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

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

時間:2022-09-22 06:00: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疾控科實習自我報告

第1篇

醫教科在醫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醫務人員共同努力、支持下,在醫療,科教、疾控、病案等方面,在2019年做了一些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2020年我科計劃完成以下工作:

一、提高醫療質量 醫療質量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狠抓醫療質量管理、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是醫教科的首要任務。

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同時加大科室質控活動管理,我們將有針對性的檢查急危重癥病歷,科室搶救病歷。

根據上級精神及文件,修訂完善各種醫療質量與安全制度、質量管理和持續改進實施方案,并建立配套的質控制度,考核標準,考核辦法和質量指標。定期對臨床科室進行考核,做出評價,制定持續改進措施并監督落實。

嚴格執行醫療核心制度,同時規范落實轉院轉診制度及院外會診制度、臨床用血審核制度、醫療責任追究制度,使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有章可循,服務過程程序化、標準化。

每周五進行周查房,檢查病歷書寫情況,登簡報,周一下發,督促科室進行整改,每月對問題進行匯總,下發給科主任,由科主任分析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上報整改完成情況。以上情況作為月考核的一項內容。

每月對科室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方案對不合理部分進行扣分,并督促整改。

19年科教工作總結

一、繼續教育方面:

1、全年完成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完成19年個人學分管理,要求人人達標。公需課、必修科、選修課的網上注冊、繳費、學習工作,要求人人必學及網上學分的錄入工作,年終統一打印,入個人繼續教育手冊,為年度職稱審核做好準備工作。

2、該年度完成了省市級學分的申請、培訓、獲取學分工作。該年度完成1類學分講課5次,2類學分講課6次。

3、待完成年度全院年度學分審驗、打印,向上級多個部分的審核工作,并貼至個人的學分證檔案。

4、全年新辦學分卡9個。

二、住院醫規范化培訓:

應二甲要求全面整理住院醫規范化培訓檔案工作,根據醫院現今具體情況進行逐級改進工作,不斷調整制度及實施方案。2019年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10人.每月進行病歷書寫及整改工作。

三、醫療技術:

1、2019年規范了我院手術分級管理工作,按國家最新標準重新整理各級手術,并下發各手術科室,按要求完成手術。

2、每季度組織完成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會議。

3、根據今年申請的兩項科研項目,補充2項新技術、新項目檔案。無新開展項目。

四、培訓教育工作:

1、根據臨床需要組織各種培訓8次。

2、完成學分培訓11次。

3、組織完成西學中培訓 12次,每次培訓后考試、評分、歸檔。

4、中醫三基培訓12次。

5、每季度進行三基考試、考核、評分、總結。

6、待完成:組織急救操作演練培訓及考試1次。

7、完成:基層培訓項目工程,對21名鄉村醫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措施的培訓工作,培訓完成后進行結業考核,均達標。

五、人才培養:

1、全年選送赴上級醫院進修12人次。其中臨床醫生6人,醫技2 人,護理0 人,麻醉1人,康復1人,助產士2人。進修人員返院后書寫進修總結,做進修匯報。

2、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組織安排短期培訓86次。

3、多次完善來院進修、實習、見習相關制度及規范,制定協議書,簽署協議,2019年接收學生12人。

4、科內自學工作:年初制定學習計劃,科室根據計劃每月完成自學,要求有計劃、有筆記、有考試試卷,每月檢查,納入考核。

六、疾控方面:

1、19年下發有關傳染病管理的文件4個,不斷規范傳染病管理工作,杜絕遲報、漏報現象發生。進行傳染病防范管理工作。每季度書寫自查報告。根據二甲要求完成傳染病管理包括傳染病上報、培訓、防范、感染性疾病科的規范工作。

2、該年度上報傳染病114例。

3、上報食源性疾病51例。

4、上報死亡病例13 例。

2020年科教工作計劃:

1. 規范全院人員繼續醫學教育檔案:

繼續教育工作是科教工作的一大部分:包括全年學分講課、公需課培訓管理、必修課培訓管理、學分系統管理、繼教檔案管理等。

2020年計劃加強繼教系統的規范化管理工作,例如:

1)學分系統的規范:除完成全院人員學分獲得情況監督外,計劃將醫務人員全年培訓情況融入學分電子系統,規范管理人員學習、培訓工作,能做到對人員的全年培訓一目了然。

2)規范學分講課工作:規范流程:申請-確定課題-上級審批-網上下載課題-安排培訓-課后總結-上傳學分-上傳總結、獲取學分-留取資料。統一流程同時加強授課教師課件內涵,嚴格審核課件科學性、創新性,確保授課實效性。

3)完成全院人員的技術檔案管理。

2、住院醫規范化培訓:

1)19年住院醫培訓工作按要求完成了新進人員的規培檔案管理工作,2020年計劃按制度落實臨床培訓,切實完成人員的輪轉培訓工作,全方位提高人員水平,更好的完成臨床診治工作。

2)落實國家規培項目的實施。

3、新技術、新項目開展工作:

新技術、新項目開展少,2020年加大該項工作的管理力度,制定獎罰措施,嚴格按制度完成,督促科室開展新項目。

4、醫療技術管理:

1)對照2019年醫療技術管理規定要求,規范我院醫療技術相關制度、職責及規范工作,對各項規定認真分析,逐項實施,確保醫療安全,達到持續改進。

2)手術醫師授權管理制度的改進:把該項工作做細,2019年此項按全院手術醫師集中進行授權管理,2020年計劃將手術醫師按個人進行分類授權,使手術醫師更明確自身手術能力情況。

5、學術講座

1)制定三基培訓計劃,每月至少中醫三基培訓一次。按計劃完成培訓、考試工作。

2)繼續完成西學中培訓工作,培訓完成后向上級申請西醫人員中醫處方權,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

3)根據臨床需求,臨時安排各項相關培訓工作,如:病歷書寫規范、診療規范,不斷提高人員素質。

4)定期開展適宜技術培訓工作,包括鄉村醫生的培訓工作。

5)規范下鄉對口支援工作,根據二甲要求,定期到受援醫院督導調研,開座談會,不斷改進此工作,增大支援效果,使受援醫院確實受益。

6、人才培養

2019年完善了進修、實習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進修及實習人員協議書。

1)加強學習效果檢驗工作:對進修完畢人員科室負責人進行鑒定,同時全院進修匯報。或進修期間進行電話隨訪帶教老師,隨時檢驗進修情況。

2)針對來院進修學習人員,規范帶教流程,制定帶教制度及規范,各帶教科室嚴格按規定對學員進行培訓指導,包括選定帶教老師,制定學習計劃,并檢驗學習成效等。做到有規、有章完成培訓工作。

7、規范短期培訓流程

2019年做到了短期培訓的登統工作,但無措施制約科室人員學習前的上報及登記工作,使部分學習未登記,有遺漏。2020年計劃完善此項工作,制定措施,做到對人員學習前的審核、登記、管理工作。同時嚴格按照三級醫師繼續教育要求,對各層次醫師進行培訓的指導,做好督促、統計,按二甲要求完成此項工作。

8、鼓勵科內人員自學:

1)2020年完善科內人員自學工作,年初制定學習計劃,按計劃科室完成科內學習工作,每月醫務科檢查。

2)改進繼續教育手冊的樣本格式,規范手冊書寫內容:要求個人制定學習計劃,科室領導審核通過后,按計劃完成個人自學,并寫出綜述,科室分享學習成果。達到個人自我提高。

二、醫務工作

醫療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 

醫療安全是醫療管理的重點。醫療安全工作長抓不懈,把責任落實到個人,各司其職,層層把關,切實做好醫療安全工作。

1、繼續抓好醫療安全教育及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依法規范行醫,嚴格

執行人員準入及技術準入,加強醫務人員醫療安全教育,適時在院內舉辦醫療糾紛防范及處理講座、培訓。

2、加強醫療安全防范,從控制醫療缺陷入手,對于給醫院帶來重大影

響的醫療糾紛或醫療不良事件,著重吸取經驗教訓。

3、加強急診危重病人管理。 

4、從控制醫療缺陷入手,強化疑難、醫源性損傷、特殊、危重、嚴重

并發癥、糾紛病人等的不良上報制度。

5、定期召開醫療質量管理會議,通報醫療安全事件及醫療缺陷的處理

情況,總結經驗。

四、病案方面

1、復印在院、出院病歷;

2、每周一打印患者出院記錄名單,按照出院病人名單到科室收取病歷,每收取一份在名單上簽名,并與質控護士與院級質控有交接記錄,(骨傷、外科 收取病歷后暫存放于病案室,并登記在暫存登記表,本次收取的半月后交于質控人員,并做好記錄)。

3、周二、三整理上交病歷歸檔,每周四從院級質控收回病歷,每份病歷查看是否貧困患者并登記記錄,挑選問題病歷,分別登記各科整改病歷登記本,整改病歷星期一收病歷一起發放到各科室并各科人員簽字;合格病歷分科室裝訂后按照住院號排序,制表格分別登記各科室合格病歷及整改病歷數量,電腦入檔,整理病案號排序后上病歷架子,及時追蹤未歸檔病歷(整改病歷、各科室借取病歷做好記錄)保證病歷歸檔裝訂工作。

4、每周五匯總各科室收取病歷數量及問題病歷數量,表格方式上報辦公室;每月21日匯總各質控員查看本月病歷數量蓋章后上交財務科;每月21日匯總每月各科室收取病歷數量、檢查病歷數量、整改病歷數量、登統病歷數量上報醫務科。

5、積極完成各項本職工作,做到病歷整改病歷分科室登記,扶貧病歷病案號排序整理分科室登記,借取病歷本(各科室簽名),追蹤及時歸檔,完善病歷存檔信息。

6、本年度繼續沿用病歷按病案號排列,方便了病歷的存儲與查找并節約了空間;繼續完善編碼庫,對本院診斷與編碼庫中不符的屬編碼庫中診斷或手術名稱不合理的進行修改,不全的診斷或手術名稱進行添加;屬本院診斷不規范的督促臨床醫師對診斷進行修改。

五、疾控工作

1. 做好食源性疾病的上報工作。2019年該項工作科室上報不及時,2020年制定上報管理制度,按制度完成檢查、監督工作。使此項工作達標。

2. 傳染病上報:按制度檢查、監督傳染病的上報管理工作,杜絕遲報、漏報,各項報表填寫規范。

六、健康扶貧工作

接受省、市級檢查,整理扶貧檔案,接收整理文件并執行文件精神;完善大病人員資料;整理大病臺賬;配合扶貧檢查并針對提出問題進行整改。檢查扶貧病歷。

對口支援:

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為轄區醫療單位進行技術支援、人員培訓方面的任務。

七、其他日常工作

每月上報醫療質量服務月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信息月報、上報京津冀協同發展情況、醫聯體情況;每半月上報分級診療情況;每季度上報平安醫院情況、健康服務業情況;月底對科室進行考核;月底上報院刊、質控員工資、手術人次;每三個月組織參加院感委員會、輸血委員會、藥事委員會會議;組織召開病案委員會、醫療技術委員會、抗菌藥物委員會、醫療質量委員會會議并打印會議記錄。上報電子病歷信息;不定期上報腫瘤發病情況;醫院公眾號不定期內容;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工作;及時完成上級有關部門及院領導臨時分配的任務,組織安排各類社會公益性醫療保障。

八、二甲持續改進工作:

(一)醫務方面:

重癥病歷少:努力加強醫療技術學習,開展急危重癥疾病的治療。

1、無院內制劑:各科再優化優勢病種,將其中好的方劑制成院內制劑。

2、術前討論流于形式:要求各科室按術前討論內容執行,加強科室內涵建設。

3、病歷中上級查房體現不充分:要求各科室將上級醫師查房內容詳細記入病歷,加強科室科內學習。

4、手術知情同意書無替代方案:信息科已在電子病歷系統加入手術替代方案,因科室內有未用電子病歷系統,要求各科在手術知情同意書內加入替代方案這一項內容。

5、手術記錄缺手術時間及出血量;各科手術記錄注意別缺項目,醫務科檢查結果記入績效考核。

6、中醫疑難病歷討論欠規范:疑難病歷討論要求中醫內容突出,記入病歷。

7、手術部位標識要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識:修訂手術部位標識制度,并下發到各手術科室。

在以后的查房和考核中,著重以上方面的檢查。

(二)科教方面:

科教方面:三級醫師繼續教育工作,以上已詳述。

手術分級管理工作,以上已詳述。

(三)疾控方面:未發現問題。

(四)病案方面:一、做好病歷回收、歸檔、復印等日常工作

1、病歷是否及時回收、歸檔,直接影響到病歷查詢、復印等工作。每天必須做好全院病歷的收集、整理、裝訂、編碼核對和保管、維護等日常工作。每月排查出院病歷未歸檔情況,查詢未歸檔病歷下落,并做好催交工作。做好每月各科室的歸檔率統計并上報醫務科。

2、對歸檔病歷按ICD-10進行疾病編碼核對、疾病手術分類編碼核對。在完成編碼核對、統計報表等工作后按病案號順序依次上架存檔。

3、對外借的病歷應及時催還,歸還的病歷要求再次進行核對,使病歷歸還率、完整性達到100%。

4、對來院復印病歷的人員,應按病歷復印制度嚴格辦理相關手續。

二、加強病案室安全管理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注意保持庫房清潔、整齊、干燥,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塵、防蟲、防水工作。對上架的病歷要求定期進行整理,保持清潔、整齊。

第2篇

[關鍵詞] 針刺傷; 職業暴露; 原因; 預防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171-01

針刺傷是一種累及皮膚深部的、足以使受傷害者出血的意外傷害,是導致醫護人員發生血源性傳染病的最危險傳播途徑之一[1]。而污染的針刺傷及其他銳器傷是導致醫護人員發生血液性傳播疾病的最主要職業因素[2]。在急診護理工作中,各種注射、輸液、抽血等是最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術,由針刺傷所造成的職業暴露最常見,加強護士職業安全防范成了我們急診科急需解決的問題。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對21名急診科護士做了回顧性調查,分析急診科護士發生針刺傷的情況,探討防范措施,確保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現報告如下。

1 針刺傷發生的原因

1.1 護士防范意識薄弱 本組調查中4名護士發生針刺傷,其中3名是畢業1年內的新護士,1名為畢業4年的護士;4名均是聘用護士,與新護士的一些不安全操作密切相關。與許愛萍研究結果相近: 21~30 歲年齡段護士針刺傷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 臨時聘用護士針刺傷的發生率高于正式護士[3]。護士缺乏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措施的教育,對針刺傷的危害性及防護措施了解不夠。另外年輕護士及聘用護士上班時有時存在不專心的現象,覺得勞動與收入不成正比。

1.2 缺乏標準預防知識 乙肝、丙肝、艾滋病等20 多種血液傳播性疾病可通過針刺傷傳染。急診病人病情急,變化快,搶救有時往往來不及戴上手套就開始進行注射、吸痰等等。急診科護士對標準預防內容缺乏依從性是發生針刺傷的一個危險因素。

1.3 操作中發生針刺傷 本組調查中3名護士發生針刺傷是由于拔針后的輸液針頭刺傷引起,1名護士為肌肉注射拔針后的針頭刺傷。

2 針刺傷的危害

2.1 心理傷害 有文獻報道,針刺傷后,52.4% 的護士感到害怕[4],這種心理上的傷害可能是嚴重而持久的。我科有1名工作不到1年的新護士,撥針時不小心被1例患者的輸液針頭刺傷,很緊張,甚至失眠,擔心病人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會傳染到自已。另外,有1名輪科護士出診接診1例艾滋病的病人,給病人輸液未帶手套,也擔心自己會被傳染艾滋病,精神高度緊張,四處尋求幫助。被針刺傷的護士經護士長耐心解釋,并與患者溝通抽血查乙肝、丙肝、艾滋病陰性后心理才恢復正常。另1名護士經護士長解釋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相關資料研究時才不緊張。臨床研究證實有20多種病原體可通過銳器傷接觸傳播,其中被污染針頭刺傷后艾滋病的感染幾率為0.3%[5]。另外,建立健全的針刺傷登記報告制度,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專門人員負責指導血清學檢查并進行全過程追蹤,也很重要,使護士們多一重保障。

2.2 傳播疾病 美國疾控中心報道:針刺傷可引發20余種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其中最常見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目前我國正處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快速增長期[6]。因此,要杜絕針刺傷導致的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必須從預防針刺傷做起。

3 針刺傷的防范措施

3.1 增強護士的防范意識 對實習護士和新上崗護士,護理部有計劃地重點行針刺傷防護知識的培訓,下到科室后也要進行專科高發針刺傷的培訓,使每位護士從一開始就具有良好的防護意識和行為習慣。強調護士上班時要專心,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并適當提高年輕護士及聘用護士的待遇,避免導致工作中的心理不平衡。參照香港的做法,建議在職護士每年培訓一次,引起護士對針刺傷的高度重視,提高防范意識。

3.2 普及標準預防的知識 護士長提醒每一位護士在臨床操作中一定要牢記“風險無處不在,為了大家的安全,請從我們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一定要熟悉標準預防的知識, 并要求每位護士隨身攜帶乳膠手套,以備應急時使用;在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時要戴手套進行操作,若手上有創口時要戴雙層乳膠手套,必要時戴眼罩、面罩及穿防護服。

3.3 規范操作流程 按《醫療廢物的處理條例》執行各項護理工作流程,注重日常工作中的各種細節。例如重點強調使用后的注射器和撥下的輸液器針頭應直接放入銳器盒,嚴禁集中放置后再處理,放置到3/4滿時應更換銳器盒,可大大減少護士發生針刺傷的機會,本組調查中4名被針刺傷的護士均未嚴格執行此操作規程導致;切勿套回已開封或使用后的注射器和輸液器針頭; 若不能及時放入銳器盒的污染針頭時,注意針頭部分向下方,并放置在彎盤里,以消除安全隱患;禁止將針頭與其他垃圾混放等等。

3.4 規范管理

3.4.1 醫院可采用分級控制:從醫院管理層面出發,如減少使用帶有針頭的器械,減少注射操作等, 同時應盡量使用口服藥物代替注射治療,可以有效的控制針刺傷的發生。

3.4.2 合理配備護士:醫院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護士長彈性排班, 合理安排工作,通過彈性工作時間, 使有限的人員得到合理安排,使護士不要疲勞應付工作,避免因工作忙亂而引起針刺傷的發生。

3.5 采用先進的預防針刺傷的護理用具 提倡醫院全面使用安全型注射器行肌肉注射,采用安全型留置針行靜脈注射,可有效避免針刺傷發生。

綜上所述,急診科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針刺傷時有發生,增強護士的防范意識、普及標準預防的知識、規范操作流程 、規范管理、采用先進的預防針刺傷的護理用具,可提高急診護士的防護意識,對減少或杜絕針刺傷發生導致的各種危害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毛秀英,吳欣娟,于荔梅,等.部分臨床護士發生針刺傷情況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422.

[2] 張秀,李楊,張彬,等.某傳染病醫院護士針刺傷現狀調查[J].護理雜志,2003,20(12):19-20.

[3] 許愛萍.淺議護士針刺傷及其職業防護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2009,6(2):209-210.

[4] 王紅紅,楊敏,何國平,等.護士工作中針刺傷現狀及預防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02,9(6):6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离岛区| 民和| 宝山区| 信宜市| 买车| 安达市| 新巴尔虎左旗| 金门县| 宁乡县| 资源县| 忻城县| 德保县| 诏安县| 孟村| 林芝县| 同德县| 黄平县| 巩义市| 洞口县| 秦皇岛市| 长白| 菏泽市| 隆化县| 榆林市| 咸丰县| 探索| 东兴市| 保亭| 屏山县| 克东县| 平安县| 赤壁市| 海安县| 广汉市| 福贡县| 聊城市| 五台县| 垫江县| 东港市|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