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7 12:36: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職英語教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當前由于高校不斷擴招,社會就業(yè)向高學歷看好,家長和學生紛紛向高中看齊。“普高熱”使職業(yè)高中學校無論在招生上還是在教學上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職教的英語教學由于沿用的是以前普教的教學思路,更多的是側重了讀寫和語言知識系統(tǒng)性教學,失去了它應有的職教特點。因此,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加強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是當前中職學校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yè)教育系統(tǒng)內部對英語重要性認識不足
由于中職學校的特點是培養(yǎng)各類中等職業(yè)技術人才,學校的重心自然放在專業(yè)課上,這是必要的。但是目前整個職業(yè)教育系統(tǒng)內部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英語被視為可有可無的閑科、副科,在課程的設置和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一些中職學校對英語教學每學期的課時和學制方面進行的縮減和限制,忽視了英語教學,使英語教學無法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要求,培養(yǎng)出來的技術人才不夠全面,英語水平低下,就業(yè)競爭能力差。
(二)教學模式陳舊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沿用以講授為主的“認知法”和“翻譯法”,很少采用“情景教學法”、“聽說領先”等現(xiàn)代教學法,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局限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fā)揮,教學活動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中心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服從地位,學生參與的機會很少,沒有時間去思考,學生仍處于被動聽課的地位,學成了所謂的“啞巴”英語,既聽不懂也講不出,達不到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三)教學評價分量輕,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則缺少強有力的外部評價機制,校內評價機制又不夠完善,對教師而言,其教學過程,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等方面的監(jiān)控與評價較寬松;對學生而言,其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等方面的檢測與評價越來越寬松,這樣導致英語教學的考核評價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二、采取的對策
(一)提高對英語基礎課學科價值認識,重視英語課教學
造成專業(yè)技能與英語基礎課之間權重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英語基礎課學科的價值認識不足,職業(yè)教育系統(tǒng)內部那種認為學生英語基礎差,能教多少算多少的思想存在,導致了英語教學質量不高,教師缺乏教學熱情。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必須加強英語基礎課學科價值的認識,英語課教學,不僅關系到學生成為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還關系到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我們要提高對英語基礎課教學在中職學校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將英語基礎課的教學安排放入整個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整體結構中,使英語基礎課真正體現(xiàn)其學科的價值。
(二)依據(jù)不同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基礎,嘗試實施英語分層教學
不同層次的教材,輔以相應不同層次的教學方式及手段,教授相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力求最好的教學效果,是分層次教學的核心和關鍵。
1.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
又稱“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學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學中,從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和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2.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
“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要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按照心理特點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
英語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由于受教材、進度、課時數(shù)、教學任務等多方面的約束,分層教學的實施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前要按照分層教學的要求備好課,上課時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及教學活動形式進行分層教學。在設計問題時,問題的難度要與學生的層次相一致。這樣的教案設計,既能保證大綱要求的落實,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做到了保尖、促中、補差,確保分層教學落到實處。
(三)多媒體技術與創(chuàng)新型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借助多媒體技術來表達教學思想可促進多媒體優(yōu)勢與創(chuàng)新型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教師在制作英語教學課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課件使用的可操作性,界面設計友好。
(2)選擇適合多媒體展示的教學內容。
(3)設計的課件要提供有效訓練,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并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4)課件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要注重各步驟間的連貫性和梯度。
(5)課件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特點。
(四)加強英語學科教學評價,確保測評多樣性
中職學校英語教學評價應圍繞今后從事的職業(yè)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應用能力,建立能促進學生應用能力提高為目的的教學評價制度。評價應關注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學習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注重評價結果,又注重評價過程,各種評價方法相結合,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充分地評估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要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研究,不斷完善英語教學的評價方法。
總之,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常用的交流技巧、基礎英語知識和專業(yè)英語知識來實現(xiàn)將來職業(yè)生活中的熟練交流和溝通,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使職業(yè)高中的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有了一個新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雷慧.中職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J].考試周刊,2007,(9).
[2]黃建鴻.職業(yè)中等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英語輔導2006,(10).
關鍵詞:英語教學 方法 激發(fā) 體驗 效果
很多中職英語教師認為,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這一觀點不僅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大部分學生在學了很多年英語后,仍失望地發(fā)現(xiàn)自己聽不懂、說不好、寫不出。面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應轉變中職英語教學思路,教學目標由“灌輸”向“運用”轉變,積極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創(chuàng)設快樂的教學情境
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如下四個特點:要有足夠量、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并為學習者理解、接受;要有大量的實踐機會供學習者應用英語;師生要有大量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互動,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產生枯燥的感覺,需要有快樂的心態(tài),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與學。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自己處在一個情緒飽滿、振奮自信、熱情投入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會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提高其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度,使學生也處在一個相應積極的、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學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緒參與到教學中,就能愉快地接受語言知識的輸入,并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在以互動為特點的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要滲透于教學的全過程,并延伸到教學以外。快樂真誠的教學互動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要發(fā)揮作用,靈活運用提問式、對話式、講授式、表演式的互動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生動、有所創(chuàng)新。
二、運用pairwork
pairwork是一種新型的課堂組織形式,由學生主導學習過程。這種課堂組織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使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有利于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pairwork可以采取多種靈活的搭配方案。在一個班級內,學生的英語水平客觀上存在著差異。有些老師主張應該優(yōu)等生和優(yōu)等生搭配、中等生和中等生搭配、較差的學生和較差的學生搭配,這種搭配方式可以避免較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但同時要求教師要給予較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和指導。也有些教師主張優(yōu)帶差,這樣能讓較差的學生發(fā)現(xiàn)差距,鞭策自己。
大多數(shù)教師總是在碰到對話時才采用pairwork進行機械的角色扮演。其實教師不應該把pairwork的方式僅局限于對話,完全可以把它運用到其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找文章主題句、復述課文、情境寫作等。
三、注重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語言不是智力現(xiàn)象,是一種行為,語言是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獲取的。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要主動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教師也應該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更加熟練地使用英語。
英語作為另一種陌生語言,對學生來說,學習的難度不言而喻。在他們實際運用和交流的時候,錯誤和失誤不可避免。這時,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而不要不適時地糾正學生的錯誤,這樣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對于日后的英語學習喪失信心。
四、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本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質,作為文化重要載體的語言不容忽視。同時,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應滲透到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則,寓思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滲透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fā)其學習潛能。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還有很多的問題有待教師們進行探討。筆者相信,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累、教育理念的轉變,中職英語教學必將再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德]貝克主編.徐國慶譯.職業(yè)教育教與學過程(第一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周國燭等.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組編.職業(yè)教育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李紅衛(wèi).增強職業(yè)教育吸引力制度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1.1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職業(yè)學校的教學模式都是以傳統(tǒng)教師傳授為主,英語教學也不例外,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水平,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學生的參與機會少,只有默默的接受,而且教學方法也較為單一,使英語學習更加枯燥、乏味,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1.2教學評價作用不明顯
由于中職院校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擁有專業(yè)技能的人才,所以無論是校方還是學生都更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所以對于專業(yè)課都有較為完善的評價機制以及認證方式,都將是否能夠取得專業(yè)資格等級證書作為學生學習的評價標準。而中職學校對于英語教學缺少相應的更完善評價機制,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英語教學質量的評價過于松懈,不僅沒有完善的機制,評價手段也過于寬松,起不到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作用。
2、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2.1針對實際情況進行英語教學設計
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要先掌握不事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英語教學設計,并補充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關的,更為實用的課外閱讀材料。還要尊重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面對學生差異大、基礎水平差距大的現(xiàn)狀,分層教學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計劃、要求和標準,最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2.2充實教材
中職英語教材除了要適當?shù)亟档碗y度外還應該針對不同專業(yè)添加一些職業(yè)性的教學內容,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將來的發(fā)展奠定扎實、穩(wěn)定的基礎。作為中職英語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講授教材內容外,還應該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的情況,搜集一些實用的學生感興趣的英語材料作為教學內容,使教學方式更加豐富,可以使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有效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和溝通,多給學生一些鍛煉和展示自己的實踐機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
2.3保證教學時間,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要想使中職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足夠的教學課時是最基本的保證。作為一門獨立的基礎學科,更需要足夠的教學時間才能保證其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而且英語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現(xiàn)代化資源,利用網絡、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中去,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4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于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直到正確引導的作用,把學習時間以是多的留給學生,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更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對教材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讓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教學,使教學任務完成的更加順利,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目的;另外,中職學校應該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使教師能夠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能力,也可以在教師間舉行互聽、互評公開課,或選擇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示范課教學,這樣教師可以吸收更多的教學經驗,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以適應學生的需求。除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還要注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要能夠尊重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取得的一點點成績都要加以贊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最終取得更大的進步。
2.5完善評價機制
中職英語教學有許多突出問題。如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許多學生基礎薄弱。學生對學習策略知之甚少,教材不是很規(guī)范等等。可以從就業(yè)思想教育、學生英語基礎、分層教學:學生學習策略、活用教材等方面推進中職英語教學,使中職英語教學走出困境,為培養(yǎng)“知識+技能”型新一代“藍領”工人做出貢獻。英語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開展中職英語教學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激發(fā)興趣,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幫助中職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對于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應持續(xù)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解決好認識問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動力。要讓學生明白今天所學就是為了明天所用,幫助學生逐步樹立和形成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眾所周知,初中畢業(yè)進入中職學習的學生,很大部分是因為學業(yè)成績不好,升普高無望后而做出的被動選擇。由于中職生進校時普遍存在英語底子薄、基礎差、成績不好這一事實,對學好英語已失去了信心,甚至有部分學生放棄了英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對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有的學習沒用功,不努力、怕吃苦;有的是學習習慣差,學習方法不對。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思想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造成的。因此老師首先要在做好學生思想工作上下功夫,通過講道理、擺事實、舉案例,邀請已畢業(yè)的學生現(xiàn)身說法,談在職場的感想、體會等手段,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學好英語的重要性,進而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二、培育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師生關系影響學生良好學習動機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習效率。很多職教生在初中階段都屬于被忽視的群體,學生對某門學科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喜歡科任教師。教師重視、關心、信任學生,就會使學生獲得肯定、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并潛移默化影響教師所教學科的學習。如何培育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筆者以為做好以下幾點甚為重要。教師要不斷加強修煉,在品德、學識、修養(yǎng)、興趣、愛好、能力等方面產生強大影響力,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標桿。要讓你的學生認為你是一位師德高尚,學識淵博,專業(yè)精湛,愛好廣泛,能力全面的好老師,甚至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能讓你的學生從內心深處羨慕你、崇拜你、進而親近你,就象有一股強大的磁場一般吸引著自己的學生。要做到這點,需要老師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教師要尊重、關心、愛護所教的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教師都要用心去呵護,用愛去澆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對我好,對我負責。中職學生由于種種原因自身存在的問題遠比普高的學生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就顯現(xiàn)出厭學,習慣差,自控力弱,學習成績不好等情況。在原學校老師和其他同學眼中,是差生,是被忽視的邊緣和弱勢群體。自卑、自棄是較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因此,進入中職后教師更應用愛與尊重去喚取學生心靈的覺醒,幫助學生樹立人生自信。其三教師要盡可能多地與學生相處,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圍繞思想、學習、生活、人生、以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要盡量與學生一起參加各種健身娛樂活動,在活動中交流感情、增進友誼。
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中職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的教學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來組織實施。要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基礎上深入鉆研教材,不斷研究教法和學法,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開展課堂教學。要圍繞中職教育特點,在課堂上強化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注重單詞、詞匯的積累與應用。整合教材內容,讓教學貼近學生、貼近職場、貼近生活。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實用性。具體來講,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充分把握學生實情,照顧學生實際,處理好學生想學而又難學的矛盾。在進入中職的起始階段,把握的一個基調是起點要低,容量要小,節(jié)奏要慢,重要的內容要反復再現(xiàn)。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跟上教學進度,多數(shù)學生能達到教學目標。力保絕大多數(shù)學生把頭開好,找到感覺。二是要處理好少數(shù)與多數(shù)的關系。隨著內容的增多,難度逐漸加深,必然有部分學生感到困難。這時老師要特別注意學困生,分析原因,找到對策。必要時可采取降低要求,分層教學等辦法,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做到生生有收獲,個個有發(fā)展。三是要應用好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模擬的英語教學場景,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四要把活動的開展經常性地貫穿課堂教學中。愛動是學生的天性,中職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圍繞教學內容和本課教學目標的達成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如英語朗讀、詞匯搶答、對話表演、聽寫比賽、英文歌曲欣賞、職場模擬對話、小組互助學習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課堂上盡量動起來,融入教師的課堂教學中。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教師要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事情,看問題,對在學習上取得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恰當?shù)墓膭钆c肯定,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維護好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學業(yè)評價上要根據(jù)學生和課程的情況,改革創(chuàng)新,采用口試、筆試、大作用、開卷、閉卷等多種考試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要注重平時的學習表現(xiàn)和態(tài)度,給予一定的權重,把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有機統(tǒng)一起來。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生生有進步,人人皆發(fā)展的目標。在具體操作上就是要做到內容、方法和形式的有機統(tǒng)一。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習態(tài)度、活動表現(xiàn)、平時作業(yè)質量、學月、期中、期末成績檢測結果等;評價方法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評價形式采取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模糊性評價為主。每期原則上按學月評價、期中評價、期末評價來開展。學月評價影響期中評價,學月、期中評價又影響期末評價。特別注重平時、注重過程,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
總之,筆者認為中職英語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中職英語教師相較于其他學科教學而言,面臨的問題更多,挑戰(zhàn)更大,要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就必須多管齊下,綜合施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做好中職英語教學工作。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改革
一、中職生英語水平現(xiàn)狀
1. 中職生入學時的英語學習狀況。
隨著普高的擴招,中職生整體生源素質一年不如一年。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理解中文的主謂賓劃分,英語教學常常無法正常開展。
2. 中職生入學時的思想品德狀況。
因家庭或自身原因,大多數(shù)中職生不會學習或不想學習,有些學生甚至有吸煙、逃學、交異性朋友、進營業(yè)性娛樂場所等不良行為。進入中職后,不少學生厭煩學習,自我認知和定位不明。
二、中職英語教學大綱與歷年高職考試要求
中職英語教學承擔三大任務:公共基礎課、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和高職入學考試, 即“3+證書”(3為語文、數(shù)學、英語)。
1.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
英語是中職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職業(yè)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基礎模塊有7個必須的任務:聽、說、讀、寫、語音、詞匯、語法。拓展模塊的任務有:聽、說、讀、寫、詞匯、語法。中職生的英語單詞量應有2200左右,并掌握基本英語語法等。
2. 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
英語一級合格證(分口試和筆試兩部分,缺一不可)是參加高職考試的必備條件之一。
3. 高職入學考試英語科考試大綱。
2011年廣東省高職入學考試英語科考試大綱規(guī)定試卷結構為:A. 補全對話;B. 詞匯與語法;C. 完形填空;D. 閱讀理解;E. 完成句子;F. 應用寫作。
三、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措施
1. 教育教學心態(tài)的改革。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各種潛能,只要環(huán)境適宜,人的潛能就會有效發(fā)揮”。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心理環(huán)境,師生人格平等,情感相容,才是最好的教育教學心態(tài)。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善于表揚,善于引導、啟迪和激勵,而非嚴管、嚴教,怨天尤人。
2. 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
英語學習的目的不同,其方法也會隨之而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對每位學生的教育教學有定向性、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的計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過硬的考試心理等。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英語學習中,一般有總體記憶法、分級練習法、周而復始法、漢英—英漢互背法、李陽瘋狂法、聯(lián)想高爾夫法等六大高效學習方法,教師應指導不同特點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在課前課中課后跟蹤追問,實現(xiàn)問中有促,促中有導,導后有效。
3. 教育教學目標的改革。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針對心理各異、成績不一的學生群體,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和目標,看得見、摸得著,并且讓學生通過努力就能完成,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實現(xiàn)目標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并自然引發(fā)出自覺的學習行為。
4. 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
改革教學內容是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現(xiàn)以英語語法中最難教、最難學又最常用的動詞不定式為例略以淺述。
近年來,在高職高考和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中出現(xiàn)了許多動詞不定式應用的試題。由動詞不定式構成的句子在2011年廣東省高職招生——英語試題中出現(xiàn)了50多處,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在絕大多數(shù)學生弄不清主謂賓的情況下,要教好、學好、用好不定式,是一項艱巨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必須想辦法使它簡單化,通俗易懂。在動詞不定式教學過程中,筆者采取了“三步法”:第一步,讓學生明白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動詞不定式,即漢語里“動詞+其他”,在句中不作謂語時,英語里可用“to+動詞原形+其他”,即動詞不定式表達。同時,讓學生明白“to”的兩種不同用法,即介詞和動詞不定式標志的小品詞(He wants to return to his own home. );第二步,記結構“動詞+其他”,即“to +動詞原形+其他”在句中的結構,如to study English well…;to play basketball after class…等;第三步,讓學生牢記同一短語——不定式在句中所起不同句子成份的例句。如將“學好英語”to learn English well編出各種不同句子成份造句,充分展示不定式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比如:
① 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not easy. 學好英語是不容易的。(作主語)
② He wants to learn English well. 他想學好英語。(作賓語)
③ His mother wants him to learn English well.他媽媽要他學好英語。(作賓補)
在教學過程中將動詞不定式作賓語和賓語補足語作為難點、重點和考點細講、精練。教師應讓學生理解“他媽媽要他學好英語”His mother wants him to learn English well. 的賓補例句,與“他媽媽說他要學好英語”His mother said he wanted to learn English well. 中賓語從句的例句之間的不同之處和用法,要多講多練,因為這兩個語法點既是難點,也是檢測語言正確運用能力的試金石。另外,通過將語法教學放在閱讀中, 讓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和分析遇到的語法現(xiàn)象,可加深對這些語法現(xiàn)象的理解。例如,在“歸納動詞不定式”的部分,要求學生結對子活動,盡量用動詞不定式造句,討論對英語動詞不定式學習的看法,然后進行全班討論。比如,有一位學生在班上交流的原話為:“It is not easy to play basketball. But it is important to do so. In order to play it well, I get up early to practise in the morning. In class I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and do what he wants me to do. I like to take part in basketball matches very much… I want to become a basketball player like China Yi.”
這一段話雖然有不足,但它包含了多個不定式短語,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使語法教與學充滿趣味性、實用性和直觀性。通過多次反復的講練考,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但明白了英語不定式的使用方法,高考中此題得分率均超過80%,而且還明白了英語動詞詞組的結構和用法。
上述英語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嘗試,不僅使學生的考試平均分、合格率、上線率在同級同類學校班級中始終名列前茅,英語競賽獲獎率和獲獎級別屢創(chuàng)新高,而且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東莞市常平黃水職業(yè)中學)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教育部考試中心. 全國英語等級考試標準教程——一級[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2011年廣東省高等職業(yè)院校招收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考試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考試大綱[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曹梅靜. 心理健康教育C證教程[M]. 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出版社,2007.
關鍵詞: 英語教學原則 中職英語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在當今社會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掌握好英語已經成為當代社會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在廣大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除了抓好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之外,也應更加重視英語教學。根據(jù)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教學的基本原則,同時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對促進中職英語教學有非常大的幫助,以下分別加以具體論述:
運用交際性原則(communication principle),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交流,因此,教師應該把交際性原則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以聽說為優(yōu)先培養(yǎng)方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較差,不敢開口說英語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使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大膽主動地開口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初次見面如何進行交流的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名片(name card)的格式,設計一張自己將來的名片,然后自由地交換名片,并運用上面的基本信息(name、 job、 position、 address、 telephone number、 e-mail)互相對話進行了解。這樣既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又訓練了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能力,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既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又注意不同階段各有側重。
階段側重原則是英語教學的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恰當運用好會對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進行全面訓練,但要在每節(jié)課以及每個學習階段都做到全面訓練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應該在各個學習階段略有側重。而階段側重的原則應該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具體來說,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應以聽說訓練為主,利用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較強的特點,加強聽說的訓練,并在聽說的基礎上開展讀寫的訓練。而到了中級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讓學生適當進行閱讀訓練,擴大其知識面和詞匯量。最后是高級階段,這個階段學生比較重視閱讀和寫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突出閱讀練習,尤其是多進行泛讀練習(extensive reading),并指導他們開展寫作的訓練。
經過這三個階段的系統(tǒng)學習,相信學生的綜合能力會有較大的提高。
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并控制利用母語。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中職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已經習慣于用母語進行思維和學習英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交際性原則的應用。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習專業(yè)英語的時候,由于理解難度較大,用英語比較難以解釋清楚,教師可以適當利用母語來輔助教學,但使用比例不宜過大,在學生能理解的前提下,還是應盡可能地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發(fā)揮英語的交際功能的作用,又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總之,一味使用母語或全盤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都不太適合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多用英語并適度使用漢語,從而促進中職英語教學。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當前中職院校的教學中,對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比較重視,專業(yè)課教學任務重,課時也較多,這也就導致了英語等文化基礎課程課時少,教學計劃難以完成,而要想學好英語僅僅靠每周的幾節(jié)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
應該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彌補正常教學課時的不足。同時,第二課堂活動也有助于開擴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使學生能在更加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朗讀、用英語進行講故事比賽、學唱英文歌曲、排練英語短劇、觀賞原版經典影視作品、開展英語角等等。此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但是主要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并盡量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訓練,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做到既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又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歸根到底,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以及輔助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只有把這兩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實踐成果。
運用交際性原則,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交流,因此,教師應該把交際性原則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以聽說為優(yōu)先培養(yǎng)方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較差,不敢開口說英語的現(xiàn)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使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大膽主動地開口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初次見面如何進行交流的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名片(Name Card)的格式,設計一張自己將來的名片,然后自由地交換名片,并運用上面的基本信息(Name、 job、 position、 address、 telephone number、 e-mail)互相對話進行了解。這樣既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又訓練了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能力,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階段側重原則, 既注重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又注意不同階段各有側重
階段側重原則是英語教學的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恰當運用好會對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進行全面訓練,但要在每節(jié)課以及每個學習階段都做到全面訓練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應該在各個學習階段略有側重。而階段側重的原則應該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具體來說,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應以聽說訓練為主,利用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較強的特點,加強聽說的訓練,并在聽說的基礎上開展讀寫的訓練。而到了中級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讓學生適當進行閱讀訓練,擴大其知識面和詞匯量。最后是高級階段,這個階段學生比較重視閱讀和寫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突出閱讀練習,尤其是多進行泛讀練習(Extensive Reading),并指導他們開展寫作的訓練。經過這三個階段的系統(tǒng)學習,相信學生的綜合能力會有較大的提高。
英語和母語并重方法,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并控制利用母語
從我們的教學實踐來看,中職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已經習慣于用母語進行思維和學習英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交際性原則的應用。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習專業(yè)英語的時候,由于理解難度較大,用英語比較難以解釋清楚,教師可以適當利用母語來輔助教學,但使用比例不宜過大,在學生能理解的前提下,還是應盡可能地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發(fā)揮英語的交際功能的作用,又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總之,一味使用母語或全盤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都不太適合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應該將兩者結合起來,多用英語并適度使用漢語,從而促進中職英語教學。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當前中職院校的教學中,對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比較重視,專業(yè)課教學任務重,課時也較多,這也就導致了英語等文化基礎課程課時少,教學計劃難以完成,而要想學好英語僅僅靠每周的幾節(jié)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應該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彌補正常教學課時的不足。同時,第二課堂活動也有助于開擴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使學生能在更加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朗讀、用英語進行講故事比賽、學唱英文歌曲、排練英語短劇、觀賞原版經典影視作品、開展英語角等等。此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但是主要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并盡量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訓練,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做到既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又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歸根到底,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以及輔助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只有把這兩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實踐成果。
基于中職英語的重要作用,我們應對其教學加以重視。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存在明顯的問題,其中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創(chuàng)新能力低下是其主要特征,嚴重影響中職英語的教學效率。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將創(chuàng)新教學法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以促進其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
創(chuàng)新教學法;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應用
中職教育在我國企業(yè)基礎操作崗位的輸送上具有重要意義。英語作為基礎學科,其教學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表現(xiàn)為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方法單一、語言教學創(chuàng)新差。為此,中職英語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提高學生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確保英語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性。
1中職英語教學的問題
中職英語學生的基礎、教師團隊的素質以及多年來陳舊的教學方法都對其教學效率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在這一過程中,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是關鍵。我們將其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為活躍我國基礎崗位,適應時代需求,中職院校也在不斷擴展。學生的來源廣闊,初中畢業(yè)生居多,但均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厭倦基礎知識學習。尤其是對于英語學習來說,非母語的教學機制使得學生的興趣無法被激發(fā)。另外,英語教學與學生的職業(yè)需求相分離,這也是導致學生厭學和基礎低的主要原因。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始終強調應試教育,這使得死記硬背成為學生的主要特征。進入中職階段,無論是學生自身、教師和家長的理念上,均對其重視程度不足,中使得學生無法獲得最好的教學方式。一些學生雖然具有積極性,但進入中職后,由于大環(huán)境的影響,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往往受到影響,因此長期以來我國中職學生始終面臨著學生基礎薄弱的問題。
1.2教學方法落后:
中職教師滿堂灌的方式始終占據(jù)著主要地位。很多教學方法無法得到正確的應用,教學資源不足。這與多種因素有著直接關系,如教師的素質受到教學條件的影響。中職院校多為自主經營、生源、薪資待遇都影響了教師的去留,使得中職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在教育資源分配上,高等教育的資源豐富,而中職院校則體現(xiàn)為資源嚴重缺乏,導致其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在日后工作中,專業(yè)技能不強,語言的作用更無法體現(xiàn)出來。一些教師雖然認識到創(chuàng)新教學法的重要性,但由于無法得到認同,也就無法具體實施。
1.3教育機制落后:
由于目前教育部門將資源和發(fā)展重點放在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上,自主經營的中職院校則容易存在教師資源、學生資源中斷的現(xiàn)象。進入中職后,學生也希望獲得更好的前景,因此常將中職院校作為中轉站,這使得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在教師培訓上,培訓機制缺乏,培訓、交換等形式的能力素質無法擴展。教學機制是造成中職英語創(chuàng)新能力落后的關鍵,并且一旦造成機制缺失或者落后,則很難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2中職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2.1創(chuàng)新思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首先,中職院校自身不應放棄。中職管理者應認識到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強化其教師團隊建設,創(chuàng)新思維,對教師進行培訓,有條件的教師可進入企業(yè),使其了解英語學習的目的,使英語教學具有實用性。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采用情境教學法、師生合作法教學方法。打破以往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開拓學生的視野。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師選擇正確方法的關鍵,從這一點上,教師還應具有解放思想的精神,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重點,將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作為根本。中職學生雖然基礎差,但進行適當?shù)呐囵B(yǎng)具有重要意義。而做到這一點,首要問題就是豐富教學方法。以現(xiàn)代企業(yè)的需求和社會潮流變化為基礎進行語言教學。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應注重正確的情景選擇,以免適得其反。
2.2構建專業(yè)的教師團隊:
教師的能力決定了中職的教學效率。為此,中職院校應改變自身現(xiàn)狀,改善環(huán)境優(yōu)化生源,設置一定的招生底線,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加大教師的報酬,從而吸引更多的教師進入中職學校,并給與教師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完成新老教師的交替。在中職教學中,還應注重教師的教學思維培養(yǎng),定期組織教師進入企業(yè),為企業(yè)提供幫助,也使英語教師掌握必要的基于職業(yè)化的教學方法。
2.3豐富教學資源:
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目前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中職教學中很少發(fā)揮其作用。教師應認識到教學資源豐富給學校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帶來的優(yōu)勢。利用校企合作,引進外資等方式加大學校的知名度,獲得更多的支持。教學管理團隊要要具有先進的理念,使學校處于良性循環(huán)中。構建豐富的教學團隊,優(yōu)化教學資源。將具有先進意義的教學設備應用于英語教學,以確保其積極作用的發(fā)揮。
2.4注重教學體制的創(chuàng)新:
中職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體制,這一方面使中職院校可以穩(wěn)定的發(fā)展。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教學體制中存在的觀念陳舊問題。英語作為基礎學科,在目前的體制中其受關注程度不高,而教師這一主體角色在陳舊的體制中作用無法發(fā)揮,教學積極性不高,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說,體制改革永遠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高中作為我國高校生源輸送的主要機構,雖然重點關注應試教育,但其與大學招生及社會目前的發(fā)展現(xiàn)狀相符。而中職院校則不同,一方面,中職院校應樹立以培養(yǎng)實踐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教學機制,另一方面,中職學生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甚至中職教育本身亦無法得到社會的關注,應試教學方法明顯,目標缺失。這就要求其對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機制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校方、英語教師以及中職學生之間的和諧,促進英語教學和中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總結
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影響了中職教育的發(fā)展。在我國,中職教育不但不能受到社會的重視,還很難在夾縫中取得發(fā)展機會。要促進中職教學的發(fā)展,應在教學方法上尋找創(chuàng)新。文章從中職英語教學的問題出發(fā)對其如何進行創(chuàng)新進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優(yōu)化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使其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最終使其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培養(yǎng)專業(yè)的實用人才。
作者:王赫 單位:沈陽市中醫(yī)藥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炳輝.淺析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2(5).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教學理念;側重點
隨著市場經濟日益完善和健全,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素質、實用技能、英語讀、寫能力等一些與現(xiàn)代化生產聯(lián)系緊密的要素,成為了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首選標準。因此,英語教學在職業(y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目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從理論到理論的“灌輸式”(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fā)揮,影響了職業(yè)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鑒于此,為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以適應新時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中,英語教學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語課程不僅是中職教育中培養(yǎng)適用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基礎課程,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發(fā)展,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掌握英語這種重要的交際工具對于高等技術工人來說也顯得日趨重要,它有利于學生掌握職業(yè)技能,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對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目前,我國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是十分令人擔憂的。首先,從指導思想來看,絕大多數(shù)中職學校對英語教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視。其次,從學生構成來看,學生構成復雜,學生來源主要以初中畢業(yè)生為主,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重視程度不夠。再次,從教師結構來看,普遍存在師資不足,從教人員老齡化,隊伍不穩(wěn)定的情況。最后,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看,教師多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此外,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也很難使自己的教學計劃得以有保證的實施,很多的教師在工作中重視程度不夠,投入的熱情不足,這些都是影響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方面。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理念探索
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在于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中職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側重有關專業(yè)技術的需要,加強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反映和適應中職教育教學目標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
(一)注重素質教育,提高應用能力
明確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好外語,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英語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學生能夠掌握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英語課程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今后使用英語的需要,通過大量語言實踐和有意義的語言運用,幫助學生掌握語言基礎知識,為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服務,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
(二)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在學習過程中要始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開口,樂于實踐。教師要對于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使他們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堅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學要結合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發(fā)揮潛能,學有所得,都能獲得相應的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三)開展多項活動,倡導體驗參與
教學活動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擴展語言實踐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提倡重在參與和培養(yǎng)合作精神。課外活動應采用多種形式,如朗讀、唱歌、英語角、英語班會、故事會等。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組織課外活動,并在活動中給與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四)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寬學習渠道
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積極利用語言實驗室、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努力改善教學環(huán)境。借助廣播電視、英語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等大眾媒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加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實用效果。
(五)分層教學,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構建發(fā)展性教學評價體系
目前職校生源的素質逐年下降、個體差異在增大、學生的各科成績相差較大,尤其是英語這門基礎文化課。因此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成績編班。把程度大致相同的學生編在一個班,選擇適合他們的教材;對于那些程度較差而愿意學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實用的口語教材,教給他們一些日常的會話,使他們能進行簡單的交談就可以了;而對于那些程度較差又不愿學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選修別的課程來替代英語課,開設一些感興趣的課程,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他們學有所長。
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評價體系是檢驗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激發(fā)內在潛能,提升生命質量的保證。它不僅應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重視學習方法、過程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教育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完整人的成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人格的完善。因此要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為發(fā)展而教”,以使學生成為全人為基礎,徹底轉變舊的觀念與評價模式,“為發(fā)展而評價”。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關注個體差異,強調評價標準的多層次化。在問題設置、作業(yè)布置等時盡量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區(qū)別對待,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例如在布置英語寫作題時,我通常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于英語運用能力相當強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寫80-100字,把思想意境和語法錯誤作為主要評價標準;而中等水平的則通常要求60-80字,流利程度和語法錯誤的多少是主要的評價尺度;對于少數(shù)水平很差的學生則不限字數(shù),且給出相關詞或提示的句子,只要他們能將所給的提示都用上,寫成一段語句通順且有主題的文字就能得a。其次,重視課堂評價,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恰當?shù)恼n堂評價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呵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小組討論和交流中,不簡單的給學生的觀點回報以“right”或“wrong”、“good”或“not bad”,努力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理解其觀點,從而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
再次,在活動評價時,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發(fā)展和變化過程,關注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成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人在對學生的評價中堅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在體驗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合作能力為主要依據(jù),從知識技能、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策略幾方面進行自我評價、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自評和互評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反思的習慣,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在不斷的評價與反饋后得到改進;師評幫助診斷學生的學習,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依據(jù),有利于加強評價與教學的結合。整個評價過程既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大概的水平,又使學生在參與評價中進行自我激勵與自我約束,最終實現(xiàn)自我完善。變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評價為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變紙筆測驗為各種考試方式相結合等。具體而言,在測試的內容和方法上,要做到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并重,比如說可以利用調頻電臺、錄音等電子設備進行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測試。要探索借鑒多種試題類型,除了紙筆考試外,可以安排一些更加靈活的主觀性評價,如情景模擬,酒店服務、招聘面試等,從而有助于充分地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改善中職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側重點
(一)重視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的主導作用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體地位,而教師則在這一過程當中處于主導的地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絕不能忽視一個專業(yè)的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突出作用。
為此,一方面,學校及職業(yè)教育主管部門應重視英語教師的隊伍建設,著眼于英語教研人員的梯隊化、年輕化、專業(yè)化建設。重視對青年英語教師的培養(yǎng),并關
注師資隊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發(fā)展梯隊,在制度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包括激勵機制,獎罰機制,職稱評定機制,使教師能夠有動力開展工作,并擁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給予教師充分的對外交流、學習的機會,以引進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鼓勵教師努力提高學歷和教學水平,給與其深造和進一步提升發(fā)展的機會,鼓勵教師總結教學活動經驗,探索教學規(guī)律的教育創(chuàng)新活動,在教學研究方面多出成果。
(二)致力于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教師應樹立創(chuàng)新的英語教學理念,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教學當中,把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不斷進行新的教學實踐,重點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教師應善于運用趣味性教學法,抓住學生的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內外活動和各類比賽,如英語角、講英語故事、英語電影賞析、英語話劇表演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廣闊舞臺。
注重實踐教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英語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書本和講臺,日常的生活實踐也是英語學習的大課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等大眾媒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加英語學習的開放性和實用效果。?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職高英語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探索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邏輯講解傳授式轉變?yōu)橥ㄟ^情境創(chuàng)設、協(xié)作學習、問題探索等以學習者為主體的過程,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主動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并通過整合課程教學內容,突出強化其專業(yè)特性,真正為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和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開創(chuàng)一個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鄢子卿,中等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中面臨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2007年,第18期。
[2]胡榮慧,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山東外語教學,2008年,第4期。
[3]王初明,正確認識外語學習過程是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關鍵[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第10期。
[4]伍丹,對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的反思與改革[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第5期。
[5]劉艷艷,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8期
[6]袁雪梅,淺論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1年45期
[7]胡珊珊,張穎,劉妍,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探析[j];才智;2011年16期
[8]王愛霞,基于自主學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及策略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9]劉飛,淺談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10]張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的探析[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11]奚剛,淺談新疆內高班預科英語教學現(xiàn)狀與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5期
[12]梅婉娉,職業(yè)學校外貿英語詞匯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關鍵詞】 教材 創(chuàng)造性 教學設計 重構 對策
一、中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1、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服務類專業(yè)學生女生偏多,語言基礎相對好一點,但是工科類的學生,很多學生連基本的26個字母拼讀都存在問題,更別提英語口語的表達和聽力。所以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討厭英語。
2、中職英語教材內容擁有共性,缺乏個性。新版的中職英語教材內容配入了大量生動形象、富有情趣的圖片,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科學化、實用化和生活化,但是由于不同地區(qū),不同專業(yè)學生個體和教師教學理念、水平、經驗等的差異性,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實現(xiàn)了其共性,而沒有結合自己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使用教材,實現(xiàn)其個性。
3、教師處理教材內容時缺乏創(chuàng)造性。很多老師覺得現(xiàn)在的教材進行了新的革新,不用在對其進行加工處理,按照教學要求執(zhí)行教學就已經足夠了。于是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還大有存在。
二、國內有關中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有研究基礎
“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岷驼{整。”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的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和使用教材。(程曉堂,2002)筆者結合現(xiàn)有的研究基礎,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歸納總結以下觀點:
1、合理利用其它資源,拓展教材內容。①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多媒體技術有效地利用聲音、文字、圖片、視頻圖像等手段,能突破時空限制,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學習材料,并能通過不斷輸入大量的信息,卓有成效地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②開發(fā)利用學校的其它資源。如通過學校的廣播經常播送一些英文歌曲和金華英語常用英語900句等,讓學生進入閱覽室或圖書館尋找英語報刊雜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活化教材內容。現(xiàn)在的教材內容為生活和職業(yè)場景中出現(xiàn)的真實材料,已經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了,但是由于學生語言基礎、認知特點和學習目標等的差異性。因此我們教師要勤于思考,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生活因素,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情境,開發(fā)和利用這些實際的生活資源,使得教材內容更加豐富、更加生活化。
3、設計游戲情景,教材內容。“游戲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把游戲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能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逼真的、富有交際性的語言環(huán)境;能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還能滿足學生旺盛的學習欲望。”因此,在教材的處理中,我們可以適當?shù)脑O計一些游戲情景,這樣可以調節(jié)學生學習的節(jié)奏和情趣,在處理教材內容時起一個的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三、重構教學內容的教學嘗試
結合以上的理論研究,筆者結合浙江省職成教教研室編《英語》第二冊第三單元Section B Directions的具體教學設計說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教材為依托,筆者大膽地對教材內容進行異構,模擬實際的生活場景,通過任務驅動,學生共同合作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路和指路的問題,通過實際生活情景練習培養(yǎng)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教學過程如下:
1、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Step I:Warming up
Daily greetings
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
(Since it is a sunny day, would you like to play outside? Let’s go.)
Who is she ?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視頻插入)該處插入一段學生問路視頻,為學校校門口實景拍攝,片中角色由高一屆英語專業(yè)兩位學生扮演并進行對話。熟悉的校園,熟悉的場景,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的觸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加了學生更大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的語言學習更加生活化,更加自然。這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可能實現(xiàn)的。
How can we help her?
Where does she want to go?
Where is her dormitory?
Let's find her dormitory on the map of our school.
Activity 1
Matching: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places.
通過最簡單的日常語言對話,來降低學生參與交際的焦慮度,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巧妙語言誘導,建議學生到教室外享受陽光,一來投學生所好,二來激起學生的好奇,今天老師怎么會讓我們出去玩?實際目的就是通過三言兩語,使學生進入教師設定語言環(huán)節(jié),即遇到一個到校新生,以此來引出給新生描述教室,寢室所在位置的學習目標。并且將學校的平面圖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并在旁邊配上學校主要建筑物的實景圖,這樣通過熟悉和形象的建筑物的描述自然引出dormitory、gym、teaching building、office building、playground等詞匯。從而對Section A部分所學詞匯進行復習鞏固。
活動1中設計讓學生動手參與圖片匹配,當學生觸及圖片時,圖片自動放大,若圖片放置位置正確,圖片定位,如果放置錯誤,圖片將自動回到原位,該處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學生喜歡的Game 方式動手,不僅動手匹配了圖片,熟悉了校園平面圖,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鞏固復習了已學過的詞匯和學習了新詞匯,使詞匯學習不像傳統(tǒng)教學那么枯燥。詞匯學習顯得如此自然。
2、進入情景,探究問指
Step II: Position Description
① Presentation(Read the map of the school and help the new comer find the dormitory and teaching buildings.)
Which dormitory does she live in?
Where is it (Dormitory 3)?
Dormitory 3 is (between) Dormitory 2 and Teaching Building 1.
Dormitory 3 is (on the left) of Dormitory 2.
Dormitory 3 is (near) Dormitory 2.
Dormitory 3 is (next to) Teaching Building 1.
② Drills :
Where is the super market?
The super market is opposite Teaching Building 2.
……
③ Pair work(學生練習):You are asked to practice the following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Student A:Where is …….?
Student B.:… is ………?
利用多媒體的直觀表示,讓學生復習描述位置的介詞:between, on the left of, opposite, near, close to.小組活動達到口語的反復操練,為下一步活動做好語言技能的基礎準備。通過展示校園平面示意圖,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描述校園建筑的位置關系,促進學生語言操練的有效性,減少語言學習的其他干擾項。
Step III:How to ask the way and give directions?
Praise students that they did a good job, so they can get bonus to watch a short flash.
(Show a short of flash)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tudent: One is asking the way and the other is giving the directions.
A:Where is …..
B:I want to go to……
A:Walk along……
教師對學生的操練活動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表揚,并給予學生觀看Flas片的獎勵。目的是引領學生進入問路和指路環(huán)節(jié)。用Flash 動畫片進行對話示范教學,讓學生進行模仿和操練,訓練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
Now I am at the school gate. Who can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playground?)
①-----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playground?
----- Turn right, please
②----- Excuse me ,where is the school clinic?
------ Turn left, please
③-----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office building?
----- Go straight ahead/go down the road please.
借助學校平面示意圖,引出新知識點Turn left, please. Turn right, please. Go straight ahead, please。利用校園平面示意圖,以及箭頭指示,對語言知識點進行逐條直觀教學,圖表框內標出句型知識點Where is the ……?How can I get to ……?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語言點的動態(tài)顯示,使語言學習不再枯燥。仍然是直觀的圖示,突破了語言教學的難點,即對復雜路況的清晰描述: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turning/traffic lights/street/在第一個十字路口/拐彎處/交通燈/ 街口左轉.有了直觀地圖,語言難點得以清晰凸顯,比傳統(tǒng)的說教更加讓人容易掌握,記憶深刻。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
Step IV Problem Solving.
Game (Treasures seeking)
Situation:
Somebody hid some treasures in someplace in our school. Your classmates know where they are. Please go and ask for the way to the treasures.
Activity3: Student A: Asks the way
Student B: Gives the direction
Student A: Draws the route on the map
Student B: Judges whether the route is right.
If it is right , Student A wins one point. The one who gets the most points wins all the treasures.
Make a dialogue as the following?
A:Excuse me, …….?
B:Turn left ……
此處的校園平面圖換成了校園立體圖,有草有山,更加增強了尋寶的神秘氣氛,使語言背景更加真實化,活動3的尋寶游戲,旨在通過設定任務,以競賽方式讓學生更多地與同伴練習問路指路的對話。由于設定了情景,誰獲得的分數(shù)越多,誰就可以獲得所有珍寶,刺激學生尋求最大限度的練習,同時為了保證語言練習的質量,要求學生在完成問路的同時,還要與同伴互動,聽懂指示方向,畫出路線圖。此處語言使用環(huán)境虛擬,但是語言真實。
Activity 4 Enjoying the Life in the Downtown
Situation : You have got so many treasures ,so you decide to enjoy your life in the downtown of Jinhua. But you don’t know the way to the hotel, bank, KFC, coffee shop…….
Please ask the way and give the dir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map.
承接上一個話題,學生在校園內找到諸多珍寶,因此學生要到市區(qū)享受生活,但是又不認識路,根據(jù)鬧市區(qū)三維圖,做出對話,語言學習到此真正進入到語言的實際運用。運用課件提供鬧市區(qū)的三維地圖,讓學生看到了熟悉的金華八一街,中山路,婺州公園,人民廣場,肯德基,咖啡屋,銀行等,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得以提高,語言使用環(huán)境更加清晰真實。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真實的語言交際成為可能。(基礎不太好的班級或就業(yè)班級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省略掉。)
4、課外拓展,大膽使用
You are asked to fulfill the task of asking the way and giving the direction in English in the campus with someone you don’t know.
通過對該部分內容創(chuàng)造性的加工處理和拓展,并結合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場景,這樣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對策
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重構中職英語教學內容 ,是一項需要不斷認識和實踐的過程。為了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努力。
1、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異構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加工和整合,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直接影響到構建的效果。“同課異構”的活動已經在我們身邊實施了,教師應該多參加這樣的學習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水平。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優(yōu)化。
2、需要擴大教材的彈性空間
在教材的編排上更加科學化、多元化,生活化,讓教材給教師提供更大的教學空間和彈性,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本校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好能編排自己的校本教材。
3、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
學校應該制定一些政策方案,多鼓勵教師結合學校的實際,重構教材內容,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教研組為單位,大力提倡課改,努力開發(fā)和利用校本資源,以形成創(chuàng)新教材內容的這種氛圍。
參考文獻
[1] 胡娟娟.活用初中英語課本[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第26期
[2] 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5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則沒有記憶,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動力。駕馭學生的情感,應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能否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使學生感興趣,他們會對教學活動、內容產生積極的情緒,他們的注意、記憶、理解等能力就會加強,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學習便會成為自覺的活動,從而更加有效地達到高質量的教學目的。
對于很多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其朗讀技能技巧欠缺,基礎差,朗讀訓練尤其是初期的語音語調訓練往往顯得枯燥乏味,毫無興趣可言。所以,在朗讀訓練的各個階段,要找出學生的興趣與朗讀訓練內容的結合點,以激發(fā)和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
朗讀訓練初期,我要求學生跟讀模仿學習純正的英國英語或美國英語。
我選用的訓練材料是一些繞口令、淺顯的歌謠和一些英語經典歌曲。譬如繞口令:“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 shore.”“Brainy boys bake bad black bran bread.”“Scientists flee free on three free through trains.”歌謠:“Once a month we visit Auntie, she always says she misses me.I love to see her,but I wish she’d miss me when she kisses me.”歌曲:Jingle Bells,Red River Valley,Yesterday Once More,etc.歌曲能使學生在感受到音樂美的同時也感受到語言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而被極大地調動起來,逐漸地喜歡上了朗讀英語。正如威廉?里弗斯說過的,歌曲不僅不會因多次重復而使人乏味,而且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將接受性和創(chuàng)造性口語技能結合在了一起。
學生對朗讀興趣的保持在于成就感,一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學生在記憶單詞方面似乎有諸多困難,他們抱怨說記不住單詞,在這種情況下,訓練他們發(fā)音時,我首先糾正了他們的錯誤發(fā)音。例如,學生經常把輔音音素/v/發(fā)成/w/、把/gr/發(fā)成/gr/、把/kr/發(fā)成/kr/,而且區(qū)分不開元音因素/∧/和/a:/、/e/和//、/i/和/ei/。其次,我教給了他們拼讀規(guī)則。第三,我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單詞直到能迅速、正確地讀出來。這樣,學生發(fā)現(xiàn)拼單詞無需死記硬背,他們開始喜歡上了背單詞。
朗讀訓練的豐富多彩也能激發(fā)與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講故事、演講、猜謎、校園新聞報道、表演對話等等。例如,新課前五分鐘,我要求學生進行“Duty Report”和“Say you,say me”活動,讓學生將身邊的人和事說給同學們聽,使他們在理解和被理解中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愿意聽、樂意說,其樂融融,效果甚佳。
二、培養(yǎng)學生英語朗讀的習慣和營造開口說英語的氛圍
僅僅教會學生朗讀技能技巧,或背誦幾篇范文,并不算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應在濃郁的英語朗讀與交際的氛圍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一再強調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因為環(huán)境能夠熏陶人,直接影響人的成長。同樣地,讓學生處在一個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就能吸引他們去聽、去學說這門語言。 我要求學生養(yǎng)成每天堅持誦讀十至二十分鐘的好習慣。
三、適時就交際的過程給予真實的評價
學生處于青少年時代,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尊重。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禮貌策略的應用,真實而又積極地給予各種評價,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圓滿完成任務之后,教師可翹起大拇指驚喜地叫一聲:“Wonderful!”“Well done!”“Excellent?”“You’re really clever.”……
四、實行全過程檢查、督促
(1)建立每個學生的個人檔案,找出每個學生的特點,幫助其揚長避短,也便于對個別學生進行及時和有的放矢的輔導。
(2)定期進行朗讀訓練的測試和評估,發(fā)現(xiàn)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加強下階段有針對性的訓練。
(3)期中、期末考試中加試英語朗讀或背誦的內容,畢竟學生希望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分數(shù)越高,學習就會越努力。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不斷進步,職業(y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不斷升高,中職教育同樣占著之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中職教育的發(fā)展已經進入急速發(fā)展的時期,社會越來越需要中職院校培養(yǎng)出來的擁有專業(yè)技能的人才,而在全球化發(fā)展的今天,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已經打來,要在全球化的巨浪中安穩(wěn)生存,主要就是基本的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社會急需有著英語專業(yè)技能的人才,這就使得中職教育中的英語教育處在人們普遍關注地位,而中職英語教育的質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英語教育的發(fā)展,所以,提高中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倡導素質教育,為國家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已經是現(xiàn)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的主要的目標。
一、素質教育概述
素質教育就是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教育基點,在德、智、體、美、勞方面讓學生全面地發(fā)展,培養(yǎng)有素質,有文化,有理想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出一份力,素質教育就是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國家的建設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人才。
二、中職英語素質教育面臨的問題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隨著全國性高中和大學的擴招,處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夾縫”位置的中職的生源基本上都是升學無望的學生,絕大部分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有的甚至沒有入門[1],大多數(shù)的學生根本不了解英語,對英語的學習更是沒有頭緒,絲毫沒有任何學習方法可言,而在中職教學中卻并沒有特別考慮這一點,在傳授知識方面仍然是簡單地強調知識點,叫學生記憶知識點,覺得只要記憶住知識點,學習英語就可以很簡單,但是,這樣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交際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這樣的學習沒有多好的效果,會使得學生產生挫敗感,進而產生厭倦感,不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中職英語素質教育方面的提高,這是現(xiàn)今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之一。
2.教學設施不足,教材資源匱乏
大多數(shù)的中職院校由于教育觀念上存在著偏差,只重視專業(yè)課的教學而不重視英語等基礎課的教學,對英語教學的設施投入不足,使得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受到極大的影響[2]。中職英語教學的教材資源匱乏,教學設施簡陋,受到這些硬件設施方面的影響,中職英語素質教育的質量一直處在不上不下的階段,這無疑阻礙了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穩(wěn)健發(fā)展。
3.教學評價標準不合理
在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結果方面,中職英語教學的評價機制并不合理。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時候,一般只會著重關注學生的最終成績,而對學生英語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卻一點都不關注,嚴重忽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得學生只是學習英語的學習機器。不同的學生英語基礎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差異,而英語教學的教師基本在進行英語評價的時候不會注意到這一點,用一樣的評價標準來統(tǒng)一劃線,符合評價標準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很好的被調動起來,而那些處在評價標準以下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地降低,這樣的循環(huán)也會使得教師教授的熱情受到打擊,這阻礙了中職英語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三、解決中職英語素質教育問題的幾點建議
1.提高基礎英語教學
中職英語素質教學中的基礎英語的教學十分重要,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有了一定的基礎才能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同時提高基礎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中職英語素質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才能提高中職英語素質教學的有效性。
2.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職業(yè)教育的組成成分,內容豐富,它不僅介紹職業(yè)知識、訓練職業(yè)技能,而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觀以及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3]。所以在掌握基礎的知識前提下,也要具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能力,這樣才能提高全面的素質。
中職英語素質教學應該在教授基礎英語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習語言的技能,掌握將英語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3.英語教學要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之間都存在差異,而英語的教學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形式,因材施教,開發(fā)每個學生的特點優(yōu)勢,潛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考慮實際情況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知識和能力都有所提高。
4.注意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全球化的今天,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現(xiàn)在的社會缺少的就是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在中職英語素質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是要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保持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去創(chuàng)造,去想象,而教師要耐心地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