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遠程控制技術

遠程控制技術

時間:2022-04-22 19:33: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遠程控制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遠程控制技術

第1篇

關鍵詞:遠程控制;SSH;密鑰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12-0152-03

作者簡介:胡雯(1978-),女,碩士,武昌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Web軟件開發;李燕(1979-),女,碩士,武昌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網絡集成與安全。

0引言

遠程控制技術是在網絡上由一臺計算機(主控端Remote/客戶端)遠距離去控制另一臺計算機(被控端 Host/服務器端)的技術,該技術通過基于網絡通訊協議和對目標計算機的響應方式來實現準確控制。目前實現遠程控制技術的工具或軟件很多,且能夠適應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就安全性而言,SSH技術的安全性較高。本文以SSH技術為研究對象,分析其技術特點、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性。

1SSH遠程控制技術

1.1SSH簡介

SSH(security shell)是由 IETF 的網絡工作小組(Network Working Group)制定、專為遠程登錄會話和其它網絡服務提供安全性的協議。由于其可靠的安全性,SSH服務主要被用作對遠程服務器的管理及控制。

SSH技術的使用分為服務器端和客戶端,服務器端一般選用Linux系統平臺,客戶端不受限制,在多種平臺上均可使用,但需要安裝相應軟件輔助使用。SSH協議框架主要有3個,分別是傳輸層協議(The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用戶認證協議(The User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和連接協議(The Connection Protocol)。各種高層應用協議可以相對獨立于SSH基本體系之外,并依靠這個基本框架,通過連接協議使用SSH的安全機制。

1.2SSH技術特點

傳統的網絡服務協議,如FTP和TELNET,在網絡上使用明文傳送口令和數據,這樣很容易受到“中間人”(man-in-the-middle)方式的攻擊,導致數據丟失或者被黑客截獲,其本質上是不安全的。所謂“中間人”的攻擊方式, 就是“中間人”冒充真正的服務器接收遠程登錄用戶傳送給服務器的數據,然后再冒充用戶把數據傳送給真正的服務器,這樣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但是使用SSH,就能夠防止這種“中間人”的攻擊,而且還可以防止DNS欺騙和IP欺騙。另外,SSH傳輸的數據是經過壓縮的,因此其遠端數據傳輸速度也優于其它遠程控制技術。

1.3SSH原理

SSH的安全性體現在SSH提供給用戶的安全認證方式。

SSH提供給遠程登錄的用戶兩種安全認證級別,分別是基于口令的認證級別和基于密鑰的認證級別。

(1)基于口令的認證級別。用戶只需使用賬戶和密碼,就可登錄到遠程主機,傳輸的數據也會被加密,但不能保證當前正在連接的是真正的服務器,也就是說,可能會受到“中間人”的攻擊導致安全性不高。

(2)基于密鑰的認證級別,安全級別最高,如圖1所示。用戶需要事先為自己創建一對密匙,并將公鑰放在需要訪問的服務器上,當用戶想要遠程連接SSH服務器時,客戶端向服務器發出訪問請求,服務器接受請求后,在服務器上尋找公鑰,然后與發送來的公鑰進行比對,若一致,服務器就用公鑰進行加密“質詢”(challenge)并將其發送給客戶端,客戶端收到“質詢”之后再將用戶的私鑰解密并發送給服務器。整個過程雖然有點耗時,但安全性已經提高,并能夠有效防止“中間人”的攻擊,而且當該用戶第二次登錄到遠程服務器時,不需要再輸入密碼。

2驗證實驗

2.1實驗環境

遠程控制實驗,至少需要2臺計算機,一臺作為服務器,另一臺作為遠端客戶機。SSH需要分別在服務端和客戶端進行軟件的安裝及配置。如圖2所示,服務器使用RHEL6系統環境,IP地址設置為192.168.0.1,客戶端也使用RHEL6,IP地址設置為192.168.0.2,客戶端軟件使用openssh工具進行遠程登錄。

2.2服務端安裝與配置

2.2.1SSH服務安裝

(1)首先使用如下shell命令,檢測SSH服務軟件包是否安裝:

[root@oracle1 Server]# rpm–q sshd

(2)若未安裝,則使用rpm命令進行安裝。鍵入如下命令,查看系統盤中是否存在SSH服務的安裝包:

第2篇

關鍵詞:遠程控制 應用 機電設備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b)-0-01

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新的技術不斷的替代舊的技術,而機電設備技術也相應的提高很多。而且,我國現在的礦業集團針對大量的開采任務,都需要先進的機電設備,而現在機電設備種類有很多,功能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根據這些實際情況,就必須要具備監測和維護這兩項的系統,還要有實測功能。從而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來監測生產機電設備其具置、使用情況、運行狀態等。這樣完整的方案才能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遠程控制,同時也可以降低人員的投入。遠程控制技術的實施為技術人員及時發現和排除故障提高一定的數據支持,還為機電設備的調度提供決策依據。現在的工業生產基本都實現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的跟深層次的發展。因此,眾多的先進遠程控制技術都已慢慢的應用在礦山機電設備的管理中,通過對實際的考察,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該文闡述了礦山機電設備的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為同行提供一些借鑒。

1 簡述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

礦山機電:這個很大的概念性東西,它又細分了很多,在礦區中,各種機電設備都與他息息相關,比如說:各種運輸車輛、掘進機、起重設備、發電機等。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礦產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大,同時礦業企業不斷地增多,礦區也在不斷的擴大。我國大部分礦區的采礦作業條件都非常的艱苦惡劣,有些礦區根本不能讓人員長期的操作機械設備開采,尤其是煤礦的開采,各種各樣的不安全事件都會隨時發生,不僅會造成了人員傷亡,對國家的經濟也是有很大的影響。同時礦山設備種類多,而且運行的工作環境也很復雜,管理的難度也大,所以現在針對遠程控制的實現進行不斷的研究,使其不斷地向更高的技術層次發展。

2 遠程控制技術分類應用

(1)G I S 遠程控制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GIS控制技術,是對礦山地理信息系統的延續和發展,由最初始的圖像采集、環境地理信息采集,綜合評估與分析。在近幾年來的發展,礦山機電設備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具體有了定性、定量、定位的全面管理和控制。礦山機電設備管理和控制平臺是高度融合了多項技術的集成,隨著它的不斷深入研究,相應的技術被應用于實踐當中,相信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其工作原理是:在礦山各類機電設備上安裝的監控終端采集機電設備的使用情況、工作時間、位置、運行狀態等一些信息,并通過無線和有線等發送到地里平臺,通過該平臺對搜集數據的處理,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檢查對機械設備的監測與控制。

現在的GIS技術,在礦山機電設備管理這方面,其實基本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則需要更深入的發展。隨著科技不斷迅速發展,機電設備也隨之更新換代,GIS遠程控制技術的也會不斷的更新改進。

(2)物聯網遠程控制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我們所說的物聯網,實際上是通過信息傳感器對外界的事物進行定位、紅外線感應、激光掃描等,利用接入技術(按約定的協議,利用WSN、無線數據通信),把互聯網與任何物聯系起來的一種新的形式。從而實現了覆蓋性的對世界萬物信息控制和連接的作用,通過這個信息控制網絡,我們可以實現遠程指揮,降低人力勞動,提高工作效率,突出物聯網的實際操作意義。

組成:標識、感知一接入傳遞一處理、控制一應用、交互。進年來云計算的出現,推動了礦山機電的發展,促進礦山機電設備控制方式的不斷改善,設計物聯網被廣泛的應用,在電子信息、計算機應用、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有效的控制,建立了一種多學科交叉的技術,但是相對與成本投入來說還是較高。

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辦公局域網和工業生產局域網有效的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遠程控制的最終目的。我們可以在機電設備上安裝傳感設備,把有效地無線信號傳到互聯網上,在辦公室就可以隨時查看互聯網在機械設備上的數據,采用專家庫、知識庫、推理機等實時監測礦山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故障預測、診斷分析,對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預警分析、故障報告等工作,并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一般,礦山機電設備的工作環境都很惡略,所以如何在設備上安裝傳感器和射頻標簽等傳感設備,做到準確、高效、快速的采集信息,有效運用到控制技術中,一直是一個難點和重點問題。雖然無線通信接入技術發展較為成熟,但對于礦山開采的工作環境以及礦山開采的局限性,無線網絡技術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還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間,需要我們結合實際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從而做到最好。

(3)PLC遠程控制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可編程控制器代稱PLC:它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是工業環境下專門應用而設計的。

PLC控制技術的優點非常多且應用廣泛,比如:編程簡易,投資少,抗干擾能力強,可操作性強,結構靈活,操作簡單,具有可以在線進行修改、柔性好等特點,可以用在礦山上的各種數字控制領域,實現溫度控制、位置控制等,以便更好地開采而減少勞動力強度。

但是,PLC控制技術也有缺點,它只能實現對機電設備的控制,不能對它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的監測,也不能采集運行數據供工程技術人員分析和調動決策。它對控制要求比較高,但對機械設備管理方面有比較少的控制。準確來說,它是一種“半人工半自動”的控制技術,相對于以上兩種遠程控制技術,它顯得相形見絀。但在現在也有很多的應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先進的遠程控制技術應用于煤礦企業,并顯示了其獨有的工作成效,在煤礦企業使用機電設備的遠程控制技術,方便而又快捷安全,即進行遠程的實時監控與管理,也可保持工作的安全性。現在工業技術不斷地發展,而遠程控制技術也在不斷的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在以后的礦山企業安全管理系統中,還會被廣泛應用到各個礦山設備控制系統中,大范圍的應用遠程控制技術,減少了人員的投入,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在以后會不斷的為礦山企業制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為技術人員提供更多的有效地數據。

參考文獻

第3篇

遠程控制系統已經在網絡中得到普遍應用,通過其可以使得網絡功能更為完善,并可實現控制信息目的。對物聯網系統予以建設的過程中,安全機制是不可缺少的,同時要保證相關人員能夠形成牢固的網絡安全意識,尋找到切實可行的措施,如此方可保證物聯網通信系統保持穩定運行狀態,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同樣也要重視網絡安全。物聯網的概念分析和組成結構物聯網的含義。物聯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其功能更為多樣,并在大家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科技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之際,互聯網、運動通信這兩者間存在緊密的關聯性,由此來說,物聯網也必然和通信技術間保持相輔相成的關系。物聯網能夠對大量信息進行存儲,并可對相關的數據展開全面、深入的分析,完成歸納、總結之后就能夠保證物、人之間真正實現有效連接,可以這樣說,此項技術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物聯網的組成結構。對物聯網組成結構進行分析可知,傳感器、管理系統、技術平臺、網絡服務等均是不可缺少的,在這當中最為關鍵的是傳感器,將智能傳感器具有的輔助作用發揮出來可以使得動態信息數據順利轉變為計算機數據,這樣就可保證數字信息的識別順利完成。智能傳感器的運用可以實現數據信息讀取目的,并可保證網絡服務部門及時獲取相關信息,利用網絡通信技術就可使得信息順利傳遞至云數據服務器,如此一來,動態數據、相關設備就能夠緊密銜接起來。物聯網的特點。通過物聯網可以使得人與人的連接,物與物的連接更為便捷、快速,這樣就能夠實現世界一體目標。而且利用其可以保證信息傳播更為便捷,而且可以從用戶需求出發來對信息傳播的形態予以適當改變。對物聯網技術加以分析可知,其特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系統化感知,對RFID、傳感器等技術加以充分利用,可以保證信息資料的獲取更為便捷;二是傳輸較為穩定,對有線網絡、無線網絡、互聯網等予以結合,如此就可保證基礎網絡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數據信息傳輸自然就不會受到影響;三是智能化處理,云計算技術、模糊辨識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得數據分析、處理的效率大幅提高,進而保證物體管控真正做到智能化。物聯網對計算機通信的影響提高計算機通信速度。從我們國家的現狀來看,計算機網絡呈現出較快的發展趨勢,隨著覆蓋范圍、傳輸距離大幅增加后,WiFi通信、藍牙傳輸的實用性明顯降低,遠距離傳輸難以實現。通過互聯網可以使得每臺計算機順利獲取所需的數據信息,并可保證數據控制的效果明顯提升。當下的計算機網絡通信已經較為普遍,利用其可以使得數據傳輸、處理、篩選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數據統計也能夠高質量完成,計算機通信可以在短時間達成。減緩計算機網絡通信壓力。進入到信息時代后,計算機網絡在大家的工作、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這樣說,人們對互聯網技術的依賴程度大幅提高,而這也就導致寬帶容量面對的壓力持續增加,網絡延遲逐漸加大,帶來的影響是明顯的。將物聯網技術加以運用能夠保證計算機網絡通信、感知層真正結合起來,信息傳輸速率自然會得到提升,網絡通信壓力也明顯降低,如此就可確保網絡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擴大計算機通信的應用范圍。計算機網絡通信具有較強的服務功能,通過其可以保證人、物的相關數據順利傳輸。物聯網技術是在傳感器的輔助下實現人、物的交流,連接速度是較快的,而且傳播范圍能夠得到拓展?,F階段,傳感器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這就使得網聯網、感知設備能夠順利連接起來,萬物互聯目標也可切實達成?,F階段,物聯網信息技術呈現出較快的發展趨勢,將通信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切實整合起來能夠保證智能應用的效果更為理想,進而使得大家的生活更為便捷、舒適。

計算機網絡安全信息常見安全隱患

服務器攻擊。網絡終端系統都已經過獨立認證,管理人員擁有的權限也是不足的,這就使得計算機網絡無法保證是安全的,尤其是信息安全所受影響非常大。眾所周知,流媒體、Web服務器遭受破壞的幾率是較高的,病毒入侵較為常見,此外還會發生DOS攻擊,如果權限未能準確劃分的話,就難以做到及時處理,系統漏洞無法消除,數據丟失很難避免,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性也就難以保證。網站安全防護等級較低。國內不少的企業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提高了很多,防護體系也構建起來,然而安全防護的相關措施沒有做到位,這就使得信息安全遭受威脅,黑客攻擊等行為無法得到有效防范,數據信息也就會泄露。有些人員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顯得較為隨意,這樣就會導致網頁中毒,進而侵入到整個信息系統當中,如果情況較為嚴重的話,系統運行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企業在對軟件予以使用時沒有及時升級,這就使得軟件漏洞增加,數據信息安全就無法保證。當前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多為Windows系統,切實完成好升級安裝就可保證漏洞維護目的順利達成,信息系統自然就更為安全。然而相關人員對系統更新的重視程度是較低的,這就導致安全漏洞無法消除,病毒、黑客帶來的侵害難以避免,最終結果就是信息丟失。所以說,廣大用戶必須要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識,并要將系統升級做到位。人員操作不當。相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如果操作行為并不正確的話,那么網絡信息安全就難以得到保證。在計算機網絡中,用戶數據、信息的數量是龐大的,然而數據安全卻是存在很大問題的。用戶并未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識,或者對計算機網絡的熟悉程度較低的話,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生失誤的情況就難以避免,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的數據侵入計算機的概率大幅增加,對網絡信息安全產生的影響非常大。

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

物聯網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在現階段,物聯網技術已經得到普遍應用,其對大家的工作、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而要保證應用效果更為理想,必須要對安全加以重點關注。眾所周知,物聯網計算機網絡通信在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等方面是具有優勢的,對其加以充分利用可以使得大家的生活更為便捷,帶來的經濟、社會價值也是較高的。然而從計算機網絡通信的應用現狀來看,安全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一旦發生病毒感染,或是黑客入侵的話,通信安全就無法得到保證,此外,計算機網絡系統出現故障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說,在對物聯網技術予以實際運用時必須要選擇可行的措施來強化安全防護,當下較為常見的措施是數據加密技術、數據簽名技術,前者是要對相關數據予以加密處理,通過加密鑰匙、加密函數來轉化數據,使其變為沒有任何意義的密文,接收之后再進行解密處理,這樣就能夠實現信息恢復,此項技術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作用是明顯的;后者則是在對信息予以發送的過程中,發送者以數字串的形式對信息進行處理,如此可以保證信息更為真實。在對數字簽名加以運用時,簽名、驗證應該要結合起來。物聯網計算機網絡控制。在對物聯網計算機網絡進行控制的過程中,要將安全管理切實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物聯網計算機網絡也可保持更為穩定的運行狀態,如此一來,大家的工作、生活就會更為便捷。對物聯網計算機網絡進行分析可知,其組成部分包括終端應用層、網絡層,在這當中,網絡層指向的是接入層、核心層。從終端應用層來說,若想保證其作用真正發揮出來,通信網關必須要加以充分應用。若想使得物聯網計算機網絡更為安全,必須要保證控制系統真正構建起來,而且展開安全控制時應該要將以下原則落實到位,一是物聯網計算機、互聯網通信系統正式連接前應該要完成好二維碼識別操作,尤其是要保證隔離操作做到位;二是要將局域網控制系統切實建立起來,如此可以使得數據傳輸更加安全,而且機密性也可得到保證;三是對基礎設施建設予以加強,確保遠程控制系統能夠建立起來,進而確保安全防護能夠具有持續性,而且呈現出動態特征。四是要將智能監測系統具有的輔助作用展現出來,通過工作日志方式來對安全風險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詳細記錄,同時要保證風險評估報告順利生成。物聯網計算機網絡數據信息備份和限制隔離。若想保證物聯網計算機網絡能夠真正發揮出作用,必須要對智能化監測系統加以充分利用,完成好相關數據的收集、分析,并將其中存在的無效信息直接刪除,而有效信息則存儲于數據庫當中,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數據信息的產生量是較大的,因而要保證存儲空間滿足實際需要。物聯網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功能是較強的,能夠實現數據備份目的,這樣就可使得數據更加的完整,安全性也會有明顯提升,即使出現病毒入侵、操作失誤也可通過系統來達成修復目的,數據信息依然能夠還原,數據損壞、丟失之類的問題自然就可消除。在可控范圍當中,通過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就可將可能產生侵害的相關數據信息予以精準識別,同時對其進行隔離處理,確保計算機安全,如此一來,非法入侵、病毒感染等情況就能夠避免,系統遭受破壞的幾率就會明顯降低,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具有的安全性也就能夠明顯提高。若想保證安全防護目的切實達成,還要對現行的操作規范進行完善,相關人員所要承擔的職責也要加以明確,尤其是要對操作人員擁有的權限予以細化,身份驗證、管理權限應該要更為分明。

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設計

關鍵技術及技術原理。對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技術的接入模式主要包括四種,一是WAN,二是LAN,三是電話撥號,四是互聯網接入,簡單來說就是對TCP/IP協議加以利用實現服務器、計算機客戶端的連接,這樣就可保證實時反饋目的順利達成,信息傳輸、控制也可真正實現。此種技術遵循的原理是通過數據交互通道來保證不同計算機間能夠進行數據傳輸。在進行實際操作時,網絡工程師對控制端計算機當中已經安裝的遠程控制軟件予以操控,將相關指令發送至客戶端計算機,專業就可保證相應操作順利完成。主控網絡。在對物聯網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加以實際應用時,要將主控網絡、受控網絡、通信協議作為依據,各方也要展開緊密協作,如此方可使得數據信息傳輸的整體效率大幅提高,運行指令的發送更為準確,如此一來,客戶端計算機、接入設備就能夠真正得到遠程控制。對主控網絡具有的功能予以分析可知,主要包括集中結構、分散結構,前者的優勢是操作非常的簡便,然而安裝需要投入較大成本,耗費時間也是較長的,而且資源共享也是較為困難的;后者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是具有明顯優勢的,某個環節發生問題的話,網絡系統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計算機網絡發生癱瘓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因此說,對物聯網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技術予以實際應用時,集中控制結構無法實現的話,可選擇分散結構,如此就可使得安全性大幅提升。受控網絡。在展開遠程控制操作時,要將相關的硬件、軟件加以充分利用,如此可以保證遠程控制服務的效果更為理想。對受控網絡系統予以構建的過程中,計算機處于中心地位,而且數據集合也要切實做到位。對受控網絡進行設計時應該要對用戶信息安全加以重視,尋找到可行的措施加以保護,現行的安全規則必須執行到位,一旦發生安全問題的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修復,確保產生的影響得到嚴格控制。同時,在受控網絡實踐應用方面,必須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驟才能獲取相應的數據信息服務,并將數據信息內容通過網絡向主控端進行遠程傳輸。物聯網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更新,在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服務提供給各行各業,助其發展。企業在充分利用物聯網資源共享、傳輸速度便捷高效之時,還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給予充分的關注,高遠程控制技術的穩定性、安全性要時刻保持更新和發展,為物聯網技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作者:張永海

第4篇

關鍵詞:計算機通信技術;網絡遠程控制技術;應用

網絡遠程控制技術是在以往計算機通信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技術形式,本質是在網絡平臺上使用一臺計算機遠距離的控制另外一臺計算機。從目前應用上來看,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應有較多的存在形式,對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多個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先進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文章現就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

一、計算機通信技術原理

計算機通信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結合,能夠將信息資源以數字化的形式在計算機系統或者終端設備上進行通信,在信息通信方面具備可靠性、穩定性、實時性的特點。在進行無線信息傳輸的時候為能夠為能夠對一些傳輸信息渠道、數據質量等有著較高的要求,在一般情況下會使用三級緩沖機制的方式來避免外界信息對無線信道的干擾。

二、網絡遠程控制技術

(一)網絡遠程喚醒控制技術

在網絡需要對一臺特定遠程計算機實施網絡喚醒的時候可以借助計算機將符合標準的喚醒數據包進行發送。數據包中包含被喚醒計算機所帶網卡的物理地址,在被喚醒計算機處于關機狀態的時候,如果網卡中的控制芯片是由計算機電源專用線路進行供電,就可以實現對網絡數據包的有效控制。

(二)遠程關機技術

遠程關機技術是基于TCP、IP網絡協議中的C/S結構來對計算機進行服務器軟件的安裝,在具體安裝操作的時候要求控制方在端口為被控制方提供持續性的數據包。這種網絡系統在安裝操作的時候需要通過TCP或者IP網絡進行連接。在客戶端計算機系統關閉之后,用戶端發出命令調用系統參數,由此完成關機操作。

(三)遠程屏幕監控技術

遠程屏幕監控技術一般是通過TCP協議來借助控制端向被控制端口發送指令,被控制端在接收到指令之后對自己屏幕的信息進行截取。被控制端在接收到命令之后也可以對自己的屏幕進行自動截取,從而更好的將圖片信息發送給控制端,控制端后續將接收到的圖片展示出來。

三、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一)騰訊QQ

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常見應用是網絡通訊聊天。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擴展和進步下,計算機網絡開始滲透到人們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在不出屋的情況下就能夠借助網絡平臺來了解社會范圍內的熱點新聞,并借助網絡完成購物和人際交流。

很多交流聊天軟件都采用了窗口化的聊天方式,聊天交流平臺更加開放、自由,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適合的交流聊天對象和聊天形式,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實際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支持聊天過程中文件消息、圖片的傳送,且通過查看歷史信息人們能夠設置隨機聊天。QQ所具備的生日提醒更是能夠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二)MSN軟件

MSN是在互聯網中實時性發送信息的軟件,在這個軟件的作用下能夠幫助人們通過網絡實現更及時的文字交流。不僅如此,MSN還具備自主選擇聊天對象、聊天方式的設置。MSN系統聊天軟件在被開發的時候能夠通過新的加密機制對用戶登錄進行加密處理,通過設定組織名單來預防不良用戶的侵襲,增強了整個網絡系統的應用安全。

(三)工業機械化生產

在工業自動化深化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工廠在經營發展中開始引進先進的技術形式,并將檢測器、感應器、計算機機械設備進行重新組裝,之后形成彼此互相關聯的無線控制操作網絡,為工業的持續發展助力支持。

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很多個工廠都使用了局域無線網絡,在局域網絡的作用下會將機械設備之間的信號及時互通,由此不僅能夠消除有線電纜的限制性使用,而且還能夠減少外界對線纜的干擾,降低數據信息傳輸成本。不僅如此,工業化自動化生產中心計算機還能夠借助無線局域網分析、整理所收集上來的數據,從而為系統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數據支持,提升工業生產成效。

(四)企業自動化發展

現代企業各項經營業務活動的開展都需要依托計算機通信技術,特別是對于一家計算機網絡公司來講,該公司的所有工作內容都會使用到計算機通信系統、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在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沒有得到長遠發展的過去,企業主要依靠電話進行業務的溝通,由于信息交流過程的繁瑣和溝通速度的緩慢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誤解,最終影響了企業正常發展。

在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的支持下企業開始實施電話會議,也就是說通過基于計算機通信與網絡遠程控制技術的電話會議能夠將分散在多個地點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之后借助網絡通信設備實現互聯,由此達到彼此面對面的交流效果。

第5篇

關鍵詞:計算機 控制系統 研究 遠程 基于B/S模式

中圖分類號TP2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04-0000-00

網絡技術日益發展,其應用領域除信息及資源共享之外,還通過多媒體系統實現網絡遠程控制,極大的擴寬了人們的網絡應用范圍。在運用網絡的同時,多數網絡用戶因為地區差異原因而無法實現網絡資源共享,而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非但不受地區因素等差異,還能共享網絡上的多媒體設備。就這一研究體質,在網絡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1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概念

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端、服務端(server)、信息客戶端(client)以及多種網絡協議構成。根據計算機系統原理,服務器利用網絡注冊信息,實現用戶通過指令對計算機進行操作。在網絡控制系統中,客戶端會根據網絡控制信息,為用戶提供網絡硬軟件資源,并同時通過網絡客戶端反饋信息給用戶。在網絡上而言,計算機網絡分為七大層次,信息的控制傳輸主要是基于網絡傳輸層進行實現,在采用HTTP協議的基礎上,采用集中模式對網絡進行控制,這一結構系統效率較高,網絡傳輸速度快,協調性較好,從而實現硬軟件資源的管理。

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作用于計算機管理以及應用服務,遠程終端控制依賴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網絡監控設備以及遠程控制技術方面作用相對突出。計算機網絡與互聯網與日俱增,遠程控制技術改變了早期的網絡元件,將現代網絡技術運用上來,實現計算機系統控制技術的高速發展。

2遠程控制技術的研究

遠程控制技術的系統原理相對復雜,遠程控制技術是計算機網絡中數據之間的交換技術,它將以往的傳統數據技術轉換成了數據控制技術,讓計算機控制變成了可能。網絡遠程控制系統包括三大核心系統,位于互聯網接入口的檢測系統、近遠距離傳輸系統以及服務器端的程序指令系統。在考慮遠程控制系統的同時,應注意靈活使用多種程序語言,如基于Windows系統下的VB語言以及基于Unix系統下的Java語言,客戶端往往會對程序頭部進行加密,以防止程序源文件遭到破壞。

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領域相對來說較廣泛,國內外大多數的許多研究者應用較多。通過遠程控制技術,家庭住宅及企業等場所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行上網辦公。這一技術的出現,用戶可以輕松的共享網絡上的資源,對于許多一線城市來說,遠程控制系統有利于公司內部的協調發展,從而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于這一技術許多國家已經在廣泛運用,但是在國內這一技術還處于初期階段。

3遠程控制系統分析

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主要是以通信技術為基礎,擴寬人們思想領域的一項多媒體新型技術。從研究功能上來看,遠程控制系統包含了幾部分監控設備系統,正式因為這幾部系統的完美結合,才能共同完成對計算機的遠程控制。系統實時性是一個重要的控制指標,它決定了一臺機器是否能受控制。在計算機系統中來講,研究者以“響應時間”來描述系統的可靠性,相應時間一般以毫秒、秒、分鐘、小時為單位,通過相應時間來描述系統的實時性,響應時間較短則表明該臺機器的實時性較高。

另一方面,穩定性也是用來描述系統的穩定程度。一般來講,影響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比較多,其中延遲性以及傳輸錯誤較為突出,數據的傳輸通常不受外界的干擾。為了適應不同的遠程控制者,遠程控制系統通過幾次升級,新版的遠程控制系統界面簡單明了,通熟易懂,為了用戶更好的使用而設計。同時,通過改版后的控制系統能夠支持不同用戶的設計需求,如一些用戶的對界面設計要求較高,可以通過設置系統的兼容性來支持用戶系統。

4遠程控制系統的研究方案及策略

遠程控制技術作為一種工業標準,它適合于傳輸速率為100kb/s―20000kb/s之間的網絡傳輸。采用網絡遠程控制系統的核心問題是怎樣根據用戶的需要而開發出網絡程序。在前面所講,TCP/IP協議是實現異種網絡之間的協議傳輸,它也是最基本的網絡傳輸協議。網絡遠程控制系統主要以C/S模式(client/server模式)為應用系統,通過多臺client(客戶端)的完美結合。這種C/S模式結構一般是基于TCP/IP協議的傳輸層進行控制,它具有傳輸效率高及網絡信號穩定及強大功能。在應用研究方面,還有一種模式就是B/S模式,它和C/S模式完全不同,后者主要以系統維護為核心,保證了數據的傳輸速率高。

控制數據的傳輸協議對系統針對性較強,C/S模式是一種數據量較小,數據冗余低的技術。正是因為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網絡的遠程控制系統在網絡方面實現了平臺的開放性,更好的利用JAVA技術進行開發,以實現網絡之間的對象通信。系統實現的主要研究策略就是系統的實時性研究,只要保證了網絡的傳輸速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數據的實時性傳輸將很快實現。

總之,相對于傳統的網絡控制技術,基于遠程控制的網絡系統則較為靈活,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的使用。未來的網絡遠程控制技術則會更加完善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從而促進網絡化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建凱.計算機網絡遠程監控系統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3,02:89-90.

[2]劉鑫.計算機網絡遠程監控系統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1:20.

[3]馬強.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1):3.

[4]許葵元.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的應用研究[J].現代工業和信息化,2015(24):110-111.

[5]單繼周,馬紅.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實踐[J].信息系統工程,2015(11):52.

[6]張紅梅.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4):49-50.

第6篇

關鍵詞:網絡技術,遠程控制,過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23-5243-03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的取得長足進步,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了對現場采集控制技術與網絡通信管理技術的有效集成,成為一大研究熱點課題。

遠程控制,具體指的是管理人員借助計算機及網絡,采取異地撥號或雙方聯網等方式,建立起與待控制的計算機之間的聯系,在自己的計算機中顯示出被控計算機桌面,這樣便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中針對異地計算機進行配置、安裝軟件以及修改程序等相關操作。從目前來看,傳統的遠程控制系統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具有一定的用戶群體。但是,這些遠程控制系統由于其功能的單一性,已經無法很好的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了。因此,就有必要將傳統的遠程控制系統進行深度整合,建立起一套相對而言較為完整,而且維護也更為方便的遠程控制系統?;诰W絡的遠程控制技術選用WEB充當通信平臺及依托于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結構,對于客戶而言,借助瀏覽器便可以實現對現場情況的瀏覽,在服務器端完成開發及維護工作;此外,文字及圖像傳遞有動態、靜態以及交互等多種方式。本次設計的遠程監控系統的上位機監控部分是選擇的北京亞控組態網的網絡版本,該版本的組態王具備編程方便,界面友好的特性,最為重要的是它還能夠支持許多常見的硬件設備,兼容性非常良好。上位監控機同時也充當了Web服務器,能夠提供一定的遠程監控功能。

1 遠程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的關鍵技術

1.1 Web技術

數據層是整個系統的基礎,它包含了業務數據庫、文件數據庫以及映射規則庫,業務數據庫中存儲了各種業務需要的數據,文件數據庫存儲了各種服務請求的生成文件,而映射規則庫,則主要存儲了系統的基本映射規則。

應用邏輯層主要是起到一個銜接的作用,即將視圖層中用戶的服務需求進行處理,然后在數據層之中,存儲或者調去相關的數據文件,并且幫助用戶實現數據的查詢、處理、管理等功能。

視圖層則是直接與用戶接觸的一層,其主要包括業務的請求以及展現兩個方面。

1.2 直接控制與監督控制技術

直接控制技術是一種木偶式的控制技術,實際上是由遠端控制者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控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發送控制指令函數來完成具體的某一項或者多項操作。這種控制方式對于控制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更多地了解被控制設備的底層指令或者編程語言。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控制技術即監督控制技術。這種控制技術最初是用于研究空間探險機器人的,在傳統的雙向反饋遙控系統之中,存在主從兩個控制系統,若主從兩端存在明顯的通訊時延,在直接采用走一走,等一等的方式,確保控制額穩定性。但是,這就導致了任務完成的難度的加大。在這個基礎上,就提出了監督控制,這是一種將遠程控制者置于控制閉環之外的控制方法,能夠盡量的減小傳輸時延對于系統操作的影響。遠程控制者只需要發送目標任務或者一小部分與目標有關的任務,具體的目標執行方案的選擇有任務執行者自己選擇。文章選擇的控制技術即屬于該種,它能夠在確保運行效率的基礎上,同時保障任務執行的準確度。

2 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設計方案

2.1軟件方案

本文所介紹的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的下位數據采集器是依托于PC的ADAM5510型號可編程控制器,其優勢主要體現為結構性強,其處理單元智能化程度較高,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設定數字I/O及通信參數。借助ADAM5510數據采集控制器可以確保數據在本系統和上位監控計算機之間的有效交換。上位監控計算機和互聯網之間借助局域網實現連接,可以實現遠程監控。

系統組態網與ADAM5510數據采集控制器之間以北京亞控公司所提出的ModbusRTU通信協議庫為標準開展通信;對于用戶而言,在進行程序編寫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對ADAM5510數據采集控制器中的系列庫所提供的函數進行調取。

該系統本地上位監控計算機和ADAM5510數據采集控制器之間進行通信主要有兩種連線方式,一種是借助RS232直連線2-2,3-3,5-5實現ADAM5510數據采集控制器編程口與計算機RS232串口之間的連線;另外一種就是ADAM5510數據采集控制器的COM1或COM2與計算機RS232串口連接,具體有借助RS232對調線2-3、3-2、5-5實現COM1口與計算機RS232串口的有效連接;借助信號轉換模塊RS485/232實現COM2與計算機RS232串口的連接。

2.3系統界面方案

基于人機操作交互友好性以及用戶客觀感受的考慮,系統界面的方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構建的系統界面分為顯示區域、下部控制面板以及有房控制面板三個部分,詳情如圖3所示。

中間是顯示區域,可以顯示多種方案的視頻或者數據來源。右方控制面板可以進行控制請求、同意控制、系統設置、圖像與聲音預覽等操作。下方的控制面板則可以進行不同通道的選擇,便于實現多個被控制對象的切換。

3 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的實現

3.1 圖形組態

圖形組態的主要作用在于生成控制系統的工藝流程圖以及工藝工況圖,該圖形系統能夠為操作人員對現場的具體控制進行監視,同時也是控制現場運行的重要人機對話窗口。除了常規的工藝流程圖以及工況狀態的顯示之外,在圖形組態之中,還需要注意如下兩點:其一是對于不同的控制系統,遠程控制中心要能夠自由選擇,并且能夠接入不同的被控制主體以查看任務的執行是否正確;其二是,圖形組態之中不能加入控件,在動態組態之中,當使用事件命令雨燕程素質是,應該選用條件“存在時”運行,而不能夠使用條件“發生時”運行,從而避免造成網絡數據錯誤,最終產生數據丟失或者無法執行的問題。

3.2 數據庫設計及實現

數據庫是組態王最為核心的部分,同時也是本文構建的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功能實現的關鍵所在。在數據庫的設計方面,選用PowerDesigne軟件開發工具,該軟件開發工具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分析及設計的靈活性,這樣在數據庫的創建方面可以采用結構化方法實現,其符號表示更加直觀,大大降低了創建數據庫的難度系數,確保項目組中更加規范的進行交流和通訊,除此之外,向非技術人員進行數據庫及相關應用的展示、各種關系數據庫的設計及應用也相應變得更加簡單。在本方案中,選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是建立在結構化查詢語言基礎之上的多線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通過對各個設備進行編碼,可以建立起遠程控制中心和相應被控制對象的數據表之間的聯系。

3.3 Web的

組態王Web完全是基于網絡技術,能夠支持兩種模式,即C/S模式以及B/S模式。本次設計的方案采用的是后者,組態王的Web功能實際上也是采用的B/S架構下的相關技術,使得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基于互聯網或者局域網實現遠程監控,并且可以實施查看被監控對象的畫面、相關數據。用于Web的遠程控制中心計算機,必須要安裝并且綁定TCP/IP協議,而且計算機名稱不能使用中文,然后安裝有組態王軟件。再然后是對網絡進行配置,選擇連網模式,并且完成相應控制站的連網設置。

完成系統監控組態工作以及WEB工作之后,便能夠借助IE瀏覽器瀏覽畫面以及進行數據操作了。輸入WEB地址是進行瀏覽操作的第一個步驟,例如,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按照以下格式輸入地址:

http://站點機器名(或IP地址):組態王WEB定義端口號

對于已經和該計算機建立起網絡連接的站點來說,在系統處于運行狀態的情況下,均可以對IE瀏覽器進行瀏覽,并且畫面清晰逼真;鍋爐的液位以及溫度等相關參數也與實際的組態王系統無異;然而數據的更新不夠及時。

借助IE瀏覽器一方面可以對鍋爐液位狀態進行實時觀察,另一方面,為確保實現最佳的控制效果,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PID參數進行調整。

4 結束語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的取得長足進步,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了對現場采集控制技術與網絡通信管理技術的有效集成,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系統逐漸引起學界的關注。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積極開展構建起現場控制設備與互聯網之間連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為信息領域與控制領域的有效融合創造了便利條件,受計算機信息技術、控制技術、網絡及通信技術的影響,依托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控制將成為今后控制領域的重點課題。

參考文獻:

[1] 張玲,祁亞輝,董昌灝.Internet和ZigBee在機器人遠程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8).

[2] 周海燕.基于Internet的機械臂網絡遠程控制系統拓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3] Markos p. Anastasopoulos,Dionysia K. Petraki,Rajgopal Kannan, et al.TCP Throughput Adaptation in WiMax Networks Using Replicator Dynam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2010.

[4] 胡凱偉.基于嵌入式LINUX的步進電機遠程控制系統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0.

[5] YAN B,HUANG G W.Application of RFID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n monitoring and anti-counterfeiting for products. 2008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

第7篇

【關鍵詞】遠程控制;信息處理技術;自動控制

1.遠程控制技術

1.1遠程控制技術的概述

遠程控制技術主要應用于異地操作,它只要求操作人員與作計算機撥號成功即可。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就能對異地計算機進行有效控制,操作人員的桌面上會顯示被控制計算機的桌面。操作人員可以在被控制的計算機上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軟件的安裝等。這種方式的實現主要依賴于遠程控制的軟件。遠程控制的軟件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分別是客戶端程序和服務端程序,通常在使用前需要將客戶端程序安裝在控制計算機上,將服務端程序安裝到被控制的計算機上。

1.2機電遠程控制有機結合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 機電控制技術將做出相應的變革。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一種通訊技術, 能夠快速傳遞信息,為機電控制技術的應用及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因此,機電控制技術也將更傾向于計算機遠程技術。與此同時,根據功能的不同,機電控制技術對遠程控制技術運用可分為三類,即保持型、完成型和人機交互型。

1.2.1保持型

結合實際需求,設備可以自行完成指定的命令,通過監控設施對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況進行有效監控,如有需要才會對設備運行進行干預。這種模式即使在無人的狀態下也能進行操作。因此,在無人的地區一般都會采用該種模式。

1.2.2完成型

完成型指的是遠程監控系統只有在完成相應的任務之后,再報告給遠程監控系統。而事前不對其操作運行,進行監控。

1.2.3人機交互型

人機交互型是指在完成具體的工作之際,系統能夠隨時進行連接,進行人機交流。

2.信息處理技術

信息處理技術指的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計算機運行速度極高,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量信息的處理,并且能達到很高的精確度?,F今社會,大多數企業的控制系統由于受到資金的限制,一般都會重復使用一定年限之后才會更換相關的信息處理系統。這種現象極其普遍,這就要求系統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必須達到較高水平。其實信息處理系統的組成并不復雜,軟件和硬件這兩個系統便可以組成一個簡單的信息處理系統。其中軟件系統包括了信息處理、信息接收和打印信息這三個方面的軟件。在功能方面,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分工明確。因此,這也為信息處理系統的維護和開發提供了便利之處。

2.1信息系統技術

人類通過信息系統這個工具來完成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信息系統技術指的是以計算機為中心,以數據庫和通信網絡技術為依托,從而實現對信息處理的技術。

2.2數據庫技術

如今是一個信息滿天飛的社會,信息確實很容易得到,但是由于許多信息是混亂的、無序的,因此在查找和使用時會遇到一些阻礙。我們只有通過對信息進行處理,讓其變得有序,才能大大降低查找難度和縮短查找時間,提高效率。將信息進行有序整理是數據庫技術的核心內容,它能實現信息的有序存儲和有效利用。

2.3檢索技術

信息檢索指的是信息根據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并根據信息用戶的需要,找出有關的信息的過程和技術。

2.3.6聚類檢索

聚類檢索指的是將沒有分類的事物,在不知道如何進行分類的情況下,根據事物本身存在的不同屬性,將屬性相似的信息分到同一類下面,而將不具有相似屬性的事物劃分到另一類中。

3.自動控制技術

21世紀自動控制技術發展迅速,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定義來說,自動控制技術是控制論的技術實現應用。該種技術是通過自動控制系統來完成某種控制任務,從而確保某個過程能夠按照原本設定的方式順利進行,或達到某種預先想要的結果。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講的是從開始階段的發生到最終形成一個控制理論的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就是指這樣的反饋控制系統,由一個控制器和一個控制對象組成,再把這個控制對象的輸出信號取回來,測量之后跟所要求的信號進行比較。根據這誤差來反饋給控制器,這就是機器內部的工作,也是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讓控制器完成整個控制作用,使得誤差消除。控制對象的輸出量一般來說,都是一個物理量,比如說要控制一個機器的轉速,就是要將速度測量出來之后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

結束語

近幾年來機電設備不斷地被優化,在生產和銷售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并且它的作業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除了本文上述提及的三種技術外,還有許多機電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如數控機床技術、分布式控制系統、智能化控制技術等,它們各自都有著自身的優勢。機電控制技術的發展前景極其廣闊,在日常生活、生產、工作中除了方便操作之余,還能有效地提高安全性。因此,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機電控制技術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遠程控制;計費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2-0000-01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遠程控制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在網絡的自動化管理、計算機教學等幾個方面,遠程控制技術已經得到了相當充分的應用。同時,在對公共機房實施自動化計費與管理、計算機遠程輔導等方面的應用,為管理和教學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一、計算機遠程控制的應用分析

(一)機房計費管理系統

如今,無論是在中小學或是大學,公用的計算機房已經相當普遍,而對于計算機房的管理卻存在著一些問題。而建立一套自動化的管理系統是一個很不錯的解決辦法。而這套管理系統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用戶管理、資源管理。利用系統保護卡以及對用戶權限的限制,可以有效的避免用戶破環計算機的系統軟件資源,為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提供有效的保障。與此同時,在資源管理系統的配合下,通過計算機遠程控制技術以及數據庫來設計軟件,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并且維護起來十分方便,能很好的發揮此系統軟件的作用。

(二)計費系統的功能與設計

計費系統實在網絡的C/S結構的基礎上,以數據庫為核心,集中管理用戶的用戶名、密碼、余額等信息的應用軟件。設計該系統應具備:用戶名、密碼的驗證;數據庫管理、維護;實時計費;安全保障等幾個主要功能。同時,在設計計費管理系統時應分為客戶機、數據庫服務器、管理機三層。在運行過程中,應先建立起客戶機與管理機之間的通訊聯系,再根據數據庫的信息由管理機來驗證用戶登錄名與密碼是否合法,并且在客戶機開始運行后,開始對客戶機進行實時計費。通常情況下管理者在管理機上進行對數據庫的維護,并按實際需求對設計方案進行設計。

(三)計費系統的主要技術

要實現計費系統的運行,需要在遠程通信控制技術的技術上的基礎上,利用安裝在客戶機上的遠程控制客戶端程序以及管理機上的服務端程序,來對計費系統實施啟動、保護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Windows啟動完成之前開始運行計費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用戶名以及密碼的驗證工作。對注冊表進行修改便能完成這項工作。注冊表的修改可以通過調用API函數在VC編程中完成。這樣一來,用戶想要啟動計算機就必須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若出現錯誤,程序將會自動關閉操作系統。

在啟動計費軟件后的每3到5分鐘的間隔時間內,軟件要與管理計算機進行通信,進行實時計費。在開放機房的這段時間,管理計算機與臨時數據庫先進行數據的交換,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保護數據庫的安全,在經過必要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的檢測過后,再將安全的臨時數據定時存入總數據庫,并且在總數據庫每次數據修改過后,都需要由管理計算機對修改情況進行備份。

同時,為了加強對計算機程序的保護,防止一些用戶破壞計費系統,可采用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可以通過修改計費軟件注冊程序,以及將計費應用程序在任務管理器中進行隱藏處理,使其不顯示,當使用者需要使用或觀察計費程序的進程時,必須利用一定的工具軟件才能實現。

RegisterServiceProcessGetCurrentProcessId,1//注冊當前進程為系統服務

RegisterServiceProcessGetCurrentProcessId,0//取消當前進程為系統服務

第二,采用一套“互鎖”機制對計費程序的進程進行實時保護。簡而言之,就是將計費程序的進程配合其他一些守護進程共同使用。具體做法是通過使用計費程序進程與其他守護進程見的實時通信技術,利用其相互間的通信數據來判斷各個進程彼此間是否存在,若其中一項進程被破壞或是卸載,則能在第一時間立刻被其他程序檢測到,同時對被破壞的進程進行恢復以及加載。

就目前而言,Windows中普遍采用的實現進程間通信的方法有兩種。第一是使用使用SendMessage、PostMessage函數,而這一種方法在實時性方面的能力比較弱。第二是使用共享的DLL,這種方法也存在缺陷,就是它不適用于WindowsNT操作系統。因此,目前使用比較常見的實現進程間的實時通信的方法為內存映射法。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創建文件映射對象,這里我們采用CreateFileMapping函數。同時,設置(HANDLE)0xFFFFFFFF作為函數CreateFileMapping中hFile的參數。接下來,利用MapViewOfFile獲得起始地址,并將地址存于LPLONGMyMapView1變量之中。最后將之前進程所創建的內存空間結合OpenFileMapping函數用其他進程打開。參照之前操作,講地址存于LPLONGMyMapView2變量當中。如此以來,就能實現進程間的實時通信。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遠程控制 因特網 控制系統

中圖分類號: TP39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7-0000-00

1990年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因特網與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互聯網與人類的生活、工作的結合日益緊密。重要的是,計算機網絡遠程制約技術得到應用,作為業界公認的實用技術,計算機網絡遠程制約和管理得到更多用戶的重視,并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比如,一些學校、企業,還有銀行等單位的安防系統都用到了計算機網絡的監控系統,其間通過系統軟件對監控數據的接收、掌控,使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了解現場狀況、設備運轉情況和環境狀態,節省了管理人員的人力開支,同時也降低了設備對人員的依賴,這些便利都得益于遠程監控系統的多種技術,如數據通信、互聯網技術、數據庫等。

1 計算機網絡遠程制系統的相關概述

1.1定義

具體是指通過某臺指定的遠距離終端計算機依賴于網絡,去制約及監視另一臺或多臺終端設備(如計算機、自動化設備等)的技術,其主要應用于遠程監控、遠程技術支持等。

1.2 遠程制約的關鍵技術

(1)Sockets技術。Sockets技術是基于VC++的語言編程來完成遠程制約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通的,并且支持TCP/IP協議,有時候又稱為套接字技術。(2)Magic Packet技術。運用Magic Packet技術,即使客戶端的計算機出于關機狀態,Magic Packet也可以通過其標準的喚醒數據包來啟動任一指定MAC地址的遠程終端,開啟電源并啟動電腦。Magic Packet技術又稱作網絡喚醒技術。(3) Activex技術。Activex技術包括Activex 控件、文檔、腳本描述、服務器框架及Java虛擬機等五大部分,其主要依托于組件或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該技術是微軟早期創建的遠程制約技術之一,被應用于常見的服務器及客戶終端機中。(4)web技術。Web技術起源于日內瓦某個粒子實驗室,其主要基于超文本技術,包括HTTP(應用層協議-超文本傳送協議)及HTML(表示層句法-超文本標記性語言)兩大技術標準。

2 遠程監控系統的構成

2.1 制約室的監控組成

機房內設備就包括有遠程監控主機,視頻顯示器,視頻服務器,還有相應的無線發射裝置。監控主機是一臺服務器,安裝相應的服務器軟件,負責對整個監控系統的掌控,對所有監控工作站的用戶實現授權管理。無線發射裝置的作用是,通過對系統進行一個自動設定,把監控設備得到的某個監控數據,由計算機網絡,通過無線發射裝置,發送到附近若干個具有相應權限的管理員的手持終端上,這種手持終端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或者其他定制移動終端。

2.2 室外監控組成

室外的監控設備包括有視頻監控攝像頭、相應傳感器、警報器,監控攝像頭安置在相應設備室,可以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監測,視頻圖像內容經過視頻解碼器,由計算機網絡傳輸到制約服務器,傳感器是用來對系統動力還有熱源的感應,包括監控UPS、空調、配電器等設備的工作情況和相應的數據。

3遠程制約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網絡遠程制約技術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廣泛,如遠程的辦公、遠程教育、遠程監控等多個方面.

3.1遠程維護

對于計算機維護或者是網絡系統整修一般都是需要相關管理人員或者工程師親臨現場,但是使用遠程控制后,以前需要工作人員親臨現場進行的管理、維護、安裝、配置都可在網絡上解決,這樣,即減少了用戶的損失,又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一舉兩得。

3.2遠程教育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也隨之發展,不僅僅是教育資源、教育環境和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教育方式也著科技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從最初多媒體的應用到目前較為先進的遠程教育,都體現了教育領域的進步。遠程教育使得學生受教育的機會增多,學生雖然無法見到老師,但是卻可以得到老師手把手的輔導和講授,學習方式的新奇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能夠輕松地看到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解題思路。

3.3遠程辦公

利用這種技術,隨時隨地辦公,辦公自動化均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因此,用戶便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方便地接入辦公室的計算機,那么,其共享資源、訪問文件、計算機硬盤中的各種信息和數據或者應用程序就可以共享和通用。目前,在很多西方的發達國家,此種技術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因為遠程辦公不僅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興趣,還可以加強各個內部工作人員的溝通與了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項技術對于現代都市的交通壓力和環境污染都有一定的建設性意義。不過,目前國內使用這項技術的企業很少,僅僅限于少量大型企業,因此,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和前景。

3.4遠程控制

在大型指揮中心或智能會議室控制控所有設備,也可以控制道路上的攝像機,也可以控制大屏幕,窗簾,電視,DVD,投影機,電視機,燈光。

在個人應用上,如別墅的控制,可以控制家里的燈,窗簾,可以控制家里的攝像頭,還可以通過3G看見家里的燈開了沒有,有沒有人。

4 總結與展望

遠程控制技術極大方便了網絡的維護和控制,也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在教育、企業、金融等各個領域中,現代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互聯網與人類的生活、工作的結合日益緊密。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人力物力資源,比如將它應用于設備管理上,便能夠做到精確的、有效的警報,它的高效率、高智能是人所不及的。

但是,也應該意識到,在國內,這一技術的發展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并沒有廣泛地應用于生活,并且,這項技術的建設也并非是一勞永逸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的遠程控制還需要有更全面的構想。

參考文獻

[1]王達.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6.

[2]盧昱,王宇.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控制技術.科學出版社,2005.6.

[3]夏靖波,杜華樺.網絡工程設計與實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5.

第10篇

關鍵詞:工業自動化控制;遠程控制;物聯網技術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2010301

工業自動化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廣泛地推廣和應用,在工業自動化生產實踐中,它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體現。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工業自動化的技術也在不斷地改革,遠程控制和物聯網技術作為工業自動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工業生產應用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給工業自動化企業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工業自動化控制中遠程控制的應用

(1)遠程控制的原則。需要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①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員的需要。企業的生產管理是需要管理人員、決策人員、操作人員的密切配合的。所以在工業自動化中應用遠程控制系統就必須要滿足管理人員的綜合要求、決策人員的遠觀要求和操作人員具體作業時的要求。②安全第一。安全問題是各個行業生產中最關心的問題,工業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中的實行過程中,生產實時數據的采集要同時滿足指標和生產控制系統的安全進行。③生產現場的監控畫面和生產實時信息畫面一致。生產實時信息系統的畫面必須和生產現場的監控畫面是一致的,這樣才能確保遠程控制的有效性,管理人員可以對監控畫面的實時控制和監督,掌握生產現場的實施情況。這就要求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上應用時必須使生產現場的畫面和辦公室的監測換面一致。④真正達到實用化。工業自動化遠程控制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實時顯示、檢測、存儲被測數據和計量、打印報表等方面。也就是在工業自動化的生產過程中應用遠程控制技術必須要有效的實現遠程控制的價值,給企業的生產帶來效益。

(2)實際應用。①遠程控制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設備的集中控制。工業自動化系統中,遠程控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設備的集中控制。通過對自動化設備進行實時監督,能及時發現并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計算機反映的分析結果對生產現場的自動化設備的工作狀態作出判斷,有效的保證工業自動化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②遠程控制對工業自動化的系統的調控。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中能有效實現自動化系統的集合,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總體的操作管理,真正做到無人監督生產過程,而且遠程控制反饋的信息比較清晰、比較真實,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員分析信息得到結果的準確性,有效保證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安全性。③遠程控制對工業生產過程的監控。工業自動化的生產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在實際的控制中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只要有一點的不留心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必須通過一體化的管理實現對每個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以保證每個生產環節都能正常運行。遠程控制能有效實現工業自動化生產過程的一體化控制與管理,也能夠實現對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監控,保證工業自動化的正常運行。

(3)應用效益。①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創造的效益。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的應用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及時排除自動化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降低成本投入,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②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產生的經濟效益。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應用遠程控制技術能夠有效地加強自動化系統的功能,提高工業生產過程的生產效率,降低投入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經濟效益。③遠程控制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產生的社會效益。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的發展,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的核心要求就是信息化和自動化。遠程控制系統提高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安全,積極推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調度指揮。同時還促進了企業管理的信息化,使原本復雜的自動化生產的控制程序變成一體化的簡單控制系統,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都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梢哉f,遠程控制給工業的自動化生產創造了很大的社會效益。

2 工業自動化控制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1)關鍵技術。①識別技術。在物聯網技術的物與物的交換過程中,每一個行交換的物都應有自己特定且唯一識別的代碼,該代碼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也有可能是臨時設定的。然而,由于物聯網的構成相對較復雜,這樣一來,就需要在原本物體上安裝能夠識別其內部構成因素的代碼的設備。②架構技術。架構技術的產生是基于識別技術的需求的,物聯網的架構技術就是在異構信息系統中,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間存在互為可操作性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在物聯網技術中可以利用很多方法達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間建立共享模式,從而實現資源、信息、數據的共享。但是實現這種共享的前提是要在非語言環境下,服務者和需求者的操作空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需要借助物聯網的架構技術,確保物與物交換過程中操作環境的可伸縮性、可擴展性、模塊化。③數據和信息處理技術。工業自動化的應用范圍很廣,無論是在生產過程中,還是在銷售過程中都有涉及。在這些過程中需要物聯網的數據和信息處理技術手機工業信息和數據,然后通過互聯網對數據進行分析輸出分化等。物聯網的數據和信息處理技術的運用過程中需要遵循語義的可操作性,應用這種數據與信息,能夠采用標準技術處理數據與信息。

(2)實際應用。①安全生產領域。物聯網技術在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工業領域的主要規范,也是各個領域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技術。在工業自動化的生產過程中,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實行生產的工人、環境、機器等進行監控,檢測并診斷潛在隱患和人員的定位跟蹤,這樣有利于管理者及時掌握和消除安全隱患,減少工業自動化生產中的人身安全和經濟損失。②生產制造領域。目前,物聯網已經被各個領域中的行業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工業的生產制造領域中,物聯網技術是最重要的技術,工業生產中的每個環節都有它的“影子”。比如說,在生產設備上安裝物聯網技術,利用數據和信息處理技術收集數據、通過物聯網的識別技術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消耗情況和產品質量。在工業自動化的生產制造過程中使用物聯網技術,能完成機械生產、工業生產的自動化管理,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能力的同時,為企業節約更多的資金投入。③產品信息化領域。為了滿足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信息化。物聯網技術能夠遠程控制還能實時進行監測,所以物聯網技術在產品信息化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在產品信息化中運用物聯網技術,能夠提高生產和管理的智能化。在實現工業生產信息化管理的同時,也能很好的實現產品信息化。④環境保護領域。環境保護中可利用工業自動化,建立環境污染自動監測系統,進而實現在線監測及其控制,利于保護環境。

3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探討可以看出遠程控制和物聯網技術在工業自動化控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了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高效率、高質量、低投入、可持續發展,在工業的各個領域積極采用遠程控制和物聯網技術,能夠使我國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提高。遠程控制和物聯網技術在工業自動化的綜合使用會給企業及社會創造很大的利益,同時兩者的結合也是工業生產走上了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更有效地保證了工業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商萍君.物聯網技術在制冷空調行業中的應用[J].制冷與空調,2013,(3):226230.

第11篇

就電力系統來說,怎樣確保電力設備的穩定與安全是首要的工作內容。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好電力系統的監控工作,完善保護與維護措施,提高對電力系統遠動控制的效果。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電能的生產與運輸都需要穩定的電力系統支持,所以要運用好遠動控制技術,進而發揮其正面作用。本文對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遠動控制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遠程控制技術 電力系統 自動化 應用分析

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運用遠動控制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調度的自動化,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智能化與交互性。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電力系統也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通過自身技術與結構的不斷升級,滿足了電站對自動化程度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要認識到遠動控制技術的重要性,促進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快速發展。

1 遠動控制技術

1.1 遠動控制技術的概念

對于遠動控制技術來說,就是借助通信技術來做好監視與控制遠處的相關設備。所以也就是說,遠動控制技術具有遠程控制、測量以及調節等功能。通過遠動通道在設備的兩端中進行監視與控制,以此來實現全面的控制。在電網系統中所運用的一種管理控制技術,其中也就包含可測量、遠程狀態以及遠程控制等。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遠動控制技術已經成為了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重要技術之一。

1.2 遠動控制技術原理分析

在電力系統中運用遠動控制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與可靠發展,所以也可以說,遠程控制技術已經成為了信息傳播的途徑之一,是保證變電場與調度之間高效合作的橋梁。其主要是被運用到了集中監視與集中控制上。就集中監視來說,就是借助數據采集站中的數據以及實際的運行狀態等按照一定的途徑來傳輸到調度中心中去,以此來為后期的決策等工作提供出依據。對于集中控制來說,就是在人機共同作用的影響下來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有效控制。且在集中控制中主要包含了遙控與搖調控制技術。

2 遠動控制系統的功能

2.1 診斷與維護

在遠動控制技術中,控制工具可以對系統中的設備以及通道等不同的環節實現高效的控制與監視功能。其中對于規約調試工具來說,可以實現對主機數據傳遞與掃描過程中的數據處理正確性通過數據恢復以及刪除。在規約調試工農根據中常常是借助數據監視工具來進行現場采集等。在遠動控制工具中,報文監視工具可以對不同運行通道進行收發信息,同時結合實際需要來進行存儲與分析。通過分析數據來做出相應的決策。

2.2 系統管理與監視

遠動控制系統可以對電力系統中的不同工作系統進行全面的監管,且借助監視與管理可以讓用戶對電力系統中的不同環節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與了解,從而提高控制的靈活性,解決好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2.3 多種網絡拓撲

在遠動控制系統中也可以結合實際的需求來將網段進行有效的劃分,以此來在不同的網段上設計出相應的網絡節點,從而真正將網絡節點與遠動系統結合在一起。在網絡節點中低速線路接近系統在受到服務器建的傳輸數據限制。遠動控制技術可以實現不同通訊方式與機制。

3 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運用遠動控制技術

3.1 信道編譯技術

在信道編碼技術中有信道編碼與譯碼信息傳輸協議等。通過信道編碼技術可以提高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對抗外界干擾的能力,以此來實現對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有效的編碼處理。在數據信息中信道編碼的方式相對較多,其中最為正確的就是線性分組碼來對數據信息進行信道編碼。在線性分組碼中最具有自身優勢與特點的就是循環碼。

3.2 數據采集技術

在遠動控制技術中,數據采集技術進行遙控編碼就是借助交流采樣技術來實現自動化遙測信息的采集,以此來掌握到所需要的遙測信息。在數據采集技術中通過在CP中掌握電流電壓中的相關信息,可以將這些信息在電線桿上的傳感器中傳播出來,借助過濾波中的放大環節來將無用的波段進行相應的處理。在處理后還要及時將電壓與電流信息傳輸到取樣保持環節中,采集與信號源一致的信號。借助轉換器的有效轉換來得到相應的數據信號。通過將數字信號進行高級處理可以得到最終所需要的數據信息。

3.3 通信傳輸技術

遠動控制技術在電氣自動化的運用中主要是借助調控技術與調解技術來進行的。電力自動化系統依靠自身所具備的電力通信網絡資源與方式等來構建出專用網,如衛星等。就目前的電力系統來說,遠動控制信號的傳輸就是而記住電力線載波傳輸方式與光纖傳輸方式來進行信號傳輸的。在電力線載波傳輸中通過運用編碼來產生出基帶與載波信號。并通過控制技術來將信號轉變為模擬信號,利用電流電壓傳輸的方法來進行傳輸。

4 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運用遠動控制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4.1 做好電力系統的云管理工作

就遠動控制技術來說,想要提高網絡的安全可靠性,不僅要提高數據的訪問效果,同時還要接線柱網絡中的云數據來提高對電力設備的云管理效果。在管理數據庫中,可以將所有的電力設備信息數據融入到其中,以此來實現對所采集到的信息與數據進行有效的匯總,從而完善云問題庫。當電力設備出現故障后,就可以借助云數據中的計算來找出故障發生點,從而便于人員對電力設備的管理。

4.2 智能化遠程管理

就遠動控制技術來說,其中心環節就是終端設備上的遠程管理。通過將電力系統中不同執行的終端實現智能化的操控,可以將運行數據直接傳輸到云端的管理系統中,從而保證了自身運行狀態的準確。一旦發生異常現象,就可以實現自行診斷,并進行自動修復。如果自動修復失敗就會請求系統重新修復。

5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遠動控制技術已經有了較為廣泛的運用,且對于電力系統來說自動化管理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完善遠動控制技術,從而促進我國電力系統自動化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寶成.解析遠動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63-64.

[2]扶桂寧.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中計算機遠動控制技術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5(09):114-114.

[3]高忠海.淺析遠動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3):78-79.

[4]孟海龍.羅輝.探討遠動控制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7):75-76.

作者簡介

董麗榮(1982-),女,人?,F供職于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第12篇

關鍵詞:信息技術; 遠程控制; 天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6-091-002

深邃的天空,滿天的繁星,是那么讓人贊嘆、向往!

小時候在室外乘涼時常常能看到滿天的繁星,那“星”與“星”的故事,讓童年的我們充滿遐想。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夜與日的差別越來越小,深夜里頭頂的燦爛成為了“奢望”!

人們為了一探天空的奧妙,動輒幾千、幾萬、幾十萬地購買望遠鏡,興建天文臺,背上沉重的行李尋找合適的窺天場地。這些種種也只是那些有條件的天好者才能企及,像我們普通的對天空有著一定向往和情懷的學生、家長、老師們卻只能望塵莫及,空留感嘆。

一、遠程控制――信息技術在天文教育中運用的背景

1.經費昂貴

好一點的,能讓我們一飽眼??吹借残强盏奶煳耐h鏡相對比較昂貴。興建一個天文臺,更不是一般學校、家庭所能承受的。因此,要窺天,滿足人類最基礎的“欲望”,真是一種奢望。

2.專業人員的難覓

即使投入了相當的經費,籌建了天文臺,添置了移動望遠鏡,但是要找專業的輔導人員才能真正發揮這些器材的功效,也才能讓我們了解那方寸目鏡中呈現的到底是哪顆“星”。

3.有了器材、有了人員,我們頭頂的那方寸天空其實也很難讓我們“圓夢”

不說晴天率的低少,即使天氣再好,但是周圍光污染嚴重,觀測條件也受很大影響,根據日?;顒咏涷瀬砜矗词购锰?,用上比較好的天文設備,能看到的“星體”也真是寥寥無幾。

這么多的困難,這么多的不盡人意,是不是我們只能抬頭仰望時,空悲切了呢?通過多年天文活動的摸索,我們發現了一條借助“信息技術”解決難題的有效之路。信息技術中的“遠程控制”給天文教育展現了一片“璀璨星空”!

二、遠程控制――信息技術在天文教育中的操作實踐

1.相關情況介紹

很多國家天文臺,為了達到一定的觀測效果,會通過精密的考察,選址籌建“天文臺”用以他們日常的天文觀測計算。

長橋中心小學常年從事天文科普教育,在江蘇省乃至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因而也能較方便地獲得一些前沿的天文活動信息和天文活動資源。近幾年,學校就先后多次考察浙江省安吉的“天荒坪”,并與上海佘山天文臺和天好者陳韜先生的天文臺取得聯系,希望利用他們的天文臺給我們的學生、家長、老師展現一片絢爛星空。

2.活動操作方式

2.1簽訂協議共保障。在得到了天荒坪、佘山天文臺相關領導的肯定同意后,我們與校外天文輔導員陳韜先生簽訂了遠程控制天文臺用于日常天文活動的相關協議。該協議保障了學校利用天荒坪天文臺(江南天池臺)的合權性。在協議中,我們就利用的權限、時間等作了明確的表述。

2.2遠程控制促發展。(1)教學中的運用。在日常天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講解一些星座的構成情況,會欣賞一些天體的、星云的照片。但是往常都是從網上下的,是被處理過美化過的照片,學生雖然驚嘆天體的唯美,但是也有一定疑惑,“不會是加工的吧!”“是假的吧?”

借助遠程控制技術,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軟件操作,輸入天體的大概坐標就能直接操作遠在天荒坪的望遠鏡尋找星體,看到自然狀態下的星體。雖然沒有處理過的照片不是那樣美,但是展現的是一個真實的天體,這對活動中的對象來說,這份震撼才是終身難忘的!

(2)夜間觀測中的運用。如有重大天象流星雨的爆發、月食的發生、雙星伴月等等發生,我們通常會組織夜間觀測。我們希望通過夜間觀測來讓活動對象真切地感受太空之美。但是因為天文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天吃飯”,一旦遇到不良天氣,也只能跟這些天象失之交臂了。

有了遠程控制,就像我們多了一個活動場地一樣。只要遠程控制的天文臺那邊天氣好的話,我們就能通過遠程控制觀賞到這些天象。如流星雨發生時,由于學校所處位置光源污染比較重,即使學校這邊天氣比較好,肉眼能觀賞到的流星也是極其有限的。而天荒坪由于其地理位置好,當流星雨發生的時候,只要天好,能見到的流星肯定要多于學校。我們通過遠程控制,在望遠鏡上裝上新型“魚眼”目鏡,就能將天荒坪的天空搬到學校電子屏中,我們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流星的快速隕落了。

(3)活動項目中的運用。作為一座天文特色學校,在紫金山天文臺關心指導下,學校協同開展了《小行星變光曲線的測量》項目活動。該項目從C類小行星中遴選出一批自轉周期分布比較廣泛的中等大小目標進行觀測,研究解決四大問題,為專業天文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數據。我們通過遠程控制天荒坪天文臺內大型望遠鏡,可以看到我們原來肉眼所無法看到的星體,測算出它們的星光,為紫金山天文臺輸送最原始的數據。

在這個活動中,遠程控制給我們提供了活動開展的可能!如果沒有遠程控制這一信息技術的支持,學校想要參與這個項目的研究是沒有條件的。因為學?,F有設備跟不上項目研究的要求,學校所處周圍環境達不到項目研究的需要。有了遠程控制,我們不僅可以省掉購買新的高端設備的費用,還可以借助天荒坪有利的天文觀測條件讓學生們參與專業的天文研究,豐富學生的研究認識,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遠程控制――信息技術在天文教育中的優勢

綜上所述,通過遠程控制這一信息技術的加入,我們的天文教育如虎添翼。

1.日常輔導活動,給活動對象提供了第一手的形象直觀的數據,能讓學生親歷星體的尋找過程,觀賞到星體之美,有效激發學生對天文的興趣。

2.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天文活動靠天吃飯的弊病,給天文觀測增添一份保障。

3.可以進一步深入開展天文研究,通過與專業天文臺的互動,給部分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平臺。

4.因為遠程控制的運用,可以讓天文觀測活動變得簡單安全。將異地天空“拖移”進每個活動對象的視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平南县| 多伦县| 东宁县| 津市市| 四川省| 阿克陶县| 万载县| 蓬莱市| 鹿邑县| 邵阳市| 陆川县| 丹阳市| 乌兰察布市| 宣威市| 武鸣县| 苏尼特左旗| 方城县| 海安县| 武川县| 阳春市| 喀喇沁旗| 仲巴县| 连州市| 公主岭市| 兴安盟| 平果县| 阜城县| 雷山县| 应城市| 兴城市| 凯里市| 德安县| 莎车县| 郸城县| 兴仁县| 桐乡市| 万源市| 包头市| 信丰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