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初二數學學習經驗總結

初二數學學習經驗總結

時間:2022-09-05 06:08: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二數學學習經驗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二數學學習經驗總結

第1篇

多年的教育實踐告訴我,要成為一名學生信任,領導、老師信服、社會滿意的好老師,一定要做到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當好師生的表率,在育人方面成績優秀。做到這些絕不是一日之功。

1 注重細節,促進學生心里健康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如今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對教育工作者來說,處理好教育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把握育人的良好契機,顯得尤為重要。記得那是在任九年級數學科時,有個學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就是金安同學,我接過班就發現他萎靡不振,班上經常睡覺,經過調查訪問得知,他沾染了迷網吧、酗酒等惡習,在初二時曾好幾次去異鄉找女網友。在家長和老師的眼里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壞孩子。因長期得不到別人的關愛,他看不到希望,簡直就是自我放棄。開始我對他還尚存一點信心,但很快就蕩然無存了。

盡管這樣,可良知在不斷地譴責我,我時常不斷地思考并想到了“精神的創傷要靠精神的溫暖來醫治”,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壞孩子,這句話,我決定試一試。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談話,我發現金安同學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頭腦聰明、勤快,我主動向他套近乎,和他講學習的重要性,表揚他聰明、勤快。但他一言不發,從表情上看,有時也有所觸動,總的來看還是很麻木,就在談話的第三天他又逃學了,桌凳里的書已全部帶走了。我立馬騎自行車趕到他家,可是他家了里鎖著門,我馬上意識到我應該挨個網吧找,我找了近十個網吧,好歹在一個網吧里找到了他,好說歹說才把他拽回了家,兩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可他回家后就蹲在了廁所里怎么也不出來。他是個男生,我怎么才能把他弄出來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外邊等他,又一個小時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羞答答的從廁所里出來了,紅著臉說:“老師,對不起,我帶著書回去上學,聽你的。”就這樣,他乖乖的跟著我回了學校,我趁熱打鐵,鼓勵他說:“你聰明靈活接受能力強,如果你能改掉不好的習慣,把精力用在學習上,那么輝煌的明天一定屬于你!”

一周后,我進行了數學小測驗,他只得了五十八分,他說在八年級因為逃學少學了一部分。我趕緊和他訂好了補課計劃,并鼓勵他說,你聰明、勤快、悟性高,這點內容你馬上會補上的。就這樣我們按計劃進行著。月測驗時,他居然上升了五個名次,他的不良習慣也改了不少,信心也增強了。后來他成了班里的優秀學生。在中考中,他被重點中學錄取。

第二年我又接了九年級畢業班的數學教學兼班主任和級部主任工作,這級學生是由小學一百四十多人,由轉學剩下了三十來個學生。水平是什么樣子那就可想而知了。這一年,正是對素質教育這個名詞模糊的時期。為了解學生周末在家的活動情況,我首先召開了家長會,會上家長反映學生在家玩瘋了,僅對這種情況,我匯報了校長,又和校長進行了商討,決定讓學生各自制定一份周末的作息活動安排表,交給我一份,他們自己留一份。我在這兩天中不定時的照門牌號、按活動安排表進行抽查,在開始執行的第二周六下午我去了楊家莊子村的李浩、張程、張帆等十名同學的家中,就只有兩名同學在按活動表進行,其他同學用家長的話來說,已出去玩瘋了,我在那等了一個小時,也不見他們一個回來,這時,太陽漸漸落下去了,家長們一再挽留我在他們家中吃飯,且嘴里念叨著,孩子真是攤上好老師了。

下周一的班會上,我總結了抽查的情況,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了表揚,又強調了素質教育的意義,素質教育不是瘋玩,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一周我還是緊追不舍,又對幾個村的同學進行了抽查,大部分同學都已按活動表進行,在以后的時間里我用打電話詢問,學生互相監督,老師抽查等方法穿插使用,漸漸的步于正規,所以在這年中考中學生的各門功課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們班共二十八名同學參加中考,就有二十名同學被重點中學錄取,這比預計的翻了兩番。

2 認真總結經驗,深化教學改革

又一年我來到了曹家莊子初中接過由兩個班合并的九年級班,共五十二個同學。課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很低,嬉皮笑臉的、說閑話的、玩筆的、趴在桌上睡覺的、看小說的、穿拖鞋的、戴耳環的等等。課下,罵人的、說臟話的無處不有。搞得我真是頭昏腦脹。通過暗地調查我還得知,全班只有一名男生和十三名女生不去網吧玩耍。想想這些情景,我猶豫了。不想教這樣的班了。心想,這對我不公平,以前是哪個班基礎差,就分給我哪個班,現在還是,難道俺天生就是教差班的命?但是我深深地知道,這是領導、老師們對我的信任。說實在的,這樣的班總得有人來接,誰接了誰費勁!我想,還是別猶豫了吧!于是,我又重新振作起來,我首先制定了我班數學學習計劃,下決心抓出成效,并準備大干一場。作為班主任的我立刻開了班會,首先針對班上的各種不良現象進行了整頓,并把校規、班規重新調整后貼到了墻上。果然,第二天老師們都反映,班上紀律比以前好多了,戴耳環的、穿拖鞋的都不見了。但還有個別同學老不悔改,課堂上還有趴在桌上的、不學習的。緊接著,第三天晚上我又組織召開了家長會,通報了班里近幾天的各種情況,渴求家長協助解決班風問題,并與家長建立了電話聯系卡,會上表揚了部分同學,特別表揚了老不悔改的那幾位同學,我說他們很聰明,要是肯開動腦筋好好學習的話,肯定有出息。到了第四天,班里的不良風氣大有改觀。一周下來,基本上套了。

嚴和愛是對立統一的,嚴中要有愛,愛中要有嚴。班空里,我有意多接近他們,問這問那,問寒問暖,在教室里吃飯時,我主動給他們送上一碗熱開水。逐漸地我贏得了全班同學的尊重。也贏得了家長的尊重和贊譽,我心里安慰極了。但是,最頭痛的問題還在后頭呢!那就是學生的學習問題。怎樣把學習成績搞上去呢?我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想,吃飯、走路的時候也在想:只有很好的總結過去的經驗,深化改革課堂的教學方法,才能較好的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我認真探討著新的教學方法,首先,精神上給予一定的食糧,進行正面引導且鼓勵和肯定他們的優點:其次,教學方法的改進,把學生按成績及學習能力分為四層,共分為八個小組,每組中各層次中均有一個學生,無論講解、練習、布置作業時都按不同層次去完成,組與組讓他們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并進行不同形式的評價,每節課上每個同學都有分析題意、大膽發言的機會。當每個同學發言后小組內其余同學都有評價的權利也有評價的標志,這樣一個團結向上、自主學習的風氣漸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月下來,我的數學小測驗就令人滿意多了,只有三、四個不及格的了。最后,課堂上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出問題且解決問題,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找出問題的規律,讓他們當小老師,老師、同學都跟隨點評或點撥,這樣加強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合作,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和自尊心,張揚了他們的個性,發展了他們的天性。學生的思維一天比一天活躍,各方面的好習慣逐步形成。因此在每次的檢測中成績都很好。這足以證明:紀律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搞好教學經驗總結,深化教學改革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來我一直在探索著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取得了可喜得成果。

第2篇

關鍵詞:科技教育;校本課程;學校文化

中圖分類號:G4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808(2011)01-0064-04

隨著國家對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學科技教育類校本課程(以下簡稱“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目前,許多中學已經著手相關實踐,但由于科技類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新生事物,一線教師缺乏課程開發的理論指導和經驗積累,在實踐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本文對兩所中學的科技類校本課程進行了調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實踐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思考對策,以期充分發揮這類課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的現狀調查

(一)調查的實施

調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樣,即根據研究的目的選擇有可能為研究的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樣本。本研究選擇了重慶市J中學和w中學作為研究對象,一是兩所中學開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時間長,經驗豐富,在同類學校中具有代表性,能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對城鄉差異性的考慮,選擇了位于城區的J中學和位于農村的w中學;三是兩所中學都申請了科技教育的課題,與本研究有相關之處,有助于雙方更好地交流溝通。

本研究采取半開放式訪談、觀察和實物收集等方法。訪談提綱根據校本課程開發已有理論與實踐成果的總結,并結合中學科技教育的特點,主要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以及問題和困難等方面來擬定。實施時,我們邀請一線教師座談,盡量保證訪談在一種自然、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另外,研究還輔之以非參與式觀察和實物收集,以補充、完善、驗證訪談材料。

(二)調查的結果

J中學是一所城區重點中學,科技教育開展較早,主要參與傳統科技項目的比賽。J中學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抓信息技術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術中心,近幾年又加入了機器人教學、無線電測向等項目。目前,J中學已將科技教育定位為學校的一個特色項目,科技教育的內容逐漸規范,目標逐漸清晰,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創建等起到了積極作用。

w中學是一所農村普通中學,科技教育從早期的課外活動內容擴展為科技教育課程模塊,并明確將科技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項目來打造,希望以此促進師生和學校的發展。近年來,w中學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與學校資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學科方面成績明顯。

為了全面反映調查所得,下面筆者將調查結果用列表的方式來加以呈現(詳見表1、表2)。根據收集資料的方式和資料本身呈現的特點,筆者采用類屬分析方法,將研究結果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歸類,然后分門別類地加以介紹。

1.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內容

調查發現,對于科技類校本課程,學校通常是從一開始的課外科技活動逐漸提升到校本課程的范疇來加以開發,即與學校的實際、學校的辦學理念及特色創建、已有的實踐經驗相結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科技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等進行規范系統的建設和完善,最后成為正式的校本課程模塊,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成為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并列的―種課程類型(見表1)。

2.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目標

本次調查表明,學校開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沒有從整體上單獨預設目標,而是在開展科技活動時相應地涉及課程目標,這些目標形成于各種活動之中,并在這些活動中逐漸清晰(見表2)。

3.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實施

調查發現,兩所中學開展科技教育時主要采用活動和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科技活動以比賽項目為基礎,備賽期間,平時的常規活動完全為比賽服務,如培訓與制作、篩選作品等。同時,學校還開展了科技節、參觀考察、外出調研等活動。科技教育也以課程形式來展開,如兩所中學初二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高中的研究性學習等;也有教師自己開設課程,如J中學的輕松發明實踐課,而w中學正在組織編寫科技教育教材。

就學校方面來看,兩所學校都在盡量創造條件保證科技教育的開展:組織上由書記或副校長專門分管科技教育,建立專兼職教師構成的團隊并由經驗豐富的專職教師擔任領頭人,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物質上學校提供經費支持,購買相關實驗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計劃,年末有總結,上課有教案。

在評價方面,J中學在初三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中有一個科技活動能力測試模塊,主要通過課題報告的形式來評價學生;學校每年舉行“科技之星”評選活動;中考、高考實行加分制度;此外,學校在中考招生中單獨投放指標,招收“科技特長生”。w中學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初中生結業水平的評價項目,其中以非書面結業方式評價科技教育的成效,學生在科技比賽中獲了獎,高考時可以加分。

二、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的經驗與困難

(一)取得的經驗

1.將科技類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

在國家頒布的課程計劃中,對校本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即由地方或學校選用或開發的課程占全部課程的10%-12%。調查發現,兩所樣本學校對這個部分的課程予以高度重視,將過去課外科技活動的內容提升到校本課程的范疇加以建設,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課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為目標清晰、內容規范的課程,而且能夠更好地照顧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了這類課程的適應性。

2.規范有序地開展校本課程實踐

校本課程實踐是一項目的性強、程序規范的工作,需要開展學情調查、學生需求分析、辦學經驗總結、課程開發可行性論證等準備工作,然后圍繞具體科目的科技教育課程,進行目標定位、內容選擇與組織、相應學習活動方式設計等各項工作,之后才是付諸實踐、效果測評等工作。以上所有環節都是規范有序的。

3.將科技類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特色創建有機結合

兩所樣本學校結合學校已有辦學成績和經驗,有意識地將科技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來打造,并通過規范地開展校本課程實踐來形成和彰顯這一特色。事實表明,這種扎根于學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經驗之上的、符合學校傳統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課程,往往具有內生性、適切性、穩定性、優良性等特點,能夠成為體現學校辦學水平的“亮點”。

4.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為學生認識世界、探求科學奧秘、鍛煉實踐能力、培育創新精神等,創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舞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能動實踐,極大地激發起學科學的興趣,不斷增強科學探究、創新思維的能力。學生在各種比賽中獲獎,他們的小發明、小創造還申請了專利等,這些都足以證明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的成效。

5.帶動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從事校本課程開發的相關工作,需要更新課程意識、學習掌握與課程開發相關的知識和技術,而實際的課程開發實踐也使教師的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調查中,一線教師的收獲體會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面臨的困難

調查發現,兩所學校的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還面臨以下困難,這或許也是其他一些學校開展科技教育類校本課程實踐所面臨的共性問題。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學考試影響,中學對非統考科目的重視程度往往不高,科技類校本課程也屬此列。加之校本課程開發投入大、見效慢,難以得到教師的認同和支持,表現為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主動性不夠。由于對科技類校本課程內涵和價值的認識不充分,教師局限于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科技知識,忽視了這類課程本身的教育價值,導致科技教育處于低水平狀態。

二是經費不足。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對物質條件要求較高,學校辦學經費有限,難以及時滿足相關需求,致使開展科技教育的設備、材料不足,許多項目無法開展,如J中學連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無法購置齊全。

三是時間不夠。由于學校一般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或周末開展活動和培訓,學生因為補文化課或參加其他活動而缺席的現象較為嚴重。

四是內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項內容,其在內容的統整上還處于探索階段,致使課程內容較為分散;略顯形式化和表層化,內容的難度、體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師資有限。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專業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強、有責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師,。但這樣的教師只是少數,在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科技教育的實際需求。另外,對教師鼓勵政策的不明確也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中學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功能定位和實踐策略

(一)全面認識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功能

1.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課程作為一種文化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體現一定社會群體的文化;二是課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課程不應僅是工具性的存在,還應是文化的主體性存在,而“一種文化作為課程的價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類課程既要再現人類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為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創設一條“通道”。由此,這類課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內容:知識技能及智力、能力層面;觀念精神層面,內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氣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觀念、獻身精神等品質;道德規范層面,科技負載著價值,科技課程要揚善抑惡,發揮道德教育的功能;審美層面,通過科技教育來培養學生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的能力。

2.科技類校本課程的文化建設功能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并促成學校文化的創生”,因此,科技類校本課程開發既是學校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創新學校文化的途徑,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類校本課程,必定離不開學校文化這個大環境。這類課程需要經歷“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潤著學校本身的“文化養分”,體現學校的教育哲學,承載學校的歷史傳統,彰顯學校的特色風格,最終校本課程本身又成為學校文化的特定“符號”和“載體”。同時,校本課程開發使學校真正享有自,帶動課程體制、課程觀念及學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確處理科技類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校本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類校本課程又是校本課程中的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課程之所以能夠成為課程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必定是因為這類課程具有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視其比重的大小來決定重視程度和實施深度。首先,科技類校本課程由于是學校自己開發的,所以能適應學校的現實條件,也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課程不以單純的實用知識技術傳遞為目標,旨在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特別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能力為重,強調要“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這些要求正好與科技教育課程的旨歸是一致的。為此,結合《教育規劃綱要》的實施,重新認識科技類校本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既然科技類校本課程有著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應該被其他課程“湮沒”或“擠占”。在實踐中,學校要注意這類課程與其他課程類型的關聯。首先,國家課程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與科技類校本課程之間應該實現有機結合。國家課程保證科技教育的基礎目標達成,如各科目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類校本課程則重點關注擴展性目標的達成,如及時補充新的科技知識,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綜合運用科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次,科技類校本課程與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創建的有機整合。學校澄清辦學理念、定位辦學特色,并以此指導和規范校本課程實踐是十分必要的。科技類校本課程作為學校的特色文化,不僅要符合學校文化的價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這類課程本身的文化特質,如民主、自主、合作、協商的課程開發制度,師生在課程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善于合作、追求創新的精神風貌,等等,這些課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學校文化的完善和發展。

(三)保證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質量和實效

針對中學開展科技類校本課程實踐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學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提高這類課程的實效。

1.課程化

課程化的主要任務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關活動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題活動、科技培訓、課外活動等統整為一個課程模塊,即科技類課程。這類課程首先從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設定總體目標,然后分解出子目標。內容上,學校應將科技活動與學科學習結合起來,以學科學習為主,通過學科內容的延伸拓展,開發一些既能體現學校特色又能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以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科技類校本課程。在實施中,學校應將科技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減少投入,提高效率。評價方面,學校應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為標準,采取他評與自評結合、書面與非書面評價結合等多種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體和組織的社會生活從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認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轉化過程。制度化能將成員的命運與組織的興衰聯系在一起,加強集體的內聚力,從而有助于形成團結進取的文化氛圍。學校科技教育團隊是由校長、教師和學生構成的共同體,經過長期交流與合作,團隊成員逐漸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確立共同的教育觀念,形成相應規范以保證科技教育的有序開展。

3.個性化

個性化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強調尊重人和人的個性、提倡個性潛能的發掘和良好個性優勢的發展,主張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弘揚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學生、不同學校之間存在差異,差異顯示著個性。校本課程是體現差異、形成個性的重要路徑。對于學生,它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以促進其個性發展;對于學校,它立足學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就科技類校本課程而言,學校需要在具體項目的開發上認真分析學校內部需求,充分利用周邊課程資源,開發出個性化的科技類校本課程,以特色項目提升科技類校本課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93

[2]鄭金洲,教育文化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學課程發展的文化學研究,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2

[4]吳支奎,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文化重建,江蘇教育研究:理論版,2008(5):20-23

[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11-20],http://省略/jrzg2010-07-29/eontert-1667143,ht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敦煌市| 潢川县| 调兵山市| 衡阳县| 丰宁| 宜良县| 阿勒泰市| 武城县| 吉林市| 江山市| 丰宁| 民勤县| 西和县| 梓潼县| 合山市| 广饶县| 吉水县| 克东县| 东海县| 奇台县| 宜宾县| 临清市| 台北县| 高陵县| 金堂县| 瑞丽市| 潞西市| 公安县| 繁昌县| 海阳市| 塘沽区| 饶阳县| 丰台区| 灵石县| 疏附县| 剑阁县| 江都市| 腾冲县| 上饶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