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神經外科

神經外科

時間:2022-08-30 21:51: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神經外科,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神經系統腫瘤。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是膠質瘤,腫瘤位于腦實質內,因位置、大小不同而給病人造成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手術與否、手術的具體方案、術后輔助治療方案依病人、病情而異。大多數膠質瘤病人通過手術治療可以減輕癥狀、明確病理診斷和分級,為后續的放療、化療提供指導依據。其他的惡性腫瘤常見有轉移瘤,即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遠隔轉移到顱內或椎管內引起癥狀,多見原發灶為肺癌、乳腺癌等。如果病人病情允許,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仍可以緩解病人癥狀,進而延長生存期。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良性腫瘤是腦膜瘤,多數腦膜瘤生長相對緩慢,但仍然需要手術治療。手術難度因腫瘤位置、臨近或包繞重要血管、神經組織而異;少數腦膜瘤也見復發。其他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良性腫瘤包括:位于鞍區的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生殖細胞瘤,常給病人造成內分泌功能障礙、視力視野障礙;位于后顱窩的聽神經瘤,引起病人耳鳴、聽力下降;位于椎管內的脊膜瘤或神經鞘瘤,引起病人肢體運動、感覺障礙、大小便障礙等。還有先天性腫瘤,如皮樣囊腫和表皮樣囊腫等。神經系統腫瘤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顯微鏡下的精細操作是高質量切除腫瘤的重要保障;神經內鏡可以有選擇地進一步助力手術。除了以手術治療為主,還有的神經系統腫瘤通過手術或立體定向方式活檢明確病理性質后,可以采用其他非手術治療方案有效減小病灶、緩解癥狀,甚至可以使病灶完全消失,如生殖細胞瘤可以采用放射治療,淋巴瘤可以應用激素治療。腫瘤切除后送檢病理診斷,仍然被視為診斷的金標準;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分子病理診斷可以為病人的后續治療和判斷預后提供重要參考。神經系統腫瘤的發生多不可控,大眾可以通過自查、體檢,或者有癥狀時對疾病早發現、早治療。病人除了住院期間配合醫生治療,出院后仍需要遵照醫囑按期復查,必要時進行后續治療。

相比之下,對創傷性疾病和腦血管病的預防,大眾則可以做很多以防患于未然。目前,交通事故是顱腦創傷的首要原因,遵守交通法規,安全出行可以大大減少創傷性疾病的發生。一旦發生顱腦創傷,病人病情變化可能非???,需要迅速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觀察、救治。

腦血管病。腦血管病致死率、致殘率高,常給病人及病人的家庭在經濟、精神上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病人多有長期慢性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多有危險因素和誘發因素,如吸煙、大量飲酒、肥胖、情緒激動、排便費力等,急性發作為出血性或缺血性腦卒中。積極去除危險因素、控制基礎疾病可以有效減少腦血管病的發生。因此,預防腦卒中是上策。國家衛計委積極推廣的腦卒中篩查項目中還包括無創性超聲檢查是否存在頸動脈狹窄、斑塊。神經外科的支架植入術、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是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干預手段。對于已經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病人,在發病早期6小時內,可能有機會進行血管內取栓或溶栓治療;超出時間窗的病人,需要對腦組織缺血程度以及腦血管情況進行評估,部分病人適合接受血管內支架植入或者血管間“架橋”手術。出血性腦卒中,常見的有高血壓腦出血,多發生在基底節區、小腦或腦干,造成病人偏癱、失語,甚至昏迷。治療上,依據病情可能采用開顱清除血腫、留置引流管注射藥物溶解血塊等方式。另一類常見的顱內出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由于顱內大血管管壁薄弱處在血流沖擊下形成動脈瘤,如車胎上鼓起一個包,動脈瘤破裂造成出血到蛛網膜下腔,或者同時形成腦內血腫;治療上,依據病情可以采用血管冉槿胨ㄈ或者開顱夾閉動脈瘤,病情危重者可能根本沒有手術治療的機會。腦卒中,無論出血性或者缺血性,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及之后,都依然強調要盡可能地去除危險因素、控制基礎疾病。一旦病人病情相對平穩,建議早期開始規范的康復訓練,盡可能促進病人功能恢復。中樞神經系統血管性疾病,還有由于發育異常造成的腦或脊髓血管畸形,如動靜脈畸形:血液本應該由動脈供血給腦或脊髓組織之后再匯集到靜脈血管,但是此類病人卻是動脈血直接流入靜脈血管,病人多因出血或癲癇起病到醫院就診。治療方案依病人、血管畸形的具體情況而定,大體上可以有介入栓塞、開顱手術切除、放射治療三種方式治療,一些時候需要此三種治療方式中兩種或三種配合使用。還有一種相對比較少見的先天發育異常血管性疾病,叫煙霧病,因顱底血管發育不良,在血管造影中呈煙霧狀而得名。它可能以缺血或者出血起病,因病情不同。部分病人可以通過手術使病情得到改善。

神經系統功能性疾病。神經系統功能性疾病中,為大眾熟知的是癲癇,俗稱羊角風。對于繼發性癲癇、難治性癲癇、原發性癲癇,外科手術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近年來,帕金森病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它多在老年人中發病,表現為運動遲緩、走路不穩、肌肉強直、靜止性震顫等,可同時伴有情緒、睡眠障礙。當藥物治療難于控制病情,經過評估,部分病人可以接受外科深部腦刺激(DBS)手術,通過向病人體內植入電極、刺激腦干核團,可以有效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很多病人可以實現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對于藥物難于控制的,或者難以耐受藥物治療的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病人,神經外科微血管減壓術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脊髓脊柱疾病。脊髓脊柱疾病,除了腫瘤、血管病之外,還有顱頸交界處發育異常、外傷損傷等,可以通過外科手術治療。近年來,已經技術成熟的半椎板手術對于病變偏于一側的病人可以減少創傷;椎板還納、固定技術增加了病人術后的脊柱穩定性,進一步提高病人術后生活質量。神經外科顯微鏡下治療椎間盤脫出,效果很好。

近幾年來,神經重癥醫學應需而出,對涉及多器官多系統的、復雜的神經外科病例,能以嚴格的環境、嶄新的理念、多種監測設備,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精致的綜合治療。它為神經外科救治“高難”助推加力、保駕護航。

第2篇

王院士走了,走得那樣安詳,學生們圍在您的身旁。

那天北京秋高氣爽,午后淡淡的陽光,飄落在潔白的床上。

此刻聽不到呼吸機節律般的聲響,心電監護儀上跳動的生命曲線,波幅變小慢慢伸長。

當曲線轉變成直線時,好似您輝煌波瀾的人生回到了出生時的原點,一代宗師靜靜地走過了八十七年的歲月,歷史的風霜鐫刻在您的面龐。

您睡著了,睡得那樣深沉,從此再也不會醒來……

世界上做神經外科手術唯一超過萬例的醫生

王忠誠院士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醫學征程中,王忠誠院士為推動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評價,贏得了人民群眾和患者的愛戴,被譽為“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中國神經外科的脊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教授告訴人們:王忠誠是我們臨床腫瘤學界的一位楷模,他的一生有很多開創性工作,開顱手術過萬例,這個數字曾被國外同行誤以為多寫了一個零,因此被人們譽為“萬顱之魂”。腦髓手術、脊椎手術他做的是最多、也是最難的。他的血管的造影做的也是最多、最完美的。

在八寶山送行的隊伍中,有一位是王忠誠院士曾親自手術的周阿姨。她說:1984年因為碰撞了一下住到268醫院,檢查后發現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當時其他醫院無能為力,就趕緊聯系天壇醫院,找到了王忠誠院士,我就轉到了天壇醫院,王忠誠院士親自為我進行了檢查。我是“腦動脈瘤夾閉”手術,當年我是個女兵,還有愛美之心,當給我畫了手術線之后,躺在了手術臺上,就問給我準備做手術的王忠誠院士:手術后我的臉是不是都得扭曲呀?王忠誠院士指著我對身邊的人說:你們看她的心態有多好,還想到了美,請把她的手術線下移1厘米。后來手術很成功,根本看不到疤痕。她激動地說:是王院士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后轉業到地方工作至今已近30年,否則的話,我個人和我的家庭很難說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他稱得上是醫界的楷模!所以。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我必須得來為他送行。說到這里,周阿姨已是淚水漣漣。

要不斷去掉病人的痛苦,卻不要切掉與病人的感情

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張亞卓在追思會上深情回憶:王院士是最熱愛病人的人,他告訴我們,要拿起手術刀,不斷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不斷去掉病人身上的疾病,卻不要切掉與病人的感情。所以他對待病人特別有耐心。在70歲高齡的時候,他親自去查房,對一些病人,像他自己講的,做完手術,他不放心,他要病人好,只要病人好了他就高興。

在送行的隊伍中,手捧鮮花的趙先生說:我今天還代表我愛人來送王忠誠院士。當年我愛人得了病,我起大早排隊掛上了王院士的9號。他對病人特別親熱,當我和愛人坐在他面前時,就像坐在親人面前一樣,當天就留我愛人住了院,他問寒問暖,還安慰我愛人說:“不要害怕,不用緊張,只是長了個小瘤子,咱們是有辦法對付它的?!碑敃r王院士已經70多歲了,他對我愛人說:“我做不了手術了,因為我的手哆嗦,但我會讓我的學生好好給你做手術,同時我也會看著他們給你做手術。他那樣大的名氣,卻一點架子都沒有,讓我和愛人特別感動。手術很成功,十幾年來后續檢查和治療一直由他的學生劉阿力和張俊廷負責。當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后,我的心里非常難過……

一生執著進取,總希望學生超越自己

今年76歲的王忠誠院士的進修生、鐵路總醫院的傅學忠大夫自豪地說:王忠誠院士對進修生更加偏愛。有一次,他親自給我打電話說:“明天我做一例新的手術,請你過來。下個星期四還有一個,請你早晨8點準時過來。”因為手術室是一個無菌要求非常高的地方,所以對人員的數量有著嚴格的限制。就連他們醫院的老醫生都很羨慕王忠誠院士對我的偏愛。因為王忠誠院士的愿望是:其他醫院多解決一個神外科的病人,宣武醫院和天壇醫院的壓力相對就會小一些。他對進修醫生在醫術上取得的進步非常高興,我還了他的一個愿。他曾經說:“希望在宣武醫院、天壇醫院進修過的醫生能夠再回到這里‘表演’手術,也就是說,一個曾進修過的醫生,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磨煉后,在某項手術技術上要比我強,比我們醫院的大夫強?!弊詈笪易龅搅?,滿足了王忠誠院士的這一愿望。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會長、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凌鋒教授回憶王忠誠院士時激動地說:您是宣武醫院繼趙以誠(音)教授之后的第二任院長和神經外科的第二任主任,您培養的學生和隊伍如今也在成長和壯大,我作為該科的第四任主任感到榮耀和重任。每當我們看到辦公室里高懸著趙以誠(音)、您和丁宇基(音)教授的照片時,我們不僅看到了你們的期望和肩上的重任,更為能在您創建的科室里工作而感到無比榮耀。我們的責任是要讓這樣的榮耀繼續在世界之林閃光。到那時,我們可以十分欣慰地向您匯報,讓您在天堂里微笑。

外國人能做的我們也一定要研究出來

大腦是人生命、思想、行動的中樞系統。神經系統一旦患病,通常表現都較嚴重,輕則癱瘓、癡呆,重則往往有生命危險。而人腦就像豆腐一樣很軟,一捏就壞了,里面集中了人體20%的血液,神經纖維比頭發絲還細,“線路”非常復雜。若在腦部做手術,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關系到生死存亡。為了掌握好腦血管造影技術,王忠誠院士用犧牲自己身體健康的代價換來了第一次突破,讓無數患者受益。而他自己的白細胞卻降到了3000,只相當于正常人的一半。嚴重的放射線摧殘,致使他在此后的幾十年中多次患肺炎,其中兩次嚴重的肺炎差點讓他“去見馬克思”。王忠誠院士說:“我在學校里學過鐳的殺傷力,知道危害性有多大。但那時候條件差,沒防護設備,我們豁出去了,必須成功。外國人能做,我們也一定要想辦法研究出來。”

他的學生、北京天壇醫院青年醫師代表張凱說道:作為王院士的博士研究生,我跟隨了他15年的時間,現在依然沉浸在悲痛之中。我先后參加了為院士守靈、悼念、追思和遺體告別儀式等活動。我的心靈在這個過程中一次次地受到了震撼,我既為老人的離去對中國神經外科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感到惋惜,同時也一次次地感受到王忠誠院士高尚的品格和他人格的偉大。他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的神經外科事業奮斗,他的身上體現了志存高遠、一生執著、腳踏實地、認真鉆研、開拓進取、勇攀高峰、高瞻遠矚、立足未來、謙虛謹慎、平易近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言傳身教、桃李滿園的精神。

永遠的豐碑

一位叫祖瑞昌的老人手捧著自己與王忠誠的合影來送別,上面寫道:懷念恩師王忠誠院士,你是中國神經外科的一棵挺拔的胡楊樹,千年不倒,不朽!

第3篇

脊髓血管畸形經栓塞后引起坐骨神經痛的機制探討 樊會堂,凌鋒,劉英偉

顱內腦膜瘤的分級與臨床治療的相關研究 劉玉光,李玉,王宏偉,劉猛,朱樹干,吳承遠,張慶林

DMF對膠質瘤細胞C-myc基因表達的影響 田宇,陳寶琴,趙興利,田洋,趙叢海

醋酸纖維素聚合物(CAP)的理化性質-體外實驗 姜除寒,吳中學,李佑祥,亓衛國

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腦膠質瘤中的缺失及意義 綦斌,劉占川

Hunt-Hess高分級破裂腦動脈瘤即刻搶救與急性期手術 尹衛,樸穎哲,劉海生

MDS血管內栓塞顱內動脈瘤 段傳志,李鐵林,汪求精,楊綺帆,柯以銓,徐如祥

內窺鏡單鼻腔蝶竇入路切除垂體腺瘤(附4例報告) 詹升全,林曉風,許作奎,林志俊,李昭杰,陳少華,邱前輝,唐凱

立體定向標記經腦窺鏡顯微手術腦深部腫瘤切除 田進軍,張建林,張修寶,付鵬,呂正文

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致顱內出血的微創手術治療 張天益,劉慶祥,高玉英,王銀祥,丘冠環,黃育弛

細孔鉆顱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療急性硬腦膜外血腫 田慶清,陳會召,徐勤偉,張明然

顱腦損傷并發遲發曲霉菌性腦膿腫1例 索耀華,王破,景猛

內窺鏡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附32例報告) 潘乃梁,黃凱,梁水權

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98例 馬真源,代金應,索新文,任士貴

慢性硬膜下血腫床邊治療32例體會 譚翱,芭伺婺

頸內動脈和椎動脈治療性閉塞與閉塞試驗 楊華,凌鋒

硬脊膜動靜脈瘺 黃慶,李鐵林

立體定向引導氬氦刀靶向冷凍治療腦膠質瘤 張世忠,張積仁,徐如祥

影像導向下顱內異物摘除 魏建軍,晁迎九

顱中窩底腫瘤的診斷與治療 張錫增,王如密,劉崢,王守森

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伴腦疝的顯微手術療效分析 趙建農,陳健龍,王嘉充,王宇田

錐顱抽吸尿激酶沖洗治療破入腦室的高血壓腦出血 宋睿,呂福林,陳元朝,段作峰,高進喜,李紹清

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小腦橋腦角表皮樣囊腫 韓軍,段云平,陳巖,張安福,于志斌

高位頸靜脈球2例 張新定,張建生,裘明德

腦動靜脈畸形栓塞治療后再出血1例 吳芬培,龐永,賴勇,葉富成

慢性硬膜下血腫并高血壓多發顱內出血1例 賈元光

CT引導立體定向抽吸治療丘腦膿腫 鄭偉明,瞿宣興,陳偉建,林巖崇,鐘鳴,譚顯西,郭獻忠

心房肽病理生理與腦損傷的臨床意義 楊俊,徐如祥

立體定向神經外科的進展 田增民

透明隔囊腫的神經內窺鏡治療 詹升全,李昭杰,林志俊,許作奎,李貴福,舒航

腦膠質瘤伽瑪刀治療后腦出血1例 張樹春,毛伊斌

伽瑪刀聯合立體定向手術治療顱內囊性腫瘤 徐德生,鄭立高,康春生,張志遠,李彥和,張宜培,張麗菌,田立新

多處軟膜下橫纖維切斷術的手術并發癥 陳祎招,徐如祥,張新偉,柯以栓,周谷蘭,王向宇,楊鵬飛,馬德選

顱骨板障內腦膜瘤2例報告 孫志揚,王文仲,岳志健

腦轉移瘤治療方法的選擇及療效分析 雷鵬,張玉,荔志云,王鈺,武弋

微侵襲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 徐侃,周馮,王堅,張巍峰

TNF-a/VP16系統對膠質瘤基因治療的實驗研究 張榮,周良輔,周范民,王晨,王宇倩,顧建新

引起腦干受壓膽脂瘤的臨床評價 張力偉,楊國瑞,吳安華,宋偉峰

腦膠質瘤基因治療的現狀和展望 惠國楨

膠質瘤的分子外科治療 黃強,董軍

RV-HSV-TKc/GCV治療腦膠質瘤效果及其影響因素 王偉民,朱誠,胡加飛,張曉鵬,蔡如玨,袁國良,盧亦成

膠質瘤分子導向毒素的制備及其生物學效應 董軍,羅良生,黃強,王愛東,蘭青

惡性星形膠質瘤中轉錄因子的表達異常 龐力,周良輔,龔佳蕾,金瑩

光動力療法輔助手術治療功能區腦膠質瘤 胡韶山,王齊,岳武,史懷璋,宋學明

功能區及其鄰近部位膠質瘤的立體定向等體積切除術 朱丹,張久偉,孫雪峰,成良正

巨大腦膠質瘤伽瑪刀分次治療的理論與實踐 趙洪洋,李美華,王駿業

3D-CT/3D-CTA 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應用研究 吳勁松,陳爽,毛穎,周良輔,陳銜城,左長京

高血壓腦出血術中迷走神經血管減壓的降壓療效 孫克華,傅華

非侵襲性檢查定位致癇灶在癲癇外科治療中的作用 邱炳輝,歐陽輝,漆松濤,楊開軍,劉承勇,王克萬,黃理金

立體定向杏仁核、海馬毀損術治療顳葉癲癇 漆松濤,黃理金,楊開軍,劉承勇,王克萬

顱內多發動脈瘤的電解可脫彈簧圈栓塞治療 趙文元,劉建民,許奕,洪波,周曉平

MR導向下立體定向顯微直視手術摘除中央區腦囊蟲病灶 魏建軍,錢若兵,李光群

顱內動靜脈畸形的栓塞治療 馬駿常,義劉,宏毅

精神分裂癥伽瑪刀治療(附13例報告) 張金偉,李冰,張麗君,劉燦虎,金道云

丘腦切開術治療帕金森病48例臨床療效分析 于加省,李勇杰

小腦幕腦膜瘤的顯微外科治療 諸葛啟釧,吳近森,吳哲褒,葉盛,瞿宣興

蝶竇囊腫神經外科的診斷治療 沙成,楊玉明,王長春,謝紅雯,劉樹山

硬腦膜轉移性癌病繼發硬腦膜下血腫 賈成武,王仁春,于春永,賴杰宇,孫永安

顱內原發性多發腫瘤7例報告 郭韜史,文化,辛海英

經翼點入路手術治療垂體腺瘤36例報告 范磊,張劍寧,呂韶民,劉澤云

遲發性硬膜下積液的臨床治療 潘昕,李中林,劉勇,倪鳴山

腦磁圖的工作原理、研究進展與臨床應用 喻廉,傅先明

現代癲癇外科的癲癇源定位進展 劉智良,徐如祥

經皮穿刺微球囊壓迫治療三叉神經痛 馬逸,李巖峰,史萬超

腦動靜脈畸形的伽瑪刀治療 楊冰,陳銜城,吳勁松,潘力,戴嘉中,王濱江,張衛軍

神經導航注冊準確性的實驗研究 杜固宏,周良輔,毛穎

微創腦血腫穿刺抽吸術治療腦出血 畢尚青,周懷根

斜坡顯微解剖和顳肌瓣重建斜坡硬膜初探 黃安煬,劉運生,莫大鵬

人胚中腦神經干細胞增殖能力的研究 李慶國,梁鵬,武俏麗,高光強,林志國,劉恩重,戴欽舜

人腦膠質瘤PTEN基因變異的研究 楊衛忠,王銳,石松生,倪天瑞

10例海綿竇動靜脈瘺的外科治療 許培源,付林,朱強,張祖勇,陳鋒,江林涌,杜權

腦干血腫的立體定向治療 崔志強,孟慶芬,王占祥,修波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松果體區腫瘤12例近期療效觀察 趙賢軍,張永權,劉文力

外傷性遲發性顱內血腫的首次CT特征 陳勁松,楊柯,田少斌,庹秀均,郭義雄,盧亦成

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療腦室出血的臨床分析研究 馬玉德,張世忠,魏書航,安中華

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1例報告 張新中,楊瑞民,王利軍,王大明

立體定向微創術及亞低溫治療急性顱內血腫的臨床觀察 成力偉,田達,葉碎林,張誠,張學磊,王偉明,金一勤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療效的臨床分析 馮智君

頸段硬脊膜外血管畸形1例報告 寧東虎,孫之洞,仝海波

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療自發性腦室出血 劉明,王樹新,劉啟峰,劉玉河,胡泉

CT定位血腫碎吸溶解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 楊光

兒童手汗癥的微侵襲療法 高明見

Google與Guidebeam 劉恩重

腦膠質瘤樹突狀細胞疫苗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林健,王偉民,徐如祥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的作用機制 鐘強,于新,劉宗惠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顱內脊索瘤 郭韜,史文化,趙玉卿,侯艷麗

經鼻孔內鏡下鞍區及鞍下手術(附26例報告) 馬進顯,羅杰,焦政安,宋玉,胡成旺,及時雨,靳棟梁,龔秀娥

頸椎前側方入路微創手術治療頸椎病5例 許雍耿,張雪明,丁培民,董偉毅,陳功,李蓉

經針穿刺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 張文彬,王獻清,閆長祥,張忠,張福生

脊柱后路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初步報告 張恭遜,鄧勇,郭濤,陳登俊,周秀華,楊誠

腦內多發性膿腫立體定向穿刺引流術1例報告 胡家正,呂明學,徐義富,蔣永明,陶寧,林愛國,呂長興

核素顯像監測腦室-腹腔分流管 秦利萍,朱虹,常林鳳,李曉紅

應用電視內鏡顱-鼻聯合入路切除大型顱底溝通瘤2例報告 魏麟,張慶林,張大良,胡永生,華嶧紅,李忠亮,畢建海

外傷性頸內動脈假性動脈瘤致反復鼻衄的診斷及血管內治療2例報告 戴琳孫,何理盛,肖文惠,楊勁松

顯微手術治療顱內蛛網膜囊腫(附32例報告) 鄭虎林,張劍寧,李軍,高建忠,郝東寧,劉彥西,車震

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分析 寧東虎,秦麗艷,黃彥聲,朱俊荷

上矢狀竇血栓的外科治療(附4例報告) 崔建軍,藺志清

經眉弓入路顯微手術夾閉前交通動脈瘤1例報告 張榮偉,袁紹紀,張洪俊,陳世文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婁曉輝,張亞卓

經巖骨后部入路在巖斜區病變手術中的應用 梁樹立,漆松濤,彭林,李安民

神經外科術中腦保護技術淺談-手術操作與腦保護(二) 王向宇,王偉民

第4篇

關鍵詞: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349-02

近年來,神經外科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的遞增,且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嚴重退化,抗病免疫系統功能的降低,神經外科老年患者越來越成為神經外科疾病的主要人群。神經外科疾病常常伴隨呼吸、消化、內分泌、循環等多個系統疾病,是一項臨床護理工作重大的疾病,對常見的護理方法進行分析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調查研究的患者有80例,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平均年齡為68歲。顱內血管性病變患者15例,顱內腫瘤患者8例,腦外傷患者12例,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5例,伴隨高血壓疾病的患者有11例,伴隨糖尿病疾病的患者有9例,伴隨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患者有4例,肺功能不全患者有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有1例,患者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有9例,患有慢性腎炎的患者有4例。

1.2臨床特點

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協調能力差,自主防御能力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低下,反應遲鈍,對突發事件難以掌控,顱腦損傷具有疊加性,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高,且存在很高的死亡率,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動比較特殊,難以掌握他們的臨床心理狀態。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萎縮的腦組織彈性較差,容易導致腦組織破裂出血、血管硬化,且難以控制出血量,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結果

護理方法

2.1環境護理

陌生的醫院環境、地面過干或過潮、桌椅的擺放位置、床的搖動幅度等的不適都會導致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摔傷、傷及頭部,引發病情的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要在患者住院前,強調并帶領患者熟悉醫院環境,及時的基于患者生活所需,避免患者的二次或多次傷害。

2.2疾病護理

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顱腔空間比較大,其腦皮層神經細胞可以直接較少20%-25%,腫瘤在增長擴大的過程中顱內高血壓癥狀并不明顯,會阻礙病情的準確診斷、及時治療,不明顯的臨床表現癥狀大多體現為:患者產生定向力障礙、表情淡漠、記憶力下降。如果不加以重視,會耽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要加強患者病情變化的觀察力度,細心觀察記錄,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詳細說明疾病發作的不可預知性,激發患者及患者家屬的重視程度,讓患者及患者家屬積極的參與到疾病護理工作中,對于陷入昏迷煩躁狀態的患者要進行及時的疏導,并在家屬同意的情況下,采取相應的護理救助措施。

2.3病情觀察

護理工作人員主要觀察患者的瞳孔變化、生命體征變化、頭痛嘔吐癥狀變化以及肌力變化。在觀察病情發展狀況的過程中,要實時的、連續性的判斷患者意識障礙以及無意識障礙的發展程度、瞳孔大小以及對光反應程度的變化情況、肢體肌力的活動情況等,并要特別注意患者的病情主訴,針對其變化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盡可能的保持患者的生命體征的穩定性,避免顱高壓危象,避免腦疝的發生,將詳細的患者病情主訴以及病情判斷記錄在案,在交接班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全面、客觀的承接,并與醫生進行實時的互動交流,預防病情的惡化。

2.4并發癥監測

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常常伴隨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免疫系統疾病、慢性腎炎等多種并發癥,且疾病具有疊加效應。并發癥的發作常常掩蓋神經外科疾病發作,嚴重阻礙著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加強并發癥監測,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是治療神經外科疾病的關鍵,護理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并發癥監測工作,嚴格區分開神經外科疾病與并發癥。

2.5并發癥護理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護理,減少探視,做好患者的心理調適工作,預防血壓的波動;對糖尿病患者做好飲食宣教,嚴格控制患者的攝糖量,血糖、血脂較為理想時,對其進行治療;對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的患者,進行實時的翻身、拍背、霧化、清痰等護理措施,防止并發癥影響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2.6營養支持

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牙齒松動,進食量減少,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等,這些都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強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從而加重神經外科疾病程度。因此,要重視患者的營養補給,護理工作人員要針對性的提供營養進食的輔導,且要通過靜脈補充血漿、白蛋白,全面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耐受力。

2.7心理護理

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都具有恐懼感、缺乏安全感,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他們鼓勵,多關心、陪伴、鼓勵患者,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是患者對其信任,感受到安全感,從而促進患者調整好心態,配合治療。

3、討論

做好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采用適當科學的護理方法,諸如:環境護理、疾病護理、病情觀察、并發癥監測、并發癥護理、營養支持和心理護理,嚴格把控好彼此之間的關系,真心實意的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臨床護理服務,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惡化,控制病情的發展,但是要特別注意細心觀察、記錄、事實上報,這樣才能掌握好神經外科疾病的準確診斷和最佳治療時間,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總的來說,做好神經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臨床護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以及身體健康的恢復,也可有效緩解護患矛盾,改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王巍,劉晶玉,牛運祺等.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中的護理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9):247-248.

[2] 孟曉琳.神經外科重癥病人的護理統籌規劃[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03,16(4):237-237.

[3] 張婉.腦積水合并顱骨缺損23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2,29(4):395-397.

第5篇

【關鍵詞】 神經外科;臨床護理;要點分析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因其病情復雜且多變、并發癥多、預后差,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中不僅需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而且需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立即采取有效護理措施,以此降低死亡率,提高預后質量[1]。為此,本文將回顧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鄭州市中醫院收治的58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臨床護理資料,分析其臨床護理要點,為臨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提供理論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8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齡21~85歲,平均年齡(52.6±2.3)歲;疾病分類:顱腦損傷26例,腦出血21例,顱內腫瘤術后7例,原發性腦干損傷4例。GCS評分:3~5分者17例,6~8分者41例。

1.2 方法

1.2.1 生命體征監測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常表現為持續性生命體征紊亂,為此護理人員應先監測呼吸,再依次分別監測心率、血壓、體溫。這是由于呼吸及循環的穩定是患者順利康復的最基本條件,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的呼吸節奏和深度,如顱內壓增高時呼吸減慢15次,則應逐一排查是否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消化道出血等情況發生;血壓是反應循環系統及顱內壓變化的指標,體溫過高是由于腦組織損傷造成的中樞性高熱,或是由于顱腦術后發生顱內或傷口感染引起的不規則熱;體溫過低,可能是由于低溫環境、藥物中毒、重度營養不良、極度衰竭的患者;若患者血壓持續升高,且脈搏慢而有力,心率較低,呼吸深慢,常提示顱內壓升高;若血壓較低,心率低,呼吸快且不規則,提示腦干功能衰竭;若血壓持續性保持較高水平,易發生腦血管破裂。為此護理人員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必要時給予氣管切開,合理應用降壓藥,以保障呼吸、心率及血壓平穩;采用冰枕、降溫毯等方式降低高熱體溫,保護腦組織,減輕腦水腫[2]。

1.2.2 意識觀察 意識改變是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的重要指標之一,護理人員可對患者意識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并根據GCS評分法評價意識障礙程度,以此分析病情變化及預后質量。通過評估有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和肢體運動進行GCS評分,昏迷程度越重者的昏迷指數評分越低,其中清醒GCS評分>14分,運動、睜眼及語言均正常;輕度昏迷GCS評分13~14分,精神倦怠,被喚醒后可正確回答問題;中度昏迷GCS評分9~12分,經疼痛刺激后可睜眼,有角膜反應,有咳嗽及吞咽反應,但不能正確回答所提問的問題,檢查是不配合;深度昏迷GCS評分3~8分,意識、瞳孔對光及經刺激后均無反應[3]。

1.2.3 瞳孔變化觀察 觀察瞳孔變化,有助于對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循環衰竭患者病情變化的判斷,及對顱內損傷部位判定,可發現病情進展的先兆,如早期腦疝,先有短暫時間瞳孔縮小,繼而患側瞳孔中度增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對側正常;中期腦疝,患側瞳孔散大固定,對側瞳孔中度增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晚期腦疝,兩側瞳孔散大固定。為此,臨床通過觀察瞳孔變化后,判斷病情變化及時給予治療。觀察方法:①可觀察瞳孔對光的反應,分開眼瞼露出眼球后,仔細觀察瞳孔的大小、形狀、兩側是否對稱,用手電筒照射瞳孔,重危、昏迷患者對光反應遲鈍;②觀察瞳孔大小,正常瞳孔直徑2~4 mm,若兩側瞳孔散大提示顱腦外傷、顱內壓增高、藥物影響及瀕死狀態,若兩側瞳孔不等大,常提示有顱內病變[4]。

1.2.4 并發癥護理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易發生并發癥,如泌尿系統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等,嚴重的并發癥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的同時,應積極預防并發癥,嚴格遵循“嚴格防控持續觀察發現異常確認并發癥積極防治”的防治原則,及時發現并積極處理防控。

1.2.5 肢體運動和感覺功能護理 觀察患者肢體運動和感覺功能有無異常,并聯合其他觀察結果對病情進行綜合分析,與此同時,保持患肢處于功能位,及時給予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被動鍛煉,預防長期臥床致使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康復護理中可先由大關節到小關節進行活動,運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待患者病情好轉后,應協助并鼓勵患者主動功能鍛煉,以此促進患肢肌力及關節功能恢復。

1.2.6 其他基礎護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嘔吐物,有助于保障心率、血壓等臨床觀察指標穩定;②定期排痰,預防排痰不暢引起肺部感染;③加強壓瘡護理,每隔1 h為患者翻身,按摩受壓部位,并保持皮膚干燥清潔;④保障營養,預防發生嚴重營養不良,禁食期間可靜注白蛋白、氨基酸等營養劑,對清醒但不能飲食者可留置胃管鼻飼,對胃腸道黏膜出血者遵醫囑靜注止血藥等藥物后,待停止出血后在以流質飲食開始補充營養,對能進食者,保障各種營養膳食的供給,促進康復;⑤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因病情危重,常增加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易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為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消除心理負擔,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治療和護理[5]。

2 結果

3 討論

由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病情復雜且多變,需要綜合治療和細致的護理干預,以此及時發現病情變化,預防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提高預后質量。

本文研究中,對58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開展細致的護理干預,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采用心電監護儀24 h動態監測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壓等重要指標,并觀察患者的體溫、意識狀態、瞳孔變化、肢體活動改變等,并積極預防神經外科重癥并發癥,保障營養,預防發生嚴重營養不良,并給予心理支持,使患者主動接受治療和護理,同時,早期肢體運動和感覺功能康復訓練,提高康復后的生活質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58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經綜合治療和護理后,總有效率為91.38%,并發癥發病率為5.17%。

綜上所述,加強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有助于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對降低死亡率,改善預后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馬君.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醫學信息,2012,25(11):144145.

[2] 楊菁.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護理方法分析.醫學信息(下旬刊),2010,23(11):204205.

[3] 婁燕,張愛萍.神經外科重癥室的護理管理.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2):205205.

第6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谱o士;神經外科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71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54-02

隨著神經外科醫學的不斷發展和手術區域的持續擴大,xu9yao的手術設備更加復雜,微創顯微等技術不斷更新[1],不但對手術者提出了更好的專業要求,而且更加需要先進的設備和護理專業化制度,既改善了護理水平,又得到了患者和醫生的雙重認可。我院設置神經外科??谱o士的實踐情況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現有手術室護士39名,其中主管護師15名,護師14名,護士10名。手術間共有9個。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共進行神經外科手術321臺次,其中擇期手術141臺次,急診手術181臺次。對神經外交額手術室設置??谱o士以后,2010年10月至1011年3月共進行手術352臺次,包括擇期手術190臺次和急診手術162臺次。

1.2方法

1.2.1人員配置在研究相關資料[2]并與我院手術室實際情況相結合以后,我們選拔神經外科手術專科組長1名,專科護士2名和輪轉組員3名。從而形成??平M金字塔形的人才團隊,把組長訓練成為科組的學科帶頭人,確保??平M健康的運行和發展。出于手術需要,各科??平M固定,專科護士1年輪換一次,護士每4個月輪換一次。

1.2.2人員職責在神經外科手術的要求和相關研究的基礎上[3]院里和醫生一起研究并制定了相關護理制度,明確每名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任務。

1.2.2.1專科組長的職責①在護士長的指導下,確立本組護士的培養目標和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②把握專科手術的特點和發展方向,有力的支持醫生完成手術任務,工作態度嚴肅認真,責任心強;③作為本組的學科帶頭人,積極主動參加相關學術會議,了解當前神經外科的最新動態,并帶動本組人員進行學習;④對手術需要植入人體的物品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⑤對貴重的精密儀器定期維護和保養,做好特殊物品的領取和準備工作;⑥主動參加對一些新型手術、疑難手術和復雜手術的組織工作,確保儀器設備出于最佳狀態;⑦定期進行組內業務討論會,討論和解決組內存在的復雜問題。

1.2.2.2神經外科??平M員職責①在組長的領導下,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②熟練恩恩配合神經外科手術的進行;③神經外科手術的基恩知識扎實,能夠得心應手的使用相關手術設備和器械;④訪問擇期手術的患者,做好前期的手術評估和對患者的心理輔導工作,術后對患者進行意見調查并向組長報告;⑤勇于參加各種疑難手術和新型手術探索。

1.2.3護理培訓對神經外科護理人員的知識培訓主要通過自學和專家講座兩種形式來完成,定期由技術人員教授精密儀器的維護和保養,組織護理人員交流學習新得和工作經驗,討論在學習和工作中碰到的各類問題,并成為工作規范[4]。每2個月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

1.3效果評價手術醫生和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均大幅的提高,同時用準備時間等對急診搶救的效率進行評價。

1.4統計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寫x2檢驗。

2效果

2.2手術醫生和患者的滿意度見表2。

3討論

3.1護理質量的提高我們實行手術室神經外科??谱o士制度以后,對護士經常培訓、考核,使她進一步掌握了精密儀器的使用方法。在急診中能為醫生提供快捷有效的配合,為患者搶救贏得了時間,大為縮短急診開顱手術的時間,保障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對患者的意見進行反饋,針對問題及時改進,促使護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3.2??谱o士制度有力的保證了和諧的醫患關系手術室護理人員可以有時間和精力接受和學習前沿知識,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從而也提高了整體的護理水平。手術醫生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明顯提高,和患者的溝通也有利于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

3.3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醫療護理的發展方向毫無疑問,??谱o理工作是當今醫療發展的方向。在相關研究資料與我院實際情況相結合以后,我們建立了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護士制度,對護理技術的發展氣到了明顯作用。手術醫生和患者歲護理滿意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是一項值得推廣和借鑒的制度

參考文獻

[1]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治療現狀:在不斷進去中輝煌[J].醫學研究,200837(8:1-2.

[2]金海,吳龍仁.我國臨床護理發展趨勢[J].護理管理,2008,8(1:1-3.

第7篇

【關鍵詞】神經外科;護理;危險因素;預防

神經外科是外科學中的一個分支,是在外科學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的基礎上,應用獨特的神經外科學研究方法,研究人體神經系統,如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與之相關的附屬機構,如顱骨、頭皮、腦血管腦膜等結構的損傷、炎癥、腫瘤、畸形和某些遺傳代謝障礙或功能紊亂疾病,如:癲癇、帕金森病、神經痛等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并探索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技術的一門高、精、尖學科。近年來,我國神經外科患者不斷增多,加大了現代化醫療事業工作難度,對神經外科患者進行護理有著重大意義。此次研究是根據本院2010年至2013年期間神經外科護理資料,分析護理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一些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神經外科護理中的危險因素

1.1護理人員方面的因素

由于神經外科患者的特殊性,這就要求了護理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素質和較強責任心,近年來,神經外科患者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加大了護理工作的難度,面對大量的神經外科患者,護理人員不足,不能做到全方位的護理工作,有時候會出現一些錯誤,工作起來有點手忙腳亂,不能全方面的照顧到患者的情緒,使得患者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患者的健康 [1]。

1.2科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許多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改善,其主要是由于神經外科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針對工作優秀的不能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護理考評制度以及責任制度不全面,影響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使得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表現差,造成護理風險存在。

1.3醫療設施不齊全

在神經外科患者所需要用到的醫療設備設施還不夠齊全,造成護理人員在護理的時候,不能有效的保障護理質量,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不利。同時在目前患者所使用的醫療設備中,這些設備長時間使用后設備的生命周期會縮短,再加上得不到及時的維護,在碰到臨床緊急情況下,設備無法正常使用,從而使得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影響患者的健康。

2.神經外科護理中風險因素的預防措施

2.1加強護理人才的培養

護理工作是一項特殊的職業,對于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來說,護理人員必須做到愛崗敬業、一視同仁,對病人要有耐心、愛心、責任心,具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作為一名護理人員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加強自身修養,在工作中不要帶感情因素。善于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豐富的情感。要善于通過自己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內心情感鼓舞病人以增進護患之間的情感交流,取得病人主動積極的配合[2]。加強護理人才的培養,滿足現代化護理工作的需要,同時加大專業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工作中擺正自己的態度,從而保證護理質量。同時護理人員還要不斷的更新自身的護理理念,不斷學習護理知識,提升護理水平,從而減少護理過程中的風險。

2.2健全科室管理制度

針對神經外科科室制度問題,首先要建立適當的獎勵機制,在護理工作人員中形成必要的競爭,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障護理工作質量,其次要落實責任制,神經外科的風險是很高的,各種突發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對于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落實責任制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在護理工作中保障護理質量,從而促進患者健康。

2.3加大投資力度,做好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

針對神經外科患者設備不足,設施不齊全,醫院要加大投資力度,完善醫療設施,為神經外科護理工作提供保障[3]。同時還要加強這些設備的維修工作,定時的對設備進行檢修,保障設備性能,滿足護理工作的需要,促進患者的健康。

2.4加強心理護理

針對神經外科患者,護理人員要用熱情飽滿的心態投入到工作當中,向患者介紹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消除其憂郁心情,介紹神經外科新進展,讓患者寄有希望,術前請手術醫師講解手術過程的可靠性、安全性,術后或監護室時,介紹有關醫療儀器及環境設施的作用,幫助患者消除恐懼、焦慮情緒,促進患者的健康。

3.結語

近年來,神經外科患者以上升的趨勢在發展,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中,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針對神經外科患者護理工作,保障護理質量既是促進患者健康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現代化醫療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此次研究中,根據本院近年來的神經外科護理資料中可以看出,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當中,護理工作人員服務水平差,專業水平低,缺乏責任心以及積極性,再加上科室管理制度不到位,使得護理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風險,為了減小風險的存在,就必須針對存在的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從而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健康。

【參考文獻】

[1]高麗娟,李藝魏,馬麗娜.強化神經外科基礎護理工作的實踐提高護理質量[J].中國傷殘醫學,2012,10(12):10―11.

第8篇

神經外科是醫院的高風險科室,專業性強,疾病種類復雜,病情變化急劇。近年來,隨著神經外科領域的擴大,高精技術的應用,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我們針對神經外科的護理難點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對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護理難點

1.1病人危、急、重,病情變化快 顱腦損傷及腦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病人入院時常處于昏迷狀態,病情變化急劇,因此病情變化在神經外科就顯得尤為重要。

1.2置管護理多,工作強度大 在神經外科工作的護士都知道神經外科病人有“三多”。即:昏迷病人多、置管護理多、基礎護理多。護士每日忙于大量的翻身、吸痰、鼻飼、口腔護理及留置尿管的護理;霧化吸入,氣管切開護理,腦室引流管護理;就目前而言,護士工作量大而人員編制少,護理工作因繁忙而工作不到位。

1.3陪護探視多,病區管理難 神經外科患者發病急,突發事件多,陪護探視多,基層醫院家屬自帶物品多,給病人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

1.4家屬對患者治愈抱有期望值過大,醫生及護士解釋不到位,護理糾紛多,給護理人員帶來了心理壓力及損失,容易挫傷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1.5神經外科專業性強,學科發展迅速,對護理人員知識面和配合各項新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 解決對策

2.1做好基礎搶救,快速建立急救措施:①打開氣道;②人工呼吸;③人工循環。

2.2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瞳孔、意識的變化,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加重或由于極度的煩躁不安突然轉入昏迷,瞳孔發生改變,顱腦手術后的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現昏迷都應引起警覺,通知醫生及時處置。

2.3應注意病人有無定位體征及病理特征,有無耳鼻腦脊液漏,有無伴有其他臟器損傷,如血壓急劇下降應注意有無肝脾破裂及骨盆骨折等合并征。

2.4醫院領導要對神經外科的護理風險有充分的預見性,合理配置編制,尤其我院實行的“夯實基礎護理”,使我科病床護士比例,由以前的1∶0.3增加到現在的1∶0.5,使護士有充足的人手和時間做好基礎護理,也避免了因家屬看護不當而致導管脫落等意外事件的發生。把以前交給由家屬做的翻身、鼻飼工作都由護理人員自己動手,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得到了家屬的好評。

2.5醫院在病區設專門人員,限制探視,規定探視時間,發放危重癥患者陪護證,限制過多人員進入病區,保持病房安靜,使正常治療及操作順利進行。

2.6由于編制到位,保證了責任護士的數量,實行小組護理,加大了宣教及健康教育的力度,配備了陪護躺椅,家屬減少了自帶物品,使患者真正認識到環境對病人康復的影響。

2.7神經外科病死率、病殘率高,護士應協助醫生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情況,或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及費用問題,取得家屬的理解。

2.8每張病床都有固定護理人員,負責病人的健康教育時,主動與病人及家屬溝通。提高自身素質,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務,減少護患糾紛,從而減輕因糾紛而給自己帶來的痛苦。

2.9護理人員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改變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新進設備管理人員要及時組織人員學習、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具備發生故障的應急處理能力,以保證安全使用。神經外科護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及精湛的專業技術,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遇事沉著冷靜,加強重癥護理,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高效。

第9篇

探究流程優化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隨機選取2014-01~2016-01我院的神經外科護理單元作為研究對象,并于2015年1月起進行流程優化護理,實施護理一年后根據我院護理考核的正常指標包括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患者滿意程度等對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并與未實施前進行比較。結果:相較于2014年采取的護理方法,2015年采用了流程優化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患者滿意度、護理安全、消毒隔離、病房管理等各個指標評分均高于2014年,兩年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流程優化的護理方式對提高神經外科護理單元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安全等各項指標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流程優化;神經外科;應用

神經外科是近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全新學科,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1]。神經外科主要治療外科功能性疾病,例如腦血管疾病、顱腦損傷、脊髓疾病以及其他神經外科手術,這些疾病的特點是并發癥多、容易發生且發生后比較嚴重,為治療帶來一系列的困難[2]。因此,神經外科治療后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應高度重視。本文隨機選取2014-01~2016-01我院收治的神經外科護理單元作為研究對象,并于2015年1月起進行流程優化護理,實施護理一年后根據我院護理考核的正常指標對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01~2016-01我院的神經外科護理單元作為研究對象。2014-01~2015-01,我院有30例神經外科護理人員,16例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0~42歲,平均(25.73±3.15)歲,其中有主管護師4例,護師4例,護士長8例;2015-01~2016-01,我院有28例神經外科護理人員,13例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2~45歲,平均(26.35±3.21)歲,其中有主管護師2例,護師3例,護士長8例,這兩年期間我院神經外科護理人員的數量、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由神經外科護理部組織護理人員、醫生、自愿參與的患者代表,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護理考核的正常指標包括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為出發點,就目前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有:護理組班次分派不合理、各崗位職責模糊不清、人員技術力量搭配不合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天差地別、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差別較大等。針對上述發現的問題,通過征求各方意見、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探討處理措施。對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制定標準的操作規程,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以3個月為期試行,試行通過后以書面的規章制度形式要求各護理人員[3]。具體的改進措施有:(1)按照年齡、經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分班,力求每班的技術力量差別不大;(2)明確每班的職責;(3)采取連續性排班模式;(4)每班護士交接工作需由患者或者家屬簽字,對本班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5)每周指定一天為學習日,對新來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以及所有的護理人員交流護理心得[4]。

1.3評價指標

實施護理一年后根據我院護理考核的正常指標包括護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離、患者滿意程度等對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處理所得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來表示,檢驗方法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或者n表示,檢驗方法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4年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2015年采用了流程優化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相較于2014年的護理效果,2015年患者滿意度、護理安全、消毒隔離、病房管理等各個指標評分均優于2014年,兩年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復雜、危險且反復,良好的護理能夠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安全,因此,在神經外科的治療過程中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極高。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中,護士與患者的接觸最多,其業務流程的合理與否、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與護理滿意度。在現有技術與資源的基礎上,優化護理工作流程、提升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效率、增加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是目前臨床最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6]。在醫院的治療與管理過程中,應充分的利用醫院現有的醫療與人力資源,對護理工作流程進行優化。例如隨著科技的進步,臨床新業務不斷拓展,護理工作量急劇增大,急診病人多,加之晚上患者的病情突變,一人值夜班,手忙腳亂影響搶救,早晨交接班與護理花費的時間久,后續的任務難以按時完成,影響醫囑的有效性,護理過程中以完成任務為目標,缺乏責任心與耐心,剛剛上崗的護理人員經驗不足,難以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性等。采取連續性的排班模式,可以對每班的職責按照患者的需求進行優化,合理分配護理人員,保證工作量的均衡性和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滿意度。設計合理的護理流程,是護理工作以患者為中心全方位的開展,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7]。在本項研究中,2014年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2015年采用流程優化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相較于2014年的護理效果,2015年患者滿意度、護理安全、消毒隔離、病房管理等各個指標評分均優于2014年,兩年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采用流程優化的護理方式對提高神經外科護理單元的護理滿意度、護理安全等各項指標效果顯著,使護理工作有序的進行,提高護理效率,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翠平,鐘彩英,李麗文,等.流程優化在神經外科護理單元中的應用體會[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6:2428-2429

[2]王桂芝,管敏.流程優化在神經外科護理單元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1,13:47

[3]彭文翠.流程優化在神經外科護理單元中的應用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290-291

[4]謝麗.淺談在神經外科護理單元中進行流程優化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5,3:91-92

[5]陳會芳,陳靜.標準化溝通方式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轉出交接流程優化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5,7:143-144

[6]趙春玲.單元流程優化護理對提高神經外科護理質量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4631-4632

第10篇

護理后果是當前護理學研究的課題之一,隨著近年來衛生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衛生服務系統已在規模、形式、管理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發生了質的改變。首先,注重最佳的效/價比;其次,要求在同樣的成本下獲得最優質的服務;第三,對護理質量有了更高的標準。因此,護理后果成為護理學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1] 。在國外,出現了各專科的護理后果的測量、管理、評價的研究實踐活動,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國內,有部分護理專科正在探討、實踐護理后果的管理,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臨床實踐中,護理后果的好壞,體現了護理價值的高低 [2] 。故護士必須認真注意護理后果這個問題。而護理后果的確定也在不斷改變。80年代前,主要是主觀判斷的,而不是通過科學測量來確定的 [3] 。而現在,護理后果的確定是復雜多變的,要想達到一個理想的護理后果,首先,要從護理后果的研究開始,對后果的測量、管理、評價、循環推進,不斷完善,達到改善和提高護理后果的目的。

由于神經外科專業的特殊性,疾病的治愈標準與病人的心理康復標準有一定的差距,護理后果的測量和評價有極大的難度。因此,要按照一定的目標實施護理,達到預期的護理后果,后果管理就尤為重要,它決定著護理后果的質量。后果管理也隨神經外科專業和護理專業的發展、變化而變化,而標準的后果測量、管理及評價指標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推出和更新,為達到最佳的護理后果提供了條件。

1 ??铺攸c

近10年來,神經外科護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神經外科病房硬件設施落后,環境管理跟不上,長期臥床,昏迷病人多,并發癥也多,如:褥瘡、肺炎、營養低下和肢體攣縮等時有發生。因此,病人住院時間長,護理工作量大,家庭和社會負擔重,對病人的康復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近幾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谱o理技術也相應增強,監護設備的不斷更新,病房設施逐步改善,護理體制亦由功能制護理到整體護理,護理模式的轉變對神經外科病人實施全程護理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殘率,減少了并發癥,縮短了住院時間,節約了衛生資源,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于是,醫生、病人、家屬以及社會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對護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要求護士既要有精湛的??谱o理技術和湛深的理論知識,又要有很強的管理能力。使病人從入院、檢查、治療、手術到出院的服務工作和健康教育更加細致、周到、及時、全面。針對這些發展需求,促使護理管理部門必須采取新的護理管理方案來促進護理后果的改善 [4] 。

2 管理策略

一個科學、全面的護理計劃制定,并能完整地實施,可以直接促進病人的康復程度。一個優良的管理策略,并能及時實行,可以大大提高護理質量。

 2.1 建產規范化病房 神經外科的病人應該相對按病種分區收容。如顱腦外傷、顱內腫瘤、神經功能性疾病、腦血管疾病等。同時也要相對按病情的輕重程度分區,如術前準備、術后復蘇、重癥監護、功能康復等。護理人員也應隨之相對固定,進行專科的專業化培訓,使他們專而又專,便于護理后果的管理和監控 [5] 。

2.2 培訓神經外科護理專家 [6] 普通注冊護士,在通過3~5年的神經外科臨床實踐及??婆嘤柡?,能完成難度較高的專職工作,再通過接受高等護理教育,不斷完善更新知識,然后回到臨床直接參與護理活動和護理研究。通過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反復培訓方法,使她們具有湛深的護理理論知識和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術,通過考核、評審、選拔出一批神經外科護理專家,主動參與護理管理,為后果管理增加力度。當然,經過這樣一個過程的培訓,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護理專家的,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達到高層次的護理實踐要求,從而成為護理專家 [5,7] 。因此,護理專家的培訓,在后果管理中十分重要。

2.3 擴展護士繼續教育的內容 根據對護士基礎和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再對她們進行??铺囟ㄕn程的培訓,包括護理后果管理知識的學習。同時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知識講座,如立體定向技術、介入治療技術、神經導航技術等,使護士在神經外科專業護理方面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并能勝任神經外科所有類型疾病的護理 [8] 。

2.4 發展多科合作護理 它由神經內、外科,矯形外科,呼吸科,營養科,康復理療科等護理人員組成,最好還要有1~2名醫師參加指導。多科合作護理組的職能是檢查護理程序的實施,測定護理后果,確保護理質量。它還能幫助分析影響神經外科病人護理后果的因素,提出護理建議,總結護理經驗,提高后果管理的質量。

2.5 實行標準化護理 標準化護理是整體護理模式的具體體現,后果管理者要研究和發展神經外科病人的標準化護理。目前,整體護理模式已在各大醫院普遍開展,標準化護理程序和護理措施已在多個神經外科??茖嵤驯唤^大多數護理人員和管理者所接受,并得到了??漆t師的支持和協助。標準化護理是提高護理后果質量的重要保證。

2.6 建立護理后果管理的數據庫 由多科合作護理組和管理者對病人的住院時間、經濟消耗、護理質量、康復程度、工作人員和病人滿意度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選擇和歸納,并測量其在護理過程中所占比重,將這些數據通過計算機處理,建立病人護理后果測量、管理系統,來完善護理后果的管理?,F在美國已有醫院研究、開發了矯形外科病人后果的數據庫 [9] ,它對其他專科的后果管理同樣有著指導作用。

2.7 重視護理后果的管理 護理后果的管理是護理管理的內容之一,重點是開發、研討神經外科護理后果的測量、評價標準等實施方案,它包括發展多科合作護理,以及使用現代護理方法學對人員、物資、經費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從而增強后果管理的效果。

總之,在醫療實踐服務活動中,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來監督和指導,使之達到理想的護理后果。

 參考文獻

1 黃津芳,畢娜,胡學君,等.美國護理結果管理研究進展.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8):347-350.

2 prevost s.nurs clin north am,1997,32(3):71.

3 strickland ol.nurs clin north am,1997,32(3):495.4 brooton d,naylor md.image,1995,27:2.

5 李亞潔.重組專業知識結構,維護護理專業獨立性.南方護理學 報,2001,8(1):2.

6 王蓓,周立.美國臨床護理專家發展現狀.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6):249-251.

7 葛銘.如何成為臨床護理專家.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1):17.

第11篇

【關鍵詞】 神經外科; 重癥患者; 院內感染; 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4-0103-03

doi:10.14033/ki.cfmr.2016.4.057

神經外科常見疾病包括顱腦畸形、高血壓性腦出血、顱內腫瘤以及顱腦損傷等,通常來說具有發病急、病情兇險且死亡率極高的特點[1]。患者入院后應及時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術后仍需在患者顱腦內留置創腔引流管或者腦室引流管等,除此之外,整個過程中還涉及到留置導尿管、深靜脈置管以及胃管等諸多侵入性操作,再加上患者需長時間臥床休養,其機體各項抵抗力均顯著下降,繼而便會較易發生院內感染。因此,強化護理服務質量、提高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落實無菌觀念,在術前、術后以及臨床護理工作中,強化積極、全面的護理干預,對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72例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護理方法的不同作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觀察組(n=36)和對照組(n=36),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齡27~58歲,平均(40.1±2.7)歲;

手術類型:開顱夾閉術7例,開顱血腫術5例,顱腦外傷

13例,椎管腫瘤術11例。觀察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齡25~60歲,平均(42.1±2.5)歲;手術類型:開顱夾閉術8例,開顱血腫術3例,顱腦外傷15例,椎管腫瘤術1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對照組患者神經外科常規方法護理,主要內容包括:護理工作者指導患者進行合理、適當的功能鍛煉及飲食調節,以及病癥的常規護理,必要的心理輔導干預。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患者加強全面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2.1 落實無菌操作 在實施護理操作的同時,嚴格落實無菌操作,保證依據相關護理操作規程實施護理工作,避免由于任何不當的操作而誘發醫源性感染。所有可能會使用到的醫療器械均應嚴格依據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消毒、殺菌處理,避免誘發感染;嚴格掌握呼吸機適應證,對使用到呼吸機的患者定期進行呼吸機管道的更換,防止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做好床邊隔離、手衛生,最大限度的控制交叉感染。

1.2.2.2 控制引流管留置時間 加強對各個引流管的時間控制,對患者的拔管指征進行密切觀察。一般來說,腦室引流時間應盡量控制在7 d以內,對于創腔引流來說,則應在術后的3 d或者4 d內拔出;做好其他引流管的嚴格管理,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盡量及早拔管,應注意每天1次進行對無菌引流袋的更換,最大限度上降低感染的發生率。

1.2.2.3 強化ICU管理 從根本上落實消毒隔離,對感染者應提倡并實施隔離制度,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實施細菌學控制,從根本上保證病房的衛生學指標符合相關標準。除此之外,還應嚴格限制探視的人數、探視時間,切忌在任何護理工作中有患者家屬的參與。定期做好空氣培養,對醫院病菌的分布情況加以全面了解,為針對性的實施消毒殺菌制度、護理干預舉措提供有效的前提基礎,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1.2.2.4 做好患者呼吸道護理 對涉及到氣管切開的患者來說,尤其要注意落實無菌操作,動作緩慢、輕柔,每一項器械必須要做好嚴格、全面的消毒劑殺菌工作,吸痰管必須是專用的一次性吸痰管,采用負壓吸引器及時、正確的進行吸痰工作,痰多者應做痰培養與藥敏實驗,依據藥敏試驗的結果正確指導臨床用藥,這樣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對鼻飼者來說,應在痰液徹底吸除干凈之后再實施鼻飼,將床頭調高至35°~45°;鼻飼結束之后,應在半小時內維持患者半臥位,之后再輔助其恢復,避免由于過低而導致食物逆流,繼而誘發誤吸;就機械通氣患者來說,應采取半臥位,加強對其的口腔護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炎癥發生;按時予以叩背或者是采用排痰儀,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予以霧化吸入,避免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感染體征,意識、瞳孔及液體出入量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有疑似感染者,需盡快留取標本,并進行細菌培養、藥敏實驗,為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奠定基礎,控制感染的發生。

1.2.2.5 及飲食護理 由于神經外科患者手術治療后一般均會陷入昏迷,應予以患者舒適,肢體處放在功能位,定時給患者翻身,避免發生壓瘡。嚴格依據醫囑,予以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促進患者機體抵抗力的提高。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情況;(2)采用Barther評分法[2],評價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gl-Meyer評定量表[3],評價兩組患者運動能力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情況對比 例(%)

組別 感染發生

觀察組(n=36) 2(5.6)

對照組(n=36) 10(27.8)

字2值 11.885

P值

2.2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運動能力評分對比

觀察組生活能力、運動能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生活及運動能力評分對比 分

組別 生活能力 運動能力

觀察組(n=36) 84.1±3.2 64.3±2.1

對照組(n=36) 70.6±2.7 40.5±1.8

t值 14.420 38.482

P值

3 討論

神經外科患者通常發病急,且病情多危重、變化快,大部分情況下均會伴隨出現呼吸功能障礙或者是意識障礙等癥狀,需接受手術治療,同時手術治療后患者體內會需要留置諸多管道,這也就加大了感染發生的風險,增強了臨床護理難度。加強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護理干預,對降低其院內感染的發生、病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4]。

本次研究中,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對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生活能力、運動能力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這也進一步表明,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比較,更具針對性、系統性、計劃性與科學性,從根本上滿足了患者的護理需求,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在護理干預工作中加強護理質量控制,嚴格依照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實施護理操作,使院內感染的發生率降低到最小。同時依據患者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予以心理疏導,還能樹立患者戰勝病癥的信念。

綜上所述,加強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護理干預,可促進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利于患者盡早康復,有效控制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可作為臨床有效的護理路徑開展。

參考文獻

[1]季日峰.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院內感染的護理干預研究[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4,36(2):101-102.

[2]王麗杰.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院內感染的預防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4):94-95.

[3]楊敏靈,張文靜,侯忠芳,等.神經外科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3,26(23):214-215.

第12篇

關鍵詞:細節護理;神經外科護理;應用

神經外科收治神經系統疾病患者,而神經外科患者多為危重患者,病情變化快,需接受手術治療。在治療前后,患者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它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術后康復效果。而在實際情況中,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比較容易出現差錯,造成護患關系緊張,引發投訴事件[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外科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12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2例。觀察組有男患者32例,女患者30例;年齡為18~67歲,平均年齡(38.4±4.5)歲。對照組有男患者29例,女患者33例;年齡為20~68歲,平均年齡(39.2±4.7)歲。經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細節護理:①樹立細節護理理念。醫院組織護理人員參加細節護理培訓與講座,樹立細節護理理念,學習細節護理的方法,并定期對參加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2]。通過這種方式使護理人員樹立起系統、正確的細節護理服務理念,將細節護理落實到護理實踐當中;②護理過程中注重禮儀細節。⑴護理人員在著裝方面應整潔、統一,給患者以專業、規范的印象;⑵護理人員在接待患者時應保持微笑,主動迎接,用禮貌、熱情、親切的態度與患者交談,從輕聲關門、關燈等細節處體現出對患者的尊重與關懷[3];⑶對行動不便的患者,護理人員應主動上前提供幫助,比如攙扶患者上下樓梯、為患者倒水等;⑷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之初為其接受醫院及病房環境,并幫助患者熟悉同病室的病友,使患者能夠盡快融入新的環境[4];⑸護理人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③細化護理內容。⑴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接班的護理人員應了解每個患者的基本情況;⑵在護理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和三查三對制度,從而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⑶護理人員應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不泄露患者的個人信息,護理過程中為患者遮蓋隱私部位;⑷護理人員應認真為患者解答疑問,向患者說明護理操作的方法及目的,從而消除患者的疑慮,獲得患者的護理配合及信任;⑸護理人員每日為患者解釋收費清單,使醫院收費透明化,從而增強患者的信任度。

1.3臨床觀察 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評分調查,評分內容為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行為,評分項目包括護理技能、溝通技能、病史采集、關心患者四項。每項滿分為10分,評分越高表示越滿意。另外,觀察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感染、壓瘡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患者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干預行為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

2.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有2例(3.23%)患者發生感染,9例(14.52%)患者發生壓瘡;對照組有4例(6.45%)患者發生感染,11例(17.74%)患者發生壓瘡。觀察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和壓瘡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性(P

3 討論

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具有高風險和高強度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決定了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需要重視細節,通過完善各個護理細節使護理工作臻于完善。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細節護理的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干預行為的評分更高,而護理過程中的感染、壓瘡發生率更低。這就提示,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在細節護理的影響下,一方面,患者得到了良好的護理服務,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尊重與人文關懷,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另一方面,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得到提高,不良護理事件得以減少,護理安全性得到提高,而患者成為了直接受益者。

綜上,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余芳.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4,12(02):160-161.

[2]余琳.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3(12):278-2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深水埗区| 玉树县| 秦皇岛市| 武穴市| 福建省| 格尔木市| 双辽市| 陕西省| 亳州市| 玛纳斯县| 枣阳市| 巴东县| 家居| 虞城县| 平乡县| 惠东县| 哈密市| 巩义市| 雷山县| 客服| 滁州市| 洞头县| 广州市| 镇坪县| 灵丘县| 明星| 海兴县| 清流县| 马关县| 台中县| 怀仁县| 吴旗县| 恭城| 得荣县| 兰溪市| 河南省| 朝阳市| 盐城市| 凤城市|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