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09:25: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鄉村教師先進事跡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我是一個對未來滿懷憧憬的年輕人,我是一個年輕的黨員,也是一個年輕的教師。我兒時生活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楊家寨。在外求學的生活中,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那片古樸別致的侗鄉木屋;掛念我那些憨厚樸實的父老鄉親們,更是想念那位近乎愚公的小學老師——楊再享。
我的母校是一所深山小學,除了破爛不堪的校舍和缺胳膊少腿的課桌外,幾乎一無所有。嚴冬里,呼嘯的被風裹著雪花,無情的撲打在100多名師生,老師打起精神講課,學生打著哆嗦聽課。面對學校的窘況,楊再享老師在他的日記中寫到:“學校就是我的家,把家建設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此后,他起早貪黑,將40多套爛課桌全部修好。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先后對校舍進行了全面維修,將800多平方米的窗戶裝上了玻璃;整修了圍墻個廁所;還從城里背回來1000多冊圖書。在改變校貌的過程中,只要沒有上課任務,楊老師就會加入到施工隊伍中,他常對教師們講,學校困難,請幾個人只是把把技術關,自己多出點力,學校就少開支點。有人算了筆帳:如果講楊再享在楊家寨小學的4年中所做的義務工算成工錢,他至少可以領8000元以上。為了學校,楊老師費盡心血,身體一天天瘦弱,一個160多公分高的男子,體重竟然不到90斤。
在楊家寨,人們經常看到一個肩掛挎包,手拿電筒在山間小路上深一腳、淺一腳的身影,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楊再享老師走村串寨、傳播科技知識去了。為了使村民早日脫貧致富,他利用夜間和雙休日,按寨落分布就地舉辦“灶堂”學習班,手把手教群眾學習科技知識,傳遞致富信息,為了這,楊老師不知多少次踉蹌在山區的小路和田埂上。一次,他在串寨中謊稱自己吃過飯,夜深回到學校時,饑餓加勞累引發了嚴重的胃病,昏倒在家門口,妻子發現趕緊將他扶起來,又是掐人中,又是大聲哭喊,年僅一歲多的孩子嚇得躲在門角直哭。醒來后,妻子要給他做飯,他連忙擺手:“別弄了,會妨礙隔壁的老師休息,影響第二天上課。”吃完孩子剩下的冷飯,他又進屋備課去了。
楊再享老師在新世紀的第一天留下了這樣的一段話:“自古忠孝兩難全,我已離不開發展中的楊家寨小學,我不能忘卻黨的誓詞,敬愛的父母啊,請理解,原諒我這不孝的兒子吧!”楊老師是家里的頂梁柱,父母年近七旬、體弱多?。皇迨迦踔?、生活難以自理;叔嬸癱瘓在床、無兒無女無人照料;唯一的哥哥外出打工已有10年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妻子沒有工作;小孩嗷嗷待哺。所有的這些,都要靠楊老師每月500多元的工資來維持,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向貧困學生資助了1100多元。
2001年7月6日,楊老師獨自承擔暑期守校任務,為了讓學校干干凈凈放暑假,他只身去割教室外的雜草。萬萬沒有料到,剛割完一半,左腳被一條毒蛇咬傷,毒液入體產生的劇烈的疼痛使他一頭栽倒在地,雙手抱腳蜷成一團在地上翻滾,滿頭都是豆大的汗珠…鄉親們聞訊忙著找止痛藥,鄉教辦迅速籌集了1000多元錢讓他抓緊治療??伤麉s說:“這些錢可以辦不少的事,我的傷不要緊,敷點草藥過幾天就會好的!”治療期間,他和前來探視的人閉口不提傷勢,只是和大家共同展望美好的未來,反復交代要把學校辦好,決不能讓一個娃娃失學??伤脑氲?,自己本就弱不禁風的身體已經無力抵抗蛇毒的侵襲了。7月16日,楊老師已全身浮腫,鉆心的疼痛使他全身的衣服被汗水浸泡,他已經明顯感到死神正一步步向自己逼近。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緊緊揣著妻子的雙手,全身顫抖著說:“這些年沒讓你和老人、孩子過上一天好日子,我有愧,你無論如何要送孩子出頭,好回來書,這里需要文化啊…”。見妻子點頭,他滿意的笑了。
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們尊敬的楊再享老師,揣著對黨的堅定信念,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眷念,走完了短短33歲的人生旅程,但他愛這片熱土,愛這些孩子,是愛,支撐起了他15年扎根邊遠山鄉的堅定信念。歷史的車輪總是不屈不撓地滾滾向前!我,一位新世紀的年輕人、一名后來者,我希望做一名楊再享老師的愛的延續者,用奉獻去編織人生的夢想,在山村小學里傳播知識,傳遞山鄉教育信念,做一課持久燃燒的火種。朋友們,讓我們懷揣著年輕的夢想在此約定:我們要將生命之光綻放出絢麗的光芒。
耕耘者,孺子牛也。兩年來,**縣人事局在工作中,做到了突出一個重點,抓住一個契機。突出一個重點就是突出人才強縣戰略這個重點,他們深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關鍵在落實,在工作中他們腳踏實地貫徹省、地人事政策和方針,堅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了符合本地區實際的《人才工作五年總體規劃》,并按照步驟抓好組織實施。同時在人才的引進、使用、培養等環節上狠下功夫,積極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在人才推薦使用上,20xx年他們把全縣各方面的人才基本情況做了摸底調查,并將這幾年來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進行了分類,同時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20xx—20xx年,向社會各屆提供人才咨詢服務1500人次,推薦人才200余人,共有50名畢業生通過人才中心這個中介找到了工作;在人才引進方面,20xx年8月**縣人事局在大興安嶺地區人事局引智辦的協調和幫助下,成功地引進了一名美籍英語外教,這是**縣首次引進外教,外教的引進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該縣英語教學水平薄弱的問題,受到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贊譽,稱**縣人事局為引進人才的“紅娘”;在人才的培養中,20xx年**縣人事局根據《大興安嶺地區20xx—20xx年人才培訓計劃》的要求,對**縣497名公務員進行了《行政許可法》、《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的培訓,并完成了培訓的考試工作,同時他們還積極與外省市聯系,讓**縣的中青年人走出去學習、深造,20xx—20xx年共派出學習深造人員100余人,有力地支援了縣域經濟建設。抓住一個契機就是要抓住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這個契機,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他們通過召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人事工作者應該做些什么的討論”,進一步明確了基層人事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明確了要在工作中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研究人事人才工作理論,查找自身的不足,解決發現的問題,為振興東北經濟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公正
公道正派,也正是孺子牛的本色。**縣人事局在20xx—20xx年組織了多次招考錄用的考試。隨著考試選拔人才形式的出現,招考工作就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關注,這就對**縣人事局的招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歷次的公開招考過程中,他們堅持“對考生負責,為考生服務”的原則,在考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每次招考都由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在出題、監考、評卷、面試、公示、考核等多個環節做得非??b密,他們知道考試組織的公正與否,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20xx年**縣人事局在召開“兩風”建設監督員座談會時,**鎮社區辦主任說了這樣一件事情:在20xx年**縣公開招考社區工作人員時,有一位考生對招考工作的公正性存在疑慮,當時他找到了這位社區主任,希望他能夠幫助拖一拖關系,走一走后門,但這位社區辦主任說:“**縣人事局是一個公道、正派的單位,他們是非常講原則的,這次考試一定會在公正、公開、公平的環境下開展”,但是這位考生還有些將信將疑的說:“我聽說名額早已內定,我雖然成績好,可能被人頂掉”,社區辦主任說:“請你相信他們”。這番話在整個考試結束后,得到驗證,這名考生考上了社區。后來他說:“**縣人事局是一個公道正派的集體”。近三年來,**縣人事局舉辦了多次招考工作,為縣域經濟選拔人才近100人,但是沒有出現一例因為考試不公正,而出現考生上訪,沒有出現一例違規操作,影響招考的公正性。
改革
任何改革都是有風險、有阻力的,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改革也勢在必行。**縣人事局做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鄉鎮機構改革的具體執行者,在工作中,他們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積累改革的經驗。20xx年在**縣鄉鎮機構改革中,他們立足縣情,從大局出發,按照“既要積極、
縣人事局先進事跡材料-俯首甘為人民孺子牛第2頁
又要穩妥”的方針開展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他們明白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其改革的成果直接影響明年縣直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工作中,他們從出臺《機構改革方案》、《競爭上崗方案》到競爭上崗的考試、考核等環節都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增強了機構改革工作透明度,做到了競崗人員滿意,社會認可。在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中,他們總結出了這樣幾點改革經驗。一是對改革工作要“勤”,即要勤奮學習、勤奮工作、認真研究借鑒外縣(區)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的完善自我;二是要“實”,即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深入基層、深入第一線,獲取第一手資料,傾聽基層的聲音,解決改革中的問題;三是要“細”既要細致入微、周密安排,既要總攬全局,又要注重細節,保證改革順利進行;四是要“慎”,即要謹慎對待機構改革工作,不武斷、不強制、不命令。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按照上級要求的時限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改革達到了調動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目的,機構改革后,鄉鎮機關工作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奉獻
“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這是對奉獻精神最為本色的一種詮釋。**縣人事局在工資福利、軍轉工作、在急難險重和幫扶工作中,體現出了一種孺子牛的奉獻精神。這幾年來該局的工資福利工作每年都要為3000多人次審批各種工資手續,他們每天都在迎來送往中,在復核工資表中緊張度過,有時恰逢工資改革,上級要求的時間緊,他們又秉燭夜戰,甚至連續工作48小時,有時又應對詢問工資者十幾遍的詢問,他們都不厭其煩的解釋,在忙碌和重復中展現他們的奉獻精神。兩年來,**縣人事局累計加班達到200余天,平均每人加班20天,他們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默默的在為人事人才工作做著貢獻。在軍轉工作中,**縣人事局在20xx年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落實了7名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的社會保障工作,縣政府在財力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將20xx年的取暖費、獨生子女費發放到軍轉干部手中,并補發了20xx年、20xx年的取暖費和獨生子女費,并在縣醫療保險局為軍轉干部建立了醫療保險專戶,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軍轉干部親切的稱**縣人事局為“娘家”。在急難險重的工作中,**縣人事局更是表現出了奉獻精神,20xx年3月19日**縣突發森林大火,**縣人事局的全體男同志都沖到了打火第一線。俗話說“春凍骨頭、秋凍肉”,春天的寒冷他們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但是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更大損失,他們義無反顧。當時晝夜的溫差達到30℃,夜里最低的溫度達到-20℃,每個人都睡在透風的帳篷里,但是深夜就被凍醒,那時帳篷里的礦泉水已被凍實心,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堅持了26天不下火線,但是山火從3月一直燒到6月,**縣人事局全體男同志又先后3次上山撲火,平均每人上山打火時間達到42天。**縣人事局在撲救山火中,克服了初春的嚴寒,克服了雨天潮濕的氣候,克服了“非典”帶來的恐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唱響了奉獻者之歌。由于**縣人事局在撲救山火中表現突出,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撲火先進集體,有一人被評為地區撲火先進個人。在幫扶工作中,**縣人事局一直把幫扶工作做為聯系群眾,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紐帶,把幫扶工作做為開展群眾工作的落腳點,把幫扶工作做為走群眾路線的根本出發點。近三年來**縣人事局,共為幫扶對象捐資捐物達到25000元人民幣,已幫助三個幫扶對象脫貧。20xx年**縣新一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啟動后,**縣人事局立即與幫扶對象下崗職工徐海進行了對接,并先后6次到他家了解情況,同他探討致富路子,為他的脫貧想辦法、出點子,使他重新樹立了脫貧致富的決心和信心。20xx年9月徐海確定了養殖泥鰍的項目后,需啟動資金6000元,**縣人事局知道后,每名職工捐款600元,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為他的脫貧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