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循證護理論文

循證護理論文

時間:2023-01-14 05:30: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循證護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循證護理論文

第1篇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手術患者230例,男138例,女92例。年齡24~73歲。手術種類:骨科79例,普外科64例,婦科42例,泌尿外科24例,胸外科21例。將其隨機等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種類等基礎情況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術前1d對患者行身份、手術核對和術前宣教,簡單介紹手術室及手術流程、術日晨注意事項、進入手術室時間、麻醉配合注意事項、解釋禁食、禁水目的,叮囑其注意保暖,接患者到手術室并安置等待。觀察組給予循證護理。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對小組成員進行相關業(yè)務培訓,查閱相關研究文獻;小組成員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對文獻進行批判性閱讀、討論、總結,對證據的真實性、實用性進行分析評價,評估其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循證護理對策,將以下護理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選擇為循證問題:(1)術前準備。(2)術中護理。(3)術后護理。見表1。

1.3評價指標

1.3.1兩組患者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SAS共20個條目,采用1~4分4級評分,將其所得分數相加乘以1.25即得標準分,分數越高,表明焦慮越嚴重。

1.3.2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滿意度分為滿意、不滿意2個維度。

1.3.3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包括嘔吐、誤吸、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等)。

1.3.4疼痛程度。參考多維白報測定法Mcgill疼痛調查表。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PEMS3.2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

2討論

第2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136例,男77例,女59例,年齡9~76歲,平均(45.7±6.4)歲。32例為普外科手術,27例為婦科手術,17例為神經外科手術,14例為泌尿外科手術,25例為骨科手術,16例為眼科手術,5例其他手術。所有患者按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與試驗組(給予整體護理和循證護理),每組68例。兩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護理內容包括環(huán)境、飲食、心理、術后康復等方面。試驗組應用循證護理的概念和步驟,制定針對性的整體護理措施。主要包括:①術前護理。加強對患者的訪視頻率,多與患者溝通,認真傾聽患者訴求,建立信任關系;針對不同患者的文化知識背景,將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過程、手術時間向患者進行講解;針對患者術前出現(xiàn)的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消除負面情緒。②術前準備。核查患者術前用藥情況,幫助醫(yī)師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檢查;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是否進食進水;根據患者手術范圍做好術前皮膚的清潔消毒;開始手術前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以保障麻醉、輸血、補充電解質和給藥需要,嚴密監(jiān)控術中患者生命體征變化。③術中護理。保持手術室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做好手術室的消毒滅菌工作,嚴格保持手術室無菌;根據患者情況時刻調整輸液和輸血速度;輔助麻醉師和手術醫(yī)師的工作;保證手術器械無菌,保證術野清潔、清晰。④術后護理。防止引流管脫落,保持引流管暢通;幫助患者保持正確,防止切口破裂或者發(fā)生感染;給予飲食指導,術后早期應禁食,嚴禁禁食易致腹脹的食物,以高纖維、高蛋白食物為宜;鼓勵患者盡早進行下床活動和進行功能康復訓練。⑤出院指導。建立患者院外護理檔案,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復診時間,定時進行隨訪以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和了解患者預后。出院后隨訪6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

1.3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質量非常滿意48例(占70.59%),滿意17例(占25.00%),一般2例(占2.94%),不滿意1例(占1.47%),整體滿意度為95.59%;對照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質量非常滿意36例(占52.94%),滿意21例(占30.88%),一般7例(占10.29%),不滿意4例(占5.89%),整體滿意度為83.82%。試驗組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室護理作為整個院內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護理人員的素質、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護理人員注重每個細節(jié)的護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而常規(guī)的手術室護理常常不能面面俱到,使護理過程中出錯率增加、護理糾紛多發(fā)。因此探索新的手術室護理模式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而整體護理和循證護理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一難題,整體護理綜合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患者實際情況,在循證護理理論和實施步驟的指導下制定更為詳細、科學的護理措施,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在本研究中,給予了整體護理和循證護理的試驗組,患者和家屬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達到了95.59%,顯著高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和循證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作者:覃玲覃再玲單位:廣西河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第3篇

1. 循證護理與中醫(yī)護理概況

1.1 循證護理1992年英國流行病學家Cochrane成立了全球第一個Cochrane中心(循證醫(yī)學中心)。1999年,中國華西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加入了國際Cochrane中心,這也是亞洲唯一的循證醫(yī)學中心。加拿大Memaster大學護理系AlbaDicenso教授最早將循證醫(yī)學應用于護理工作,提出循證護理的概念。其新穎的觀點迅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給臨床護理實踐與護理決策帶來了強烈的沖擊。2004年我國首家循證護理合作中心在復旦大學護理學院掛牌,標志我國循證護理已步人一個新階段l2j。

循證護理又稱為實證護理,其定義為慎重、準確、明智地應用當前所獲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據,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愿望與實際情況,三者結合制訂出完整的護理方案。循證護理的特點為:重視證據、重視個體化差異、重視整體觀_lJ。一個完整的循證護理程序應該是:①針對每個患者提出有針對性的健康問題;② 檢索相關的文獻,找出可靠的依據;③批判性地評價臨床證據的有效性和有用性;④在臨床實踐中實施有用的研究結果;⑤對應用的效果進行評價,從而確認是否達到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進一步研究嘲。

1. 2 中醫(yī)護理 中醫(yī)護理以中醫(yī)基本理論為指導思想 ,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哲學基礎,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為生理與病理基礎,以病因病機、四診辨證為認識疾病的方法,護理措施多種多樣,有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yī)護理的基本特點為整體觀念與辨證施護。中醫(yī)護理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黃帝內經》

中就有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但是也要看到,傳統(tǒng)中醫(yī)護理是典的經驗護理,許多個人經驗與病例報道缺乏嚴密的科學性、可靠性與可重復性,難以被世界廣泛認可,影響了傳統(tǒng)中醫(yī)護理與世界學術的接軌。

2..1 對整體觀念的認識 整體觀念是中醫(yī)護理的基本特點之一,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認為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臟腑組織器官之間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二是認為人與自然界和社會是密切聯(lián)系的整體,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對人體的健康和疾病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中醫(yī)護理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時,重視從局部病變與整體機能變化的有機聯(lián)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機變化,重視從自然界和社會等外部環(huán)境中尋找發(fā)病因素。在實施中醫(yī)護理措施時,遵循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原則,重視機體整體功能狀態(tài)的調整和改善。另一方面,中醫(yī)護理的整體性還體現(xiàn)在將常規(guī)診治與臨床經驗、個案體會、患者的體驗等結合起來,以宗醫(yī)乃仁術之旨。

整體觀念也是循證護理的特點之一,循證護理突破以往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倡導臨床措施和護理決策都要以患者為中心。循證護理計劃的制定,來源于三方面:一是循證所獲得的有價值的、可信的實證;二是護士的臨床經驗性是患者的需求。這三者的結合,體現(xiàn)了循證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觀。在評價一種護理方法是否有效時,循證護理重視與患者密切相關的臨床指標,如病死率、致殘率、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需求等,而不只是依靠實驗室或影像學等中間指標。

循證護理與中醫(yī)護理的整體觀念都體現(xiàn)人文性、藝術性、倫理性、社會性等因素,體現(xiàn)生物一心理一社會的整體護理理念,以患者的自覺感受與生命質量的改善為目標。中醫(yī)護理的整體觀念涵義更廣、更深,牽涉到多層次醫(yī)護理論體系;而循證護理主要體現(xiàn)在人本文化本身。

2.2 辨證施護與求證思想 辨證施護是中醫(yī)護理的基本特點之一。辨證施護是指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患首有關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比、推理,辨汪得出所屬何病何證,從而制定相應的計劃與護理措施。辨證施護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過程。辨證是決定護理合理性的前提和依據,施護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護理實踐中辨證施護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為分析判斷疾病的本質時存在辨證依據不足的現(xiàn)象。

循證護理的核心思想是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的研究結果為實證,先提出問題,再尋找實證,最后應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的護理。臨床護理實證分為以下4類:一類實證通過系統(tǒng)文獻回顧或研究趨勢分析獲得的多項隨機控制實驗性科研結果,科研設計嚴密,并有流行病學資料,可推薦給所有醫(yī)院;二類實證通過至少l項隨機控制的實驗性科研獲得的實證;三類實證通過類實驗性科研獲得的實證,科研設計比較嚴密,科研在不同的場合得以重復,可推薦給符合條件的醫(yī)院;四類實證通過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獲得的實證,或來源于護理專家的臨床經驗,或專家組的報告,可供醫(yī)院參考。

由此可見,循證護理與中醫(yī)護理都重視臨床證據與文獻依據,中醫(yī)護理更重視患者個體的主觀感受和客觀表現(xiàn),對文獻研究也偏于定性而忽視量化和統(tǒng)一標準。而循證護理注重的是對診斷和治療結果的量化、標準化分析與評價。因此,把循證護理中的求證思想用于中醫(yī)護理中,可使中醫(yī)護理中的辨證施護進一步提高更為完善。

3. 循證中醫(yī)護理發(fā)展設想

3.1 中醫(yī)護理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從循證護理的基本原理及為臨床提供科學證據的角度來審視中醫(yī)護理,不難發(fā)現(xiàn)中醫(yī)護理有以下問題急需解決:缺少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資料;中醫(yī)藥護理的有效性、安全性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缺少學術界認可的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缺少專業(yè)人才;臨床評價的基礎研究及基礎性工作薄弱等。將循證護理的思想注入中醫(yī)護理,使中醫(yī)護理臨床評價系統(tǒng)更加規(guī)范化、客觀化、量化,使中醫(yī)護理的科研水平達到更高層次。

3.2 循證中醫(yī)護理發(fā)展的原則 中醫(yī)護理與循證護理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依存,彼此借鑒;互相補充,共同發(fā)展。傳統(tǒng)中醫(yī)護理在實踐循證護理過程中,通過揚棄,保留精華,去除糟粕,得到升華而進一步發(fā)展,而不是否定傳統(tǒng)中醫(yī)護理的一切經驗或取代傳統(tǒng)中醫(yī)護理。中醫(yī)護理數千年積累下來的經驗,由于歷史條件限制難免精華與糟粕共存,有待進~步發(fā)掘、整理、提高、發(fā)展,這正好給循證護理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循證護理的融入必將大有可為。

3.3 提高中醫(yī)護理人員循證護理知識水平很多調查研究顯示,臨床護士中近半數不知道循證護理,知道者中對循證護理也僅限于對其概念及產生背景的了解,對循證護理的證據等級、實施步驟及相關知識不甚了解。大部分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處理問題時還是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及教科書等,循證護理的應用率很低。我國護理人員(包括中醫(yī)護理人員)對循證護理的認知、應用程度不甚理想。中醫(yī)護理人員要想提高自身的循證護理能力,必需加強在職培訓,掌握熟練的臨床業(yè)務技能、護理科研及評價能力、文獻檢索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醫(yī)學統(tǒng)計學、專業(yè)外語、計算機及網絡知識、協(xié)作精神及能力等。必需加快中醫(yī)臨床護理專家型人才的培養(yǎng),以保證護理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3.4 運用循征護理實現(xiàn)中醫(yī)護理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辨證施護是傳統(tǒng)中醫(yī)護理的特色之一,是中醫(yī)護理認識疾病和護理疾病的基本原則,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由于護士的經驗不同,導致辨證施護方案各異,往往因缺乏最佳的科學依據,即使同一種病、同一種證型也很難在辨證施護規(guī)范化上求得一致。

這樣,很容易使臨床護士只是根據主觀判斷進行診治而陷入經驗護理的思維模式中。循證護理強調客觀的、可靠的科學依據,以此作為辨證施護的指導思想,通過系統(tǒng)觀察、分析、論證、篩選,可獲得科學的、可靠的、充分的臨床證據,進而制訂出真正有效的、適用的、規(guī)范化的辨證施護方案,這樣可以避免經驗護理重復的無效治療或低效治療。還可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對中醫(yī)護理辨證施護的結果作出科學的評價,從而逐漸總結出一套從理論到臨床實踐都行之有效的辨證施護方法,解決長期以來中醫(yī)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無章可循的問題,為中醫(yī)臨床護理實現(xiàn)標準化、規(guī)范化提供依據。

3.5 借鑒循證護理,提高中醫(yī)護理的科研水平盡管近年來護理領域的著作與科研論文數量顯著增加,但總體質量還不高,表現(xiàn)為科研設計不夠嚴密,經驗總結性報道文章居多,設計嚴密的實驗性研究論文較少。另外,護理研究內容較零散、規(guī)模小、研究廣度和深度不夠,有特色的專科護理文章較少,護理科研成果與臨床應用脫節(jié),缺乏對科研成果的適用性和有效性的評價。借鑒循證護理的方法,中醫(yī)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循證護理中心了解到最新護理科研動態(tài),有利于自己科研選題的決策。在開展護理科研時,可以使用循證護理科研方法,即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或隨機對照試驗的方法,開展大樣本的臨床試驗,并且保證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

第4篇

【關鍵詞】癥護理;手術室實習;帶教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7-0240-01

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其護理活動過程中,將科學的證據與臨床經驗、患者需求相結合,獲取實證,指導臨床護理決策的過程,是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科學、經濟、有效的護理服務的臨床途徑,能夠增強臨床實習的興趣[1]。為培養(yǎng)優(yōu)秀護理人才,將癥護理應用于實習生臨床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3月~2010年4月到手術室實習的158名護理實習生,其中本科生63名,大專生98名,年齡19~24歲。將實習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9名,實驗組應用循證護理方法教學,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進行教學。

1.2 方法:實習生入科時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一般資料和對循證護理的認知狀況,其中,對循證護理知識學習愿望強烈的有138人,一般的14人,不想學的6人;對循證護理知識很了解的1人,了解的27人,不了解的130人。根據實綱,結合實習生在手術室的實習時間、實習目的和對循證知識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制定實習計劃和講課內容。指導實習生理解和掌握循證護理應用的五個步驟: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循證應用、循證評價。選擇合適手術患者,按照循證護理程序進行實踐:①提出循證問題。循證問題是臨床護理中經驗和傳統(tǒng)不易解決的,需要進一步弄清的問題,包括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臨床帶教老師應組織護生學習循證護理知識,以增強護生循證護理的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書本、臨床實踐中存在的護理問題,有意識地去引導護生去與傳統(tǒng)的經驗或不完整的理論知識去做批判性的思考,利用所學知識和最新信息進行仔細探索,并學會運用研究證據解決實際問題。②確定問題后,如何尋找證據,是我們向學生傳達的主要信息和方法。臨床帶教老師針對循證問題指導護生獲取實證,可通過文獻檢索、查詢MEDLINE、CNAHL 等數據庫,也可查詢萬方數據庫以及大學資料庫,得到一系列與護理目標相關的證據,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獲取相關研究成果,指導護生廣泛查閱護理文獻,尋找最佳證據,嚴格篩選,確定結論,以獲得循證支持。③循證觀察,帶教老師應始終圍繞循證問題根據文獻檢索結果,指導護生進行臨床研究,使患者得到最佳、最新的護理,獲得最滿意的治療效果。根據可獲取的研究提示,術前6周禁煙可使肺部并發(fā)癥幾率極大下降,術前3周禁煙可幫助減少創(chuàng)傷性并發(fā)癥等等。④循證應用,臨床帶教老師指導護生通過系統(tǒng)的文獻檢索和護理實踐觀察的結果,得出最佳護理措施。擇期手術患者,如有吸煙者,在術前3~6周禁煙,以減少肺部并發(fā)癥。在循證問題得到結果后,帶教老師可通過講座、論文等形式更好的向護理人員講授和傳播。

2 結果

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加強,而且手術患者對實習生的護理服務非常滿意。

實習生實習結束時,對其綜合能力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實習生的提出問題能力和查閱文獻能力明顯比對照組強,P

3 討論

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是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為證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強調以臨床實踐定的、具體化的問題為出發(fā)點,將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愿望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護理方案[2]。長期以來護理臨床帶教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盡管由此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基礎理論和基本訓練較好,但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護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新的護理觀、較強的綜合素質及較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社會需要的新型護理人才。帶教老師傳授循證護理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其在教學中臨床應用,結果實習生的提出問題能力和查閱文獻能力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提高。采取循證護理理念的以實證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可以使護生改變以往的思維方式,自覺運用評判性思維對現(xiàn)存的實踐模式尋求實證,從而提高了臨床實習效果[3]。

總之,循證護理在臨床的開展可使護理人員接受先進護理理念,提高護理質量,同時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4]。將循證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實習生帶教,能夠提高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了理性思維能力,提高提出問題和查閱文獻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Duong DN. Th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oncept: engaging interest and articipation.Nurs Res,2010,59(1 Suppl):S7-10

[2] Logan J,Harfison MB,Graham ID,et a1.Evidence-based.pressure-ulcer practice:the ottawa model of research use[J].Can J Nurs Res,1999,31(1):37-52

第5篇

關鍵詞循證護理;臨床實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1 循證護理的概念及內涵

循證護理又稱為實證護理或求證護理,源于循證醫(yī)學,是由加拿大McMaser大學在20世紀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一種學習策略[2]。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尋求和應用證據的護理理念,要求護士自覺地、審慎地將現(xiàn)有的最佳證據應用于護理患者的各項決策當中。當前最具影響的是AlbaDicenso教授對循證護理的定義: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取的最好的研究證據,為患者制定護理措施,做出護理決策,以實施最佳的護理[3]。循證護理的實踐就意味著把護理人員的技能、臨床經驗與來自外部系統(tǒng)研究的最佳臨床證據進行有機的結合[4]。最佳臨床證據主要是指臨床研究證據,特別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有關診斷、預后、預防及康復等方面的高質量的臨床研究證據。新的研究證據往往會糾正舊的結論并代之以更加真實和準確的結論。臨床經驗是護士長期積累對個體患者的護理經驗。患者的選擇是指患者對護理方案的特殊選擇和需要。因為,每個患者可能有不同的需要。只有這三方面的恰當結合,患者和護士就會形成護患聯(lián)盟,從而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臨床預后和護理質量。循證護理的核心思想是:在護理實踐中,對患者的護理決策都應以客觀的科學依據為證據。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護士對患者護理方案的確立、護理研究、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衛(wèi)生決策、衛(wèi)生立法等各個方面。

Lang從三方面闡述了護士實施EBN的必要性:①促進在醫(yī)學問題和醫(yī)療干預活動中護士的參與;②有益于護理問題和護理干預的確定;③加強用以描述問題、干預、結果的規(guī)范化語言在護理過程中的應用。他還提出解決病人健康問題最好的方式是醫(yī)療、護理問題和循證實踐的結合。循證護理針對在護理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實踐和理論問題,通過權威的資料來源收集實證資料,尋找最佳的護理行為,再用批判的眼光來評價它是否取得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如此循環(huán),不斷上升,達到持續(xù)改進護理質量的目的。

2 循證護理的實施步驟

2.1 問題的提出,即建立循證問題

為什么而尋求證據,要說明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如剖宮產術后能否進行早期進食?建立循證的問題應該是與病人的健康密切相關,且在傳統(tǒng)的臨床護理經驗中不易解決的問題。

2.2 查找實證

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文獻檢索,找出護理研究領域中的實際證據。目前可供使用的證據來源較多,主要有:①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ACP)JournalClub,1991年起發(fā)表有關應用循證醫(yī)學證據的摘要;②英國醫(yī)學會和加拿大醫(yī)學會共同創(chuàng)辦的《EVIDENCE Nursing Based 》雜志,1998年開始發(fā)表有關循證護理的證據;③Cochrane圖書館;④Mediline和Pudmed等醫(yī)學文獻數據庫[5]。

2.3 評價實證

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對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及臨床實用性等進行審慎、系統(tǒng)的評價;四是實踐循證護理措施。將獲得的實證與護理經驗、患者的需求相結合,做出護理計劃;五是實施護理計劃,并通過動態(tài)評審鑒別效果。

3 證據的強度分級

循證護理的目的是進行護理決策,決策的依據是最多的相關信息,其過程是尋找、評價和利用目前的信息(證據)。因此,尋找、評價和正確使用證據構成了循證護理循證的三個基本要素。循證護理把目前所能獲得的證據進行了強度分級,共分為五級[4]。一級:至少有1個基于多個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并進行Meta分析的系統(tǒng)綜述;二級:至少有1個設計合理的RCT;三級:設計合理的非隨機研究,如單組護理前后對比研究、隊列研究或配對病例對照研究;四級:1個以上單位進行的設計良好的非實驗性研究;五級:權威觀點、臨床經驗、描述性研究和專家委員會的報告。級別越低,使用的價值越大,可靠性也越大,級別越高,使用的價值越小。循證護理把專家的意見放在最低的級別,不等于否定專家的意見[6],專家的意見是前述4個級別證據的基石。通過對專家治療好的病例,整理升級后成為四級的無對照的系列病例觀察,一些研究機構依據四級的分析提取護理措施,開展三級乃至二級的對照實驗,最后通過RCT的系統(tǒng)評估,試驗結果文獻升級為一級證據。從證據發(fā)展來看,RCT評估其實是對專家意見匯總篩選后的證明。

4 循證護理在國內的開展情況

我國于1997年3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成立循證醫(yī)學Cochrane中心,成為國際循證醫(yī)學協(xié)作網的第十四個也是亞洲惟一的循證醫(yī)學中心[7],該中心對華西醫(yī)院所有的在職護士進行了循證知識的基礎培訓,并邀請國外循證護理專家到醫(yī)院講學,為護理人員提供了掌握循證護理的有關理論與實踐知識的機會。我國循證醫(yī)學中心的成立促進了循證思想在我國護理界的傳播及護理人員對循證護理的認識與實踐。黃雪玉認為,循證護理的開展使護理活動由被動變?yōu)橹鲃?提高了護理服務的質量[8]。李銳等認為循證護理在對大量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循證后,做出相應的判斷,再根據判斷來實施相應治療護理,這一過程是嚴格以事實為依據的,在法律法規(guī)日漸完善的今天,循證護理也是保護護士自身合法權益的有利證據,為護士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證[9]。宋敏等在對肺組織瓣代氣管行氣管成形術的護理中,針對臨床實踐問題,運用循證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顯示了我國護理人員能及時更新觀念并有一定的循證實踐能力[10]。

循證護理要求臨床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能自覺應用科學研究的證據進行臨床護理決策。目前,我國臨床護理界對循證護理的應用主要針對某一特定的護理問題,檢索各類文獻庫獲得相應的資料和證據,再對獲取的資料進行分析和評價,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最合適的護理方案,使護理問題得以解決。張雪梅等針對老年褥瘡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臨床問題,通過檢索Cochrane圖書館、Medline等得到了最新的、科學的預防和促進褥瘡愈合的系統(tǒng)評價、Meta分析及RCT相關證據,制定了針對病人最適合的護理方案,從而使該患者褥瘡創(chuàng)面10天就愈合[11]。張德蓮等將循證護理思想與ISO的管理理念相結合,將最新證據應用于臨床前的評估和護理計劃的控制,提高了護理質量[12]。陳國清等在護理重型顱腦外傷腦疝晚期患者[13]、李復華等在護理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熱患者[14]、倪霞萍等在護理高血壓病患者[15]、周頌華等在護理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時均采用了循證護理[16],她們將可信的研究證據、病人的價值觀和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及臨床經驗結合起來,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護理計劃,為病人提供了最佳的護理。此外,循證護理也在對腦梗死偏癱患者、化療患者、小兒出血性疾病、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各類手術的配合及手術后的護理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7-20]。

5 阻礙我國護理臨床應用循證護理的主要因素

雖然目前我國對于循證護理的研究與實踐日益增多,但不可否認,我國護理人員實踐循證護理的能力與國外同行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我國1997年才成立循證醫(yī)學中心,大部分臨床護理人員也是在這以后才了解到有關循證護理的知識,并進行循證護理的實踐。就目前我國臨床護理的實踐來看,循證護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5.1 認識不足

很多調查研究顯示,多數護士對EBN并不是十分了解[21],實際護理工作中也很少應用。周敏等的調查顯示[22],被調查的400名護士中只有40%知道循證護理,大部分護士在工作中處理問題時通常還是根據護理常規(guī)等,循證護理的應用率低,而且臨床護士對其相關知識掌握的也不夠好,61.2%的護士對流行病學僅有所了解,另外多數護士對循證護理也僅限于對其概念及產生背景的了解,對循證護理的證據等級、Cochrane協(xié)助網等內容都不甚知曉。李亞潔等對第一軍醫(yī)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護士開展EBN的認知調查顯示[23],313名護士中對EBN一無所知的占47.6%,聽說過的占38.7%,了解及熟悉的占13.7%。萬麗紅等對參加廣東省護理學術年會的210名在職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職護士循證護理知識的知曉現(xiàn)狀及實踐現(xiàn)狀也不盡人意[24]。

5.2 醫(yī)療管理體制的制約

循證護理的開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在我國的大部分醫(yī)院,護理一般都只處于輔助或從屬的地位,護士人員不足,缺乏時間,加上缺少領導和同事的支持,要隨時掌握最佳證據在實踐中比較難以做到。

5.3 護理教育相對滯后

循證護理以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為基礎,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研究文獻作為證據,然后就這些證據的有效性、可靠性、臨床運用性、廣泛性等做出評判性的評價,最后挑選出最佳的證據,上述一系列的過程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而目前我國在職的護理人員所受的教育基本上以中等職業(yè)教育為主,即使以后通過各種方式取得了專科甚至本科學歷,但在整個護理教育過程中,文獻回顧、科研設計的課程不足,不能為護士提供基于研究的護理實踐能力、循證護理價值的整體判斷能力以及實施循證護理所需的技能,限制了循證護理在我國的發(fā)展。

5.4 護理科研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

受傳統(tǒng)觀念和經驗護理的影響,加上護理人員文獻檢索、科研設計、科研評價等方面知識的相對缺乏,總體來說我國護理科研的質量不高,回顧性研究多于前瞻性研究,調查研究多于實驗研究,研究手段也較為落后,缺乏對臨床護理的指導性和實用性,可重復性差,阻礙了循證護理在臨床的開展和應用。

5.5 實證資源的貧乏[25]

循證護理關鍵的步驟是檢索文獻,查找可靠的證據。而我國目前的現(xiàn)狀是論文的數量與質量都難以滿足循證護理的需求。侯曉靜等通過計算機檢索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6種主要護理雜志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刊出的文獻[26],初檢納入循證冠名的相關護理文獻104篇,經進一步閱讀全文,剔除與循證護理無關的文獻8篇,最終納入相關文獻96篇。這與我國100多萬護理人員相比,尚有待很大的提高。在發(fā)表的文章中,90.9%的臨床研究文獻沒有說明檢索證據的路徑與策略,63.6%沒有說明所遵循的研究證據的來源途徑。93.9%未說明研究證據的質量等級。表明以循證冠名的中國護理文獻的內涵和質量還有待提高。

6 循證護理在我國臨床實踐的展望

循證護理的核心是使以經驗為基礎的傳統(tǒng)護理向以科學為依據的現(xiàn)代護理發(fā)展[27]。循證護理能使病人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法,它的應用過程同時也能提高護理實踐的科學性,促進護理人員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加快護理觀念及護理模式的轉變,為護理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28]。循證護理的倡導者Nancy說[29],臨床護士如果關心的是臨床工作,那么必須涉及循證護理。護士發(fā)現(xiàn)和使用科學文獻,可以減少護理決策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世界循證護理研究的迅猛發(fā)展及我國臨床護理實踐的現(xiàn)狀也迫使護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采用當前最可靠的研究結論指導護理實踐,以確保病人獲得有效的護理。所以說,開展循證護理勢在必行,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隨著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以及臨床護理人員的繼續(xù)教育與在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循證護理在我國必將得到迅速的發(fā)展,護理人員也將逐步改變傳統(tǒng)重視經驗和直覺的護理觀念和行為,開展以科學為依據的循證護理,將護理研究與護理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瑞紅.循證護理在國內的研究進展[J].家庭護士.2007. 8 (5):6-7.

[2]SchlomerRG.Evidence-basednursing:amethodfornursingpractice[J].Pflege,2000.13(1):47-52.

[3]BonellC.Evidence-basednursing:astereotypedviewofquantitativeandexperimentalresearchcouldworkagainstprofessionalautonomyandauthority[J].JAdvNurs.1999.3(1):18-23.

[4]SackettDl,StraurSE,RichardsonMs,etal.Evidence-basedmedicine:how topracticeandteachEBM(secondedition)[M].Edinburgh;chrillLivingston,2001:1-24.

[5] 翟金國、趙靖平.循證醫(yī)學及其在精神科的應用[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4.16(5):292.

[6] 曾憲容、劉鳴、楊友松 等.臨床實踐中如何正確應用循證醫(yī)學[J].四川醫(yī)學.2004.25(6):722-723.

[7] 王 艷、成翼娟.循證護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4-6.

[8] 黃雪玉.循證護理在多發(fā)性骨折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5):470.

[9] 李銳、劉之超.循證護理的實施現(xiàn)狀與分析[J].上海護理.2005.5(3):52.

[10] 宋敏、王鴻雁、王微.循證護理在臨床的初步實踐[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6):57-58.

[11] 張雪梅、薛嵐、郭菊紅.老年褥瘡的循證護理[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3.3(1):54-55.

[12] 張德蓮.ISO管理在循證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2,16(10):606-607.

[13] 陳國清.重型顱腦外傷腦疝晚期患者的循證護理[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3,24(8):950-951.

[14] 張德蓮.ISO管理在循證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2,16(10):606-607.

[15] 倪霞萍、李凌霄、鄭彩娥.循證護理在老年高血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1:410-411.

[16]周頌華、石鳳群、黃雪飛.循證護理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1:1553-1554.

[17] 鐘美容、莫海花、劉海蘭 等.腦梗死偏癱病人的早期康復循證[J].護理研究.2006.20(2B):393-394.

[18] 王春賢、姜麗英、齊桂蘭.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6.20(12C):3314-3315.

[19] 侯燕、馮萍.循證護理在減少小兒出血性疾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760-762.

[20]張麗青、陳惠男、顧一吾.循證護理在腹腔惡性腫瘤手術的無瘤技術配合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10-511.

[21] 傅蓉、程云.臨床護理人員循證護理認知水平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護理.2005.5(2):19.

[22] 周敏、夏曉清、陳麗莉 等.護理人員循證護理認知現(xiàn)狀調查與啟示[J].護理研究.2006.20(8):2093.

[23] 李亞潔、蔡文智、李瑛 等.護理人員循證護理認知現(xiàn)狀調查與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627.

[24] 萬麗紅、林細吟、梁嘉定 等.廣東省循證護理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270.

[25] 鄧小梅、張靜平、黃海珊.國內開展循證護理的困境況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A):57-59.

[26] 侯曉靜、徐麗華.循證冠名的中國護理文獻發(fā)表現(xiàn)狀[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7.7(7):542-546.

第6篇

齊魯護理雜志(期刊級別:科技核心期刊 ) issn:1006-7256 cn:37-1257/r 郵發(fā)代號:24-127 周期:旬刊 出版地:山東省濟南市 主管單位:山東省衛(wèi)生廳 主辦單位:山東省護理學會 齊魯護理雜志期刊簡介 《齊魯護理雜志》是由山東省衛(wèi)生廳主管、山東省護理學會主辦的護理專業(yè)學術期刊。1995年3月經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fā)行。自2010年7月份開始,由半月刊改為旬刊,每月第一期為內科護理版,每月5日出版,郵發(fā)代號為24-49;第二期為外科護理版,每月15日出版,郵發(fā)代號為24-127;第三期為管理教育版,每月25日出版,郵發(fā)代號為24-240。 

2009年,《齊魯護理雜志》再次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評為山東省科協(xié)優(yōu)秀科技期刊;被山東省新聞出版局組織的第七屆報刊出版質量綜合評估評審委員會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期刊;被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期刊評審委員會評為第四屆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期刊;經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認定,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專家評議推薦,被批準為“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論著、綜述、調查研究、專科護理、基礎護理、康復護理、循證護理、社區(qū)護理、個案護理、心理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健康教育、經驗革新、護士與法、國外護理、臨床醫(yī)學、院內感染與控制等。 

辦刊宗旨

認真貫徹黨的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fā)展觀,遵守黨和國家關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規(guī)及衛(wèi)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時反映護理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突出護理學科的科學性、理論性及實用性,促進護理學術水平提高。 

第7篇

【關鍵詞】口譯質量;評價標準;主題熟悉度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in long-term interpretation projects by analyzing the interpretation project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training program in China held by *** American University in terms of pauses, back-tracking, misinterpretation and miss of interpretation. It is observed that an interpreter’s interpretation quality could b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interpreter become gradually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s. The research ve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fining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quality;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0 引言

口譯活動是在原語表達者和譯語接受者都同時處于同一環(huán)境下進行的,交流雙方及譯者都在場,共同感受和使用相同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實時的雙語傳遞交流,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郭厚文2007:83)。要求譯者反應敏捷、善于溝通、流利使用雙語甚至多語、有廣博的知識、語言組織力強、熟悉兩種文化等綜合能力。(仲偉合2003:63)。極強的時效性及綜合能力的要求導致口譯質量的評估成為一個難點,需要從內容、語言、表達甚至客戶期望等方面對譯員進行綜合評價(仲偉合,王斌華2010:22)。本文中筆者選取“停頓”、“回譯”和“錯漏譯”作為口譯質量的評估要素,屬可量化指標,能夠比較直觀的衡量口譯質量。

然而不同類型的口譯任務中停頓、回譯和錯漏譯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需根據不同的口譯場景進行對應分析,總結經驗,并找出共性所在。盡管口譯經驗總結雖然不夠嚴謹,不夠科學,不夠系統(tǒng),但是仍然不失為口譯研究的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對于指導口譯實踐具有重要意義(蔣文干2011:94)。帥林(2007:52)在“跨學科口譯理論研究在中國”一文中也指出,口譯測試是對譯員交際能力的測試,需要創(chuàng)造正常的、現(xiàn)實的交際環(huán)境。遵循真實性原則,本文選取的案例為筆者參與的真實口譯項目,是現(xiàn)實的交際環(huán)境,屬于理想的口譯測試和質量評估對象。該項目持續(xù)時間較長(一周),主題內容一致,有利于對不同時期內同領域內容的口譯質量進行對比,找出原因以改善自身口譯質量。

1 案例描述

1.1 口譯項目描述

本文所選案例為筆者負責的2012年美國***大學與中國***醫(yī)院聯(lián)合會在北京舉辦的《循證護理培訓》的口譯項目,培訓為期一周,培訓主題為循證護理,學習對象為來自全國各大醫(yī)院護理部門的負責人。培訓形式為講課加模擬練習的方式,培訓內容以大量醫(yī)學護理案例分析為主,目的在于使學員初步掌握循證護理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用,口譯采取交傳模式。

1.2 口譯項目譯前準備

1)對課程資料的翻譯糾錯。筆者接手該項目口譯時準備時間倉促,且僅得到第一天的課程資料,中文翻譯部分存在大量錯誤,給筆者提前熟悉培訓內容增加了難度。例如“EBP Reduces Practice Variation”被譯成“EBP降低了實踐的變化性”,未將關鍵詞EBP的原意即循證護理翻出。另外Practice Variation實際上指的是護理工作中的變量,而非變化性。在整篇的翻譯稿中出現(xiàn)了大量類似的錯誤,需要筆者提前修改和完善。

2)根據已有課程資料收集輔助資料。已有資料主要是對EBP概念和作用的簡介,尚未涉及任何專業(yè)醫(yī)學知識。為了更好地了解EBP在實際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情況,筆者通過Google Scholar和中國知網檢索到一些有關EBP應用分析的文章(中英文皆有),并對其中的與EBP相關的概念和詞匯進行了整理。如用于提出EBP問題的PICO模型,既Population(人群),Intervention(干預措施),Current Situation(問題當前情況)和Objective(目標)。通過閱讀文獻、制作和背誦單詞表,在較短期內對EBP的基本理念和發(fā)展脈絡有了基本的認識。但EBP涉及到醫(yī)院護理的各個層面,需要譯員提前了解講者涉及的具體專業(yè)范疇,而會議主辦方未安排筆者與講者講課話內容提前溝通,筆者無法提前預測講者可能涉及的具體專業(yè)知識并提前準備素材,事實是良好的譯前準備不僅包含術語準備、資料收集等語言因素,也包括文字以外的諸多因素,例如通過與客戶事先見面溝通,了解講話人預期達到的效果及相關背景知識(賈紅霞 2006:88)。

2 口譯期內主要問題描述及原因分析

口譯項目期內,筆者使用錄音筆記錄培訓及口譯內容。本章主要通過分析錄音、對比講者原話和口譯內容的差別之處,著重對口譯中出現(xiàn)的停頓、回譯、錯漏譯等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目的在于挖掘出現(xiàn)以上情況的本質原因。

2.1 停頓描述

停頓一般分為有聲停頓和無聲停頓。在對筆者分析此次項目口譯錄音時發(fā)現(xiàn)無聲停頓出現(xiàn)次數較少,并且大多在一到兩秒之間,不影響實際口譯質量,所以本文只研究口譯中出現(xiàn)的有聲停頓。

例1:(第一天課程內容) This is an example of meta-synthesis that combines seven qualitative studies. The sample size of women recovering after an 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口譯)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一個例證就是有關元分析的一個例證,是將七個【額】(1)定性的分析進行了一個【額】(2)綜合分析。這七個分析都是針對【嗯】(3)接受【嗯】(4)心肌梗塞的手術的病人做出的。

問題分析:上面口譯一共只有兩句,但出現(xiàn)了四次有聲停頓,其中停頓(1)、(2)發(fā)生在翻譯qualitative studies的部分,停頓(3)、(4)發(fā)生在翻譯MI-Myocardial infarction部分。EBP即循證護理的核心之一就是根據EBP的問題查找相關論文進行分析,而有關EBP的研究方法有很多類型,例如元分析、文獻綜述等。筆者對于EBP這一方法的核心內容不熟悉,事先未詳細記憶論文研究方法的種類,在聽到qualitative studies時,未能即時理解。首先想到的是“高質量的研究”,隨后反應過來是一種研究方法,思維上的猶豫導致了口譯上的停頓,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停頓。

第三次和第四次停頓發(fā)生在講者使用了縮略語MI之后,筆者在筆記上已記錄為MI但不知其意,譯到此處時筆者猶豫是否直接使用英文縮略語,連續(xù)出現(xiàn)有聲停頓。在護理醫(yī)師告知MI即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后,筆者才理解正確含義并繼續(xù)該部分的口譯。

例2:(第一天課程內容)There are three basic steps in evidence appraisal. The firs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evidence. Is it research or non-research? Terms that may indicate the article is research include; meta-analysis, meta-synthesis, experimental, quasi-experimental, randomization, control, intervention,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p-value, confidence interval. Terms that may indicate the article is non-research include; systematic review, literature review,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recommendation, expert opinion, summary,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evaluation. Look at the 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 Level and Quality Guide and follow along.

(口譯)進行證據評級包含三個基本步驟。第一步是確定證據的類型,就是說該證據是【額】是研究型證據還是非研究型證據。通過以下術語可以幫助判斷證據文章是否為研究型證據,如【額】(1)元分析、【額】(2)綜合【額】(3)綜合集成法、實驗型的、還有非實驗型的、隨機的、控制的、干預的、以及【嗯】(4)在統(tǒng)計【額】(5)統(tǒng)計的檢驗上顯著的、還有p-值、置信區(qū)間等等。而以下術語可以幫助判斷證據文章是否為非研究型證據,例如【嗯】(6)系統(tǒng)綜述、文獻綜述、【額】(7)循證指南、還有【額】(8)臨床實踐的建議、其它建議、以及專家的意見、總結、質量改進的項目評估等等。具體參考約翰霍普金斯的護理證據等級和質量指南并按此操作。

這段口譯的源語中講者介紹了大量循證護理文章的類型,如例1所述,筆者對于證據文章的類型并不熟悉,標號停頓部分只能根據字面意思翻譯,但不確定是否正確,因而出現(xiàn)多處思考停頓。綜合例1、例2可以發(fā)現(xiàn),在口譯初期,由于筆者對EBP的內容及醫(yī)學專業(yè)內容的不熟悉,出現(xiàn)了大量有聲停頓。

2.2 回譯描述

例3:(第一天課程內容)A lot of nursing studies are Level 3. They are describing situations of intervention. This is a example of research study I did with my research fellow about 2 years ago. I asked nurses to do a survey, and then after that, we do a focus group.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ollow the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initiated by nurses. Nurses tried to find out the situations of medication to postoperative patients, to see difference on medication numbers and types. From this research we could decide if further calling visit or home visit needed.

(口譯)所有呢基本上以護士為主體的這個研究是可以歸入到第三級的研究結果。然后大家現(xiàn)在在圖上看到的呢就是Linda女士在兩年前與她的護士團隊所進行的一個第三級的研究。這個研究的目的呢是能夠確定當護士參與,額,【在一個研究當中,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護士發(fā)起的一個干預措施。】(1)這個干預措施的目的,額,【這個干預措施的目的是患有長期性疾病的病人的時候去通過這個研究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出院病人一些用藥方面的問題。】(2)同時這個研究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對比數字和類型,【就是用藥方面數字和類型所造成的差別。(3)通過這個研究來發(fā)現(xiàn)是否需要在病人出院以后進行電話的回訪或者是直接進行家庭的采訪。

上面的口譯內容出現(xiàn)三次回譯。這是筆者在第一天的翻譯中首次接觸到EBP實施的案例,對于講者所要表達的意圖不明確。因而難以理順三層意思間的邏輯關系:1)護士發(fā)起的干預措施,2)跟蹤患有長期性疾病的病人發(fā)現(xiàn)和解決術后用藥問題,3)用藥方面數字和類型所造成的差別。按照筆者對醫(yī)院看病流程的理解,病人出院后,除非再次到醫(yī)院就診,護士是無法跟蹤其用藥情況的;并且難以理解用藥數字和類型的具體指代以及兩者與前面兩層意思的聯(lián)系,所以在翻譯這三層意思的時候出現(xiàn)了猶豫,連續(xù)的回譯是試圖將意思表達明確。

在該句譯后筆者意識到在場聽眾表現(xiàn)出明顯的困惑神情,在征得聽眾同意后筆者臨時和講者進行了溝通,對講者所要表達的意思進行了確認。發(fā)現(xiàn)講者沒有意識到中美醫(yī)療制度上的差異,主觀判斷有些案例的背景無需做詳細解釋。而譯者對對講者所述主題內容生疏,出現(xiàn)連續(xù)回譯。在確認細節(jié)信息后筆者又加翻如下:

“在***大學醫(yī)院兩年前進行的這項護士發(fā)起的干預項目中病人在出院前,護士會直接告訴病人出院后如何繼續(xù)用藥,但是之后在跟蹤調查中發(fā)現(xiàn)病人在根據護士的醫(yī)囑進行用藥的時候與護士預想的情況有差距。當通過跟蹤調查如電話或網絡回訪發(fā)現(xiàn)有差距的情況出現(xiàn),護士會對病人進行電話回訪指導或家庭采訪指導。”

加翻之后,現(xiàn)場的聽眾表示能理解案例的愿意和案例與EBP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類似因主題不熟悉造成的回譯在整個口譯期的第一天出現(xiàn)較為頻繁,其它的典型回譯如下所示:

例4:(第二天課程內容)Nurses are continuously distracted by numerous medical device alarms. Cardiac monitors are the most frequent alarming device. Too many false alarms due to technical issues with cardiac electrod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larm fatigue and staff ignoring alarms. Then using PICO, we came up with the problem of does changing electrodes daily have an effect on the quantity of technical cardiac monitor alarms?

(口譯)病人不斷被數不清的醫(yī)療器械警報干擾,而心電圖監(jiān)視器是最經常發(fā)出警報的設備。過多的技術原因的,【嗯,過多的心臟方面技術的,】(1)【嗯,過多的心臟電極技術原因】(2)造成的錯誤警報會引起警報疲勞和員工對警報的忽視。然后使用PICO工具,我們提出的問題就是,額,如果每日改變電極是否會影響心臟監(jiān)視器技術警報的數量?

講者講話中提到cardiac electrode這一專業(yè)詞匯,筆者未能及時反應electrode是指電極,不確定此處如何翻譯,先模糊處理成技術原因,又覺得需要把cardiac翻出,回譯一次(1)翻為心臟方面技術,同時又想起electrode的意思是電極,又再次回譯(2)成心臟電極技術原因。例3、例4都是筆者在第一周的口譯過程中首次遇到的案例,由于其中的專業(yè)醫(yī)學概念不了解、不熟悉,主觀判斷無法保證口譯質量造成了口譯時的連續(xù)回譯,并試圖在口譯過程中糾錯,但影響到了整體口譯效果。

2.3 錯譯和漏譯描述

例5:(第二天課程內容)So the dissatisfaction surveys were pretty much looking at scores on weekly and monthly basis to look for trends【漏譯部分】(1) if nurses response faster to patients’ especially orthopedic patients’ call lights. And good news is that overall we are seeing improvements and【漏譯部分】(2)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lated to nurse response to patient calls. And there was a【錯譯】(1) following intervention where nurses started to use huddles.

(口譯)所以說她們對于護士的護理狀況做了一個每周的或者說是每個月的情況的監(jiān)控,去看能否有一個好的提高【漏譯】(1)。而現(xiàn)在的好消息就是呢她們的確從新收上來的數據看到護理質量有一個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的趨勢【漏譯】(2),【而在這個趨勢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她們要求護士采取了一些干預手段。】-【錯譯】(1)

此段是講者引用實際的案例來說明如何運用搜索到的證據。但在此之前講者只是扼要地提到她們在某一年實施一個EBP項目后,有效地提高了病人滿意度,就立即進入例5的案例,而筆者認為response to call lights、orthopedic patients、patient calls指代不明,雖然明白講者表述的是護理的效果得到了改善,但不理解具體是哪方面的改善,在口譯中出現(xiàn)了兩處明顯的漏譯。

錯譯部分則是筆者錯誤理解了huddle的意思。筆者認為如果直譯成“抱成一團”反而會造成聽眾理解上的困擾,之前,講者反復用***大學醫(yī)院采取過的EBP干預措施來說明EBP在實際中的運用,所以筆者將其模糊處理成“采取了一些干預手段”。會后與講者確認后才理解huddle是源自美國橄欖球賽前球員抱成一團喊口號提升士氣的一項特定活動,此處指的是護士們也采取同樣方法(喊口號提升士氣),是一種具體的EBP干預手段。

例6:(第一天口譯內容):Let’s take a look at the results of evidence analysis on two kinds of evidence. Exploratory studies 【漏譯】(1)looking at education and hardiness, depression and coping. Looked at the effects of a targeted training program on resilience. Sugges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change in resilience 【錯譯】(1)but identified the need for mor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suggests that individuals can develop and strengthen personal resilience to overcome workplace adversity.【漏譯】(2)Nursing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resilience-building course and places of employment should provide further resilience building classes.

(口譯)對韌性教育及意志力、壓力及其應對方式進行【漏譯】(1)研究。檢查特定培訓,額,培訓項目增強韌性的效果。發(fā)現(xiàn)教育式的干預方式與提高韌性之間有積極的聯(lián)系】-【錯譯】(1),但還需做更多的研究。文獻綜述-個人可以通過增強自身的韌性【漏譯】(2)。護理教育應包括韌性建設課程,護理服務機構應為護理人員提供韌性建設的繼續(xù)教育。

漏譯(1)是因為筆者不清楚研究類型中有exploratory studies(探索性研究)這一概念,漏譯(2)是因為筆者不能理解workplace adversity(工作逆境)的意思。錯譯部分是筆者曲解講者意思造成的錯誤,講者只是表示sugges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change in resilience(教育式的干預方式與提高韌性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并未明確指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影響,而筆者對所講內容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按照主觀判斷,即有聯(lián)系就是好的,故翻譯成“積極的聯(lián)系”,而在講者之后的詳細講解時發(fā)現(xiàn)兩者只是存在客觀的聯(lián)系,并沒有確切的好壞之分。

從2.1-2.3的例子中可以發(fā)現(xiàn),筆者在口譯前期(第一和第二天)遇到對于EBP概念的詳細說明和具體護理案例的敘述時容易出現(xiàn)停頓、回譯和錯漏譯,其根本原因都是對于主題內容及所牽涉專業(yè)知識的不熟悉所造成。盡管在前期口譯的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對主題內容的熟悉程度,但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消化講者提到的專業(yè)詞匯和概念,口譯質量受到影響。

3 口譯項目前后期質量對比及改善原因分析

通過前兩天的口譯,筆者對于培訓的主題內容和所使用案例及范圍有了較為詳盡的了解,并多渠道收集相關資料,更新了單詞表,同時進行強化記憶。講者為了使受訓人員充分理解EBP的概念和運用,在培訓前期所使用資料和概念在后期也反復使用,亦有助于筆者更準確的把握口譯主題內容。下面對比分析在口譯中后期,筆者在翻譯與前期類似主題時,出現(xiàn)的停頓、回譯和錯漏譯的情況。

3.1 口譯項目前后期停頓對比

例7:(第四天課程內容)So we are now going to focus on non-research. Remember there is a lot of evidence we can account. And evidence is the core of the John Hopkin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model. Find out you are research or you are non-research. And if you are non-research evidence, you will include systematic reviews, literature reviews, evidence based-guideline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commendations and expert opinions.

(口譯)首先我想集中談一談非研究型證據。記住,我們可以使用的證據【額】是多種多樣的。證據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循證模型的核心。我們需要首先要判定文章是研究型的還是非研究型的。當確定是非研究型的文章的時候需要確定文章運用的是系統(tǒng)綜述、文獻綜述、循證指南,以及臨床實踐指南、建議和專家意見等。

將例7與內容相近的例3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例7中只出現(xiàn)了一次停頓,原因是譯者在思考如何將there is a lot of evidence we can account翻譯到位,而與主題熟悉程度無關。在介紹證據等級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停頓發(fā)生,而在例3中卻出現(xiàn)了8次明顯停頓,前后對比口譯流利度有明顯改善。

3.2 口譯項目前后期回譯對比

例8:(第五天課程內容)The call light can be a lifeline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but it can also impose considerable demands on nurses’ time. To monitor success and identify areas needing improvement at Johns Hopkins, survey partner Press Ganey Associates asks patients to respond to hospital-specific questions. The Press Ganey questions measure patients’ perception of how well aspects of their experience were handled. The nursing unit has seen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below the hospital benchmark on the item “prompt response to call light” in a 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Teamwork among nursing staff affects care delivery and unit operations, including the promptness in response to patient calls.

(口譯)雖然呼叫燈對于住院病人來說可能關系著生命安全,但是這往往意味著護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為了檢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院護理工作的情況并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調查的合作機構【機構名未翻出】向病人詢問了有關醫(yī)院的問題。該機構設計的問題是用來測試病人就醫(yī)時的感受的。通過測試護理部門發(fā)現(xiàn)病人滿意度調查中“對呼叫燈反應是否迅速”一項上的得分可以說是低于醫(yī)院的基準點的。護理人員是否能夠進行良好的團隊合作會影響到護理和病房運行的質量,其中就包括對病人呼叫的響應。

對比例8與例4的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討論的是同一案例,,且例8內容比例4更多,但例8的翻譯中,除了因為不熟悉沒有翻譯第三方測試機構的名字之外并沒有出現(xiàn)如例4一樣的明顯回譯。

筆者在第二天翻譯工作結束后查閱了例4中所涉及案例的相關文章,在第五天再次遇到該案例時,盡管以此案例為基礎的延伸內容不盡相同,但筆者已經熟悉相關的概念和術語,翻譯時候除了第三方機構名(不影響整體意思傳達),其它主要信息都能流暢譯出。

3.3 口譯項目前后期錯漏譯對比

例9:(第四天課程內容) Now, using PICO we can come up with a question: Will a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approach such as workshops, individual exercises, Nurse Manager tool kit improve staff’s ability to recognize the need for and ability to initiate additional coping skills to boost their resilience? The answer is yes. Actually, six of the 7 studies showed positive improvement in variables such as coping skills, depression, self-esteem, locus of control.

(口譯)現(xiàn)在,通過PICO工具我們可以提出EBP問題,就是多維教育法,比如說,【額】-【停頓】(1),包括座談會、個體鍛煉,護士長,【嗯,護士長的】-【回譯】(1)管理工具組是否可以幫助護理人員更好的識別自己到底何時需要采取其它的應對手段以提高自身的韌性?我們參考的7項研究中有6項的結果顯示,應對技巧、抑郁、自尊及控制點幾個變量上都有提高和改進。

對比例6中同一主題的口譯,可以發(fā)現(xiàn)例9的口譯內容更加深入,但筆者只出現(xiàn)一處停頓和一處回譯,沒有明顯的錯漏譯。

3.4 口譯項目后期口譯質量改善原因分析

通過上述對口譯前后期口譯情況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筆者在口譯中后期的口譯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筆者通過前期的口譯和會后的功課加深了對培訓主題及內容的熟悉程度,增加了相關知識的儲備,遇到類似主題內容時可以更熟練地譯出,從而大大降低了停頓、回譯、錯漏譯的出現(xiàn)幾率。事實也佐證了此觀點,根據主辦方對學員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學員更加滿意后三天的聽講效果。

4 結語

本文以筆者參與的一次較長時間的口譯項目(美國***大學中國循證護理培訓項目口譯)為研究案例。通過反復回聽口譯現(xiàn)場,記錄停頓、回譯和錯漏譯等易量化的指標在不同時間段的出現(xiàn)頻率。重點分析類似主題下,停頓、回譯和錯漏譯在不同時期的表現(xiàn),并挖掘原因。筆者發(fā)現(xiàn)口譯主題熟悉度會直接影響譯員的口譯質量,對主題越熟悉,譯員的口譯質量越高。因而口譯任務開始前應盡可能獲得和收集與口譯主題相關的資料,做好充分的譯前準備工作,確保現(xiàn)場口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厚文. 論口譯交際的特殊性[J].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5:81-83.

[2]仲偉合. 譯員的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J]. 中國翻譯,2003,24(4):63-65.

[3]仲偉合. 王斌華. 口譯研究方法論:口譯研究的學科理論建構之二[J]. 中國翻譯,2010,6:18-23.

[4]蔣文干. 口譯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J].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1(4):93-97.

第8篇

1美國老年醫(yī)學現(xiàn)況

自1909年美國IgnatzLeoNascher醫(yī)生提出老年醫(yī)學(Geriatrics)的概念,一個世紀以來,美國老年醫(yī)學專家的醫(yī)療和教育工作使老年醫(yī)學得以不斷完善,迄今已經形成了一門完整的學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醫(yī)學會,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學會,1965年設立老年人醫(yī)療保險,1966年開始老年醫(yī)學專科培訓,1974作者簡介:杜文津,碩士,主治醫(yī)師,第四軍醫(yī)大學兼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老年神經病學。豐在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創(chuàng)建老年研究所。20世紀0年代,設立老年醫(yī)學研究基金開始資助本科醫(yī)學院校的臨床和科研人員探索改進醫(yī)學生課程中的老年醫(yī)學內容,職業(yè)衛(wèi)生局資助建立老年醫(yī)學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軍人醫(yī)療系統(tǒng)成立老年醫(yī)學科研、教育、臨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國新型老年醫(yī)療模式

美國除了傳統(tǒng)的護理院(nursinghome)外,還有各種現(xiàn)代綜合服務的老年醫(yī)學診療、保健方法不斷涌現(xiàn)。這些新型醫(yī)療模式旨在全面提高醫(yī)療質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醫(yī)療消費。設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國的老年病房一般設立在大型三級醫(yī)院,由老年醫(yī)學專科醫(yī)生負責,專門收治老年患者,并會同其他專科醫(yī)生對老年患者的會診與治療。該醫(yī)療模式能有效診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時發(fā)現(xiàn)和防治老年病綜合征,縮短住院曰。開設老年髖部骨折專診(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體質虛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質疏松,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發(fā)生率高。老年髖部骨折專科診療流程簡捷,由老年科醫(yī)生負責患者的術前評估、圍手術期處理和術后亞急性期診療與康復,可使老年患者盡快手術、減少并能及時處理術后并發(fā)癥,縮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復,降低治療費用。實施亞急性和過渡性醫(yī)療(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fā)作緩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復,但其住院過久可能會引起活動能力下降、院內感染等問題,造成其疾病的惡性循環(huán)。在亞急性和過渡性醫(yī)療模式下,老年醫(yī)學團隊負責老年患者的康復理療、壓瘡治療、抗生素治療、腸內外營養(yǎng)、精神行為病癥等診療服務,并負責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連續(xù)診療、保健以及指導相關機構改善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連續(xù)性診療服務,有利于患者恢復。開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務項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務項目是一種為衰弱老人提供基礎診療、預防、日問鍛煉與娛樂活動、急性病診治及慢病長期管理等全套醫(yī)療保健服務模式。老年科醫(yī)生定期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式,對難以解決的病案邀請專科醫(yī)生會診。同時,為保證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其能夠繼續(xù)居住在社區(qū),減少住院次數和入住護理院的幾率,提高和維持生活質量,降低醫(yī)療費用,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商議護理、診療方案。建立退休養(yǎng)老社區(qū)連續(xù)醫(yī)療(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國將退休老人聚居,對其提供連續(xù)性醫(yī)療、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務與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時屬低齡,比較健壯,生活能夠自理,CCRC為其提供基礎醫(yī)療保健和預防、及各種生活服務支持。隨著老年人年歲增長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漸增多,老年醫(yī)學團隊根據每個老人的具體需求提供醫(yī)療保健服務和長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區(qū)可享受連續(xù)性的醫(yī)療保健服務。

3美國老年醫(yī)學教育現(xiàn)況

美國于1988年在全美內科資格認證中加入老年醫(yī)學專科資格認證考核,1995年設立老年醫(yī)學教育和培訓國家論壇,發(fā)表老年醫(yī)學和健康保護白皮書,包括老年醫(yī)學訓練、分布、應用的建議和獲政府健康體系資格認證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詳細列舉了醫(yī)學生、住院醫(yī)師、研究生、老年病專科醫(yī)生訓練、繼續(xù)醫(yī)學教育和資格認證的內容等。1998年美國老年病協(xié)會發(fā)表老年病專科研究生訓練指南,明確了老年醫(yī)學基本教育目標、核心教育內容及專業(yè)目標嘲。目前全美125所醫(yī)學院校都設置了老年醫(yī)學必修課程,旨在醫(yī)學生中普及老年醫(yī)學基礎知識,不少醫(yī)學院校還建立老年醫(yī)學臨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個老年醫(yī)學專科培訓基地。老年科醫(yī)生需要經過系統(tǒng)性專業(yè)培訓和資格認證考核,包括取得醫(yī)學博士學位、3年住院醫(yī)生培訓后取得行醫(yī)執(zhí)照,以及1.3年老年醫(yī)學專科培訓并通過資格認證考核。

3.1老年醫(yī)學課程相關內容

美國老年醫(yī)學課程設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學:基因、生物化學、細胞、衰老進程的理論。②衰老的心理社會問題:正常行為、人口統(tǒng)計學和流行病學、公共衛(wèi)生和政策問題、醫(yī)學倫理學和法律、社會資源和規(guī)劃、對老年人的態(tài)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關臨床問題:衰老過程中的器官組織解剖和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流行病學和自然轉歸、評估和管理。常見問題有外科手術的評估、麻醉的選擇、事故和跌倒、住院相關損害、醫(yī)源性問題、營養(yǎng)問題、行為問題、社會問題。④老年人的評估和管理:面談和功能記錄、交流和相處技能、老年人體格檢查、特殊臨床試驗、臨床診治的做出、病歷的保存、預防醫(yī)學、循證醫(yī)學、臨床藥理學、康復、醫(yī)護團隊/科間合作、治療的連續(xù)和機構間交接、人道主義關懷。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規(guī)劃的制定和評估、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的技能、研究設計和方法、研究技術、文獻回顧和解讀、規(guī)劃的管理。

3.2老年醫(yī)學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課程包括6類內容腳。第1類用于達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級和高級咨詢專業(yè)人員的質量準入標準。第2類培養(yǎng)教員,保證老年病服務領域具有合格和優(yōu)秀的師資。第3類培養(yǎng)研究生成為老年醫(yī)學教育的領導、骨干及學術專家。第4類培養(yǎng)研究生成為熟練的老年科醫(yī)師,勝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第5類培養(yǎng)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綜述、制定科研計劃、科研實踐及撰寫科研論文等必需技能。第6類培養(yǎng)是為研究生獲得成為醫(yī)學管理者及從事臨床計劃、目標、評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其課程設置覆蓋了老年醫(yī)學所必需的所有元素。臨床訓練包括初級醫(yī)療、綜合老年病評估、院內院外患者的咨詢、護理院的醫(yī)療、家庭醫(yī)療、臨終關懷和姑息治療、康復、衰老的心理精神問題、醫(yī)學倫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門診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療。科研訓練包括理論課程和實驗室的實驗、與導師和實驗室成員討論預實驗問題、復習文獻、確定實驗內容、完成實驗內容、撰寫論文。管理訓練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國醫(yī)學管理者協(xié)會課程、一些高級導師課程。

3.3老年病醫(yī)師資質證明

老年醫(yī)學是美國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認證的2級專業(yè)組織。ABMS是美國醫(yī)師資格監(jiān)督的初級實體。主修ABMS認證的老年病訓練課程的研究生必須完成內科學、家庭醫(yī)學、或心理/神經病學住院醫(yī)師的課程。經過1—2年的課程后,通過參加美國內科學和家庭醫(yī)學或心理學和神經病學委員會組織的考試,可以獲得老年醫(yī)學資質證書。

4對我國老年醫(yī)學醫(yī)療和教育的啟示

4.1發(fā)揮現(xiàn)代老年醫(yī)學的特點與作用

當今臨床醫(yī)學過度的專業(yè)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統(tǒng)疾病的老年人,導致他們輾轉于各個專科,得不到及時、正確、有效的治療,增加了患者、家屬和社會的負擔。因此,老年科醫(yī)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識基礎上應有側重的發(fā)展技術專長。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以老年患者整體健康需要為中心,綜合考慮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種急、慢性病的相互影響,權衡各種診療措施的預期效果和不良反應,協(xié)調各專科的會診意見,多學科協(xié)作。還要系統(tǒng)考慮患者心理、精神和行為等方面的病癥,以及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因素對患者健康和功能狀態(tài)的影響。

4.2騎立連續(xù)性健康保障服務的理念

老年醫(yī)學在教學中應將醫(yī)學實踐從疾病治療延沖割健康管理,使學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時,注重傳授健康管理知識、加強學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訓練。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連續(xù)性的健康保障服務至關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種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對其醫(yī)療服務需要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復期可以在社區(qū)或家中接受繼續(xù)治療或功能康復訓練,如病情反復再回到醫(yī)院就診。美國的PACE項目即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我國應注重老年人養(yǎng)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發(fā)展以社區(qū)為基礎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體制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基層健康促進事業(yè)。

4.3制定合理的老年醫(yī)學教育計劃

老年醫(yī)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充分認可嘲。雖然,老年醫(yī)學已納入醫(yī)學生的學習課程,但教育資源明顯不足,沒有系統(tǒng)完整的教學組織,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南不夠完善。因此,高等醫(yī)學院校必須在政府的支持下,聯(lián)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養(yǎng)老年醫(yī)學人才的教育計劃并大力實施。如在醫(yī)學院校本科設置老年醫(yī)學必修課程,老年醫(yī)學研究要重點突出老年醫(yī)學整體特色,在醫(yī)學生每年度新生招錄時設置針對社區(qū)老年醫(yī)療保健服務的定向生;在青年醫(yī)生中開展老年醫(yī)學繼續(xù)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醫(yī)師培訓制度“”,加強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專科訓練,完善老年醫(yī)學資質認證制度等。另外,醫(yī)學院校還應重視老年醫(yī)學課程的設置,其課程的設置要符合老年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開發(fā)具有特色的課程,如借鑒美國的老年醫(yī)學課程相關內容。

第9篇

一、理論與實踐安排不當

大三學生剛結束臨床實習,面臨就業(yè),經過10個月的臨床實踐,他們能夠從宏觀上對理論學習以及臨床實踐的結合有更加深入的認識。調查結果顯示,“集中式實習”模式認同度得分在調查模塊中最低,88.6%的受試者贊同“交叉式實習”。“集中式”實習模式導致實踐課時有限,輪轉科室限制;安排集中,過于緊湊;理論與實踐不同步,導致實踐與理論脫節(jié),不能將理論很好地應用到臨床實踐,不利于學生全方位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吻合了學生認為最后一學期理論課程安排過多,學生負擔重,學生不得不更加傾向于理論的學習,削弱了實踐學習效果的調查結果。實踐課時比例分配認同度得分不高,放性題目調查結果顯示應該增加實踐課時比例至50%。國內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平均為1∶0.48,歐美國家基本達到1∶1。借鑒歐美國家的經驗,增加實踐課學時,調整實習模式,采用“交叉式”實習模式相比于“集中式”實習模式能更好地配合理論學習,更具有針對性。或者借鑒臺灣模式,在實習最后采用“The last mile”(定崗實習,6周),即根據學生意愿選擇醫(yī)院與科室進行實習,能更有利于與學生與工作崗位的雙向選擇與匹配,有利于就業(yè)單位的選擇,更快地進入護理者角色。

二、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調查結果顯示,考核方式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單一、題型缺乏靈活性與綜合性、缺乏實踐性與創(chuàng)新性。受調查者贊同的考核方式排于前四位的是試卷考核、實驗室模擬操作、個案作業(yè)、論文。可見學生更加傾向于追求考核方式的多樣化與靈活性,與國內很多研究結論一致多樣化的考核模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綜合能力。目前歐美國家,包括臺灣地區(qū)還有國內的部分院校較多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模式,該考試方式不僅能檢驗學生的理論掌握程度以及臨床運用技巧,更能反映出學生在面對臨床實際情況的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突況應題。有超過50%的受調查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臨床護理實踐者、社區(qū)及家庭護理提供者和健康咨詢者角色的培養(yǎng);在教師注重能力培養(yǎng)方面,超過60%的人贊同的項目只有批判性思維、護理照護者和治療性護理干預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理念在不斷地完善,開始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與角色的培養(yǎng),但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護理教育應注重全方位能力的培養(yǎng),護理教育的重點不僅是基礎醫(yī)學知識、護理技術的掌握以及護理病人能力的培養(yǎng),應更加注重認知、情感、交流等層面的教育與引導,培養(yǎng)評判性思維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以及持續(xù)發(fā)展與合作能力等。

三、課程設過多,缺乏人文課程

調查結果顯示,課程設置模塊認同度得分并不高,說明課程設置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在開放性題目調查中顯示問題主要集中在課程數量太多,存在重復課程,應該將部分課程設為自學或者選修;課程設置過于死板,開課學期順序需要調整,大三下學期課程開設過多,時間緊張,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不同層次的受調查者間進行對比,認同度得分并無差異,說明這是我國護理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目前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模式主要是醫(yī)學模式,缺乏護理專業(yè)特色,從專業(yè)特色角度講最突出的問題是跨文化護理教育欠缺,護理倫理、多元文化、跨文化護理、家庭護理以及各國法律等方面課程開設較少,歐美護理教育人文課程達到總學時的1/3以上,而我國基本在20%左右。受調查者認為應該增加的課程主要集中在人文素質課程、科研課程以及一些專科護理課程,主要包括《跨文化護理》、《循證護理》、《衛(wèi)生法律》、《人際溝通》、《護患關系學》、《護理美學》、《護理倫理》、《大學語文》、《醫(yī)院文化》、《醫(yī)學英語》、《就業(yè)指導》、《護理科研》、《護理發(fā)展的前沿趨勢》、《計算機》、《急救課程》、《老年護理學》、《中醫(yī)護理學》等,而應該刪除一些專科性強的臨床課程,主要包括《耳鼻喉學》、《口腔科學》、《五官科學》、《傳染病學》、《診斷學》、《影像學》、《細胞生物學》等。我們可以借鑒歐美本科護理課程設置的先進經驗,立足于護理專業(yè)特色,優(yōu)化整合課程,減少總學時數,調整選修課比重;適當加大人文課。

四、缺乏全方位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人才培養(yǎng)方向,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本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50%的受調查者認為我們的教育理念應定位于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為主,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其個性發(fā)展,而不應該是傳統(tǒng)的教師單方面進行知識的灌輸,這與國內很多研究者的研究結論一致。開放性調查題目結果顯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主要體現(xiàn)在人文素養(yǎng)以及科研能力培養(yǎng)兩方面的欠缺。在參加美國外國護理學校畢業(yè)生委員會(CGFNS)考試中,我國護士通過該考試的比例較低,失敗原因主要是解決人文素養(yǎng)方面問題(包括法律、倫理方面)能力較差,這種缺陷恰好折射出我國護理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參考文獻:

第10篇

xxx人民醫(yī)院手術室是一個充滿朝氣、勇于拼搏、樂于奉獻的集體。伴隨著新住院大樓的茁壯成長,我們又兢兢業(yè)業(yè)地走過了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始終不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熱心、誠心滿足每一位手術病人的需求,努力爭創(chuàng)“社會滿意、病人滿意、自己滿意”,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在醫(yī)院和護理部領導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針對年初制定的目標規(guī)劃,全體醫(yī)護人員狠抓落實、認真實施、不懈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一、打造科室文化,樹立團隊精神

積極響應醫(yī)院“打造醫(y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y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yī)療法律法規(guī)、醫(yī)院各項規(guī)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yè)等各種醫(yī)德醫(y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wèi)生改革、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人民多辦實事。組織“科技、文化、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為漢壽老百姓義診、送醫(yī)送藥、體檢、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無償獻血。愛心奉獻社會,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為中心,爭創(chuàng)一流優(yōu)質服務

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guī)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當病人入手術室時,護士在手術室門口熱情迎接,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病人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長經常詢問同事的工作技術,態(tài)度及病人的要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三、規(guī)范整體護理,爭創(chuàng)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jiān)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fā)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我科為了使整體護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有關整體護理的相關知識及人性化護理、循證護理、舒適護理等新理論。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guī)程,無差錯事故發(fā)生。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管理和監(jiān)測。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嚴格了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輸液器等用后,消毒、毀形、焚燒,一年手術切口感染率<0.5%。

四、提高護士素質、培養(yǎng)一流人才

社會不斷前進和發(fā)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努力培養(yǎng)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yè)道德好、專業(yè)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yè)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yè)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在醫(yī)院組織的“七·一”匯演、“5·12”才藝表演和電腦打字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朱清平護師被評為“縣優(yōu)秀護士”。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提高全體護士的文化素質、職業(yè)道德、專業(yè)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五、工作業(yè)績

第11篇

縣人民醫(yī)院手術室是一個充滿朝氣、勇于拼搏、樂于奉獻的集體。伴隨著新住院大樓的茁壯成長,我們又兢兢業(yè)業(yè)地走過了半年。在這半年里我們始終不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熱心、誠心滿足每一位手術病人的需求,努力爭創(chuàng)“社會滿意、病人滿意、自己滿意”,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在醫(yī)院和護理部領導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針對年初制定的目標規(guī)劃,全體醫(yī)護人員狠抓落實、認真實施、不懈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一、打造科室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積極響應醫(yī)院“打造醫(y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y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yī)療法律法規(guī)、醫(yī)院各項規(guī)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yè)等各種醫(yī)德醫(y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wèi)生改革、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人民多辦實事。組織“科技、文化、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為漢壽老百姓義診、送醫(yī)送藥、體檢、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無償獻血。愛心奉獻社會,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為中心,爭創(chuàng)一流優(yōu)質服務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guī)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當病人入手術室時,護士在手術室門口熱情迎接,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病人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長經常詢問同事的工作技術,態(tài)度及病人的要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三、規(guī)范整體護理,爭創(chuàng)一流管理有好的管理是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jiān)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fā)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我科為了使整體護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有關整體護理的相關知識及人性化護理、循證護理、舒適護理等新理論。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guī)程,無差錯事故發(fā)生。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管理和監(jiān)測。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嚴格了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輸液器等用后,消毒、毀形、焚燒,半年手術切口感染率<0.5%。

四、提高護士素質、培養(yǎng)一流人才社會不斷前進和發(fā)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努力培養(yǎng)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yè)道德好、專業(yè)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yè)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yè)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在醫(yī)院組織的“七·一”匯演、“5·12”才藝表演和電腦打字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朱清平護師被評為“縣優(yōu)秀護士”。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提高全體護士的文化素質、職業(yè)道德、專業(yè)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五、工作業(yè)績我們完成了多臺大小手術,搶救多個危重病人,配合心胸外科實施了肺葉切除術,開展了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切除術、turp等新技術以及脊椎骨折rf內固定等高難度手術。共接待了五批眼科專家到我科做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均得到了他們的一致好評。隨著護理條件,護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我科取得了“雙贏”的佳績。科室經濟收入名列前茅,護理質量管理多次獲得全院第一。

成績尤如金秋累累的碩果,雖然美滿,但都已悄悄落下, 在品味成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在管理意識上還要大膽創(chuàng)新,持之以恒;在人性化護理方面,手術病人的訪視和健康教育還流于形式;在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方面,仍有少數同志意識淡漠;在論文撰寫、護理科研方面幾近空白;尤其在服務態(tài)度、病人滿意度上還明顯不足。病人的需要是我們服務的范圍,病人的滿意是我們服務的標準,病人的感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優(yōu)質服務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刻苦學習,使服務更情感化和人性化,為醫(yī)院的服務水平登上新臺階而不懈努力。

第12篇

伴隨著新住院大樓的茁壯成長,我們又兢兢業(yè)業(yè)地走過了半年。在這半年里我們始終不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熱心、誠心滿足每一位手術病人的需求,努力爭創(chuàng)“社會滿意、病人滿意、自己滿意”,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在醫(yī)院和護理部領導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針對年初制定的目標規(guī)劃,全體醫(yī)護人員狠抓落實、認真實施、不懈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積極響應醫(yī)院“打造醫(y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y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yī)療法律法規(guī)、醫(yī)院各項規(guī)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yè)等各種醫(yī)德醫(y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wèi)生改革、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積醫(yī)。學教育網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人民多辦實事。組織“科技、文化、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為漢壽老百姓義診、送醫(yī)送藥、體檢、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無償獻血。愛心奉獻社會,為科室增光添彩。

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guī)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當病人入手術室時,護士在手術室門口熱情迎接,醫(yī)。學教育網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病人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長經常詢問同事的工作技術,態(tài)度及病人的要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有好的管理是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jiān)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fā)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我科為了使整體護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有關整體護理的相關知識及人性化護理、循證護理、舒適護理等新理論。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guī)程,醫(yī)。學教育網無差錯事故發(fā)生。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管理和監(jiān)測。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嚴格了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輸液器等用后,消毒、毀形、焚燒,半年手術切口感染率0.5%.

社會不斷前進和發(fā)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努力培養(yǎng)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yè)道德好、專業(yè)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yè)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yè)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在醫(yī)院組織的“七。一”匯演、“5.12”才藝表演和電腦打字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朱清平護師被評為“縣優(yōu)秀護士”。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提高全體護士的文化素質、職業(yè)道德、專業(yè)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我們完成了多臺大小手術,搶救多個危重病人,配合心胸外科實施了肺葉切除術,開展了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切除術、turp等新技術以及脊椎骨折rf內固定等高難度手術。共接待了五批眼科專家到我科做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均得到了他們的一致好評。隨著護理條件,護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我科取得了“雙贏”的佳績。科室經濟收入名列前茅,護理質量管理多次獲得全院第一。

成績尤如金秋累累的碩果,雖然美滿,但都已悄悄落下,在品味成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在管理意識上還要大膽創(chuàng)新,持之以恒;在人性化護理方面,手術病人的訪視和健康教育還流于形式;在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方面,仍有少數同志意識淡漠;在論文撰寫、護理科研方面幾近空白;尤其在服務態(tài)度、病人滿意度上還明顯不足。病人的需要是我們服務的范圍,病人的滿意是我們服務的標準,病人的感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優(yōu)質服務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刻苦學習,使服務更情感化和人性化,為醫(yī)院的服務水平登上新臺階而不懈努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吉木萨尔县| 石门县| 道真| 保亭| 西安市| 江华| 武城县| 公安县| 湘阴县| 阳东县| 德清县| 刚察县| 洛扎县| 慈利县| 五家渠市| 荣成市| 长海县| 嵩明县| 西华县| 平乡县| 浪卡子县| 广元市| 浮梁县| 灵寿县| 会泽县| 库伦旗| 梅州市| 黑河市| 特克斯县| 清徐县| 绥中县| 德令哈市| 三亚市| 英吉沙县| 顺昌县| 通道| 长葛市| 渝中区| 萝北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