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

時間:2022-10-09 16:55: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自我保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鑲牙前后;自我保健;口腔衛(wèi)生

【中圖分類號】R78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8-0067-02

引言:

鑲牙是治療牙齒缺失的重要方法,醫(yī)生的鑲牙技術無疑是影響義齒使用壽命與使用質量的重要因素,但是患者在鑲牙前后的自我保健也會影響鑲牙的質量。日常生活中,一些患者為了省時省錢,在路邊進行鑲牙,這會造成不良修復體入侵口腔,造成更加嚴重的口腔感染與牙齒損害。患者在鑲牙的前后都應當進行有效的自我保健工作,以保證義齒的正常使用,維護口腔健康。

1 鑲牙之前的自我保健

在鑲牙之前,患者應當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由醫(yī)生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口腔處理工作。患者在進行鑲牙之前,應當首先去除不良義齒,其次應當對嚴重畸形或者錯位的患牙進行拔除,對齲齒以及牙周組織的疾病進行有效治療,每日對骨尖進行按摩,為鑲牙做好準備。

1.1 全面檢查。在鑲牙之前,醫(yī)生首先會對患者的口腔進行詳盡全面的檢查,了解患牙的位置、疾病程度、口腔黏膜以及牙槽的病變情況。這樣才能對口腔疾病進行全面正確的了解,為指定正確的治療方案奠定基礎,

1.2 去除不良義齒。對于口腔內存在的、不能正常發(fā)揮牙齒功能的義齒,應當予以去除。好的義齒不僅要質量過關,更應當具備幫助患者進行咀嚼、發(fā)音基本操作的功能,還應當有助于患者恢復面部情況,有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但是,一旦發(fā)現義齒不具有上述功能甚至由于自身特質或者安裝問題引起口腔感染,應當立刻予以去除,以保證口腔健康。

1.3 對嚴重畸形或者錯位的患牙進行拔除。嚴重錯位或者畸形的患牙會影響義齒的固位與修復,不利于鑲牙的順利進行。因此,醫(yī)生在對患者口腔進行檢查時,一旦發(fā)現患者有根尖嚴重病變的牙齒、嚴重錯位或者畸形的牙齒、對頜牙下垂或者上升的牙齒,應當立刻進行拔除,防止不良牙齒影響義齒的固位。

1.4 對齲齒以及牙周組織疾病進行有效治療。如果發(fā)現患者口腔內部有齲齒,醫(yī)生應當及時進行治療或者充填。對于牙結石或者菌斑應當及時進行清潔治療,以保證口腔衛(wèi)生。如果口腔黏膜出現潰瘍等病癥,也應當先進行治療,待口腔恢復至健康情況時在進行鑲牙。對于牙周炎也應當及時進行治療,待炎癥消失后在進行鑲牙。

1.5 每日對骨尖進行按摩。拔牙之后,對于不是十分凸出的骨尖,患者可以每日用手指對其進行按摩,每天按摩3次左右。如果拔牙之后骨尖十分尖銳凸出,患者應當到醫(yī)院進行治療,以免耽誤鑲牙時機。

2 鑲牙之后的自我保健

在鑲牙之后,患者應當堅持使用義齒,養(yǎng)成正確的摘戴習慣,在飲食時注意保護義齒,保持口腔和義齒的衛(wèi)生,并定期到醫(yī)院復診檢查。這樣才能逐漸適應義齒存在,并且靈活使用義齒進行咀嚼、發(fā)音,維護患者的身心健康。

2.1 堅持使用義齒。患者在鑲牙初期,由于剛開始佩戴義齒,口腔會出現明顯的異物感,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惡心、流口水的癥狀。使用義齒初期,患者不能很好地使用義齒,常常會造成咀嚼上的不便,說話也會受到影響,一些患者的聲音還會發(fā)生變調的情況。但是患者應當樹立信心,堅持佩戴義齒,1-2個月之后上述癥狀就會消失。也有患者需要半年才能逐漸適應義齒,因此患者應當樹立信心,堅持使用義齒。但是如果在使用過程中牙床劇烈疼痛、牙齒咬合不當甚至錯位、出血,患者應當立刻前去醫(yī)院就診,由醫(yī)生對義齒進行修改、打磨,幫助患者修復不良義齒。

2.2 養(yǎng)成正確的摘戴習慣。患者在使用義齒時,一定要養(yǎng)成正確的摘戴習慣,這樣才能夠延長義齒的使用壽命,保證口腔健康。在進行摘戴義齒時,患者首先應當耐心練習正確的操作手法,避免強力摘戴造成義齒與口腔的損害。在摘取義齒時,患者應當手持義齒基托輕輕拉動,將義齒與牙床脫離,切記不能推動卡環(huán)來摘除義齒。在佩戴義齒時,患者應當謹記絕對不能用牙齒咬合力來促使義齒與牙床的貼合,這是因為咬合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卡環(huán)的變形甚至折斷,進而損害壞義齒。

2.3 在飲食時注意保護義齒。由于義齒是活動的,因此其能夠承受的咬合力很有限。患者在日常飲食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吃硬殼的食物,更不能去啃咬鐵器物品,防止義齒在啃咬過程中出現磨損甚至崩裂、脫落。同時,由于前門牙并不是垂直咬合的,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養(yǎng)成用后牙咬切食物的習慣,這樣有利于維持義齒的使用壽命。此外,各種黏性食品也會導致義齒不能正常活動,因此患者應當盡量避免食用此類食物。當然,固定義齒的咬切力、咀嚼力都遠遠大于活動義齒,但是在飲食上也應當十分注意,盡量避免使用韌度較高、硬度過大的食物,防止義齒出現疼痛或者松動。

2.4 保持口腔與義齒衛(wèi)生。患者應當養(yǎng)成飯后清潔、冷水擱置以及清洗后再佩戴的良好習慣。在對義齒進行清洗時,患者可以使用軟毛牙刷與牙膏,輕緩的刷洗義齒。在夜間睡覺時,患者應當將義齒取下,避免義齒在睡覺時脫落造成氣管意外。總之,患者應當注意保持口腔與義齒的衛(wèi)生,保證牙周的清潔程度,這樣才能保證口腔健康。

2.5 定期復診、檢查。鑲牙之后,患者應當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診、檢查,及時發(fā)現萎縮的牙槽骨,防止活動義齒出現松動。在使用3-5年之后,活動義齒往往會出現松動的癥狀,有些患者的口腔黏膜還會出現疼痛、損傷的情況,患者在定期的復診中可以及時發(fā)現不合適的義齒并進行及時更換,以保證義齒的使用質量,維護口腔健康。

參考文獻

[1] 時仲省.老年護齒八項注意[J].家庭醫(yī)學,2008(5),第19頁

第2篇

身居鬧市,高樓摩天,天光一線;人聲鼎沸,馬達轟鳴,燈紅酒綠,腳步匆匆……而我卻喜歡獨處一室,仰臥在睡椅之上,微閉雙目,讓自己的眼睛與喧囂的世界隔絕,靜靜的過濾一下紛繁的雜念。這個時候你會有一種“就在樊籠里,復得反自然”的美妙體驗。享受一種舒暢淋漓的寧靜。

寧靜不是心情,而是心境,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排除各種干擾,保持一顆平常、平靜的心。使思想在寧靜中提高,靈魂在寧靜中凈化,知識在寧靜中積累,身體在寧靜中康健,美好的時光在寧靜中度過。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人生步入金秋時節(jié),便走進了悠閑、恬淡、寧靜的生活意境。面對大千世界的種種誘惑,老年人要眼不紅、心不跳,心靜如水,不為權利所撓,不為名利所誘,不為金錢所累,不為“花花世界”所吸引。守住心靈的凈土,寧靜、悠閑地細細品味人生,咀嚼生活。

寧靜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的豁達,就是“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的超然,就是“石壓筍斜出,岸懸花倒生”的執(zhí)著,就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從容……

自我保健,有許多法則,許多途徑。然而多數人只追求身體的鍛煉,而忽視了心理的保健。隨著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健康被引進了健康觀,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了忽視心理保健,身體保健也難有成效。身心的保健應同時進行,而自我保健的第一步應重在寧心、靜心。

寧靜,首先要避免焦慮和緊張。現代生活的高效率、快節(jié)奏及諸多社會、家庭問題,如失業(yè)、離婚等造成的社會高壓,使許多人變得焦慮、緊張,有些人便借煙酒、鎮(zhèn)靜劑聊以“解脫”,結果出現對煙酒或藥物的依賴,從而導致更多的生活態(tài)度方式疾病。因此,避免焦慮和緊張是自我保健的第一步。焦慮和緊張的消除主要在于對人生目的及意義的認識。因此,應多讀且認真體會宣傳真、善、美的各類書籍。另外,也可以通過與大自然的交流來得到放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是大自然聲音的再現,它不僅使人輕松愉快,陶醉其中,充滿生命力的主旋律,還能增加心臟收縮力,使血壓正常,尤其是大提琴對治療心臟病有益,長笛亦可使人松弛,小提琴和鋼琴最適于撫慰神經系統。此外,觀養(yǎng)花鳥魚蟲,駐足旖旎風光,向朋友、親屬傾訴,與道德高尚的智者交談等等,皆有暫時解除焦慮和緊張的良效。

第二,保持寧靜,還要避免過多信息的干擾。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各類報紙、雜志及廣播、電視、網絡,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外界信息的輸入需要大腦去綜合分析和判斷,即“信息消化”。如果大量的信息輸入大腦,超過機體的承受力,可造成“信息消化不良”,使大腦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思維判斷不清,并出現頭昏腦脹、精神抑郁,消化功能紊亂及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嚴重者可導致緊張性休克等疾病。因此,當您感到焦慮、煩惱、無聊之時,切不可隨波逐流,追求、沉溺于聲、光、色的刺激之中。最好的辦法是以一個簡單美好的信息代替種種雜念,以此作為契機,使心緒寧靜,當您經常處于這種狀態(tài)之中,自能進入身心協調之佳境。

第三,學會自我調節(jié),常保安詳之心。逐漸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培養(yǎng)一些良好興趣如:垂釣、養(yǎng)花、彈琴、書畫等。有興趣者可選擇一種以德為本,至簡至深的氣功或禪定方法,堅持習練,自能常處安詳狀態(tài)。對于一些常常處于難以自拔的焦慮狀態(tài)者,也可在每個周末花一天時間實施“森林療法”。森林療法本用于心理治療,但也適用于心理保健,其基本理念是讓不安的情緒順其自然發(fā)展,日常生活一定要有目的。周六或周日起床后,禁止讀書和看電視等一切活動,實施“絕對安靜療法”,讓自己意識到“生活的欲望”,感受生活中除了浮躁還存在的另一面,然后通過清掃衛(wèi)生、飼養(yǎng)動物、園藝、體育等活動,引導“生活的欲望”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在達到心緒寧靜之后,再按各種法則進行身體保健,必能事半功倍,健康長壽。

寧靜,要靠自己用心來創(chuàng)造,用行動來落實,用實踐來獲得,要營造安靜祥和的環(huán)境,要保持心境平和、心理平衡。

寧靜是一種意境,須用心去品嘗,享受寧靜,美妙無窮。

第3篇

1 自備血壓計時時監(jiān)測血壓

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價和治療全國聯合會第7次報告(JNC7),將正常血壓界定在

2 藥物治療 應積極持久

高血壓病一般的用藥原則是一種藥有效就用一種藥,一種不行就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心率快的用β受體阻滯劑,心率慢的用鈣拮抗劑;合并糖尿病或腎功能不全的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ATⅡ)受體拮抗劑。近年來對接近高血壓者的處理更加積極。處在高血壓前期的人群,除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外,如伴有危險因素或并存的臨床情況,在糾正或治療危險因素或臨床情況的同時,就需要降壓治療[1]。對于處在Ⅰ期高血壓病的人群積極選擇降壓治療,更是保護靶器官免受損害的積極有效措施。高血壓病一經確診,則需終生降壓治療,終止治療,血壓遲早會恢復到治療前水平。但對長期服藥,患者常常有顧慮,認為凡藥三分毒,有副作用,故有的人血壓高時吃藥,低了停藥(不知道血壓低是藥物作用的結果),弄得血壓忽高忽低,容易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所以堅持長期服藥治療,是高血壓病自我保健的第二個措施。

3 改變生活方式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曾有學者說:“是我們不良的生活習慣殺死了我們自己。”因此,現今真正威脅人們健康的是我們不良的生活習慣。一旦患了高血壓病,生活要有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穩(wěn)定和降低血壓的重要措施。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休息好可使血壓平穩(wěn)或降低;其二是不吸煙,煙中的某些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血壓上升,對身體有害,應戒掉;其三是不酗酒,但可適量飲之,以每日酒精含量≤15g為宜。適當飲酒,對身體有益,可使氣血流通,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其四是科學吃好三餐飯。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應低鹽低脂低糖,多吃富含鉀鎂鈣的食品。因為鈉與高血壓的的發(fā)病有直接關系,每日攝鹽7~8g者患病率增高,每日減少攝鹽1g,降血壓約1mmHg[1]。而鉀、鎂、鈣對高血壓病可起到保護作用。多食水果、蔬菜(鉀含量高)、牛奶(鈣含量高)、飲硬水(鈣鎂含量高),可以對抗鈉。多食粗糧,以促進脂肪代謝。少吃零食及油膩和過甜食品,以免攝入過多熱量引起發(fā)胖;其五是經常運動,保持適當的體重。研究顯示,肥胖與高血壓的發(fā)病有直接關系,肥胖者高血壓的發(fā)病率是正常人的2~6倍,體重每增加9kg,舒張壓約增加4mmHg;男性體重每增加1.7kg/m2,女性體重每增加1.25kg/m2,收縮壓對應上升1mmHg[1]。而減肥使體重下降后血壓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高血壓病人的運動是必不可少的,而減重、避免發(fā)胖也是使血壓穩(wěn)定、下降的重要措施。病人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一般以走步最好,簡單易行,提倡3、5、7。即每次行走30分鐘;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每分鐘的步數以調整心率為70次為宜(一般開始時每分鐘走80步,以后逐漸加至140步)。

4 定期體檢 預防或早期發(fā)現 干預危險因素或臨床癥狀

與高血壓有關的危險因素或臨床情況有:糖尿病、冠心病、腹型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這些危險因素必須加以預防和控制,應做到定期體檢,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高血壓病人應每半年到醫(yī)院檢查一次血脂、血糖、肌酐、尿常規(guī)、心電圖、胸部X線等。有糖尿病的要降糖治療,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有冠心病的除擴冠治療外,應堅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每日50~75mg以改善微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減少心梗發(fā)生。腹型肥胖(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應著重運動減重。高血脂、脂肪肝除了調整飲食結構,低脂飲食、多吃粗糧、加強運動外,必要的降脂治療是不可少的,使血脂控制在:TG

5 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

研究顯示:人們在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情緒變化時,病理信號增強,大腦皮質興奮,抑制平衡失調,交感神經活動增強,縮血管沖動占優(yōu)勢,使小動脈收縮,血壓上升[2]。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也是穩(wěn)定、降低血壓的重要措施。一旦得了高血壓病,應正確面對,既重視又藐視。重視就是做疾病的主宰者,主動學習一些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按時服藥,勤測血壓。藐視就是不背包袱,保持良好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調整緊張及不良情緒的方法有:放松訓練、聽音樂、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都可起到穩(wěn)定或降低血壓的作用。

總之,高血壓病并不可怕,只要科學面對,做疾病的主宰者,將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命之樹就會永遠常青。

參考文獻

1陳灝珠,廖履坦,等.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525,1527,1539

第4篇

【關鍵詞】 手術室;職業(yè)危害;防護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醫(yī)學的不斷進步,醫(yī)療和護理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對于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與護理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先進的醫(yī)學發(fā)展。由于手術室的特殊工作環(huán)境,其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危害也引起廠臨床重視,主要是為了護士的自身健康。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手術室護士資料情況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1 職業(yè)危害因素

職業(yè)危害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四種,要想實施更好的防護措施,深入地了解危害因素是關鍵。

1.1 生物因素 在手術室里,護士每天與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嘔吐物頻繁接觸,這些生物因素會造成護士的感染,比如人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等,重視生物因素的危害嚴重性,對自身的健康有好處。

1.2 物理因素 所謂的物理因素是指一些工具,以及手術使用的器材,每天都與護士接觸,難免有碰傷產生,而且骨科手術使用的X線機以導致人體免疫、遺傳疾病和血液疾病等。這些現象是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及時有再專業(yè)性的知識也難免受害,還有一項應當引起足夠重視的是非電離輻射如超聲、電磁波、紫外線、紅外線對于皮膚和眼鏡的刺激較嚴重,可以使皮膚起泡、脫皮甚至致癌,還有可能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形成永久性色素沉著或眼睛損傷。

1.3 化學因素 化學對人體的危害性特別嚴重,手術室應用不同類型的消毒劑、麻藥等化學性藥物,化學成分極易對人體的皮膚、黏膜、神經系統、胃腸道、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有的甚至致癌。長期被化學藥物刺激,其毒性非常的大,如果不重視保護措施,會使懷孕的護士增大流產的概率。

1.4 心理因素 由于不適用手術室的環(huán)境,或者對工作流程不熟悉,不具備專業(yè)的護理知識,面對緊張的手術場面,而且還有血腥,會使一些護士忍受不了,于是產生了恐懼的心理。經過調查發(fā)現,大多數護士很難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需要長時間的適應過程,逐漸地緩解自身的壓力。2 職業(yè)危害自我防護以及自我保健措施

2.1 樹立正確的自我保健意識 首先,對自身的工作特點要持有正確的人生觀,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雖然在治療中起著配角的作用,但是,護士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其次,對各種危害自身的因素要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實踐中核實理論知識,具備專業(yè)的技能是關鍵,只有具備有專業(yè)的知識,在處理問題上,才能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最后,認識到危害的重要性,如果被細菌感染,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不但自身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同時,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2.2 防止生物因素感染 手術前巡訪患者前注意查看患者病歷和化驗單結果,對其做好認真的記錄,根據傳染疾病的嚴重程度做好術前準備,必須重視的是在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過程中注意戴手套,事先認真檢查是否有破損的地方。

2.3 防止化學因素感染 化學感染的危害性特別大,而且一旦被感染,其治療也是非常復雜的,需要先進的治療手段。①注意化學用品的保管:將有毒的化學消毒劑集中存放,注意存放地點的通風情況,注意密封情況。②接觸化學用品注意防護:接觸一些化學消毒劑過程中注意戴帽子、口罩、手套。③及時處理:如有化學制劑濺到眼鏡或皮膚,注意立即用流水沖洗。④向上級匯報:傷勢情況要隨時向領導匯報,進行專業(yè)的處理治療。

2.4 防止物理因素感染 手術過程中注意正確防止手術刀、剪、針、鉤的位置,銳器手術器具在傳遞過程中,不能緊張手抖,要有熟練的工作流程。手術室應設置防止電離輻射穿透的手術間,必須穿好鉛農,帶上防止x射線及其他輻射的防護面具,如果有懷孕或妊娠護士,盡量避免工作。3 討 論

手術室護士首先應當深入了解危害的四種因素,并且對其認真深入的研究,有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我們發(fā)現了對應的措施,并且認識到了自身防護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強臨床實踐,使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開拓創(chuàng)新更好的自我防護方法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張朝霞,趙建琴.手術室護士的職業(yè)危害及自我防護[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

[2] 周青.手術室護士的職業(yè)危害與防護對策[J].華夏醫(yī)學.2011(08).

第5篇

瘙癢癥不一定是什么大病,但患有這種病的人卻經常不得安寧,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瘙癢程度好像更甚,不但睡不安穩(wěn),甚至導致精神狀態(tài)不佳。為應對瘙癢癥,老年患者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合理的皮膚保養(yǎng)。盡量避免搔抓,衣服宜寬大、松軟,內衣選用棉織品或絲織品,不要穿毛織品。洗澡不應太勤,每周洗澡1~2次即可,不可用堿性太強的肥皂或摩擦過多,浴水溫度以35℃~37℃為宜。若洗澡太勤、水溫過高或肥皂用得太多,都會使原本干燥的皮膚失去皮脂滋潤而更加干澀、枯萎,從而加重瘙癢。被褥不宜太暖,冬季應適量涂抹潤膚膏以保護皮膚。

2、注重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或不吃易致敏或刺激性的食物,如魚、蝦、蟹、辣椒、韭菜、蔥、蒜等。皮膚十分干燥者,應多食些滋陰潤肺健脾的食物,如百合、木耳、海參、木瓜、花生、茄子、糯米、紅棗等,使皮膚潤澤。還應戒除煙酒,少吃火鍋,每天宜喝兩升左右的水,以補充水分,滋潤皮膚。

3、生活要有規(guī)律。心情要保持愉快,不要過度疲勞,避免發(fā)怒和急躁。早睡早起,不看刺激性的影視節(jié)目,臨睡前不宜喝濃茶與咖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4、適當參加體育鍛煉。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提高皮膚對營養(yǎng)的吸收,還可以促進汗液的分泌,減輕皮膚干燥,緩解癥狀。平時可選擇散步、打羽毛球、太極拳、練氣功等活動。

5、積極防治原發(fā)疾病。皮膚瘙癢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早期的一個信號,所以要盡可能及早找出原因,積極治療。積極防治原發(fā)疾病,如神經衰弱、甲亢、白血病、惡性腫瘤、糖尿病、腸寄生蟲病及肝膽疾患等,以祛除加劇瘙癢的病因。

6、外洗、外敷及服藥治療。皮膚瘙癢時,可采用以下方法來治療或減輕癥狀。

外洗:①用鮮絲瓜葉搗爛涂搽息處。②蒼耳子(根葉全用)15克切碎煎湯1碗,外洗患處,每日1次。③苦參30克,川椒9克,水煎外洗患處,每日2次。④艾葉60克,雄黃6克,防風60克,花椒6克,水煎外洗患處,每日1次。⑤有皮損、濕癥者,可用三黃洗劑外擦,即大黃、黃柏、黃芩、苦參各等分,共研細末,取10~15克,加入蒸餾水100毫升,醫(yī)用石炭酸1毫升,臨用時搖勻,以棉花蘸藥外擦患處,一日4~5次。

外敷:①紅花、桃仁、杏仁、生梔子、荊芥、地膚子各10克,共研細末。每次取10克,用蜜調成膏狀敷臍,外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5天為1個療程。②取甘油28毫升,75%酒精14毫升,加入水至100毫升。可隨時涂擦,對皮膚干燥者尤其適宜。

服藥治療:當歸10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首烏12克,玉竹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生牡蠣(先煎)30克,秦艽5克,苦參12克,紅棗5個,黑芝麻15克,蓮子心5克。水煎服。

7、藥膳食療止瘙癢。下面介紹幾種對瘙癢癥有較好治療效果的藥膳方。

黃酒浸棗 取無蟲大紅棗300枚,生黃芪40克,生姜40克,紹興黃酒500克。把瓷壇洗凈曬干,生黃芪、白術、防風裝袋,墊在壇底。生姜切絲與洗凈的大棗拌勻放人壇內,倒入黃酒,使每個棗都沾上黃酒,將壇口密封,約1個半月,食棗飲酒,每次4~5枚。

蔥豉粥 粳米50克,蔥白3根,淡豆豉20克。先將大米加水煮沸,再放入豆豉。粥將熟時放入蔥白,大火煮15分鐘,再放入鹽和味精即可食用,每晨1小碗。

第6篇

健康是樂:沒有健康就沒有生活的樂趣。

健康是智:智力的發(fā)揮是以健康作為后盾,居里夫人說得好,健康的身體是科學的基礎。

健康是財: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健康是福: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和權利,充分享受這一權利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健康新概念

健康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和潛在動力,是物質文明建設的保證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體現,是人類最重要的素質和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21世紀醫(yī)學的追求。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種條件的改善,人們的健康觀念也隨之發(fā)生變化,20世紀以前,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就是不生病,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tài)”。這就充分說明,健康在生物屬性方面,不單純指人體沒有病痛,而是強調人在氣質、性格、情緒、智力等方面的完好狀態(tài)。還有在社會屬性方面,要求人們的社會活動、人際關系、社會地位、生活方式正常。沒有人不留戀人生,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滿、事業(yè)有成,而這一切的一切,根基都取決于健康。

二、健康標準

怎樣才能描述人體的健康狀況,日本有學者提出了健康“四快”,所謂“四快”即吃的快、便的快、睡的快、說的快,也就是說,一個人食欲好,消化能力好,思維敏捷,反應能力強,神經系統功能好,即可基本反映出他的身體是健康的。

三、健康誤區(qū)

在增進健康的努力中,人們往往依賴于醫(yī)生、藥物和醫(yī)療設備,很少重視自身,不少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教授和科學家卻不懂得珍惜自己,常常自嘆工作忙,自我保健顧不上,以致本來可以預防和避免的疾病難以幸免,本來可以得救的,卻失去了生存的機會,降低了健康水平,失去了原來可以延長的壽命。

許多人發(fā)現,我們的經濟發(fā)展了,錢多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卻產生了提前得病、提前殘廢、提前死亡這樣一個社會普遍現象。有人認為現在心腦血管病多,腫瘤、糖尿病多等都是因為經濟發(fā)達,生活富裕造成的。其實錯了,這些病并不是因為物質文明提高而造成的,恰恰是因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識缺乏而產生的。美國實驗表明,白人跟黑人相比,白人錢多,物質豐富,但白人高血壓、冠心病、腫瘤明顯比黑人要少,壽命要更長。美國白領地位高,收入也高,可是他們各種疾病遠遠低于藍領人,壽命也長,說明了什么?因為白領人受到較好的健康教育,精神文明、衛(wèi)生知識、自我保健意識高。如果我們提高衛(wèi)生健康知識,那么我們就可以在經濟發(fā)達的同時更健康,而不是患各種各樣的病更多,因此,病越來越多決不是物質豐富了,收入高了,錢多了,而是缺乏健康意識和健康知識。

四、自我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被疾病折磨了幾十年,仍對自己所患的疾病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把疾病康復的全部希望和權利統統交給了醫(yī)生。實際上,醫(yī)生并不是疾病康復的主體,真正的主體是自己。就拿冠心病來說,飲食中膽固醇含量高、吸煙、肥胖、高血壓和緊張情緒等等,都可加劇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這些因素屬于社會、心理和行為因素,也稱“自我創(chuàng)造的危險性”。預防和治療冠心病,不設法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光靠醫(yī)生或藥物,顯然是難以奏效的。至于疾病的康復手段和方法,除藥物以外,諸如太極拳、氣功、飲食、休息等養(yǎng)生保健方法,更是醫(yī)生所替代不了的。美國有兩位學者對7000名45歲以上成年人進行7項衛(wèi)生習慣的隨訪:1每晚睡7―8小時,2不吃零食,3每天吃早餐,4控制體重,5適量運動,6不吸煙,7適量飲酒。他們發(fā)現經常做到其中6―7項的人比只做到3項或不到3項的人,平均壽命延長11歲。人們應該依靠自己的主觀努力,采取一切可以保護和促進健康的自我保健方法,與不健康、虛弱、疾病和衰老作斗爭。可以這么說,誰學會了自我保健方法,誰就等于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

自我保健是新興的第四醫(yī)學,與第一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第二醫(yī)學(預防醫(yī)學)、第三醫(yī)學(康復醫(yī)學)相比較,其理論和實踐方法的最大不同點是:它不僅僅以疾病和病人為對象,而是更加強調自我保護,倡導科學的自我保健,包括自我保健醫(yī)學方法的應用。

自我保健是人們?yōu)榱俗陨淼慕】?自我發(fā)現、自我保護、自我處理、自我治療的一種保健行為方式。

自我保健服務是非職業(yè)性衛(wèi)生保健服務,人們從醫(yī)療服務機構的被服務變成自身健康的自我服務,它所起到的健康效果是現有衛(wèi)生服務體系難以達到的。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yī)學知識和養(yǎng)生保健手段,在不住院、不求助醫(yī)生和護士的情況下,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對身體進行自我觀察、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等工作,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起一套適合自身健康狀況的養(yǎng)生方法,以達到健身去病、推遲衰老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不少人認為,自我保健是退休后的事,現在年輕,工作忙,哪里顧得上。殊不知,不少“老年病”的禍根,始于中年,甚至更早。所以大家應當重視實施各種自我保健術,及早進行健康投資,這對預防和控制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少中年精英如能及時注意到自己的疲勞,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并在健康保健方面給予重視與投資,就不至于猝死在工作崗位上。前車之鑒,讓我們行動起來,走出誤區(qū),學一點自我保健方法,讓自己健康長壽。

五、愚昧無知是健康的敵人

目前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疾病中,心血管病是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于心腦血管病的達1530萬人,占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講過,只要采取預防措施能減少一半的死亡,就是說有一半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為,許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舉個例子,有位同志有冠心病,本應避免著急,不能突然用力。有一回他去搬書,很重的書,其實一次搬幾本書一點事也沒有,他一回搬一摞書,一使勁,當即心跳停了,經過全力搶救以后,心跳回來了,可腦子死了,變成植物人,一個人醫(yī)藥費花了50萬。另外一位同志在計劃經濟時代,冬天買了許多白菜放在底樓墻根,結果隔天下了一天雪,他怕白菜凍壞了,于是從三樓下來搬白菜,白菜一棵好幾斤,第一次搬三棵,第二次又多搬了二棵,第三次搬了七棵白菜,50斤重,因為平時不干活,一下子上下樓三次,累得氣喘,越喘越厲害,咳嗽吐痰,他知道不行了,趕緊上醫(yī)院,一看不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趕緊搶救,打上一針藥,這一針藥0.1克15000元。比金子還貴,金子一克一百多元。最后病治好了。可花了5萬元錢。當時100斤白菜30元錢,50斤白菜才15元錢,為了搶救這15元錢的白菜花了5萬元醫(yī)藥費,命差點就沒了,值嗎?

六、健康其實很簡單

我們的醫(yī)學科學家經常強調一句話:老年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鐘、三個半小時。三個半分鐘是一句話,不花一分錢,可以少死多少人啊!很多人白天還很好,夜晚就死了,怎么死的呢?他夜里起床上廁所太快了,突然一起床,腦缺血,性低血壓,腦缺血旋轉摔倒,有的顱骨摔碎了,有的心跳驟停。科學家在遙控心電圖檢測時,發(fā)現好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突然晚上老是心肌缺血,期前收縮,是什么道理呢?原來他突然一起床,一下子血壓低了,腦缺血心跳驟停。因此,科學家就此提出三個半分鐘: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坐起后再坐半分鐘,兩條腿下垂床沿等半分鐘。經過這三個半分鐘,不花一分錢,腦缺血沒有了,心臟很安全,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猝死,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不必要的腦中風。

三個半小時,就是早上起來運動半小時,打打太極拳,跑跑步,但不能少于三公里,或者進行其他運動。當然要因人而異,運動適量。其次,中午睡半小時,這是人生物鐘的需要;中午睡半小時,下午上班,精力特別充沛,老年人更是需要補充睡眠,因為他們睡得早,起得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三是晚上6時至7時慢步行走半小時,中老年人晚上睡得香,可減少心肌梗塞和高血壓發(fā)病率。

總之,健康教育就是用一些很簡單的方法,預防很多重要的病,減少很多人不必要的意外。

七、建立健康銀行帳戶

健康是你最值得擁有的財富,比在銀行里有幾萬元的存款更有價值。為了擁有財富,你不得不省吃儉用,精打細算,拼命工作,但你想過沒有,你為自己健康的身心付出過多少時間,你認為健康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現在向你推薦并讓你考慮一下“健康銀行賬戶”的概念,你可以將你的健康像存錢一樣存進這個賬戶。你每從事一次積極的增進健康的活動,就相當于在你的健康銀行戶中存入一筆錢,而你每作出一個不健康的選擇,就等于從你的健康賬戶結余中支取了一筆錢。如果你經常投入,就可以保持健康的結余,偶爾透支一下也沒有太大關系。如果你在“健康銀行賬戶”中有長期定期存款,那就更好了!那就意味著你的健康可能處在最佳狀態(tài),你自己已經不大容易生病了。不幸的是,正像從一個銀行賬戶經常透支最終會導致破產和金融災難一樣,你從你的健康賬戶透支得太多,你也越來越容易受到健康問題和嚴重疾病的打擊。你當然不會故意讓自己破產,那么,你為什么要讓自己的健康處于危險之中呢?

八、轉變觀念,重視預防

國家心血管科研領導小組副組長洪昭光教授1983年在美國搞預防醫(yī)學研究,他在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舉辦的午餐會上發(fā)現,老板給55歲至65歲已退下來、而十年當中不得病的人發(fā)獎,一人發(fā)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還有一個信封,里面裝一張支票,是象征性的少量獎金,大家鼓掌都很高興。洪教授想,這個美國企業(yè)家太聰明了,因為他的員工十年不得病不花錢,可省幾百萬醫(yī)藥費,他才發(fā)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這家公司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鼓勵大家運動,身體健康不得病。回到北京一看,我們的工會主席、支部書記一到過年過節(jié),看的都是老病號,病越重,他越去看,健康的人反而沒人關心!美國關心健康人,而我們的觀念是重視醫(yī)療到了位,就是說我們現在醫(yī)療費花5萬甚至100萬也沒問題,但預防費卻一分錢也沒有。家庭亦是如此,看病花費理所當然,預防保健卻總有點舍不得。北京農村有戶農民一年收入20萬,很有錢,過年光給孩子買煙花爆竹一出手就是2千多元,這么有錢的人,到他家里一調查,全家7個人一把牙刷,他認為刷牙是多余的,結果這家人有4個得高血壓。實際上口腔的健康可以減少很多病,如動脈硬化、心臟病等。在國外口腔健康被認為是第一重要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非常重視口腔衛(wèi)生健康。所以觀念要轉變,要從關注治病轉變到關注預防保健上來。

九、疾病的內因與外因

現在得心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的人很多,其實得這些病有兩個原因,一個叫內因,一個叫外因,內因就是遺傳基因,外因就是環(huán)境因素,得病是內因和外因交互作用。比如說父母親都有高血壓,生出的孩子45%得高血壓,如果父母有一人得高血壓,生出的孩子28%得高血壓,如果說父母都正常,孩子也有可能得高血壓,只占3.5%。小白兔本該吃蘿卜青菜,假如現在改吃雞蛋黃拌豬油,四個星期膽固醇增高,八個星期動脈硬化,十二個星期個個得冠心病。可是換了北京鴨子作實驗,怎么天天吃膽固醇都不高,動脈也不會硬化,更沒有冠心病,道理很簡單,兔子是兔子,鴨子是鴨子,遺傳不同。人也一樣,張三吃肥肉就膽固醇高,動脈硬化,冠心病來了,而李四天天吃,什么事也沒有,因為張三是兔子型的,李四是鴨子型的。

人和人表面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其實人和人有天壤之別。人生在世,風風雨雨,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氣著急不痛快的事。張三一生氣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臉紅、氣得哆嗦;李四著急、生氣心跳不快,血壓也不高,可是犯胃痛,胃穿孔出血。王二一生氣,著急得糖尿病,第四個人生氣著急,結果得癌癥,第五個人也是遇到壓力,變成精神分裂癥。這就是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由此可見,用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疾病,健康的鑰匙就在自己手里。

今天在人類回歸大自然的呼聲中,醫(yī)學界大力提倡開展自然療法。杭州大華金辰保健用品有限公司,就是采用高科技健康手段,把高科技材料,高科技專利技術,利用人體細胞不可缺少的陽光、空氣、水和磁巧妙結合,打造成健康工具,讓你每天在睡眠時,使你的身體細胞接受陽光的呵護、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改善你的微循環(huán),活化你的細胞,達到輕松保健的作用。大華金辰熱線:800-8571249。

為了進一步使人們完整和準確地理解健康的概念、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了人體健康的10條標準: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與疲勞。

2.處事樂觀,態(tài)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fā)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齒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fā)有光澤,無頭痛。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人體心理健康的7條標準:

1.智力正常。

2.善于協調和控制情緒。

3.具有較強的意志和品質。

4.人際關系和諧。

5.能動地適應并改善現實環(huán)境。

第7篇

【關鍵詞】 過敏性紫癜;自我保健;健康教育

過敏性紫癜是內科常見的的一種系統性壞死性的血管炎,其發(fā)病機制不是很明確,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的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壁,以紫癜為表征的,累及于全身、皮膚、胃腸道、關節(jié)及腎臟的疾病,而且在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有時可有過敏原導致,有時無明顯過敏原[1]。針對此情況,將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進行治療的過敏性紫癜患者進行自我保健的健康教育,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進行治療的過敏性紫癜患者42例,為門診病人,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0例,發(fā)病時間12小時到一個月,發(fā)病年齡3~60歲,以幼兒和中青年居多,3~30歲35例;中老年患者31~ 60歲7例。42例患者均行過敏原檢測,其中39例結果陽性,20例對食品類過敏,5例對金屬過敏,8例對添加劑過敏,6例對空氣中的塵螨、霉菌過敏;3例未檢測到有明顯的過敏原,詢問病史后,排斥2例有過敏史、1例無原因或曾接觸過過敏原。

1.2臨床表現

可見患者雙下肢或其它部位的瘀點、瘀斑,全身發(fā)熱,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無皮膚損傷無疼痛,可有瘙癢,伴有或不伴有關節(jié)腫脹疼痛、全身乏力,腹痛便血等癥狀。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表現為白細胞總數輕度降低或正常、淋巴細胞分類增高,提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白細胞正常或升高,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血小板計數正常或增高,中性粒細胞分類增高,提示細菌感染。患者發(fā)病前有腹痛,明顯膿血便。血液檢查排除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系統疾病引發(fā)的紫癜;排除老年性紫癜、瘀滯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病、血管內壓力增高性紫癜等其它出血性皮膚病[2]。

1.3治療及自我保健教育

治療期間盡量讓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的運動,禁止再次接觸已知的過敏原。針對患者的不同臨床癥狀和感染誘因使用敏感的抗病毒藥物或使用敏感的抗細菌藥物,使用抗組胺藥物也可使用中藥治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明確病灶積極的治療。針對患者日常見的過敏原進行自我保健的健康教育,加強自我保健的意識。

1.4觀察指標

詢問患者的過敏史,記錄治療過程,感染史、過敏史、實驗室、住院治療情況等。

2結果

患者經過1周~1個月的治療,全部痊愈。出院時對患者進行自我保健教育后,患者在日后生活中注意對過敏原預防,再無一例復發(fā),達到了防治的目的。

3討論

過敏性紫癜又可以稱為紫癜,主要侵犯皮膚或其他器的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的一種過敏性血管炎,過敏性紫癜的特點是系統性的血管炎而導致血液和血槳外滲到皮下、粘膜下和漿膜下的一種表現為體征皮膚上瘀點、瘀斑、發(fā)生是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紫癜會呈對稱性分布、而且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也不一養(yǎng),可以融合成一片,會在數日內逐漸消退,會反復發(fā)作,多出現于下肢關節(jié)周圍及臀部;常伴有胃腸道癥狀,腹部陣發(fā)性絞痛或持續(xù)性鈍痛等,腹痛及關節(jié)酸痛,腎損傷的綜合癥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見于兒童。

過敏性紫癜的發(fā)病原因較多,可能與感染、食物過敏、藥物過敏有關,花粉、昆蟲咬傷等,過敏原因往往很難確定。本病兒童及青少年較為多見,而且男性較女性多見,會在起病前1~3周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本病屬自身性免疫性疾病,由于機體對某些過敏物質發(fā)生了變態(tài)反應而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導致了皮下組織及黏膜出血及水腫。日常生活中的過敏原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都能引起,也可因為動物的異體蛋白引起,或者是由抗生素類的藥物、磺胺類藥物、解熱鎮(zhèn)痛藥、鎮(zhèn)靜劑、激素類藥等藥物引起[3]。往往由于個體體質的差異,過敏性紫癜患者很容易受到環(huán)境變化而影響自身情況,如天氣的突變、工作勞累、心情抑郁、生氣、感冒發(fā)燒、飲酒、吃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往往遇到這些情況常會導致病情的加重。目前臨床上的治療主要以找出過敏原為主,在盡量避免過敏原的同時使用抗組胺藥物或糖皮質激素等。

即使是過敏性紫癜痊愈后,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多加注意預防,針對兒童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以避免日后的反復復發(fā):⑴冬日做好御寒保暖的工作,盡量防止感冒的反復發(fā)生而引起過敏性紫癜;⑵一單明確兒童對因某種食物或某類食物或藥物等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紫癜,應盡可能的避免讓患兒再次接觸到過敏原,從而降低過敏性紫癜的復況[4]。

成人往往由于不注意一些事項,在治療或康復后,容易發(fā)生反復,首要在治療過程中就應該積極的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⑴注意自身的保暖,去除可能的過敏原;⑵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的勞累、抑郁、生氣,避免情緒波動;⑶預防感冒的發(fā)生;⑷不吃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和藥物;(5)控制和預防感染,在明確感染或感染灶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6)注意飲食。當遇到病情反復的時候要仔細查找病因,在明確病因后積極的治療,病情在一周左右會逐漸好轉,治療結束后繼續(xù)服用藥物一段時間。

經過自我保健教育后,患者在生活中注意對過敏原預防,再無一例復發(fā)。本病患者由于皮膚的出血點,會造成心理的緊張和不安,應在治療期間安慰病人,讓病人了解情況,明白治療的重要性,介紹過往的康復病例,為其樹立信心。應注意對生活調節(jié),多鍛煉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日常預防感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加強對患者對平常過敏源的認識及生活中的一些保健知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避開一切過敏原,防治本病的誘發(fā)因素,控制疾病的復發(fā)率。

參考文獻

[1]趙紅霞,劉伶,閻銘軍,等.支原體感染引起的過敏性紫癜32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3.18(7):404.

[2]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88-690.

第8篇

【關鍵詞】青光眼;保健知識;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77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4-110-1

青光眼是一種較復雜的眼病,表現為眼壓升高,累及視神經而逐漸發(fā)生萎縮致視野縮小、視力減退,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據有關統計,我國目前青光眼致盲人數在盲人比例中已達10%,占致盲眼病的第四位。隨著我國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青光眼患病率因之增高。因此,定期隨訪,提高自我防護知識,對青光眼防治有重要意義[1]。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我科2007年~2009年12月隨機抽查均為住院治療的62例青光眼病人,其中男21例,女41例,年齡(45~81)歲。

1.2方法62例患者均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fā)62例,收回62份,回收率為100%。

2結果

2.1病人疾病知識的來源42.9%來源于醫(yī)生;33.3%來源于護士;13.1%來源于書籍;10.7%來源于親友、病友及新聞媒體。

2.2病人堅持用藥及定期復查情況35.4%病人能堅持用藥并定期復查。

2.3病人自我防護知識了解情況(見表1)

表1 62例青光眼自我防護知識調查

項目 結果 例數(%)

對青光眼的認識 甚少 32(51.61)

較多 30(48.39)

采取防范措施 是 26(41.94)

否 36(58.06)

遵醫(yī)囑用藥情況 間斷 40(64.52)

堅持 22(35.48)

自我管理能力 較弱 44(70.97)

較強 18(29.03)

注:統計結果≤60分認為對青光眼了解甚少,≥60分認為對青光知識了解較多。

3討論

3.1青光眼的發(fā)生除與解剖因素有關外,還與情緒緊張、精神創(chuàng)傷、疲勞過度、暗處停留過長、氣候突變、暴飲暴食及全身或局部使用抗膽堿藥有關。本組資料顯示,51.6%病人對青光眼知識了解甚少,如運動、睡眠、飲食、生活習慣等與青光眼的關系;青光眼的類型、預后及心態(tài)調節(jié)等。65.4%患者不能堅持藥物治療,而青光眼急性發(fā)作時,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往往忽略了視力下降癥狀,被認為是消化道疾患或顱腦疾病。

3.2青光眼是一種較復雜的眼病,它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兩種。閉角型青光眼常為雙側性眼病,往往是一只眼已有閉角型青光眼發(fā)作,另一眼仍處于臨床前期;開角型青光眼由于癥狀輕微,發(fā)展緩慢,不易發(fā)現,一經發(fā)現患者視力多已急劇下降,喪失的視力已無法挽救。因此,加強衛(wèi)生宣教及預防保健是青光眼防盲工作的有效途徑,對控制青光眼的發(fā)展及避免延誤病情有重要意義[2]。

3.3青光眼是一種較常見的可致盲性眼病,若我們能及時為青光眼病人提供健康處方,不僅可改變患者的認知、態(tài)度、行為,對控制青光眼的發(fā)展,避免視功能的進一步損害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早發(fā)現、早治療,增強病人的自我保健知識,對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尤為重要。

4對策

4.1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原發(fā)型閉角型青光眼疾病為心身疾病,該患者一般性情急躁、易怒,護理時要通過了解患者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狀況及個人特點,通過關心、安慰患者,以增強病人的防患意識,引導病人形成樂觀、健康向上的性格[3],使患者保持健康情緒,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藥物雖能控制,但不能根治,為保持視功能必須盡早手術,使其樹立對手術的正確認識。總之,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緒激動,達到最佳心理狀態(tài),是預防青光眼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4.2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既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又有利于疾病的康復[4]。在日常生活中,不宜在暗處停留時間過長,不戴墨鏡,因為暗光下使瞳孔散大,虹膜推向周邊加重或阻塞了房角,房水排出受阻,致眼壓升高。此外,衣領、腰帶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使頸部充血,擴張血管,影響血壓[5]。睡眠時枕頭適當墊高,避免長時間低頭、彎腰,可減少頭部瘀血而導致眼壓升高。

4.3合理的飲食患者不能暴飲暴食,禁用煙、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一次攝水量過多(不超過300ml)以免誘發(fā)青光眼發(fā)作。

4.4指導病人正確用藥堅持用藥,不隨意中斷。如滴用毛果蕓香堿眼藥水時,滴藥后壓迫淚囊區(qū)2~3分鐘,以免經鼻淚管吸收引起全身中毒。應用高滲劑如甘露醇時,要注意速度、劑量;使用乙酰唑胺時,觀察有無肢體和顏面麻木、腰痛及有無刺感等常見副作用;噻嗎心安眼藥水用后則應觀察心率、呼吸變化,以防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及支氣管哮喘發(fā)作。

4.5保健指導多向患者傳播青光眼知識,提高患者自我防護知識,幫助他們解除憂慮,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最佳決策,以提高生活質量。出院后,一周復查,以后每月復查,3個月后每半年復查,密切注意視野變化,若出現彩虹圖,視物模糊,眼睛腫痛,鼻根酸困及偏頭痛時,應立即來醫(y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劉敏,黃云劍,何靜.腎病綜合癥病人自我保健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5,19(413):680.

[2] 周文炳.臨床青光眼[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00.

[3] 杜明艷,劉福源.青光眼與心理因素的關系及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5(14):74-76.

第9篇

所謂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是指血清學檢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而沒有肝炎癥狀和體征,各項肝功能檢查正常,并經半年觀察無變化者,醫(yī)學上又稱無癥狀HBsAg攜帶者。在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有1億人,每10個人中差不多有1個。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有學者認為,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增殖(繁殖)并不一定給肝臟帶來明顯的損害。隨著醫(yī)學研究的深入,發(fā)現90%左右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有程度不等的肝臟損害,其中10%屬于慢性活動性肝炎的肝臟病理改變,70%屬于慢性遷延性肝炎的肝臟病理改變,還有10%有程度不等的其他肝臟病理改變,只有余下的10%在檢查時尚未發(fā)現有肝臟病理改變。這一發(fā)現說明“健康攜帶者”并不健康,而是一種肝臟潛在感染狀態(tài),是一組以輕型病變?yōu)橹鞯穆愿尾 F駷橹梗瑢σ倚透窝走€沒有一種特效藥可治,如何清除體內的病毒,使HBsAg變?yōu)殛幮阅?大量醫(yī)學觀察發(fā)現,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強自我保健,才是唯一出路。所以說,乙肝病毒攜帶者做好自我保健顯得格外重要。

勞逸結合:在當今社會中,競爭十分激烈,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加快,體力和心理疲勞更容易發(fā)生,因此要積極防止和消除疲勞。睡眠是一種全面的休息,可減少體內代謝產物(毒素)的刺激,恢復和調整新陳代謝,積累能量,消除疲勞,調整機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所以,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熬夜。午餐后最好平臥片刻。同時,要掌握好適宜的工作量,不要加班加點。

均衡營養(yǎng):合理的營養(yǎng)有利于修復病損的肝細胞,恢復肝臟組織。乙肝病毒攜帶者應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如雞肉、鴨肉、水產品類、乳及乳制品、豆及豆制品,力爭做到每天能攝入500克左右的新鮮蔬菜。同時要將食用菌(香菇等)納入膳食結構,以確保有足夠的纖維素和礦物質的來源。酒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肝臟損害十分嚴重,無論如何不能貪杯。

堅持鍛煉:生命在于運動,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但有一點必須牢記,體育鍛煉貴在堅持,量要適度。正確的態(tài)度是把體育鍛煉作為每日生活的必修課。至于體育鍛煉的項目,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如廣播操、練功十八法、太極拳、氣功、健身跑、登高、球類等均可。一般以鍛煉完畢冬天全身暖和、夏天微微出汗而不覺得心跳加劇為度。

適當進補:乙肝病毒攜帶者千萬不可受虛假廣告的誤導,偏聽偏信,到處求醫(yī),以免得不償失。因為盲目服藥會增加肝臟負擔,甚至損害肝臟。正確的態(tài)度是適當服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保健品,以調動人體自身免疫力,制服乙肝病毒,使HB-sAg陽性轉為陰性。在眾多保健品中,首推人參。長期服用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利于乙肝病毒自然轉陰。但是,服用人參應猶如涓涓細流,量少而長期,以逐漸增加的方式,循序漸進,方可見效,切忌貪功多服。

注意衛(wèi)生: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血液、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染有乙肝病毒,為了防止疾病傳播,嚴格做到不參加獻血,牙刷、剃須刀、指甲剪、洗會陰用盆及毛巾等專人專用,不交叉使用。提倡分餐制,外傷出血要妥善處理,不要把血液污染過的物品到處亂丟。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其子女一出生就要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定期隨訪:有資料報告,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檢出HBsAg后的第5~10年內,有44%~50%的病人發(fā)病,并有21.4%~48.9%的人轉變?yōu)槁赃w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因此,乙肝病毒攜帶者做好定期隨訪極其重要。這里特別要提醒40歲以上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每隔6個月要做一次甲胎蛋白檢測和B超肝臟檢查,以便早期發(fā)現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及早治療。

第10篇

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血壓,是指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測量血壓,收縮壓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舒張壓高于90~95毫米汞柱(12.0~12.7kPa)。臨界高血壓(也稱輕度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在140~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90~95毫米汞柱。

長期以來,人們對高血壓較為重視,而對血壓偏高,既無明顯的不適,又無心、腦、腎等器質性損害的臨界高血壓卻滿不在乎,也常被臨床醫(yī)生忽視,得不到及時治療,其患者就更談不上注意自我保健了。殊不知,70%以上的高血壓病是由臨界高血壓發(fā)展而來的。據臨床觀察,中年人當中,因臨界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腦血栓、冠心病等合并癥和死亡率,并不比高血壓病人少。因此,臨界高血壓的危害不可低估。

在我國,患臨界高血壓的人約有4千萬,據臨床資料,臨界性收縮期高血壓比舒張期高血壓多見。雖然臨界高血壓一般不一定有什么癥狀,但有時可有頭暈、頭痛、耳鳴、失眠、乏力等癥狀。由于血壓波動大,有時血壓可以恢復正常,因此,極易被人忽略。美國的研究結果表明,臨界高血壓患者如能堅持長期治療,可以降低心腦血管合并癥的死亡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將1萬多名臨界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服降壓藥,另一組服安慰劑,結果服降壓藥的人都未發(fā)生急性高血壓與心力衰竭,而服安慰劑的則有一些人發(fā)生了合并癥。另一調查報道,對1萬多名臨界高血壓患者進行長時間系統觀察,一組是隨意服藥,舒張壓多維持在89毫米汞柱左右。另一組則在高血壓治療中心進行系統治療,使舒張壓始終維持在84毫米汞柱以下。結果,系統治療組總死亡率較隨意服藥組低20%。近年來美國的腦血管意外死亡率下降了20%,主要是注意了臨界高血壓患者的治療。

怎樣知道自己是臨界高血壓呢?如果在進行健康體檢時,發(fā)現血壓偏高,可進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測量,在1日內看血壓的變化有何規(guī)律,如50%的時間里,收縮壓超過150毫米汞柱(20.0kPa),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12.0kPa),即為臨界高血壓。

那么,臨界高血壓患者應該怎樣進行自我保健呢?如果是早期的臨界高血壓,可以先實行非藥物治療,如限制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控制體重,堅持鍛煉,戒除煙酒等,觀察半年后如效果不滿意,再進行藥物治療。一般來講,臨界高血壓患者若出現如心悸、心率加快、脈壓差增大、胸骨左緣有收縮期雜音等高動力循環(huán)狀況,可適當使用8阻滯劑類藥物,有較好效果。

對于臨界性高血壓,患者不可背上高血壓的包袱,要正確對待。首先應保持豁達大度、樂觀開朗的良好情緒。科學家們發(fā)現,人在盛怒、精神過度緊張時,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兒茶酚胺類物質也大量分泌,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其次,避免長時間地緊張工作。有學者對外科醫(yī)生做過一次實驗,研究他們工作前后的心功能變化狀況。結果發(fā)現,在連續(xù)做手術12小時后,他們的心輸出量有所下降,而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其中,尤以年齡超過45周歲的臨界高血壓者為甚。這表明,臨界高血壓病人也應和高血壓病人一樣,不宜長時間從事緊張工作,即使在一般性較忙的工作中,也應注意“忙里偷閑”,否則會發(fā)展為高血壓病。第三,生活要有規(guī)律。臨界高血壓病人如能堅持中午一睡,使心血管系統得以“小憩”,對控制血壓頗為有益。第四,合理調配膳食。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高血壓患者每天吃鹽不宜超過3~5克,宜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蝦皮、海產品、豆制品,多吃新鮮蔬菜和雜糖,增加維生素C、E和微量元素鈣、磷、鐵、鎂、硒等,可加速腸道蠕動,降低膽固醇的吸收,起到預防動脈硬化,防止血壓升高的作用。此外,還要注意少吃糖和動物脂肪,防止身體發(fā)胖。第五,堅持體育鍛煉。每天早晨可外出跑步、散步,下午下班后可打太極拳、打球,夏季可游泳,以增強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最后,臨界高血壓患者如果還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癥等疾病,則應提高警惕,一旦出現不良征兆,及時上醫(yī)院診治。

第11篇

骨性關節(jié)炎又叫退行性關節(jié)炎,俗稱“骨刺”、“骨質增生”,實際上并非炎癥,主要為退行性變,屬關節(jié)老化與磨損,特別是關節(jié)軟骨的老化。骨性關節(jié)炎代表著關節(jié)的衰老,故稱之為老年性關節(jié)炎。骨性關節(jié)炎是最常見的關節(jié)病,隨年齡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大于65歲人群中50%以上有骨性關節(jié)炎的X線片證據,但是有25%會有癥狀。75歲以上人群80%會出現癥狀。骨性關節(jié)炎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骨性關節(jié)炎的主要原因是關節(jié)軟骨受破壞,關節(jié)軟骨基質軟化并失去彈性,喪失強度,并引起軟骨下骨的硬化或囊性變及骨贅形成。從而產生疼痛和運動障礙,嚴重導致患肢病殘。骨性關節(jié)炎雖然從關節(jié)軟骨起病,但影響整個關節(jié)結構,包括軟骨下骨、韌帶、滑膜、關節(jié)囊及關節(jié)外肌肉,最終因關節(jié)軟骨全部脫失而導致關節(jié)畸形和功能喪失。

骨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關節(jié)的退化性疾病,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但是近來發(fā)現人類的關節(jié)可以早在30歲,甚至更年輕時就會產生沒有癥狀的退化改變。當年齡達到四五十歲時會出現癥狀,說明關節(jié)的退化已經侵犯到你的骨頭,這時才開始重視為時已晚,你能夠做到的事情僅限于盡量保護還未受到侵犯的關節(jié)軟骨,延緩關節(jié)繼續(xù)退化的期限。

全身關節(jié)都可有骨關節(jié)炎,表現出相應關節(jié)的疼痛、腫脹、摩擦音、變形和活動受限。但是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病率最高。約41%的骨關節(jié)炎患者為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這是因為膝關節(jié)為負重大、活動多、易受外傷、勞累和風寒刺激的關節(jié)。單純的膝關節(jié)退化最早出現在髕骨關節(jié),在三四十歲時即可出現膝關節(jié)的疼痛,表現為下臺階時疼痛,蹲下站起時疼痛,而走平路時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在下蹲時用手觸摸膝關節(jié)可以感覺到異常的摩擦感。還有些病人會出現關節(jié)的腫脹。這一階段的病變常被診斷為“髕骨軟化”。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發(fā)展非常緩慢的疾病,從第一次疼痛到病變的晚期需要10余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然而許多因素能夠加速病變的進展:包括年輕時膝關節(jié)有明顯的內、外翻畸形,體重超重,或一些能夠加重膝關節(jié)負擔的工作,如長期蹲著作業(yè)、山區(qū)野外工作等等。

是什么原因害了我們的關節(jié)

骨關節(jié)炎的病因尚待進行深入研究。目前一般將本病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種。以原發(fā)性最為常見。

1.年齡:年齡是最危險因素,發(fā)病率隨年齡成正比。隨著衰老,膝關節(jié)的重復使用可刺激軟骨發(fā)生炎性改變。另外,年老軟骨中粘多糖的含量減少,基質喪失硫酸軟骨素,韌性降低,容易遭到力學的傷害而產生退行性變。尤其在45歲以上女性多見,50歲以上女性約60%會受到此病的影響。

2.肥胖:肥胖的體重增加了關節(jié)的負荷并由于姿勢、步態(tài)等的改變,導致關節(jié)的生物力學都有所改變。大多數肥胖者膝骨關節(jié)病變的常見部位集中于內側軟骨。尤其缺少運動的肥胖者更易患此病。

3.遺傳:由不同種族和不同人群骨關節(jié)炎的患病率不同而得出此推斷。

4.雌激素:女性發(fā)病率較高,且在絕經后明顯增加,且與關節(jié)軟骨中發(fā)現雌激素受體有關。故不少學者推論女性患者的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與雌激素有關。

5.氣候因素:常居住在潮濕、陰冷環(huán)境中的人多有癥狀。這可能為溫度底,骨內血液循環(huán)不佳所致。

6.關節(jié)形態(tài):許多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病人存在先天膝內外翻畸形或髕骨半脫位畸形等。力線的不平衡使這部分病人比同年齡的其他人容易患骨關節(jié)炎。

7.關節(jié)勞損:職業(yè)工種(礦工、野外作業(yè)者、運動員、紡織等)患病率高。說明關節(jié)的勞損可以增加關節(jié)的退變。研究表明,無電梯樓房居民膝關節(jié)痛、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病率均高于平房居民。

8.其他:關節(jié)創(chuàng)傷:骨折、脫位、十字韌帶和半月板損傷,可使關節(jié)軟骨面局部的負荷和磨損增加;嚴重創(chuàng)傷特別是骨折,也可能改變其他部位的功能,導致骨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大骨節(jié)病、痛風、糖尿病、脊柱側彎等疾病均會導致膝關節(jié)的骨關節(jié)炎。

專家教您骨關節(jié)炎

如何自我保健與自療

目前醫(yī)學沒有能力使骨性關節(jié)炎的病程逆轉,而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會不斷地發(fā)展、惡化。因此絕大部分患者均需要進行治療。而治療的基本目的是緩解癥狀、改善功能、延緩進程及矯正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保守治療無法完全治愈骨性關節(jié)炎,但是可以緩解癥狀,延緩進程。而只有到了晚期,采用人工關節(jié)置換手術才是徹底解決骨性關節(jié)炎的根本方法。

自我保健與自療

骨關節(jié)炎的主要療法是非藥物治療。其首選方法是要實施正確的生活方式,掌握相關的健康知識。這對于減輕疼痛、減少看病次數、提高生活質量、維持關節(jié)功能有著較好的效果。包括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調節(jié)飲食,減輕體重,增強肌肉力量以及相關的物理治療等等。

(1)積極消除或避免致病因素:

解除思想壓力,適當休息:幫助病人正視疾病,樹立信心。不可使關節(jié)過度負重、受潮、受涼。避免久站、久坐,不要讓關節(jié)處于某一時間過長。

消除關節(jié)勞損的因素:肥胖病人適當減肥,多坐車,少行走,少登山、爬樓梯等。根據具體情況在病情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確、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改善神經、肌肉與骨關節(jié)的新陳代謝,延緩其衰老進展的速度。這是因為進行有關肌肉鍛煉以增加關節(jié)穩(wěn)定性,這不僅能緩解關節(jié)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并有利于病情的恢復。絕對不能以為只有休息不活動才能保護關節(jié)。這對負重關節(jié)膝關節(jié)尤為重要。應避免在睡眠時為減輕疼痛在膝下墊枕頭。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對保護膝等關節(jié)十分有益。

(2)運動療法:

對骨關節(jié)炎患者的鍛煉要一分為二,正確的適當的鍛煉,可以預防、延緩和減慢骨性關節(jié)炎的進程。有益的鍛煉包括:游泳、散步、騎腳踏車、仰臥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訓練及不負重位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而不正確的過度鍛煉可加重骨性關節(jié)炎。有害的運動是增加關節(jié)扭力或關節(jié)面負荷過大的訓練:如爬山、爬樓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動。

適當運動鍛煉對保持和改善關節(jié)活動以及增強受累關節(jié)肌力相當有利。以主動不負重練習為主,先作增強肌力的練習,再逐漸練習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

四步練功法:A直腿抬高練習:仰臥,患膝伸直抬高30~40cm,足跟相當于健側足尖的高度,盡量維持在這個,堅持不住時可放下休息相同的時間,以上算一次。然后重復練習,每組10~15次。每天兩次。如果可堅持1分鐘以上,可進行負重直腿抬高練習。B負重直腿抬高練習:動作同上,在足背上應擔負一定的重量,可從1kg開始,逐漸增加到5kg,如果可堅持1分鐘以上,可進行下一步練習。C負重短弧練習:患者坐在床邊,患膝下面墊一枕頭,使之屈膝30°,患足負重從5 kg開始,逐漸增加到10kg,坐抬腿伸直練習,如果可堅持1分鐘以上,可進行下一步練習。D負重長弧練習:患者坐在床邊,屈膝90°,小腿下垂,患足負重從10kg開始,逐漸增加到20kg,坐抬腿伸直練習,如果可堅持1分鐘以上,則生活和工作基本可以達到正常。

坐位伸膝練習:患者作于床上,患膝盡量伸直,足被伸,同側手向下按膝,對側手屈腰夠足。

坐位垂膝擺動屈伸練習:患者坐于床邊,患肢小腿下垂,以健肢幫助按壓患肢,增加屈曲。

仰臥屈膝練習:仰臥床上,患肢屈髖90°,患膝盡量屈曲,以健肢協助按壓患側小腿以增加膝關節(jié)的屈曲。

跪位屈膝練習:患者跪坐在床上,自行向后跪壓以增加屈膝的角度。

平躺“蹬三輪” :每天早晚躺在床上,模仿蹬三輪的動作。平躺的姿勢可減輕易受損關節(jié)的負擔;要踝關節(jié)到肩關節(jié)的各個關節(jié)都得到鍛煉。

水中運動:水中運動有水的浮力可以支撐,能減少體重對膝關節(jié)的壓力,尤其是肥胖的病人。同時有助于強化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耐力,即使不小心跌倒,也故不容易導運動的傷害,多利用游泳的方式,可以幫助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病人的康復。

飲食療法:

目前針對性的食療似乎缺乏深入的研究。最常見的是補的宣傳。對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的病人,應該在飲食上給予充分重視。

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鈣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但有應該注意,體內缺鈣多導致腿部抽筋與骨質疏松,與骨關節(jié)炎兩者在病理上、臨床表現上均有很大的差異。從醫(yī)學角度來看,骨質疏松會產生“骨質增生”,而這種“骨質增生”與上述因骨關節(jié)炎而產生的骨質增生是相關的并共同影響了骨性關節(jié)炎病的產生,因而補鈣對于骨性關節(jié)炎病的防治應有益而無害的,只是并不能明顯見效罷了,故切勿以補鈣了就不再進行其他的治療。

多食高量維他命D食物:維他命D者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所致。故要多服含D的乳制品或片以幫助鈣質的吸收。

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維生素C片劑為抗氧化劑及Ⅱ型膠原合成的基本需要,最近對骨性關節(jié)炎微量營養(yǎng)素的研究中發(fā)現,高抗氧化劑的攝取特別是維生素C,可能保護關節(jié)防止骨性關節(jié)炎進展,故口服維生素C有益。其他如A、B1、B6、B12、C和D以及建造骨質必要的元素,如礦物質如鈣、硒、鋅以及膠質的食品等適當增加攝入量。

保護關節(jié)

補充營養(yǎng)預防骨關節(jié)炎

第12篇

[關鍵詞] 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健康教育;行為現狀

[中圖分類號] R19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2(b)-0133-03

圍絕經期是指婦女絕經前后的一段時期,包括從出現與絕經有關的內分泌、生物學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經后1年的正常生理變化期[1-2]。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圍絕經期婦女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該年齡段的婦女如果沒有得到科學的保健服務,將影響到自身的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本研究調查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婦產科門診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就診的100例圍絕經期婦女對自我保健的認識水平與行為現狀,以期為制訂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本院婦產科門診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就診的100例圍絕經期女性作為研究對象,年齡45~55歲,平均(51.4±2.5)歲。其中,月經正常28例,月經紊亂16例,絕經56例(自然絕經52例)。所有被調查者均自愿參與,能理解問卷調查各個項目的含義。

1.2 調查方法

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內容包括3部分:被調查者對圍絕經期癥狀的認知情況,對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認識及應用情況,獲取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意愿及途徑。所有問卷均由護理人員統一發(fā)放,當場填寫并收回。

2 結果

2.1 問卷回收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為100%。

2.2 被調查者對圍絕經期癥狀認知情況的分析

被調查者對圍絕經期癥狀的知曉率偏低,均

表1 被調查者對圍絕經期癥狀認知情況的比較[n(%)]

2.3 被調查者對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認識及應用情況的分析

在調查問卷列出的保健措施中,有近70%的被調查者不了解肛提肌鍛煉與激素替代療法,絕大部分圍絕經期婦女的圍絕經期保健行為水平低于認知水平(表2)。

表2 被調查者對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認識及應用情況的比較[n(%)]

2.4 被調查者獲取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意愿及途徑

所有被調查者均表示愿意了解圍絕經期健康知識。在既往的圍絕經期知識獲取途徑中,他人告知占51%,醫(yī)務人員教育占19%,媒體宣傳占22%,其他占8%。

3 討論

從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階段圍絕經期女性對健康保健知識的認知度較為有限,以至于女性的保健行為自覺性較低[3],這種現狀嚴重影響了女性保健工作開展的進程[4],也嚴重影響了女性整體健康水平的提升,可見加強圍絕經期女性保健教育,切實提升絕經期女性保健行為的自覺性具有必要性。就圍絕經期女性保健工作現狀而言,圍絕經期女性的醫(yī)療保健認知度及行為多受文化程度、工作職業(yè)、經濟發(fā)展程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5],要強化女性保健認知度與行為依從性,需要借助健康教育提高女性的從醫(yī)性[6],并結合專科醫(yī)生的健康教育與指導,著重從護理工作角度出發(fā)指導女性絕經期用藥,利于切實提升圍絕經期女性保健行為的自覺性[7]。

3.1 加強醫(yī)院健康教育以提高女性的從醫(yī)性

本院婦產科門診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在對患者進行診治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圍絕經期女性保健問題教育工作,在臨床治療工作開展的同時開展保健教育與指導工作,向患者或健康體檢者講解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引導患者與健康體檢者樹立定時檢查與保養(yǎng)的觀念,切實提升患者與健康女性的從醫(yī)性。本院還在保健普及教育工作中安排專科醫(yī)生就女性用藥問題進行教育與指導,并開設醫(yī)院健康指導熱線[8],針對女性疑問進行及時解答與指導,以保證保健教育工作的科學水平[9]。此外,筆者基于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發(fā)現圍絕經期女性的治療會影響到女性保健水平,應該在治療過程中多用激素代替藥物,以保證對保健工作無消極作用,全面提升女性的保健水平。

3.2 以社區(qū)教育為依托加強自我檢測

現階段,社區(qū)工作已經成為醫(yī)療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本院以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為依托廣泛開展區(qū)域化的保健教育工作,以全面提高女性從醫(yī)性。本院衛(wèi)生服務中心采用家庭訪問等形式宣傳保健知識,還為圍絕經期婦女建立健康檔案,有針對性地做好檢測與隨訪。圍絕經期婦女雌激素水平偏低,易出現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10],圍絕經期也是婦科三大腫瘤及乳腺癌的高發(fā)年齡[11-12]。從本次調查來看,仍有相當多的圍絕經期婦女對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偏低,對定期體檢、注意補鈣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這提示在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時應提高圍絕經期婦女對婦科腫瘤的認識,指導女性多參與婦科普查與自檢[13],掌握自我檢測與記錄的方法。

總之,從本次調查來看,仍有必要針對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意識薄弱、保健行為少的現狀展開科學的健康教育,使廣大圍絕經期婦女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提高認識水平,掌握保健方法,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艷霞,郭燕,方為民,等.圍絕經期婦女保健狀況與衛(wèi)生需求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5):2108-2110.

[2] 孟文文,張玲娟,張靜,等.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的知信行調查與健康教育對策[J].護理雜志,2010,16(5):325-327,342.

[3] 夏建紅,田豐蓮,趙慶國,等.圍絕經期婦女就診及激素替代治療態(tài)度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5,26(1):89-90.

[4] 張巍,劉媛,劉賢英,等.圍絕經期婦女健康及社區(qū)婦女保健現狀[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5008-5011.

[5] 張金英.圍絕經期婦女的保健工作[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8):479-480.

[6] 劉良春.圍絕經期婦女的激素替代治療[J].中外女性健康,2013,27(5X):72-73.

[7] 徐華,逄桂英.圍絕經期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調查和健康教育對策[J].健康大視野·醫(yī)學版,2013,21(8):814,F0003.

[8] 張陸珍.社區(qū)圍絕經期婦女100名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152-153.

[9] 李燁.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癥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J].吉林醫(yī)學,2013,34(24):4926.

[10] 孔晶,姜曉紅,費春香,等.圍絕經期婦女情緒障礙對其睡眠質量影響[J].江蘇衛(wèi)生保健·學術版,2013,15(4):41-42.

[11] 劉菊瓊,向珍華.2388例圍絕經期婦女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8):125-126.

[12] 桑劍鋒,王雪晨,姚永忠,等.60歲以上女性乳腺癌150例治療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1,10(5):345-3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巴彦淖尔市| 平邑县| 青海省| 福鼎市| 剑河县| 三原县| 延庆县| 绍兴市| 西贡区| 定边县| 白沙| 平山县| 肇州县| 砀山县| 石城县| 建瓯市| 昌乐县| 永修县| 垫江县| 定州市| 阿坝| 汽车| 仪征市| 闽清县| 新竹县| 大足县| 长治市| 博白县| 和静县| 宣化县| 吉木乃县| 涞水县| 驻马店市| 舟山市| 高邑县| 正阳县| 隆尧县| 兴仁县| 无为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