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超級工程論文

超級工程論文

時間:2022-10-27 15:46: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超級工程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超級工程論文

第1篇

1.1 網格出現的背景

網格的思想,早在1960年就提出來了,但對網格的大規模研究只是近十年的事。以超級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存在明顯的不足,目前正在經受挑戰。超級計算機雖然是一臺處理能力強大的巨無霸,但它造價極高。通常只有一些國家級的部門,如航天、氣象等部門才有能力配置超級計算機這樣的設備。隨著人們日常工作遇到的商業計算越來越復雜,人們越來越需要數據處理能力更強大的計算機。然而,超級計算機的價格顯然阻止了它進入普通人的工作領域。于是,人們開始尋找一種造價格低廉而數據處理能力超強的計算模式,最終科學家們找到了答案———Grid Computing(網格計算)。通過網絡連接地理上分布的各類計算機(包括機群)、數據庫、各類設備和存儲設備等,形成對用戶相對透明的虛擬的高性能計算環境。其應用包括分布式計算、高吞吐量計算、協同工程和數據查詢等諸多功能。

第一章 緒論 3

1.1 網格出現的背景 3

1.2 網格的基本概念 3

1.3 網格的重要意義 4

1.4 網格解決的問題 4

1.5網格研究現狀 5

1.6 網格的發展趨勢 7

1.6.1標準化趨勢 8

1.6.2 技術融合趨勢 8

1.6.3 大型化趨勢 8

1.7 本論文的相關工作 8

第二章 網格概述 9

…………略

第三章 網格基礎 22

…………略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結束語

致 謝

參 考 文 獻

:30000字

有目錄、參考文獻、圖

300元

第2篇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是:

1.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11月3日1時36分,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在太空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從接觸到最后鎖緊,它們用了8分鐘。對接機構完成鎖緊后,天宮一號姿態啟控,建立起組合體飛行模式,開始組合體運行,進行一系列相關科學試驗。11月14日20時,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進行了第二次交會對接。這次對接進一步考核檢驗了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對接機構的功能與性能,獲取了相關數據,達到了預期目的。11月17日19時32分,神舟八號飛船降落于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繼美俄之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完整的太空對接技術的國家。

2.“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突破5 000米

7月26日上午,“蛟龍”號在第二次下潛試驗中,共有來自

13個單位的96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海試任務,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潛,下潛深度分別為4 027米、5 057米、5 188米、5 184米和5 180米。潛水器在海底完成多次坐底試驗,并在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開展海底照相、攝像、海底地形地貌測量、海洋環境參數測量、海底定點取樣等作業試驗與應用,完成了各項試驗任務。“蛟龍”號載人潛水器5 000米級海試成功,是我國海洋科技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到達全球70%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

3.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畝產突破900公斤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

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試驗田位于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羊古坳鄉雷峰村,18塊試驗田共107.9畝。9月18日,這片由袁隆平研制的“Y兩優2號”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正式進行收割、驗收。農業部委派的專家組按照嚴格的測產驗收規程,測得隆回縣羊古坳鄉雷峰村百畝片畝產達到926.6公斤。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

900公斤,使中國雜交水稻超高產研究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4.首座超導變電站建成

4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承擔研制的中國首座超導變電站在甘肅白銀市正式投入電網運行。這也是世界首座超導變電站,標志著我國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完整超導變電站系統的運行。這個變電站的運行電壓等級為10.5千伏,集成了超導儲能系統、超導限流器、超導變壓器和三相交流高溫超導電纜等多種新型超導電力裝置,可大幅改善電網安全性和供電質量,有效降低系統損耗,減少占地面積。這座超導變電站,在核心、關鍵技術上獲得了近70項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5.發現大腦神經網絡形成新機制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馬蘭教授研究團隊經3年多研究,發現一種在體內廣泛存在的蛋白激酶GRK5,在神經發育和可塑性中有關鍵作用。這一發現揭示了GRK5在神經系統中的功能,以及調節神經元形態和可塑性的新機制,也給神經元發育異常引起的孤獨癥和唐氏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和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一發現刊登在美國《細胞生物學雜志》上,被選為研究亮點和封面論文,并被國際醫學和生物論文評價系統“Faculty of 1000”選為“必讀”論文,《科學》雜志子刊《科學?信號傳導》撰文予以重點介紹。

6.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裝備問世

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科研團隊研制成功工業級的1.2米×1.2米,基于粉末床的激光燒結快速制造裝備,這是世界上最大成形空間的此類裝備,超過德國和美國的同類產品,使我國在快速制造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已有200多家國內外用戶購買和使用這項技術及裝備。我國一些鑄造企業應用該技術后,將復雜鑄件的交貨期由傳統的3個月左右縮短到10天左右。該技術被歐洲空客公司等單位選中,用于輔助航空航天大型鈦合金整體結構件的快速

制造。

7.發現人肝癌預后判斷和治療新靶標

美國《癌細胞》雜志發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曹雪濤課題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其通過深度測序技術進行人正常肝臟、病毒性肝炎肝臟、肝硬化肝臟和人肝癌microRNA組學分析,發現了microRNA-199表達高低與肝癌患者預后密切相關,證明microRNA-199能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而顯著抑制肝癌生長,從而為肝癌的預防判斷提供了新的潛在靶標,為肝癌生物治療提出了新方法。

8.首座快堆成功實現并網發電

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組織,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具體實施,我國第一個由快中子引起核裂變反應的中國實驗快堆7月21日10時成功實現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在占領核能技術制高點,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該堆采用先進的池式結構,核熱功率65兆瓦,實驗發電功率20兆瓦,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功率、具備發電功能的實驗快堆,其主要系統設置和參數選擇與大型快堆電站相同。

9.首座超深水鉆井平臺在上海交付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981”3 000米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5月23日在上海命名交付。這座鉆井平臺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裝備,是中國實施南海深水海洋石油開發戰略的重點配套項目。該鉆井平臺投資額60億元,將用于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鉆井、生產鉆井、完井和修井作業,最大作業水深3 000米,最大鉆井深度12 000米,總長約114米,寬90米,高137.8米。平臺配置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DP3動力定位系統和衛星導航系統。

10.深部探測專項開啟地學新時代

第3篇

1:長春廣播電視大學畢業設計題目.

2:吉林省森工集團信息化發展前景與規劃.

3:吉林省林業設計院網絡中心網絡改造與發展規劃.

4:吉林省林業系統生態信息高速公路構建課題.

二、論文撰寫與設計研究的目的

跟隨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誕生,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個嶄新的時代.尤其是20世紀后10年,以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為契機,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逐漸以信息為中心,信息時代更離不開網絡,任何一個規模企業尤其開始依賴網絡,沒有網絡企業就面臨著落后.

吉林省的林業分布十分廣泛,以長白山系為主要脈絡的山地廣泛分布各種森林資源,而作為林業及林業環境的發展,林業生態信息則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系統,快捷,準確,合理,系統的采集,處理,分析,存儲這些信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現實的問題.在信息交流的這個世界中,信息好比貨物,我們需要將這些貨物(信息)進行合理的處理,其中以硬件為主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是這些貨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處理廠",我做這個題目,就是要為它畫出一條"公路"和若干"處理方法"的藍圖.

由于森工集團這樣的特定企業,其一,它是一個統一管理的企業,具有集團化的特點,網絡的構建具有統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個分散的企業,網絡點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還具有集中的特點,它的網絡系統的設計就應該是板塊化的.從信息的角度來講,信息的種類多,各種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角度也不盡相同,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慮軟件平臺的配合.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觀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經過我的努力,我將為它們創造出一條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

1,論文(設計)研究的對象:

擬訂以吉林省林業系統為地理模型,以林業網絡綜合服務為基本需求,以網絡拓撲結構為設計方向,以軟件整合為應用方法,開發設計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團企業的企業網絡系統.

2,論文(設計)研究預期達到目標:

通過設計,論文的撰寫,預期達到網絡設計全面化,軟件整合合理化,網絡性能最優化,資金應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標.

3,論文(設計)研究的內容:

一),主要問題:

設計解決網絡地域規范與現有網絡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設計解決集中單位的網絡統一部署.

設計解決多類型網絡的接口部署.

設計解決分散網絡用戶的接入問題.

設計解決遠程瘦用戶網絡分散點的性能價格合理化問題.

設計解決具有針對性的輸入設備的自動化信息采集問題.

合理部署網絡服務中心的網絡平衡.

優化網絡服務系統,營造合理的網絡平臺.

網絡安全問題.

10,基本應用軟件整合問題.

二),論文(設計)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與網絡模型的整合.

2,企業內部集中部門網絡設計.

3,企業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總體分散.

4,企業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遠程結點.

5,企業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移動結點.

6,企業網絡窗口(企業外信息交流)設計.

7,企業網絡中心,服務平臺的設計.

8,企業網絡基本應用軟件結構設計.

9,企業網絡特定終端接點設計.

10,企業網絡整合設計.

5,論文(設計)的實驗方法及理由:

由于設計的過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過程,在設計過程中詳盡的去現場建設肯定有很大的難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們在設計的階段就應該進行仿真試驗和科學計算.第一步,通過小型網絡測試軟件平臺,第二步,構建多個小型網絡搭建全局網絡模擬環境,第三步,構建干擾源利用小型網絡集總仿真測試.

6,論文(設計)實施安排表:

1.論文(設計)階段第一周次:相關理論的學習研究,閱讀參考文獻資料,制訂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準備試驗用網絡硬件和軟件形成試驗程序表及試驗細則.

2.論文(設計)階段第二周次:開始第一輪實驗,進行小型網絡構建試驗,模擬網絡服務中心,模擬區域板塊,模擬遠程及移動網絡.

3.論文(設計)階段第三周次:進行接口模擬試驗,測試軟件應用平臺,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4.論文(設計)階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輪實驗,提交中期成果(實驗報告1).

5.論文(設計)階段第五周次:進行第二輪實驗,模擬環境(干擾仿真)實驗,提交實驗報告2.

6.論文(設計)階段第六周次:完成結題報告,形成論文.

三,論文(設計)實施工具及參考資料

小型網絡環境,模擬干擾環境,軟件平臺.

吳企淵《計算機網絡》.

鄭紀蛟《計算機網絡》.

陳濟彪丹青等《計算機局域網與企業網》.

christianhuitema《因特網路由技術》.

[美]othmarkyas《網絡安全技術——風險分析,策略與防火墻》.

其他相關設備,軟件的說明書.

1、論文(設計)的創新點:

努力實現網絡資源的全面應用,擺脫將單純的網絡硬件設計為企業網絡設計的模式,大膽實踐將軟件部署與硬件設計階段相整合的網絡設計方法.

題目可行性說明及預期成果:

2、可行性說明:

由于題目結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團信息化發展前景與規劃""吉林省林業設計院網絡中心網絡改造與發展規劃""吉林省林業系統生態信息高速公路構建課題",使得題目緊密結合生產實際,于是進行《企業網絡設計——基于集散企業的綜合網絡設計》具有現實意義.超級秘書網:

第4篇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

1建立企業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法人代表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明確總會計師在財務管理上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財務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各職能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內部各級單位的權責范圍,明確企業財務人員的權責范圍,建立有條不紊的權責體系,通過建章立制達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

2依法建好賬目、管住企業錢財要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建立各種賬目,把帳建真建實,做到會掙錢、會理錢、會管錢,建立和完善會計管理機制,做到從管理秩序看財務水平,從所建賬本看管理效果,建好賬目是管住錢財的依據,只有把錢管住了,反映的企業經濟效益才是真實的。

3加強會計監督,全面提升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要建立好財務隊伍,它是財務管理上水平求突破的組織保證,對財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頓,作為財務人員不僅要學習貫徹會計法,還要學習國家的各種法律法規,規范財務秩序,加強財務人員的守法觀念。要明確責任、增強財務人員的自律意識,提高遵守財務紀律的覺悟,培養其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勤勉作風以及對企業的忠誠理念,繼續深化財務管理改革,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

4積極盤活企業資產、使企業保持良性循環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工程任務尤如農民的土地一樣重要。目前“墊資施工”和“工程拖欠款回收難”就像兩把插在企業背上的利刃,雖然未深及致命、但也構成嚴重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要嚴格規范“墊資施工”、下大力氣清收工程拖欠款,對惡意不償還工程款的建設單位要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解決,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

總之,財務管理體現在企業各項工作中,體現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更體現了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企業的目標規劃、投資決策、資本運營、資金籌集等都與財務管理密不可分,可以說沒有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企業就會喪失科學性的支撐、就會放大企業的經營風險。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

1人工費的控制方法加強勞動工資管理,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實行勞動有計劃管理,合理安排勞動,減少窩工浪費。分工種列出定額用工,作為人工費承包依據,全面考察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工程業績。選擇好分包隊伍,對某些專業工程項目可實行分包,承包價應低于企業與業主所承包的這部分工程金額。壓縮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減少臨時用工數,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把臨時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項工程之中。采用工作量事先確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確定人工費用的支出,便于準確地把握人工費用的盈虧情況。

2材料費的控制方法根據定額和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并確定好材料的進出場時間,因為如果進場太早,就會早付款給材料商,增加公司貸款利息,還可能增加二次搬運費,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導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訂貨、增加成本,若材料進場太晚又會影響工程進度還可能造成誤期罰款或增加趕工費。對采購的材料要認真計量驗收,如遇到材料數量不足、質量差,要及時進行索賠。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用料,實行限額領料制,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減少保管損耗。并充分利用邊角料,做好包裝品和余料的價值回收工作。加速周轉材料的周轉速度。在項目施工中,周轉材料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施工企業在施工計劃安排時,應該本著經濟、有效的原則,盡量縮短周轉材料的周期,加速周轉速度,提高周轉次數,從而減少費用開支,節約成本。對于存在分包情況的,項目經理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與分包商確定一個合理的材料損耗率,建筑材料由其包干使用。如果材料節約,則雙方分成;反之則按照超額量從分包款中扣除相關費用。這樣有利于讓每一個分包商或施工人員在材料用量上都與其經濟利益掛鉤,降低整個工程的材料成本。超級秘書網

3機械使用費的控制方法機械費的支出是否合理,其根本在于施工技術方的編排是否科學。在工程開工前期,施工企業就應針對施工方案,從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做好機械使用的成本預測,并在施工規范準許的范圍內,權衡整體效益,不斷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終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機械使用安排。在施工過程,機械費的降低,應做好以下工作:

①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方案,從機械性能、操作運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機械,做到經濟與實用并存。②本著“利用率高、經濟適用、技術先進”的原則,做好工序、工種機械施工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機械效能,節約機械費用。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施工機械設備管理體制,按計劃對企業施工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改造和保養,保證機械完好,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施工中正常運轉,提高機械利用率。同時開展對外經營業務。

4其他直接費的控制方法原則上,其他直接費是按以上費用分析轉入的。特別注意的是,現場材料二次搬動費發生的汽車、小拖運費,應按白班計價,經項目經理簽證后,分析記入此項費用。

5間接費用的控制方法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記入“間接費用”明細科目。按工程取費標準計取的施工管理費,由企業本部、工區(建筑分公司)、項目部三級按比例分成,上交部分記入“間接費用”;其他在施工中發生的費用歸入有關成本科目。

 

建立現代化建筑企業的財務和成本管理體系相關文章:

1.建筑工程財務管理論文

2.建筑公司財務管理制度

3.建筑企業財務管理論文

第5篇

論文摘要闡述了貴州省水稻生產的栽培密度變化歷程,分析了栽培密度和栽插方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并提出了今后安龍縣水稻生產的適宜栽插規格。

水稻的栽插密度對產量影響極大,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高產栽培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貴州省水稻種植經歷了不同發展時期,其間有不同的種植密度。隨著水稻科學的發展,水稻合理密植的內涵也得到不斷豐富。

1貴州水稻種植密度的發展

1.1常規稻高稈時期20世紀70~80年代中期,貴州傳統種植的水稻均屬高稈品種,農民的插秧規格基本是“肥田稀大窩(斗底)、瘦田升子底”,株行距約為(20~33)cm×(20~30)cm,每穴插5~7株,密度為10.5萬~22.5萬穴/hm2,基本苗75萬~150萬株/hm2,有效穗120萬~150萬個/hm2,產量為3000~6000kg/hm2。

1.2常規稻高稈變矮稈時期這一時期為1975~1984年,是貴州地區水稻種植的第1次綠色革命,貴州省相繼從省外引進了農墾8號、湘東、桂朝2號、鐵青和自育的黔幅、761號等矮稈品種,插秧的密度也有了很大改變,推廣的規格約為26.4cm×16.5cm,密度為22.5萬穴/hm2,穴插5~7株,基本苗達112.5萬~225萬株/hm2,有效穗300萬~375萬個/hm2,產量為7500~10500kg/hm2,此期貴州水稻單產得到跨越式發展。

1.3雜交稻問世至普及時期20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末是雜交稻問世至普及時期,也是貴州水稻種植的第二次綠色革命,水稻插秧的密度和基本苗均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最根本的改變是將常規稻傳統的穴插多株改為插單株,以主莖成穗為主改為以分蘗成穗為主的栽培技術。配套技術強調撒稀秧,培育多蘗壯秧,稀插,早插,早發。20世紀80年代后貴州地區推廣普及兩段育秧,特別是成功地育出了7~8葉多蘗壯秧后,就形成了貴州特色的合理密植寬窄行的規格(20+26.4~30)cm×16.5cm,穴植單株(少蘗苗插雙株),密度為24萬~26.3萬穴/hm2,基本苗27萬~30萬株/hm2。雜交稻的有效穗達270萬~300萬穗/hm2,高產田產量可達11250kg/hm2以上。如安龍縣木咱鎮1990~1993年完成的200hm2稻麥兩熟的噸糧田,水稻平均單產達11265kg/hm2,還出現很多12000kg/hm2的高產田,全縣水稻總產達6000萬kg,平均產量6000kg/hm2,是水稻最穩定的高產時期。這一時期,由于育秧技術的改善,常規稻也能育出多蘗壯秧,提高成穗率,如桂朝2號達到12蘗(汕優63單株成穗為13蘗)。

1.420世紀末期至今該時期水稻種植密度特點主要表現為插秧密度減少,一般特等肥田株行距33cm×31.6cm,密度為7.65萬穴/hm2,中上等田株行距26.4cm×23.1cm,密度為16.5萬穴/hm2,雜交稻基本苗只有9萬~22.5萬株/hm2,常規稻基本苗45萬株/hm2。

1.5全國超級稻成規模推廣時期由于超級稻的葉面積系數要比一般雜交稻大1~2倍,因而提出了“寬行窄株”的措施,促進水稻群體穩健發展。一般肥力中等田塊行距為30cm,株距為13.2~15cm,密度為27萬~30萬穴/hm2。高產田的基本苗仍保持105萬~150萬/hm2,穗苗比為(2~3)∶1,產量為9300~17760kg/hm2。據報道,2006年貴州省貴陽、遵義等地在水稻增糧工程項目中也出現了13500kg/hm2的高產記錄。在超級稻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引導下,國內先進地區水稻單產出現了新的飛躍。

2安龍縣水稻合理密植規格的展望

目前貴州省安龍縣的水稻生產應從稻麥兩熟的耕制出發,既要充分利用兩段秧培育中、大苗多蘗壯秧的優勢,又要適當提高單位面積的基本苗,還要改方形栽培為寬行窄株的插秧方式,優化群體結構,增加光能利用率,積累更多的干物質,達到高產,同時還要作省工、高產、高效等綜合研究,以便為農民所接受。2.1安龍水稻生產適宜的基本苗數采用生產噸糧田的栽培理論,即“中稻的高產栽培應依靠以一次分蘗為主的增產作用”,以蘗代苗奪得高產。同時將現有基本苗從18萬株/hm2提高為30萬~45萬株/hm2,這樣在增加一次分蘗成穗的同時,不會增加大量秧田和種子用量,易被農民接受。

2.2普及寬行窄株的插秧方式用寬行窄株的插秧方式代替當前的方形插秧規格及殘留的寬窄行的方式。具體規格應為(30~33)cm×16.5cm,高稈品種行距適當加寬,中稈種品種行距適當縮小。實現上述插秧規格的調整,結合選用適合當地高產高效的品種、培育壯秧,改超量使用分蘗肥為補施中后期的穗肥和粒肥,推行好氣性灌溉等系列關鍵技術,促進水稻高產。

參考文獻

[1]鄒文斌.秈型超級雜交水稻高產栽培研究進展[J].耕作栽培,2006(5):1-5.

[2]蘇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進展[J].耕作栽培,2006(5):6-9.

[3]留漢堯,梅俊中.水稻高產栽培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耕作栽培,1991(2):25-26.

第6篇

關鍵詞:UNIX指令;數據重建;超級用戶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6-0000-01

UNIX Commands Examples in the CT Diagnosis Maintenance

Yao Zongbi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simple but very useful UNIX commands in the CT service application examples.

Keywords:UNIX commands;Data reconstruction;Superuser

UNIX是一個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它可支持多種處理器架構。由于UNIX具有技術成熟、可靠性高、網絡和數據庫功能強和開放性好等特點,常常用在大型醫療設備中,作為數據管理和應用的工作站平臺和操作平臺。如廠家GE、西門子等CT均采用UNIX或LINUX操作系統。特別說明的是,用UNIX指令來診斷醫療設備,其方便、快捷、實用、有效;現在的高檔多排螺旋CT,均具有強大的自我診斷測試程序,利用這些程序有助于快速診斷故障,因為多排螺旋CT數據采集量大,重建系統復雜,基本無法進行常規檢測,所以例用軟件測試維修尤為重要。下面是GE多排CT常用UNIX指令及診斷CT故障的實用例舉。

例一:故障現象:正常啟動至正常界面,但病人數據未重建出來,界面顯示:OC initializing,please waiting......,System shutdown......自動關機。

故障分析檢修:輸入指令進行參數重新配置:

【】su―【】#bigguy【】#reconfig

參數重新配置完成,重啟后仍不能重建出病人數據。再用以下數據庫恢復指令:(注意:所有病人數據全部丟失!)

【】df―k【】setenv NOHOFTSHUTDOWN【】st

【】cd/usr/g/scripts【16CT..scripts】#LS【16CT..scripts】#./resetImageDB_Linux

輸入YES,可自行刪除病人圖像,重啟后掃描重建正常。

例二:故障現象:專用刻錄塔刻錄時報錯:an error occurred,restart aw!重新更換專用DVD刻錄機,但只刻錄了幾張正常后又出現類似故障。

故障分析檢修:用指令解決:

【】Su―root【】Password:operator【】cd/export/home/sdc/install【】Install.cdr

指令安裝專業刻錄機驅動后解決問題。

例三:DARC-DipDiag:此指令組是對數據的獲取和重建的軟件診斷(注意:做此診斷時應停止應用程序運行)方法如下:打開UNIX shell,輸入指令:

【】rsh darc【】cd/user/g/bin【】DipDiag

輸入y,出現DIP(DAS接口處理器)診斷菜單:

【DIP Diagnostics Main Menu】:1.X-ray Enable Relay,2.Test FEC Bit,3.Test EDDR Bit,4.Test Magic Number Register,5.Memory Test,6.Interrupt Test,7.External LoopBack Test,8.DMA Test,0.Exit。可對1-8項進行逐個診斷。

例四:Disk Array Drive Test:系統磁盤陣列測試,指令如下:

【】rsh darc【】su-【】#bigguy【】dd if=/dev/sda of=/dev/null,

以上指令是確認第一個原始數據盤在磁盤陣列中,或者用指令Type:dd if=/dev/sdb of=/dev/null,確認第二個原始數據盤在磁盤陣列中。(注意:此測試運行較慢,約10分鐘,運行過程無輸出。)

例五:reconfigScanDisk:指令可對原始SCSI或IDE盤的配置參數進行顯示(以超級用戶身份進入)

打開一個Unix Shell輸入以下指令:

• {ctuser@hostname}su-

• Password:#bigguy

• [root@hostname]#rsh darc

• [root@darc~]#cd/usr/g/scripts

• [root@darc scripts]#ls reconfigScanD*

reconfigScanDisk

• [root@darc scripts]#./reconfigScanDisk-or-reconfigScanDisk

• [root@darc scripts]#df-h/raw_data

• [root@darc scripts]#exit

參考文獻:

[1]閆偉.UNIX系統在醫療設備上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05,10,10

第7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常見問題,分析探討

中圖分類號:[TU20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給排水工程是高層建筑設計施工工程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在高層建筑住宅給排水系統是設計施工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要求,在低碳綠色環保的設計理論指導下,用最少的不可再生資源,用最小的消耗,用最節約的方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工作住宿需求,滿足人們逐漸多變的需求。對整個高層建筑的給排水系統作出最為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并采取各種科學合理的措施對高層建筑的給排水系統作出施工,嚴格施工標準,采用先進科學技術,讓整個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能夠在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同時,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切實保障好居民的最根本的利益。

二.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常見問題探析

1.排水塑料管道噪音較大問題

隨著普通排水鑄鐵管道的淘汰,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具有重量輕、不結垢、不腐蝕、外壁光滑、容易切割、便于安裝、投資省和節能的優點。但塑料管也有強度低、耐溫性能差 (使用溫度在-5~50℃之間)、立管噪聲大、暴露于陽光下的管道易老化、防水性能差等缺點。排水塑料管有普通排水塑料管、芯層發泡排水塑料管、拉毛排水塑料管和螺旋消音排水塑料管等幾種。但是普通 UPVC 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鑄鐵管高約 10dB,若排水立管靠近臥室,加上現澆樓板的隔音效果較差,住戶能明顯感覺到排水管道的噪音,降低了生活質量。

衛生器具布置時要嚴格遵照各種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標準,一般而言,要將各種排水立管和一些生活起居比如我臥室,客廳等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為了確保整個排水塑管不會產生很大的噪音,要盡量的采用一些新型的管材,比如UPVC 螺旋管則能明顯降低噪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建筑材料市場中,出現了一些超級靜音的排水管,這些新型的管材多是將一些特殊的吸聲材料加入其中,具有很好的降低噪音的效果。如增加管材內壁粗糙高度,使水膜與管壁間的界面力增加,增加水向下流動的阻力,減小污水在立管內的下降速度。將光滑的排水立管內壁制作成有突起的螺旋導流槽,在螺旋突起的導流下,水流形成較為密實的水膜緊貼立管管壁旋轉下落,即減少了污水的豎向流速,又使立管中心保持氣流暢通,管內壓力穩定。也降低了排水時的噪聲。

2.屋頂雨水、陽臺雨水、家用空調凝結水的排放問題。

常見的現象是屋頂雨水與陽臺雨水或家用空調凝結水同管排放或單獨排放時,陽臺雨水、凝結水直接排入雨水井。這樣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合用管道或雨水井堵塞時,雨水從陽臺溢出或從凝結水管倒灌進入戶內;二是陽臺地漏水封易干涸,室外窨井中的有害氣體會通過地漏或空調冷凝水上的排水三通進入室內。另外,雨天排水聲會通過凝結水管傳至臥室,產生噪音。所以,應遵循 GB50015—2003 第 4.9.12 條:陽臺排水系統應單獨設置,立管底部應間接排水,一律排入明溝、水封窨井等。這樣能杜絕屋面雨水從從陽臺溢出,也能防止陽臺地漏泛臭。家用空調凝結水的排放也可參照陽臺排水設置。

3.給水系統的壓力問題

高層建筑的給水系統按豎向分區分為高區供水和低區供水,低區供水一般采用帶氣壓罐的變頻供水系統,有的也采用高位水箱供水。高區供水普遍采用屋頂水箱供水。

(一)最低處靜水壓

高層建筑由于高度較高,分區時很難做到系統平衡。某樓建筑高度 132m, 給水系統分區時將 1~11 層分為低區,12~26 層分為高區。低區水箱設在 14 層,供水高度為 52m,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達到 520kPa;高區水箱設在 30 層,供水高度達到 75m,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達到 750kPa,遠遠超過規范《(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 15- 88) 所推薦的設計值 (350~450kPa) 和限定值 (不大于600kPa), 從而導致用水時水花飛濺及衛生器具連接軟管經常爆裂,造成使用的舒適度降低還帶來安全隱患。

(二)最不利供水點靜水壓

最不利供水點是供水系統中的最高點,供水靜水壓力較低,出于建筑結構和建筑成本的考慮,高區高位水箱設置一般不會太高,從而導致高區最不利供水點壓力偏低,其靜水壓力多在 100kPa 以下,使用延時自閉沖洗閥時經常出現無法開啟或無法關閉的現象。在帶氣壓罐的變頻供水系統中,提高最不利供水點靜水壓比較容易,但壓力提高后,最低處靜水壓又太高

(三)給水系統壓力問題的解決辦法

在設計階段應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和設計規范對建筑物的給水系統進行合理分區,不要簡單的將給水系統一分為二,建筑物高度較高時可將給水系統分為三個區,以滿足用水的舒適和安全。在使用時出現問題的解決辦法:某大樓在投用時,經常出現衛生器具連接軟管爆裂,經分析決定在合適位置加裝比例減壓閥門,比例減壓閥能有效減低靜水壓,相當于將原兩個分區的供水系統分為了四個區, 解決了分區不合理出現的問題。

4..水質污染問題

(一)這幾年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供水情況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在進行貯水池設計時候,相關的設計人員很容易受到用戶的一些不夠成熟的理論或者是需求出發,僅僅從一些實際工作經驗出發,設計一些容量很大的水池。這種做法雖然一定程度的讓整個高層建筑的水量能夠得到了保證,但是,也一定程度讓自來水的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也變大,據很多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發現,貯水池和水箱的整體容量會對整個建筑的水質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一些自來水在水箱中存放了太久的時間后,余氯會逐漸減少,尤其是當氣溫很高的時候,如若水箱的容量太大,一時間很難以讓水箱里面的水用完,當其中存在的水存放了24小時之后,水中的余氯為零,各種細菌會大量滋生,難以直接飲用,因而,在進行高層建筑水箱設計過程中,采用大容積的水箱是不夠科學合理的,不僅僅難以保證水質,而且很大程度上讓整個高層建筑的水質變壞,水質變差,也很大程度的讓水資源被浪費掉。

(二)給水系統應各自獨立、自成系統,不得串接。建造二次供水設施的生活飲用水貯水池應獨立設置,不得與消防用水或其他非生活用水共貯;其貯量不得超過48小時的用水量并不允許其他用水如高位水箱的溢流水等進入。

飲用水管道與貯水池不要布置在易受污染處,設在一些高層建筑中的一些生活性飲用水可以采用貯水池,并且這個貯水池要采用獨立的結構,一般而言,在進行生活飲用水的貯水池的建設時候,不能夠將建筑物本身的結構體作為整個貯水池的壁板或者是頂蓋,如果生活飲用水的水池和其他的水池有并列情況,那么要采用隔墻或者是擋板進行隔離。

三.結束語

高層建筑已經成為了當下的新的建筑風潮。我國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給排水系統的設計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實現了相關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的突破發展,為我國全面進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前景廣闊。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設計施工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正視并且理性分析面對,同時,要積極吸取西方的先進理念,引進一部分先進技術,促進我國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合理科學化,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推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和諧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劉健 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常見問題探析[期刊論文] 《云南電力技術》 -2004年3期

[2]劉超 謅議高層建筑給排水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 -2010年23期

[3]韓金花 尚志強 結合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常見問題進行研究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9期

[4]俊榮 高層建筑給排水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 [期刊論文] 《廣東建材》 -2009年9期羅

[5]蔡錦錢 高層建筑給排水常見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措施 [期刊論文] 《科技經濟市場》 -2006年12期

[6]楊勁松 淺談建筑給排水常見問題與改進途徑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7期

第8篇

自從1997年IBM超級計算機“深藍”(Deep Blue)擊敗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以來,幾次著名的“人機對抗”似乎都在一定程度上證實計算機可以比人腦更聰明。尤其在2011年,另一臺IBM超級計算機“沃森”(Watson)參加美國智力競猜節目《危險邊緣》,不但聽懂了主持人的問題,而且以三倍得分擊敗兩位往期成績最好的人類冠軍。

像沃森這樣的超級計算機一定會越來越強大—事情似乎在沿著這個既定的軌道前進。不過就在最近,變化發生了。

IBM的研究人員認為,計算機需要從頭開始。

這是真正的從“頭”開始。2013年8月初,IBM研究院公布了效仿人腦的TrueNorth計算機系統架構和編程語言,希望在某些應用場景下取代今天的計算機。

“簡單說,計算機還是一個又快、又笨的東西。事先編好程序,它能每秒完成數億次計算。但它想不出任何聰明的解題方法。”在解釋人腦與計算機的差異時,Wolfram|Alpha搜索引擎的首席科學家邁克爾·特羅特(Michael Trott)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就像我們曾經報道過的那樣,“深藍”和“沃森”確實戰勝了人腦,但它依靠的并非智力,而是速度和存儲空間。“沃森”參加比賽時存儲著4TB的文本數據庫,當中包括整個維基百科以及WordNet等互聯網資料庫。“深藍”在下國際象棋時能夠每秒分析兩億種走法的后果,從中選出最合適的那個。即便如此,它在面對卡斯帕羅夫時還是只能以一局的優勢獲勝。而且計算機的效率并不高,90臺服務器組成的“沃森”耗電8.5萬瓦,成人大腦的功耗只有20瓦左右。

Wolfram|Alpha這樣的搜索引擎也同樣如此。它是由數學家Stephen Wolfram創辦的,很早就加入了自然語義識別,可以處理如“現在離圣誕節還有幾天”這種問題,給用戶答案而非一排網頁搜索結果。蘋果的Siri、微軟的Bing,都將部分搜索交給Wolfram|Alpha實現。

它擅長數學計算,不過在面對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場景時的表現遠遠遜于人類。Google旗下的YouTube視頻網站現在能夠調用Google的語音識別技術,自動給視頻加字幕。不過一旦視頻里出現背景音樂或稍復雜的口音,彈出來的文字就會變得難以理解。電影院里的人類觀眾卻從不覺得這是問題。

為了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時帶來更好的認知能力,負責TrueNorth系統研發的達門德拉·莫達博士(Dharmendra Modha)計劃效仿經過千萬年進化的人腦,構建新的計算機系統。

人類的思維來自大腦上部薄薄的一層神經網絡,這是一個由數百億個神經元組成的復雜網絡,每個神經元又與其它數千個神經元相連。伯克利大學生物解剖學家瑪莉安·戴蒙(Marian C. Diamond)在自己的著作《人腦彩書》中將其稱為“整個地球,或許整個銀河系最復雜的物體”,我們的感知、記憶、推理都在這個網絡里實現。

這不是人類第一次試圖仿造大腦設計計算機。早在1940年代,美國著名神經生物學家沃倫·麥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就曾在論文里提出類似構想,IBM在1956年就嘗試過開發人工神經網絡。但當時的科學家并不清楚神經網絡的運作原理。直到2000年之后,隨著神經生物學研究的進展和超級計算機性能的提升,模擬人腦規模的神經網絡才再次被提上日程。

2008年年底,IBM與多所大學和實驗室加入美國國防部前沿研究項目局(DARPA)資助的SyNAPSE項目,開始開發新的TrueNorth系統。莫達曾在接受VentureBeat網站采訪時說:“我們希望將神經生物學、超級計算機和納米技術結合起來,創造下一代計算機的種子—和人類思維更接近的認知計算機。”

它的第一步還是離不開超級計算機,以理解人的大腦各部分是如何運作的。早在SyNAPSE項目啟動前一年,IBM就已經開發出用于超級計算機的神經網絡模擬軟件,并在2009年模擬出了由10億神經元組成的網絡,規模與貓大腦內的神經元數量相當。

不過這并不代表這個造出來的神經元網絡與貓的大腦同樣復雜。在實際情況下,生物神經元體積的98%還連接其它神經元的分支,IBM的實驗并沒有模擬這些分支。

完成模擬軟件開發以后,研究人員還需要知道信號如何在神經網絡中傳播。神經生物學家們此前已經根據400多份獼猴大腦運作研究報告,整理出了一個“信號如何在哺乳動物腦內傳遞”的開放數據庫,但這個初期數據庫的信息并不完整。

但模擬神經元網絡、大腦運作研究報告這兩項早期研究成果,在新的超級計算機幫助下,有了新的作用。研究人員將數據庫輸入神經網絡模擬軟件中,通過計算補全了缺失的信息。這項工作在2010年完成,成為當時最詳盡的大腦網絡數據圖。

IBM也不是目前唯一一家試圖模擬大腦的公司或機構。今年年初,歐盟宣布將在未來十年向人腦計劃(HBP)提供十億歐元研發經費。人腦計劃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主導,試圖通過超級計算機復制人腦中的一切活動,從每一個細胞之間的交互到人類的心智。人腦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徹底理解人腦的工作機理,以提升腦部疾病的治療效率、并改進計算機的工作模式。美國政府也在今年4月批準了同類項目Brain倡議,將在第一年撥款一億美元。

然而人腦的未解之謎還是太多了。自動化數據分析公司Grok的創始人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今年2月在Google Tech Talk演講時說:“模擬人腦計劃很了不起,但他們沒有理論。他們只是計劃將一切模擬出來然后看看會發生什么。這不會通向機器智能。”

曾創辦移動設備生產商Palm的霍金斯對神經生物學非常狂熱。除了Grok,他還在2002年創辦了萊德伍德神經生物學研究中心。2004年,霍金斯在《關于智能》(On Intelligence)一書里提出“一個算法”假說,認為人類誕生之初,大腦的神經網絡是一張白紙,它必須通過每天不停地接受來自視覺、聽覺等神經的海量信息,讓神經網絡從中自動總結出規律,獲得超越計算機的圖像、語音識別與推理能力。

這個假說影響了很多人工智能專家,包括去年加入Google負責語音識別的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以及斯坦福大學教授吳達恩(Andrew Ng)。

2012年6月,吳達恩參與的“Google大腦”項目用1.6萬顆處理器模擬了一個人類大腦。傳統的圖像識別需要開發人員事先定義物體的形象,然后再利用計算判斷。Google模擬的大腦規模只有正常成人的萬分之一,但它還是在沒有預先定義的情況下,自己在數千張視頻截圖中分析出了“貓”的存在。在這項研究成果的幫助下,根據去年10月的官方信息,Android語音識別功能的準確率已經提升了25%。

現在IBM的模擬大腦也學會了識別數字以及簡單的電子游戲規則。但莫達博士不準備像Google一樣專注于用它改進網絡服務,他的目標是利用模擬得來的數據,開發類似人腦的計算機系統架構。這個架構包括軟件和專用芯片,讓需要省電的移動設備也能準確完成圖像和語音的識別。

成人大腦的功耗和一只燈泡差不多,卻比今天任何一臺超級計算機都能更準確地識別語音和圖像。參與新架構開發的IBM研究院的約翰·阿瑟(John Arthur)說:“系統和芯片的架構設計盡可能效仿腦內的神經網絡,因為大腦的架構效率非常高。”

人腦的計算方式和傳統計算機非常不同,神經元相當于處理器。雖然沒有計算機那么快,但成人大腦至少有數百億個神經元。用計算機術語來說,這就是一個極端龐大的分布式計算系統。此外每個神經元都與其它神經元相連,數量達到七八千個之多。它們的連接處被稱為突觸,是人腦的存儲器。這種處理器與存儲器緊密相連的結構,讓人腦內的通信效率非常高。這種效率并不是指計算速度,而是指對外部信息的感知。

莫達的團隊在2011年對外展示了第一代實驗性認知芯片。相比傳統計算機,這些2mm×3mm的芯片工作起來更像人腦,內部由256個數字神經元與25.6萬個神經元連接(突觸)構成。

“不同于傳統計算機的馮·諾伊曼架構,我們的內核將處理器(神經元)與內存(突觸)緊密結合在一起,能在并行計算中實現更高效的通信。”參與內核研發的IBM研究人員保羅·梅洛拉(Paul Merolla)在論文里寫道。按照研究人員的設想,從普通的移動設備,到未來的超級計算機,都能使用這種架構。

IBM研究院還在今年8月了適用于TrueNorth的編程語言。不過莫達并不認為TrueNorth將徹底取代已經發展了半個多世紀的傳統處理器。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預想未來的計算機將會包含兩個處理器,一個是傳統的處理器,另一個采用認知計算的協同處理器。后者負責像人類一樣處理現實世界環境。”

如果研究進展順利,模擬人腦計算機的成功將是馮·諾伊曼式計算機—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系統、包括個人電腦誕生以來這個行業最大的變革了。從此計算機不僅僅只是依靠計算速度和海量數據庫工作,它可以真正進行“思考”。

今年9月初在IDEMI國際設計、工程與管理一體化大會上,IBM公布了可能的一些TrueNorth商業應用場景。包括分析周遭環境并為盲人導航的頭戴計算機、與人對話的花等認知計算所擅長的領域。不過當中還沒有出現類似科幻小說中機器人的自我意識。在人腦之謎真正解開以前,這個恐怕還只是科學幻想。

第9篇

互聯網時代,讀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傳播價值的內容,卻往往淹沒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將最有價值的信息,最有銳度、溫度、深度和多維度的思考與表達,最值得閱讀的網絡優質原創內容,快速呈現給讀者,是《世界文化》與騰訊《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與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閱讀】每期將臻選《大家》所匯聚的中文圈知名學者、專欄作家的最新文章,與讀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今年的4月30日是信息時代之父――克勞德?香農(Claude E. Shannon, 1916―2001)的百歲誕辰。為了迎接這樣一個深具標志意義的日子,總部設于紐約、43萬成員分別來自全球160多個國家的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已開展了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原因很簡單,如果沒有兼具數學家、電子工程學者和密碼學家身份的香農做出的偉大貢獻,就不會有信息理論(information theory)的橫空出世,也很難想象信息技術、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誕生,更不會有當今我們所處的這個信息化時代。

正如教科書中對信息理論的描述:“我們目睹的不只是科技的變遷,更是心態的變遷。……更精確地說是在1948年,貝爾實驗室的香農博士提出一個新的資訊理論,此理論以精妙的數學表述,使我們得以將所感知到的模擬現象(例如影、音),轉化為數字化的位元。數字化語言的好處是可供機械判讀,而且可通過電腦快速處理,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幾乎可免于任何扭曲或遺失。”

因為香農的卓越貢獻,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特別以他命名設置了地位崇隆的 “香農獎”(the Claude E. Shannon Award),而首屆獲獎者正是香農本人。另一個例子亦可證明他的舉足輕重:若你有機會走入貝爾實驗室的大堂,你將會看到“唯二”的兩尊半身塑像,一個是亞歷山大?貝爾,另一個就是香農。

對于這個信息化時代的誕生,催生者除了香農之外,至為關鍵的還有另外兩個人:英國的布爾(George Boole,1815―1882)和圖靈(Alan Turing,1912―1954)。如果沒有他們之間的那種充滿神奇與奧秘的知識“協作”過程,當前信息化時代的一切必將無有可能。就知名度和個人財富而言,他們三人遠遠不及被視為信息化時代英雄的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但他們的偉大程度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沒有布爾、香農和圖靈,就不會有計算機、光盤或任何的數字化通訊傳播設備,不會有互聯網和物聯網,也不會有后來能夠打敗人腦的超級計算機深藍、人工智能系統華生或阿爾法狗。

因為2014年電影《模仿游戲》的全球映演,圖靈在“二戰”期間破解德軍密碼機Enigma的重大貢獻,他的同性戀身份,以及他對“會思考的機器”的研發做出的努力,已經廣為人知。比香農年長四歲的圖靈,1943年前往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下設的貝爾實驗室進行短期研究訪問,與1941年開始任職于該實驗室的香農相遇。個性孤僻、不善社交的圖靈遇到同樣不喜歡社交的香農,原本應該是兩條并行線,但兩人之間卻因為共同的研究興趣而經常在午茶時間促膝對談,并且不時擦出思想火花。

在他們相遇之際,他們兩人各自參與了“二戰”期間英美兩地密碼學的研究,但雙方都因為保密要求而不能向對方暢所欲言:圖靈負責的是解密任務,成功破譯了德國軍事通訊與指揮調度潛艇的密碼系統;而香農則負責通訊加密任務,確保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之間的跨大西洋電話通信無法被敵軍破解。因為這些任務的保密性質,他們的話題轉向這兩個天才的另一個共同興趣:會思考的機器。

他們都相信機器可以像人腦一樣思考,也都相信若設計一臺會下西洋棋的機器,有朝一日它可能勝過優異的棋手!圖靈心中構想的是和人腦一樣會思考的機器,而曾經學習遺傳學、神經學和語言學的香農想象的,則是一臺比人腦還更會思考的機器。回憶他們之間的對話,圖靈曾經說道:“香農不光要把數據輸入這個機器(大腦),他還要讓它能夠演奏音樂!”圖靈自己對這樣的“超級大腦”沒有興趣,他要的是“一個普通的大腦,就像AT&T總裁那樣的大腦”。

他們兩人在獨立研究的情況下,各自結合了數學、邏輯和編碼理論,同樣都對后來電子、數字化計算機的誕生做出了舉足輕重、無人可匹敵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不世出的天才,都一樣對信息(資訊)的測量和計算方式抱有濃厚興趣,而且分別提出了信息的基本單位:圖靈提出的是一種叫做“分板”(ban)的單位,香農提出的則是“位元”(bit)。這兩個單位的基礎原理相近,但后來的歷史證明,是“位元”而非“分板”,成為數字時代通行于信息世界的單一貨幣。

除了參與協助美國軍方在飛彈射控技術與密碼學方面的研究,香農也被稱為“信息理論之父”。1950年代以后,他的影響力幾乎無所不在,特別是后來逐漸成形的數字化時代,每個數字化時代的子民,無人不直接領受到來自香農的思想瑰寶。香農到底有多么重要?正如南加州大學的索羅門?哥隆所說:“就像是形容發明字母的人對文學有多大的影響。”康乃爾大學的托比?博格也說:“這是歷史上極少數的例子,建立新知識領域,不但提出所有正確的問題并加以證明,同時又能全部解答。”

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如果談及圖靈,則不能不同時提到香農,反之亦然。那么,在談及香農時,同樣不能不提到布爾,反之亦然。香農的存在意義和貢獻,由此可以察知。在命運的驅使下,這三個從小被當作神童看待的天才,跨越時空,分別地(其實又是共同地)開創了電腦運算、交換電路、密碼學與人工智慧的領域,并且為今天我們所知的數字化和大數據時代鋪下不可或缺的棋盤:圖靈被稱作電腦之父、人工智慧之父,香農被稱為信息理論之父,而布爾代數及其數學邏輯的重要性,同樣是不在話下。 克勞德?香農

香農和圖靈可說是生在同一時代的“瑜亮”,但彼此之間卻至為難得地惺惺相惜,幸運地曾經在人生際遇中短暫相逢與相知,看到對方眼里的智慧靈光,并且同時感到“吾道不孤”。

布爾與香農素未謀面,畢竟兩人的年紀相差100歲。如果沒有布爾的邏輯代數和數學邏輯,解決了“真/偽”和“與”“或”“非”等邏輯關系,香農后來勢必難以發展出他的信息理論和交換電路;但若沒有香農巧妙地將布爾代數與交換電路結合起來,與圖靈同樣是英年早逝的布爾可能還會繼續埋沒在小范圍的數學和邏輯學領域,而不可能因為香農的思想建構和發明,得以使布爾代數成為可以演算任何資料與數據的電子數字化電腦的基礎,并且促使后世幾乎所有的電子/數字化通訊傳播技術成為事實。無怪乎自2015年起,愛爾蘭科克大學(布爾最后任教的學校)與麻省理工學院(香農的母校,也是他最后退休的地方)聯合布置了為期一年的“布爾/香農聯合志慶活動”,以紀念布爾的兩百歲誕辰和香農的百歲誕辰,表彰這兩位對人類卓有貢獻的杰出學者。

香農最廣為人知與影響力宏大的著作是1948年發表于貝爾實驗室內部科學刊物的《(通訊)傳播的數學理論》一文。該文發表后,信息(資訊)、熵、不確定性、重復性、渠道容量、位元,以及信號和噪音等概念吸引了來自各個研究領域學者的目光。當時,這篇長達79頁的論文,各方索求者眾,一時洛陽紙貴,香農成為不同領域科學界交相討論與贊譽的對象。當時,香農才30歲出頭,剛剛走入婚姻生活。其實,早在此之前,也就是1938年,年僅22歲的香農完成并出版了他的碩士論文《繼電器與交換電路的符號分析》,史無前例地結合了布爾代數和電子交換電路這兩個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因為寫得太好了,這本論文被后人譽為“至今寫得最好的一本碩士論文”。1940年,香農完成了跨界到遺傳學領域的博士論文《理論遺傳學的代數》,發現了孟德爾遺傳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之間的數學關系!但從此以后,他完全不再碰與遺傳學相關的東西。同一年,香農獲得當年度全美工程學界聯合頒發的諾貝爾獎。

香農誠可謂是一位無視于學科疆界、冒險犯難的拓荒者,自由出入的漫游者!毫無疑問地,布爾、圖靈和香農都是人間少有的天才,但香農更勝一籌的是:他是個興趣廣泛、無所不精通的全才。

香農不喜歡社交,喜歡獨自一個人工作。當貝爾實驗室從紐約格林威治村搬遷至新澤西州后,香農堅持留在舊址工作,除了偏好獨立研究之外,另一理由是他喜歡晚間到實驗室舊址附近的爵士夜總會聆聽南方音樂。

香農還有一個終身不殆的嗜好,他不只是喜歡思索抽象的理論,更喜歡動手發明大量看似無用的小玩意,并且樂在其中,不斷改良更新。比方說,喜歡在貝爾實驗室廊道騎獨輪車的香農,為了驗證人類能夠騎多小的獨輪車,他動手改裝獨輪車并反復實驗,最后做出了任何人都騎不了的超小型獨輪車!

除了獨輪車,他愛玩耍,也愛自己DIY發明些新鮮玩意:一個有三根手指、會下棋的機器手,而且每當吃掉對手的棋子時還會發出嘲笑聲;一個能夠自動在空中拋接三個球的機器(香農本人可以同時維持在空中拋接四個球);“終極機器”――一個貌似雪茄盒的機器,不知情的訪客按下雪茄盒外的把手后,頂蓋會緩緩開啟并伸出一支機械手,彎曲向下關掉開關,并且在頂蓋關閉前縮回盒子里;還有一個會自動修理自己的機器手(自動更換機器自身壞掉的電力繼電器)。

他還喜歡公開展示他發明的會闖迷宮的電子老鼠“奚修斯”:這只電子老鼠非比尋常,會自行通過嘗試錯誤的方式學習并記憶,從而成功地走出迷宮。另外,他還發明了一個不是二進位、而是以羅馬數字運算的電腦……

這些發明當中,有一大部分似乎是純粹好玩,但其中也有一些看似無用的發明,為后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奠下重要基礎。

或許是因為他早已證明了自己的學術成就,貝爾實驗室基本上也對香農采取放任態度,并未對他的研究有過太多干涉。有人曾說,AT&T當時獨占電信事業,有本錢給予旗下優秀科學家充分的研究自主性,無需處處以工作績效和成果產值來評量或限制這些天才。這真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研究環境,讓貝爾實驗室的眾多天才得以一個個發光發熱,并且對人類科學與技術史的進展做出重大貢獻。

不過,AT&T也不是沒有失策之處,其中之一是未能接受香農在1954年的提議,未能同意投資制造為了兒童教育用途而設計的小型電子/數字化電腦(相對于當時大型的模擬/機械式電腦)。不過,后來由艾德蒙?柏克利開發推出商業銷售的GENIAC(電子/數字化個人電腦的雛形),還是得到了來自香農的協助。

1958年,香農主動求去,希望離開貝爾實驗室。AT&T為了留住他,提出誘人的加薪建議,香農不為所動,不過他和貝爾實驗室的合作關系一直維持到1972年。從1958年開始,他開始專任麻省理工學院教職。但香農教授在教學方面不怎么在行,當時該校的另一位學者彼得?艾理亞斯這么描述:“香農對教書的想法就是談些自己研究的事,但沒人聽得懂。”不到幾個學期,香農主動向校方要求不再教學。大多數時間里,他越來越少到學校里的研究室,主要都在自己的家里工作。他也不再,多數時候他也拒絕慕名而來的各種拜訪,拒絕回復向他提出各種請求的來信,整個人幾乎消失于公眾視野。 克勞德?香農

這個時候,他才不過40多歲。不,毫無功利心地做他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設計發明一些新奇好玩的玩具。不缺錢的香農教授,領有麻省理工學院的優渥薪資,曾在接受難得的訪問時說,他做研究不為商業目的,甚至是“無所為而為”,他感興趣的是知識上有挑戰性而且可以讓他樂在其中的研究。不過,有趣的是,自承對金錢毫無興趣的香農夫婦,因為股票投資而累積了大量財富。他對于應用他的信息理論于投資組合一事,具有獨到心得。可惜的是,他雖想寫關于投資組合績效和技術分析的論文,但一直未能完成并發表。根據威廉?龐士東的說法,在1986年的時候,有人比較77位投資經理人的績效,只有一臺Apple II電腦和老婆的香農,投資績效卻完勝其中的74位;與當時1200多檔共同基金的績效相比,香農的投資績效也打敗了其中的1000檔以上。更神奇的是,巴菲特在1965年買下柏克夏?海瑟威公司,至1995年為止,30年的綜合報酬率是27%,而香農從1950年代末期至1986年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是28%――就報酬率而言,連玩股票都能贏過股神巴菲特,信息理論大師香農可真是“人生勝利組”啊!

第10篇

2008年,NVIDIA顯示芯片瑕疵導致大規模的筆記本電腦被召回;

2009年,引發了“5.19”南方六省斷網事故的暴風影音宣布召回1.2億份播放軟件;

2010年,惠普因為拒絕召回故障筆記本電腦導致了嚴重信任危機;

2011年,英特爾宣布全面召回6系列芯片組……

2012年,……

看到這里,我想多數讀者對于此標題應該是深有感觸的,標題是什么并不重要,而MC的本意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無論是現在或是未來。對于維權而言,我們一直提倡這是一個時時刻刻都應該關注和自我保護的事,而不是一年中某一天或者某一個月才想著要去做的事。但是對于大部分國人來講,似乎只有“3?15”這一天大家才會尤其關注,而每年的這一天也是各大廠商最為緊張的一天。既然如此,我在這里也再次羅嗦一句,“天天3?15,維權需謹記”。親們不妨關注一下本期的3?15專題報道,其中一些讀者的遭遇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示。

為什么MC比較少看到新品牌的報道

我最近發現一種叫鐳波的游戲電腦品牌,但發現MC迄今為止都沒有評測該品牌的任何一款電腦(也可能我眼神不好),畢竟沒有MC的評測著實讓人遺憾。建議MC的編輯們考慮考慮。(忠實讀者 LYZ)

看到“畢竟沒有MC的評測著實讓人遺憾”時,MC也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非常感謝你對MC的支持和信任。事實上我們對于刊登上雜志的產品有苛刻的選擇標準,由于鐳波作為一款剛成立的新品牌,受眾比較少,產品也較單一,MC從廠商獲得產品比較困難。因此,對于這種新品牌的報道,MC相對來說就會少一些,還請這位讀者能體諒。不過,既然讀者提出這個問題,那么MC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讀者的需求。

MC是否可以補充一些電源方面的知識

建議MC電源工程師能系統地講解一下電源拓撲結構和內部方案方面的知識,以及拓撲結構方案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于拓撲結構之間的不同方案,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相互間孰長熟短?還有就是,對于整機功耗來說,選擇哪種方案的電源會好一些,謝謝!(忠實讀者 蔡興國)

感謝這位讀者對我們提出的建議,對于電源方面的問題,我們得請出專業的電源評測工程師馮亮來回答。

你好,對于你所提出的問題,并不是三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有鑒于此,編輯部準備著手制定相應的技術報道,應該近期就會刊登,靜待佳音吧。

關于云計算

我是一名文秘與辦公自動化專業的大三學生,自己一直對云計算非常感興趣,想在畢業論文的完成中討論一下云計算在企事業單位辦公中與文秘專業的聯系。經過在網上的查詢,發現關于云計算的資料非常多,但是對于云計算在企業應用中的書籍卻不多,學校的圖書館對于這方面的書籍幾乎沒有。所以,想請MC的編輯介紹一些云計算在企業辦公應用中的文獻資料,論文或者書籍等。(忠實讀者a15871506173)

這位讀者,你好。云計算,本就是一個寬泛和虛無的新概念,可以說115網盤中的同步盤是一個云計算,甚至你也可以認為360安全衛士當中的木馬查殺工具也是云計算,這些 都要與實際的應用聯系起來,應該落實到具體的產品,空談云計算沒有太大意義。因此,給予你的意見是:1.搞清楚你文秘工作的具體內容:事務流程?文檔處理?還是其他;2.針對這些具體工作,尋找現有的、基于云計算的相關產品或者解決方案;3.理順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實際工作中的價值和意義,它們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通過以上三條,望能幫助你順利的完成畢業論文。

關于獎品郵寄安全的疑惑

我對獎品的寄送有個小小的疑問,聽說有網友原先的獎品被快遞公司黑掉了,不知道在我身上會不會發生同樣的悲劇。(忠實讀者s1122)

非常同情那位丟失獎品的同學,MC再次對你表示歉意。獎品在寄出之前都要經過部門的仔細檢查,看是否有損壞或者劃傷,而快遞公司在收取快遞的時候也會檢查里面的物品是否和訂單上的一樣,確認無誤的話才會接受。因此,MC這里,東西絕對是完整無損的寄給各位同學們的,而各位同學在收到獎品時,一定要第一時間打開檢查,如果快遞人員不許拆開,請同學們不要輕易在訂單上簽字或者直接拒收,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月上《A M D R a d e o n H D 7970顯卡深度評測》一文中出現了這樣一幕,說“HD 7970領先HD 6950 50%”、“HD 7950落后HD 7970 10 %~15 %”,然后得出結論“H D 7950領先HD 6950 35%~40%”,唉……這兩個百分數的單位不一樣,咋直接能減呢?是不是編輯們連小學的知識都忘了,正確的則應該是:

設HD 6950=100則HD 7970=150

故H D 7 9 5 0 = 1 5 0×( 1-( 1 0 % ~ 1 5 % ) ) = 1 5 0×(85%~90%)=127.5~135

也就是說 HD 7950應該領先HD 6950 27.5%~35%才是正確的。(忠實讀者 心底的信仰)

非常感謝這位讀者指出雜志中出現的錯誤,我們已經讓責任編輯去倒春寒中思過了。MC能有如此細心的讀者,真的讓我們感到很欣慰,正是因為有你們,MC才能不斷地進步。在此,也希望更多的讀者朋友一起幫助我們,有你們相伴,MC在成長的道路上將不會孤單。

超越自己,極限延續

在Sandy Bridge-E首發評測時,MC評測室沒有進行極限超頻讓我略為費解,而在一月下的《戰斗在新冰河世紀》一文中,MC則給我們精彩的呈現了SNB-E的超頻能力。畢竟相同架構的Core i7 2600K處理器,作為首款風冷超頻至5.0GHz的強大能力也曾讓人嘆為觀止,而FX-8150打破世界紀錄的超頻能力更是令人驚嘆,這也讓人對于32nm工藝產品的SNB-E多了份期待。

本篇文章也順勢描寫了市面上與SNB-E可以完美組合的主板,并根據不同主板的各自設置與特點給出了相當詳盡的步驟和注意點,非常適合作為一個打算組建SNB-E平臺用戶的教程。而SNB-E在超頻過程中的跌宕起伏,也應該是由于當前X79主板的剛剛上市,還存在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所造成的。此外,本篇文章也具備了比較強的購買指導意義。雖然,最終SNB-E的超頻能力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并不算是很出色,但對于這個只需要超越自己的“男人”已屬不易。

追求極限,難在超越自己。(文/windlovesnow)

不得不說,這期讓我流口水的東西太多了!

雖然2月下的雜志只看了不到一半,但已經嚴重勾起了我的購買欲望。

首先是Pad超級伴侶,華為E5 21M,八小時的續航時間,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的上網。它那討人喜歡的外觀,讓我很有感覺,但看到價格之后,那股沖動就立即消退了。

第二個讓我口水直流的是華碩TF201,當我還在選擇購買平板時,就在華碩TF101和iPad 2之間猶豫了很久,最后選擇了蘋果。現在華碩TF201到來,其超強的硬件性能,完美的造型,精致實用的底座,最重要的還是它的便攜性,想想可以連接液晶電視玩3D游戲……對我這個硬件性能控太有殺傷力了,我幾乎都想去立即換一臺TF201。可是想想安卓的游戲,我又泄氣了,華碩的硬件無可匹敵,但安卓太不給力啊……

第11篇

1當前工程造價軟件應用中的問題分析

(1)從當前應用層面上講,由于缺乏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機制保障,特別是缺乏學科發展的政策扶持與資金投人,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還沒有可依據的全國統一的標準,大大降低其應具有的權威性。現已采集和積累的部門或地方工程造價信息,包括工程分類、材料分類、材料編碼以及指標和價格的內容都是按照部門或地方習慣來劃分,只適用于部門或地方,欠缺全國統一的標準依據。

(2)從開發技術層面上講,現有的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重復開發嚴重,層次低,水平不高。目前常用的造價管理軟件,一般都只提供當地工程造價定額、指標、指數,還有政策法規、材料價格等方面的信息;而行業所需的集成性、綜合性數據無法從許多分散的系統中提取,更談不上信息共享,有的只限于網頁上數據的使用,沒有做到與智能化數據庫建設的有機結合,網頁的維護和更新慢,信息時效性不強,服務的空間非常有限。

(3)當前得到主流應用的工程造價管理軟件,在規劃管理上普遍暴露出以下幾個問題:軟件重復開發,造成軟件產品多而雜,檔次參差不齊;軟件功能單一,或是服務于投資估算,或是應用于初步設計概算,開發與應用最多的是現行的預算軟件、工程量計算軟件,也只能用于計算工程量、預結算和快速投標報價使用,而不能很好地涵蓋和服務于工程造價管理全過程、全方位的決策之用,在整體集成化上還有待于深化;接口性能差,商品軟件之間數據交換困難;智能化程序不多,還不能夠對工程造價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科學預測、為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實現對造價的動態管理。

2軟件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2.1現代軟件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1)工程量計算軟件應用

工程量計算軟件,國內軟件最常采用的是圖形法。其優點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不僅可以編制工程概預算,并且可以對概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和材料價進行即時、動態的管理,提高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水平;(2)數據完整、齊全,為工程項目概預算創造了有利條件;(3)計算結果準確,概預算的質量得到提高;(4)簡化了概預算的審核過程。概預算的審核可不審核計算過程與輸出結果,只審核輸入的原始數據。(5)使用簡便,加快了概預算的編制速度,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程量計算軟件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要求專業人員在識圖的基礎上,用該軟件重新輸入圖紙中各種構件及其尺寸,然后由系統自動計算工程量,得到工程量清單。第二種方法是直接將工程圖紙掃描形成光柵文件,由軟件處理矢量化后,抽取特征,用模式識別的技術識別構件的類型及其幾何參數,進而計算工程量。第三種則是在設計單位形成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CAD文件基礎上,在CAD環境下做模式識別。但這種方法要求在圖紙的特征表示和建模上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依靠漢字識別技術,對圖紙的特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抽取各種構件的特征參數,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最終代替人完成識圖。第四種方法是在建筑設計所使用的CAD軟件中直接加入構件參數的屬性,定義各種構件對象,在進行結構和建筑設計時使用這些對象設計建筑物,而不是直接使用線條作圖。

(2)造價計算軟件應用

工程造價計算軟件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套價軟件,軟件的功能主要用于套定額計算工程造價,是造價領域最早開發投入的應用軟件之一,經過多年的改進已比較成熟并廣泛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益。早期編制工程造價預算時,完全靠紙筆、定額冊,編制一個工程的造價預算,僅從工程量清單入手套定額、工料分析、調材價,計算費用到出概預算書,要花費好長時間,計算過程繁瑣枯燥,工作量大,概預算結果誤差性大。到目前,造價軟件已得到長足的發展,通過工程量計算軟件得到工程量清單,再使用工程造價計算軟件,找出定額子目輸入造價軟件,選擇已預設好的取費表模板,計算匯總,馬上就生成用戶需要的報表。計價、匯總、分析、顯示,打印一氣呵成,前后只需要很少時間,效率大大提高,使概預算人員能把精力投入到更關鍵地方去,提高概預算的質量。

2.2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工程造價軟件的應用展望

(1)互聯網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在Internet時代,企業的生存空間和行為空間及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都不能脫離網絡而發展,做好工程造價信息的網絡建設,實現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的網絡化。包括數據處理,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效果評估,數據包的傳遞,技術經濟信息咨詢等網絡服務。同時,基于客戶機/服務器(C/S)和瀏覽器/服務器(B/S)體系結構的數據庫開發技術的完善與推廣,大大加快了工程造價管理應用軟件網絡化進程。網絡經濟條件下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工程造價管理,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將會在投資項目評價軟件、設計概算軟件、建筑輔助設計軟件、施工圖預算軟件、建筑業的價格信息網和企業內部信息資料庫之間建立無縫連接的通道,在項目評估、工程設計、造價管理等各部分工作間實現數據信息的低成本轉移。

(2)信息處理集成化、智能化

工程造價工作應該將信息處理的范圍擴展到相關系統,如企業定額編制系統、投標報價系統、施工管理系統、材機數據收集系統、工程造價數據收集系統、造價指標系統、工程設計的其他設計過程。例如,可以和CAD系統融為一體,凡是使用CAD系統繪圖的工程,可以直接利用CAD軟件計算出工程量,然后,借助局域網傳輸到工程造價應用軟件上,再根據結構部位及尺寸等方面的要求,自動在價格信息資源庫中提取數據進行計算。企業定額直接傳給投標報價系統,企業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又可進入造價信息收集系統,指標系統又可對整個報價工作進行檢驗和指導。這樣不僅確保了設計數據一致性、準確性,而且還大大地提高了招標投標工作的自動化水平,從而實現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集成化與系統性。超級秘書網

(3)產品專業化、接口標準化

目前國內做工程造價軟件的公司很多,軟件水平參差不齊,功能也不一致,國內目前的造價軟件水平與國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對于國內的軟件開發商而言,每個公司應當優先發展自己的強勢軟件,在某一個具體的造價功能上的做大做強,而不是涉及造價工程的各個方面,這是不現實的,工程造價的涉及面十分廣泛,面面俱到的軟件往往無法將造價功能做的深入和專業化,而這樣的軟件也因為缺乏專業性不強而受到市場的淘汰;另一方面,不同的造價軟件彼此之間的數據借口應當標準化,這樣能夠大大提升不同的工程造價軟件的兼容性,因此每一個公司的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同類型產品應當在數據接口方面采用標準化設置,使不同公司的同一類產品能夠相互轉化、使用,這樣才能夠最終實現整個國內造價軟件的標準化、通用化,提升國內造價軟件的應用面和應用水平。

3結語

工程造價管理與軟件技術的整合,主要是依靠計算機和互聯網這兩種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兩方面的目標:一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上的數據處理,節省人力,加快數據處理速度;二是建立在網絡平臺上的數據和資源共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依靠計算機和互聯網這兩種現代信息技術,配合工程造價的改革與發展,工程造價管理與信息技術將進一步整合,為造價行業各方提供更大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李霞.信息技術在工程造價行業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12):72-73.

第12篇

地中海的艷陽灑在背上,抬頭走在 L'exemple區橫平豎直的馬路上,欣賞著無數出名的或者不出名的現代主義建筑杰作,直到仰酸了脖子,看累了眼睛。手插褲兜穿梭在哥特區迷宮般的巷道里,看著那無數白的、黃的、黑的、棕的皮膚在這同一個艷陽下散發的蓬勃生命之光。這里是巴塞羅那,一個將歷史和現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大都會,密集的工業傳統,加之積極進取的性格,使巴塞羅那以不斷創新和科技進步作為發展的重點,這也是創立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簡稱UPC)的初衷之一。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是西班牙最好的理工大學,其建筑學院實力尤其強。學生在建筑學院聽完有關建筑師高迪的講座后,會穿過一個“龍之門”,這曾是銀行家古埃爾周末度假別墅大門,不過現在是“高迪紀念學會”總部。正是這座莊園的出色設計,高迪贏得了古埃爾的青睞,修建了一系列獨特的建筑。有人說,高迪是巴塞羅那的靈魂。巴特羅公寓的外墻,綴滿了藍色調的西班牙瓷磚。米拉公寓天臺上很多有趣古怪的煙囪,像一個個守衛的武士。午后陽光斜照,來到圣家堂內的回廊時,光線透過一扇扇花瓣形的窗戶,把一朵朵的太陽花影子投射在墻壁上,讓你對高迪不由心生贊嘆。與之相映成趣的是矗立在巴塞羅那地平線上建筑師諾維爾設計的巴塞羅那水務局辦公大樓阿格拔塔那樣新穎的摩天大樓。而這些現代的、杰出的建筑理念正是UPC建筑學院學生的學習目標。

周末,從位于巴塞羅那市區的學生公寓出發,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在市區擁有三個學生公寓。路上買杯咖啡,要一份當地的生火腿,削得如紙一般薄的肉片入口即化,不咸不淡,就像冰激凌一般融化了。學生們坐地鐵或者公共汽車,趕往打工的地方。濕潤的地中海暖風,讓巴塞羅那的夜晚沒有寒冷,多了一份華燈初上的溫馨。每到周末,路邊的酒吧、咖啡館必定爆滿,夜間十點鐘,路上熱鬧依舊。收入雖不高,但把握好打工的時間和強度,則打開了另一扇門:在課余時間學習西班牙語。而且雇主還有義務為打工的學生支付94%的社會保險費用。

打完工,再晚都不用擔心回家問題,只需1歐元,晚間公共汽車就會把你平安送到家。時間因線路的不同而異,不過所有線路都會經過加泰羅尼亞廣場,那是整個巴塞羅那市的中心。光與水是夜晚的魔術師,在音樂節拍的伴奏下,廣場上飛珠跳玉的噴泉水花多樣,宛若水晶宮。看著窗外的美景,所有的辛勞似乎也得到了消減。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的建筑、土木工程、計算機等專業在西班牙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該校還擁有名列世界第五的超級計算機,教學科研水平較高。UPC提供超過350個課程項目,分屬以下各知識領域:建筑設計、土木工程和城市規劃,工業工程,信息與通信技術,企業經營管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其中以下幾個專業極具特色。

歷史社會環境:如今,舊城改造是各國深感頭痛,并且急需解決的重大項目。巴塞羅那新舊城交雜的格局,為學生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加泰羅尼亞城市形態基金,參與到巴塞羅那市和整個加泰羅尼亞的歷史和建筑組織的轉型過程中去。該專業重視用交叉學科的視角,通過分析其他學科如建筑史、人類學、考古學、傳統建設體系知識以及多文化的社會環境結合建筑知識和相關資料,力求豐富在現實環境中,掌握舊城改造項目設計與建設所需的環境、社會和歷史方法論。

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師的工作主要是運用其自身專業技術來裝飾空間,改善生活質量。這種技術比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建筑技術更細膩柔和,室內設計師總會針對建筑項目所忽略的一些細節給予特別關注,并熱誠地尋找解決方案。這一切使設計師樂于接受挑戰,致力于尋求最佳的空間裝飾設計方案并且贏得成功和尊敬。學生將由室內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帶班操練,為學生量身定做實習項目,使學生掌握包括問題分析和可實施項目綜合分析等各種能力。

信息與通信技術:世界上功能最強的計算機從這里誕生。2005年,巴塞羅那超級計算機中心――西班牙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的建立,更增強了UPC此專業科研發展實力。

UPC

是西班牙所有的大學中,第一所接受西班牙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科研資助科研撥款的大學。

是全歐洲擁有Erasmus Mundus碩士項目最多的大學(由歐盟資助的高等教育領域內的一個合作獎學金項目。其首要目的在于增強歐洲高等教育的質量和在世界范圍內的吸引力。在Erasmus Mundus項目下學習的學生,至少要在歐洲兩個國家完成學業,當然,畢業生也會得到雙學位或多個大學聯合頒發的學位)。

論文數量在眾多獲得歐盟科研資助的西班牙大學中位居第一,同時也取得最多科研成果。

在西班牙綜合技術類大學中專利申請數量最多。

在所有歐洲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專業”排名中,位居第四。

在“高質量談”博士生專案含量高的西班牙大學中位居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洛川县| 大理市| 广南县| 手游| 南木林县| 武威市| 双江| 绥滨县| 榆中县| 固原市| 旅游| 门头沟区| 邹平县| 峡江县| 永仁县| 吉首市| 枝江市| 吉安县| 临颍县| 连城县| 华安县| 淮北市| 扎赉特旗| 桃园县| 黄陵县| 新密市| 上饶县| 集贤县| 永善县| 额敏县| 乐都县| 喜德县| 峡江县| 高台县| 海宁市| 长子县| 三穗县| 昌邑市| 资中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