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采礦技術論文

采礦技術論文

時間:2022-10-20 14:14: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采礦技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采礦技術論文

第1篇

采礦工程是一項大工程,其涉及到的環節非常多,每一個環節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中有三個環節最為重要,一是井巷采礦,二是開拓巷道;三是采掘工作面。這三個環節的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采礦工程的進度,但是目前我國在采礦期間這三個環節都存在著不安全技術因素,如果沒有預先采取解決對策,很有可能會危及到采礦工作人員的生命,而且也會影響到采礦的效率與質量,從而影響我國采礦行業的發展。在此,首先對采礦井巷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術因素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分析,其主要涉及到如下要點:首先,彎道井巷施工期間,施工人員所選擇使用的曲率半徑存在著不安全因素,一般而言,彎道井巷施工人員會選擇使用12m,也有可能會選擇使用15m來作為巷道的曲率半徑,這兩種選擇都比較適合應用在自粘式電動車運輸中,但是如果運輸方式發生了變化,這兩個數值都需要相應的發生改變。通常實踐分析,選擇使用9m最為適合,但是很多施工人員所選取的數值卻沒有達到這一標準要求,通常情況下,都選擇使用的是6m曲率半徑,其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巷道拐彎的地方明顯增大,不僅會出現斷繩傷人的事故,而且也不方便運輸,因此,如果是彎道作業必須保證其曲率半徑合乎要求,最小9m,如果有特殊情況,也可以選擇12m。其次,中部車場所選擇使用的單道起坡存在著不安全因素,采礦區中部的車場是采礦工程中涉及到一個重點環節,在對其進行式設計時,應該多方面進行考慮,尤其是巷道起坡軌有所差異,該差異的不同也會影響設計方案的選擇,通常情況下,主要兩種起坡方式,一種是單道,另有一種是雙道。通常而言,單道與雙道相比,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都相對要簡單一些,因為雙道起坡方式既需要設計固定道岔,也需要設計彈簧道岔,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必要,一般都會選擇使用單道起坡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不過,如果打鉤人員稍不注意,助推不當,則非常容易造成生命危險,因此要求設計人員在進行中部車場設計時,應該選擇使用雙道起坡方式,這樣能夠有效的保證空重車以及材料車能夠安全通過,同時也不會威脅到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最后,將車場設計到彎道巷道中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一般而言,設計人員設計車場,不僅需要掌握采取上山方位,還需要掌握運輸大巷的具置,很多設計人員通過了解調查通常會在彎道巷道的位置上來設計下部車場,這種設計產生的直接的危害就是司機視線受阻,影響司機與其他工作人員的交流,進而引發安全事故,由此設計人員應該將車場設計到直線的位置上,從而防止事故出現。

2開拓巷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術因素及對策分析

首先,下部車場軌道間的安全間隙過小,在巷道施工的過程中,設計下部車場時,通常把1.3m作為車場間的安全間隙,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很多礦井的安全間隙通常只有1.2m,這就導致當車場的運輸任務比較緊張,尤其是運輸車變形或材料車過寬時,車場之間極易發生擠碰而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所以,在施工時還要充分考慮到超寬運輸車可能通過的情況,盡量把安全間隙設置在1.4m左右,以此來確保施工工作的正常進行。其次,設計巷道時出現高度過低的情況,進行巷道開拓工作時,半圓拱形斷面是首選的掘進方式,一般墻高都被控制在1.2m左右。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為數不少的礦區并沒有嚴格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巷道的建設,很多大斷面積的巷道的墻高僅有1.1m,這就直接導致了在巷道里架線時,達不到架線的安全高度和施工的安全標準,極大的提高了觸電事故的發生率。所以,在設計巷道墻高時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詳細分析。最后,設定巷道的腰線時存在不合理的情況,中線和腰線是井下巷道進行施工時用以完成施工控制的,中線的主要作用是能夠對巷道的掘進方向進行指導,一般來說,需要在巷道的頂板位置或是棚梁上設置3到4個中線點,以正中或偏中線的形式展示,采用激光光束等方法檢查掘進迎頭的尺寸是否合理。所謂腰線其實是一種標示線,用以對巷道的標高和坡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可以用水平尺等施工工具延伸到掘進迎頭的位置來探測腰線所在的位置是否合理。

3采掘工作面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術因素及解決策略

3.1切眼和分斜坡在開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對采掘工作面的實際作業過程中,技術人員在設計切眼時,開口的方向并沒有沿煤層的正傾斜方向,還有很多開口即使沿正傾斜方向,但是設計長度明顯不合理,這就造成三角帶煤柱容易發生跨幫問題。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切眼開口的設計,盡量避免出現質量問題。

3.2急傾斜煤層的主斜坡坡度過小。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設計好急傾斜煤層的主斜坡的坡度,然而即便有明確的傾斜角度作為參考,施工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使得主斜坡的坡度不符合施工標準,即使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煤炭也不能自溜下降,降低了工作效率。

3.3改造眼的反眼坡度。

在設計改造眼時,相當多的礦區會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在設計改造眼時并不會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條件,有的甚至把改造眼的坡度設置到30度以上,并且有太多拐彎,給施工安全留下隱患。

4結語

第2篇

論文參考文獻的撰寫是要有真實的科學依據的,如果參考文獻沒有科學依據,那么就不算是科學論文,我們在論文的寫作過程當中不能忽略了科學的繼承性,這是反映作者科學作風和態度的表現。下面是千里馬網站小編整理的關于煤礦論文參考文獻,供大家閱讀賞析。

煤礦論文參考文獻:

[1]徐永忻.《采礦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2]岑傳鴻、竇林名.《采場頂板控制與監測技術》.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

[3]林在康、左秀峰.《礦業信息及計算機應用》.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2

[4]錢鳴高、石平五.《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5]王德明.《礦井通風與安全》.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6]楊夢達.《煤礦地質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0

[6]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礦井水災防治》.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7]劉偉韜、武強.《煤層底板斷裂滯后突水現狀分析》.山東科技大學,2006

[8]董利.《回采工作面平推硬過斷層冒頂事故的技術分析及防范》.煤礦安全,2006

[9]《平頂山礦區煤與瓦斯突出特征及對策》煤炭科學技術.2006

煤礦論文參考文獻:

[1]鄒喜正、劉長友.《安全高效礦井開采技術》.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

[2]張寶明、陳炎光:《中國煤炭高產高效技術》,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

[3]錢鳴高、石平五.《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4]于海勇.《放頂煤開采的基礎理論》.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5

[5]王省身.《礦井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89

[6].中國煤炭建設協會。《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7]岑傳鴻、竇林名.《采場頂板控制與監測技術》.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

[8]蔣國安、呂家立.《采礦工程英語》.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8

[9]李位民.《特大型現代化礦井建設與工程實踐》.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1

[10]綜采設備管理手冊編委會.《綜采設備管理手冊》.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4

[11]中國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規程》.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1

[12]朱真才、韓振鐸.《采掘機械與液壓傳動》.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13]洪曉華.《礦井運輸提升》.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煤礦論文參考文獻:

[1]中國統配煤礦總公司物資供應局.《煤炭工業設備手冊》.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2

[2]章玉華.《技術經濟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5

[3]鄭西貴、李學華.《采礦AutoCAD2006入門與提高》.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4]王德明.《礦井通風與安全》.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5]楊夢達.《煤礦地質學》.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0

[6]劉剛.《井巷工程》.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第3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湘潭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2-9102

國內刊號:43-1443/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季刊,1983年創刊,堅持以礦業工程為主的內容特色。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精品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主要刊載礦山開采礦、資源勘探、機電工程、土木工程、信息技術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資源與環境、數理科學等方面的創新性學術論文。旨在反映各學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科學技術事業,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第4篇

【關鍵詞】礦山環境礦山治理環境治理 解決措施 對策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人們對環境意識的加強,礦山開采時所產生的環境破壞因素也越來越被重視。礦山開采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科學發展的輔助支撐,在礦山開采中,對地質環境因素的破壞不僅僅影響了生態環境,更關系到采礦地區地質環境整體。面對礦山開采后帶來的環境破壞和影響,國家政府部門也制訂了很多方案,同時相關部門也進行改善監督。但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導致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二.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現狀。

礦山采礦易誘發地質災害、影響大氣環境,造成酸雨等,使土地和水均遭到破壞,產生“三廢”污染等。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對礦山治理中,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在國家“十一五”建設中,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被列入重點工程之中。近些年以來,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通過對各省的礦山地質環境進行調查摸底,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規劃,開展礦山公園的建設工作,保護礦業的遺跡,同時也加大了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力度,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推動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規章制度建設。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中的問題。

2.1 礦山治理缺乏經驗參考,缺乏技術指導。

我國開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對大型礦山的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則是在近些年來才得以重視。我國礦山數量眾多,由礦山開采帶來的地質環境影響區域也多,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問題較嚴重。由此可以看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長期戰役。通過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規范和調控,在總體上看來,有所改善,但由于治理工作巨大,問題相對比較突出,這對礦山地質環境后期治理工作增加了壓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治理中很難借鑒以往的經驗,需要通過分析檢討,制定治理方案。由于無治理經驗可以借鑒,在對礦山環境治理中導致缺乏技術性指導,不利于治理工作的開展。

2.2傳統礦山環境治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體制不健全,其治理手段受到制約,在治理中缺乏可以借鑒的工作經驗,導致在治理中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缺乏對環境治理的整體性控制。

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一直以來是我國環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人更是在治理方法上研究出了比較多的經驗。譬如依據工程類型來決定其治理的主要內容,再通過合理的治理方式來達到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目的。前人治理礦山地質環境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加固工程、植物工程、護坡(主要依據礦山滑坡、崩塌來確定治理方案)、依據礦區塌陷所總結出來的方法主要是:地下加固工程、回填采空區工程等。

在目前的礦山環境治理中,地面塌陷、地裂縫處理、滑坡和崩塌以及泥石流處理和治理方式不合理。實際治理中,未結合礦山實際情況和地理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只單純追求治理結果的表象,忽視了治理手段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留的方寸土,但與子孫耕”。在現代社會來講,不僅僅是要保證以后有地耕、有田種,這更多的是對環境的保護,對資源的合理利用。由于礦山地質環境復雜多變,通過前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加強。

1.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法要靈活變通,總結經驗科學創新。

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中,要建立健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監管機制。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組織以省為單位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摸底調查,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編制工作。對礦山的地質環境進行監測、調查、評價和規劃,對已造成環境破壞的礦山施工單位要進行機制建設,要開展引導恢復和環境治理工作。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既要進行預防,又要進行治理,在治理的同時更要注意預防。

將環境治理法規和治理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中,要研究和探索一條新思路和新技術。要針對不同礦山類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實施不同的治理技術。同時,可適當借鑒國外機構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成熟經驗,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和完善。

2.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技術要提升,方法要改進。

礦山環境治理要從傳統的“線性開發”轉換為生態保護性的“循環經濟保護開發”,通過治理模式的轉換,實現礦山環境保護、恢復治理、資源開發和再利用的生態循環。

2.1露天開采礦山治理方法。

對新建的露天開采礦山,要求制定包含礦山環境治理的保護預案并列入開采方案中,對非礦巖土的轉移、尾礦的排放、礦渣的堆放和剝離土層的存儲都要進行規定。對正在開采的露天礦,要加強對噪聲、粉塵的監控,同時要針對已經存在的礦山環境問題提出治理的方案,并根據能夠預測的問題制定預防的措施。對有松散覆蓋層的礦山,要對剝離表層土的堆放、存儲和再利用等方案進行統籌規劃,如果表層土中含有適合生產的植被,要單獨存儲,避免與廢棄礦渣混合。對廢棄的巖石、礦渣等廢棄物,要注意對可利用成份的合理利用,并要分開存放,單獨處理。對采礦場的梯級開拓,要加強對穩定的保護,必要時要對邊坡進行再造,要根據開采場的地質條件,選擇合理的坡角范圍,避免出現滑坡、地裂縫和崩塌現象。

2.2.閉坑礦山治理措施。

在閉坑礦山環境治理中,要保證礦區內的人畜解決用水的基本問題,同時要致力于對耕地面積的恢復,其資源開發利用要達到利用方案的標準和要求。要保存好地下井巷采空區礦柱的設計資料,畢業時要進行填充說明,對采礦形成的地面塌陷或滑坡、地裂縫等要進行劃定和治理。合理選擇尾礦、渣石、剝離表層土等廢棄物的堆放,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設置安全可靠的礦壩進行堆放,并清除可能引發泥石流的安全隱患。閉坑礦山的井巷要進行妥善封閉,對廢棄的水井等地面設施要及時進行回填。

2.3井工開采礦山環境治理技術。

井工開采礦山治理主要是對尾礦、廢水的處理。由于開采量大,產生大量的廢棄尾礦和礦渣,需要占用較大面積土地進行堆放。在治理時,要根據尾礦的再利用進行開發,可采取填埋溝谷的方式,進行造田復墾。對泵送的地下礦井水要經過過濾,提供材料清洗用水和礦區生活中潔凈度要求不高的用水。同時要保護地下礦區內的地下水,避免出現枯竭和水水環境惡化。開采中對有毒、有害的廢水、廢液要設置專用的貯存池和沉淀池,并做好防滲漏工作。

2.4礦山開采沉陷治理。

質量開采沉陷問題時,要考慮地裂縫和開采沉陷的關聯性,采取防治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整治。對地下坑硐已經廢棄的采空區如出現地裂縫時,要采取地下廢渣回填的方式,來緩解地面沉降速度和減少沉降區域,采取地面裂縫灌注水泥砂漿的方式來制止地面塌陷。對地面廢渣回填時,要在中上部采用表土填充,并在表層土上設置綠化。對塌陷區內原來為耕地的,要進行回填造地,并在表層設置植被。

五.結束語

礦山地質環境存在較多的問題,對環境治理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進行環境治理時,既要改善又要預防,既要糾正又要控制。因地制宜,對造成環境破壞的因素經過分析評估后,結合實際進行治理。

參考文獻:

[1] 劉慧芬; 危接文 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期刊論文]《科技風》, 2010年15期

[2] 邸克強 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期刊論文] 《西部資源》, 2012年06期

[3] 王永生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存在問題及對策 [期刊論文] 《南方國土資源》, 2009年12期

[4] 尤孝才 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問題與保護對策探討 [期刊論文] 《地質技術經濟管理》, 2002年04期

第5篇

英文名稱:China's Manganese Industry

主管單位: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

主辦單位: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2-4336

國內刊號:43-1128/TD

郵發代號:42-11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6篇

【關鍵詞】緩傾斜中厚礦體;機械化;無軌采礦;技術

緩傾斜中厚礦體一般指厚度為5~20m,傾角為5°~30°的礦體,是采礦界公認的難采礦體,至今存在大量未解決的理論和技術難題。目前,利用先進的無軌采掘設備,國外在緩傾斜中厚礦體的開采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首先是擴大了房柱法的適用范圍,創造了沿走向推進的對角式斜巷。分析了緩傾斜中厚礦體開采過程中,在地壓控制和采場礦石運搬方面存在的困難,從充分發揮無軌設備的工作效率和回采作業的安全角度出發,提出“大盤區、小分段”的設計理念;通過數值模擬,分析了采空區頂板形狀對采場穩定性的影響,強調了優化采空區頂板形狀對控制采空區頂板穩定的重要性。試驗結果表明:在大紅山礦區的巖層條件和原巖應力作用下,采空區的跨度不應大于20 m。工業試驗結果證明,以上述理論為基礎提出的小分段空場開采嗣后尾砂與廢石混合充填采礦工藝充分發揮了無軌采掘設備的效率,保證了采場頂板的穩定,改善了作業人員的工作條件,與傳統的采礦工藝相比,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1.緩傾斜中厚礦體

1.1緩傾斜中厚礦體目前應用

緩傾斜中厚礦體一般指厚度在5~20m,傾角在5°~30°的礦體,是采礦界公認的難采礦體,至今存在大量未解決的理論和技術難題。目前,利用先進的無軌采掘設備,國外在緩傾斜中厚礦體的開采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首先是擴大了房柱法中的適用范圍,創造了沿走向推進的對角式斜巷房柱法、下向階梯式房柱采礦法和斜交走向推進的房柱采礦法[1,2]。其次,是分段空場采礦法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尤其是下盤脈外采準分段房柱法、底盤漏斗分段空場法發展最快,將兩者組合并結合爆力運搬形成的適合于傾斜中厚礦體開采的分段空場采礦方法也得到較快發展[3,4]。此外,隨著大型深孔液壓鑿巖設備的使用,使采切工程變得越來越簡單,工程量越來越小。目前廣泛采用的平面采切工程更有利于大型無軌出礦設備發展高效率大規模出礦的特點[5]。國內在緩傾斜中厚礦體開采方面,大多數仍采用房柱法或下盤底部結構的空場法開采,少數礦山采用全面法、爆力運搬空場法和分段崩落法開采等。下盤漏斗電耙出礦空場法的主要缺點是采切工程量大,分層鑿巖爆破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電耙采場出礦效率底。

1.2緩傾斜礦體目前的問題

由于緩傾斜中厚礦體固有的開采技術條件,如:傾角較小,崩落礦石不能完全借助于自重放出;在采場內出礦必須使用運搬設備,因無頂板檢護設備,作業很不安全;若開掘底盤出礦漏斗,勢必造成采切比大、采礦成本提高。目前,緩傾斜中厚礦體一般采用房柱采礦法和有底部結構的分段空場采礦法,少數礦山采用留礦全面采礦法、爆力運搬空場采礦法和分段崩落采礦法等。根據對我國26個緩傾斜中厚礦體生產礦山統計,房柱采礦法和分段空場采礦法是國內開采緩傾斜礦體的主要采礦方法。1房柱采礦法對于緩傾斜中厚礦體,采用房柱采礦法回采,首先需要解決采場運搬問題。除此之外,還必須解決高大空場的頂板管理和作業安全問題。西方國家采用自行設備來解決這兩大問題,回采盤區除配備鏟運機外,還配備有大型的頂板安全檢查車、撬毛車、錨桿安裝車等自行設備。但在我國大面積推廣使用大型無軌設備還不太現實。

2.在無軌采礦中的應用

緩傾斜中厚礦體,是一種典型的難采礦體,至今沒有找到更合適的采礦方法。蒼山鐵礦礦體厚度變化大、傾角緩、礦區斷層破碎帶分布范圍廣、節理裂隙發育、礦體被斷層切割嚴重,地表有重點保護的建筑物和國防光纜。因此給采礦方法的選擇帶來了很多困難。2開采的技術條件礦區礦體主要有②和③號兩條主礦體,③號礦于②號礦體上盤。主礦體呈馬鞍狀,其鞍脊部位傾角很緩,往下傾角逐漸變大,一般在20°~55°不等;礦體厚度從幾米到二十幾米不等,變化較大。礦體上盤一般為黑云母角閃片巖,其平均單軸抗壓強度為192MPa,彈性模量為37GPa,泊松比為0.22,抗拉強度為13MPa;下盤為磁鐵角閃片巖,其單軸抗壓強度為127MPa,彈性模量為37GPa,泊松比為0.21,抗拉強度為11MPa;礦體單軸抗壓強度為210MPa,彈性模量為44GPa,泊松比為0.18,抗拉強度為12MPa??偟膩碚f礦巖穩固性好。3采礦方法選擇3.1采礦方法初選根據蒼山鐵礦主礦體的賦存狀況、地表不允許塌陷,以及充填系統尚未建立等情況,初步選擇的采礦方法。提高礦山無軌設備的壽命和可利用串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搞好維修管理、改善維修質量。盡量減少因停工故障引起非計劃性維修的比重,從而降低設備費用及生產成本,提高礦山競爭能力。

3.緩傾斜中厚礦體技術上的改進

多年以來,國內礦山對于緩傾斜中厚礦體主要是采用房柱法,桿柱房柱法以及下盤漏斗崩落法等,其中以后者的應用最為廣泛。某些礦山試驗和應用房柱法(桿柱房柱法)積累了較豐富經驗,并取得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但是,此法需要保留房間礦柱和礦房頂部的礦皮 (一般留1.0~2.0米)且往往無法回采,而導致較大的礦石損失。因此,繼續研究降低房柱法(桿柱房柱法)的礦石損失,是當前急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另外,從某些礦山試驗和應用下盤漏斗崩落法的實踐經驗來看,此法確實是技術上易行,安全上可靠的采礦方法。但是,由于此法需要掘進下盤采切工程,采切比相當大,特別是隨著礦體厚度的減小,采切比必將急劇增大。有些礦山由于礦體下盤形狀不規則和未能及時圈定礦體,往往使下盤采準布置產生困難或造成殘柱和殘礦的損失。因此,繼續研究降低下盤漏斗崩落法的采切比,也應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傊?對當前礦山廣泛應用的房柱法和下盤漏斗崩落法,如何進一步降低礦石損失和采切比,都是對當前和今后采礦方法進行研究試驗的關鍵性課題。對于緩傾斜中厚礦體來說,最合理的采礦方法應根據圍巖和礦體的不同穩固性來選擇。采準工的方法主要是下盤漏斗中深孔回采方法。這個過程更難以布置,漏斗間勢必會形成殘柱或殘種方法主要是技術上可靠,安全上可行,適 礦,造成礦石的損失。-用范圍較廣。但需要大量的下盤漏斗和鑿巖 對于這類礦體,如果使用房柱法存在以恫空以及運礦巷道,采切比特別大,尤其是 下問題:在頂板圍巖穩固性變化的情況下,礦體厚度減小時更加顯著。如果遇到礦體下 采場尺寸不易掌握。當頂板圍巖趨于中穩盤圍巖不穩固時,還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支 時,常有局部塌落和浮石的威脅,而且在中護,支護費用相應增大;而且增加了采準工 厚礦體下作業,不易檢查上盤圍巖的變化。作時間,影響強化開采。如果遇到礦體底盤 安全性較差。因此,探索此類礦體的開采方16?黃金法,將成為礦山開采的塾要課題。體下部,采場高度控制在3m左右,采場寬度仍為6~sin,上推斜長為6~sin,兩邊留。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緩傾斜中厚礦體機械化采礦理論與技術雖然已經發展很快,但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發展過程中將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以適應礦山建設和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胡際平.現代地下采礦方法典型實例(七):房柱采礦法[J].國外金屬礦山,1990,(8):36-38.

[2]我國金屬礦山采礦技術進展及趨勢綜述.金屬礦山,2007,(10).

[3]黃成林.蒙庫鐵礦采礦外包及管理的實踐.礦業快報,第五屆全國礦山采選技術進展報告會論文集,第444期:585-587.

第7篇

關鍵詞:主豎井,提升機改造,生產能力

 

[摘要]隨著主豎井的延伸,原豎井提升能力已不能滿足生產需要。論文格式。雖決定原主提升系統在主提升卷揚、電機不更換的情況下,通過更換罐籠、天輪、平衡錘、鋼絲繩,使投資控制在80萬元以內的基礎上對原豎井進行改造,改造后提升能力由原來的350噸/日,提高到550噸/日,達到了投資少,見效快,效果顯著的目的。

一、前言

河南金源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黃金總公司、河南省黃金公司、洛陽黃金公司、嵩縣黃金公司四家股東共同出資于1997年6月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隨著地質探礦的不斷投入,地質資源不斷擴大,特別在四號角礫巖體,原設計利用儲量為:金屬量7300公斤,礦石量為115萬噸,通過我公司的地質探礦,四號角礫巖體有品位變低規模變大的變化趨勢,經過儲量計算,得出四號角礫巖體儲量金屬量為14.5噸,礦石量為270萬噸。若合理開發利用這些資源,使四號角礫巖體處于合理的服務年限,原來的豎井提升能力已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為此,我公司本著節約投資、立足現實的方針,通過對原豎井的改造,使其由原來的350噸/日提升能力,投入資金約80萬元,出礦能力提高到550噸/日。下面是我公司的改造工作總結。

二、礦區位置及歷史

河南金源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河南嵩縣祁雨溝金礦,礦區位于河南省嵩縣城關鎮陶村境內,在城西北約15公里處,距洛陽市90公里,交通較為方便。該礦始建于1976年,后經多次改擴建發展,到1999年底,形成日處理礦量450噸/日,年產黃金逾2萬兩的黃金生產企業。1985年,由于原主采2號角礫巖體資源接近于尾聲,原祁雨溝金礦于1985年11月與冶金部冀東黑色冶金礦山設計院簽定了(85)冀礦設合字第62號《河南省嵩縣祁雨溝金礦四號角礫巖體采礦工程合作書》。冀東院于1986年2月提交了《河南嵩縣祁雨溝金礦四號角礫巖體采礦工程初步說明書》。設計利用儲量,金屬量7300公斤,礦石量115萬噸。論文格式。采用平硐盲豎井開拓方案,盲井井口標高為580米,盲豎井為園形,凈直徑為3.5米,以混凝土支護,井筒長271.98米。提升井采用單繩提升機提升2#輕型雙層罐籠帶平衡錘系統,安裝GKT2×2.5×1.5-20卷揚機,電動機為JK2 135―6型,功率為220千瓦,礦車使用0.5m3翻轉式礦車,重量525公斤,設計出礦能力200―250噸/日,實際提升能力為350噸/日,設計服務年限21年,實際服務年限只能滿足10―12年。豎井1991年12月份驗收投入生產。

三、方案選擇

經過我公司對四號角礫巖體歷時3年的探礦工作,1997年6月份,我公司邀請部分地質專家,對四號角礫巖體進行了儲量計算,并提交了《河南嵩縣祁雨溝金礦四號角礫巖體地質儲量報告》,并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批。批復儲量為金屬量14.5噸,礦石量273萬噸。其主礦體主要集中在400、370、340三個中段上,提交礦石的開采全部需要豎井提升。因此,四號角礫巖體原提升井350噸/日的提升能力已不能滿足合理開采四號角礫巖體資源并使其達到最佳服務年限的需要。提高豎井提升能力已日趨重要。為此,1998年我們著手對四號角礫巖體資源的開發工作,并邀請了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總院,冶金部長春黃金設計院及蘭州設計院來我公司共同探討該問題,形成了:Ⅰ主副井提升方案;Ⅱ箕斗井提升方案;Ⅲ原豎井改造等方案。其中原豎井改造提方案又側重于更換卷揚機及電動機。后經反復論證,我公司又提出本著投資少,見效快,并能提高豎井出礦能力這一目的,討論在原卷揚機及主電機不更換的前提下,進行該豎井的改造,并決定細致地論證該方案。

四、改造方案的確定

該方案立足于原提升系統及主提升電機不更換的前提下,通過更換罐籠、鋼絲繩、平衡錘、天輪及礦車,使該豎井的提升能力由原來的350噸/日提高到700噸/日以上。該方案成敗的關鍵在于卷揚機和電動機。論文格式。該豎井所用卷揚機型號為2JK―2/20,卷揚機的技術參數為:卷筒直徑D卷=2.0米,卷筒寬度B卷=1.0米,鋼絲繩速度V=5米/秒,最大靜張力6000公斤力,最大靜張力差4000公斤力,電動機型號JR2135―6型電動機,功率200千瓦,轉速980轉/分,電壓6000伏。為此,我們邀請了北京有色設計總院陳保有、張旭樹、田有連高級工程師來我公司對卷揚機、電機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進行反復驗算論證,并形成在原豎井提升系統的卷揚機、電機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更換平衡錘、鋼絲繩、更換2#輕型雙層罐籠改為2#輕型三層罐籠,天輪由原來的φ1.6米天輪改為φ2.0米,礦車由原來的0.5m3翻轉型改為0.7m3固定自動型礦車,使原豎井的提升能力由原來的350噸/日提高到700噸/日的方案,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北京有色設計院研究總院于1999年8月提交了《河南金源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主提升井改擴建方案施工圖及設計說明書》的改造原豎井方案,該方案于9月在我公司召開審查會,并報請股東大會批準通過而最后確認。改造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

五、改造實施過程

四號角礫巖體提升井是1985年開始動工,并于1991年12月驗收投入使用,由于當時施工質量及運營時間較長的原因,造成豎井罐道梁部分脫落或松動,而井壁混凝土的質量又給罐道梁的固定帶來較大困難,加之罐道長期使用磨損嚴重,致使罐籠運行不平衡,現罐籠由二層改為三層,要求其平衡性更強,因此重新固定罐道梁更換罐道是保證罐籠平衡運行及改造工作成功的前提。為此,我們邀請蘭州院李長芳高級工程師親臨現場指導,并研究確定固定罐道梁的具體方案。整個改造工作于4月22日開始,首先對豎井罐道梁進行重新固定,歷時為25天。然后更換罐道,歷時20天,6月7日開始更換鋼絲繩、罐籠、平衡錘、天輪,并重新調整天輪中心,工程工期歷時2個月時間,至6月25日工程施工順利結束。

六、生產實踐

改造工程結束后,進入生產調試階段。由于施工過程中,我公司嚴格質量要求且豎井罐道梁的固定及罐道的更換為罐籠的平衡運行提供了先決條件,所以改造后使生產順利調試并很快達產?,F在改造后的豎井日出罐量可達650罐,改造后,我們根據生產實際,將原來設計的0.7m3固定自動式礦車在礦車自重、平衡錘等技術條件要求的范圍內改為0.5m3非標準翻轉式礦車,現每日礦巖量可達550噸/日。卷揚機、電機運行正常,根據我公司選廠生產能力為700噸/日,公司除四號豎井供礦處還有公峪礦區及其它采礦點可供200噸/日的礦石量,這樣供礦量及選礦量基本達到平衡。我們認為四號豎井改造工作:投資少、見效快、能力提高顯著,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最好捷徑。它不僅使四號角礫巖體的資源達到了較為合理的開采速度,也為我公司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為此,將我公司改造豎井的實踐推薦給大家,希望能給有同類情況的礦山以幫助和啟發。

第8篇

英文名稱:Mining and Metallurgy

主管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協會

主辦單位: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5-7854

國內刊號:11-3479/TD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9篇

英文名稱:Compressor Technology

主管單位:沈陽氣體壓縮機研究所

主辦單位:沈陽氣體壓縮機研究所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遼寧省沈陽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2971

國內刊號:21-1176/TH

郵發代號:8-7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10篇

關鍵字:采礦;傾倒滑移變形;控制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mining slope deformation actual dumping slip for the rocks, on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tracking analysis, with rock mechanics for scientific basis, combining loose medium mechanical principle caused by mining to dump slope deformation of the sliding further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slope deformation dumping sliding fea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law,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time forward a directional control strategy.

Key word: mining; Dump sliding deformation; Control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O74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采礦引起的傾倒滑移變形的原因

由有關部門提供的采礦引起的傾倒滑移變形的傾倒滑移變形結構示意圖顯示,變形發生的主要條件有三種;復雜的采礦環境,不合理的采礦手段和施工建設,地質災害的影響等。

采礦力度與水電建設規模的影響。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國的礦山開發和水利水電等大型工程建設規模日益擴大,傾倒滑移變形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不僅在建設過程中困擾者工程技術人員也在工程的后期維護階段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撫順的露天采礦就給周圍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邊坡地形極易受到外力破壞。通常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變形的地質結構都屬于易破壞型。它們本身的地質結構就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受到外部力量的作用時很容易受到破壞并且難以修復,作為變形破壞的一種類型,傾倒滑移的破壞性和危險性較高。

變形的破壞力具有長期性。變形的邊坡,通常是在長期的外力作用下結合自身地質內部結構的內部運動力量,生成滑移邊界,并且,它不會理解失去穩定而是會經過較長時間的平衡失調過程,漸漸壯大傾倒滑移的力量。變形的破壞力強使它的一大特點,它的長期性不僅體現在生成的周期長海體現在破壞力的延續性上,變形不僅影響工程的施工也威脅著周圍居民和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采礦引起的傾倒滑移變形的主要特征

有采礦引起的傾倒滑移變形的邊坡的主要特征不僅體現在邊坡外形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地質結構內部的變化。即邊坡總體輪廓的變化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其根本原因在于地質結構內部發生了變化。由采礦引起的傾倒滑移變形的主要特點有:

地質環境更加復雜;露天采礦的弊端在于對地質的破壞性較大,很容易形成斷層,使得巖石受到外力的擠壓不斷變形,巖層由平緩變得凹凸不平,形成多處地質損傷。另外,最為重要的是在軟、硬巖石的互層施工時,由于組合單元的結構不同,發育的程度不同,很容易造成施工中的誤判。泥水層的還水量較高,同時伴有明顯的流變特性,處理和維護都有一定的難度。

邊坡的總體輪廓變化;由于挖卸施工過程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邊坡的外形會因為內部的張力和斷帶等作用的影響在外形上發生改變,變形在漸進中不斷發展,在某些開挖的具體條件下會造成傾倒滑移變形的深度和寬度的增加,擴大了變形的破壞力,增加了變形邊坡的破壞力。

三、實踐基礎上的控制措施探析

在對采礦引起的滑移體的主要特征的研究后,對滑移體形成的整個過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了解其過程才能夠找出相應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和解決傾倒滑移變形所帶來的諸多問題。

(一)傾倒滑移體的形成

筆者進行的實驗主要采用的是按照某一時期的采礦的陡坡度,以1:1500為基本比例進行模型的制作與實驗。我們從實驗中可以發現由于采礦引起的滑移變形主要有這樣幾個表現特征:

邊坡變形的特征明顯受到了地質結構和外部破壞力的模式的影響,從開采的力度、開采的方式以及地質結構面的形態到開采后的修復、維護方式與策略等都對邊坡的變形有著深遠的影響。

模擬實驗采用的剖面井工在采動后上山方向移動角為59°,下山方向移動角度定位為90°,把最大下沉角改為62°。數據表明,實驗采用的模擬區綠色泥巖的巖組邊坡遭到破壞,破壞后的邊坡變形破壞模式明顯表現出傾倒滑移的部分特征,當牽引向斜北翼的綠色泥巖邊坡角超過一定角度時(根據采礦坡度的變化這個角度會有所變化),邊坡會發生傾倒變形并會在一定運動時間后產生滑移。

傾倒變形的邊坡的發展會引起傾倒變形表破體整個地質環境南北兩側的巖層發生變形。從北面的坡上到地面都會發生變形,同時向南會導致向斜南翼的巖層沿褐色頁巖產生順層滑移。當牽引向斜南翼巖層的邊坡角加陡時,則向斜南翼坡體沿褐色頁巖的巖層順著巖層滑移變形,不僅加劇了巖層的變形還促使了真格北翼傾倒滑移變形的發展,從而形成傾倒滑移體。這就是傾倒變形滑移體形成的整個過程。

(二)控制措施探析

由于巖石斷層下滑傾倒等帶來的變形問題,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首先,工程施工地準確定位;施工前應當對施工的地形、地質結構進行科學的勘察,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在具體的地質環境下采取不同的開采措施保證受力地面在受到外部的F力(指開采所施加給地質結構的外力)能夠安全地承受;

其次,實行邊開采邊維護措施;目前,很多的礦山開采后留下的都是荒廢,導致地質結構遭到破壞,水土流失使得地表結構受破壞。因此,邊開采邊維護既有利于創造一個安全的施工環境又能夠及時修復受破壞的地質結構,使地質結構免遭變形出現傾倒滑移體。

再次,加大對巖石層面的研究;對巖石層面的科學研究能夠計算出基底的拉應變和傾斜值,能夠計算出所能夠承受的建筑物的標準,以方面施工及時搬遷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最后,是對采礦后的恢復工程的建設與維護;花崗巖的強度較高,但是容易受到斷層的破壞,更加容易被破壞,大多數都是在受到的斷層的影響后發生變形。因此,在后期的恢復工程中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由于采礦原因引起的傾倒滑移變形問題是在特定的地質結構和采礦的特殊條件下共同作用產生的,不能夠光從地質結構的探究、分析入手,還要根據地質結構的實際情況改革采礦的方式策略,合理利用采礦工具并在采礦的同時進行地質結構保護的建設施工,進一步強化邊坡變形發展方向和動態的控制力度,做好采礦后的地質還原和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 申力,劉晶輝,江智明.傾倒滑移變形體的基本特征及力學模型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0,27(2):20―22.

第11篇

關鍵詞: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

 

引言

大渡河發源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巴顏喀拉山南麓,向南流經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自治州、樂山市三市州,最終于樂山匯入岷江。論文參考,可持續發展。大渡河是長江上游重要支流之一,也是四川省境內重要的大河,水電資源富集,其干流和主要支流水力資源蘊藏量占四川省水電資源總量的23.6%,在我國12大水電基地中位居第五。依據最新規劃,大渡河干流共布置22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2340萬千瓦,年發電量1123.6億千瓦時。

與此同時,大渡河沿岸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都非常豐富,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政策第二個十年的全面推進,對大渡河的水電及其沿線的資源開發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與之相伴的是大量人員及開發活動涌入大渡河沿線。

一、大渡河沿線當前生態環境現狀

1.1 水電站修建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力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始終未得到徹底解決??紤]到大渡河水能蘊藏量巨大,開發價值高,特別是在國家對清潔能源產業的大力扶持、“川電東送”戰略的大背景下,新一波對大渡河的開潮洶涌而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渡河已建成或在建的各類大小水電站包括猴子巖電站、長河壩電站、瀘定電站等幾十座。沿大渡河溯流而上,可以發現水電站特別是小水電星羅棋布,使本應奔涌向前的大渡河水變的十分緩慢,這種現象在夏季的豐水期特別明顯。

由于水電站的分割,大渡河水流速度明顯減緩,使河流自凈能力顯著下降,進而導致水質降低,特別是分布不均衡的小水電,未經完整的環境評價即開工上馬,對大渡河本身及其沿線的影響更是不利。

水電站的分割使原產于大渡河的魚類無法正常洄游產卵,從而影響河流特有魚類的繁殖及魚類種群的穩定性,并進一步影響到整個河流生物鏈條的均衡。

1.2 礦山開發

大渡河沿線的礦山開發熱方興未艾,成為人們西進淘寶的重要地帶。由于天然的地質結構,大渡河沿線部分地區擁有黃金礦藏。論文參考,可持續發展。

正因為此,各類金礦紛紛在大渡河沿線安營扎寨,其中還不乏缺少資質的黑礦,這類礦山一般都采用最原始的開采方法野蠻開發,不顧及對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的是小礦山由于淘金手段極其落后,大量使用化學制劑進行冶煉,排出的廢水直接流入大渡河,對河流產生直接污染。

此外,開挖金礦嚴重毀壞大渡河沿線植被,造成河流兩側山體裸露,在雨季被雨水連續沖刷后,特別容易造成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威脅沿線居民的安全,同時直接危害當地的環境。

1.3 人類活動區域的拓展

人類活動區域的拓展必然對大渡河及其沿線的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一方面,開發者自身會在當地消耗資源,打破了當地自然環境承載能力的原始均衡,由此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另一方面,人類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必然會用毀林開荒等手段拓展生存空間,這加劇了河流沿線植被的減少以及由此產生的滑坡等次生災害。

二、大渡河及沿線生態現狀的原因分析

2.1 水電開發沖動難以抑制

根據國家規劃,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承擔著大渡河流域主體開發任務,由一家企業主導大渡河的水電開發,有利于各方資源的統籌協調,實現規模效應。

與之不協調的是,大渡河沿線不時仍有小水電站違規上馬,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論文參考,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是經濟利益的驅使。小水電投資少,建設周期短,經濟效益見效快,資金回籠可靠性高,可謂一本萬利。部分鄉鎮甚至還通過集資的方式修建小水電站,在凝結了當地居民的經濟利益之后,這類違章工程就不再從屬于一般的范疇之內,而是牽扯到當地的社會穩定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監管的缺失。我國的河流治理向來是九龍治水的局面,政府各部門分別監管其中的一塊,如河流水質由環保部門監管,防洪抗旱由水利部門協調。凡此種種,造成河流環境管理的條塊分割,當出現違規工程時,政府的監管職責就顯得力不從心,各部門都可以管的結果是各部門都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2.2 礦山開采無序

導致礦山無序開采的因素有表層和深層兩個方面。表層原因仍然是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逐。近年來受國際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黃金硬通貨價格再次堅挺并持續走高,在這一大背景下,對黃金的開采需求也在持續升溫;地方出于對財政收入的考慮,也對礦山開發持中庸態度。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體現在礦產資源的管理上。眾所周知,我國法律規定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因此任何開采礦山的行為都應該得到政府部門的許可才能施行;此外資源稅政策遲遲未能出臺,開采礦山的成本低,令開采礦山的進入門檻大大降低,增加了人們進行冒險的沖動。

2.3 產業鏈延伸導致人類活動區域增大

水電站建設、礦山開發、退耕還林工程等一系列涉及大渡河及其沿線環境的重大建設項目相繼開工,產業鏈的延長使大量工程建設人員紛紛涌入大渡河沿線區域。論文參考,可持續發展。建設人員的到來一方面繁榮了當地的經濟,另一方面也對大渡河及其沿線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

三、進一步改善大渡河沿線生態環境的思考

3.1 用好環境影響評價工具

我國的環評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進展迅速,且支撐有力。在法律上, 2003年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正式實施,這成為環評工作的基本依據與指導方針。在引入環評流程的同時,環保部門還應加大對環評未通過工程的監督力度,如果遇到環評未通過工程違規上馬,應采用各種合法手段促使其停工,以免對環境造成更大破壞。環保部門還應積極介入地方政府對大渡河及其沿線開發方案的制定工作,積極開展戰略環評工作,變環評工作被動為主動。

3.2 整頓亂挖濫采現象

保護礦山資源,合理開發是當前保護大渡河及其沿線生態環境的當務之急。對大渡河沿線礦產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可以借鑒山西治理小煤窯的經驗,抓大放小,關停產量低、污染重、技術落后的小金礦,扶持上規模的、技術先進的礦山企業合法開采。這樣一方面避免了礦產資源的浪費,實現規模化開采與生產,相當于增加了金礦的儲量,另一方面也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初衷:在保護礦產資源、大渡河水質的同時,也保護了沿線的植被免遭破壞。論文參考,可持續發展。

3.3 合理規劃布局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人類活動區域的拓展是不可避免的,在開發、建設大渡河及其沿線地區時,應倡導采用綠色技術,特別是注重環保技術的開發與創新,使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即開發就是為了環境保護。

結 語:

大渡河是我省境內的重要河流,科學合理地開發其水力資源及沿線地區是促進全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論文參考,可持續發展。只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注意在技術、規劃、布局上多下功夫,加大政府監管力度,相信對大渡河及其沿線地區的開發就會成為對大渡河的動態保護,大渡河的價值也將在其中進一步顯現。

參考文獻

[1]魏愛臣.從能源安全高度前瞻水電開發推進大渡河流域經濟模式[J].四川水力發電,2008,(10)

[2]石勇/邱華/王洪春.加強流域綜合治理改善鄱陽湖生態環境[A].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0,(8)

[3]肖羽柏.長江流域資源環境與危機綜合管理的研究[J].企業家天地,2009,(9)

[4]劉成彬/廖達瓊.淺談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J].中國電力教育,2008,(8)

第12篇

關鍵詞:煤礦開采;現狀;新技術

Abstract: in view of coal mine mi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seeks to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with a view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 mining method has certain inspiration and help.

Key words: coal mining; present situation; new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D8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5-0020-02

目前一些領先的煤炭物流企業已經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客戶需求,結合自身優勢來拓展業務范圍、發展增值物流服務,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只有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務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目前來看,沒看的開采量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只有不斷的更新煤礦開采的新技術,才能適應是煤炭企業贏得市場,賺取利潤。

1我國煤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我國所有的能源結構中,煤礦占到總數值的70%左右,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經濟能源支柱。但是從目前煤礦的生產和存儲上來看,目前的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生產發展的需求,根據相關統計,在煤礦儲量上,全球的總需求保守估計一萬億噸左右,這個龐大的數字使得開采的效率必須大幅度提高。而我國又是一個地形復雜、地質條件多變的國家,因此多種采煤技術的應用才能滿足不同地形煤礦開采的需求。開采煤礦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如何適應現代化的發展,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開采煤礦技術的發展將會帶動開采工藝各個環節的變革。

2 我國煤礦適用的技術

煤礦開采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我國從宋代起,就已經有了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采煤工藝。所以說,我國的煤炭開采技術是有著很深厚的基礎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煤礦開采技術必須要面向經濟建設。要想煤礦采礦得到高效高采的發展,必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理念,建立科學合理的煤礦開采技術方法。現代采煤工藝已經朝多元化發展,但是為了保證提高工作的單產和高產,提高煤礦高產技術,為建設安全和高效集一體的技術水平,提高工作效益,我們要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探究。

2.1 硬頂板以及硬煤層現代開采技術

硬頂板技術是一項研究埋深淺、低壓小的控制術。主要通過巖層定向水力壓裂、傾斜頂板等快速處理技術,以便隨時隨采隨冒,提高頂煤礦回收率。而且能基本按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頂煤快速破碎,又保證了在生產上的安全性。硬頂煤控制技術,還包括高壓注水壓裂技術和頂煤深孔爆理技術。頂煤冒放性差、塊度大的綜放開采技術的配套設備技術。研究既有利于頂煤破裂和頂板控制,又有利于放頂煤的新型液壓支架。合理確定后部置輸送機能力。兩個硬條件下放頂煤開采快速推進技術,研究綜放開采回采的合適工藝,優化開采技術,縮短放煤時間。讓工作效率提高,實現高產高效。

2.2 緩傾斜薄煤層開采技術

緩傾斜薄煤層開采技術是研究開發體積小,功率大、高效可靠的薄煤層開采機、刨煤機;研制刨煤機綜采的液壓支架。研究開發薄煤層的總體配套技術和高效開采技術。

2.3 緩傾斜厚煤層一次性開采技術

緩傾斜厚煤層一次采全技術應該進一步支架結構和強度。加強防倒、防滑、防止頂梁焊縫技術開裂和四連桿變、防止嚴重損害千斤頂措施等的研究。提高可靠性。

2.4 深層井開采技術

深層井開采技術句是煤層開采礦壓控制、沖擊低壓防治、瓦斯和熱害治理及深井通風、井向布置等;需要攻關研究的是:深井圍巖狀態和應力場及分布特征;深井場地環境的變化;深井巷道快速掘進及支護技術和裝備;深井沖擊地壓防治技術與監制監控技術。深井高采高銷技術和深井開采熱害處理技術。

2.5 三下采煤礦技術

提高數值模擬計算和相似材料模擬,深入研究上覆巖層運動和地表沉陷規律,研究地表,建筑物和地下水資源保護需要的合理開采系統。發展沉降控制理論和關鍵技術。包括地表廢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期填充的系統;研究與應用各種填充技術和填充組合技術。

3 小煤礦采煤使用的新技術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煤礦都是在鄉鎮中。這樣以來,煤礦采礦新技術就凸出其意義。在當代科技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形勢和地方煤礦發展的需求下,煤礦開采技術的改革必須面向經濟建沒主戰場,立足于煤炭開采技術的前沿,立足于中國煤炭發展戰略所必要的技術儲備,立足于煤炭工業工程實際問題的解決,重點從事中長期研究開發和技術儲備,跟蹤產業科技前沿,以煤礦開采技術及配套裝備為主導的核心技術,占領技術制高點,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因此采礦新技術在小煤礦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越來越顯現其重要性。在鄉鎮小煤礦,單一長壁采法技術已經日臻成熟?,F在主要是發展有放頂煤采煤技術和急傾斜煤曾采用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和小階段爆破落煤法等。

3.1滑移支架放頂煤采煤法

滑移頂端有頂梁和支柱組成。前梁和后梁通過頂梁和前彈簧鋼或導向槽連接,支架支柱為液壓單支柱,數量是 2-5 個不等,與頂梁之間通過銷軸連接?;浦Ъ鼙容^安全可靠,可移動,容易拆。采用這種采煤方法煤層厚度為 5mm,主要為傾斜煤和既傾斜煤層。

3.2 二型鋼梁放頂煤開采法

二型鋼梁放頂煤上作面支護采用二型鋼梁、單體液壓支護對棚架設,工作面采用放炮落,人工放網破煤,采訪分別進行。在煤層存在條件較差和水平較低的地區使用該技術比較好。

3.3 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

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將工作面傾角變緩,工作面較長,從面具有緩斜、傾斜煤層走向長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生產系統簡單、掘進率低等一系列的特點。此采煤法利用掩護支架把工作空間和采空間隔開,大大簡化了復雜頂板管理工作。為安全生產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減輕勞動強度。這樣的方法一般適用于厚度 2-6m的,理藏穩定,變化穩定的煤層。

4 開采方法的選擇

采煤方法的選擇必須堅持安全、經濟、回采率高原則。采煤方法的選擇應當根據具體煤層的條件,減少資源浪費,減輕工人的體力勞動,加強環保。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煤層比較理想。地質條件比較好的煤田中應大力提倡綜采。對于煤層比較理想,頂板破碎的情況可采用放頂煤開采技術。對于煤層塊段儲量不大,地質條件復雜,工作面搬家次數較多的工作面易采用普通機械化采煤方法。對邊角煤層塊段,地質構造區域內的煤柱,在保證安全、回收資源的前提下只能采用炮采方式。

5 結語

在當今社會的新形式下,煤礦開采技術的開采和完善讓采礦業得已發展。在發展現代采煤礦工業的同時,我們要不斷研究發展采煤礦工藝,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煤礦開采新技術,為我國煤礦開采業、煤炭洗選和后續的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為國家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賈明濤,潘長良,王李管,侯林惠;基于Open-GL組件技術的采礦模擬系統[J];中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2] 賀建波;康欽容;尹光志;張衛中;;采礦引起的環境巖土工程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3] 毛德兵;姚建國;;適于中小煤礦技術改造的幾種采煤方法[A];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第20分會場論文集[C];2005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抚顺县| 阿克| 长阳| 洪雅县| 临澧县| 大埔县| 玛沁县| 太湖县| 金乡县| 临夏县| 岢岚县| 玉田县| 读书| 行唐县| 怀来县| 台中市| 海淀区| 内丘县| 禄劝| 定兴县| 阿合奇县| 宁河县| 且末县| 加查县| 大英县| 龙山县| 溧阳市| 昌平区| 黄石市| 肇源县| 繁峙县| 福贡县| 云梦县| 化德县| 三原县| 宜城市| 绥棱县| 青海省| 贵德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