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秋冬季養生

秋冬季養生

時間:2022-09-04 02:50: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秋冬季養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秋冬季養生

第1篇

日前,烏蘭察布市旅游局主辦的“烏蘭察布市2016秋冬季旅游產品推介暨平地泉水世界啟動儀式”活動在察右前旗舉行,來自烏蘭察布市以及周邊地區北京、張家口、大同、呼和浩特等地近200家旅行社近400人參加了活動,烏蘭察布市11個旗縣市區的旅游部門及區域旅游合作部門的大同市和張家口市旅游部門也應邀參加活動。本次活動共分三部分,分別為烏蘭察布市2016秋冬季旅游產品推介會、平地泉水世界啟動儀式及旅行社踩線活動。

烏蘭察布市2016秋冬季旅游產品推介會在多蒙德豪生大酒店舉行。烏蘭察布市旅游局領導在致辭中指出,烏蘭察布市以“圍繞首都、依托首都、保障首都、得益于首都”作為發展定位,大力實施“三大開放合作戰略”,發展“四個農牧業優勢產業”,壯大“六個工業支柱產業”,培育“六個新興服務業”,構筑“六個基地”,打造“三個中心”,堅決打勝脫貧攻堅和五城聯創“兩個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祖國北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他在介紹情況時表示,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烏蘭察布夏季草原如畫、美不勝收,近在咫尺、交通便捷,是草原絲路和萬里茶道的重要節點城市,避暑之都、涼爽宜人,鮮為人知、舌尖享受,人文綿長、歷史神重,閑情逸致、宜居宜游。烏蘭察布冬季也別有風韻,景色迷人,充滿魅力。會上,平地泉水世界、集寧國際皮革城、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察哈爾火山草原等烏蘭察布秋冬季旅游景區負責人做了全面的產品推介。推介會后,與會人員參加了平地泉水世界啟動儀式并進行參觀體驗。

烏蘭察布市秋冬季旅游資源豐富多彩,這里有優質的冰雪運動資源,有以4A級集寧國際皮革城為代表的“草原皮都”特色皮草產業旅游商品資源,有華北單體最大的平地泉水世界水主題休閑樂園和世界唯一的火山泥療養生溫泉資源,有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和綏蒙革命紀念園等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有濃郁的冬捕、祭火等民俗資源,以及最為珍貴的烏大張、京蒙幫扶合作等社會資源。目前,烏蘭察布市積極開發冰雪運動資源、皮草業旅游商品資源、平地泉水世界主題休閑樂園、察哈爾火山草原、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等項目,整合串聯草原休閑、山水養生、皮草購物、溫泉養生、冰雪旅游等特色產品,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秋冬季精品旅游線路供游客參與體驗。在秋冬季期間,烏蘭察布市將陸續舉辦平地泉水世界大型休閑娛樂季、2016首屆全國重陽登高健身大會、集寧國際皮革城-新雅寶路市場開業慶典儀式、涼城岱海和霸王河冰雪嘉年華、烏大張冬泳節以及察爾湖冬捕節、蒙古族祭火節等多個大型節慶活動,民俗濃郁、五彩斑斕,讓每位游客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火紅秋冬季。

長期以來,秋冬季旅游是烏蘭察布市旅游業的短板。為了用全域旅游的理念把一季旅游變為四季旅游,烏蘭察布市緊緊抓住北京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以及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的重大機遇,依托“烏大張、京津冀”區域合作機會,加快推動旅游+的融合進程,使烏蘭察布市成為四季有風景、到處有看頭、來了不想走的廣大游客喜愛的休閑度假目的地。一是冬季旅游與建設冬奧會的協辦地、延伸區和輻射區結合起來,建設涼城縣臥佛山國際滑雪場、興和縣滑雪場等一批冬季冰雪項目,打造國際級冰雪運動基地。二是以集寧國際皮革城引進200多家雅寶路企業入駐為契機,在“草原皮都”基礎上,打造中俄蒙國際冬季旅游服務區。三是在平地泉水世界、察哈爾火山草原火山泥療等大型休閑項目的基礎上,建設臥龍山世界動物樂園、涼城岱海溫泉小鎮,打造溫泉養生、山水休閑城市。四是推進旅游與中俄蒙茶馬古道文化、草原生態文明相融合,建設集寧蒙博園、要塞主題文旅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五是利用人文民俗(冬捕、祭火)等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和特色餐飲等鄉村休閑旅游,吸引北京等周邊城市游客前來紅紅火火過大年。

第2篇

蛇酒是不存在壯陽的功效的,因為蛇主要是具有祛風定驚、殺蟲、退翳消腫、清熱解毒的功能。

在中國,食蛇始于南方,特別是廣東人歷來有秋冬季節食蛇的習俗,聞名全世界,也是季節飲食養生最好的選擇之一。正如那首流行的《食蛇進行曲》所言:“秋風起矣,三蛇肥矣,滋補其時矣。”即指進入秋冬季節是食蛇的好時候,蛇段可以打邊爐(火鍋)、椒鹽和鹵水,還有涼拌蛇皮也非常爽脆,拌著辣椒絲和芹菜吃開胃無比。民間食蛇,最負盛名的是將“三蛇”之肉煮成襲,名為“三蛇羹”。倘若是“五蛇”配合一起烹制成羹食用,其治病補體的效果更佳。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關鍵詞:秋冬季管理;栗園清理;土肥管理;合理修剪;防凍護樹

中圖分類號:S66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6-0085-02

1 引言

板栗屬殼斗科栗屬,原產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分布地域遼闊,是我國特產。板栗為堅果,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脂肪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等。被譽為“木本糧食”和“保健食品”。其木材堅硬、致密、耐水耐濕,木質優良,兼有經濟價值。

板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可在荒山、河灘大量發展。在北方地區,秋冬季是板栗形成下年產量的花芽分化始期,采果后管理是影響下年產量的關鍵因素,因此,要使板栗豐產、穩產,創造較高的經濟價值,栗樹的秋冬季管理尤為重要。

2 栗園清理

做好板栗園秋冬季清園對提高樹體的抗病蟲能力、提高來年板栗產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要先將樹枝上未落的空苞、蟲害苞皮,用竹桿擊落,然后將其清積起來與雜草一起堆放、深埋,減少害蟲的越冬場所,并可讓其腐爛分解作肥料用。②可以選擇晴好天氣的中午噴施石硫合劑,翌春再噴一次。③用生石灰1份,硫磺粉0.25份,食鹽0.1份,水6~8份調制成涂白劑,涂刷主干、主枝分叉處,防止裂皮及病蟲隱藏。

3 土肥管理

3.1 翻園

一般結合施基肥,開環形溝,深度一般在30~45cm,樹冠外宜深,樹干周圍宜淺,進行松土、除草,這樣可增加土壤氧氣,豐富土壤有機質還可疏松土質,并減少害蟲的越冬場所。注意在翻土時要結合土地梯臺的整修維護,以使土地保水保肥。

3.2 施肥

(1)施葉面肥

板栗收完以后要噴施一次葉面肥以增加葉片的生命力,使它繼續進行光合作用并吸收碳化物,積累下年開花結果所需的營養。葉面肥一般采用0.4%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要求均勻地施在葉片表面和背面上,并適宜在早晚施。

(2)施基肥

冬施基肥是栗樹采果后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每株盛果期大樹要施足基肥100~150kg,過磷酸鈣2~2.5kg,尿素1kg,復合肥1kg,施后蓋好面土,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有利根系吸收,提高栗園保水、保肥能力,達到豐產、優質。一般以施有機肥為主,配施少量的化肥,結合翻園進行。

4 果樹修剪

秋季修剪,可避免傷口附近徒長枝的萌發,合理修剪還可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對衰老病弱樹,進行枝組的回縮和重剪,可達到更新復壯的作用。對結果樹的修剪要因樹而宜,修剪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栗樹的各個部位能抽出在產量的結果母枝,能充分利用空間,盡量增加結果部位。對過密的殘弱枝、雄花枝一律疏除,培養強健的更新枝。對過旺的徒長枝,要保持疏密相當,有空間的應保留下來以使其一年后轉變為結果母枝。總體原則應做到防止樹冠的枝梢過密,保證內膛通風透光和內膛枝條的良好生長。

4.1 母枝修剪

對結果母枝的修剪芽包和抽生結果枝的部位進行,不能短截,要盡量保留枝組。對多年抽生結果枝應該進行回縮、更新。回縮一般是輪流進行,完成一棵栗樹的回縮更新需要2~4年,可既不影響產量又能使枝組更新。

4.2 盛果期修剪

對進入盛果期后的栗樹,由于其長勢茂盛,在修剪時要把病蟲枝、重疊枝、干枯枝、細弱枝、下垂枝等全部剪去。在頂端骨干枝的延長枝宜保留45cm左右短截,以促發側枝,增加結果母枝。同時還可控制樹勢過旺造成的徒長。在修剪的同時,要適當保留大枝下的徒長枝,培育成結果母枝,而對于密集的結果母枝,要適當疏去一部分,或短截一部分作為更新枝。在樹冠相接以前每平方米投影面積可保留13~15條結果母枝,樹冠相接后可保留12~14條結果母枝,枝距38~40cm左右。

4.3 幼樹修剪

對于3年以下的幼樹修剪主要目的是培養樹形,緩和樹勢,分散養分,控制旺長,促進枝組的形成。可采用開心形修剪法:第1年在1年生苗定植后離地40~50cm高處,在飽滿芽上方1cm處截干,第2年從截干后在剪口以下發生的分枝中,選擇2至3個生長健壯、分布均勻、角度適中的枝條作為培養主枝。主枝必須向外斜生,選留的主枝在50~60cm處短截,短截時注意剪口的方向,從各主枝發生的分枝中,再選留有一定間隔距離、生長強壯的分枝2~3個培養為側枝。側枝一般留在主枝的兩側,角度略大于主枝,一般經過連續3~5年的整形,樹形基本形成,以后每年培養結果母枝,使樹冠逐漸向外擴展。

5 防凍措施

加強林地管理,搞好秋冬季節防凍護樹工作,可以促進果樹的營養積累,花序分化質量提高,到了翌年春暖季節生長良好。因板栗樹大多數一到冬季就落葉,特別是在寒冷地區種植的板栗樹,容易遭受凍害,對樹體越冬十分不利。可在栗樹主干捆綁稻草,起到御寒的作用,以防止凍害。在栗樹落葉或降霜之前,進行樹盤松土鋪草,結合施足基肥,基部培土。土壤干燥時,有條件地方還要灌水,以利提高樹體抗寒能力,使之安全越冬。

參考文獻:

[1] 馮永慶.板栗栽培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

第4篇

一、秋冬季節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原因

(一)天氣涼了衣著增添了不少,給活動造成不便。

(二)運動過程中大量出汗衣服潮濕給正常的學習生活一定影響。

(三)心理因素的原因,怕冷怕疼害怕受傷,不愿意動。

二、秋冬季節參加體育活動的意義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學生一般都是坐在教室低頭彎腰學習與工作的,長期處于這種姿勢,又不參加身體鍛煉,往往會引起各種疾病。如大腦的供血不足,神經衰弱,胸腔狹窄,肌肉軟弱無力,心臟疾病等。身體鍛煉可以使心臟和胃腸都得到良好的鍛煉,使大家精力充沛,同時,身體鍛煉還是一種積極性休息,腦細胞各有分工,進行身體鍛煉時,管理肌肉活動的精神細胞處于興奮狀態,而思考問題的神經細胞則處于抑制狀態,得到很好的積極性休息。適當的體育鍛煉還可以緩解壓抑的精神狀態,使得不良的情緒得到發泄。但是,由于有些同學缺乏體育運動知識,違背了科學的鍛煉方法。鍛煉時不顧人體的生理特點,一味地追求大運動量,不按人體各器官不同的最佳發育期選擇有針對性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不注意全面發展的鍛煉,擾亂體力和腦力勞動的生物規律,運動沒有規律;不注意運動環境和運動衛生等等這些都是有礙健康的鍛煉方法,應及時糾正和避免,因為身體鍛煉是增進身體發育和增強體質,如果鍛煉方法不當,違背了人體發展規律,就會適得其反。希望同學們在鍛煉的時候能多思、多想、多問。

三、秋冬季節參加體育活動的策略

(一)必須要做準備活動

運動之前,必須要做準備活動,同時適當的減少一些厚重的衣服,避免身體升溫過快,達不到預熱的效果造成活動過程中的身體的損傷。活動過程中如果天氣不是特別的嚴寒,建議再脫掉線衣之類的衣服,對身體的散熱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減少出汗,避免潮濕貼身的衣服,讓身體感覺不舒服。活動結束之后如果立即穿上過多的衣服是不正確的舉動!因為剛剛經過劇烈的運動,身體還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體內的新陳代謝還很旺盛,體內產生大量的體熱,造成毛孔舒張,排除大量的汗液,打濕衣服,時間一長,身體逐漸冷下來之后,如不及時替換衣服,很有可能就感冒。運動過后要延遲3-5分鐘不等,要讓身體適應新的環境,這段時間要看自己把握,時間長了同樣會著涼感冒的。

(二)使用科學的呼吸方法

冬天由于天氣寒冷,運動時盡量用鼻呼吸,用鼻呼吸的好處有:(1)使冬天寒冷的空氣變得溫暖,從而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同時也可避免由于吸入過多的冷空氣而引起肚子疼;(2)使冬天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3)鼻腔的纖毛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病菌,有凈化空氣的作用。若用鼻呼吸滿足不了運動的需要,需采用口鼻并用的呼吸方法,即用鼻子和半張開的嘴同時呼吸。當用嘴呼吸時,為避免冷空氣和強氣流直接刺激咽喉,應將舌尖上翹,微微舔住上腭,使空氣從舌兩側進入口腔。如不采用科學的呼吸方法,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等疾病,也影響人體運動能力的發揮和鍛煉的效果。

(三)做好防凍措施

在寒冷的冬季進行體育鍛煉,由于肢端末梢血管和皮膚血管的收縮,流向肢體末端和皮膚的血液就會減少,使手指、腳趾及耳等處很容易被凍傷,所以要戴手套、穿棉襪、戴耳罩。衣著既要輕便,又要保暖,運動開始時要穿的暖和些,等到剛剛出汗時,適當的減去衣服,運動結束后,不要等到感到冷意時再增添衣服。

四、秋冬季節參加體育活動的方法

(一)有氧鍛煉法

有氧鍛煉法是指鍛煉者在鍛煉過程中沒有負氧的情況下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這種鍛煉方法運動負荷適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血管和呼吸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并能減少脂肪的積累(如長跑、游泳、騎自行車、健美操等)。

(二)保健養生法

我國古代流傳下很多保健養生法(如太極、氣功、導引等)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在健身強體上流傳至今,深受廣大鍛煉者的喜愛。這種鍛煉方法講究內外統一,神形兼顧,要求身體的外部活動與內在氣血運行一致,使身體與衛生保健結合。

(三)課外活動時間的鍛煉

根據人體生物鐘節律,最佳時間是下午5點鐘和接近黃昏的時間。此時,絕大多數人體力、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準確性以及適應能力均處于最佳狀態。而且,人體內的糖分也增至最高峰,進行各種健身運動時,不會產生能源代謝紊亂和器官機能運轉超負荷的現象。

(四)睡前的身體活動

第5篇

關鍵詞:核桃樹; 秋冬季管理; 冀中平原區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on how to strengthen planting technology existed in walnut, the disease-carrying insectharms management, trimming, pest control, winter col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walnut qiu dong season management and realize the walnut high quality stable, existed in the plain.

Keywords: walnut trees; Qiu dong season management; Existed in the plain

中圖分類號: S6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核桃產業是冀中平原區近年來新興的農民增收產業,但農民在傳統管理模式中輕視或忽視秋冬季管理,而難以實現豐產、穩產,從而影響到種植積極性。現將核桃秋冬季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土肥水管理

1.1土

核桃根系適宜沙壤土質,如果地塊土質偏粘應結合秋施有機肥逐步改造。夏秋之交,冀中平原地區雨量充沛,大雨后及時排水,防止長期積水造成落果、葉片黃化甚至脫落、根系腐爛。結合除草加強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土壤水分散失和根系呼吸。

1.2肥

秋施基肥:保證樹體生長和明年結果。 8月中旬—10月處于核桃根系生長活動的高峰期,已結果的樹,前期核桃果實生長消耗了大量的養分,降低了樹體的抗病能力,此時補充肥力較及時提高果樹抗病力;未結果幼樹枝條發育和已分化的花芽養份積累也需要有足夠的營養來保障。基肥以農家肥或柴草、秸稈等腐熟的有機肥為主,不低于1斤果十斤肥的標準,幼樹次之。不但可以提高土壤孔隙度,利于果園積雪保墑,還可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可提高地溫,減少根基凍害。對于2年生及其以上核桃園,宜采用環狀或溝狀施肥法。并于土壤結凍前充分灌水,不但供應核桃所需養分,利于花芽形成和養分積累,還起到修剪根系的作用,促進新根的生成。

根外追肥:減少氮肥施用、增加磷鉀肥。連綿陰雨會造成核桃樹徒長,減少氮肥、增加磷鉀肥的目的是促進枝干成熟、控制徒長。

1.3水

適當減少澆水:根據物候期以及當年天氣情況適當控水,因進入8月份應該控制徒長促進成熟,所以必須相應降低澆水次數和強度。

防止積水:地勢低洼或者定植溝比較深的,雨后及時排水,盡早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適時澆凍水:幼樹(1-4年生),澆凍水不要過晚,絕對禁止在上凍前后灌凍水,以防枝條含水量增大,導致凍害發生。若秋季干旱需澆凍水的應適當提前在10月中下旬完成。

2整形修剪

2.1整形

核桃干性強,可采用主干疏層形和自由紡錘形進行管理,秋季結合修剪進一步完成整形過程。

2.2修剪

核桃樹休眠期修剪易發生傷流而削弱樹勢,甚至造成局部枝條枯死,其修剪時期以秋季(9月上旬—10上旬)最適宜,以“秋分”節前后修剪最好,有利于傷口在當年內早愈合。無果幼樹,可提前至8月中下旬開始,成年樹在采果后的10月前后、葉片尚未變黃之前進行,注意結合不同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修剪。

幼樹修剪。幼樹階段營養旺盛,注意培養主干,留好主枝,保留輔養枝,且修剪量一次性不要太重,樹冠內枝條能均勻分布即可,以互不影響為修剪原則。細弱枝、干枯枝、病蟲枝待春季出芽后也可去除,主干上盡量少造傷疤。修剪時的大鋸口立即涂漆進行保護。保證主枝分布均勻,樹形層級分明、通透,培養成結果面積大的豐滿型樹冠。

結果樹修剪。結果樹營養生長變弱,枝條密生,郁閉度大,影響光照,需要解決通風透光與枝組培養更新問題。疏除重疊枝、背上枝、病蟲枝、干枯枝,以改善通風和光照條件,促進生長充實健壯的結果母枝和發育枝。將內膛萌生的徒長枝去弱留強,先截后放法培養枝組(第1年截去1/3,第2年分枝后去直立留平斜,培養成結果枝組),回縮生長過長、過高枝組。

3病蟲害防治

雖然核桃的病蟲害不多,但秋季表現較明顯,主要有腐爛病、潰瘍病、天牛、尺蠖、介殼蟲等,所以秋季是防治病蟲害的最佳時期。

及時摘除病果,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干枯枝,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消滅在其上越冬的黑斑病、炭疽病等病原;入冬前徹底清園,翻耕土壤消滅越冬蟲繭,并在土壤中撒敵百蟲粉30 kg/hm2,可有效殺死土壤中遺留的害蟲,減少害蟲越冬基數;秋未用刀刮除感病樹皮,涂抹100倍百菌清,可防治干腐病、潰瘍病;如樹干附著介殼蟲等害蟲,可以用鋼絲刷刷掉枝干上附著的蟲體,集中燒毀,然后涂抹石硫合劑殘渣或泥漿防護;對于天牛等蛀干害蟲采取人工捕捉和及時用藥塞蟲孔,處死蟲卵和幼蟲,結合噴40%殺蟲凈500倍液可達90%以上防治效果。

4越冬防寒

對1、2年幼樹采取必要的埋土防寒措施,具體方法有:1、直接壓倒幼樹埋土,適應于1年幼樹,厚度只要保障冬季不露出幼樹即可;2、化肥袋打開底部呈桶裝,套住幼樹,填滿沙土。第二年春天萌動前去除保護;3、枝條噴防寒保護劑,聚乙烯醇:水=1:20.水燒至50度,加入聚乙烯醇,攪拌,直至燒開,文火熬制20-30分鐘,溫涼后涂刷幼樹枝干;4樹干涂白 幼樹樹干涂白相當重要,涂白還可防治天牛、腐爛病、干腐病、日灼、凍傷、牲畜啃咬等。涂白配方為:水18份、鹽1份、石灰6份、油0.3份、石硫合劑1份。防止核桃(核桃苗)枝條凍害和抽條絕對禁止涂抹凡士林和各種油脂,涂抹凡士林和各種油脂會造成涂抹部分死亡。

第6篇

注重睡眠可養生

中醫提倡“未病先防”與“上工治未病”,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主張“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所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強調提高正氣與抗病能力為主的養生觀點。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通過調節日常生活方式,可以養生防病。至于睡眠養生,中醫自然也有獨到秘笈。

“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能補充能量、恢復精力,有“養陰培元”之效。所以,掌握睡眠養生要領,便可踏上簡單易行的養生之道。

“天人合一”的觀念全世界通用

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人體不僅要維持體內循環和諧,還要注意與自然界外部環境的和諧。專家指出,隨著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四季的變化,人體必然與之相適應,故有“四時養生”之說。秋冬季節,自然界的陽氣漸趨收斂、閉藏,此時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強調睡眠養生正當其時。“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是此時主要的睡眠養生之道。

具體睡眠時間,建議每晚:亥時(即9點―11點)休息,爭取在子時(11點-1點)入睡。因為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關于睡覺的方位,有不同的說法,令人困惑。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場的影響,人睡覺時采取頭北腳南的方位,使磁力線平穩地穿過人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的干擾。而我國古代養生學家卻認為,人的睡覺方向應該隨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變。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這就是考慮到“應四時所旺之氣而臥”的緣故,因中醫的五季與五方相應,有春東、夏南、長夏中、秋西、冬北之說,因此睡眠的方位也與當時節氣相應。

中醫對睡眠的要求也很高

專家指出,盡管這些理論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響,而存在一定局限性,老人家其實不必太過拘泥于這些理論,而導致不必要的擔心。反而建議老人家,應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入睡前應“安神定志”、飲熱牛奶或蜂皇漿,或用溫水沐足,最好能輔以足底按摩等,以利“心腎相交”……這些措施對于提高睡眠質量有更明顯效果。

第7篇

“每年到了秋冬季,我的喉嚨又開始疼起來了,有什么好辦法對抗咽炎嗎?”“救命啊,喉嚨痛得就要死啦!……”最近很多人都在叫喉嚨痛。醫生提醒,如果出現明顯的咽部不適,不要亂服潤喉片,而應該注意多喝溫熱水,多吃些滋陰潤喉之品,如百合、銀耳、梨等。平時用嗓較多的人更要保護好嗓子,盡量減少說話。另外,秋冬季容易上火,建議少吃辛辣食物。

常服潤喉片,身體變壞了

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有時還干咳……此時,人們往往會含服一些潤喉片來解除困擾。潤喉片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潤喉止痛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聲音嘶啞等疾病,因其作用快,經濟方便而深受人們歡迎。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潤喉片只是咽炎的輔助治療藥物,主要用來改善癥狀。如果不明確診斷,單純依靠含服潤喉片來治療,勢必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使病情加重。另外,潤喉片長期服用不僅會對胃有影響,造成惡心等癥狀,還會打破體內菌群的平衡。

目前市面上的潤喉片種類繁多,根據其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大類:冰片含片:口感好,清涼爽口;中成藥含片:可清熱解毒,局部抑制細菌生長;抗生素含片:有抗菌、消炎的功效;碘制劑含片:如華素片。

前兩種含片主要改善局部癥狀,使咽喉舒適,但長期含服會使口腔黏膜血管收縮,口腔干燥,削弱黏膜的抗病能力,導致口腔潰瘍,所以使用期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抗生素含片適用于咽喉的急性炎癥,長期服用會引起體內特別是口腔內菌群失調,使一些與人體的細菌成為致病菌,所以含服期最好不要超過半個月。碘制劑含片殺菌力強,活性大,對細菌繁殖體和真菌有良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但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性很大,也不宜長期含服。

一日白色餐,咽炎不見了

秋冬之季可以多吃點白色食物,因為其能入肺,對肺健康是有促進作用的,同時對慢性咽炎也有效果。這里,筆者推薦一日白色餐,養生效果很不錯。

早晨可以喝一杯豆漿或杏仁露,搭配全麥面包、雞蛋,以及爽口的涼菜等。這樣的早餐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還比較均衡。涼菜就是簡單的拌黃瓜和西紅柿。

午餐可以喝鯽魚蓮藕蘿卜湯,搭配米飯以及清淡的綠色蔬菜等。鯽魚、蓮藕、蘿卜一起下鍋煮,大概10分鐘左右。蓮藕,滋陰;蘿卜,順氣。

應注意的是,不少人一見天氣轉涼,不但開始進補,而且是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調料統統往菜肴里放。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過多,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還會傷及肝氣。因此,調料的用量適度為宜。

第8篇

感冒是我們最常見的疾病,如果你早晨起床,發現自己的腦袋發沉,鼻塞,咳嗽,發熱,渾身疼痛,那么,你多半是感冒了。感冒多因身體不適應自然條件的突然變化所致。通常,受涼、過度疲勞、營養不良、心情不好或者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患上感冒。

6條飲食秘訣 為你保駕護航

那么我們在飲食方面,有什么預防感冒的小絕招嗎?

首先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每天要吃25種以上的食物,谷類主食、豆類、蛋奶類、魚類還有水果蔬菜都必須保證充足,以確保營養均衡,而且針對主食而言要注意粗細搭配,粗糧至少要占到主食的1/3。沒事兒可以多吃點流食,包括粥類和湯類:針對粥類,建議大家喝點八寶粥、紫薯粥、雜糧粥等;針對湯類,建議大家多用新鮮蔬菜,特別是應季蔬菜,經濟且營養,而且湯中可以加一些菇類,增添美味的同時,營養價值也有很大的提升,而且烹調要注意少油少鹽;葷素搭配,促進消化,幫助人體每日所產毒素的順利排出。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就是多吃應季的新鮮水果、蔬菜。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我們體內的抗體合成,抗氧化,增加機體的免疫力,有效防止流感侵襲。

適量增加海產品、紅肉類、堅果類食品的攝入,這類食品中富含鋅,鋅被譽為“病毒克星”,能直接抑制病毒的增殖,還可以增強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

多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像動物肝臟、血液、瘦肉類、深綠色蔬菜等。這些食物中鐵含量都比較高,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可以增加機體的抗病菌能力。

增加水的攝入量,每日1600mL是最基本的量。秋冬季氣候干燥,提倡每天保證2000mL水的攝入,避免干燥上火;多喝水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增加尿量,促進毒素的排出;還可以保持口腔、鼻粘膜的濕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阻止流感病毒的侵襲;在喝水這方面建議大家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否則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建議間斷性飲水,每次300mL左右即可,小口緩慢喝下,保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而且在飲食上要控制油和鹽的攝入。研究發現,少吃含鈉的食鹽,可以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每日攝入鹽的含量建議控制在6g以內。

氣候干燥的時候,飲食原則是“減辛增酸”,辛是指一些辛辣食物,像蔥、姜、韭菜這類的食物就要少吃一些;增酸指的是我們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像應季的橘子、橙子等水果,給身體補充優質的維生素,為身體保駕護航。

3道家常食肴 簡單又健康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三道家常食肴,在秋冬換季時也可為我們的身體再多一道保護屏障,避免流感病毒的侵襲。

紅綠菜花

這道菜需用菜花、西紅柿、青椒等食材。西紅柿是這道菜的關鍵,它富含番茄紅素;青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它們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菜花為白色食物,常吃可潤肺止咳,增強免疫力,可有效地預防感冒。

紫蘇大米粥

制作紫蘇大米粥需要新鮮的紫蘇葉,紫蘇清痰利肺,換季時食用,可驅散體內寒氣,用此煲粥可增強食欲,助消化,預防風寒感冒。

繽紛草魚

這道菜需要草魚、咸酸菜、豆腐、柿子椒、西蘭花等食材。新鮮的草魚富含優質蛋白。酸菜不但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還能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豆腐含豐富的鈣質。西蘭花、柿子椒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此菜花色豐富,而且采用“蒸制”手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營養流失。葷素搭配,營養加倍,是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防寒要“三慢” 克服“不愛動”

秋冬季本身就是一個“不愛動”的季節,建議大家秋冬季防寒要懂得“三慢”。

吃得慢點:每餐吃飯別太著急,有時間的話多嚼幾口,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消化食物。

動得慢點:雖然建議大家適當運動,但是別太“劇烈過度”。冬季本來就干燥路滑,是骨折發生的高峰期。運動時更需要注意,跑步之前最好熱熱身。熱身可以提高機體的溫度,加速新陳代謝,提高心肺功能,減少乳酸堆積,避免運動后出現全身酸痛的現象。每次運動半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第9篇

失眠 身體蜷起來睡 人老有幾個相反的現象:坐著就睡覺,躺下去睡不著。醫學的道理,心腎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道家有個辦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時,把身體蜷起來睡,變成嬰兒狀態,兩只腳縮攏來,兩手也抱起來,容易睡著,這是勉強使心腎的氣交。交就是連起來接上電了,這樣就可以睡著了。

氣憤 只念一個“空”字 南懷瑾當年學道時,有個年輕的和尚,教他一個外道法子――頑空修法。一邊念佛號,一邊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這個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壓患者以及神經快要爆炸的人。另外有個方法,對于高血壓病人、老年人或失眠的人也有好處。上座,心里頭什么都不想,只念一個“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經都放松了,腦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這個法子治好了緊張的毛病。

肺病 用鼻孔的肌肉聞氣 有個氣功法,曾治愈了不少肺病患者。將右手握拳,大拇指豎起,放在背后兩肩胛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點。左手握拳平置肚臍上。這時開始用鼻孔的肌肉聞氣,聞之有聲,就好像聞到一樣好吃的菜,要多聞一下似的。這樣聞氣,一連6次,再口吐“呸”音,將氣呼出。如此繼續做下去,一連36次(6聞1呸為1次),即渾身通暢,甚至汗出。原來呼吸不暢通的人,經過36次呼吸練習,即得鼻孔暢通無礙。若不能站立,躺在床上試做也是一樣的。

腸胃病 桂圓花椒敷肚臍 年紀大的人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比較保險。用桂圓肉1顆(新鮮的叫龍眼,干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笪(王宏盛)

秋冬驅寒三字經

時值秋末冬初,天氣漸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體。

1.順時令。多吃時令蔬果,如蘋果、蘿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規律,早餐重營養,午餐要吃好、吃飽,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曬太陽。午后太陽當頭之時,曬20分鐘左右,讓陽光溫煦頭頂中心的百會穴,可起到通暢全身經脈、養腦補陽的作用。傍晚時分則可以背對陽光曬后背,最好是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3.邁開腿。“動則生陽”,陽氣足,寒濕就容易排出。秋冬季節可以選擇天氣暖和的時候到公園慢跑、散步、騎車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4.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會有類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點鐘,就會手腳冰涼、渾身發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其實就是熬夜內耗氣血,寒邪趁虛入侵人體,導致經絡阻塞的表現。

因此,冬季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傷身。建議作息調整為“早臥晚起”,如果時間允許,躺到陽光照耀時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陽氣受到擾動。

5.控。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緒,用恰當的方式宣泄情緒。特別是中老年人,要高高興興,學會寬松待人待事。

第10篇

一、順應生長發育節律而養

人有生、長、壯、老的發展規律,人的生長、壯盛和衰老皆與腎精盛衰相關。精是產生生命的物質基礎。“夫精者,身之本也”。精生則人成,精盛則人壯,精虛則人衰,精絕則人死。所以保精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法則。

調養精氣須順應生長發育節律。古人反對早婚。“男子破陽太早,則傷其精氣。女子破陰太早,則傷血脈。”

人到壯年,精氣已盛,當婚不婚,也是違反人體的生長節律的。道家《抱樸子》說:“人欲不可以都絕,陰陽不交坐致疾患。”因為“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主,精盛則思室,血盛則懷胎”。但不能太過,須按人體精氣盛衰而定。隨著年齡的增長,精氣日衰,也須遞減。

二、按陽氣的消長而調節飲食

飲食調攝,有晝夜時間飲食和季節時間飲食兩方面內容。

關于晝夜時間飲食,《老老恒言》說:“早飯可飽,午后宜少會,至晚更必空虛。”最近美國著名醫生羅納爾?卡迪指出,飲食的時間對體重的增加或減少的影響,比人體攝入營養和熱量的數量和質量顯得更重要。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間在早上8時至12時,所以減肥只要把吃飯時間提前,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

關于季節時間飲食,古人多以五行生克規律來調攝飲食。春為少陽,其氣升發。《攝生消食論》中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苦、甘,以養脾氣。”《養生論》認為:“夏氣熱,宜食菽(豆類)以寒之,不可于熱也。”夏日還要少吃厚味及涼食。秋氣燥,宜食芝麻類飲食、多食溫而少食涼。冬氣閉藏。飲食應減咸而增苦。方可肺氣宣達,腎氣也就固定。

順應四時的氣候而調攝飲食五味,可安五臟。

三、順應四時陰陽消長、晝夜節律而調節起居

一年中,人體陽氣順應四時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春季氣溫乍暖還寒,穿衣應“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夏季應早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實盛;晚入睡,以順應陰氣不足。要適當地經受太陽的照射,使毛孔疏松,讓體內陽氣向外發散,不能只顧眼前舒服,過于避熱貪涼,這樣必然折傷陽氣而致病。秋季應早入睡,以順應的收藏,早起床,以順應陽氣的舒緩。冬季陽氣伏藏,應早入睡以養陽氣,晚起床以養陰氣。日常活動要避免皮膚過多地暴露在寒冷之中,這樣才能維持陽氣正常運行。

一日之中晝夜交替,人有陽氣的盛衰變化,應積極適應。早晨陽氣生,日中陽氣隆,晚上收拒。凡起居勞作,均應與之相應。尤要注意量力而行。到夜間陽氣入于陰,則不宜外出,所謂“勿見霧露”;日中“陽氣漸消”應“少(稍)息所以養陽”。對于年輕人,不應強求其午睡;對于老年人,一定要給予午睡的時間。

四、按順應四時及晝夜節律而練功

第11篇

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說明隨著自然界氣候的變化,人體的陰陽氣血也在悄悄地進行著相應的調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之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古人認為夏季是自然界陽氣最盛的季節,陽光日照時間長,晝長夜短。由于熱氣蒸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萬物都開花結果了。人們生活在這種環境里,可以晚些睡覺,早些起床。人們不要厭惡日光,而應適當接受陽光的煦照,使體內陽氣正常散布。人們習慣在空調房間內吃著冷飲,這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中醫的季節調養自古便受到中醫重視。

中醫有古訓叫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為什么春夏氣候炎熱,反要養陽,秋冬氣候寒冷反要養陰呢?春夏季節氣溫高,人們往往貪圖涼快,喜歡吃冰喝涼,且孵冷空調房間,這樣傷了脾胃,損傷了陽氣。秋冬季氣溫低,助溫食物吃得多,容易發生牙齦腫脹、口舌潰瘍,所以應該注意養陰。

古代中醫養生家孫思邈認為夏季養生最難,因為人體陽氣趨于體表肌腠,體內尤其是腹部陽氣偏虛、陰氣潛伏。在熱浪滾滾的盛夏季節里,人們往往喜愛寒涼的環境和食物――孵空調和吃冷飲。但是如果稍不謹慎,過于寒涼則很易使體內的陽氣更加虛損,而導致腹痛、泄瀉等疾病。恰如養生歌訣中所言:“四時惟夏難養息,伏陰在內腹懼冷”。

古人將整個夏季分為孟夏、仲夏和季夏。孟夏是公歷5月,仲夏是公歷6月,季夏是公歷7月。《遵重八箋》曰:“季夏之月,發生重濁,養四時,萬物生榮。” 季夏時陽氣開始下降,濕氣較盛,濕熱交蒸,所以季夏是最悶熱的時候,夏末初秋8~9月間也稱長夏,我國南方此時濕熱最盛,氣候特點是高溫、低壓和高濕度。所以除了氣候炎熱,還有不當的飲食,如果酷愛冷飲會產生寒濕之邪,暑濕兼寒的病證。即所謂暑多挾濕,此時適當吃一些楊梅是合適的。

楊梅又稱“珠紅”。果實按色澤可分為紅、白兩種,尤以深紅或紫紅為佳。楊梅汁液豐富,入口酸甜可口,于6~7月成熟。楊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果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和乳酸等,楊梅葉中含有揮發性油和鞣質酸。楊梅性溫,味甘酸。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止吐止痢功用。適用于津少口渴、食積腹脹、吐瀉、腹痛、痢疾之人。《本草綱目》曰:“楊梅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潰惡氣。燒灰服,斷下痢,甚驗。”有人以為楊梅味酸,吃了會胃痛,其實它屬堿性食物,有助于平抑肝火,潤肝臟,又助脾胃消化。它含有較多枸櫞酸有利于驅除血管老化物質。它還含有維生素B17,可以抗癌。

人們常以50~60度白酒浸泡楊梅,加入適量佛手片,泡后15天即可食取。腹脹腹痛,或非細菌性腹瀉均可食用。每次3只,每日2~3次。但要注意,楊梅性溫,味酸,不宜多食。多食令人發熱、發瘡,孕婦及大便秘結者免食。

第12篇

秋冬養生的方法

以心為主。

清代蘭陵堂《格言》有云:“慎風寒、節飲食,是從吾身卻病法;寡嗜欲、戒煩惱,是從吾心卻病法。”這里強調養心是養生的根本。現代養生理論也認為:心寬則體胖,心靜則身健,心平則氣順,心正則行端。善于調整情緒,使自己總是持有樂觀愉快的心態,是養心保健的最好方法。人們應該學會在快節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紛亂的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態,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并適時留有余地。無論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讓繃緊的神經盡量松弛下來。

以和為貴。

心和方能做到萬物蕭條心寧靜。入秋之后,萬物蕭條,易引起悲秋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郁情緒。因此,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顯得尤為重要;天和方能做到強身健體又防病。秋冬轉換季節,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此時,循序漸進地經受“秋凍”,加強御寒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食和方能做到秋燥氣干津亦盛。秋燥是秋冬轉換季節的重要氣候特征,易引發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癥。因此,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方可使臟腑陰陽氣血和諧,達到滋補身體之功效。

知“足”常樂。

“養樹護根,養人護腳”,養好腳,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睡前洗腳,勝吃補藥。熱水洗腳對腳掌是一種良性刺激,能夠活躍末梢神經,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保持雙腳的柔軟。另外,人的五臟六腑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洗完腳后經常進行腳部按摩,使涌泉、太沖、隱白、昆侖等諸多穴位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養生功效。

食之有 “理”。

秋冬季節天氣干燥、寒冷,飲食宜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可多食些梨、西紅柿、柑桔、葡萄、大棗、蘿卜、芝麻、蓮子、銀耳、蜂蜜、紅豆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蔬菜、水果。另外,要注意補充水分,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進入冬天,為增加御寒能力,日常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時節食欲增加、飲食過量、運動減少、熱能消耗量少而容易導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熱量食品。同時注意不要過量進補,以免加害身體。

動之有“度”。

秋冬交替之際,天高氣爽,溫度適宜,此時進行適當鍛煉有利于舒展筋骨,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如果盲目鍛煉,不僅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相反會使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早上起床后,別立即到戶外去活動,要給身體適應溫度變化的時間。運動后要多喝開水,多吃水果、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運動強度要適中,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鍛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煉后感到輕松舒適,這就是效果好的標準。飽飯后不宜運動。

秋冬換季養生注意事項

收精

精如果不收,就可能表現為遺精、遺尿。為什么會這樣?那時因為我們腎的收藏功能正在下降。如果患者沒有出現舌苔厚膩、口苦、小便黃赤等濕熱下注的癥狀,那就應該要考慮怎么去補腎固精了。遺精者可取桑螵蛸10克煮水服,遺尿者可取益智仁10克煮水服,二者分別有固精縮尿之功。除此之外,還可艾灸關元穴(肚臍直下三寸),每次10分鐘,每日1次,也可以起到固腎斂精的作用。

收汗

很多人有汗出的異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間出汗,還有人頭部出汗。一般來說,白天出汗的屬于陽虛不固,可以將黃芪、生牡蠣、山茱萸三味藥煎水服;夜間出汗多屬陰虛不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緩解;頭部出汗多是體內有郁滯,建議找醫生具體辨證分析。

收液

液指的是腸液,腸液不收則表現為腹瀉,腹瀉又可以導致體液的丟失。秋季是腹瀉的高發期,經常腹瀉者,建議用赤石脂30克、蒼術10克用水煎服;還可用手圍繞肚臍做逆時針揉腹,有健脾澀腸的功效。

收氣

氣指的是呼吸之氣,如果有氣喘或咳嗽,則是肺氣不收不降的表現。肺氣不收有兩種原因:一是受了外邪,肺氣受到寒氣逼迫就要上逆來抵抗,這時不能單純收肺氣,需要先發散外寒,常用藥有麻黃湯、桂枝湯等;第二個原因是肺氣本身不降,這時一般沒有感冒發燒等癥狀,身體也沒有酸、懶等不適,可以將枇杷葉、杏仁、浙貝各10克用水煎服,有降肺平喘之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肥乡县| 玉林市| 凤翔县| 恭城| 黄平县| 大宁县| 织金县| 汽车| 延寿县| 东港市| 忻城县| 嵩明县| 于田县| 太原市| 壶关县| 徐汇区| 武义县| 泰安市| 平江县| 茶陵县| 祁阳县| 奉化市| 枞阳县| 河间市| 冀州市| 保定市| 葵青区| 兰州市| 兴义市| 武夷山市| 安庆市| 沁水县| 贞丰县| 东至县| 屏东县| 内江市| 定南县| 泾源县| 潍坊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