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10:33: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母親格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作業不會,學霸幫你。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當一個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會來照耀著他。
母親的胸懷是孩子最初的教育。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
中國歷史上家教家風的故事很多,這里提到的是三個比較有名者。“孟母三遷”的故事見于古代啟蒙讀物《三字經》第一段:“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傳說孟子小的時候,家在墳地附近,他在玩游戲時常常學別人哭拜,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再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有一天,孟子逃學回家,孟母見了非常生氣,就把織布機上正在織的布給剪斷了。孟子問什么要剪斷?孟母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要一線一線地連起來才能成布。你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被剪斷的布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岳母刺字”的故事來自清錢彩的《說岳全傳》。該書第二十二回“刺精忠岳母訓子”說:岳飛的母親怕有不肖之徒勾引他,于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先在兒子脊背上用毛筆書寫“精忠報國”四字,接著用繡花針刺。“刺完,將醋墨涂上了,便永遠不褪色了。”該回開篇有詩贊曰:“只看賢母精忠訓,便識將軍報國心。”
“畫荻教子”講的是宋代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夫人教子讀書的故事。據《宋史?歐陽修傳》記載: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貧寒,他的母親沒有錢供他讀書,就用荻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后人為紀念歐陽修的母親“畫荻教子”,在歐陽修故里建了一座樓房叫“荻樓”。人們以“畫荻”為稱頌母教之典。宋劉克莊詩:“分燈照鄰女,畫荻訓賢郎。”明陳汝元《金蓮記》:“膝下久離,徒且倚門之望;榜中雙占,忝成畫荻之功。”清黃軒祖《游梁瑣記》:“輾轉四年余,兒頓長,鳳畫荻教導,彌覺聰慧。”中國古代還有一個故事與“畫荻”相近。據《新唐書?柳仲郢傳》記載:柳仲郢幼年時,其母韓氏用熊膽和制成丸子,在他夜晚讀書時讓其咀嚼吞咽以便提神醒腦。后人便以“丸熊”為母教的典實。明陳汝元《金蓮記》:“但愿題名玉署,通籍金閨,庶慰丸熊,更消織錦。”清趙翼詩:“可憐一樣丸熊苦,他課男兒此女兒。”后人還將“畫荻”“丸熊”這兩個典故組成一個詞“畫荻丸熊”,來稱贊母教有方。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抑思善相夫者,何必盡識鹿車鴻案?善教子者,豈皆熟記畫荻丸熊?”亦作“畫荻和丸”。郭沫若《虎符》附錄《寫作緣起》:“像信陵君那樣的人應該是有一位好的母親的人……但要寫母愛,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如推干就濕、畫荻和丸之類,都是兒女小時候的事。”母教受到人們的崇敬由此可見一斑。
從“孟母三遷”到“畫荻教子”,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古人留下大量家訓,比較有名的如:周公旦的《誡伯禽書》、司馬談的《命子遷》、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唐太宗的《誡皇屬》、包拯的《包拯家訓》、歐陽修的《誨學說》、司馬光的《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廬的《朱子治家格言》等。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顏氏家訓》和《朱子治家格言》。
《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著。南北朝是個社會動蕩不安的時期,顏之推一生歷仕四朝――南梁、北齊、北周、隋,三為亡國之人,兩次成為階下囚,可謂人生坎坷,歷經磨難。晚年為了“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教訓撰寫了這一訓誡子孫的小書。《顏氏家訓》共有七卷計二十篇,題目分別是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名實、涉務、省事、止足、誡兵、養心、歸心、書證、音辭、雜藝、終制,內容涉及修身、治家、處世、為學、養生等。
《顏氏家訓》自問世以來就備受推崇,歷經千余年而不衰。里邊有的語句被奉為為人處世的準則。例如:1.交友要有選擇,與正人君子為伍:“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2.反對空談,要有一技之長:“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3.人一生都要勤奮好學,不可荒廢歲月:“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與瞑目而無見者也。”
《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是明末清初昆山生員朱用純,自號“伯廬”,其門徒稱其為“柏廬”先生。這是朱伯廬以儒家倫理為家庭成員規定的日常生活準則。全文僅500余字,內容簡明賅備,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清代是最負盛名的家訓,其內容幾乎是家喻戶曉,不少被收錄進《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的經典語句如:1.勤儉持家,不可鋪張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2.做善事要發自內心,不要到處宣揚沽名釣譽,做壞事遮遮掩掩怕人知道的便是真正的惡人:“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3.既要收宗敬祖,又要讓子女讀書明理:“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句話被不少宗祠用作楹聯。4.搞好衛生,注意門戶:“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5.做事要有計劃,免得臨時忙亂:“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還有許多句子對為人處世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如:“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當加溫恤。”“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除了《朱子治家格言》等著名家訓外,在各家族的家譜、祠堂的祠規以及名人家書中,也保留有大量的家范、家戒、家教、家規、家法等,這些家規、家訓,無不以家族法規的形式規范著族中子弟的言行。清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曾親自撰寫家訓掛在堂屋:“財也大,產也大,后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后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古代啟蒙讀物如《弟子規》《增廣賢文》《名賢集》等,也多有教育子弟的名言、格言。如《增廣賢文》:“孝當竭力,非徒養生。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積德若為山,九仞頭休虧一簣;容人須學海,十分滿尚納百川。”岳麓書社1987年版《重訂增廣》將醇親王上述家訓改動幾個字以小字收錄:“田也大,產也大,子孫出來禍也大。借問此理是何如?子孫有錢膽子大,破產行兇都不怕。田也小,產也小,子孫出來禍也小。借問此理是何如?子孫無錢膽子小,忍氣吞聲也過了。”再如《名賢集》中的警句:“馬有垂韁之義,狗有濕草之恩。”“怕人知道休做,要人敬重勤學。泰山不卻微塵,積小壘成高大。”“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在五彩的燈光下,我看到其他同學的臉上都洋溢著青春的激情和焦灼的期待,但是我卻愁眉苦臉。說實話,我并不喜歡這個節目。我知道,我的成績一直不好,又有口吃的毛病,肯定沒人會寫我的名字。看到大家都在埋頭寫名字,我也只好寫上班上成績最好的一個人的名字。
紙條很快被組長收齊后交到李老師手里,他開始念名字。大家頓時安靜了,除了我沒精打采地趴在桌上外,其他同學都緊盯著李老師,他們的眼睛里滿是緊張和不安。當李老師念出那些名字和那些與之相關的溫情脈脈的文字時,大家的目光便聚集到被念到名字的同學身上,那個幸運的同學便略帶羞澀地、不自然地微笑著,教室里蕩漾著明媚溫暖的氣息。
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所有的紙條都快要念完了,仍然沒有念到我的名字,我把頭埋得越來越低,這個節目真的讓我很難堪。突然,李老師念到了我的名字:我喜歡你,也許你的成績不太理想,也許還有點小小的缺陷,但你并不知道你的美,其實,你誠實、果敢而沉默的樣子,是受女孩子欣賞的另一種味道的美!
聽到這兒,同學們都非常意外,大家的目光都落到了我身上。在這突如其來的幸福面前,我臉色緋紅,眼里閃爍著淚花,我根本沒有想到老師會念到我的名字。我慌張地抬起頭,驚訝地望著老師,好像在問:這是真的嗎?老師微笑著向我點點頭。同學們回過神來,突然一齊為我鼓起掌來。
從那以后,我就像換了個人似的,開始和同學們有說有笑地走在一起,我也開始大大方方地和女生交談,教室里第一次響起了我開朗的笑聲。
上軍校的第一年寒假,我特意去看望了李老師。我們談起了當年那個浪漫的節目,李老師問我:“你想知道寫你名字的那個同學是誰嗎?”我說:“我知道,其實根本沒有人寫我的名字,那只是老師的一個善意的謊言,對嗎?”李老師說:“我猜出你當時的心思……如果那件事徹底改變了你的自卑心理,那我太高興了。”
李老師一個簡單而美麗的謊言,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態度。我好想對李老師說:“感謝您,老師,是您給了我信心,是您改變了我的一生。”
(《中學生格言精選》朝華出版社 付敏)
格言是智慧的閃光,是歲月的珍藏,是一種神圣的力量。年少時代,能夠沐浴在格言的光輝里,是一種深刻的幸福。因為,每一句格都是一盞照亮未來的路燈。
“弘揚孝道”,培養學生“百善孝為先”的品德,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活動形式:
講故事、討論發言、演講、背誦格言、傾聽家長講述、演唱、班主任總結。
話動準備:
①組織有能力的同學講故事、配樂演講、背誦優秀格言;
②請家長講述在家中對孩子的做法;
③視頻《感恩的心》。
參與人員:
本班學生及其家長。
活動班級:
格爾木第十二中學八年級(1)班(注:學校在創建特色班級活動中命名該班是“《弟子規》踐行班”)。
主持人:
本班政治教師:石玉林。
時間:
2012年3月14日下午
活動一:品味“孝道”講述孝道故事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家長、同學們:大家好!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有真愛就有孝,她的表達方式是親情回報,她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但我們知道還有一些人道德滑坡,法制觀念淡薄,有些不孝子孫不但不盡孝養義務,反而虐待老人、搶奪老人財物……現象,如何深化開展“弘揚孝道”?這就是今天家校主題班會的意義,現在有請同學們講講你知道的孝道故事。
學生(馬德)漢文帝劉恒在母親臥病三年里,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學生(冶育)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黃來女。4歲起就與父親相依為命,為了挑起了照顧父親、堅持學習的重擔,在黃來女的細心照顧下,父親的病漸漸好轉,現在已能說話、下床走路,可謂創造了醫學奇跡。
主持人孝親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鏡子。只有孝敬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學生討論歸納:孝道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是促進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核心:“親所好力為具”是孝道的基本要求;“臥冰求鯉”“恣蚊飽血”等等就是行孝的體現。
活動二:誦讀經典把握孝道
主持人:同學們,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使我們能健康成長,所以我們要聽父母的話,好好孝敬父母,父母就安心了。在《弟子規》中“入則孝”這部分就是教我們怎樣孝敬父母的,現在不妨一起讀讀。(配樂、出示“入則孝”課件)
學生:(齊讀“入則孝”部分)
主持人:讀得很好!我們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長輩,但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惹爸爸媽媽生氣。大家回憶一下,你又做過哪些讓父母生氣的事呢?(互相說一說)那你用“人則孝”中哪句話來提醒自己呢?
學生:舉例,思過
主持人:在人世間,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好地成長。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暴走媽媽”陳玉蓉,為捐肝救子,她每天暴走十公里減去了脂肪肝,成功捐肝救子,這就是母愛,母愛的偉大在于無私在于奉獻。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怎樣踐行孝道呢?
同學討論歸納:行孝道要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落實到對父母乃至對他人上。我們要踐行《弟子規》中的言行規范,努力做到:“百善孝為先”。
活動三:以名人為楷模背誦孝道格言
主持人:我國古代有許多孝道格言,請同學們積極參加,在背誦活動中,也可以將你事先整理好的格言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現摘錄幾句如下: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人人之幼。——孟子
活動四:呼喚家長暢談孝道教育
主持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時代需要“家校共舞”。我們的家長對今天的活動是否滿意?請我們的學生家長上臺!
學生家長代表一:今天,我們參加學校八年級舉辦的“孝道與我們同行”的家校主題活動,收獲許多,回想過去在對孩子的教育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失誤:如在我看來,我為孩子付出是心甘情愿的,不需要孩子回報。但是另一方面,從教育孩子的角度,卻忽視了如何讓孩子懂得父母之愛、學會回報父母之愛的引導。結果是父母的付出與孩子的回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談不上去關愛他人。
學生家長代表二:通過今天的家校教育主題活動,我深感內疚,平時由于做生意忙,幾乎沒有帶著孩子回老人身邊看看他們。現在我知道,家庭應當承擔更多的責任,要將“孝道”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從我做起,給孩子樹立榜樣。
活動五:激情演唱——《感恩的心》
主持人:謝謝家長的精彩講說,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請欣賞表演唱《感恩的心》,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真誠地對待這個世界。
活動六:班主任點評總結
班主任:同學們,首先祝賀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今天這個主題班會讓我們感受到行孝的現實意義,受益不少。今后還得多多踐行孝道,它教我們從愛家人開始學會愛師長、愛朋友的做人道理,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能做到嗎?由于時間關系,“孝道”與我同行主題班會就先上到這里,再次謝謝大家的參與。
課后反思:
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中“行孝、內容不多,學生在學習時感悟不深,意識不強,可以說毫無所獲。筆者以直面學生生活、整合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其在主動參與中感悟孝道的作用。
1、母愛勝于萬愛。——莎士比亞
2、母親的心是女兒的天堂。——柯羅里
3、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財富。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
5、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7、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8、慈母愛子,非為報也。——劉安()
9、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10、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2、歲月給母親憂愁,但未使她的愛減去半分。——華茲華斯
13、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5、母親猶如光輝燦爛的朝陽。
父母的諺語: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無知的人本想做點好事,結果卻害人不輕;小喜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育之恩 ——藏族諺語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諺語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 日本諺語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 日本諺語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 日本諺語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諺語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 中國諺語
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國諺語
感恩父母的格言:1、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于虛偽的過日子。
2、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3、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5、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6、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7、 覺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8、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1、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4、母愛勝于萬愛。——莎士比亞
5、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后漢書》
6、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7、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8、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1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1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1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
15、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綱
16、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1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8、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9、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0、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李毓秀
2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李毓秀
22、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李毓秀
23、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24、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25、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6、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2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28、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 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 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 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9、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30、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31、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3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34、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后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3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36、首孝弟,次謹信。——李毓秀
37、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8、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9、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40、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春秋)孔丘
41、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42、動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過于誠。——(宋)何鑄
43、長幼有序。——孟子
44、父慮后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45、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46、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47、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于前。——《格言聯璧》
48、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嚴
4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50、郭巨思供給,埋兒愿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5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經》
52、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53、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54、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55、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56、百善孝為先,萬惡為首。——王永彬
57、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紫色,那是彩虹的一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她,就是那個喜愛紫色的女孩!黑黑般的秀發,黑珍珠般的眼睛,能說會道的櫻桃小嘴,勾勒出一位愛紫色的女孩——紫悠!黑珍珠般的眼睛那異樣的光彩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暗淡的憂愁!為什么呢?
一個14歲的女孩不是應該很Happy的嗎?的確,一位處在花季的女孩是不應該有憂愁的,可——她那脆弱的心承受的卻是——父母離異!每當午夜時分,就會聽到母親的哭泣聲!每當黎明初曉時,印入眼簾的卻是猶如垃圾堆的屋子!最終,母親無法忍受,便與父親離異了,14歲的紫悠跟著奶奶一起生活!每回雞鳴時,她就起床苦讀,每回夜幕降臨時,她便懷著那悠悠的紫色夢入夢鄉,夢里滿是那小小可人兒對未來的向往,她多么期望父母和好,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個平凡的家!怨天不尤人,每次驚醒時,眼角總泛著不可言喻的淚花!無論學習上、學習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難或挫折,她從沒被嚇退。從此,雨果的“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已成為她的人生格言。
父母對兒女的恩重如山,而兒女對父母的情一樣是刻骨銘心的!特別是父母在傷了兒女的時候,又是否聽到兒女那顆心碎了的聲音呢?
1、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0、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長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1、母愛勝于萬愛。——莎士比亞
2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27、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8、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3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3、子孝父心寬。——〖宋〗陳元靚
34、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35、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36、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37、父慮后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 《勸孝歌》
38、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3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4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41、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42、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43、動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過于誠。——〖宋〗何鑄
44、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于前。——《格言聯璧》
45、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后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47、郭巨思供給,埋兒愿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48、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春秋〗孔丘
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5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經》
51、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52、堯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綱
53、詩書立業,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54、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55、百善孝為先,萬惡為首。——〖清〗王永彬
56、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57、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后漢書》
58、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5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嚴
60、首孝弟,次謹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61、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62、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
63、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64、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注釋: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
6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
66、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67、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6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注釋: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69、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注釋: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70、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注釋: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么區別呢?”
7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出自《家語·弟子行》。注釋: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72、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注釋: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7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7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7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76、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7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出自《名賢集》。注釋: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78、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出自《三國志·魏書》。注釋: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79、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注釋: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8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別人家的孩子。”
81、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注釋: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82、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感恩”,顧名思義,就是感謝他人對自己的恩情,予以報答。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格言,也有“羔羊跪乳”等許多有關于感恩的故事。由此可見,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創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基礎理論。
通過學習先進的知識,使我懂得了感恩的真正含義。在舊社會的人都一致認為認為感恩就是給施恩于你的人當牛做馬!!!不,他們錯了,真正徹底的錯了。感恩就是記住別人對你的恩情,然后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來回報。有人會說:“還有什么特殊,不就是個錢嘛!”不,絕不是。那是一種無言的,是要用心來蒸調。其實,你周圍的所有人都對你有恩,只是大小不同,而你又沒發覺。
為人子女,當時刻銘記父母之恩。父母生我,賜我以骨肉;父母教我,賦我以靈魂。此恩此情,世間罕有言報者,即便是那九天之上的大羅神人,又當如何?道教典籍記載,少年哪吒,年輕好勝,割肉還父,削骨還母,自以大恩已報,然及成年方悟,是誰給了他悲天憫人之心,忠君愛國之性,那不還不是生他養他的父母嗎?可見,父母的恩,我們是無法還清的,唯有知恩圖報,孝義先行,法忠孝敬養之道,效鳥獸反哺之行。母親在痛楚中生下我們,含辛茹苦,哺育我們,從呀呀學語、跚跚學步到逐漸長大,一束鮮花、一句溫暖的話、一件家務事,我們要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
記得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突然感覺頭暈目眩,渾身沒勁兒,剛吃一點飯,就吐了出來,又吐又拉的,還一個盡兒發燒。媽媽見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背起我就向醫院跑,豆大的汗珠一個盡兒往下落,我看見了,鼻子一酸,眼淚從我的眼眶涌了出來,我用手把媽媽的汗都抹掉了,對媽媽說:“媽媽,歇一會兒吧。”媽媽笑著說:“沒事兒,我不累。”說完,便接著向醫院跑去。
到了醫院,媽媽先帶我去檢查,醫生說要化驗,媽媽就帶我去化驗,結果出來了,我得了急性腸炎,要打針,媽媽就去給我買藥,付帳。然后,又陪我打針,我在打針時,躺在媽媽的懷里“呼呼”睡著了。啊,媽媽對我的愛是溫暖的懷抱。
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惠有一千個,有一萬個,而我們卻能做些什么呢?
在母親節那天,我看見水池子里有許許多多的碗,心想:媽媽每天那么辛苦,今天又是母親節,我就幫媽媽洗碗吧。說干就干。首先,我把碗都用水沖了一遍,然后,我把碗里都到上了洗潔精,用抹布把里里外外都檫的亮晶晶的,最后,再用水把碗沖干凈,碗就洗好了。媽媽看見我把碗都洗的這么干凈,直夸我長大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們生活在世上,原本就生活在彼此的恩義中,人恩于我,我恩于人,但只要時刻不忘報恩,學會感恩,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更美好,我們的生活也一定會更動人!感恩,也是一種互相幫助。但愿,人人都能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共同創建和諧社會,共同創建美好的家園。學會感恩,時時牢記。共創和諧,有我有你!
別 樣 的 人 生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今天,我捧著剛剛讀完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閉目深思,回味無窮,頗受保爾•柯察金那鋼鐵般的意志所感動。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干了兩年,受盡了。 保爾也是個不幸的人,一生十分坎坷。保爾他雖然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他的意志堅強,為了信念、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把他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這是保爾的“生命格言”已經在人們中間廣泛流傳,耳熟能詳。細細品來,還真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熱愛生命,珍惜時間。而且,在人生的旅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時時都有鮮花和掌聲,也會有驚濤駭浪、急流險灘,要學會克服這些困難,做一個樂觀向上、性格開朗的人,像保爾一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經歷一番別樣的人生!
其實,我們現在的求學時期也像生命歷程一樣,一去不復返,在這段短暫而易逝的日子里,我們也應該像奧斯特洛夫斯基一樣,為自己應該做的事奮斗,抓緊一切所能利用的時間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那樣,當我們老時回憶起那段求學的歷程,才不會為過去白白浪費寶貴的青春而后悔不已,更不會為過去沒有絲毫成就而自感羞愧,創造一番別樣的人生!
啊,保爾•柯察金!你的精神,你的意志,你的品格,你的……都讓我深受震撼。你讓我熱血沸騰沖的向終點!
1、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2、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3、母愛如春夜無人知曉的細雨,如黃昏穿過林間的晚風,如清晨的每縷陽光,陪伴在你不經意的時候。
4、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5、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6、要得健全幸福的人類,須得有健全幸福的母親---郭沫若
7、從母親那里,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講故事的快樂。
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9、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10、像大海一樣廣博,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甘甜,像蠟燭一樣無私,像時間一樣無止無境。
11、母愛是一座高高的山。無論你有多大困難,她總是依靠的屏障。那高聳的身軀,為你遮風擋雨,令你心安神怡。
12、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13、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14、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15、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6、母愛是一條長長的路,是漂泊天涯的縷縷思念。無論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延伸生長。那悠悠的牽掛,那諄諄的叮嚀,為你指點迷津,排除旅途荊棘。
17、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18、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19、有一種愛被世人所贊頌,有一種愛可以讓人每時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溫熱這種愛就是母愛、母愛像火紅的太陽,母愛像黑夜里的油燈,母愛像冬天里的毛衣,母愛更像山間的溪水,一點一滴的細流匯成潺潺的溪流,一點一滴的關懷匯成濃濃的母愛。
20、母親您是大河,把我這小舟送到對岸。母親您是雨傘,在我困難時保護著我。母親您是本書,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2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22、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23、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24、記憶中的母親啊!最心愛的戀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歡樂,所有的情誼 ——法國
25、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 ——鄭振鐸
26、母愛的偉大在于母愛的無私。
27、母愛是指路的明燈,讓我們看清前進的方向,獲得信心。
28、母愛是迷航的燈塔,指引著前進的方向;母愛是冬日的陽光,溫暖著赤子的心靈;母愛是盡職的衛士,保護著幼小的生命;母愛是春天的細雨,滋潤著干涸的土地;母愛是秋天的金黃,展現著豐收的喜悅。
29、母愛就像太陽,無論時間多久,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溫暖。
30、母愛是多么的偉大啊,雖然您跟我隔了一個大西洋,但我知道,您一定在異國他鄉想念著我們。如果,沙田肯給我一個機會,我會撿起母愛,將它溶在心里,我不會再失去一個完整的母愛。
31、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拙 ——日本
32、母愛就像陽光,感覺到的想到的都是暖暖的!
33、母愛是在獵人的陷阱中,母狼望著被打死的小狼而在月夜下嗚咽的嚎叫。
34、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35、母愛就像太陽,無論時間多久,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溫熱。
36、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37、母愛是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盎然的綠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氣清新百花繽紛彩蝶飛舞。她是唯一沒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凈土。
38、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39、不要讓母親的拒絕成為我們自私的借口,不要因為她的年紀而忽略母親的存在和需求。
40、當母親逝世時,我身心交瘁,簡直要垮掉,我幾乎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
41、母愛是體貼、慰藉、寬容、理解、善良、慈祥的源泉。母愛之情,驚動天地,感泣鬼神。
42、母愛是盎然的綠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氣清新、百花繽紛、彩蝶飛舞。她是唯一沒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凈土。
43、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44、我的生命是從睜開眼睛,愛上我母親的面孔開始的。
45、母愛是什么呢?我給不出確切的定義,我只知道出世之前她就急切的等待著我,在我成長中呵護著我,纏繞著我,這種愛甚至是滲入進我每一個毛孔,直至耗盡她自己,而我卻很晚才懂得
4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47、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48、母愛是慷慨的,她把愛灑給了春露,灑給了秋霜;留給了晨曦,留給了暮靄;分給了棄嬰,分給了遺孤;而惟獨忘了她自己。
49、母愛永遠是不知疲倦的。
50、母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
51、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
52、母愛是純潔的,總在你遇到風雨時悄然而至,給你慰藉和力量。
53、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
54、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
55、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56、母愛之恩,與江河同流,與日月同輝。
57、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58、母愛是溫暖心靈的太陽,母愛是滋潤心靈的雨露,母愛是灌溉心靈的沃土,母愛是美化心靈的彩虹。
59、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60、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法國
61、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62、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63、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64、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65、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