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時間:2023-01-17 10:42: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專業畢業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第1篇

論文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以學生所學專業課的內容為主,不應脫離專業范圍,要有一定的綜合性,以下就是由編輯老師為您提供的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一)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成瀆職犯罪主要構成主體

近年來,由于執法壓力不斷增大,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作為一類特殊的執法主體,其數量在不斷增加。然而由于素質不高、收入偏低、法律和責任意識淡薄等原因,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雖然往往手中職權不大,但仍然很容易濫用職權或懈怠不作為,是瀆職犯罪的主要構成主體。從黃埔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瀆職案件看,犯罪分子為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的占全部瀆職案件的55.2%。瀆職犯罪案件中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罪案件所占的比例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凸顯出對這一群體行使的公共執法職能加強監督管理的緊迫性。

(二)多表現為濫用職權,往往伴有利益交易

2011年以來,黃埔區人民檢察院查辦的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瀆職犯罪案件中,87.5%犯罪分子涉嫌的罪名均為濫用職權罪。同時,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濫用職權犯罪的利益驅動十分明顯,均與受賄、索賄行為相互交織,甚至圖的僅僅是小恩小惠,如辦理的城管系統羅某、朱某等5人濫用職權系列案,涉案的城管協管員僅是收取了無牌商販小額現金和香煙的好處,即不惜濫用職權搞亂正常市場秩序,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因為貪圖小利而觸犯刑事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反映了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法律意識的淡薄以及對職務廉潔性認識的缺失。

(三)內外勾結特征明顯

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往往與非從事公務人員相勾結,以正常的經濟交易為幌子,為權利尋租散布煙幕彈并提供媒介,從中收取回扣和好處費,實現曲線受益。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查辦的黃埔勞動就業培訓中心吳某濫用職權案,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獲取農民工培訓生源信息后,將生源私自截留并介紹到廣州市某人力資源培訓學校,并收取該學校的回扣;又如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機動車尾氣路檢組紀某、陳某等6名檢測員涉嫌濫用職權、受賄案,檢測人員利用職務便利,超越職權,違反規定,與社會人員楊某相互勾結,違規要求尾氣排放超標的車輛到楊某指定的修理廠進行檢修從而收取楊某好處費。紀某、陳某等5名機動車尾氣檢測員長期在室外工作,環境檢測中心站缺乏相關的監督制約機制,其工作表現也根本無法準確掌握。正是由于主管部門對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管理的松散以及對其行使職務行為監督的缺失導致內外勾結輕而易舉。

(四)瀆職造成執法不公損害執法公信力

受委托從事公務人員瀆職犯罪的最直接后果是執法不公,嚴重損害了執法公信力,引發執法者與被執法者之間的隔閡和不信任,導致執法矛盾不斷升級。如辦理的城管系統羅某、朱某等5名協管員濫用職權系列案,該5人在利用管理無牌商販職權,索取小販好處費后,放任無牌商販非法占道經營,對其他沒有給好處費的無牌商販則進行驅趕或通知城管部門到場處罰,執法不公行為引起了群眾強烈不滿,導致區城管部門履職過程中多次遭遇暴力抗法事件。又如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機動車尾氣路檢組紀某、陳某等6名檢測員涉嫌濫用職權、受賄案中,該6人檢測員利用機動車尾氣檢測執法的便利,謀取暴利,該事件影響惡劣事件,經媒體曝光后引起了廣泛的異議。

第2篇

本文作者:余景波 單位: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參與指導物業管理專業畢業論文來看,民辦高職學生論文普遍存在以下問題。自己東西少,抄襲嚴重現代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下載各種信息的便利。從網絡上搜集畢業論文相關資料成為可能,這樣造成學生大量下載資料,大篇幅引用,而自己的見解非常少。復制率大往往造成畢業論文整體質量不高,嚴重制約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這對民辦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消極影響。內容不規范,不符合要求一些學生的畢業論文盡管是自己獨立完成,但是內容和結論,大多是課本或期刊早就存在的東西,這樣造成文章內容陳舊,毫無新意。例如物業管理專業學生引用的物業管理方面法律或條例大多是上世紀90年代的,近年來的物業管理法律或條例被引用的不多。學生論文整體布局不規范,缺少論文組成要素,尤其是參考文獻書寫不規范,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重點內容不突出,有些論文還存在“跑題”現象。師生交流少物業管理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在理論上講時間比較充裕,然而實際上這一學期學生大多在單位實習,甚至有少數學生還在外地實習工作,因此教師很難當面給予他們針對性指導,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少。交流的主要方式是郵件或QQ,這樣論文中存在問題難以解釋清楚。只是在答辯前幾天,學生才主動和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這樣造成教師難以在短時間內給予有效指導,所發現的往往只是畢業論文中的小問題,這對論文整體質量提高沒有太大作用。

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選題要和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一致。但是,目前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基本上采用普通高校畢業論文模式,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而忽視實踐性。這樣畢業論文就不能充分體現民辦高職專業的職業性和崗位性要求,也不能體現民辦高職學生的專業特長。由此,造成畢業論文選題普遍偏離民辦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凸顯不出民辦高職教育特點,也沒有顧及民辦高職學生實際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學生撰寫論文的困難度,也給學生草草了事、大面積抄襲他人論文提供了理由。民辦高職院校生源因素目前,民辦高職院校生源主要來自應往屆高中畢業生,甚至有些生源來自初中畢業生。在現行高校招生體制下,民辦高職院校往往處在高考錄取最后一個批次,在這一批次中學生分數比較低,知識基礎較差,具體表現在這部分學生文字處理能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不是很高,概括、歸納、總結及提煉能力欠缺,很難把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觀點表達出來。因此,民辦高職學生撰寫理論性畢業論文存在很大難度,一些學生為了畢業,只能抄襲、找人論文,應付了事。此外,民辦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部分學生對進入民辦高職院校學習心里不滿意,沒有個人職業規劃,因此學習缺少興趣和能動性,在畢業論文上表現為不主動聯系教師,對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少數學生根本不理會教師的修改意見,原封不動上交論文。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管理因素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然而,學生在最后一個學期把精力大多用在找工作或畢業實習上,放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和精力很少。在整個畢業論文期間,指導教師只能通過郵件、QQ、電話等方式與學生聯系,不能面對面交流,這種方式使得指導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往往是學生難以理解教師的意圖和要求,事倍而功半。此外,民辦高職學生沒有開題報告這一過程,學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該搜集哪方面資料,教師也不能提前了解學生撰寫內容。指導老師因素民辦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不穩定,師資水平不高,具有指導畢業論文經驗的教師比例不高,也是影響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原因。民辦高職院校教師待遇普遍不高,不能激起其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興趣,表現為不能認真對學生畢業論文提出修改意見,往往是草草了事;民辦高職院校師生比例失衡,教師承擔繁重教學任務,一個教師指導幾十個學生的畢業論文,在時間有限情況下,教師不可能對每篇畢業論文給予針對性指導;專業教師缺乏,不能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專業指導,往往是非本專業畢業教師指導本專業畢業論文,教師根本不能提出建設性修改意見;有些專業教師自己都弄不明白,更不可能有效指導學生。

提高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質量措施

針對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主要問題及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現提出以下幾點措施,以求對癥下藥,提高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質量。擬定符合民辦高職教育特點的畢業論文主題選題是畢業論文第一步。要根據民辦高職教育特點及民辦高職學生實際水平,盡可能做到畢業論文主題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論文篇幅適中,不必要求面面俱到,重點突出、結論合理就可以。畢業論文題目擬定要和本專業骨干教師一起研討,這樣可以確保畢業論文主題質量,避免出現偏差。嚴格畢業論文管理工作首先,抓好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這一環節可以安排在學生寒假前完成,避免和學生實習、找工作的時間沖突。通過開題報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完成選題,擬定寫作大綱,并幫助學生完成參考文獻搜集工作;其次,做好畢業論文中期檢查。這個階段重點檢查學生畢業論文初稿,針對初稿提出格式、專業知識以及撰寫內容方面修改意見,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需要修改的部分;最后,做好組織答辯,此時教師要配合學校畢業生答辯安排,嚴格審查學生論文,確保畢業論文質量。嚴格指導教師管理民辦高職院校隊伍在師資水平、教師專業結構以及師生比等方面不像普通公辦大學那樣合理。因此,為了確保畢業論文質量,必須嚴格指導教師管理。可以通過培訓讓沒有專業知識背景和經驗的教師具備指導畢業論文能力;必須要求指導教師具備應有責任心,認真對待所指導的每一個學生;盡量讓骨干教師協助指導年輕教師,避免畢業論文出現專業知識上的錯誤。

結語

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問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隨著民辦高職院校教育質量、教師待遇、師資水平不斷提高,民辦高職學生畢業論文存在問題也會逐步得到解決,畢業論文會更加符合民辦高職教育特點,符合學生專業和自身水平,也會更加凸顯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p#分頁標題#e#

第3篇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畢業實踐;畢業論文

引言

畢業設計與論文環節是高校大學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該環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開放性,以及廣泛的社會參與性。它是學生在系統掌握了基本理論及專業技術知識基礎上進行的科研活動,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也是學習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它不僅僅是一個數學環節,更重要的是它使學生開始進入設計、研究、管理等領域。通過該環節可以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業務工作基本技能、調查研究、論證、計算、查閱文獻資料、綜合分析與寫作能力,以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能力的目的。可以說沒有哪一門課程或環節能夠達到如此全面訓練學生各種能力的目的。然而,近些年來高校畢業實踐論文質量呈下降趨勢,假大空、抄襲現象時有存在。如何改進才能制止這種現象,以保證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質量,目前已成為高校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

一、財務管理專業的特點及其畢業論文的難點

自從1998年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以來,財務管理專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國內外財務與金融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歷史、現狀及其趨勢,掌握財務學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財務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關財政、金融和企業財務方面的法律、方針和政策,成為具有較深的財務學理論素養和現代金融意識并能運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業務操作的財務與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財務管理屬于軟科學,財務管理研究的對象是主觀世界,研究問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財務管理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過程,包括到實習單位跟崗(或頂崗)、調研、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對學生來說除了要具備專業能力外,還要具備文字、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這實際是學生綜合知識、綜合技能、綜合素質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和檢驗。財務管理的畢業論文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畢業論文資料、素材獲得難

畢業論文通常應利用畢業實習來獲取相關的實踐素材,畢業實習一般應在實際工作崗位進行。相對而言會計專業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對口的實習崗位,學生可以到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崗位實習會計業務,或者去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審計業務,而財務管理屬于企業較高層次的管理工作崗位,財務管理專業實習內容常常涉及企業的商業秘密(如需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如投資、成本、利潤、稅金、價格等),學生實習幫企業干活不多,卻要給企業增加很多麻煩,所以企業一般不愿接納,更不愿意提供有關資料數據。

(二)畢業論文寫作主觀性強,無一定之規

財務管理的畢業實習論文環節的特點是主觀性強,論文寫作無一定之規。由于有的實習單位實習內容不能事先確定,因此論文題目、論文素材、寫作方法及內容的選擇都需要通過學生在實習中了解企業情況后自行確定。整個畢業論文環節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能針對企業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學生精通有關專業知識并對實習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有深入的了解,還要涉及國家的方針政策、市場因素、技術經濟因素等,需要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及寫作能力。這常常使得學生在畢業實習的一段較長時間內,以及論文寫作初期均感到無從下手。因此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若要寫好很不容易,但若寫成假大空,則花不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就可完成。

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實習安排方面的原因

過去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與院校可以有同一系統的歸屬關系,對于學生的畢業實習企業比較愿意接納。學生實習前,先由教師去企業了解情況確定題目,再由教師帶學生去企業實習,能作到實習內容與論文題目內容相結合,有了問題也可及時解決。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已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院校與企業無隸屬關系,由于財務管理畢業論文環節具有實習調研等上述特點,企業一般不愿接納學生實習。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畢業實習單位只得由學生通過親朋好友自行聯系解決。實習時間安排在最后一學期開學后的前幾周,多數學生由于事前對實習單位情況不了解,所以論文題目事前不能確定,只有通過實習一段時間了解情況后才能確定。實習結束后回學校進行論文寫作時間大約十周,答辯時間一般為六月底。

上述實習安排在客觀上會造成以下弊端:

1.畢業實習不能針對論文題目內容作到有的放矢。

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會產生以下弊端:一是學生無經驗,聯系的實習單位不一定合適。有的實習了二、三周才發現實習單位不正規,原始資料、數據不足,再換單位已浪費了很多時間。由于實習收集不到論文所需的資料數據,寫論文如同無米下鍋,這是論文假大空的重要原因。二是老師沒有跟班帶隊,有的學生在外地實習與教師相距遙遠,不便于教師監督指導。

2.畢業實踐論文環節在時間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證。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分配不再由學校分配而是要自主擇業,供需雙向選擇。畢業實踐論文環節在時間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證有以下原因:

1.受考研的沖擊:考研時間正值畢業論文實習前期,學生無暇顧及實習單位的安排;此外個別院校為了便于學生考研,允許學生緩考,緩考時間正值畢業論文實習期。

2.受就業的沖擊:畢業實踐論文寫作時間正值學生就業找工作、面試時間。

3.受最后補考的沖擊:給予大學四年中課程不合格學生的最后一次補考機會的時間也與畢業論文實習期重合。

4.其他原因:有的學生還要打工掙錢,或是為了償還上學貸款、或是為了旅游。

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處于畢業時期的學生諸事纏身,難以將時間與精力全部投入到畢業實踐、論文寫作中去。上述市場經濟對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造成高校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重要客觀原因。(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有些院校對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認識和安排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對經濟體制發生了根本變革形式下的畢業實踐論文教學工作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仍然沿襲原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在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情況下更是缺乏對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有的院校對畢業實習論文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檢查和評價標準,或者有標準不能認真貫徹執行和具體落實。管理部門人員短缺,管理經驗不足,有的學校無相應的管理和指導機構(如不設校系兩極答辯委員會等)。

2.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要求不規范、不完整、不具體,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結果無質和量的具體標準,尤其是不合格的下限不明確,采取能放就放的態度。

3.對青年指導教師缺乏業務培訓工作,指導教師的指導資格認證和指導質量控制不嚴。一些青年教師未經培訓就參加指導工作,由于缺乏指導經驗和相關的知識,無法對學生實習調研、論文寫作進行有效指導。

(三)教師方面的原因1.有的教師對論文指導不重視,責任心不強,精力沒有放到指導上。對學生實習調研不過問,放任自流。還有的教師對學生的畢業論文一字不批,一字不改,有的論文題目存在明顯問題。

2.指導教師數量短缺,有的一人指導多名學生。

3.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學生在論文中反映出的問題,有的追根尋源實際是教師的水平問題。

(四)學生存在的問題

1.投入到畢業實習論文寫作上的時間與精力不夠。其主觀原因在于學生對畢業論文不重視,認為論文寫的好壞都可以過關,其客觀原因在于畢業實習論文寫作在時間上受到就業、考研、補考等沖擊。

2.寫作能力欠缺。有的學生不懂什么是論文體裁,錯字漫天飛、詞不達義、語言表達能力差,綜合分析能力不強。究其原因在于平時學校較重視對學生進行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寫作訓練。如平時的作業、考試客觀題多,主觀題少,更缺乏論文寫作訓練。有的學生在大學四年中從來沒有接觸過論文,到畢業時,一下要寫一萬多字的畢業論文,并且要求理論聯系實際,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難度確實不小。

三、提高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從近幾年實際情況來看,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實習論文教學環節確實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響和制約,但關鍵在于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能否跟上,為此建議采取下列改進措施:

(一)實習安排上的改進

借鑒國外院校經驗,平時應增強調研寫作實踐環節,為畢業實習論文寫作提早做一些鋪墊。

1.學生從進入大三專業課的學習后,可利用假期布置一周左右的小調查或小實習,開學提交調查報告或實習報告,以培養學生社會調研實踐能力,為畢業實習調研提早做一些鋪墊。

2.平時的作業、考試應有一定比例的主觀題,在有的課程中應增加小論文的寫作訓練。以培養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及寫作的能力,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管理上的改進

院校各級領導應提高對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重要性的認識,做好轉軌變型工作,即將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由計劃經濟模式轉變為市場經濟模式。在深入細致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特點基礎上,制定相應對策。建立一套完整的畢業實習論文管理制度和質量評價標準,并始終認真貫徹執行這些標準,實行校、系、教研室三級管理的措施,嚴把質量關。

(三)教師方面的改進

建立一支學術水平高、有責任感、敬業精神強、整體素質高的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畢業實踐論文質量的基本保證。

1.要重點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嚴把指導教師資格認定關。

2.對每位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量應有合理的限制,以講師為準一般以不多于3人為宜,助教一般不得獨立任指導教師,以保證指導質量。

3.加強指導教師的責任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嚴把論文質量關,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應貫穿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全過程:

(1)實習前教師要向學生布置實習、調研和寫論文的大體步驟、方法、內容。使學生對實習、調研、論文有個大體了解。要使學生作到三個明確:

第一:明確畢業論文的目的與任務;

第二:明確畢業論文的總體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及應該達到的要求;

第三:明確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及各項規范性要求。待學生實習一段時間確定論文題目后,再下達具體任務書。

(2)實習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及時指導。

(3)學生論文寫作階段每周至少與學生見一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應保留修改學生論文的初稿,以便檢查。

(4)建立競爭機制,畢業論文應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

(四)不拘形式,讓學生真正從此環節收益

畢業實習的形式應多種多樣,一是建立校外畢業實習基地,以保證學生畢業實習質量及有關資料、數據的獲取。二是通過在校期間的模擬實踐,以彌補學生難以接觸實際工作中的財務管理問題。具體可以采取案例實踐或ERP沙盤仿真實驗。通過模擬實踐,讓學生扮演財務經理角色,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參考文獻】

第4篇

【摘  要】會計類《對具有法人資格的保險機構的研究》,對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法人資格;保險機構;財務研究

各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博弈過程就形成了一般的貿易規則,體現在保險服務貿易方面就是各國對本國保險市場的開放通常采取的是商業存在的形式,對保險跨境交付很少做出承諾。

這是因為保險產業的特征要求保險提供商對于保險標的要求相對對稱的信息,從而對承保風險、保險費率、準備金比率等保險合同的根本性條款進行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有效的評估和衡量,從而降低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的產生。

分析基于這樣的原因,保險經營要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對待海外保險公司的問題上,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通常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在東道國設立具有法人資格的保險機構才可以開展商業保險業務,并對其企業形式、資本結構、地域和業務范圍做出相應的要求。

如果成員國對跨境交付做出過多的開放承諾,就相當于允許海外保險公司通過東道國境內的人進行保險經營活動,其他市場準入的限制和監管措施就形同虛設。

 

而境外消費由于是東道國居民在東道國國境之外進行的保險活動,分析本國的監管機構沒有管轄權,無法進行過多的直接限制,但是可以通過外匯等其他手段進行間接監管,限制本國被保險人購買海外保險公司的服務,減少資本外流。

自然人流動主要和保險專業性的輔助人員有關,如保險精算、財務、保險指導等專業人員進入東道國進行保險服務活動,這些活動是個人提供自己具有的專業知識和智力性勞動,而且多數是在跨國公司內部進行的,各國通常也沒有過多的限制。

(法律類相關論文或者管理類相關畢業請聯系本站51lunwen.com)

參考文獻:

[1]李若山?法務會計———二十一世紀會計的新領域?會計之友,2000,1:10—11

第5篇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也反映了一個時展的特點并且與之相適應。關于社會學的論文題目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1社會學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優秀大學生社會學論文題目1.淺析大學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現狀

2.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現狀研究--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為例

3.在華韓國留學生文化智力對文化認同的內隱影響研究

4.大學藝術與禮儀教育滲透研究

5.讀懂“90后”才能獲取真正的生力軍

6.高校學生自殺原因分析及對策

7.關于綜合性大學開設禮儀課程的探索

8.信任與公平:青年社會心態的區域比較

9.淺析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10.試論專業化.職業性社會工作推進的必要性與發展趨勢分析

11.高校“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建議

12.民族院校家庭經濟困難生社會價值人際交往發展需求研究

13.民國時期女大學生婚姻觀研究

14.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訴求的課程實訓模式--以公關課程為例

15.“社區為本”的兒童保護服務本土化模式創新--以佛山市里水鎮“事實孤兒”保護項目為例

16.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婚戀觀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為例

17.穗.港兩地青年學生的交流與融合

18.90后男大學生穿著行為分析

19.雙語教學在社會工作專業的應用性分析

20.羅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網絡大數據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進展

22.對高校經濟統計基礎知識的研究

23.統計學專業就業難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

24.基于社會認同理論的社工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

25.新常態下社會思潮的存在邏輯與新表征

26.大學階段數據分析師的培養研究

27.社會工作如何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

28.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現象的探討

29.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親環境行為探討

30.高職院校開設禮儀課程的意義探析

31.中國當代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

32.實踐性教學在女性學課程體系中的運用

3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聲望排序及變遷研究

34.基層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輔導改革初探

35.社會信任對網絡公民參與的影響--以大學生網民為例

36.“小組工作”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的實踐報告

37.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

38.對高校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別意識與女大學生就業質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調查

40.國外青少年移動網絡通訊設備使用情況研究綜述

41.甘肅省大學生自殺意念與羞恥感.述情障礙.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

42.農村大學生“訴貧傷害”的社會學分析

43.癥結與解決:受懷舊風影響的大學生戀愛觀

44.關于提高開放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效果的探討

45.論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原因

46.家庭依戀模式對杏林學院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個案研究

47.當代女大學生性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48.大學生親密關系暴力的相關研究評述

49.社會工作人才保障激勵機制研究--以南京市為例

50.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對大學生“低頭族”的啟示

51.湖北高校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狀況的實證分析

52.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調查與分析--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

53.改進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教學方法及其意義

54.信息化環境下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教學改革的研究

55.論當前我國社會的四種非理性文化心態

56.微時代環境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共同體”研究

57.信息技術女性用戶對信息技術設計的影響

58.關于高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滿意度評價

59.大學生親子關系與朋友關系的相關研究

60.常見校園犯罪的法律說明及其預防

法律社會學論文題目選題參考1.涉罪未成年人異地社會調查制度現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調查制度的司法對策--以廣州市的審判實踐為樣本

3.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理解與完善--兼論《刑事訴訟法》第275條

4.我國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別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險性調查的理念確立和機制構建

6.少年司法分立論

7.“打人命”:農村青年婦女自殺特殊干預的一般意義

8.校園虐童行為模式與預防對策研究

9.社科法學的知識反思--以研究方法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與女性的自由--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法學的主張及其影響

11.中國青少年網絡犯罪研究綜述

12.“封存”還是“消滅”?--評新刑訴法犯罪記錄封存條款

13.“罪錯未成年人新聞報道的權益保護與法律規制”研討沙龍綜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辦案機制創新研究--以玄武區檢察院“協作式”辦案制度為視角

15.江蘇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實證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預防現狀為調研對象

16.社區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系統調查研究--以上海為例

17.我國少年司法的困境與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機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寬恕”在國家心理中的體現

20.司法社工職業的獨特性

21.論強制辯護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中的適用--以《刑事訴訟法》第267條為中心

22.我國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立法研究綜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學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區矯正

25.試論青少年法制觀念的培養

26.從性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學研究的未來課題

27.關注弱勢群體--女性主義法學的啟示

28.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觀及其啟示

29.青少年犯罪預防中的“兒童參與”--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證據適用的沖突與重構

31.兒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輕罪案件非刑罰化處理之構想--以刑事和解為視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別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中社會調查制度的實際運用與分析

35.論我國未成年人人格調查制度之完善

36.寬嚴相濟語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釋疑及完善

37.可能性與空間考量:精神障礙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會學視角下的男性自殺問題研究

39.論大學生犯罪是否從寬處罰及其完善

40.新時期重慶市青少年犯罪研判與對策

社會工作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1、家庭暴力問題解決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2、流動兒童城市適應性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會工作事務所中社會工作者的激勵狀況研究

4、社會工作視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問題研究

5、社會工作教育對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影響

6、關于最低生活保障與社會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災害社會工作的本土實踐:一種優勢視角的分析

8、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婦女社會支持網絡的服務研究

9、社會工作對自閉癥家庭的干預研究

10、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偏差行為矯治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11、醫務社會工作實習研究

12、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問題研究

13、整合式社會工作方法介入流動兒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軍休干部服務中的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研究

15、民辦社會工作機構運行模式研究

16、資源依賴視角下社會工作機構服務質量研究

17、社會工作機構資源動員模式研究

18、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際交往的探討

19、“三社聯動”機制推動廣州城市社區社會工作發展的研究

20、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能力現狀分析

21、社會工作機構人力資源管理滿意度調查

22、新形勢下沿海地區農村社會工作問題研究

23、傷殘人群社會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會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養老的模式研究

26、專業社會工作與中國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探討

27、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

28、欠發達地區社會工作發展路徑探析

29、增權理論視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會工作個案幫扶途徑與方法研究

30、社會治理視角下新疆社會工作示范點的發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嵌入”公辦福利機構問題研究

32、青少年厭學的社會工作個案介入研究

33、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與倫理抉擇

34、從社會工作機構的成立看本土性社會工作的發展

35、社會工作視角下和諧醫患關系構建研究

36、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和整合

37、社會工作方法在改善醫患關系中的運用

38、資源依賴視角下社會工作機構服務機制探析

39、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明確組織使命與發展道路方法的研究

第6篇

摘 要:由于商譽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商譽會計的研究對指導實踐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商譽的特性、會計處理的特殊性、滿足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方面論述商譽與無形資產的關系,認為將其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比較合理。此外,本文從自創商譽的確認與否、自創商譽與外購商譽的不同處理方法等問題對會計信息的影響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商譽;自創商譽;無形資產;會計信息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不斷有企業進行兼并、收購,而且購并規模不斷擴大。如麥道與波音、埃克森公司與美孚公司、奔馳與克萊斯勒等大筆收購案例。在購并中,商譽不僅能使收購公司獲得未來盈利能力,且成為被收購公司重新配置生產資源的重要內容,商譽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因此,對商譽會計的研究對指導實踐、推動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商譽的定性及有關商譽對會計信息的影響方面對商譽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1 對商譽的定性傳統觀點認為,商譽屬于無形資產的一個項目。例如,亨德里克森在《會計理論》的“無形資產”專辟出“商譽”討論。葛家澍在《中級財務會計》中將商譽作為“與企業整體相聯系、不能單獨認定的無形資產”而歸入不可辨認無形資產中。注會教材中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不具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商譽等”。但是筆者認為,應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項特殊的無形的資產進行特別的會計處理。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首先,與一般無形資產相比,商譽有如下特殊性。其一,它無法同企業整體脫離單獨用于交換;它體現的是企業整體價值。其二,有助于形成商譽的因素不能用任何方法或公式單獨計量。其三,商譽價值可能會因構成要素發生變化而頻繁波動,不像大多數資產一樣具有相對穩定的價值。其四,商譽無法定有效期限。它是在企業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一種無形經濟資源,通常,經營年限愈久,商譽價值愈大。沒有任何一條法律給商譽規定有效期限,會計實務中將由于控股合并而產生的商譽在一定期限內攤銷只是一種會計慣例,其有效期限是主觀臆斷的,并非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第二,商譽的會計處理與其他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差別很大。即使認為商譽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應看到,其會計處理非常獨特,比一般無形資產要復雜得多。因此,對它單獨制定會計準則會更加方便。目前,許多國家有關無形資產和企業合并的會計準則都涉及商譽,這就難免重復。我國如果對商譽單獨制定準則,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購并商譽數檢查考核和評價是內部會計控制鏈條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應包括:①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考核,在此基礎上,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提出改進建議。②對執行內部會計控制成效顯著的單位、機構和人員給予表彰,對違反內部會計控制的提出批評和處理意見。內部會計控制的檢查、考核與評價,應由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或上級單位的財務審計人員具體負責。要形成制度,堅持企業自查與上級單位組織檢查相結合,至少每年組織進行一次,并且同對企業經營者的年度考核獎懲掛鉤。值得指出的是,檢查、考核與評價只是手段,其意義在于,督促企業各級管理主體不折不扣地認真執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以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2005年1月6日額日益增大的今天,按照重要性原則,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單獨制定會計準則,并且在會計報表重單列項目進行披露,是合情合理的。第三,分離商譽進行特殊會計處理將會更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的需求。由于商譽在企業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將商譽分離出單獨反映應更能滿足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一個企業真實情況及發展潛力的了解,從而有助于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單獨進行反映,將會更加清晰的認識它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發揮的作用,從而指導實踐并能滿足高質量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需求。關于商譽的定性問題,有這樣一種觀點,商譽的“管理整合效率觀”值得我們思考。目前,會計理論界有這樣一種趨勢,即將現行的財務會計(扣除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會計和人力資源會計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為報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更與決策相關的信息。這樣一來,商譽所反映的就是特定企業總價值與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人力資產價值之和的差額部分。這部分差額是企業管理整合的效果所在。而管理學界對管理的最新定義為“管理是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成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根據這一定義,商譽毫無疑問是管理層整合效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一種體現。換句話說,商譽是衡量企業管理整合效率的重要尺度。所以,在未來的財務會計體系中,商譽也不是一種無形資產。

2 商譽有關問題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前不久在云南大理舉行的關于會計國際化的會議中,馮淑萍部長又著重強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要求提供高質量會計信息。這表明在今天的會計研究中,會計信息問題的研究仍不過時。以下我將從兩個方面來談一下商譽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問題。

2•1 自創商譽的確認與否對會計信息的影響。歷來會計界以自創商譽價值難于進行可靠計量,確認其易導致企業資產虛增等為理由而不確認自創商譽。但是我認為,確認自創商譽給會計信息使用者帶來的好處將會大于不確認。

2•1•1 我們所說的可靠性是一個相對概念對任何事項的可靠性,我們只能說有高低之分。在可靠性不太高的情況下,若此信息對會計報表使用者密切相關,那么按照會計的目的,就應對此信息進行確認。而且,隨預測科學的發展,較準確的預測企業未來每年盈利及其帶來的現金流量,并選擇合適的貼現率,進而計算出自創商譽的價值會變得可行。

2•1•2 確認自創商譽符合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原則自創商譽作為反映企業具有超額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時提供,就既不能滿足經營者正確受托責任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各方進行正確決策的需要。

2•1•3 確認外購商譽而同時漠視自創商譽,不符合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例如,對于一個具有超額盈利能力的企業,在出售之前,會計報表上不反映商譽和商譽的攤銷,而是在出售時,在購買方的資產負債表上,按購價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即各種有形和可確指無形資產公平市價總和與負責總額的差)的差額反映商譽,并在規定年限進行攤銷時,同時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商譽價值的減少和損益表中管理費用的增加。既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又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出售前后同一企業會計資料不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只確認外購商譽而不確認自創商譽,使得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商譽的價值不能反映企業整體的商譽,這樣的信息會給報表使用者產生誤導自創商譽與外購商譽的不同處理方式影響業績評價指標。企業從外部購入商譽的方式,可以獲得賺取未來超額盈利的能力,同樣,企業通過自身努力,也可以獲得賺取未來超額盈利的能力,這便是創造自創商譽。

--> 但由于會計慣例及會計準則都是要求不確認自創商譽,故具有相同的創造未來超額盈利能力的兩家企業,就會僅僅因形成盈利能力的源泉不同而體現出不同的財務圖景:外購商譽因不同的處理方法使企業的多項業績評價指標發生變化;自創商譽因不允許確認而不對企業產生任何影響,當然也不會使業績評價指標發生變化。而且,將自創商譽這一與企業管理當局業績密切相關,且自創商譽本身就能說明企業管理當局業績的因素不予反映,顯然是欠合理的。

[參考文獻]

[1]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無形資產研究—全國第二屆無形資產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 閻紅玉•商譽會計,中國經濟出版社.

第7篇

論文內容摘要: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發展,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根據學科專業特色,在藝術設計院校中開展大學生自主創業教育,是藝術類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創業技能教育應該是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使之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才能更好地達到創業教育的效果。

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很多的因素和條件,如啟動資金、場地、設備、人脈等外部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學生個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技能、系統的創業知識及管理能力等內部因素。如果這些內、外部因素都具備,還需要等待機會,即商機。從藝術設計的行業特點來看,一些專業的創業資金門檻相對較低、設備簡單,啟動時資金投入較少,場地要求也不太高,經營風險不太大,所以容易起步。一些藝術類學生的家庭條件相對要好一些,創業所需的資金容易籌集。從藝術類各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自主創業者人數較多,藝術類大學生比較適合自主創業。

一、當前高校開展的創業教育存在一些弊端

我國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9年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最早提出了“創業教育”,主要是指對青年的事業心、進取心、冒險精神等的培養。①目前的創業教育是指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是以能力而非以學歷為導向的教育,它是大學生創新教育的深化,是提高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開創性個性和創業精神的教育。②通過教育,大學生具備一種創造性意識和精神,以及積極創造和把握機會的能力。③

當前高校的創業教育工作基本上落實在學生管理部門,一般由學工部牽頭,學生承擔具體的工作。從當前開展的情況看存在著一些弊端。

1.導師隊伍缺乏創業的實踐經驗

當前在高校負責創業教育的“導師”,其中一些是行政工作人員,偶爾請幾位從事法律、市場營銷、管理學等教學工作的專業教師來做講座,較少有實際創業背景的資深教師,高校開設的就業指導教育中也沒有足夠的體現創業教育的內容,故而一些導師對學生科學地選擇并確定創業意向難以提供幫助,學生就缺少必要的創業風險教育。雖然組織創業專項講座,邀請一些校外成功企業家和優秀畢業生來校現身說法,介紹他們創業、立業、敬業的事跡,這僅對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意識的培養有一定的啟迪,但對藝術類專業畢業生在本行業創業的幫助作用不大。在藝術設計專業內應開設創業教育課,要充分調動和利用校內那些兼職創辦有設計工作室或公司的專業教師資源,他們一般擁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應請他們共同來擔任創業教育課的導師。

2.創業教育內容較空洞,流于形式

現在,國家積極鼓勵大學生實行自主創業,并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如上海、杭州等地方出臺了大學生創業培訓試行方案,并設立了專門針對畢業生的創業教育培訓中心,一些高校也成立了學生創業中心,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然而,這些教育訓練內容一定程度上局限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激情、心理技巧和國家優惠政策分析等。大學生創業僅僅靠政府支持、政策鼓勵是不夠的,家長和社會對學生創業初期難以給予承認和支持。結合大學生自身專業知識的創業技能才是他們創業的基本功,離開自身專業知識的創業在社會上是沒有競爭力的,所以結合專業知識的創業技能培養才應該是高校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將創業教育內容納入教學計劃,或將創業技能作為人才培養目標,這一設想仍然十分遙遠。畢業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雖然只是少數,但是對所有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創業技能訓練是必要的。然而,實際情況是創業教育流于形式,集中式的創業教育又不適合每一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更何況高校終究是學府,沒有創業的氛圍,一些教授、專家編寫出來的創業課程教材更有待實踐的檢驗。

3.對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創業教育針對性不強

一些藝術類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但大多有藝術創作的熱情,也有創業意識,缺少的是創業素質,如組織能力、團隊合作和身心素質等,所以對藝術類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首先應該讓他們學習諸如顧客心理學、禮儀課、人際關系學、營銷學、管理學和職業道德等相關內容。一些學校舉辦的創業講座,與藝術設計類專業相關的內容較少,應加強對藝術類學生創業教育的針對性,使他們從中獲益。

二、基于創業教育的藝術類大學生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從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看,畢業生從事創業工作的比例與其他專業的畢業生相比還是較高的。從比較成功的創業者調查中發現,創業熱情和創業意識在學校舉辦的幾次講座中也能夠得到增強。但創業素質的培養相對較難,需要長期的積累。而創業技能和系統的創業知識則可以在大學學習期間培養,高校所能做到的實際上也只有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業知識。開展創業教育不是以大學生畢業以后就馬上創業為目標,這也是為了他們以后能夠更好地就業。如果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知識融入到大學教育的整個過程,創業教育的成效就會顯現。

1.課堂教學引入創業意識

從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看出,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中純理論的課程數量不多。在這些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有創業經驗的教師應將創業意識引入到教學內容中,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從全校的公選課來看,如果在一些公選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入創業意識,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比專門開設幾門創業課的效果要好,因為絕大多數學生傳統的就業意識根深蒂固,過分強調畢業以后自主創業有點強人所難,何況在高校內有創業經驗的教師本來就比較少。

2.實驗教學培養創業技能

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業技能至關重要。長期以來,傳統教育非常強調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如果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結合創業來教學,把每次所做的實驗內容結合到創業的某一具體的工藝程序,讓學生明確實驗內容的重要性和實驗目的,將會大大提高實驗效果。而且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最先進的教學設備,向學生介紹領先的行業技術、工藝和資訊,鼓勵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不斷拓寬創業視野,逐漸熟悉并掌握創業技能。

3.藝術采風豐富創業素材

采風是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體驗生活和學習社會的重要環節,既是實踐又是教學,它通過短期而集中的訓練,使學生能夠體察自然與社會風貌,并運用課堂所學方法與技巧進行獨立的寫生實踐。通過采風環節,培養大學生發現蘊涵在自然物象中的美的能力。④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采風地點一般選擇到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或具有典型的民俗特色的地方,或以自然風光為主體的名山大川、湖泊海洋、風景優美的地方,或有特色的人文景觀、古民居建筑村落、民間藝術及民俗風情等地方。學生用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意識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相同的景觀,體驗自然造物的和諧美,容易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有創業經驗的導師指導學生時,不是局限于客觀地再現、繪畫基本功的訓練,而是引導學生通過主觀想象把自然景觀升華到形式美的境界中,并將自然景觀有意識地強化到主觀的創意中,甚至可以轉變原有的自然形象,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設計效果。所以,藝術采風能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創業素材。筆者所在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師,通過觀察大海的潮水設計出“潮之涌”系列泳裝作品,其靈感就是源于潮水涌動流轉的意境,選用不同的藍色表現潮水的層次,用白色加強層次與空間感,選用線條的流動表現潮水的動態之美。

4.社會實踐學習創業經驗

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在校期間有較多的社會實踐活動機會,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應珍惜每一次機會,教師可以結合課程設計安排大學生到相關的企業、公司、工作室去,了解各單位運行的各個環節。大學生可以利用各個假期,主動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聯系,承擔具體項目的部分工作,從中積累創業經驗。

社會實踐也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規定的一個教學環節⑤,可是從近幾年的實際情況來看,所謂的社會實踐較多流于表面化,整個學校組織幾支小分隊,分赴各地名則調研,實則旅游,與專業學習無關,與創業教育更不關聯。一些指導教師對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沒有起到較好的指導作用。

5.學科競賽檢驗創業水平

學科競賽主要側重于考查參賽者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創新意識和思維亮點,是一條培養高素質和創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⑥學科競賽不僅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次檢驗,也是一次對知識深入理解、系統整理和實踐運用的過程,還為學生發揮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所以,學科競賽的結果就是檢驗大學生的創業水平,因為學科競賽所涉及的解題方案的擬定,對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多種手段收集信息資料的能力,擬定方案以后可行性的調研,直面困難和遭遇挫折的勇氣,探索問題的毅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團隊分工、協作能力的考驗等,所有這些正是一個創業者或創業團隊所應有的素質,藝術類大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就是直接接受專家和社會的檢驗,所以要多動員和鼓勵大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科競賽。

6.建立基地開展創業嘗試

在高校建立創業實驗園是目前最典型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形式,它以各種方式指導部分學生自主設計、創辦、經營商業企業或科技公司,從事商務活動、技術發明、成果轉讓、技術服務等。 ⑦但筆者認為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實驗室重復建設,能進入創業實驗園的學生極少,大多數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另外,讓在校生創辦公司不可能在短期內出成效,大學生畢業前的創業效果難以鑒定。

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就可以為大多數學生提供創業嘗試,如筆者所在院校的服裝設計、藝術設計學生創新基地,有專業教師指導,能夠承接社會業務,讓學生動手創作,其作品直接接受社會單位的檢驗。另外,藝術設計院校的藝術展廳也可以作為大學生的創業基地,同時仍然是創新成果的展示場所,更有利于創新成果的直接轉化。如果展廳的位置理想,參觀的對象適合,一些藝術作品就可以直接變成商品,進入市場并銷售出去,這也能夠檢驗大學生設計創作出來的成果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

7.畢業設計總結創業成果

畢業設計作為創業教育深化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提高專業水平,了解本行業特點和運作方法,拓寬行業知識,為創業之路儲備個人素質涵養的最好機會。⑧經過創業嘗試的藝術類大學生在這一階段應該作全面而細致的總結,指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有關創業教育的畢業設計(論文)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從收集資料、市場調研、現場考察到后期的繪制草圖、方案整理、設計制作等方面,都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對不同階段的工作內容進行分析、整理,為撰寫論文理清思路、提供依據。同時聯系實際,對在創業嘗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在論文中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為畢業后大學生成功創業提供借鑒。

總之,創業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高校開展創業教育關鍵在于師資。若導師有創業意識和創業經驗,在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環節、教學大綱和校園文化等方面,自然會體現出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氛圍。在校內外環境的長期熏陶和影響下,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就會潛移默化地生成。因此,加強對藝術設計類大學生的綜合教育,提高其綜合能力,是開展創業教育的前提,而體現教育質量的創業技能的培養才是開展創業教育的關鍵。

(注:本文基金項目為浙江林學院教改重點項目,課題號:ZD0715)

注釋:

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紀教育宣言和行動綱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8.

②徐娟.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 2005.

③徐嬋.試論在設計藝術院校大學生中進行創業教育的構想[J].臺州學院學報,2009(2):75-77.

④張軍.從寫生到設計——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采風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3):45.

⑤劉會軍.大學生教學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69-70.

⑥周治瑜等.學科競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載體[J]. 現代農業科學,2008(5):100-101.

第8篇

摘要: 本文利用neil d. fleming 和mills1992 年設計的調查問卷, 調查了湖北某高校會計專業本科生的學習風格或傾向。統計結果表明, 單一傾向、適中、三種或四種復合方法的應用程度有極大的差異;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提供會計專業服務,如有需求,請聯系qq:142260067,電話:15221741752

無論是單一、適中、或復合傾向, 動覺和讀寫的風格, 是學生的首選和次選。聽覺的方法尤其不受學生的青睞。而且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風格的選擇上有顯著的差異。大二的學生傾向于單一傾向, 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傾向于適中或復合風格, 尤其是大三的學生特別地鐘情于vark 的學習風格。

關鍵詞: 會計專業學習風格vark

為了使學生發展他們自己的學習技能, 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 和其他專業一樣, 會計專業的教師, 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或傾向來確定和調整自己的教學風格。不進行教學風格的適應性調整, 會計教育將會失去學生和對學生感興趣的就業方向; 會計教育的實際意義也將值得懷疑。改變傳輸方法的一種方式就是在教學時考慮學生學習的風格或偏好。為了提高會計教育的效率或效果, 很多會計學者致力于學生學習風格以及依據學生學習風格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

一、文獻綜述

學習風格( learning style) , 譯為“學習類型”, 或“學習傾向”, 由美國學者哈勃特·塞倫( herbert thelen) 1954 年首次提出, 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采取的習慣性學習方式和傾向。國內關于學習風格或傾向的研究中, 絕大多數是研究中小學生的學習傾向, 對會計專業學生學習傾向的研究很少。陸根書( 2003) 從大學生的學習觀、學習取向、加工策略和管理策略等方面構造了大學生學習風格量表, 并用其對西安交通大學3125 名大一學生實施了調查。2006 年又對學習風格與學習成績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劉朔( 2005) 和沈博( 2006) 也利用kolb 的學習風格模型, 分別對西安交通大學的487 名學生和中國地質大學的125 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并先后都得出了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有價值的報告。國外關于學習風格的研究比較多, 如kolb. d.a.( 1985) 的學習風格研究( kolb's lsi) 。kolb 是學習風格或傾向研究的理論家和先驅( mckee et al., 1992) 。kolb( 1984) 認為學習是獲得概念并根據經驗不斷修訂概念的過程。學習風格可以被定義為個人的學習傾向, 對不同的層次可以使用四個基本學習模型來描述。個人傾向受遺傳、過去經歷、現在的學習環境需求的影響。依據經驗理論有四種基本學習模型, 他們分別是具體的經驗、觀察和反應、抽象的概念、積極的實踐( sewell, 1986) 。而且這四個步驟是一個循環。然而, kolb 的lsi 招致了極大的批評。而且在會計教育研究中應用kolb 的lsi 招致的批評是因為其弱精神測定特性( stout and ruble, 1994) 。nfield 的學習風格量表( canfield's lsi) 也是著名的評估學生學習傾向的工具。canfield 的lsi 與kolb 的lsi 的區別在于, 后者只是對學習的傾向進行確認, 而前者的范圍更寬, 可以衡量學習的多個方面, 包括4 個主要因素和21 個方面( barbara et al.,2001) 。教師們使用canfield 的lsi 來斷定學生們的學習傾向, 從而根據學習傾向來設計課堂討論和布置作業( francis et al, 1995) 。遺憾的是kolb's lsi 和canfield's lsi 并沒有為改進和提高會計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而且進行問卷調查的花費太高。biggs( 1987)認為, 學生們學習方法可以按照動機和策略因素來分析。lyn gow, david kember 和barry cooper( 1994) , 對香港理工大學本科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 按照膚淺的、深入的和成功的等學習方法來評估學生。認為采用膚淺方法的學生傾向于精確的復制和緊緊圍繞大綱的學習策略, 動機是為了獲得紙質資格, 并將對考試失敗的恐懼作為其短期學習動力。采用深入學習方法的學生是為了內在的動機或對某門課程的興趣, 或者在某門課程上有獨特的勝任能力而學習, 使其尋求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意義。采用成功方法的學生是以競爭和自我提高為基礎, 不管材料是否具有吸引力都能獲得最高的成績。biggs( 1987) 描述了這些為了取得競爭中獲勝的滿意度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高度組織性的、系統的學習方法。davis( 1993) 認為學習風格是個體的特征, 是個體在收集、組織和應用信息時的一種傾向或愛好。claxton 和murrell( 1987) 將學習風格分為四組。這種分類強調個人的特征, 如內向和外向; 強調信息處理過程, 如簡短的或連續的方法; 強調社會聯系———在學習環境中學生怎樣行動和反映, 如學習導向型或分數導向型; 強調指導性傾向———學習時使用的媒介, 如圖表、聽、讀或直接體驗。fleming和mills( 1992) 在1992 年設

47

vak var vrk ark 合計

各種方法合計數10 10 13 18 51

各種方法所占比例

其中:

大二

大三

大四

19.61%

5.88%

5.88%

7.85%

19.61%

3.92%

11.77%

3.92%

25.49%

3.92%

15.69%

5.88%

35.29%

13.73%

11.76%

9.80%

100%

27.45%

45.10%

27.45%

表6 三種復合傾向

表5 適中傾向

表4 單一傾向

v a r k 合計

張三1 2 8 4 15

李四7 2 7 4 20

王五1 2 5 5 13

趙六6 7 12 5 30

— — — — — —

合計329 346 395 394 1464

2003 級2004 級2005 級合計

69 份65 份72 份71 份75 份61 份217 份200

100% 94% 100% 99% 100% 81% 100% 92%

計了簡短的問卷調查vark, 用來決定信息處理過程中的感覺行為傾向。vark 分別是視覺( visual) 、聽覺( aural) 、讀寫( read/write) 和動覺( kinesthetic) 的英文字母首寫, 這些感覺行為被用來處理學習時的信息。vark 問卷調查是用來測試反應程度, 不是

--> 作為診斷的工具。本文將利用fleming 和mills 在1992 年設計的問卷調查vark, 分析某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傾向問題。之所以選用vark

調查問卷, 一是因為本文作者取得了問卷設計者的許可權; 二是因為vark 的花費成本較低; 三是因為多年的實踐明, vark 是一套有效的學習風格測試問卷。當然, 最主要的目的是我們研究的興趣所在。希望通過相關的系列研究, 能夠改進會計本科學生的教學水平。

二、vark 原理和數據收集

按照fleming 和mills 的設計( 1992) , 問卷調查由13 個多項選擇題組成, 每個題目有多種選擇, 當然也可以只選其中的一種。那些具有強烈的讀寫傾向的學生將可能會仔細閱讀指南。那些傾向于詞義的學生將可能會更關注問卷中的詞義。具有動覺傾向的學生可能會要求附加的情形或內容信息。因為視覺愛好者傾向于利用圖表、流程圖、符號箭頭、圓形、有層次的分類法和其他的能用來代表所解釋的文字的方法; 聽覺的愛好者傾向于通過演講、老師講解或和其他同學討論來學習; 讀寫的愛好者傾向于利用文字材料表述的信息來學習; 動覺愛好者是通過經驗、案例、實踐或模仿來學習。在發放問卷調查之前, 為了取得學生們的配合和真實想法的表達, 應強調該調查只用來做會計教育研究, 不做其他用途。而且須向同學們保證資料的保密性。首先從某重點工科院校的2003 級會計專業

學生中收集了資料; 又從該校該專業2004 級和2005 級中收集了資料。具體情況如( 表1) 。這些問卷調查分別是從國際會計、審計學、會計史等課堂上收集的。這里首先假設不同的課程中收集的問卷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即從哪個課堂中收集并不影響這個年級的學生在其他的課堂的答案, 或者同一年級的學生無論在上什么課程, 并不影響他們對問卷的答案。其次, 假設不同年級學生的問卷答案具有顯著的差異。第一個假設是進行分析的基礎, 其合理性不是本文論證的中心。而第二個假設,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到檢驗。

三、vark 數據分析方法

調查發現, 一些學生傾向于視覺或聽覺, 而另一些學生傾向于讀寫,或動覺。還有一些學生層現出多種傾向。首先, 我們對收集的數據, 進行匯總, 將每個同學的v、a、r、k 數據進行匯總如( 表2) 。( 表2) 中顯示,將每個年級的每個同學匯總之后, 采用下列方式, 對每個同學進行傾向歸納, 衡量的標準見( 表3) ( bonwell, 2000) 。對每一組中的單個同學, 選擇其最大的vark 值, 然后用最大值減去對應的衡量標準值, 并將小于

或等于差額( 最大值減去標準值的差額) 類型劃去, 剩余的就是某同學的學習傾向。如( 表2) 中的張三, 其vark 合計是15, 因為15

剩余的r 型就是張三的學習傾向類型。再如李四, 合計數是20, 選取3作為被減數, 7- 3=4, 踢除小于等于4 的類型, 剩余的v 和r 就是李四的學習類型。依此類推。

四、調查數據分析

按照上述計算方法, 我們把學生的選項將其學習傾向分為單一傾向、適中傾向和多種復合傾向。其中, 單一傾向又分為四種, 即v、a、r、k法; 適中傾向分為va、vr、vk、ar、ak、rk; 多種復合傾向分為var、vak、vrk、ark 和vark。整理調查數據, 我們分別計算了三個年級6個班的學習傾向情況, 并發現了如下的事實:

( 1) 單一傾向。在單一傾向中, r 和k 分別占39.02%和43.90%, 兩項合計占了82.92%。這說明讀或寫和動覺是會計專業學生單項選擇中的首選, 而且動覺的學習傾向更是優先的選擇。再從年級差異來看, 大二學生的單一學習傾向比大三和大四學生的要顯著, 占57.11%, 而大三和大四學生的單一學習傾向幾乎相同。在v、a、r、k 四種傾向的選擇中, 大二年級學生的a 和k 要比大三和大四的顯著和突出。這樣的結果或許是因

表1 調查問卷發放情況表

表2 單個同學vark 匯總表

表3 學習傾向衡量標準

問卷中的vark 匯總數學習傾向衡量的標準

16 以下2

17-22 3

23-30 4

31 以上5

v a r k 合計

各種方法的合計數5 2 16 18 41

各種方法所占的比例

其中: 大二

大三

大四

12.20%

7.32%

2.44%

2.44%

5.88%

5.88%

0.00%

0.00%

39.02%

12.20%

14.62%

12.20%

43.90%

31.71%

4.88%

7.31%

100%

57.11%

21.94%

21.95%

呂久琴楊志強惠豐廷: 會計專業學生的vark 統計分析

vr vk ar ak rk 合計

各種方法的合計5 4 5 7 27 48

各種方法所占比10.42 8.33 10.42 14.58 56.25 100%

其中:

大二16.67 29.17

大三20.83 33.33

大四18.75 37.50

48

·學術2008 年第4 期

單一

傾向

適中

傾向

三種復

合傾向

四種復

合傾向

不同傾向合計數41 48 51 57

不同傾向所占比例20.81% 24.37% 25.89% 28.93%

為大二學生的專業課程較少, 沒有形成薄記學的思維定勢; 盡管動覺的學習風格

占絕對優勢, 但這一年級的學生接受和吸納信息的風格依然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 2) 適中傾向。數據顯示, 各種類型的適中傾向中, rk 傾向占了56.25%, 超

過了其他四種適中傾向vr、vk、ar、ak 的合計數, 這說明rk 是適中傾向中的

首選方法。從年級來看, 與大三和大四學生相比, 大二學生使用適中傾向較低, 這

和( 圖1) 的解釋吻合。從( 圖2) 可見, 在適中傾向中, v、a、r、k 分別占了

9.38%、12.50%、38.54%、39.58%, 其中r 和k 的合計占了78.12%。這就進一步揭

示了r 和k 依然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偏好傾向。

( 3) 多種復合傾向。在三種傾向組成的復合傾向中,( 表6) 顯示: vrk 和

ark 合計占了60.78%。再從年級來看, 大三的學生青睞于三種復合風格的比例遠高于大二和大四學生。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其中的緣由需要進一步探究。從( 圖3) 可知, 在三種傾向組成的復合傾向中, 呈現出r 等于k、兩者都大于a、且a 大于v 的趨勢,

即v

--> 顯遠低于大三和大四學生的

比例。而且大三和大四學生使用該傾向的比例差異并不大。這說明, 在高年級學生中, 普遍存在著使用多種學習風格的傾向。

五、分析結論

表7 四種復合傾向

表8 不同風格比較

vark

vark 合計數和比例57 100%

其中: 大二10 17.54%

大三23 40.35%

大四24 42.11%

圖2 vark 在適中傾向中的比例圖3 vark 在三種復合傾向中比例

( 圖1) 至( 圖3) 直觀地顯示, 無論在單一的傾向中, 還是兩種以上的復合傾向中, r 和k 所占的比例都是獨占鰲頭, 而且k 的

選擇要優于r 的選擇, 即動覺的的運用是會計專業學生的首選傾向, 其次是讀和寫的方法。似乎同學們的視覺和聽覺傾向要弱些。

再從( 表8) 中, 我們可以看到, 從總體上看, 從單一傾向到適中傾向、再到三種復合傾向直至四種復合傾向, 層現出的趨勢是逐漸增

長的, 這似乎表明了復合傾向比較單一傾向更能受到同學們的歡迎。年級分析的結果論證了我們的假設: 不同年級的學生, 其學習風

格的選擇具有顯著的差異。首先, 大二的學生傾向于選擇單一的接納信息的方法, 尤其傾向于選擇動覺和讀寫的方法, 較少地選用聽

覺的方法。這進一步提示在給二年級的學生授課時,“一言堂”的方法是很不利的, 因為學生不愿意通過聽覺的方法來吸收知識和技

能。其次, 對于大三和大四的學生而言, 他們傾向于選擇適中傾向的程度比大二學生高。再次, 大三的學生似乎更愿意使用vrk 三種

復合傾向。這進一步論證了聽覺教學效果的缺點。最后, 在四種復合傾向中, 大三和大四學生的傾向性分別是大二學生的兩倍多。

本文的分析結果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會計學專業學生接收信息和轉換信息的特點。也反映了我國現行會計學科教育體系的特

點。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生, 在四年的高等教育中, 基本上圍繞著薄記學, 集中在確認、記錄、計量、報告等方面。一旦涉及到理論性強

的知識體系, 他們就可能會覺得沒有利用動覺去獲得知識來得實在和踏實。而且在本能上去抵觸理論性強的或動手性弱的知識體

系。筆者從事會計教育多年,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曾接觸了很多屆的會計專業學生, 非常喜歡自己動手記賬和編報表, 而且思維方

式較為死板。如外幣報表折算的四種方法, 如果沒有利用案例教學法和課后聯系法, 一步一步演示每種方法如何使用, 而只是講解四

種方法的原理, 即使四種方法介紹得很詳細, 很多學生依然會認為不知所云。

上述的分析只是使我們獲得了湖北地區某工科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學習偏好的統計數據。如何利用這些統計數據, 和其他地區會計

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比較, 或是如何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和學生們的偏好, 去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 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 1] 陳劍光、胡弼成:《論網絡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大學教育科學》2005 年第3 期。

[ 2] 陸根書:《大學生學習風格輛標的設計與開發》,《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 年第9 期。

[ 3] 陸根書:《學習風格與學習成績的相關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年第5 期。

[ 4] 王朔:《一年級大學生學習風格的調查和研究》,《教育研究與實踐》2005 年第1 期。

[ 5] 沈博:《基于kolb 學習風格模型的調查和分析》,《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6 年第5 期。

[ 6] barbara j. eide, marshall a. geiger, and bill n. schwartz. the canfield 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 an assessment of its usefulnes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research. accounting education august 2001.

[ 7] biggs, j.b., 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studying (melbourn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7.

( 下轉第85 頁)

49

·學術2008 年第4 期

有利于減少管理壕溝, 有利于監督管理者。因此, 規模小且獨立董事比例大的董事會能更好地監督管理者, 減少壕溝程度, 能在一定

程度上抑制控股股東的行為。董事長與總經理是否由一人擔任與資本結構沒有顯著關系, 而董事會對管理層的控制程度變量與理論

預期一致, 它與資本結構顯著負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的上市公司控制權高度集中, 董事會操縱管理層決策現象嚴重。監事

會規模與資本結構顯著負相關, 與理論預期不一致, 這說明監事會沒有發揮其對董事及管理層的監督作用, 在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

的公司中, 監事會沒有起到權力制衡的作用。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通過采用固定效應模型, 運用截面數據, 通過實證檢驗驗證了公司內部治理與資本結構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檢驗, 股

權結構、董事會特征、監事會特征、領導結構、股權集中度對資本結構選擇有顯著影響。通過實證研究, 公司治理結構對資本結構有顯

著的影響, 因此, 通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優化資本結構的有效途徑。

針對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東和經理人“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低效甚至失效的情況, 上市公司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優化資

本結構: 首先, 繼續國有股減持, 積極發展機構投資者。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 減持國有股, 才能真正解決國有股所有者缺位的問

題。調整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改變股權結構過于集中的狀態, 讓國有股和公眾股在同一市場流通, 這有利于并購市場更有效地發揮作

用。發展機構投資者, 使股東和市場對內部人形成制約。其次, 實現經理股票期權制度, 完善激勵機制。股票期權計劃的目的就是通

過報酬機制把經營者的行為與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休戚相關的聯系在一起。同時, 它又發揮了對經營者的激勵作用, 并通過所有權機

制保證了經營者的行為與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再次, 拓展多種融資渠道, 大力發展與完善企業債券市場。在完善發展股票市場的同時, 我國還應加快長期借貸市場、債券市場等其他融資渠道的拓展步伐, 加緊金融工具的創新。要建立品種多樣、功能齊全、利率靈活的企業債券品種, 建立健全獨立、公正、合理的企業債券信用評級制度, 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并大力推動企業債券流通市場的發展,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債券市場, 促進債券市場整體協調運作。最后, 加快國有銀行商業化進程, 完善破產法。加快我國銀行的產權改革, 使銀行真正成為市場中獨立的商業銀行。只有進行國有銀行的產權改革, 解決銀行“所有者”缺位的問題, 才能強化銀行債權的硬約束, 實現對公司治理的有效參與。建立完善的

--> 破產法律, 是銀行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的前提。

參考文獻:

[ 1] 張曉峒:《計量經濟學基礎》,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年版。

[ 2] 肖作平:《公司治理結構對資本結構選擇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經濟評論》2005 年第1 期。

[ 3] d. williamson.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 4] o. hart,moore. debt and seniority: an analysis ofrole ofhard claims in constrainingmanage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 5] grossman s. and hart o.. 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tial incentives. the economic of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 1982.

[ 6] myers, s. c..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 7] gilson, s.. transaction costand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evidences fromfinancially distressed firms. finance, 1997.

[ 8] bowman, r.. the importance ofmarket- value measurement ofdebt in assessing leverage.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 9] ensen, m. c. and meckling, w.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 8] bonwell, c. c. "learning differences and active learning: making the connection" presented at cpe course entitl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styles: making the connection," annual meeting,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philadelphia, pa. 2000.

[ 9] claxton, c. s., and p. h. murrell. learning style: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practices. ashe- 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4. washington, d. c.: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87.

[ 10] davis, b. g. tools for teach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1993.

[ 11] fleming, n. d., and c. mills. not anther inventory, rather a catalyst for reflection. to improve the academy , 1992.

[ 12] francis, m. c., t. c. mulder, and j. s. stark. international learning: a process for learning to learn in the accounting curriculum.

sarasota, fl: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95.

[ 13] 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4.

[ 14] 51lunwen.com/kjbylw/ kolb, d. a.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self- scoring inventory and interpretation booklet. boston, ma:mcber and company, 1985.

[ 15] lyn gow, david kember, barrycooper, the teachingcontext and approaches tostudyof accountingstudents. accountingeducation, 19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南丰县| 湖州市| 蕲春县| 双江| 顺昌县| 山阳县| 文山县| 图木舒克市| 家居| 天长市| 嵊泗县| 商丘市| 商水县| 永川市| 祥云县| 长武县| 黎城县| 深泽县| 葫芦岛市| 江华| 辛集市| 盘锦市| 垣曲县| 大同市| 丰台区| 本溪| 当雄县| 微山县| 石棉县| 苏尼特右旗| 班玛县| 阳泉市| 天水市| 桐乡市| 金昌市| 瑞昌市| 巴里| 绩溪县| 靖远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