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1 13:51: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象征主義;寫作手法;諷刺
象征主義技巧包括象征體和本體兩個方面,象征體和本體之間必須要有內在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依靠聯(lián)想建立,就是從一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lián)系的別的事物,也就是從本體想到象征體的相似點、相近點,從而使抽象的思想、意義、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它是一種隱晦、含蓄而又能使讀者產生體會愉悅的美感的技巧。美國批評家格蘭斯登評論說:“《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比福斯特的其他任何作品更接近于簡?奧斯丁的作品(特別是《傲慢與偏見》);但它是其小說中最具有勞倫斯作品特點的一部。”作者福斯特善于利用細節(jié),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和暗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矛盾等,將象征主義技巧熟練的運用到作品中,使得其作品精彩紛呈,耐人尋味。
1.標題的象征意義
標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The Room With a View)中,“view”本身有兩層意思。一是風景,景色;二是觀點,看法。小說一開始,便以“看的風景的房間”這一情節(jié)吸引了讀者的眼球。露西與表姐因沒能得到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而懊惱,好心的老愛默生先生立即愿意把他和兒子有風景的房間讓給她們。愛默生先生這一慷慨的行為象征著他們父子對熱忱生活的觀點,他們代表著意大利式的熱情奔放的生活態(tài)度。然而這一做法在中世紀卻是不被接納的。“身份較高的游客們對此震驚”,就連當事人巴特利特小姐也吃了一驚。兩撥人的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對比,達到了諷刺人們腐朽思想的效果。最終在牧師畢比先生的調節(jié)下,幾經波折交換了房間。畢比先生代表的是傳統(tǒng)宗教,腐朽思想與熱情奔放的態(tài)度的溝通竟然需要宗教做為媒介,這也是一處諷刺。
與愛默生父子不同,露西的未婚夫塞西爾的“房間”與“風景”卻又別有意味。他說“我有個想法――我敢說是個錯誤的想法――你我一起在房間里時,你感到更加自在。”他說他常將她和某種風景聯(lián)系在一起,而她卻將他和沒有風景的客廳聯(lián)系起來。塞西爾的“房間”是對露西的專斷控制,他總是想保護露西,時刻想改變露西的性格使她融入他的世界。他告訴她怎樣才算迷人,符合淑女的標準,告訴她男人心中女孩子的氣質。而他卻忘了“風景中最要緊的是空氣和距離。”他高喊著民主,卻連最基本的自由也不愿意給露西。
“風景”與“房間”貫穿全文,使之有了更廣闊的意義。房間代表著令人窒息的室內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英國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塞西爾便是其代表。而風景代表著開闊的戶外,它象征著大自然,自由,真誠和愛。喬治是其代表。他說,“即使我把你抱在懷里時,我還是要你有自己的想法”。這正是露西所向往的自由和獨立,也是她沖破重重阻礙,推掉婚約,與喬治在一起的動力。
2.人物名字的象征意義
女主人公露西的姓“Honeychurch”是一個重要的象征,“Honey(蜂蜜)”寓意大自然賦予的甜蜜,而“Church(教堂)”則代表了封建傳統(tǒng)的教條,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試問自由的甜蜜與封建教條如何并存?一方面,夏洛蒂告訴她“女人的使命是鼓勵別人去取得的成就”,“如果她親自去沖鋒陷陣,那么她將受到指責,繼而被人看不起,最后大家將不理睬她”。塞西爾保護欲的說詞也禁錮著露西,促使她想要多讀書以迎合他的標準;另一方面“她心底也涌現(xiàn)出各種奇怪的欲望。她也迷戀狂風,迷戀波瀾壯闊的全景和一望無際的綠色大海”。“狂風”,“全景”,“大海”都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露西向往它們,也正代表了她對無拘無束的自由的追求。因此她的骨子里有兩種思想在掙扎。
塞西爾的姓氏“Vyse(維斯)”與wise(智慧)諧音。表面上塞西爾博學多識,是一個智慧的人,但他的智慧卻是在傳統(tǒng)文化道德的教育下形成的,難免具有了陳腐虛假的影子。如“他碰到不痛快時,總是煞費苦心的與人周旋,本來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的時候,他卻要巧妙的講上半天。”作者在這里就諷刺了中產階級智慧的愚腐。
再如馬車夫法厄同,他與希臘神話中的法厄同同名。法厄同是太陽神赫利俄斯和海洋仙子克呂墨涅的兒子,人們都不相信他是太陽神的兒子,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他懇求父親讓他駕駛一天太陽車。結果法厄同由于缺乏經驗,車毀人亡。在此文中,福斯特刻意選擇了這個名字,馬車夫法厄同雖然是一個次要角色,但是他莽撞直率的行為體現(xiàn)了意大利人熱情、開放性格特征。馬車夫的表妹普西芬尼,同樣引自希臘神話。她是主神宙斯與谷物女神得墨特爾的女兒,后被冥王哈德斯搶去做了妻子。作者安排法厄同和普西芬妮不顧世俗眼光,在一起相愛,是為了啟發(fā)露西發(fā)現(xiàn)自我找到真愛。
3.音樂和繪畫的象征意義
文中露西是個擅彈鋼琴的女子,在多處情節(jié)中出現(xiàn)了她彈奏鋼琴的場景。作者何意這樣安排呢?藝術是人類文明的載體,也是人類情感的重要體現(xiàn)。露西一碰音樂就“不再百依百順,也不屈尊俯就。”她彈奏的樂曲并不完全照搬曲譜的風格,她時時流露著對曲子的自我理解,包含著自己的思想情感,就連畢比先生也經常說彈鋼琴的露西與生活中的露西不一樣。在孫兒輩請她彈琴時,她彈了舒曼的作品,塞西爾嚷著讓她彈貝多芬的曲子,可她搖搖頭,又彈起了舒曼。在音樂的領域里,她有自己的喜好與解讀,并不輕易受人支配,這時她是自由的。這與她投塞西爾所好,去讀書迎合他的品味形成鮮明對比。音樂里的露西無一處不體現(xiàn)了她渴望沖破社會傳統(tǒng)束縛,獲得女性自由解放的思想。
書中第九節(jié)的標題就是“露西作為一件藝術品”,藝術品本身毫無生機而言,只有通過欣賞者的各種理解才能賦予它豐富的意義和美感。塞西爾眼里的露西就像萊奧納多?達?芬奇畫中的一位美人,他希望她安靜的像一幅畫,她的意義由他來給予。這里的藝術品象征著塞西爾對露西的專斷控制。畢比先生在意大利寫的日記中描繪了一幅畫面,露西是一只風箏,表姐巴特利特握著繩子。風箏的寓意不言而喻,想要追求自由卻始終被人束縛著。此刻束縛她的是以巴特利特為代表的傳統(tǒng)思想。第二幅是線斷了。塞西爾對此的理解是,露西即將嫁給他了,因此她只會被約束在房間里,而不再有追尋自由的權利。畢比卻說,線斷了是因為拉繩子的巴特利特摔倒了。飛走了的風箏象征著露西最終找到了幸福和自由,這對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可以說是一個暗示。
福斯特使象征主義成為一種模式,始終貫穿全文。它的成功應用讓作品不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更引領著讀者去深入發(fā)掘其內在意義,讀之品之更覺意味深長。本文淺析了象征主義在全文中應用,揭示了其在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獨到之處,旨在幫助讀者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主題。■
【參考文獻】
[1]侯維瑞.現(xiàn)在英國小說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156.
[2]愛?摩?福斯特.看得見風景的房間[M]巫漪云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田園詩畫
立在王飛家的窗前,心里緩緩升起陶淵明的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許在熱鬧的城市中待久了,總會懷念起古人生活的清寥。當王飛夫婦毅然賣掉市中心的房子,搬到市郊,不僅僅為了這處幽幽風景,更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生活。
當然,王飛的家并非平常概念中的“田園風格”,只是,這種回歸原始的簡潔和清凈卻多少有些兩袖清風的古人意蘊,170平方米的四室兩廳因為餐廳和客廳的連接,而顯得清涼開調,而每每王飛工作累了,在此聽音品茶時,抬頭望一望遠處的藍山,便如坐擁了片海的安靜與清寧
本色
王飛和設計師張健原本便是好友,兩人雖屬于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一個攝影,
個設計,卻相互欣賞,互為提攜。因拜訪張健而熟悉欣賞其設計低調、用料實在的德國式設計公寓,尤其是沿江的風景,更是念念不忘,于是,決心搬入。也因此開始思索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環(huán)境居所。由于自始至終對于大自然的無限依戀,王飛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里看到些原始的呈現(xiàn),于是,開始執(zhí)著將水泥墻自然為家的一部分施工的工人頭大心急,拒絕合作,王飛則一有時間便默默驅車來此,自己動手,敲敲打打,連續(xù)整月,終于還原了一面墻的真我。
接下來的感動則屬于那些老家具們,來自吉伽提的東南亞老家具,一撫摸,就能開始對一段生命的思索。王飛摩挲著老木頭的深刻紋路和斑駁的漆面,說它們是風和雨的痕跡,全無匠氣。也許,它們曾經泊在東南亞某個小島的海岸,也許經歷了近百年的風化遷徙。而這些老木頭神,質樸溫和的顏色,也最終給這個空間,帶來了諸多溫暖和悠遠的故事。
最后的點睛筆,則來自主人
百應,自己。王飛將自己的攝影作品掛了
幅在客廳: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馬猶如和著馬頭琴的悠揚琴聲信步揮灑,凝發(fā)現(xiàn),身未動,思緒卻已飄遠。如今,個圈子里的好友大都住在這個小區(qū),夏夜里納涼聊天,一呼各自拿著啤酒,趿著拖鞋而至。話古聊今時,也給王飛的家取了一個“本色“的名,因為,切皆本色,墻、老家具、以及質樸的主人們。
物的意義
“女人總是喜歡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而對于男人來說,風景是在心里的。藍藍的天,小鳥的歌唱,這一切都在心里。”愛默森先生用叉指著自己的胸口,虔誠地說道。 這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里面那對奇怪的愛默森父子剛出場時的一句臺詞。
每個人都在找尋一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或者,我們尋找的不僅僅是個房間,更是一處開闊視野的地方,讓眼睛開始一場動人的旅行——城市觀景臺,就是這樣一場旅行的最佳伴侶。
山城的觀景臺其實很多,只是南山一棵樹太過出名,使得其他眾多的觀景臺黯然失色。但是,這并不能遮蓋它們不同的氣質,或大氣,或自然,或現(xiàn)代,或歷史,在這個秋意稍縱即逝的季節(jié),哪一款風景更能勾起你的秋思?
枇杷山公園:舊城風光無限好
有人愛現(xiàn)代高樓的繁華,也有人愛舊城載滿回憶的厚重。
位于渝中區(qū)中山二路枇杷山上的枇杷山公園,深藏于鬧市之中,有蜿蜒的山路,有成蔭的竹木,也有繁茂的花草,更帶著獨有的清新空氣,可算是重慶主城區(qū)之內的“氧吧”,更被人稱作渝中的“肺葉”。
公園所在的枇杷山,海拔345米,為重慶舊城區(qū)最高點。站在枇杷山上,俯瞰整座山城,東、西、北三面盡呈眼底。入夜之際,萬家燈火都在眼底蔓延開來,像一把把小小的火苗,輕易地就點亮了山城的夜色。
在老重慶人的心目中,枇杷山公園的紅星亭是觀重慶夜景的經典位置。紅星亭,始建于1955年,為雙層八角亭,占地面積約130平方米。上世紀80年代,在紅星亭可以看到朝天門、嘉陵江大橋、兩路口的山城電影院乃至南坪等地。那些年,人們都把去紅星亭看夜景視作重要的出游活動。
即便是現(xiàn)在,城市的面貌有所變化,紅星亭依然是感受舊城風韻的最佳觀景臺。萬家燈火閃爍其中,街市房廊,重層疊居,總能讓人想到郭沫若那首詩:“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shù)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好像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
鴻恩閣:重慶主城最高觀景臺
鴻恩閣位于鴻恩寺森林公園的最高點,這里不像是一個城市公園,更像是鋼筋水泥林中的一片山地花海。
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地公園,公園最高處海拔418米,最低處海拔270米,相對高差達148米。這里的最高點鴻恩閣,為仿古建筑,共七層,海拔高度468米左右,超過437.5米的南山“一棵樹”觀景臺,是重慶主城最高觀景臺。
登臨鴻恩閣,才驚覺這不算大的公園內足足有12處景觀,且名字都非常雅致:滾雪聽桂、喊天堡、翠涌云涯、金桂溢香、鴻恩春曉、琴臺結緣、鴻雁留影、清風幽篁、桂憩綠野、鴻恩思泉、鴻頂云霞、江風戀桂。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這些典雅的景點名字中多含有“桂”字,原因是鴻恩寺公園內種植了大量的桂花樹。桂花樹數(shù)量逾萬株,共60余個品種,主要以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類為主,無論是種類還是數(shù)量,堪稱全國桂花園林之最。
如果說枇杷山用來懷舊,那么鴻恩寺便最適合用來迎新。這里能窺見這座城市的繁華,看見每天升起的夕陽與夜晚落日的余暉,登頂?shù)臅r刻,你能感到這座城市在你腳下,以一個飛速的姿勢,不斷前行,茁壯生長。而你,正站在其脈搏處,觸摸著它的心跳。
虎頭巖:觸摸重慶的“天際線”
沒有枇杷山公園的歷史感,也沒有鴻恩閣的精美建筑,嘉陵江畔的虎頭巖,默默矗立著,保持著原始質樸。
虎頭巖的高度在海拔365米以上,它既是重慶的“龍脊”,亦是渝中區(qū)的“天際線”,更是重慶版圖上的地理中心。攀行在山間,遠望虎頭巖,它朝向青綠的嘉陵江,江水的奔流和山巖的冷峻,帶來一種遺世獨立的觀感。
徜徉于虎頭巖,尤其是在這個短暫的颯爽秋季,迎面吹來的都是秋天獨有的微風。山花雜落,鳥聲互答。這個時候,感覺到的,不僅僅有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的豪氣,更有王維的“山中發(fā)紅萼,寂靜開且落”的自在與悠然。于此處俯瞰,山與水纏綿地交織在一起,層層疊疊。江對岸的房屋臨江而筑,蜿蜒而上。嘉陵江與山城和諧地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層次分明的山水畫:城在江中,山在水后,城外有山,城宛在水中央……
重慶游樂園:摩天輪上的移動風景
“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坐在摩天輪上看風景亦有同感,當摩天輪開始轉動的時候,城市就像一部慢節(jié)奏的微電影呈現(xiàn)在你眼前。
重慶的摩天輪就在重慶游樂園里。游樂園的前身是青少年科普文化中心,擁有各種大型游樂設施,裝滿了重慶“80后”的青澀回憶與童年時光。
這座青少年科普文化中心引進的摩天輪,來自日本,最高達50米,一度成為了西部地區(qū)最大的摩天輪。它地處長江大橋南橋頭的小山上,因而人們在摩天輪上恰好可以欣賞到江景。
年少時,每個人都對摩天輪有憧憬,在最高處徜徉,仿佛一秒之間就可以吻到整個星空,或是隨著摩天輪的旋轉,幻想自己成為飛人,只有風從旁邊呼嘯而過。長大以后,再坐上摩天輪,因為生活的種種經歷,更多了一些人生感悟。此時此刻,陳奕迅那首《幸福摩天輪》很應景:“天荒地老流連在摩天輪/在高處凝望世界流動/失落之處仍然會笑著哭/人間的跌蕩/默默迎送”。
一所大空間的房子,一間很高的帶天光的畫室,夕陽余輝里濃得如油畫般淡不去的氣氛,還有看得見景色的窗子,這些曾經期待實現(xiàn)的理想,現(xiàn)今天已畫布中躍出成為劉亞明居住的現(xiàn)實,并與他平靜的繪畫生活交織在一起,讓這位油畫家整天生活在了油畫之中。
藍 圖
居住的理想不僅止于擁有一處房子,更是創(chuàng)造出適于自己居住的環(huán)境,無論實現(xiàn)與否,每個人都會在心里不停地勾畫著一個藍圖,從2003年開始,在京的一批藝術家開始醞釀創(chuàng)建一處真正意義上的藝術村,參與的人都希望這個藝術村既能成為建筑藝術的展示地,又是藝術家們真正理想的生活之所。自然,劉亞明也在其列。因為他正需要一個大的空間和離自然更近的居所,以實現(xiàn)自己對理想生活的定義。
設計房子之初,有很多朋友建議他多去看一些別人蓋的房子,但最終他還是決定不去了:“我還是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頭腦中和內心中的想法呈現(xiàn)出來。一個人接觸的東西太多,會影響自己的原初判斷。” 從一個什么都沒有的山坡,到后來成形的建筑區(qū),從建筑外觀設計到最后的生活細節(jié),所有參與藝術林項目的人都在不遺余力地在力求完善自己的居所設計,因為他們知道,藝術家的房子也應該是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劉亞明也在想要為自己打造一個適于油畫家居住和工作的空間,那該是一個大的空間,有通透的天光和有變化的光線。
看得見的風景
對建筑和居住空間,劉亞明始終贊同一個觀點:一個人的居住環(huán)境和他所使用的每一樣東西,都應是主人審美素質和品位的體現(xiàn)。之于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待人會友的廳堂一定是完整大氣的,一定是一進大門,視線就能穿過客廳窗戶看見西邊的風景,看到客廳內全部的景致,并能很快愜意地融入這個的空間及其氛圍之中。
在這個家,廳堂的開敞,像一個具有懷的人一樣,讓你能欣賞到更多的美景。這是座外觀干凈、簡約的建筑,其西邊和南邊的所有窗戶都含納著山腳下的一片200年的柿子林和走向很好的山勢。這讓童年曾傍山依水而居的主人離自己期望的理想生活竟是這么近。在一個高臺上居住,視線很遠,看得見日出,也看得見日落。他自小生活在四川的丘陵地區(qū),十分懷念那時的景色。劉亞明說,他一直夢想居住的小區(qū)會有起伏的丘林或是一條小河,而眼前,這一切正如他夢想中的那樣:“在這個被景色環(huán)抱的家里,我每天都會坐下來欣賞日落,那時的光線會特別強,直接從餐廳西的窗戶射進來,讓整個房間的基調都顯得更厚重,氛圍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屋子滿滿的深而暖的光線……”
家的內容
有大房子的另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擁有一個屬于個人的大而舒敞的畫室,光線一定要好。現(xiàn)在的這個畫室很大,南北走向,擁有穩(wěn)定的光線,氣氛清凈。雖然一層空間是完整的,但畫室近8. 5米挑高,還是在結構上使建筑的內部富有節(jié)奏變化和跳躍。在這方空間里,主人最得意的是一根完整的長木,這可是主人在建造房屋期間閑暇時去遠郊的木材市場淘來的寶貝,是一件藏品,又是最貼近自然的舒服的實用物。
至于每天的生活,可以形容為浸在油畫里,這并不只是指畫室有多么不同,而是因為整個家的確都因油畫而相互貫穿著,無論是主人的工作生活,還是朋友們拜訪時所圍繞的主題,都多是因油畫而展開的。房子很樸素:老式樣的懷舊燈,6公分厚的火燒木地板,舊木料的頂棚,其中還銹鐵材質的嵌入均表述著主人對自然向往和懷舊情緒,純粹而本真,于有意無意間形成了一種古典的油畫氛圍。
在房屋落成后的三個月的時間里,有很多朋友前來參觀。同是來自家鄉(xiāng)重慶的一個音樂人,那天就在那張巨大的餐桌上喝醉了,說也是他理想中的生活,到了這里就像回家一樣。這讓劉亞明感動不已。他覺得,同一地方的人,血液里的很多共性因家原有的氣息所激發(fā),相互感動并彼此溫暖著,這才是家應該具有的真正內容。
生動而富有情感的片段
在打眼的設計之后,是更具實際內容的使用環(huán)節(jié)。當整個住宅如主人期望的那樣,從一層繪畫區(qū)和會客區(qū)延伸至樓頂?shù)男蓍e區(qū)并由大量畫作貫穿連成一體時,空間本身的文化基調也便更充分地顯現(xiàn)出來同時,也使一些構建的細節(jié)開始變得更具韻味。
依原有的地貌建起的下沉式會客空間,從房子建造的最初就被保留了下來,并進而形成了人在屋子里就能與自然地貌的互相交流,既保留了原地貌的自然感覺,也讓室內的空間分區(qū)更加明確,而其在這座獨立建筑中又具有很好的保溫作用。
吸煙減壽、運動增壽是人們早已耳熟能詳?shù)慕】道碚?也是很多壽命計算器里常有的項目。但是實際上影響人壽命的因素還有很多,平常許多并不在意的細節(jié)也成為了新型壽命計算器的砝碼。新型計算器以平均壽命70歲為基數(shù),在此基礎上加減,最后得出壽命最終值。
1.“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增壽2年曾有研究顯示,和住在只有一堵墻可看的病房里的病人相比,住在可以欣賞窗外美景的病房里,康復率會大大提高,出院也更早。美景同樣也能幫助人們改善情緒、消除抑郁、變得樂觀。如果你的窗外的確難稱“美景”,就用自己喜歡的圖片和照片裝點一下房間吧。
2.雜務纏身:折壽1年無論是財富太多需要打理,還是陷入巨額債務被人追債,繁雜的事務都會讓大多數(shù)人感覺焦慮抑郁,這樣的后果是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分泌增加,導致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對人體造成傷害。
3.喂養(yǎng)寵物:增壽1年養(yǎng)寵物的人看病的次數(shù)要比常人少得多,而且也不容易受到抑郁癥的侵擾。養(yǎng)個寵物陪在身邊,人的心率和血壓都會有所降低。美國一項高血壓研究顯示,性別不同的股票經紀人接受壓力測試時,養(yǎng)寵物者的心率和血壓明顯比其他測試者穩(wěn)定。
4.高質量的性生活:增壽4年經常能享受(至少一周兩次)的男性早亡的機會要比常人少一半,特別是心臟病帶來的死亡。較高的頻率也可減少前列腺癌的風險。而因伴侶、陽痿未能享受性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
5.噪音污染:折壽1年3%的冠心病死者都是由于長期置身于交通噪音環(huán)境當中。噪音制造出的壓力荷爾蒙會使人體長期處于警戒狀態(tài),即使在睡眠中也不例外,這使心臟和血管產生變化,造成高血壓、心臟病或腦中風。
6.身為女性:增壽10年幾乎任何國家的女性都比男人活得長,平均壽命大約比男性長10%。除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之外,男人短命與雄激素也有一定關聯(lián),雄激素決定男性的攻擊性和競爭,使他們更可能過早經歷由暴力、意外和冒險帶來的死亡。雄激素還會降低對心臟有益的膽固醇的水平,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則會提高有益膽固醇的水平。
But I know that I’ll be spending it with you
We can build ourselves a rocket ship and fly into space With a smile on our face we can 1)zoom. I can bring you some bananas and a kettle for tea Do you think you’d agree? Let’s go soon
* ’Cause we got seven minutes till the sun burns out And I’m thinking about what to do I don’t know how or why or when or where But I know that I’ll be spending it with you
Yeah I know that I’ll be spending it with you * We can grab ourselves a blanket and a room with a view 2)Snuggle up me and you, loveably With a pocket full of kisses and a goodbye 3)squeeze We’ll set off in a breeze and be free
Well,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I’m glad that you’re here with me Yeah,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I’m glad that you’re here with me Yeah,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I’m glad that you’re here with me
Yeah,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I guess that’s alright with me
嗯,只剩七分鐘,太陽就將燃燒殆盡
我在想自己該做些什么
我不知道何時何地為什么該怎么辦
但我知道我將會和你待在一起
我們可以建造一艘飛船飛去太空
我們可以帶著微笑急速起飛
我可以帶上一些香蕉和茶水給你
你會否同意我的計劃?我們趕緊出發(fā)吧
*因為只剩下七分鐘,太陽就將燃燒殆盡我在想自己該做些什么
我不知道何時何地為什么該怎么辦
但我知道我將會和你待在一起
是的,我知道我將會和你待在一起*
我們可以給自己帶上一條毯子,并準備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你我相偎相依,多么愜意
帶著滿口袋的親吻和你的再見擁抱
我們將毫不費力地登上旅途,飛向自由
這是一首多么沒心沒肺卻又無比歡樂的小曲啊,所謂“傻子歡樂多”,莫非就是這個意思?假如今天就是世界末日,假如我們只剩下七分鐘,此時此刻,你會害怕還是難過?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在你的腦海里第一個出現(xiàn)的人會是誰?是親愛的老爸老媽?心愛的貓貓狗狗?還是那個和你一樣沒頭沒腦、笑對人生的TA?
著名實力派影星羅伯特?德尼羅親自擔任導演的新片《牧羊人》將前往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加取景。《牧羊人》一片講述了美國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局的誕生過程,德尼羅本人在片中飾演創(chuàng)始人之一詹姆斯?威爾森。近年來風頭正勁的馬特?達蒙飾演年輕時代的威爾森,安吉麗娜?朱莉飾演他的妻子。據(jù)制片人介紹,在多米尼加拍攝的場景用于影片中發(fā)生在中美洲和古巴的情節(jié)。德尼羅以《教父》、《出租汽車司機》等片中的硬漢形象聞名于世,前幾年開始嘗試喜劇片,現(xiàn)在又回到了硬漢戲路上。不過這次他的主要工作還是擔任導演。
伊斯梅爾?莫申特去世
在國際電影節(jié)享有盛譽的著名制片人、導演伊斯梅爾?莫申特5月25號在倫敦的一家醫(yī)院不幸去世,享年68歲。5月28號,在他的家鄉(xiāng)孟買,親友們?yōu)槠渑e行了隆重的葬禮。過去幾年中莫申特一直飽受胃病的困擾,不久前還因胃潰瘍做過一次手術。莫申特和導演盾姆斯?埃弗瑞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由他們兩人共同創(chuàng)辦的莫申特?埃弗瑞公司推出了《霍華德莊園》、《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告別有情天》等著名影片。此前與中方合拍的《伯爵夫人》戍了最后的遺作,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公映。
阿什莉?賈德遭遇火情
5月底,影星阿什莉?賈德在好萊塢鄉(xiāng)村俱樂部拍攝新片《清晨歸來》時意外遭遇火災,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當時賈德正在數(shù)百名臨時演員的簇擁下拍攝一個關于夜總會的場景,攝制組為了情節(jié)需要租用了一輛豪華大巴停放在門口,沒想到大巴意外起火,經濟損失超過50萬美元。據(jù)當?shù)叵狸犻L介紹,火災是由劇組人員放置在車內的一支蠟燭引起的。賈德的這部新片4月份開始拍攝,預計明年在猶他州的圣丹斯電影節(jié)上與觀眾見面。
瑞典立法禁止網絡下載電影
5月25號,瑞典議會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從互聯(lián)網下載有版權標記的電影及音樂作品,同時向互聯(lián)網上傳此類作品也將被視為違法。這一法案于6月?號正式生效。瑞典是在好萊塢對其點名批評之后做出這一決定的。著名影星摩根?弗里曼此前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曾將瑞典列為互聯(lián)網非法互傳日益嚴重的一個國家。在聲明中國會發(fā)言人指出:“這一決定意味著未經版權所有許可下載用作私人用途的電影、圖片及音樂都將被嚴格禁止。”
奧利弗?斯通被捕
5月28日好萊塢地方警察局透露,奧斯卡最佳導演獲得者奧利弗,斯通因涉嫌擁有以及酒后駕車被捕。當時。正在日落大道執(zhí)勤的警察發(fā)現(xiàn)斯通有酒后駕車的跡象,于是將其攔下檢查,搜查結果在其車中發(fā)現(xiàn)了。發(fā)言人沒有說明具體是哪一類。在交了15000美元保釋金后,斯通于第二日獲釋。現(xiàn)年58歲的斯通因憑借1986年的《野戰(zhàn)排》和1989年的《生于七月四日》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前者還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派拉蒙涉足便攜式多媒體
派拉蒙公司日前決定,為索尼公司新推出的便攜式游戲站(PSP)提供影片。游戲站是索尼公司旗下的一個拳頭產品,除了電子游戲外,還可以作為多媒體平臺。自5月24日該游戲站推出以來,短短幾天工夫銷售量就突破了100萬臺。雖然在電影領域互為競爭對手,但派拉蒙并不介意用這種方式來推廣自己的電影,先期推出的11部電影包括《十面埋伏》、《國家寶藏》和《美國之隊》等,將在8月份和游戲站玩家見面。索尼家庭娛樂部的總裁本杰明?費格德說:“人們正在越來越多地使用手機和掌上電腦等便攜式多媒體設備,推出能夠適應這一潮流的產品對于我們的行業(yè)至關重要。”
風景中的閑走
10月的兵庫正值初秋,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暗香,但四野都還是一片濃墨重彩的綠。這對看過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影片的我們來說,都暗自慶幸是天意特意延遲了楓葉變紅,讓霍導在自己影片中精心營造的色彩,又在兵庫的山野叢林中得到再現(xiàn)。
兵庫縣觀光旅游局對霍建起的到來非常重視,特意派觀光局的官員阿山修司一路陪同。行走路線也與中國國旅做過溝通,設計成神戶、姬路、寶冢、淡路、有馬溫泉一線。兵庫地處日本關西,許多歷史中的著名戰(zhàn)役都在這兒發(fā)生,武士的傳奇足跡也灑滿姬路城的邊邊角角。這兒也是電影人最感興趣的地方,姬路市內的書寫山圓教寺,就被好萊塢電影《最后的武士》納入鏡頭,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更頻繁出現(xiàn)在黑澤明、深作欣二這樣的日本名導演片中。寶冢市也是非所呈現(xiàn)的靜美,讓他對應到《那山那人那狗》的拍攝地:湖南綏寧。“那兒的樹就是這樣子,山巒的起伏與居家的寧靜,都格外相像。日本人很喜歡那部片子,也可能是湖南山區(qū)的風景跟他們身處的環(huán)境相似的緣故。”
導演對風景的熱愛,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到他那里,在我個人來看,則大過了享受。莫言在北海道溫泉旅館小住時,聽說經常早上4點就起來泡溫泉,但霍導似沒這樣的癮。入住有馬溫泉的第二天,大家都抓緊時間享受臨行前的最后一泡,只有他一個人拎著相機在有馬溫泉的山間小道閑走閑拍。有馬溫泉旅館的房間是榻榻米式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常吸引人之所在,不僅有日本大財團小林一三創(chuàng)辦于1914年的寶冢歌劇團,而且還有日本漫畫家手冢治蟲的紀念館。藝術氛圍與自然風景在兵庫的完美結合,是日本人最想讓霍建起分享與領略的,他們或許認為,這種地方所激發(fā)出的電影靈感,沒準哪一天會在他的新片中得到再現(xiàn)吧。
霍建起是影視圈公認的惟美派導演,本人則像《那山那人那狗》一樣沉靜穩(wěn)健。雖然他拍的畫面都如詩如畫,但面對絕美的風景,他絕不會像一些藝術家那樣激動得大呼小叫。他只是手持相機不停地拍。既拍明石海峽大橋黃昏的落日,也拍淡路島艷陽下的。拍得最多的是兵庫隨處即見的綠樹,仍然與綠有關。圓教寺黃昏的樹影,在柔和的光線中推窗即見的美景也被他攝入鏡頭帶回國內,他說:這樣的景致總會讓人有留駐的愿望,只是,現(xiàn)代人最終還是會被現(xiàn)代文明所吸引,真要久留已經不太可能了。
就像好的風景總能喚起人原初的情感,霍建起在自己的電影中,又何嘗不是在撿拾人們來不及分享與回味的原始親情呢?只是他在影片中的情感流露,也像風景一樣需要慢慢欣賞,因為那內心情緒的微動,有可能一眨眼,就已幻化為成群的蜻蜓在山間飛舞了。
不期而遇的電影交流
雖說此行與明確的電影發(fā)行無關,但因為兩部影片的影響已經家喻戶曉,那種有關電影的交流仍然隨時會不期而遇。讓人一次次感慨,日本可真是霍建起電影的福地。
這部影片2001年4月7日正式在巖波影院放映,一放就是三個月。后來又在其他各大城市放映,到目前為止,票房已過5億日元。
這樣的影片影響,不在旅途中發(fā)生點兒與電影相關的故事,大概是不可能的。神戶明石海峽大橋下的孫文紀念館移情閣,館長是位在日本已經居住半個多世紀的中國老華僑。聽說霍導要來,特意準備了日本發(fā)行的《那山那人那狗》的碟片,等待他來簽名。
神戶外國語大學,是霍建起此行民間交流最重要的一站。這里正在舉行60年校慶,校長將霍建起的演講與交流視為校慶活動中重要的一環(huán)。
講演活動前夜,校長與一位中文系教授特意趕來與霍建起一起共進晚餐。地點選在神戶最有名的神戶牛肉店。校長是翻譯出身,譯過厚厚的博爾赫斯文集,雖然自稱不怎么愛看電影,喜歡在文字里找故事,但他對能講出好故事的導演還是特別感興趣。他覺得人的一生離不開故事。小時候是聽故事,長大則是看故事、經歷故事,最后最好是在寫故事。好的故事一定會給人以文字或影像之外的想像空間。
許多學生為了與霍導直接用中文交流,都事先寫好漢語提問,同時交給他們的漢語老師修改,以確保他們的漢語表達更加準確。最后一位發(fā)言的女學生剛上大一,漢語顯然是努著勁說出來的,但身邊的老師與同學都分外鼓勵她,還有她身邊的父親。這位父親特意聞訊趕來,他是汽車行業(yè)的職工,職業(yè)的關系經常飛機來飛機去。《那山那人那狗》這部片子,是他在從國外飛回日本的飛機上看的。他說:“因為我到過許多國家,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東西可以跨越國界、政治、宗教而把人心連結起來。我在這部片子中找到了答案。就是人類普遍而至深的親情。”
拿到了兵庫鑰匙
離開日本當天早上,日本兵庫知事特意抽時間與霍導見面。他把一枚兵庫的紀念鑰匙掛在了霍建起脖子上,還開玩笑說:你有了兵庫的鑰匙,有時間就常來。
而在兵庫紀念冊上,霍建起則用漂亮的毛筆字留下了“那山那人那兵庫”的字樣。霍建起對知事解釋說:在中文里,“那”字是“啊”的意思,帶有無限感嘆之意。
與霍建起同行,作為記者,我從來沒有問他:這塊讓他收獲了無數(shù)感動的藝術福地,究竟對他意味什么。他是慣于靜默的人,這樣的問題或許對他有些矯情了。可以想像的是,一個來源于內心感動的片子,突然在一片黯淡中感受到來自異鄉(xiāng)異國的共鳴,那是怎樣一種夢想照進現(xiàn)實?
比如崔護的“人面桃花”。
《題都城南莊》的故事,婦孺皆知。
青年才俊崔護京城應試未中,為排遣憂郁,到城南郊外散心。經過一片粉紅的桃花林,口渴難奈,便敲開農舍討要水喝,一位少女從里屋端出茶水遞給他,她微笑著斜倚花樹,嬌羞的容顏燦若桃花,氣質淡雅,如柳拂風,這種寧靜的美,刪繁就簡的誘惑,把崔護看呆了。
不知道當時的崔郎是否婚娶,但錦衾枕上的纏綿依偎,肌膚與發(fā)絲的輾轉相親,仍然抵不過遠方桃花樹下若有若無的緋紅,她如海市蜃樓般的浮現(xiàn),這世上所有的女子,都變得無足輕重,隔著紅塵三千丈,他的靈魂踉蹌著,朝她飛奔。
不是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會相識,不是每個相識的人都會讓人牽掛,有些人看了一眼,卻惦念了一生。相思無涯,他舊地復尋,卻“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后來讀過關于“人面桃花”的種種傳說,私下總覺得有續(xù)貂之嫌,我想,最浪漫的事是沒有后來的事。
感謝千百年前,這美好的擦肩,為我們留下美麗的詩篇,讓今天的我們在掩卷之后,依然滿懷喜悅地憧憬生命中怵然出現(xiàn)的桃花紅。也許某天的我們,在喧鬧的城市街頭,和一個人擦肩而過,也會停下腳步,凝視著那個正遠去的背影……
一直私下認為,愛情最為動人的,分別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心想事成的愛情是平庸的,我們只能從這平庸里尋找某種雋永的意味。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但并不是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會緣定終生,有的緣分也會因一時的任性滑落指尖。
在所有經典的影片中,我獨喜歡《花樣年華》,這不僅是因為張曼玉用一個背影就詮釋了東方女人的溫婉優(yōu)雅,更是因為周慕云與蘇麗珍無數(shù)次擦肩后,那種發(fā)乎情,止于禮的理性。他們相知相憐相戀,始終沒有越過心中道德的束縛,用理性克制欲望,如同暗夜海上交匯的波濤,美麗卻無疾而終。他們無數(shù)次擦肩于狹窄的樓梯,從家到小面攤又從小面攤到家,款款而來,卻又落寞而過,走了一生未完的愛情。
我路過了你的世界,卻不能皈依你的城池。多么遺憾……
她轉身,她輕拭雨水,她無限深情的眼神,在銀幕上,將擦肩而過這種遺憾凝固成經典。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怨著,卻隱藏著深深的愛意;有些人笑著,卻隱藏著深深的悲傷。多少淺淺淡淡的轉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那些在昏暗中逝去年華的閃現(xiàn),讓我們在幽幽暗暗中看到了生命的渴望,雖然轉瞬即逝,但畢竟有過。
人世間的情感有多少擦肩而過的美麗呢?
《羅馬假日》中安妮公主與報社記者的短暫邂逅;《廊橋遺夢》中羅伯特·金凱與弗朗西絲卡無奈分離;《魂斷藍橋》中羅依與瑪拉因戰(zhàn)爭而造成的永久訣別。這些凄美不朽的愛情悲劇,正是因為短暫,短暫到只是擦肩,所以才能成為讓人久久蕩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
愛默生先生在《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對陷在迷沼中的露西所說:“難的不是相愛,而是愛上了,卻得分開!”在那些逝去的影像里,國度里,城市與建筑間彌漫著許多難以釋懷的錯過的愛情故事里,他們用愛的遺憾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份份憂郁與隱抑的美。
今天的我,重讀秦淮八艷,打動我的不是她們的美貌,才氣,也不是她們的純潔和脆弱,而是她們擦肩而過,漸行漸遠的一段段令人扼腕的愛情故事。
魚玄機,十三歲那一年,溫庭筠以“江邊柳”為題試其才情,玄機的聰穎才智讓他極為贊賞,憐愛之情油然而生,從此在謀面中,他時常指點玄機詩文。而在玄機少女心中,對這個比她大近三十歲的男人,卻有著一種最美好最朦朧的情意,于是,她躍過感恩,直抵愛情。當溫庭筠離開長安,玄機直書抱怨“稽君懶書札,底物慰秋情”,那是她少女心間綻放的第一朵蓮,純白芬芳,她渴望一次動心不動腦筋的綻放。
世事練達的溫庭筠當然明白少女的心事,但深知相貌和年齡的差距,他壓抑心中的情義,不去猝然相通。他明白,那種愛,是出于亦師亦友的親情,是一種戀情與親情并存的,確切地說她是在尋找一種父親般的溫暖。在那可納三妻四妾的年代,溫庭筠只需向前邁一步,至真至性的玄機便可投入懷中。
但是他沒有,他堅守了師生的界線和道德的底線。盡管后人評價溫也個浪子,但他“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的詩情,以及他和玄機短暫擦肩后的佳話,在歷史的天空上劃下了一道美麗的弧線。
歷史終究是透過長距望遠鏡觀察所得的內容,孰真孰假,難以確定,而傳記是用顯微鏡放大的圖像,難得沒有夸大的成份。而我愿意相信這種故事,無論它是渲染的,還是放大的夸張的圖像。它過濾了愛,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如月光透過花葉,在我的心中,篩下安靜的疏影。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雖然作為定情戲的《決戰(zhàn)猩球》票房砸了,但伯頓卻收獲了他的靈感女神。
她是著名導演蒂姆?伯頓的未婚妻,兩人育有兩子,可喜的是海倫娜又懷孕了――在馬里布與家人一起度假的她在一家書店買書時被人看到。知情人說:“海倫娜顯然懷孕了,小腹微微隆起,整個人顯得容光煥發(fā)。”兩個人的世界沒有誰成全誰,自從知道他們是夫妻后,才體會到只有這樣兩個人才能激發(fā)出那么詭異而唯美的氣場。婚后她幾乎出現(xiàn)在每一部伯頓的電影中。
雖然,海倫娜近年來演出的總是些古怪的角色,但海倫娜的演藝生涯一開始卻是以氣質非凡的形象嶄露頭角,不僅如此,她還是影迷們心中最具古典氣質的美女。現(xiàn)實生活中,她可以是人見人愛的大美人,也可以是怪異的另類女;她從不在乎什么女神,也不在乎是不是所謂的英倫玫瑰。她的每部影片總是能展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表演天賦,更特別的是她總是想跳脫出古典氣質美麗的一面,勇敢嘗試很多女明星想都不敢想的丑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火爆的臺詞用在海倫娜?伯翰?卡特身上一點都不過分。因為在她演藝生涯里,最出彩的往往都是那些讓人無法接近且近乎瘋狂的角色。女巫、食死徒、人肉包子店老板娘、紅桃皇后等等,她神經兮兮的笑容和似乎要炙滅一切的眼睛里分明就一直存在著邪惡、執(zhí)著、不可抗拒的力量。
她的容顏仿似一朵開放在暗夜的花,邪惡而雍容;味道是一劑用黑巧克力、玫瑰尖刺、純粹的露水和哥特氣質配制出的古怪毒藥,耀眼、詭異而極致;最擅長的事情是做演員,美麗、破敗有著女巫底調的角色,永遠是她當仁不讓的最愛。她無疑是古怪的,更毫無疑問的是,她依舊是迷人的。或許是伯頓的影響,自從與之結合,海倫娜義無反顧地走進了蒂姆?伯頓的電影森林,與其融為一體卻又彼此獨立。她從不拒絕他的電影所發(fā)出的召喚,甘之如飴的愛情也結出了奇異的果子。海倫娜徹底激發(fā)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黑色哥特基因。
是時候徹底解開那件緊繃的鯨骨胸衣了。任人都會嘆息當年的清純女孩竟如此決絕地換骨脫胎。原本被誤以為無瑕的公主,蛻下外衣才發(fā)現(xiàn)內里原是黑女巫。自《瑪格麗特的博物館》中她如愿以償?shù)仫椦萘艘粋€出身礦工家庭的粗野女孩,海倫娜意識到,作為一名演員,她所能做到的比別人原本希望看到的更多。“我并不在乎那是配角。”她說。顯然,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這也難怪。她的蛻變就像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遇的那樣顛覆。
1966年,海倫娜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貴族家族出生,讀著當?shù)厥浊恢傅馁F族學校。但她的成長之路卻不同于一般富家女那樣平坦順遂,反而走得異常艱辛。父親曾是英國著名銀行家,爺爺維奧萊特?邦漢?卡特擁有世襲男爵爵位,母親愛琳擁有西班牙貴族血統(tǒng),再追溯上去,她曾祖母的父親,H?H?阿斯奎斯在1908年一1916年期間曾擔任英國的首相。海倫娜童年時代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每周一被安排去曾祖母的莊園,從反反復復播放著的幻燈片中感受家族昔日的榮光。但那位試圖培養(yǎng)她貴族氣質和高傲之心的曾祖母的希望顯然落了空,海倫娜從不是旁人心中理所應當?shù)膵轨o淑女。這種反復的行為,被海倫娜簡短地概括為,“我和曾祖母一點也不像。”
1979年,13歲的她用自己在全國寫作比賽上贏得的獎金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一本名叫《Spotlight》的演員黃頁名冊上。雖然她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yè)的表演訓練,但憑借其獨特的氣質和古典的臉龐,18歲首次觸電登上大銀幕就在電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出任女主角。該片是導演詹姆斯?伊沃里根據(jù)福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從影20多年以來,海倫娜用她獨有的“邪”味,在銀幕內外向世人展示著,一呆哥特黑玫瑰的攝人香味。從銀幕到生活,她一直表現(xiàn)得隨意而漫不經心。有一年,她被邀請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穿什么成了她的大問題。最后,她從碗碟櫥里任意地拿出一件薄紗往身上套。對此,海倫娜輕描淡寫道:“別太在意外表,女人用不著每天5點半起床打理自己的臉。我有時對人們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感到挺不自在的,嗎非得優(yōu)雅另類呢,就不能看起來像個敏感而脆弱的洋娃娃嗎?”
她是蒂姆?伯頓的哥特新娘,一個懷著單純想法而又另類的母親,更是無可替代的偉大演員。誰說美女必須做公主?做女巫的她不是更有味道嗎?
游長沙,瞻仰主席母校
上大學前,從來沒有到過長沙,但腦海里也有一些關于長沙的信息。小時候,讀過《三國演義》系列小人書,有一本《戰(zhàn)長沙》,是說老將黃忠的。讀初中,的《沁園春?長沙》,把長沙描繪得俊美之至,我背誦得很熟。高中時,我讓在長沙讀書的鄰家侄女給我找一本作文書;她沒有找到書,回信給我寄過一朵校園里的梔子花,我一直夾在日記本里。
在我心中,長沙就是大城市和革命圣地的代名詞。第一次路過,不可不看。
萬喜,是我初中和高中六年的同學,比我早一年考到長沙讀大學。作為東道主,他不僅要做我的導游,還要承擔所有旅費。萬喜深知我有附庸風雅的嗜好,決定帶我參觀“一師”:湖南第一師范。小學時候,讀過《求學的故事》,我知道“一師”;那是在“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歲月,曾經“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地方。
從湖南農學院到長沙市內的“一師”,坐車必然經過湘江大橋。大橋凌空跨過的橘子洲頭,是在“獨立寒秋”,看“湘江北去”的地方,我只在蒙蒙細雨中,遠遠地望了。
那時節(jié),湖南第一師范已經開學。但依然對外開放,參觀的門票是5毛錢,參觀的內容,除了生活學習的文字、文物展覽,還可以自由參觀磨練意志、常年洗冷水浴的井,住過的寢室等等。
在主席的寢室,我呆的時間最長。里面好些東西,應該都是復制品,譬如睡過的床。床上的蚊帳,和我爺爺床上的一樣,也是桐油浸過的;被褥和被單,都是手工織出來的印花土布。那天,我是第一次,坐公共汽車,在大城市里轉悠,很累。一進那宿舍,乏意更濃,居然膽大包天,上到曾經睡過的床上,躺了一會。那床賊硬,而且不太舒服。現(xiàn)在想來,主席幾十年行軍打仗、風餐露宿,都能等閑視之,與湖南第一師范的冷水井、硬板床不無關系。
坐火車,體驗五味人生
從湖南第一師范出來,我們到省城的一所大學,找一位高中同學。在同學的宿舍,他問我什么時候去北京。我隨手掏出票來看,頓時大吃一驚:我本來想定次日下午的票,可是發(fā)現(xiàn)手上的票,是當日下午的!那時那刻,距開車時間,也就兩個來小時!
我和萬喜都蒙了。醒過神來,趕緊行動!兵分兩路:我去車站,把行李鋪蓋托運到北京;萬喜趕回湖南農學院,取我隨身的一點“細軟”。
幸虧發(fā)現(xiàn)早,我趕上了火車。那時候,長沙和北京之間的火車,南行的是一次特快,北上的是兩次特快。應該是很快的了,但也要歷時22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
當時,正值夏季,車上全是上學的學生、打工的民工、做生意的商人,還有。
車上人多,擁擠,上車后好幾個小時,我一直是“金雞獨立”。不僅廁所不能上,腳都挪動不得。和上車前同學陪同,優(yōu)哉游哉游玩主席故地,相去天壤。過了好幾個小時,才好了些;我也和周圍沒有座位的人一樣,一屁股坐在車廂過道的地板上。
第一次北京“處女行”,我認識了不少人,其中有一個軍人現(xiàn)在還印象深刻。
那軍人,是常德蒿子港的,在湖北棗陽當兵。他和我同年,高中畢業(yè)沒考大學,參軍了,我們的共同語言很多。他從湖南岳陽上車,到湖北棗陽下車時,大約三個小時,分別時,我們已然是很好的朋友,還互留了地址。
我到學校后,兩人還保持通信。他訴苦說,部隊里,沒有什么書讀。我就從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厚厚的關于青年勵志的書,寄給他。他看完后,又寄還給我。我從來沒有想:我和他萍水相逢,如果他不還我書怎么辦;那本書,很厚,精裝,估計10來元,當時算很貴的書。對于每月才發(fā)21元生活補助的我來說,相當于半個月的口糧,如果要賠償,是很恐怖的事情。
但是,這位兵兄弟,用他有借有還的行動,踐行了“行走江湖、誠信至上”的古訓,也使我養(yǎng)成了喜歡在旅途交陌生朋友的習慣。
時代在進步。現(xiàn)在的火車,很少延誤的。90年代前后,火車延誤是正常的,正點才不正常的。長沙到北京的那次列車,如果正點,應該是晚上八九點鐘到。我下車以后,完全可以坐公共汽車,趕到學校住。但那天延誤了三四個小時,到北京站,大約是12點半,當然沒有公交車了。
事隔兩天,在北京,我再次經歷了第一次到長沙的境遇:月黑風高,天昏地暗,南北不分,舉目無親。
但畢竟有了長沙逢兇化吉的經驗,我沉穩(wěn)多了。出了車站,我跑到火車站對面,花2元,買了一盒快餐。吃了兩口,就吃不下去了――太甜了!我心疼地把盒飯扔進垃圾箱,又走回北京站站前廣場;心里打定主意,住旅店。
正在這時,迎面來了一位大姐,嘴里反復說著,“國營旅店,3元一晚,可以洗澡”。
她這個口頭廣告,很打動我:3元一晚,恰好在心理價位上;炎炎8月,在火車上,和南來北往的兄弟姐妹,比肩接踵,肌膚相親,22個小時,我是多么地渴望洗澡啊。
我隨著大姐來到一輛中巴上。車上有好些人了。不久,車開動了。黑暗中,走了好久,并不如招攬生意的大姐說的很近。但因為同行的人多,我倒不擔心是黑店。
司機說,到了。大家下車,進店。我被安排一個大臺階式的過道上,睡一架鋼絲床。
不過,正如大姐說的,可以洗澡,是在公共澡堂。可睡,可洗,滿足了我最迫切的兩個欲望,很滿足了。我真是隨遇而安的人,一個人沖完澡,上了鋼絲床,把放錢小包,擱在枕頭上,不管周圍風吹草動、人來人往,舒舒服服、甜甜美美地睡了一宿。
第二天醒來,從包里掏出火車上吃剩的干糧,對付填了肚子。又跟前臺問了去往前門的方向,就離開小旅館,沿途問路,走了老遠,到達前門。入學通知書上說的,到前門,坐5路車,到德勝門,然后轉345或375路,到葦子坑下車。
我坐上345,到葦子坑下車。沿著正在修建的中國音樂學院門前的道路,往里走,迎面碰到一個姑娘。我問:“到北信怎么走?”
她說: “ 一直往里走, 就到了。我也是北信的。”
至今,我記憶猶新:北京的秋天,8月的一個上午,一個北京小姑娘;她微笑著,很漂亮,很陽光,很熱情,聲音很好聽,印象極深刻。
感謝生活,它用一個可愛女生的燦爛笑容,結束了我第一次上大學的苦難之旅,這是多么美妙的注腳啊。我感到無比欣慰。
從那次北京火車之旅后,我便和火車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自己的“列車外交生涯”。在火車上,我從來不寂寞,還經常憑三寸不爛之舌,混吃混喝,增長知識,拓寬視野。
因為對這部片子的喜愛,珍藏了比約克一張CD碟。比約克的歌聲傳出來的時候,那種粗糲而干澀的聲音就像裹挾著碎石與塵土的風,將心靈的河床滌蕩得溝壑難平。
不是每一種聲音都會有這種效果,有一些很美的音樂無疑是平滑而深遠的,它們的音律讓你呼吸平靜,還能感到它的絲綢般的質地,那么小心翼翼地環(huán)繞著你。聽著它們你可以進入遐想,進入電腦旁的寫作,它們不會碰觸到你的靈魂,所以你幾乎可以在享受它的同時又忽略它。我的電腦旁,多的是那種音樂,無論是來自自然還是來自人聲,我都統(tǒng)稱之為背景音樂。
其實我應該感激的恰是這種音樂,因為比約克那類的音樂是不宜常聽的,那里有真正的靈魂之痛,聽后的感覺坦率說,是一種不忍,就像看到一朵美麗的花被蹂躪后的不忍,讓你的心緒久久難以平靜。同樣不常聽的是那些附著了生命記憶的音樂。它們就像《重慶森林》中的鳳梨罐頭,打著自己的日期,當時色味新鮮,過期了又不肯舍棄。每次打開,都懷著一種時光倒流的非分之想,但最終又回歸到一種嘆息。總之,在擁有了那么多CD之后,那些橫躺在書櫥中的磁帶,怎么看都有些落寞了。但一次次搬家,都沒有舍棄,因為那里的音樂已不是音樂,它是曾經的愛戀與傷痛,甜蜜與酸楚。
有一盒,是當年一個我喜歡的男孩子錄給我的,他在月光下彈吉他,唱那首新疆味兒的流行歌曲《藍寶石》,讓我知道暗戀可以那樣柔腸百結。這盤磁帶我一直是獨享的,因為沒有音樂之外的情愫,它就是一張校園里通常能見到的簡易歌曲。對于音樂的喜愛,經由一個人時,那便是“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所以隨著他的喜好去聽音樂,便是一個多彩的流行音樂通道:齊秦、保羅?西蒙、羅大佑、李宗盛……與那個男孩子再見面,他已躋身金融業(yè),有自己的車子、房子和漂亮的妻子,只是吉他在屋中已高高掛起,談起齊秦來,已不似往日那般迷戀。在精致而典雅的豐田車中,他讓我聽他現(xiàn)在所心儀的音樂,有著平和而健康情緒的那種,我一點兒也不為所動,心中只會滑過絲絲的悵惘。我們年輕時的愛情,到底是愛一個真實的人呢,還是愛自己心底的那份激情那音樂的惟一作用,是讓我看到它與當年的《藍寶石》之間,已經隔著那么長的一段歲月,足可以讓激情還原出本質的時間長度。
還有一盒齊豫的帶子,是在一些事情發(fā)生過后留存的。它記錄的是一次莫名的心動與一段無解的愛情。所愛的那個人的車里總是回旋著齊豫的音樂,那份生命的孤寂感吸引著兩顆心走近,但最終還是分手。最后一次見面仍是在他的車里,只是車里的音樂帶已經更換。非常宏大的交響樂旋律隨著車在緩緩上升的路面上變得高亢,就像他面對世界的雄心。我這才知道,聽齊豫的日子其實是他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那種陰霾是他要努力沖出去的,而出去之后他就要輕裝前行,他不會要任何負累,當然包括那些無解的感情。
將齊豫的帶子歸到架子上的時候,就知道有一段生活被封存起來。這之后買了一些歌劇音樂,似懂非懂地狠聽了一陣子。尤其喜歡電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的那段歌劇音樂,后來也被用到立邦漆的廣告上。那種音樂的華麗與明亮與那種哥特式建筑是那么吻合,聽著音樂再看那些建筑,生命也像被抹上了一層亮彩一般。
還有一些音樂帶被買回來百聽不厭地播放,比如恩雅、神秘園還有唱電影《天使之城》插曲的納格婷麗。他們的音樂里有一份恰到好處的孤寂,還有大自然的神秘氣息,在我感覺便是天堂的氣息了。那是從云端飄下來的聲音,在閱盡世間的滄海桑田之后,用音樂對你說,這沒什么,來,到我們這里來。這樣的音樂護欄建在空中,但又不虛無縹緲,它讓你扶欄俯瞰,一切仿佛天高云淡,人間的愛恨情仇真的就微不足道了。
聽多了這些音樂,常常也會產生困惑:那些嵌進生命深處的音樂,為什么就那么脆弱,讓我們不忍卒聽,反而是那些仿佛只是從靈魂花園旁流過的音樂卻在滋潤你的生命就像那些讓我們有電光石火之感的人,那么快就消失,難道生命之美原本就是一種幻象將這些懷疑說給一位年長的朋友,他豁然一笑,反問我:那些音樂真的就消失了嗎不經過那種音樂帶給你的生命之痛,這些音樂中的平和與超越,你又怎能領會得到
恍然,我似乎也能讀懂那個彈吉他的男孩子了。聽朋友說,他后來的感情之路也歷盡波折,他愛過一個吉普賽式的女孩,是在婚后,但最終他又放棄了。我突然明白他對平和音樂的熱愛也是在一陣激蕩之后。他成熟了,我也長大了,現(xiàn)在我的音樂收藏中,也開始多了一些古典音樂和宗教音樂。它們其實也言說痛苦,但那是經過了時間過濾過的痛苦,是豐富的痛苦,就像拉赫馬尼諾夫的第二交響樂,就像《辛德勒的名單》,是一個民族的大悲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