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5 02:25: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助產士自我評價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那么我們應怎樣讓學生快樂起來呢?初三復習課知識量大,任務重,時間緊,如何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達到最好的復習效果是每個家長、每個學生、每個老師時時思考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踐,希望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讓學生真正快樂起來。
(1)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由衷地信任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能夠“自我實現”。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包括針對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建構主義的教學與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視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和促進學生形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取得成功,都希望獲得成就感,因為成就感能使人快樂;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設置有層次的練習題目,讓不同的學生獲得相同的感受,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當然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對基礎差的學生設計較簡單題目,但又不能太簡單,要讓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結論,這樣才能體會到快樂,如果答案太易得出,反而讓學生感覺沒意思,就沒有成就感產生了;對基礎較好學生要設置較難題目,當然難度也不能太大,俗話說,水到絕處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讓學生自己通過努力解決,體驗”絕處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從而獲得成功,感受快樂。當然典型題目的選取也很重要,典型題目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須做一些教育的準備:要進行鉆研,要頭腦理智,要能忍耐,還需要自我克制,要少對孩子命令。”因此教學準備很重要,教師要充分分析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
(2)師生共同分擔學習過程的責任,一起制定課程計劃、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內容;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包括他自己的學習經驗或其他經驗,書籍及各種參考資料,社會實踐活動等等;讓學生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學習方案,自己對學習情況做出評價;創造一種真誠、關心、理解的促進學習的氣氛;教師的作用是“催化劑”和“助產士”而非權威;通過意義活動和促進友好關系,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發展自己。
羅杰斯認為,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因為學生最清楚這種學習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導致他想要知道的東西、是否明了自己原來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通過學習評價,可以了解學生學習已達到的水平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上的難點是什么,有那些缺漏。由此分析造成學習不利(或有利)的原因,確定進一步學習的對策和措施。因此教師要多采用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產生,獲得快樂。
(3)深度反思,積極對話,歸納總結題目解決通法和特殊方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教學反思包括教師的反思和學生的反思。波利亞曾說:“教師講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萬倍的是學生想了些什么,學生的思路應該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教師的作用在于系統地給學生發現事物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反思“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反思。做練習是鞏固知識、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獲得解題方法的必要手段;但大量的重復練習會讓人覺得枯燥感到煩惱,不利于學生快樂學習,甚至厭倦學習,因此教師在布置練習時要有選擇,選用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題目,題目在精不在多;讓學生認認真真做一個題,把題目包含的知識點、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策略搞清楚并記住,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這比讓學生做十道、百道題卻記不住要好得多。因此讓學生進行反思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有人說,角度比思維重要;選擇比勤奮重要;創新比學習重要;能力比學歷重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