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生物高二總結

生物高二總結

時間:2023-02-18 23:34: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高二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物高二總結

第1篇

【關鍵詞】高考;生物學科;備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0

江蘇省生物高考自2008年開始實行等級評定,至今已走過6年,筆者結合前五年的江蘇高考生物試卷,對2013年江蘇高考生物試卷的特點,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對今后高三階段的復習備考以及高一高二的課堂教學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 試卷結構分析

縱觀近幾年江蘇高考生物學試題,2013年的生物試卷更加成熟。試卷結構基本不變,全卷33題,包括20題單項選擇題,5題多項選擇題和8題非選擇題。試卷考查內容以《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為指南,符合《江蘇省2013年高考考試說明(生物學科)》的要求。相比前幾年的高考試卷,難度不大,無偏題無怪題,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但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 試卷考點分析

1、 考點分布情況

經梳理,2013年試卷涉及的考點及分值見下表。

2、 考查特點

2.1該試卷注重全面的基礎知識的考查,但又突出了重點內容。

根據《考試說明》,試卷考查了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例如第一題考查了生物體內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的作用,第7題考查了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9題考查了動物生命活動調節方面的知識點,第24題研究了分解者對小麥秸稈的分解作用,總之試題考點覆蓋面廣泛,同時也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了著重考查。從上表分析來看,與去年相比,試題對必修模塊I的考查略多,模塊II與選修III考查內容略少。必修模塊I中光合作用、模塊II中的遺傳規律及模塊III中的激素調節,生態系統結構依舊是考查的重點,所占比例較大。

2.2該試卷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

《考試說明》要求以能力立意為導,注重對學生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整體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2013年考題很好地體現了上述原則。考題多處以圖表形式呈現。例如第8、10、24、30題等。其中第8題考查的是根據染色體形態判斷細胞分裂方式。無論圖上染色體形態多么奇怪,學生只要掌握三看識圖法即可。先判斷有無同源染色體,圖中1與2、3與4等共有四對同源染色體,且出現明顯的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即聯會現象,所以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在后續減I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由此判斷,該題答案選C。該題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與對減數分裂過程的掌握情況。再如第33題的第三小題第一空,考查學生將三張圖的信息綜合起來分析問題的能力,而最后一空則是考查了學生繪制曲線圖的能力。

2.3題目背景新穎,理論聯系實際

本試卷十分重視與生產生活、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的聯系,較好地體現了“能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觀點解釋和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一些相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要求。例如選擇題第24題,考查了不同條件下微生物對小麥秸稈的分解作用,可應用于解決目前蘇中蘇北地區秸稈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又如第30題研究了早餐質量對學生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充分體現了高考“關注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這一價值追求!

2.4重視實驗考查,突出生物學科的實驗屬性

從考點分布情況表可以看出本次考試中實驗分值占總分27.5%,基本符合《考試說明》的要求,實驗試題大多以實驗或科研素材為背景,情景為原創,具有濃厚的生產生活氣息。除了第5、6、9、14、17、18、21、23、27題考查的是書本實驗之外,第28題設計實驗探究了A、B兩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單位體積藻液內雨生紅球藻細胞數、干物質質量、蝦青素含量的影響。該題注重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除此以外第30題也是設計實驗考查學生對血糖調節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綜合來看,近年來對實驗的考查不再是單純地“背實驗”,而要求學生具有處理實驗數據和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當然,題目在書本之外,答案在書本之內,無論題目多么新穎陌生,學生還是需要掌握扎實的書本知識,用已學知識來完善或解答相關問題。

三、 給今后生物教學的一點啟示

1、 重視教材基礎知識,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分析連續6年的高考試卷,我們不難看出高考最主要考查的還是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在高一高二的教學中就要重視基礎教學,不能為了提起學生興趣一味地補充書本以外的內容,以犧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來獲得課堂中的嘩眾取寵的效果。進入高三一輪復習更是要注重對知識系統的梳理,不急不躁,穩步推進,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的主體知識,引導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構建生物學知識網絡體系,只有對書本知識的牢固掌握,才能在考場中面對各種情景的問題不慌不亂,冷靜分析,運用知識遷移解決問題。

2、 重視實驗,提高學生實驗技能

要提高學生實驗的綜合技能,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課本實驗的掌握,還要加強學生對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的學習和掌握。可通過自己設計實驗來探究一些較為簡單的課外的探究性問題,并且用科學的語言來分析實驗結果和總結實驗結論。

第2篇

【關鍵詞】 高考復習;高效;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0-02

高三階段,全面進入高考復習,科目多、內容多、時間緊。要想學生在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抓好平時的每一節復習課堂,向每一節課要質量、要效率。高考生物復習課同高一高二的新課教學有著本質的不同,如何讓生物的復習課堂更高效,顯然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關鍵所在。本文是本人在這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一、細化目的要求,讓預習落到實處

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其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課堂效率的高低,充分有效的預習是高效課堂教學的保證。學生的預習內容是在高一高二已經學習過的內容,對于這些知識學生處于多已遺忘、似懂非懂的狀態,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預習目標,會讓學生“走馬觀花”,陷入一知半解的境地,而且患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基于學生預習的盲目性及把握知識的表淺性,教師應當給予預習上的必要的指導,讓預習的要求明確化、具體化。教師可以提供預習提綱或導學案等,讓學生對預習的范圍、重點知識、難點知識、達成的目標、要解決的問題等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學生以此為依據進行預習才會有針對性,不會流于表面形式,學生能真正發現問題并帶著問題去聽課。

如復習《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時可以提供一下的預習提綱:①能概述氨基酸分子的結構特點和通式。②例舉氨基酸的種類。③能闡述蛋白質分子的化學結構和空間結構。④會解釋蛋白質分子結構多樣性的原因。⑤會概述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的主要功能。⑥能例舉蛋白質變性的主要因素。⑦能簡述檢測蛋白質的實驗原理、材料和方法,能獨立完成實驗的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二、 優化教學設計,讓課堂精彩高效

教學設計是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通過教學設計,可使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從而完成合理教學目標的確定、恰當教學方法手段及策略的選擇、良好教學環境的創設、可行評價方案的實施,最終確保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

1、合理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是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來進行的,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否合理、具體,直接關系到復習課堂效率的高低,進而關系著復習課堂有效性的高低。生物高考復習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應該圍繞《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以及復習的具體內容,做到突出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強化相關能力的培養。

高考試題已從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能力考查是高考的“主旋律”,因而生物高考復習課堂必然要重視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站在高考對考生能力要求的高度上,把能力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如《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的復習課的教學目標可以確定為:①知識目標:通過復習能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關知識及其相互關系,能列表比較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通過復習能概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②能力目標: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等。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復習加深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實質和意義的認識,強化學生愛護花草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觀念。

2、知識重現情境的創設

高考生物復習課教學不是新課教學,面對的內容都是已經學過的,因而學生對知識方面不再抱有好奇心,不再抱有探求新知的迫切欲望,同時復習課堂的容量大、任務重,要想課堂教學的高效,這就必然要求生物的復習課堂不能是“炒舊飯“式的。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應盡可能創設新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情境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用到的具體方法也有差異。

生物學中展現微觀世界方面的內容,如果輔以多媒體技術,教學就會變得直觀、形象、生動,而且還實現了大與小、動與靜、遠與近、虛與實之間的轉換。在復習《DNA分子的結構》、《DNA的復制》、《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的增值》、《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內容時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無法用肉眼看到的、發生在微觀世界的生命現象以動畫等鮮活情境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觀察、回憶、歸納、總結,從而完成知識的重現。

生物學與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新課程標準倡導“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因而我們復習課的教學應該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多從生活實際出發,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從中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進而使教學更加趣味化、生活化。如圍繞“如何提高大棚種植的產量”設置系列問題情境來展開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關內容的復習;圍繞“糖尿病的成因、治療”設置系列問題情境來復習關于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的內容。有關穩態的調節、育種的內容、生態環境的內容、基因工程的內容、細胞工程的內容等,適宜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創設相關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知識的重現。

3、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新的《國家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建構主義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現在的復習課堂,大多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主角,呈現教師的“一言堂”或試卷的“滿天飛”。要使課堂高效的首要任務是教師要改變觀念、轉變角色,設計出各項教學環節讓學生以主體身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而不是“聽客”或“看客”,作為教師應起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把學生轉變成為學習的主人。如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內容,作展示后進行學生間的補充評價,最后教師進行補充點評;在每個章節末和單元末,教師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課堂上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對于考綱要求的16個實驗盡量提供材料讓學生自主設計并完成實驗,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交流和討論。

4、知識網絡體系的構建

高三一輪復習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在鉆研考綱和教材的基礎之上,對重點知識進行全面細致的梳理與重組,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把分散在各章節的概念、原理、觀點等進行歸類梳理整合,使之形成有機聯系的知識網絡,這不但利于對單個知識的深入理解,實現了知識的融會貫通,還有利于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復習《細胞的基本結構》時構建如下知識網絡:

又如復習完《細胞能量供應和利用》后需要引導學生融合酶、ATP、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細胞的輸入和輸出等知識,經思考、分析歸納,進而構建如下知識網絡:

三、 精選課后習題,讓訓練富有價值

課后的鞏固訓練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用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在選擇課后訓練題時,要注意訓練的目的,體現針對性。只有教師做到精選,學生才能做到精煉,效率才能提高。

第3篇

【關鍵詞】高考;生物;復習;閱讀

新形勢下的高考,側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查。這一變化為高三學生如何復習提出了新的課題。雙基是綜合的基礎,知識是能力的載體,如何增強學生的基本功呢?閱讀就是最有效的途徑。有些同學認為在題海中遨游是高三的主旋律,高一高二使用的教材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教材是我們的“命根子”,復習期間絕不能舍本(教材)逐末(做題)。同學們要學會閱讀教材,抓住知識的重點,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規律和事實性的知識。只有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準確記憶相關知識點,答題時才能用生物學術語規范表達。通過閱讀可以獲得較為全面、系統的知識,既夯實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那么,如何進行教材的閱讀呢?

1先通讀課本

雖然生物學科的內容不多不雜,但知識點零碎,有許多識記、背誦的內容。誰也不能保證哪個知識點會考,哪個知識點不會考。通篇閱讀,要求不放過每個字,每句話,包括書上的小字部分,課外讀,旁欄小資料等,雖然這些內容不是考綱所規定的直接考查的,但通常會成為出題的題干背景或素材。

2精讀課本在第一遍通讀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課本進行精讀。精讀的對象主要是課本的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精讀要求弄清書本上的每個概念,每條原理,理解這些概念原理之間的相互關系。能對相關概念進行分類和比較。能分析生物學原理,能理解生物學過程。如果說通讀只是對知識的了解和識記,那么,精讀則是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具體方法又分:

2.1圖形內容,對應閱讀

課本中有許多重要的插圖、圖解。附以插圖、圖解的地方,往往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這些圖把抽象難理解的文字敘述加以形象化、具體化、條理化。但學生容易忽視。教學中就要要求并指導學生對應閱讀。如: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部分;動、植物細胞減數分裂部分;植物細胞工程、動物細胞工程、DNA的結構和復制、基因工程、免疫等等。圖文結合,以圖促文,圖文并重,能很好幫助學生理解和識記文字上的敘述。

2.2易混內容,對比閱讀

在教材中有許多形式相似而本質不同的概念容易混淆,就需要對比理解,才能抓住其本質特征,如:單倍體和多倍體;生長素和生長激素;染色體和染色單體;囊胚和胚囊;極體和極核;芽孢、孢子、芽和芽體;轉錄和逆轉錄;種群和群落等等。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辨析異同,探究規律,可培養學生分析比較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全面識記。

2.3重點難點,反復閱讀

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在教材中與其他知識內容有內在的必然聯系,以此為基礎可引出其他相關內容,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和鋪墊。如減數分裂是有性生殖細胞成熟過程中進行的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方式,是學習生殖和發育知識的前提,同時又是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伴性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所在,因而是教材中主要內容之一,是重點又是難點。學習此內容時,要求學生結合掛圖、插圖,并帶著問題――減數分裂的實質、染色體行為變化、染色體和DNA數量變化規律等等問題,反復閱讀。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多向思維、多角度探究,全方位總結,提純加工,培養學生主動性思維能力。

3研讀課本

研讀,即研究性閱讀。這一閱讀要求的層次就更高了。通過研讀,不僅要對相關知識能理解,更要對知識原理進行運用,并進一步拓展和提高。要能將課本的文字轉換成圖形,也要能用文字表述圖形的含義。要對書本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提練和升華。例如:精讀后知道原核生物沒有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常見的原核生物有哪些。研讀則要求能將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作系統的分析和比較,從結構角度、從代謝角度、從遺傳變異角度、從生態系統的成分和功能角度、從進化的角度等。研讀不僅要求深刻理解知識,更要能靈活運用知識。研讀課本最有效的檢測方法就是相似知識點的辨析,不定項選擇題訓練和簡答題變式訓練是最常用最有效的。

同學們都認為讀教材就是背書,其實不然。在閱讀教材時一定要學會思考,提出問題。下面通過具體實例談談如何針對教材的內容提出問題。

可以設計如下問題:

①“+”和“-”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②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是起協同作用嗎?為什么?

③你能舉例說明什么叫激素間的協同作用? 什么叫激素間的拮抗作用嗎?

④你能用右圖的原理解釋食物中缺碘患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原因嗎?

第4篇

關鍵詞:gps網;精度分析;體會

0引言

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建設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打造中國北方藥谷,以生物醫藥產業為支撐,在沈陽市和本溪母城中間地帶,建設一座與沈陽行政區劃接壤、占地面積60平方公里、容納人口50萬的生態新城。這是推進沈本一體化進程,實現沈陽經濟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遼寧省政府舉全省之力重點推進的特色產業之一。為了滿足新城規劃建設需要,市政府決定更新基礎地理數據庫,采用航測的方法完成新區81.6平方公里航測數字化成圖、dem及正射影像圖基礎資料。

1工程概況及原有資料

本溪市新城地理位置在41°24′22″-42°24′58″,123°37′11″-123°47′36″。有304國道、沈丹鐵路、沈丹高速公路從測區穿過,交通方便,主要居民地為石橋子、張其寨、歪頭山。測區內共搜集到1980西安坐標系ⅱ等三角點4個,分別為大崴子、大旺山(即gps16,下同)、狼洞溝和馬圈子。85高程基準國家水準點2個,分別為ⅰ沈丹10和ⅱ高程寨。經實地勘察,上述成果標石保存完好,可作為三等gps控制網的平面和高程起算點。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高斯—克呂格正形投影,統一30帶的平面直角坐標,中央子午線為123000';高程采用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

2gps網建立

2.1選點與埋石

三等gps網點充分考慮本溪市(沈溪)新城整體發展和建設需要,點位分布密度科學、合理覆蓋面廣,便于保存和使用方便,進行gps網的選點和埋石;gps網點和水準點點位分布、網點間距離等均滿足規范與設計要求。其中利用原有三角點11個,新埋設網點4個;新布設三等水準點3個。三等gps網點編號從gps11開始,依次遞增至gps22(gps22為過渡點),詳見gps網圖;新布設三等水準點編號從sz01開始,依次遞增至sz03。

盡管gps點的點位不受通視和圖形條件的限制,但是考慮到以后使用的方便,點與點之間均有兩個以上的通視方向。點位的基礎堅實穩定,易于長期保存,便于觀測,交通方便,視野開闊,視場內的障礙物高度角小于15°,并且遠離高壓輸電線及電信、電視轉播臺、微波站等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等強電磁場和微波通道處。三等gps點和三等水準點標石相同,采用不銹鋼標芯,標石規格按照規范要求埋設。

2.2三等gps網觀測網圖

本溪石橋子(沈溪)新城航測gps網圖

2.3gps數據處理及成果質量

gps接收機所接收的信息(觀測量)為偽距、載波相位差及星歷數據。要得到兩測站間的基線向量(相當于兩站天線間的直線距離),必須對gps接收機信息進行計算處理,最終求出雙差固定解或三差解作為基線解算的最終結果。根據技術設計要求,對外業數據資料進行全面檢查,基線解算使用儀器自帶軟件“hds2003數據軟件處理包”對數據進行處理。全部基線均通過了軟件所設置的各種先驗誤差限值。基線解算之后,對基線向量進行了復測邊相對精度檢驗和獨立閉合環閉合差檢驗。獨立閉合環分為同步環和異步環;同步環檢驗能夠反映出基線本身的質量;異步環檢驗則反映gps網的整體質量狀況。

測區三等gps網共有基線58條,其中復測基線27條。基線平均長度為5.85km,根據技術設計規定,固定誤差a≤10mm,比例誤差系數b≤10(1×10-6),計算相鄰點間基線長度精度(即標準差)σ為0.031m。復測基線長度較差限差為0.087m。復測基線較差最大為0.028m(對應基線為gps12-gps13),滿足規范要求。同步環各分量閉合差限差為0.0107m(限差為0.0185m);異步環各分量閉合差限差為0.1607m(限差為0.2784m)。全網共構成12個同步環和44個異步環。其中,同步環最大全長閉合差為0.0151m(對應閉合環為:大崴子-gps14-gps19);異步環最大全長閉合差為0.0793m(對應閉合環為:大崴子-gps12-gps14)。可知全長閉合差、各分量閉合差滿足技術設計規范。

3gps網的平差計算

3.1三維無約束平差

三維無約束平差是在wgs84坐標系下進行。三維無約束平差就是以gps基線向量為觀測值,以其方差陣之逆陣為權進行平差檢查網內有無粗差基線,考察網本身的內符合精度以及基線向量之間有無明顯的系統誤差,方差因子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精度。無約束平差反映了gps網的真實精度。網內58條基線均參與平差計算,平均點位中誤差為0.0043m;平均邊長相對中誤差為1:532920;最弱點點位誤差為0.0191m(對應點為gps18);最弱邊長相對中誤差為1:203416(對應邊為:gps15—gps22);各項精度指標符合規范。基線向量改正數最大為0.0596m(對應基線為大崴子—gps12),小于限差0.0928m,均滿足規范要求。

3.2二維約束平差

二維約束平差前,對測區已知4個1980西安坐標系ⅱ等三角點進行了起算點ⅳ個組合約束平差比較。組合ⅰ各項指標最好滿足技術設計要求;而其它三種組合最弱邊相對中誤差過大,未能滿足三等gps的要求(1:80000),且馬圈子遠離測區成圖范圍,不利于布網和后續測量。綜上所述,采用組合ⅰ,即大崴子、大旺山和狼洞溝作為三等gps測量的起算點。二維約束平差在1980西安坐標系、123度中央子午線的高斯投影下進行。二維約束平差是對預處理和三維無約束平差各項檢核后的gps向量網,在多個固定點約束下進行平差計算。

3.3約束平差精度

約束平差后,平均點位中誤差為0.0011m;平均邊長相對中誤差為1:427370;最弱點點位誤差為0.0278m(對應點為馬圈子);最弱邊長相對中誤差為1:175167(對應邊為:gps15—gps22)。均滿足規范要求。基線向量約束平差前后分量改正數最大為0.0061m(對應基線為gps17—狼洞溝),小于限差0.0619m。

4gps網高程測量

4.1三、四等水準測量

根據技術設計要求,測區共布設三等gps點11個。其中沿川道三等gps點進行三等水準聯測,其余的進行四等水準(和四等光電高程導線測量)聯測。采用分別測量共同布網形式施測。使用兩臺leica na2水準儀;使用pc e500電子手簿進行記錄。數據處理采用“科傻地面控制測量數據處理系統”軟件。外業共施測三等水準路線116.6km,四等水準路線51.7km。見水準聯測略圖。

三等水準以ⅰ沈丹10(即gps13)和ⅱ高程寨作為起算點。經過檢驗,兩對標尺尺長改正分別為:9429/9430—-0.55mm和7065/7088—-0.6mm。根據聯測實際,對各測段進行尺長改正。三等水準聯測網共由1條附和線路和2個閉合環構成。把往返測數據取平均值,作為測段觀測值參與平差解算。

平差計算采用距離定權的方式進行平差。算得每公里水準測量偶然中誤差為2.710mm;每公里水準測量全中誤差為5.425mm;點最大高程中誤差為15.11mm(對應點為sz03);測段最大高差中誤差為9.70mm(對應測段為gd10—sz03)。由平差結果分析可知,各統計項均技術設計要求。

四等水準(和四等光電高程導線測量)共聯測點11個,以fm02、fm03、fm08和gd11為起算點。經過檢驗,兩對標尺尺長改正分別為:9429/9430—-0.55mm和7065/7088—-0.6mm。四等(和四等光電高程導線測量)水準聯測網共由5個閉合環構成。經計算每公里水準測量偶然中誤差為3.299mm;每公里水準測量全中誤差為5.976mm;點最大高程中誤差為14.02mm(對應點為gps18);測段最大高差中誤差為9.82mm(對應測段為gd11—gd19)。由平差結果分析可知,各統計項符合規范和技術設計要求。

水準聯策略圖

4.2高程擬合

根據測區實際情況,gps14、gps16采用高程擬合的方式來擬合上述兩點的高程。gps高程擬合使用水準聯測成果作為高程擬合的起算點,共9個水準成果點。即gps13、gps15和gps17等3個三等水準點;gps11、gps12、gps18、gps19、gps20和gps21等6個四等水準點。采用曲面擬合的形式進行高程擬合。擬合高程均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

5體會

1)應用gps技術施測高等級城市控制網,實踐證明有著極高的精度,它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不要求測站間相互通視,速度快,不受環境和距離限制,可全天候觀測,成本低,效率高。

2)野外數據采集是gps測量的核心工作。制定周密的觀測計劃,作好衛星狀況預報,選擇好觀測時間,編寫作業調度表,對于順利的完成觀測任務,保障成果的精度,提高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gps網平差應對起算點進行內部復核性檢核,選用精度高的起算點,舍去精度低的已知點,利用外部已知點進行檢核,提高二維約束平差的整體精度。

4)gps網的基線邊長盡量保持均勻,不宜長短差距過大保證網的精度均勻。施測長邊gps控制網,應盡量選用雙頻gps接收機,可以有效削弱電離層折射影響,同時能有效探測和修復整周跳變。

5)高精度高程測量同高精度的平面測量一樣,是gps測量應用的重要領域。高程起算點應均勻分布于gps網中,特別是網的邊緣要有足夠的高程起算點控制,從本次航測gps控制網的高程精度看,采用三、四等水準測量高程精度是適宜的。

以上是本溪市新城航測gps控制網建立的一點膚淺體會,供同行們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 城市測量規范cjj8-99.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 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73-97.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3]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扎赉特旗| 财经| 汉中市| 杭锦旗| 钦州市| 九江县| 武邑县| 伊川县| 隆昌县| 佛教| 金寨县| 自治县| 磴口县| 大城县| 上高县| 靖西县| 华阴市| 青海省| 汾西县| 颍上县| 闽清县| 澎湖县| 涟水县| 遵义市| 东台市| 浪卡子县| 青岛市| 绥江县| 广河县| 望谟县| 青海省| 沅陵县| 迁安市| 隆化县| 舟曲县| 兴城市| 白城市| 江油市| 遂川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