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6 02:31:2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女裝調查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國服裝協會的2015年上半年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分析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服裝行業整體運行基本穩定,各項指標增速進一步放緩。而線上B2C市場服裝服飾品類整體形勢喜人,交易額不斷刷新市場交易紀錄,同時,整個線上服裝市場正朝著高端化方向發展。
銷售額波動較大 電商增速超50%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銷售總體運行平穩,略趨回升,增速呈現震蕩起伏態勢。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2015年1~6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受春節影響,一季度銷售金額波動較大,二季度呈現上升趨勢,銷售數量比2014年同期提升,但銷售金額波動較大。
相比之下,2015年上半年北京商場服裝銷售情況較為樂觀。從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統計的近20家億元商場數據顯示,女裝總銷售額整體雖呈下降趨勢,但5月以來,開始逐步回升。男裝情況與女裝相似,上半年,男西服總銷售額整體呈下降趨勢,4月開始回升,并在整個二季度保持了回升態勢。
從上半年整體來看,上海十大商場服裝銷售形勢不容樂觀。據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網絡定期統計報表顯示,上海十大商場服裝大類商品銷售額、銷售量同比雙雙下滑,且波動較大,降幅與上年同期相比進一步擴大,平均價格同比小幅增長。值得一提的是,雖然1~6月各大服裝品類售量額同比均呈下滑態勢,但是童裝品類迎來曙光,銷售額實現逆勢增長。
與實體零售業的平穩運行相比,今年上半年B2C市場服裝服飾品類交易額迎來大幅增長。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B2C市場服裝服飾品類交易規模達2469.5億元人民幣。兩季度分別以超過50%的同比增速不斷刷新市場交易紀錄。從市場的整體形勢來看,整個線上服裝市場正往高端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知名服裝品牌已成為線上服裝銷售的絕對主力,低端品牌將逐漸淡出視野。
消費回歸理性 服裝單價下降明顯
由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下降明顯,其中4月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2.3%,部分服裝品牌均價下調20%~30%。
其實,服裝品牌價格下調與近兩年各大快時尚品牌的逆勢擴張以及電商渠道不斷向實體滲透不無關系。在新消費趨勢下,CHANEL、GUCCI等紛紛放出5折促銷“大招”。這些表象的背后,是消費回歸理性的大趨勢。
紅豆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未來,服裝服飾消費將回歸理性,奢侈品品牌的銷售將變得困難,“平價”將成為公眾消費的“主流”習慣。
一份由中國?常熟男裝指數中心的“北京、成都、泉州男裝消費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當前性價比認可度不高。受調查的三個城市消費者對市場中男裝“款式質量好”認可率為46.7%;“可選擇性多”認可率為43.1%;“價格適中”認可率為38.7%;“性價比高”的認可率為33%;對性價比認可度最低。
同時,部分消費者明確表示不認可目前市場中男裝產品價格適中的占比均超5%,其中成都地區占比最高為8.3%。可以看出,雖然目前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更為看重,但對價格是否符合產品價值也很重視。
暢銷品牌重疊度低 南北大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暢銷男裝品牌以雅戈爾、金利來為主,杉杉、報喜鳥、九牧王、皮爾?卡丹等多次上榜;女裝榜單中,最暢銷品牌為ONLY、VERO MODA,二者交替領先,拉夏貝爾和哥弟緊隨其后。
而一線城市中具有絕對代表地位的北京和上海,暢銷品牌名單并不雷同。女裝名單中除VERO MODA和ONLY有重合外,其余名單并不交叉,同時,北京地區ONLY更受歡迎,上海地區VERO MODA略占優勢;男裝中重疊名單只有雅戈爾,其余榜單大相徑庭。
根據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提供數據顯示,北京地區暢銷女裝和男裝品牌累計銷售額排名中,玫而美、瑪絲菲爾和哥弟分列女裝品牌冠、亞、季軍;薩巴蒂尼、威可多和觀奇洋服分列男西服品牌冠、亞、季軍。同時,ONLY、VERO MODA幾乎是上半年北京地區銷售量最多的品牌; 男裝銷量排名中,以法都、勝龍、順美、杉杉、金利來和雅戈爾為主。
最新公布的《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女性工作者突破職業“天花板”成為企業高管的比例正不斷提高。調查顯示,在受訪企業中,女性高管占中國企業管理層的34%,穩步上升。而在女性高管中,擔任CEO一職的比例高達19%,遠遠高于全球8%的平均水平,排名全球第二。
與中國情況有所不同的是,全球受訪企業中,女性高管比例出現下降趨勢,僅為20%。全球女性高管比例最高的國家為泰國(45%),而日本(8%)和阿聯酋(8%)女性高管的比例最低。近年來,中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正不斷上升,目前女大學生的比例已超過49%。同時,中國女性對高管職位的渴望也強于他國。
莊園風連衣裙成今季必買單品
要第一時間擁抱花團錦簇的春夏勝景,D&G本季的花園女孩兒給了我們最佳范例,鵝黃、天藍的小碎花開遍了裙子,充滿空氣感的廓形讓心情也跟著飄飄然起來。Fendi的一字肩連衣裙,把女人最性感的鎖骨與圓潤的肩膀線條大方秀出,兩邊則是懸空式泡泡袖。此類款式在McQueen女裝系列中同樣出現,并且因為面料印花與華麗束腰的使用,看起來就像是在鄉間莊園度假的貴族,氣場十足。
全球奢侈品市場將移至中國
法國里昂證券CLSA亞太市場預測,到2020年,44%的奢侈品市場將移至中國。這一機構預計,在今后5年中,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據調查,在家庭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后,人們就開始購買一些奢侈品。在中國,這一比例從2000年的3.1%上升到如今的17.9%。CLSA預測,在未來8年中,這一比例將繼續增加,可能將翻一番。中國的奢侈品市場仍然是男性消費占主導,所以,男性服裝、手袋及汽車等占了奢侈品消費的很大份額。
春夏潮流女鞋刮起混搭風
2011年春夏最新流行的鞋履,高水臺、粗跟、捆綁的設計成為大熱的流行元素。在各大秀場走在流行尖端的時尚達人腳下的鞋子會出現這樣的特點:鉚釘、粗高跟、束帶鞋以及繁復裝飾,這些款式將成為2011女鞋新的流行趨勢。此外,春夏鞋款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混搭,包括民俗、城市和戶外的穿著混搭。通過風格上的巧妙融合,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有多種風格的編織、手繪、木紋跟底效果等等,多種元素的時尚女鞋能盡可能滿足潮人們挑剔的眼光。
最體貼的夫妻版鬧鐘
普通的鬧鐘都會存在一個問題,當早上鬧鐘賣力工作的時候,總是把床上的兩個人都吵醒了,但是在很多時候,夫妻兩人并不需要同時起床。Fandi Meng設計的這款鬧鐘就十分體貼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款鬧鐘有兩只指環一樣的配件,分別設定好起床時間后,入睡之前把相應的指環戴在手指上,早上指環會分別在設定的時間用振動的方式把主人從睡夢中輕輕喚醒,就不必擔心另一半也會被聒噪的鬧鐘聲吵醒了。
霓虹亮色配飾閃耀春夏
霓虹亮色為這一季的配飾帶來了令人興奮的色彩體系,并影響到所有時尚領域,甚至也出現在皮包、鞋等配飾上。熒光綠色的皮包,色彩異常地明快、耀眼。熒光玫瑰紅色手袋與水晶搭配,完美地詮釋了時尚與優雅。普拉巴?高隆這一季也青睞于大面積的色塊,在其配飾中,熒光色系被運用到了鞋的綁帶上,熒光罌粟紅色鞋帶成為整個系列的亮點。
從消費者購買偏好和習慣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是看到商品后才做出購買決定的。據一份市場調查報告可知,83.6%的消費者是非計劃性購買,91.6%的消費者是進了店鋪才決定購買商品。
店鋪營銷將門店視為最末端的營銷工具,包括門頭廣告、店內廣告、商品陳列、音樂甚至氣味等等,有效的店鋪營銷能夠引起消費者注意,提起其興趣,激發購買欲望。
有研究顯示,在這些因素中,視覺因素占了83%,而排第二位的聽覺因素僅為11%。如果把上面的兩組數字做個簡單的乘法就會發現,超過七成的顧客是因為眼晴所見而購買產品。視覺營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衷心希望視覺營銷這種營銷模式,能真正起到提升賣場銷售業績的作用,使終端的營銷方式更加豐富和成熟。”韓陽說。這位在溫州大學和大連輕工大學授課的老師,先后擔任過高邦副總裁、杉杉意丹奴服飾副總經理、北京西單商場陳列設計高級顧問和奧康視覺營銷顧問。
在他看來,視覺營銷并不是一件新的“武器”,而是被遺忘了的“武器”。作為一種直觀的營銷手段,它其實一直默默地待在每個終端的幕后臺角。而對消費者而言,視覺營銷吸引的是眼球,撩撥的是購物欲望。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歐、美、日就先后出現了商品陳列師,并迅速發展成為一種全新職業,不但起步較早,而且發展成熟,具有嚴密的系統性。
比如ZARA,它的廣告投入很少,更多是依靠優勢地理位置將顧客吸引至店中,服裝款式迅速的更換,優越的地理位置,頗具特色的櫥窗設計和獨具一格的店內展示,都使得ZARA非常具有吸引力。通過運用大量視覺設計來營造品牌店鋪氣氛,并且通過這樣的形式向消費者進行傳導,利用陳列設計突出品牌視覺形象。
而在倫敦,高檔時尚街區邦德街和斯隆廣場簡直是視覺營銷的圣殿,這里擠滿了幾乎所有國際一線品牌,高檔百貨店哈維尼可斯的櫥窗設計可以稱得上藝術創意之最,為了保持一種新面孔,這里常邀請一些新近嶄頭露角的藝術設計者設計櫥窗。
中國視覺營銷起步較晚,“2000年,我們在國內推出視覺營銷概念時,常常會遇到將信將疑的目光。”韓陽說。
“目前國內女裝銷售排前列的兩家企業更重視賣場的終端形象,它們對賣場布置進行精心策劃,甚至小到一塊地磚的材質和色彩。一個成熟品牌給人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具有高度美感的視覺享受”,深圳泛美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經常青也說,“這與國內很多服裝企業的做法不同。”
不知道經常青所說的兩家女裝企業中有沒有白領,不過這個北京女裝品牌的確非常重視視覺營銷,這從公司在北京藍色港灣風格別致的門店中就可見一斑,“不惜一切裝修門店”。公司董事長苗鴻冰說。
“白領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事務需要解決,先是配送,再是陳列”,苗鴻冰說,“如果賣場陳列不好,形象不好,銷售業績會出現問題。”
幾年前,白領曾經做了一個經典視覺案例。當時,網絡正是炙手可熱的時尚事物,白領用漁線做成網絡狀。“陳列在櫥窗內,給人印象很深,讓人一眼看過去,就感覺到一種最前沿的時尚氣息,這就告訴了你的消費者,你是引領時尚的品牌。”苗鴻冰說。
讓消費者看到品牌的核心價值和最想表達的內涵,終端所有的布置都是為了突出產品本身,韓陽也同意這樣的觀點,“很多商家喜歡在賣場放很多裝飾品,像假花、假草、花瓶等。有時這些東西放上去并不好,小配飾會喧賓奪主,起了反作用。必要的道具是需要的,但過多的道具反而會搶了產品的視線。”
當然,除了展示出品牌內涵,品牌更看重的是如何產生效益。“這里有很多講究”,韓陽說,“比如超市標準的貨架為2.2米高,視線對齊的地方是最好的貨品陳列區間。該區域跟人的視線平行,拿取便捷。在這個位置陳列主推產品,是黃金陳列位置;再比如一雙鞋子,基本功能全都有,賣鞋子賣的就是感覺,是鞋子所展現出來的社會地位。所以,賣場終端更需要以強化顧客的視覺感受來輔助銷售。”
而隨著視野和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作為時尚消費主力的80、90后,顯然是能否產生效益最重要的因素。
韓陽曾為一個定位80、90后的珠寶品牌設計裝修方案,把原先呆板的木質外墻換成時尚、炫酷的紫黑墻體;放珠寶的托盤由米色的古典造型換成干凈的幾何形。“由此產生的直接效果是顧客不再還價。”
因為這批消費者生活在一個物質豐裕的時代,幾乎每天都有品牌在與他們進行著親密接觸。“消費者懂得如何去消費的時代開始了,我們需要跟上他們的速度。”周成建也說。
為此,美邦不但組建了一支龐大的研發團隊,每年推出七八千款產品,更組織核心設計人員赴法國、日本、香港和韓國等海外市場進行每年至少兩次的市場考察,并且參加法國第一視覺博覽會等各類國際專業博覽會。據說ZARA登陸上海的時候,公司還派出專人去研究它們店里的陳列細節。
去年,公司推出火爆的MTEE系列以及和夢工廠合作的產品后,繼續深挖門店布局與視覺營銷策略。公司門店根據不同的主題式陳列,分為不同的分區,每個分區中有不同的款式,每個款式中不同的顏色,每個顏色不同的尺碼,這樣給予更多搭配的選擇與指導,從而尋找到了更適合自身品牌的門店布局與陳列風格,對于門店效率有明顯提升效果。去年上半年公司直營業務實現了13.21億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3%。
@蔣代君:途經上海南京東路,看到lily商務時裝最新戶外廣告,其位于南京東路海倫賓館,是中華第一街的第一廣告位,并掀開了lily商務時裝本輪上海56個地鐵站點、800多個商務樓宇視頻、南東港匯等重要商圈戶外廣告等全方位的品牌形象推廣的序幕。
@韓秀超云連品牌:銷量從哪里來?25%來自品牌力和消費者自選力,40%來自分銷和終端生動化,15%來自經銷商進貨積極性,20%來自促銷和特價。銷量不好時,老板和經理很急,就想著向經銷商壓庫,這其實只占15%;或就想著拼低價,這也只占20%。
@俞雷:我看一個設計師好壞,首先看設計思想,而今大多數設計師在為設計而設計,缺乏思想。設計大師都有非凡的跨界能力,這也是源于思想,源于品位。換個角度說,跨界能力就是大師的衡量標準,任何行業都一樣。
@零售從業者:現在看到國內到處要興建購物中心,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居多,很多民營企業更是利用各種資源,向政府拿地做商業項目。像以前那樣單純地拿住宅地塊項目難了,配上發展經濟、挖掘商機、促進內需消費等宣言,項目是拿下了,但后期的落實和發展就出問題了,玄乎得很。
熱點關注
服裝品牌集合店TOP10(上)
集合店在歐美零售市場是一種普遍的渠道模式,目前大部分蜚聲全球的集合店都集中在歐洲。亞洲地區雖然出現不少集合店,但都處于萌芽狀態,要取得商業和審美上的雙豐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Dover Street Market
著名設計師川久保玲的生活方式類集合店。2004年投資100萬英鎊在倫敦開設第一家店,目前年銷售超過500萬英鎊。2006年在東京開設第二家店。2010年通過和I.T Beijing Market的合作,進入北京市場。目前正在籌謀紐約新店。
Opening Ceremony
源自美國的知名連鎖潮店。創始人Carol Lim和Humberto Leon將奧林匹克競技精神引入時尚零售業中,把默默無聞的設計師作品做重點售賣,并且堅持一年換一個地區主題。
Runway
越南Runway女性精品集合店于2010年在胡志明市開業,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集合店,設計了以“冰凍”為概念的店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越南服裝的前沿與高端消費水準。
Anthropologie
美國Anthropologie女性主題的百貨店內集合了服裝、家居、飾品、鞋包、護膚品等,定位小眾但充滿創意,目前在美國已經有100多間連鎖店,櫥窗設計一直被零售人交口稱贊。
H.Lorenzo
Lorenzo Hadar作為洛杉磯H.Lorenzo買手精品集合店的店主和買手,因其獨特的眼光備受時尚界尊敬。他總共有3個店鋪,包括兩層的女裝店鋪H.Lorenzo、三層3000平方米的H.Men和鞋店H.Shoes,均迎合了好萊塢明星的需求。
一周觀察
東北虎跨界歌劇音樂會
8月22~23日,國家大劇院“紀念威爾第誕辰200周年歌劇音樂會”盛大舉行。10余位蜚聲海內外的歌劇巨匠身著東北虎(NE·TIGER)高級定制華服,壓軸唱響威爾第最后一部歌劇《法斯塔夫》中的“人生只是一個玩笑”,整場音樂會的氣氛被推到了制高點。NE·TIGER的華美綻放為這一全球音樂盛事增添了一抹濃墨重彩的中國韻味。
編輯點評:NE·TIGER堅持“貫通古今,融匯中西”的設計理念,將西方的立體剪裁勾勒和襯托中國傳統服飾的內涵和神韻,此次更根據每一位歌唱家的舞臺風格、歌唱特色、個人性格,量身定制了這些既具有中國特色又符合歌劇藝術氛圍的高級定制華服。此次跨界實現了西方歌劇藝術與東方服飾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杉杉上半年服裝業務虧損
8月29日,杉杉股份半年報顯示,201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67億元,同比增長12.8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59.66萬元,同比增長2.59%。其中,服裝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67億元,同比下降2.83%;凈利虧損378.39萬元,主要系多品牌業務以及針織品(OEM)業務虧損較大所致。
編輯點評:杉杉股份的服裝業務主要涵蓋原創“杉杉”品牌業務、時尚品牌公司(負責除杉杉品牌以外,其他品牌業務的運營)的多品牌業務和針織品(OEM)業務。而從營收規模來看,服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67億元,鋰電池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75億元,鋰電池材料業務已成重要業務板塊。
杰勝遭遇杰尼亞索賠
據相關報道,意大利知名奢侈男裝品牌杰尼亞(Zegna)已經對中國本土服裝企業廣州市富銀貿易有限公司及其在大連、長春、廣州等全國多地的銷售商提起多達21訟,累計索賠額超過1億元。廣州富銀是男裝品牌杰勝(ZSNOI)的運營方,杰尼亞方面稱前者及其銷售商在運營中存在涉嫌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編輯點評:近年來,服裝行業出現多起天價商標訴訟案,其中包括阿迪達斯與阿迪王訴訟案、球星喬丹運動品牌喬丹體育侵權。今年7月,阿迪案件已在歷經5年的交鋒后以和解收場,而喬丹案件依然“懸而未決”,該訴訟直接影響了喬丹體育的上市進程。
電商誠信度穩中有升
關鍵詞:三福時尚;顧客滿意度;調查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27
1調查內容和目的
本次調查方式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有效問卷258份,其中問卷有效率達到86%。問卷調查完成后的第二天,對問卷進行復查和審核。對問卷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淘汰出無效問卷。對每一份問卷進行核查,力求整理出最有意義的數據和資料。在得出第一手資料的前提下,利用網絡工具獲取關于三福總體介紹與發展歷程的第二手資料,結合本次問卷的調查,對三福時尚的銷售狀況、優勢、劣勢和競爭力進行了綜合的分析。根據調查結果,我小組對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從而得出本次調查的結論,針對于結論,我小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形成調查報告。
2調查結果及分析
(1)在被調查的顧客中,絕大多數顧客有去三福購物的經歷,只有少部分顧客沒有去過三福或者對三福并不了解。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去過三福購物的人數高達212人,占樣本比例的82.12%。這說明了三福在榮昌區的影響力較高,已逐漸被人們所知曉。
(2)在有去三福購物經歷的人群中,女性的人數明顯多于男性。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接受調查的男性有91人,其中有62.64%的人表示有過;接受調查的女性有167人,其中92.81%的人表示有去三福購物的經歷。這不僅說明在三福購物的人群中女性人數明顯高于男性,更說明三福在女性群體里有很高的影響力。
(3)在11―20歲和21―30歲的群體中,絕大多數人有過去三福購物的經歷。31―40歲、41―50歲和51歲以上的人群中只有少部分人有去三福購物的經歷。據調查數據顯示,21―30歲這個年齡層的人有去三福購物的經歷比重所占最大,且明顯高于其他年齡層。由此可以得出,三福的商品更受11―40歲年齡層次的顧客喜歡,也更適合于11―40歲年齡層次的顧客。
(4)職業也是影響大眾去三福購物的重要因素。94.19%的學生和93.33%自由工作者都有去三福購物的經歷,家庭主婦和公司職員也有相當數量的人有去三福購物的經歷,分別占樣本總量的85.19%、8462%。這可以說明學生和公司職員是喜愛在三福消費的主力軍。
(5)絕大多數的顧客是通過“逛街遇到”的方式而了解三福,通過“廣告效應”的方式知道三福的顧客所占的比重很少。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在總共的212個樣本中,通過“逛街遇到”的方式而了解三福的顧客高達72.17%,緊隨其后的有19.34%的顧客是通過“朋友推薦”的方式而了解三福的,僅有極少數部分的顧客是通過“廣告效應”和“其他”的方式而了解到三福的。所以,三福在廣告營銷方面相比同行業競爭對手棋輸一籌。
(6)絕大部分顧客會在三福購買“服裝”、“首飾、裝飾品”,“鞋襪”和“生活用品”次之,其他產品購買數量很少。說明“護膚品”、“包包”、“內衣”等商品不是顧客的最佳選擇。
(7)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到的212名顧客中,認為三福商品上新速度較快的占40.57%,49.5%的顧客認為三福商品的上新速度一般,其余少數顧客認為三福商品的上新速度“很快”或者“較慢”。三福的主要標簽是時尚,而時代的潮流瞬息萬變,也就意味著三福的商品必須緊隨著時代的腳步,作出相應的改變。商品的快速更新是時勢所趨,這必須成為三福的戰略之一。
(8)絕大多數顧客來三福購物的原因是“價格實惠”,其次“產品齊全”、“環境舒適”、“服務態度好”也是重要的原因。其余少部分人選擇三福的原因是“產品流行”、“產品質量好”、“品牌效應”、“售后服務好”等。現代人購物喜歡貨比三家,三福以實惠的價格吸引了大多數顧客,這也是多數顧客喜歡來三福購物的重要原因。還有些顧客選擇三福是因為三福比其他同類商店有更齊全的產品、更舒適的環境、更周到的服務。
(9)絕大多數顧客認為三福的市場競爭力在“價格”和“款式”上。據調查數據顯示,24%、21%的顧客認為三福的市場競爭力在“價格”和“款式”上。僅有13%、12%、10%、8%、7%、4%、1%顧客認為三福的市場競爭力分別在于“質量”、“種類”、“環境”、“銷售模式”、“服務”、“廣告”、“其他”。
(10)顧客認為,三福還需要改善的地方主要在“質量”上,其次是“款式”和“價格”,“廣告”和“種類”。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有三分之一的顧客認為三福商品的質量有待提高,分別各有四分之一的顧客認為三福在款式、價格兩方面做得不夠好。被調查到的顧客認為三福的商品價格實惠,但仍希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下調價格,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顧客認為三福應提高自身商品的質量。與此同時,三福的廣告營銷相對欠缺,大多數人是通過逛街才知道三福的,還存在一部分顧客對于三福并不了解的情況。
3調查結論及建議
3.1產品
(1)在有去三福購物經歷的人群中,女性的人數明顯多于男性。這不僅說明在三福購物的人群中女性人數明顯高于男性,更說明三福在女性群體里有很高的影響力。為消除這種顧客性別偏差,維持良性市場環境,三福應考慮多了解男性顧客的喜好和需求,再結合自身品牌定位,拓寬產品種類,打開市場吸收客源。
(2)三福客源多為年輕人,且主要以20歲左右的人為主。享受品牌文化無關乎年齡,重要的是能否使不同年齡層感受到由品牌帶來的價值和它的文化、理念。因此,三福應重點考慮不同年齡層的顧客的需求和喜好,推出各種老少皆宜且輕松時尚又實用的商品。
(3)大多數顧客建議三福還需要改善的地方主要在“質量”上,其次是“款式”和“價格”,“廣告”和“種類”。所以希望三福能提高商品質量,增加商品款式,降低商品價格。盡管服裝質量有保證,但款式太重復,太守舊,因此服裝類的顧客群體并不龐大。各種首飾、裝飾品和生活用品也琳瑯滿目,深受顧客的喜愛,但仍需增加其種類,使種類多樣化。
3.2服務
(1)開通多種支付方式。三福實體店現階段只支持現金支付和刷卡,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新興起,以及大眾生活方式的轉變,他們更向往一種快捷、方便、簡單、安全的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等。
(2)絕大多數顧客認為三福的服務態度很好,但是一部分顧客認為三福商店的服務人員太過于熱情,還有部分顧客認為三福商店的服務人員并不是很專業,希望可以增加對服務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3.3廣告
(1)加大宣傳力度、開展惠民活動,提升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和美譽度,鞏固三福在已熟知它的顧客群中的地位,讓沒去過三福的顧客更加了解三福,創造良好口碑。
(2)在被調查的顧客中,通過廣告了解三福的顧客很少,因此我們認為三福的廣告效應較差,如果三福加強廣告宣傳,在廣告中把自己的優點展現出來,將會吸引更多的顧客來三福消費。從側面也可以看出,三福的管理者對于品牌的重視程度較弱。一個好的品牌都會有大批的忠實消費者,他們是企業獲利的基礎。三福的管理者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網絡、新媒體、明星效應等方式,推銷自己的品牌。
3.4銷售渠道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直觀地了解到三福的顧客都是進店消費的,銷售模式過于單一,顧客大多都只是普通逛街時來三福消費,顧客來源的渠道少,進行適當的銷售模式改革能為三福帶來更多的顧客和更大的利潤。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三福在微信公眾號上設立了購物商城,在天貓上有三福服飾官方旗艦店,實行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模式。三福在創建品牌以來,有其自主獨立的產品研發設計、加工制作,到后期的銷售、售后,都是一條鏈全面發展,三福一直堅持公司直營,不接受加盟的策略,在這種情況下三福可以在網上建立一個官方網站,通過各類搜索引擎來使大眾熟知。
3.5硬件設施
(1)部分被調查的顧客認為三福的購物環境整體而言比較舒適,但是由于空間太小、空氣流通不暢,導致三福商店很悶。所以建議通過適當調低室內空調溫度,增設一些凈化空氣的設備等措施,改善店內空氣質量。
(2)三福是一家百貨型的商店,店里集男裝、女裝、護膚品、鞋襪、包包、首飾和許多日用品于一體,就一般而言,三福的店面偏小,購物空間狹窄。
(3)由于三福的店面偏小,購物空間狹窄,所以導致三福的試衣間和穿衣鏡嚴重不足,希望可以得到改善。
3.6促銷
(1)絕大部分顧客會在三福購買“服裝”、“首飾、裝飾品”,“鞋襪”和“生活用品”次之,其他產品購買數量很少。對此情況三福應繼續保持此類產品暢銷的態勢,針對很少被購買的產品應重點考慮不暢銷的關鍵,通過包裝、降價、送禮品等方式有目的的把顧客眼光吸引到不暢銷的產品身上,使不暢銷的產品被顧客所重視。同時多了解顧客的想法,善于聽取顧客反饋,改善產品弊端,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
(2)我們建議如果三福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就要吸引更多的顧客,除了品牌自身的魅力外,還應經常推出打折促銷活動,或者提供一些能增加售貨員與顧客之間交流機會的活動,使得品牌與顧客之間更親近。
參考文獻
[1]陳華.超市顧客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和提高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11).
Beauty Rising from the East
在2007年,亞洲又適時地掀起了新一輪的美白風波,在歐洲和美國市場,美白被重新定義為煥膚/亮顏。到目前為止,在本年度至少有六個品牌(SKII、科麗研La Colline、希思黎Sisley、The Body Shop、嬌韻詩Clarins)推出了以美白為定位的系列產品,而且Darphin和Paul & Joeye宣稱要在十月推出新的美白產品。這一趨勢已經不是簡單的打造“美白造型”,還充斥了真切地向日本美膚傳統學習的渴望。美容食品、純凈、水般透明以及徹底清潔等訴求也在西方有了新的追求者。當日本護膚品遇到彩妝時,其嚴肅性中就增添了一點頑皮,使其更為平衡。想一想明亮的眼影加上配有羽毛和彩珠的彩色加長假眼睫毛。這一潮流的另外一種表現則是茶類護膚品的發展,如Themae、Timeless Secret以及來自Tracy Stern的SalonTea(很快將在法國推出)。Yojiya是在東京博覽會中出現的小生境品牌之一,這是來自京都的甜美型護膚品和彩妝品牌,靈感來自日本藝妓。該品牌最有名的產品名為“Aburatorigami’”,是一種吸油面巾紙,可以在化妝前使用。在一個白色絲滑的六邊形紙狀小罐中盛放有護膚精華,還配有美麗花形的紅色纖維襯墊。產品的內部與傳統外觀形成了鮮明對比,它的內部完全是高科技:里面是一支裝有銀色吸管的毛玻璃長頸細口瓶。精華液本身含有透明質酸鈉、中國紅棗、蘋果和柑橘精華(柚子、檸檬、酸檸和橘子)。該產品可以在京度齊名的精品小店里買得到,也可以在關西(Kansai)、成田(Narita)和羽田(Haneda)等國際機場買到。
EviDenS de Beauté代表了東西方的優雅結合,它是Charles Edouard Barthes創造的走復古高尚女裝路線的化妝產品系列,是用來向日本美容界“致敬”的。該系列產品的概念為“簡潔,不妥協于短暫的潮流”,與其藍色玻璃罐和金色瓶蓋的傳統包裝相得益彰。該系列產品中還包括精華素、日霜、晚霜、面部防曬產品以及三種面膜(兩種罐裝面膜和一種獨立包裝的袋裝面膜)。該產品中的關鍵活性成分為QaI?合成物,其中含有三種膠原質、輔酶Q10、九種氨基酸和桑椹精華。
Nippon Menard Cosmetic
香氛蜜粉(Perfumed Powder)
東京博覽會上,美伊娜多(MENARD)是一個頗受矚目的品牌(在Le Bon Marche's 美容展館可以看到)。Poudre de Corps Parfumée是一種身體粉餅,它帶有該品牌的經典香味‘L’eau de RYOKUEI’。該產品含有綠茶精華,據說可以調節膚色,并且可以使肌膚變得柔軟清新。該產品是Ryokuei系列的最新產品,靈感來自Tabuchi的一幅畫,畫中一片楓葉輕浮于水面。
高田賢三香水(KENZO Parfums)
男士香氛
在Le Bon Marché日本展會上,來自高田賢三(KENZO)的男士香氛(Tokyo by Kenzo)理所當然成為了男士產品系列的中心臺柱。流線型的包裝毫不費力就捕捉到了東京夜晚的能量,那是“摩天大樓與青竹、城市和植物的交匯”。香水的味道中有洋姜、檸檬、柚子、shiso葉、豆蔻、馬黛、綠茶、樹液、粉胡椒和苦橙。
2007年同樣也是日本頂尖品牌在其他地區市場不斷推出新產品的一年。
嘉娜寶(Kanebo)
乳液II (保濕型)
例如,嘉娜寶(Kanebo)最近重新推出了它的Sensai細胞活性系列產品(該產品原本為西方市場設計)。此次的更新配方是完整的抗衰老產品系列,它“創造了美容界永無止境的連鎖反應,創造了光滑、細致的肌膚,帶來絲般柔滑的感受”。 乳液II (保濕型)(The ?mulsion II (Hydratante))含有名為CPX Vital Extract的精華,這是一種含有五種天然成分的合成物,其中包括杏樹以及蘭花精華。使用說明中有詳細的雙步驟使用方法,采用了壓力點按摩技術。
Suqqu
眼影粉
在英國,嘉娜寶(Kanebo)旗下的Suqqu今春在Selfridges首次亮相。該系列產品中含有彩妝和一條全新的美白產品線(包括乳液、精華、面膜和噴霧)。該品牌強調它的日本血統以及它的精細制作和簡明的灰白色包裝。其春夏季彩妝系列在包裝上采用了優美的蓮花圖案。日本著名的花卉藝術家Shogo Kariyazaki創作了該設計,據說他代表了過去、現在和將來,展現了地球的美好。限量版的黑珍珠眼影粉(Black Pearl collection powder eye shadows)則突出了日本美容的另外一個經典象征。“在寂靜的海底深處,神秘而優美的Kuroshinjyu珍珠獨自閃著耀眼的光芒”。黑色的眼影色彩是“迷人”晚妝盒煙熏妝的完美選擇。
植村秀(Shu Uemura)
深海光滑發絲護理精華(Depsea Smoothing Foundation Essential Hair Prep)
歐萊雅(L'Oréal)旗下的品牌植村秀(Shu Uemura)也啟動了環保裝和新產品推出的系列活動。在法國,植村秀(Shu Uemura)五月推出了美白系列,在美國推出了全新的發絲藝術(Art of Hair)系列。該系列產品的主旨是要用現代美學打造傳統藝妓的優雅和迷人氣質,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產品系列。今年秋天晚些時候,發絲藝術(Art of Hair)系列產品也會在歐洲上市。其中有趣的產品是一種名為深海光滑發絲護理精華(Depsea Smoothing Foundation Essential Hair Prep)的產品,它是一種類似于彩妝打底概念的噴霧,據說產品中有深海水,可以使粗糙、不容意打理的頭發變的順滑,同時還易于造型,讓頭發不打結。該產品秉承了一貫的藝術比喻,聲稱可以在打造發型前“使頭發這塊畫布更為精美。”
趨勢2:彩妝示范道德觀
隨著消費者和媒體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被要求對社會和環境負責。也許讓所有的企業都變成百分之百的“綠色”企業是不太現實的,但是推出符合道德標準或以慈善為蘇秋的產品則可以吸引到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從而能夠提升一個公司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形象。
根據Mintel在北美市場做的彩妝調查報告(2007年4月),對于化妝品消費者來說,符合道德標準是非常重要的。“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都認為購買沒有在動物身上做測試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類似的,30%的被調查者認為制造商為慈善事業捐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市場人員也可以運用此方法使自身的產品有別于其它產品,因為在2005年至2006年之間,只有9%的彩妝產品使用了其上的兩種訴求之一。
盡管在化妝品領域,“符合道德標準”這一訴求僅僅是指不嚴酷對待動物或指不在動物身上做測試,但是它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與其他的一些動力相關聯,比如更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相關慈善機構提供基金以及支持當地的社區等。蘭蔻(Lancome)、Shea Terra、Too Faced以及Urban Decay最新推出的產品都說明了許多化妝品公司都開始接受這一風尚,他們開始研發具有道德訴求或與慈善有關的產品。
蘭蔻(Lancome)
細胞抵御無瑕精華(Cell Defense & Skin Perfecting Serum)
Lancome為了其2007年推出的具有環保意識的產品(Eco-Chic Initiatives)與美國碳基金會聯手。碳基金會組織經常與企業和組織合作,以抵制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蘭蔻(Lancome)的Eco-Chic Initiatives是指每賣出10000支細胞抵御無瑕精華(Primordiale Cell Defense Double Performance Cell Defense & Skin Perfecting Serum)就要種一棵樹。此外他們還有其他的保護環境的行動,比如抵減品牌代言模特旅行時對環境的影響,將新聞辦公室變為網上辦公室,使他們的專賣店變為不含碳的。
Shea Terra Organics
玫瑰花瓣紅潤面霜(Rose Petal & Red Bush Face Cream)
從一開始,Shea Terra Organics就致力于非洲經濟環境支持事業。該公司在非洲購買有機油、黃油以及其它原材料,并且將它們產品銷售的部分收入拿來支持非洲的教育事業。目前他們資助了來自多哥的四名孤兒,使這些孩子能夠重返校園。然而他們的貢獻還不僅止于此,他們在出售類似玫瑰花瓣紅潤面霜(Rose Petal & Red Bush Face Cream)的產品時,會將收益中的一部分捐贈給其他一些慈善會,如埃塞俄比亞山羊工程。Shea Terra Organics的創始人Tammie Umbel曾經說:“我們真正的重點在于努力提高非洲的經濟貿易,同時也保護那里的環境。我希望我們能夠幫助脫離了殖民地統治的人們,使他們像美國一樣有能力控制他們自己的財政,并且實現自我監管。”
Too Faced Cosmetics
參加完一個“出口轉內銷”的小型官方論壇后,廣東木子制衣公司董事長李正突然感到身心疲憊。論壇的組織者希望通過這次報告和討論,盤點出口轉內銷企業的經營成敗,讓企業家們交流“出口轉內銷”的心得,進行經營實戰的思想碰撞,誰知參會的企業經營者們個個好像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不是一個勁地大倒苦水,就是一臉困惑和迷茫。而他自己的企業,正遭遇―場前所未有的辭職危機。
行業轉型遭遇水土不服
廣東木子制衣公司創建于1994年。主要為日本一個服裝連鎖超市生產純棉休閑服飾,公司盈利后進行了增資擴建,現已具備年產休閑服1000萬件的生產能力。公司由董事長李正全資控股。經濟危機同樣影響了這個企業,訂單減少40%,部分生產工人被裁減,幾條生產線一度關閉。
在論壇上,李正發現,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而紡織、玩具、家具、陶瓷幾個行業的出口受到的沖擊似乎更大,由于中國國內市場廣闊,這些企業在開拓國外市場的同時,也在研究內銷,以爭取“兩條腿走路”,但對習慣“飯來張口”的訂單生產企業來說,出口和內銷兩條腿走路顯非易事。一個叫菲力萊的制衣公司成立十二年來,一直做美國的品牌服飾訂單,而從未在國內賣過一件衣服,在訂單劇減的情況下,他們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同時,企業決策層認為,必須改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危險,推動企業進行外貿和內銷“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轉型。在內銷必須創建自己品牌的理念指導下,投入數千萬巨資進行品牌宣傳和塑造,數月內建立了十幾個直營門店并在全國范圍內招收加盟商,但市場反應極為平淡,至少有十個直營店在虧本經營,加盟商也大喊上當,要求退錢,公司營銷總監在六個月內已經換了三個。“現在,內銷根本不好做,需求量太低。特別是2008年底,各個企業為了清倉回籠現金,不斷賤賣產品。一件原來要賣200多的衣服,20元就賣出去了。大家一起拼價格,最后就是無利可圖。”菲力萊制衣公司總經理張強在論壇上抱怨道。
菲力萊服飾遇到的困境,顯然比木子制衣要糟糕許多。與菲力萊不同的是,木子制衣在4年前就已經建立專賣店開始內銷的嘗試。
木子制衣:做城市的“空谷幽蘭”
同許多外貿型生產企業一樣,為了防止因質量問題而造成件額不足,木子制衣常常比日本客戶要求的數量多生產,但日本方面對加工的服裝數量和面料管理非常嚴格,加工服裝數量多出訂單商標的數量基本控制在4%~12%之間,即100件衣服最多多加工12件。因此,一般相同的款式只有五六件甚至―兩件“殘次品”,面料也剩不下多少,一開始,木子制衣并沒有將多生產的剩余產品直接批發給專門從事外貿銷售的商販,而是在廣州某個小區門口租下一個小門面,直接進行銷售。由于定位為普通大眾的休閑服飾(以25~40歲的普通大眾為主要消費群)運營成本較低和衣服質優價廉(零售價大多在30元~120元/件,也有少量超過200元/件的衣服,是讓普通工薪階層都買得起的品牌服飾),這個店當月就實現盈利。隨后,第二、第三家直營店很快成立并實現盈利。隨著直營店的增多,木子制衣建立了設計研發中心,但大部分衣服還是借鑒或改進了出口服裝的設計。2005年,在廣州的木子制衣門店達到22個,從2006年開始,木子制衣相繼在深圳、中山、東莞、汕頭開設分店,截至2008年下半年,各地開店數目如下:廣州開店28家、深圳16家、中山12家、東莞10家、汕頭6家。很多店都在半年內實現盈利,盈利的店月毛利潤在1~4萬之間;在深圳、汕頭、東莞也有幾個店經營不善,有的甚至面臨關閉。總體來看,內銷和出口業務比為5%:95%。
木子制衣的門店全部采取直營的方式,每個城市由總部直接任命一名區域經理。此外,木子制衣極力通過降低運營成本來減少顧客的負擔,在他們設計質樸的宣傳冊上,寫下了獨特的注重內涵的經營理念。
先拿出5千萬學習雪歌
董事長李正也曾經自豪地認為,十數年之后,木子制衣將完成在全國多個城市的生根發芽,成為服裝界的一朵奇葩。但現實如此殘酷。訂單的減少,直接使幾條生產線關閉,雖然進行了部分裁員,每個直營店仍然能夠正常經營,但大量的產能仍然不能有效消化。各個直營店也曾做過幾款產品的打折銷售,但效果甚小。此外,由于成本的上升和買方的壓價,企業利潤率由原來的5%銳減到0.2%――“微乎其微,只夠養工人的”。李正常常感嘆,每天如坐針氈。但只做內銷不做外貿的品牌企業雪歌讓李正眼睛一亮。
浙江雪歌服飾有限公司1997年10月成立于溫州,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精品女裝、鞋、包于一體的現代化品牌型企業。目前,雪歌已在全國二三線城市有200多家專賣店,擁有年產服裝50多萬套的生產能力,在成本上升、消費能力減弱的大環境中,雪歌不僅安然無恙,還逆勢提價,牛勁十足。他深深感到,目前整個制衣企業正面臨新的產業升級和洗牌,在這輪變革中,木子制衣必須以雪歌為榜樣,大力發展內銷品牌,如果不能因勢而動,主動變革,優化內銷和外貿的業務結構,加快產品升級,強化品牌塑造和提升,不斷創新服務,前景將不容樂觀。那么,什么才算優化的業務結構?李正的心里預期是內銷與外貿相比至少是1:1。雪歌用了10年多的時間發展了200多家連鎖店,那么,對已經擁有72家專賣店的木子制衣來說,在全國發展相同數目的專賣店,或可在3年之內完成。但木子制衣的單店銷售能力肯定不如雪歌,因此,必須提升單店銷售能力。他知道,必須盡快招募人才、建設渠道、擴大營銷,使木子制衣成為一個擁有優勢品牌和渠道、成熟盈利模式和優秀管理團隊的品牌服飾公司。
“在短時間內要做成全國性的品牌,必須打廣告,要打廣告起碼要幾千萬乃至上億的資金。那我們到底要準備多少?”總經理劉子月問。劉子月和李正多年來一直共同奮斗,他總是佩服李正準確的商業直覺,但是這次卻深感無法理解,更無法說服自己。
“坦白詵我心里也沒底。先拿出5千萬看看吧。”李正說。
總經理與董事長針鋒相對
劉子月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他已經被董事長當面批評了好幾次。他知道董事長的壞脾氣,也看過幾個一同創業的兄弟一邊罵著“李正是個白眼狼”,一邊負氣離開公司。與其他兄弟不同,李正對他似乎一直比較溫和,因此他也從未動過離開公司的念頭。但現在,聲色俱厲的批評卻成了兩人見面的第一件事情,內容無非是不積極支持變革,不重視董事長提出的戰略轉型設想。“都四個月了,銷售依然停滯不前、產品研發仍然滯后、生產效率照樣低下。客戶投訴越來越多,我們如何在幾年內獲得超常規的增長?”
在劉子月看來,這些批評和質問太不合情理。所謂的3年后內銷和外貿達到50%:50%的目標不過是董事長頭腦發熱的結果,由于缺乏科學的成本分析和收益評估,5000萬的投資計劃也顯得太過草率。在他的調查匯報中,他寫到:
“我們的銷售秉持的是穩健的發展戰略,雖然整體進展緩慢,但有利于企業的長治久安。同樣,這種注重內涵的發展方式必然無法使銷售在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增長。投入5000萬進行渠道建設和品牌提升,在短時間內也許能夠刺激銷售,解決燃眉之急。但5000萬能使我們企業走多遠仍很難判斷。我們現在缺少的不是信心,不是目標,而是進行正確的選擇。
產品研發無需投入過多,因為我們的衣服―直能夠穩定地滿足顧客需要。有的顧客同一款衣服會買兩件甚至多件,說明我們的研發思路――改進日本的服裝設計仍然有效。這種改進的思路,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何樂而不為?至于有的顧客抱怨款式少,更新慢,則是個人喜好不同。
生產效率低下也只是目前訂單減少造成的。以前訂單多的時候,大家加班加點,熱情高漲,自然效率很高,而目前很多員工工作量減少,有的只能打了考勤卡呆在辦公室無所事事,此外,公司―直嚴格執行各種制度和流程,但在大家目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也不能太過嚴格,因為這將使員工產生對公司的對立情緒。
不合格產品的產生和有的員工服務不好是正常的事情,一個公司幾乎不可能做到零投訴。事實上,這些投訴―直就有,沒必要大驚小怪。比如有的投訴衣服跳線,有的投訴員工服務態度差。成本是導致投訴是否產生的最大因素,目前,經濟危機必須使我們公司以更切實的方式方法實行低成本戰略,因此,不可能投入無限成本換取零投訴。即使公司投入更多成本加大客戶服務的管理,但由于人有時是無理性的,比如人的心情將直接影響服務態度,因此,在某個特殊的情況下,投訴還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李廣,更需要霍去病”
這份有點“針鋒相對”的調查報告似乎加劇了董事長李正和總經理劉子月之間的分歧。而在3天后公司召開的中層以上干部的會議上,分歧越演越烈。在總結發言時,劉子月對大家說:
“我們要有危機感,但千萬不能過度焦慮。我們要有信心,要沿著過去的道路,繼續穩健地發展下去。”
話音還未落,董事長李正突然插話道:
“不是焦慮過度,而是越來越散漫!目前,危機并沒有使大家上緊鏈條,大家對困難也缺乏足夠的警惕。就我們的管理層來說,已經出現了一種嚴重的‘管理疲勞’癥。我發現,我們的員工打了考勤卡后在辦公室玩游戲,有的會在車間閑談,有的質檢員將明顯的不合格產品‘放水’過關,有些生產車間半成品胡亂地堆放……這些現象說明了我們必須強化對生產流程的優化整合及監控,必須在經濟危機時,建立適應危機的管理制度和組織文化。毫不夸張地講,我們公司已經不是一個亞健康的企業,已經身患重病。如果不早點治療,估計很難活過這個冬天。我們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找到正確的突圍策略或者說內銷市場運作策略。”
仿佛在突然之間,也仿佛是經過深思熟慮,董事長李正頓了一下,突然說道:
“為了改變這種狀態,我宣布兩項免職決定:一、免掉質量總監陸躍的職務,二、免掉孫愛國的車間主任職務。”
會場的氣氛―下子停滯下來,大家沒想到董事長會突然宣布中層干部的任免。按照常規,這樣的任免應該由總經理宣布。陸躍和孫愛國都是總經理一手提拔的愛將,這明顯是讓總經理下不了臺!
李正仿佛沒有注意到大家的反應,更好像沒看到劉子月驚愕的臉。他繼續說到:
“我們的木子制衣連鎖業務還應該改變舊有思維,加快營銷創新。從目前來看,要消耗更多的產能,為公司貢獻更多的利潤,從長遠來看,公司必須實現外貿和內銷并舉的戰略轉型,而如何做好連鎖業務意義重大。我們不要躺在舊有的功勞簿上自以為是,我們要英姿勃發,要讓內銷業務成為我們的黑馬!現在,公司不僅需要老將軍李廣,更需要驍勇善戰的霍去病!”
會場空氣再次緊張起來。大家面面相覷,董事長所指的“老將軍李廣”是誰?莫非是總經理劉子月?劉子月的臉則在瞬間變得鐵青,他似乎―下子感到,卸磨殺驢的事情輪到自己了。
董事長李正的任免和重新規劃似乎悄然改變了企業的管理規則。半個月后,劉子月悄然遞交了辭呈。李正在一些挽留之后,便做了批準。又過了半個月后,他從A企業挖來了_一個富有豐富營銷經驗的王民擔任總經理一職,主要負責國內市場的定位、發展和開拓,而公司生產和日本市場的開拓和銷售,則由自己負責。
“不要有顧慮,大膽地提出你的思路,我會支持你!”李正對王民說。
新方案之爭
王民來自一個品牌服裝連鎖企業,曾成功運作過多個服裝品牌。他認為,木子制衣的定位不過是所在城市的2、3線品牌,將這樣的經營理念描述成做“城市的空谷幽蘭”,顯得太過煽情;這種緩慢的、低成本的發展策略,也很難走出“省門”,因此也顯得過于理想。根據木子制衣公司的生產能力和衣服質量,上任半個月后,他即提出了自己的連鎖店戰略發展方案:
必須跳出小農經濟式的“小裁縫思維”,不僅要做社區店,更要在繁榮的步行街開設店面,在每個城市,至少要有一個旗艦店;
在品牌宣傳上要改變不做廣告的做法,投入資金,在省級和中央級媒體上大量投放廣告,進行品牌塑造和提升。目前,雖然休閑服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如果進行品牌塑造和提升,木子制衣仍有“后來居上”和“笑傲群雄”的機會。
引入品牌文化系統,打造品牌個性。木子制衣一直以穿著舒適的純棉面料為主,主要顧客為25~40歲的普通工薪階層,很難實現價值的更多突破,建議提高價格,將產品定位為180元左右的品牌服飾。此外,必須突出的個性,不利于全國連鎖。因為服裝是一個非常個性的產品,尤其是全國品牌的休閑服飾,如果沒有品牌個性,對于新時代的消費者,那無疑失去了靈魂!
改變過去直營的做法,大力發展加盟商,進行全國擴張;
改變過去小作坊式的設計思路,建立強大的研發中心,在產品理念、款式設計、工藝流程等各個方面與國內國際領先潮流接軌;真正重視我們的消費者,多花時間對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進行研究,要引領時尚,引領潮流;
建立新的制度和流程,完善考核體系;
在方案最后,王民特別提到:“整個方案預計在第一年總投入3000萬元。但目前最關鍵的不是資金投入和吸引人才,而是思想的改變。唯有跳出原有思維的藩籬,才能打造出具有國內競爭力的強勢品牌。”
新方案遭到了營銷總監馬華的堅決反對。就品牌塑造來說,他認為目前塑造一個有鮮明個性的休閑服品牌已經非常困難,木子制衣雖然發展較為緩慢,也沒有鮮明的品牌個性,但深受中低層收人人群喜愛。如果進行品牌宣傳,或在繁華的市場開店,將加大成本壓力,使產品價格提高,這將把木子制衣帶入新的競爭,而這種競爭結果如何,仍然難以測度。
對于馬華的反對,王民頗為不滿。多年的品牌服裝銷售經驗告訴他,馬華這種經營思想有一種致命的缺陷,即僅僅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沒有去分析競爭對手,對消費者也沒有進行更深度地分析、挖掘和把握。而且,這種讓品牌慢慢生長的策略,對目前公司的整體業務轉型和發展全國連鎖來說,也顯得非常呆板。
遭遇聯合辭職
在方案出臺之前,王民還發現,營銷總監任用的5個區域經理多是他的親戚、朋友或老部下,深圳區域經理是其小舅子,有兩個店經營一年多了還處于虧損狀態,而且,總部收到的投訴中,深圳最多;汕頭是其堂弟經營,作為第三個進入的區域城市,2006年底進入至今,僅有6家店,有一家還經營不善,可謂進展緩慢,危機重重。在考核上,幾個區域經理之間沒有橫向對比的考核機制,且從來都只有獎勵而沒有處罰。對于新的營銷方案,營銷總監馬華還聲言王民不過是一個新來的職業經理人,干不好隨時可以走,因此要聯合其他高管們進行反對。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在創業的階段,貝索斯創立的電子商務公司可以說在電子商務的各個方面都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盡管貝索斯事后認為有些正確選擇具有偶然性,但在旁觀者看來,卻是與他們前期的充分準備以及貝索斯本人的靈感和“兼聽”的作風分不開的。
比如“亞馬遜”這個名稱的來源就體現了他們工作中的精益求精。最開始,貝索斯打算取的名字是“aard”,但伙伴覺得晦澀難懂。后來他又想到用“Cadabra”,但這個名稱很快就遭到了大家的反對。貝索斯后來回憶道:“我們本來是以好像咒語般的詞匯來替公司命名,但是每一位我們與之提到這個名稱的人,包括協助公司創立的律師在內,都覺得‘Cadabra’這個詞聽起來就像是Cadaver(死尸)一樣。”
究竟取一個什么樣的名稱好呢?貝索斯想起了他的一些經歷。
1994年,貝索斯看到了一個統計數據:互聯網的成長速率每年將高達2300%。這讓他興奮不已。于是,貝索斯毅然辭去了在華爾街的優越工作,帶著老婆,驅車遠行,選擇了在互聯網上創業。
他們的行程沿著世界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
古老的亞馬遜河孕育著生機和活力,真正是“淵深魚藏”。處在創業激情中的貝索斯心情極佳,靈感激發,有關創立公司的諸多事情和設想都是在那個行程中醞釀成型的。
貝索斯集中大家的意見,結合自己的感受,決定要向世界最大的河流看齊。于是,在原名使用兩個月以后,將公司名稱由“Cadabra”換成了“Amazon”。1995年7月,亞馬遜正式開始線上售書。后來人們詼諧地評論說,也幸虧如此,否則網絡上今天出現的就是一家諧音如“死尸”的網絡書店,這不把顧客嚇跑才怪呢。
單從公司的命名,我們已經看到一個嚴謹的、充滿激情的亞馬遜的影子,他們在發展的困難時期深受股市的青睞,日后開創了電子商務的成功范例,看樣子都不是偶然的。
但是,這僅僅是第一步,關鍵的還是賣什么東西才能吸引大家到自己網上來買。現在,有很多人也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必然趨勢,有很多網民也有在網上開店的打算,但他們為難的是,不知道將要在網上賣什么。
電子商務賣什么?
本刊記者 余醒
從理論上講,通過網絡是可以賣我們現實中能賣的所有東西的,但是,亞馬遜為什么選擇賣書呢?是不是貝索斯個人酷愛讀書?
貝索斯對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說:“我在偶然間成為一個讀者以及愛書人,那恰好與我的工作一致。如果開始分析的結果是‘獨木舟’在網站上是銷售最佳的產品的話,我們也會去賣‘獨木舟’,即便我從來沒有劃‘獨木舟’的經驗。”
正是調查和分析決定了亞馬遜把書籍作為自己首選的商品。他們首先列出了在網上銷售潛力較佳的20種商品,然后挑選其中的5種,在調查研究后把這5種商品進行潛力排名,結果書籍高居榜首,其余的依此是音樂、錄像帶、電腦硬件和電腦軟件。相信數據的貝索斯通過調查和研究后決定,亞馬遜主要銷售書籍。
時光流轉到2004年。這年的中國,有關網上買賣的東西又發生了幾件頗吸引人們眼球的事件。
淘寶網上“賣”火車
7月初,淘寶網拍賣馮小剛“2005賀歲電影”《天下無賊》的主要道具——火車。這是中國商務拍賣網站第一次拍賣10萬元以上的大件非常規物品。
觀察人士指出,這說明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中國大型商品網上拍賣或將由此掀起熱潮。
中國的拍賣網站業務一直以日常用品為主,類似火車這么大的不規范物品還是第一次拍賣。事實上,國外的拍賣網站經常拍賣一些古怪物品,曾有網站以100萬美元成功拍賣一架F-18A戰斗機,還有諸如拍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童年房屋、美國加州一個小鎮等。
觀察人士稱,以往誰都沒有想到要去拍賣火車,一方面是因為網站交易規模不具備,畢竟是價值10萬元的東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電子商務還未普及,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網上拍賣相對于現實拍賣的優勢。
淘寶網總經理孫彤宇認為,類似影視道具的拍品,網絡優勢很明顯。互聯網人氣充足,其交易平臺可以從容應付大量買家同時競價,而且買家在拍賣前可以通過網絡看到道具的全方位展示,加上網絡群族和追星一族有很高的重合度,更易直接面對目標客戶。
800Buy堅持賣時尚禮品
800Buy的首席執行女長官張毅將電子商務定位在賣時尚禮品,她并不認為鮮花等時尚禮品的網上銷售量就比書籍和音像制品差。她說:“如果人們有這種感覺,那只不過是沒有人把時尚禮品做好而已。”
張毅說,800Buy就是做時尚禮品和鮮花,就是給年青人做情感交流的東西和日常生活中追求時尚和個性化的東西,通過做這些東西來滿足年青人體現自我和與眾不同之處。
她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講,800Buy做的不是一種消費品,不是一種必需品,而是一種“奢侈品”,這種奢侈品并不是說價格有多貴,而可以說它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是給人們錦上添花的東西。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個性化和展示自我的追求,通過購買類似這樣的時尚禮品來表達自己感情的方式會越來越成為習慣。張毅說:“這樣的產品看似可有可無,其實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樣的禮品種類非常多,質地考究,產地廣,價格范圍也非常廣。
張毅不無自豪地說,如果大家想知道今年流行什么?這個季節流行什么?希望用什么產品?那么她(他)們只要來800Buy網站,就能夠從這里看出來。她希望800Buy起到一個引導潮流的作用。
800Buy上賣花,不久前還收購了鮮花網莎啦啦。據張毅說,花的用戶量受季節的影響,在七夕、中秋等節日,花的用量比較大,還有圣誕節,人們過生日的時候,也是要使用花的時候。但集中使用花的時候就是這一些節日,相對來說平時還是禮品的需求量比較多一點。
今年800Buy推出了系列水晶飾品,有不同色彩的、不同品質的水晶品種,分成不同的價位檔,有一些價格還比較低。張毅認為,這就達到了一種極致,本身也是一種時尚。有一次,張毅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脖子上戴著水晶飾品的小姑娘,隨口問了一下是從哪里買來的,結果小姑娘說是從800Buy網站買來的,這讓張毅十分高興,800Buy奉行的“抓住時尚的感覺”的產品選擇的理念終于有了效果。緊接著,800Buy承擔了上海站的F1大賽紀念品營銷的任務。
目前800Buy的產品分男性禮品、女性禮品、商務禮品和鮮花。目前賣的比較好的產品,在女性用品中是飾品和化妝品。如水晶石飾品、具有象征意義的各種符號,這些符號或者是名星字母的代號,或者是用戶自己生日的字母代號,表達的是保佑平安、祈愿祝福等吉祥如意的意義。還有就是女性化妝品、護膚、防曬、保濕品等。據張毅介紹,女性用品在800Buy現在很多都賣得較好,她們還開辟了多麗化妝品系列禮品,800Buy是中國總,保證了價格上的實惠。男性用品中打火機、剃虛刀、軍刀這種想得到的日用品賣得還可以,飾品的銷量也不錯。
據張毅介紹,800Buy曾經賣過汽車。曾經有人通過800Buy訂購送禮送汽車,但用戶希望進行保密,800Buy以為汽車過戶很麻煩等原因,沒有通過網上購物流程進行,而采用了直接為用戶購買的辦法。張毅說:“我們不愿意去炒作這件事。我們覺得,雖然禮品可以是五花八門的,但是我們主要賣的還是幾百元以內的禮品,大額禮品也做,但不是我們的重點。個別的用戶找到我們的時候,我們當然也做,但這類禮品我們做的是很少的。”
張毅認為,先做自己有長項、同時對用戶也很有吸引力的一類產品就可以了,這樣堅持做一段時間后,如果用戶喜歡這個購物網站,帶來了很大的用戶群以后,它就會產生邊際效應,這個時候就可以加入多種多樣的產品。她分析,現在比較成功的幾個網站都是這樣的情況,主打的這種產品一定是用戶的需求量非常大的產品種類,如果用戶量較小,就得不到后面緊跟著的邊際效應。
800Buy在去年6-7月份的時候,將以往近一萬種的產品數量調整到一千多種,目的就是為了做出自己的特色,但人們經常能在800Buy買到價格實惠的好的禮品,出現新的需求的時候,800Buy又開始增加了一些產品,目前大約有四千種左右。
通過賣具有特色的時尚產品,800Buy又吸引了大量的客戶,占據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這進一步堅定了張毅的信心,通過對流行時尚的把握,通過個性化的包裝,通過低價位、合理價位的方式,不但滿足用戶的需求,將使更多用戶在800Buy購買時尚產品成為一種習慣,也會開拓更多的時尚禮品。
6688“什么都不賣”
6688總裁王峻濤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說:“6688最有特色的是自己什么都不賣!”在6688電子商務網上,上面的東西都是別人在賣。
王峻濤說,6688的特色是,為做營銷做推廣、想在網絡上賣東西的企業服務,他們的重點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通過提供最簡單、最便宜、最方便的工具,來為他們服務。
王峻濤介紹,他們在網上為中小企業開的店跟個人在網上開的店是不一樣的,它特別適合企業來用,并且在提供工具的同時也提供了6688這樣一個交易的平臺,這個交易平臺主要是供大家在上面推廣使用。在6688上賣東西,只要是合法的產品,他們都不限制。王峻濤說:“現在不是我一個人在做電子商務了。”截止到2004年8月,6688上有8000多個商戶,還有四個大型的電子商城:溫州商城、安徽商城、湖北商城、教育商城,其中教育商城幫中國教育網建的。
有這么多的商戶在6688上,而且每個商戶都有自己的經營特色,合在一塊成了一個商城后,商品就顯得非常豐富,目前已經有20多萬種。王峻濤認為,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后肯定還會越來越多。因為過去是個人在網上開店很流行,而現在開始流行企業上網做生意,而中國中小企業有1000多萬家,個體商戶不計其數,如果他們都能到網上來開店,那個規模跟現在比就會完全不一樣,將是另一番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6688上,商戶有很多種選擇方式,最簡單的建一個賣3-5種產品的店,如果商戶他想建一個和6688一樣的電子商城,也是可以的,而更多的企業可能是要建一個看起來像過去的企業網站的店,但是實際上有很大的不同,客戶不僅能“逛”這個店,看中了東西也能買,所以在這上面,B to B,BtoC,C to B沒有界限,能交易的東西就行,能交易的東西很多,不一定只有消費品。
據王峻濤說,現在在6688上面交易的些東西,有些是他過去所不曾想到的。商戶的創造性很強,有在網上賣機械設備的,有賣染料的,甚至還有的在上面做批發,溫州有個商戶賣工藝品,不是一個一個的賣,而是1000個1000個的賣。最讓王峻濤意外和高興的是,在6688上做成了一筆車床的生意。
一次,有人在6688上尋找買車床,結果找到了,而且很喜歡,于是找那個商戶去買,然后把合同簽好了,兩邊人并沒有碰面,合同簽好了但卻不敢交易。賣家不敢發貨,害怕發完貨買家不給錢,一臺機床七八千塊錢,跑一趟又太遠,所以很猶豫。從這個事里,6688受到了啟發,為什么不促成這筆交易呢?買家先把錢付給6688, 6688提供擔保性的服務,如果賣家到期不到貨,6688把錢退給買家;如果貨到,6688把錢付給賣家。果然就把這生意做成了。因為所有的這些商戶都是6688親自出馬見面談定的,其電子商務網站也是6688幫助制作的, 6688是值得信奈的。
王峻濤認為,在中國現階段,6688這種把錢和交易的過程管住的方式,是徹底的解決信用問題的方式,他打消了買賣雙方因初次交易的顧慮。
6688現在還提供外貿方面的營銷服務。比如說有的商戶想在6688上展示和買賣東西的同時,還想登陸到ebay上去做買賣,6688就提供這種服務。王峻濤介紹,因為商戶有這方面的需求,6688開始是順手做了,但在后來發現大受歡迎,原因是從2004年7月1日始,鄉鎮企業的外貿權限也都放開,而他們是進行網上交易的比較合適的群體之一。
ebay易趣抓“兩頭”
ebayCEO惠特曼在年前來中國北京時,介紹了ebay和易趣上所賣的產品的特點。她說,ebay上的產品主要是新上市的稀缺商品和二手貨與典藏物品。她認為把ebay所賣的東西說成是過時的或者沒人要的東西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惠特曼分析,商品分新上市的稀缺商品、當季的貨品、不再生產的貨品和二手貨與典藏物品, ebay的產品正是處在“兩頭”的產品,而這“兩頭”的產品往往是價值最大的。事實上,ebay有向新產品轉移的趨向,但最大的價值還是來源于新上市的稀缺商品和二手貨與典藏物品。
據易趣統計到2004年4月的結果,易趣在交易中受歡迎的商品的排名分別是:1女裝、2化妝品、3首飾/手表、4電信產品、5箱包/服飾、6寵物/家庭用具、7計算機/辦公用品、8唱片/書籍、9游戲/玩具、10收藏品/藝術品。
看樣子,這網絡上賣何種商品真還沒有一定之規。但是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要有調查,二要具有特色,第三當然要具備或者創造相關的條件,第四還要為今后的發展留出空間。
亞馬遜網上書店后來也不僅僅是賣書。1998年,他們通過收購擁有了“網絡電影資料庫”。貝索斯當時說:“其實不光是電影,我深信媒體產品的網絡市場除了書籍和音樂外,一定有電影的存在。” 亞馬遜還有關于電視的專門網絡平臺。這些為他們日后的進一步拓展留下了伏筆。但在創業之初,他們還是把重點放在一門心思地把書籍這一塊做好。而且即便是在今天,他們仍然把這個作為主業。
在中國,當當和卓越是網上書店做得較好的代表。2004年8月19日,亞馬遜正式宣布以7500萬美元收購卓越。
資本仍是主宰?
文/星聞
亞馬遜收購卓越,在中國著實掀起了一陣波瀾。自去年年底開始,yahoo收購3721,ebay再次注資易趣,阿里巴巴獲得軟銀的風險金,攜程上市,e龍網出售股份等,都刺激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心弦。很多人將這些事件以及年初三大門戶納指的大幅增長聯合起來看,認為“中國電子商務迎來第二春”。中國電子商務到底是否真的迎來“第二春”?這的確是一個不可輕易否認的事實。但是,我們因為經歷了過去所謂“春天后的嚴冬”日子,因此當這些值得高興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還是多了幾分理性。
各方評說亞馬遜收購卓越
卓越創始人、董事長及最大股東金山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雷軍說:“這次并購是對卓越網四年多來取得的成績的認可。我相信亞馬遜在全世界的電子商務經驗和卓越網創業團隊的結合將使中國電子商務和在線客戶體驗更上一層樓。”
亞馬遜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貝索斯說:“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通過卓越網進入中國市場。卓越網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已發展成為中國圖書音像制品網上零售的領先者。我們非常高興能參與中國這一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
卓越網股東之一,聯想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說:“我們非常高興亞馬遜這樣的世界級企業意識到卓越網在中國市場上的價值和潛力。我們期待卓越網在加入亞馬遜家族后能夠取得更大成功。”
雷軍還透露,卓越網今后將全部屬于亞馬遜,隨著整個收購的完成,他本人將卸任卓越網BVI公司的董事長一職。
卓越網新聞發言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延續“卓越網”這個品牌,同時將盡快與亞馬遜相融合,將卓越網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與亞馬遜的經驗融為一體。
卓越總裁林水星說:“成為亞馬遜家族的一員對卓越網的客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客戶至上是亞馬遜的一貫宗旨,我們期待今后能夠為卓越網的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6688總裁王峻濤在亞馬遜收購卓越后在網上了《再見,卓越 歡迎,亞馬遜》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寫道:
7500萬美圓。Amazon市場價值(按照2004年8月19日計算,下同)160.1億美圓的千分之4.6;盛大市場價值14.19億美圓的5%;騰訊IPO時候市場價值(大約8億美金)的9.3%.
250個它等于Amazon。20個它才等于一個盛大。11個它等于騰訊。就這樣,我們無限懷念地,再見了,中國的卓越。
有些人離開的時候,你才發現,原來你很喜歡他。
王峻濤還指出:卓越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零售企業(至少是最大的之一吧),可是,按照收購價值這么一算,不由得讓人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很有些郁悶:最大,運營時間也最長的中國網上零售企業,也不過如此?可是,再仔細地根據披露出來的一些數據分析分析,就會發現,中國電子商務、尤其是網上零售,終于要開始爆發它的價值和市場機會。
他說,從CNNIC公布的中國網絡狀況調查報告上可以看出,截止2004年6月底,中國的上網人數是8700萬。預計到明年中國上網人數將達到1億2000萬。這個報告還指出:中國網民中,經常上網購物的人數比例達到了7.3%,未來一年計劃網上購物的達到58%,加起來就是65.3%!即便按65.3%的比例維持不變計算,到明年中國就會有8000萬人在網上買東西!按照以往的統計,在中國上網購物的人,第一年的人均消費大約會是350元左右。350元乘上8000萬人,結果是:明年至少有280億元的網上購物市場!
他說,卓越的年銷售額2003年大約是3億元,即便按它明年的銷售額狂增一倍到6億元,也意味著中國的網上購物市場明年至少需要50個卓越。問題是:還需要的49個卓越從那里來?
他說,而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統計,目前在全國范圍內,90%的零售額是由中小企業貢獻的,在都市里,2/3的零售額同樣如此。現在,網民的結構和中國都市的人群結構越來越相似,同樣的市場分配,看來也會在網上重演:“最大”的企業占據1/3的市場,中小企業則瓜分其余的2/3。按前面的分析:“最大”的企業將分享280億的1/3——93億元的市場;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甚至個體商戶瓜分其余187億左右的網上零售市場。這等于說,需要31個年銷售在3億左右的“卓越”,或者近百個年銷售在1億左右的大型B2C網站,外加4萬個年銷售額在50萬以上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網站。但是,目前在中國年銷售上億的電子商務網站或者電子商城屈指可數,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網站,全部加起來不過1萬家左右,年銷售額達到50萬元的,就更少了。很明顯,現在的電子商務規模和預計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王峻濤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事業是一個“負泡沫”,和市場的實際需求的差距越來越大。消除這個“負泡沫”,讓中國的電子商務真正抓住目前的市場機遇快速發展,面臨的是新的“二座大山”:
他認為,首先,對電子商務的投入太少,導致整個行業的發展乏力。經過多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在業內堅持下來的同行們的努力下,終于看到了曙光,可是,多年的消耗,也使整個行業明顯地后勁不足,很需要新的一輪投入。經過多年沉淀和發展,現在還在活躍的中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其投資價值應該回歸到了比較實在的水平,而且正好面對了新一輪市場成長的機會。對投資人來說,這正好是最“合算”的時機,精明的亞瑪遜已經用自己的行動做出了榜樣。同時,激發廣大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上投入,也能匯聚成巨大的力量,應該也是個現實的解決辦法。過去,建立一套適合企業使用(而不是適合個人使用的所謂“網上開店”)的電子商務系統,動輒幾十、上百萬的投入,還需要一些常年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大多數中小企業構成了一個門檻。現在,建立起功能完備的電子商務網站,投入也不過萬元,對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已經消除了門檻,應該是一個大發展的時機。
第二,中國現在的網上購物市場,可以供應的品種實在太少。網上購物市場的活躍是一切電子商務活躍起來的基礎,這確實是電子商務的一個規律。目前的問題是,在網上能買到的東西,其品種過于集中,過于“小而精”,網民的大多數購物需求根本得不到滿足。靠少數企業組織網上銷售的貨源,在電子商務的啟蒙時期確實是必要的,而面對迅速成長的現實市場,就明顯不夠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也有二種辦法:擴大自己的采購和物流、倉儲系統,使自己直接銷售的商品盡量地大而全;或者開辟“電子商城”,讓無數的中小企業或者個體商戶有個方便地“扎堆”上網賣東西的地方。事實證明,這二種方法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都造就了規模巨大的企業和產業。
有理由相信,這二種模式都會在中國得到加速發展。
易凱資本CEO王冉評價7500萬美元這個價錢時表示,這個價錢很值得。他告誡中國企業家們,應該將企業當成“豬”來養。當初易趣賣給EBAY也是很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