價和指導學生,以達到緩解學生的壓力、增進師生的感情的目的。筆者寫的評語往往是學生近階段復習過的單詞、短語、句型等,這樣學生閱讀評語的過程就是復習的過程,為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作業講評方式多樣化,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作業評講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作業質量提高的重 要一步,是學生不斷構建和完善知識的過程。筆者在高三的教學實踐中,除了采用傳統的必要的課堂講評外,還讓班級中不同層次的 學生總結同學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進行討論歸納,讓學生參與作業的評講,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對于錯誤比較多的學生,筆者采取當面評講的方式,以提高這些學生的聽課效率。對于一些特別馬虎或優秀的作業,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在高考復習的緊張形勢下,筆者充分利用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補償練習來充實高三作業評講。例如在書面表達中出現的一些共性或常見的錯誤,則在作文批改后設計為改錯練習作為作文評講課的拓展,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高考復習作為教學工作的最后沖擊,它對提高學習成績,生成系統的知識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整合各個知識點,及時幫助學生生成系統的復習框架,從而為取得英語好成績打下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江市| 泰和县| 左云县| 永州市| 陇川县| 漠河县| 恩平市| 临西县| 巴林右旗| 济宁市| 双柏县| 镇沅| 伊金霍洛旗| 三门县| 德钦县| 柳河县| 桃源县| 睢宁县| 宁波市| 繁峙县| 开远市| 广宁县| 宜春市| 和硕县| 凤凰县| 海安县| 霍城县| 南雄市| 白沙| 资兴市| 台中市| 靖州| 河池市| 阿城市| 瓮安县| 福安市| 元朗区| 五莲县| 赞皇县| 信阳市|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