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2 02:14: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鄉村自然資源考察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農業部農機實驗鑒定總站組織的赴美考察團一行17人,于2002年8月11日--30日赴美考察,團組成員分別來自于上海、江蘇、福建、湖南、山西、寧夏等省、市、區的農機部門及部屬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專家,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美國農業生產及農業資源利用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發展動態、農機生產企業情況等。在美期間,先后拜訪了國際農業生命科學發展教學所(簡稱IDEALS)、美國農業部經濟局、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簡稱IFPRI)、John-Deere公司、農場主—Rick Nolan先生及洛山磯工業市商會(簡稱IMC)等單位,所到之處受到各拜訪單位的熱情接待并得到詳細的介紹。通過考察使我們對美國的農業生產、管理、科研教育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 美國農業概況
在美國,農業生產總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農、林、漁業部門就業人數不足200萬。全國有大小農場205萬個,耕地面積17000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20%。農業生產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以高度商業化的家庭農場為基礎,形成了高度商業化的農業。小麥、大豆、玉米是主要種植作物,糧食總產量為全球總產量的20%,其中大豆、玉米占世界總產量的60%,小麥總產量接近世界總產量的50%。由于美國農業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東部水資源充足,農產品產量大大超過本國需求,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出口來解決農產品的出路問題。為此,農業部及各州政府需要通過各種方法(包括補貼)來降低農民的農產品生產欲望,同時千方百計地為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尋求出路。九十年代末,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平均550億美元。美國在研究和推廣農業和農機技術時,非常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和耕地資源,重視發展可持續農業。
二、 主要考察內容
(一)農業資源利用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發展動態
1、考察團拜訪了位于華盛頓的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簡稱IDEALS)、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局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 IFPRI,考察了解他們在農業資源利用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發展現狀。
國際農業生命科學發展教學所IDEALS是一個獨立的、非政治性的、非營利的組織,向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和團體提供管理上的、技術上和概念上的服務。它在 60個專業中保持包括超過 300個專家的人才資源。近期,IDEALS正致力于農業生產資源、增加農產品產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并關于中國應該發展什么類型的農業,既可維持農業經濟增長,又可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進行了交流。特別提到了水資源的問題,水資源是中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表面水和地下水的保存和管理是極端的重要。如何讓有限的水得到最好的利用,保護水的質量,而且避免污染是需要立即注意的主題。除此之外,對如何不損壞生態系統而發展新的水資源等課題進行了探討。
關于農產品的處理和食品安全。IDEALS介紹了對農業食品安全的觀念和標準、發展處理技術和食物科學。據他們介紹,美國正研究利用近紅外技術解決食品檢驗問題。另外,它們在動植物胚胎細胞性別檢驗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項技術的成功,將可以大大提高農、林、牧等農產品的產量。
2、考察團拜訪了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局。美國農業部的經濟局實際上是一個農業經濟研究服務機構,其主要職能是為聯邦政府及其他機構提供經濟分析支援。把全球農業作為一個競爭的農業系統。經濟局按照自己的研究課題,收集分析來自于全國甚至全球數據,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估計,有許多重要的統計數據需要定期更新并向有關部門提供。
近幾年來,由于貿易規則及國內政策的變化,新技術的發展等問題都將使美國農業和農民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經濟局正研究影響美國食物和農業部門的競爭力的因素和其他的經濟焦點問題。
經濟局設有資源與環境經濟分析處、食物與農村經濟分析處、市場與貿易經濟分析處及電子計算及出版服務處等四個部門,涉及的研究的范圍有:安全的食物供給體系,包括食物的數量、種類、健康及營養;資源利用與環境的協調 ;農業生產和環境的協調 ;城市與鄉村美國人的生活質量;農業科研和生產力 ;農場和日用品政策 ;耕種財政的管理;耕種經濟成本管理;農場的危險管理;現代農場的結構;有機種植和美國農業貿易 、國外農業經濟政策等等
由于美國的農產品遠遠地超過了國內市場的需求,要維持美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確保美國農業的經濟生存能力,政府的另一項職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農場主的種植欲望。所以經濟局還需要把有關農產品國際市場信息、風險及國外政策等向農民提供。
3、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 IFPRI >是一個國際性的政策研究機構,其主要任務是識別并且分析各有關政策,為可維持地符合發展中的世界食物需要。IFPRI研究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增長、減輕貧窮所依賴的自然資源實施的政府行為等,分析各項農業政策產生的作用與效果。通過 IFPRI 的政策分析,使其成果直接為發展中國家的決策者、非政府組織和社會機構在幫助貧窮者的政策制定及資金投入中發揮作用。同時,IFPRI 還可以根據發展中國家的需要開展研究或合作,幫助這些國家的決策者和團體減少在經濟政策和經濟投入方面的失誤。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學會 (IFPRI) 的研究職員來自約 20個國家,大約一半來自發展中國家。IFPRI 的研究領域包括:環境和生產技術、食物消費和營養、市場和結構、貿易和整體經濟、政策和投入的實際效果等。例如,它對水資源及利用的研究,分三個層次:全球、地區及農戶,建立了全球水資源及利用模型。該機構也對我國水資源的開采及利用提出了建議。
另外,它們在對發展中國家農村投入效果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
⑴ 增加農村教育的投入對農民脫貧效果顯著;
⑵ 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對提高農產品產量效果顯著;
⑶ 增加農村道路建設投入對農村經濟增長效果顯著;
⑷ 增加水利設施投入對農村經濟效果不明顯。
IFPRI的研究經費主要來自于各國及有關團體的資助?,F在該學會與300個左右的機構合作,這些機構有地方性的、國家的和國際性的經濟組織和經濟研究機構。
(二)農機生產企業考察
考察團考察參觀了位于東莫林(Moline)的John-Deere(迪爾)公司
迪爾公司總部設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叢林之中,占地面積約1000公頃,辦公大樓始建于1964年,并于1978年擴建成目前的規模,辦公面積80萬平方英尺,約有1500名員工,大樓設計為全封閉式,公司建筑的設計及建設非常有特色,具有世界一流企業的氣魄。
John-Deere(迪爾)公司在全球范圍有雇員4萬4千人,并在17個國家設立生產工廠,共有約133個包括生產工廠、銷售公司、科研機構,與160余個國家有業務往來。在莫林有8300余職工,擁有12個設施,其中包括工廠、科研中心、零部件中心及總部大樓等。盡管多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尤其是農機生產企業度日艱難,但迪爾公司每年都有良好的經濟業績。
拖拉機制造公司是John-Deere的一個骨干企業,位于愛奧瓦州Waterloo(滑鐵盧)。John-Deere拖拉機制造廠1837年起家,從生產鏵犁開始,到目前生產各種規格的拖拉機(主要生產90~450馬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機生產公司。由于銷售網絡的作用,公司實行定單生產,全年根據用戶的預定數量安排生產任務,幾乎沒有庫存。
John-Deere的聯合收割機制造公司共生產7個型號的全喂合收割機,有冷加工、焊接、涂裝、模具及總裝等車間,69年~99年間共生產了20余萬合收割機,
2001年在北美市場銷售了8000臺,但這是較差的業績。如9550型聯合收割機的售價在20萬美元以上,最新的9750型機器安裝了GPS系統,售價在30萬美元以上。
John-Deere的生產企業采用了當今一流的生產設備及管理技術。除了大量采用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激光切割及柔性裝配線等生產技術外,在涂裝技術上,采用的“電解式上漆技術”是目前農機企業極少采用的先進技術。其大致工藝是:工件或機器在去油污、除銹及磷化處理并冼凈后不進入烤干程序,而是直接進入電解池,池中是一定濃度的水溶性油漆溶液,被鍍件浸沒在溶液中,經過電流的作用使油漆均勻、致密地鍍在工件表面,然后進入烘烤程序。John-Deere公司在該套設備上共投資了約3000萬美金。其主要優點是: 油漆質量好,涂層均勻致密; 節省成本。油漆得到充分利用,涂裝工序簡化;有利于環境保護。John-Deere拖拉機制造廠整個生產過程、加工程序、組裝檢驗機械化水平、自動化程度相當高。
三、 感想與啟迪
(一)服務是政府部門的重要職責
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什么?在美國訪問中,我們體會到他們的各項工作都體現了為農民服務的過程。美國農業部為了保證其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為了保障農民的收入保持一定的水平,配備了11萬名公務人員到各州、郡、市甚至到農場提供各項服務工作,包括種植品種、規模,向農民提供各種技術、氣象及國內外市場價格等信息服務。政府通過三項政策保護農民利益:為了在一定時期保證農民的收入,政府確定目標價格;對于達不到目標價格的差價,由政府進行差價補助;用鼓勵修耕土地的補貼等方法來降低農民的種植欲望,以保證適量的產品量來維持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二)農業機械化要重視資源和生態的保護
在美國,農業資源的利用與開發、食品的安全都受到嚴格的規定。對比我們的農業生產現狀,農產品農藥殘留高、水土流失、水資源利用率低、化肥農藥施用不科學等現象十分普遍。因此,作為農機部門,應積極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節油和防止耕地資源風蝕的機械化技術與產品,在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發展機械化旱作農業、機械化雨養農業(美國中部及西部主要是雨養農業),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非常重視研究推廣蓄水保墑的機械化耕作技術。美國現在大力發展精準農業,把現代航天和衛星技術用于農業。如在農業耕作機械化上安裝了電腦與衛星系統連接,電腦機收到反饋信息發出指令,使農機自動地施肥、打藥、噴水,即降低成本,又提高農產品質量,美國高新科技應用占農場17%,計劃2005年再提高6%。
(三)農業機械化要為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出力
在美國,使用機械的主要目的除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外,主要是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民購買農業機械在考慮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也開始充分考慮降低成本的問題,也常常遇到許多農機性能很好,但市場不理想的情況。所以我們在研制開發及推廣新產品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問題,推廣那些經過鑒定,質量可靠的新產品和技術,要引導農民利用農業機械進行服務,擴大單季作業面積,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四)要重視農業投入效果的評估
現在,各國都很重視農業方面的投入,無論在基礎設施、科研教育、科普培訓等各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致力于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但是,投入的效果如何?每一項投資起了多大作用?在考察中受到的一個啟發是要重視農業投入效果的評估。在美國,非常重視投資效果的評估,他們不但對自己的各項投入進行效果比較和評估,對國外及發展中國家的項目也進行了許多數據的收集和評估,并且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和我們的現狀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