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10:58: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檔案局工作經驗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藝術檔案;研究;現狀
藝術檔案是專門檔案的一種。劉國華的《科技檔案管理學》中:“專門檔案是指除文書檔案和科技檔案之外的,在專門活動中形成的所有檔案。包括:會計檔案,人事檔案,訴訟檔案,病歷檔案,婚姻登記檔案等”。珍貴的文化藝術檔案,不僅是文化藝術活動的真實見證,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脈。藝術檔案工作是文化事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自1983年文化部,國家檔案局聯合印發《藝術檔案工作暫行辦法》以來,藝術檔案工作已經走過近30年歷程。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不斷繁榮發展和各地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實踐的不斷深入,文化藝術檔案工作得到穩步推進,有序開展。文化藝術檔案收集整理進展順利,為國家留存了極其寶貴而豐富的文化藝術檔案遺產。同時,藝術檔案作為一門新興的檔案學邊緣學科,已初步擁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概況為:在藝術檔案工作實踐中,用于指導,監督作用的,由文化主管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制定的藝術檔案有關的文件,法規,教材,行業標準及一線藝術檔案工作者撰寫的實踐經驗等理性總結。盡管和別的檔案分支學科相比顯得數量小,稚嫩,單薄,淺顯,處于起步階段。有必要對其進行梳理匯總,以勾勒出其基本的研究現狀供參考。
一、相關文件
藝術檔案產生在文化藝術單位,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藝術生產,研究,活動的各自特點制定了用于規范,指導藝術檔案工作的針對性意見,通知,政策等文件,是藝術檔案研究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1.用于指導藝術單位藝術檔案工作的文件
藝術檔案工作開展前期,主要是通過檢查,評選先進,經驗交流會等形式使全國藝術檔案工作能夠較快發展。2001年9月,文化部辦公廳辦機檔發〔2001〕33號《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是為進一步加強對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督促,指導,貫徹落實好新修訂的《藝術檔案管理辦法》和《省級文化藝術單位藝術檔案檢查要求》的文件。
2.用于指導“大型藝術活動”藝術檔案收集的文件
國內,國際各類文化藝術節,評獎,調演,匯演和大型展演等活動學術會議,是文化藝術檔案的集中展示。近年來,我國大型文化藝術賽事活動名目繁多.以戲劇為例。如:“世界戲劇節”“國家文華大獎”“文華新劇目獎”“中國藝術節大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現代戲會演”“中國戲劇節”“中國曲藝節”“中國豫劇節”等。這些活動不僅生成了大量的紙質文件材料,而且形成了豐富的照片,圖表,錄音,錄像,光盤和實物等不同載體的藝術檔案。2006年3月文化部辦機檔函〔2006〕80號《文化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大型文化藝術活動檔案管理的通知》,強調了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中藝術檔案收集的重要性,明確規定主辦,承辦單位的職責。從制度上保障了大型藝術活動檔案的收集。
3.用于指導“文藝基礎資料保護”的文件
為了保護多姿多彩、輝煌燦爛的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建國以來,文化系統組織開展了多次規模不等的民族民間文化調查活動,收集,整理了大批第一手資料。特別是始于80年代被譽為“中國文化萬里長城”的“十部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的編撰。在此過程中,全國十多萬文化工作者經過20多年的采風,普查,整理,收集,積累了許多寶貴基礎資料,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這些珍貴資料大都保存在承擔“十大集成”主要撰寫任務的文化藝術研究單位圖書資料部門。2006年7月13日文化部,文教科函〔2006〕1334號《文化部關于加強文藝基礎資料搶救,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針對民族民間文藝基礎資料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文化系統基礎資料建設和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強調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搶救和數字化永久保護。采取摸清文藝基礎資料的數量,種類,珍貴程度,保存狀況,建立數據庫,保護的認定,備案,問責制度等措施。
4.用于宏觀指導藝術檔案工作的綜合性文件
為了對初步形成的文化藝術檔案工作骨干隊伍進行培訓。2008年9月8日由文化部中國藝術檔案學會主辦,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承辦了“文化部藝術檔案業務培訓班”。會后文辦發〔2008〕37號《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藝術檔案工作的意見》是近年來全面、科學、具體,指導藝術檔案工作的綜合性文件。
二、相關法規
1987年頒布的《檔案法》標志著我國檔案事業管理步入了依法治檔的新階段。2002年2月1日文化部,國家檔案局第21號令《藝術檔案管理辦法》,是藝術檔案專門法律法規。它科學界定了藝術檔案主體的權利和義務,規定藝術檔案定義,明確管理,機構與人員。從內容上,載體形態上劃分歸檔范圍。明確文化藝術單位對藝術檔案的權限,收集職能,藝術檔案與藝術資料的區分。明確了收集與整理原則,強調名老藝人藝術家和散失藝術檔案征集。規定了分類設置,組卷規則,及非紙質載體藝術檔案的分類編號,藝術檔案的保管期限。明確管理制度,職責范圍,撤銷合并接收,運用先進技術開發藝術檔案信息資源。劃定藝術檔案歸檔范圍。為健全文化藝術檔案領導管理體制,管理機構,加強收集整理和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任務和要求,為藝術檔案的管理和建設,依法監督檢查,維護藝術檔案的完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它的頒布和實施,對保護積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將產生的積極作用。使藝術檔案理論上升到法理層面。
三、相關教材
藝術檔案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已經成為當代檔案學領域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和具有美好發展前景的學科。隨著文化體制改革,藝術表演團體企業化管理,藝術資料人才奇缺,藝術檔案流失嚴重,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藝術單位公開招聘的藝術資料崗位也成為眾多高校畢業生的選擇。由此產生了對藝術檔案專業人才的需求市場。為了更好地指導、規范全國文化藝術檔案管理人才市場,提高和培養藝術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2008.11文化部辦公廳編《藝術檔案管理讀本》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它吸收檔案管理辦法及相關文章作為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國外理論前沿借鑒先進理論成果和豐富經驗,詳細闡述了藝術檔案與藝術檔案工作,藝術檔案收集,藝術檔案整理,藝術檔案的利用和檢索,藝術檔案信息化與數字化管理,藝術檔案的保護與庫房管理等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突出科學性,時代性,簡明性,實用性,體現文化藝術檔案學科最新研究成果和知識。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是藝術檔案學第一部全面、科學、系統的理論專著。
四、行業標準
標準化工作是檔案管理現代化的基礎條件和必要前提。藝術檔案整理是指按藝術材料形成的來源、內容、時間、形式等方面的要素,對藝術材料進行系統分類、組合、排列、編目和數字化處理,使之有序化的過程。為實現藝術檔案整理的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提供行業管理遵循的基本法則。文化部頒布《藝術檔案整理規則》(征求意見稿),要求嚴格按照《藝術檔案整理規則》,切實做好各種載體形式的文化藝術檔案材料的收集歸檔工作,確保藝術檔案,藝術資料規范整理。
五、研究文章
目前全國有5000余人從事藝術檔案工作。筆者以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數據源進行統計。輸入“主題”“藝術檔案”檢索出629條藝術檔案文章,范圍在(1980―2011)年度。對某一領域研究論文的主題進行分析,可以揭示該領域研究的基本特點,發展動向和發展規律。在629篇藝術檔案論文中,經過分類梳理其研究主題涉及:
表1 文章主題統計:
分析:藝術檔案研究主題主要集中在三個大的方面:1.基本概念研究(藝術檔案本體的定義,性質等基本概念)2.管理方面研究;:各類型藝術單位,各種載體形態的藝術檔案管理方法。3.綜合性主題研究:現代科技在藝術檔案中應用,文化體制改革,大型藝術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藝術相關主題。存在問題:雖然藝術檔案研究文章主題廣泛,但論證不夠深刻,仍處于實踐總結的較淺層面,起步階段。
表2文章數量統計:
分析:藝術檔案主題文章只占檔案主題文章的0.38%。說明其在檔案學術研究中的邊緣位置。
表3 文章作者單位統計:
分析:1.發現藝術檔案具體涉及和分布集中在上述部門和單位。2.作者來自文化系統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系統外的新聞媒體,圖書館,檔案館,藝術高校等機構。人員數量不多涵蓋面廣。說明藝術檔案理論研究已經深入到文化藝術一線。并得到重視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表4藝術檔案發文量統計:(1980―2011)
分析:發表過4篇以上藝術檔案文章的期刊有30種。主要分布在檔案類核心期刊,戲劇,電影,圖書館類期刊占總發文量的58%。其余的42%文章則分散在全國各地121種報紙期刊中(圖書館學,文藝,藝術,科學,教育,美術,戲曲藝術,科技信息,廣播,影視,檔案)可謂五花八門。說明藝術檔案理論研究是具有普遍性,廣泛性,兼容性,滲透性,交叉性的,各個相關學科都能接受。從文章形式看多是工作經驗總結,調查報告,會議記錄,管理方法等,明顯處于初級階段。從文章的發表分散程度來看,說明藝術檔案文章還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刊物可供發表。在檔案類期刊中《浙江檔案》發表藝術檔案文章最多,在藝術類期刊中《內蒙古藝術》發表藝術檔案文章最多,說明藝術檔案的邊緣和交叉特點。
結論:目前藝術檔案學是一個位于檔案學和藝術學的邊緣,交叉學科。作為專門檔案的一種,藝術檔案研究現狀是比較完備的。得到各主管部門應有的重視,初具規模并具有美好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文化部辦公廳.藝術檔案管理讀本[M].文化藝術出版
社,2008,239-268
[2]劉國華.科技檔案管理學[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19-20
[3]張萌.新時期的藝術檔案收集工作[J].蘭臺世界 2010,
936-37
[4]唐淑香,李利.國內圖書館營銷研究論文的定量分析 [J].河
南圖書館學刊,20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