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循證醫學論文

循證醫學論文

時間:2022-11-22 14:02: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循證醫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0級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共16個班,每班學生平均65人。循證醫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大三開設,此時學生已完成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及文獻檢索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具備學習循證醫學的基礎。開設時間具體為大三第二學期,開設9周,2學時/周,共18學時。

1.2研究方法

在循證醫學教學中對所有學生采用形成性評價,具體包括平時表現評價、作業評價、教學實踐活動評價(主要是根據循證醫學實踐的五步法完成一個循證病案撰寫)和學生自我評價。此外,教研室建立了循證醫學網絡課程,開啟循證醫學課程資料查閱公用郵箱,創建各授課班級的QQ群,通過多種途徑給學生提供網絡學習溝通的平臺,以便及時反饋,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

2結果

2.1平時表現評價

平時表現從以下3方面綜合評價。

(1)課堂出勤:隨機點名并進行相關章節理論知識提問,并做相應記錄;

(2)課堂表現:教師進行課堂觀察,主要觀察師生互動效果,每次課進行相應記錄;

(3)小組學習:分組完成一個主題的循證學習,每名學生參與討論,最后形成小組學習書面記錄。結果顯示,學生課堂出勤率接近100%,課堂紀律良好,互動效果良好,各小組學習報告詳細、清楚。

2.2作業評價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在講授完相應理論知識后,給學生布置了3次作業并進行批改。結果所有學生都認真完成了3次作業,約50%的學生作業質量較好。

2.3教學實踐活動評價

教學實踐活動評價是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查找自己感興趣的病案,提出臨床方面的問題,然后針對所提問題查找文獻、篩選文獻并評價文獻質量(主要根據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評價文獻,即從文獻的真實性、重要性和適應性3方面進行評價),最后分析總結病案,按照格式及要求完成循證病案撰寫,裝訂成冊,于學期結束前上交,由授課教師仔細批改,給出相應反饋意見。結果100%的學生在規定時間(4周)內完成,所有學生的案例撰寫沒有雷同,循證病案撰寫過程中體現了循證醫學實踐的五步法,有50%以上的學生查找的是英文文獻,且能根據證據的分類、分級標準篩選文獻。

2.4學生自我評價

最后一次理論課結束后給學生發放自我評價調查問卷。該問卷采用序列法(即選擇題的所選答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并排序,學生選出適合自己的答案)和自由式(即開放性問答題,學生自由回答)相結合方式,調查學生基本情況、課程認識程度、各章學習效果評價、形成性評價反饋、學習收獲、困難或困惑及對教學的建議等。結果100%的學生都認真完成了自我評價調查問卷,并對教學情況進行了反饋。調查結果顯示,73%的學生認為循證醫學對自己以后的學習、工作很有幫助,25%的學生認為可能會有幫助,2%的學生認為無幫助或不知道。調查結果還顯示,對于形成性評價效果,92%的學生認為優秀,7%的學生認為良好,1%的學生認為一般。關于教材,這幾年我們已先后換了3版教材,現在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是李幼平教授主編的《循證醫學》第2版,我們對授課內容進行了選擇及調整。

3討論

循證醫學是21世紀醫學實踐的新模式,Naylor將其譽為醫學實踐領域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我國臨床學科設置尚需完善,高層次臨床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尤需加強,建議臨床與其他學科協作,提倡循證臨床,提高衛生服務質量和病人滿意度。從醫學教育角度看,循證醫學課程有別于傳統醫學課程,它傳播一種理念與技能,通過以問題為基礎、自我教育式的學習,使學生成為一名終身自我教育者。學校醫學教育為傳播循證醫學思想提供理論課堂。循證醫學課程在我國開設時間不長,到目前為止還有不少醫學院校尚未單獨開設該課程,只是在流行病學課程中進行簡單介紹,關于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尚在探索之中。高校教學質量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而教學評價作為評估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受到普遍關注。循證醫學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教師科學衡量和培養學生臨床能力提供參考和導向,以進一步提升循證醫學教學質量和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激勵學生依據科學的評價指標改進自己的行為,促進自身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國內外循證醫學課程教學評價主要通過小組討論和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或者采用學生自我評價量表,或者通過理論考試,或者對醫學文獻評價能力進行考核,或者對循證醫學技能進行考核,或者根據循證醫學實踐的五步法原則制定循證病案評價方案,或者通過立項科研課題質量和數量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是針對傳統終結性評價提出的一種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評價方式,它能真實反映教學情況和學生成績,科學評價教學效果、反饋教學質量。平時表現評價是督促學生出勤的一種有效方法,很多學生自我評價中提到,這門課程雖不是專業課,也不是考研課,但是他們沒逃過一次課。

第2篇

1.一般資料

2013年1到2014年5月之間在我院神經內科見習的82名學生,其中男生32位,女生50位,學生年齡分布在20歲到24歲之間,平均年齡(22.24±1.3)歲,所有學生見習前平均成績在60-100分之間,平均分(81.24±8.3)。將兩組見習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見習前成績狀況等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傳統一般帶教方法,實驗組具體方法為由帶教老師講解關于神經內科的書本知識,并在課上傳授臨床經驗以及臨床示教操作為主。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循證護理帶教,實驗組教學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1)成立循證指導小組,由經驗豐富或者經過培訓的護士長或者責任護師組成。首先,對41位實驗組學生進行神內科常見疾病的課程指導教育,對神內科流行病理論知識指導,為學生耐心講解常用的臨床知識。讓學生對神經患者的病史、臨床特征、檢查結果進行仔細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

(2)指導學生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對循證醫學資源數據庫進行介紹、學習文獻的評價方法以及指導學生分析循證醫學的結論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對患者的影響,結果正確與否,力求為EBM問題的提出提供科學依據,力求為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及時必要的改革。(3)針對患者情況結合臨床知識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最終決策。并且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指導學生加強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出現的情形進行全面分析,鍛煉學生分析患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養見習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實驗產生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在檢驗水準α=0.05的情況下分析兩種帶教方式下兩組學生的成績,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種帶教方案差異顯著。

4.指標

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臨床疾病診斷能力進行評定。理論成績采用筆試方式,滿分為100分,臨床疾病診斷能力的評分由循證指導小組進行,滿分為100分。

二、結果

對兩組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采用EBM帶教的實驗組41位見習生,理論知識平均成績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傳統帶教的對照組僅為(84.78±10.47);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94.48±7.97),對照組僅為(78.45±11.54)。不難發現,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在理論知識和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第3篇

1在藥學專業病理學教學中實施EBM的必要性

1.1藥學專業臨床病理診斷中需要實施

EBM在臨床實踐中,病理學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被認為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對于疾病的診斷,首先要作出正確的診斷,才能指導臨床下一步如何治療。病理診斷是否正確需要經歷起時間的檢驗及是否具有可重復性。這就需要從事臨床病理工作醫生正確的診斷。在WHO(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乳腺腫瘤分類中,過去對于乳腺微浸潤性癌浸潤病灶的大小(最大直徑)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存在多種界定值共存的局面,導致在實際病理診斷工作中對微浸潤性癌的診斷主觀性強,重復性差。經過對大量實際乳腺微浸潤性癌病例分析研究,新版分類對乳腺微浸潤性癌的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即浸潤灶最大徑不超過1mm(單病灶或多病灶)。過去對于病理組織學診斷為大汗腺癌,在新版2012年乳腺腫瘤分類中,統一診斷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基于大汗腺分化可見于多種乳腺浸潤性癌,如浸潤性導管癌、小葉癌等。現有研究也證實,伴大汗腺分化的癌的化療、預后與非特殊型浸潤性癌類似,因此不使用大汗腺癌的病理診斷名詞。這將需要經過對大量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尋找新的“證據”,病理診斷標準不斷改進。所以說,在藥學專業病理學教學中,應用EBM,尋找新的可靠方法、指標,經過循證醫學檢驗,能夠為疾病的正確治療及預后提供病理學知識支持。

1.2藥學專業病理診斷發展中需要實施

EBM隨著病理學的發展,病理診斷已不從單純的依靠顯微鏡下作出診斷,現在已運用電鏡、免疫組化、原位雜交、流式細胞儀等,從形態學發展到形態學與功能相結合,不僅對疾病作出正確的病理診斷,還對臨床治療、預后提供詳細的病理信息。例如,對于病理確診為乳腺癌患者,現在進行分子病理學檢測ER、PR及HER-2,為臨床后續化療提供幫助。如ER、PR陽性病例,可以用內分泌藥物三苯氧胺治療;如ER、PR及HER-2/neu均陰性的患者,化療效果不好,預后差。目前,對一些惡性腫瘤基因表達譜進行分析研究,針對這些惡性腫瘤的特異性靶向治療藥物已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如HER-2/neu蛋白陽性病例,可以用單克隆抗體赫賽汀(herceptin)治療HER-2/neu過表達乳腺癌患者。對于肺的非小細胞肺癌EGFR過表達病例,可以運用EGFR靶向抑制劑的藥物吉非替尼(gefitini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進行治療。對于CD2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可以運用單克隆抗體美羅華(rituximab)進行治療。但目前在臨床病理實踐中,由于各實驗室檢測基因靶點時,缺乏統一的實驗室條件、操作方法以及判斷標準,可能導致判斷結果在不同的實驗室間重復性不一致。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應用EBM總結經驗,發現新的方法、技術,應用到臨床病理實踐中,做出正確的病理診斷,為臨床提供詳細、準確的病理信息(包括分子病理相關分析材料),指導臨床正確的治療,判斷疾病的預后。

2EBM結合臨床病例在藥學專業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適應EBM理念下的結合臨床病例教學法,教師必須從病理學的教學實踐出發,優化教學內容。EBM結合臨床病例理念下的病理學教學模式中,實施一般包括4個步驟:

①根據臨床實踐病例中患者遇到的情況提出臨床問題;

②通過工具書或一些網站檢索相關臨床資料文獻;

③分析評價相關證據的合理性和實用性;

第4篇

[關鍵詞] 循證醫學;臨床中藥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方法;教學難點

[中圖分類號] R2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2-0123-03

The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about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in the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XU Chang1 MA Zhijie1 ZHOU Li2 ZHONG Meng1 XIE Junda1 LI Jian3 ZHAO Kuijun1

1.TCM Pharmacy Department,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2.Cardiology Department,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3.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we teach the graduate student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knowledge. Teaching methods are as follow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cture combined to impart knowledge of EBM, using the network resources to enrich the knowledge of EBM, the idea of training EBM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teaching, combination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method(PBL) and EBM in teaching, encourage graduate students to write EBM papers. Although it has achieved a wealth of teaching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the following 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 clinical data in China, graduate students' statistical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graduate students lack the ability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gener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helpful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difficulties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是指應用現有最為可靠的研究證據,結合醫師的臨床技能及既往經驗,在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對患者做出的醫療決策與診治方案[1]。自1992年Gordon Guyatt于JAMA雜志首次提出此概念始,循證醫學迅速與臨床各學科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在不斷豐富與完善自身體系的同時,更促進了傳統臨床教育模式的轉變[2]。

臨床中藥學是指在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以患者為主體,研究中藥或其制劑在人體內的作用及機制與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評價及應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3]。作為一個新興學科,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模式及內容尚處于摸索階段[4]。本單位于2015年成立臨床中藥學碩士招生點,且于當年成功招生,依托本科室課題背景及首都醫科大學教學資源,在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培訓與鍛煉,且碩果頗豐。現將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教學的方法、成果及難點做一歸納總結,以供同仁參考引智。

1 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方法

1.1 課堂教學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傳授循證醫學知識

在臨床中藥學的常規教學中,帶教老師將循證醫學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理念融入教學內容中,通過系統地傳授讓醫學生正確掌握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再依靠本院循證醫學中心及首都醫科大學豐富的教學資源,針對循證醫學的重點及難點定期開展專題講座,通過專家的講解及答疑使醫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循證醫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

1.2 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循證醫學知識

在醫學教育中融入以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新型醫學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5]。帶教老師通過微信群、QQ群等流行社交軟件,將循證醫學相關課件、文獻、資料推送給研究生。這樣不僅可以將帶教過程中沒講到的、忽略的、重要的知識點在群組中詳細講解,還可以實時回答研究生在學習循證醫學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與不解之處。另外,這種線上學習交流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學生“羞于問、不敢問”的常見教學難題,還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拉近了雙方的距離,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1.3 教師帶教過程中培養循證醫學理念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知識更新速度往往較慢,而醫學及藥學領域知識的更新速度卻是極快的,如在教材還未介紹他汀類降脂藥物在防治冠心病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時,在臨床診治冠心病的過程中就已形成強化降脂的理念[6]。所以,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需讓研究生親身感受到醫學、藥學知識不斷更新的現實性與必要性,再通過具體的循證醫學案例使其掌握獲取知識、辨別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

1.4 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方式(PBL)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PBL)將“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學習”模式[7]。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獲取知識的機會,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與他人的交流方式。

在臨床中藥學的教學中,將PBL教學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即“向研究生提出問題,并告知問題的解決手段(循證醫學),讓其自行尋找答案、甄別答案”的過程。這種模式的核心內容旨在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及實戰能力。在此模式下訓練的研究生不僅擁有嚴謹的臨床思維,而且在查閱文獻、分析總結、語言表達及科研寫作等方面表現出較強的能力[8]。

1.5 鼓勵研究生撰寫循證醫學論文

在就業壓力日益加劇的今天,唯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與含金量才能于萬千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而研究生在完成規定學習任務之余,無疑是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9]。因此,鼓勵研究生對臨床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循證醫學研究,并撰寫相關論文,不僅有助于其對循證醫學知識、手段及理念的理解,更有助于豐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含金量。

2 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成果

自本專業研究生入學一年以來,循證醫學教學不僅激發了研究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知識;同時還提高了研究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可貴的是,一方面,循證醫學教學可使研究生養成縝密且靈活的臨床思維,促進其在今后的查房、醫囑審核、會診及科研等工作中做出正確、先進的用藥指導意見;另一方面,研究生通過循證醫學研究會親身感受到醫學、藥學知識海洋的廣闊與多變,促使其養成孜孜好學、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新一代醫藥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循證醫學教學的同時也增強了帶教老師的循證醫學理念,不僅促進其在臨床中藥學的工作中做出科學的用藥指導,還促進了循證醫學及流行病學科研的開展。在進行循證醫學教學的一年來,本教學點已于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循證醫學論文2篇,分別為鹽酸小檗堿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的Meta分析[10]及雷公藤多苷聯合甘草酸單銨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Meta分析[11],不僅拓寬了鹽酸小檗堿片及雷公藤多苷的應用范圍,還為臨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銀屑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參考。

3 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難點

3.1 國內缺乏優質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臨床資料

循證醫學的研究基石是通過雙盲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以評價某種藥物或療法對某種疾病的療效及毒副作用[12]。由此可見,循證醫學重視證據,不迷信權威。現行醫學各學科診療指南的證據主要來源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但由于人種、飲食結構、環境等因素的不同,這些指南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患者。然而,正規的臨床試驗所需樣本量大、研究周期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還需避免商業利益對結果的影響。由于我國的循證醫學概念引入較晚,現有的嚴格、正規的隨機對照試驗臨床資料可謂鳳毛麟角,尤其有關中藥的臨床報道仍以觀察性研究為主,導致在進行中藥的循證醫學研究中,缺乏優質、具有代表性的臨床原始資料。

3.2 研究生的統計學功底普遍薄弱

循證醫學與統計學是緊密相連的,數據的篩選、方法的選擇均離不開統計學基本原理[13,14]。在循證醫學教學中,帶教老師必須在闡述相關統計學知識后,方可講授循證醫學知識[15-17],表明現有的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課程與實際應用多有脫節,其所講授的知識過于陳舊、繁雜,且應試教學模式過于死板、老套,導致研究生難以把握統計學的重點與難點,無法掌握實際科研工作中所需的數理統計知識。故應加快《醫學統計學》課程改革,改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增強研究生對統計學的實際應用能力。

3.3 研究生缺乏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限于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研究生的主動性普遍較差,帶教老師需向其布置具體的任務,交代具體的研究方法與軟件,甚至還需對結果進行分析思考[18,19]。研究生大多不具備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及能力,僅滿足于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導致離開教師及學校,研究生無法獨立開展循證醫學工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帶教老師一方面要向研究生傳授具體的循證醫學理論與知識,另一方面也要著重培養研究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研究生學習及科研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其學以致用。

4 展望

將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乃至各科臨床教學中,對研究生的臨床診治、科學研究、人文關懷及個人發展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作為首都三甲教學醫院,我們肩負著向社會輸送高水平醫學、藥學人才的重任,而循證醫學無疑是現代醫學與藥學的發展方向與診療理念。因此,于本碩士點內開展循證醫學研究,貫徹循證醫學理念,推動循證醫學與臨床中藥學教育的融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任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深化對循證醫學的教學,大膽嘗試新型培養模式,同時望能給業界同仁些許參考。

[參考文獻]

[1] Montori VM,Guyatt GH. What is evidence-based medicine[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02,31(3):521-526.

[2] 方冠毅,劉宇軍. 循證醫學教育在醫學生臨床素質培養中的探討[J]. 華夏醫學,2009,22(3):521-522.

[3] 趙宇昊,唐燕,李書珍,等.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臨床中藥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12):1891-1892.

[4] 王建. 基于中藥學專業《臨床中藥學》課程的教與學思考[J]. 中藥與臨床,2015,6(4):37-39.

[5] 劉濤,李冰. 發揮教育信息技術優勢改造醫學課程教學模式[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23(4):411-413.

[6] 康俊萍,吳嘉慧,李培Z. 心內科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的探討[J]. 繼續醫學教育,2011,25(1):46-48.

[7] 辛萍,王建,王忠寬,等. 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是對未來教育的挑戰[J]. 中國科技信息,2008,15(1):234-235.

[8] 田金徽,羅小峰,李琳,等. PBL在循證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9(4):392-395.

[9] 高小明,姜春梅,夏淑霞,等. 淺議臨床中藥學學科內涵建設[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11):139-140.

[10] 續暢,劉學龍,倪建騰,等. 鹽酸小檗堿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的Meta分析[J]. 中國藥房,2015,26(30):4232-4235.

[11] 續暢,趙奎君,吳真,等. 雷公藤多苷聯合甘草酸單銨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Meta分析[J]. 中醫藥導報,2016, 22(2):101-104.

[12] Straus SE,McAlister FA. Evidence-based medicine:Acommentary on common criticisms[J]. CMAJ,2000,163(7):837-841.

[13] 陳曉陽,李晟,劉平安,等. 《臨床中藥學》教材編寫的思考與建議[J]. 中醫藥導報,2014,20(2):151-153.

[14] 李潔,張虹. 加強醫院臨床中藥學學科建設的幾點建議[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10):1048-1049.

[15] 周蓓,吳燕春. 臨床中藥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138-139.

[16] 顧曉玲,朱江,陳麗華. 中醫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工作初探[J]. 中國執業藥師,2014,11(10):54-56.

[17] 王安香. 臨床中藥學與中藥師作用研究[J]. 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9):128-129.

[18] 胡小勤,曾學文. 提高《臨床中藥學》學科教師興趣激發能力的方法[J]. 醫學研究與教育,2012,29(3):61-63.

第5篇

關鍵詞:循證護理 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729-2190(2007)12-0144-03

循證護理學(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是1991年加拿大學者Guyatt最先使用的,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對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進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應用當代最佳證據,對個體病人醫療做出決策[1]。將循證護理學引入臨床教學,將大大提高臨床教學的效果和護生

的能力。本文將總結作者所在科室的教學經驗,重點探討循證護理學在護理實習生教學和本科生培養中的應用。

1 幫助護生認識和使用循證護理學

循證護理學[2]即“遵循證據的護理”,其概念是護士應慎重、準確而明智地應用能夠獲得好的護理學研究證據,結合護士的個人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并能充分考慮病人的價值、意愿、愿望和實際情況,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制定出符合病人實際情況的護理計劃,并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就其概念而言,EBN的核心是強調證據。遵循的證據是[3]科研結果、臨床經驗以及病人需求三者的有機結合體。

EBN包含了三個要素:(1)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2)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3)病人的實際情況、價值觀和愿望,這三要素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樹立以研究指導實踐,以研究帶動實踐的觀念,這才是EBN研究和實踐的核心目的[4]。

如上所述,EBN主張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現有的最好證據、評價和綜合分析所得證據,并將所得證據用于指導病人的護理。那么,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在提出問題后,如何尋找證據呢?答案似乎很簡單,就是利用現有的醫學信息庫和文獻檢索。但目前全世界有25000多種生物醫學雜志,每年發表的醫學論文有200多萬冊。期刊雜志和文獻的數量每年以7%的速度遞增,這些浩瀚的信息都有各自的有效周期----醫學教科書和專著的平均半衰期為5年,我們每天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才能保證跟上醫學發展的速度。而無論從時間和精力上而言,這對于絕大多數臨床護士和實習護生是不可能的。EBN的產生為解決上述難題提供了途徑和手段,現在臨床護士可通過專門的循證醫學期刊、數據庫、網絡資源查找最佳證據。

目前循證醫學的專業期刊有:(1)美國醫學會和英國醫學雜志聯合創辦的《Evidence-based medicine》,主要為醫療衛生人員提供大量的來自國際性醫學雜志中篩選和提供內科以外的全、科、外科、兒科、婦產科方面的研究證據;(2)美國內科醫師學院創辦的《ACP Journal Club》,主要提供臨床科研最佳科研成果的二次摘要并有專家簡評,內容以內科為主;(3)國內循證醫學的專業雜志為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的《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目前循證醫學最好的數據庫為循證醫學評論(Evidence-Base Medicine Reviews,EBMR),由Ovid科技公司制作。此外,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作為世界上公認的最有權威的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Mediline也增加了一系列有關EBM的醫學主題詞,以保證全面有效地檢索到相關文獻。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期刊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數據庫等也都是很好的數據庫。

2 循證護理學觀點在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應用

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重知識傳授、重課堂教學、重教科書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由于教科書從編寫、印刷、出版和發行周期較長,往往不利于新信息的傳播。同時,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快速的知識更新,盡管由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基礎理論和基本訓練較好,但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足。EBN的引入改變了傳統護理教育的弊端,豐富了護理教學的手段,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實行啟發式教學,充分利用課堂討論,角色扮演,講座,實踐論證,臨床實踐等形式,增強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及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實現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為將來實施EBN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由于循證護理是在查閱大量研究資料并進行分析之后做出相應的護理,有著科學的依據,能夠告訴護士哪些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護理措施,對護士全面掌握多學科知識和綜合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極大地促進護士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在護理臨床教學中,運用循證護理的知識和內容,讓學生參與循證的過程,約有80%的護生認為能幫助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彌補了教材內容的滯后和不足,縮短了理論與臨床實踐的距離。認為新的教學方法效果好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改進臨床思維和提高臨床技能。

3 循證護理學觀點在本科生培養中的應用

近年,隨著循證護理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影響和應用已經逐步延伸到了各個相關領域,成為當今醫學發展的一個新的制高點。在本科室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探索了EBN在本科生培養、特別是提高本科生研究創新能力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本科生教育一個明顯的不足是培養出來的本科生創新能力相對較差,科研工作重復較多。這一現象在臨床科研工作中尤為突出。目前臨床科研課題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選題不佳,沒有闡述重要的或有價值的科研課題;(2)原創性差,即重復他人的研究或類似的研究;(3)科研設計錯誤或不合理;(4)統計學分析方法錯誤或不恰當等等。而這些問題也是目前本科生科研工作中常見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EBN的觀點引入臨床本科生課題的設計和研究中,收到較好的效果。首先,我們根據本科生自身臨床工作經驗的不同,安排不同長短的臨床工作實踐。在臨床工作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一些有爭議的臨床護理方面的問題或有意義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去在循證護理相關雜志和數據庫以及其他相關進行檢索,經過反復篩選,選出有價值的課題,并按照循證護理的要求,嚴格的科研設計與評價的方法,開展科研工作。經過教學組和本科生的共同努力,近幾年,我們培養的臨床型本科生發表的論文改變了以往以臨床回顧性總結性質論文為主的現象,并在創新性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綜上所述,我們將循證護理引入護理實習生的教學和臨床型本科生的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們相信,隨著循證護理的進一步發展和大家對EBN認識和利用的加強,EBN將在包括諸如護理繼續再教育、病人自我護理等領域內發揮更大的作用[5]。

參考文獻

[1] 宋永春.循證醫學―21世紀的臨床醫學[J].護理研究,2001,15(4):187~190

[2] 王艷,成翼娟.循證護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4~6

[3] Closs SJ.Cheater FM. 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 a clarifi cation of the issues [J]. J Advanced Nursing, 1999,30(1):10~17

第6篇

【關鍵詞】醫學英語翻譯 醫學英語編輯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a)-0210-03

【Abstract】Recently, more and more medical communication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demand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top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a lot of problems arise, severely affecting china’s medical communication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Experiences as a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or and editor are to be shared to show what medical translation actually is. Meanwhile , this article can also help medical translators to avoid some common problems.

【Key words】Medical English translationmedical English editing

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when I translated an introduction to a medicine. I put every word corresponds to the source language in my translation, which turns to be a “words cluster” more than a logic translation. It was a terrible experience; however, it forces me to think about what translation really is, and what i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medical translation. Since then, I have walked a long way, and I am still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Medical translation is a very practical course that involves much reading, practicing, thinking, and editing. I had a lot of fun in it and I would like to share it with my readers.

When I worked in the West China Hospital as an intern editor, I had met many doctors from all departments. Some of them had a native accent, but poor English writing; some of them looked upon my major for they thought an English translator cannot afford medical translation because of it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many more were waiting for helps from English writers and editors so to make their researches published in foreign medical journals. From them, I saw my posi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As Day said: “The go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publication…A scientific experiment, no matter how spectacular the results, it is not completed until the results are published and understood”. It is true; however, mistakes are still seen everywhere 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s, even in the core-sourced ones. For instance, in Vol.2 No2 2002 of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ere are 44 grammatical mistakes in the abstracts, 14 misuses of pronouns, and two dangling modifiers. From this, we can see, revising and proof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an article’s publication and being understood.

In the following part, I will try to compare some of the words, sentences in my translation to explain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writing.

Word Revision

Word revision is the first and most basic step to edit a medical translation. As Day expressed in his book “biomedical writing”: “medical writing emphasizes that clarity is the key, both in the use of simple than flowery language”. In other words, clarity and simplicity is two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medical writing. Plea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s:

1) The investigation mainly involved: how much the patients know about their relative diseases before and after hospitalization;

2) The data were to be recorded by two researchers simultaneously to avoid recording mistakes in time.

3) Only when the patients know much about their diseases can they effe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ir doctors in the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4)… the doctor needs not only put the most emphasis on patients’ health and help them to recover,

The underlined words relative, in time, much, and the most can be dropped out with no affection to the meaning.

Simple words and usages are also expected.

Therefore, the health department must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fully disseminate health information to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ves in older that they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relative to their disease.

EBM researches are considered by a majority of people to be as simple as calculation of results after literature searching…

In the first sentence,“relative to” can be simply substituted by “about” while in the second one,“a majority of”can be substituted by one word“most”.

There are other suggestions for simplifying usages that we often choose. For example,“as a matter of fact”can be changed to“in fact”;“for the reason that”,“on the grounds that” or “owing to the fact that” can be changed to one simple word “because”,and “in order to”to one word“to”.

Based on the changes above, we can make a further step to think about the word choice.

1) This is also a new ideology and direction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word “concept” is more suitable here than “ideology” for the latter one often refers to economic or political theories.

2) …thus to form an attitude of respecting evidence, respecting science, and respecting effect in our medical services. Let’s work together now.

…繼而形成良好的尊重證據,尊重科學,尊重成效的衛生行業新風。

At first, I used the word “respect” to translate “尊重”, but when I reread the sentence, I understood that here “尊重” means “put emphasis on” in English. So the sentence should be:

…thus to put emphasis on evidence, science, and effect in our medical services.

Sentence Revision

Clarity and simplicity are also the main principles of sentence revision. Besides, there are other problems that we need to avoid.

not expressing the core of the message in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1) we have given 208 patients and 46 patient relatives to investigate baseline data…

2) we have used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 in 208 patients from 4 departments…

3)the investigator guided the patients to fill in the designed questionnaires…

4}we have performe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investigation…

These four sentences can be revised to:

1) …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to 208 patients and 46 patient relatives to investigate baseline data

2)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in 208 patients from four departments of West China Hospital and in 46 relatives of the patients…

3) The patients were asked to fill in the 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nonymous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vestigator.

4)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were strictly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investig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group and second group is that I choose different subjects and predicates. However, the second group can express the core of the message simply and clearly. So the key point here is that we need to think about what are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in a sentence that can lead to the least words, but the most meanings.

ii) using sentence patterns such as “there be…” “it is…”;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make it more meaningful, American editors suggest not use “there be…”, “it is…” etc..

1) It is difficult for a patient to make access to health information since it has not been disseminated to the public without highly-developed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

Compared with:

A patient can hardly make access to health information since it has not been disseminated to…

Every word in the latter sentence is meaningful and concise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sentence.

iii) putting unparallel ideas in parallel form;

We are likely to make small errors in the translation; one of them is putting unparallel ideas in parallel form.

1) At present, the medicare system is not satisfactory in China, so whether the patients can be well-informed and receive effective treatments depends much on the services of medical workers.

The relation between “well-informed”and “receiving effective treatments” is that “well-informed” aims to let patients receive effective and satisfactory treatments. So it needs to be revised like this:

At present, the medicare system is not satisfactory in China, so whether the patients can be well-informed to receive effective treatments depends much on the services of medical workers.

iv) the subject and the predicate do not agree;

Another small error is that the subject and the predicate do not agree.

1) The acknowledgement of the patients’ primacy of values and preferences has implied that the doctor needs not only put the emphasis on patients’ health and help them to recover, but also respects them in the decision-making.

“respects” here needs to be changed into “respect” according to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2) The doctor need provide the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health information, and help them and their relatives to choose proper treatments.

“Need” here should be changed into “needs”.

v)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do not make sense together;

1) Eve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emerging communicable diseases although the multi-pathogenetic pattern is gradually under control.

Here the predicate “under control” cannot make sense with the subject “the multi-pathogenetic pattern”. So the sentence should be revised like this:

Eve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emerging communicable diseases although the multi-pathogenetic pattern is gradually stabilized.

c) Paragraph Revision

i) the agreement of voice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s, expert opinions as well as EBM concepts. The investigator had explained to the patients all the questions and demands in this investigation in older that they can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s correctly.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to be looked through one by one. The data were to be recorded by two researchers simultaneously to avoid recording mistakes.

Besid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the rest of this paragraph used passive voice. So in order to keep the voice in agreement, we need to revise the second sentence into passive voice.

The questions and demands are to be explained in the investigation…

ii) the re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 as a meaningful unit

Sometimes we need not put our eyesight only on the sentences, but also on the coherence of the passage.

醫學科研投入的增加,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公眾對健康需求的提高,是醫療費用不斷上升,其速度超過了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

The first translation is:

Medical costs are rapidly increasing because of swelling medical research investments,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great demands of health care from the public. The increase in medical costs has already exceeded the increase in per-capita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

From this unit, we can see that the word “increase” appeared in both sentences. So we can revise the unit like this:

As the result of the increasing medical research invest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ising healthcare demands of the public, medical costs are skyrocketing at a rate that exceeds the increase in average national income.

Another example:

不少醫生對循證醫學存在疑惑和誤解。有人認為循證醫學研究很簡單,只需要檢索文獻然后統計出最后結論就萬事大吉。其實從提出臨床問題到得出結論,循證醫學研究地每一步都是逆水行舟,其難度不亞于一般的基礎研究。

The first translation:

Quite a few physicians are still skeptical about EBM. Some believe EBM is just a simple method to search literatures and to work out the result. However,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basic research, EBM demands no less effort in every step of its studies, from the selection of a clinical topic to the obtainment of a result.

Although every sentence in this unit is clear and concis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re loose. Please look at the revised one:

Concerns and misunderstandings do exist in medical doctors in China. EBM researches are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as simple as calculation of results after literature searching, while in reality every stage in EBM researches, from asking clinical questions to obtaining a scientific result, takes appraisal thoughts and efforts, which is never easier than any other basic research.

The word “whil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here. From this example, we can see, it is vital to learn to use connective words in a paragraph, especially in the long one.

d) Review the whole article

After we have finished the revisions above, it is necessary to look through the whole article fo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s the wording clear and concise? Ask one of the classmates to read the translation.

Is the grammar correct?

Is the spelling correct? Remember to use the spell-checker on word processor.

Is the punctuation correct?

Are the proper words capitalized?

Are the verb tense correct?

Are the correct prepositions used?

Are the articles (a, an, the) used correctly?

Are all time expressions correct?

Is every item of the references correct? Check the sources.

If there is something unclear, try to contact with the author.

This is the whole editing process of a medical translation.

Are all time expressions correct?

Is every item of the references correct? Check the sources.

If there is something unclear, try to contact with the author.

This is the whole translating and editing process of a medical translation. I hope it will do some help to medical writers and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ors.

參考文獻

[1] Dong, Zhe. Biomedical Writing Course. Beiji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 Be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Guyatt, Gord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04; 4(1): 3

第7篇

[關鍵詞]醫學本科畢業生 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科研能力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11-0133-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臨床醫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醫師不僅要掌握過硬的臨床技能,而且要具備良好的醫學科研能力。五年制本科教育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中一種主要的培養模式,目前醫學本科生畢業后除了少數考取研究生有機會獲得良好的科研培訓,絕大多數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很難得到規范的科研訓練。[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專業所特有的教育階段,是醫學畢業生向臨床醫師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畢業后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近年來,全國各地都陸續開展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只有順利完成規范化培訓后,住院醫師才能成為獨立工作的臨床醫師。因此,在醫學本科畢業生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除了進行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還有必要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其整體臨床工作能力的不斷提高。[3]通過培訓,把臨床能力培養和科研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造就優秀的臨床醫學人才。

一、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意義

醫學科研能力是指醫師從事醫學研究時,以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對醫學方面未知領域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科研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系統,包括資料檢索能力、信息綜合提煉加工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創新成果的表現力(論文的撰寫)等。由于疾病譜的不斷變化,醫學模式的轉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加上現今的業績考核體系,對臨床醫師科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醫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和較高的科研能力,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4][5]

優秀的臨床醫師不但要在臨床醫療實踐中及時地診斷疾病,準確地治療用藥,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臨床工作細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尋找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尋找防治疾病的措施。而這些就需要進行研究、探索、分析,才能找到致病因素和疾病發病之間、臨床表現與病理生理之間的深刻聯系。[1]總之,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階段,對住院醫師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其開闊視野,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

二、本科生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現狀

受到教育體制、教育思想、科研體制、科研條件等的限制,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對醫學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力度非常有限。已有的數項調研顯示,醫學本科生科研水平低下,多數對科研活動不感興趣,對科研重要性缺乏認識,很少閱讀國內外醫學期刊,不會撰寫醫學論文,對于科研設計、論文寫作技巧等與科研相關的基礎知識缺乏了解,參加科研實踐活動較少。因此,大多數醫學本科生不滿意自己的科研素質。[1] [5] [6]

在住院醫師培訓過程中,盡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臨床能力相似,但是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弱于碩士生、博士生。[7]在上海市現行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中,本科生培訓年限為3年,長于碩士生2年、博士生1年,因此,可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建立針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方法與體系,以幫助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對此,我科近幾年在對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培養上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方法,總結如下。

三、本科生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

(一)學習科研理論,培養科研思維

由于本科生在校期間接受的科研能力訓練很少,在住院醫師培訓階段又要忙于日常醫療工作,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的科教部門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可以是周末,可以是晚上)讓本科生住院醫師集中學習醫學統計方法、臨床流行病學、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循證醫學等與科研能力培養密切相關的課程和理論,從而初步培養其科研思維。

另外,培訓基地醫院多為醫療、科研條件較好的教學型醫院,經常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醫院作學術報告或是組織各種學術會議,這種學術報告、學術會議就是培養科研思維的另一種途徑,應該引導本科生住院醫師積極參加。當然,只是具有科研思維還不夠,還需要科研“引路人”。

(二)選擇科研導師,制訂培養計劃

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都需要有導師的指導。實行住院醫師科研導師制度是落實住院醫師科研培訓計劃,保證住院醫師科研培訓效果的關鍵措施。培訓基地醫院可在全院各科室遴選科研帶教導師,以具體指導住院醫師的科研實踐活動。科研導師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同時承擔科研課題,應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8]

每位本科生住院醫師可有1-2名導師作為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人。科研導師根據培養對象情況和臨床、科研實際條件,制訂可行的科研培養計劃,如檢索醫學文獻、開展科研設計、撰寫科研論文等,做好科研“傳、幫、帶”工作。

(三)科學選擇課題,認真切實完成

科研導師應該根據本科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導師自身承擔的課題情況,選擇合適的臨床或基礎課題作為研究的切入點。[9]必要時,醫院科教管理部門可以劃出一段脫產時間以支持住院醫師的科研工作。對于科研工作,一般本科生在腦海中的印象往往是實驗室的各種儀器,以及 “基因”、“分子”等高、精、尖項目,其實并非如此。所以,科研能力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臨床工作開始,讓住院醫師感覺到科研就在自己的身邊,幫助他們樹立做科研的信心。立足于臨床實際,導師可以指導住院醫師對某種疾病的認識提出新觀點,比如回顧分析疾病的臨床表現,總結疾病的治療方法與療效,或以此找出新的治療方法。以呼吸科為例,導師就曾指導幾名住院醫師通過查閱病史與文獻,回顧性分析了近年來呼吸科、胸外科診斷為肉芽腫性肺疾病、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病例,分別分析其臨床表現、影像特征、鑒別診斷及治療轉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住院醫師可能會對基礎研究產生興趣,導師可以將自己的各類基金課題分成小課題,讓住院醫師參與完成。導師聯系實驗室的指導老師,讓住院醫師抽出時間進入實驗室,在實驗室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相對簡單的基礎科研工作,比如建立實驗動物模型,建立細胞培養模型,以鼓勵他們的科研熱情。當進行某些有難度的科研工作時,比如細胞轉染,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科研工作有時是很繁瑣,很枯燥的,但是適當的科研壓力,可以錘煉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攀登科技高峰的意志。

從事臨床或基礎科研工作的目的是培養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讓住院醫師掌握科研設計的基本原則,在合理的科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數據收集或者實驗操作,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9]本科生住院醫師從事課題研究不一定是要得出研究成果,而是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培養嚴謹細致的科研思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培養正確的科研道德觀,為其今后獨立申報科研課題,承擔科研項目,撰寫科研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長期以來,受限于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和繁重的臨床工作,住院醫師培養中存在著臨床和科研相脫節的現象,即重臨床,輕科研的現象。住院醫師是各級醫院未來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如何培養住院醫師的科研能力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本文初步探討了住院醫師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意在拋磚引玉。只有在培訓基地醫院、臨床科室、科研導師、住院醫師共同努力下,才能實施好這項工程,從而培養出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思想、適合時代需要的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

[ 注 釋 ]

[1] 黃一虹,王志榮,董晨,等.五年制醫學生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的調研及培養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7(6):1066-1068.

[2] 劉峰,王奕,陳遲,等.內科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新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6):48-49.

[3] 朱蕭玲,計根林.談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1(4):703-704.

[4] 潘娌妮,吳蕾蕾.淺談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09(1):20-21.

[5] 桂明,鐘狂飚,彭偉蓮,等.五年制醫學生的科研素質調查及培養策略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0(2):399-400.

[6] 張作鵬,梁子敬.醫學本科生科研素質的調研及對策[J].臨床醫學工程,2010(4):139-140.

[7] 施國文,馮智英,林巖,等.不同學歷層次住院醫師特點及培養建議[J].浙江醫學教育,2013(1):39-41.

第8篇

關鍵詞:檢索課程 信息素養 信息查詢 醫務人員

1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循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席卷了整個醫學界。與以經驗醫學為主的傳統醫學不同,循證醫學強調任何醫療決策都應該建立在最佳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要求臨床醫生熟悉計算機技術,尤其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檢索知識和技術,能夠從數據庫、網絡中獲得相關證據。1993年,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最早確立了信息素質是醫生必備的一種素質。而循證醫學的基礎是信息素養的培養。信息素養作為一種獲取、評價和利用信息的潛在能力,將成為今后臨床醫療工作的重要條件和必備素質。根據醫務工作的特點,現代醫務人員信息素養的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這4個要素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醫生是終身的學習者,對于醫生而言,除了要具備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等信息素養的共性能力外,還應具備對各類醫學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因為任何信息素養都必須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才能在該領域發揮應有的作用。

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的必備能力,循證醫學的發展也對臨床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全面的臨床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及跨學科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信息素質教育所要求和提倡的。對信息素質的界定遠不止信息檢索這個范疇,它還關系到教育和健康問題,因此可以說,醫學信息素養代表了一種能力,包括認識醫學信息需求的必要性;能確定信息資源并利用這些資源去檢索相關文獻;能評價信息的質量及其在特殊場合的作用;能分析、理解和利用信息去進行正確的醫療決策。對醫務人員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可以使其更好地了解各種信息源,加強對信息科學的理解,增強信息意識并掌握各種檢索和網絡技術的應用。

國外醫學領域正式的信息素養教育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并將其作為專業技能培訓的一部分,主要由醫學院校、醫學圖書館和繼續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且醫學圖書館員在健康素養的教育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最早開始于1984年,在1987年國家教委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也規定要加強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和情報職能,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情報意識、掌握文獻檢索的方法和技能,近年來一些院校還開展了醫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的相關課題。從教學內容上看,多數院校將醫學信息檢索概論、圖書館的利用、國內外醫學信息數據庫介紹、循證醫學信息檢索、全文獲取和文獻的管理及利用等作為檢索課的主要授課內容,并設有上機實習的環節。本文通過調查臨床醫生的檢索行為及信息利用情況,來檢驗醫務人員的信息素養與其所接受檢索教育之間的關系,為醫學院校檢索課程的建設與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

2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三0六醫院和北京市公安醫院4家醫院的內科、外科、放療科和急診科的80名臨床醫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式收集相關數據,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其學歷分布見表1)。問卷調查項目分為三個模塊:(1)調查對象的知識背景,包括學歷、是否接受過正規的檢索課程教育、對醫學領域的關注程度以及個人信息交流方式;(2)調查對象對各類電子資源的利用情況,包括對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使用、文獻全文的獲取途徑、對各類查新服務的了解、檢索結果的評價以及信息查詢中遇到的障礙等;(3)檢索知識在臨床工作中的地位,包括對其重要性的評價和對于臨床實踐中問題解決的效果。

調查數據分析分為三個步驟:(1)用Excel表格錄入數據,建立備用數據庫,并根據統計量做出圖表;(2)用SPSSl9.0軟件對部分數據組進行統計和對照分析,通過X2檢驗得出結果,P值是進行檢驗決策的重要依據,當P

3結果與分析

3.1檢索知識背景

醫務人員除了要掌握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以外,還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知識能力才能對日新月異的醫學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與利用。據調查了解,l臨床醫生因為業務需求而進行信息查詢、檢索的頻率很高,以下利用問卷對每位醫生的信息檢索知識來源、對國內外醫學研究前沿信息的關注程度和日常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進行統計歸類,根據統計結果來分析醫生們現有的基本信息素養并找出差異所在。

3.1.1檢索教育背景

據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大部分醫學院校都在進行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改革_8],很多臨床醫生在醫學院各階段都選修了醫學文獻檢索課程,很多醫院的圖書館也經常開展信息檢索講座,以提高醫務人員的信息素養,幫助他們及時了解臨床科研的最新動態信息并掌握方便快捷地獲取資源的方法。問卷數據顯示,有62%的醫生在醫學院各階段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10%在工作以后接受過醫院舉辦的信息檢索專題講座或培訓,也有23%醫生的檢索知識來自工作后的自學,5%的醫生通過向他人請教來解決信息查詢中的問題。可以看出,除了62%的調查對象在醫學院接受過正規的檢索教育以外,其他醫生都是通過不同程度的自學來處理工作中的信息查尋問題,正規教育和后教育在實踐中有何差別可以通過后面的測試進行驗證。

3.1.2醫學前沿信息的關注程度

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應能夠將最新的醫學知識和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不斷追蹤最新的科研成果、技術和診斷治療方法。他們要經常參加各類會議、關注醫學領域最新的期刊或登錄網站,不斷擴充、更新自身的醫學知識和技能。通過訪談得知,醫生們對信息的“查新”需求要大于“查全”需求,并且經常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檢索醫藥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應用于臨床,這已經成為醫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從問卷結果可以看出,有63%的醫生選擇有工作需要時才會關注國內外醫學研究的前沿信息,只有23%的醫生表示經常關注這類信息,甚至有14%的醫生表示不關注這些信息,這表明一些醫生對自身領域的醫學前沿信息還沒有足夠的敏感度,而具有這種敏感度恰是醫務人員所必須擁有的職業素質。作為終身的學習者,只有當醫生們有意識地主動提高自身信息素養以后,才能夠及時獲得所需的、高質量的信息。

3.1.3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

同行之間的交流是醫生們的一種社交形式,這種行業特有的信息交流成為臨床醫生獲取信息的常用方式,此外,醫學涉及很多跨學科知識,因此通過電子郵件或網絡進行交流和討論不僅能節省大量的時間,還能打破空間以及知識結構上的制約,實現全方位的實時信息溝通。但通過問卷發現,66%的醫生都只是偶爾使用電子郵件或網絡即時通信工具與他人進行討論,有20%的醫生經常使用這類工具,且有14%的醫生基本不使用電子郵件等與人溝通信息。從訪談中得知,由于醫生的職業特點,如缺乏時間等,多數醫生只是偶爾使用網絡通信工具,一些醫生甚至不擁有普及率高的聯絡軟件的個人賬號,沒有充分利用這類便捷高效的聯絡工具,這與其他行業相比是不多見的。

3.2電子資源的利用

醫生在解決臨床問題時通常需要伴以信息的查詢和檢索,其信息能力的高低既關系到檢索結果的質量和指導臨床實踐的效果,也體現了醫生自身信息素養的高低。由于醫院里醫生數量眾多,不同年齡、科室、學歷等造成的信息查尋習慣各不相同,水平也參差不齊。在當今大的網絡環境下,各類搜索引擎、國內外醫學專業數據庫、電子期刊、網站等電子資源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而利用這些優秀的網絡資源不僅要求醫生們具備全面的臨床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及跨學科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這些能力都是信息素質教育所要求和提倡的,以下為檢索知識的應用情況。

3.2.1圖書館資源的利用

醫學院或醫院圖書館收藏的各類文獻資料以及電子資源是醫務人員從事臨床研究的重要信息來源,圖書館網站上的各種服務項目更是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在問及經常使用圖書館網站上的哪些電子資源和服務項目時,61%的醫生選擇了數據庫鏈接,其次有17%選擇參考咨詢服務,16%選擇科技查新,只有5%選擇信息推送,1%選擇都不使用,顯然多數醫生只是經常使用圖書館提供的數據庫人口。檢索數據庫是臨床信息查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圖書館網站上還提供了眾多其他優秀的資源和服務,比如信息推送服務對于醫學查新和前沿信息跟蹤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根據用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興趣進行檢索跟蹤,主動將網絡或數據庫中最新的相關信息發送給用戶,無需每次制定不同的檢索策略進行查找。因此,文獻檢索課上應著重介紹這類高效便捷的網絡服務工具,增強課程的實用性,使豐富的電子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2.2獲取全文的能力

在信息查詢的過程中,閱讀全文是解決臨床問題、追蹤醫學進展和撰寫醫學論文的前提,只有充分查閱文獻才能夠滿足臨床醫生的各種信息需求。但很多重要的醫學數據庫,如PubMed系統,雖然收錄了全世界數以萬計的文獻信息,但其中95%以上的文獻僅提供文摘而沒有原文,因此,獲取文獻全文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一種能力。有47%的醫生選擇利用全文數據庫下載全文,35%的醫生利用網絡來查找全文,18%的醫生選擇利用館際互借或文獻傳遞服務來獲取文獻。在多數文獻檢索課中,文獻全文的獲取及醫學全文數據庫介紹都作為獨立的一章進行講授,因此選擇全文數據庫的人數較多,但由于醫院資金不足等導致的使用權限問題阻礙了醫生們對某些全文數據庫的查閱,因此能夠通過網絡上一些其他渠道,如開放資源(OA)或無權限設置的科研網站來獲取全文也是非常重要的,且在文獻檢索課上應該更多地加以介紹以適應實際的使用條件。

3.2.3查新服務的使用

在追蹤醫學最新進展時,網絡搜索引擎或專業數據庫、期刊及國內外會議錄獲取信息、學術會議和同行之間的咨詢等方法綜合起來共同滿足了臨床醫生對信息查新的需求。在查新服務的了解方面選擇最多的是圖書館網站上的定題服務(32%),其次是PubMed的RSS檢索跟蹤服務(24%),Google快訊服務(18%),Elsevier數據庫推送服務(13%),其中有13%的醫生對于這些查新服務都不太了解。

在這里針對選擇“都不了解”的醫生的不同檢索教育背景,即接受過正規檢索課程教育組和后教育組,用SPSS做卡方檢驗,得出結果:X2=9.828,df=1,雙側P=0.003,按照P=0.05的檢驗標準,可認為兩組有顯著差別,即表2。

由此可見,接受過檢索課程教育的醫生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各種電子查新服務,充分利用了網絡及電子資源來追蹤本領域最前沿的醫學信息,而沒有接受過醫學院檢索課程教育的醫生通過自學等方法掌握了一些文獻檢索知識,但對于這類深度信息服務了解甚少,失去了便捷獲取前沿信息的機會。可以看出,學校正規教育和自學后教育在知識深度上存在較大的差異,表明醫學院校的檢索課程是非常重要的。

3.2.4檢索結果的鑒別與評價

在獲得信息后,首先要對信息進行評價和鑒別才能從中選出最優的信息加以利用,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人應具備有效評價信息的能力。調查得知,一些醫生認為自己目前的計算機和檢索知識不能滿足或是只能部分滿足日常的信息需求,有時不能直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對檢索結果不滿意而放棄檢索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其中有62%的醫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找不到滿意答案,5%的醫生經常無法找到滿意的答案,只有33%的醫生表示基本都能滿足日常的檢索需求。

在這里針對選擇“都能滿足檢索需求”醫生的不同檢索教育背景,即接受過正規檢索課程教育組和后教育組,用SPSS做卡方檢驗,得出結果:X2=1.077,df=1,雙側P=0.001,按照P=0.05的檢驗標準,可認為兩組有顯著差別,即表3。

可以看出,接受過檢索教育的醫生能夠更多地滿足檢索需求,利用所學知識找到滿意的答案,具有較高的信息查詢能力,且獲得的信息質量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檢索課程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信息能力和素養。

3.2.5信息查詢的障礙

臨床醫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障礙有4個:缺乏檢索知識、外文資源閱讀的語言障礙、網絡資源使用的權限限制和檢索策略不當。其中選擇最多的是網絡資源使用的權限限制(50%),其次是語言障礙(18%)、缺乏檢索知識(16%)和檢索策略不當(16%)。通過訪談得知,由于經費等問題,很多醫院購買的數據庫數量非常有限,經常是由幾家醫院合作購買一些較為通用的數據庫后共享這些資源,對于一些高質量的文獻資源,尤其是國外數據庫中收錄的外文文獻,沒有閱讀及獲取全文的權限,因此大大阻礙了醫生們對醫學知識和前沿信息的獲取。

3.3檢索知識在臨床工作中的地位

醫學文獻檢索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性學科,通過檢索課的學習可以提高醫務人員信息分析、檢索、鑒別以及利用的綜合能力。加強對這門課程重要性的認識有助于幫助醫務人員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進而指導臨床實踐,提高臨床技能。

3.3.1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醫學文獻檢索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獲取信息的效率,因此關注醫生們切實的工作需求可以為醫學院校檢索課程的設置重點提供良好的建議和反饋信息。有38%的醫生認為數據庫與搜索工具使用方面的知識對工作中問題的解決最有幫助,24%的醫生認為檢索方法和技巧最重要,19%選擇了網絡醫學信息的鑒別與利用,19%選擇了相關資源的獲取與管理。鑒于對這些檢索知識的需求,醫學院校在檢索課程的設置方面應當有所偏重,更多地教授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技巧和方法,幫助醫生們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3.3.2檢索知識的重要性評價

在問及信息檢索知識在臨床工作中的地位時,有64%的醫生認為非常重要,有36%的醫生認為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沒有人選擇“可以忽略”這個選項,且在認為“非常重要”的醫生中多數是接受過檢索教育的。由此可見,醫生們對文獻檢索知識及教育課程具有很高的認可程度,認為這類知識在工作實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他們表示,信息檢索行為是陪伴臨床工作的“重頭戲”,檢索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檢索結果的質量和指導臨床實踐的效果。但由于剛跨入醫學院校時,學生們意識不到信息對今后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尚無信息需求的愿望,因此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是文獻檢索教育的重要基礎。

4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鄂州市| 资中县| 盐城市| 绥阳县| 芷江| 章丘市| 华宁县| 盐山县| 亳州市| 宁德市| 襄樊市| 钟祥市| 南平市| 余江县| 杭州市| 沽源县| 清远市| 高州市| 巫山县| 湖南省| 高要市| 潞城市| 游戏| 靖边县| 大邑县| 苍山县| 阿尔山市| 鞍山市| 玛纳斯县| 洛南县| 仙桃市| 汝城县| 阿城市| 罗江县| 天镇县| 马关县| 休宁县| 澜沧| 治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