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1 02:50: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技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地區性以及流動性
建筑幕墻的施工技術作為建筑施工的一部分,必然隨著建筑地點的不同而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施工現場或者一個施工現場的不同地方,因此,建筑幕墻的施工管理具有地區性以及流動性的特點,受環境的影響較大,各地風俗習慣以及氣候特點不同,幕墻的施工工藝也有所變化。
2、露天作業
建筑幕墻作為建筑外體立面的一部分,屬于圍護結構,這也就注定了建筑幕墻施工必須在露天環境下進行作業,此外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物最外面的一層結構,施工時所使用的腳手架在長期遭受日曬雨淋后,更加容易出現安全事故。
3、協作配合關系復雜
一項施工作業的進行要經過多個步驟之間的相互配合,比如施工技術方案首先要經過建設單位的認可,然后由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監理單位進行監督,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定期進行檢查等。一般來說,在進行建筑幕墻施工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如施工材料所用的鋁材質量不達標、玻璃強度不達標、連接件普通塑鋼不達標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建筑幕墻的施工過程。而這些材料上的缺陷使得幕墻在施工完成后外觀質感很差,板縫歪歪斜斜,板面不平整并且存在污點等,使外墻的裝飾效果存在很大的落差。此外施工時的一些技術操作缺陷也會影響建筑幕墻的效果,如安裝位置不準確、防水措施不達標、溫度濕度控制不嚴格等,因此,建筑幕墻施工的每一個步驟都應該嚴格要求,才可以使得成品符合預期要求。
二、控制建筑幕墻施工質量措施
1、嚴把材料檢查驗收關
對于控制建筑幕墻施工質量來說,首先就要嚴把材料檢查驗收關。建筑幕墻材料包括骨架材料、密封填縫材料、板材以及結構粘結材料等,每種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都要進行實際的質量檢查,并出具實際檢驗報告,比如對于鋁材要提供力學性能實驗報告。只有手續齊全的材料才被允許投入施工使用,嚴禁使用不合格產品或者性能不明確產品進行施工。
2、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建筑幕墻施工過程中,必須設置專門的檢查監督小組對幕墻施工的進度以及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嚴把幕墻施工的質量關。各個過程按照規范的程序進行,材料進入現場要有實際檢驗報告、一些特殊原材料如結構膠等必須進行密封試驗,施工的密封工程是否合格等都應該是檢查監督小組的職責范圍,并且檢查監督小組還應該定期撰寫相關報告上交質量監督檢查部門進行驗收。
3、幕墻的驗收
建筑幕墻施工完成后的驗收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幕墻驗收時,施工圖紙、設計說明、結構計算書以及建筑設計單位對幕墻所出具的工程設計確認文件等都應該作為依據,在幕墻清洗完畢后,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驗收,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可以局部調整的進行及時整改,從而達到合同所規定的的預期要求標準。
三、高層玻璃幕墻施工流程分析
1、測量放線
幕墻施工時的測量放線應該在建筑主體施工的測量放線下進行,并相互配合。水平標高時要注意應該采取逐層從面上引的方式,如果進行累加,難免加大誤差。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沿著樓板外邊沿使用墨線設定平面基準線,確定立柱的前后位置,然后向外確定幕墻平面,確定整片幕墻準確位置。
2、立柱的安裝
立柱是幕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整片幕墻的施工安裝。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幕墻的平面軸線與建筑物的外平面軸線之間的誤差不應該超過2毫米,尤其是處于建筑物90度轉角處、或者兩邊封閉的幕墻時,其距離偏差會嚴重影響的幕墻的周長。
3、橫梁的安裝
幕墻中橫梁進行安裝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橫梁連接件與彈性橡膠墊以及立柱之間的連接安裝應該精確位置、接縫緊密;立柱作為承重件通過螺栓或者T型槽連接,橫梁與立柱之間使用螺栓連接。(2)相鄰橫梁之間的水平標高誤差應該限制在1mm以內,同層時控制在4mm以內。(3)橫梁安裝應該采取由下至上的安裝方式,且在同一高度的橫梁安裝完成后及時進行檢查、調整、固定。
4、玻璃板材的安裝
為了保證連接的可靠性,在進行玻璃板材安裝前,要保證各個連接部位的清潔性,包括玻璃表面、四邊鋁框等,此外,在玻璃板材的朝向室內方向處進行鍍膜。
5、耐候膠嵌縫
玻璃板材或金屬板材安裝完畢后,各個連接件之間的縫隙需要使用耐候膠進行填補嵌實,以隔絕空氣與雨水。
6、幕墻結構細部的處理
無論是什么形式的幕墻,在安裝完畢后,都需要進行細部處理。玻璃幕墻與主體結構之間的空隙中應該填充以防火保溫材料,并用裝飾板進行覆蓋。如使用功能方面對內裝修提出很大的要求,仍需進行幕墻吊頂的處理,底層勒角部位進行裝飾、防水處理。
7、幕墻的保護和清洗
細部處理完成后,應該對幕墻整體進行一個清潔防護,將施工過程中留在幕墻表面的粘附物清除。
四、結語
1土木工程中吸漿加大灌注方法的運用
土木工程的地基施工過程一般要在60分鐘到180分鐘內完成,因此,對巖縫進行灌漿施工所需的水泥量有限。但是如果出現巖縫大量吸漿現象,就必須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不然就算灌注再多的水泥漿也達不到預期的施工目標。為了解決這種情況,首先要進行限流,對單位時間內進入巖縫的砂漿體積進行限制,并且減緩灌注的速度,實現使灌注到巖縫的泥漿快速凝結的目的。其次,可以通過降壓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這種方式是通過將灌漿的壓力降低來使砂漿的流速減緩,使砂漿在較小的壓力下進行自流,并在自流中逐漸凝結,當砂漿自流現象停止時可以適當增加壓力,之后就可以采用一般的灌漿技術來進行灌漿施工。最后,可以進行多次灌漿,具體說來就是間歇性地對巖縫進行灌漿,每進行一次灌漿施工,都要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后再進行下一次灌漿,間隔時間一般不超過8小時,具體時間可以根據土工程要求來確定。
2灌漿施工技術在嚴重漏水情況下的應用
地基漏水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如果是嚴重漏水現象,那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嚴重漏水現象在巖溶地區施工中尤為常見。因此,在進行巖溶地區施工的時候,可以采取膜袋灌漿方法,但是在采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膜袋的質量和選擇,要選擇高質量且耐磨性很強的膜袋,例如聚丙烯膜袋、尼龍膜袋等。灌漿過程中,將水泥漿裝在膜袋中,水泥漿在膜袋中相互擠壓就會使其水分降低,進而提高其凝結速度。此外,還要嚴格控制填充材料的礫石和泥漿配比,將水泥泥漿與礫石混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灌漿效果。在狹窄的地方要加大粒料的使用量,使其形成橋架,采用巧匠在中途阻塞住縫隙,進而堵死整個通道[2]。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灌漿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廣泛應用,灌漿技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我國必須進一步研究土木工程中灌漿施工的技術與方法,并且根據不同的施工地質選擇不同的灌漿技術,使灌漿技術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應用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促進我國灌漿技術的完善。同時,將灌漿施工技術與方法運用在土木工程中,不僅要確保灌漿技術含量,而且要對施工過程中的各項重要參數進行嚴格把握,這樣才能確保我國土木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作者:邊彩云 單位:赤峰市阿旗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程質量監督站
1.1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
在購買混凝土相關原材料的時候,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應當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工程的材料。不同的土木工程,對混凝土的體積、承載力的要求都是大不相同的,混凝土的特性也是不同的。舉例來說:橋梁的大體積混凝土和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所要選擇的混凝土類型就有很大的差別。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取決于材料,所以在購置原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工程本身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在選購原材料的時候選擇質量和信譽有保障的正規廠家,避免在采購環節就出現質量隱患。上述原則是對于選擇骨料和水泥等的要求,對于水來說,很多施工單位都不注意,認為水都是一樣的,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不同地區的水質是不同的,水也有酸堿性等性能上的差異,在選擇水之前必須要進行細致的檢驗工作。除了骨料和水,必要時還要根據工程的需要購置一些外加劑。
1.2注意混凝土材料及混凝土的運輸
原料的運輸一般來說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是一定要注意盡可能地減少運輸時間和減少振動,因為不斷地顛簸很可能就會使混凝土的性能發生改變。運輸時還應當特別注意的就是在陰雨天氣下的運輸是需要做好防雨工作的,否則,如果運輸的是原材料,就會影響其性能,直接變成不能使用的材料;如果是混凝土的話,將會直接影響其混合料的配比要求。
1.3進行混凝土的配置
混凝土的配置并不是簡單地將所有的材料堆放在一起進行攪拌即可,各種材料的比例和放置是有順序的。當然這個順序也不是固定的,是要根據當天的氣候狀況、施工進度等等外部的因素決定的。在配置混凝土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前期的相關實驗數據進行,特別是水量的控制一定要精確,結合當天的天氣來對水量進行控制。例如:在非常炎熱的夏天,要考慮到水蒸發的作用,要適當地多放一些水,而在冬季還要防止水凝固成冰,要不斷地攪拌。
1.4做好前期的其他準備工作
除了混凝土材料的購置、運輸與配置外,還應當做好其他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舉例來說:很多橋梁的施工工程是需要大體積混凝土的,這些大體積混凝土往往需要多層澆筑,前期就要把場地清理干凈,也要觀察上一個處理環節是否已經完成。要對相關的隱蔽工程進行驗收處理,也要確保模板支撐體系的牢固。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做安裝好溫度的測量工具,能夠實時地了解混凝土的溫度情況。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相關技術分析
在施工中,也有很多的要點需要注意。要點有很多,文章拘于篇幅問題不可能一一羅列,在這里僅將重要的幾個點進行闡述。首先,就是溫度的控制。在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準備了測溫管,但是還應當了解混凝土發熱的原理來進行針對性的處理。混凝土的內部熱量絕大部分是由水泥造成的,水泥遇水會發生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量。那么在某些工期比較緊,天氣比較炎熱的情況下,混凝土的配置和澆筑盡量選擇在太陽落山以后,或者盡可能選擇一些水熱化較低的混凝土類型,例如:硅酸鹽水泥制成的混凝土。而在寒冷的冬天,則需要進行相關的保溫措施,因為混凝土表面的迅速凝結會使內外的壓力不盡相同,成型以后會造成裂縫的出現。其次,在澆筑時應當注意一些要點。第一,應當嚴格按照既定的工序來進行澆筑活動,即先自然流淌、水平分層;進而斜向分段;最后一次到頂。在配置的時候可以加水調整,但是在澆筑的過程中,嚴禁隨意地向混凝土中間加水,這樣會造成離析等現象的出現,嚴重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第二,在分層澆筑的時候一定要確定之前澆筑的一層是否已經被覆蓋,并且要對兩次澆筑之間的時間間隔進行把握,防止裂縫的出現。第三,混凝土的振搗工作應當對不同部位進行多次振搗,振搗的位置和強度都應當有具體的要求。
3結語
1.1混凝土配比存在的問題
在道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攪拌和配比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在混凝土配比之前首先應該對混凝土的配比比例做相應的實驗,然后根據實際的情況確定相應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施工現場很多施工單位都做不到這一點,在混凝土配比過程中操作人員主要根據自身的主觀經驗去判斷,這就導致了澆筑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此外,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由于缺少人看管,導致中途停止現象十分嚴重。
1.2混凝土澆筑所產生的相關問題
在實際的操作作業過程中,混凝土澆筑的施工工藝比較復雜和繁瑣,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格外的小心和謹慎,澆筑過程中應該對每一個流程都加以注意。此外,在澆筑之前的運行過程中,雖然對混凝土的澆筑以及道橋的結構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忽視了運輸環節對混凝土澆筑的影響,同樣會影響到道路橋梁的整體施工進度,最終影響到施工的質量。另外,混凝土應該現用現配,運輸時間不應該過長,因此要求混凝土攪拌的攪拌廠要接近施工現場,方便運輸。
1.3混凝土水化熱的相關問題分析
混凝土水化直接受到了水泥水化熱的放熱速度以及其大小的影響。因此,從水化熱這個角度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澆筑完畢之后其水化的速度越快所產生的溫度收縮就會越大,而所產生的溫度收縮越大就會對道橋結構整體的質量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大。所以我們可以說,收縮過程裂縫的產生不僅會嚴重影響到整體道橋結構的質量,同時還會對結構物的耐久性和穩定性產生重要的影響。
2、道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應該注意的技術要點
2.1科學合理的配比混凝土
在選擇混凝土過程中,應該將經濟節約放在首位,并且還要保證混凝土中能夠添加一定量的對降低混凝土絕對升溫有利的物質,如水泥、攙和物以及外部添加劑。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水化反應,進一步減緩該反應的發生進程,降低因為溫度收縮對混凝土結構產生的影響,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同時在配比混凝土過程中,要進一步的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就是要根據實際的混凝土材料進行合理的配比實驗,以此來滿足道橋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時,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其中會混有一定數量的砂石,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更換了新的混凝土應該對混凝土的砂石率和含水率進行實驗室測定,然后根據測定的結果重新確定混凝土的配比。
2.2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混凝土攪拌
在理想條件下要想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出了要選擇合理的、性能優良的攪拌機之外,還應該嚴格遵守混凝土的攪拌原則,具體的內容主要包括首先,應該控制好攪拌的時間,并應該將投料的量控制在攪拌機的額定容量以下,這樣做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在攪拌過程中由于物料過多而產生攪拌不均勻的現象;其次,不同的攪拌機在工作過程中,其所要求的額定容量是不盡相同的,應該根據具體的機器容量限額對物料的配比進行合理的確定,計算出該型號機器的原料投放量和產出量,從而切實滿足攪拌的需求;最后,在投料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投料的順序進行,攪拌時應該按照原材料繳入攪拌同內容的順序不同做出合理的調整。
2.3縮短混凝土運輸時間
在整個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合理、科學、持續的運輸對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著顯著的影響。科學合理的運輸主要是在運輸過程中應該盡量縮短混凝土從攪拌廠到施工現場的時間,并且還要保證運輸的連續性,不能間斷。因此,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對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項目工程和不允許遺留施工縫隙的混凝土結構應該保證混凝土運輸的持續性,同時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對其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在運輸過程中不僅需要保持混凝土原來的特性,同時還需要盡量降低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分層和流失的現象。
3、結語
1.1施工要點
鋼管樁梳理。鋼管樁在進場前在倉庫即進行梳理,對鋼管樁的規格型號及外觀進行檢查驗收,去除失圓、變形及規格不符要求的鋼管樁,按照尺寸要求進行鋼管的焊接接長。技術準備。熟悉圖紙掌握結構尺寸及地質情況。測量水域情況。
1.2圍堰施工
(1)總體思路。
用全站儀定出鋼管樁的方向和中心位置,先打內層鋼管樁,內層鋼管樁大于承臺輪廓1.0-2.0m,利用水上專用打樁船插打。鋼管樁施打前,測量組放樣定位,控制圍堰長、短邊的鋼管樁位置,定出圍堰的角點及長、短邊的間距。每點處打兩根鋼管樁,兩相鄰點的鋼管樁用槽鋼焊接,做為打鋼管樁的導向。鋼管樁由工程船直接運至現場。鋼管樁間距為100cm,浮吊掛錘,副勾起吊鋼管樁。插打時不能一次打到底,待鋼管樁插入河床2—4m,初步穩定后對樁身垂直度進行檢查,及時糾偏,并打設至設計深度,最終鋼管樁頂面要求高出水面1m。內層鋼管樁施工完成后,開始打設外層鋼管樁,外層鋼管樁距離內層鋼管樁按2m間距控制,施打方法同內層鋼管樁。在內外層鋼管樁的外側采用【30槽鋼作為圍囹,圍囹與樁身進行焊接,如出現圍囹與鋼管樁不密貼的現象,采用木契塞縫。填土完成后采用L5角鋼將內外層鋼管進行拉接。
(2)鋼管樁插打的方法。
第一根鋼管樁插打。確定圍堰整體布置,先進行輔助導向樁的插打施工。先根據第一根鋼管樁的位置對輔助導向樁進行放樣,然后用浮吊起吊輔助導向樁,按放樣位置將兩根輔助導向樁打入地下,打入深度7m。輔助導向樁插打完成后設置導向架,導向架用型鋼焊制而成,高度2m。最后用履帶吊起吊第一根鋼管樁,插入導向架,啟動柴油打樁錘,將其打入地下,頂面標高控制在+2.0m,完成第一根鋼管樁的插打施工。拆除導向架,拔除輔助導向樁。第二根鋼管樁插打。放樣后重新插打輔助導向樁,設置橫向導向橫梁,采用與第一根鋼管樁同樣的起吊方式吊起第二根鋼管樁,在導向橫梁上焊接臨時導向卡,啟動柴油打樁錘,將其打入地下,頂面標高控制在+2.0m,完成第二根鋼管樁的插打施工。第二根鋼管樁施工完畢后,解除臨時導向卡,按第二根樁的施工方法進行其余鋼管樁的插打施工,直至全部鋼管樁插打完畢。施工過程中要注意角樁的情況。施打時先將鋼管樁逐根施打到穩定深度,然后依次打到設計深度,并由上游分兩頭向下游合龍,注意檢查樁身的垂直度。鋼管樁打完后,橫向之間先用槽鋼連接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然后依次用竹柵、土工布,回填土施工,依次推進,最后用橫向槽鋼將兩根雙排方向的鋼管連接。
(3)安裝竹隔柵和土工布。
將小塊竹隔柵按照圍堰尺寸在岸上采用竹簽進行分組編排,每組不大于3m,在格柵上敷設土工布,并將其固定在竹竿上,運輸至現場沿鋼管樁內側徐徐放下,到位后,用鐵絲將竹隔柵和土工布和鋼管樁進行緊密連接,防止填土過程中側翻。
(4)填土。
鋼管樁內填土采用粘性土,不透水,駁船運輸至施工現場,抓斗船卸土,直至填至水面上1m處。填土過程中,要隨時檢查鋼管樁的垂直度,防止一次填土過高,鋼管樁外傾。
(5)抽水施工。
當圍堰堰體填土,固結后,采用大功率砂泵抽水,抽水至河床頂,向圍堰內填土擠淤,填土從圍堰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用粘土塊置換出淤泥,待圍堰內粘土填筑高度大于河床底標高后,采用挖泥船清除淤泥,繼續分層填筑粘土至圍堰頂。然后進行樁基鉆孔施工,抽水水時設專人進行堰體觀測,抽水速度,不宜過快,現堰體變形較大,立即向堰內回水,以平衡內外壓力差,確保人身安全。在圍堰外側設置靠船樁,在進行圍堰填土時,不得將船與圍堰進行聯接,且不得碰撞圍堰。填土和抽水時人員不得入堰體內作業。當發現局部大量漏水時,應采用在外側補樁填土的方式進行堵漏。
(6)安裝護欄。
圍堰頂安裝鋼管護欄,豎向鋼管與鋼管樁焊接牢靠,間距1.5m,水平鋼管用扣件與豎向鋼管連接,距圍堰頂高度1.2m,掛設安全網及救生衣具。
(7)圍堰拆除。
待鉆孔樁和承臺、駁岸施工完成后,進行圍堰拆除。鋼管樁圍堰拆除工作與圍堰施工程序相反進行。鋼管樁拔除先行由下游方向開始,對稱施工至上游方向,采用振動錘配浮吊進行施工。拆除過程必須時刻注意施工安全。拆除后利用挖泥清除填土。
2效益分析
小鋼管樁土圍堰經測算平均樁長在12m時,單價為1900元/米(含圍堰填土及拆除),10*10m的圍堰最終成本為:76000元。如采用13m鋼板樁:租金為:1元/m.d,104根*13米*1元*60天=81120元,打拆費用:400元/t,0.06t/m,104*13*400*0.06=5408元,圍堰填土:10*10*3*40=12000元,(還不計算大型設備租賃費用),共計:98528元所以說在水深合適的情況下,采用小直徑鋼管土圍堰還是比較經濟的。社會效益。設備材料容易組織,降低了工程成本。整個施工工藝易于掌握,容易提高生產工人施工的熟練程度,便于施工隊伍建設,為企業帶來無形的經濟效益。如果使用單層鋼板樁圍堰,鋼板樁剛度差,容易變形,不安全,如使用雙層,費用將翻番,不經濟。拆除周期短,節約工期。
3結語
1混凝土無縫施工技術設計
1.1設計思路
對大面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應對裂縫控制進行設計方能使得混凝土的裂縫數量減少。根據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和混凝土長度呈現非線性關系的特點,且混凝土隨時間和溫差的變化具有較大的收縮變形特點,將混凝土伸縮縫布置在垂直方向上,具體施工方案為將混凝土分塊澆筑,每一塊稱為一倉,澆筑時采用跳倉處理。采用此法澆筑可釋放混凝土內部應力,待混凝土應力釋放后再將結構澆筑成整體,采用這種方法可稱為“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為主”[1-3]的施工原則。
1.2跳倉間距
根據混凝土筏板基礎的平均伸縮間距計算公式和展覽館的基礎尺寸將跳倉間距設置為17m,根據結構垂直縫進行分倉,因此將整體結構分為30個網格。
2混凝土施工工藝
混凝土澆筑時按照網格的編號進行跳倉澆筑,每倉澆筑應一次性成型,并且相鄰混凝土澆筑時間間隔不得小于7天。
2.1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大則收縮變形也越大,并且收縮變形延續時間也較長。因此在配置筏板基礎和地面工程混凝土時可以采用0.43的水灰比,減少由于混凝土收縮變形而產生的裂縫。在配制抗折性能混凝土時可摻入FDN減水劑,在混凝土中摻入水泥用量的0.75%的減水劑可明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減少混凝土用水量,極大程度降低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可能。拌制混凝土時采用中砂和粗砂可明顯降低混凝土用水量[4],如采用細度模數2.79,粒徑0.38的砂比采用細度模數2.12,粒徑0.33的細砂,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用水減少20~25kg,同時也可降低水泥用量,即減少28~35kg。若采用細砂進行施工時可加大減水劑的用量避免增加用水量,減小混凝土收縮變形的程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也可摻入適量粉煤灰進行攪拌[5],摻入粉煤灰后的混凝土盡管早期強度增長較慢但是發生水化反應時變形小,并且變形時是以膨脹的形式散發能量和水泥相反,這對混凝土而言是有益的,同時加入粉煤灰后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做到減少用水量的目的。
2.2主要技術措施
(1)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攪拌應在室內或棚內進行攪拌以免陽光直射溫度過高使拌合物內水分散失,原材料倉庫應保持通風散熱以免混凝土澆筑后晝夜溫差較大使混凝土產生可避免裂縫。混凝土用攪拌機應2小時清洗一次,輸送管道外部應鋪蓋稻草并灑水降溫。(2)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應穩定在12.2cm左右,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混凝土進行適配,確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入模溫度。澆筑時應每1小時對混凝土進行坍落度測試,待混凝土坍落度穩定后每2~4小時進行測定。對混凝土入模溫度測試應保證每臺班不少于2次。
2.3振搗入模后
首先采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繼而采用振搗梁進行振搗至結構表面,最后采用提漿滾碾壓平整。澆筑完畢后采用覆膜養護灑水養護7d以上。覆膜后根據天氣情況加強保水措施,以防混凝土失水過快出現早期裂縫。對混凝土進行加強養護保證混凝土完全發生水化反應保證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當養護溫度相同時、養護齡期相同時,對混凝土進行濕養護可使混凝土強度達到最高。混凝土澆筑后由于水化反應產生大量水化熱進行濕養護可降低水化熱帶來的溫度增長,并且延緩混凝土溫度增長,使溫度增長速率降低,并且可減小混凝土后期的強度損失[6]。
3施工控制措施
3.1攪拌站施工技術
(1)攪拌站應嚴格根據配合比設計配置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可根據現場混凝土情況調整配合比以保證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和強度。(2)混凝土攪拌后應及時進行坍落度測試,并且觀察混凝土情況,判斷是否出現離析和分層等,對不滿足情況的混凝土禁止出廠。(3)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場后澆筑前也應進行坍落度測試,運輸至施工現場的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60~180mm,并且觀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如出現離析等不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應堅決退場處理。(4)振搗過程中應避免欠振、漏振和過振,以振搗時間和混凝土表面情況確定是否滿足施工要求。(5)混凝土澆筑完畢抹平后進行覆膜養護至指定齡期,并且保證混凝土處于潮濕狀態進行養護。
3.2表面防裂施工技術要點
(1)由于混凝土振搗后上部有較厚浮漿,容易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因此在進行最上層混凝土澆筑時應控制振搗時間,以免浮漿較厚產生裂縫。(2)水泥水化反應產生的熱量會使混凝土內部產生較多裂縫,同時混凝土所處環境溫度也會影響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發展。振搗后采用括尺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漿刮去,并且根據施工技術人員設定的標高點經混凝土表面拍平整。在混凝土達到初凝前進行二次抹光。(3)在混凝土凝固施工期間禁止在未干混凝土表面上行走,以免對混凝土造成破壞。
4現場監測與分析
澆筑后應根據結構的不同尺寸和形狀、厚度等,應在結構表面布置溫度監測器,對混凝土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對混凝土表面溫度進行記錄。根據大體積混凝土和大面積混凝土升溫快,后期降溫也快的特點,根據溫度收縮應力將溫度監測時間定位30d。對大面積混凝土結構采用“分塊跳倉澆筑無縫施工技術”不僅可以達到結構整體性,而且可以使得混凝土具有足夠強度避免裂縫產生。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通過跳倉施工既可以縮短工期又可以保證施工要求,實現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5結論
1施工前準備
在幕墻安裝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施工準備工作。首先需要在主體結構完工、外墻保溫施工完成;做好工程各工序交接工作,避免其他施工環節對幕墻造成影響;對于施工材料、構件等,需要根據施工設計,結合使用地點進行存放;在施工前還需要對施工材料實施檢查,保證型鋼規格尺寸,避免出現刮痕、變形等現象。對于質量不合格的構件,需要及時的更換,加強現場存放管理,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避免破損和生銹。在施工前,還需要進行簡單的輔助加工,包括鉆孔、連接附件安裝、裝配方鋼套芯等。在加工過程中要嚴格的按照設計圖進行。此外,還需要全面的了解施工圖紙,了解建筑風格以及幕墻施工意愿,掌握幕墻施工主要的控制點,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還需要進行測量放線工作,從定位點開始,用20#細鐵線拉水平線,保證水平線平直,并用螺絲固定,在拉完水平線后就需要進行嚴格的復核,將誤差控制在1毫米以下。
2幕墻連接件安裝
在幕墻與建筑主體結構之間需要用連接件進行連接,連接件的質量關系著幕墻結構的穩定性。所以在連接件安裝前,需要結合圖紙,對安裝工序進行合理的安排。連接件的安裝需要靠預埋鐵件進行固定,所以連接件安裝首先就需要找準預埋鐵件的位置,若預埋部分位置不符合要求,按放線和圖紙采用后置錨栓處理,并按要求做拉拔試驗。型鋼按照立柱中心線的位置進行安裝,將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連接件安裝完成后需要進行驗收,并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件按規范和圖紙要求滿焊,滿焊后焊渣除銹涂防銹漆。
3幕墻立柱安裝
連接件安裝完成后,根據放線的具置,在預埋件上焊接上按圖紙要求槽鋼,并實施適當的調整,調整后實施全面的燒焊。在焊接過程中,所用的焊條要嚴格的按照設計圖紙上具體要求,并在完成燒焊后將焊渣進行清除,并采取防銹措施。幕墻立柱懸掛在建筑主體結構上,在安裝過程中應該及時的將誤差消除,保證誤差不累計,最終消除誤差后的立柱位置應該與設計位置相符,在立柱安裝完成后將所有的輔助設置移除。
4幕墻防雷系統安裝
防雷系統是建筑幕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干掛石材幕墻施工中要做好幕墻防雷系統的安裝。首先,嚴格的按照圖紙逐個連接每一個幕墻的防雷網,連接導線應該在保護膜除掉部位進行,并將建筑主體結構的防雷系統與幕墻防雷網進行焊接。從設置均壓環的主體樓層開始,每二層設置一道規格為40×4的鍍鋅扁鋼均壓環,并與預埋件實施連接,連接方式為焊接。在焊接冷卻后應該及時的將焊渣敲掉,并涂刷防銹油漆。在焊接過程中,要保證焊接牢固、焊縫飽滿,避免漏焊現象,防止防雷電位置發生不必要的變動。
5幕墻石材面板安裝
該工程幕墻采用石材為花崗巖,必須使石材的材質符合設計規范,控制花崗巖材質的關鍵在于石材的加工,并做好六面防護處理,控制好色差,加工環節也是最容易發生問題的。通過對花崗巖的加工,要保證其表面光滑、切割平整、色澤統一、沒有裂痕雜質、沒有掉角等。花崗巖板材采用短槽式,采用不銹鋼勾板掛件,掛件與石材連接的孔位采用燕尾槽式;在橫梁相應位置,將不銹鋼掛件用配有彈墊的不銹鋼螺栓固定于橫梁角鋼上。安裝時,將花崗石板材通過掛件直接掛上,充分體現出掛接式安裝方式的快捷、方便的特點,使整個石材幕墻形成具有良好吸震性能和主移適應能力的系統。花崗巖安裝由下向上進行,對于正面主要石板至少需要有二個固定并按圖紙要求,還需要對其進行認真的檢查,在操作過程中利用連接件將上一塊石板抬起,避免其重量傳到下一塊石板上。在石板安裝后,要對石板進行垂直度、水平度進行檢測,并及時的進行調整。
二、建筑工程干掛石材幕墻施工質量控制
對于建筑工程干掛石材幕墻施工質量的控制,需要從施工材料、施工工藝、施工管理等方面進行。
1施工材料質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所以要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一般來說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要從材料的采購、進場、存放、施工等階段進行,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質量也才能得到保障。在施工材料進場時,要對其質量進行嚴格把關,要確保施工材料具有質量合格證書等,對建筑材料還應該按規范進行檢驗,確保其質量過關方可進場。對于那些“三無”材料以及質量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時的進行更換等操作,嚴禁其進場。進場后的材料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存放,并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避免材料在存放過程中質量遭到破壞。合理的使用施工材料也是工程質量的保證,也是避免造成資源浪費的有效途徑之一。主要的措施有:(1)在材料使用前要做好材料的加工,結合施工工程實際的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材料;(2)對于建筑幕墻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儀器儀表等要定期的進行檢修,避免由于設備問題造成的工程質量問題。
2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在干掛石材幕墻施工過程中,對其質量控制要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保預埋件位置,控制預埋件施工的精度,確保施工過程中預埋件不發生變形、生銹、移動等現象,做好相應的防銹措施。(2)對于連接件的安裝,需要控制加工精度,做好連接件焊接質量以及防銹工作。(3)做好相關構件、五金件、石板等安裝,確保安裝精度。(4)對幕墻與主體結構嵌縫進行注膠,確保嵌縫的密封性,并確保外觀優美、色澤圓潤。(5)在幕墻安裝后需要進行四性實驗,使其符合相關設計規范。(6)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現場的清掃工作,確保清掃物遺漏。
三、總結
1.1鉆孔灌注樁的定義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也就是使用機械鉆孔、鋼管擠出土壤或采用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打出樁孔,然后其內不放入鋼筋籠、混凝土而做成的樁,加以固定。
1.2鉆孔灌注樁的特點
與傳統的打入樁中的錘擊方法相比,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施工噪音小、震動程度小的特點;其次,還能夠建造比預定樁直徑大的多的樁,縮小樁的誤差范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地基上進行使用。
2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現狀分析
目前,許多施工方建筑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還不夠成熟,經常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2.1成空速度慢,費時費力,殘留物污染環境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雖然具有一些優勢,但是還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成空速度較慢,施工耗費時間較長,殘留泥渣污染環境等。由于使用的是先進施工設備與工具,施工前需要準確考察地形和鉆孔的位置,成空速度較慢。而且雖然鉆孔的施工噪音和震動非常小,但是比較費時間,影響效率。鉆孔過后殘留的泥渣難以回收,會嚴重污染環境。
2.2導管易出現泄漏
導管泄漏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①泥漿過于粘稠,施工人員在鉆孔灌注樁導管需要埋藏的深度時,不易分析混凝土需要澆筑的高度,導致導管出現滑脫,脫離了混凝土的堤面,出現漏管現象;②導管出現被堵住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導管下埋的深度較淺而影響的。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建筑施工方沒有進行準確系統的檢測和校準而導致的,使其出現了很大的誤差。
2.3混凝土比例配合不標準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比例配合極為重要,關系著工程能否順利施工,以及施工完成建筑物的建筑質量。一些建筑施工隊施工時,對混凝土的比例配合不清楚,經常會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混凝土,混凝土的砂率需要控制在40~50%之間,水灰比例也需要是0.4~0.5,混凝土坍落度需在16~18cm之間,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嚴格調配混凝土的比例,保證工程建筑的質量,否則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后果。
2.4鉆孔處理不干凈
使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樁的底部出現大量的沉積的殘渣,在進行第一次灌注時不能正常泛漿,鉆孔的底部距離導管很遠,混凝土的灌入量有時又很少,導致不能完全掩埋住導管,影響了建筑施工的工程質量。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在于鉆孔沒有完全處理干凈,施工人員對鉆孔的檢查不到位,沒有仔細進行檢查。
3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策略分析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關系著工程的建筑質量和人們的生命安全。針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本文將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制定系統的鉆孔灌注樁施工計劃
在做一件事情前,先制定一個完備的方案計劃,能夠有效的幫助事情的有效實施和開展。在鉆孔灌注樁技術施工中,同樣需要制定一個系統的施工計劃:
3.1.1先清理干凈施工場地
在對建筑地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前,首先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和檢驗,把樁的基底埋藏的雜物仔仔細細的清理干凈,還需要對施工地面進行厚壓,以提高地面的硬度與厚實度,保障鉆孔灌注樁施工的順利進行。
3.1.2準確測量樁位
在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結合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根據已經設計好的圖紙,使用定位儀,對地面高程以及樁位高度以及深度進行精確測量,縮小測量誤差。
3.1.3設置護筒并安裝打鉆機
首先使用鐵質的護筒,然后對護筒的周圍進行加固,防止脫離,護筒的掩埋深度應該為100~200cm;然后進行鉆機的安裝,在孔位上安裝鉆機,確保鉆機處于完全垂直狀態,與鉆孔的誤差必須小于5cm,使用時合體控制鉆機力度。
3.1.4下鉆并清理鉆孔內壁
下鉆開始時,結合實際情況,在鉆機到達鉆孔70cm左右時開啟泥漿汞,然后使用清洗劑清潔內部;使用換漿清潔鉆孔內壁,并且需要嚴格控制泥漿中的沙量。
3.1.5將泥漿合理排放
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泥漿蹦出的情況,施工隊需根據要求對泥漿進行合理排放,將其排至污水排放區,盡量減少環境污染。
3.2加強施工人員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水平
在對工程使用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時,要嚴格挑選施工人員,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系統的考核,考察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與操作能力。在施工時需要對施工人員所進行的每一項環節都進行嚴格的把控和管理,必須確保施工質量上的過關,并根據施工所要求的各項內容進行必要的把關。例如,在選擇施工人員時,挑選一些經驗老到,并且技術水平高的施工人員來施工,并且還要對施工中心的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高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實踐能力。
3.3混凝土的嚴格配比
使用鉆孔灌注樁技術進行施工時,混凝土的配比是十分關鍵的,需要施工方,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施工要求,挑選合適的混凝土材料,使用專業的技術型人才進行混凝土合適的配比,使混凝土在質量上得到必要的保障。
3.4信息化科技設備的使用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建筑施工方面的設備也得到了新的提升。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時,可以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對建筑施工進行系統的規劃。例如,使用地理信息系統對施工地的地理環境及地面土地情況進行系統分析,獲得完備的信息數據,根據所得數據在進行科學的鉆孔灌注樁。亦可使用現代遙感技術,對施工地的地下進行探測,選擇合適的打樁地,對打樁的樁位進行精確計算,嚴格控制誤差,可以提高樁位的精確度,以及工程的高效性,有利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順利實施。在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鋼筋籠上浮是一個最常見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灌注速度未能有效控制且埋設導管位置不當。因此,在鉆孔灌注樁施工前,應對灌注速度進行有效控制,避免由于混凝土增高造成地面形成較大沖擊力。同時,混凝土澆筑時應將導管及時拔除,避免出現鋼筋上浮現象。
4總結
黑格爾曾經說過:“就存在或出現的次第來說,建筑是一門最早的藝術。”建筑業目前正迅猛發展著,而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作為一種目前國內工程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項技術,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要求和積極的創新。綜上所述,現今我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此技術將會不斷發展創新,推動著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
作者:胡慶國 單位:江西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陳鵬.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探討[J].江西建材,2015,11:69+75.
[2]王健.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2,09:320~321.
1.1施工難度較大
公路橋梁施工比一般橋梁工程建設難度更大,施工環境更加復雜,特別是一些高墩橋梁建設,對施工的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施工環境復雜,加上地形、交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都給橋梁施工增加了難度。同時,由于公路橋梁工程量很大,施工期限緊張,所需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很大,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必須通過有效的措施,才能夠克服一系列困難,從而有效保證公路橋梁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1.2裂縫及下沉
一是施工技術缺陷引發裂縫增多。在公路橋梁工程中,正是因為施工技術存在缺陷,才會導致橋梁裂縫增多,嚴重影響公路橋梁的質量與安全。正是裂縫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公路橋梁的安全性,降低了橋梁的剛度和強度。如果不對施工技術進行改進,就會留下諸多裂縫給公路橋梁造成影響。二是施工技術導致高填土下沉問題嚴重。在公路橋梁施工時,由于施工技術不足,特別施工時分層過厚,就會造成壓實不到位,從而導致高填土下沉。此外,如果沒有嚴格選擇好材料,或是壓縮技術不到位,也會造成高填土下沉的問題。三是技術導致路面損壞。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如果路基施工技術不到位,就會因為路基下降而導致路面損壞。四是因為沒有控制好配合比而影響路基承載能力下降,從而使路面損壞。
1.3施工技術缺陷降低橋梁使用壽命
隨著我國交通建設步伐的加快,公路橋梁所承受的荷載急劇增加,給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造成了嚴重影響。特別是由于施工技術不到位,而導致一些公路橋梁工程質量隱患多,很容易出現裂縫、混凝土脫落,甚至出現變形等問題,對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是路床不平問題。在進行路床施工過程中,由于碾壓不到位。如果在此情況下就投入使用,路床下的軟土地基具有很大的空隙,導致含水量較大,從而降低了路床的穩定性,影響了路面的平整度。二是裂縫問題。裂縫是公路橋梁工程中最為常見的病害問題。裂縫會直接威脅橋梁建筑的安全和穩定,如果橋梁混凝土裂縫數量過多或是裂縫過大,就會嚴重影響路橋的承載力,影響整體結構強度。如果裂縫不斷擴大,就會增加安全風險。
2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改進措施探討
針對公路橋梁施工技術中的不足,筆者聯系當前公路橋梁施工技術實際,就如何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進行探討。
2.1做好技術交底及控制
在公路橋梁施工前,應該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嚴格會審,一旦發現設計圖紙中有缺陷,就應該予以調整更改,從而將可能造成的工程隱患降到最低。在圖紙會審時,不僅要認真審核數據、項目、規格,還要對這些設計內容是否與實際相符合進行核對比較。同時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交底培訓工作,讓施工人員全面掌握施工技術要求和質量規程,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法。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進行嚴格控制,確保他們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這樣就能減少人為因素施工造成的失誤。
2.2充分運用高科技技術
針對傳統施工技術存在的缺陷,要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這樣才能提高公路橋梁工程質量與安全。一是對建模技術進行優化。通過應用建模技術,對橋梁結構施工技術進行優化,通過模擬數據計算,根據要求對計算結果進行判斷,從而增強橋梁工程施工安全性。要充分利用建模技術,為公路橋梁技術的實施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以切實做好公路橋梁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施工,將工程施工成本降到最低,以提高工程效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確保工程質量,將工程質量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二是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夠增強工程施工的科學性和準確度,能夠將施工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最大可能提高工程質量。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增強公路橋梁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通過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能夠將公路橋梁工程大量復雜的資料、記錄等信息記錄下來,還可以借助網絡為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改進提供豐富的信息來源,極大增強施工技術管理的便捷性。三是充分利用仿真技術。通過仿真技術,可以輔助設計人員,進行模擬施工方案建設,從而有效地發現設計方案中的缺陷,不斷優化施工方案,以提高公路橋梁施工質量與安全。
2.3改進沉降控制的施工技術
一是合理控制橋頭填土厚度。在施工時,施工人員要結合工程狀況,對路面進行分層,合理控制填土厚度。在夯實路基過程中,要嚴格夯實到位,避免夯實不足或漏夯等問題。二是合理選擇填土材料。盡可能選擇密度大的填土材料,一般可以選用砂石和滲水能力較強的土壤或是具有良好壓實性和水穩性的材料。此外,要做好對新舊土銜接部分的處理,對填土銜接長度嚴格控制。特別是對于軟土路基,還要通過置換法、填充法、排水法等措施,對路基進行硬化處理,以增強橋梁路基硬度,提升公路橋梁質量。三是采用土工格柵技術。土工格柵的彈性,能夠緩沖車輛反復碾壓的荷載影響,增強橋梁抗變形能力。通過使用土工格柵,能夠增強路基填土的整體穩定性,確保其具有足夠的整體穩定性。由于土工格柵與路基的摩擦,能夠有效分解上部的荷載,從而減少橋臺的臺背垂直應力,實現有效控制沉降的效果。四是合理設置過渡段。從剛性方面相比而言,路基的剛性要弱于橋梁。故此,在進行過渡段施工時,必須是強度較大的過渡段,從而使不均勻沉降降到最低。
2.4增強橋梁使用壽命的施工技術
一是嚴格做好裂縫防控。充分利用基坑作用,利用其側限條件,將膨化劑摻入混凝土中,從而構成預壓力,使其內部溫度得到有效的補償,從而避免裂縫的產生。充分利用溫度應力,使構造得到有益的改善。二是增強路床碾壓質量。嚴格施工程序,嚴格按照要求施工,對路床標高、橫坡要嚴格控制到位,從而確保路基與平整度的要求相符合。在施工之前,要采取必要的防水及排水措施,盡可能地避免出現積水問題,保證排水的通暢性和防水的有效性。重點檢查路床結構。對其密實度要作為檢查的主要對象,進行重點檢查,切實按照要求做好路面的碾壓和壓實。在進行碾壓的過程中,應按照從低到高、從輕到重、從慢到快等原則,多遍碾壓路面,以確保其達到密實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3結語
合龍方案的設定,主要以該橋所使用的鋼梁結構和施工低點地質條件為基礎進行設計。總施工方案為采用70噸吊機拼裝架設,具體步驟如圖3所示:圖3鋼桁梁架設施工步驟圖步驟①:在2、3橋墩的衡量頂完成此處鋼梁的拼接工作。步驟②:分別在兩主塔側對稱架設鋼梁,并以鋼梁的架設速度為基礎掛設拉索,和主跨合龍段施工基本情況相匹配。步驟③:合龍段合龍。步驟④:完成最后一對斜拉索的掛設,并以懸臂完成剩余邊跨鋼梁的拼裝工作。上述的四個步驟從開展工作的實質角度來說,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如下兩個階段的內容:架設階段:墩頂鋼梁架設完成之后,通過對稱懸臂來完成合龍之前的其他鋼梁架設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全程對架設中心線和外形進行控制,保證合龍口鋼梁線形最優,保證合龍工作的順利進行。合龍階段:通過對以往成功案例的分析和相關理論的應用,選擇操作最簡、成功率最高的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實施,完成鋼梁主跨合龍。
2架設階段鋼梁線形的主動控制技術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黃岡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為大跨度斜主桁斜拉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面臨著施工時間長、施工環境復雜、線形控制困難等多重問題,因此多角度空間斜腹桿安裝的研究尤為重要。在墩頂鋼梁的精確定位研究方面以及橫向抗風措施的研究對于保證最終合龍的成功也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合龍前,還需要對合龍施工過程中的工人安全問題、整體可移動手腳架平臺相關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和肯定。
2.1多角度空間斜腹桿安裝方法
如上文中所介紹的,該橋采用了倒梯形截面的鋼桁梁橫,因此在斜腹件方面出現了面內傾斜41.055°和面外傾斜20.3532°的多個空間角度,這客觀上增加了施工的難度。除此之外,斜腹桿安裝過程中,和其連接的上弦桿和下弦桿已經完成安裝,因此在實際的安裝過程中,僅存的活動空間就剩下了桿件之間的4cm拼縫間隙,這種條件下,如果拼裝過程中不能完全嚴格地按照設計進行拼裝,那么必然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針對上述問題,采用了三維放樣法,在完美模擬重心之后,確定吊裝點,這樣,吊裝工人只要按照預先做好的吊裝號碼,即可對號入座,在實際架設過程中進行簡單的微調就能較好地完成安裝工作了。
2.2墩頂4節間鋼梁精確定位
在完成合龍工作之前,主塔鋼梁的架設工作是獨立進行的,為了保證最終合龍后橋梁線性符合標準,在兩段主塔的架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統一標準施工,無論是平面位置還是其高程都必須完全一致,這是保證合龍過程中各項指標都能達到相關標準的重要前提,同樣也是保證橋梁整體性能水平符合預先設計要求的必然選擇。我們必須認識到,每個鋼梁節間的架設水平都對后一節間的架設有相應的影響,所產生的誤差將會不斷積累下去,因此對其線形、高程以及平面位置的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墩頂節間的架設過程中,需通過千斤頂來保證其各項指標誤差必須小于預設值,然后對鋼梁各結構焊接抗風牛腿,并預留好施工間隙,方便后續施工。
2.3鋼梁臨時鎖定及橫向抗風措施
上文中已經對抗風措施有了簡單論述,這里我們對臨時鎖定和橫向抗風進行更為詳細的介紹。橋梁兩側的上、下游上弦桿件的外側焊接鋼牛腿,然后如圖4所示進行抄墊操作,這樣就能夠有效地保證鋼梁的臨時鎖定了,同樣對于大風天氣的風載轉移到上下游橋柱和橋墩鋼梁支座上去。該方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對風載導致的扭矩力傳遞明確,有效地避免了大規模、復雜鎖定裝置使用導致的施工難度增加問題,這對于今后其他大型橋梁的抗風和臨時鎖定施工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4鋼梁架設安全施工腳手平臺研究
在實際的架設過程中,包括架設線的測量等,都和手腳架平臺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所研制的公路、鐵路可移動整體施工平臺如圖5所示,極大地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為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的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的同時,對于施工速度的提升和施工質量的保障也同樣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工程中,墩旁托架的限制,鐵路腳手平臺必須在中跨的架設完成后才能進行安裝。
2.5鋼梁懸臂架設的線形控制
在完成主塔墩頂的鋼梁架設工作之后,具體的高程、平面位置以及最為重要的線形已經基本固定,以此為基礎,在合龍工作開展之前,需要對2、3號主塔鋼梁的節間搭設懸臂。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配合主動測量和糾偏技術,通過對相關檢測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以具體數據為基礎來判別下一階段的施工是否需要采用微調處理,為后續的合龍工作的展開降低難度。
3合龍調整措施及其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保證所采用調整措施符合工程實際使用需求的重要方法。客觀來說,我們進行合龍調整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合龍口兩端線形的差異,使其在標高、轉角方面具有極高的一致性,同時順橋向間隙與桿件長度匹配,中軸線保持水平。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鋼梁調整有多種途徑,如溫度變化、橫向對拉等,都是較為常見的調整方法,這些方法中,有些是主動措施,有些則屬于被動措施。該橋梁在合龍之前,采用了當前國內最為先進的3Dbridge斜拉橋空間有限元分析軟件分析了不同調整措施的敏感性水平,具體情況如下:
3.1溫度變化
溫度變化客觀上會對鋼梁的相關變量產生影響,如系統穩定變化、路面溫度變差變化、斜拉索穩定變化等,而系統溫度的夜間變動情況規律較為明朗,而其他因素由于受到日照、風速等多個環境要素的影響而難以確定具體的規律。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發現,溫度每上升10℃將會產生X方向位移34mm,而溫度下降所導致的位移規律則相反。不過我們必須認識到,系統溫度的變化難以進行人工控制,屬于一種典型的被動控制,此種控制方案只能等恰當時機,在黃岡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的合龍中,難以滿足快速合龍的施工要求。
3.2梁面壓重
動態壓重和靜態壓重共同構成了梁面壓重,下面我們將進行分別論述。動態壓重,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運梁臺車在路面停放位置的改變來進行調整,具體操作防范相對簡單,通常情況下主要在調整豎向Z撓度和繞Y轉角的過程中搭配其他措施使用。靜態壓重,在本工程中,主要是根據實際的壓重效果吊機位置,在充分考慮操作的便利性的基礎上選擇主塔鋼梁主跨L19節間公路面上下游兩側進行靜態壓重。通過敏感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單側不對稱壓重的情況下,橫斷面剛度帶來的合龍口Z撓度以及橫向偏載荷導致的合龍口鋼梁橫斷面產生整體扭轉。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主動調整措施,壓重對于上述兩種問題的調整有較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單桁不對稱壓重,還能夠有效地調整斷面扭轉,不過由于壓重材料的組織和運輸相對復雜,因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經常性地采用預壓重的方式進行。
3.3調整斜拉索
根據現有斜拉索資源張拉千斤頂資源數量和現場的實際施工環境,本工程中選擇了張拉和張放18號斜拉索來調整合龍口相關參數。通過敏感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中、邊跨18號索每根索索力增加100t,合龍口整體產生63mm的豎向Z撓度和0.35千分弧度的繞Y轉角;主跨18號索每根索索力增加100t,合龍口整體產生39mm的豎向Z撓度和0.27千分弧度的繞Y轉角;主跨上游側18號索索力增加100t,合龍口上游產生20mm的豎向Z撓度,下游產生17mm的豎向Z撓度,同時產生0.12千分弧度的繞Y轉角和-7mm的橫向Y位移,這也就是說,這里的主跨18號索單側不對稱張拉,由于鋼梁橫斷面剛度使得合龍口整體產生豎向Z撓度,同時由于單側偏載使得合龍口鋼梁橫斷面產生整體扭轉和橫向位移(兩側上弦產生3mm高差和7mm的橫向位移)。此種施工措施作為一種典型的主動調整措施,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在豎向Z撓度和繞Y轉角上的調整效果良好的特點,是對上述兩項參數進行調整的主要途徑,不過由于糾偏的量級過小,因此在鋼梁橫斷面扭轉方面的應用并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3.4縱向頂推
按照實際的合龍要求,在實際的合龍過程中為了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合龍口兩端鋼梁必須能夠縱向移動方面必須有長距離、高精度移動能力,所以我們需要采用兩級調整的模式來完成對鋼梁軸向X位移操作提供支持。其中第一級為大范圍粗略調整,也就是說,通過對圖4所示的裝置來將牛腿與塔柱之間的抄墊更換為500t千斤頂,以此為基礎來重新構建一個“鋼梁縱向大位移頂推裝置”;而第二級則是在小范圍內的細致調整,所形成的裝置如圖10所示,通過敏感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用以對合龍口軸向X位移進行微調。由敏感性分析成果可知,鋼梁沿縱橋縱向頂推200t,那么實際上合龍口產生42mm的軸向X位移和-22mm的豎向Z撓度。必須認識到,縱向頂推作為當前階段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主動調整措施,由于本身有兩級調控措施,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表現出強大的可操控性,整體調整效果良好,有較大的使用價值。
3.5合龍口平面橫向對拉
如上文中所論述的,在鋼梁的建設過程中,每一段節間都嚴格地控制了誤差水平,因此在最終的合龍口上,絕對橫向Y位移的量實際上遠遠低于預先設定的施工規范,不過由于合龍口兩端之前仍然有微小的橫向Y位移,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設置了在雙層路面的如圖11所示的橫向對拉裝置,對這Y位移進行微調操作,直至兩端吻合。通過對此方面數據的敏感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合龍過程中,公路面合龍口兩端的對拉力為10噸,和鐵路路面相等,經此操作之后,能縮短22mmY位移。作為一種典型的主動調整措施,合龍口平面橫向對拉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表現出良好的精確性,同時操作也相對簡單,能夠快速實現對橫向Y位移的大規模調整,因此應用范圍相對廣泛,多見于我國國內多項工程中。
3.6架梁吊機對提鋼梁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營銷,合龍口兩段的鋼梁上,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上都客觀存在高差,同時兩段的實際扭轉情況也不盡相同,這種情況下,整體相對扭轉的存在不可避免,因此要求我們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必須以相對扭轉的數據為基礎,利用兩段的吊梁機進行如圖12所示操作,以50噸提升力推進兩端的吻合。通過敏感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50噸提升力的狀態下,能夠促使兩層路面的上、下游弦桿分別產生42mm和26mm相對高差,并能產生一定水平的橫向Y位移,正調整方式所產生的調整遠遠超過了所需要的調整量,因此不僅能夠有效地滿足調整的客觀需求,同時還為其提供了一定水平的冗余。此種方法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方便快捷的同時,對于鋼梁橫截面的整體扭轉效果良好,因此被選為本工程的主要糾偏措施。
4合龍步驟
4.1總體概述
龍口鋼梁的調整方案制定工作需要我們進行一個完整的全面檢測,以此為數據參與敏感性檢測。在方案實施之前,需要將合龍口鋼梁預先調整至理想狀態,然后根據對其進行的連續檢測,通過數據復核理論的應用,找出具體影響因素的實際影響能力,根據相應指標體系為其賦予權重比例。通過對“鋼梁縱向頂推裝置”的應用,完成主塔鋼梁的邊跨側縱移15cm移動,這為后續調整施工和相關構建的安裝提供了必要的操作空間,極大地方便了后續操作。在實際的安裝過程中,首先完成2根下弦桿到E44′節點的安裝操作,完成此項操作之后,繼續采用專業設備完成對安裝斜桿到A44′節點的安裝,并為后續的2根上弦桿到A44′節點安裝提供支持,最后在E45/A45節點處完成對合龍段弦桿前端拼接板的安裝工作,通過主動和龍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事實監控數據以及上文中所論述的相關參數指標的敏感性分析結果,選擇合理的調整措施,為整個鋼梁的安全、平穩合龍提供數據支持,三維4個變量調整到位,按先合龍弦桿、再合龍斜桿的順序依次進行,同時開始2號塔主跨L21(A44~A45)處的其他焊接工作。
4.2將鋼梁調整到預設狀態
由于在最初設計階段提出了合龍口連續36小時檢測的要求,我們需要通過對上文中所分析的各類型調整措施的應用,將鋼梁的狀態調整至符合預設要求的水平。在X軸向上的調整:通過對“縱向頂推”的充分利用,完成預調整工作;在豎向Z撓度及繞Y轉角上的調整:主要是通過對“調整斜拉索”和“梁面壓重”的利用完成;橫向Y位移調整:利用“合龍口平面橫向對拉”措施將其調整到預設狀態;橫斷面扭轉調整:利用“架梁吊機對提鋼梁”措施完成調整。必須認識到,上述四個變量的調整都是彼此相關的,合龍段兩端鋼梁的預調整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程序進行,環環相扣,為合龍工作的順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礎。
4.3合龍口36小時連續監測
完成對合龍段鋼梁的預調整工作之后,按照施工要求,我們要對其進行36小時的連續檢測,通過多種途徑對其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并作好記錄工作,找到各項因素對合龍口兩端鋼梁所產生的具體影響,并將其進行量化、賦值處理。
4.4鋼梁向邊跨側縱移15cm
在施工過程中,針對鋼梁本身的不平衡索力,可選擇“鋼梁縱向頂推裝置”完成調整,對兩側主塔鋼梁反向頂推15cm,為預裝件的施工提供必要的施工操作空間,同時也保證了溫度變化對合龍后連接構件的溫度變化條件下的穩定性的保證提供支持。
4.5安裝合龍段主桁桿件
第一,安裝合龍段2根下弦桿,將桿件吊裝到位,安裝桿件與鋼梁E44′節點的全斷面拼接板,按要求插打沖釘。另一端帶長圓孔的腹板拼接板安裝到2號塔鋼梁E45節點上,且此拼接板與合龍桿件之間不連接(等待合龍時連接)。
4.6合龍主桁4根弦桿
第一,一切準備就緒,選擇夜間溫度較為恒定時段進行主桁桿件的合龍。首先對合龍口進行全面監測,然后對相應變量進行調整。第二,利用“縱向頂推”措施分別將兩主塔鋼梁向主跨側縱移,同時利用各項調整措施對其他3個變量進行實時微調,現場實時觀察合龍口4根弦桿兩側腹板長圓孔相對情況,直至將長圓孔銷軸插入長圓孔內,使合龍口兩端Z方向互相約束。第三,繼續將兩主塔鋼梁向主跨側縱移,同時根據需要對相關變量進行微調,直至弦桿合龍點兩側腹板圓孔重合,立即將圓孔銷軸插入圓孔內,使4根弦桿的合龍點形成鉸接,并迅速完成剩余拼接板的安裝,并按要求插打沖釘。全部合龍施工工程僅耗時5h,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在太陽升起之前,需要及時完成所有縱向束縛解除工作,以避免溫度對鋼梁位置的影響。
4.7合龍斜桿及安裝橋面板
合龍斜桿下口合龍點,插打沖釘到位,以此為基礎,我們進一步完成對合龍段主桁桿件的高栓施工操作后,利用栓焊依次完成兩層面板施工,最終完成所有的合龍工作。
5結語
供暖系統由熱源、熱媒輸送管道和散熱設備組成。熱源是制取具有壓力、溫度等參數的蒸汽或熱水的設備,熱媒輸送管道是把熱量從熱源輸送到熱用戶的管道系統,散熱設備是把熱量傳送給室內空氣的設備。供暖系統設備的構成主要包括鍋爐房、室外供熱熱網和室內供暖系統,其中室內供暖系統主要是指室內的供回水管道、管路上的排氣閥、伸縮器閥件、散熱設備及室內地溝等。
二、供暖系統的分類
供暖系統有很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熱媒的不同可以分為:熱水供暖系統、蒸汽供暖系統、熱風采暖系統;按照熱源的不同又分為熱電廠供暖、區域鍋爐房供暖、集中供暖三大類等。我單位沒有鍋爐,主要熱量來自于石油企業電廠供的蒸汽,通過換熱器來供給熱量。蒸汽供熱的優勢:蒸汽的比重小,在高層建筑中不致產生過大的靜壓力;在管道中的流速比水大,一般為25~40米/秒;供熱系統易于迅速啟動;在換熱設備中傳熱效率較高。但蒸汽在輸送和使用過程中熱能及熱介質損失較多,熱源所需補給水不僅量大,而且水質要求也比熱網補給水的要求高。
三、供暖系統失水的危害及防治失水的意義
(一)供暖系統失水的危害
集中供熱系統中的熱源、管網、用戶系統是直接連接系統,是一個大的連通器。如果供熱系統中的某一系統失水,就像人體中某一部分失血影響人的血壓一樣,就會直接影響供熱系統的壓力變化。如同人體嚴重失血會導致心臟停止跳動、生命窒息一樣,供熱系統嚴重失水會造成整個供熱系統的崩潰。其危害是極其嚴重的。失水會造成補水量增大,從而導致熱效率降低,造成居民的室內溫度低,達不到所需要的供熱溫度,居民采暖得不到保障。同時供暖部門的成本加大,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二)防治失水的意義
防治失水可以節約水資源,目前我國的水資源總量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排在第88位。我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達到了極度缺水線。所以防治失水對節約水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防治失水,可以減少補水量,從而保證了供熱效果,居民采暖得到保障,又可以降低企業因為失水而增加的成本,從而間接地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有利于節約型社會的建立。
四、供暖系統失水原因
供暖系統失水原因主要為以下兩種情況:(1)人為因素引起的。這種情況多發生于分戶采暖系統內,失水一般多是由于采暖用戶取用熱風清潔熱水洗滌衣物等,同時每個熱網因為各種原因而存在水力失調現象,有些采暖用戶因為采暖效果不好而采用泄水的辦法來增加流速來提高室溫。(2)供暖系統因素引起的。熱網的各種附件如閥門、管道等,存在著跑、冒、滴、漏現象,其失水量無法計算,可看做熱網正常失水,可把供暖熱網失水的補水量視為正常泄漏量應<1%。熱網的散熱器片、控制閥、管路本身及其他附件突然損壞而造成的失水。其失水的多少與破壞程度和關斷速度快慢有直接關系,事故發生時的熱網補水增加值即為意外事故失水量。
五、供暖系統失水防治措施
(一)領導重視,加強宣傳
領導要把供暖失水防治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并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做到層層有人管,處處有人抓。另外要加強對企業職工的教育宣傳,使職工認識到供暖失水的危害性和防治失水的重要意義,并加強相關處罰政策的宣傳樹立節能減排的思想,使其從思想上重視供暖防水,從行到上自覺做到供暖防水。
(二)加強管理,落實責任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嚴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供暖管理及維護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在實際工作中抓好檢查和落實,并對在供暖防水工作中工作認真負責的給予獎勵,對工作不負責或造成失水的給予相應的教育和處罰。各級應及時將計量統計結果反饋相關人員,及時采取措施,按失水預案及時采取行動,公司加強結果控制和監督。加大計量和統計控制力度,進行及時分析,確定對策。加強失水工作的對比分析狀況,使用數據分析查找目前失水情況,及時上報。
(三)加強對供暖系統的檢修
企業要加大對供暖系統檢修經費的投入,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費用,對供暖系統有重點、有計劃地改造和更新陳舊和銹蝕的管道,從而達到防止失水的發生。同時在非供暖季節,對易漏水地方,如閥門、管道連接處等進行檢查和保養,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總結人工查漏經驗活動,歸納人工查漏方法。在對供暖系統檢修和檢查基礎上,加強原始數據和情況積累,總結經驗,分析現狀,確定供熱檢查與搶修預案。同時統計分析供熱管網中安裝、設計不合理狀況,訂立計劃,采取技術措施進行整改,在運行中跟蹤整改效果,并做到適時進行流量和供熱溫度調節,保證供熱質量,減少維修放水。
大壩是修建在河道上面然后用來控制水流的建筑物,是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水利工程大壩加固施工技術最常用的技術是填充灌漿技術和帷幕灌漿技術。其中填充灌漿技術主要是通過解決大壩的滲透問題,從而提升大壩的穩定性和堅固性。在對大壩進行填充灌漿時,施工人員一定要注意對灌漿量和壓力的控制,并對大壩的灌漿效果進行觀測,這樣了以保證及時發現及時進行解決,從而提高大壩的施工效率;帷幕灌漿技術主要是通過施工提高大壩的防滲效果,從而能夠保證大壩的安全。此外,還需要對大壩的上、下游邊坡進行施工,這樣可以防止邊坡出現滑坡現象,從而保證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在對上、下游邊坡進行施工時,要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和施工環境選擇合適的護坡方式。本文通過以某一水利工程為例,對水利工程中的大壩加固技術進行探討和分析,以供參考。
2工程概況
本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的,并同時用來水產養殖和防洪的綜合開發利用的小型水利樞紐工程。該水庫樞紐工程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灌溉輸水管、溢洪道和大壩等三方面。通過對該水利工程的地質資料分析,可以看出該工程的壩基和壩肩的出露地層是強風化片麻巖,并且大壩的清基不徹底,其巖體屬于裂縫發育,容易發生透水,存在裂隙性滲漏問題。大壩的左右壩肩所在處強風化層巖體結構較為破碎,具有中等透水的特性,并且處于淺層部位的裂隙存在較為嚴重的繞壩滲漏問題。大壩心墻的填充材料的含水率為19.5%,大壩的填土含水率不符合規范的要求,并且由于大壩心墻的填充材料碾壓不充分,導致其填料的壓實度不能達到標準要求。
3施工內容
根據該工程的工程概況可以分析得出,本次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內容是:首先對大壩的壩體和壩基進行灌漿加固處理,并同時對大壩的心墻進行接高施工處理;然后對大壩的上游分別運用塊石護坡技術進行邊坡處理和下游進行反濾壩局部翻修;最后要對溢洪道做好完建工作,并對邊墻及堰體段底板進行混凝土護砌,還要對堰體連接段邊墻和泄槽段選用以及在進水渠部位以及漿砌石護砌開挖漿砌石護坡的方式進行處理。
4施工技術
4.1施工導流
通過對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環境進行分析,該工程在施工前可以借助原有輸水管進行施工導流,進而將水庫的水放空,然后在進行修建大壩上游的塊石護坡下部時,可以再次運用輸水管進行導流。在進行柱式塔和輸水管進口段進行施工時,可以通過施工圍堰進行擋水,然后在其施工完成后,就可以將施工圍堰進行拆除,然后再通過工作閘門來擋水。本工程可以按照施工簡便快速、運行安全可靠的原則進行施工,即在施工時可以就地取材,選用土袋圍堰的方式設計施工圍堰,并保證施工圍堰不能超過水圍堰的高度。即土袋圍堰要布置在建筑物附近并且寬度為1m以上的作業面內,并且大壩的頂寬為2m,內外邊坡比為1:2,并以此為根據確定圍堰頂面長度以及堰高最大值,分別為50m進而3.56m。在進行圍堰施工時,采取進占的方法進行施工,即讓自重為5t的自卸汽車分別從大壩岸的兩邊開始并慢慢向中間靠近然后最終合攏的施工方法,然后在用自重為10t的履帶式推土機進行碾壓工作,然后用自重為5t的自卸汽車將廢棄的殘渣運出施工現場。
4.2大壩加固施工
本水利工程主要采用充填灌漿的技術手段對壩體進行加固處理。這樣可以通過填充灌漿技術,增強大壩的抗滲能力,并且解決大壩壩體壓實不充分的問題。在進行充填灌漿施工時一定要嚴格遵循“稀漿開路、濃漿灌注、分序施灌、先疏后密、少灌多復、控制漿量”的原則進行灌漿施工。本工程主要是通過灌漿鉆孔的方式進行充填灌漿,且進行充填灌漿時應該選擇雙排,并且鉆孔間隔為2m,并同時在大壩心墻的軸線上設置主排孔,然后在大壩上游距離主排孔約為0.8m的位置設置副排孔。設置完畢后,然后開始進行充填灌漿施工,在進行施工時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本工程的壩體較為松軟并且裂縫較多,所以在進行充填灌漿鉆孔施工時,應該選擇150型號的鉆機進行鉆孔,這樣可以保證大壩上層土體更加的密實,孔壁更加的牢靠,最大程度的防止孔壁發生塌落事故。在進行灌注時,應該采取較大的壓力對深層位置的縫隙進行灌注施工,這樣可以防止出現串漿和冒漿現象的發生,在進行灌漿時可以按照“從上至下,分段灌漿”的原則進行灌漿,每段的長度約為5~10m,充填灌漿的孔較深時,要以基巖面為基準。(2)在進行灌漿時,要注意控制灌漿量,可以采取選擇定量灌注的方法進行灌漿,嚴格按照“少灌多復”的原則進行灌漿。還應該按照鉆孔的孔深來確定需要灌漿的量,在進行鉆孔時,孔深應該在0.2~0.3m3之間。并且灌漿壓力應該小于孔口壓力的最大值。(3)在進行灌漿時,要嚴格控制灌漿的壓力,嚴格按照對灌漿施工過程中的壓力進行的控制《土壩壩體灌漿技術規范》和相關的施工經驗確定灌漿的壓力值然后進行灌漿施工注漿。灌漿機械管的上端部位的孔口壓力應該小于等于200kPa。在進行灌漿施工時應該先選擇小孔口壓力進行灌漿操作,然后孔口等到不吃漿的時候再緩慢增加孔口的灌漿壓力,并且增加的灌漿壓力值不能超過孔口壓力最大值。(4)在進行施工時,要嚴格控制橫向水平方向的位移。在進行壩體灌漿的過程中,大壩頂部上游和下游的肩部位置的橫向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應該小于3cm。并且灌漿的間隔時間應該按照灌入裂縫內的漿體固結狀態為基礎,當上一次灌入裂縫內的泥漿基本上固結之后,在進行下一次的灌漿。(5)充填灌漿的觀測。為了保障大壩壩體的穩定安全,提高灌漿的質量,并且能夠及時對灌漿的效果進行衡量,應該在灌漿的過程中進行及時的觀測,從而能夠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不斷完善灌漿的方法。在進行填充灌漿時,應該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灌漿觀測,這樣才能及時發現灌漿時出現的問題。此外,還要以根據觀測斷面,對觀測位移樁的水平位移進行觀測,觀測位移樁可以是混凝土樁也可以是木樁。觀測的頻率灌漿時期一般為一天2~4次,非灌漿時期為5d1次。在進行觀測時,要注意對該水利工程的資料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在灌漿工作開始搶也要對其進行觀測額,并且觀測次數不能少于2次。
4.3對壩基進行的帷幕灌漿施工
為了提高大壩的防滲性能,從而保障大壩的安全穩定運行,應該通過對大壩壩肩和壩基進行帷幕灌漿處理,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該水庫大壩壩肩和壩基透水性強的問題。在進行帷幕灌漿處理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帷幕灌漿的深度。帷幕的底線按壩基q=10Lu進行控制。(2)帷幕灌漿孔距。根據壩基地質特點,大壩壩基和壩肩進行單排帷幕灌漿處理,帷幕孔距為2m。(3)帷幕灌漿長度。大壩左、右壩肩帷幕長度參照規范規定為正常蓄水位與基巖透水率101u的交線,結合本工程實際,帷幕灌漿向左、右壩肩延伸10m。(4)灌漿壓力。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漿順序。(5)灌注材料。以水泥灌漿為主,為了確保灌漿質量,要求使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細度要求通過4900孔標準篩的篩余量小于2%。4.4溢洪道施工本工程項目的溢洪道施工主要包括對泄槽段,邊墻以及堰體底板、進水渠和消力池等方面的施工。溢洪道石方的開挖工作主要是通過采用挖掘機對泄槽段和消力池進行開挖,使其成型到位。然后選用原溢洪道棄料進行石渣回填,并運用蛙式打夯機或者羊角碾對石渣回填進行分層碾壓夯實。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某水庫樞紐工程大壩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如何進行大壩加固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通過采取充填灌漿的施工技術提高了壩體的抗滲性能,解決了大壩壩體壓實不充分、不密實的問題,并對大壩壩肩和壩基進行帷幕灌漿施工處理,從而對大壩進行了加固,使其更加的安全穩定。本文通過對大壩的加固技術和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為以后同類工程提供參考依據。
作者:楊智超 單位: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土木工程系水電13151班
參考文獻
[1]楊星星.水利工程中大壩加固的施工技術[J].工業c,2016(2):185.
[2]任世強.大中型水庫大壩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及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8):181~182.
[3]覃海龍.大中型水庫大壩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及施工技術[J].新建設: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