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精神科護士論文

精神科護士論文

時間:2022-01-29 12:08: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精神科護士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精神科護士論文

第1篇

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

Analysisonthesourceofworkpressureandcorrelationfactorsoftheclinical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ourceofworkpressureandcorrelationfactorsoftheclinical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andexploreeffectivecopingstyle.Methods71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wereinvestigatedandanalyzedwithnurse''''sworkpressurescale.ResultsThedegreeofworkpressureofthe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wasmainlymoderate(accountfor81.69%).Thefivemainsourceofworkpressurewere摘要:worryingaboutaccidentinwork,thechanceofadvancedstudyless,invalidwrittenworkmore,patientsuncooperating,thesocialstatusofnurselow.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workloadandtimedistributed(P<0.05).ConclusionThedeliverypressureofclinicalnursesinpsychiatricdepartmentismore,thehospitalmanagersandthenurseherselfshouldpayadequateattentionto.

【KeywordsNurse;psychiatricdepartment;workpressure

有探究表明[1],長期工作壓力源可導致潛在的負面結果工作倦怠感,中國護士中高度倦怠者約占59%。而高度的工作倦怠感不僅嚴重影響護士的心身健康、工作熱情及工作效率,而且會影響護士所提供的護理服務和質量。為探索精神科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源情況,我們進行了相關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選取我院71名精神科臨床護士為調查對象。其中男17名,女54名;年齡17~54a,平均36.0±10.2a;職稱摘要:中級及以上23名,初級48名;文化程度摘要:大專及以上16名,中專及以下55名。

1.2方法采用國內常用的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1]對71名精神科臨床護士進行調查。量表分為5大方面,共35項。其中每項按壓力程度分為4級,評分為0~3分,≤1分為輕度壓力,>1分為中度壓力,≥2分為重度壓力。5大方面的總得分范圍在0~105分,其中≤35分為輕度壓力,>35分為中度壓力,>70分為重度壓力。調查前統一指導語,由護理部工作人員發放問卷,以無記名形式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71份,收回有效問卷71份。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71名受測護士的工作壓力平均值為54.9分,其中重度壓力16名,占22.54%;中度壓力42名,占59.15%;輕度壓力13名,占18.31%。

2.2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評分結果比較,見表1。

由表1顯示,不同年齡組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經t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不同性別、職稱、文化程度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得分前5位分布擔心護理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2.39±0.82分,續續深造的機會太少2.38±0.83分,無用的書面工作太多2.14±0.90分,病人不合作2.10±0.85分,護理工作的社會地位太低2.07±0.85分。

表1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源評分結果比較(略)

注摘要:*P<0.05

3討論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醫療服務對象日益增長的需求,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愈來愈大。本調查顯示,我院精神科臨床護士工作壓力中度以上占81.69%,提示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較大,其原因可能為摘要:(1)精神科護士面對的是非凡群體,護士不僅要做好大量的生活護理和癥狀護理,而且要做好患者的組織和管理,使護士的工作任務瑣碎繁重。(2)精神護理工作責任心、風險性大,患者外走、自殺、自傷、沖動、傷人等意外事件隨時都可能發生,加之長期的倒班工作制,使精神科護士處于緊張狀態。(3)由于人們對精神病患者存有偏見,不僅精神病患者受歧視,而且精神科護士也被歧視,護士的辛勤勞動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致使護士的精神壓力增大。

3.1導致前5位壓力源的原因排列前5位的工作壓力源,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摘要:(1)隨著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患者及家屬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由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非凡性,導致護士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而牽涉到醫療糾紛中。(2)李小妹等[1]已探究發現深造及晉升機會太少是我國護士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本文探究顯示,繼續深造的機會太少也是精神科護士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由于我院臨床護士較多,護士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相對綜合醫院較少。(3)精神科護理記錄在醫療事故爭議中,是醫患雙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因此,要求書寫內容較多,而少數護士因法律意識淡薄,書寫能力有限等原因,對護理記錄書寫產生思想壓力,誤認為是無用的書面工作太多。(4)精神病患者因自知力缺乏等原因,常有不合作的表現。(5)由于社會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理解,同樣對精神病科護士的社會貢獻不能正確看待,致使護士感到社會地位低。

3.2不同年齡護士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壓力升高的原因本文探究顯示,不同年齡護士在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新問題上差異有顯著性(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摘要:(1)護理人力資源不足。(2)不同年齡之間因知識結構不同,對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新問題作出的認知反應不同。(3)30歲以上的護士可能承擔過多的家庭負擔,也可能和我們調查的例數較少有關。

綜上所述,針對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相關因素,作者認為精神科護士的工作壓力較大,不僅影響護士的工作情緒,而且影響護理質量。另外,由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非凡性,使精神科護士對工作的評價處于不滿足水平[2]。因此,醫院管理者及護士自身應對護士工作壓力較大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第2篇

**月24-29日,我和**、**三位護師參加了XX省護理學會舉辦的《神經精神科護理新趨勢學習班》。

學習班的內容主要有講義授課和論文交流分兩大部分,講義共有10個課目,如精神病護理學進展;睡眠中危急狀況的識別與護理;精神(心理)護理文書相關問題;護士身心健康的維護;護理科研中的科研——選題技巧等內容。

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簡述如下:

一、精神病護理學進展。國際精神病與精神衛生護理聯盟關于約束、隔離精神病患者的原則。

1、ispn認為患者有權保持尊嚴、獲得關愛、高質量的護理。注冊護士應提倡和保護患者的權利;任何精神衛生機構應將患者權利以通俗懂的語言置于顯著的地位。

2、應有合格專業護士,實行24小時責任制護理。ispn認為約束與隔離只有在其他手段無效、無法保證安全的緊急情況下使用。

3、所有患者在病程中應接受全面評估,包括生物學因素、環境因素及行為方面、評估發育水平,既往精神創傷史,共患疾病,基礎行為水平。

4、提倡依靠環境,設施盡可能保證安全及減少約束。

5、護士應接受行為評估,各年齡段用藥,安全監控等專業培訓,應接受對攻擊行為評估和干預的培訓,如癥狀的識別,語言干預技巧,選擇最小約束的思考策略。

6、需完善制度及機構對工作人員涉及攻擊的反應。

7、醫生或資深執業護士應在約束后1小時內對患者進行面談評估,24小時內對患者必須更改指令,同時應進行面談評估。約束時間應標明:成人<4h,9-17歲青少年<2h,<9歲兒童<1h,到時需行行為評估。

8、資深注冊護士是最佳再評估人,可以觀察記錄患者的日常行為試行解除約束后評估。

9、約束時不得遮擋患者面部,不得單獨約束或隔離兒童,被約束的患者至少每2小時應活動其身體,必須提供給飲水,解便及測量生命體征。

10、有內外科疾病的患者應盡可能用其他手段代替約束以策安全,約束后1小時內必須告知醫師或執業護士。

11、約束或隔離的決定應即刻通知家屬,應予書面通知,不應以約束為理由阻止家屬訪視。患者及家屬合作制定治療護理計劃,治療護理計劃是否正規、是否適合患者特點應受到監控。

12、使用約束或隔離時護士應接受患者的詢問及給予清楚明白的解釋。益處:促進對癥狀的認識、促進解決問題、提高沖突解決技巧,可減少約束對患者的負性心理體驗。

13、精神衛生機構應收集約束,隔離的效果資料,以幫助改進有關指南,需要在循證基礎上研究約束,隔離的有效性。

14、應警覺掩蓋之下的“零容忍”規則,這將造成很多副作用及意外。

二、睡眠中危急狀況的識別與護理

怎樣看病人睡覺?

護理要點:

1、對所有病人的身體狀況、病情、主要用藥都要有一定了解,對睡眠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有預感性。

2、重視對睡眠的觀察:“窗口”,有無主觀性失眠、有無打鼾及鼾聲特點、有無表情和動作異常等;

3、與醫生做好溝通,及時反應病情變化、“清醒”地執行醫囑;

4、重點病人的護理:睡姿、防護、觀察生命體征和引流搐等;

2、做好解釋、安慰和心里支持工作;

3、重視自身的睡眠;勿誤導患者。

三、護理文書相關問題中的病情記錄常見缺陷

欠準確:如;護理記錄為“發現患者呼吸困難,要求吸煙,在大廳行走。”醫生記錄:“患者自訴呼吸困難,要求護士給煙抽就好,未見呼吸急速,缺氧表現”;

欠具體:如護理記錄為“已認真檢測心率、心律”,但沒有具體的心率值和心跳節律的記錄。

用詞不當:如“未見抽搐行為”。“情緒不協調”。

抄襲檢查結果沒有護理意義:有時還抄錯,例如:心電圖報告非特意性st—t異常,護士寫成“特意性st—t異常”。

語句組織欠妥,造成錯誤意思:“仍有飲酒欲望,按醫囑予凱西來利血生,沙肝醇等藥治療”。

欠全面:記錄中有防壓瘡護理,但沒有寫皮膚情況。

病情觀察無連慣性:例如;一些藥物不良反映、腹痛、咽痛等情況,無跟蹤記錄。

護理措施不徹實際:例如“四肢肌張力高,已矚病者放松”。患者便秘寫:“矚多飲水”,建議改為“督促病人多喝開水,或矚陪護予多喂開水”。

自暴濫用約束:例如:“病者主訴沒有不適,已告知醫生,未見三防行為,按醫囑予2條短帶保護性約束”。保護性約束沒有醫囑,解除約束后,未停醫囑。保護性約束病人無跟蹤記錄。

語句欠條理,表達不清楚:例如“三脂偏高,戒糖飲食”。

特殊病情沒有交班:例如:病人空腹血糖2.2mmol/l,沒有交班。

記錄用方言:如:“爛飯”。

在疾病高峰期,護理措施為向病人講解相關精神病知識,不適宜。

護理記錄過期、留空行、字體太小、字體不能辨認、簽名字跡不清。

四、護士身心健康的維護

(一)提高管理者的支持

是影響個人工作滿意度和心里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1、維護護士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對策;

(1)制定特殊崗位的人才政策;

(2)推行一線留人的優先對策;

(3)解除后顧之憂的保障措施;

(4)維護身心健康的咨詢機構;

(5)提供調控護士人才職業心態的良好環境氛圍。

2、注重護士心理、社會、倫理等方面知識的教育:

(1)注意提高在職護士,尤其是基層醫院的社區保健護士與人溝通的技巧,加強護士心理衛生保健知識教育,掌握自我心里調適技巧。

(2)在發生各種沖突時,找有類似經歷的同事,關心自己的親屬或朋友傾訴,使自己的苦惱得到宣泄、疏導而減輕精神壓力。

(二)護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的措施

1、培養樂觀的闊達的人生態度;

2、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質;

3、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4、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

5、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

6、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

論文交流部分,有兩篇交流論文使我有深刻的體會,

1、帶教精神科新護士的體會:

由XX市第三人民醫院臨床擔任護士帶教工作的護士所寫。我也有擔任護士帶教工作,所以對于這篇論文特感興趣,通過論文交流學習,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精神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大,因此,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精神科護理隊伍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帶好每一名新護士是重要的起點,只有基礎打好了,才會有高素質的人才出現。要把帶教工作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滿足新護士的各種學習需求。

第3篇

-----醫院精神科護士長個人工作總結

***同志,新余第二醫院精神科護士長,作為精神科的護理領頭人,她帶領精神科的全體護士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著想,腳踏實地的為病人提供安全、真誠、細致入微的服務。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謀病人之所需,盡自己所能最大限度滿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合理需要。在此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幾年,在院領導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贏得了病人、家屬及社會各界的好評。2007年和2009年被評為新余市優秀護士。

精神科護理工作是一個極普通且平凡的工作,但它具有護理和管理的特殊性。***同志以前是一名綜合科護士,沒有學過精神科護理學,更不懂精神科護理管理,為了管理好精神科護理,2004年由醫院派往江西省精神病醫院進修學習。當時她的女兒在讀高中,丈夫在深圳,但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進修期間,女兒只好住校。通過進修學習,她掌握了精神科的管理及護理的相關知識,大大提高了自身素質,對精神科的護理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在護理管理方面:精神科屬于一個特殊的科室,因為精神病人存在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的障礙,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自殺、自傷、沖動傷人、毀物、外逃等暴力行為。雖然在管理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意外情況還是會發生的。如:2009年10月3日在開放病人時,***發現一男病人突然逃跑,立即追過去,當時病人已攀爬到3米多高的圍墻處縱身跳下,她也毫不猶豫地跟著跳下去,直至追到病人時,才感到右腿疼痛腫脹厲害,臉上、手上和身上多處摔傷,后住院治療診斷為:右大腿軟組織挫裂傷。事后有人問:“那么高的圍墻,你怎么敢跳下去?”她說:“當時只是擔心病人的安全,一心想把病人抓住,其他的什么都沒想。”

為了提高護士的積極性,她制定了精神科護士考核制度并認真落實、檢查,每月對護士進行全面考核一次,考核結果直接與獎金掛鉤。這樣大大提高了護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精神科的護理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護理學習和提高方面:多年來***同志一直努力學習、鉆研精神科護理的理論和專科護理操作技術,另外經常組織講課、考試,使全科護士的專科護理水平上了新的臺階,提高了全科的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2009年她帶領的精神科被評為全院護理質量優秀單元和護理服務先進科室。2008年以來她一直承擔著新余學院醫學護理系精神科護理學的教學任務。得到了學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在護理研究方面:她積極撰寫護理論文,其中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病人護理探討》于2008年在《中外健康文摘》第5卷第9期發表。

三、在護理工作方面:十幾年來她雖為護士長,但不管什么事情都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精神病人很多生活懶散、缺乏自理能力,需要護士督促、協助和幫助料理。2006年省運會在我市召開,為整頓市容市貌,救助站和公安部門先后將50余名流浪乞討、無人監管的精神病人送我院收容治療。病人個個蓬頭垢面、臭氣熏天,身上發出惡臭味,***就帶領護士幫他們理發、洗澡、更衣、喂飯。有一次給一個病人喂飯時,病人突然發生沖動行為,朝她頭上、身上猛擊數拳,打得她鼻青眼腫。她并沒有責怪病人,因為她理解病人是因緊張、恐懼、害怕所致,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愛心溫暖著病人。救助站的護送人員看了感動地說:“胡護士長,像你這樣不怕臟、不怕累的人現在很少了。”而三招只是淡然地說:“這些病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我是心甘情愿幫助他們的,這也是我們的工作。”***同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每位病人她都盡心盡力去照顧他們,時刻注意并保護他們的住院安全。她經常巡視病房,觀察病人病情、及時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并給予處理,防止意外事情發生。很多精神病人合并軀體疾病且被精神癥狀所掩蓋。例如:有一次正當她幫助病人生活料理時,發現病人正捂著肚子,經過仔細觀察,病人被診斷為腸梗阻,并及時得到相應的處理。還有一次,她晚上巡查病人時,發現床邊有咖啡色的嘔吐物,及時通知醫生,經檢查發現病人為上消化道出血,避免了發生大出血。這類事情很多很多……同時,她還經常與病人聊天、談心,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給予病人合理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支撐,很多病人都親切地稱她為“護士長媽媽”。正因為她對工作的嚴肅認真和對病人真摯的愛,多年來精神科在護理上未發生重大的護理差錯、事故。

四、在醫德醫風方面:對病人及家屬服務熱情、周到,耐心解釋病人及家屬提出的相關問題。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認可。有些家屬為了表示感謝,給她送了紅包,她都會委婉地拒絕或為病人代繳住院費。2009年12月有一病人家屬送給她1000元紅包,推了很久仍推辭不掉,只好由醫務科歸還病人家屬。

一個人可以平凡,但絕不可以平庸。***深深地懂得真正的人生,充滿詩意而不乏拼搏的激情;真正的人生,時尚浪漫卻又包含著奮斗的艱辛。唯有將自己的整個生命奉獻給一個時代,一份事業,這樣的人生才會在歲月的歷練中燃燒出耀眼的光芒。

無悔的護理人生 ——***同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師先進事跡個人總結

***同志,渝水區城北街道沙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主管護師,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做到以精湛的技術,飽滿的工作熱情,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用她的熱情和行動,踐行著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南丁格爾精神,得到了患者的及家屬的理解、尊重和同仁們的肯定。

一、愛崗敬業,積極進取

自從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不僅要求護士有強烈的責任感,更要有嫻熟的注射技術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穩定的心態。特別是在對兒童輸液中要用心研究,仔細探索每個患兒血管的特點,才能真正干好護理事業,提高穿刺輸液的成功率,減輕患兒的痛苦。為此,多年來她一直戰斗在護理工作的第一線,堅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總結經驗,練就了過硬的護理技術,她特別擅長疑難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術,受到患兒家屬及同行的一致好評。回顧總結***同志的工作,扎實敬業是一個方面,敢于創新、善于工作更是她的一個顯著特點。她在護理工作中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的理念也已發生深刻的變化,新時期的護理工作已不能停留在解除疾苦上面,而要在解除疾苦的同時讓病人得到人文關懷。她在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轉軌過程中,積極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應用于臨床護理之中。

二、醫德至上,服務優質

這些年來,她始終堅持加強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不斷加強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自覺與不正之風作斗爭;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做到立場堅定。牢固樹立“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等服務理念,秉著“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原則,狠練內功,以身作則,兢兢業業,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把病人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專業精神,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常常超時工作,具有較強的團隊協助精神,主動配合護士長搞好科室管理工作,積極參與開展各種新護理技術項目,與同事們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并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護士,使科內形成了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學習風氣。同時不斷學習,更新知識,鉆研新的護理技術,并有效地利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從而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三、 傾力奉獻、無怨無悔

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基層護士,平時的工作繁重而復雜,需要面對的問題形形。她堅持參與臨床第一線的護理工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同情之心去溫暖每一位病人。特別是在重危病人的搶救護理上,更是身先士卒,不論身在何地,無論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她總會出現在病房里。但她從未喊苦叫累,從無怨言,總是盡心盡責的把工作做好。記得有一次,有一位產婦需剖腹產手術,當時已是凌晨一點,***同志正在家睡覺,手機突然鈴響,接完手機后立即起床,冷水摸一把臉就出門,到醫院后 在產婦做完手術,安全返回病房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三點多鐘了,人也已經筋疲力盡,但是考慮到病房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小睡了片刻,早上又準時上班去了。后來她笑著說:“誰叫咱們是白衣天使呢,天使就得這樣。”

四、服從安排 忘我工作

2009年,首發于北美的甲流很快在全世界五十多個國家流行,我國也很快出現了疫情,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全區衛生系統緊急行動起來。當絕大多數人還處在恐懼、不知所措的時候,她在院領導的安排下,承擔起了甲流的宣傳教育及防護培訓任務。為完成好此項工作,她和同事們一道查閱資料,根據要求撰寫宣傳教育、制定防護措施與程序,并練習防護服等的穿脫要求,并對第一批進入發熱病區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以保證醫務人員零感染。

——2010年10月,渝水區良山中學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嚴重的甲流疫情,為防止甲流的擴散,區衛生局抽調她與其他醫護人員組成“甲流治療組”,第一批進駐該校進行甲流疫情的防治。家人得知情況后很為她擔心,她母親擔心得掉眼淚,但她沒有退縮,沒有要求離開,憑著對甲流的防控知識與防治措施的了解與掌握,她做好了打持久戰、攻堅戰的思想準備。

——面對嚴重疫情,他們毫不畏懼,迎難而上。在學校的一角建立了隔離病房,隔離病房內十分簡陋,只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幾個水桶與天花板下那時轉時續的老舊電風扇,但是本著從嚴、從緊、從細,堅持、堅定、堅守,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不顧自己隨時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險,身赴一線,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并積極為甲流患者和學校的老師學生做心理疏導。住院病人有時每日最多時達到二百多人,但護士卻只有四名,她每日穿著防護服超負荷的工作,加上十月份氣溫還好高,常常汗水滿身,做完清洗消毒后回到寢室,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十分疲憊,感覺有些不適,但不跟領導反映,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她想:“在這關鍵的時刻,我絕不能倒下”。就這樣的堅持工作了一個多星期。

——學生、教師及學生家長對甲流情況不了解,所以都很惶恐,她還與組里的同志以“甲流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為理論導向,利用板報、宣傳欄等宣傳形式,對老師、學生及家長宣傳防控知識,讓他們明白了甲流是可以防治,掌握甲流防控知識和措施,增強了他們的防范意識、自我防控能力。她常對大家說,“對待甲流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相信科學,不要慌張,心態要平和。甲流畢竟不是‘非典’, 致死率也沒那么高,只要進行有效防控,就不會被傳染的”。并且她還特別提出了幾條小建議:盡量不出校,去食堂等人流密集地要打好時間差,減少接觸機會;不熬夜,多休息;注意個衛生,勤洗手,常清潔;適當鍛煉,增強抵抗疾病能力。

在大家的努力工作下,甲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她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回到醫院后,回憶當時的情景,她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要說不害怕,那是瞎話,但是接受這項任務,惟一能做的,就得服從,就得做好。”

二十幾年如一日,她無怨無悔地在所從事的護理工作上辛勤勞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組織也沒有忘記。她1993年被區團委、區衛生局表彰為 “十佳白衣天使”, 1999年被市衛生局表彰為“優秀護士”,2009年被列為“江西省農村衛生專業技術帶頭人第三批培養對象”。

這,就是***同志。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走著她無悔的護理人生之路。她的敬業,她的無私,她的奉獻正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真實寫照。

天使的奉獻_中心衛生院護士長個人工作總結

又是一個迷人的五月,草長蔦飛,風清日暖,我們總會在這樣美好的季節里相聚在一起。“十佳護士”是每個護士深切向往的榮譽,感謝領導對我們護士工作的肯定和鼓勵,能給我們這樣競選的機會,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叫***,25歲,是水北中心衛生院的護士長。2003年畢業于新余衛校,2003年6月在市中醫院工作了6年余,先后工作的科室有骨傷科,急診科。2009年通過渝水區的統招考試,9月1日分配到水北中心衛生院工作至今。于2010年4月擔任護士長職位。

剛畢業時,身邊有許多朋友問我,為什么選擇護士這么辛苦又卑微的工作?我也曾經千百次地問自己,是否甘心一輩子做這樣平凡的工作,讓青春流逝于平凡中。轉眼幾年過去了,這幾年的護理工作生涯卻讓我的內心起了變化,我發現平凡的工作中處處有著感動。2008年的一個夏天,在一次接診中,接到一個刀傷十多處的年輕小伙子。當抬到救護車上時,他臉色蒼白,流血不止,診斷“失血性休克“我立即給他開通兩條靜脈輸液通路,止血,包扎,測生命體征等。我一邊給他搶救,他一邊拉著我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跟我說“姐姐,救救我,救救我,謝謝!謝謝!”。看到他那眼神,我當時感動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這樣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和那種強烈的求生欲望。做為護士,就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這種感動就像穿透寒冬的花香,就像穿透黑夜的陽光,伴著那整潔的工作服反射出莊嚴的光芒,這光芒再次激起了我的責任與使命感,我們做的是平凡的事,卻能從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為了使護理技術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2008年被市中醫院派往省中醫院進修學習急救知識,使自己的應急能力達到他們的應急水平。

2009年9月下旬,良山中學發現大量發燒學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到來,學校隨既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學校及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在全區各醫院選派醫療隊伍支援。當我接到電話,我義不容遲,奮不顧身的收拾行李和我院的副院長一同前往抗“甲流”現場。

當時,學校已騰出兩幢宿舍樓作為學生的隔離觀察區。我們只有3名護士每天穿著厚厚的隔離衣,防護鏡穿梭于這兩幢樓。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打60-70個點滴,測生命體征、拿藥、裝藥、發藥、換藥、拔針---跑的滿頭大汗,防護服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在這樣的層層防護,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幾天的時間,學生的病情基本上都穩定了,沒有新增人數。

那天早上6點鐘左右當時,還在良山中學的我接到領導打來的電話。“水北中學發生疫情,趕快回來”當放下這個緊急而沉重的電話。迅速爬起床穿好衣服簡單的收拾行李,早餐也忘記吃,和副院長一同趕水北中學。領導要我負責整個護理工作,因為我更有經驗,制定了整個護理工作程序。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一星期左右,學校的防控工作成效顯著。“外堵輸入,內控擴散”。防控工作總體形勢好轉。大多數學生康復出院。當看著家長及老師臉上流露出來的喜悅,我感到無比欣慰,做再多都是值得的。卻早已忘了作為一個自己的孩子不到一歲的母親,妻子、女兒、該給家里打個電話問候一句,報一聲平安。

多年來,一幕幕讓人心痛或感動的情感洗禮和一次次與病人并肩作戰的經歷,讓我深深懂得,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必須要有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要有良好的技術水平。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嚴密的組織紀律和對患者大公無私的關愛,在工作中,要熱心接待病員,關心病員疾苦,耐心聽取病員意見,勤奮細心地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正是這種精神,一直激勵著,鼓勵著我要更努力。2010年4月我被提拔為護士長。我知道自己的責任更重大,更應該以身作則,有多少個晚上接到電話去打頭皮針,又有我少次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在一次次病人由痛苦變為微笑而我由微笑變為疲憊時,漸漸發現,其實,天使燦爛的微笑后隱藏與包含了太多,太多!作為一名護士,要有良好的細心、耐心、愛心、責任心及同情心,要有良好的理論水平與操作技能。作為一名護士長更必須具備示范帶動的能力,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質,還要提高全科護士的整體素質。不能因為自己是護士長就不屑費心去做具體的事情,不能只指揮不動手。首先要有一身過硬的技術。 在我們急診輸液室,兒科患者居多,一個孩子最少有2-4個大人守著,針還沒打家屬先哭起來,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更要有嫻熟的扎針技術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穩定的心態。在輸液中要用心研究,仔細探索每個患兒血管的特點,才能真正干好護理事業,提高穿刺輸液的成功率,減輕患兒的痛苦。在年輕護士值班的晚上我經常被叫到醫院來,每次都隨叫隨到,毫無怨言。在看到患兒家長由急切緊張轉為感激微笑時我深深明白,什么是病人的最根本需求,我們首先該做好什么。

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工作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護理人員有較高的技術能力,我便組織護士練習各項操作。特別是掌握急癥的搶救程序,定期考核,并熟練掌握搶救藥的用法,用量,做好搶救工作,使各種搶救都做到迅速及時,有條不紊。

第4篇

護士長競聘演講稿——我一定能夠勝任病區護士長這一職位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晚上好!

首先,感謝領導給我提供一個鍛煉的平臺。我叫,黨員,89年畢業于市衛生學校,96年開始參加自學考試,于取得了中山醫科大學的護理大專;取得心理咨詢師證書;現攻讀于護理本科專業。曾參加多項衛生局立項課題,《認知行為治療對首發精神分裂癥干預及追蹤調查研究》已申報為市科技局立項課題。我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撰寫論文。曾先后在省級專業雜志刊登8篇。

在院領導大力支持和鼓勵下,98年我組織實施了我院mect治療的護理工作,取得較好的成績。組織實施動態腦電圖的操作技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被評為市衛生系統優秀護士;被評為醫院服務之星;至今,被江門中醫藥學校外聘為教師,擔任精神科護理學的授課,把自己所學知識傳授給年青的護理學員,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理論水平。今年4月,我代表醫院參加市衛生局組織的靜脈輸液比賽,榮獲理論第一名,總分第三名,并以市前三名的資格參加省衛生系統舉辦的靜脈輸液決賽,榮獲優勝獎和理論三等獎,是全省精神病專科醫院唯一入圍省決賽的代表。

5月被聘為精二科的副護士長,負責精二科的護理工作,去年12月開始在心身綜合科任副護士長,負責心身綜合科的護理工作,在護理部領導和科室主任指導下,我帶領科室的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完善和落實各項護理工作制度,加強醫患溝通和護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抓好病區的護理質量控制和病房管理等,曾得到市衛生局綜合目標考核團的護理院感檢查組充分地肯定。

以下是我的工作設想:

一、在護理部主任的領導和科主任的業務指導下,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護士長的職責和義務。

二、不斷加強醫護,護患聯系,定期反饋評價臨床工作中的不足,使治療與護理工作能有計劃,按質按量完成。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病人滿意,家屬放心。把好入院宣教與出院指導關,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宣傳的力度,盡力讓住院患者對我們的治療與護理工作滿意,出院后定期隨訪。

三、以人為本,調動科室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在護理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培養經營意識,善于成本效益核算,降低醫療成本,節約不必要的開支,保證資源配置合理有效。

總之,依靠集體,依靠上級領導,與科室主任緊密合作,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學習進取,以創新、靈活的思路去拼搏,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勝任病區護士長這一職位,請大家支持我,謝謝大家!

第5篇

論文摘要:從國內外男護士的招收和注冊現狀,社會對男護士的態度,男護士性格和性別上的職業優勢,醫療單位、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對男護士的需求等方面進行綜述,展望了男護士的發展前景。

在現代護理發展過程中,護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為主導的職業,男護士的出現,毫無疑問成為熱點和難點問題。近年來,順應民眾健康需求和護理發展的實際需要,醫療單位、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對男護士有著迫切需求。Meadus顯示,73.0的人反對護理專業只有女性,77.0的人認為護理需要男性的加盟。然而,由于傳統世俗觀念、社會地位、工資待遇等原因,男護士在護理領域尚屬鳳毛麟角。鑒此,筆者通過分析我國男護士職業優勢,以及社會對男護士的需求,旨在使醫療單位、醫護人員、患者和家屬及男護士自身正確認識男性在護理領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從而樹立起男性護士的社會職業形象。 1 國內外男護士的現狀

通過從Medline(Pubmed網站)、EMBASE、SCIE英文數據庫和維普、萬方、中國知網中文數據庫上進行搜索、查閱相關文獻、電話訪問、面對面訪談、網上調查問卷等多種途徑了解到:近年來,國內外男護士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相對于國外,我國男護士供求關系嚴重失衡,仍呈現短缺的現狀。但隨著民眾健康需求和男護士優勢的日益顯現,社會逐漸對男護士持肯定態度,男護士數量有所上升,呈現發展趨勢。

1.1國外男護士現狀

[1]

2 男護士的職業優勢

男性從事高壓性、高體力強度的護理行業,在某些方面具有女性無法比擬的優勢。有研究。表明,男護士從事以女性為主的職業,對成功的內在基因更高,對工作的態度更積極。然而,人們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男護士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力氣大,而真正對男護士在性別和性格上的職業優勢則認識不足。無論是從護理、護理、護理的角度,還是從護理科研的角度,護理專業會因為男性的加入而更趨完善、更加合理、更加科學。

2.1性別優勢

2.1.1生理體力優勢男護士在生理和體力上的特質明顯優于女性,體格強壯、精力充沛、耐力持久。在技術性高,獨立性強的部門工作,與女護士互補,不僅給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還能夠滿足醫護人員的需要。如遇心肺復蘇、骨折牽引和打石膏、燒傷、創傷、肥胖及癱瘓患者、手術護理救治、肢體消毒、手術擺放等,可發揮其體力優勢獨立完成。甚至在某些產房,男護士能輕易將孕婦抱上產床。對某些持續時間很長的手術,男護士還可發揮其體力的持久性。另外,男護士不存在孕、娩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院因為護士生育造成的人員短缺,便于連續性管理。Yang等和Kippenbrock等報道顯示,男護士畢業后從事全職護理工作的比例要高于女護士。加之,男性受家庭的影響相對較小,能夠專心工作,更易推動職業發展。普遍認為,在對待拒絕治療、進食等不合作患者時,男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權威性高過女護士,更容易促使患者改變初衷,降低工作難度,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2.2性格優勢護理專業需要男護士,不僅體現在性別、體力方面的優勢,更主要的是,男性與女性的思維方式、性格的差異、興趣的差異,與女護士的優勢互補,會很大程度上改變整個護理群體的思維模式、工作方式和習慣,使護理工作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護理模式更趨科學化、合理化。

2.2.1心理優勢男護士面對血淋淋的場面時,能夠坦然面對,心理素質好,穩重、果敢;面對生命垂危患者時,能夠沉著冷靜、臨危不懼,應變能力和壓力承受能力普遍強于女護士;遇突發事件、現場搶救和重癥監護時,控制力、心理溝通能力都較強;面臨多種復雜的人際關系時,比較能夠有效地控制局面而解決問題。

2.2.2使用醫療儀器的優勢男護士對醫療器械和設備的操作和掌握較快,創造性與動手能力強,頭腦較清晰,可幫助護士長做好各種護理設備、儀器的維護與保養、延長使用壽命。

2.2.3科研管理優勢男護士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思維強,在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較大潛力。男護士更愿意面對有挑戰性工作,在專業廣度和深度等方面會鉆研得更深入。男護士在護理管理中更易快速準確地達到管理目標,他們善于組織管理、分析決策、敢想敢干,影響力普遍強與女性。由于男性處事方式、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與女性的差異,使男護士有更多地機會參與醫院體制的改革和決策的制定,為護理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進而提高護理在我國醫療界的地位。

3 社會需求

3.1醫療單位男護士在醫療單位被廣泛需求。調查顯示,大多數綜合性醫院均需要專業的男護士。男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既節省、物力,還可提高醫院的信譽和知名度。有證據表明:男護士更適合在某些能夠發揮潛能的特殊崗位,如精神科、介入科。AI—Maaitah等調查顯示,約旦的男護士偏愛骨傷科、急診科、重癥監護室、心臟監護病房。楊磊等口認為最需要男護士的科室分別是精神科(81.0%)、急診科(69.0%)、手術室(78.0%)、ICU(71.0%)。此外,泌尿外科、腦外科、男性科、血透室、整形外科、針灸科、皮膚科、放射科、麻醉科、中心供應室等也需要體力和耐力好、反應敏捷、應變能力強的男護士,必要時婦產科、兒科也需要男護士。此外,男護士在、單位、護院、精神病院、養老院、生殖專科醫院、急救中心、戰地救護、社區、社區門診及家庭保健等相關行業也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如在某些精神病院,男護士更能做好約束興奮煩躁患者、轉運和處理精神錯亂、有暴力傾向患者等工作,且可減少女護士遭受患者的意外傷害。另外,軍隊、海上、空中的救援人員需要男護士,他們在緊要關頭往往身兼數職。

[2]

3.2醫護人員Roth等顯示:97.9%的醫生、85.7%的護士認為醫院需要或非常需要男護士。調查顯示,北京市95.7%醫生、79.6%護士(83.3%醫護人員),云浮地區80.5%的醫護人員均渴望男護士融入護士群體。由此可見,男女混合的護士群體能更好地協調合作。①大多數女護士愿與男護士共同工作。首先,處理收治的重大創傷、酗酒、斗毆致傷等突發事件的患者時,男女護士優勢互補,可減輕女護士體力和壓力。其次,護理男性生殖相關的疾病時,男護士可避免護患雙方不必要的尷尬和緊張。此外,女性問易產生摩擦,男護士還可減少同性工作人員間的矛盾糾葛,有效調節氣氛。②其他的醫務人員愿與男護士合作。在現場搶救、手術配合過程中,男護士自身生理、心理優勢,默契的合作更能滿足醫生和麻醉師的需要,充分發揮醫護合作,醫護相長的特色,降低患者死亡率。Matthews報道,男醫生更可能采取男護士的建議。此外,男護士更容易和者相處,利于護理工作的展開。男護士的加入必然會改變以女性為主的護理工作方式和習慣,有利于建立一個平衡健康高效的護理團隊。

3.3患者及家屬從患者需求、個性化護理及保護患者隱私權角度來看,護理工作應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的全面護理,這就迫切需要大批的男性加入到護理隊伍。趙明珠等認為,64.3%的患者需要或非常需要男護士。王玲等認為,需要或非常需要男護士的患者占68.6%。何國喜等調查顯示,云浮地區除婦產科外的其他科室中有64.9%的患者及家屬愿意接受男護士。①在某些方面,男護士更能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如搬移危重患者,癱瘓患者,為肥胖和長期臥床患者翻身,擺放手術患者的,固定煩躁的精神病患者和不合作者,牽引骨折患者,實施心肺復蘇,護理重大創傷和燒傷患者,長時間壓迫動脈止血等。②同性護理逐漸被患者及家屬所接受。如男性導尿及留置導尿的尿道口護理、備皮、會陰護理、換衣服、擦洗身體、對男性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觀察傷口等。當護理操作涉及患者隱私時,超過70.0%的男患者更愿意接受男護士的護理,尤其是中青年男患者,方便且避免尷尬。同時,男護士更能理解男性感受。因此,男患者更愿意與男護士談論不便啟齒的致病原因,更希望得到男護士的同情、理解和幫助,男護士可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和疏導,從而及早發現并解決某些隱藏問題。

第6篇

年是我院護理管理工作亮點紛呈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我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護理管理及護理隊伍建設,全院護理工作緊緊圍繞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這一工作重心,以創“優質服務窗口”為契機,借助“青年文明號”和“巾幗文明崗”平臺,堅持“以護理質量為核心,以服務質量為主題,以持續質量改進為目標”的護理管理理念,不斷加大對護理工作全方位的投入,使醫院的護理管理水平不斷攀登新臺階,護理服務質量不斷譜寫新篇章,護理隊伍素質不斷躍入新境界,護理教學水平不斷呈現新局面。

一是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教育不斷加強。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吳春容教授主講的《醫務人員素質教育》dvd系列之“轉變服務理念”“以病人為中心”“激勵員工”等,通過學習,提高了護士們的綜合素質,在開展病人滿意度調查中,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12%,較去年提高了1.5%。

二是落實護理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全面加強護理質量監控與管理,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發生。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臨床護理工作,年初修訂了我院各種護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強病房監督,持續提高護理質量。組織護士長每月深入到各科室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全院護理質控平均成績96.18%,全年護理事故發生率為零。加強護理文書的監督和檢查力度,護理文書合格率達到了94.89%。

三是加強護理管理隊伍內涵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1、為進一步加強我院護理管理工作,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于11月13日,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招聘4名副護士長,充實我院護理管理隊伍、優化整體素質。

2、病區護士長實行輪換。(1)通過護士長的工作崗位輪換,可增加優勢互補作用,可有效促進新老護士長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既能吸取前一任護士長的管理經驗,發現其存在問題,也能使護士長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在工作中取長補短,自己的護理管理水平也必將得到很大的提高。(2)通過護士長們的輪崗,激發護士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在護士長與護士之間長期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中,不免會產生一些誤解和分歧,給護士長的領導及組織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同時也使護士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護士長的輪崗調動能使護士去掉包袱,煥發新的活力。

3、選派護士長和骨干護士參加省市護理管理學習班學習,通過學習,將護理前沿最新信息帶回來運用于臨床,促進了全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是做好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1、以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舉辦護理操作技能培訓班,邀請市中心醫院護理專家來院擔任護理急救操作演示,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能力。

2、以走出去方式拓展護理人員的視野,提高服務意識及臨床實踐技能,7月至9月,兩個老年科共派出14名護理人員到中心醫院進行為期一周的免費進修學習,對她們觸動極深,兩個科的整體護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3、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護理法規,對《護士條例》進行了解讀,使護理人員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做到知法懂法。“5.12”國際護士節,護理部舉行了“《護士條例》”人人知曉知識競賽,在全院營造重視護士隊伍建設和加強護理工作的氛圍,使《護士條例》深入人心。

4、加強繼續護理學教育管理,強化“三基三嚴”培訓與考核。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并舉,分層次多途徑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重視和加強護士基本功訓練,以“三基三嚴”為重點,對衛生部規定的50項操作,按計劃分期分批培訓。采取分層次多途徑培訓方式,將護理人員的培訓分為崗前培訓、試用期培訓、見習期培訓和在職分層次培訓,采取舉辦院內培訓班、專題講座、外出進修、參加各類短期培訓等形式,依據工作年限、不同的職稱層次及崗位需要分階段、分期、分批、多途徑進行。通過加大培訓與考核力度,強化三基訓練,醫院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以及與病人的溝通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考核合格率達100%。

5、培養專科護士。根據省專科護士的選拔要求和標準,選派了一名合資格的護理骨干參加專科護士選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6、選派5名富有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擔任江門中醫藥學校精神科護理講學,培養優秀的教學師資及護理接班人。

五是加強護理人員的文化建設,管理以人為本,關心護士們的學習和生活,發揚護理團精神,營造良好的護理文化氛圍。在“重陽節”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中,積極參與兩大節日活動的籌備,組織護理人員自身編排表演節目,組織休養員表演,邀請市老干曲藝團、江門中醫藥學校護生來院登臺獻藝,使活動取得極大的成功。

六是加強對外聯系,擴大醫院知名度。今年接收市荻海醫院進修護士3人及江門衛生學校見習學生共450人。與江門中醫藥學校攜手展開“手拉手,同關愛”的志愿活動。每周六學校輪流派出12名護生來我院老年科進行義工活動,使住院的老人充分地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喚起社會對老人的更多關注,擴大我院社會知名度。

七是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使命意識,認真執行院領導決策。今年2月1日,老年科分為老年一科和老年二科,由護理部兼管老年一科護理管理工作。護理部人員在做好全院護理工作的同時要兼顧老年一科護理管理工作,工作雖然忙和辛苦,有時要加班加點,護理部把握住這個直接深入病房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平臺,及時調整護理管理方法,直接將新的護理管理模式運用于臨床,在管理工作中樹標榜,立典范,組織各科護士長和護理骨干來觀摩學習,形成良性競爭,推進病房管理規范化。

護理管理綜治小結兩則

年,在院長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密切配合和支持下,護理部帶領全體護理人員團結一致,緊密圍繞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為工作重點,結合護理部年初制訂的工作計劃和目標管理,帶領全院護理人員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一、圍繞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積極開展工作。

(一)根據市衛生局制定的“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的評審標準要求,今年2月份,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長再次認真學習每一項的評審標準,要求各科室按照各項要求完成每一項工作。

(二)加大護理質量自查力度,認真落實整改措施,提高護理質量,護理部護長不定期檢查病區的各項護理質量,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通過檢查整改再檢查整改的程序狠抓各項護理工作,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三)加強護理人員應急能力,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各項應急預案,并進行模擬練習,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水平。

(四)認真抓好各項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組織護士長學習新的省臨床護理文書規范,各科室能嚴格按照《省病歷書寫規范》的各項要求進行書寫,做到及時、準確、如實記錄病人的動態情況,為病人的診治提供可靠的依據,有效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

二、加強安全管理,確保病者安全。

護理部定期召開護士長安全管理會議,并定期到各科室進行護理行政查房,查找安全隱患,督促改進。在管理中做到護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層層把關,責任落實到人,切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安全隱患,保障病人安全。各科室護士長把安全檢查工作作為一項日常重點工作來抓,及時檢查病區的環境,消除一切安全隱患,確保了醫療護理安全,保障病患者生命安全。

三、加強護理管理及深化護理服務意識。

(一)加強病區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各科室護士長根據病床的設置,設立護理責任小組,由科內主管護師及護師擔任小組長,負責本組護理質控及督促。護理部根據醫院發展的需要,結合臨床科室持點,不斷完善護理質控制度,修訂護理人員考核細則,進一步完善護理質量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如病房管理、基礎護理、分級護理、消毒隔離工作、護理文件的書寫及各科室的護理質量等。

(二)加大落實、督促、檢查力度,注意對護士操作流程質量的督查。抓好三級質控管理,按要求開展質控活動,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做到人人參與,層層管理,共同把關,確保質量。有檢查記錄、分析、評價及改進措施。各科室護理措施完成率達90%以上,保證了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有效性。

(三)對護理質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召開全院護士長會議進行討論及分析,對護理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護士對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的知曉率達100%。

(四)各科室做好急救藥械的管理工作,每班交接時認真核對急救物品、藥品、設備做到“四定”,及時補充急救藥品,帳物相符,做到完好備用,確保其完好率達100%。

(五)加強護理文書質量管理。護理部不斷強化護理文書正規書寫的重要意義,使每個護士能端正書寫態度,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力度,要求科內質控小組定期檢查,護士長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并對每份病歷進行了終末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每月進行護理文書質量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形成護理小組長、護士長、護理部三級控,嚴格把好護理病歷書寫關。1-11月出院病歷1713份,護理文書合格率達到了95.61%。

(六)強化動機,培養責任感,發揚“主人翁”精神,人人參與管理,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點和積極性,使每人都能主動投入到工作中。強化主動服務意識,提倡“微笑服務”,禮貌招呼,文明用語,熱情接待,細心介紹,盡情關注。

四、積極做好護理中期評估工作,加強組織管理,發揮團隊核心戰斗力。

(一)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省衛生廳頒發的《關于開展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護理部制定健全可行的實施方案。邀請護理專家授課,使護理人員了解護理中期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分析要點,對照標準,制定和更新了護理工作流程和指引。

(二)加強政策學習,保障工作開展。護理部組織全院護理人員認真學習貫徹《護士條例》、《護理工作管理規范》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等有關制度和章程,并對照《護理中期評估標準》的要求進行了自查自糾,進一步規范了護理管理工作和護士日常行為,提高了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確保護理中期評估工作的開展,在11月12日護理中期評估工作中,我院的護理工作得到市護理專家的認可。

五、健全管理體系,強化科學管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一年來,我院護理工作統一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管理,創新工作機制,努力營造和諧、富有激情的護理工作氛圍,提高專科護理質量和專業技術水平,使護理工作真正做到“貼近病人、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推進我院護理事業全面、協調、持續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

(一)完善護理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層級管理。

1、重新修訂護理管理委員會。以“業務主管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護士組長”為主體的護理管理體系,明確了崗位職責、任務和要求。健全和完善了“護理部—護理質量與持續改進委員會—科室”三級管理工作體系,明確了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參與護理質量管理和監控的職責和任務。

2、科室建立了“護士長—護理組長—護士”質控網,強調人人參與質量管理,責任到人,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在科室選拔責任心強、工作認真、有臨床經驗、敢于管理的護士當“質控員”監控科室護理質量,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向護士長反饋,實現護理質量的現場監控。

(二)加強培訓,理順管理流程。

今年分兩批安排全院護士長參加市護士長管理培訓學習班,增長了管理知識,開拓了思路。強化護士長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主人翁意識;堅持每月護士長例會制度,做好上傳下達,努力協調各科室之間工作。制定了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及報告流程。

(三)勇于探索,突出專科特色。

統一管理標準,強調制度管理。護理部結合專科護理的實際及時修訂和完善了醫院的護理制度、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應急預案、流程和指引。為適應現代護理工作的要求,護理部指導老年一科率先開展apn排班、層級護理、五常法管理,重新制定工作職責、流程和指引、總結經驗,目前3個老年科室開展了apn排班、層級護理(護理組長—護士—助護)、應用護理專科單。apn排班解決了護理不中斷,減少交班次數,更有效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在病房布置方面,各科室護士長能積極開動腦筋,美化病室的環境,為病人營造一個安全、溫馨、和諧的住院場所。

六、注重教學,重視人才培養,提高護理隊伍的綜合實力。

人才隊伍的建設是護理綜合實力的體現,是護理生產力的重要要素。一來年,護理部圍繞隊伍建設的目標通過教學、進修、講座、交流、技能競賽等形式不斷加強在職護士綜合能力。

(一)接受江門中醫藥學見習護生463人次,帶教實習護士12人,荻海醫院進修護士1人;接待護理同行來院參觀87人次,接待衛校生來院做義工438人次。

(二)選派12名護理組長到南方醫科大學舉辦的臨床帶教技能培訓班學習;選派2名護士到香港學習精神病社區康復護理,37名護士分別參加了省級或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5名護士參加省、全國護理學術交流。

(三)舉辦院內護理業務11次,護士服務禮儀培訓1期,護士職業素質教育5期,護理管理學習班1期,邀請市中心醫院護理專家和衛校和老師授課,共968人次參加聽課。

(四)護理部為了使護理人員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舉辦了為期3個月的護理英語培訓班,邀請專業英語老師授課。全院護理人員涌躍參加聽課,這將為明年我院選拔護士參加全省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赴港考試打下了外語基礎關。

(五)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能。舉辦護理技能培訓班2期、護理技能競賽1次,并邀請中心醫院護理和市護理學會護理專家作操作培訓指導和評委。今年4月,護理部選派曹九英護長、岑潔容護士參加市衛生局主辦的護理操作技能競賽,取得了理論并列全市第一名、總分第三、第五名,獲得了“江門創新能手”稱號,曹九英護長還代表市參加省技能競賽獲得了理論三等獎和技能優秀獎。

(六)選派老年精神一科王桃護士長參加省護理學會舉辦的《靜脈輸液技能競賽專家評委培訓班》和《省護理工作中期評估專家組培訓班》學習,對我院專科護理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七)為配合醫院創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的工作,護理部加強對畢業五年內護士的規范化培訓。狠抓新護士的技能考核,要求每人熟練掌握12-16項護理操作,病區護長每月考核護士操作,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進行理論考試,參加人數為100%,全院平均成績93.5分,合格率為96.7%。

七、改進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切實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一)優化護理人員結構、合理配置護理人員。護理部根據醫院實際合理分配護理人力,老年精神一科積極配合護理部工作,克服困難,抽調護士到門診注射液室幫忙,確保了注射室護理人員的配備。各科室能根據科內工作量實行彈性排班,從主觀方面及時解決病人需要,并且美化病室的環境,為病人營造一個安全、溫馨、和諧的場所。

(二)精神科克服人員緊缺,臨床工作繁忙等諸多困難繼續開展精神病人社區防治工作和出院病人的隨訪服務。1-11月,各病區完成出院病人電話回訪人3891人次,家訪271人次,回訪率達93.2%。在隨訪服務過程,得到病人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表揚多次,也收到許多合理的意見及建議。

(三)護理部每季度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參與滿意度調查的病人數達748人次,平均滿意度98.32%。對調查中病人認為不滿意內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見并作為下一輪考核的重點。

(四)一年來,在全院護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護理質量有了較明顯的提高,護理過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1.2%,有效投訴為0,護理滿意度比去年提升1.34%,收到病人的表揚信5封,錦旗12面,口頭表揚多次。

八、注重護理文化建設、打造團隊核心凝聚力。

護理文化建設是護理品牌建設的基礎,護理品牌的建設是護理工作綜合實力與團隊核心凝聚力的表現。通過建立團隊文化,創建學習型團隊不斷打造護理團隊核心凝聚力。護理部帶領全體護士在護士節、重陽節、精神衛生日精心策劃文藝匯演、演講比賽、護士征文比賽及重陽敬老、精神衛生日等大型慶典活動,活躍護理文化氛圍。強化護理團隊意識,展現護士風采。

(一)為迎接醫院“三級”評審,進一步提高護理操作技能,于3月底舉行了全院女職工進行靜脈輸液護理操作技能比賽。比賽決一、二、三等名,并選拔前2名參加市衛生系統女職工護理操作技能大賽,曹九英、岑潔容2名選手理論成績并列全市第一,技能競賽總分獲得全市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績,我院護理部獲優秀組織獎,并接受市總工委、市衛生局、市護理學會頒發榮譽證書。

(二)護士節前夕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我對人性化服務的理解和對策”征文比賽和“優秀護士”的評選活動,6名護士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給予王桃、曹九英、馮錦妹、馮錦解、王莉、林連英、岑潔容、吳淑華、彭曉梅、梁順艮、梁麗卿、文英十二名護士被授予了市第三人民醫院年度“優秀護士”稱號,林連英、岑潔容獲市“優秀護士”稱號,王莉獲市“優秀護士長”稱號,這對全院護士都是一種激勵和鼓舞。

(三)年5月11日晚,在醫院會議大廳,舉辦了以“以人性化服務”為主題的護士演講比賽和表彰大會。大會對在系列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團體和個人、優秀護士進行了頒獎。

(四)今年重陽節,護理部按照院長辦公會議要求,制定活動方案,精心策劃了院內院外“溫馨重陽節,情暖老人心”活動,與各職能科室分工合作,在迦南社區開展慰問老人義診、邀請市退休老人來院座談以及院內舉辦大型文藝匯演活動,展示了我院護理人員多才多藝的另一面。

九、護理人員出色完成各項護理工作。

(一)1-11月全院共收治了住院病人1467人次,出院1328人次,一級護理144433人次,理發1539人次,鼻飼2408人次,皮下注射519人次,灌腸166人次,換藥74339次,抽血21694人次,靜注2640人次,靜脈輸液16239人次,肌肉注射64089人次,皮試519次,導尿209人次,沖涼109949人次,口腔護理13469人次,會陰沖洗11429人次,膀胱沖洗21065人次,吸氧4810人次。

(二)護理人員撰寫護理論文8篇,參加省護理學會學術交流5篇,參加全國學術交流2篇。

第7篇

【關鍵詞】 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表;軸Ⅰ障礙用臨床定式檢查;信度;效度;精神障礙

中圖分類號:R74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10)001-0021-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1.005

Community-based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3.0

HUANY Yue-Qin1,XIE Shou-Fu2,LU Jin1,Xu Jun-Ting2,DANG Wei-Min1,

LI Yi2,LIU Zhao-Rui1,CHI Rui1

1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Peking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Ministry of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

2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an City,Dalian 116023

Corresponding author:HUANY Yue-Qin,E-mail:huangyq@bjm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version 3.0(CIDI-3.0)by community-based study.Methods:Among 202 subjects from Dalian city,with 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SCID),102 patents were diagnostic as mood disorder,anxiety disorder,schizophrenia or psychotic disorder and so on.All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other 100 subjects without mental disorders a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terviewed blindly by CIDI-3.0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CIDI-3.0.Ten patients among them were interviewed twice independently in a 7-day interval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CIDI-3.0.Results:(1)For the screen section,the sensitivity values of different mental disorders ranged from 60.4% to 93.1%,while the specificity values from 33.6% to 92.7%.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from 60.1% to 95.1%,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from 68.1% to 93.7%.(2)For different mental disorders,the specificity values ranged from 97.1% to 98.9%,while the sensitivity values were from 33.3% to 70.3%.Positive predict values were from 66.7% to 95.7%,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from 87.7% to 95.4%.(3)The consistency was 0.78 in any mental disorder.(4)For test-retest reliability,kappa values ranged from 0.737 to 1.0.Conclusion:By clinical reappraisal,the Chinese version of CIDI-3.0 has satisfie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The screen section has high sensitivity,while the diagnostic sections have high specificities.That indicates that CIDI-3.0 is acceptable as a validated instrument for community survey on mental disorders.

【Key words】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Stru ctured Chlinical Interview for Diagnosis;reliability;validity;mental disorder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6年定式診斷性檢查工具“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表(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以來[1-2],已有26種常用語言的版本,全世界有7個經WHO授權的CIDI培訓中心,約25萬人接受了CIDI的訪談,是WHO推薦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專用工具之一,在國內用于多項大規模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也獲得了滿意結果[3-4]。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研究和培訓協作中心北京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授權中文版CIDI培訓中心對CIDI-C2.1中文版進行了臨床及社區測試[5-9],證實其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本中心對 CIDI-3.0中文版的臨床測試結果表明該問卷重測信度好,用于焦慮障礙的診斷和篩查價值高,用于重性抑郁障礙及精神病篩查效果較好,診斷效果更好[9]。為評價CIDI-3.0用于社區研究的信效度,在2006年大連市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社區試測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2006年大連市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中抽取的年滿18歲的調查對象中獲得的社區精神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嚴重精神發育遲滯、嚴重癡呆、急性精神病等不適用CIDI-3.0的患者除外。病例組選擇:經CIDI-3.0訪談任一疾病單元有陽性結果的調查對象,再由精神科醫生使用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軸Ⅰ障礙用臨床定式檢查(研究版)(SCID-I)[10],確診社區患者共102人,其中包括心境障礙46人、精神病15人(精神分裂癥、其他精神病)、焦慮障礙26人、物質使用障礙15人。對照組選擇:該調查中5%陰性復查的社區調查對象,選擇與病例同地區、同性別、同年齡(相差不超過5歲)的社區居民共100人。以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為診斷標準進行評價。

以102例確診為單一種類精神障礙患者為病例組,由于部分精神障礙患者存在臨床共病診斷,故將其他精神障礙歸入非患者的對照組,以利于評價CIDI-3.0對各類精神障礙的區分度。將病例組與正常對照和其他精神障礙兩種對照組診斷結果進行比較。

本研究方案經過了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獨立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所有受訪者均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研究。

1.2 工具

測試工具: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表-3.0(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ore version 3.0,CIDI-3.0),由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共同編制。CIDI-3.0分為兩部分:篩查部分及診斷部分,由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翻譯。

診斷工具:以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軸Ⅰ障礙用臨床定式檢查(研究版)(Stru ctured Chlinical Interview for Diagnosis,SCID-I)為診斷的金標準。該半定式問卷原作者為First和Spitzer等,由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附屬第一醫院心理衛生研究所張波譯,劉協和審校。

調查員一致性評價方法:對精神科臨床醫生、精神科護士及醫學院在校研究生共24名調查員,進行嚴格系統的CIDI-3.0培訓。調查員一致性評定方法是24名調查員一起分別對10名患者進行逐一訪談,即每1名患者接受訪談1次,24名調查員同時記錄,每名調查員練習訪談記錄10次。

重測信度評價方法:對10名患者分別由同一名調查員間隔1周,進行2次CIDI-3.0訪談。

效標效度評價方法:對102名患者及100名非患者進行CIDI-3.0訪談,由接受統一培訓的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根據DSM-Ⅳ的定義和標準,采用金標準SCID-I對所有對象進行臨床評價。

1.3 資料收集和統計方法

專人檢查、回收完成的CIDI-3.0量表,經CIDI-3.0計算機診斷軟件處理,獲得DSM-Ⅳ診斷系統提供的每個研究對象的診斷結果;使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鑒于CIDI-3.0未對物質使用障礙者進行診斷,故本次分析未包含對物質使用者的結果報告。

2 結 果

2.1 研究對象一般情況

所有研究對象均能理解問卷條目,完成時間為30~150 min。對患者組與非患者組作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的均衡性檢驗,患者組102例,其中男34例,女68例,平均年齡(42±13)歲,受教育年限(13±3)年;非患者組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平均年齡(40±11)歲,受教育年限(12±4)年。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s>0.05)

2.2 調查員一致性

24名調查員對10名各類精神障礙患者診斷的一致性檢驗,Kappa值為0.78。

2.3 重測信度

各類精神障礙重測信度kappa值在0.737~1.0之間,其中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為1,心境障礙為0.737,焦慮障礙為0.765。

2.4 效標效度

2.4.1篩查部分的效標效度

以確診的各類患者為病例組,以非患者為對照組,計算CIDI-3.0篩查問卷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結果顯示各類精神障礙單一病種和3大類病種均具有高靈敏度,并有較高的陰性預測值,其中心境障礙、重性抑郁、廣泛性焦慮、心境惡劣障礙、特殊恐怖靈敏度在80.2%~91.2%之間,僅有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的靈敏度較低。篩查部分的各種精神障礙篩查單一病種具有中等特異度,在68.6%~93.1%之間,但是3大類病種由于個別單一病種特異度較低而使其種特異度偏低(表1)。

2.4.2診斷部分的效標效度

以確診的各類患者為病例組,以非患者為對照組,計算CIDI-3.0診斷部分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ROC曲線下面積(AUC)、OR值,結果顯示各類精神障礙具有中等靈敏度,其中心境障礙的靈敏度為70.3%,而心境惡劣障礙的靈敏度僅為20.0%;結果顯示各類精神障礙具有高特異度,并有較高的陽性預測值,其中3大類精神障礙的特異度在97.1%~98.9%之間,單一病種精神障礙的類型中,重性抑郁為89.0%,特殊恐怖和強迫障礙為100.0%;心境障礙的陽性預測值很高,達95.7%,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焦慮障礙的陽性預測值較高(表2)。

3 討 論

CIDI自1986年最初的版本由WHO以來不斷更新,已用于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精神疾病調查及研究,如WMH-CIDI在美國共病復測研究(NCS-R)中的應用[10],以及用于世界精神衛生調查;CIDI-1.0以及CIDI-2.1在國內不同地區精神疾病調查及有關研究中的使用令人滿意[3,9]。近10年來,經過CIDI專家委員會的多次嚴格審議和修改,CIDI在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初級保健研究(包括WHO的合作研究比如HIV感染、初級保健研究等)及許多臨床研究的訪談診斷中都處于領先地位,大量有關CIDI信度、效度研究及其應用結果證明CIDI是目前研究精神疾病的較為理想的社區調查工具[2-9]。國內深圳市調查中對CIDI-3.0中文版的效度研究后,認為其對精神障礙、心境障礙、焦慮障礙具有較高靈敏度,對于后兩者及精神病有較高特異度,是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較好工具[11]。

CIDI-3.0包括篩查和診斷的兩個部分,發揮不同的作用。首先,篩查部分要求有高度靈敏度,盡可能少地遺漏任何精神障礙,而經過篩查獲得的可疑陽性患者,可以進入診斷部分進一步確診,因此診斷部分就要求有高度特異度。本研究顯示CIDI-3.0達到了篩查題目高靈敏度、診斷章節高特異度的要求,符合社區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需要。

在篩查部分中,盡管多數精神障礙有較高靈敏度,但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部分的靈敏度卻較低,分析原因,雙相障礙患者病情變化較多,其癥狀多與其他精神障礙有共病現象,加之患者通常不具備自知力,對躁狂發作期的相關癥狀予以否認,其本身臨床診斷的正確率就偏低;對于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由于CIDI-3.0的診斷是以非精神衛生專業人員訪談方式,依賴對象的正確回答,而精神病患者無法正常交談,故CIDI設計的篩查條目數量有限,且不包括發作精神病,故識別精神病的靈敏度偏低,但其特異度仍較高,與國外報道相似[12]。

其次,在診斷部分,心境障礙表現為中等靈敏度、高特異度、中等陽性預測值、高陰性預測值,表明CIDI-3.0用于心境障礙的診斷和篩查價值高,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13],說明該量表的條目符合中國人癥狀表達的特點,適用于在患者及非患者群體的診斷;該部分的焦慮障礙、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表現為低靈敏度、高特異度,提示其用于診斷的價值高。既往國外在對CIDI-2.1進行的研究中發現:如在CIDI-2.1上增加6個對焦慮障礙內容追問的條目,能使研究樣本中疑似驚恐障礙的對象被確診為驚恐障礙患者增加21%[13]。跨文化精神病學分析表明,文化差異通常影響情緒的表達方式,國外特定診斷標準不能完全涵蓋國內人群的心理癥狀,以及患者的掩飾、保密以及患者對癥狀的自然和諧接受程度等,均將影響量表采集癥狀信息的全面性[9]。

同時,AUC可以解釋為隨機選擇的臨床病例被CIDI正確診斷率高于隨機選擇的非患者的概率。AUC值在0.5~0.7表示診斷一致性較差,0.7~0.9中等,0.9以上表示一致性很好。本研究CIDI-3.0的AUC表明對雙相情感障礙、重性抑郁診斷價值高。計算OR值,可以評價CIDI-3.0對患者和非患者獲得陽性結果的可能性,若OR>1,病例組比對照組更有可能獲得陽性結果;若OR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CIDI-3.0作為一個定式的精神障礙篩查診斷性工具有滿意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由非專業人員使用,符合中國文化背景和中國語言習慣,適用于各類調查員使用;與CIDI-3.0/DSM-Ⅳ/ICD-10診斷軟件配合使用,能夠直接獲得有關精神障礙的診斷,是一個理想的用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研究的工具,也可以作為精神科門診輔助診斷工具。

參考文獻

[1]Kessler RC,Ustun TB.The World Mental Health(WMH)Survey Initiative Ver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CIDI)[J].Int J Methods Psychiatr Res,2004,13(2):93-121.

[2]Kessler RC,Ustun TB.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Global Perspectives on the Epidemiology of Mental Disorders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3-114.

[3]Ma X,Xiang YT,Cai ZJ,et al.Smoking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rural and urban regions of Beijing,China:a community-based survey[J].Drug Alcohol Depend,2009,100(1-2):146-152.

[4]Ma X,Xiang YT,Cai ZJ,et al.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schizophrenia in Beijing,China [J].Schizophr Res,2008,102(1-3):270-277.

[5]舒良,張鴻燕,汪向東,等.“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檢查-核心本”現場測試-信度效度檢驗 [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7(5):208-211.

[6]鄒義壯,舒良,沈漁,等.CIDI對神經癥診斷的現場測試 [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 (5):206-208.

[7]龔紹麟,包錫卿,馬登岱,等.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檢查核心本和神經精神病學臨床評定表的測試及對比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8,31(3):169-171.

[8]黃悅勤,李淑然,黨衛民,等.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檢查(核心版2.1)中文版信度及效度測試 [C].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2005年學術會議.長沙,2005.

[9]盧瑾,黃悅勤.昆明市精神障礙現況調查及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3.0試測[D].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北京大學,2008.

[10]Kessler RC,Berglund PA,Demler O,et al.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NCS-R)[J].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6):593-602.

[11]胡赤怡,胡紀澤,段衛東,等.復合性國際診斷訪談表的效度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8,34(7):583-983.

[12]Kessler RC,Chiu WT,Demler O,et al.Prevalence,severity,and comorbidity of twelve-month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NCS-R)[J] .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6):617-627.

第8篇

  護士長競聘優秀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非常感謝院領導給我這個機會參加今天的護士長競職。

  我叫XXX,今年33歲,護理本科學歷,現任主管護師。XX年,我從衛生學校畢業后就來到醫院,至今已在一線護理崗位上工作了20xx年。XX年,我順利通過了自學考試高護專業的全部課程,取得了大學本科畢業證書。XX年,受護理部委派,我到進修,通過3個月的認真學習,我學到了先進的護理理念和護理技術,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業務水平,很好地促進了臨床工作。XX、XX年,我連續兩年被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

  參加工作20xx年來,我親身經歷了醫院的滄桑巨變,我為醫院過去曾經的衰敗感到痛心和焦急,也為醫院今天的蒸蒸日上感到自豪和欣喜,更對醫院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滿期待和向往。20xx年的一線工作經驗,使我對精神科護理事業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逐漸積累了一些護理工作的經驗,總結了一些護理管理的體會,如果能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走上護士長的工作崗位,我相信我有信心有能力做一名稱職的護士長,為醫院的發展、為護理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假如我競聘成功,我將在科主任、書記及護理部的領導和指導下,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搞好病房管理,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一、把護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防范和減少護理差錯。

  我認為應從三方面抓好護理安全,一是抓好對患者病情的掌握。只有了解患者的病情,護理起來才會有的放矢,產生較好的護理效果;二是抓好對病情的觀察。指導和要求護士認真細致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三是做好同患者的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流露出真實的想法,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效地預防意外事件,保證患者安全。

  二、加強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帶出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

  護理人員的素質是決定護理質量高低的關鍵。為此我將堅持不懈地抓好對全病房護士的業務學習,通過晨會提問、組織護理查房、進行操作演練等,反復進行基礎護理知識、護理理論、基本護理技能的學習和訓練,不斷提高全病房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做到護理工作程序化,技術操作標準化,以減少護士工作中的隨機性和盲目性,并做好對重點病人的護理,指導護士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在臨床實踐中提高護士觀察病情、心理護理、護理文件書寫以及急救護理的質量。

  三、營造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醫護關系。

  護士長作為病房的管理者,既是病人利益的保護者,又是護士的代言人。因此,在護患關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我將通過定時召開護患座談會,征求病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科領導和醫生反饋,爭取得到支持,使科室服務設施和休養條件更適合病人的需求;其次,搞好與各位醫生的關系,理解、配合他們的工作,做到真誠相待,相互支持與合作。第三,用心評估病人的需求,征求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做到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屬,把道理讓給患者和家屬,使病人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使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順暢。第四,講究交流方法,化解護患矛盾。我將主動誠懇地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作好溝通協調,解決病人的具體問題,理解護士因工作疲勞產生的怨氣,不講損害護士自尊心的話,為病人和護士創造和諧輕松的環境。對護士既嚴格要求,又同她們加強感情交流,結成知心朋友,讓護士與自己在一起時感到輕松、愉快、自然,培養大家的集體榮譽感,融洽集體感情,構建一支和諧的團隊。

  護士長競聘優秀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非常感謝院領導給我這個機會參加今天的護士長競職。我叫盛XX,現任主管護師。19XX年,我從單縣衛生學校畢業后就來到醫院,至今已在一線護理崗位上工作了20年。

  參加工作20年來,我親身經歷了醫院的滄桑巨變,我為醫院過去曾經的衰敗感到痛心和焦急,也為醫院今天的蒸蒸日上感到自豪和欣喜,更對醫院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滿期待和向往。20年的一線工作經驗,使我對護理事業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逐漸積累了一些護理工作的經驗,總結了一些護理管理的體會。我相信我有信心有能力做一名稱職的護士長,為醫院的發展、為護理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假如我競聘成功,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搞好病房管理,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1、在護理部主任的領導和科主任的業務指導下,按照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具體工作,認真履行護士長職責和義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文明服務"的服務理念,把好入院宣教與出院指導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出院訪視工作。

  2、不斷加強醫護,護患溝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見,及時采取整改措施揚長避短。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優質親情服務。

  3、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參與管理。挖掘護士潛能,調動科室人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4、重點管理護理安全,杜絕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開展法律意識教育,防范安全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崗位責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責罰分明。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及時完成各種有效記錄,把好護理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關。

  5、培養經營意識,善于進行成本效益核算。創造科室效益的同時節約不必要的開支,降低醫療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續發展的道路。

  6、科室做到年有目標,月有計劃。鼓勵護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論文。定期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培養護士科研意識。

  一、制定明確嚴格的工作管理制度。

  只有制訂明確的工作制度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員才能夠嚴格按照手術工作要求進行操作,相互配合,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制訂的制度應包括手術室工作制度、手術病人查對制度、庫房管理制度、反饋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術室護理制度、手術室管理制度和衛生清潔制度等。以庫房管理制度為例,應做到計劃周全,使用合理;出入清楚,帳目明確;及時請領,儲備齊全;回收利用,避免浪費;定人保管,定時分發。達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約束人、以制度強化人的理念。

  二、重視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

  作為手術過程的重要參與者,只有加強護士們的思想道德修養,樹立人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把為病人解除痛苦作為自己神圣職責,以真心、愛心、真情為病人服務,調動每一名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工作和諧有序,順利進行。

  三、把護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防范和減少護理差錯。

  我認為應從三方面抓好護理安全

  一是抓好對患者病情的掌握。只有了解患者的病情,護理起來才會有的放矢,產生較好的護理效果;

  二是抓好對病情的觀察。指導和要求護士認真細致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三是做好同患者的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流露出真實的想法,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效地預防意外事件,保證患者安全。

  四、嚴把消毒隔離關。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嚴格限制參觀人員的人數,嚴格遵循手術室質控要求和醫院感染質量要求,規范和落實各項清潔衛生、消毒隔離制度,從而把術后感染率的發生降到最低點。

  五、加強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帶出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

  護理人員的素質是決定護理質量高低的關鍵。為此我將堅持不懈地抓好對全病房護士的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全病房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做到護理工作程序化,技術操作標準化,以減少護士工作中的隨機性和盲目性,并做好對重點病人的護理指導。

  六、注重醫療設施的充分利用

  整個外科系統的運用是否有效,取決于手術室的利用率,所以我們必須要注重醫療設施的充分利用。高效率的利用資源包括:設立日間手術服務,使病人做完手術就可出院的手術服務;開展手術日入院的手術服務,即病人當日住院就可做手術(檢查在入院前就可以做好);手術后按病情安排住院天數,從而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七、營造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醫護關系。

  護士長作為病房的管理者既是病人利益的保護者又是護士的代言人。因此,在護患關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我將主動誠懇地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作好溝通協調,解決病人的具體問題。其次,搞好與各位醫生的關系,理解、配合他們的工作,做到真誠相待相互支持與合作。

  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樹立經營意識。

  商品經濟社會等價交換原則,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可避免地成為衡量工作的重要指標,作為護士長,必須增強經營意識,要開源節流。一方面精打細算,進行成本核算,盡可能降低衛生資源無謂的消耗和浪費,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費來吸引病人。讓他們明明白白看病,從而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

  九、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增強科室凝聚力。

  常言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可以說護士長的自身形象直接影響著護理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以及科室的凝聚力。因此我將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重任,努力在敬業精神、業務技術能力、人際關系等方面成為護士們的楷模。

  護士長競聘優秀演講稿3

  這次競爭上崗,我競小兒科護士長。之所以競爭這一職位,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理論功底比較扎實,專業水平較高。我****年畢業于衛校,在校三年的時間,我系統地學習了護理專業知識。年山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設了高等護理專業,我積極報名參加,克服了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矛盾,于年獲得了大專學歷。通過勤奮的學習,擴大了知識面,對護理專業的新知識、新理念有了比較深的理解。同時認真對待院里組織的每一次業務考試、考核,多年來我的成績均名列前茅。在工作中既注意了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又注意了總結工作中的經驗,不斷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自工作以來共撰寫論文篇,其中在省級刊物上發表篇。比較深厚的專業知識使我的工作得心應手。

  二、工作經驗比較豐富,適應性比較強。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先后在科、科、兒科等不同的崗位從事護理工作,工作中我做到了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學習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每當院領導派我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我都善于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找出各自的規律和特點,盡快適應這一崗位的要求。年的工作實踐使我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在小兒科工作期間,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節,針對病人多、任務重,輸液穿刺比較困難的實際情況,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協助護士長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帶領護理隊伍加班加點、從容應對。通過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順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務。

  三、職業道德觀念比較強,群眾威信較高。多年來的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以及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使我牢固樹立了“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職業道德觀念。正是因為如此,在工作中我做到了服務熱情、周到細致,關心病人、體貼病人。為了更好地給病人服務,減輕病人的痛苦,我苦練基本功,對操作技術精益求精。多年的工作既磨煉了我遇事沉穩的性格,也培養了快速敏捷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自年擔任小兒科副護士長職務以來,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能夠協助護士長處理各種矛盾,做好各項管理工作,貫徹落實醫院一系列有關衛生改革的文件精神,以改革求發展。工作中以身作則,服從領導、團結同志,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每項工作都能夠善始善終、高標準地完成,從整體上提高了服務質量。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病人的贊揚以及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自己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護士等稱號。今年月份被評為“病人最滿意的護士”,為自己,同時也為醫院贏得了榮譽。

第9篇

論文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以預防跌倒的發生率。方法 對10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發生過跌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針對跌倒原因制定相應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發生率為14.7%(15例),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0%),跌倒原因自身和環境因素(33.3%),其次為藥物不良反應(46.7%)。 結論 對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

精神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種種原因,許多患者在醫院住院時間,少則數月,多則幾年,甚至數十年。很多長期住院患者由于與外界環境接觸少,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機體功能狀態明顯衰退,另外,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所致副作用,特別是老年病人機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感覺遲鈍,行動遲緩,反應慢,更加容易發生跌倒,導致嚴重的身體損傷和自信心受挫。因此,探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及護男理干預措施,對避免糾紛,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我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2例。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老年精神病診斷標準。(2)年齡≥60 a。共入組102例,其中15例發生過跌倒,發生率為14.7%。

1.2 方法 對發生過跌倒的1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針對跌倒原因制定護理干預措施。

2 結果

2.1 跌倒患者資料 男性6例,女性9例;年齡:60a~76a,平均68a;疾病種類:阿爾茨海默3例(20.0%),精神分裂癥6例(40.0%),器質性精神障礙1例(6.7%),心境障礙?躁狂發作2例(13.3%),心境障礙?抑郁發作2例(13.3%),癲癇性精神病1例(6.7%);服用藥物:氯丙嗪、氯硝西泮、喹硫平、利培酮。

2.2 跌倒后損傷情況 左股骨頸鑲嵌性骨折2例,右手橈骨骨折1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挫傷或皮下血腫。上述骨折病例男性骨折1例,女性骨折2例。除1.例愈合不良需要輪椅外,其余無明顯不良后果。

3 跌倒危險因素分析

3.1 病區環境因素 病室陳舊環境布局不合理,病室內無廁所,衛生間置于走廊的一角,走廊內扶手,地面較光滑,浴室內無扶手,在集中洗澡時工作人員配備不足,這些因素都極易引起跌倒的發生。

3.2 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下肢髖、膝、踝的退行性關節炎,導致步態和肌肉關節僵硬,腰背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重新調整代償能力下降,老年過程導致的骨質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女性患者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和代償性骨質增生,易引起跌倒。

3.3 藥物因素 老年患者服用鎮靜劑、精神類藥品、降血壓藥,影響平衡功能,容易跌倒。如抗精神病藥氯丙嗪常會引起性低血壓,抗癲癇藥易發生共濟失調,擴血管降壓藥導致血管擴張,心排出量減少,腦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現頭暈跌倒。老年人由于下肢髖、膝、踝的退行性關節炎,導致步態和肌肉關節

3.4 疾病因素 精神癥狀不穩定,興奮、沖動、行為紊亂及木僵均易導致患者跌倒。

3.5 其它因素 住院患者每日進餐、洗澡、洗腳等集體活動時間段,較易因擁擠而致跌倒現象增加。有些患者夜間上廁所,往往沒睡醒,時睜時閉著眼睛走路,容易跌倒;智力受損亦為跌倒的重要因素。

4 護理干預措施

4.1 評估危險因素 確立高危人群 對高齡體虛能活動,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礙,自主活動受限,視力下降,排尿排便頻繁,經常臥床及有暈厥可能的患者均應特別予以關注。在患者入院時即填寫跌倒高危評估表來確立高危人群,并在患者一覽表、床頭做醒目的警示標記,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避免意外受傷。

4.2 創造安全的病室環境 降低跌倒的發生率 病室的光線要充足,夜間病房開小夜燈。地面材料應防滑、平整、干燥,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腳能夠到地為合適,病區做清潔工作時及時提醒患者注意行走安全,廁所、洗漱間、浴室需增設防滑墊,病房、走廊安裝橫向扶手,廁所、浴室安裝豎向抓桿,便于站立時借力。

4.3 安全管理

4.3.1 對護理人員進行防范跌倒的教育,樹立防跌倒意識,并通過真實事例敲響每個人的警鐘,增加主動護理意識,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范,提高判斷力和預先性,不定時巡視病房,及時觀察每個患者的動態變化。

4.3.2 發現患者步態不穩、地面滑,應及時給予扶助病負責交班,特別是對高危病人,應給予特別關注,及時檢查病人衣著,如鞋子能否防滑,褲子是否過長,夜間使用護欄。

4.3.3 做好就餐管理,組織病人有序就坐,由工作人員分配食物,禁止病人四處走動,防止病人擁擠搶食,防范出現跌倒、噎食。

4.3.4 洗漱管理,病人洗澡時,為病人調節好水溫,協助擦洗,防止病人燙傷、跌倒,晨5晚洗漱時,安排專人守護,及時托干地面。

4.3.5 就寢前提醒病人先排便,減少因夜間如廁未完全清醒時可能發生的跌倒,易尿床的病人由夜班護士定時叫醒,協助如廁。對于夜間行走不穩或軀體情況差的患者,可安置在靠近廁所的房間,必要時配備便椅或給予攙扶。

4.4 用藥護理 服用氯丙嗪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并囑咐患者改變時動作緩慢,對服用降壓、降血糖及鎮靜催眠類藥物時做好療效及副作用的觀察,對于遵醫囑使用有跌倒危險的藥物及意識模糊的患者,需要有人陪伴左右,并放置護欄,調低床的高度。

4.5 健康教育 向高危人群講授跌倒不良后果及預防措施,并將圖文并茂的宣傳展板張貼在每個病區的醒目位置,指導病人行走時抓好扶手,穿合適的鞋子,變換要慢,生活起居要做到3個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研究表明,預防跌倒意識越強,則預防跌倒的行為越好,指導病員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做操、曬太陽,增強體質。

5 小結

對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護理重在預防,不僅要遵循一般護理原則,而且更需要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加強生活護理,密切觀察早期用藥反應,正確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積極為其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優雅、安全的療養環境,同時對高危人群進行重點防護及相關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減少住院期間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第10篇

“3+2”模式課程銜接護士職業能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強調指出:“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3+2”模式下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是護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典型體例。近年來,我們在高職院校的指導下,與臨床護理專家密切協作,對該課程體系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研究與實踐,期望為護理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實踐依據。

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每門課程)的設計,都涵蓋兩個要素:一是課程內容的選擇,二是課程內容的排序。對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按照職業能力發展的邏輯順序,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一、以學生為本,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資源

1.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體現課程安排的遞進性或累積性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學習過程就是認知結構不斷變化和重組過程,認知學習的過程呈現遞進性或累積性規律。“3+2”中高職銜接課程和內容的安排邏輯總體上應堅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規律,堅持能力遞進培養的原則。學習者個體特征和學習環境是選擇課程的兩個決定性因素。“3+2”護理專業學生生源是初中畢業生,年齡小、心理成熟度低、文化基礎較差、認知水平低、成長過程的可塑性大。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安排作為重要的學習環境因素,必須符合學生個體特征,充分遵循認知學習的遞進性或累積性規律。布魯納主張學習應最先建立學科基本結構,因此中職段課程安排應以護士崗位要求的應用能力為本,文化課與專業課有機結合,遵循“夠用”原則[4],強化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教學主要任務,使學生通過中職段學習架構起護理專業最基本的知識結構,掌握護士職業基本技能。高職段著重考慮為學生發展提供可供選擇的空間,構筑開放式課程體系,組織“大專業,小專門化”課程模塊,適應學生個體化學習需求。

2.以就業需求為導向,開發適應護理職業群發展的課程體系

“3+2”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允許學生在第三學年末根據自身學習情況或就業意愿進行二次選擇,部分學生可能會在就業機會看好的情況下,選擇就業而不再轉入高職段學習。因此,中職段教學安排必須完整,要與國家執業護士資格認證接軌,要安排符合要求的8個月以上教學實習。我國中等護理專業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教學體系系統完整。我們認為,它基本適用于“3+2”模式下的中職段教學。考慮到學生還有其后兩年高職段學習過程,可將某些課程(如社區護理、選修課文獻檢索、國情概要等),或部分課程內容(如心理與精神病護理中精神科護理部分、急救護理學中重癥監護內容)后置至高職段。高職段則應立足于衛生人力市場動態需求,著眼于整個護理職業群,開發科學性、針對性和適應性課程,引導學生獲取護理職業群相關資格,如高級養老護理員、高級育嬰師資格,拓寬學生就業途徑。加強校企(醫療衛生等相關單位)合作,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按學生就業意向安排頂崗實習,努力達成“實習就業一條龍”。

3.兼顧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銜接,滿足學生繼續教育需求

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同屬于基礎教育后的教育,都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社會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兩者之間是一種交叉的關系。促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銜接與溝通,不僅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更能滿足學習者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我們對“3+2”護理專業高職段學生進行了“繼續教育意愿調查”,其中有繼續教育意愿學生占85%,并且均希望在畢業前就能延續繼續本科教育;在選擇繼續本科教育途徑上,99%學生選擇成人教育,1%學生選擇對口本科。主要原因是學生希望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提高學歷水平。因此,在“3+2”高職段根據成人教育入學考試科目,在德育、英語等課程中加入了適用于成人高考的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實現繼續本科學習的目標。

二、以課程模塊為主線,做好課程升級與內涵延展

筆者認為,中高職課程良好銜接,既要體現課程的連續性,又要實現課程升級與內涵延展。以課程模塊為主線設計中高職課程可實現課程的連續性,在每一課程模塊中,根據護士職業能力要求及臨床護理發展趨勢,實現課程升級與內涵延展。

1.關注護士職業特點,做好基礎課程模塊課程銜接

中職段德育、語文、英語、信息技術基礎、體育等文化基礎課,在高職段對應銜接衛生法律法規、護理應用文寫作、普通話、醫用英語、醫學信息技術、健美操、太極拳;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等基礎醫學課程則對應銜接基礎醫學與臨床,引導學生理順基礎醫學知識與臨床的密切關系與應用。

2.延展專業課程內涵,實施模擬情景教學,培養護士核心職業能力

專業課程在護理專業教學與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勿庸置疑,中職階段雖也重點學習了內、外、婦、兒科護理學等專業課程,但考慮到五年制高職(3+2)學生認知與理解能力的有限性及臨床實踐應用能力的欠缺,我們認為此模塊課程仍需重點強化。強化并不等同于重復,課程名稱雖不一定改變,但課程的內涵要延展,根據護士職業資格要求,增加中職段未涵蓋疾病的護理;利用學生中職段臨床實習收集的現實病例,鼓勵師生互動,大力推行模擬情景教學、PBL教學,著力培養評判性思維、溝通與合作、實際操作與創新性等護士核心職業能力。另外在此模塊中可增設護理管理學、護理倫理學等升級課程。

3.依照衛生人力資源需求,動態調整專業方向課程

在專業方向課程模塊設計中,要了解地方衛生人力資源需求,積極與用人單位溝通,動態調整該模塊課程。開設重癥監護技術、中醫護理、傳染病護理、腫瘤病護理、健康管理及養老護理與育嬰師教程。與醫院合作開辦定向培養班,如與中醫院合作開辦中醫護理方向班,與口腔病醫院合作開設口腔護理方向班。該模塊是高職段教學最靈活、最具特色的模塊,充分發揮院校合作優勢,培養更加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護理人才。

4.篩選有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選修課

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和職業發展需求的課程列為高職段選修課。如護理論文寫作、醫院感染管理、文獻檢索、大學生就業指導、演講與口才等。

5.循序漸進地安排臨床實踐教學,逐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中職段第5、6學期安排42周教學見習與實習。為保證教學實習質量,該段實習由學校統一安排,院校合作管理,重點實踐臨床護理基本技能,鞏固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高職段實習安排在第10學期,學生通過前期學習已經獲得中專畢業證和護士執業資格(第8學期參加考試),因此該段實習定義為“頂崗實習”。實習時間20周。為了充分滿足學生就業意向,采取學校統一安排與自行聯系相結合方式,由學生和實習單位進行雙向選擇,學校盡可能幫助學生達成“實習就業一條龍”的目標。

三、小結

護理專業“3+2”課程體系遵循“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學習規律安排學習過程。符合布魯納螺旋式學習理論,適合“3+2”學生生源起點低、學制長和護理專業實踐要求高的特點,達到了以學生為本,中高職課程良好銜接的目的。以課程模塊為主線,使中高職課程銜接有了主旨思路,既體現課程的連續性,又實現課程升級與內涵延展,使整個課程體系渾然一體。同時也促進了校本教材的開發。

兩次分段實踐安排及相關護理資格證的獲得,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了逐步提升,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頂崗實習學生供不應求,實現了護理專業帶薪實習與“實習―就業一條龍”。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為學生參與體驗式教學及模擬情境教學創造了條件,使主動學習成為現實,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2013、2014年我校護理專業“3+2”學生護考合格率達98.4%;頂崗實習直接就業簽約率達35%。

中高職課程銜接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需要在反復實踐中精雕細琢,不斷修正才能完善起來,希望我們的實踐能起到增進交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論高等職教育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J].徐州建筑職業學院學報,2010,(03).

[2]劉端海,谷道宗.中高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立交橋構建的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05).

[3]龍洋.“3+2”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設計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05).

第11篇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門診部,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臨床價值,豐富臨床護理經驗。方法 選擇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患者4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對照組患者根據患者的疾病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護理工作中,觀察對比兩組投訴率、風險事故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并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投訴率為0%,對照組為6.0%,觀察組患者的風險事故發生率為4.0%,對照組為16.0%,觀察組患者于護患糾紛發生率為2.0%,對照組為18.0%,觀察組在投訴率、風險事故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方面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臨床門診護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增強醫院的整體服務治療、提升醫院形象從而增強醫院的競爭力,臨床價值顯著,值得作為臨床護理的參考和借鑒。

[

關鍵詞 ] 門診護理;優質護理;臨床應用;應用價值;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0(c)-0106-03

[作者簡介] 黃荷端(1982-),女,漢族,福建,工作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護師,研究方向:口腔綜合門診護理。

口腔綜合門診是口腔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會接待牙體牙髓科、牙周科、口腔外科、修復科、正畸科等各類疾病患者,是醫院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門診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對醫院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護理工作是醫院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1],患者對醫院的評價主要取決于醫院的護理醫療工作,所以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灌輸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十分有必要。優質護理服務以患者為中心,更加重視細節的制定與實施,滿足患者需求的同時保證護理的安全有效,進而提升護理質量、降低投訴率、風險事故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并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2]。本文選擇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交通路門診接受治療的患者400例作為研究對象,旨在研究分析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臨床價值,豐富臨床護理經驗,具體信息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2月—2013年11月我院門診接待的4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中男105例,女95例;年齡3~78歲,平均年齡(21.8±8.3)歲;文化程度:小學與小學以下學歷21例,初中學歷83例,高中學歷132例,大專學歷100例,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64例;治療病例:口腔內科病例205例,口腔修復病例72例,正畸病例55例,口腔外科病例49例,牙周病例19例;觀察組中男108例,女92例;年齡2~76歲,平均年齡(22.1±7.9)歲;文化程度:小學與小學以下學歷22例,初中學歷85例,高中學歷135例,大專學歷97例,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61例;治療病例:口腔內科病例201例口腔修復病例75例,正畸病例53例,口腔外科病例50例,牙周病例2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以及治療病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患者的疾病予以常規護理,主要向患者講述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以及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對于情緒較激動或者緊張的患者予以安撫,穩定患者的情緒;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護理工作中,具體如下:①護理人員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積極幫助患者分擔憂慮、解除困難,給就診提供文化、精神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服務。②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穿著,必須得體,與患者的交流過程中親切、耐心,禮貌用語,緩解患者的壓抑情緒;對于脾氣較差、不講理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忍讓,并耐心說服。③對于初次前來就診的患者,護理人員通過詢問患者的方式掌握患者的病情,給患者提出合理的建議;另外,看病的流程較為繁瑣,需要掛號、檢查、繳費、拿藥,因此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選擇合理的就診流程,從而給患者提供便利。④給病情嚴重、年齡較小或較年長的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優先診斷;對于無家屬陪護的老年人群,護理人員積極上前攙扶、陪護,行動困難者提供輪椅。⑤因每天門診患者的數量大,1名分診護士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不僅增加患者的等待時間,同時分診護士由于工作量大而出現分診差錯,影響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因此,增加分診護士的人數,主要邀請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參與分診工作,傾聽并回答患者的咨詢,引導患者正確就診,從而增加分診準確度、節約患者的時間。⑥因資源不夠,患者需要長時間等待就診,可能會出現煩躁、厭煩的情緒而造成糾紛,因此首先需要改善門診大廳的環境,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整潔的就診環境,可以通過發放健康手冊、大廳播放電視的形式打發患者的時間,避免患者過于無聊。⑦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針對患者的疾病,合理應用治療藥物,并對藥物的性質、用法、服量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予以告知,告知患者需要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科學制定飲食方案計劃以及生活作息習慣,使患者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防治與護理方法。⑧由護士長以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質控小組,每周對門診護理質量進行監督,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集體討論應對措施,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為目標。

1.3 指標觀察

觀察對比兩組投訴率、風險事故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并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滿意率調查主要選擇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自行設計,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以及服務水平方面的滿意情況,400例患者均進行了滿意率評估問卷,全部收回。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投訴率為0,對照組為6.0%,觀察組患者的風險事故發生率為4.0%,對照組為16.0%,觀察組患者于護患糾紛發生率為2.0%,對照組為18.0%,觀察組在投訴率、風險事故發生率以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方面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 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

滿意度調查顯示觀察組中129例滿意,63例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滿意率為96.0%;對照組中103例滿意,54例基本滿意,32例不滿意,滿意率為84.0%;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O1),具體見表2。

3 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強調“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旨在給患者創造更加舒適、滿意的就醫氛圍,門診作為醫院面向社會群體的重要窗口[3],在臨床護理工作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十分關鍵。通過在門診工作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臨床意義顯著[4],主要包括:①能夠增強門診護士整體水平。門診護士的整體水平直接影響護理質量,所以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不僅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術,并促進護理人員服務理念的轉變,實現了自身價值、降低了醫患糾紛[5],從而提高護理質量、給醫院樹立良好的形象。②提高護理人員責任感、增強醫院凝聚力[6]。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精心的護理,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強化護理人員的優質護理服務理念[7];通過不斷宣傳“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不僅提高了醫院的凝聚力,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促進醫院形象的建設[8]。③改善護理質量、提高醫院工作效率。隨著優質護理服務的展開,對實施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并制定解決方案,根據患者的病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服務[9],很大程度上符合患者對護理的需求,進而改善護理質量、提高醫院工作效率,最終達到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的目的[1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市場的競爭日益增大,并且伴隨衛生體制的變革,如何在新時代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提高護理質量是醫院工作的重點[11],其中門診護理工作是其中的關鍵之一,做好門診護理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2],故門診護理人員應該適應時代的需求[13],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服務原則,處處為患者著想,讓門診患者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14],將提升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優化醫院形象作為自身的追求目標[15],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提高對各類疾病的掌握了解程度,增強溝通交流與禮儀、應急搶救等方面的培訓[16]。本次研究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投訴率為0.0%、風險事故發生率為4.0%、護患糾紛發生率為2.0%,低于對照組的6.0%、16.0%和18.9%,差異顯著(P<0.05),同時觀察組在護理滿意率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96.0%和84.0%,差異顯著(P<0.05),與吳永珍[17]等研究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充分說明了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的可行性與優越性。研究表明了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事件發生[18],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實施優質護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19],優化護患關系,樹立醫院良好形象,促進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順應時代的潮流[20-21]。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臨床門診護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增強醫院的整體服務治療、提升醫院形象從而增強醫院的競爭力,臨床價值顯著,值得作為臨床護理的參考和借鑒。

[

參考文獻]

[1]黎明,傅佳.開展門診優質護理服務提升門診護理工作質量[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33):223-224.

[2]傅世梅.優質護理工程中門診護理質量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416.

[3]高軍軍,張渝,李冬云,等.優質護理服務與傳統排班模式患者滿意度調查分析[J].西部醫學,2011,23(3):584.

[4]陳永紅.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在門診分診護理中的作用和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6(6):760-761.

[5]陳金蘭,梁可美. 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精神科門診導診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5):154.

[6]傅代元. 優質護理在門診分診中的應用及價值分析[J].北方醫學,2013,10(8):149.

[7]郭維,向麗,崔偉歷,等.談“五聲”服務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6):862-863.

[8]陳慧,莫曉瓊,劉立捷.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在門診分診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10):2006-2007.

[9]張平,劉敏.優質護理應用于門診手術患者的效果評價[J].四川醫學,2013,34(2):317-318.

[10]張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的體會[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9):189-190.

[11]余媛.環境建設在內科門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2,18(36):104-106.

[12]步紅兵,嚴翎,儲建耘.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全科護理,2012,10(1):160-161.

[13]張曉琴.健康教育在門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卷,2012,9(10):31-32.

[14]劉燕萍.門診導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3,26(4):178-179.

[15]郭書慧,張樂.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1,32(29):6245-6246.

[16]韋必鮮.優質護理改善門診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3):65-66.

[17]吳永珍,吳永輝,李婉澄,等.門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1,24(7):4410-4411.

[18]張志梅.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導診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7):772.

[19]鞏繼紅,杜相品.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老年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2,25(9):147-148.

[20]曹喜霞.淺談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服務中心的應用價值[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6):413.

[21]周少波.推行優質護理服務對提高耳鼻喉科門診病人滿意度的效果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4):138-139.

(收稿時間:2014-08-11)

·編讀往來·

論文寫作技巧——題名

1.題名應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一般不設副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

2.題名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

第12篇

關鍵詞:人才培養學科發展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Hangzhou seventh people hospital constructs through the talented person troop impels the hospi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 and the result.The respect talented person,constructs the hitch heart to keep humans environment;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establishes the drive mechanism which the talented person develops;The development raise way,trains and develops people of talent diligently.

Keywords:Personnel training Discipline development

知識經濟時代,醫療服務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已經成為競爭中取勝的第一要素[1]。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落實正確的人才理念,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戰略,是醫院發展的根本大計[2]。近年來,我院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人才理念,積極探索人才管理機制,在人才培養、引進、激勵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1.尊重人才,構建栓心留人的環境[3]

1.1實行人性化管理:我院一直強調對人信念的秉持、個性的尊重,因為人人都有自己的思維,而且是動態性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空間的轉移而改變,這就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個人的人格和情感,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按照人才成長特點和發展規律,來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和信任人才。工作中我院不僅注重對人才的信任和尊重,而且還注重為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服務,鼓勵和引導人才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每一位新引進的博士或碩士人才提供住房,免三年房租,還幫助解決外出學習、子女入學等問題,讓他們切實感到自己在醫院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好地在今后工作中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

1.2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管理體制:對人才而言,公平公正就是機會平等或起點平等,即在培養、使用等問題上享有同等的政策。我院本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原則,把知識、技能和工作績效作為人才評定的衡量依據,通過公平公正體制建立,營造公正、公平、公開的學術研究氛圍,鼓勵并扶持人才的創新活動。在培養對象上,誰有潛力,誰有發展前途,誰能最快地掌握前沿技術,就扶持誰,就培養誰,讓大家感受到,只要有能力,有抱負,有奮斗目標,在培養機會上,就人人有份;在人才使用上,誰成績突出,誰醫德高尚,誰群眾基礎好,就發展誰,使用誰,為人才創造平等、公開、公正的空間。我院在干部使用上,做到了全過程的公開、公正、公平,建立了任人唯賢、動態考核的用人機制。

1.3構建人才參與決策的民主管理機制:民主化的管理將成為新時期人才所追求的管理方式,由于新時期醫院面臨的風險增多,醫院決策將更需要眾人的智慧。我院重大事情的決策都能夠廣泛地聽取員工的意見,并加以采納,如2008年3月,“無主病人”病房的開設,就是廣泛開展調研的結果,截止2009年3月,共收治流浪街頭的無主精神病患者400多名,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2.科學管理,建立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

2.1完善競爭機制:只有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促進拔尖人才脫穎而出。2008年,我院完善績效考核方案,獎金向臨床一線、向有突出貢獻的科室和人才傾斜,同時,還將綜合目標考核內容落實到各科室,醫院與各科室負責人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每月通報各科室的工作量及質量指標完成情況,讓數據說話,充分調動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潛力,形成一種團結協作、埋頭苦干、你追我趕的工作氛圍,極大提高了人力資源的效率和效益。2008年業務收入比2007年增加3461%,床位使用率為111.49%,增加1606%,2009年3月,業務收入又創出歷史新高。

2.2健全激勵機制:堅持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對待人才做到政治上關心、生活上貼心、使用上放心,積極教育引導他們愛崗敬業、立足崗位學知識、學科技、用科技。我院對、科研成果實行獎勵,鼓勵開展科研學組建設,給每個學組配備科研資金,鼓勵學組成員開展學術交流,2008年底,我院共組建了行為醫學、心理治療技術等12個科研學組,有效的激勵措施,迸發醫護人員科研的工作積極性,促使人才脫穎而出,也促進人才隊伍整體水平提高。2008年,有二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得省醫藥衛生創新獎三等獎和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9年共申報課題53項次,為歷年申報數最高。

2.3強化監督約束機制:我院既對青年醫生提供合適的工作環境條件,使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又切實加強動態考核,建立個人檔案,采取科研論文、繼續教育、職業道德“學分制”,強化考核與監督,把醫療業務、科研論文、職業道德結合起來,作為獎懲的依據,激勵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人才隊伍得到迅速成長。

3.拓寬培養途徑,努力造就人才

3.1建立長、短結合的培訓模式:人才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人才的成長必須有一個較長的培養過程。我院采取遠期培養與短期提高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根據醫院學科建設需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選送敬業心強、具有良好發展前途的技術骨干外出學習深造。2008年,我院選送一名碩士到中南大學攻讀博士,一名博士赴浙江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一名醫師赴香港參加衛生部“重性精神病監管”項目的培訓,二名醫師分別到北京安定醫院和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進修學習。2009年又選送一名碩士醫師赴南京腦科醫院進修兒童精神障礙治療,五名護士分別到香港、上海、北京進修學習,力求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并運用好新技術,使之盡快發揮效益。

3.2依附高校、建立人才培養基地:我院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借智發展、借船出海、借梯上樓”措施,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平臺。2008年,與中南大學合作,承擔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與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合作,承擔精神病學教學任務;與浙江理工大學理學院合作,建立臨床科研基地;2009年初又成為安微醫科大學臨床學院,試圖采取聯合招生的形式,培養精神衛生人才。

2009年3月,我院與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正式簽訂“中國—荷蘭精神分裂癥遺傳學合作項目”的科研合作協議;4月又參加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的“精神分裂癥長期隨訪研究”研究課題;5月,醫院作為合作單位參與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受災群眾心理重建”項目,以及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兒童友好家園”兒童心理重建項目,通過教學相長,科技帶動,使我院的人才培養及科技創新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3.3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鞭策人才不斷創新:為緊跟國內外醫學發展步伐,鞭策人才不斷創新,我院加強了與國內外著名醫療機構的學術交流,與美國、澳大利亞、荷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大學和醫療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友好合作關系,2009年3月份,我院派出骨干力量專程赴香港葵涌醫院考察,就兩院交流合作達成了協議,今后將進一步加強兩院交流,同時,派出更多的優秀醫療技術人員參加在國內外舉辦的重大學術交流活動,到國內外著名的醫療機構進修培訓,開展項目合作。

3.4實施名醫帶教工程,促進人才逐步成長:尋找國內一流專家作為技術靠山,實施名專家幫帶人才的培育工程。2009年,我院積極申報錢江特聘專家崗位,聘請中華醫學會精神科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精神病學雜志》主編趙靖平教授擔任技術顧問,建立起長期的技術幫帶關系,指導臨床研究和學科建設,促使人才盡快成長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唐葉楓、楊琦.專科醫院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中國醫院管理,2008,28(11):59

[2]劉運祥、李成修、林樂良等.醫院構建人才品牌的理念與實踐.中國醫院,2008,12(3):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滦平县| 定边县| 呈贡县| 霸州市| 铜陵市| 万州区| 易门县| 德令哈市| 浙江省| 固阳县| 万年县| 额尔古纳市| 海阳市| 运城市| 大石桥市| 福清市| 庆云县| 惠州市| 双流县| 远安县| 重庆市| 宝清县| 怀远县| 盖州市| 凌源市| 万宁市| 深圳市| 岱山县| 二连浩特市| 七台河市| 镇安县| 汝城县| 芜湖县| 贡嘎县| 宜昌市| 阿瓦提县| 霍城县| 沅陵县| 仪征市|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