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3 09:20: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下學期生物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自己做一些教具我感覺學生學習的更有興趣,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對我們生物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上必須開拓創新;在業務上要必須功底深厚;所以我經常自己做一些教具,在課堂上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高中生物很多知識都很抽象,為了向學生說清楚講明白,我們應該要付出更多。減數分裂就是高一下學期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我們也經常和有絲分裂作比較,說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但學生就是理解不好,做作業也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如染色體的數目,DNA的數目,染色單體數目等等,上屆我為講減數分裂沒少比較、沒少費勁,但效果不好。然而在這學期講課時,我用了的自己制成的簡單教具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做法是這樣的,材料很簡單:兩種顏色的塑料蠅(也就是女孩扎頭發的那種)和兩種顏色的塑料管(小孩折五角星的那種),還有就是若干個小磁鐵扣(可以買到)。塑料蠅代表染色質,塑料管代表染色體,學了減數分裂后,規定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條數,塑料蠅的長短來代表不同的染色質,塑料管的長短來代表不同的染色體,在剪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他們所代表什么,為什么這樣,兩種顏色一定要有相同的來代表同源染色體或染色質,讓學生來黑板前親自擺放這些染色體,如我們經常用4或6條來說明這個問題。劃圓來代表細胞,從精原細胞開始,學生可以用4條塑料蠅兩條紅色,兩黃色,任意來團一下用磁鐵固定在細胞中就可以了,這就是精原細胞了。學生一看非常的直觀和形象,下一個是初級精母細胞,注意我們這時候一定要畫的細胞大一點,來表示彭大,再拿4條塑料蠅兩條紅色,兩條黃色,來表示染色體的復制,我是這樣做的,我覺得更好,把相同長度的紅色蠅在大約中間地放打一個節,表示著絲點,兩兩打好后放在細胞中來表示完成了染色體的復制。這樣精原細胞就成為了初級精母細胞。兩次分裂學生都知道,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有什么區別是關鍵,染色體和DNA的變化是難點,下面就讓學生來做這些吧!減一前期這時候用塑料管來代表染色體了,塑料管可以用小刀在一條上扎一個小口(近中間的位置),另一條穿過去代表一條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同樣做好其它的染色體,用磁鐵一固定就可以了,注意的是學生形象的看到聯會是什么樣的,應該怎樣來擺放,中期也是這樣,如果學生不能從立體的角度想到同源染色體排在赤道板上是怎么樣的話,可以找一個玻璃杯(最好是近似圓的)放半杯水,這樣就有一個面了,來代表赤道板的位置,把我們做的同源染色體放入,可以有用膠帶把兩兩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粘在一起,學生就會看到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在赤道板的位置上了,這樣學生也不會理解了。后期,分開就可以。關鍵是同源染色體分開,非同染色體自由組合,可以讓學生來組合來體會自由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這樣也對以后的自由組合定律是一個很好的解釋。下一步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了,這也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減數分裂又叫特殊的有絲分裂了,因減二和有絲很相似,就一點在課堂上我們也可以讓學生注意,減二的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嗎?這也是它們的區別。學生會很容易的認知到和記得。
通過這樣的課上練習,學生非常喜歡生物課了,學生學習起來也有了很大的興趣了,關鍵是學生記的快而且不會忘記了。我感覺這樣來突破重點和難點非常的輕松。上述方法只是我上課中的一小點總結,望各位一線教師指正。
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是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中學生評價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的評價體制中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尤其忽視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評價方法單一,這一切都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相適應。而學生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則密切關注著學生的成長過程,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評價方法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充分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促進發展的功能。
理念更新,成長記錄袋破繭成蝶,翩翩飛舞
“新課程實驗是大潮,浩浩蕩蕩,只能順應,不可抗拒。學校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借助新課程實驗的大好時機,順勢而上?!痹谝舜褐袑W校長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陳少平校長。他堅定有力的話,讓記者切身感受到了該校對新課程實驗的決心和信心。
“您為什么會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呢?”記者饒有興致地問陳校長。“因為我在很多年前就踐行過新課程理念,并深受其益?!痹谂c陳校長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得知,早在這一輪課程實驗啟動之前,他還只是當地一所重點中學一名普通班主任的時候,就另辟蹊徑,走出了“填鴨式”“題海戰術”的傳統教學老路,帶領學生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等活動,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注重培育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使得連續幾屆學生取得了德育、學科競賽、高考等領域的驕人成績。“我已經嘗過新課改的甜頭,加上和先行課程實驗省份的同行有過廣泛而深入的接觸、交流,這一切都讓我堅信新課程的前途光明燦爛。”“我真正憂心的是,我們的教師能把新課程理念理解到哪一種程度,能把新課程標準演繹到哪一種地步。令人欣慰的是,通過幾年的努力,這種擔心正在逐漸地消除。”聽得出,陳校長的話,意味深長而又滿懷喜悅。
陳校長所言非虛。因為記者很快就在該校教師們的交談過程中得到了印證。面對記者,高三(28)班班主任陳門門老師摸著后腦勺,怪不好意思地講起了自己對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工作的態度變化。最初,一提到成長記錄袋,他就搖頭,激動地把“作秀”“形式主義”“勞民傷財”等詞語掛在嘴邊;今天,他的態度煥然一新:“我不僅要把學生的成長記錄工作做好,還要為自己的女兒也建立一個成長記錄袋!”
“感謝這樣的評價方式,因為它給了我一個健康的孩子?!敝煊罾蠋焺t無限深情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慨。朱老師的孩子就在她自己任教的班上?!俺砷L記錄袋的評價方式,跳出了唯分數是論的評價圈子,從多角度欣賞孩子,孩子現在陽光多了,自信多了。我不敢說她將來會考得多好,但肯定會是一個健康的孩子!”
當初,為了讓教師們了解和接受學生成長記錄袋這項新生事物,學校可謂煞費了苦心:組織學習新課程實驗文件,進行廣泛的輿論造勢,組織老師外出參觀考察學習,開設專題講座,舉辦專題研討會,與工作業績考評掛鉤……
“是那幅照片,使我下定決心自覺投身于新課程實驗?!睂W校高三年級主任徐新華回憶起了讓他難以忘懷的一幕。在一次專題講座中,主講人的多媒體課件中有這樣一幅合影:在一間簡陋的教室中,一群小學生在一塊破舊的黑板前站成一排,每人手上拿著一個記錄袋和一張獎狀,個個喜笑顏開?!叭思覍W校在那樣的條件下尚且能夠開展學生成長記錄工作,看來我們不是物質的落后,而是思想的守舊!”
漸漸地,老師們明白了,學生成長記錄袋作為一種新興的評價方式,確實是改革中小學教育評價方式的一副良方。終于,學生成長記錄袋工作在宜春中學破繭成蝶,翩翩飛舞。
迎風綻放,成長記錄袋千姿百態,群芳爭艷
記者信步走進高三年級資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邊上立著的那個巨大的文件柜和里面整整齊齊擺放著的一個個塑料文件袋。
記者隨手抽出一份記錄袋,拿出里面的東西,不禁眼前一亮:綜合素質評價手冊,考試成績表,學習計劃與總結,考試試卷,榮譽證書,競賽獎牌,生活照片,病歷表,社區服務鑒定表,志愿者工作證,磁帶,光碟……里面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五花八門”的材料,反映了“五花八門”的教育活動和教育方法。“成長記錄工作的開展,就像一股溫暖的春風,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師們競相革新工作方法,教育效果超乎我們的想象?!睂W校政教處辛榕主任高興地告訴記者。
為適應成長記錄工作的需要,高三年級語文老師付鑒龍創設了每周班會課上由學生輪流講述“我的成長故事”的演講活動,將寫作、演講、勵志、記錄融為一體,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高三(15)班班主任危文斌老師更是每天把相機帶在身邊,不時地用相機記錄下學生們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高三(4)班班主任陳韜老師則策劃和鼓勵班上學生自主編印了“ fun 肆年代”班刊,為全班學生提供一個心靈交流的公共平臺。高一年級鄧必雪老師對教室后面學生刊出的黑板報大加贊賞之余,要求學生用相機拍下來放入自己的記錄袋中,班上的黑板報從此更加光彩奪目……
陳門門老師則把成長記錄袋比作推動班級工作的一條鞭子和一件利器。班上一位叫周智慧的女生,各方面表現突出,但在生活起居問題上不拘小節,起床后經常不疊被子,還振振有詞地說:“我疊不疊被子又不影響考試成績,老師操這個心干嗎?”但當得知同學們據此將她的“公民素養”評為低等級后,她從此改變了看法,養成了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觀察學生成長記錄袋中的東西,有助于我們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工作?!倍ㄆ跒g覽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已成為教師們日常工作的新項目,也成為教師們了解學生思想的一扇窗口。熊英俊老師在翻閱一位同學的記錄袋時,發現里面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都透出一股憂傷,唯獨有一幅不知從哪剪輯來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照片讓人感到溫馨。熊老師憑直覺意識到這個內向的孩子身上肯定有著不尋常的經歷。經過深入了解,果然得知這個孩子竟然是個孤兒。從此,熊老師對這名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引導該生走出內心的陰暗,重獲陽光。
采訪中,劉小明老師講起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年,他帶的學生即將文理分科,其中有名叫黎文星的女生喜歡看書且琴棋書畫樣樣在行,便打算引導該生選擇文科。可當他看到該生的成長記錄袋中保存著一份生物奧賽申請書后,馬上改變了主意,鼓勵她依興趣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令學校班主任們高興的是,成長記錄袋的建立,有效地破解了學生怠于參加課外活動的難題,大大推動了學校的各項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為了讓自己的記錄袋“鼓”起來,很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學生,現在也變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了。很多班主任談到,從前在組建班委會、組織運動會報名、組織社區服務活動時,響應者寥寥無幾,自從實行了成長記錄評價工作后,往往是還沒正式發出活動通知,就有學生主動上門來詢問活動的相關事宜。
靈魂對話,成長記錄袋演繹青春,傳遞精彩
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成長記錄袋就是這樣的一個靈魂,通過它,可以喚醒另一個靈魂。今天的宜春中學學生,已切身體會到了成長記錄袋給他們帶來的歡樂。
“總分533,年級排名76。悲傷嗎?悲傷!哀怨嗎?哀怨!”這是高二(8)班萬莉同學在一次大考后寫在自己成長記錄袋中的文字。借助成長記錄袋里為自己預留的反思空間,她認真地對自己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了理性的剖析,最后得出結論:“別怕,我有足夠的實力去取得下一次的成功!”現在,她不僅實現了超越,還自信地勉勵班上的同學們:“不管是處于何種境地,你堅持別人沒有的堅持,到最后它總能給你滿意的答案,你所憧憬的理想也會開花,讓你真正開懷地笑?!?/p>
高三(15)班學生易桂林把成長記錄袋比喻成每次大考之后的“鎮靜劑”:“若考好了,打開記錄袋,看到與‘我的大學夢’還有一定的距離,得意的心情就會迅速歸于平靜;若考得不好,記錄袋中那‘人生最大的榮耀不在于屢戰屢勝,而在于失敗后能奮起’的勵志格言又喚起了自己昂揚的斗志?!?/p>
在每周一次的“成長故事會”上,高二(8)班學生周瑞琴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投放在鹽堿地中的羊兒,滿懷深情地為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是怎樣以頑強的毅力忍受苦痛,努力拼搏,最終既戰勝病魔,又取得了優異成績。她的故事,讓全體同學動容。挑戰逆境、頑強拼搏的學風在這個集體內愈益濃厚。這段經歷和感受也被她寫進了成長記錄袋。
高三(4)班周婧楠同學從成長記錄袋中拿出一份報告,回憶說:“高一下學期的時候,為了完成‘月文化探源’的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我們小組的同學分工協作,跑圖書館借書,上網搜資料,找指導老師幫助,做課件……忙得不亦樂乎。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們拿了全校一等獎。更重要的是,活動教會了我們怎樣與人合作,教會了我們什么叫責任,培養了我們獨立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p>
教育專家們說,成長記錄袋評價方式的缺陷之一在于教育評價的標準性相對削弱了,但同學們卻覺得,恰恰是這種標準性的相對削弱給他們提供了個性發展的空間,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高一年級學生高正心告訴記者:“我尤其喜歡老師讓我們自己設計制作成長記錄袋封面的做法。”同年級的張霞同學說:“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奇特的想象裝飾、豐富自己的記錄袋,建立富有個性的記錄袋?!币延?011年高中畢業的學生肖婷藝則在她的成長記錄袋中表達了一種自由飛翔的感覺:“有了成長記錄袋及其相關的評價方式,我的各種課外興趣、愛好不再被老師和家長稱為旁門左道了。”
即將高中畢業的學生易娟充滿了期待,因為她的班主任已經告訴她,畢業時學校將把她的成長記錄袋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她。“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畢業禮物,因為,它是我用三年的汗水澆灌出的果實,感謝母校,給我留下了一份獻給未來的回憶錄?!币丫妥x于香港大學的肖婷藝雖然沒有得到這份禮物,但從電話中似乎更聽出了她的驕傲與自豪,因為她的成長記錄袋已被學校校史資料館永久收藏,成為勉勵學弟學妹們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