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4 14:48: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設備分析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制造業分析報告
2015年8月
目 錄
一、行業監管體制、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 4
1、行政主管部門 ..................................................................................................... 4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 4
二、行業概況 ............................................................................................ 6
1、廚房專用設備行業介紹 ..................................................................................... 6
2、行業產業鏈及價值鏈 ......................................................................................... 7
三、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 .................................................................... 8
1、資金壁壘 ............................................................................................................. 8
2、技術壁壘 ............................................................................................................. 8
3、經驗和人才壁壘 ................................................................................................. 9
四、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 ........................................................................ 9
1、有利因素 ............................................................................................................. 9
(1)國民經濟持續發展 ......................................................................................................... 9
(2)產業政策扶持 ................................................................................................................. 9
(3)市場空間廣闊 ............................................................................................................... 10
2、不利因素 ........................................................................................................... 10
(1)市場有待于進一步規范 ............................................................................................... 10
①廚房專用設備行業標準多且不一致 ....................................................................... 10
②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不規范 ....................................................................... 11
(2)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 11
五、廚房設備行業發展現狀、趨勢及市場規模 .................................. 11
1、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 11
(1)廚房設備智能化,款式多樣,功能齊全 ................................................................... 14
(2)走向全球化是必然趨勢 ............................................................................................... 14
(3)品種向多樣性和功能性方向發展 ............................................................................... 15
(4)中高端廚具市場分量加重 ........................................................................................... 15
(5)廚房設備套裝化 ........................................................................................................... 15
2、市場規模 ........................................................................................................... 16
六、行業風險 .......................................................................................... 18
1、營銷風險 ........................................................................................................... 18
2、核心競爭力缺失風險 ....................................................................................... 18
七、行業競爭態勢和市場化程度 .......................................................... 19
1、中小企業及小作坊生產企業眾多 ................................................................... 19
2、少數優勢企業快速成長,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 20
3、部分有實力的國外跨國專用設備制造企業進入我國廚房專用設備市場 ... 20
一、行業監管體制、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1、行政主管部門
廚房專用設備制造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負責工業行業和信息化產業的監督管理,其職責包括: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關鍵詞:醫院;財務分析;管理水平
1我國醫院財務分析報告的現狀
醫院中的財務分析報告通常是通過財務報表進行。這種財務分析與評價的依據來自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但這并不是完整的財務分析報告,這僅僅是利用報表數據,來進行表面的解讀。醫院完整的財務分析應該是利用醫院的財務報表及會計、醫療器械的統計、藥品市場的分析等相關經濟信息資料,對醫院資金運行結果及其利潤平衡的原因進行分析,全面評價財務狀況和醫院的醫療效益,為下一步的財務預測、財務決策和財務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據。顯然,醫院的財務分析是對醫療經營結果的分析。論文百事通形成上述這種認識上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對財務分析的目的認識不明確。經營者對醫院財務活動進行分析,不僅是為了正確評價醫院過去的經營狀態,更重要的應該是預測醫院未來發展趨勢,分析醫院未來的價值,通過財務分析為財務預測、決策和控制提供依據。醫院的財務人員在大多將注意力集中在服務的醫院,不大關注宏觀經濟的發展對醫院運營的影響。事實上,醫院也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最終面對的是復雜多變的市場,在這個大市場里,任何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或行業競爭對手政策的改變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醫院的競爭力。例如近年來大中型綜合醫院業務量、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與我國GDP保持近10%的高增長率、消費升級不無關系。因此,會計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多了解一點國家宏觀經濟環境,這有助于進行原因分析和預測[1]。多了解一些國家對醫療保險的相關政策,這對于完善財務分析報告,為人民的醫療保健服務大有益處。
2醫院財務分析報告的功能
我國的醫院財務分析報告是根據醫院的醫療、藥品的賬簿記錄和相關的資料,定期編制的在某一時期內的反映醫院經營狀況、資金收支平衡的文件。是針對醫院財務報告進行分析,就可以掌握醫院的資金對設備、藥品的運用和分布情況,了解有效資金的運轉周期,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醫院的財務報告分析不是簡單的數據資料,而是一個定性、定量的系統分析工程。合格的醫院財務報告是從適合醫院發展方向的選擇、醫院財務戰略、醫院財務比率、醫院財務效益等方面闡述醫院財務報告分析的過程。這與醫院領導層重視醫院的財務分析相關,醫院的財務工作涉及到醫院的各個職能部門,醫院的財務分析需要各職能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提供資料,因此,各級領導必須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這項工作,把財務分析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有了領導的理解、重視和支持,財務人員才會無所顧忌地做好財務分析工作,這是做好財務分析的組織保證[2]。
傳統的醫院屬福利性差額補助事業單位,但改革開放三十二年來,一批合資或獨資的個體醫院彌補了醫療系統的匱乏,使醫療體系活躍起來,但無論醫院的體制如何,醫院的財務行為必須按照《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的規定執行。醫院會計報表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醫療收支明細表、藥品收支明細表、基金變動情況表以及基本數字表等組成。除了基金變動情況表及基本數字表外,其他的四張報表都是財務分析的主報表。醫院常用的傳統財務分析是運用這幾張報表對醫院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同時要根據當地政府對相關醫院管理的規定,醫院管理層要做出與醫院會計有關的要求,針對醫院的醫療運行情況和財務的資金情況。醫院管理層的財務決策對醫院財務報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影響財務報告數據、分析人員對數據的理解等。對醫院的醫療能力進行分析。醫院的流動資金周轉率,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較多,這些指標既是醫院的經濟指標,又是社會效益指標,不宜過高應相對合理[3]。
財務分析是指以財務報表為依據和起點,采用專門的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醫院某一時期醫療和藥品的費用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醫院的財務報告分析的基本功能是將大量的醫療和藥品等收入數據轉換成對特定會計的決策信息,提供給醫院的管理部門,提高管理部門決策的準確性。
醫院財務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醫療經營任務完成情況,同時加強醫療業務的提高、醫療服務內容的加強、醫院經濟指標的情況、固定資產利用率、勞動成本率、新技術與新項目的開發和研究、管理創新以及醫院財務活動、財務收支結余情況等等。重要的是醫院要以人為本,救死扶傷,從社會效益分析設備投資在資本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所產生的社會效益,而醫院債權債物情況和資金使用率是醫院今后生存與發展、保證醫院目標順利實現的前提[4]。
3完善醫院財務報告分析體系的措施
醫院財務報告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是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較分析是對醫院在運行過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到利潤差異的原因。數值比較是分析的簡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比較,分析就無法進行。如果為了使比較最清晰,就必須選擇最佳的比較對象。這些比較對象可以與歷史比、與同類平均值比、與計劃預算值比等。得到的比率比較是最重要的分析結果。因素分析是根據分析指標和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方法有差額分析法、指標分析法、連環替代法、定基替代法等。
我國醫院財務報告分析主要是指標分析,基本財務指標是主要是根據會計報表為依據,通過比率分析達到分析報表的目的。醫院的財務報告分析注重財務指標分析,極少提到審計報告和會計報表附注分析,這就給那些違法投機者有機可乘。這些違法者沒有道德的良心,他們利用醫院報表分析的不完善,操縱利潤,濫用交易手段,雖然可以使虧損的醫院變得利潤豐富。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缺少誠信的醫療經營一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現行《醫院財務制度》對于規范醫院會計核算、加強醫院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會計信息的復雜化,醫院要利用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對醫院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應對被審計醫院的會計報表的編制是否符合《醫院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狀況和所審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資金變動情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是否符合一貫性原則。發表意見。根據審計結論,注冊會計師應出具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拒絕表示意見中的一種審計意見。新晨
結語
醫院的財務分析報告要為醫院的發展和建設負責,作為縣級醫院,要以人為本,為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負責,又要為醫院的提高和發展負責。使醫院在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壯大,更好的為人民的身體健康服務。
參考文獻
[1]況景勤.醫院財務分析誤區和缺陷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08,2:52.
[2]范黎明.淺談如何做好醫院財務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4:133.
在戰略管控型模式下,財務分析體系是國有企業集團監控下屬公司經營活動的終端之一,影響著集團管控效果和效率。面對數量繁多的下屬企業財務報表,集團總部財務分析人員如何化繁為簡地進行分析,并提交一份卓有成效的財務分析報告?本文旨在為戰略管控型的國有企業集團財務分析人員提供一個有的放矢的工作視角。
一、戰略管控型模式的理論基礎
國有企業集團是指大型國有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經營環境和內部組織的變化,根據國資委的部署,通過產權安排、人事控制、商務協作等紐帶,與眾多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企事業法人共同組成的多層次經濟聯合體。集團管控模式是指集團總部對下屬企業或部門實施的管理控制和資源協調分配采用的方式,由于組織規模、發展戰略、業務特點和領導風格的影響,主要分為戰略管控型、財務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種模式。戰略管控型模式是指集團根據外部環境和現有資源能力,制定集團整體發展戰略,通過控制子公司的核心管理層,核準下屬公司經營計劃或預算,使子公司的業務活動服從于集團整體戰略活動。下屬公司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公司的戰略規劃,掌控公司經營活動的節奏。使用戰略管控型模式的企業集團,集團總部規模一般不大,下屬企業經營活動相關性比較高。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做強做優的要求促使國有企業集團逐漸從與主業不相關的行業退出,強調經營范圍的相關性,集中資源或并購重組做大做強主業。同時,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機制的引入,民企優勢、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需要國有企業集團分權,所以戰略管控型模式成為國有企業集團管控的首選模式。
二、戰略管控型模式下財務分析框架構建
由于下屬企業財務報告是企業集團獲取頻率最高和最及時的資料,財務分析為企業集團控制下屬企業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在戰略管控型模式下,集團總部的管控關注點放在對戰略、計劃、預算、資產等多個方面,對下屬企業經營活動的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控制,所以財務分析框架側重于戰略分析、財務分析和前景分析三個部分,并且對于三個部分分析在報告頻率上也有所側重。
三、戰略管控型模式下財務分析報告框架構建
財務分析報告是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出發點和落腳點定位在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股東價值的最大化目標服務。在戰略管控型模式下,財務分析報告重點關注戰略目標的實現,尤其是經營業績的實現。因此,筆者以F國有企業集團(簡稱F集團)為例來討論如何設計財務分析報告框架,以滿足國資委和集團決策者的根本需求。F集團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全資、控股和參股各級企業85家,業務范圍涵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多個方面,戰略定位于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通過選派董事和產權代表、核準預算、重大投資備案、簽訂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報送財務報告等方式控制子公司,其中財務分析報告是控制子公司經營活動的決策依據之一。
四、結語
戰略管控型模式下構建財務分析體系,需要側重于戰略分析、財務分析和前景分析,圍繞國有企業集團戰略的實施和經營目標的實現,重點關注重要報表項目的異常變化引起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加大,同時關注集團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
作者:趙振欽 單位:福建瑞達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被安排為生產部經理,起初我以為這個工作崗位不會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的,但是在第二天公司進入了正式營運后我的這個幻想就被破滅了,原來生產部才是那個最多工作要做的部門,那時候我才知道一間公司的生產部是要跟公司的每個部門打交道的,而且他們會經常來問你這問你那,很多決策都要生產部首先下了決策他們才能下決策,有的時候甚至覺得生產部比ceo還要繁忙。有些事情ceo都不能直接下決定,還要問我們生產部的意見,要我們自己下決策。
二、工作內容
我在每年都要寫出生產年度工作計劃及執行情況分析報告、生產設備投資決策分析報告、生產作業計劃與分析總結、投資預算與可行性分析報告、生產部年度總結和產品成本分析報告等一系列的報告。有的時候真的覺得寫報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為實在是有很多報告要寫,而且這些報告會牽涉到很多東西要考慮。
就產能計劃來說吧。什么是產能計劃呢?產能計劃是提供一種方法來確定由資本密集型資源——設備、工具、設施和總體勞動力規模等,綜合形成的總體生產能力的大小,從而為實現企業的長期競爭戰略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一年的產能計劃屬于中期計劃。這里雇員人數的變化(招聘或解雇),新工具的增加、小型設備的購買以及轉包合同的簽訂等情況發生時,中期計劃可能需要調整。一般來說,企業進行產能計劃時,都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步驟:1、估計未來的能力需求;2、計算需求與現有能力之間的差;3、制定候選方案;4、評價每個方案。
寫出了初步的產能計劃后,還要根據現有的材料及報告,再按實際操作進行調整,再總結出現在本部門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與本部門的其他人討論是否還需要修改以及還有什么其他問題需要提出來與ceo討論的,提前把問題找出來,解決了就方便日后的實際運行。經過了與各個部門的討論,我們需要就公司近期的發展狀況完善自己的計劃,因為各個部門的計劃都在變動,因此我們的計劃也一改再改,但也在不斷完善。
三、工作總結
(一)第八年總結
在第八年我們生產部基本上都能夠按照原定的生產計劃進行生產,準時向客戶供貨。而且緊緊圍繞公司年初所制定的總目標,同心同德,開拓進取,以飽滿的熱情,努力工作,取得了較令人滿意的成績。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研究開發p2產品
在這一年中我們因為要研發p2產品,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原有生產設備進行了改進。首先我們賣掉了一條手工生產線和一條半自動生產線(只剩下一年使用期限的那條),然后我們再租回了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和一條全自動裝配線。
在人員上我們也有了一些變動。如培訓、解聘、招聘了一部分人員具體如下:
(1)工人技術水平:
a、1級技術工人培訓到3級技術工人(需時6個月):120人
b、2級技術工人培訓到4級技術工人(需時5個月):80人
c、引進5級技術工人:30人
(2)管理人員平均職稱級別:
a、辭退無職稱人員:14人
b、引進初級職稱人員:8人
c、引進中級職稱人員:10人
d、引進高級職稱人員:2人
經過了一年的努力,我們研究開發了p2產品,且取得了iso9001認證,在第八年我們的主打產品是p1,而我們第九年的主打產品將會變為p2。
2、預算與執行情況
因為生產部是公司中的核心部門,所以我們做投資預算的時候,必須與其他部門聯系,再根據實際需求計劃,再進行調整,然后寫出投資預算與可行性分析報告。所以我們部門的預算與實際情況是相去不遠的。
(二)第九年總結
而第九年我們的主管主營產品是p2,雖然我們的最大產能是3600件,但是我們只接到2000件p2產品的訂單,當我們接到這個消息時給我們的打擊都挺大的,但是我們并沒有氣餒,因為我們馬上就改變我們的作戰計劃。
在第九年我們的生產設備和人力方面也沒有做出改變,如果真的要數最大的改變就是我們的拳頭產品變了,第八年我們的拳頭產品是p1,而我們第九年的拳頭產品是p2。第八年我們由于計算和戰略部署不當,然后第九年我們又接訂單不足,因此導致我們公司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對與這一點我們是深感慚愧的。
第九年我們進入了正常的生產周期,一切工作還算是開展得比較順利。第九年我們公司虧損的比較多,然后我們今年爭取到的訂單也是較少的,所以到今年年末我們只能補回一些虧損但還沒有全部補回,因此我們將會把工作重心放在第十年,在第十年我們要爭取到更多的訂單。
我們今年的最后產品的交貨期是10月1日,而我們在這之前就提前交完了貨物。我們部門是本著一個一定要按時按質按量的宗旨來跟客戶合作的。
我們今年在生產完了客戶要求的2000件產品之后,我們仍然在繼續生產,我們是本著要發揮我們的最大產能的心態來是生產的,不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都不會浪費我們的產能的。我們第九年雖然只接到了2000件p2產品的訂單,但我們最后還是決定按我們的最大產能生產,多出來的那部分產品我們就把它當作庫存留到第十年。
(三)第十年總結
在第十年我們接到了三張訂單,分別為本地市場2500件p2產品訂單,國內市場2000件p2產品訂單,國內市場2500件p2產品訂單,共7000件p2產品訂單。
這樣一個結果令我們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這意味這我們這一年是一定有得賺的,我們終于可以擺脫虧本經營的陰影,走向盈利。
這一年我們改變了生產設備,我們變賣了一條手工生產線,一條半自動生產線,然后再回一條全自動生產線,兩條柔性生產線,一條全自動裝配線。從而使們的生產能力得到,由原來的一年只可以生產3600件p2產品,提高到一年可以生產4800件p2產品。
由于我們的生產設備變更了,所以我們的工人也有了一些調動。我們解雇了三級直接生產工人100人,輔助管理人員3人,初級行政人員5人,其他人員3人,而使到我們的工資成本變低了和精簡了人手。超級秘書網
我們部門的生產基本上都能按照生產計劃進行,而且進行得也比較順利。至于我們部門的預算是要考慮到很多方面的,因為我們是一個公司里的核心部門,生產部的預算要牽涉到其他部門的預算,所以我們做預算的時候也是考慮得比較周全的,因此我們的預算與實際發生情況相差不大。
為了保證生產連續不斷進行,需要對機器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甚至是大修。每條生產線或者裝配線每年需要支付固定的維護保養費,每兩年大修理一次,在設備修理期間要求全面停工。只維修不大修的設備將提前兩年報廢;連續兩年沒有進行維護保養的設備,將提前一年報廢。我們公司的設備都有定期保養維護,在壞了的時候會及時維修。
關鍵詞:全程成本造價管理
所謂全程工程造價管理,是指從設計、施工圖預算、招標合約、工程結算等各個階段進行全面系統管理,從而有效完成預期成本目標。
一、設計階段
通過了解工程設計要求想法,分析當期同類項目成本指標向設計單位提出限額設計指標,包括工程造價限額和工程實物含量限額指標,分別對應建筑、結構、機電、精裝飾裝修、園林綠化、環境工程、土石方及市政工程等。
首先根據方案設計,編制方案估算,提出對此方案是否可行或優劣的意見,并得出一些類似產品數據及技術要求等。然后在初步設計完成后,編制設計概算,得出相應概算和測算出經濟指標,并與限額設計指標進行對比,提出更具合理化建議。在設計方案深化,進行方案比選時,采用專家咨詢論證會,調整設計概算,從價值工程角度做不同方案的經濟評價分析,給項目提供可選的最佳設計方案。
二、施工圖預算及招標合約階段
經審定的造價控制指標為限額指導,對施工圖進行審查,加強施工圖設計及其材料選配工作,找出施工圖紙設計缺陷、錯漏,制定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的設計優化建議和材料/設備選配方案,并嚴格審核工程設計、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圖預算,計算限額含量,并編制施工圖預算(包括工程量清單,清單組價編制),保證差異范圍在5%以內。
以預算總額為依據,制訂成本控制目標。進行項目合約規劃,對整個項目標段劃分,包括總包、直接發包的獨立工程、直接采購(甲供)的標段。編寫總包單位招標文件(含合同文件),編制專業分包招標文件,做好開標、評標、澄清等相關工作,分析各投標人的投標報價,并與控制價進行分析比較(提出施工方案與報價是否相符、是否存在不平衡報價、是否有漏項),得出技術經濟分析報告,并與中標單位進行合同談判、簽訂等工作,辦理招標及備案手續。
三、施工階段
經審定的施工圖預算為成本指導,全程監督的施工造價管理,對中標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對可能造成項目成本增加的情況提出應對措施。對施工過程中涉及造價調整的設計/工程(含材料)變更、經濟簽證、價格核定,作好監測跟蹤,及時反饋,制定控制方案,同時編制動態成本報表數據、建安成本執行情況報告及工程成本超支預警報告。
1、核實、調整和分類統計工程量清單
為了動態管理工程造價,做到心中有數,在項目中開展核實、調整和分類統計工程量清單工作,在施工合同簽訂之后對中標人的工程量清單進行核實調整,修正投標時候的錯誤和筆錄,在招標文件中加入限制不平衡報價的條款,譬如招標人若發現投標人的投標單價與按定額計算的單價相比大于30%的時候,業主有權按定額調整綜合單價;而分類統計工程量的目的是掌握各單項工程各分部分項的工程量組成,以便于編制產值計劃和提高審核進度款的效率。
2、編制產值計劃、審核月進度款、動態成本報表
3、主要材料和設備認質、認價核定
(1)對材料設備價格及時進行調研,如遇可調材料價格上下浮動超過合同約定幅度時,及時提出書面分析報告,制定相應對策。
(2)在收到施工單位關于材料和設備認質、認價核定書面要求后,監理(項目部)及時確認質量標準要求后,根據合同約定的方法,及時進行價格招標或詢價,根據其詢價結果,對其進行核價:確定價格、品牌、材質、參數等。
(3)在變更某項材料、設備時,通過市場調研和經濟指標分析,可能引起的造價增加或減少時,應對其進行成本控制。
4、現場收量
對現場土石方工程、隱蔽工程、簽證中不能按圖計量部分,及其他需要現場收量確定工程量的項目,進行現場測量收方。在收到施工單位整理后的收方成果文件,及時完成收方成果審核和資料整理工作,如有整改要求,及時要求其整改后重新收量。因單項簽證涉及造價金額預期超過合同總價1%時,及時提出造價分析報告并報審,根據報審最終意見在簽證單上簽署明確核價意見。
5、技術、設計變更審核:因單項技術、設計變更引起造價上調預期超過20萬元的,提出造價變更分析報告,報總經理審批。
6、索賠
(1)擬定引發索賠的控制點,如工期延誤等,全程實施監控和預警,如發現符合合同索賠條件的情況出現,及時通知監理(項目部),并擬定索賠方案意見,報領導審批同意后,正式提出索賠。
(2)擬定施工方可能提出索賠的問題,如為我方可以預期的因素(譬如重大設計變更等,但不包括進度款到帳時間等我方不能預測的因素),全程實施監控和預警,如發現可能出現施工方索賠的情況,及時通知監理(項目部),并收集反索賠資料,擬定反索賠預案,施工單位正式提出索賠后,按合同約定的程序,及時處理索賠事宜,并將過程和結果報領導審批后執行。
四、結算審核階段
工程完工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結算資料的審核,提交:工程結算總價及其明細結算報告、各分項工程結算書、全過程的造價控制及分析評估報告等專業審核結算報告。
1、結算資料的審查
(1)首先在工程計劃竣工工期兩個月之前,下發經審定《工程結算所需資料清單和資料質量要求》到施工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按要求及時完整的報送結算資料,并明示時間責任。
(2)工程竣工驗收結束,在收到施工單位遞交的結算資料后,按規定對資料的完整性進行審查。完成對結算資料的審查后,提出審核整改意見,或接受資料開始辦理結算。但過程中施工單位因任何理由單方提出增加資料的要求將不被接受。
2、竣工結算的審查
(1)工程竣工驗收結束,在對結算資料的完整性審查后,按合同的規定時限完成對竣工結算的審查。
(2)審核方法為全面審核法,包括所有實物工程量的審核,材料單價的審核等,審核依據嚴格按施工合同及相關文件的要求執行。
然而,從事財務分析的專業人員經常抱怨,自己殫精竭慮撰寫出來的“詳細而專業”的分析報告,卻常常得不到領導的重視,其他部門的管理者也無人關心。
抱怨領導不懂財務或不重視財務是一個容易找到的借口,但這于事無補。與其歸咎于外,不如反求諸己。
下面跟隨小編的腳步,來學習一下如何寫出一份高質量又適用的財務分析報告。
一首先,我們要清楚財務分析報告應該涵蓋哪些內容?
傳統的財務分析報告往往把信息披露的重點放在存貨、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方面,其局限性已日益顯現。其實,企業財務分析報告應重點披露如下信息:
1.衍生金融工具所產生的收益和風險
財務分析報告要對可能會引起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發生劇變的諸如期貨、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加以披露,并明確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否則極有可能導致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在投資和信貸方面的決策失誤。
2.人力資源信息
要很好地解決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問題,不僅要深入研究人力資源計量的方法和理論,還要涉及人力資本的確認,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利益分配等問題,這雖有一定難度,但是卻不容忽視。
3.股東權益稀釋
由于金融創新所產生的權益交換性證券的種類增多和日漸普及,致使股東的經濟利益來源更多地表現在股份的市價差異。上市公司股票的賬面值往往與股票的市場價值存在著較大差異,這給公司經營者提供了通過權益交換方式來增加利潤的機會。只有將股東權益稀釋方面的信息作為重點披露,才能較好地保護利益相關者合法權益。
4.企業全面收益
企業須重點披露全面收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我國的一些企業,尤其是老企業,持有資產的現實價值與會計賬面資產價值有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是一種預期損益,將它揭示出來可以更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收益狀況,有利于投資者和信貸人的決策。第二,能夠有效遏制企業操縱利潤或粉飾業績。
5.對公司未來價值的預測
要盡可能多的披露與企業未來價值預測相關的一些信息,諸如企業投資、材料成本升降、產品市場占有率、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信息,從而為財務報告的使用者預測企業未來價值趨勢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務。
6.企業對社會的貢獻
第一,貨幣資本的支配力相對減弱,人力、知識資本的貢獻比例日趨增長,財務報告要為這些信息的使用者服務;第二,政治經濟民主化的發展趨勢,要求向貨幣資本的支配者公布企業對社會的貢獻額及其分配;第三,公布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額,有利于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從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創造中的合力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第四,政府管理部門了解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有助于科學地制訂宏觀調控措施,促進經濟發展。
7.環境對企業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環境本身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二是因環境而引起的社會變化對企業生存和發展造成的影響。如果企業受環境的影響無法持續經營,基于持續經營基礎上的會計信息也就毫無意義。而且,了解因環境因素而產生的諸如治理污染的成本、負債、資產價值的貶值以及其他環境風險損失等影響企業發展方面的信息,可以為債權人、投資者、管理者等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二財務分析報告的基本要素
財務分析報告一般包含五個方面內容:提要,說明,分析,評價,建議。這就是通常所謂的“五段式”。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綜合情況,讓財務報告接受者對財務分析說明有一個總括的認識。
第二部分說明段,是對公司運營及財務現狀的介紹。要求文字表述恰當、數據引用準確。對經濟指標進行說明時可適當運用絕對數、比較數及復合指標數。特別要關注公司當前運作上的重心,如公司正進行新產品的投產、市場開發,對重要事項要單獨反映。具體可借助一些財務分析軟件,比如對應收、應付、銷售情況等數據進行同比和環比等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在說明問題的同時還要分析問題,尋找問題的原因和癥結,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財務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據,要細化分解各項指標。比較含糊和籠統的數據要善于運用表格、圖示,突出表達分析的內容。分析問題一定要善于抓住當前要點,多反映公司經營焦點和易于忽視的問題。
第四部分評價段。作出財務說明和分析后,對于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盈利業績,應該從財務角度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和預測。財務評價不能運用似是而非,可進可退,左右搖擺等不負責任的語言,評價要從正面和負面兩方面進行,評價既可以單獨分段進行,也可以將評價內容穿插在說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議段。即財務人員在對經營運作、投資決策進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見和看法,特別是對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改進建議。建議要具體化,最好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三財務分析離不開數據,下面貼幾個實用數據網站:
1.
一個專門幫經紀商打廣告的獨立金融數據網站,有中文版,數據很全很方便。
可以用這個網站查各種金融產品的報價,外匯,債券,商品,金融期貨,股指期貨,掉期合約等等,作為數據支持很好。
2. MarketWatch - Stock Market Quotes, Business News, Financial News
WSJ旗下專做stock的網站,查數據不錯。
基本數據這里都有,點financial那個tab就能看到這個公司的年報三大表,分析上主要看看EPS和EBITDA就行了,如果是入門的話。
網站推薦來源:知乎, 作者:張浩達
1.網易數讀
2.搜狐數字之道
四撰寫財務分析報告前應做好的幾項工作
1.建立資料數據庫。可以借助財務分析軟件來取得相關的分析數據,因為在財務分析軟件下這些分析數據是很容易得到的。
2.關注重要事項。財務人員對經營運行、財務狀況中的重大變動事項要勤于做筆錄,記載事項發生的時間、計劃、預算、責任人及發生變化的各影響因素。
3.關注經營運行。做分析報告前最好和老板有一次溝通,了解他真實的需求是什么,不然沒有他想要的信息,再多的表格和數據指標都沒用。要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從財務的角度分析實際業務,找出變量及原因,并用適當的詞匯提出建議。也要多和其他部門溝通,從員工中得到一些信息,通過數字加以證實,明白每個數字背后的意義,并加深對企業相關業務的理解。
一項分析方案如果事前各部門討論充分,并征得一致同意,運轉起來問題不會很大。難在經常有臨時或暫時性決策導致你的分析也是臨時或暫時的——難免偏東偏西。今日看似有高度的分析,或許就是導致來日災難的源頭。所以,實際是分析預算當前執行階段的合理性,即目前行動是否有實際性著陸點。
4.定期收集報表。財務人員除收集會計核算方面的數據之外,還應要求公司各相關部門(生產、采購、市場等)及時提交可利用的其他報表,對這些報表要認真審閱,及時發現問題,多思考、多研究。
5.崗位分析。大多數企業財務分析工作往往由財務經理來完成,但報告材料要靠每個崗位的財務人員提供。因此,要求所有財務人員對本職工作養成分析的習慣,這樣既可以提升個人素質,也有利于各崗位之間相互借鑒經驗。只有做到每一個崗位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才能編寫出內容全面、有深度的財務分析報告。
五財務分析報告編寫的步驟及方法
1.報告分析目的
首先要明確閱讀對象,閱讀對象不同內容也有所不同,對象要有針對性。寫這個報告的靈魂:分析工作要達到什么目的,整個工作要圍繞目的展開。
2.制定分析方案
首先要明確范圍,也就是你合并所有企業,其次要開始搜集資料,搜集資料的方法;再次確定分析方法;最后人員分工,寫哪部分確定下來,并確定工作進度。
3.收集整理分析資料
這要求大家平時積累,積累信息對分析工作有重大意義,你信息越多,寫出材料就越好,不僅對數據進行搜集,還要對環境數據(非財務數據,國家宏觀政策,部制定并出臺的相關政策)也要進行宇史集。
4.選擇合理的分析方法
(1)定性、量分析方法:現在流行定量分析方法,因為用數據說話有說服力,另外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要使用,當你不能使用定量,用定性。
(2)絕對數、相對數比較,絕對數就是當期與比較期的數差額,相對數百分比。橫向比較:和本地區同行業(情況類似)比價:縱向比較,不同年度比較,注意口徑應一致。
(3)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反映經濟效益情況:如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反映資金周轉情況: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j反映嘗債能力: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獲利倍數等。
(4)結構分析法:
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支出法GDP)x 1000消費率最終消費/支出法GDP)x 1000
(5)速度分析法:
比上年同期、比基期、環比發展速度=(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x1006增長速度=(報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基期水平x1000x=發展速度一1平均增長速度=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開ni欠根號減1=平均發展速度一1
(6)邊際分析法:
例如這個比率:
國有企業上交稅金對當其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當期國有企業上交稅金增加額I當期財政收人增加額只1000
很多科研單位由于長期的經費管理體制問題以及管理層傳統的管理觀念使得科研單位中財務分析工作并不受重視,導致科研單位的財務分析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
①科研單位中的財務人員對國家科研事業導向了解不深,無法將財務分析與國家宏觀科研方向結合起來,分析工作僅停留在數字表面上,無法得出準確的分析結論為決策提供依據。所以財務人員應該深入科研生產部門進行必要的資料收集工作,以了解科研發展方向,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分析機制,結合收集的資料進行合理有序的財務分析。
②由于科研工作的專業性很強,其研究經費的渠道繁雜,使財務人員難以完全介入這些科研項目中,對其經濟效益也了解的不夠全面,所以在財務分析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原因、變化趨勢等因素難以給出準確的分析結論,加上分析報告的專業性用語太強,導致財務分析報告的實用性降低。為了改變這個現狀,首先應該明確財務分析的具體內容,再選擇合理的分析方式,以完成合理完整的財務分析報告,為科研單位提供準確的分析結論。以下我們介紹科研單位財務分析的大體內容以及主要分析方法:
二、科研單位財務分析的大體內容
(一)科研經費收支效益的分析
首先,需要對科研單位中所有研究項目的期末經費結算情況作出分析。分析不同項目結算經費占項目總經費的百分比例、不同研究經費結算經費大小以及人均經費結算情況。其次,對科研單位歷來所有的研究項目的收入與支出進行對比分析。在經費收入中,要分析研究項目經費的縱向收入對比、橫向收入對比、各項目的貨款經費占各年總項目經費的百分比例、各研究項目爭取經費的力度、各年人均經費數額;在經費支出中,要分析各人員經費支出、人均經費支出、設備購買支出、材料費支出、行政業務費支出等各個支出的結構,并總算出數額,以充分了解各類研究項目的經營情況以及相應的經費支撐力度,并結合當前階段的戰略性發展目標調整經費配置結構。此外,還要對研究項目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做出分析。在科研單位中,其資產結構除了研究經費外還包括科學實驗室、科研設備器械、圖書資料等固定資產,所以科研生產消耗除了經費支出以外,還包括實驗室、儀器等固定資產的損耗等。而研究成果則主要表現在研究成果的獲得和轉化、研究人才的培養、新技術領域的開發等等。因此,研究項目效益的分析,即是一種對研究項目經費的投入、時耗、人員的成長、研究成果的優劣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性分析,且還要結合項目的微觀效益以及宏觀效益兩方面來考慮當前效益以及長期效益,才能真正分析出一個研究項目的效益大小。
(二)科研單位行政資金管理執行情況的分析
隨著科研單位中行政資金監督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必須加強對行政資金管理執行情況的分析。重點分析行政資金支出與相應研究項目支出的總支出額中的百分比例,比如水電費支出、研究人員工資支出、公務費支出、差旅費支出等等。財務人員要對這些支出因素進行深入分析,以及時發現行政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改善和調整,使科研單位能夠更合法、更合理的利用好行政資金。
(三)科研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效益分析
當前,各個科技單位之間的競爭比拼的是科研人才、研究手段以及研究成果。而各種精密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是研究手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成果的獲得以及新技術領域的開發探索都離不開先進儀器設備的支持,因此必須做好科研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效益的分析。對科研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效益進行財務分析,就是對儀器設備的運作開支情況、設備管理人員經費的開支情況、設備維修養護經費的開支情況、設備更新經費的開支情況進行分析,并對其利用情況和利用效率進行分析,以采取相應的手段提高設備的管理水平,提高科研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效益,從而更好的為科研工作服務。
三、科研單位財務分析的主要方法
確定財務分析中的基本內容以后,要確定使用的財務分析方法,比如: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等。以分析出科研單位的經費自給率、人員支出費用在總體經費支出中的比例以及資產負債率等財務信息,以進行綜合總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實施相應的改進方案。
(一)多期比較分析法
多期比較分析法指的是對連續幾年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對比研究。以逐個對比分析各收入項目以及支出項目,以分析出收入或支出變動的原因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就是俗稱的縱向對比法。在進行多期比較分析時,一般采用變動差額以及變動百分比這兩個指標來反映變動的大小,并進行列表,直觀的反應出各年經費收支變化的數額。變動差額=本期金額-上期金額變動百分比=(變動差額/上期金額)X100%
(二)百分比結構分析法
回收報廢資產6個批次,共5286臺(件),原值78672187.36元,審核儀器設備增值業務41筆,總價值2638646.26元,審核離校人員68人次,審核資產外攜使用審批73筆,總價值13541997.61元。
二.按時完成資產和財務數據對接工作
1)按月完成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并將相關結果與校財務、后勤集團和校醫院進行相應賬目處理
2)按照工信部財務司的要求,按月完成資產報表的上報工作。
三.預決算管理工作
1)根據工信部要求,完成《2019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的數據統計、填報及資產分析報告上報工作。
2)根據工信部要求,完成《2019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決算報表》的數據統計、填報以及資產報表分析報告上報工作。
3)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完成一校三區2021年設備和車輛購置的匯總及上報工作。
四.上級管理部門報表統計工作
1)按照工信部要求,匯總各部門提供的材料完成2019年度國有資產管理評價打分和編制自查自評工作的報告工作。
2)按照工信部要求,開展2019年度部屬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并完成表格的填寫和佐證材料的補充。
3)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完成2020年工信部部屬高校教育信息統計工作。
4)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成2020年度《高等教育事業基層統計報表》工作。
5)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成2020年“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數據填報工作。
6)按照財政部的要求,完成一校三區2021年設備和車輛購置的匯總及上報工作。
7)按照工信部要求,完善 2016 年度固定資產清查結果批復的盤盈資產數據,完成《哈爾濱工業大學關于 2016 年度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損溢、資金掛賬核實申請的報告》,按時上報相關材料。
【關鍵詞】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管理;停電;改進策略
1 供電可靠性的含義
供電系統的可靠性不僅是對系統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等的考察,同時也是供電企業提高供電系統質量的主要標準。按照我國目前所擬定的規定來看,《電力工業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中對供電可靠性管理提出了明確規定,供電系統的可靠性應當建立在供電系統的監督和有效管理基礎上,企業的監督管理才是真正實現供電系統可靠性管理的關鍵。
供電系統可靠性的意義主要是對供電全面以及全過程的監督管理,為此在對供電系統可靠性進行評價時,并不是特指在某個時間點對可靠性進行判斷,而是要結合供電系統整個運行過程中,其整體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評價,也就是說,不僅需要進行定量分析,同時還需要進行定性分析,同時還應當結合供電系統的評估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促使供電可靠性能夠穩定,避免過多的停電導致客戶用電質量下降。
2 供電可靠性管理水平薄弱環節分析
年度和月度預安排停電的重復性問題比較嚴重;檢修工作管理標準化程度較低,設備、設施技術標準不統一,且處理時間缺乏控制機制;配網運行設備廠家、品牌眾多,無法保證對故障搶修的設備支持;倒路操作方案仍需臨時制定,且存在線路允許、但實際不倒路的情況;用戶管理不完善,未能將用戶原因引起的停電限制在其自身范圍內;現狀已投入多套信息系統,但配網GIS系統、可靠性管理系統和用采系統均存在數據更新不及時,未覆蓋全部城市電網范圍等問題;規劃項目實際實施率較低,主要原因在于負荷發展較慢。
3 供電可靠性管理的主要實施策略
為了促使供電服務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均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我們對近幾年來配電線路出現停電的時間以及原因進行了統計整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同時根據可靠性診斷分析的主要指標來對其進行控制,并要求各個公司嚴重按照“計劃停電必須控制在8h內,故障停電必須在6h內恢復”的原則來執行。此外,還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線路盡可能地降低重復停電的情況,當線路出現停電情況時,必須調集足夠的人力參與到電力恢復的處理中,同時要求在線路范圍內,迅速完成停電處理的各項工作。
(2)在出現故障時,必須對故障點進行隔離,第一時間恢復無故障線路的送電工作,盡可能地使故障停電范圍縮至最小。
(3)在進行各種類型的工作時,應當適當增加線路的分段和聯絡開關,并根據情況增加聯絡點,促使線路的運行方式能夠更加的靈活多變。
(4)在進行工程和檢修的過程中,應當在計劃停電時進行,合理規范檢修范圍,盡量縮小停電的范圍,針對無需工作的線路段,則應當由其他線路轉帶其負荷。
(5)若能夠在帶電的情況進行作業,那么應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安排帶電作業,盡可能地避免停電作業。
(6)每月應當定期對可靠性的完成情況進行統計整理,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7)在進行計劃停電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先算后停”的原則來操作,在停電時,必須對停電的戶數控制在要求范圍內。
根據停電時戶數來對停電線路條數和時間進行計算,同時結合每月停電計劃來平衡和總結。根據匯總結果對確實需要通過停電來處理的情況,則需要結合線路的具體情況,對設備缺陷以及線路來進行統一的處理,確保供電可靠性指標的在控和可控性。
3.1 工作流程圖
3.2 主要流程說明
截至目前,各供電公司在提高可靠性上主要是通過減少停電戶數來實現,其中圖2、3、4均是為實現縮短用戶停電時間所擬定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各公司能夠及時恢復用戶的正常用電。
其中圖1為可靠性數據管理流程圖,其主要對供電可靠性所需要的數據進行分析、收集和總結,再通過自下到上的逐層逐級的方式將相關情況上報。調控中心和配網專業主要負責對運行數據進行錄入和收集整理。運維檢修部則根據錄入數據后的系統,對事件進行定性的檢查,再經由可靠性專責對數據進行上報和檢查。在日常工作中,若發生停電情況,那么由專責對停電時戶數進行歸類、整理和數據的錄入,同時結合可靠性指標來對停電計劃進行擬定[2]。
可靠性專責每月、每季度均應當對可靠性數據進行分析,對可靠性指標的變化情況,對電網的運行現狀以及生產運行中存在的缺陷進行查找,進而提出初步分析報告。專責根據可靠性管理網絡要求將報告上交至生產副經理和各專業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再結合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和缺陷,對實際問題進行重點分析,進而確定改進策略,再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至可靠性專責。可靠性專責將收集到的相關情況進行整理總結,最終即可獲得可靠性分析報告,其中包括了具體的整改方法,再經由運維檢修部主任對報告進行審查,無任何問題后則上交至生產副經理進行審批,待到審查通過后即可根據報告來執行。
3.3 供電可靠性管理的組織機構、崗位設置和要求
在供電可靠性管理中,各項工作均統一由生產副經理進行管理,而具體工作則由運維檢修部負責執行。
(1)整個供電可靠性均由公司生產副經理統一管理,且在日常生產管理中,將可靠性管理列入重點管理體系中。
(2)而可靠性管理過程中,監督和協調則主要由運維檢修部來負責,同時結合可靠性專責反饋的數據來進行分析,對數據中所顯示的問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且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將所需要反饋的信息交給可靠性專責和生產副經理。
(3)可靠性專責通過對停電過程中,出現的戶數和時間等信息進行歸類、整理和錄入。每月定期對當月的可靠性數據進行統一的整理分析,季度末則對當季度的可靠性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可靠性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掌握當前電網運行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形成可靠性初步分析報告。
專責根據可靠性管理網絡要求將報告上交至生產副經理和運維檢修部,運維檢修部對報告中所指出的情況進行了解,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在1個工作日內,對信息歸納匯總,及時將完整的可靠性分析報告進行反饋,同時對整改措施進行明確,再經由運維檢修部主任對報告進行審查,無任何問題之后則上交至生產副經理進行審批,待到審查通過后即可根據報告來執行。
4 改進策略
在西方大多數國家,已經將電價和電力質量作為市場競爭的主要內容,也就是說,電力的經濟性和可靠性成為了電力行業競爭的關鍵。根據相關統計數據現實,在美國配電網的平均每戶停電時間僅僅為58min,而日本甚至能夠達到9min[3]。與國際水平相比,國內的可靠性管理可以說還存在的較大的差距。
4.1 加強可靠性管理,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1)重視可靠性管理的組織制度完善,使管理網絡能夠更加健全。
(2)認真執行新規程,同時強化可靠性的專業培訓,對評價指標的統計分析工作進行了解。
(3)對基礎資料進行積累和完善。
(4)強化停電計劃的周密性和合理性。
(5)對專業間的配合進行協調。
(6)為搶修人員配置更加先進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并推動現場報竣工以及現場要令的有效落實。
4.2 重視技術進步,不斷提高設備裝備水平
(1)全面促使電網裝備水平的提升,將新設備以及新技術應用到電網裝備中,例如:SF6斷路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真空斷路器、柱上真空開關以及交聯電纜、開關狀態監測手段等[4]。通過運用更好的技術和設備,使試驗周期短以及設備質量問題所導致的不必要停電得到有效解決,與此同時,還可積極推動變電站的無油化改造。
(2)進一步推動電網改造工程的實施。對城區的線路網結構進行改善,逐漸實現手拉手供電,線路供電半徑則應當適中,滿足供電負荷的基本合理,同時積極推動配網自動化項目的逐步落實。
(3)根據科技進步的要求下,逐漸落實變、輸、配電設備的狀態檢修和狀態監測,通過實施嚴密指導清掃、在線檢測、油務監督以及帶電測溫等先進的措施,來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測試,更好的了解設備的性能,進而更加利于設備的及時有效檢修。
(4)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加強帶電作業的應用范圍,使更多的作業可通過不停電的方式來執行,促使帶電作業成為了常態工作。
(5)加大社會宣傳力度,提升全社會對公共設施(電力設施)的保護意識,避免由于外力因素,導致停電情況的出現。
4.3 加強設備運行管理
4.3.1 加強設備預試、定檢管理
提高設備預防性試驗、檢修以及設備消缺處理的質量,杜絕返工;加強配電設備的巡視檢查,特別在冬季的負荷高峰時期,加強負荷監測,一旦發現過負荷運行情況立即進行調整,避免設備燒損。
4.3.2 加強設備巡視維護管理
縮短巡視周期,增加巡視頻率,以便盡早發現隱患、及時消缺,防止事故擴大化;加強特殊裝置的定期檢查,包括定期巡視檢查桿塔的接地引下線是否完好,及時修復被破壞的情況,并定期進行防腐處理;定期檢查接地螺栓是否生銹,與接地線連接是否好,螺絲是否松動,保證與接地線有可靠的電氣接觸;檢查接地裝置是否遭到外力破壞,是否被雨水沖刷露出地面,并定期開挖檢查其腐蝕情況;每年在冬季土壤干燥時測量桿塔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檢查是否超標,對超標情況進行及時改造;定期根據電網接地短路電流的變化和接地體的銹蝕情況,校核一次接地線和接地體的短路電流熱穩定是否滿足要求,如不能滿足要求,進行及時改造。
4.3.3 加強設備缺陷管理
定期考核事故預案和備品、備件準備工作,發現設備故障和重大缺陷及時組織搶修;對故障停電多發的設備、線路,實行目標管理。
4.3.4 提高設備防外力破壞的能力
采用加強性的桿塔、在鄰近交叉路口或主要繁華街道的電桿上噴涂反光漆、在拉線上掛反光標志等措施,從而減少交通車輛的破壞;減少電纜直埋,對不得不采用直埋的電纜,應加強標示,并力求做到標示的規范化,避免其他工程施工時因標示不清造成對電纜線路的破壞。
5 結論
總而言之,在城市電網的供電可靠性管理中,電網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保障和基礎,不僅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要,同時也可更好的推動供電企業的自身發展。如何對可靠性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進行改進,是當前全面提升可靠性指標水平和管理的重點,也是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我們不斷努力探索和總結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吳梅仙.配網供電可靠性管理的對策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5).
[2]陳凌晨.關于加強供電可靠性基礎管理的探討[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1(30).
關鍵詞:
目前,中小學財務分析工作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領導還沒有對財務人員提出明確的要求,有的財務人員雖然每年或每學期也想作一下財務分析,但不知如何進行財務分析工作,應具體分析哪些內容。許多學校的財務分析工作還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下面對有關中小學財務分析的方法、財務分析的內容及財務分析應注意的事項作一粗淺的闡述,希望能給中小學的財務分析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中小學財務分析的方法
中小學財務分析既包括對財務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支出明細表等)有關數據的分析,也包括對往來款情況、財務異常變動情況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兩種。
(一)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兩個或幾個有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提示差異和矛盾。 其具體方法:
(1)按比較對象分為:①與本單位歷史比(也稱趨勢分析);②與其他單位比(也稱橫向比較);③與計劃預算比(也稱差異分析)。
(2)按比較內容分為:①比較會計要素總量;②比較結構百分比③比較財務比率。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據指標和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程度。
我認為中小學財務分析主要應采用比較分析法中按比較對象進行分析。將學校某項目的收支數據與上年相關項目進行比較;或將此數據與年初的預算指標比較,分析該項目顯著變動的具體原因,提出今后的一些改善措施或監控的辦法,為領導的財務決策做好參謀,更好的完善下一年度的財務預算工作。
二、中小學財務分析的具體內容
(一)分析有關財務報表
1.分析資產負債表
(1)分析學校“可用資金”情況。為了確保學校的日常公用支出及基本建設支出不挪用或移用學校的往來款及扣除一些無法收回的壞帳和實際上暫付購置設備付政府采購部門的資金情況,我們提出“可用資金”這一概念。學校的可用資金=單位存款-其他應付款-其他應收款中無法收回或實質上已經支出款項。如果可用資金出現紅字說明學校存在挪用或移用往來款資金。
(2)分析學校當期止的收支余情況。學校當期的收支余是指學校年初至當期止的各項收入減去各項支出的結余情況;分析學校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按年初預算的有關要求執行,有無嚴重的超支情況。分析學校的收入和支出實際數與預算數差異較大的原因。
2.分析專項經費報表
分析學校專項經費報表,專項經費是否專款專用,有無被挪用或移用。有的學校上級撥付的專項經費一直滯留在學校帳面上,未及時進行結算清理。有的學校的專項經費沒有專款專用,而用于發放人員經費或辦公經費,這都是不允許的。專項經費只有根據文件規定的項目內容范圍內支付,不得隨意調整使用范圍,有結余也不得虛報冒領。
3.分析經費支出明細報表
(1)對比學校實際生均公用經費(指公用經費的累計數/年均學生數)支出與財政補助的生均公用經費的差異。若差額小于0,則應分析是否學校有不合理的開支或學校有特別事項的開支(如評估評級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設備購置、校舍維修;或者學校一些大型學術活動支出等)或者財政核定的公用經費補助太小。
(2)分析教職工福利發放情況(特別是學校自定政策發放的教職工福利)。可以分析學校發放的福利與其他同類學校對比,是否發放金額差別較大;也可以與學校以前年度相同會計期間發放的福利情況進行對比差異是否較大,以及教職工福利占總支出的比例;分析這些數據顯著變動的原因。
(3)分析招待費指標的執行情況。目前,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要求招待費總額/公用經費的總額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2%。若比例過高應分析原因,并提醒學校領導要適當控制招待費標準;鼓勵學校一般的招待餐費盡可能安排在學校食堂中就餐,便于節約招待支出,把有限的教育經費多用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上。
(4)分析教師培訓費使用情況。按規定教師培訓費應占公用經費的10%以上,學校應保證教師的進修、培訓機會,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對于這種項目應經常算算比例,留意它的進展。
學校還應分析公用經費占總支出的比例。分析學校相關項目收入、支出與以前年度顯著差異的原因。通過這些分析為領導決策控制提供必要的幫助,加強對有關項目支出的監督;也更有利于今后編制預算及預算的執行。
(二)學校往來款清理情況的分析
分析其他應收款或歷年虧損及有關專項的掛賬情況。個別學校存在長年掛賬的現象,應分析長年掛賬的原因,如確實是無法收回,應履行相關手續后及時予以核銷。
三、中小學財務分析注意事項
(一)數據的準確性問題
從我們對有關核算學校的財務分析報告上交情況來看,數據準確性問題還沒引起有關學校財務人員足夠的重視。如:(1)財政公用經費補助金額表達不準確。目前小學段財政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為370元/人,但有些小學財務分析報告中表達的金額有320元/人,也有300元/人,因此,以不正確財政公用經費補助數據進行生均公用經費支出數與補助額的財務分析,讓人感到嚴重失實,對有關學校的財務分析報告質量大打折扣。(2)某校說“公用經費撥款比往年大為減少,我覺得表達欠妥,如果從生均公用經費來說不可能大為減少,一般都能維持上年水平或者應有增加才對,而只能是學生數減少較多引起公用經費總額減少較大。財務工作是實實在在的數字,數字準確、業務真實、表達清晰是財務工作的生命,學校在財務分析中務必要注意數據、用詞甚至標點符號的準確使用。
(二)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有關措施
【關鍵詞】 護理安全; 風險管理; 護理不良事件
Design and Applying of the Analysis Report for Safe Nursing Events/LAI Xiao-fan, HAN Wei-li, SUN Li-m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085-087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ign and explore the applying effect of the report for safe nursing events. Method: To Use the principle of predictiv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non-punitive report system for adverse events, scientific design and apply the nursing safety events analysis report. The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analyzed by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Committee per month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mode of root cause analysis, then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advice. Result: The nursing qualities were grasped and the nursing safety hazards were found by nursing department timely. The report rate of nursing safety events increased from 0.98% to 2%, the report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creased 0.22% to 0.47%,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es with the nursing management job improved from 73.8% to 90.9%.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dverse nursing event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welfth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62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44
護理安全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質量,護理管理者能否隨時掌握醫院護理動態,護理事故隱患能得到及早的發現和整改,發生護理不良事件主管部門能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及時有效的報告制度勢在必行。《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衛醫管發[2011]33號)已明確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有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與工作流程,有途徑便于醫務人員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最低要求每百張床位年報告≥10件。本院護理部查閱相關文獻及結合其他醫院的實際做法,運用預見性風險管理原理和結合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制,科學設計《護理安全事項分析報告單》,從2011年開始推廣應用,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護理安全事項報告的范圍、內容和程序
1.1 護理安全事項分類 特殊患者(重大手術/診療/疑難/安全隱患/院外帶入褥瘡/其他)、重要工作(新開展項目/新技術應用/批量搶救/其他)、職業防護(針刺傷/職業暴露/傳染病隔離/其他)、環境設備(環境安全隱患/新設備使用/設施隱患/其他)、護理不良事件(院內褥瘡/跌倒、墜床/身份識別錯誤/燒燙傷/管道事件/輸血問題/用藥事件/約束事件/特殊藥品管理/有效投訴/其他)及其他需要上報的事項[1]。
1.2 報告時限及方式 各類事項規定報告時限,方式(電話、書面、面談等)、接報部門及人員(上級護士長、護理部、相關職能部門等)。
1.3 報告部門簡要描述事項內容 發生時間、可能原因、導致后果、工作難點及重點、主要措施及關鍵環節、請求支援或配合方式。由科室的分管組長填寫,科室護士長審核后簽名,或由科室護士長直接填寫,科室填寫完成后報大科護士長。
1.3.1 科護士長到現場調查事件原因,指導幫助科室具體處理,在大科范圍內協調人力物力,提出本部門及院內協調的建議和意見,上報護理部。
1.3.2 護理部到現場調查,檢查評價護理措施到位情況,補充完善處理方案,及時協助院內協調,必要時聯系專科小組進行現場指導,專科小組按報告部門要求及時給予技術指導。護理部負責追蹤事項進展及結果,對報告的及時性、事件處理的方法及結果進行評價,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每月對本月發生的護理安全事項中的不良事件按回顧性管理模式RCA(Root Cause 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進行分析討論,找出問題解決的辦法,并制定預防措施,最終達到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目的。
1.3.3 護理部每季度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召開護理安全事項質量分析報告會,對本季度質量進行點評,達到全院資源共同分享。
1.3.4 護理安全事項分析報告單由護理部統計匯總,存檔備查。
2 結果
2.1 安全事項及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率比較 2011年的安全事件報告率和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率較2010年均有顯著升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護理安全報告單應用前后安全及不良事件的比較
年份 住院患者(例) 安全事件率 例(%) 不良事件率 例(%)
2010年 6590 65(0.98) 15(0.22)
2011年 7191 149(2.00) 34(0.47)
字2值 26.51 5.835
P值
2.2 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前后護士對管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2010年實施前護士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由73.8%上升至2011年實施后的90.9%,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字2=28.106,P
表2 護理安全報告單應用前后護士滿意度調查情況比較
年份 總人數(例) 滿意人數(例) 滿意度(%)
2010年 256 189 73.8
2011年 288 262 90.9
3 討論
3.1 護士報告意識增強 護理安全報告制度正逐漸為護理人員接受,尤其不良事件報告,2011年護理不良事件報告34例,較2010年的15例顯著增加,表面上看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增多了,分析其原因可以判定為,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制對于不良事件報告的鼓勵措施使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明顯增加[2]。護理人員主動呈報護理不良事件,有利于安全隱患的暴露和針對性管理,是實施安全護理的重要基礎。當然,和國外不良事件的報告相比,我國的報告率仍偏低。Baker[3]曾進行調查發現,加拿大醫院的不良事件報告率為7.5%。Woods[4]對美國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的醫療機構進行調查發現,兒童不良事件的報告率為1%,但存在擔心報告不良事項影響年終考核、影響自身形象等諸多心里因素[5],因此不良事件報告要深入人心還需要一段時間。
3.2 護理管理者轉變觀念 實行人性化管理,實現了管理的回歸,轉變傳統偏重處罰的管理模式,采取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制。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制是指在差錯發生后,不是懲罰犯錯者,首先是系統分析原因,找出管理體系的缺陷,如組織結構的管理、合理配置人員、設備配置、藥品管理,及時評估護理體系和護理安全,從組織結構的角度系統設計防御偏差的機制,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改進相應的流程,達到持續護理質量提高的目的[6]。
3.3 護理部能及時掌握全院護理動態信息 這樣提高了信息溝通能力,明確科室報告的事項范圍,層級報告,規范了科室的報告方式,使科室能與最佳渠道、最快方式報告,杜絕了信息中斷,讓整個報告系統獲取更多的信息。護理部接到報告后,識別風險因素,實施風險預防,在第一時間進行干預處置,將患者的損害降至最小,有利于促進護理不良事件的良性轉歸[7],為事件的良性轉歸贏得了寶貴的機會。
3.4 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再發生率和杜絕了安全隱患 按美國研究調查,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達到了2.9%,其中半數以上是可以預防的[8]。護理事故隱患得到及早的發現和整改,科室上報的安全隱患,按回顧性管理模式RCA進行分析,通過一整套系統化、邏輯化客觀化和規范化的分析方法,找出安全事件的發生根本原因,并通過制定合理的糾正方案徹底消除這些根本原因,防止同樣或者類似安全事件重復發生。
3.5 護士滿意率增高 護理部強調面對問題時,著眼于改進系統而不是懲罰個人[9]。無懲罰護理文化的倡導,拉近了護士與管理者的距離,注重有效溝通,激發了護士的自主參與性[10],護理人員在一個非懲罰性的環境中工作,醫院的各級護理人員能公開地對待缺陷和問題,對待問題的態度著眼于改進系統而不是懲罰個人,減輕了護士心理壓力,個人主觀能動性就更能充分發揮[11-12]。護士通過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分析、總結經驗,其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高[13-15]。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也是由護士自己提出來,不再是以往那種服從命令的工作態度,護士與護士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能夠得到統一,護士與管理者的關系就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任仲杰.美國的醫療差錯和不良事件報告系統[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6):425-427.
[2]袁玉萍,尹羅庚.無懲罰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實施的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09,9(12):54-56.
[3] Baker G R, Norton P G, Flintoft V, et al. The Canadian Adverse Events Stud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mong hospital in Canada[J]. JAMC,2004,170(11):1678-1686.
[4] Donna Woods, Erie Thomas, Jane Holl, et al. Adverse events and 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 in children[J]. Pediatrics,2005,115(1):155-160.
[5]陳林,祝志梅,王瑞云.影響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因素的調查與對策[J].護理雜志,2010,27(4):628-629.
[6]陳海燕,劉紹芳.實施無懲罰措施對護理人員呈報不良事件態度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0,17(9B):25-26.
[7]汪曉攀,韓琴,張敏,等.護理不良事件無懲罰原則管理效果探討[J].護理學雜志,2010,25(11):42-44.
[8] Kohn L T, Donaldson M S, Covrigan J M. 孰能無錯——創建更加安全的醫療衛生保健系統[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1.
[9]戴慧珊,施雁,毛雅芬.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研究現狀及思考[J].護理研究,2009,23(8):2137-2138.
[10]季鵬,王志紅,陳啞華.國外護理安全管理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58-59.
[11]胡乃民,金學勤.全員參與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水平[J].中國醫藥導報,2010,5(2):90-91.
[12]丁海霞.影響臨床護理人員護理安全因素調查[J].中國醫學創新,2012,9(7):100-101.
[13]劉荃珍,王瑞.基層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3):70-71.
[14]林妙英,佘佩吟,方楚萍.64例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5):44-46.
關鍵詞:高校后勤 財務管理模式 信息化平臺
中圖分類號:G4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5-094-02
評價一個財務信息系統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這個系統是否完成預期的建設目標,是否給高校的后勤財務管理帶來效率和水平的真正提高。在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過程中,可充分利用高校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和現代化設備,進一步拓展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各項功能,向集高校后勤財務管理與信息化校園于一體的“一體化”管理方向邁進。因此,高校后勤財務信息化平臺應以賬務核算、預算管理、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等模塊建設為核心,結合校園一卡通系統,整合形成校園后勤管理的一整套業務流程。
一、后勤財務信息化的需求與系統管理目標的設計
(一)后勤財務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從高校后勤管理的實際出發,針對高校具體的財務管理狀況和管理目標進行調研,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后勤財務信息化需求分析和評價。對于要達到的既定目標,既要用發展的眼光又不能脫離現實條件,盡可能細化、量化好系統需求方案制定前的組織調研工作。
1.理清高校的管理體制和結構。高校的辦校規模不同,管理體制也不盡相同,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管理都要服務并服從于高校的整體管理,后勤財務信息系統要為學校的財務管理服務這一點無可厚非。部分高校多個校區,屬于多級次的管理體制。管理體制的差異影響財務信息系統組織機構的功能設置,并對實施方案中的軟硬件環境(諸如網絡環境、軟硬件設備的選擇、人員的配備和崗位的設置)等要求產生影響。因此,只有明確了整個財務管理的組織結構以后,才能對財務信息系統的建設作出既科學又實用的規劃和設計方案。
2.確定目標工作流程。完成系統需求分析后,要著手對后勤財務信息系統運行的整個工作流程進行分析和前景規劃。通過對后勤財務信息系統工作流程與現行的財務工作流程進行比較,如果兩個流程的差異很大,那么應該及時同財務主管領導做細致的溝通,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杜絕可能出現的漏洞,確認目標工作流程的可操作性。為方便今后開展工作,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后的最終工作流程的分析報告也需要得到財務主管領導的簽字認可,方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3.信息化平臺的目標定位。對于將要建設的后勤財務信息系統需要達到的目標應該有一個相對準確的描述和合理定位,包括這個系統要實現的功能目標和性能目標,以及為實現這樣的目標對整個系統要進行多大規模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怎樣投入等。整個系統建設周期的計劃是什么,階段性目標是什么,特別是如何進行對系統建設完工后的驗收、使用和評價等。
4.出具需求分析報告。通過前期各階段的準備工作,對系統的需求分析進行了論證調研得出結論后形成書面報告。需求分析報告將成為系統設計的依據和今后系統改造的基礎資料。
(二)設計信息管理系統的目標方案
詳細了解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狀況以后,作出對具體的財務管理需求的分析報告,設計制定目標方案。理論上,財務信息化的目標與財務管理的目標應該保持一致,但我們必須要考慮財務信息化的階段性發展問題這一客觀因素的存在。不同階段會面臨要解決不同的問題,不能一刀切的看待遇到的各種障礙性因素,更不能主觀期望從一開始就解決所有的財務管理問題,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在開始設計具體的實施方案前,對高校的財務管理狀況要有一個比較整體、客觀和細致的了解。要內外兼明,尤其是對于高校后勤現行的財務管理體制、上級部門的支持情況、部門內部的業務流程、人員配備和崗位設置情況,以及高校整體的信息化水平、軟硬件環境等做一個比較細致的調查。應當明確高校后勤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財務管理問題,通過信息化平臺建設能否解決這一問題,能否做到通過一定程度上制度的變革來為財務信息化掃清障礙,領導層是否做好了這方面的思想準備。因為,當我們決定開始啟動財務信息系統后,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財務管理體制“地震”,因而需要事前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工作。
二、后勤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
根據已經確定的需求分析報告對后勤財務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規劃、設計,制訂出具體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的內容包括:系統的網絡環境要求、系統需要的硬件和軟件配置、財務信息系統軟件的選購、系統的運行維護、人員和崗位配置等,整合這些具體的設計方案就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后勤財務信息系統設計。
(一)硬件平臺的設計與構建
1.規劃和設計網絡環境。通常情況下,單一校區的高校后勤多采用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規模較大的高校后勤則采用分級管理。規模較大且多個校區的高校比較適合采取分散布局、集中管理的模式。建設后勤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時,不同的管理模式對網絡環境的要求也不一樣。在設計后勤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方案時,一般都會優先考慮財務網絡的建設方案。單一校區的高校,往往選擇物理上與其他網絡隔離的獨立的網絡環境,這樣的網絡環境安全系數比較高,缺點是與其他管理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交換受限。規模較大且擁有多個校區的高校,在選擇后勤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網絡環境時,要考慮的因素就相對復雜得多。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因素,其次要考慮到建設實施的成本問題。在校區間相距較遠的條件下,構建獨立的財務專用網絡會產生較高的成本,這樣建設難度就比較大。近些年來,高校的校園網絡建設和發展速度較快,絕大部分高校都擁有自己的校園網,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通過依托“校園網”建設“財務局域網”成為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案。利用VNP技術,依托校園網搭建一個財務專網,成為一種較為現實可行的做法,因為這種做法不僅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而且在技術上和安全性能上也有一定的保障。網絡布局方案設計完成后,還應考慮網絡環境建設需要的網絡設備條件。網絡設備的挑選通常按性能價格比的原則,在建設資金保障充分的前提下,可選擇穩定性好、質量高的產品。
2.服務器及周邊設備的選型與配置。服務器的選擇非常重要,在選擇前要先咨詢這方面的專家。系統的應用規模和發展趨勢是選擇服務器種類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時要考慮到發展的需要,適當留有冗余。服務器工作環境要得到保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服務器最好設在通風、散熱條件好、環境整潔的獨立機房內。
(二)軟件平臺的建設
1.操作系統軟件的配置。當前應用較廣的操作系統有Linux、Unix、WindowsServer系列等等。高校在建信息系統的軟件平臺時,常會選擇一種作為主要的操作系統軟件。不過,也有混用的情況,如果從管理便捷性方面考慮,多種操作系統并用的情況往往會出現系統不兼容的現象,因此不利于管理。
2.選擇數據庫系統軟件。數據庫系統軟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系統處理財務信息的效率和質量。目前常用的數據庫軟件有SQLServer、Informix、Oraele、MySQL等,這些數據庫軟件在性能方面各有各的特點。不同操作系統對軟件功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建設財務信息化平臺之前,要根據后勤財務管理的要求,同時考慮其他管理系統的需求,以便選擇更適合后勤財務管理的數據庫軟件系統。
3.選擇財務管理系統軟件。在選擇財務管理系統軟件時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軟件應用的核心問題是它的配置。財務管理軟件系統是整個財務信息系統運行的載體。財務管理軟件取得的途徑有兩種:一是購買,另外一種是自行開發。在后勤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過程中,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系統軟件的規劃與選擇是核心工作,一方面要考察財務管理系統軟件在功能上是否能夠滿足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自身的個性化需求。現在絕大多數高校都采用直接購買的方式取得軟件,因為,這種方式的建設周期可以大大縮短,而且沒有開發風險,系統運行也會比較穩定。但是,這種商品化軟件通常都是通用軟件,很可能存在短時間內無法滿足單位的個性化需求的問題。
三、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實施
(一)硬件平臺的運行
系統硬件平臺能夠穩定的運行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服務器及其配套設備、網絡設備、備用電源供給、客戶端設備配置等。硬件平臺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數據的安全保障是首要和重點考慮因素。財務信息系統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在硬件設備配置的選擇方面要求相對較高。首先做好網絡設備的暗轉與調試,其次做好服務器及周邊硬件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二)軟件平臺的運行
要保證軟件平臺的正常運行,首先要做好操作系統軟件和數據庫軟件的安裝工作,然后進行財務管理軟件系統的安裝和調試。這時應注意確定財務管理信息子系統的使用規模和順序。通常高校后勤在安裝使用新系統過程中,首先要保證歷史工作的正常運轉和延續,因而會比較謹慎地選擇一個或者幾個有把握的子系統進行試運行,待穩定運行一個階段后再使用其他子系統。當然,也有高校采用新舊系統同時運行一段時間的方法。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另外,財務軟件的初始化工作也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之一。系統初始化的工作不僅重要,而且工作量也很大。為了保證財務信息系統安全、穩定地運行,同時還要在服務器和客戶端上一并安裝防病毒軟件、數據備份軟件等。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會計學會科研課題,編號:1155KJXH402;黑龍江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11552175]
參考文獻:
1.肖富寧.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2009
2.許永斌.我國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模型改造理論基礎.會計研究,1996
3.薛云奎,饒艷超.會計信息系統(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4.于金紅.稅務會計應用的障礙性因素及發展思路研究.財會研究,2011(12)
5.王海林.試論會計信息系統運行階段的風險與控制.會計之友,2009(1)
6.鄒秀華.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中國科技信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