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2 04:57: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掛牌督戰工作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的重大部署安排,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全力決戰貧困并取得顯著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攻堅態勢
(一)持續精準發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針對沒有國省級貧困村、以“插花式”貧困為主的實際情況,市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實,高質量完成了脫貧任務。2014年,按照戶申請、組評議、村審核、鎮復核、市審定、“兩公示一比對一公告”的程序,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10611戶22064人。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截至2020年11月,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超六有”脫貧標準已全面達標,實現了全部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6%降至0,貧困人口收入大幅提升,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二)強化精準幫扶,推進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1.責任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力量。及時調整充實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分管市領導為副組長,各部門、各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并充實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力量。二是健全攻堅機制。制定出臺《市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要點》《市2020年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廣脫貧領〔2020〕6號)等系列文件,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系統安排部署。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工作推進會、專題會等各類會議40余次,市委常委會研究脫貧攻堅工作12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脫貧攻堅工作8次,解決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整合市紀委監委、目標辦等督查力量開展督查暗訪10余次。將脫貧攻堅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全市目標考核,分值達到10分,實行扶貧業績與績效考核、評先評優、職務晉升“三掛鉤”,以考核的逗真碰硬倒逼脫貧工作的真抓實干。2.政策落實。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全面落實脫貧攻堅“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等政策要求,堅持脫貧不脫政策,突出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社會兜底保障等政策落實落地,真正讓貧困戶共享扶貧政策、共得更多實惠,讓貧困戶真正成為脫貧攻堅參與者、受益者。3.工作落實。一是教育扶貧方面。落實控輟保學“六長責任制”,貧困戶學齡段人口中,無因貧輟學學生。2020年春季學前教育減免保教費、義教“一補”、高中免學費、高中助學金、中職助學金、中職免學費、中職學生生活補助等項目共計向貧困戶學生1463人次發放資助金74.99萬元;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1028筆,發放貸款745.19萬元;充分發揮教育扶貧救助基金作用,基金規模增至1000萬元,累計救助貧困學生2067人,發放救助金215.05萬元。二是健康扶貧方面。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就醫“先診療后結算”一站式服務和“十免四補助”醫療扶持政策,通過綜合措施確保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醫療費用個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內。衛生扶貧救助基金規模增至835萬元,累計救助貧困戶6147人,發放救助金242.37萬元。三是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2020年安排376.1萬元財政扶貧資金實施“五改三建”,其中改危90戶、改廚261戶、改廁96戶、建廁239戶、建路268戶、建場22戶,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和人居環境改善。四是有安全飲用水方面。全市行政村實現戶戶有安全飲水。五是有生活用電方面。全市行政村實現戶戶有生活用電。六是有廣播電視方面。全市行政村實現電信和移動光纖、廣播電視全覆蓋。七是結對幫扶工作方面。壓緊壓實干部幫扶責任。選派了71名第一書記到村,安排6085名結對幫扶干部,全覆蓋結對幫扶全市7455戶貧困戶,“一戶一策”開展幫扶工作。大力開展幫扶干部培訓,提升幫扶工作成效。各級領導帶頭上講臺作輔導、下基層作宣講,通過以會代訓、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鎮(街道)和部門共舉行各類培訓90余次,參訓人數1100余人次。
二、拓寬就業渠道,應對疫情影響
(一)拓寬內外就業渠道,支持農民工靈活就業。一是引導貧困戶自主創業。對有創業意愿但缺乏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的貧困勞動力,積極組織參加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并落實相關創業政策。月灣村村民江賢俊通過參加創業培訓,申請了創業擔保貸款,創辦了家庭農場,從只能勉強解決家庭溫飽問題到最終實現脫貧摘帽。松林村村民肖邦軍參加創業培訓后,在家經營肉牛養殖,并申請了創業補貼,實現成功創業。二是鞏固扶貧基地(車間)建設。全力建設就業扶貧基地(車間),促進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實現產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產業發展。推行“1對1”上門服務方式,為5家扶貧基地兌現穩崗返還資金53.81萬元,助力8家扶貧基地復工,力促貧困勞動力快速返崗和穩定就業,建立健全“企業+車間+貧困戶”扶貧就業模式,累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39人。鑫利達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劉小東就業的信息獲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二)搭建平等就業平臺,強化服務和權益保障。一是強化就業兜底安置。加大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對受疫情影響就業的貧困人口實行兜底安置,新增村級保潔、鄉村道路維護農村公益性崗位498個。截至10月底,共計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1221個,安置貧困勞動力1221人,確保受疫情和洪澇災害影響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就地就業。二是精準推薦崗位到戶。針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意愿和崗位需求進行摸排、整理,動態管理就業信息,利用市、鎮、村三級平動,廣泛篩選、收集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及時通過“微新”“為村”“魚水情”等便民服務平臺將招聘信息送到貧困戶家門口,促進其實現就近就地就業。連山鎮貧困戶黃光書通過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成功應聘到連山鎮果園村利寨磚廠。三是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結合貧困戶實際需求及各鎮產業發展特點,因地制宜開展育嬰、小龍蝦特色烹飪、治安巡邏等符合貧困勞動力特點的實用性培訓項目,組織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69人,并按規定為貧困戶落實培訓、發放培訓生活補貼,幫助每一位有培訓意愿的扶貧對象提高技能。
三、鞏固脫貧成效,確保脫貧質量
(一)扎實開展問題清零。一是針對脫貧攻堅以來中、省反饋問題和“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問題、近期自查問題等3大類286個問題。嚴格按照“五定工作法”,開展清零工作。目前所有問題清零,并經市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予以認定銷號。二是抓好掛牌督戰。安排24名縣級領導牽頭47個行業部門掛牌督戰11個鎮(街道),從10個市級行業部門抽調30名人員組成8個業務指導組開展巡回指導工作,目前已對掛牌督戰發現的問題整改完畢。三是扎實開展全覆蓋檢查。再次對2019年國家、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發現問題整改情況以及問題清零行動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梳理。6月底,經市交叉檢查組抽查,市在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等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均整改到位,脫貧監測戶和隨機抽取的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一超六有”方面均達標。(二)持續抓好動態管理。在動態調整工作方面。扎實開展2020年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和歷年脫貧對象“回頭看”工作,組織開展信息數據比對,加強重點數據信息核實。截至10月底,因戶籍遷入、婚入、新生兒等原因新增貧困人口100人,因戶籍遷出、婚出、農轉非、死亡等原因減少貧困人口663人,無新增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實現了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到位。(三)創新舉措筑牢返貧防線。建立“防貧?!睓C制,利用各類捐贈資金62.7萬元為非建檔立卡農村低收入人口,建立防止貧困基金。探索從“精準扶貧”向“防止返貧”轉變,建立精準防貧長效機制,主動控制貧困增量,從根本上消滅貧困問題,鞏固脫貧成效。目前,已經成功為6戶貧困戶理賠“防貧保”。(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調查。一是做好普查保障工作。根據省、市要求,制定《市脫貧攻堅調查實施方案》,落實調查經費60.42萬元。二是精心選派工作人員。選調131名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過硬、有豐富扶貧經驗的鄉鎮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組成11支交叉調查工作組、46個調查小組。三是扎實開展入戶調查和數據審核。深入全市745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針對“一超六有”和政策享受情況進行認真調查。目前我市已完成7455戶戶表、187個村村表和縣表上報,并通過了市脫貧普查辦和省脫貧普查辦的數據驗收。通過調查結果表明,我市脫貧成效顯著,貧困戶“一超六有”已全面達標。
四、加強資金保障,推進項目建設
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55萬元,落實本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9793萬元,用于脫貧成效鞏固。一是做實產業扶貧。通過“合作社+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戶”等模式,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10萬元,采用入股分紅的方式,對市鎮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市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項目進行培育、發展和壯大,提高扶貧效益,帶動貧困戶增收,受益貧困戶達110戶。二是做細教育健康扶貧。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符合“雨露計劃”補助的183名貧困學生發放補助資金40.5萬元。安排100萬元為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扶貧?!奔白≡横t療商業補充保險,有效降低了貧困戶經濟負擔。三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41.5萬元,在11個鎮(街道)58個村實施貧困戶院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改造道路93條,方便了貧困戶生產生活。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保持脫貧攻堅成效。今年脫貧攻堅目標實現后,將繼續保持工作壓力、堅持攻堅態勢,發揮政策、項目、資金的延續性、穩定性。堅持以產業為帶動、以教育為依托,加強健康醫療保障,穩定提高貧困戶的收入和技能,實現長期穩定脫貧。(二)強化全面監測預警。充分發揮“扶貧?!焙汀胺镭毐!弊饔?,對全市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人口和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預警監測,提前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常態化開展扶貧對象“回頭看”“回頭幫”,防止出現新的絕對貧困,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掉一人”。(三)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把脫貧攻堅規劃部署有機嵌入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統籌解決好穩定脫貧和建立長效機制的問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