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3 14:59: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對策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社會環境下,英語已經成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英語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于當前的初中學生,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會更多地需要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要重視英語學科的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在英語的教學中,語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支撐起整個英語學科學習的結構和框架。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只有充分掌握了語法知識,才能夠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準確地把握相關語句的含義。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重視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本文結合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對語法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
當前,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部分教師對語法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的現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上,尤其是放在一些考試項目的教學上,卻忽略了語法是支撐整個英語學科學習的支柱。這樣的語法教學模式,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法基礎知識,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其他英語能力的提升,正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2.忽視學生語感的培養
語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語感,直接會影響到其英語學習的能力和水平。而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語感同時也是影響學生語法基礎知識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教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忽視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
3.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上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學評價的片面化,而語法學習的評價更是少之又少。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的前期準備、整個教學過程和教學最終結果的測量、整理、研究和價值判斷。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實施的評價方式太片面,大部分使用考試來當成評價的唯一方式,而對語法教學的評價方式更是缺乏,甚至就沒有。此種現象的結果就是不重視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忽視了學生評價在語法教學中的作用。
4.語法教學沒有得到凸顯
在初中階段的教材中,并沒有特別的語法知識點。以仁愛版的初中英語教材為例,在教材中,并沒有專門的語法知識點講解,相關的語法知識,隱含與課本中。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由于受到定性思維的影響,只是生搬硬套的給學生講解教材的內容,或者讓學生背誦課文,背誦單詞,但就沒有給學生講解每個句子的用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往往只對課本教材的內容熟悉,而要讓學生講解每個句子的用法,很多學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對策
針對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培養,通過強化學生語法知識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1.轉變教師教學理念,重視英語語法教學
對于現代的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語法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對學生語法知識的訓練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讓學生充分掌握每個詞語、每個句子的用法,掌握英語語言運用的規律,方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熟練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學習,有效地避免中國式英語的表達方式出現,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2.強化學生的語法運用能力培養
語法是構成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因此,在初中英語的語法教學中,教師的首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這不是說要讓學生學會抽象的語法規則。初中英語教師在指導語法知識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法規則,也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實踐中可以正常靈活地運用語法知識。當然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要學好語法知識,掌握相應的規則,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以語法規則為基本標準,可以靈活地在課堂上進行英語表達,或者是在生活中以及其他語境中可以正確理解語言以及運用英語。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實施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應以培養學生語法能力為主要核心,提升初中生綜合運用英語和學習英語能力的水平。
3.不斷創新語法教學的模式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僅僅給學生講解一些干巴巴的語法知識,而應當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豐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模式。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豐富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法知識和水平。
4.結合教學評價,不斷改革和創新
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教學評價,是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和推進的有效方式。只有教師重視教學評價,并能夠根據教學評價,充分認識到自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方能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革和創新,促進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改革,全面提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語法是教學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只有學生充分掌握語法知識,才能確保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中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習作。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新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式,全面提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的發展,英語應用越加廣泛。初中英語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階段,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起到鋪墊作用,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斷提高對語法教學質量的關注程度。語法教學一直都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英語教學的難點,教師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要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理論語法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英語語法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情境教學的相關理論認為,學生與環境之間應該具有十分緊密的關聯,知識是學生與環境溝通的結果,具有情境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是能夠利用情境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在英語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夠對英語詞匯及語法有著更加深層次的了解,體會不同詞匯及句型之間的差異,還能夠在教學情境中實際應用英語詞匯及句型,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操作能力。所以,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對學生英語語法學習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對學生了解英語語法知識具有重要作用。
一、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優勢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在應用情境教學之后,主要是將理論知識以更加直觀生動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結合,讓傳統、生硬、枯燥的英語單詞更加生活化。情境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法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營造良好的英語語法課堂教學環境,為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奠定堅實基礎。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境,這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探索欲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情境方法落實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自身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溝通交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此同時,學生情感也能夠得到有效激發,英語語法課堂教學內具有生動的實際形象,學生能夠產生情感共鳴,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全面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積極性。
二、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1.角色扮演
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開展,最為常見并且最為重要的一種應用方法就是角色扮演。例如,教師在對賓語從句知識點進行講解時,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可以通過問題對教學情境導入,學生能夠按照教學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答,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安排自身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布置教學任務。學生在完成角色扮演活動后,就會了解賓語從句在時態上所進行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就更加直觀,學生印象也就更加生動,能有效劃分出不同句型之間差別。
2.實物演示
實物演示是情境教育方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經常應用的一種方法。例如,初中英語語法教師在對介詞用法講解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兩個實物位置變化方式進行講解,保證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容易地理解介詞應用方法。實物演示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建多個相似的教學情境,然后對不同句子含義進行講解,有效幫助學生對于混淆詞匯進行劃分。
3.真實案例
真實案例素材主要來源于學生日常實際生活。一般情況下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語法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按照實際生活案例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學生能夠自主進入教學情境,對英語語法知識進行學習。與此同時,學生還能夠有效將語法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再加上教師的輔導,學生能夠提高對語法知識的關注程度。
4.多媒體資料
多媒體資料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主要是以聲音、視頻、圖像等方式,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示理論知識,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聽覺與視覺相結合,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有效填補傳統教學方法所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情境針對性。例如,教師在對現在完成時語法講解時,可以為學生繪制時間曲線,讓學生能夠直觀地對完成時進行了解。
三、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1.注意語言使用環境
大部分學生之所以不喜歡英語語法教學,主要原因是由于英語語法教學過于乏味及枯燥。但是,如果想要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主要在于教師怎樣對語法教學進行設計,幫助學生了解英語語法所具有的樂趣。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法過程中,需要增加對語言應用環境的關注程度,構建合理的語言教學情境,徹底改變學生傳統英語語法學習模式,提高英語語法教學質量及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實際要求提供多樣化的語言應用環境,增加學生對于不同語法知識的了解。與此同時,教師在為學生構建英語教學情境時,還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保證學生能夠接受英語語法知識。
2.靈活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為學生設置教學情境時,需要按照英語語法講解內容進行設置,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對提高學生英語語法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情境在合理性設置之后,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對結構較為繁瑣、理解難度較高的語法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歸納法及演繹法設置教學情境,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情境時,應該提高對教學情境整體性及統一性的關注程度,在相同的教學內容基礎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
情境。
3.建立正確的語法觀念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不僅僅需要提高對英語語法講解的關注程度,還需要保證語言運用合理。新課標要求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需要淡化處理,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合理劃分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內所占據的比例。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是僅僅記憶語法,無法將語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語法教學的意義也就喪失了。所以,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英語語法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結合,提升英語教學的合理性,對語法教學活動進行合理指導,提高學生英語語法學習質量。
4.注重學生的中心地位
初中語法知識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學習意識占據重要的地痊。研究人員在對學生學習意識分析研究之后認為,從社會文化理論層面來說,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提高學生學習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學生收益也會最大的。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生放在教學核心位置,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情境。
就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最為困難的內容就是語法知識的學習。傳統英語語法教學較為枯燥乏味,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所以,英語語法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設置針對性的教學情境,能夠直觀生動地進行語法知識學習,對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梨.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新目標Goforit七年級教材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
[2]張鷗.趣味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探研[J].中國校外教育,2015.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英語語法;應用
語法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點與難點。不少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語法學習缺乏興趣,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關層級圖表現出來,將松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訓練發散性思維,對于英語語法教學的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1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又稱心像圖或心智導圖,是英國人托尼巴贊根據人腦特征設計的一種以直觀形象圖示來標示概念之間關系的一種思維記憶的方法,指將相關的詞或者圖形圍繞著詞的中心,結構化、框架化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理論,充分發揮聯想,促進師生交流,有效整合課程學習,建立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
2傳統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背景下,傳統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語法知識繁雜,缺乏系統性
由于語法知識點復雜性和多樣性,對于剛上初中的同學來說,還未能建立起一個系統的語法知識體系,在學習過程中易出現記憶錯誤等現象;并且中小學銜接過渡時期會使學生措手不及,學生常常會因疏忽細小知識點而犯錯誤。
2.2學生死記硬背,缺乏思維訓練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死記硬背英語語法,機械化操練,忽視語言內在邏輯體系,不僅效果不佳,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從而產生抵觸心理。許多同學依賴語法書,練習過程中遇到語法問題,都會翻書查找,思維禁錮,歸根究底還是缺乏系統的思維訓練導致的。
2.3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意識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教學中心,主要采用講授法,學生上課抄錄語法知識點,被動地接受語法知識,加之師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少,課下學生不能舉一反三地運用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對于語法也就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邏輯性、整體性、趣味性、直觀性的特點,運用豐富的圖形來表現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建立語法知識脈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性和創造天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3.1運用思維導圖將零散的語法知識進行串聯、歸納
初中階段語法知識點增多,難度增加,知識點間聯系緊密,學生在語法學習上易斷層。因此,教師要利用各種圖形與線條將語法知識層層遞進地串聯起來,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組織成利于記憶的結構模式,建立學生接受的邏輯體系。例如,教師在講解“need”這一詞時,如圖1所示,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情形下need的用法。在一些情況下,它是情態動詞的用法,后面加動詞原形,常用于否定句和疑問句中。通過箭頭、圖形、文字等思維導向把零散的語法知識整合到一起,學生掌握其在不同語境下的相應用法,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對語法的靈活運用程度。
3.2運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習興趣,建構語法思維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語法教學的目的是運用,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中學的語法教學要從用的角度出發,要重視學生在運用中學習語法。例如,在學習代詞前,教師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讓學生繪制代詞的思維導圖,對人稱代詞、形容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等各類代詞進行分類,再讓學生分享繪制導圖的過程,進行互評,最終由教師進行鼓勵及點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直觀、脈絡清晰的語法體系。
3.3運用思維導圖,創新教學方法
不少學生學習語法僅停留在表面,不會舉一反三。教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創新教學方法,充分實現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充分地讓學生參與課堂中來。在教授虛擬語氣時,可以創設情境,將思維導圖故事化,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貼近實際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例如,讓學生用所給動詞的正確形式填空:Ifshehad____(work)harder,Lucywouldnothave___(fail)thefinalexam.但如果先交代情境,更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LucylikeswatchingTVandshespendsalotoftimeonit.學生聽完,就會很容易得出:Oh,it’snowondershefailedtheexam.基于此,再去解題就容易得多。在教學中,教師應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貼近實際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讓學生在懂得語言意思的同時,掌握語言的形式,使學生流利地使用英語,從而逐步發展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活動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 語法教學 概念 必要性 方式
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加強語法訓練,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掌握語法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合理開展語法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語法教學的質量,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也可以稱為心智圖,它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利用層級圖的形式,展現出各級主題之間的隸屬關系,連接起與主題有關的顏色、圖像、關鍵詞等,以方便記憶的一種思維模式。思維導圖可以充分挖掘左右腦的機能,根據人們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幫助人們實現邏輯與想象、科學與藝術之間平衡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
目前,雖然語法知識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但是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語法知識具有繁多、雜亂、難的特點,在傳統的語法教學中,許多初中英語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背誦單詞、掌握語法,以訓練學生的英語語感,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較低。例如,在講解現在進行時時,初中英語教師主要強調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是“現在”,動作目前的狀態是“正在進行中”、現在進行時態基本的構成形式是:主語 +be+v+i n g、be動詞的變化規律、規則、少數動詞的特殊形式,像die - dying、lie - lying、picnic -picnicking、tie - tying以及現在進行時態句式的變化等,使得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語法知識具有枯燥、乏味的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灌輸語法知識,會使得教學氛圍沉悶、教學效率較低,因此,在語法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活躍、和諧的語法教學氛圍,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提高語法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國的合理應用方式
作為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學生學好語言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促使學生準確使用單詞、語法,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目前,思維導圖常用的繪制方法主要是人工繪制和電腦軟件繪制。人工繪制需要借助紙張、彩筆等工具來完成,而電腦繪制則主要依靠于特定的應用軟件,比如:Personal brain、Mind Manager、Inspiration、Brainstorm等。相比較而言,人工繪制更加經濟、實用,而電腦繪制需要一定的軟件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語法教學中,無論采用哪一種繪制方法,初中英語教師都需要確定一個主題,然后以紙張或者電腦頁面中心為原點,向四周輻射分支,把位于中心的主題與各主要輻射分支鏈接,并且運用豐富的色彩,呈現出各個分支上的關鍵知識點,以體現圖像的層次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省省略to 的動詞不定式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湫蔚慕峁梗讓學生直觀、清晰的理解省略to的句式、句型,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提高語法教學的效率。同時,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注意圖像的層次感,合理選擇顏色,有效處理知識與圖像之間的關系,避免喧賓奪主問題的出現,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思維導圖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所以,在語法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詳細了解思維導圖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等,合理設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將來時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將來時的時態特點、關鍵詞、常見句式等,以加深學生對將來時的認識,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適當講解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思維導圖,學習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英語歸納、總結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不同的時態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布置練習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總結、歸納現在進行時、將來時以及過去時的句型、句式、基本構成、關鍵詞等,引導學生正確掌握不同時態的具體特點,以加深學生對語法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總結
總而言之,語法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應用思維導圖,不斷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系統的英語知識體系,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滕彥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6,25:119.
【關鍵詞】 英語語法 四種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
學習各種語言都要先了解其語言的語言背景,通過了解其語言的文化來理解語法的特點。通過語法的學習,才能將詞匯串聯成句子,一點點深入學習。所以英語語法的學習算得上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掌握更多的語法知識才能讓自己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中少走彎路。教師要克服各種教學困難,通過各種方式的教學,讓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提高學習成績和自學能力。
1. 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每個科目都有自己教學的特點,英語語法的教學也不例外。但是,英語語法的學習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句子的句型、結構等都是需要牢牢記住的。有好多學生都會抱怨會時常忘記語法的使用規則,教師用了滿滿一節課的時間去教學生什么語法該怎樣使用,而學生們卻很難聚精會神的聽講。怎樣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教師們在探索的路上艱難的前行,但是最終還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2. 英語語法教學的四種方法
英語語法的教學難,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好的教學方法,老式的教學方法,在現代社會多半是行不通了。根據時代的需要,我們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完善、改進,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們從不同的方面學到更多的東西。
2.1情景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設立情景,動態教學,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經過設置故事的情節,讓學生領悟到學習的樂趣。情景教學主要讓學生融入到生活中,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活學活用,也能夠避免中國英語教學書面化的弊端。這樣,在練習鞏固語法的過程中也加強了學生的口語練習,讓學生敢于講出英語,也可以及時的糾正英語發音的錯誤。語言的學習,本身就是為了與人更好的溝通,情景教學可以隨時模擬各種場景進行教學,對英語的學習和掌握有了更大的幫助。而且采用情景教學的同時,教學氣氛也活躍了起來,英語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了。
2.2趣味教學法
趣味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增設各種趣味的環境中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舉辦一些活動,比如,可以舉辦英語話劇表演,唱歌比賽,或者是口頭作文比賽。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對英語語法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個人的應變能力。而教師也可以在活動中走進學生的心理,在觀察他們有什么優勢的同時,也能看到他們的缺點。在活動之后也要有活動的總結,教師要指出學生不足之處,能知道哪里的語法掌握的不好,哪里的學法知識需要加強訓練等。
2.3任務教學法
在現今社會,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降低,同時,對知識的求知欲也越來越低。英語的語法主要是一個理解性的知識點,而且,也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重點、難點。英語的學習是個長久的工作,所以定期的制定任務,可以督促學生更快的掌握知識。在學習某個語法前,我們大可以先將要學的東西告訴學生,讓他們自己收集資料、整理知識點。在學生自己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會了解到更多的東西,視野會更寬闊,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任務教學可以加快語法的學習進程,畢竟語法是組成句子的基礎,只有掌握才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2.4交際教學法
英語的學習,最重要的是注重交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設立英語角色,而教師也要加入英語角色的交流中,隨時與學生們用英語對話,在英語角色中的所有對話都是要用英語來完成。通過平時學生們的交流,提升了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在日積月累的練習當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而教師們則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在與學生的交談中,知道學生哪里的語法知識點掌握的不牢固,并在以后的教學當中,加大訓練的強度。這樣不僅增進了教師學生們之間的感情,還起到了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3. 結束語
在新課的標指導下,我們應不斷改革創新,在初中英語語法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方式方法,著重強調情景教學法、趣味教學法、任務教學法、交際教學法。理論結合實踐,全面提高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初中英語任課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更新教學理念,改革傳統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引導下,培養出基礎知識扎實,英語水平堅實,具有活躍的思維,有創新的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1] 茆家勇. 小議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方法[J]. 中學英語之友(綜合版), 2011(11).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 學生經驗 體驗教學法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經驗、英語知識基礎,作為初中英語體驗教學的依據,打造學生互動學習、運用總結學習的英語語法課堂,引導在體驗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實現良性的語法知識積累、學習方法修正的學習循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以譯林牛津出版社的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探索基于學生經驗的初中英語語法體驗課堂的教學實踐。
一、初中英語語法學生體驗課堂類型
根據不同的年級和知識基礎,創設不同的初中英語語法體驗課堂,是取得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保障。
1.學習型課堂
針對新的語法知識點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創設學習型語法體驗課堂使學生在知識量的增加和經驗完善的基礎上,能提高學習能力和完善學習方法。以Fashion單元為例,在Reading一節中,學生可以在本章內容學習和經驗的基礎上,去學習the vocabulary of clothes 以及how to express one's wearing in English 的方式,尤其關于不同的衣服所需要搭配運用的“穿”的詞匯及其時態選擇。例如在不同的地點、場合與不同的職業等情境下,所需要配置different styles of clothes的知識;不同職業服裝的不同作用,以及服裝的單復數表達,如褲子、袖子、扣子、裙子與職業套裝等類型表達方式;制作不同材料服裝所運用的表達方式,如在be made +of / from / in等短語中的介詞精確選用等,使學生能更準確地表達語義和掌握相關語法知識等。
2.運用型課堂
語法運用型課堂是把語法學習、語法運用與語法掌握情況統一的體驗過程,包括個人自由訓練運用型、學生互動運用型。以Shopping單元為例,在Integrated Skills一節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關于Shopping的各種詞匯、時態與購買物品單復數運用表達的訓練活動,如剛才去購物、將要去購物,以及正在網購等時態的運用表達訓練,以及在購物過程關于商品價格的討價還價和物品性能的詢問等訓練,在運用中去習得購買、試用、錢包、時態,以及use sth. to do / need... most等用法,使學生在運用的體驗活動中,有著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為確保學生活動參與的多數性,教師盡可能地組織小組之間的互動,以及重難點內容的優秀學生班級典型運用示范的體驗活動,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準確的語法知識認知。
二、初中英語語法學生體驗課堂教學實施辦法
初中英語課堂作為學生語法學習、語法積累與語法運用的主要陣地,是教學實施、教學創新與學生體驗展示的根本載體或舞臺。
1.強化性實施
由于英語語法知識點多、瑣碎,在學生沒有能夠建立靈活的知識體系之前,教師采用題材多樣、形式多樣的強化體驗活動,是引導和驅動學生在體驗中認識、記憶與理解的關鍵環節之一。以A Green World單元為例,在第一課時Comic strip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的訓練環節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how to live a green life的體驗活動,使學生在新詞匯與how to use passive voice in the simple future tense的強化性學習體驗,讓他們在以往單一的passive voice和the simple future tense的學習經驗基礎上,建立復合的、多樣的語法認知結構。為確保操作性,一般以教師發放試卷形式的講義、導學案,或者運用多媒體等教育技術直接投放強化訓練內容的方式,讓全體學生能集中地開展運用體驗活動。
教學中,以短語翻譯、句子翻譯、單項選擇與完形填空等形式為主,使學生在運用中復習學過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也能在運用中檢驗自己過去學習掌握的情況,尤其在小組內的對比、班級內的對比中,引導或啟發學生去發現自己的語法知識結構缺陷,以及語法學習方法的不足。
2.創作性實施
開展各種體裁的英語創作活動,是把學生經驗和語法學習體驗轉化為學習成果的基本路徑之一,也初中英語素質教育和中考的目標之一。以Growing up單元為例,在Study skills課時的學習中,教師組織開展運用er、ist、or等后綴的詞匯的小習作活動,如對話寫作、短文寫作,以及結合某個社會熱點的小論文創作活動,例如開展the article “Friendship”的寫作活動,既可以是每個學生都參與的,也可以是小組內學生集體創作的活動,把a brainstorming game 的游戲轉化為學生經驗基礎上的創作,使學生既調動個人知識和經驗,也在集中小團隊經驗的過程中,實現相互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為追求創作和學習體驗的有效性,在不同的年級以及針對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教師要采取分類對待的方式,高年級的學生顯然可以開展篇幅較長、詞匯要求和語法類型要求較多的創作活動,對于知識基礎差或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要求篇幅短、語法類型相對單一的寫作活動,不能簡單的一刀切,確保創作要求多樣性和績效評估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四大原則 高效課堂
長期以來,語法被認為枯燥、乏味,幾乎沒有一個英語教師上公開課選擇純粹的語法課,主要因為語法知識難教,難以理解難以運用,上起來死氣沉沉,課堂氣氛難以活躍。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灌輸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構建學生為主體、發展為本的互動課堂。下面以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為例,從語法教學的隱性原則等四個方面,談談語法高效課堂構建的實踐體會。
一、堅持隱性原則,創設情境突出交際
在語法教學方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以語法規則的傳授為主,具有明顯的目的性,以教會學生為目的;一是避免直接接觸語法規則,通過情境讓學生體驗語言的方法,即隱性教學原則。
對于一般現在將來時的學習,教師介紹概念、結構,再進行句型轉化的練習,如:“I am swimming(tomorrow).”要學生改為“I am going to/shall/will swim.”的教學,是顯性教學,這樣的教學,學生學得苦,學得枯燥。學生喜歡“玩”,嚴肅地講授、機械地訓練,會使他們對語法望而生厭。
隱性的教學方式,如游戲的運用,讓學生在玩中學,構建樂學的氛圍。如教師在黑板上畫畫,邊畫邊讓學生猜測“What am I going to draw?”,每畫一筆,讓學生猜一次,他們在猜的過程中,自覺使用“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猜對為止,畫完,學生猜的過程,be going to的使用至少在10次以上,不僅學生說,還聽教師問,這樣的語法教學可謂“潤物細無聲”。
二、意義先行原則,巧設情境構建語法意義
教育家Jayne Moon研究表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首先關注意義,很少關注語言的形式。因此,在語法教學時,如果首先給學生灌輸語言規則,學生定會不感興趣,只有根據學生的特點而教學,才能實現“以人為本”。
如學習一般過去時,呈現周末商場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述說自己購物的情境;學習過去進行時,呈現Reading中的幾幅圖片,讓學生回顧Timmy經歷臺灣大地震的經歷;學習祈使句,呈現一個男孩在打游戲,爸爸生氣地強行關上電腦,讓學生根據情景想象出爸爸可能說的話:“Don’t play computer games!”呈現老師上課,一學生游離于窗外的情境,讓學生想象老師會對學生發出什么指令(Listen carefully!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
意義先行原則,不是說對語法知識、語言規律只字不提,而是應在學生建構意義后,教師引導學生從自主構建的句子中歸納語法知識點,重點是歸納語法句型結構。如通過“Listen carefully!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兩個句子,總結出祈使句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基本結構,由“You are going to draw...”而歸納出將來時的結構“be going to/will+動詞原形...”。
三、適量原則,讓學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
在語法課堂上,經??吹浇處焸冎v得口干舌燥,費時費力,反而弄巧成拙,學生厭學。為此,教師應適當對知識點進行點撥,而不是細致入微,西瓜芝麻一起抓。
學英語就像“游泳”或者像“駕車”,太多的理論講解,反而適得其反,最關鍵的是實踐和運用。
如對于感嘆句的兩個基本句型,教師只需要簡單引導學生體會感嘆句的意義,簡單介紹感嘆句的句型,然后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情境說出不同類型的感嘆句,在此基礎上合作歸納出感嘆句的基本句型。這樣教師精講,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體驗,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借助于語境,開展語法探究活動
語言在于交際,語法是為了讓人們更好、準確地交際,而人們交際應有一定的語言情境,巧妙創設真實的情境或者模擬情境,讓學生觸景生情,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借助于語境,也有利于語法探究活動的開展。
如學習感嘆句時,呈現一束嬌艷的紅玫瑰,學生會脫口而出“How beautiful the flowers are!”;呈現流行姚明和一個小朋友的合影照片,學生會表達出“How tall Yao Ming is!”;學習現在進行時,呈現一個襁褓中熟睡的嬰兒,會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It is sleeping.不需要老師多做解釋而運用;學習一般過去時,教師呈現自己周日做家務的情境,和學生一起談論周日的活動,引導學生使用動詞時應注意形式的變化等。
又如名詞的單復數學習,呈現一個蘋果,引導學生說出an apple,呈現許多蘋果的圖片,學生說出apples;學習過去進行時,由一般現在時,am/is/are+doing,引導學生探討出過去進行時,應該用was/were+doing,這樣學生在語境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構建探究、互動的語法課堂。
語法教學,因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通過語境、情境的創設,注重少講精講原則,在注重意義先行的基礎上,突出運用中體會語法知識、構建語法規則,堅持這四大原則,英語語法教學將不再枯燥和乏味,從而使語法課堂高效。
參考文獻:
關鍵詞:英語課堂;英語銜接;學法指導
高一是初中向高中的過渡階段,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語法難度增大,詞匯量加強,老師又幾乎完全用英語授課,學生原來所學的英語語音、語調也有所差異,他們很難適應高一英語的學習,容易搞不好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從而造成兩極分化。而且學生本身英語水平相差較大,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班級,面對這種突變,使學生感到不知所措。老師怎樣才能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初中向高中英語學習的過渡呢?本文簡單談幾點看法。
一、教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會學英語。高一仍是英語入門階段,有資料顯示,高一年級英語成績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學習方法與新的教學內容不相適應。高一學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學習習慣不良的問題,學生往往是死記單詞,聽完課做完作業便了事,頭腦中沒有“學會了什么”的意識,沒有學習效率的觀念,學習方法單一,加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越學越困難,以致最終喪失信心……因此,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教師除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策略外,還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聽什么、怎樣聽、思考什么。要求學生不要局限于聽懂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應以聽審題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過程為主;要注意教師語言的弦外之音,去體會教師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做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筆記是聽課的輔助手段。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提出筆記的要求并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將聽到的內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綱挈領地記,更好地領會教師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學習教師的示范項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學生課后全面系統地整理筆記,將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感受作筆錄、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學生將作業中的疑問、反思、心得進行記錄,以便于總結與提高。同時,教師要堅持檢查與督促,使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高一學生剛入校,師生間都很陌生,老師應與學生多接觸,常談心,加強相互間的了解,及時了解教學信息反饋,調整教學計劃與教法,同時,還要幫助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就要多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要靠自己經常反復實踐才能獲得,例如,讓學生每周規定一天為“英語日”,這一天內規定同學們不得說漢語,只能說英語,從而練習學生開口說的能力。另外,還要勤奮刻苦,要有堅強的毅力。此外,還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他們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摸索和調整學法,因此,要讓他們明白學英語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預習質疑聽課解疑練習鞏固,一步都不能少。幫助和引導他們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科學的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做好英語教學銜接、加強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復習語音知識,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
高一開學初期,利用幾堂課的時間來引導學生對英語國際音標、讀音規則、音節劃分及單詞重音等知識的復習。由于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在英語發音方面難免會有不夠準確的地方,適時給發音不夠準確的學生做糾音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這樣可以讓他們掌握正確的發音,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掃除聽說的障礙。通過對語音知識的復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語音知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并自覺運用語音知識來進行高中英語詞匯的學習。
2.引導學生復習初中語法知識,為高中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可以說算得上是英語語法的一個入門,高中英語語法的學習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通過比較初中英語課程標準關于語法的五級目標描述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關于語法的六級目標描述,就知道高中英語語法是初中英語語法的延伸和提高,只有通過對初中英語語法的復習,才能讓學生有效地進行高中階段英語語法的學習。特別是高一新生中英語基礎較差,我引導他們買一本較薄的初中語法,自已先看,課下給指導的方法來提高英語成績。
3.指導學生詞匯的學習,擴展其詞匯學習的能力和重點提高閱讀能力,同時知道高考題型
這樣做能讓學生知道高中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同時也知道自已努力的方向,為將來的高考做好準備。可以這樣說高中英語語法是重點,但詞匯和閱讀是重中之重,也是為將來進一步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4.了解高一新生的英語知識體系的狀況,運用適合學生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來進行切實可行的教學
在剛開始的高一英語教學中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知道高中英語的學習不僅是在初中英語基礎上的延續和提高,還是難度的提高;調查分析學生,根據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到精講多練。
三、把握全局,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拓展延伸;語法學習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這句話告誡教師:教的主要目的不是教知識,而是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的方法,就如同教會了他們游泳的本領,學生就可以盡情地在浩瀚的英語語法知識海洋里暢游了。有這樣一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大意是:當人們長時間地將許多璀璨奪目的珍珠捧在手中時,不僅會覺得很累,而且還容易把珍珠灑落。然而,若能用一根線將這些珍珠串成串,一串一串拿起來就方便多了。若用更粗的一根繩子將這一串串珍珠串起來,就更容易拿在手中了!同樣的道理:零星記憶的語法知識很容易忘記,若能通過拓展延伸法這一條結實的“線”將這些零星的語法知識點串起來,就會達到長時間甚至終身記憶的目的。當前,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以單純地講授語法知識為目的,忽視甚至無視對學生進行語法學習方法的指導。葉圣陶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痹诔踔杏⒄Z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教授語法知識的同時,花盡可能多的時間教給學生學習語法的方法。讓學生用橫向拓展法、縱向延伸法、縱橫交錯法,這些看似普普通通卻非常奏效的“豌豆射手”,去擊破一個個頑固的語法知識難點“僵尸”。
一、橫向拓展法,擊破語法知識枯燥乏味之“僵尸”
在記憶語法要點時,學生總是覺得枯燥乏味,記起來費時,忘起來飛逝。正如前面提到的,當人們手捧一顆顆珍珠時,一不小心就會從手中滑落,有一個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珍珠用一根結實的繩子串起來。同樣,如何將這些珍珠般的語法知識要點長時間地記下來呢?學生可以通過思維的橫向拓展,探尋這些語法知識要點之間的橫向“聯系線”,并用這條線將它們串起來。如:在教學英語七年級上冊(注:本文所舉實例均源自湘教版(仁愛版)教材)Unit 3 Getting together Topic 1 Does he speak Chinese?Section B時,這部分重點學習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形式的變化規律。教師在學生自主發現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形式的變化規律之后,啟發學生運用橫向拓展法將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形式的變化規律與可數名詞復數形式的變化規律進行聯系、對比。學生認真比對之后,欣喜地發現這兩種變化規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1)一般情況下,兩者都是在詞尾直接加上“s”;(2)以輔音字母+y結尾的單詞,兩者都要變“y”為“i”再加“es”……但是也有諸多不同之處:以“o”結尾的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一般情況下要加“s”,如:photos,radios等。只有少數要加“es”,如:tomatoes,potatoes等。而以“o”結尾的動詞其第三人稱單數形式一般情況下要加“es”,如:does,goes等。在這樣的一番橫向比對之后,學生對照可數名詞復數的變化規律這一舊知容易而又清楚地記住了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變化規律。橫向的拓展,讓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也變得生動有趣了。
二、縱向延伸法,擊破語法知識零星雜亂之“僵尸”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挖掘他們的思維潛力,最大程度地將思維縱向延伸,努力找出零星雜亂的語法知識要點之間的“連接點”。以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3 Getting together
Topic 1 Does he speak Chinese ?Section C為例,這一課重點要學習人稱代詞主格和賓格的用法。學生延伸縱向思維,想到了上一個單元剛剛學過的物主代詞,即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的物主代詞,很自然地將這些知識縱向聯系起來。如:第一人稱單數,主格I,賓格me,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my, 名詞性的物主代詞mine;第一人稱復數,主格we,賓格us,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our, 名詞性的物主代詞ours;第二人稱單復數,主格you,賓格you,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your, 名詞性的物主代詞yours……這樣的縱向延伸,學生將已經學過的物主代詞和本課所學的主格、賓格聯系到了一起,達到了以舊引新,溫故知新之目的。再如,在教學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3 Getting together Topic 1 Does he speak Chinese ?Section B時,本課要學習一般現在時態第三人稱單數的疑問句及其答語。學生運用已經學會的縱向延伸學習法進行了復習回顧:(1)一般現在時態的定義是表示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2)表示一般現在時態的時間狀語有:often,always,usually,sometimes以及與every相關的一些短語等;(3)在一般現在時態中,肯定句轉換成否定句時,若謂語動詞是第三人稱單數形式,要借助于“doesn’t”,而當謂語動詞是原形時,則要借助于“don’t”……學生就在這樣的縱向延伸中,掌握了一般現在時態的結構以及用法等,使得零星雜亂的語法知識變得有章可循。
三、縱橫交錯法,擊破語法知識易混易錯之“僵尸”
橫向拓展法使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縱向延伸法使得雜亂無章的英語語法知識變得有章可循。學生在掌握了這兩種方法之后,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靈活交替運用這兩種方法去學習語法知識,努力尋找新舊語法知識之間的聯系點,為易混易錯的英語語法知識梳理出清晰的脈絡。在學習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 Topic 3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Section B時,這一課的學習重點是繼續學習行為動詞的一般過去式。學生首先橫向拓展將一般過去時態和一般現在時態兩種時態進行對比,發現:(1)兩者所表示的意義完全不同:一般現在時態表示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一般過去時態表示過去已經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2)兩者動詞的形式也完全不同:在一般現在時態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的時候,謂語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而若是其他人稱,謂語動詞要用原形;在一般過去時態中,所有人稱的行為動詞都要用它們相對應的過去式。(3)表示一般現在時態的時間狀語有often,always,usually,sometime以及與every相關的表示現在時間的短語等,而表示一般過去時態的時間狀語有yesterday以及與last有關的表示過去時間的短語等,學生的思維也瞬間進行了縱向延伸,想到了一般過去時態動詞的變化規律,分為兩種情況: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規則動詞即有規律可循,如:(1)walk,clean等直接在詞尾加“ed”;(2)live,like等直接在詞尾加“d”;(3)plan,stop等需要雙寫末尾字母再加“ed”;(4)study,cry等需要變“y”為“i”再加“ed”……不規則動詞顧名思義就是無規律可循,需要把它們特殊記下來,如:take的過去式took,eat的過去式ate等,然后縱橫交錯,縱向延伸到一般過去時態一般疑問句的轉換,再橫向拓展到一般現在時態一般疑問句的轉換。經過學生比對區別,發現這兩種句型轉換的共同之處是:都要借助于助動詞,并且在借助了助動詞之后,一定要把原句中的行為動詞“還原”,也就是要把原來句子中的行為動詞變成原形。不同之處則是:在一般現在時態中,若行為動詞是原形,要借助于助動詞“do”,若行為動詞是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則要借助于助動詞“does”;而在一般過去時態中,都要借助于助動詞“did”……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新舊語法知識點之間的“焊接點”逐一凸現。此時此刻,學生應該迅速拿出筆記本,將這些“焊接點”標記下來,作為語法知識學習之路上的“航標”。在以后復習時,學生只需注視這些“航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語法知識的總體輪廓,然后隨著思緒的擴展,學生就可以看清楚這些輪廓之中的一個個突兀的語法知識點了,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
毋庸置疑,當學生掌握了這一學習方法之后,他們就會覺得學習英語原來如此簡單、這般有趣。與此同時,學生驚喜地發現:用橫向拓展法、縱向延伸法和縱橫交錯法來學習其他學科,竟然也會取得讓他們完全意想不到的效果。鑒于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徹底顛覆一門心思只給學生教授語法知識的教學理念,要把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擺在課堂教學的首要位置。當學生熟練掌握了拓展延伸法這一簡單有效的學習方法之后,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用這種方法學習新的英語語法知識,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在運用過程中,他們會驚嘆于拓展延伸法這個其貌不揚的“豌豆射手”竟然會擊退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頑固的知識難點“僵尸”。
參考文獻: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們而言,英語往往是大家比較薄弱的環節,而對于語法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更是比較欠缺的,也是很多英語教師所頭疼的問題。要想盡快改善這種狀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廣大一線的英語教師必須把如何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引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關注學生個性特點及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的變化,時刻對學生的注意力、參與意識、思維狀態和情緒等方面做出客觀評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1]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分析
1.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語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老師所教的知識有興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對于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自然也是如此。為此,對于初中的英語教師們而言,一定要在英語教學中為學生們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我們以初中英語語法知識中的“單復數”教學為例,在學生掌握了單詞單數的表達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蘋果是apple,那么兩個蘋果或者更多的蘋果要怎么表達呢?學生們在聽到老師的提問后,往往會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教師在給予了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之后,可以開始進入復數的教學,講解相關的變化規則,這樣就出現了名詞之后加“s”、“es”或者其它的形式。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往往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再比如,我們在進行時態的語法教學時,可以將原本那些學生們并不熟悉的人或者事物換成學生自己,比如,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你現在在做什么?你昨天做了些什么呢?What are you doing?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等等。這樣,學生很快就知道了這兩種時態用法,往往不用教師講解很多。
此外,在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以圖片、視頻等。例如,在進行人稱代詞的語法教學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Firstly,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ree famous people.教師:Who are they?
學生:They are Cheng Long ,Michael Jordan and Li Ning .
教師:Listen to me and guess.(Teachers describe and let students guess).He is very tall and is good at basketball.
學生:He is Michael Jordan.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會從中體會到趣味,進而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進行交流,讓大家一起來猜。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時,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水平出發。
2.在教學過程中歸納、總結語法知識點
英語教學中的語法知識點有很多,但并非是雜亂無章的。為此,教師要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不斷進行總結與歸納,以便學生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一些規律,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
例如,在進行動詞不定式的語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變化規律明確地告知學生,一般情況下,動詞詞尾加 -ed ,如: work-worked, play-played ,want-wanted,act-acted;以不發音的 -e 結尾動詞,動詞詞尾加 -d,如:live-lived ,move-moved ,taste-tasted ,hope-hoped;以輔音字母 + y結尾的動詞,把-y變為-i 再加-ed,如:study-studied copy-copied cry-cried carry-carried;以一個輔音字母結尾的重讀閉音節動詞,雙寫詞尾輔音字母,再加 -ed,如: stop -stopped,plan-planned,hug-hugged,beg-begged;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變化規律性不強,須多加記憶,如go ? went ,make ? made, get ? got, buy ? bought, come - came ,fly-flew等。通過這些語法知識的規律總結,可以便于更好的記憶。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將各種規律介紹給學生以后,一定要給學生安排大量的習題練習,讓學生們在實際的題目中去鞏固各種語法知識點。
3.通過背誦加深學生對語法知識的記憶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記憶,語法知識的學習自然也如此。例如,我們在學習“enough”這個詞的位置的時候,我給學生說我們每天需要“enough water”,我們做事時要做得或者表現得“well enough or good enough”學生很容易就記住enough的位置了。[2]
事實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想出很多的方法來教學生記語法,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找適合自己學語法的方法。
[關鍵詞]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有效運用實際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70040
和傳統的英語學習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進行互動和交流,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本文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探討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課堂中的有效運用。根據本文的研究,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課堂中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運用。
一、在中學英語口語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
根據新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提高他們在實際的語境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摒棄傳統啞巴式英語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運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課堂上的時間必定是有限的,無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單獨展示自己的機會。因此,在中學英語口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即安排學生在各個小組之內進行口語交流。另外,如果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或者困難,小組之內的其他成員還可以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敢于在小組之內進行自由的口語對話或者思想的交流,還可以有效提高中學英語口語課堂的效率。
二、在中學英語寫作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
除了在中學英語口語課堂中,在中學英語寫作課堂中,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對于很多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如果教師直接拋給他們一個寫作題目讓他們進行寫作,難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英語作文句子支離破碎,甚至完全是由漢語直接翻譯過來的。為了有效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寫作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各個小組之間展開頭腦風暴,思考與某個主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型等,并將小組合作的結果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寫作之前便可以掌握豐富的語言方面的材料,從而能夠為他們接下來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講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的作文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之間展開小組討論,先思考與“指路”這一話題相關的詞匯、句型和短語等,然后這樣指導學生:“My dear class, after you find out the related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together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you can further discuss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ssage. Then, you can begin your writing.”
三、在中學英語語法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
語法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基礎。但是,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語法知識點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這些語法知識的理解會更為透徹,記憶也會更加深刻。另外,在語法知識的拓展環節,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本節課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對話表演或者其他活動,從而能夠有效地將語法知識轉化為英語能力。比如,在講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語關于動詞的現在完成時這一結構時,教師應該首先給學生呈現一組運用了現在進行時所寫的句子,然后安排學生進行小組間合作,共同探討這些句子的時間狀語有什么特征以及動詞的結構有什么共同特征等等。
總之,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之間展開廣泛的深入交流,即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通過這種合作的學習模式,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之內有充足的展示自己思想和學習成果的機會。另外,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學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但是,一線的英語教師還必須注意有效地對各個小組進行培養,確保每個小組之內都有確定的分工。
[參考文獻]
[1]鐘小芳.新課程要求下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7).
關鍵詞:初中英語 常用時態 教學
一、語法時態對英語學習的作用
無論是哪門語言課程的學習,掌握了其內在的語法則必須要對該語言時代嚴格把握。英語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其語言具備多種不同的特點,而正確地講解語法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以致用”,讓學生能真正運用英語、掌握英語,以盡早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樹立良好的英語語法意識。
二、初中英語時態的教學現狀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的教材中,經常出現的英語時態有八種,大致可以總結為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雖然老師在講解時時十分細心的,也時常舉一些例子,但是對于學生來講還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在判斷和運用的方面。
三、三種常用時態例談
1.一般現在時
(1)通常以Here和There開頭的句子都是正在發生的動作,我們把謂語的動詞不用現在進行時,而是應該用一般現在時。例如:Here comes the bus等等都是這樣的情況。
(2)有規定的時間也是用一般現在時的,例如人的生日、課時的安排等等。它可以用一般現在時來表示將來的動作。例如:The meeting start at five o‘clock.
(3)在一些賓語的從句中,可以表示客觀的事實或真理,這時候也是用一般現在時的。例如:The teacher taught us the moon circles the earth.
(4)在一些由as soon as、when、before、after等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和一些由if、unless、incase等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或在一些方式和讓步的狀語從句中,也是比較常用一般現在時的,但是這些句子的主句是一般將來時。例如:If you come this afternoon ,We will have a meeting。
2.過去時態
英語過去時態的語法意義有典型用法和非典型用法兩種。過去時態的典型用法是把話語中表達的內容發生的時間置于說話時間之前,包括絕對過去的相對過去,主要用于表述以說話的時間為參照點過去發生的事情或存在的狀態。章振邦認為.“過去時是主要表示過去時間的動詞形式?!比纾海?)We Visited the museum last Saturday.(2)She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in 1971.(3)He said he lived in this house.(4)We are now trying what our four fathers haven ever tried.Our grandchildren and great—grandchildren will say that we were making history.在上述例子中,例(1)、(2)表示過去發生的動作,有明確的過去時間狀語標示,last Saturday,in 1971;例(3)表示過去的過去;例(4)表示將來的過去。按照Langacker的說法,在這種典型用法中,過去時作為背景成分.通過增加一個位于說話時間之前的直接轄域來表示距離的概念.指明話語中表示的行為過程發生在說話時間之前。例如。例句(1)和(2)都是以說話時間即現時為背景,那么“last Saturday”和“in1971”在時間的軸線上,都跟現在有一定的距離;例句(31是以“He said”為時間背景,表示的是過去的過去與過去的時間距離;例旬(4)是以“Our grandchildren and great—grand children will say”為時間背景的,是將來和將來的過去的時問距離??傊?以上例子都指明話語中表示的事件發生在說話時間之前,即都與作為背景的說話時間有一定距離。
3.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區別
現在完成時是初中英語中常見的?,F將它的用法及注意事項小結以下:1.表示動作已完成,但影響還在。常和just,already,yet等副詞連用,有時沒有任何時間狀語。例如:Tom has just turned off the light.湯姆剛剛把燈關上。She has already arrived.她已經到了。He has become a teacher.他已當老師了。2.表示過去發生的動作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且還有可能繼續下去。此時,常見的時間狀語有:since短語或從旬,for短語,recently,in the last two years,this week,so far,up to now等。現在完成時是與現在有關的一種時態.它屬于現在時態范疇。現在完成時所強調的是過去的動作對現在造成的影響,它不可與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而一般過去時所強調的是過去的動作,單純指過去。與現在無關。與一般過去時所連用的時間狀語如yesterday。last year等,這些詞語不能用于現在完成時中。例如:①I meet Kate on my way home yesterday.在我同家的路上我遇到了凱特。②Mr Green has lived in China since five years ago.格林先生已經在中國居住五年了。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傳授知識給學生外,最重要的則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仡櫮切W習英語成功的學生,他們基本上都有著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是由于老師對學生采取積極態度,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學生也不斷改善了自己的交際動機,積極嘗試新的東西,加強自身的應變能力,逐漸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有助于自己學習的方法。這就能促使學生在沒有監督的環境下改善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自學能力。
在學習語法時態的過程中,學習的過程既是不斷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與錯誤作斗爭的過程。在知識點的理解、知識體系的把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等方面出現錯誤是正常的,難得的是不斷地去矯正。最具效率的矯正是一次性成功,但我們要做好反復矯正的思想準備。
參考文獻:
[1]孫葉麗.初中英語語法時態教學法的探討.教育教學論壇.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