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房地產融資論文

房地產融資論文

時間:2022-03-22 08:34: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房地產融資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房地產融資論文

第1篇

關鍵詞融資渠道;銀行信貸;房地產信托;股權融資;債券融資

近年來中國的房地產業發展迅速,已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行業。為拉動中國經濟貢獻了不少GDP。過去幾年,房地產相關的建筑投資占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20%以上,并貢獻10%的就業。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融資是房地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還是以銀行信貸為主的單一融資格局,而另外融資渠道房地產信托、房地產基金、海外融資、股權融資等,由于各種各樣的限制,融資規模仍然有限。這種情形造成我國房地產業和銀行業存在極大風險。如何突破房地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盡快建立健全多渠道的房地產融資體系,是現階段我國房地產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對當前房地產融資渠道進行分析。

一、我國房地產融資渠道現狀

1.銀行貸款

目前,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及其他資金(主要是定金及預付款)二個方面。房地產企業自有資金比例較低,主要依賴銀行貸款。銀行信貸資金貫穿于土地儲備、交易、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的整個過程。根據央行和銀監會對全國除以外的30個省(市)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有55%的資金直接來自銀行系統,而另外的自籌資金主要由商品房銷售收入轉變而來,大部分來自購房者的銀行按揭貸款,按首付30%計算,企業自籌資金中有大約70%來自銀行貸款;“定金和預收款”也有30%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如果將施工企業墊資中來源于銀行部分加上的話,來源于銀行的資金總比例將高達70%以上。銀行貸款實際上支撐了房產開發商經營周轉的主要資金鏈。對比銀行貸款最多不超過房地產總投資40%的國際通行標準,我國房地產企業對銀行的依賴度明顯過高。一旦房地產經濟發生波動,房地產企業的經營風險將轉變為銀行的金融風險,進而影響國家的金融安全。為此,政府開始頻頻出招調控,自2003年的“121號文”開始,2004年《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2005年“國六條”、“國十五條”相繼出臺,銀行信貸被逐步收緊。特別是2007年國家開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六次加息以及連續十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這一措施并不是專門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而是為了收縮流動性、壓制通脹壓力,但給房地產的資金供應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房產企業資金鏈的脆弱顯露無遺,房地產企業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資金瓶頸,開發商有待拓寬融資渠道。

2.房地產信托

房地產信托一般是指以房地產及其相關資產為投向的資金信托投資方式,即信托投資公司制定信托投資計劃,與委托人(投資者)簽訂信托投資合同,委托人(投資者)將其合法資金委托給信托公司進行房地產投資,或進行房地產抵押貸款或購買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或進行相關的房地產投資活動。

緊縮性的宏觀政策使對銀行信貸依賴性極強的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非常緊張,這使房地產企業對銀行以外的融資渠道的資金需求增加,房地產信托業務得以發展。全國各信托投資公司陸續推出了自己的信托產品,比如,上海國投推出了多元組合的房地產信托業務模式—信托貸款、財產權信托、信托股權融資等。現階段我國信托產品主要有兩種模式:①是股權融資。②模式是債權融資。前者是對一些自有資本金不足35%的房地產企業,信托投資公司以注入股本金的方式與房地產公司組建有限責任公司,使其自有資本金達到35%的要求,信托投資公司作為股東獲得投資回報。后者則是針對雖然自有資金己達到國家要求,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等造成房地產企業短期資金困難,這時候信托投資公司就可以籌集一定資金定向地貸給房地產開發企業,補上資金缺口,這種操作方式類似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而政策規定銀行不能這樣做。

2004年共發行了98支房地產集合資金(含財產)信托投資計劃(以下簡稱房地產信托),實際募集資金總計115.?866億元,平均每個房地產信托募集1.?18億元,與2003年相比總額增長93.?4%。

不過,目前信托產品存在一些制度性的限制,例如,法律政策的制約、信托產品的流通性問題,以及信托計劃的異地發行、資金異地運用的管理與審批比較嚴格等,這些都制約著房地產信托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信托資金是一個能為房地產企業提供長期穩定資金的渠道,是對房地產業的融資渠道的一個很好的補充,這種模式將會發展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的主流融資模式。

3.上市融資

上市融資也是房地產企業一個理想的融資渠道,分直接上市融資和間接上市融資兩種。直接上市融資額比較大,但是上市融資的門檻高,比如負債率不能高于70%的規定使很多企業達不到上市要求。我國房地產企業由于傳統的融資渠道單一,一般負債率都在75%以上。因此,通過直接上市的企業數量很少。

更多的房地產企業選擇間接上市——買殼上市。買殼上市需要大量現金,買殼上市的目的是通過增發、配股再融資籌集資金,但前提是企業必須有很好的項目和資產進行置換。而擁有大量現金、好的開發項目與優質資產,這些都是中小企業很難具備的。因此我國房地產企業走上市融資的路子還很艱難。上市融資在房地產業總資金來源中的比重較小。2004年底,籌資總額占全部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來源不足0.?5%?。06年到07年國內股市高奏凱歌,房產企業融資額可能突破千億。但隨著股市行情的逆轉,這種局面也只是曇花一現。我國目前的房地產企業多達4萬余家,而我國境內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只有90家(根據2005年數據,其中79家在滬深兩市上市和11家在香港上市)。

4.海外房產基金

據初步統計目前進入我國的海外基金已超過100家。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SUN-REF盛陽地產基金、美林投資銀行等著名國際地產基金也都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這些海外基金一般會挑選國內有實力的大企業強強聯合,合作開發。截至2006年1-11月份累計統計,中國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總量中外資增速明顯,利用外資總額313.6億元,同比增長21.6%。應該說海外房產基金的進入可以緩解國內房地產業對銀行信貸的過度依賴,有助于融資方式的多樣化。

但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再加上國內一些房產企業運作的不規范,所以,海外房產基金在中國的投資還存在著一些障礙。

另外海外資金在政策上得不到支持,中國并不缺資金只是缺少金融工具。為了防止海外資金的過多涌入,2006年和2007年間國家陸續出臺了《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關十進一步加強、規范外商直接投資房地產業審批和監督的通知》等文件,一系列的限外令使海外基金在中國的運作困難重重。

5.債券融資

房地產證券是房地產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也是房地產資金籌集的一條重要渠道。房地產債券較一般債券收益相對較高;與股票相比,又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有較高的安全性,又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因此,在國外成熟的證券市場,企業債券成為企業外部融資的優先考慮的方式,債券融資額往往是股票融資額的3到10倍。而我國的房地產債券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債券融資額總量方面,遠遠不及股票融資額。目前,我國房地產債券的發行規模很小,債券流通市場不健全,債券發行程序不規范,債券評級的準確性、可信性還有問題。這些都影響了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的規模。07年中國證監會正式頒布實施《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標志著我國公司債券發行工作的正式啟動,發行條件較原來寬松很多。《試點辦法》施行之后,房地產證券融資的比重有望增加。

二、發展我國房地產融資渠道的對策和建議

1.建立多層次房地產融資體系

當前我國房地產融資的主要問題是建立一個穩定的多層次的房地產融資體系,滿足不同層次企業多樣化需求。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產融資市場參與主體主要是商業銀行,缺少專業信貸機構,目前唯一的住房儲蓄銀行是天津市中德儲蓄銀行。房地產債券、房產信托和基金發育不良對我國房地產融資貢獻有限。股權融資門檻相對較高,中小企業很難達到要求通過上市融資。近年來在國家對金融的宏觀調控下,銀行縮緊信貸,房地產企業深感資金壓力。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層次的融資體系,為不同類型企業提供不同的融資場所,才能真正減少對銀行貸款的依賴。

2.加緊開發房地產金融投資產品

房地產融資渠道的多元化發展,關鍵是需要設計出有差異的、服務不同房產企業的金融產品,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房地產金融產品供應體系。目前,我國的房地產金融建設剛開始起步。世界流行的五大金融產品中,我國獨缺房地產金融產品。國內銀行還沒有專業的、系統的地產投資開發貸款。我們國家的房地產信托實際上和銀行貸款基本上是一樣,只不過銀行是吸收存款來的,地產開發資金是通過批發的,本質還是銀行的貸款。2008年開始銀行信貸正逐步退出房地產,取而代之的是地產基金、地產投資機構、地產專業投資銀行,包括地產信托和地產的信托基金。房地產自身的金融建設必然會成長起來。

3.完善房地產金融法律法規

第2篇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

一、目前房地產業融資問題現狀

1、融資壓力大。房地產業項目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融資壓力大,不容易實現供求平衡。近幾年我國房地產業環境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央行121文件,利率上漲,國六條國八條的出臺,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的緊縮政策更加重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壓力。

2、融資渠道單一。我國房地產企業內部融資主要包括自有資金和預收的購房定金或購房款。預收的購房定金或購房款不僅可以籌集到必要的建設資金,而且可以將部分市場風險轉移給購房者。但是房地產企業單純依靠內部融資是不能滿足全部資金需求的,更多的資金需要通過外部融資獲得。主要渠道有發行股票、股權投資、發行企業債券、銀行貸款、房地產信托、利用外資、合作開發、產業基金等。

但目前融資渠道單一,主要是銀行貸款。據統計,全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中銀行對開發商發放的貸款占23.86%,企業自籌占28.69%,定金及預收款占38.82%。而在定金及預收款中大部分又是銀行對購房者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因此,房地產開發資金約有60%來源銀行貸款,房地產開發資金對銀行的依賴程度較大。

二、造成房地產業融資問題的主要原因

1、土地取得成本提高。土地招掛拍的市場化運作大大增加了房地產企業拿地的成本,占用了企業更多的資金,同時也使得原先能夠通過土地的增值獲取超額利潤的房地產企業利潤變薄,資金的自我積累能力下降。

2、房地產業可能進入調整期。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發展的,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房地產業發展波動周期一般為4-5年,與國民經濟發展基本吻合。中國房地產市場從2000年以來已經持續五年快速增長,未來幾年會不會進入一個實質性的調整期?一旦進入調整期,產品銷售速度必然明顯下降,資金回籠周期延長,所有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都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3、海外企業競爭加劇。近幾年海外房地產企業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他們有著數十年的行業經驗、成熟的項目運作模式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在未來以資金實力作為核心競爭能力的房地產行業,中國企業必須保證資金的供給,提高資金利用效率,趁目前大部分外資更多著眼于成熟項目的投資時機,快速壯大自身實力。

4、不重視自身資金的積累。作為一大投資熱點,中國房地產業在持續走高,中國房地產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海外資本、民間資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國外、港臺地產商的強勢進入,加快了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進程,同時加劇了行業競爭。有些房地產企業在前幾年一味依賴貸款盲目投資開發,不重視自身資金的積累和競爭力的增強,以至資金來源渠道較為單一。

5、房地產金融市場不發達。房地產金融市場不完善,住宅金融不配套,房地產信托、住房金融債券、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等新的金融產品的推出,雖然都對整個房地產金融市場的發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宏觀政策的調控,和銀行信貸對房地產業的緊縮,使得目前房地產業所需的資金不足,資金籌措渠道不暢,資金整體運行質量不高。

6、法律法規不健全。相關政策、法規不完善,有關房地產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規仍未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體系,缺乏相互一致性與協調性,操作困難,直接影響房地產融資渠道的正常開展。

上述1、2、3直接加劇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壓力,而4、5、6使得我國房地產業嚴重依賴間接融資尤其是銀行貸款。比如信托融資相對銀行貸款受政策限制少、靈活、創新空間大,但信托產品尚沒有一個完善的二級市場,難于流通。再比如房地產投資基金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較好的直接融資方式,房地產證券化的概念也被大多數業內人士接受,但是最關鍵的法律條件處于真空狀態,使金融創新面臨無法可依的困境。三、加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的主要途徑

1、完善房地產業金融市場,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筆者認為當前完善房地產金融市場的總體思路,應該是以金融體制改革為契機,以國際慣例為參照,結合我國現有的房地產金融業務的實際情況,突破重點,帶動其他,分步到位,完善體系。所謂突破重點,指在結構體系上著重培育房地產信托業務和住宅抵押證券化業務等新型的金融業務,并以它們的發展推動其他市場的形成。同時在房地產金融政策方面則重在解禁,給房地產業制造一個寬松的金融環境,在房地產業金融管理方面,則要強調金融立法、經濟杠桿和監管措施的協調配合,根據這一思路,目前應著手作好以下幾項工作。(1)根據房地產業的實際需要和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實際承載能力,積極推進房地產抵押貸款的證券化和房地產信托等金融工具的發展,激勵金融產品創新,降低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了融資市場的效率。

(2)適當引進國外先進的金融工具和操作手段,同時以發行B股、H股或外匯債券的形式,擴大在國際市場的資金籌措面,加速房地產金融的國際化進程。

(3)加快完善房地產金融立法,推動房地產金融健康發展。房地產金融立法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修改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如《證券法》、《擔保法》、《保險法》等不適應房地產金融發展與創新的地方;二是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如《產業基金法》及涉及全社會的信用立法等。房地產金融的創新離不開法律的保障,特別是在證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發育并不成熟的情況下,房地產金融業的法制建設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2、積極尋求海外資金,建立多元化產權投資模式。對于國內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良好預期和人民幣升值等利好因素,促使海外資本積極在中國市場尋找房地產投資項目。但是目前國外房地產開發企業進入中國獨立運作項目的經驗和條件尚不成熟,必然需要尋求中國的合作伙伴,因此與海外資本的聯合就成為國內房地產企業融資的一條良好渠道。同時這也是國內房地產開發企業與專業機構合作,提升自身開發品質的機會。

以筆者所在的上海永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在公司成立的十幾年中,就成功的與新加坡的亮閣集團、DBS發展銀行、香港菱電等企業合作,共同投資了6個較大規模的房地產項目,比如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廣場項目,位于上海新天地附近的麗景苑高級服務式公寓項目等。在幾年前公司開始將融資對象轉向海外投資機構,2003年7月,公司與摩根士丹利投資基金建立了共同投資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戰略聯盟,緊鄰新天地的錦麟天地雅苑成為雙方合作的第一個項目,該項目已全部售馨,外方取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目前由我集團控股,并與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這兩家國際知名的投資基金聯合開發的永業公寓二期項目也在9月份正式開盤,該項目目前的平均售價達到22000元/平方米,且目前銷售狀況良好,也會為海外基金在中國的投資帶來滿意的投資回報,目前集團已累計吸收外資達100億人民幣,開發土地近100萬平方米,應該說通過與國際金融資本的合作,為集團開拓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同時也不斷的壯大了公司的自身實力。

如何獲得國外資本的認同呢?以筆者單位的經驗:首先要作到誠實守信,外方作為跨地域的經營者,最看重的也是合作方是否誠實守信,往往在我們與外方洽談合作事項之前,外方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我們企業的信用情況,而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我們也始終奉行誠實守信的原則,“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得合作方的信任,才能與合作方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其次在處理問題時要奉行合作雙方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即雙贏的原則。在與外方的合作過程中要作到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的與外方和諧共處,在維護中方利益的同時也要合理的維護外方的利益,使外方在中國境內的投資利益得到根本保障。

3、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資金利用率。如何加快開發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周轉,較小的資金流量推動較大的房地產項目的運轉,筆者認為企業應注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快企業自身資金流轉速度,從根本上降低融資需求。

第3篇

【關鍵詞】財務分析 盈利能力 現金流量

一、企業概況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產為核心業務,是中國大陸首批公開上市的企業之一,于1991年1月29日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交易,公司通過配售和定向發行新股2836萬股,集資人民幣1.27億元,公司開始跨地域房地產業務的發展。近年來,萬科憑借對經營環境變化的敏銳嗅覺和及時應對,公司業績逐年上升。僅2011年,公司就取得了70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達280多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8%,到2012年,公司總市值達790多億元,居同行榜首。可以說,不管是主營業務收入、市場占有率、還是凈利潤等,萬科都在同行中遙遙領先,并有望一直保持著這種發展勢頭。

二、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一)企業資產負債分析

1.萬科資產負債現狀。資產負債是一家企業的骨骼,理解資產負債結構及其發展狀況是分析一家財務及盈利狀況的基礎。因此,我們通過縱橫對比來分析公司近幾年的資產負債情況及其發展趨勢,從而了解公司資產負債的合理性。2009~2012年,萬科的資產總額分別為1376億、2156億、2962億、3788億元,年均增長率均在27%以上,且有望繼續保持這一高速增長的態勢。而與此同時,萬科的負債總額分別為92億、1611億、2284億、2967億元,其年均增長率更是高達29%以上。可見,公司的資產總額在保持高速的增長的同時,其債務比率增長的速度更加快。

2.萬科資產負債增長的橫向對比分析。從橫向對比來看(見表1),2011年萬科的資產增長率為37.36%,高于同期招商地產、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2011年萬科的負債增長率為41.80%,略低于同期招商地產的43.23%,高于保利地產的31.42%和金地集團的32.28%,可見萬科的資產負債總額增長率略高于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且處于合理水平,足見萬科在行業中的領頭地位。我們還發現:幾乎各家房地產企業的負債增長率都領先于其資產增長率,說明在整個房地產行業處于快速發展的機遇下,其現金流量比較缺乏,但都很擅長運用財務杠桿來促進企業的更快發展。

(二)企業現金流量分析

首先,從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來看,公司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且大大超過主營收入,表明公司的營業收入過度集中。2008年以后,萬科的現金流量與凈利潤之比快速上升,但2011年由于受政府對房地產行業調控的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與凈利潤之比以及現金凈流量均出現負增長,表明在政府對房地產行業打壓的大背景下,公司的現金需求壓力開始加大,甚至導致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其經營風險開始加大。其次,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方面,萬科的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不斷上升。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發展迅猛,企業規模逐漸擴大,要求企業不斷增加資產投資,而且房地產行業不同于一般企業,對于像土地等不動產投資需求更大,再加上我國房價和地價的不斷攀升導致了房地產企業對投資活動資金需求的進一步加大。最后,在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上,因為房地產行業是資金密集型類,企業的項目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所以籌資活動對該行業顯得尤為重要。2008~2012年,萬科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由58.66億增長到162.86億元,且萬科的資本結構對負債有較大的依賴性:主要依靠負債籌資,其資產負債率平均為60%。

三、企業盈利能力及利潤分配狀況

(一)公司的盈利狀況分析

從表3可知,萬科的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都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具體來看,主營業務收入從2008年的4099177.92萬增長到2012年的10311624.51萬元,增長幅度為151.55%,年均增長率30.31%。與此同時,該公司的三項費用(經營、管理和財務費用)也大幅度增加,其他幾項指標也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表明公司的規模和效益也在同步增長。此外,公司的銷售毛利率與主營業務利潤率亦出現同步變動,可見凈利潤主要來源于正常經營所得,盈利能力增長穩定。另外,對比2010~2012年的數據可知,萬科的銷售毛利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均出現小幅下降,這是因為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和整個行業競爭的加劇。總體來說,萬科的贏利狀況仍處于行業的較高水平,表明該公司的增長能力較強。

(二)利潤分配狀況分析

由表4所示,各指標額均快速增長,說明近幾年公司的經營業績很好,盈利水平較高,對投資者有較強的吸引力。2008-2011年,萬科的分紅派息方案分別為:每十股派現金1.0元、0.5元、0.7元、1.0元,可見2008年公司的分紅比例是很高的,之后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的分紅派息比例較上一年大幅降低,直到2010年以后才逐步回升,這主要得益于整個行業的盈利狀況的改善。同時,與行業其他企業相比,萬科的盈利水平和分紅派息比例都處于較高的水平,這不僅得益于整個行業經營環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品牌化戰略和經營績效的改善。目前,在國家加強對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的背景下,筆者認為,雖然短期內萬科的業績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但政府的調控政策也將加速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整合和優勝劣汰。尤其是金融政策的變換,不僅對公司拓展融資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公司整合行業資源,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品牌化優勢,萬科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融資渠道過于單一,結構不合理

房地產的開發投資規模大、周期長,資金需求大,所以它們常受融資問題的困擾。通過萬科的資產負債表我們發現,它的負債比率是很高的,且負債總額增長迅猛。萬科所獲得的資金大都來源于銀行貸款或按揭貸款,一旦房地產市場進入低迷時候,企業將出現資金周轉不暢,融資難度加大的困境,只能求助于一些金融中介機構,那融資成本是非常高的。這些企業主要是通過發行股票、預付定金、賒銷商品和銀行貸款等來融資,但政府對房地產企業利用股票籌資亦監管嚴格,通常僅少數大型企業方可以IPO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于是,我國的房地產企業仍是以銀行貸款為主進行籌資,這無疑加劇了商業銀行的風險。

(二)企業的財務和盈利狀況波動較大

通過分析萬科的財務報表可知,無論是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還是現金流量或者每股收益等,都存在著較大的波動性。這說明公司的經營績效受宏觀經濟和政府的宏觀政策的影響較大。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和最近兩年的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政策,使得房地產企業的業績表現更是大起大落。作為行業龍頭的萬科,相對于其他企業而言有著更強的風險抵御能力,而在行業景氣的時候,其業績則會率先反彈,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公司的歷年每股收益中可以看出。

(三)資本結構不太合理

經過多年發展,萬科已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領跑者,無論是它的公司治理、經營戰略還是品牌管理都已成為行業的典范。但是,將萬科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行業其他企業(國內和國外的房地產公司)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其資本結構離最優狀態還是有一定得差距。這主要表現在:負債規模略有保守,負債結構不合理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為此,公司應結合自身的成長環境、整個行業形勢和政府相關鼓勵政策等不斷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這樣才能使其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更加合理。

五、對策與建議

(一)鼓勵多元化融資

我國房地產企業普遍存在著自有資金不足的問題,其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貸款。作為行業龍頭的萬科也不例外,雖然萬科通過股權融資獲得了一部分資金,但相對于其自身的發展而言,還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短期資金的需求,主要還是依賴于銀行貸款。這種一元化的融資方式對于公司的長期發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建立健全多元化融資市場,不但可以降低銀行風險,更有利于促進房地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強化現金流管理,加強內部控制,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為應對現金流不足問題,房地產企業應該將現金流管理提高到戰略高度,制定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鼓勵銷售,加強資金回籠,緩解現金流壓力。同時,應加強企業的現金流預算,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開發和經營策略,對各階段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進行嚴格監督,確保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有序、可控進行。此外,建立獨立的管理機構專門負責現金流集中管理,對企業的重大業務實行責任追究制,確保現金流的流暢安全,提高現金的周轉速度,不斷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三)推進公司品牌化戰略,實現企業盈利最大化

萬科自成立之初就關注于企業的品牌化戰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公司品牌定位不明晰,導致傳播定位不明確,使得公司的品牌化戰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萬科應繼續推進品牌戰略管理,鼓勵品牌創新,打造專業高效的銷售、服務流程,與客戶建立長期良好的密切合作關系,以優質產品和服務及品牌效應取勝,在客戶群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房地產行業競爭加劇的今天,積極推進公司的品牌化戰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與忠誠度,更是企業實現盈利最大化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廖明輝.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狀況及融資情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張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

[3]屈麗華.房地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實證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4]朱順泉.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

[5]朱佳.寧波富達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狀況分析[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6]屈志鋼.萬科房地產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探討[D].貴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7]池國華,劉佳.金融危機下房地產企業如何抵御市場的寒流[J].財務與會計,2009.

第4篇

論文關鍵詞:房地產公司資本結構公司價值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

房地產行業資金的使用和供給和制造業、公共事業企業相比,房地產公司資本結構有下列顯著特點:第一,資產負債率很高。第二,房地產行業融資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直接或間接占用的銀行貸款占企業資金來源的60%以上。第三,流動性負債比重大。

房地產企業貸款主要為短期貸款,貸款到期后再采用借新貸還舊貸的方式繼續使用原貸款。第四,房地產行業受政策影響大。資本結構相關理論研究杜蘭特、迪格萊尼和米勒等人。MM公司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無關;理論認為債務不僅會減少股東和經理人成本,還會增加股東和債權人的成本,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成u型關系;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債務融資是向外界傳遞公司高質量的信息,債務水平和公司價值正相關;優序融資理論認為企業融資偏好次序為內部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的關系并不能確定。

在實證研究方面,國外的研究大多表明公司價值與資本結構正相關。如米勒(1966)、羅斯(1977)、斯(1998)、柏格(2005)等人的研究結果均表明,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正相關。國內相關實證研究并未得到統一結論。張勉、陳共榮(2005)、陳文浩和周雅君(2007)認為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負相關;沈藝峰和田靜(1999)、曹廷求(2007)等人研究表明,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正相關;李義超、蔣振生(2001)、林偉和李紀明(2007)研究結論是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成u型相關;韓慶蘭(2005)、靳明(2008)等認為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不相關。國內學者對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的實證研究起步較晚,主要是以制造業、公共事業等上市公司數量較多的行業等為主,或者是多行業總體研究,由于房地產上市公司數量稀少,涉及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的專業研究數量不多,而且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探討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并未考慮到房地產行業預收款等特殊因素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也未涉及市場冷熱等周期性因素對房地產公司價值的影響,研究深度不足。

二、研究設計

1、研究假設提出。假設1: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相關。我國房地產行業國家股比例低、流通股比重高更符合西方資本結構理論假設。假設2:資本結構在淡季和旺季時對公司價值影響度不同。當房地產市場處于市場銷售旺季時,成交量放大,由于需求旺盛,房地產公司會加大房地產投資,增加對負債的依賴程度,負債比重會增加,而到了淡季,對房地產投資會減少,負債比重降低。

2、研究垂量本文采用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公司價值的衡量指標。凈資產收益率,該指標反映了單位股東權益投資回報。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股東權益有關資本結構的衡量,本文采用國內學者使用較多的總資產負債率來表示,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國內外學者研究證明,公司規模,公成長性,盈利能力,股權集中度等指標對公司價值有顯著影響,因此,將它們引入回歸模型中,這些指標采用國內學者普遍使用的方法描述。股權集中度: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十大股東持股總數/公司總股數。公司規模:公司規模=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公司成長性:公司成長性:(本年主營業務收入一前一年主營業務收入)/前一年主營業務收入。盈利能力:銷售凈利率=公司當年的凈利潤/當年營業收入。

3、模型建立。模型1:KOE=a+bDebtl+r(controlvariable)+e,模型2:ROE=a+bDebt+r(controlvariable)+season+seasonDebt+e。Debt是總資產負債率;模型中1是檢驗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關系;模型2中加入市場繁榮度虛擬變量,當市場處于繁榮期時,season取1,否則season為0,該模型是檢驗市場周期性因素對資本結構和公司價值相關性的影響。

4、樣本選擇。本論文的樣本數據來自于巨潮資訊網2003年至2007年5年間上市房地產公司年報。我按照以下原則甄選樣本:剔除樣本期間發行B股和H股的公司;剔除樣本期間被ST或ST類公司;剔除樣本期間因重組導致主營業務發生變更的公司、剔除極端值、缺失值,最后得到的樣本數量為200個。

三、描述性統計與分析

由表1統計繕果可以看出,公司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0%,標準差為7%,說明行業整體凈資產收益率分化較小;資產負債率為54%,標準差為15%,這表明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率非常高,且行業內部分化明顯;凈利潤率均值為12%,最高達60%,標準差為10%,說明行業內部分化明顯;公司成長度均值為45%,標準差為1.19,這說明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但行業內公司差異明顯。股權集中度為56%,說明房地產行業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行業內部差異不大。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回歸結果分析(見表2、表3)。

其一,方程整體通過F檢驗。方程的判別系數為0.32126,這表明方程的擬合度很高,方程顯著成立。其二,盈利能力是影響凈資產收益率的主要因素,總資產負債率是其次最影響凈資產收益率的主要因素,盈利能力和總資產負債率都通過了t檢驗,且兩者與公司價值存在正相關關系,因此假設1成立。其三,公司成長性對ROE影響顯著,成長性指標通過了t檢驗,它與ROE正相關。其四,公司規模與十大股東持股比例沒有通過t檢驗,這兩個指標對ROE無統計意義,它們的影響不能確定。

本文按照房地產市場成交水平將市場分為繁榮期和調整期。繁榮期為2003年、2004年和2007年,調整期為2005與2006年。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資產負債率的回歸模型整體通過F檢驗,方程擬合度是0.33,但是交叉項的乘積沒能通過T檢驗,無法說明市場變化對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關系的影響程度。

四、結論和建議

第5篇

關鍵詞: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發展;模式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可以看成是基金的一種,其特殊之處在于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通過發行收益憑證籌集的資金主要用途是投向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拓寬了我國房地產業的融資渠道,緩解了銀行信貸的壓力,使得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更加行之有效,也推動了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朝著更加健全和健康的方向發展。但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信托市場以及基金市場發展相對滯后,我國還未發行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隨著我國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日益成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發行已經成為調節房地產市場,改善房地產金融市場的首要任務。

一、我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最優路徑

(一)準備階段

由于金融市場產品多樣化的發展,我國已發行若干類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如蘇寧旗下11家門店的資產證券化、新派公寓權益型房托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和暢星-高和紅星家居商場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等。這些類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雖然已是場內發行交易,但還只是面向機構投資者,并無確切意義上的公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因此在政策方面,我國立法當局需完善有關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規定,對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市場的準入、組織運營、業務合規、收益分配以及風險防范方面做出具體確切的規定。

(二)試點階段

由于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涵蓋諸多投資領域,包括住房、辦公樓、商業地產、工業房地產、寄宿房地產、醫療房地產、倉儲房地產、基礎設施、林地、數據中心房地產、房地產相關行業以及房地產債券等。因此我們可將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分為三類,即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房地產相關行業類投資信托基金和房地產債券類投資信托基金。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政策完善并實行后,我們首先發展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并選擇符合目前供給側改革這一政策大環境的住房類這一單一類型的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為試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后,綜合研究該試行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的運營情況和投資者的市場反應,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三)完善階段

經過試點階段的試行和整改,我國單一類型的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的發行及運營已趨于成熟。此時政府可在市場上試行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的其他單一類型如辦公樓、商業地產、工業房地產、寄宿房地產、醫療房地產、倉儲房地產、基礎設施、林地和數據中心等。其后可實行多類型的房地產類投資信托基金和房地產相關行業類投資信托基金。最后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市場基本成熟后發行房地產債券類投資信托基金。此階段我國可以完成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市場從單一到多類型,從房地產到相關行業,再到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完善過程。

二、我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募集方式

基金的募集方式有兩種,公募方式和私募方式。同樣,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募集方式也可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采取公募方式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可以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售。這種基金可以向社會公開發售基金份額和宣傳推廣,基金募集對象不固定且基金份額的投資金額要求較低。因此公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適合有房地產投資需求的中小投資者。但這種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要遵循的法律法規較多,受到的監管也比較嚴格。相較公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而言,私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則收到的監管力度要小,這是由于其投資者都是特定的,人數不超過200人,并且投資者需要是合格投資者。但由于私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不面向公眾發售,不進行公開宣傳,基金份額的投資金額較高,因此私募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投資范圍更大以及所受限制更小。

三、我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資金來源渠道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的資金來源可分五種,分別為國內貸款、利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來源。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來源渠道有面向特定或者不特定的投資者募集的資金以及基金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收益或者利得。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私人財富迅速積累,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設立可吸收大量中小企業投資者的資金,對金融資源配置起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從養老金入市這一行為來看,養老金和社會保險金等的管理機構會作為機構投資者也可為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提供一定的資金。當然,在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管理運營過程當中,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投資的標的也會由于升值或者盈利產生一定的資金來源。這又刺激了投資者對于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投資信息,從而達到良性循環的目的。

四、我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產品定位

針對目前我國的現實國情,我國更加適合發展公募封閉契約權益型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首先,公募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投資金額要求較低,可以吸收社會小額閑散資金,促進金融市場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同時受到法律法規監管較嚴格,從而降低基金的運營風險;其次封閉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具有更高的流動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不利因素對基金整體的影響;再次契約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基金資產為信托資產,受信托法保護,安全性更高也更適合我國市場現狀;最后,針對我國目前較高的房屋空置率及嚴重的房地產存量與增量失衡的現象,權益型不僅可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而且可以滿足真正房屋承租者的需求,從根本上解決投資者和需求者的矛盾。

參考文獻:

[1]姜偉偉.我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發展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

[2]付勝引.中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C-REITs):模式選擇與體制創新[D].云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0.

第6篇

1 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資質及資金籌措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向當地工商管理行政部門申請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之后應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等級證書,沒有資質證書不能從事房地產的開發經營。一般情況下,先取得暫定資質,隨著房地產公司的依法經營,業績的產生,不斷提升資質等級。

房地產開發商從決策進行某地產項目的開始,就應該考慮用于項目的資金來源,一旦獲得了該項目的開發權,就應當花精力為該項目籌措資金,以免在正式開工后由于資金短缺而造成被動或損失。房地產開發項目資金來源大致有四種形式:1、企業自有資金。2、銀行信貸。3、社會集資。4、其他融資方式(各類信托基金、合作開發、銀團聯合貸款等)。四種形式可單選一種也可聯動。

2 項目的選擇及選址

項目選擇是房地產投資的首要工作,也是最為復雜,最為困難的工作。如果房地產項目選擇正確,應該說投資已經有了六成至七成成功的把握。廣義上講,房地產投資選擇就是房地產投資決策。房地產投資項目選擇需要專門的知識及能力,需要專業人員或專家的參與。但專業人員或專家只能起到參謀或顧問的作用,要認定一個項目值不值得考慮,是否可以投資,最終還要依靠投資者自己的分析決斷能力,還要依靠企業的決策部門。要做出正確的項目選擇,必須對投資環境、投資時機及投資的法律保障做深入細致分析,必須對擬投資項目所在地的宏觀及微觀地產市場做全面、深入的調研,還必須對擬選項目展開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為實現效益最大化還應對項目進行策劃,這是十分關鍵且必須的。

項目的選擇完成后或同等要進行選擇地塊。所選擇地塊要符合消防要求,符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有資質土地部門編制項目選址勘界報告后,要先后得到消防、規劃(建設)、國土資源部門的初步批復(預審)意見。取得規劃部門關于選址的批復意見或城市規劃條件通知書后,當地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即可開展征地工作,完成征地補償相關工作后,進行土地的招、拍、掛工作,并與中標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簽訂國有土地出讓合同出具建設用地批準書,進而可到規劃部門辦理用地規劃許可證。項目的選址決定了房地產開發的征地成本和開發經營的利潤空間,是房地產開發的關鍵環節之一。

3 項目的立項

即項目在發改部門的核準或備案而取得立項批文。項目核準或備案的要件包括項目申請報告(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完成);國土資源部門出具的意見(土地預審意見或建設用地批準書);規劃部門的批復意見(選址意見書或城市規劃條件通知書);環保部門出具的意見(經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或環境影響審批表,并經有資質的評估單位論證通過)。

4 項目的規劃及施工圖設計

按照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條件,房地產開發企業選擇符合開發意愿,有相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對擬開發項目進行規劃和施工圖設計。項目規劃經規劃部門審查通過后可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項目施工圖經有資質的圖紙審查中介機構或建設主管部門下設的圖紙審查中心審查,獲得施工圖審查合格證;同時,項目施工圖還要及時向消防和氣象主管部門報審,確保消防及避雷系統符合有關要求。

5 項目的招標

第7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不斷深入,房地產市場快速快速發展,房地產企業作為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也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伴隨著房價上漲過快和資產泡沫化、杠桿化問題,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本身就存在著很多問題。隨著政府對房地產企業的一系列調控政策不斷收緊,房地產企業面臨著越來越緊張的資金鏈和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更加重了其財務狀況出現預警的可能性。本文主要通過觀察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環境、可能引發財務預警的因素、財務預警對策分別進行分析,進而得出研究結論。

【關鍵詞】調控政策 房地產 財務預警

一、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環境分析

房地產企業具有資本密集、投資匯報周期長、易受外界宏觀環境影響的特點,因此財務上也具有資金投入量大、資金回籠慢、營業利潤波動大、財務杠桿率高等突出問題。加強財務信息的分析工作,防范企業財務風險是房地產企業的必修課。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關注和分析,可以及時規避調控政策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現金流的影響,從而盡量減少政策對企業財務狀況帶來的負面影響,避免不必要的財務危機。

本文通過分析認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政策調控效果很明顯。自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以后,中國房地產企業迅猛發展,寬松的貨幣政策更是給房地產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貨幣源,導致全國房價特別是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城市房價一路飆升,相關部門于2009年末出臺了最為嚴厲的房產調控政策,16個城市出臺了限購令,房產市場有所降溫,影響效果明顯。自2010年起,以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出臺的“國十一條”“新國四條”“國八條”為代表,各部位也出臺了很多限制購買準入、限制土地供應、調整金融杠桿等一系列房產調控政策,對我國樓市投資、投機行為進行了嚴厲打壓。特別是2011 年是實施限購政策以來調控最為嚴厲的一年,70個大中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房價得到了有效地抑制,房價下行通道基本確立。

二、調控政策下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因素分析

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狀況的因素有很多,如政治(政策)因素、經濟因素、市場因素、利率因素、技術因素、經營因素等,總結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大類。第一,就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的內部因素而言,公司股權結構、公司治理、企業經營和發展戰略、財務制度、財務人員素質等都對企業財務狀況有重要影響。第二,就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的外部因素而言,國家宏觀調控、金融政策、土地資源政策、市場環境、稅收等政策環境,能夠直接引發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問題。

三、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對策分析

在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房地產企業要做好財務預警,需要從融資、決策、長期規劃等方面著手,以規避財務風險,為房地產企業健康良性發展打好財務基礎。

(一)完善融資政策

融資是房地產企業發展面臨的關鍵財務問題。企業主動融資有利于降低資金杠桿,降低財務費用,但起本質上還是一種資產負債行為,稍不注意很可能招致虧損。所以,房地產企業必須根據政策變化,適時完善融資政策,合理融資,降低財務風險。具體來說,一是嚴格把控融資資金使用流向;二是組合融資方式多樣化;三是充分考慮權益融資和負債融資等因素,提升融資決策的可靠性;四是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控制資金需求,不要盲目融資,從而造成閑置資金掛賬,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二)降低決策風險

考慮到房地產企業存在著項目資金量大、投入成本高、資金周轉率低的特點,科學的財務決策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充分預防決策風險。具體來說,一是在決策前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如通過前期市場調研,對購房者的年領、階層、消費習慣、價值觀念、住房環境、支付水平等充分了解,增加項目投資的針對性;二是在決策時科學決策程序,分散股權制衡,防止一股獨大,充分發揮公司治理的作用,利用外部機構牽制,嚴格執行股東大會程序。三是要分散投資風險,利用組合投資降低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制定長期規劃

要提高房地產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企業除了從完善融資和優化決策等眼前著手,更應該制定合理的長期發展規劃,防患于未然。具體來說,一是要完善應收賬款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管理,提升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率;二是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應收賬款壞賬率,為企業資金使用提供有利條件。三是要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軟實力。

四、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調控政策下,對房產企業進行有效財務預警是保證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必要手段。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調整和限制不斷增多,給房地產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調控政策對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和財務狀況的影響不斷增強,企業建立及時有效的財務預警機制,短期來看,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安全,長期來看,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也將持續起著積極正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徐淼.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分析及預警初探[J].會計之友,2006,(7).

[2]王新華.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開發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0,(12).

[3]李景霞,瑞安房.地產財務分析及風險預警[M].重慶大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1.

[4]朱晨露.調控政策下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模型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第8篇

關鍵詞:房產價格;居民;投資行為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國家在經濟層面更加關注可持續性發展,但是近年來由于房價過高而引起的投資與消費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大障礙。本篇論文將著眼于房產價格與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關系,分析房價變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影響。

一、關于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

研究房產價格變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影響會提到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這是經濟學中的兩個常用的概念,只有對相關經濟學的概念理解清晰,才能對本篇論文的中心論點,房產價格變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影響有更深刻的認識與分析,所以論文接下來的一部分將分別詳細的介紹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

(一)房地產的理論性介紹

對房地產市場上房價波動的研究,第一步要明白房地產的相關理論性概念。房地產是指建筑物,土地以及依附在土地和建筑物上的不可分離的各個部分和其附帶的各種權益。房地產分類可以根據很多不同的標準,根據房地產的用途來劃分,房地產財富可以分為商用房地產財富和民用房地產財富,其中住宅類即民用房地產財富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居民投資消費行為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層面。為了有針對性的分析房地產市場上房產價格波動對居民投資消費行為的影響,本篇論文的研究對象就選為狹義的房地產市場,也就是上文提及的民用類房地產市場。

(二)關于財富效應

財富效應并不是很早就存在的經濟領域的經典概念,而是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適應社會,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個新的理念。財富效應是指某種財富累積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會產生對相關領域的控制效應或者傳導效應。

其次,財富效應是因某些貨幣政策的實施,引起貨幣存量的增減,因此會對居民手中持有財富產生影響。居民手持資產越多,消費和投資的欲望越強烈,這是非常自然客觀的規律。所謂的財富包括兩種形式,一是金融資產,比如貨幣,另外一個就是實物資產,其中包括房產,提到房產,就與本篇論文的論點有關,房產作為財富的一種存在形式,是適用于上文提到的財富效應的,也就是說以房產這種形式的財富體現會影響居民消費和投資需求。

(三)關于擠出效應

擠出效應簡單來講是一種政府行為對私人產生的影響,具體是指政府投資消費增加會對私人投資消費產生一定程度的擠占,進而導致由于政府擴大投資而產生的國民收入可能會因為擠出效應使得私人投資消費減少或者有一部分被抵消掉甚至被全部抵消。

這一過程具有一定的傳導性,具體解釋就是,由于政府的消費投資增加,也就是政府擴大支出,就會使商品市場上購買勞務與產品的競爭加劇,這從價格上就表現為物價的上漲,當然延展到房地產領域就是具體指房價的上漲,在此種情況下,假設市場上貨幣的名義供給量保持穩定不變,實際的貨幣供給量就會因為價格的上漲而縮水,理解為實際貨幣供給量的減少,實際貨幣供給量減少必然會導致人們抑制消費和投資的意愿。

二、研究房產價格變動對居民投資行為影響的意義

針對上文提到的財富效應可以得知,資產價格波動與消費和投資的關系在近階段以來收到了學界和政府與社會廣泛關注,其中表現最明顯的領域就是股票市場,炒股熱潮在我國已經不是近期出現的事情,而社會都對這一領域有著很多的研究與關注,但是對于房地產市場上價格的波動對消費與投資的影響,或者說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財富效應卻并沒有得到像股票市場那么多的關注與重視。但是近年來,股票市場連續蕭條,情況低迷,而房地產市場反而表現出持續繁榮的發展態勢,這一現狀使得房地產市場上價格的波動對居民消費和投資的影響成為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一)研究房產價格波動對投資行為影響的必要性

由于房地產市場上價格變動對居民消費投資帶來的影響,政府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從現實背景來看,房地產市場日趨繁榮,但是也日趨復雜,房地產市場上房價的變動對消費投資的巨大影響受到理論界和社會各部門的重視。近幾年來,政府對發展房地產市場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措施,有意識有目的地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以拉動消費,帶動經濟的增長,這是因為對房產的消費也是消費投資的一種,這種情況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初期表現為一種好的態勢,因為政府的鼓勵政策和社會上對此種行為的認可確實會有利于在房產領域刺激消費需求從而帶動經濟的增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逐漸成熟的領域中出現了很多弊端,很多地方把城市經營轉變為土地財政和房產財政,這使得各個地方的房地產市場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這逐漸演化成一種非理性的繁榮,這樣的發展態勢將會慢慢脫離開始時對房地產行業寄予的拉動經濟增長的期望,反而會因為過度的繁榮對除房地產之外的居民消費與投資行為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關注與研究房地產領域房價的波動對居民消費與投資行為的影響就顯得意義重大。

(二)研究房產價格波動對投資行為影響的意義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出并著重強調了調控房地產市場上房價的波雍屠缶用襝費投資的重要性,以此作為當前政府部門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各政府部門應該協同房地產行業中的領頭人考慮如何更好的調控房地產市場,實現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又不影響到居民消費投資行為的增長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因此,深入研究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對居民消費投資行為的影響既有助于對房地產市場與消費投資的內在聯系形成全面的認識,認識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對居民消費投資和國民經濟產生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還為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利用房地產市場調控居民消費投資,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等工作提供了理論性的指導和實踐性的支持,所以,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價格過度波動,住房消費成為居民難題,國內消費投資不足的現狀下,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的管理和處于經濟穩定性的考慮都具有前瞻性的意義。

三、對房地產市場當前現狀分析的政策建議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幾乎吸納了居民因經濟發展而增長的絕大部分收入,但是卻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減少,這種情況對我國的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是及其不利的,所以論文接下來的部分將針對房地產行業這種不健康的發展態勢給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議。

(一)建立抑制房價上漲的機制

面對當今房地產市場上房價持續攀升,居高不下的現狀,政府的政策是抑制房價過熱增長的重要手段。政府應該有針對性的出臺一些法律法規或者相關文案,建立有效抑制房地產市場房價過熱的長效機制,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將房價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群屠蠊內居民消費并不矛盾,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早期,將房產投資作為刺激居民消費投資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也在當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刺激了消費投資需求,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在當今現狀來看,應該保持房地產業的穩定性發展,使居民消費投資合理的像多方面發散式延展,以此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二)保持房價調控政策的連續性

以往有結論稱房地產行業是經濟發展的標識性領域,房價的波動是一國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參考,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多元化經濟和新經濟體的出現,房產價格的波動并不會在宏觀領域對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前文提到的房地產市場上的擠出效應表明,抑制房價的過熱增長有利于擴大居民的投資消費,因此,政府應該堅定的實施對房產價格的調控政策,保持房產價格調控政策的連續性。

四、總結

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為了適應發展現狀,對房地產行業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控,尤其是對房產價格波動的調整是保證居民投資消費行為像更加健康穩定方向發展,使國民收入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堅定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各方面尤其是房產價格的調節與控制政策,使房地產行業為促進國家經濟健康發展貢獻積極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陳赤平,黃龍.公共債務、房產價格與宏觀經濟波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6).

[2]杜莉,潘春陽,張蘇予等.房價上升促進還是抑制了居民消費――基于我國172個地級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10(08).

[3]常寶瑞.房產價格與固定資產投資效率的空間集聚關系研究[J].產業經濟評論,2015(01).

[4]郭汝奇.經濟生活中房產價格的影響及對策[J].致富時代(下半月),2010(07).

[5]田利輝,王可第.我國房產價格、居民收入與財富效應的實證分析[J].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5(03).

第9篇

摘要:前段時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住房綠皮書》及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2-2013)。綠皮書中明確提出,建議取消期房預售制度。而在住建部的記者招待會上,住建部部長姜偉新表示,商品房預售制度短期內不會取消。此舉無疑讓房地產商暫時松了一口氣。其實,商品房預售制度自實施以來,一直廣受爭議,這些年來,更是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那么,是否應該將預售制度取締呢?本文通過分析取締預售制度將帶來的影響,認為單純取締并不是一劑良藥。進而提出完善措施,以期使預售制度更好地發揮作用。

關鍵詞:房地產;商品房預售;市場準入;信息披露 風險承擔

商品房預售,是商品房開發商與購房者約定,在商品房建造完成之前,由購房者支付一定預付款或者定金,在將來一定的日期完成房屋所有權的轉移的交易行為。[1]商品房預售制度法院自香港,傳入我國內地的房地產業較晚。經過近些年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的大大增加,加上國家宏觀調控對房屋買賣的加強,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選擇預售方式,這也成為我國各大城市最主要的房屋銷售模式。

雖然預售制度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但也出現了各種問題。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無視法律法規,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暗地從事商品房認購或變相預售等違規行為;也有的房地產開發商惡意規避商品房預售監管有關規定,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巧立名目,變相向購房者收取定金或房款;有的房地產開發商雖然取得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但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違規銷售行為……

就筆者而言,對待商品房預售制度,借用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的發言,在改革房產制度中,不應采取過激手段。預售制度的確存在諸多弊病,但其在發展中也呈現了諸多的優勢。商品房預售將來之發展無疑存在極大變數,但就近期而言,其仍有存在必要性。試分析如下:

一,房地產市場融資體制的限制。除了銀行信貸,我國目前房地產融資方式主要為上市融資、債券融資和信托投資。[2]上市融資涉及到公眾資金安全,為此政府采設立了嚴格的審批和監管制度,許多房地產企業難以符合要求。而債券融資的主體,局限于國有獨資企業、上市公司、兩個國有投資主體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并且,對于企業資產負債率、資本金等,有一整套的標準,其中,還需要證券公司的介入。符合要求的房地產企業很少。信托投資一度被認為是房地產融資的新希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資本信托管理辦法》對資金信托規模有200份的限制,房地產項目投資數額巨大,往往需要的資金上億,鑒于200份的上限要求,單筆金額同樣巨大,導致融資難度頗大,信托投資方式的采用因而受限。[3]房地產融資市場看似廣闊,實則渠道單一,只能依靠銀行貸款。一旦取締房地產預售制度,會對中小型的房地產開發商造成重大打擊,不僅會加劇房地產企業對銀行的依賴,也會加劇房地產市場的壟斷。

二,預售制度給相關制度帶來的影響。預售制度在中國已經適用了幾十年,一旦取締,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中國的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采用預售制度,在此基礎上,安排資金。一旦預售制度被取締,在短期內,大量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會斷裂,繼而出現工程停工和樓盤爛尾,許多小企業會因此倒閉,消費者的利益也會連帶受損。同時,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負有銀行貸款,而且數額巨大,一旦企業倒閉,無力償還貸款,銀行難免會受到極大的沖擊。這一系列后果,只會導致房價繼續高漲。

有鑒于此,暫時不取締商品房預售制度,應是明智之舉。但是,其帶來的諸多弊端,不應視若無睹,而應完善相應制度,試淺析如下:

一,健全市場的準入及懲罰機制

商品預售制度的諸多弊端,歸納分析,大多數是由房地產企業故意違法違規造成。政府應對企業的經營進行相關的信用評級管理,對信用等級較高信譽好的房地產銷售開發商開放房屋預售市場,允許其參與市場競爭,而對于信用等級較低,不滿足相關要求的企業,責令整改,待其滿足相應條件后再開放預售市場。

對房地產這些關乎國家民生的產業,更應充分重視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當商品房出現瑕疵或者相關合同承諾無法實現時,當有必要時,不應受限于有限責任的束縛,而應破除法人承擔責任的限制,追究實際投資人、控制人的法律責任,對其進行嚴厲懲處。

二,建立健全商品房預售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發展成熟的市場經濟下,交易信息透明,交易雙方應該都對交易的信息十分清楚。為了減小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應建立網上信息系統,對商品房預售行為進行網上登記。這種信息披露應該為三方服務,讓消費者充分了解房產信息,也為銀行更好地把握房地產商預售市場的情況,做出安全有效的放貸決策,降低金融放貸風險,同時,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對信息的充分了解,加強對預售的相應監管。通過信息系統,相關的政策、政府機構的統計數據、商品房的真實信息可以及時傳達給公眾。統一的信息披露管理平臺,將商品房開發商的所有信息統一起來,整合了消費者需要的有效信息,也幫助政府管理部門更好地實施監督與管理。為了保證相關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和真實性,可以設立相應監督部門,如果房地產商沒及時全面提供真實的房產信息,則進行嚴肅懲處。

三,建立完善風險共擔機制

當前的商品房預售制度,由消費者承擔幾乎所有的風險,屬于顯失公平。政府應該發揮作用,重新對風險進行分配,設立商品房預售風險的相關擔保基金,建立并完善相應的風險共擔機制。實施的辦法,可以參考公積金的方式,預先從商品房項目中提取利潤,充實基金。如果在預售過程中,出現問題,調用基金先行賠付,履行風險共擔的責任。倘若房地產企業出現商業信譽或者經營危機,銀行也隨之受到影響。設立預售風險擔保基金,應該充分平衡三方的利益,在具體確定賠付次序以及比例時,側重照顧作為弱勢者的消費者的利益,平衡企業的風險,兼顧銀行利益。

四,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

盡管已經有法律規定,商品房的預售資金必須用于相關工程建設。但是,遺憾的是,沒有法律明確指定監管機關,筆者以為,不妨讓工程監理機構和商業銀行共同對商品房預售資金進行監管,可以充分利用雙方的資質。工程監理機構具備建筑的專業知識,對企業的施工可以起到有效的監督,把握工程的進度;商業銀行具備金融的專業知識,可以監管企業的融資行為,通過一定的金融行為進入到房屋買賣關系中。如果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監管機構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預售資金出現了問題,導致消費者的利益受損,在追求房地產企業責任的同時,監管機構必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在必要的時候,應追究主要責任人的相應責任。(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孟祥娜:《我國商品房預售監管制度的法律問題》,《法制與社會》,2013年1月下,法制園地

第10篇

近些年,隨著國家關于房地產行業的宏觀政策相繼出臺,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使得在房地產行業競爭中由于土地資源、資金資源、人力資源欠缺,本來就處于競爭劣勢的中小房地產企業更是舉步維艱。其次,房地產企業作為市場的供應主體,其競爭力的評價現已成為相關各方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評價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從而為提升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給出科學性的建議,具有現實研究意義。本文從現實情況出發論述了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現狀、現存問題,分析了外部諸多因素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的影響因素。根據AHP法構建了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并對構建的評價體系進行了實證研究。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對策和建議。本文初步規劃將分為五個章節,具體文章結構如下:第一章,導論。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義、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創新之處。第二章,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基礎。主要介紹了中小房地產企業概念的界定,以及企業競爭力評價的一些理論和評價方法。第三章,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著重進行了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競爭力分析,從一般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入手,結合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影響要素,總結了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第四章,基于層次分析法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評價。結合企業競爭力的一般評價原則和方法,針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特征,選擇評價指標、建立中小房地產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和競爭力計算公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實證研究分析。第五章,提升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在理論陳述與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如何提高中小房地產競爭力提出了對策與展望。目前的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還缺乏成熟的理論基礎,在定量評價方面,由于可獲數據的缺乏,實證研究的文獻偏少,因此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評價的研究還有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的研究將試圖在以下兩個方面取得創新:(1)運用層次分析法,根據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特點及房地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構建的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新意。(2)應用的創新。將建立的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用于實證研究,提出的提升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對策和建議,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指標評價

ABSTRACT

Inrecentyears,ontherealestateindustryasthecountry''''smacroeconomicpolicieshavebeenintroduced,therealestateindustryinanincreasinglycompetitiveworld.Thismakestherealestateindustryinthecompetitionbecauseoflandresources,financialresources,lackofhumanresources,alreadyatacompetitivedisadvantage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ismoredifficult.Second,therealestatebusinessasamainsupplymarket,thecompetitivenessoftheevaluationhasnowbecomethemostrelevantissuesofconcerntoallparties.Howtoassess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soasto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aregiventhescientificnatureoftheproposalisof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discussestherealityof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hestatusquo,theexistingproblems,alotofexternalfactorsontheimpac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factors.AHPwasconstructedinaccordancewithlaw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system,and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wasempiricalresearch.Finallyonthisbasis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measuresandrecommendations.Thespecificstructureofthearticleareasfollows:IThisarticlediscussestherealityof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hestatusquo,theexistingproblems,alotofexternalfactorsontheimpac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factors.AccordingtotheConstructionLawAHP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system,andconstruc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wasempiricalresearch.Finallyonthisbasis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measuresandrecommendations.Inthispaper,preliminaryplanningwillbedividedintofivesections,thespecificstructureofthearticleareasfollows:ChapterI,Introduction.Thisstudyonthebackground,thesignificanceofpurpose,researchideas,methodsandpossibleinnovation.ChapterII,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relevanttheoreticalbasis.Introducestheconcep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3enterprisestodefineandevaluate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inanumberoftheoreticalandevaluationmethods.ChapterIII,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impactoffactorsofcompetitiveness.Afocuson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analysisof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fromthegeneral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startingwiththeimpactoffactors,therealestatebusinesswiththeimpactofcompetitivefactors,summedup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impactoffactors.ChapterIV,Basedonthelevelofanalysisof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theevaluation.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withthegeneralprinciplesandmethodsofevaluation,inviewofthecharacteristic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hechoiceofevaluationindex,theestablish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indexsystemandcompetitivenessoftheformula,andonthisbasisfortheempiricalresearchandanalysis.ChapterV,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of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Intheoryandempiricalresearchpresentedonthebasisofhow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prospects.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stilllackmaturityon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thequantitativeevaluation,sincethedataforthelackofempiricalresearchliteratureless,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oftheresearchalsoneedstobefurtherexplored.Thisstudywillattempttomakethefollowingtwoinnovations:(1)ApplicationAHP,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andrealestateimpactonthecompetitivenessoftheelementsofchoiceanddetermin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indexsystem.(2)Theapplicationofinnovation.Build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evaluationindexsystemforempiricalresearch,how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totheoreticalguidance.KEYWORDS:Smallandmedium-sizedRealEstat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ofIndicators4

目錄第一章導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義

1.3國內外研究動態

1.3.1國外學者關于競爭力的研究.

1.3.2國外學者關于企業競爭力的研究

1.3.3國內學者關于企業競爭力的研究

1.3.4國內外關于中小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的研究

1.4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論文可能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的理論基礎

2.1中小房地產企業概念的界定

2.1.1中小企業的界定

2.1.2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界定

2.2企業競爭力評價的理論及相關方法

2.2.1評價理論

2.2.2評價方法

第三章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3.1一般企業競爭力的四大影響要素

3.1.1企業制度

3.1.2企業能力

3.1.3企業資源.

3.1.4企業外部環境

3.2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影響要素

3.2.1土地資源

3.2.2資本規模與資金運作能力

3.2.3市場開發能力與產品競爭力

3.2.4企業發展潛力

3.3影響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兩大主要因素

3.3.1政策——土地門檻提高

3.3.2經濟——資金壓力陡增.

3.4其他外部因素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3.4.1銷售方式可能出現的變化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3.4.2我國加入WTO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的影響

3.4.3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的影響

第四章基于層次分析法對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評價

4.1層次分析法

4.1.1關于層次分析法(AHP)

4.1.2層次分析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步驟

4.2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選定的原則

4.2.1科學性原則

4.2.2目的性原則

4.2.3獨立性原則

4.2.4可對比性原則

4.2.5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4.2.6可操作性原則

4.2.7真實性原則

4.3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4.3.1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處理的理論說明

4.3.2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處理的方法

4.3.3指標體系的評價模式

4.4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現狀分析

4.4.1中小房地產企業總量多,占有市場份額大

4.4.2中小房地產企業技術性不高,家族化現象明顯

4.4.3中小房地產企業活動范圍主要在區域市場和住宅產品

4.4.4中小房地產企業更容易滿足我國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4.4.5中小房地產企業能夠拾遺補缺,填補大企業在區域市場上的剩余空間

4.4.6中小房地產企業能夠發揮“市場規模”優勢

4.4.7中小房地產企業是市場自由競爭的有利推動者

4.5實證研究.

4.5.1企業背景介紹

4.5.2企業競爭力評價

4.5.3結論

4.6本章結論

第五章提升中小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

5.1政府——建立健全相關的機構和政策

5.1.1進一步完善我國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管理政策和機構

5.1.2拓寬融資渠道,為中小房地產企業融資創新鋪路

5.2企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贏得發展

5.2.1管理決策的前瞻性、科學性

5.2.2探索新的開發模式

第11篇

論文關鍵詞:次貸危機;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風險防范

1 美國次貸危機

2001年911事件后,美國網絡經濟泡沫破滅,美國經濟衰退,為了防止經濟過度下滑,美聯儲實施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并且到2003年6月連續13次降息,1%的低利率持續到2004年6月。低利率政策極大刺激了消費與投資,使得房地產市場迅速繁榮,房地產價格連續上升并出現泡沫。并且在美國政府的住房自有化政策的鼓勵下,大量次級貸款人紛紛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是當利率上升時,他們又無力還貸。面對高房價和利息的收入,商業銀行更為了適應競爭,不斷降低貸款標準,使得風險加大。為了分散風險,商業銀行將其賣給投行,經過投資銀行的包裝,實現資產證券化,最后賣給投資者。在該過程中,評級機構的見利忘險和監管不力更加促成危機的爆發。美國國內的經常項目赤字,而東南亞等新興國家的經常項目盈余所帶來大量的美元的外匯儲備,再加上石油輸出國大量的美元儲備,都通過購買美國債券,使得美元又回到了美國。這樣就給美國金融機構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面對有限的需求,金融機構加劇了競爭,不斷降低貸款標準給信用級別較差的借款人,在出現利率上升和房價下跌時,導致違約率上升,爆發次貸危機。正如Robin Blackburn所說:“次貸危機是一個金融化的危機,它是杠桿、放松監管和金融創新共同締造的杰作”。

2 中國房地產金融市場的風險

我國自1998年進行住房體系改革,取消福利分房以來,房地產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當然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經過多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以銀行信貸為主,同時包括股權、信托、債券等融資方式在內的房地產金融市場。房地產業的發展迅速,我們不得忽視其存在的風險。

2.1 高房價的市場風險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并且還有繼續上漲的勢頭。房價的過快上漲使得市場價格偏離實際價值,產生房地產泡沫。如果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國內外因素導致房地產泡沫破滅,作為抵押品的房地產價值就會下降,造成銀行信貸質量下降,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并且持續上漲的房價,會促使投機的產生并擠占人民消費支出,這些都不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

2.2 央行不斷加息,房地產業面臨利率風險

面對充足的流動性和不斷上漲的通脹壓力,盡管加息的打擊面廣,但是央行還是在2011年里進行了兩次加息,使得一年期貸款利息為6.31%。針對面前的CPI,還存在加息預期。雖然房產還貸有借款人收入作保障,但是個人按揭貸款利率上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惡化信貸質量。

2.3 房地產開發商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

我國房地產開發商除自籌資金外,由于其他融資渠道不暢,其開發資金多來自銀行貸款。隨著我國準款準備金率不斷上調,截止到2011年2月24日大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已達19.5%,這就預示信貸額度會進一步收緊,這樣就會使貸款門檻提高,一旦房地產商借不到錢,資金鏈條斷裂,風險就會暴露。

2.4 銀行職員道德風險和放貸的操作風險

銀行職員的風險意識不強,為了完成放貸任務免于受罰,在審貸過程中流于形式,對存在疑點的資料不進行深入調查,審查不嚴謹。有些信貸人員甚至幫助不符合貸款條件的借款人虛構收入證明和抵押品證明來騙取銀行的房貸資金。由于這些申請人不具有還款能力,會造成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

由于商業銀行競爭激烈,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一些商業銀行降低審查標準,認為有房屋作抵押不用擔心還款,但事實上房屋變現存在困難。特別是對于貸款人及其家屬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我國法律規定是不得拍賣的。因此住房抵押形同虛設,即便貸款人拒不還款,銀行也不能將抵押房屋變現。

通過剖析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分析我國房地產金融市場存在的風險,我們可以看到我國房地產金融市場與美國次貸危機前有許多相似經濟背景,如經濟高速增長、房價虛高,逐步形成泡沫;居民購房熱情高漲,個人按揭貸款增速加快;房地產業貸款占銀行信貸比重加大,并且銀行信貸標準下降;貨幣政策由松到緊,不斷加息,造成還貸壓力加大。 轉貼于

3 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對策建議

美國次貸危機無疑對我國房地產金融市場的風險防范起到了啟示作用,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所存在的潛在風險,應采取多種措施穩定房價,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銀行所面臨的風險也要采取措施積極防御。根據美國次貸危機經驗和我國國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化解相關風險。

3.1 加快資產證券化的進程,拓展融資渠道,分散銀行信貸風險

當前我國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單一,資金多來源于銀行貸款,這就使得銀行直接或者間接承擔著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一旦房市出現問題,銀行的不良貸款會增加,影響到銀行的經營。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拓展融資渠道來分擔銀行體系風險。

雖然說,住房貸款證券化可以將銀行風險通過資本市場分散到投資者身上,增加銀行資產的流動性,但是從 2005年中國建設銀行推出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來看,由于市場規模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收效甚微,企業仍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央行近年來多次上調準備金率,使得銀行面臨資金短缺的危險。另一方面,盡管面對利潤的誘惑,很多企業紛紛進入房地產市場,但是真正滿足上市條件的企業并不多,在股市融資數量有限,因此加快資產證券化進程是必需的。針對目前我國銀行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國情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并且國家也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以利于證券化的實施,銀行最終實現個人按揭貸款和房地產企業貸款都證券化。此外,發展房地產投資基金,引進外資等都可以達到拓展融資渠道,分散銀行風險的目的。

住房貸款證券化可以分散銀行風險,但是這種金融創新正是次貸危機的成因之一。盡管我國的金融創新剛起步,但是我們應該打好基礎,使用優質資金進行創新,并且增加風險透明度,以此來防范風險。

3.2 完善個人和房地產企業的信用制度

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的存在,商業銀行不能夠完全了解個人和企業的信用信息。雖然說我國自2006年已經開始運行全國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里面也涵蓋了大量的個人和企業的信貸信息,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有關信用參數未納入信用體系,信息透明化程度不高,資源分散而且缺乏共享機制等,這些都會給銀行帶來潛在風險。這就需要健全信用體系,通過完善信用體系,可以幫助信貸人員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判斷,有效防范道德風險,進而提高貸款質量。

3.3 銀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加強管理

房地產貸款以房屋作為抵押,商業銀行一旦無法收回,就將房產拍賣,但這是消極的回避風險的方法。其實商業銀行不能將事后補救作為防范風險措施,應當注重事前的審查,銀行必須對借款人的財務狀況、抵押品的現值、還款意愿等信息有著充分的了解,嚴格遵循銀監會關于發放房地產信貸的標準,及時了解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情況,保證對貸款投向作出及時調整。并且要定期對信貸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風險意識和職業道德,也可以對其經手的貸款申請進行責任認定以控制信用風險。

第12篇

[關鍵詞]房地產虛擬經濟重構穩定

在市場經濟中,房地產有三個基本功能:一是為消費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場所;二是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投資或投機機會;三是為整個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資產(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銀行抵押資產的90%是房地產)。前者是房地產的自然屬性,與是否市場經濟無關,后兩者則是房地產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基本功能,沒有市場經濟就沒有這兩個功能。房地產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基本功能引發房地產在市場經濟中正反兩個方面的基本作用:其正面的基本作用在于房地產可以迅速通過房地產信貸的杠桿撬動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發達地區,導致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在中國這總是為地方政府帶來巨大的土地出讓和稅收收入);而基本的負面作用就是它可能帶來泡沫經濟的風險。可見,房地產在現代經濟運行中具有很強的虛擬經濟的運行特征,把房地產作為虛擬經濟的部門之一來進行研究更能體現房地產在市場經濟中的特性。

然而,在傳統經濟理論中,房地產(realestate)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最重要的實物資產(realassets),屬于實體經濟的研究范疇,房地產的變動應該與經濟基本面相吻合。但是,現實經濟中的“房經背離”和“房地產泡沫”等種種“異象”又說明了僅把房地產作為一種實物資產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從當今經濟虛擬化的現實出發,運用虛擬經濟理論對之進行合理的解釋。

一、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研究

在現代經濟中,資本化定價方式越來越普遍,整個經濟系統中虛擬經濟部分的影響日益增強,相應地,虛擬經濟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要。國內外學者對虛擬經濟的定義和稱呼有很多種,但是它與“實體經濟”相對獨立而存在的看法卻是共同的。虛擬經濟概念的本質意在概括一種不同于以往的經濟運行方式,其基礎就是資本化的定價方式。它是觀念支撐或心理支撐的價格形成系統,而實體經濟是成本支撐的價格形成系統。從這樣的認識出發,房地產的價格形成無疑屬于虛擬經濟系統。

可見,虛擬經濟理論重視預期和心理活動、不確定等因素的作用,它把整個經濟系統劃分為由成本支撐的實體經濟系統和由心理支撐的虛擬經濟系統。虛擬經濟是一種以資本化定價方式為其行為基礎的特殊的經濟運行關系,一種資產,不論其有形還是無形,也不論其是金融資產還是房地產,一旦以資本化定價方式來定價,它就具有虛擬資產的運行特征,就應該納入虛擬經濟的研究框架。虛擬經濟中的所有運行特征、運行規律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無不與資產的這種特殊定價方式有關。對房地產虛擬性的研究也是從資本化定價方式入手的。有關的研究如下:

1.關于房地產定價方式的研究。劉駿民(1998)指出:如果從定價方式的角度來看,即使是狹義的虛擬經濟的定義也要包括房地產。隨后,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課題組“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研究報告”指出房地產虛擬性是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資產之間的,房地產虛擬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具體包括:房地產存量與市場、經濟發展與經濟虛擬化的程度以及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場結構等影響房地產虛擬性質的主要制度因素)。

2.關于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與經濟穩定的關系研究。郭金興(2005)指出: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并不必然導致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房地產具有穩定經濟的內在機理。房地產價格的長期增長趨勢可以使貨幣供應與經濟增長中的貨幣需求相適應,而房地產價值的相對穩定性對穩定貨幣發行,從而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王國忠(2005)通過計量經濟模型的檢驗發現:房地產價格波動對整個經濟價值系統的影響是直接而顯性的。房地產價格與貨幣供應在整個區間內存在雙向的影響機制,房地產價格對股票價格與實體經濟的價格指標都有著單向的傳導機制,房地產的價格波動會影響股票市場的價格及實物生產價格的波動。這說明作為虛擬經濟的子集,房地產在國民經濟運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把房地產部門看成是虛擬經濟的一部分,然后再來考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就會發現,房地產價格的變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出現了增強的趨勢。鞠方(2005)基于對現代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一個基于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二元結構分析框架,提出了房地產市場貨幣積聚假說,對房地產泡沫的成因進行新的解釋。進而把房地產泡沫放在協調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關系的角度進行研究,重點剖析房地產泡沫、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為三者的互動協調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并指出: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具有鮮明的虛擬經濟特征和實體經濟特征的特殊市場,正是由于這種“虛實兩重性”,決定了房地產“異象”成因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二、從虛擬經濟的角度重構房地產經濟理論的基本思路

在認識到房地產的虛擬性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按照虛擬經濟的理論框架(劉駿民,2003),從虛擬經濟角度來重構房地產經濟理論。這種重構包括以下幾個有機的組成部分:①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研究。這是從虛擬經濟的行為基礎——資本化定價方式的角度對房地產虛擬性進行的研究。②對房地產自身的穩定性的研究。首先,從虛擬經濟的運行特征——強波動性入手,然后,對房地產這種虛擬經濟成分自身的穩定性進行研究。③從價格的角度來研究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與宏觀經濟穩定的關系。說明房地產價格與宏觀經濟的互動關系——房地產如何影響宏觀經濟以及宏觀經濟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什么影響。④從資金流的角度闡述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與宏觀經濟穩定的關系,這種資金流包括貨幣資金流和信貸資金流。分析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與宏觀經濟穩定(波動)之間的關系構成了新的房地產經濟理論的核心部分。⑤指出在虛擬經濟條件下政府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干預,以促進經濟穩定。⑥案例研究。研究美國、英國、日本、中國等國房地產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穩定的關系。

由此,從虛擬經濟的角度來重構房地產經濟理論的分析框架圖大致如下:

三、從虛擬經濟角度來重構房地產經濟理論的意義

在經濟虛擬化背景下,研究房地產虛擬性質與宏觀經濟穩定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大體而言,從虛擬經濟的角度重構房地產經濟理論有兩個基本特點:第一,強調房地產的投資和投機功能,從而將股市、債市、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等看作一個整體來考察房地產,考察資金在這些領域中轉移流動的規律及其影響;第二,強調房地產作為資產的虛擬性質和可能的房地產引發的泡沫經濟的風險。這種從市場經濟功能視角的研究將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有利于正確解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傳統經濟理論難以有效解釋房地產市場運行中的“異象”,只有在對房地產虛擬性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才會對虛擬經濟的定義和研究領域有更深刻的了解;才會對虛擬經濟的理論出發點是把整個經濟看作一個價值系統而非物質系統有更深刻的理解;這種研究必將極大地豐富虛擬經濟的理論。

有利于提高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房地產虛擬性與宏觀經濟穩定的關系,指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有利于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平、穩定和協調發展,這在客觀上為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提供理論依據,并有利于提高政府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

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和實體經濟部門的協調發展。房地產市場和實體經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房地產的健康發展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研究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與宏觀經濟穩定,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和實體經濟部門的協調發展,從而為經濟增長服務。

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事關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房地產泡沫引發的財富分配效應可能加劇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社會利益主體的矛盾激化。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迅速,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房地產業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各國的GDP增長對房地產業的依賴性較強。在此情形下,如果房地產業出現不正常的發展,不僅會導致房地產業衰退,還會對金融體系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認識房地產虛擬性并在此基礎上解決房地產市場發展中的問題,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金融安全、投資決策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AlanGreenspa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beforeasymposiumsponsoredbythe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inJacksonHole[R].Wyoming,August27,1999.

[2]劉駿民.從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39~42.

[3]劉駿民.虛擬經濟的理論框架及其命題[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4]王千.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與宏觀經濟穩定[D].南開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

[5]王國忠.虛擬經濟穩定性研究[D].南開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

[6]李杰,王千.房地產虛擬資產特性的理論和實證分析[J].當代財經,200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略阳县| 台中县| 岑巩县| 太湖县| 竹北市| 永修县| 康定县| 张北县| 淄博市| 甘孜县| 澄城县| 大同县| 鱼台县| 伊通| 石台县| 钟祥市| 吴忠市| 辽宁省| 纳雍县| 临夏县| 锡林浩特市| 台中县| 宽城| 永泰县| 义马市| 洛阳市| 桂林市| 大足县| 沙坪坝区| 军事| 高尔夫| 彭阳县| 凤山县| 乐业县| 樟树市| 即墨市| 玉环县| 宿松县| 门源|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