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4 06:28: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窮人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設計思路:高中語文課標特別強調對中學生的情感培養,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想,語文課就是用教師自己的情感去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最好平臺。一封《陳情表》,篇幅不滿五百字,卻流傳千古,作者李密也因此被后世的史官載入正史《孝友傳》,成為封建時代立德立行的楷模。
本教案將通過《陳情表》的教學,引導學生對于古人“至孝”行為的理解,喚醒他們對親情的珍惜。
學習目標:
1.梳理課文情節,檢查學生掌握的文言知識。
2.通過閱讀對祖孫之情的描寫,具體體會“孝”這一中華美德。
3.引導學生賞析李密說情的藝術以及至真至誠的說情語言。
教學流程(3課時):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以聲激情
充滿真情的課堂一開始就要把學生引進我們設置的情境里,于是我在課前選擇了滿文軍的一首《懂你》,把整個課堂引入深情的氛圍,然后導入:
讀《出師表》不淚下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淚下者,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淚下者,必不友。今天,讓我們走進李密的陳情表,去體會一個孝子面對恩重如山的祖母和皇帝詔命時無奈的述說吧!
二、涵詠功夫興味長,以讀訴情
閱讀能體味文本思想的多姿多彩,深化作品的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他們的審美境界。語言形象是任何影視表演永遠取代不了的東西,所以,品讀語言,感受形象是教學的必備環節。我在課前已經布置學生有層次梯度地三讀了,即:第一讀,讀正確音;第二讀,讀準字詞輕重;第三讀,把握感情。所以,上課時,我讓學生伴著舒緩憂郁的節奏朗讀時,他們已經把李密的感情處理得十分到位了。
三、潤物無聲潛人心,細節析情(課堂實錄片段)
在分析文本時,好的問題設置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我采用的創設情境法,不單停留在對課本的文字的解說上,更注重調動學生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構筑畫面,我設置的問題如下:
幻燈顯示1:從第一段中,有幾個數字,“六月、四歲、九歲”,這幾個時期李密分別發生了什么變故?你能用自己的話去描述李密的童年遭遇嗎?
生:李密6個月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四歲母親也嫁人了,九歲還不會走路,他的童年非常悲苦。
師引導:一般小孩子13個月就會走路了,為什么李密九歲還不會走路?
生:他營養不夠,缺鈣。
生:他沒人帶,也沒人教他走路。
師引導:這樣的情況,我們在哪里會看到類似的小孩?
生:步行街,那些衣服破爛、全身骯臟、到處討飯的小孩。
師引導:對,李密的童年和他們很相似,我們可以推測他還會有哪些遭遇呢?
生:受人歧視,沒錢讀書,沒有同伴,沒有玩具,性格孤僻,自卑至極……
幻燈顯示2:李密說自己險釁,有哪些句子可以抒發他命運悲苦的情懷呢?
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和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師引導:為什么李密會“晚有兒息”呢?
生:家里窮,沒有人愿意嫁給他。
師:是一般的窮嗎?古代窮人可多了。
生:窮得看不到希望,家里人都快死光了,感覺這種家庭快滅絕了!
師引導:那么李密結婚后呢,他應該不再孤單,為何還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生:莫非他的妻子不是他的真愛,不能理解他。
生:那么窮,有人愿意嫁給他,在古代門當戶對的觀念下,估計這個妻子自身條件也不太好,所以李密覺得不幸福!
幻燈顯示3:第二段中,李密歷任了哪些官?他為何在最重要的升職前推脫呢?說說他的“狼狽”在哪里?
生:做了秀才,到郎中,要升到東宮冼馬。
師引導:能為太子冼馬,這是多么榮耀的官職。哪些詞可以看出這個皇帝對李密的看重?
生:切峻、逼迫、急于星火。
師引導:越是急,李密越是推時間,他的苦衷是什么?
生:劉病日篤,沒有幾天光景了。
師引導:課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劉的病情嚴重?
生:“朝不慮夕”,早上活著,還不知道能熬得過晚上嗎。
幻燈顯示4:第四段中,李密欲說服皇帝的勝算籌碼在哪里?他是如何巧妙述說使皇帝打消懷疑他是亡國踐俘的顧慮呢?
生:圣朝以孝治天下。
師引導:他稱本朝為圣朝,而稱前朝為什么?
生:偽朝。這樣能討好皇帝,打消懷疑他是亡國踐俘的顧慮。
師引導:還用了哪些句子來打消?
生:亡國踐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幻燈顯示5:李密最后還是選擇了留在祖母身邊,他用了怎樣的說理藝術去感化皇帝的呢?
生:他用了重復述說他與祖母的感情。
師引導: 重復幾層,各表明什么意思?層次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三層,第一層述說與祖母的關系是相依為命,二人不可或缺;第二層用兩人的年齡告訴皇上祖母光景不長,在人生70古來稀的社會,96歲已是極壽了;第三層以烏鴉反哺例子,動物尚能知孝,久病床前怎能無孝子。三層之間呈遞進關系,層層剖析,多次強調。
師引導:在去與不去之間,你聽到了李密內心怎樣的掙扎?
生:去吧,圣旨催得急,去嗎?祖母的湯藥誰人侍奉?
生:去吧,為了光宗耀祖,為了優越的俸祿,去嗎?祖母又咳嗽了。
生:去吧,前途要緊,能去嗎?祖母已經96歲,我不能沒有她!
一層層的鋪設,引導學生一層層的思考,讓他們理解李密平淡的文字后面唱出的深沉的孝之歌。全班頓時一片寂靜,大家陷入對李密的同情之中,也理解了作者文字背后更深沉的東西。
自我反思:
1.《語文新課程》強調“人文性和知識性的統一”,所謂人文性,不僅落腳在教學方式的改變上,更重要的是對學習主體――學生的人格塑造上。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本文打破了傳統的文言文教學只停留在字詞的講授上,課前提前布置學生預習,解決了文言字詞的障礙,教師把課堂的時間花在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情感的體會和把握上,使得整節課充滿生命力,充滿探究與思考。教案設計非常實在,緊扣文本;很有思路,引導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