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網絡學習計劃

網絡學習計劃

時間:2022-12-15 05:36: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學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網絡學習計劃

第1篇

【關鍵詞】 元認知策略;網絡外語閱讀學習;元認知能力;培養途徑

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讀者對材料內容進行理解、記憶的過程,同時還是依靠語言邏輯在讀者腦內進行自我推演的過程。[1]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英語教學中引入網絡媒體方式也已經成為新的趨勢。網絡閱讀將成為新的、重要的英語學習形式。[2-3]對學生來說,網絡閱讀能力則需要以元認知策略為依托。而元認知策略是一種閱讀策略,能調控理解過程和語言邏輯推理過程。[4]通過綜合利用該策略,能幫助學習者構建出更加合理且高效的閱讀邏輯結構,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一、元認知策略概述

1、元認知涵義

1976年,心理學家J?H?Flavell(美國)首次提出元認知(Metacognltion)概念,并以其解釋人的認知能力差異。在《認知發展》一書中,J?H?Flavell認為主體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會進行自我調控,通過對這種調節規律了解、掌握和應用,提高主體的認知能力、記憶水平和邏輯策略等。[5-6]元認知的對象是主體的認知能力,是一種有意識的調節和監控自己認知的心理策略。整合認知主體的思維能力并對外界事物進行理解。

2、元認知策略解析

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元認知策略,能通過對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估,從而實現認知過程的優化。使學習者的學習進程更加合理,有助于促進學習者的自我評估。[7]元認知策略結構主要由以下幾項策略所構成,分別為監控策略、計劃策略、評價策略以及調節策略。

計劃策略是指學習進程開始前,對所有學習相關內容和進度進行整體規劃的策略。在這一階段需要結合學習者自身認知水平和記憶特點,綜合考慮后制定計劃并嚴格實施。[8]主要包括的內容有學習材料的選擇、學習目標的制定、學習進度的控制和調節。將以上所有學習策略進行程序化的步驟分析,從而有效避免出現雜亂、無需的學習計劃安排,并理順學習脈絡。監控策略是對計劃策略的進一步落實與實施,通過監控策略能確保學習計劃中各項內容都能按照實現個人所定的計劃步驟進行,并充分考慮到學習者自身的認知水平、學習特點來分配學習的內容,調節學習進度。通過監控策略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并及時予以總結。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加以警惕,并對學習計劃進行修正。從多方面、多角度確保學習計劃能夠順利實施。評價策略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自我觀察和審視,通過綜合運用評價策略能有效了解學習計劃在制定和完成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時予以糾正。調節策略是各項策略中主動性最強的一種策略,通過自主調節調控,改變學習者自身認知能力,對各種新的網絡閱讀環境和學習目標設定進行適應。在評價策略的基礎上,對學習計劃和認知策略進行調整。在網絡閱讀中,首先要制定閱讀計劃,確立不同閱讀部分所采用的閱讀方法,如細讀、略讀和跳讀的方法。在教師的監控之下,讓閱讀教學策略發揮其定向作用。以突破閱讀難點,深入理解閱讀內容為目標。對學生個人理解能力及特點進行分析,以之為基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對閱讀計劃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在網絡英語閱讀中元認知策略的運用

1、教學方法方面的策略運用

網絡環境為英語閱讀創造了條件,通過對網絡上英語作品、英語新聞等豐富多樣的內容進行閱讀,有助于多種認知策略的開展。有研究表明,有意識的調節認知策略相比不采用任何策略的學習者,在學習效率、學習深入程度等方面都有著顯著優勢。因此,從學習者自身來說,應該加強元認知方面的鍛煉。而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元認知策略的培養。

(1)制定閱讀計劃。教師在學期之初,采用隨堂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通過對學生的多方面調查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水平以及學習主動性等相關事項。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成績結果進行分析,并向學生進行反饋。以此為動力,激發學生培養元認知策略的決心,并以之為參照,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目標和計劃內容。

(2)制定監控措施。要求學生對網絡文章內容進行梳理,并用英文撰寫閱讀體會。監控自身學習計劃的實施情況,并對計劃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難點進行深入分析,從中總結并分析解決策略。而后對學習計劃進行糾正和整改。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元認知策略運用以及具體閱讀能力的培養水平進行調控,使閱讀學習的目標計劃更加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更加有利。

(3)制定評估標準。編訂相應的評估標準,并在教學網絡上加以應用實施。利用該項標準中的閱讀理解方面的評分自測,讓學生對自己學習方法和程序上的不足進行反思,從而及時修正,以對學生自學能力、自學意識進行培養。并且這種自測評價是分多階段進行的,學生在每個階段性閱讀任務完成后,都要進行測評。并通過測評結果對元認知策略的運用加以調整,對閱讀策略及方法加以糾正,從自我評價中提高學習效率和閱讀技巧掌握程度。

2、教學管理方面的策略運用

受限于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影響,國內英語學生及學習者在語言的綜合運用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劣勢。過分注重語法教學和習題訓練,雖然滿足了應試教學的需求。但實質無益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1)改進閱讀教學方法。傳統英語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率受到很大局限。而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課堂教學模式及教學組織形式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學生獲取閱讀材料內容的途徑增加,英語交流也逐漸向現實生活中滲透。因此,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應該從網絡平臺的優勢作為切入點,充分利用多媒體課堂,加強網絡閱讀在教學中的應用。另外,網絡上相關的學習資源種類繁多,內容各有特點和優勢。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現狀加以選擇,并在課上課下通過網絡對學生在閱讀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加以針對性的輔導。引導學生采用元認知策略調整英語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2)改善閱讀教學評價體系。元認知策略下的閱讀學習,能通過網絡環境實現學生的自我學習效果評估,從而不單單以考試成績作為參照,還可以利用網絡評估作為元認知策略中自我評價的標準。而自我評價的維度較多,包括自我進步狀況、課上及課下表現等等。通過多維度評價對學習者的學習狀況進行綜合的反映,從而為元認知培養策略及網絡閱讀計劃的修正提供現實參照。

(3)改變教師閱讀課堂中的身份。網絡閱讀過程中,教師身份將發生重大轉變。在傳統教學環境和模式下,教學主導者以及部分主體作用都被教師所牢牢占據。而在元認知策略的培養以及網絡閱讀模式下,教師所起到的引導和引領作用被放大,而其所侵占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則被逐漸剝離。并且,在網絡閱讀教學當中,教師還有了一重新的身份和角色,即網絡閱讀整體計劃的設計者,以及不同學生不同閱讀學習計劃的修正者。借助網絡平臺,讓學生能在課上課下與教師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并幫助學生完善學習進度計劃,促使教師完善閱讀教學體系,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身份角色的轉換,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積極的。

三、元認知能力的培養途徑

元認知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從而對整體教學效率產生提高和促進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元認知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通過上述概念和應用的分析可知,元認知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意識、元認知策略等幾個方面。以下即對這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分析。

1、培養元認知意識

在元認知能力的培養中,元認知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總攝了所有元認知領域的策略方法,并促成監督理解策略的實現。可以說在網絡閱讀和自主閱讀過程中,元認知意識是后續一切相關學習策略開展的前提條件。研究者認為自我意識、自信心和學習態度共同構成元認知意識的多個維度。在這些維度框架內,元認知策略才逐漸成型。為了進一步挖掘學生對自己認知能力的了解和掌控程度,教師應該在此過程中予以引導,確保學生對網絡閱讀任務的目的有所明確,確保學生對材料內容有著充分的認識。并將自身知識水平與學習任務目標之間進行對比,從而對學習進度進行調整,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此外,在元認知意識下,能有效發現各類對認知過程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尤其是對一些條件性的知識,可通過元認知意識梳理其中線索,完善理解策略。

2、整合融匯多種策略

網絡閱讀環境紛繁復雜,學生對材料原文的理解深入程度與其對社會狀況、文化習俗等相關內容的了解程度有關。而元認知策略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若想提高元認知能力,則應該將之與社會情感策略以及認知策略等相互結合,共同發揮作用。其中元認知策略是針對閱讀者自身的調節方法,能通過評估、監控等手段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調整。其具體策略內容包括自我監控、評價、管理和選擇注意以及學習計劃等多方面。而認知策略則是針對具體的知識內容。通過認知策略融合過去所學和即將學習的知識,并對網絡閱讀任務進行分類整理。通過融匯此三種策略,讓學習計劃的制定更加具有科學性,確保網絡閱讀任務完成的圓滿性。

3、加強元認知訓練

在教學以及專項培養中,元認知策略都可以通過訓練而獲得并有所提高。尤其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言,經過特殊訓練后,這種策略的優越性十分明顯。本人認為,以提高學生元認知能力為目的,其策略應該從網絡閱讀任務計劃的制定、閱讀策略的挑選、以及策略使用過程中的監控等方面進行。而后對元認知策略訓練的完成水平進行評估,并及時予以調整。

有研究者指出,元認知策略是構成語言知識的主體框架,甚至可用策略能力來解釋語言能力中的某一部分。語言知識內容與元認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響并且密切聯系的。尤其是在外語學習中,若元認知能力不足,則將直接導致應用者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對閱讀效果的影響十分嚴重。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的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思維情境,讓學生對認知過程具有親身的體驗和認知。并針對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特點進行指導。訓練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反思,加強英語閱讀的辯證性。對閱讀任務、閱讀目標進行正確確定,并利用網絡上其他多媒體信息資源調動學生的背景知識,使學生對文本閱讀的邏輯被充分激活和調動。并引導學生在網絡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運用認知策略,提高閱讀教學的成效。

四、結語

在外語教學中,網絡輔助已經成為潮流和趨勢。在這種新的趨勢下,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實用性以及文化性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并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元認知策略,能通過對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估,從而實現認知過程的優化,使學習者的學習進程更加合理。在未來,網絡外語閱讀將成為學習者在外語學習中的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而有效的網絡外語閱讀依賴于學生高水平的元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曉軍,陸建茹.基于行動研究的高校外語教學團隊建設:元認知策略視角[J].外語界,2014.12(1)79-87.

[2] 趙冬梅,徐文.元認知策略在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2(6)72-75.

[3] 蒲秋菊.元認知策略與情感策略培訓對大學生英語聽力的影響[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2(2)10-13.

[4] 林光完,王存寬.高一學生元認知水平與化學鍵概念相關性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37(3)16-20.

[5] 杜小梅.綜合英語教學中元認知策略的培養[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16(3)107-109.

[6] 劉彩云.元認知策略在高一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3(1)92-93.

[7] 李海華.淺談職專英語教學中元認知策略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4.12(2)13-14.

第2篇

【關鍵詞】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現狀;對策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調查分析

針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筆者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平臺為問卷星,共收到有效問卷200份。基本情況如下:

1.您在大學期間如何學習?

2.您認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否重要?

3.您個人的學習主動性如何?

4.您是否在每學期初制定了本學期學習計劃并嚴格按學習計劃進行學習?

5.您有經常到圖書館去借書或查找您所需要的資料嗎?

6.通常您的作業是如何完成的?

7.您認為影響您自主學習的內在因素是什么?

8.您認為影響自主學習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9.您認為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培養?

10.您認為網絡信息對您的學習有幫助嗎?

11.您認為教師應該通過什么樣的網絡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2.您希望網絡平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上述調研顯示,絕大多數同學認可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對影響自主學習的內外在因素有一定的認識、希望教師通過QQ群、BB平臺、郵件、人人網等網絡平臺補充課堂教學、講解專業知識、傳遞考證信息。同時,問卷調查顯示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其一,學習主動性不夠。問卷調查表明,“主動尋找并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僅占13.5%,絕大多數學生僅僅“能夠完成學習任務”甚至“不得不完成學習任務”。對專業學習僅有少部分學生興趣濃厚,絕大部分學生興趣一般,還有個別學生根本就不喜歡這個專業。在課外用于專業學習的時間明顯偏少。除個別學生外,很少有學生向老師請教專業問題,學生間的交流也不足。這說明部分學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還不夠。

其二,學習能動性缺乏。問卷調查表明,能夠制定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的學生僅占8.5%,制定了學習計劃但沒有嚴格執行的學生高達48%,另有43.5%的學生沒有制定學習計劃或僅根據課表學習,說明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制定明確而詳細的學習計劃;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經常評價自己學習效果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這表明部分學生專業學習的能動性缺乏。

其三,學習的獨立性有待提高。問卷調查表明,頻繁去讀書館借書或查找所需資料的學生僅占3%,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專業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問老師,很少能通過思考獨立解決,能夠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的更是鳳毛麟角。這表明部分學生專業學習的獨立性有待提高。

二、基于網絡平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措施

1.依托BB(Blackboard)教學平臺

BB(Blackboard)教學平臺是目前全球市場上唯一支持百萬級用戶的教學平臺。BB(Blackboard)教學平臺以課程為中心,每門課程都具備內容資源管理、在線交流、考核管理、系統管理等四個獨立的功能模塊。利用BB平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根據“教與學”的需要進行討論、交流,以自主學習的多向互動建構新知識。

如下圖所示:嘉興學院《審計學》課程教學平臺項目主要包括:課程申報、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與手段、教研活動、教學效果、學習資源、在線測試、拓展資源、小組作業、自主學習討論版等。這些項目涵蓋了課程的全部信息,較好地滿足了教學的需要。教學平臺學習資源中的教學課件、教學案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等反應了審計理論及實務最新動態,為學生課后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學平臺的自主學習討論版功能強大,學生可以隨時提出問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可實現互動交流,改變了單一的課堂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平臺的單元練習、模擬試卷、在線測試、案例分析、小組作業強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學生可以隨時掌握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依托專業網站

專業網站是為了滿足重點專業建設、優勢專業建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需要而建立的網站。

如下圖所示,依據專業建設驗收指標的要求,嘉興學院會計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網站的框架包括專業介紹及規劃、專業培養方案、師資隊伍、教學研究、科學研究、教學條件、教學效果、專業特色項目、服務地方、校友風采等欄目。與國內眾多院校專業網站不同的是,嘉興學院會計學國家級特色專業網站在教學效果欄目人才培養質量子欄目下專設了“我的財會人生”項目,征集了近年來部分優秀大學生的考研、考公務員、參加執業資格考試及學科競賽的體會和近期畢業學生的工作心得。專業網站在完成專業建設任務、達到驗收要求的同時,為教師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大學生實施自主學習提供了媒介。教師可以通過專業發展規劃、專業培養方案引導學生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規格的要求,做好四年的自主學習計劃;學生可以通過了解校友事跡、學長們的考研、考公務員、參加執業資格考試及學科競賽的體會、工作心得,培養職業興趣、樹立專業信心、做好職業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為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3.依托QQ群、人人網

第3篇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自主學習”這一概念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語言學家Holec(1981)提出,自主學習就是“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定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同時,就語言教學而言,他認為其目標就是兩個:一是幫助學生獲取語言和交際技能,二是幫助獲得自主學習,即學會獨立學習。自主學習理論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的作用則不再是信息和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輔助者。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學習者能夠處于完全自學的狀態中;具有一種受到學校環境學習控制的能力;擁有一套應用于指導自我學習的技能;能夠敢于承擔自身學習的責任;具有決定自身學習方向的能力。

二、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作用

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是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集群技術為學校建立一個即點即得的龐大的英語課件資源和多媒體雙語互動學習環境。其作用在于打破傳統語言實驗室的局限,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整個校園網都成為語言自主學習的大平臺,該平臺以學生為中心,它吸收應用了國內外新型語言學習訓練手段,分老師教學管理功能、學生自主學習功能、網絡作業及水平測試功能、資料庫功能4大模塊,可針對各年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立體化、多層次的英語學習。同時也為英語教師教學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使用方便的英語教學資源,而利用自主學習平臺輔助英語聽說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生自主制定目標,確定學習內容,運用合適的學習方法,控制適合自己的時間和進度,評價學習結果,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自主學習者,在提高學習效率,獲得最佳學習效果,進一步推動了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在校園里被普遍應用,這為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自主學習提供了便捷。所以,最近幾年,對于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也受到廣泛關注。章振邦說過,“我們中國人在國內學習外語,聽說外語的機會少,聽說能力很自然地成為外語習得中的薄弱環節,因而在外語教學中從加強聽說能力入手,怎樣強調也不為過分。”?網絡自主學習正好能為聽說能力提供便利條件。

三、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以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為例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隸屬于江西省商務廳,是一所專門培養外語外貿類專業人才的高等學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商務部確定的開放型經濟人才培訓基地、省部共建學院,是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學院有著較為雄厚的辦學實力,軟硬件教學設施齊全,辦學水平呈明顯上升勢頭。尤其是在大學英語教學上,學院花了很大力氣去改進和提高,建成并使用了藍鴿校園網語言學科平臺。該平臺是你依托學校的校園網運行的“網上虛擬英文學校”,主要目標是幫助學校實現真正意義的“網絡化自主學習”和“網絡化考試”。平臺涵蓋了大學英語學習相關的大量語言文化背景素材,提供音樂、影視、新聞、教材、考試輔導、英語文化、經典篇章、時尚資訊等極其豐富的學習資源。

在大學英語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優越的教學條件已經創建,如何培養學習者應用學習策略的自主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必需。那么,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學習者自主”教學模式的探索也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在聽說教學中。

在自主學習理念的指導下,整套自主學習模式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自學檢查與評估、討論與講解、練習鞏固。

第一階段:確定學習目標

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是確保自主學習效率的重要前提。在制定學習目標之前需要首先考察學習者現階段的英語水平,學習策略,以及學習動機水平。此外,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以及心理特征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在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分別制定出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具體目標,并鼓勵學生堅持逐一完成各個目標。這對于鼓勵學生,強化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十分有效。

第二階段:制定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是整個自主學習活動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選擇學習資料,設定學習方式和設定學習任務完成的期限。網絡平臺的自主學習資料庫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學習材料。資料庫里包括英文電影、歌曲、試題庫、課件以及文化知識學習材料。這些學習資料兼顧到了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等技能訓練。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特別要求要提高學習者的“聽說”能力,自主學習平臺在這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為了配合日常的課堂聽說教學,教師可以從資料庫里選擇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或者布置學生完成一套除教材之外的聽說材料的練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完成自己設定的學習任務。

第三階段:自學檢查與評估

自學效果的檢查與評估時自主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較直接的反饋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藍鴿系統能夠自動追蹤和記錄下每個學習者的在線學習時間和作業正確率。教師可以隨機抽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及時發現和幫助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甚至可以跟蹤輔導學生學習。

第四階段:討論和講解

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教師和學習者的互動交流而設計的。在學生完成學習計劃的過程中,該系統可以實現教師為學生在線答疑和師生互動。這種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作為輔導者角色的教學模式。

第五階段:練習鞏固

結合前幾個階段中發現的不足,學生自己可以結合自身學習中的不足,選擇一些練習進行鞏固。

四、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

學習者自主性學習受文化背景、個體特征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會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度。個性特征如態度、動機、學習策略等都制約著學習者自主能力的發揮。此外,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主決策性,不明確自己學習的重點和目標,沒有可行的學習計劃,自己不能監控自己的學習。更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自我約束能力差,在規定的自主學習時間上網瀏覽其他的與學習無關的網頁,甚至玩游戲,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從而使得自主學習成了一種形式,沒有發揮學習平臺的作用。

2、教師方面

由于許多教師還沒有熟悉和適應藍鴿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操作系統,不能很好的將教與學結合起來,往往將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分裂開來。此外,目前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目標、任務、要求不明確,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也缺乏有效的監控,從而沒有達到真正的自主學習的效果。

3、學習環境

目前自主學習平臺應用于大學英語教育還處在探索階段,軟件本身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該平臺目前只支持校園網絡,評價體系不夠合理、完善。此外,學生在使用過程中,還經常會有硬件系統,設備、耳機等問題。

五、建議

1、加強教師的指導、監督作用

網絡自主學習的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起著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監督者的作用。學生花很多時間在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如果缺乏教師的監督,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科學的學習策略的話,在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學習任務的完成質量也不會很高,所以教師應該加強指導和監督,真正起到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監督者的作用。“從我國的英語教學和學生的現狀來看,我們不可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有完全自主權,因為目前大部分大學生不具備獨立承擔一切學習責任的能力,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令人擔憂,學習時間的利用率太低,缺乏計劃性、監控性、評估性、補救性、方向性,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王篤勤,2002)。在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針對當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教師不僅應該結合教學進度,幫助學生制定切合實際的自主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而且應該以此為依據,設計具體的教學任務。所以只有通過教師的指導和監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2、提高自主學習評價的科學性

在課堂與網絡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中,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這三個評價方式都是有效的評價方式。但是無論是哪種評價方式都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只有科學的進行評價,才會對教學和自主學習起到促進作用。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而且應該考慮到學生在線時間的長短,同時還要考慮到影響網絡自主學習的不良因素,比如網速慢,網絡部穩定,網上測試題有錯誤等等。除了時間、成績的測定外,教師還需要觀察學生自主學習后的個方面表現,結合網絡測試成績給出好的知道意見。

準確的自我評價是培養自主學習的基礎。無論是學習目標的設置還是最后結構的監控,客觀、準確的自我評價都是網絡自主學習良好循環的基礎。教師知道學生有效地調控學習過程,增強其自我調控能力是體現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學會有效地調控學習過程,加強自我監控,使其有意識的調節自己的自主學習過程,自覺地使用學到的知識,做到科學的自我評價,提高自主學習評價的科學性。

3、更新網絡自主學習資源

藍鴿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本身是一個資源比較豐富的學習平臺,照顧到了聽、說、讀、寫、譯、視各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對這些資源進行熟悉了解,然后指導學生以科學的學習策略進行各個方面的練習才會有更好的效果。但是隨著信息社會中信息的日新月異,配套的學習資源還是滿足不了學生獲取最新知識的需求。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學習資源的陳舊不僅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會對學生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日常課堂教學的內容,對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資源進行補充或者更新,以便學生能夠學習到最新的知識。

第4篇

本文探討了基于語言學習中心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內部監控策略,包括維持學習動機、制定合理的自主學習計劃、組織學習資源、選擇學習策略、增加強化機制、自我評估、增強自我監控意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等,以此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效果。

【關鍵詞】自主學習,內部監控策略,語言學習中心

【中圖分類號】G420

引言

新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把大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這對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各高校紛紛建立了語言學習中心,但大學生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意識普遍缺乏,隨之引發了自主學習的監控問題的討論。

一、監控的定義、分類與目的

學習監控是指為了保證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達到學習目的,而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一系列過程。

一個完善的監控路徑是“內部”與“外部”相結合,一個完善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以內部監控為主要特征的學習過程的體現。內部監控主要是針對學習者,因為學習者既是整個學習過程監控的主體,又是這一監控的對象,他們將自身的實踐活動作為監控的對象,施以監視反饋和調節控制。

監控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管理能力,通過監控的相關性與有效性來彌補我國大學生相較西方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不足。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學習動機、自主意識和自控能力的保持,這對學生自身的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而現實的情況是,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學習者表現出諸多不適應網絡自主學習的特征,如缺乏自主性、獨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在網絡學習面前普遍缺乏必要的準備。另外,由于受傳統教學手段的影響,學生可能更習慣于那種面對面授課并在教師的監督下學習的方式,甚至有很多學生已經期待在網絡學習中增加一定的監控、約束和督促機制。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監控策略很有必要。

二、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監控的缺失

現階段各高校的監控現狀不容樂觀,大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中的監控缺失嚴重影響到學習的效果。除了外部客觀的一些因素,主觀上學生的依賴心理很強,沒有很好的獨立性與緊迫感,感受不到老師的關注,學習動力不足,自我約束放松,這些都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比傳統教育中教師學生面對面的方式,顯然學生真正成為了主動者,但由于網絡媒介產生的時空隔離,教師的監控大大降低,學生的自主意識沒有提高,這顯然弱化了自主學習的監控機制。

相關性的監控也被弱化。網絡的巨大信息容量遠遠大于老師或者教材,對信息的篩選和利用也就顯得至關重要,而這方面監控的缺乏也將影響到學習效果。有效性的監控也不容忽視。多媒體網絡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方便,學生在何時學,何地學,學什么,可自由選擇,不再受傳統課堂授課時間安排的限制,但是缺乏對學生學習有效性的監控。學的東西可能是自認為有用的,其實是自己喜歡的,結果可能與要求相差甚遠。這就要求教師對大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內部監控策略的培訓。

三、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內部監控策略

1.維持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包括學習者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價值觀、歸因傾向等。學習者只有維持自己的動機,產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對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科能力有確切的認知,對自己的失敗和成功有正確的歸因,才能維持自主學習。

2.制定合理的自主學習計劃

具備良好自我監控能力的學生在具體學習開始前會根據學習任務和學習情境提出個人的學習目標并制定相應的計劃。大量調查表明,理工科大學生基本上有大的學習目標,但很少根據目標制定行之有效、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 。此外,即使制定了學習計劃,他們也不太關注其執行和完成情況。因此,筆者在學生開始具體的聽說自主學習實踐之前,對學生的聽說能力根據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要求進行了測試,隨后要求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測試成績,明確自己本學期聽說學習的目標并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計劃包括:每周的時間投入、在自主學習平臺上聽說材料的選擇和進度、和同伴的合作問題,每個學習小組確定每周交流的時間、地點、內容等。計劃要詳細而具體,具有可行性。

3.組織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是指支持學習的資源,包括網絡支持系統、教學材料與環境等,它能幫助個人有效進行學習,幫助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合理組織各類網絡資源,進而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

4.選擇學習策略,反饋與補救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的學習規則和方法。在自主學習環境中,學習者應根據自己的思維類型、先前學習經驗等個人特點,逐步摸索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改進,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學習者要善于及時捕捉學習過程中來自各種渠道的反饋信息,如學習者之間的討論、教師提示、練習、自我測試等,準確地測評自己的學習效果,并根據反饋的結果采取補救措施,調整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等。

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學習策略的培訓指導,學習者的先天生理遺傳因素及后天所得的經驗決定了他們有不同的認知風格,因此他們在學習中所采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學習策略培訓由認知策略培訓和元認知策略培訓兩部分組成。通過認知策略的培訓,可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各種學習策略技巧,如聽的技巧、交際策略、閱讀策略、寫作技巧、翻譯技巧和解題技巧;通過元認知策略的培訓,使學生養成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安排學習任務、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任務完成情況的習慣,從而使學生在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的過程中逐步走向自主。

5.增加強化機制,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在對學習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理論,十分強調強化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教學中的強化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強化物向學習者傳遞對其特定行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達到增強或減弱其行為發生概率的目的。作為

塑造學生行為的一種重要方法,強化在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可以為學生的行為提供各種信息,影響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情緒情感,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識。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適當增加強化機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

6.自我評估

對學生自主學習效果評估是有效的監督手段,主要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和小測驗方式。1)學生自我評估。要求學生對聽力自主學習的興趣、參與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自我評價。2)隨堂測試。采取聽寫、單項選擇、筆頭總結聽力內容等形式,其成績作為學生英語學習形成性評價的組成部分。 3)英語四級內容的考察。讓學生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差距與進步,見證自己的成長。

8.增強學習者自我監控意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當然,作為自主學習的關鍵過程,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是漫長而復雜的。實際的自我監控過程往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學習活動前夕進行計劃和準備: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目的、對象和任務,不斷監督自己去實施計劃,應用各種策略進行學習;在學習之后,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和效果進行檢查,發現和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并對學習進行總結歸納等。因此,在網絡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增強學習者的自我監控意識。具體可以通過提供有關自我監控知識、自我監控能力培養方法等方面的資料,提高學生對自我監控的認識;提供學習計劃模板、自我評價量規、反思日志等工具,支持學生進行自我監控;采取自動預警、建議、表揚等措施向學習者發出提示信息,提醒學習者對自我活動的審視等方式來加強學習者的自我監控。

結束語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體系并非單一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監控必須考慮學習者的知識建構和能力培養。而影響這些的因素很多,如元認知策略、情感因素、學習者角色的轉變以及教學者和教學管理者的參與。這一切離不開學習者、教學者以及教學管理者的共同管理,通過自我內部監控和外部監控的有效運行,形成一種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多視角、交互式自主學習質量監控體系,以及時獲取足量、準確、可靠的學習信息,并使自主學習信息從不同的信息源,經不同的信息道,匯積在一起形成強大只有建立了有效、可行的外部監控和內部監控相結合(內部因素占主導)的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加大聽力和口語練習的力度,使英語學習突破時問和地點的限制。

【參考文獻】

【1】曹梅.網絡學習監控初探[J].中國遠程教育, 2002(7).

【2】董奇,周勇,陳紅兵.自我監控與智力[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黃萍.高校學習者網絡自主學習行為的調查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2004.

【4】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雷霄.大學生學習觀念與學習自主性培養[J].外語界,2005,(3).

【6】廖錦超.基于網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定位[J]. 外語電化教學,2005.

【7】零月秀.創建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環境[J]. 高教論壇,2006,6.

【8】羅剛,張琴珠. 網絡課件的自主學習策略設計[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0.

【9】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10】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能力的培養[J]. 外語界,2002,(5).

【11】文秋芳.管理策略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J]. 中國大學教學,1996,(4).

第5篇

一、后備干部界定和要求

1.后備干部的定義

第一,后備干部是市級公司基層管理人員中的優秀管理骨干,是分公司中層干部的培養對象。第二,后備干部既要具有管理欲望,又要具有統籌全局的培養潛能,并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具有基層管理經驗或項目管理經驗的人才。第三,后備干部人選,原則上要求具有多崗位工作經歷。第四,后備干部的數量原則上應根據公司中層職數l:2的比例培養和儲備,在年齡上要形成梯形年齡結構。

2.后備干部素質要求

第一,政治素質。政治上表現成熟穩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移動事業,遵紀守法,作風民主,為人正派,清正廉潔。第二,職業素質。認同公司企業文化,執行力好,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涵養,具有較強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第三,業務素質。具有所從事崗位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第四,管理素質。有較好的全局觀念和組織能力,有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新能力。第五,心理素質。具有健康、成熟、穩定的心理素質,能獨立承受和應對工作中較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項目方案目標

1.顯著提升每位后備干部的四類、12項管理才能

2.提供每位后備干部四類、十二項管理才能評定表(期初、期末)和MBTI性格測量表

管理才能評定表(期初、期末)和MBTI性格測量表,可以為公司任用后備干部提供參考信息。

三、項目方案理論根據

本項目設計的理論根據是MAP管理才能評鑒模型和行動學習法。

1.MAP管理才能評鑒模型

MAP管理才能評鑒模型(Managerial Assessment of Proficiency),是美國Training House公司投入巨資開發的評量系統,是一套最先進、高度客觀且能有效評量管理才能的工具,能為組織與個人的管理能力發展提供最明確的指標。

MAP管理才能評鑒模型涉及四類、十二項管理才能。這些管理才能契合后備干部晉升后的管理職責。

MAP管理才能評鑒模型圖示如下:

2.行動學習法

行動學習法(Action Learning)又稱“干中學”,就是通過行動來學習,即通過讓受訓者參與一些實際工作項目,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領導企業扭虧為盈、參加業務拓展團隊、參與項目攻關小組,來發展他們的管理能力。行動學習建立在反思與行動相互聯系的基礎之上,是一個計劃、實施、總結、反思進而制定下一步行動計劃的循環學習過程。

行動學習以實踐活動為重點,以學習團隊為單位,以真實案例為對象,以角色扮演為手段,以團體決斷為要求。

四、項目實施周期

項目實施歷時一年,從2014年3月——2015年2月。

五、項目方案構成

“后備干部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項目”,由行動學習計劃、課堂學習計劃和專業顧問咨詢計劃構成,以行動學習計劃為主。

行動學習計劃,是通過工作實踐學習、鍛煉管理才能的計劃。

課程學習計劃,是通過課堂或培訓學習管理才能的計劃。

專業顧問咨詢計劃,是通過管理才能咨詢顧問提供的咨詢服務提升管理才能的計劃。

項目倡導:行動學習計劃由后備干部個人制定和實施、檢查和控制;課程學習計劃、專業顧問咨詢計劃,由公司制定、實施。

1.行動學習計劃

(1)行動學習流程

(2)行動學習流程說明

第一,期初,每位后備干部評定自己的12項管理才能水平,作為制定管理才能提升目標的基礎數據。

第二,每位后備干部根據12項管理才能基礎數據,制定出自己的12項管理才能提升目標。

第三,每位后備干部根據12項管理才能提升目標,制定出自己的《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確定了將12項管理才能從期初實際水平提升到期末目標水平的具體行動路線,包括課堂學習路線和行動學習路線,重在行動學習路線。

第四,每位后備干部嚴格實施本人的《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公司針對12項管理才能中的各項能力提供相應的咨詢、培訓、輔導、實踐機會。

第五,在實施過程中,每位后備干部定期評定自己的12項管理才能,結合評定結果和期初制定的管理才能提升目標,調整《十二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

第六,期末,每位后備干部最終評定12項管理才能,總結《十二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實施結果,撰寫總結報告。

2.課堂學習計劃

公司為后備干部安排如下培訓課程,輔助后備干部提升管理才能。后備干部可以自主選修培訓課程。

3.專業顧問咨詢計劃

公司聘請MAP管理才能專業咨詢師,在制定和實施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過程中為后備干部提供個性化咨詢服務,幫助后備干部解決具體問題。

專業顧問提供下列咨詢服務:第一,MAP管理才能評定方法咨詢和評定結果解讀。第二,MAP管理才能提升目標設定咨詢。第三,MAP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制定咨詢實施咨詢。第四,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

六、項目實施管理措施

項目實施期末,對《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完成情況和12項管理才能提升目標實現情況進行評定,并根據評定結果,對后備干部進行相應的獎懲。

第一,將出色完成《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出色實現12項管理才能提升目標的后備干部,納入未來一年優先任用后備干部。

第二,對基本完成《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基本實現12項管理才能提升目標的后備干部,納入未來二年優先任用后備干部。

第三,對完成《12項管理才能提升行動計劃》的85-95%、實現12項管理才能提升目標的85-95%的后備干部,繼續保留后備干部身份。

第6篇

中學生學習計劃一

高中步入大學,是新的起點,新的挑戰,一切將要從零開始,為此我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對自己學習中的提出的要求,來完成我的學業。

一、學習目標要明確,做好切實可行的計劃。

根據學校要求,大概需要7個學期來完成學業。

二、合理安排時間,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在學習課程中,精心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時間,抽出1小時去學習,循序漸進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

三、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在課前,做好預習筆記,有針對性的列出重點和難點并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便于以后查閱和復習。課上,做好聽課筆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認真地完成布置的作業,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學計劃的要求,要按質按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學習任務。還要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

五、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遇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老師請教,或者通過電子郵件與老師同學聯系,尋求輔導和幫助。

六、及時做好考前的復習工作。

考前復習是學習過程的最后階段,要對整個課程的學習進行檢查和補充,總結經驗。

七、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計算機網絡加強學習。

隨著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遠程開放教育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教學中,我要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定期瀏覽,以便及時的調整自己學習進度和策略。通過網絡網上課件和學習管理平臺的學習。通過電子郵件與老師同學聯系,尋求輔導和幫助。

八、不斷加強專業學習,確定補修專業。

為了加強綜合素質,還需要在完成學業后,不斷地加強與自己的專業相關課程的學習,來完善自我。吸納新的技能和知識充實自己,提高分析和處理工作的能力,注重總結經驗,完善自我。

總之,雖然客觀制定了個人初步學習計劃,還存在許多不完善與不足之處,還需要今后根據自己的切實情況,在學習中不斷地補充,加以改進、及時地總結經驗,以合格的成績來完成自己三年的學業。

及時總結,為實現自己的計劃目標,我會合理安排好時間,用心、用力的學習,努力拼搏,挑戰自我!

學習也可當做另種游戲,改變自己的心態很重要。

中學生學習計劃二

馬上就要開學了,上期考試不是很理想,所以這學期一定跟上,不然考重點高中就得泡湯了。要怎么計劃呢?先分析下自己的基礎,根底。我的英語和語文要計劃了,其它課目保持就好。

英語最差了(一塌糊涂),首要任務是要把英語抓起來,是差但只要自己用良好的態度去面對,事在人為,我想一定能成功的。所以以后在每節課聽完后一定仔細復習消化老師所講的內容,這一過程包括對所講內容的記憶和相關真題的訓練。同時,還要對下節課內容做好預習準備。自己在利用空閑時間補充自己不足的地方。作好計劃,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覺得,在學習中,確定學習目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努力的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更是能催人奮進。反之,沒有目標的學習,就是對時光一種極大的浪費。有了目標才有方向,往著那個方向踏近。

然后又要怎么做呢?應該是語文,首先要做到的是提升思想,提升語言,提升技巧。 提升思想,有四個目標,一是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會展開思考。就是說要習慣于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全盤接收。二是語言材料會正確思考。就是說要有思考的方法,不偏激,講辨證。三要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會多向思考。就是拓寬思想廣度,力求不鉆牛角尖,既會逆向思維,又會發散思維。四是面對生活或語言材料敢于深刻思考。就是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見人之所未見,思人之所未思,感人之所未感。

第7篇

關鍵詞:日語專業;網絡自主學習;利弊;教師介入;自我提高

一、引 言

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平臺。隨著中日文化交流日漸頻繁,網絡中已經充斥著大量的日語資源。同時,社會對于現代化日語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不斷加大。因此日語教學的方式也隨著時代潮流產生出新的變化,網絡日語自主學習也就逐漸流行起來。對于日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校課堂教學雖然會設置聽力,口語,寫作等日語能力基礎課程,但有限的課時數無法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有時間練習,此時自主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網絡上主要的日語學習資源共分為幾類,分別有日本動漫,日本電視劇,日語歌曲,日語論壇以及學習網站等等。通過瀏覽這些網站與資源,學生們能夠在課外獲得大量與日語接觸的機會。而相對于傳統的書本學習模式,網絡自主學習更加受到現代日語專業學生的青睞。在本文中,筆者將根據前期進行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的展示與分析,以求更加全面地闡釋日語專業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更加優化的解決方案。

二、自主學習概述

20世紀80年代霍爾克首先將自主學習理論引入到外語教學領域中。對于自主學習,霍爾克是這樣界定的: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生自我負責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具體地講,就是自己能夠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控習得過程和自我評估學習效果。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可見自主學習對于現代大學生提高自我起到很大的作用,并關系到以后的工作生活。同時,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互聯網等逐漸開始成為學生學習和獲取知識的工具。網絡上的自主學習日益流行。然而,這種脫離書本和傳統教學的新興學習方式的出現,在帶來好處,方便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弊端。

三、網絡學習的利弊

為了收集撰寫本文所需的數據資料,筆者對南京林業大學日語專業大一至大三的共計77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大四學生因外出實習等原因無法參加)。根據前期進行的調查報告結果,經過分析研究,筆者總結出了以下網絡學習的優勢以及劣勢:

(一)優勢

1.網絡學習中資源的多樣性

近些年來,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大量與日本文化相關的事物逐漸被引入中國,加之互聯網在現代社會中作為重要渠道,各種日語學習資源已經十分豐富,并且唾手可得,這對于日語專業學生來說選擇面更加廣泛。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動漫,日劇,日語歌曲是日語專業學生們青睞的學習資源。

2.網絡學習的便利性與同步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人們可以在有網絡覆蓋的地方隨時上網瀏覽信息。并且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快速高效地查找到所需的資源。相對于傳統的書本學習,這的確能夠大大地提升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效率。同時,由于語言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通過網絡學習日語能夠即時地了解到那些層出不窮的新詞匯,新用法,這對語言學習來說意義重大。

3.網絡學習氛圍輕松更易融入

雖然對于許多日語專業學生來說,經過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十幾年,他們對課堂、書本學習已經完全適應,但難免會有學生對這種傳統教育模式感到枯燥或乏味,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反觀網絡學習,這不僅能給他們帶來新鮮感,同時根據調查數據顯示,62%的學生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超過3個小時,同時網絡又是大部分學生課余時間主要的娛樂工具,所以通過網絡學習可以大大減小學生們學習時的壓力。

(二)劣勢

1.信息量過大導致學習質量下降

一方面,網絡信息魚龍混雜,這也導致許多日語能力欠佳的學生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偽以及資源的可信度。有些信息沒有參考價值,甚至有可能完全顛倒黑白,這會成為網絡自主學習中很大的阻礙。另一方面,網絡日語學習資源的難易程度不易把握。由于學生能力高低有別,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被學生所掌握。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程度的資源也是網絡日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經常碰到的問題。

2.網絡學習缺乏系統性

在傳統的日語教學中,各個高等院校都制定了日語專業教學大綱,每個教師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但是在網絡自主學習中,由于學生對日語學習的具體方法不了解,則會導致學生們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進行學習。在前期的調查過程中,筆者也向未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生詢問過原因,共有67%的學生聲稱他們不知道利用網絡學習日語的方法,從而未選擇通過網絡進行日語自主學習,而選擇了傳統的書本學習方式。

3.網絡學習計劃性不足

W絡學習的形式高度自由這一特點,會導致自主學習的過程較為無序,使得很多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計劃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法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而也會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據調查,日語專業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會制定計劃并執行的人只占18%。

四、提高日語專業學生網絡日語自主學習的建議

針對以上提出的網絡日語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筆者給出如下建議:

(一)教師介入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們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能夠起到一些輔助的作用。他們所扮演的應該是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網絡資源的提供者和學生學習的支持者這些角色。所以在筆者看來,教師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推薦網絡學習資源

之前在網絡自主學習的劣勢中提到過網絡學習的信息量過大,甚至存在錯誤信息,導致學習質量下降。許多日語專業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網絡學習資源的獲取渠道并不熟悉,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學習中向學生們推薦或選取優秀的,適合日語專業學生學習的網站,比如滬江日語、和風日語,包括一些日本資源網站及論壇,例如日本雅虎網站、NHK新聞網、2ch等。同時,由于日劇,日本動漫等是日語專業學生經常接觸的日語資源,教師們可以向學生們推薦一些能夠反映日本社會、日本文化的日劇或動漫,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還可以讓他們學會一些地道的表達方式,更可以使他們認識到日本的社會文化、企業文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進一步地了解日本,更有助于語言的學習,甚至對于將來的留學,就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2.針對學生不足之處進行引導教學

雖然各高校設置了日語口語,日語寫作,日語聽力等課程,但在課堂有限的學習時間中,很多學生都無法獲得足夠的時間去消化課堂內容,同時也缺少練習的時間,這也是現代高校日語教學的“通病”。另外,學生之間水平的參差不齊也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課堂節奏。那么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們的網絡自主學習來彌補這些不足。以日語聽力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NHKラジオニュ`ス的網頁上選擇新聞廣播進行聽力練習。在此網站中,收聽者可以選擇普通語速(ふつう),慢速(ゆっくり)和快速(はやい)。這樣的分類選擇可以滿足不同水平階段的學習者。同時,“聽寫”是對加強聽力十分有效的方式,教師可要求學生以自己能夠適應的語速進行聽寫,并以此提高聽力能力。如果教師們能夠對癥下藥,引導學生自行進行“聽”“說”“寫”的練習,那么學生們的綜合日語能力會有大幅的提升。

3.幫助學生解決網絡學習中的困惑

在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產生困惑。由于網絡上的一些解答可信度存疑,教師就成了學生們求助的對象,他們可以從專業的角度幫助學生們解決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產生的疑惑。通過選取貼近生活的場景設計,周到細致的講解,形式多樣的練習,實用而現代的日常用語,簡單有效的聽說訓練,會使學生少走彎路。

(二)、學生的自我提高

教師的介入固然重要,但是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自己。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1.設立學習計劃

通過上文的數據顯示,在網絡自主學習中,能夠制定學習計劃并執行的學生并不多。這也會成為學生通過網絡學習提高自己的一個阻礙。因此,學生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設定好自己的目標,并且從教師提供的日語學習資源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源,分配學習時間,把握學習進度,并做好及時的自我檢查以及自我反饋,這樣才能使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優。

2.將課上學習內容自行通過網絡進行拓展學習

語言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對于一個未來準備從事日語相關工作的專業學生來說,沒有“超綱”一詞。如果學生給自己設定上限,提高水平也變成天方夜譚。因此“舉一反三”也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力之一。例如,在課上老師可能會提醒學生注意一些日語中存在的和漢語寫法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的詞匯,比如說“暗算”“大手”。在課后,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這一概念進行拓展,在網絡上進行搜索,就能夠發現更多類似的詞語,并進行積累。久而久之,這些所謂的易錯易混詞便不會成為學習的障礙,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漸提高。

五、總結與展望

網絡已經成為日語學習的第二課堂,為了提高日語專業學生的競爭力,培養新時代日語高端人才,網絡自主學習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雖然網絡自主學習有利有弊,但在教師以及日語專業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網絡自主學習勢必能成為學生日語能力提高的催化劑。網絡信息、資源日新月異,網絡日語自主學習未來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對此筆者也做了相關調查,所有的日語專業學生都認為網絡學習未來能有不錯的發展,并且其中甚至有24%的人認為網絡學習將來會替代傳統學習模式。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更多的日語專業學生將會從網絡自主學習中受益。同時,在提高網絡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學生們會掌握今后發展所必需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會使他們受益匪淺,并能夠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或者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朱麗蓉.互聯網與二外自主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3):50+77.

[2][3]李彬.網絡資源在日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運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S1):94-96.

[4]白政文.W絡環境下大學生日語自主學習模式探索[J].才智,2016(05):114-115.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朱俊華,(1995.01.20―),男,籍貫:江蘇南京,本科,無職稱,網絡日語學習。

第8篇

關鍵詞:外語學習;自主學習;網絡學習

現代外語學習越來越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外語學習的特點及當代外語教學所面臨的投入多、收效少、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等諸多問題,使得外語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2004年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提出把“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基于網絡的外語教學模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亦稱自我調節學習、自我指導學習等。關于自主學習,心理學家給出了很多定義,綜合起來,可對自主學習作如下定義: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體意識和元認知能力,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的一種學習過程或學習方式(龐維國,2003)。

從理論基礎的作用分析來看,自主學習的發展主要受到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理論的影響。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學習中,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人本主義認為,人的學習是以自主學習潛能的發揮為基礎的,人類有機體有一種自我主動學習的自然傾向,學習的目的是走向自主和自我實現。學生自身具有學習的能力,當學生負責任地參與學習過程時,就會促進學習;那種涉及學習者全身心的自動自發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學習。

外語學習中的“自主學習”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Holec首先將自主學習的理論引入外語教學領域,以后,Dickinson、Littlewood等學者都對此給出了不同的定義。由于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在英語中自主學習的名稱也不同,除了稱其為Learner Autonomy和Autonomous Learning外,還有叫Independent Learning、Learner Controlled Instruction、Self Directed Learning、Self Organized Learning、Self Study、Self Teaching和Open Learning等。我國學者束定芳教授在研究了國外學者的定義后,對自主學習的理論歸納為以下3點――態度(attitude):學習者自愿采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即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積極地投身于學習;能力(capacity):學習者應該培養這種能力和學習策略,以便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環境(environment):學習者應該被給予大量的機會去鍛煉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能力(束定芳,2004)。

二、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

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利用網絡環境提供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主動地、有主見地、探索性地學習。其實質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并在主體認知生成過程中融入學生自己的創造性見解。

自主學習是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解決問題并形成個體觀點的過程。同時,在整個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會受到教師以及社會人文等因素的影響。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主要有4個步驟(見圖1):

(一)制定學習計劃階段

首先,在網絡服務及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長、整體學習能力,以及可能影響學習活動的各種因素;其次,通過網絡課程的內容介紹,學生可以確定所要學習知識的難度、學習目標、學習時間,從而掌握認知材料、認知任務方面的知識;再次,在網絡課程以及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不同學習材料相應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一階段的分析,學生就可以制定出個性化學習計劃。

(二)確定、開展學習活動階段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資源豐富、時間靈活,教師對學生的控制相對較少。因此,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元認知策略來促進知識的遷移,并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監控。同時,在學習任務、教師指導以及網絡管理的提示下,學生逐漸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學習動機,進行認知調控,從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并強化了自我監控能力。

(三)評價學習結果階段

學習結果評價主要由學習中評價和學習末評價兩部分構成。學生主要參與學習中評價。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監控,學生可以隨時對自己進行學習中評價,反思學習過程中的進度安排,學習方法是否適用等。通過教師的學習末評價以及指導意見,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根據教師的學習末評價學生還可以反思自己的評價方式,從而加強自我評價能力。

(四)修訂學習計劃階段

學生可以根據上述學習中評價以及學習末評價的結果,及時調整學習過程,根據學習實際情況修訂學習計劃。

三、對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的啟示

在網絡環境下學習英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在英語老師的指導下制定適合自己學習的計劃。在學習期間,學生嚴格執行已定的計劃,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監控。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在與老師的進一步溝通中,學生可以隨時對自己進行學習中的評價,反思學習過程中的進度安排,學習方法是否適用,并隨時調整計劃。

由于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互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學習內容,這樣才能具有非常有效的支持性。例如,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包括預先和事后提問、帶反饋的問題、索引、導讀、所學內容回顧、學習指引等。此外,教師要注意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教學反饋從教學對象處獲得的信息,可以作為調控教學過程中的依據。在充分教學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必須注意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并盡可能及時的向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同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時間,做到教其所需,解其所惑。這樣才能有利于教與學的調節,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寫作,詞匯掌握和口語水平等,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教師還可以通過介紹英語的學習方法、記單詞的技巧以及聽力策略等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和老師可以利用電子郵件、留言板進行交流。老師可以使用留言板來信息、布置任務、補充課程材料,學生們使用留言板和電子郵件開展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討論。

例如,大學英語第6單元是關于情商的因素(The EQ Factors)。教授這個單元之前,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安排學生在因特網上查閱資料,通過搜索引擎和站點導航,能夠很快找到眾多與情商有關的英語網站,它們提供了遠遠超過課本的信息資源。學生可以就老師提供的問題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網上收集整理信息,如:What is EQ?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 and IQ?Who created the term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uld you describe interpersonal qualitites that make up EQ?What is the effect of EQ on adults……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最后學生寫出關于情商的小論文。通過資源豐富的互聯網進行學習,學生的視野最大限度地得到拓寬,通過動腦動手,成為知識的發現者,構建起他們自己的知識鏈和認知結構,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他們自己的手中。

四、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是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學生自己或是在老師指導下制訂學習計劃和策略,依托互聯網、個人電腦等媒體進行的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有利學生之間交流的加強,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提升。當然 ,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在實踐過程中會碰到一些問題 ,需要我們繼續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錢玲,范寧.網絡自主學習與元認知發展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4(4).

2、鐘志賢,謝云.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04(11).

3、龐維國.自主學習[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金霞,劉雅敏,戴艷雯.網絡自主學習與面授輔導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5(8).

5、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2(5).

第9篇

關鍵詞: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網絡;學習者

中圖分類號:G633.8

現代社會和現代教育都對大學生自主學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就當前研究現狀而言,雖然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理論研究成果,但卻尚未有效地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本文就本校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所取得的學校效果進行了走訪調查,使用問卷的形式對本校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并對結果加以深入分析,以期能夠全面了解本校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下的現狀與不足,并不斷進行完善。

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本校學院商學院2011級兩個班的128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這兩個班的學生由同一英語教師任教,使用的教材是《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

2 調查方法

2.1 四級模擬成績的統計學分析。對兩次四級模擬考試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采用計算機SPSS1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次成績分別是本次參與實驗的128名學生在入學時和第四學期末的四級模擬考試成績。

2.2 問卷調查。對128名學生就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情況進行統一的問卷調查,以期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在這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是針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以及能否合理制定學習計劃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8份,收回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為93.75%。

2.3 問卷效度。通過可靠性校驗,本次調查的每個項目平均得分為2.176,極差為1.548;每個項目的方差平均是0.512;各項目之間的相關系數范圍是-0.203-0.698,也就是說,各項目之間存在內在相關性,問卷效度較高。本次問卷共設計了30個題目,每個問題都分為四個等級進行衡量,即A總是如此,B經常如此,C有時如此,D從未如此,根據四個不同選項加以計分,分別為4,3,2,1分。本次問卷分為四個維度,即學習動機(20個項目)、學習方法(12個項目)、自我調控(12個項目)和學生評價(12個項目)。

3 實驗結果及分析

3.1 四級模擬成績對比分析。通過對兩次四級模擬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判斷大學英語自學學習模式對提高學生四級成績的影響

從表1和表2的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可以拒絕入學時考試成績和第四學期末考試成績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就是說,大學英語自主教學模式對學生四級成績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存在顯著影響。

3.2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學習目的:學生的英語學習目的和大學英語教學目的存在很大的一致性,這也有效增強了學生對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此外,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自身得到發展,受內在動機驅使,因此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已經得到有效激發。在父母和教師的期望方面,女生受父母和教師的影響要遠大于男生,性別差異和心理差異導致了男女生在學習動機上的差異。

學習方法:通過最后數據分析得知,我校學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認知能力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其中有大部分學生的狀態并不穩定,仍需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所以,在開展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以便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自我調控能力:通過最后數據分析得知,多數學生都能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并可以較好地去執行,有近七成的學生已脫離了傳統的、被動的學習隊伍,可以較為積極主動地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計劃,可以較為科學合理地安排在英語學科上的學習時間,就算沒有教師的監督,也能夠很好地完成既定學習計劃。許多學生都會主動進行課前預習,并堅持課后自主練習,有意識地提高英語聽讀能力,為了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上的學習資源,進行自我歸納和總結,不斷鞏固和完善英語知識體系。許多學生都準備了錯題本,并學會舉一反三,避免出現類似錯誤。學生的學習正在由傳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監管和指導,積極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調節與管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善學生資助學習的資源庫。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評價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判斷行為,而這種價值并非單一的,所以,評價主體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學生是教學的一大主體,自然也應該成為評價主體,從最后數據分析中得知,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參與教學評價,并通過自我評價來尋找英語學習薄弱環節,進而進行調整和完善;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學生們可以更科學、更客觀、更全面地認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盡管學生是學生的真正主人,也是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的主體,但調查結果顯示,自主學習教學的評價仍不能丟掉教師評價環節,甚至仍是主導評價方式。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靈活英語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很有幫助。

4 結語

通過研究表明,網絡環境下學生有著較強的英語學習動力,能夠科學制定學習計劃,能夠合理安排英語學習時間,并具有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能夠對自主學習進行自我監管和適時調整,學習主體意識得到了有效強化。此外,調查結果還表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仍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善。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監管和指導。在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手頭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積極開展小組學習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客觀地予以教學總結和評價,實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力爭使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因人而異,結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計劃和預期目標。同時使用各種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資助學習,督促他們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學習計劃,實現既定預期目標。在未來的教學研究中,將進一步最大化網絡的優勢,同時盡量減少網絡的副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國慶,婁玉霞.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以徐州工程學院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2]李運福,傅鋼善.網絡學習中反思性學習及模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02).

[3]高艷,郭方玲,陳麗.成人網絡學習質量調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04).

作者簡介:張加生(1977-),男,江蘇鹽城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第10篇

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學生通過接觸英語對英語的語言成分和語法規則進行認識和學習;第二階段,大學生嘗試逐步運用第一階段學習到的有關英語的語言成分和語法規則,建立運用第一階段所得知識的內在表征;第三階段,大學生通過不斷地接觸和使用英語對第二階段建立的知識內在表征進行內化和調整,達到熟練運用語言的目的(王成勝2014)。學習策略是影響大學生口語發展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在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運用學習策略有助于大學生的口語水平由低階段向高階段轉化,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二、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的現狀分析

口語是人類信息交流和思想表達的一種主要途徑,也是語言輸出的重要形式之一。一直以來,口語學習就是大學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經過對文獻的研讀及對部分大學生的訪談可知,當前學生口語學習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究其根源,由于中考和高考沒有把口試整合進來,學生更多的是針對應試教育,并且對口語水平的要求比較模糊,沒有具體的評判標準,導致許多學生口語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不高,重視度較低(侯文瑜2010)。其次,大學英語中學生缺少練習口語的機會。由于大班授課,許多學生在課堂里鮮有口語練習和展示的機會,一些相關話題的小組討論也都流于形式。一節大學精讀課程只占較小的課時安排,學生口語學習缺少積極的環境支持。再次,在大學英語課程學習中,英語的專業性不夠突出,聽說讀寫中讀與寫的輸出環節更加受到學生的重視,且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由于自身水平及條件的限制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資源,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總之,一些教育者對于大學英語口語的學習現狀概括為“耗時低效”。

三、網絡時代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培養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正逐步改變著傳統教育的教學理念,現代教學過程中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將網絡技術和傳統教育加以結合的重要性。在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網絡技術和傳統教育結合運用,有利于將學習過程和學習環境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可為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創造自然、真實的學習環境。在網絡技術為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提供了如此有利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引導大學生恰當的采用學習策略成為英語教育者普遍關心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認為,在網絡時代培養大學生口語學習策略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利用網絡口語學習社區,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

元認知策略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我的監控和評價,包括制定、調整學習目標、合理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以及評價自身的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侯文瑜2010),表現在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方面就是:大學生結合自身的口語水平等情況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英語口語學習目標,并以這個目標為前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然后按照既定計劃進行英語口語學習,并對學習結果進行分析、總結,逐步完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劉學思、陸雪芹2010)。網絡口語學習社區有利于大學生元認知策略的培養。首先,網絡口語學習社區為大學生正確定位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在網絡口語學習社區中,大學生可通過完整的測試項目確定自己的口語水平;其次,網絡口語學習社區有不同層次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供不同口語水平的學生借鑒、采用,這有利于大學生制定適合自身的英語口語學習計劃;最后,對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提高最為有利的是網絡口語學習社區為學生提供了一套自主學習—按時復習—及時糾錯—過程監控的學習模式,長期堅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通過英語口語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情感因素對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影響很大,很多學生由于緊張、膽怯、害怕犯錯而不敢開口講英語,而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關鍵在于大量的口語練習。情感策略就是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態度等方面的策略,克服焦慮及緊張心理是情感策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網絡口語學習社區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情感策略,網絡口語學習社區營造出的口語練習環境具有虛擬性,非面對面的口語練習環境消除了學生由于害怕犯錯而產生的心理顧慮,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開口,有利于克服傳統的“啞巴英語”學習模式,增強學生開口練習英語口語的自信。

(二)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的社交策略

社交策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與他人的交往活動增加自己接觸英語的機會,從而加強口語練習;二是通過學習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來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劉學思、陸雪芹2010)。英語國家的文化反映了這些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人生觀,互聯網為大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網絡資源,如英美國家的特定語言環境、習俗禁忌、文化觀念以及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的區別等,通過學習英語國家的這些文化背景知識,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風俗,在不同場合下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

(三)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的記憶策略

記憶策略是指英語口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為了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而采用的技巧和方法,通常通過采用朗讀和背誦的方式來調整語音語調、增強語感。但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單純的朗讀和背誦極為枯燥,很多學生會產生厭倦情緒,并且,這一過程中學生語音語調的正確與否沒有正確的參照,即使出現錯誤學生也不會發現,這就是中式英語出現的根本原因(楊華2013)。網絡上有許多輔助大學生朗讀和背誦的英語口語學習軟件,這些軟件中既包含了豐富的學習資料,又注重朗讀和背誦過程中的趣味性,使朗讀背誦過程真正做到結合實際語境,可很好地提高記憶效果。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語音語調進行糾正,有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英語口語發音方式。

四、結束語

第11篇

關鍵詞:遠程教育;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現代遠程教育的迅猛發展,網絡自主學習成為當前重要的一種學習模式。遠程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便捷、廣闊的學習空間與平臺,但同時對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遠程教育中的自主學習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要求學生在師生時空分離的情境中,自己制定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時間和地點,控制學習過程,經常性地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做出評價,并調節和修正自己的學習行為。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業質量與素質培養,充分了解遠程教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提高遠程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近年來,基于網絡背景下的自主學習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西方各國甚至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隨著國內網絡教育改革的推進,網絡自主學習研究開始受到眾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網絡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實施策略、元認知、教學模式、影響因素等理論探討,實踐探索及實證性研究相對薄弱,尤其對當前國內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測評及現狀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隨著國內遠程教育的逐步推進,調查分析遠程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現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素質情況、以及自主學習中學生對外界的需求與意愿,對有針對地采取措施來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也是當前遠程教育中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試測

為初步了解我校遠程教育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參考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測量工具,如Guglielmino的自主學習意愿量表(Self Directed LearningReadiness Scale,SDLRS)、Oddi的繼續學習量表和D.Paul Pintrich學習動機策略問卷MSLQ等。并結合zimmerman教授提出的自主學習過程六維度,圍繞自主學習的六個核心要素(5W1H)及需要匹配的能力素質,編制了簡潔的試測問卷。試測內容涵蓋了自主學習的六個維度:學習動機、元認知能力、資源利用能力、學習認知能力、自我激勵能力、合作能力。此外,對學生希望從教師、同學等其他外部環境獲取的指導與協助意愿,以及需要從哪些方面、以何種方式獲得指導與協助等進行了調查。

調查對象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的遠程教育學生為主,采用在線問卷調查形式,隨機發放528份調查問卷并回收有效問卷517份。根據自主學習三個階段、六維度的表征性,對517份有效問卷的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見表1。

表1左欄歸納網絡自主學習在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六個維度的能力素質表現;右欄顯示了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試測統計結果,根據517個樣本統計了自主學習三個階段、六個維度的18組數據,每組數據值為具有該特征的樣本數量占總樣本數量的百分比。三階段六維度的18組數據特征,可大致反映出受試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狀態及分布特征。

三、試測結果分析

從調查數據在三個階段的分布來看,遠程教育中約50%的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中級階段,具有相對穩定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有一定的自我調控、反思能力及合作意識,在網絡自主學習中能做到主動調整學習計劃、學習方法,但學習興趣與習慣的維持對外部環境(如網絡資源、教師指導、同學交流等)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并希望教師協助制定學習計劃,給予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希望與同學進行在線或線下交流與互助。約30%的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高級階段,表現為具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和持續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與技能,有自我激勵與合作精神,對網絡自主學習能應付自如。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初級階段,經常處于忙亂、無計劃的學習狀態,自我認知與管理能力較弱,且缺乏從外部環境中尋求支持與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第12篇

關鍵詞:網絡學習;網絡環境;因素

中圖分類號:G434

隨著高等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不斷發展,網絡、數字圖書館在推動高等教育信息化、促進大學生有效學習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數字化圖書館可以查閱各種文獻,極大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但是,網絡資源提供的豐富的教學功能幾乎被娛樂應用所覆蓋,大部分學生上網期間集中于聊天、游戲、娛樂、購物,真正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時間很少,網絡學習已偏離了初衷。[1]因此,探討提高大學生網絡學習效率的策略,對于培養大學生網絡學習能力,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引導大學生正確合理的利用高校教育信息化資源開展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研究過程

在文獻調研基礎上,筆者從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環境三個維度設計問卷。選取鄭州、洛陽、駐馬店市部分高校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88份,回收率為97%,其中有效問卷385份,有效率為99.2%。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大學生學習動機

對網絡學習進行監控、修正和評價,是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網絡學習能力的表現。在問及“您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執行能力如何”時,42%的學生表示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執行能力較差,34%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24%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且執行力較強;在“您是否有明確的網絡學習計劃”的問題上,15%的大學生選擇“有,并按時執行”,42%的學生表示執行力很差,其他同學則表示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

在上網目的問題上,42%的學生表示通過網絡主要進行聊天、發郵件、看娛樂綜藝節目和熱門電影等。10%的學生喜歡瀏覽知名的購物網。部分學生將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花費在網絡游戲上,其中44%的學生每天游戲時間不少于3小時,19%的學生每天游戲時間3-2小時,17%的學生每天游戲時間2-1小時。

2.2 大學生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大學生開展網絡學習。調查發現,52%的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幫助很大”,他們認為通過網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增加專業知識。42%的學生認為“幫助不大”,6%的學生認為完全“沒有幫助”。在“您是否有專門安排網絡學習時間”的問題上,16%的學生選擇“有”;此外,部分學生對網絡學習無任何主動意識,“能自主查找學習資源”的學生占10%。

2.3 大學生學習環境

針對網絡學習環境,本次調查從學習內容、交互方式、學習氛圍三方面進行。在學習內容方面,41%的學生認為網上的學習資源適合自己,22%的學生認為網絡學習資源太少,不及課本學習效果。在交互方式方面,75%的學生認為信息得不到及時、快速地反饋,25%的學生認為反饋內容不全面或無用處,43%的學生認為交互模式不合理。在學習氛圍方面,45%的學生認為網絡學習氛圍欠佳,在網絡學習中太過孤單。52%的學生在接觸網絡資源后,容易受網上不良文化的影響。關于“您對網絡學習中的交流協助、學習條件、網絡資源因素的滿意度如何”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3 研究結論

在個人層面,大學生自身控制力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學習氛圍的影響。部分學生缺乏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控,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強烈的學習動機。當在現實學習、生活或人際交往中遇到挫折時,往往逃避現實,沉迷虛幻的網絡,尋求自我安慰。

在學校方面,隨著校園數字化建設的不斷發展,部分高校過于重視硬件的建設和投入,忽略了軟件環境的建設,如優良的網絡學習環境的創建。對學生的網絡資源利用缺乏有效的引導和監控,缺少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機制。

在社會方面,相對于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相關部門難以對不良信息和游戲嚴格過濾,導致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娛樂和泡沫文化,極易誤導學生。

4 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的相關策略

如何提高網絡資源利用,促進大學生科學的自我管理,是網絡時代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努力:

4.1 學生加強自我管理

學生要積極制定學習計劃并隨時調整學習進度,監控、測試、修正和評價學習過程和效果。加強自律,努力實施學習計劃,自主開展網絡學習,快樂、主動、積極的學習。[2]網絡學習環境中的誘惑因素遠大于傳統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態度是保證學習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學習中要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自覺抵擋外界的各種誘惑,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自我管理。同時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做好人生規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充分地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提高自己。

4.2 學校加強管理與疏導

良好的學習資源是網絡學習開展的基礎,學校要創建優美、和諧的網絡學習環境。首先,從網絡課程和課件設計出發,把網絡學習環境營造成能夠吸引學習者學習的良好環境。針對不同的需求開發學習課件,使學生能夠方便的獲取所需資源。另外,加強網絡學習中的交流功能建設,保持老師和學生溝通渠道的暢通。使網絡學習社群、班級真正活躍起來,讓學生把網絡學習社群作為自己生活、學習和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加強監管力度,通過相關技術對學生上網進行監控和記錄,將記錄反饋給學生以便反思和調整;屏蔽不良信息,降低學生接觸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學校應做好宣傳工作,舉辦與網絡學習相關的活動,讓學生真正了解、接納網絡學習的益處。[3]

4.3 相關部門完善管理機制

教育部門應重視大學生網絡文明安全教育,加大對學生健康上網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和網絡倫理道德的宣傳力度。如開展“綠色網絡、文明上網”教育行動,鼓勵高校召開“遵守公約,文明上網”的專題會,倡導學生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誘惑。盡快完善網絡行為規范,對網絡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同時制定策略,對違規營業點加大處罰力度,禁止網上的不良信息傳播,努力凈化網絡環境,給學生一個安全、干凈的網絡環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學習已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應該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培養大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大學生盡快適應和駕馭信息化條件下新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模式,克服網絡的負面影響,從而不斷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葉偉劍.大學生網絡課程學習行為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4(06):101-105.

[2]羅浩.大學生基于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的現狀與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汪瓊.網上教學成功四要素[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00-1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丹巴县| 邛崃市| 乌兰浩特市| 咸阳市| 平远县| 图们市| 辽源市| 汉源县| 安平县| 南丰县| 永川市| 鲁山县| 汉寿县| 克什克腾旗| 隆安县| 牙克石市| 星子县| 江川县| 历史| 二手房| 汪清县| 大兴区| 怀仁县| 保德县| 宾川县| 敦煌市| 民和| 专栏| 永仁县| 巫溪县| 渑池县| 锡林浩特市| 民勤县| 福贡县| 姜堰市| 保亭| 静海县| 平南县| 韶关市|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