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總體設計論文

總體設計論文

時間:2022-02-01 14:32: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總體設計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總體設計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懸索橋總體設計

懸索橋適用于大跨度的橋梁結構。橋面是由鋼纜和吊索來承受,作為橋面主要結構物的加勁梁的跨度相當于吊索的間距.成為一個小跨度的彈性支承連續梁,所以主跨的大小與加勁梁剛度沒有很直接的關系。而作為承受橋面的關鍵構件的銅纜是由塔支承著并由強大的錨碇錨固著,只有塔和錨碇的穩定才能使鋼纜來承受橋面上的各種荷載。因此,懸索橋在適合的地形、水文和地質條件下都可以建造,只是造價比較高。往往適用于其他橋型難以適用的特大跨徑橋梁。以目前來說,當主跨超過700m的橋,幾乎都是懸索橋(已建成的其他

橋型只有斜拉橋,主跨為890m的多多羅橋和856m的諾曼底橋)。而小于700mm的跨徑中,懸索橋和斜拉橋還是有很大的競爭力,有好的地質條件,錨往比較容易建造,如汕頭海灣橋和鵝公巖長江大橋;有時有特殊要求,如廈門海滄橋和日本東京灣的彩虹橋.航空的限高和航運要求的通航凈空,迫使他們選用懸索橋,因為懸索橋的塔高是斜拉橋的1/2;在施工過程中,懸索橋始終在一個靜定穩定結構狀態下,容易控制,風險小,也使一些人偏愛懸索橋的原因。表1列出40余座世界大跨度懸索橋的主要尺寸。

橋梁總體設計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首先要適應地形、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也要符合橋面交通和通航的使用要求。本文主要以50年代以后建的懸索橋進行分析,因為它們充分吸取Tacoma大橋被風吹毀的教訓,以下討論的參數僅僅是一般情況的參考值,對于有特殊條件和特殊要求不必苛求。

一、跨度比

跨度比是指邊孔跨度與主孔跨度的比值。其中對單跨懸索橋而言邊孔跨度可視為主塔至錨碇散索鞍處的距離.跨度比受具體橋位處的地形與地質條件制約,每座橋都不同。如三跨懸索橋的跨度比就比單跨懸索橋的大一些,這是為了減少邊孔的水中墩并減少主孔跨徑。

由以上兩表看來,三跨懸索橋跨度比一般在0.25~0.4之間,但世界上最大的懸索橋--明石海峽大橋在0.51。單跨懸索橋跨度比一般在0.2~0.3之間。為了使在恒載條件下,主纜在塔兩側的水平力相等,要求主纜與塔兩側的傾角相等,單跨的懸索橋的邊跨主纜是直拉式,因此,一般情況單跨的邊主跨比應該比三跨懸索橋小,單跨的邊跨跨徑與散索鞍位置還有很大的關系。

從結構特性方面來考慮,假設主孔的跨度以及垂跨比等皆為定值,在用鋼塔時懸索橋單位橋長所需的鋼材重量隨跨度比減小而增大;當用鋼筋混凝土塔時,跨度比減少增加的延米用鋼量很小,當跨度比由0.5~0.3時,增加用鋼量約5%,跨度越大時,增加鋼用量的百分比越小。

二、垂跨比

懸索橋的垂跨比是指主纜在主孔內的垂度和主孔跨度的比值,垂跨比的大小對主纜中的拉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主纜的用鋼量、結構整體剛度、主孔豎向和橫向的撓度。垂跨比與主纜中的拉力和塔承受的壓力呈反比。垂跨比與塔的高度也有直接影響,它們呈正比關系。垂跨比越大,懸索橋豎向撓度和橫向撓度都加大。一般都在1/10~1/11之間,鐵路橋更小一些。

懸索橋的主纜垂跨比除了對結構整體剛度有影響以外,它對結構振動特性也有一定的影響。懸索橋的豎向彎曲固有頻率ωb將隨垂跨比的加大而減低;懸索橋的扭轉固有頻率;將隨垂跨比的加大而增高;懸索橋扭轉與堅彎固有頻率比也將隨垂跨比的加大而有顯著的增大;懸索橋的極慣距<。>將隨垂跨比的加大而減小。

三、寬跨比

寬跨比是指橋梁上部結構的梁度(或主纜中心距)與主孔跨度的比值,對于一般橋型的中小跨度而言,可控制在大于1/30左右,有足夠的橫向剛度。由于橋梁寬度一般由交通要求確定的,對于特大跨度橋梁就很難保證這個要求了。在統計的懸索橋資料中1000m以上跨徑的寬跨比都小于1/30,甚至達1/60,雖然有些橋梁為了增加抗風穩定性,在風嘴外側再增加挑板或在中央分隔加寬并透風。從表面上來看是加了梁寬,但實際是改善氣流條件,增加抗風穩定性而不是為了增加橫向剛度的。

四、加勁梁的高寬比與高跨比

加勁梁的梁高和梁寬之比與梁高與主孔跨度之比是密切相關的兩個指標,由于加勁梁的受力狀態是多跨彈性支承連續梁,看來梁高和主孔跨徑不是那么密切,但是從風動穩定性來看,還要考慮加勁梁要有足夠的抗扭剛度,以抵抗渦激共振的發生。

加勁梁常有桁架式和箱梁式。80年代以前建成的懸索橋以抗架梁為主,它對布置雙層橋面的適應性較好,有的下層是鐵路,加勁梁的梁高在7.5~14m,高跨比為1/180~1/70。(詳見表1)在過去不需要雙層交通時,也有用箱梁和板梁斷面。特別是Tacoma橋由于采用版梁斷面,流線型很差,在不大的風速下被風吹得扭曲失穩而破壞。1966年塞文橋首次采用了箱梁為加勁梁,80年代,英國亨伯橋成功地建成,以后單層橋面的加勁梁多數采用箱梁。加勁梁高一般在2.5~4.5m,箱形梁的高跨比大體在1/400~1/300,為了有比較好的流線型,加勁梁的高寬比一般在1/7~1/11(詳見表1)。但是81年建成的亨伯橋和1997年建成的瑞典高海岸橋橋寬都為22m,梁高達4.5~4m。

實際上高寬比和高跨比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在橋面寬度確定以后,梁高小一些,斷面的流線型可以好一些,有利于風動穩定,但高度太小會導致加勁梁的抗扭剛度削弱太多,容易導致渦振和抖振的發生產生結構疲勞,人感不適及行車不安全。為此還要控制高跨比。在設計中初選加勁梁斷面方案后,對于特大橋應做風洞的節段模型試驗,修改斷面、測定各種參數進行抗風驗算和各類風振分析。特別要注意風向帶有一定攻角時,加勁梁斷面的流線型"鈍化",風動穩定性要差一些。對于特大跨度的橋或高風速地區的橋梁,采用如同墨西拿海峽大橋方案,做成左右兩個能適應風流線型的橋面系,利用寬的中央分隔帶透風解決風動穩定。

五、加勁染的支承體系

第2篇

寫計算機論文,必須具有1定的理論基礎,除了應該具有1般的哲學、邏輯學等基礎外,主要應該具有計算機學、心理學發及學科教學方面的基礎。教師要做好“平時燒香”工作,經常系統的看1些計算機專著,廣泛涉獵計算機報刊,特別是與自已所教學科有關的報刊。此外,也要做好“臨時抱佛腳”工作,結合擬將撰寫論文的選題學習相關理論。

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是本科生培養方案中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畢業論文,綜合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一個應用問題,在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它既是一次檢閱,又是一次鍛煉.不少學生在作完畢業設計后,感到自己的實踐動手,動筆能力得到提高,增強了跨入社會去競爭的自信心.以下內容希望能對學生畢業論文有所幫助. 關于本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的撰寫前提,是先要求學員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完成一定的應用型課題(項目)設計/開發工作,然后在課題(項目)完成的基礎上,學習并研究相關學科專業領域知識,將自己的實際工作加以

總結,以形成畢業論文.這也就是我們所要求的:論文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基礎上撰寫出來, 切勿上網下載或找幾篇文章拼湊.

計算機專業的應用很廣泛,幾乎遍及各行各業,因此論文選題的的范圍也很廣泛.網絡學員應該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課題/項目和方向,加以研究,并完成課題/項目的設計和開發.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學習相關的應用技術和工具.課題/項目開發前,一定要進行計劃,要按軟件工程要求的那樣進行問題描述,軟件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與實現,最后是測試,在整個過程中,要像軟件工程要求的那樣,撰寫文檔.在課題/項目的開發設計中,要注意及時記錄和小結開發工作中成功經驗和所存在的問題,出現問題時,可以查資料,或向老師及同學請教.通常,在開發完成之后,學員會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經驗,這些觀點和經驗正是論文寫作的寶貴基礎.當然光有觀點和經驗是不夠的,還應該在理論的高度進行提升,即以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的論文撰寫工作.因此,從這一意義上將,論文不是一份軟件工程文檔,工作匯報或工作總結,而是對自己實踐工作進一步提升.

現在通過例子加以說明.假如一學員在中學教初中物理,平時見過或做過一些初中物理課件,也知道學校的工資,人事等管理已經計算機化.該學員初步可以選擇的論文題目就是初中物理課件的制作(或××初中物理課件的設計與實現),或中學工資管理系統和人事管理系統的開

發(或××中學工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這一論文題目同時也是學員要設計和開發的內容.在確定題目后,將自己的構思與指導老師及時進行溝通,以得到老師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可按照前面所講述的方法,實現該系統的全部或部分(可視學員需求和時間而定),為此學員在結合軟件工程的要求,學習課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或應用系統開發工具的使用.當課題(部分)完成后,就可以開始對論文的框架進行構思.

事實上,計算機理論與應用專業有很多熱點問題值得研究的問題.

對于理論問題的選擇,選題可以參考計算機中文核心期刊上相關作者已經發表的文章所涉及的內容,要注意的幾點是,研究者應該具有:1)較好的數學基礎;2)教扎實的本專業理論知識;3)一定的研究能力;4)較多的參考資料(至少能夠找得到,或知道如何找).

對于應用問題的選擇,則廣泛得多.例如應用領域的管理系統的開發,這一選題中可以考慮的問題有基于網絡/Web的應用系統,或者選擇基于單機的應用系統開發.

教師根據社會需求所擬定的選題是:院系行政教學,科研和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本科生學籍管理系統等. 相關選題可以本文參考附錄.

二,是本專業論文寫作的特點,寫作要點

本科畢業論文通常有如下四種類型:

1.1 完成一個不太大的實際項目或在某一個較大的項目中設計并完成一個模塊(如應用軟件,工具軟件或自行設計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項目總結或科研報告,或已發表的論文的綜合擴展等形式完成論文. 這類項目的寫作提綱是:

1) 引言(應該寫本論文研究的意義,相關研究背景和本論文的目標等

內容.);

2)×××系統的設計(應該寫該系統設計的主要結論,如系統的總體設計結論(包括模塊結構和接口設計),數據庫/數據結構設計結論和主要算法(思想)是什么等內容.);

3)×××系統的實現(主要寫為了完成該系統的設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都有什么,以及如何解決,必要時應該給出實驗結果及其分析結論等.);

4)結束語(應該總結全文工作,并說明進一步研究的目標和方向等).

1.2 對一個即將進行開發的項目的一部份進行系統分析(需求分析,平臺選型,分塊,設計部分

模塊的細化).例如對一個大中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財務部分進行調研,分析和設計等,這類工作可以沒有具體編程,但應得到有關方面的初步認可,有一定的工作量.這類論文的重點是收集整理應用項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臺選型,總體設計(分塊),設計部分模塊的細化,使用的開發工具的內容.論文結構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點描述應用項目背景,項目開發特色,工作難度等) ;2)項目分

5.1 學術論文要求文字流暢,層次清晰,詞藻不能過分華麗,近年國內外在計算機方面的論文的語言較以前生動,但用詞都以準確,不過分夸張為度。

5.2 標題要能反映內容。如有新意更好。例如,下面題目是個不好的題目:"圖像處理的某些問題的研究",論防火墻技術"等,其中的"某些問題"不如換成最中心的詞匯。論防火墻技術題目太大,不適合本科生作。

5.3 學術刊物上論文摘要一般 300 字左右,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而學生畢業論文摘要可以寫一頁( 1000 字左右),因此活動空間較大,要好寫一些。

摘要可以在全文寫完后再寫。要簡明,

中英文摘要應一致,要突出自己的工作,要提供幾個 key words 。

寫英文摘要時,可先用英文的習慣和用語寫摘要 ( 可以借助于電子詞典),然后英譯漢 , 用中文摘要去將就英文摘要。反過來,如果先寫好中文摘要,再漢譯英,則很難把英文摘要寫得地道。

為了使得英文表達地道、準確,可以讀十幾篇相關研究方向的論文的摘要,注意一些表達詞的使用,如 present, implementation, propose, give, argue 等。

平行的內容宜用平行的句型。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一句主動,一句被動,語感就非常糟糕: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lgorithm and a prototype is presented.....".

5.4 前言部分要寫問題背景,動機,要說明自己工作的工作有用,有意義(才能鼓勵讀者讀下去),通常在介紹國內外工作后,用"但是"一轉,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引出自己的工作。在前言中簡述自己作的主要結果,(例如明確地列出幾條,說明本文的主要工作,主要成果)。前言部分的末尾介紹文章的組織情況,各節內容。

5.5 突出特色,一個項目中工作很多,有些是同行皆知,自己也無創新的,可以略寫,要多寫自己遇到的特殊困難和創造的特殊解決方法。使人家讀了能學到東西,看到作者的創意。為了突出特色,還可以在一節中分成小標題寫,一個問題一小段,與計算機相關的論文中還可以把數據結構和程序片段夾敘夾議呈現出來,比只用漢字解釋得更清楚。

5.6 上升到理論,一般碩士論文會要求這一點。如果本科生能夠在畢業論文中得出有意義的定理或命題,一般會認為是好成果。可能會被推薦到雜志上發表,或在考研、求職中得到承認。

5.7 各部分應詳略得當。一般地,畢業論文應該主要寫作者的見解和工作,把自己的創新寫深寫透。綜述要有述有評有比較。只要是作了實驗,寫了程序,一般是想寫的太多,寫不完。反之,會感到空虛,沒有寫的,有的學生抄書來充篇幅,效果不好。一般地介紹相關工作(前人的成果)部分不應該超過總篇幅的 1/6 。

5.8 完整的論文應包括測試、運行結果及分析(圖表或曲線)。

5.9 結論,小結。說明解決了什么問題,有什么創新,下一步工作主要內容等。

返回目錄

六、參考文獻及引用

參考文獻是論文寫作中的重要一環,帶著問題讀文獻或雜志上的論文,不但注意學習學術內容,同時也注意學習選題方法、格式、標準的套話、起承轉合的語言和方式,參考文獻的寫法,字體的運用等等。在論文中明確給出參考文獻的出處,既代表著對前人成果的繼承,也代表了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崇,是科學研究中應培養的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做人準則。

參考文獻的寫法:按參考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用編碼的方式給出,如 [1] , [2] ,等。參考文獻包括專著、學術期刊、學術會議、技術報告等。

七、 摘要樣板

學術刊物上論文摘要一般 300 字左右,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而學生畢業論文摘要可以寫到 1000 字,因此活動空間較大,要好寫一些。下面是可行寫法之一。

1. 介紹項目意義背景, 100-200 字。

2. 本文作的主要工作, ( 1 ),( 2 ), ( 3 ) ,..... , 400 - 600 字

第3篇

Abstract………………………………………………………………………Ⅱ

第一章 緒論………………………………………………………………1

1.1 網上考試系統簡介……………………………………………1

1.2 課題的選定(網上考試系統)………………………………1

1.3 用戶需求分析…………………………………………………2

1.3.1 傳統考試方式的不足……………………………………2

1.3.2 學校教學發展和網絡應用的要求………………………2

1.4 ASP編程環境簡介……………………………………………3

1.5 SQLSERVER數據庫的連接及使用…………………………6

1.6 關于開發環境…………………………………………………8

第二章 總體設計(系統設計)…………………………………………9

略……………………

第三章 詳細設計過程……………………………………………………18

略……………………

第四章 系統及數據的安全和保密…………………………………… 26

第五章 軟件使用說明書……………………………………………… 28

略……………………

結束語…………………………………………………………………… 33

謝辭……………………………………………………………………… 34

參考文獻…………………………………………………………………35

:18000多字的本科畢業論文

無程序代碼、有流程圖、界面圖、數據表

價格:200元

第4篇

關鍵詞:RGB YCbCr FPGA 色彩空間轉換

中圖分類號:TN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023-01

1 常見色彩空間

我們主要介紹RGB和YCbCr色彩空間。RGB色彩空間是一種常用的色彩空間。它可以實現不同平臺的映射而不嚴重損失顏色信息。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由三基色紅、綠、藍混合疊加而成。RGB三個分量彼此相互獨立,三個分量的值越小所代表的亮度越低。RGB色彩空間它所占用的帶寬和存儲量是很大的,如果使用該色彩空間進行圖像傳輸,非常不利于圖像的處理。所以引入另一種色彩空間YCbCr。該格式的色彩空間是演播室編碼方案中使用的顏色模型。Y,Cb,Cr分別代表亮度、藍度分量和紅度分量。YCbCr色彩空間有以下優勢。首先它的構成原理符合人類的視覺感知過程,再次它可以實現亮度和色度的分離,由于人眼對亮度的變化更敏感,所以我們在傳輸圖像時減小帶寬的同時引起的顏色損失小,人眼幾乎無法察覺。

2 總體設計方案

系統的總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基于FPGA的色彩空間的轉換過程可以描述為:首先通過CCD攝像頭進行視頻圖像采集,采集來的RGB圖像為NTSC或PAL制式的,接著我們會把視頻數據送到解碼芯片TVP5150,它會將信號變為ITU-R BT.656格式的數據流。我們選取的TVP5150芯片是和FPGA主控芯片集成在一個開發板上,它的功耗非常低,芯片小巧利于便攜。視頻解碼芯片在對視頻信號處理之前總線會對其進行配置。從解碼芯片出來的信號便進入FPGA芯片,進行串并轉換、解交織等操作最終實現色彩空間的轉換。最后信號送到ADV7123芯片進行編碼,并通過D/A轉換芯片在VGA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3 仿真與硬件驗證

硬件部分我們采用了Alera公司的FPGA芯片EP2C8Q208C8N作為核心處理芯片,該芯片內部含有豐富的可編程邏輯資源,可以非常方便的完成相關乘法器的例化。在使用乘法器IPCore時,我們需要進行優化設置。硬件部分包括CCD攝像頭、FPGA主控芯片、視頻解碼芯片TVP5150、視頻編碼芯片ADV7123等。最終將VGA線和顯示器的VGA口相連接,便可以通過顯示屏觀察結果。

硬件實物圖如圖2所示。

軟件部分采用Quartusii 9.1進行Verilog語言的編寫,并進行時序仿真。進行時序仿真的結果圖3所示。

4 結語

生活中存在多種色彩空間,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又得在它們之間進行轉換,這無論對于科研研究還是消費市場都是很有必要的。本篇論文是通過硬件實現的RGB色彩空間到YCbCr色彩空間的轉換,采用的Alera公司的FPGA芯片EP2C8Q208C8N作為核心處理芯片,利用其內部豐富的可編程邏輯資源實現空間的轉換,并采用Quartusii 9.1進行軟件編程與仿真,驗證了模塊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唐曉燕,賈鋒,韓磊.基于FPGA的視頻顏色空間轉換電路設計[J].電子與電腦,2006(8):47-49.

[2] 吳康,劉耀元,胡民山.用FPGA實現色彩空間RGB到YCbCr的轉換[J].南昌高專學報,2007,22(6):140-142.

第5篇

關鍵詞:實踐教學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數據流;B/S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9-6980-06

1 系統需求

某農業類高職院校是一所集農業、畜牧業、管理、計算機類學科和專業為主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本學院培養的學生主要是面向生產第一線,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實踐教學對學院來說就顯得特別重要。但由于本學院的專業跨度較大,涉及的實踐內容種類較多,不同專業對實踐教學管理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導致在實踐教學的管理上難度較大。因此,有必要設計和開發一個適合于農業類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管理系統。

學院的實踐教學主要分為四個環節,即實驗、實訓、實習、畢業設計(論文)及畢業實習。實驗,是為具體課程教學設計的,作為課堂理論教學的輔助手段,主要包括校內實驗,實驗的地點主要是校內實驗室;實訓,是為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能設計的,以實訓項目為單位,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實訓地點主要是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實習,是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設計的,包括短期教學實習、頂崗實習,主要指校外實習,實習地點主要是校外實訓基地、合作企業等;畢業設計(論文)及畢業實習,是畢業前的短期實踐項目,由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學生按一定方式分組,由指導教師總體負責。

2 系統登錄數據流

登錄時進行權限驗證:從角色定義表中讀取各自角色權限,與用戶輸入賬號比較并確定其權限,將權限數據加密后發送到各數據管理功能模塊。圖1為登錄系統時的數據流圖:

說明:用戶賬號必須加密存儲;非匿名用戶的賬號都不能是Windows 2000和SQL Server 2000的真實賬號。各功能模塊必須、也只能通過系統總控模塊的調用才能加載執行。

3 相關業務系統的數據流設計

整個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實驗管理模塊、實訓管理模塊、實習管理模塊、畢業設計模塊。

3.1 實驗管理模塊

3.1.1 數據流字典

參考文獻:

[1]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國家標準GB8567-88)[S].

[2] 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書編制指南(國家標準 GB 9385-88)[S].

第6篇

關鍵詞:畢業設計 Struts Hibernate 畢業設計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2)11-0167-01

如果畢業設計管理工作采用手工操作,管理過程繁瑣、信息交流困難、錯漏情況易于發生,總體來說工作效率極其低下。而如果能采用校園網上畢業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會為畢業設計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從而使學生、教師和管理部門都能夠方便地利用網絡完成各項畢業設計管理任務

1、總體設計

本系統使用者有三類人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具體模塊有,登錄模塊、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為教師分配學生、教師出題、題目審核、學生選題、畢業設計上傳、下載、畢業設計相關新聞、優秀論文展示等模塊。如圖1所示:

2、系統開放環境

使用B/S(Browser/Server)結構完成本系統。本系統采用Struts框架作為開發的前臺,采用Hibernate技術作為數據持久化層,采用SqlServer2005作為數據庫。

3、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設計一個數據庫asdb,八個表,分別是:登錄信息表、教師信息表、學生信息表、畢業設計題目表、畢業設計相關文件表、新聞信息表、新聞信息相關文件表、優秀論文及相關文件表。

4、系統實現

本系統采用Struts框架進行開發,有典型的MVC(模型-視圖-控制器)架構。使用JSP作為V(視圖),實現界面顯示,采用Hibernate作為模型層,實現對數據庫的各項操作。

主界面實現如下:

5、結語

本系統實現了畢業設計管理,使得師生能夠在網上出題、選題、上傳畢業設計、下載畢業設計等等,方便了師生在網上的交互,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孫衛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設計與實現.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第7篇

【Abstract】The FEAD system of diesel engine is the 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 system of engine, mainly used for crankshaft power output of engine to drive such as generators, air conditioning compressor for engine accessory equipment,to meet the demand of power supply and refrigeration on vehicle and ship, The quality of the FEAD system design has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whole electric power and air conditioning. So for the FEAD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parameter calculation and CAE analysis are very necessary.

【關鍵詞】FEAD系統;結構設計;CAE分析;靜動態計算

【Keywords】FEAD system; structural design; CAE analysis; static and dynamic calculation

【中圖分類號】TH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131-02

1 概述

FEAD系統的目的就是利用曲軸前端動力驅動發動機的輔件,如發電機、空調壓縮機等,以便于滿足車輛或者船舶的蓄電池電力和駕駛艙制冷需求,是發動機重要的應用設計。

設計初期需要關注整體結構邊界條件,考慮總體設計方案,選擇皮帶傳動同時需要考慮皮帶結構的選型,前段輪系系統屬于高速運動系統,需要動態情況下考慮皮帶的張緊方式、滑移率、振幅、帶輪包角、張緊器擺幅等一系列影響因素。確保整個系統在理論設計初期和理論計算模擬時滿足既定要求。

當然如此復雜的動態系統,不僅需要考慮上述自身系統的合理性,而且還需考慮與此系統相關的各個輔件支架的強度和模態,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進行CAE分析。

2 設計輸入

論文選用一款直列六缸,排量7.2L,采用多楔帶驅動,自動張緊方式,并加裝空調壓縮機的重型卡車用柴油機FEAD系統。

3 FEAD系統邊界檢查和整體結構設計

通過對發動機整機前端和整車發動機艙等零件的三維模擬和邊界檢查,主要在UG三維軟件的幫助下通過對系統相關零件的三維模型建模得出初步的總體布置結構,確保最基本的空間要求,總體布置原則即是避免干涉、結構緊湊[1]。系統的總體結構包括曲軸皮帶輪、發電機、空調壓縮機、自動張緊器、惰輪。需要滿足預定設計目標,設計目標如下:

基于上述標準要求并結合初步經驗分析設計出的輪系結構,如圖1所示:

曲軸皮帶輪是動力輸出來源,設計原則上皮帶包角必須大于180°,其余槽輪包角要求在120°以上,方可滿足功率傳輸要求,平輪包角不做過高要求。柴油機曲軸皮帶輪逆時針轉動,通過皮帶這個載體給各個輔件輸送功率,并通過軟件計靜態算出每個零件的受力方向和受力大小。通過經驗分析,初步判定結構滿足既定設計目標,但仍然需要通過模擬精確計算系統布置的合理性。

通過初步確定的坐標原點,初步定義各個帶輪的坐標位置,通常取曲軸皮帶輪為原點;確定各個帶輪的外徑、基準直徑、基準寬度、上下槽深、槽寬等數據,用以進行下步的靜態計算,通過三維建模計算得知此坐標數據選取、帶輪直徑選取、帶輪間跨度、多楔帶包角,傳動比均在設計要求范圍內。計算同時給出了限制條件,即各帶輪之間的對楔度要求,設計者需要遵循這一要求開展下一步詳細設計工作。

4 FEAD系統動態仿真計算和詳細設計

確定了各項系統的主要參數,并為后續的動態模擬計算提供了數據輸入,在三維分析軟件SIM-Drive的幫助下建模,輸入預定數據得出動態分析結果,根據動態分析結論可知: 轉速850Rpm時,皮帶張力1040N;帶段抖動≤5%,無干涉情況;皮帶滑移率≤0.5%;使用壽命綜合估算在20萬km至30萬km,均滿足預定設計范圍和標準。[2]

確定了總體設計方案和理論計算數據之后,下一步進行系統的結構設計的零部件清單,此案例需要設計的主要為系統安裝支架,主要作用用來支撐系統各個部件。需要考慮以下問題和注意事項:

①安裝支架的安裝位置和方式;

②空調壓縮機的傾斜角度要求;

③自動張緊器的安裝定位;

④安裝支架需要合理布置和設計加強筋;

⑤安裝支架各帶輪安裝面的尺寸公差必須合理;

⑥各帶輪軸承的選型要合理。

基于以上的注意事項完成詳細三維設計工作,二維生產圖紙繪制之前,相關零件的還需經過CAE軟件的分析進而得知零部件的強度和模態如何,如果理論分析計算未通過,則需要及時改進先前的設計,避免產品在實際運用中造成失效,數據與經驗相結合是最好的工業實踐手段[3]。

5 支架CAE分析

基于有線元法,采用CAE分析軟件Hyperworks /Optistruct 13.0(A處理/解算器)的幫助下,對系統相關零部件進行強度和模態分析,論文主要介紹對安裝支架的分析過程。

分析目的:為了評價和改進安裝支架的強度和模態,需要進行應力分析和模態分析;

設計標準: 模態分析最低頻率要求為143Hz,2200rpm,

通用標準: 模態分析最低頻率要求為180.3Hz,2550rpm。

分析目標:評估系統支架的應力大小和支架模態是否達到最低頻率要求;

創建模型,包括安裝支架、缸體、壓縮機、發電機、張緊器、惰輪、皮帶、螺栓等所有相關零件,預設螺栓為實心截面梁單元,螺紋與其他構件采用剛性(RBE2)連接。

通過分析結論得出以下結論:

①模態分析,安裝支架頻率( 223.9Hz)高于最低可接受值(180.3Hz)。

②應力分析:最大應力區域為73.7MPa低于HT250材料要求的125MPa

綜上所述,該系統設計滿足既定要求,可以進行二維生產圖紙繪制。同時設計師需要考慮DVP驗證方案。關于DVP方案,主要考慮臺架試驗相關測點布置,空調壓縮機加載模擬工作,試驗時間確定等,具體論文不再累述。

6 結論

通過完成上述概念設計、詳細設計、軟件分析、工程圖以及DVP方案布置等開發流程之后,目前此系統設計已經完成了多輪臺架和整車試驗,未發生支架斷裂、皮帶打滑、系統異響等嚴重質量故障,當前已風險投入市場,為公司及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鑫.柴油發動機運行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6.

第8篇

關鍵詞:可編程序控制器 冷卻控制系統 變壓器 負反饋控制

中圖分類號:TM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c)-0000-00

1 硬件設計

1.1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輸入輸出連接

變壓器冷卻控制裝置的核心PLC由EM222(8繼電器輸出),CPU模塊一個CPU224(14數字輸入/10繼電器輸出),EM221(16路數字輸入),輸入輸出擴展模塊三個,PLC輸入端子采集信號一個,EM223(8數字輸入/8繼電器輸出)一個組成,輸出控制信號從輸出端這個部件輸出。

1.2 電源監控和凝露溫度監控部分電氣接線

兩路電源冷卻負責給系統供電,通過開關可以選擇一路為主要的電源,一路為輔助的電源,電源監視控制部分所起到的作用,送入可編程序控制器將電源狀態信號,并監視兩路電源的狀態;同時選擇一路電源為裝置供電通過斷路器動作,并且對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命令接受。凝露溫度監控器的作用是可以對環境的溫度、濕度實時監視,可以啟動溫度負載、凝露負載在條件達到時,對可能產生的凝露、超溫情況并且采取一定的應對措施。

1.3 冷卻器電動機保護控制電氣接線

控制8組冷卻器的冷卻控制裝置論文設計,每組冷卻器由1個潛油泵和3個風扇構成??梢园牙鋮s器保護控制部分為潛油泵電動機提和冷卻器風扇電動機供過載、堵轉和缺相保護兩個部分,可編程序控制器的輸出指令可以接受,投/切冷卻器組.保護控制每組冷卻器的接線是一樣的,我們這里只對冷卻器保護控制的一組電氣接線原理進行分析。

2 軟件設計

2.1 軟件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首先分析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并且就可編程序控制器程序流程進行了介紹,然后重點對幾個關鍵的技術要點進行介紹,并且就系統幾個關鍵點可編程序控制器程序中的編制程序。

程序流程:首先初始化程序,接著對電源處理,如果有就進行三側開關進行處理,沒有電源輸入的話直接停止程序的運行。在進行主程序的開始后,整個程序就準備就緒了。由于系統的凝露溫度監控器能夠對溫度進行監控,程序根據電路的電路連接進行一個判斷:當溫度沒有超過閾值則進行手動。否則通過三側開關對系統的電源進行切換。通過電源的切換控制潛油泵很三個風扇進行也就是制冷系統進行啟動。當壓力過大,也就是變壓器凝露溫度監控器的溫度過高時,我們通過開關的切化使制冷設備能夠工作。當凝露溫度監控的溫度沒有超過閾值,則采用備用的制冷模塊進行工作。當溫度不是很高的時候,跳轉到三用備用的制冷模塊進行工作,同時迭代上述的過程。當所有的這些工作完成之后,判斷凝露溫度監視器的溫度不是很高的時候,系統跳轉到初始的開始狀態進行準備就緒的狀態。然后再進行一個下一輪的重復。

2.2 上位機監視軟件設計

上位機監視軟件的監視任務包括串口數據的讀取、設置和打開串口、解析顯示和保存數據,進行冷卻器運行監視。

首先進行串口參數的設置,如果不能成功打開串口,需要對參數重新的進行設置。這些設置包括波特率、串口號、通訊位數奇偶校驗位,然后再重新打開串口;有專門的函數使得串口參數的設置和打開。

成功打開串口后,新的線程就要創建,創建新的線程的原因,就是新創建的線程和主線程并列運行,作用是等待串口事件發生。程序運行的效率可提高。如果一直沒有數據發送給串口,則線程繼續進行等待。

如果有數據發送到串口中,則將數據讀入數據存儲區用讀串口函數,然后解析讀入數據。

程序接下來刷新監視軟件可視區域根據解析得到的數據。然后程序再重復上一輪的過程。

3 結語

本論文完成的變壓器冷卻控制裝置的硬件設計,硬件主要由電源監視控制、凝露溫度監控、就地控制與顯示、上位計算機監視、冷卻器投切保護等功能模塊組成。本文就主要的可編程的輸入輸出連接和電源部分的連接進行了具體的介紹。變壓器冷卻裝置的控制采用PLC實現,通過編程實所有的控制功能現,系統接線極大的簡化了,由于PLC自身具有高可靠性,裝置的自動化程度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了。

參考文獻

[1] Andrew Kodiak;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Design and Man factoring, John Wiley & Sons, 2000.

第9篇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設備管理部門實現一個簡單的企業設備維修管理系統。基于此目的,在咨詢了企業設備維修人員的基礎上,從企業的實際出發,結合了現代管理理論,運用 MIS 開發的方法和工具完成了設備維修管理系統,即:設備維修 NMIS的總體設計。

論文闡述了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原理,展望了信息系統理論和技術的發展趨勢,并緊緊跟蹤世界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的動態,采用最新信息技術,結合企業設備維修管理的業務要求和管理需要,從技術實際和科學管理兩個方面入手,對企業設備維修的目標系統進行系統規劃,系統分析和系統統計,從實際出發,完成了分布式網絡結構的建立,編寫了完整的系統應用軟件。

關鍵詞:設備維修;管理信息系統

第1章 緒論

1.1 論文寫作的目的及意義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零部件,在磨擦、外力、及化學反應的作用下,總會逐漸磨損和腐蝕、斷裂從而導致設備故障甚至停機。此時的設備就需要維修,但對于不同的設備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 、方法進行維修,就需要合理衡量、選擇。而企業設備的正常運轉與否將直接影響定單的完成情況,危及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加強設備保養維修,對設備的維修信息進行整理,及時掌握零部件磨損情況,就可以在設備的零部件進入劇烈磨損或損壞的階段前,對其進行修理或更換,避免因故障停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此,設備維修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和工作。

設備維修管理如此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經常出現許多漏洞和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企業設備的種類眾多,而設備故障的突發性較強,導致維修的盲目和慌亂 致使維修工作不能及時完成,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維修中,備件供應的不及時和缺少,導致維修完成時間的不必要延長。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

(3)企業設備狀態的不明確,使工序能力判斷失實,最終影響定單的按時完成,為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4)由于對設備的管理不細致,致使保修期內設備的損壞,被錯誤拆修。無故為企業浪費人力、物力、資金。

:16000多字

有中英文摘要、目錄、參考文獻及主界面的源代碼

300元

備注:此文版權歸本站所有;。

第10篇

關鍵詞:機械工程;本科;畢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5-0262-01

1 引言

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前接受課題任務,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科學研究或工程實踐,獲得基本訓練并取得成果的過程,它是評估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關鍵一環。作者結合廣東工業大學的實際,從科學選題、落實開題環節、保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等關鍵環節提出了改進畢業設計

工作的措施。

2 科學選題

選題是畢業設計工作的龍頭,選題質量是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選畢業設計題目,是搞好畢業設計的第一步。但是選題目前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選題缺乏綜合性、新穎性,深廣度不夠;有的選題對學生顯得難度較高,工作量過大;有的選題雖然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但學生由于怕難或者因就業等原因而不愿選;另外,系與系之間和各系內部之間的設計題目在難度和分量上也存在一定差異。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選題。

(1)畢業設計選題要盡可能聯系工程應用、生產實際和科學研究。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于是真做實干,他們就會主動去了解、熟悉有關科研情況,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使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們在為2003 級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選題時,選擇了“旋轉超聲主軸振動系統研制”,“三座標工業機械手的設計”,“防偽礦泉水瓶蓋的設計”,“自動門PLC控制系統設計”,“適合于電感的微點焊系統研制”等新穎又結合科研實際的課題,盡量反映當代科技發展水平,讓學生能了解、把握國內外在該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結果學生更加樂于參與到科研課題的研究中。

(2) 要考慮完成課題的客觀條件。學校畢業設計經費、教學試驗條件都有限,不是任何來自科研實際的課題都可用做畢業設計,必須根據客觀條件來選擇設計題目,這些條件主要包括:可查資料庫源,試驗設施和足夠的經費等,因此我們在選題時,一般選用能為學生提供可用的儀器設備,試驗場地等條件的科研課題,例如“微細特種加工中心”試驗樣機在我們教研室已經搭建好,“線切割機床、電火花機床、超聲拋光裝置”等設備可以為學生做畢業設計時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的機會。

(3) 要有適當的難度和深度。舉例說我們選擇“旋轉超聲主軸振動系統研制”課題時,考慮到該課題涉及了聲學,機械振動學,電力電子學,數電,模電等多個領域,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設計工作量較大,有一定的深度,學生可以通過綜合應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到充分的鍛煉,但是考慮到本課題有一定的難度,為了保證學生在有限的畢業設計工作時間內,經過努力能完成任務或做出階段性結果,我們安排了兩個同學參加,在掌握總體設計思路的基礎上,分別進行硬件結構設計、驅動電路等不同部分的,有側重點地進行研究,經過分工合作,完成了整個課題的設計任務,效果良好。

3 落實開題環節

為提高畢業論文設計教學質量和探索出適用于畢業論文設計全環節教學質量監控的方法,可借鑒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法,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中新增開題環節,以強化學生包括查閱文獻資料廣泛獲取信息,提出問題、擬定實驗研究方案和設計方案,科學實驗與測試,數據整理與分析,撰寫實驗論文,書面表達和口頭表述等能力在內的基本創新能力。

(1)開題環節的必要性。開題的意義在于完善論文設計方案,使論文設計方案更加系統化,收集信息,聽取各方意見,明確思路以堅定論文設計者的信心。一般說來,將思考的東西正式地講出來和寫出來,會比原來所思考的更有升華的意味,因為從“思”到“說”和“寫”,其間加入了邏輯的創造過程。通過撰寫開題報告,要求學生講清題目的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明確畢業設計課題的目的和要求,對題目有更深刻理解與認識,會使原來的論文設計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統,對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減少盲目性,避免出現不知從何處入手的尷尬局面。

(2)開題環節的組織。在開題會之前,每個學生按規范

書寫了開題報告。學生持經指導老師簽字同意的選題報告書、任務書及其它相關資料上臺匯報選題的目標和意義、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和方法、工作基礎、預期成果和工作計劃等內容10分鐘。評審小組根據學生自述和選題報告書及其它文本內容,對學生論文設計是否達到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和完成論文設計的可行性進行考核,并對論文設計廣度、深度、貼切度、重點和難點等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

4 保證畢業設計答辯的質量

答辯是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全面檢查和評估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重要手段。嚴格的答辯將有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認真做好畢業設計(論文)。學院可根據本院及所屬各系的具體情況成立若干答辯分委會,分委會下轄若干個答辯小組。分委會主任和答辯小組組長均由副高職稱以上教師擔任。答辯前應認真審查學生的答辯資格,畢業設計(論文)應由除指導教師外的答辯小組1名以上教師認真評閱,寫出評閱意見與評分,評分不及格者不得參加答辯。凡畢業設計(論文)擬評“優秀”的學生,都必須參加各系答辯分委會組織的集中答辯。對畢業設計平時不認真、小組答辯成績較差的學生,由相關分委會組織復答辯后視情況決定是否給予通過。答辯時間應控制在學生匯報15-20分鐘,教師提問20分鐘為宜。畢業設計成績評定必須堅持標準,嚴格要求。“優秀”的比例應嚴格控制在本專業參加答辯總人數的20%以內,優良比例應嚴格控制在60%以內。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除了本身的學術水平、應用價值

外,還應考察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閱處理信息和應用各種工具的能力、撰定科研報告和表達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團隊協作能力等。答辯委員會要辦事公正,治學嚴謹,嚴把質量關,對畢業設計(論文)達不到教學要求的,決不姑息。

5 結論

搞好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重要的是要做到“五個到位”,即認識到位、經費投入到位、指導教師到位、學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科學選題,嚴把選題關是做好畢業設計(論文)的前提;認真做好畢業設計開題工作是畢業設計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消除學生畢業前的各種干擾,專心做好畢業設計,是本階段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嚴格的答辯將有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認真做好畢業設計(論文)。

第11篇

如何克服目前機電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已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中的重大問題之一。筆者根據近些年畢業設計的指導經驗,從設計選題、組織形式、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等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1.1選題以機電類為主

兼顧多樣性現代機械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很多先進的機械設備都是機、電、液、光、微機和控制的精密結合體,機電類題目對提升學生的設計水平和綜合能力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機電專業的畢業設計題目應以機電綜合類題目為主,題目來源于真實課題,強調真題真做。畢業設計選題在以機電類真實課題為主的同時,須適當兼顧多樣性[3],如結構設計類、軟件開發類、控制類、工藝類、仿真類、探索類課題。這里有兩方面的原因:1)由于高校擴招,學生規模擴大,每個教師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新的機電類真實課題不是很現實。教師的科研工作除了熟悉的領域外,還需要從事一些領域前沿的探索性研究。這些工作對于教師也同樣是未知的、有很強的挑戰性,卻是科學研究的必經之路。教師安排少量涉及領域前沿動態的題目,鼓勵感興趣的學生做,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樹立良好的學術風氣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2)即便都是機電類學生,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培育和發揚個性。學生參加創新設計大賽、挑戰杯設計大賽、機器人設計大賽等科技活動的成果,可以進一步的深化、擴展和改進,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在學習專業課的過程中,學生對某一問題的質疑、改進或推廣,也可以作為畢業設計選題。這類選題由于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學生樂于投入精力,易于產生創新性成果。

1.2組織形式以課題小組為宜

畢業設計的組織形式,宜以3~5人組成畢業設計小組,一組一題,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畢業設計。設計內容中的查閱文獻、方案選擇和系統總體設計,要求所有成員共同完成,而局部計算和結構設計等分工進行。設計小組在每人分別調研的基礎上經討論得出統一的方案,經指導教師同意后將方案確定下來,然后明確分工,各展所長,協作互補,這個過程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與一人一題的形式相比,課題組的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21世紀的今天,人的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因為幾乎沒有項目是一個人可以單獨完成的,一個人哪怕是天才,如果他不能融洽的和他人溝通合作,一味的孤僻自傲,那么他的價值將大幅度下降。

1.3重視畢業設計過程管理

畢業設計管理是畢業設計工作的重要構成,直接影響畢業設計的進程和質量,因此必須加強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4,5]。

1.3.1嚴格過程管理確保設計質量在第七學期布置題目,使學生放假前就能夠帶著課題和問題學習。督促學生大量查閱資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分析研究課題相關資料,撰寫開題報告。每周兩次課題組集體討論,開展以學生交流溝通為主的交互式研討。通過集體討論,列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逐個進行分析,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和減少風險的方法。方案確定后,要求課題組成員進行任務分工,制定出任務進程表,并嚴格執行。討論過程中,教師作點評和提問,既要對學生的設計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及時指出方案和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性的修改意見;同時,要注意個性教育,及時發現學生畢業設計中的閃光點、創新點,并加以正確引導。每個設計階段末,即在開題階段末、方案確定階段末、設計階段末等,都要及時要求學生將所做的工作形成文字,整理成為畢業論文的章節初稿。對學生的出勤情況、提問情況、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情況、階段工作的完成情況等,教師都要做詳細記錄,為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提供較全面的依據。

1.3.2組織階段匯報和專題講座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畢業答辯都要求學生整理資料,制作PPT,進行匯報。不僅促進了學生對工作進度的有效控制,同時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PPT展示能力。畢業設計是大學生經歷的第一次綜合設計訓練或第一次科研項目活動,教師可以就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組織開展一些講座活動,如關于文獻查找、閱讀和整理的講座、關于科技論文寫作和排版的講座、關于課題相關領域前沿的學術講座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3.3培養學生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畢業論文的撰寫是畢業設計工作的一大內容,它要求設計者對畢業設計的具體工作,用文字、數據、圖表等形式進行總結、分析論證和說明。指導教師要重視學生論文的撰寫過程,要求學生撰寫提綱并審查,應對論文的結構、內容、格式、規范等提出具體的要求,指導學生如何歸納問題、闡述問題,應對論文初稿進行檢查并及時提出修改意見。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

2優化考核評價體系

目前的畢業設計成績考核多側重于知識的終結性評價,教師主要關注結果展現,而忽視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所展現的創新意識、人文素養、動手能力、發展潛能和個性特長等項的評估。學生今后的發展不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很多的學生畢業后,可能是依靠專業知識以外的某項特長而獲得長足發展,因此,充分挖掘發現學生的潛能和特長,并給予鼓勵和引導,才是人本主義的教育,所以,有必要構建設計結果和實踐過程并重的多元考核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參加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多元考核評價體系是指多人多角度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評價,體現成績的公平和公正?!岸嗳恕卑ㄖ笇Ю蠋煛⒃u閱老師和答辯老師“;多角度”包括文獻查找能力、科研創新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表達展示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繪圖能力和軟件應用能力等。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并不是苛求所有的學生都做到“全面發展”、“遍地開花”,而是為了更好地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能和閃光點。對于有個性有特長的學生,如論文立意新穎、創新意識強的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特強的學生、以第一作者撰寫論文并在核心期刊發表的學生,畢業設計成績應該評優,并且要設法給他們以展示個人才華的空間和機會。

3結束語

第12篇

關鍵詞:畢業設計;UML;綜合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6-0101-02

目前,畢業設計實踐管理中的許多環節,例如教師命題、學生選題、畢業設計過程管理、畢業設計選題情況結果的統計分析等工作,一般采取的是原始手工報送方式,這種方式有很多缺點:學生在選指導教師、畢業設計題目等方面缺乏較好的公開性和針對性;在整理和歸檔時重復工作量多、效率低等。為了解決畢業設計管理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我校自主開發了基于Web的畢業設計綜合實踐管理系統。

一、需求分析與系統建模

1.需求分析。結合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特點及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實現我校畢業設計過程的網絡化管理,以便于學院、指導教師和學生三方獲取相關信息,同時能夠實現論文在線互動選題、論文提交及抽查評比等功能。本系統的使用角色主要有四類:教師、學生、系部管理員、教務處管理員。這些角色的具體功能如下所示。

教師:管理題目、管理任務書、查看學生選題情況、接收論文、學生答辯在線評分等。

學生:查看畢業設計時間進度安排、選題、下載任務書、提交論文、查看成績等。

系部管理員:學生畢業設計題目維護、選題情況查詢、數據導出備份等。

教務處管理員:公告管理、進度安排、選題信息查看、數據備份和導出、系統維護等。

2.系統建模。本系統利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進行了面向對象建模設計,這將能夠保證項目開發過程的更加流暢,日后系統的維護更加容易。用例圖(Use Case Diagram)是顯示一組用例、參與者以及它們關系的圖。在UML中,一個用例模型由若干個用例圖描述。圖1為指導教師與學生的用例設計。

二、系統設計

1.系統開發框架結構。通過對項目的需求分析可知,整個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的模式最終以畢業設計的學生、指導教師、系院管理員為依據,為學院學生畢業設計的各個階段帶來易用性和靈活性等,整個系統最終設計的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2.系統數據庫設計。根據實際需求,選取SQL SERVER 2005作為系統數據庫的支持,針對本系統所要實現的全部功能,在充分考慮了數據冗余度、可靠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對數據庫進行了設計。將系統中涉及到的數據對象分別設計存儲于10個數據庫表中,主要有:教師基本信息表、學生基本信息表、部門表、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表、畢業論文表、畢業論文成績表、畢業論文公告表、優秀畢業論文表、抽檢畢業論文表、畢業論文系統時間表。表1為優秀畢業論文表,主要存放優秀畢業論文相關信息:

3.系統的功能設計。根據系統需求分析和要求完成總體設計功能,把整個系統分成公告管理、系部人員管理、教務處人員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四個模塊,每一模塊負責一個或幾個功能的實現,圖3給出指導教師的操作流程。

三、系統的實現

1.基于下的MVC設計模式的實現。MVC(Model-View-Controller)結構是為同樣數據提供多個視圖的應用程序而設計的,很好地實現了數據層與表示層的分離。它把交互系統的組成分解成模型、視圖、控制器3種部件。視圖部件把表示模型數據及邏輯關系和狀態的信息以特定形式展示給用戶。系統應用界面如圖4所示。

2.安全體系結構模型的應用。在用實現系統時,為了防止后臺數據庫中的數據被惡意地修改等,主要采取了如下幾個安全策略。(1)基于角色的身份驗證。系統分為四種類型的角色:教務處管理人員、系部管理人員、一般教師、普通學生。這四種不同的角色定義了不同的功能、用戶界面和權限。每個用戶分配了一個角色,即在存儲用戶名和密碼的數據表中新增一個數據段存儲用戶的角色。在進行用戶登錄驗證時,根據角色的不同,進入不同的頁面。(2)數據驗證。當用戶提交信息給服務器時,對數據的類型,長短等進行驗證。系統基于Web Service的獨立安全服務體系結構如圖5所示。

本文通過.NET技術實現了畢業設計的選題、選題查詢、網上指導、相關公告、畢業設計(論文)上傳、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等功能,從而實現了對畢業設計的整個工作流程的動態管理,提高了院系管理效率,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今后,該平臺還將應用各種先進技術不斷升級完善,幫助教師、學生、評審專家、以及管理人員等利用該平臺來解決相關問題,更好地開展畢業設計管理工作,抓好高校教學過程的最后一環。

參考文獻:

[1]Joseph Schmuller.UML基礎、案例與應用[M].李虎,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鄭耀東,蔡騫.Visual C# SQL Server數據庫開發與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Shalloway,Alan.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A New Perspective on Object-Oriented Design[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4]黃光芳.面向接口編程在三層架構系統中的設計及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9,26(6):133-1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南宫市| 临漳县| 河曲县| 太和县| 安阳市| 萨嘎县| 兴和县| 浮山县| 车致| 辛集市| 阜南县| 化德县| 历史| 体育| 丽江市| 上林县| 荆门市| 浠水县| 静海县| 加查县| 柳州市| 天台县| 武邑县| 疏勒县| 蒙自县| 神农架林区| 南华县| 新郑市| 无锡市| 沙湾县| 洱源县| 宁城县| 保山市| 宝丰县| 湖北省| 甘谷县| 德安县| 航空| 永丰县|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