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8 22:54: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聯網創業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選擇方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27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5)21- 0235- 02
1 引 言
近幾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愈演愈烈,政府、學校和社會更加重視和支持大學生創業,隨之迎來了大學生創業的熱潮。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兩次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透露,今年國家仍將從多個層面出臺政策,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掃清障礙。而除此之外,總理也指出,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創業的開始是創業項目的選擇。創業項目是指創業者進行創業所從事的某一具體方向或具體行業,具有吸引力的、較為持久的和適時的一種商務活動內容,并最終表現在可以為客戶和最終用戶創造或增加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中。
項目選擇是創業中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大學生創業熱情高、學習能力強,但另一方面,大學生社會經驗少,創業難免理想化,好的開始就尤為重要。不少大學生選擇的創業項目華而不實,往往是盲目地選擇了目前最流行最賺錢的項目,卻沒有考慮是否合適,結果可想而知。只有選擇了合適的創業項目,創業才有目標,才能激發創業的熱情,創業成功率也更高。
2 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的基本原則
2.1 要有市場前景
創業項目一般而言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有的創業者認為,什么行當熱門,什么行當賺錢,就進入什么行當,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創業者必須樹立這樣一個觀點,即“企業是為解決客戶的問題而存在的”。沒有滿意的客戶就沒有企業的存在,客戶的需求是企業存在的基礎。因而,選擇創業項目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要從社會需求出發。大學生創業之初就應該了解市場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由此去檢驗創業項目的合理與否。大學生創業項目的選擇應遵循有市場前景這條原則,這樣,創業才有了成功的基礎。
2.2 項目合法化
創業項目要選擇國家允許準入的行業和領域。國家對于有些領域是明令禁止的,如制毒販毒、非法傳銷等等;有些領域是有限制條件準入的,如制藥、煙草等;對于普通的民用商品基本沒有什么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聯網創業中,網上操作相對虛擬,更要求操作的嚴謹與合法。另外,創業項目要避免一些國家政策沒有規定的灰色地帶,保證項目的明確性。大學生在創業準備時期應了解國家相關的法律規定,確保所選擇的創業項目符合法律的規定,否則創業注定是要失敗的。
2.3 項目特色化
創業項目要堅持創新,特色化是項目的一大亮點。特色是創業項目生命的內在根基,是企業生存下去的條件、站住腳的基石。沒有特色,任何創業都會是無根之浮萍。對大學生創業者而言,創新具有緊迫性和重要性。因為市場上從來都不缺大路貨的商品、一般的勞動服務,缺的是特殊的商品、特殊的服務。大學生創業者只有提供新的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在生存之后取得發展。項目特色是存在于項目之中的優秀基因,它最終會表達為爭奪市場的關鍵。
3 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的具體方式
3.1 進行市場調查,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項目
市場調查就是通過收集有關材料和數據,加以研究和分析,為市場的預測提供可靠的數據。通過市場調查,不僅能夠明確市場需求,更能較為清晰地了解顧客的具體需要。大學生創業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市場調查,通過查閱資料、傳媒信息、訪問顧客等方法,來確定人們還未滿足的市場需求。最后通過分析各個項目的市場供求狀況,來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業項目。
真正偉大的創業者是在滿足大眾的需求。郭敬明在大學時便成立“島”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針對自己小說受眾的雜志與期刊。那時起他就為讀者提供“立體服務”,例如推出音樂小說、寫真集,拍攝偶像劇……,在青春讀物的基礎上打造了一條文化消費產業鏈。而后成立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敬明正是清楚了他小說受眾的需求,才一步步創業成功。
3.2 選擇政府鼓勵、有政策優惠的項目
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各級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門都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其中不乏專門針對具體行業的。如大學生創業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可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創業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第一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創業新辦從事公共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游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可免征企業所得稅一年。
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就要知道哪些行業是國家政策鼓勵和扶持的,從這些行業中,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選出合適的優惠項目。
3.3 選擇正處于成長期的項目
大學生創業者年輕,一般而言喜歡新鮮事物,在創業時往往也會選擇一些剛開發出來的項目,這樣做會有很大的風險。只有當一個項目處于市場已經開發、但是現有的供應能力不足的時候,才應該選擇該項目,這樣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很多。剛開發的新項目市場根基不足,不能保證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這樣的項目會給大學生創業帶來極大的風險;完全成熟的老項目,雖然穩當,但市場份額一般已滿,缺乏誘人的利潤。避免這些而去選擇處于成長期的項目,不僅能有效降低風險,而且可以獲得相對較大的利潤空間。
3.4 選擇技術性較低的項目
大學生創業者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要盡量避免一開始創業就進入高科技行業。因為高科技行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對于大學生這樣資本金較少的創業者是很重的負擔,而且高科技人才也同樣不容易聘用。因此大學生創業者可以選擇從技術性較低的行業做起,在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后再轉入高科技行業。
3.5 利用自身資源,選擇自己熟悉的項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比如,有的人專業優勢強悍,對某一行業、某一領域、某一產品比較熟悉;有的人有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有的人擁有某一方面的資源,如經營管理能力、個人社會關系等。大學生創業者如果能積極發掘自身優勢,充分利用掌握的資源,進而選擇自己熟悉的項目,那么創業就會更加有保障,創業也更加有熱情。
大二學生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通過做論文《制造和評價一個可變頻振蕩器》發現了新技術,隨后申請專利,最終成立惠普公司。休利特和帕卡德利用他們的專業之長成功創業。
3.6 選擇互聯網創業項目
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我國已經進入全民皆網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孕育著比傳統行業更大的商機。互聯網創業包括經營網站與網店,是一種以網絡為載體的創業形式。大學生與其他社會成員相比更具有創新、創業潛力,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電腦基礎扎實,有更快速的學習能力,是互聯網創業的最佳人選。而互聯網創業項目具有投資少、風險低、效益高的優點,非常適合大學生創業者。
目前國內最大的校園社交APP超級課程表創始人余佳文,就是從身邊的學生對課程表的需求出發,選擇了移動互聯網這一方式解決用戶需求。2011年10月,余佳文和他的團隊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將第一版做了出來。雖然初版功能方面還很不完善,卻還是吸引了幾千名在校學生使用。后不斷改進,已覆蓋全國所有高校。2014年8月,超級課程表團隊再次獲得數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此輪投資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紅杉資本以及策源創投繼續參投。
4 結 語
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符號,而大學生獨有的特點,使得大學生在選擇創業項目時,對項目特點認識得越透徹,創業的成功率就越大。大學生在選擇創業項目時候要遵循基本原則,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創業??紤]到大學生自身的資源和基礎仍很薄弱,輕資產、貼近市場需求、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項目是較好的選擇,也可增加成功的概率。創業項目的選擇僅僅是大學生創業道路上的第一步,之后的創業過程中仍有許多需要其面對并選擇的難題,大學生若能夠慎重對待,才能最終創業成功!
主要參考文獻
[1]陸曉峰.大學生選擇創業項目的主要策略[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6):21-23.
[2]范蓉.大學生創業項目選擇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2(33):695.
不過,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經驗可循的“雙創”,也受到不少質疑。
比如,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年輕人怎么能“雙創”;“雙創”大量集中于互聯網領域,失敗多,存在泡沫怎么破;大眾創業如火如荼,但萬眾創新在哪兒……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參與了去年中國科協組織的“雙創”第三方評估調研。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他認為,從評估情況來看,在發展初期,“雙創”出現一些問題并不奇怪。
“美國的創業失敗率也很高,創業就是這樣,爬起來再創嘛?!标愓铝颊f,當然,也不能盲目,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再找好的技術、好的科學家。
至于創業質量不高,創新少的問題,在他看來,一個關鍵的解決辦法,是鼓勵更多有技術的科學家成為“雙創”主力軍。“科學家動起來了,很多問題就好解決了?!?/p>
大學生最有勁頭
2014 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總理提出,“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中國960 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2015 年全國兩會,“雙創”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本屆政府對“雙創”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
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雙創”到底創得怎么樣了?
陳章良介紹,2015年,在國務院委托下,發改委把全國“雙創”評估工作交給中國科協,科協組織專家學者,走遍了全國所有的省區市,對“雙創”的效果有了初步評估。
“第一個明顯的情況是,各地政府都極其重視‘雙創’,給了很多特殊政策和經費來支持年輕人創業?!标愓铝颊f。
第二個現象是,一批年輕人,包括在校大學生、快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以及畢業一兩年的大學生,創業的精神、激情和參與程度非常高,對創業特別有干勁。
“尤其像中關村”,陳章良說,“一個創業咖啡樓里有300多家創業公司,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未來的比爾?蓋茨,覺得自己前途無量?!?/p>
第三是真的出了一批好的成果,從普通的“互聯網+”到技術咨詢,再到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環保技術等幾個方面,明顯都出了不少成果。
2015年10月的“雙創”活動周上,科協把大量出成果的項目都請到了中關村主會場,平衡車、太陽能、無人機……甚至總理都點贊的一些成果,都是一群年輕人做出來的。
陳章良說,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成果的想法和點子,涉及的技術其實非?;A和普通,在科研院所的實驗室里都是沒人做的,但就是這樣一群不熟悉科研工作的年輕人,反倒更有激情去做,還做出來了。
“雙創”沒有泡沫
在國家鼓勵支持下,大量年輕人投身創業,也有聲音認為,由于創業資本的投機行為,再加上大學生和年輕創業者的盲目和不理性,“雙創”存在泡沫。
陳章良說自己也注意到了這些情況,比如大學生扎堆互聯網創業,比如一些投資機構的投機行為等。但他認為,這并不意味著“雙創”有泡沫,恰恰相反,現在“雙創”還遠遠不夠。
“在科協的評估過程中,并沒有看到支撐泡沫一說的數據。如果把一些創業企業的消失認定為泡沫,哪里都是泡沫了?!标愓铝颊f。
陳章良說,以現在火熱的人工智能為例,現在很多人、很多企業做機器人,“飽和了嗎?完全沒有。”從應用層面看,機器人還可以陪人下圍棋,甚至高考題都可以讓機器人來設計。機器人產業的市場還很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鋼鐵、石油、水泥、玻璃都產能過剩,但高科技產品是進口的,2015年一年進口上千億美金的芯片,國內的手機生產商就掙一點錢,這些高科技領域都需要創業,技術轉化遠遠不夠。
所以說,在這些領域的“雙創”,還有很大空間,還遠遠不夠,而不是已經飽和成了泡沫。
陳章良說,如果要說泡沫,只是說某個領域可能有很多人闖進去,比如互聯網,是有可能存在泡沫的,但在“雙創”發展初期也應該如此,總得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當然,在評估過程中,科協的調研小組確實發現,和外界普遍感受一樣,創業的成功率不高。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注冊的企業達到1.16萬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而另有統計表明,中國創業企業的失敗率為80%左右,企業平均壽命不足3年,大學生創業失敗率更是高達95%。
一個主要原因是資金短缺。陳章良說,很多創業團隊,房子是政府或機構免費提供的,自己只有一小筆啟動資金,湊幾個人就開張了,每個人都是經理、CEO,但等到錢燒完了,就散伙了。
“但這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在美國,創業的成功率也不高,創業失敗也是常態。”陳章良說。
科學家忙著評職稱被束縛
“創業失敗并不可怕,就像美國一樣,爬起來再創業嘛,總結經驗教訓,再找好的技術,再找好的科學家,他們的技術握在自己手里也沒用,給創業者趕緊轉化出來,何樂而不為。”陳章良說。
在他看來,“大浪淘沙,對國家的‘雙創’是好事”,相比創業失敗,國內“雙創”現在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科技的主力部隊――大院大所的教授們、科學家們,對于“雙創”并不熱情。
這與全社會尤其是大學生和年輕人的創業熱情形成鮮明反差。陳章良說,根據科協的調查,只有60%的科研人員知道國家號召創業,而這其中,真正把科研成果投身開發創業的,不到20%。
“科學家不創業,光靠年輕的大學生,‘雙創’空有激情沒技術,終歸不行。”那么,為什么科學家不愿意創業?
“關鍵是國家的科研人才評價體系和‘雙創’評估指標沒跟上。”陳章良說。
比如,講師要升副教授,必須要有幾篇好論文。副教授升到教授,沒有幾篇SCI文章,根本沒戲。教授想評院士,沒在《科學》《自然》上發表好文章,想都不要想。
在這種評價體系下,科學家哪還有勁頭創業?
陳章良說,如果把技術拿去開發開公司,精力跟上去,掙錢去了,就要去找投資找市場,實驗室沒有時間管,哪還有時間寫論文?所以即使有成果,也得先放到一邊,趕快寫論文,先當上教授、評上院士再說。
如果能在國家科研人才評價體系和“雙創”評估指標中,把科研人員、科學家們做技術轉化和創業的成果,比如形成的產業服務多少人群、創造了多少產值甚至是掙的錢交的稅,也列入評價指標體系中,也能用來評教授、評院士,他們參與“雙創”的熱情和動力,自然而然就激發出來了。
科學家創業的三道門檻
即便解決了沒動力不愿意創業的問題,科學家們“雙創”也面臨不少實實在在的門檻。
第一道門檻是資金。與大學生相比,技術創業和產業化,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現實情況是,科學家“雙創”找資金,并不比大學生容易多少。
陳章良說,科學家們做科研項目,都申請了不少科研經費,但科研經費有嚴格管理,不能用于創業開公司搞產業化。
除了資金,第二道門檻是專利。
陳章良1987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說,在美國,所有科學家的技術都會申請專利,法律保護體系也十分完備,偷專利的公司會被罰得“一塌糊涂”,公司罰完個人的信用也沒了,別再想做什么事情。
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不夠。陳章良說,很多企業反映,技術放出去,很快就被人“拷貝”走了。甚至有些“拷貝”者的規模,做得比技術發明人還大。
更值得反思的是,因為從“拷貝”企業的大規模生產中獲得稅收、財政收入和GDP,一些地方政府還搞起了地方保護主義,阻撓技術發明人維權,告到法院有時也拖而不判。
第三道門檻是股權。
以專業技術入股是現在很多科學家參與公司創業的主要模式,但一直以來,科研人員技術入股的占比限制很嚴格,只能是10%。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創業已成為創業的一種重要方式。網絡創業又以投資少,成本低,見效快等特點,擬作為大學生創業的一種主要方式;現有文獻對大學生創業的研究大都是基于普遍意義上的創業,而對大學生網絡創業的研究尚沒有深入,尚處于起步研究階段。本文主要對網絡創業、大學生網絡創業途徑與支持體系研究作一個綜述,并提出大學生網絡創業途徑與支持體系框架。
一、國內外網絡創業相關研究綜述
美國《產業標準》雜志2000年6月公布關于美國網絡創業調查報告顯示,42%的創業者有管理經驗,86%是男性,80%的創業者獲得過學士以上學位。MassimoG.Colombo,Ma「coDelmast「o[1](2001)發現網絡創業者與其他創業者相比相對較年輕且少受教育,經常是首次職業經歷,如果他們有工作經歷,也往往是在不相關的行業。但Canta「ella[2](2001)報告多數突出的網絡創業者具有創業經歷,并有學士以上學位,這些大企業多數以團隊創業,而不是個人。LaRaeM.Jome,Ma「yP.Donahue,Lau「aA.Siegel[3](2006)指出女性網絡創業者的數量增多,并對女性網絡創業者特性進行了研究。OlivierBe「thod,ClaudioHuyskens,Claudialoebbecke(2007)提出了一個用戶社區型網絡創業成功驅動因素框架,認為創業團隊的個人網絡和個人特性、產品和服務的創意、可用的資源和能力、有重點的市場策略、首次進入市場的速度等因素驅使用戶社區型網絡創業的成功。Te「「enceC.Sebo「aSangM.LeeNittanaSukasame[4](2008)研究結果表明成就感、創業者經歷、商務交易的可靠性、電子服務質量中的方便使用性等因素對電子商務創業成功正相關,而創業者的敢冒風險和電子網絡,電子服務的響應性和自我服務功能,政府支持等因素并不重要。
國內曹祎遐(2006)指出網上創業具有門檻低、成本少、風險小等優越性,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一項選擇,分析了“網絡店鋪”運作模式的優勢和約束,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沈先釗,甘泉(2006)分析了大學生網絡創業中失敗率高的因素,包括定價、收入來源、關聯活動、實施、能力和成本結構,提出了建立柔性化單一型電子商務的必要性、方法及途徑。程艷林,周勇煒[5](2007)通過分析大學生網絡創業的背景與現狀,探討了大學生網絡創業實踐中面臨的困境和原因,其中原因包括“興趣驅動”的創業動機難以適應“利益驅動”的商戰規則、單純“以創意為資本”的創業方式缺乏資金保障、技術受限、創意窮盡等,提出大學生網絡創業的出路在于協同創業,并結合案例論證了大學生網絡協同創業平臺創建的必要性。
二、大學生網絡創業途徑與支持體系的研究綜述
在大學生網絡創業途徑方面,談龍河(2006)指出現在網上創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己設立專門的網站作為銷售平臺,從網站的維護、更新到宣傳、銷售自己一手包辦,另一種就是利用其他網站提供的平臺來銷售自己的商品,如現在比較流行的易趣、淘寶、一拍等網站。羅德遠(2006)認為售賣的商品雷同、銷售手法單一等等這些原因,都造成了現在網上創業的人不少,但賺錢者不多的現狀。對于剛剛走進社會的大學生和初次創業的人來說,網絡文化服務業是個機會。如收藏品的圖像處理、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手機短信定制服務、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務等。朱艷(2008)認為個人可根據自身資金、經驗以及承受風險的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可選擇網上創業、網上銷售結合實體經營、網上加盟等模式。Ja「oslavJandos[6](2008)通過對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四個案例進行分析,指出有多種方式的網上創業,如網上開店賣實體貨物,網上開店賣數字貨物,網上賣服務和為傳統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進行網上營銷提供服務等。鄭傳洋[7](2008)認為大學生結合網絡的創業,可以有兩個方面的選擇:一是個人辦網:具體有創辦BBS論壇;開設博客網站;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其他辦網盈利途徑,如做特色信息類的網站,如論文專著型、出行旅游型、房屋或商品購買參考型等等;二是文明上網:博客盈利;威客盈利;網上開店;其他上網盈利途徑,如閃客盈利、兼職網絡編輯、游戲代練。
在大學生網絡創業支持體系研究方面,多從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和培訓、創業服務體系、政策環境體系、投資融資體系等方面考慮。譚祖誼(2008)指出解決大學生創業的配套資金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建立并逐步完善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性資金支持體系,包括三級統籌規劃體制、政策協調機制、共同基金扶持系統等。涂娟娟(2008)提出應著力構建一個完善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包括外部政府社會的支持,內部設立創業教育專職機構、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以創業基地為依托搭建創業平臺、組建“創業導師”隊伍等。楊寒(2008)提出支持大學生創業,要搭建系統的政策體系、設立畢業生創業種子基金、成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咨詢服務中心、建立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加強創業教育和課題研究、成立高校畢業生創業聯盟、加強自主創業支持政策的宣傳力度等。
三、大學生網絡創業途徑與支持體系框架
大學生網絡創業途徑主要從自己建立網站創業和利用已有的網絡平臺創業兩個方面去考慮,自己建立網站類型和盈利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實體或軟體商品的交易網站、可以是信息服務類網站、可以是知識交流性網站等,盈利模式可以是會員費、廣告費、服務費、交易中介費等;利用已有的網絡平臺創業,主要方式有網上開店、網上加盟、運用各種網絡工具提供服務等。
大學生網絡創業支持體系主要從政府、學校、社會和家庭四個層面來構建,各層面對大學生網絡創業出臺并實施相應的措施和策略,從而有效的支持大學生網絡創業。
政府層面應制定發展電子商務政策,鼓勵企業和消費者應用電子商務;建立網絡創業園區,為大學生網絡創業者提供必要的場地支持;提供大學生網絡創業基金,解決大學生創業初期的資金短缺問題;再就是提供一些支持網絡創業的服務和政策,如大學生網店申辦工商執照綠色通道,免稅收等。
學校層面應在創業教育中大力開展網絡創業教育,建立學校網絡創業基地,依托基地開展電子商務或網絡創業的培訓和競賽,培養大學生網絡創業意愿、知識和技能。學校也應提供一些大學生網絡創業的政策和服務,如設立網絡創業學分,提供網絡創業配套服務(如物流)等。
社會層面首先應通過社會各階層的努力,樹立一種創新、創意、創業文化,營造一個網絡創業好的氛圍。其次應有一個好的網絡環境,足夠的網絡帶寬、豐富的網絡資源、良好的網絡文化。再也需要社會上企業的支持,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貨源、安全的支付和便捷的物流。
家庭層面應對大學生創業和網絡創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注重對自己孩子的創新、創意、創業意識和素質的培育,注重對網絡應用的引導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從而支持大學生網絡創業。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