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11:03: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書面交流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省文化廳:從解決思想問題入手,在解決工作問題上落腳,力爭實現五個突破。一是推動品牌創新,力爭在精品創作上實現新突破。加強文化脈系研究,大力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推出旅游文藝精品。借助奧運會平臺,在首都展示河北文化藝術新形象。二是推動服務創新,力爭在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上實現新突破。把工作著力點切實放到農村和城市社區,抓住基礎設施、基本隊伍和基本活動三個關鍵環節。在基礎設施上,加快縣級“兩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步伐,抓好流動舞臺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重點工作。在基本隊伍上,解決好基層文化機構設置、經費投入等問題,加強對基層文化人才的培訓。在基本活動上,繼續打造“希望之歌”、“和諧之聲”等品牌項目。三是推動管理創新,力爭在增強文化產業實力上實現新突破。加強宏觀調控,建設文化市場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宣傳推介,加強項目示范。四是推動制度創新,力爭在優化發展環境上實現新突破,重點在文化立法、政策配套、深化改革三個方面著力。加強文化法制建設,爭取設立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全省文化系統改革工作。五是推動理念創新,力爭在破除人才制約上實現新突破。研究制定我省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隊伍保障。
省地稅局:針對查找出的突出問題,制定了五項整改措施。一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地稅事業發展。加強班子學習和領導干部培訓,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和干部考核制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大力推進依法行政,不斷提高依法治稅水平。堅持依法征收,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加大稽查執法力度,進一步整頓規范稅收秩序。三是大力組織地稅收入,確保地稅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加強收入督導,加強費源管理,深入推行科學、精細、規范化管理,加強發票管理,加強政策研究,提高信息化的支撐能力和征管效率。四是發揮稅收服務經濟、服務納稅人的職能作用,促進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確保各項稅收政策特別是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切實發揮辦稅服務廳的服務職能,不斷優化服務手段。五是堅持以人為本,狠抓隊伍建設,著力提高班子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抓好領導班子內部各項制度的落實,繼續實施“百、千、萬”教育培訓工程,深入開展糾風和行風評議工作,完善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機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省統計局:針對查找出的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改進、加強和完善統計工作的新思路,強化了具體整改措施。一是在思想理念方面,強化黨員干部科學發展理念、現代統計理念、和諧統計理念、開放統計理念和公共統計理念。二是加快統計改革。研究了加快推進地方統計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和措施,加大對系統管理的力度,積極實施統計制度方法改革。三是加強統計建設。加大統計執法力度,改進完善設區市統計工作綜合評比辦法,研究制定縣級統計機構業務工作規范及評比辦法,完善省局聯系縣制度。四是推進統計發展。草擬了《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
省扶貧辦: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契機,重點謀劃和實施了五項工作。一是做大做實“扶貧開發細胞工程”,確保貧困農民直接增收。在全省認定和扶持了一批扶貧龍頭企業,形成了市場、龍頭、基地、農戶為一體的發展鏈條,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二是打破區域界限,積極推動扶貧產業服務一體化。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整合扶貧資源,建設區域扶貧產業帶,促進連片開發、規模發展,促進扶貧產業服務一體化協作。三是深化產業扶貧,建立區域連片開發扶貧產業帶。規劃建設黑龍港流域、太行山區、燕山區域、壩上地區等四個跨區域扶貧產業帶。四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改革試點,建立完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長效機制。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推廣了“村級互助發展資金”改革,逐步開展小額信貸扶貧,搞活貧困地區金融服務,解決貧困群眾發展資金短缺問題。五是引入競爭機制,改進和完善對第三批貧困村的扶持。在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中,提出“兩個優先”,對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行扶貧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并與扶貧資金分配掛鉤。
【關鍵詞】聾生;書面語言
1 創設語言環境,培養聾生語感
形成和發展聽力殘疾學生的語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進行大量的言語實踐,我們必須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以培養聾生的語感。這就需要學校通過專門組織的途徑來實現。
1.1 抓住時機,注重引導。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對于形成和發展聽力殘疾學生的語言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為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提供素材,營造氛圍。因此,教師要捕捉住語言教學的最佳時機。及時給予引導。在活動過程中,盡可能伴之以語言,特別是書面語言的出現。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談活動經過和感想,并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另外,書面語言能力的培養還要體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如:和學生談心、教育學生講衛生、講禮貌、學生有事告訴老師等。教師都可以不失時機地進行練習,及時給予引導,從而逐漸培養聾生的語感。
1.2 精心組織,注重實踐。聽殘學生最終要回歸主流社會,在社會中的交往大多是通過書面進行的,而這種書面交談的層次、內容是異常豐富繁雜的。聽殘學生一旦離開校園去和社會上的人打交道,就會顯得六神無主、知識貧乏。事實上,聽力殘疾學生在校期間語言交際的對象不能僅僅是同學、老師、家長,而是盡可能地與社會上健聽人建立正常的語言交往,這是形成和發展聽力殘疾學生語言的不可缺少的一種途徑。學校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集體外出活動,讓學生暫時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到普通學校、到公園、到市場、到社區等,與各類人進行真實的接觸,進行現場的交流。如:高專的學生經常來我校和同學們一起搞活動,教學生學習英語。交流中,高專學生和這些聽力殘疾學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學生們都取出筆和本子,和高專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進行書面交談。在交談中,涉及到學習、生活、家庭等有關的內容,他們之間的書面交談使學生獲得知識,充滿自信。書面交談的能力也在一步步涉及更多的領域,得到很快的提高。
2 更新語文教學觀念,改進閱讀教學方法
聾校語文教學承擔著幫助聾生提高語文素質的重任,但從語文課閱讀教學的反饋情況來看,效果是不盡人意的。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教師過多地依靠《教參》等參考書,學生丟失了自我,形成只有教師和命題者的理解,沒有學生的理解,只有被動接受,沒有主動的發現,只有肯定和贊成,沒有否定和批判。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讓學生正確地使用書面語言,必須改進課堂閱讀教學。
2.1 激發閱讀興趣。心理學認為,學生閱讀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受興趣的支配。興趣是“愛學”的老師。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閱讀也是如此,閱讀興趣的激活,關鍵在于施教藝術。語文教師要竭力探求新穎的教學方法,摒棄呆板的教法,充分發揮聾啞學生的視覺功能,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興趣。創設教學內容的情境,讓學生表演教學,激發興趣。另外,教師還可巧設問題引發興趣等。
2.2 養成閱讀習慣。習慣是教育力量的基礎,是教育活動的杠桿。聾生由于聽力障礙造成學習語文困難,又由于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致使語文能力差,語文素質低下,從而無法正確使用書面語言,也嚴重妨礙了他們順利走向社會,與社會進行正常的交流與合作。因此,聾校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致力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2.3 培養思維能力。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訓練語言。”思維是語言的核心,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它們之間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思維與語言的訓練,并將它們緊密結合在一起,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就能提高閱讀能力,從而為正確使用書面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3 走出校園,促進回歸主流
“人是社會的人”,聾人亦是如此,作為聾教育的工作者,我們不能只把聾生束縛在學校、家庭這個狹窄的范圍內,就利用多渠道更加扎實、有效地提高聾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和運用語文基本技能的能力。回歸主流的思想已提出了好多年了,但在許多聾校都還未走出傳統的圈子,聾校語文教學應充當教學改革的先鋒,使聾生在盡量少受限制的環境中同正常兒童一樣,學習語言文字,形成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技能。為此,聾校語文教學還應當走出校園,與普通學校打交道,讓聾生與正常學生經常在一起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是學習上的結對子,開展語文技能方面的興趣小組,舉行語文知識競賽等。聾生在與正常兒童的交流過程中,深感學好語文對自身需要的重要性。從而達到自我促進的效果。久而久之,聾生使用書面語言的能力也會得到逐步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強化課內語言訓練,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培養聾生的語感,讓聾生與正常學生經常在一起交流,從而使學生學到的語言能得到及時的應用、鞏固,就能切實提高聾生的書面語旨能力,從而達到回歸主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
[2] 李宏泰,季佩玉主.《聾校語文教學200問》.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3.
[3] 季佩玉.《聾啞學校語文教材教法》. 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 1986.
關鍵詞:和諧社會法律監督執法運作機制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說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法律監督說理的實質就是要求檢察機關自行揭開執法辦案的神秘面紗,不僅要將執法的“果”公諸于眾,更要將執法的“因”闡釋清楚,將檢察機關的具體執法活動主動置于公眾的視野監督之下,從而減少公眾對司法公正的猜疑,達到執法和諧、司法和諧、社會和諧的良好效果。近年來,檢察機關在法律監督說理工作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維護和諧司法、保障弱者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也出現了諸如口頭說理不夠規范、書面說理流于形式等問題,筆者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就檢察機關如何提高法律監督說理能力、促進社會和諧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法律監督說理機制的概念及推行法律監督說理機制對促進社會和諧的現實意義
目前,雖然司法界對大力推行法律監督說理機制已達成共識,但并為給出一個整體劃一的概念性規定,筆者認為,法律監督說理機制可概括為檢察機關在開展業務工作中,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對具體案件、法律監督過程的處理結果所依據的理由進行分析、闡述及說明,讓當事人和有關機關能夠明白處理決定的原因和依據,從而為當事人和有關機關提供了一個與檢察機關對話交流的平臺,通過檢察機關的釋法論理和透徹闡述,使當事人和有關機關心悅誠服,有效減少因執法不公開、不透明,而造成的執法誤解,引發的社會矛盾,最終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良性執法運作機制。實踐中的主要做法有不捕說理、不訴說理、民行抗訴說理、申訴和解說理等,并逐步被推廣靈活運用到執法辦案的各個環節,成為檢察機關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大局的一個重要抓手,對促進社會和諧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法律監督說理是訴訟和諧的關鍵
訴訟和諧主要體現在當事人之間關系的和諧、當事人與辦案機關之間關系的和諧、辦案機關之間關系的和諧三個方面。過去,檢察機關進行法律監督活動時,對監督事項往往只是簡單地說明審查的結果,對于是如何審查、分析和作出判斷卻很少有充分的闡述,這種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執法方式既容易造成司法擅斷,也容易引起當事人及其他辦案機關對檢察機關執法公正性的質疑,從而導致執法不和諧因素的產生。而法律監督說理機制的核心就在于通過檢察機關以透明、公開的方式,向當事人、其他辦案機關有理有據地解釋法律監督過程中涉及的事實問題、法律問題和政策問題,從而促使當事人、其他辦案機關理解支持檢察機關的決定,達到訴訟和諧的良好效果。
(二)法律監督說理是定紛止爭的良策
眾所周知,社會的不和諧因素就在于矛盾和紛爭,而自古化解矛盾、解決紛爭的治本之策就是“說理——心服”的糾紛解決機理,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說理正是從“理”的角度出發論證觀點,針對如不捕、不訴等易引發被害人誤解、社會矛盾的問題,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方式,設身處地的向被害人一方把道理講清、講透、說明,徹底解開被害人一方的心結,使其心悅誠服,從而達到從源頭上化解矛盾、解決紛爭的良好效果。
(三)法律監督說理是強化法律監督的保障
“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檢察機關的永恒工作主題,而要想開展好法律監督說理工作,就要有道理可講,要有能力讓人信服,這就要求檢察機關在執法辦案中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要建立在充分論證和縝密思考的基礎上,僅憑經驗、僅憑感覺的草率決定是堅決行不通的。因此,只有辦案過程嚴格遵守法律程序,認定事實嚴格依據證明標準,適用實體法律正確無誤,才能有理、有據地解釋所作決定,讓當事人和有關機關口服心更服。可見,法律監督說理無形中對檢察機關的辦案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當前法律監督說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筆者以寧德市檢察機關推行法律監督說理機制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為例,管中窺豹,談談當前法律監督說理工作中應引起重視、需要完善的幾個問題:
(一)法律監督說理的適用范圍不夠明確,易引發泄密問題
目前,法律監督說理機制總體來說還屬于試行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具體的制度規范,因此辦案人員在適用法律監督說理機制的尺度、范圍不是很好把握,因適用界限不清,而引發泄露辦案機密的問題應引起重視。筆者認為,法律監督說理機制應該積極推行,但不是“萬能鑰匙”,如在職務犯罪偵查,追捕、追訴等工作中,由于涉及較多內部信息和辦案機密就不宜適用法律監督說理機制。因此,筆者建議應當根據檢察工作實際,明確界定法律監督說理的適用范圍,防止辦案人員在實踐中出現適用混亂,引發泄密問題。
(二)書面說理不夠透徹,存在應付了事思想
說理透徹明了是對法律監督書面說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但實踐中一些檢察人員存在應付了事思想,主要體現在書面說理中由“因”到“果”依據不足、讓當事人和有關機關對“為什么這樣做”產生困惑;說理內容空洞,甚至“千案一理”,缺乏針對性和說服力等。因此筆者建議,應進一步規范書面說理工作,可通過加強專門培訓、推行“首辦責任制”、評選“最佳說理獎”等監督激勵措施,促使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說理書面材料達到語言規范、論證有力、邏輯嚴密的事理、法理、情理的最佳詮釋。
(三)口頭說理、與當事人和有關機關當面溝通相對較少
實踐中一些檢察人員在法律監督說理工作中存在怕麻煩思想,認為與當事人和有關機關當面溝通費時費力,往往僅“一紙說理書”就完事大吉,這在一定程度上實際剝奪了一些當事人和有關機關與檢察機關當面交鋒,論法說理的機會。筆者認為,法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檢察機關與當事人和有關機關真正的面對面交流,才更有利于當事人和有關機關對檢察機關執法辦案的理解和認可。因此,筆者建議,檢察機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為當事人和有關機關提供口頭面對面說理的機會,比如:對故意傷害輕刑案件不捕說理中,可推行“圓桌親情式對話”的方式,將當事人雙方、偵查機關召集到一起面對面交流,通過心平氣和、于法于理于情的親情式對話,快速消除誤會、緩和沖突,使當事人和偵查機關充分理解和支持不捕說理的政策法律依據和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意義,同時這種親情式面對面交流方式,亦是有效減少涉檢上訪的良策。
(四)僅對有關機關進行書面說理,忽略對當事人的說理工作
筆者在走訪調研中發現,一些檢察機關在開展不捕說理過程中,僅對偵查機關發出不捕說理書面材料,而由于偵查機關辦案人員客觀和主觀的某些原因,并未向當事人,尤其是被害人一方說明理由,往往造成對當事人的不捕說理工作實際被駕空,并未真正開展,這就極易引發被害人一方主動上門要求說理或感到投訴無門引發涉檢上訪等嚴重問題,目前,在一些檢察機關中,已經發生了因未對當事人進行不捕說理而引發被害人涉檢上訪的事件,所以應高度引起重視。對此,筆者建議,檢察機關應進一步細化硬化對當事人,尤其是被害人一方的法律監督說理機制的操作流程,促使辦案人員在執行過程中更有理可說、有據可循、有責可追,真正起到化解矛盾、定紛止爭的法律監督說理機制的應有之義。
(五)檢察人員的法律素養和論辯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監督說理機制對檢察人員的法律素養和論辯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現狀是一些檢察人員學習意識不夠強,對如何將事理、法理、情理有機融合,內化于心、外踐于形,寫得出、講得明,讓當事人和有關機關心悅誠服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如何提高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說理能力
筆者認為,提高檢察機關的法律說理能力,要注重抓好強化說理意識、講究說理方法、加強說理監督三個方面工作。
(一)強化說理意識、營造“善說會寫”的工作氛圍
要將法律監督說理工作放在與檢察機關隊伍建設、執法辦案工作的同等位置來常抓不懈,不斷強化全體檢察人員的說理意識,要求全體檢察人員充分認識到加強法律監督說理對辦案質量和業務素質的促進作用,以及對構建與當事人和有關機關和諧關系的積極作用,要求全體檢察人員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和一線辦案人員,切實加強與法律監督說理要求相一致的“善說會寫”的能力和水平,為履行好法律監督說理職能、促進社會和諧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講究說理方法、構建“以理服人”的辦案機制
實踐中,有了完備的事實證據,但由于說理方法的不當而引發矛盾糾紛、費時費力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法律監督說理方法是一項技巧、同樣是一門學問,是如何真正使案件做到“事實清楚、法律抓準、用語恰當、結論服人”的關鍵所在,各級檢察機關要進一步引導檢察人員熟練掌握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刑事政策考量等說理方法,切實做到使每個案件有理有據,以理服人,提高說理質量,確保說理實效。
一、打造書香校園,營造閱讀氛圍
第一,從學校層面著手,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打造書香校園,推進課外閱讀。針對學生可閱讀書籍來源少的問題,學校可以加大圖書室的建設,在原有圖書的基礎上,每年都有計劃地購進各類圖書,訂購十種以上報紙雜志;充分發揮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的作用,讓學生可以天天到閱覽室,每周五允許學生把書借回家,盡量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學校要使人找得到書,書找得到人,使圖書室的藏書切實為學生服務。
第二,從班級層面入手,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設立班級圖書角。在班級里設置一個圖書角,書柜里放上部分學校的圖書,鼓勵學生們捐出自己的圖書,教師也捐出一些書籍。教師帶領學生們一起對每本書進行篩選之后,進行編號登記,再交由班級里的圖書管理員管理。班級里有了這么一個可供隨時借閱精彩圖書的角落,就像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知識之窗”。每到課間,圖書角就成了學生最集中的地方。
第三,從學生層面動手,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號召家長指導和幫助子女買書、藏書、讀書,為子女營造濃厚的家庭文化氣氛,使學生能有一個書香的家庭。利用家長會和其他方式,邀請家長參與學生讀書的活動中,評選學習型家庭、支持讀書好家長等,使課外讀書活動向家庭延伸,向社會延伸,保證課外閱讀的實效性。這些活動得到了很多高素質家長的支持,他們主動向老師咨詢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目。如有在新華書店工作的家長,還可聯系書店,把流動書店開到學校,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此外,我們還開展課外活動,定期舉辦“換書節”,引導學生交換自己的課外讀物。每班利用班隊會時間,開展“好書換著讀”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進行閱讀分享,利用學生的圖書資源提高閱讀量。在活動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在交換讀物過程中就找到了接下來幾個月要讀的書,一讀完一本書就盼著交換下一本。
二、指導推薦讀物,激感體驗
1.教師為學生推薦適宜的課外閱讀書目
如中年級段以“體驗童年的成長”為主題,教師可推薦相關的讀物如《愛的教育》《昆蟲記》《格林童話》《西游記》《中華經典誦讀本》《中華美德故事精選》《我們的母親叫中國》《伊索寓言》《十萬個為什么》《中外名人故事》《寄小讀者》等,從童話、故事到中短篇小說,形式多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高年級段以“回味童年的生活”為主題,教師可推薦相關的讀物如《稻草人》《青銅葵花》《中華經典誦讀本》《居里夫人》《童年》《三寄小讀者》《紅樓夢》《城南舊事》《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國當代兒童詩歌選》《上下五千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魯濱孫漂流記》《我要做個好孩子》等,以短、中篇小說為主,長篇小說為輔,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內容可涉及人文和自然學科等領域,也允許學生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
2.注重激發學生情感
如果學生對教師推薦的書僅僅是喜歡、想看,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更加積極的情感體驗。有的教師在專門的閱讀課上,捧起要推薦的書本有聲有色地為學生朗讀其中的一段,然后,在精彩之處戛然而止,把學生的那顆心吊得高高的,讓學生產生一種不讀不快的念頭;有的教師堅持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讀書、講故事,評選“故事之星”;還有的教師利用午休時間,讓學生讀書,記下書名,對讀得多的進行獎勵。
3.立足課堂向課外拓展
語文閱讀課上,在不增加師生負擔的前提下,教師也可及時推薦與教材主題相一致的課外閱讀材料。如學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后,可推薦《城南舊事》;學了《有趣的書》,可推薦《父與子》;如果是童話單元,就推薦優秀的童話作品;如果是名人故事單元,就推薦歷史名人、科學家的故事;如果是紅色主題單元,就推薦革命故事,等等。
三、倡導自主閱讀,張揚閱讀個性
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用各種讀書活動的效果評價,能促使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進一步強化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果。
1.閱讀交流匯報
為了強化學生“讀”的意識,可注重學生的閱讀交流。比如每周一第一節課,可以開展“好故事伴成長”行動,中、低年級講故事,高年級演講。每周按學號順序輪流請四位同學上臺講,并提前發邀請函,邀請家長來班上觀摩活動情況。學生講完后,由學生、家長、老師點評并評分。每月評出冠、亞、季軍,并在升旗儀式上頒獎。每周五早上開展“讀書讀報”活動,讓學生輪流上臺將課外閱讀中所知的大事要聞、奇聞軼事、民情風俗、自然風光等說出來。這些活動使得很多學生對電視報紙上的新聞更感興趣了,也擴大了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與時俱進。
2.書面交流活動
每學期可不定期地舉行一兩次書面交流活動,比如優美片段摘記匯展、讀書筆記結集等,評選優秀作品,在櫥窗中展出。這些做法都能大大調動全體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在交流中我們還可以根據活動內容和學生的喜好設立各種獎項,如“閱讀之星”“故事之星”“讀書卡明星”等。“讀書知識競賽”“走進童話故事”等活動讓學生在掌聲與笑聲中日漸鐘情于書本,與書為友。
3.班級展示活動
班級應定期適時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如把摘錄的好詞好句制成讀書卡,進行展示,評選優秀作品,然后把卡片當禮物送給其他同學;布置教室時,留下一塊墻,裝飾成“智慧樹”,“樹葉”是同學們每周制作的評選出來的讀書卡片;班級每周確定一個閱讀主題,班會課上讓學生結合自己閱讀的書進行討論交流。
4.親子共讀活動
大部分學生獨自讀書,都會有一定的閱讀障礙,因此,一碰到閱讀困難就會放棄看書。但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很難有讀書的伙伴,此時父母親跟孩子共同選看一本書,共同探討書本中的一個話題,對孩子的閱讀會有一定的幫助。作為教師,應鼓勵父母們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讓家庭生活因為有了“親子共讀”而洋溢溫馨和活力。
四、強化閱讀評價,鞏固閱讀效果
1.班級定期檢查
每周填寫登記表(包括姓名、閱讀篇目、做筆記篇數、摘抄的條目數等),并及時公布,將孩子的完成情況通報家長。每周檢查閱讀書筆記,根據書寫字跡是否工整,內容是否豐富進行等級評定,積分進行獎勵,五次“優秀”換一個“小蘋果”,五個“小蘋果”換一本本子等。
2.積極組織參加征文活動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表達。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寫日記、讀書心得,鼓勵他們參加報刊的征文活動;或讓學生利用假期把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冊,辦班級作文報等。看到自己寫的文章也成了一冊書籍、一張報紙,會更加激發學生們看書、寫作的熱情。
一、 題型豐富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中考英語書面表達試題屬綜合運用型試題,分值一般為10~15分。近年來,湖南省各市、州的中考英語作文基本上為材料作文。2011年繼續沿用了這種形式。其特點是給出特定的書面(中文或英文)材料,要求學生圍繞主題用所給出的語言材料或信息準確地進行記述、描寫或闡述,從而達到運用書面語言進行交流的目的。其題型豐富、形式多樣,主要有:
1. 提示作文。根據漢語或英語提示寫短文或根據中文和英文提示寫短文等(長沙卷、株洲卷、懷化卷、益陽卷、邵陽卷);
2. 看圖表寫作文。根據圖畫或圖表提示寫短文(湘潭卷、岳陽卷);
3. 看圖表填詞。根據圖畫提供的情景或圖表提供的信息,填上所缺的單詞,使短文意義正確、完整、通順(常德卷)。
豐富多樣的題型設計符合課程標準五級目標對寫作的要求: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
二、 試題的開放性與控制性相結合
書面表達作為壓軸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相對于其他題型,控制性較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但是,它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命題作文,一般來說它都有必要的寫作說明。對寫作的目的、對象、時間、地點、內容既給予了簡要的提示,同時又有一定的限定,屬于可指導性的控制寫作。對學生的寫作思路和范圍有一定的指引和限制,使同學們不會出現下不了筆或者表達漫無邊際的現象。既能遵照評分標準,保證測試的效度與信度,又能給大家自由發揮的空間,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例如:
1. 根據采訪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y?獲得的調查數據寫一份以The Dream Jobs為主題的報告,并談談你自己的理想與原因(岳陽卷)。
2. 根據圖畫內容及提示,完成日記(湘潭卷)。這是典型的半開放性書面表達。
3. 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中,你參加過不同形式的課內外活動。請描寫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以及你的收獲(長沙卷);近年來,中小學生健康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請你就該問題談談你的看法。內容包括:1)列舉中小學生面臨的健康問題;2)談談怎樣才能保持健康(株洲卷)。
株洲和長沙兩個考區的命題相對更為開放。話題的選擇和提示的指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其表達愿望。既使學生有話可說,又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和發揮余地,提供了展示真實語言能力的平臺。
三、 命題真實性與任務型相結合
書面表達的命題強調情境的真實性,力圖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相聯系,以增強語言的實用性。例如:邵陽卷Let’s sing red songs(黨的生日唱紅歌);益陽卷I Love Sports;岳陽卷 The Dream Jobs;株洲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懷化卷“介紹好友的基本情況和興趣愛好”以及長沙卷“關注青少年健康問題”等,都巧妙地選取了真實的生活情境,充分體現了選材貼近時代、體現熱點、關注學生生活需求的特點。同時,具有實現真實交際、解決實際問題的特征,較好地體現了真實性與任務型相結合的原則。
導語:簡歷是用于應聘的書面交流材料,它向未來的雇主表明自己擁有能夠滿足特定工作要求的技能、態度、資質和自信。成功的簡歷就是一件營銷武器,它向未來的雇主證明自己能夠解決他的問題或者滿足他的特定需要,因此確保能夠得到會使自己成功的面試。
個人信息姓名: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8年7月
身高:168cm
籍貫:赤峰市
居住地:海口市
民族:蒙古
政治面貌:團員
求職 類型:應屆畢業生
畢業院校:海南省海口市海口經濟學院
專業:行政管理
移動電話:
家庭電話:
E_Mail:
QQ/MSN:
[關鍵詞] 關聯理論 關聯原則 語境 閱讀理解
1. 引言
閱讀是外語學習者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交際活動。作者將自己的意圖、打算、思想和感情等等,用書面語的形式表現出來,而讀者通過對這些語言符號的辨認、聯系和推理去推斷存在于語言符號背后的作者真實意圖。Sperber 和Wilson(1986)提出的關聯理論是關于人類交際的認知心理理論,而閱讀是作者通過文本與讀者的交流,同時閱讀理解又涉及人腦的認知心理過程,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從關聯理論的角度去闡釋英語閱讀。
2. 關聯理論概觀
Grice于1967年提出了語言的交際合作原則論之后,語言學者開始不斷地提出在交際中涉及的許多關于語言和交際的問題,希望明確語言交際行為的準則和基礎。在Grice的語言交際合作原則的理論基礎上,Sperber和Wilson在他們合著的專著《關聯:交際與認知》(1986/1995)中,提出了關聯理論,“旨在發展一個具體的心理認知模式,提出有關人類交際交流的新理論”(何自然,1997:139)。關聯理論結合交際和認知,把會話含義理論發展為一個具體的心理――認知模式,提出語言交際是一個認知過程。
2.1明示――推理模式
Sperber和Wilson綜合分析了語言交際雙方的編碼和解碼過程,在其理論中指出,關聯是語言交際的自然特性,人的交際過程是一種明示和推理的過程。從交際者的角度來看,交際是一個明白無誤地示意過程,即用明白無誤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從交際對象的角度來看,交際是一種推理過程,即交際對象需要根據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推斷說話人的意圖。話語理解必須依賴理性推理,按一定的思維規律集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為一體,通過對語句等明示信息進行加工,建立前提,設定預測,推導結論,辯識隱含內容,從而完成對話語的理解。
2.2關聯性原則
Sperber和Wilson認為,交際雙方都需要為交流信息提供盡可能多的關聯,才可能實現最佳的語境效果。如果語言交際中的信息與語境的關聯越小,交際對象在理解語言時,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反之,如果交際對象付出的努力越小,說明話語和語境的關聯越強。關聯理論明確提出了關聯性與語言交際的現實語境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話語與語境的結合如果符合關聯原則,所得的意義便最可能具有正確性的解釋 (1986)。關聯原則的目標是確認植根于人類心理中的,用來解釋人們彼此如何交際的內在機制。關聯原則描述了人們了解話語的認知過程,確立了話語本身存在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是人們對說話人的意圖做出合理的推論的基礎,是交際的基礎,所以尋求關聯是正確認知的基礎。
2.3 語境
關聯理論認為,語境就是“理解某個話語所使用的各個前提的集合”(Sperber & Wilson, 1995: 200-206)。根據這一定義,語境幾乎可以囊括人類思維所及的任何現象,“這種意義上的語境并不局限于交際雙方直接的外部環境、前面緊鄰的語段,還包括對未來的期待,科學假說、、對趣聞軼事的記憶、對文化的各種假定、對說話人思維狀態的種種信念。所有這些在話語理解過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關聯理論所說的語境含義既不是分析某假設而來的,也不是綜合某幾個假設而來的,而是新舊信息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交際過程中,關聯是確定的,語境是可變的。關聯不是理解明示行為的最終目的,而是一種手段。交際者用它積極地選擇最恰當的語境,從而使被處理的信息達到最佳關聯。
3.關聯理論和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也是一種語言交際活動,閱讀理解的過程就是一項經過從語言表層信息推知作者深層意圖的認知心理過程。因此關聯理論可以用來剖析閱讀理解的認知過程。
3.1 閱讀理解過程也是明示-推理過程
閱讀理解是作者和潛在讀者之間通過書面語言進行的一種交際,也屬于明示-推理交際。作者同樣期望向讀者傳達某些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為了取得交際的成功,作者必須首先判斷哪些對理解起主要作用的語境假設是讀者的認知環境中已知的,然后必須保證交際活動中的所有明示行為都有助于取得交際效果,有助于減少理解過程中讀者所付出的努力。同樣,潛在讀者為了獲知作者的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必須進行理性的思辨和推理,對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推理,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圖。
3.2 閱讀理解中的最佳關聯
關聯理論文認為,語言交際是一個認知過程,認知過程是以關聯為指向的(relevance-oriented)。無論是信息意圖的傳遞還是交際意圖的理解,以及傳遞信息是采取直接還是間接的方式,都是以關聯原則為引導的(何自然,1988)。信息的接受者正是以關聯為原則結合明示信息對信息發出者的意圖進行推理。盡管閱讀理解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書面交流,不牽涉到許多信息,但讀者通常只關注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根據閱讀材料,結合語境假設去尋找關聯。關聯選取恰當,就會獲得相應的語境效果,語境效果越好,對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就越好。所以說閱讀理解的過程就是尋找最佳關聯的過程。讀者找到了閱讀材料的最佳關聯,就取得了最好的語境效果,較好的理解了作者的意圖。
4.用關聯理論指導英語閱讀理解教學
依據關聯理論,閱讀理解是讀者根據認知原則結合語境假設由明示進行一系列判斷推理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習者不僅可以正確理解閱讀材料的字面意義,也能根據文章結構結合語境假設,分析判斷生詞的含義、文章的寫作目的和作者的態度等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4.1 選擇與讀者的語言知識水平適宜的閱讀材料
讀者的語言水平的差異性對閱讀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語言綜合技能較高的閱讀者能充分利用文章的語言內在信息,不僅可以正確理解文章的表層結構,對深層結構也可以進行分析、理解,而語言水平較差的學習者就難做到這一點。因此,在讀者不具備閱讀材料所要求的語言知識水平的情況下,閱讀效果很難達到滿意的程度。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必須認真考慮,選擇與讀者語言知識水平相宜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保證閱讀效果。
4.2 為閱讀材料提供盡可能多的語境線索
關聯理論告訴我們,如果語境線索的關聯性越強,讀者所付出的努力越小。教師可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全文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助于理解的指導性關聯信息,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認知環境,使他們了解其他國家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等背景知識。這種背景介紹,常可和相同的領域形成關聯,通過這種關聯理解可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強識別能力。同時,教師還可將學生的認知語境和閱讀材料的明示信息結合起來,對作者的交際意圖進行推理和思辨。
4.3 給學生講解尋找關聯、進行推理判斷的技巧
教師可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材料劃分意義段并概括每個意義段的中心意思,確定主題句并對之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幫助學生發現段落之間的上下啟承,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過渡等問題,研究段落的時空順序,進行深層的結構分析。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判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個建立關聯,搜尋和調用多方面關聯信息,形成相關語境假設的過程,是一個培養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過程。
5. 結論
關聯理論研究的核心是語言交際過程中,人類思維存在的、自動的、潛意識的推理過程。閱讀屬于書面交際形式,是我國英語學習者學習外語的主要方式,閱讀的教學與學習對我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文借鑒關聯理論的相關概念,指出教師應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閱讀材料,給學生講解尋找信息關聯性的方法并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語境線索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Sperber, D an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1986.
[2]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95.
[3]何自然. 語用學概論[ M] .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4]何自然. 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 .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中國 北京 100018)
【摘 要】寫好英文商務電子郵件對商務交易成功非常重要。郵件寫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的策略是本文探討的重點,旨在幫助郵件書寫者更好地完成商務交易目的。
關鍵詞 英文商務電子郵件;寫作;策略
1 英文商務電子郵件的寫作意義
隨著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 英語商務電子郵件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它打破了電話和傳統書面信件受到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書面交流的周期縮短,人與人之間更加直接進行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的靈活性。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它具備了當今任何通訊工具無可替代的優勢,傳遞迅速、效率高、保密性強。它作為一種日常的交際手段,在公司企業等部門越來越重要,寫出一份語言明了、簡潔、準確的電子郵件是非常迫切和關鍵的,它可以較少誤解,促進溝通,有助于商務交易的順利進行。因此,電子郵件寫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司或企業的發展。
2 英語商務電子郵件寫作中出現的問題
2.1 復合結構多
英語商務電子郵件是一種以電腦為媒介的交流。與傳統商務信函有著明顯的區別,寫作上有其特有的特點。郵件中的語言清晰簡潔,結構簡單。商務工作繁忙,高效率,為了節省時間,達到雙方交流順暢快捷的目的,寫作時復合結構少用,用并列結構代替。Please tell us your house address in Washington, where we will mail the goods to you next week (wrong ). Please tell us your house address. We will mail you the goods ( right ).
2.2 長句多
英文電子郵件寫作需要清晰直接,復雜的長句妨礙雙方相互的溝通和交流,也影響商務業務的正常進展。簡單、直截了當的句法結構是首選。因此,在寫作上短句的使用較多,它可以使讀者清楚地理解郵件的內容。
These goods have the problem of shipment that leads to the error in transit (wrong). These goods has the problem of shipment. It leads to the error in transit (right).
2.3 定冠詞多
商務電子郵件的寫作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指示詞使用較多,更加清晰明確指代所指內容,免去更多的猜測和誤解,一目了然,積極有力推進商務業務的溝通。因此在寫作上,定冠詞運用較少,指示詞使用較多。 You’d better keep the files in your drawer (wrong). You’d better keep these files in your drawer (right).
2.4 正式詞多
英語電子郵件雖然采用的都是書面形式,但其用語卻大都是口語,具有自己獨特的書面語形式。正式詞使用較少,商務電子郵件的寫作偏向非正式詞。正式詞使用較少。 Drop me an email.
2.5 介詞短語修飾名詞多
在寫作中, 商務電子郵件自身獨有的特點彰顯其鮮明的風格。名詞修飾名詞較多,而少用介詞短語修飾名詞。這樣會使閱讀更加容易通順,意思更加明了和清楚。
Please give us your proposal for the bid of your fim (wrong). Please give us your firm bid proposal (right).
2.6 模糊詞多
在英語電子郵件寫作中,用詞一定要準確,忌諱使用語義模糊,模棱兩可的詞或詞組,以免產生歧義, 造成誤解,延誤商務溝通和貿易。因商務業務往往業務量較大, 稍不留意會造成巨額資金的損失,帶來經濟的虧損。在寫作里,模糊詞忌用。The figures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rong). The figures show a 78% increase (right).
2.7 忌諱長段落
在英語商務電子郵件寫作中,盡量使用短段落,分段的格式使文章條理清晰,看起來更易于理解,一個較長的段落會使讀者產生厭倦,不愿看下去。在寫作時,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因雙方都比較繁忙,沒有太多的時間斟酌用語和段落,短小的段落更方便于雙方的業務交流和溝通。
Dear Bob:
Thanks for your offer.We check and confirm to you that we have already shipped the goods. Could you advise your customer please ?
Thanks,
Tom
3 英語商務電子郵件寫作采取的對策
3.1 書寫特點
1)表情符號。表情符號是指由鍵盤的符號和字母組成的編碼,它們所構成的圖像象征面對面交流時所用到的一些表情和手勢。表情符號是英語商務電子郵件最為獨特的特點之一。表情符號的運用使雙方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增進了友情。表情符號所表達的內容比話語本身更加強有力, 意義更深刻和廣泛。I expect my reaction was exactly the sort of thing you had hoped for –﹨(undecided). 2)問號和感嘆號。英語商務電子郵件在電腦上進行交流,不具備面對面談話時的豐富情感和表情,嘆號和問號在郵件中的使用傳遞了人與人之間細微的情感和情緒,使人們感到身歷其境并融入語言交流中。 What am I for? 3)大小寫字母。在電子商務郵件中,因雙方彼此熟知,在寫作時,彼此利用計算機媒介突破了傳統的規定,遵循了一種時尚、新穎的書寫方式,賦予了網絡新意。首字母小寫很常見。有時全部大寫,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money will be paid before Friday. ALL THESE MATERIALS IMPORTANT FOR SHIPPING. 4)拼寫。在當今世界經濟交往中,商務交易頻繁快速。每天的商務業務往來頻繁,郵件書寫成千上萬,經常會因為打字速度過快而造成拼寫錯誤。 i live in washington .
3.2 詞匯特點
1)口語體詞。在英語商務電子郵件中,口語體詞使用較多。因雙方彼此熟知,交往和溝通靈活隨意,口語體詞體現出靈活、生動、富于變化的特點,增強了交往的親密度。Can you let me know the date of the shipping ? 2)縮略詞。商務貿易的往來快速高效,時間就是金錢,加快交流節奏,因此縮略詞使用較多。體現出網絡時代人們之間輕松快捷交流的特點。I will send my CR card to you. 3)商貿專業詞。 因是商務電子郵件的寫作, 商貿專業詞使用較多,反映出商貿專業的特性,也體現了商務往來的真實性。 I hope to hear from you inquiry quickly. 4)禮貌詞。在英語商務電子郵件中, 禮貌詞使用較多,因在從事貿易,雙方在交易上都應彬彬有禮,和諧共贏,以保持買賣上的良好交易關系。We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ell me the exact date of the negotiaiton. E.復合詞。隨著社會的變化和進步, 新鮮事物和新鮮現象層出不窮。一些復合詞應運而生,給英語商務電子郵件的寫作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意。You can contact me either by e-mail or by e-card.
3.3 句法特點
1)省略句。商場如戰場,雙方寫作無需斟酌,時間極為寶貴。省略句居多,它反映了電子郵件寫作上的即興口語化特點,結構簡單,邏輯清晰,沒有過多復雜的句子。Very sorry for the delay. 2)簡單句。在英語商務電子郵件里,為了節約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簡單句使用較多。內容一目了然,詞義清晰,意思明朗。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3)禮貌句。在英語商務電子郵件里, 交流雙方在友好和善的基礎上,為了業務的進一步拓展,禮貌客氣地運用禮貌句,進行業務交流和溝通,增進了客戶之間的感情,為日后業務的發展打下基礎。I am afraid I can not do it. 4)不規范句。在電子郵件里,雙方書寫的目的是傳遞信息,相互溝通,忽略語言的正確結構和規律,但并沒有影響相互對語義的理解,相互在順暢溝通中達成交易。my Payment we have to be informed of cashier. 5)固定套語。固定套語是現成的語言材料,電子郵件語言程序化較高并伴有套語,節省時間易于理解,有利于商務雙方在商貿業務上的發展和協商。We are pleased to quote you as follows. 6)虛擬語氣。在英語電子郵件書寫的語言里, 虛擬語氣委婉溫和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傷害任何一方。在商務洽談上,雙方關系得到很大的改善和緩和,減輕了彼此的負擔并挽救了不利的局面。Should you wish to make enquires considering our standing, you may turn to the company.
3.4 語篇特點
1)重復。在英語商務電子郵件中, 通過重復一些詞來強調一些重要信息,希望加深讀者對這些關鍵信息的印象,可以突出主題。Your shipping information so that shipment can be made on time. Shipping will come .The shipping fee can be added to the document. 2)排比。在郵件中, 排比句使用較多。它節奏鮮明,敘事透辟,內容集中均衡,蘊含強烈感情。排比句起到了連句成篇,銜接篇章紐帶作用。Please deliver the goods quickly. Please investigate the things. Please find………. 3)省略。省略可以促進英語商務電子郵件簡潔的特點。簡單、樸素、明白是電子郵件的突出特點。省略絲毫不影響讀者的閱讀,讀者可以輕松、簡單的閱讀。We have got your mail of June 7,2012. We are glad to know that you are eager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 with us. 4)時態。在英語電子郵件中, 情態動詞的過去式常用。語氣禮貌,口氣商量。委婉和善的語氣可以帶來商業機會并能繁榮商務業務。Could you find the problem?5)搭配。在郵件寫作中, 圍繞主題的搭配詞出現頻率較高和集中。如主題是“sale of umbrella”.Reputable, exporters, line, business, expand, market importer 等詞連續出現。這些詞連接了整個篇章,起到了連鎖結構效應,為交易的快速成交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4 結束語
寫好英文商務電子郵件對商務交易的成功非常重要。郵件中的書寫、詞匯、語句、語篇特點不但體現了郵件書寫者的綜合商務業務能力,而且也體現了較高的綜合文化素養,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素質的體現。通過探討寫作策略,希冀幫助郵件書寫者更好地掌握郵件的寫作,豐富語言知識,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書寫著的寫作水平,順利實現商務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阮績智.電子郵件文體特征探析[J].中國科技翻譯,2002(3):34.
[2]丁往道,等.英語寫作手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交流 原因
【中圖分類號】 G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6(a)-0120-01
1 小學生數學交流存在問題的原因
由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置沒有確立,多習慣于“教師臺上講,學生下面聽”的被動式教學,僅沿著老師的思路去回答問題,偏重于列出算式和確定計算結果,缺乏對數學問題的深入性、拓展性思考,從而使學生數學思路單一,學習興趣不高,普遍缺乏自主學習和與人交流的積極性。要解決小學生數學交流存在的這些主要問題,就必須從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方式上著手,通過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讀、說、聽、寫”訓練,來優化小學生數學交流的氛圍,提高小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2 解決小學生數學交流問題的對策
2.1 進行閱讀指導,培養學生“讀數學”的能力。
(1)引導自由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利用晨讀等充裕時間,讓學生廣泛讀取數學謎語、數學故事、趣味數學、數學腦筋急轉彎。
(2)教會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針對數學概念、公式、性質、計算題、應用題等各種不同情況,分類教會各種類型的閱讀方法,準確理解,排疑解難。
(3)開展閱讀大課堂,拓寬學生閱讀視野。課堂閱讀時間相對有限,因此有必要把數學閱讀延伸到課外,展示課外閱讀成果。
(4)開展數學朗讀比賽,提高學生數學語言水平。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個讀、同桌比讀、小組賽讀等形式,在競爭氛圍中激勵學生接受數學信息。
2.2 教給傾聽方法,培養學生“聽數學”的能力。
(1)營造氛圍,強化傾聽意識。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傾聽上來,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感受傾聽的重要性。
(2)創設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設計“拷貝不走樣”等趣味游戲,并對傾聽行為給予正確適當地評價,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
(3)正確引導,教會傾聽方法。教師明確提出,學生傾聽要做到一要專心,二要耐心,三要細心,四要虛心,五要用心。
(4)學會反思和創新,提高傾聽效益。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并能根據聽到的別人的意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思路,經過思考、交流、反思,然后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內化成自己的素養,然后有所創新。
2.3 指導口頭表達,培養學生“說數學”的能力
說是數學交流的有效方式。教師要針對學生存在的課上課下缺乏敢講敢說精神的情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讓學生有時間說,有機會說,敢想敢說,愿想愿說,會說善說,培養他們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1)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說。教師在課堂上舍得留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趣與好奇參與數學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充裕的時間里主動思考,踴躍發言,熱情交流。
(2)正確引導,讓學生說規范的數學語言。在教學中,通過操作的有序性來訓練學生語言的條理性;讓學生總結概括數學概念提高他們語言的準確性和簡練性;在解答應用題的分析推理中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增強學生的語言邏輯性。
(3)明確要求,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敘述解題過程。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把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題過程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讓別人能聽懂、聽明白,促使他們有條理地整理自己的思路。
(4)組織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實現口頭表達。組織開展多種形成的交流活動,如“互改作業,同伴交流說給同桌聽”、“小組合作學習,人人發言說給同學聽”、“課尾三分鐘,談談本節收獲說給大家聽”等,努力為學生創設積極思考、嘗試、說話的條件和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感悟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
(5)開展互評,讓學生在數學辯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針對一些教學內容的易混點、疑難點,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相互評論,調動他們的鉆研積極性,給他們充分的自主發言權,讓學生敞開心扉,相互巧妙設問,相互補充充實。
2.4 指導書面表達,培養學生“寫數學”的能力
寫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交流手段,它對于不善言談的學生尤其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把學習數學的觀察發現、心得體會、反思總結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書面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2.5 加強綜合訓練,著眼提高整體交流能力。為提高學生的整體交流能力,教師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
(1)以課堂教學為渠道,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課堂教學中,教師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適時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等量代換”思想、“一一對應”思想、“不完全歸納”思想、“代數”思想讓學生學會把實物同圖像和數學思想結合起來,學會多方位的數學交流。
(2)組織召開數學主題班會,通過讓學生調查了解家中每月的用水、用電情況,并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的與班級同學交流,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
(3)讓學生在“數學情境”中交流。學生在老師創設的一個又一個數學情境中逐步感悟,主動探索,同時還有意識地審視自己的思考過程、操作過程、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等,并把這些過程加以深層次的反思和整理提升后,有條理地與同學進行交流,提高表達、傾聽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4)舉辦“數學考試經驗交流會”,讓學生把平時考試時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寫成書面材料,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各組同學聽后可以提出自己的質疑,也可以適當補充,還可以進行評價。學生在分享別人經驗和教訓的同時,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豐富了考試經驗,增強了考試信心,提高了大家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有幼兒35人,其中女孩16人;男孩有19人。由于是小班,孩子對幼兒園生活比較陌生,一時不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各項常規,大多數孩子的生活自理、與人相處等方面存在許多的問題,如: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飯;不會自己大小便;從未過集體生活,不知道怎樣與同伴相處,往往會出現和他人爭、搶的現象等等。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和調整,使孩子們逐步熟悉、了解幼兒園生活,從而培養幼兒喜愛上幼兒園、喜愛老師、喜愛同伴的情感。因此本學期將針對孩子的實際水平,逐漸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學習習慣等等。
一、加強情感培養:
1.老師與幼兒間建立良好的感情,讓每個孩子天天都高高興興來上幼兒園。
從沒在集體中生活過的幼兒對新的陌生環境會產生膽怯心理,來園情緒不穩、哭鬧現象較嚴重。我們為幼兒創立豐富、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并將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家訪,與幼兒培養感情,讓幼兒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和集體生活,對集體生活產生安全感,對老師產生親切感,進而喜歡“上幼兒園”。
2.小朋友之間學習友好相處,讓他們交好朋友,培養孩子初步的社會交往。在各種游戲中引導孩子友好熱情的交往,感受一起游戲的快樂。
二、教育教學
在教學上,針對新入園幼兒心理情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上幼兒園的樂趣。
1.設立自主性游戲區域,并不斷豐富材料。逐步建立孩子的生活常規、游戲常規、活動常規,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后,在學科教學方面我們將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逐漸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我們深刻知道教育應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要,我們教學主題的產生以及課題的生成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從幼兒出發,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每位幼兒具有個性的發展以及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讓幼兒在德,智,體,美等諸方面都得到發展,把本班的課題做好,讓他們能健康活潑成長,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三、在家長工作方面。
1.這學期我們在“家長園地”中將向家長介紹各類育兒信息、推薦各類育兒心得,對于每月的保教工作重點我們也會通過“家長園地”及時讓家長了解。同時我們也開設了家長參與的版塊,讓家長在了解班級工作的同時也能給予我們的工作一些幫助和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真正實現家園互動。
2.發放“寶寶成長記錄”,使其充分發揮家園互動的作用,成為家園聯系的橋梁。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
3.對幼兒家庭進行家訪一次,除此之外老師還將利用家長面談、通電話、家校路路通等多種形式,取得與家長的聯系。
4.配合幼兒園組織召開家長活動。
5.請家長參與本班的教育教學活動,對家長開放教學一次。
6.在課題活動的開展中,我們將通過版面展示、書面交流和當面交
以培養幼兒各項生活習慣為重點,如: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在吃、喝、拉、撒、睡、玩等方面取得進步,使他們生活愉快。主要包括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柜子,學習男女分廁的習慣,培養飯前便后洗手,飯后擦嘴、漱口等良好衛生習慣,督促幼兒多喝水,對大、小便需要幫助的幼兒給予照顧,對出汗過多的幼兒,及時更換衣服,以防感冒,對體弱多病的幼兒給予特別照顧等。
四、每月保教工作重點:
九月份:
1.做好本班的開學工作,做好班級內、外環境布置。
2.觀察、了解幼兒情況,并針對本班實際情況制定好各類計劃。
3.召開本班開學家長工作會議,共同參與培養幼兒生活習慣工作,出謀劃策。
4.編排、練習新早操。
十月份:
1.根據本班實際,繼續創設環境,提供材料。
2.針對孩子的發展情況,與個別家長交流。
3.開展課題活動。
十一月份:
1.繼續為幼兒創設環境。
2.結合秋游開展親子活動。
3.做好日常保教工作。
4.繼續開展課題活動。
十二月份及一月份:
1.開展“寶寶不怕冷”活動。
2.開展迎新年活動、家長觀摩活動,并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
作為園林行業的設計師、工程師,要想真正改善我們的人居環境,要做百年項目,就首先要從生態學入手,研究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同時研究自然資源與經濟效益和消費者需求的關系,并在項目的設計之初就考慮資源與經濟、社會的協調、整體發展。面對污染問題,我們必須更新以建設方或開發商為主導意識的理念,要著重提倡節約能源,重點分析國外成功案例及國內對園林科技創新的成功經驗。加強對一些工業污染較嚴重的地區的整體研究,努力做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能源的循環利用,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2把好設計階段關,控制項目設計質量
園林項目設計水平的高低影響該項目的生存周期。因此,項目設計前應充分考慮項目的持久性,在方案設計中,設計師應盡可能采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對原有場地上的材料進行分類,對有利用價值的循環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生產、運輸新材料而產生能源消耗;同時,對項目做長遠規劃,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前期的現場測量和勘察。充分考慮可能對園林工程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盡可能利用自然資源,并且尊重當地文化,通過雨水收集系統,太陽能等自然資源的利用,減少能源的消耗。始終堅持生態理念,在公園、庭院等設計中,盡量減少硬質鋪裝,更多地采用日常生活中多見的原有樹木、石頭、鵝卵石、貝殼、沙子等作為地面鋪裝;利用自然的麻線繩、蘆葦、垂柳枝、木墩等結合新種植的搭配來創建新的景觀或小品;對原有橋或涼亭等加入現代元素進行改造;保護濕地中原有動物群落等,多途徑創新使方案設計既符合工程建設的當前需求,盡可能準確,又考慮到持續發展與完善,以減少不必要的設計變更,為了項目的持久,在設計的最后階段提出分階段修剪完善方案。在設計過程中,通過項目例會,由有經驗的設計師承擔項目的設計工作;通過項目研討會充分激發設計師的設計思維,打開設計師的思路;通過技委會技術專家對項目多角度評審提升項目的設計水平,另外,及時組織行業內專家對項目進行審查,針對專家提出審查意見進行修改完善;通過項目總工審圖對項目圖紙質量進行把關。經過多環節對設計質量進行控制,最終為工程建設提供準確、詳細的設計圖紙。
3加強技術指導和交流,控制施工質量
面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施工單位,要保證施工質量,設計師對監理、施工單位分別進行詳細的說明、書面設計交底及項目經理的技術指導與交流、監督與跟蹤異常重要。在施工前,設計師應將項目的概念、擴初到施工圖等環節詳細、生動地向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技術骨干及監理工程師傳達;不同的園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長規律,其栽植季節和栽植時間也各有差別。因此,在種植過程中,園林工程師要對施工人員強調遵循植物生長規律,根據苗木栽植時間進行栽植,保證植物的成活率,以提高園林項目質量;另外,科學配比施工材料,減少施工中的廢棄物,從而做到設計與施工、監理各方理解一致,項目成果與項目效果圖一致。對待不同的項目要因地制宜,不同的項目,其土壤、溫度、濕度等環境不同,其設計和施工方法均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具體分析。最后,項目經驗非常重要,通過對項目的跟蹤,能發現理論中涉及不到的知識。
4加強竣工及養護階段跟蹤,控制項目質量
將設計方案轉化為施工后的成果是所有設計師的希望。為能實現所想,設計師應該多到施工現場實際跟蹤、查驗,對比設計方案是否有調整的環節并與監理工程師、施工項目經理對于關鍵環節和隱蔽工程進行技術交流。項目竣工后,要與養護單位勤溝通,針對項目中養護難點要逐個與養護項目負責人進行書面交底,并對非常見特殊植物的養護還要和園林工作者到現場進行實際指導。當前我國在園林養護中利用傳統的人工灌溉或比例施肥器灌溉等灌溉方式產生的施肥量不同、不穩定的pH值、植物參差不齊、植物質量不一等現象,這是由于植物澆灌的水量差異造成的。灌溉質量是植物成長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開發或引進精準灌溉施肥機、微灌技術達到固定的比例吸肥,植物均衡成長。
5加強與參建各方配合,全面提高項目質量
園林項目的質量好壞受多種因素多個環節影響,作為設計師和園林工程師要積極參加由建設單位召開質量管理會議,在會議中了解其他各參與方質量控制的重點并對交差環節進行協調,通過參建各方積極參會交流達到項目質量協調、監督、促進的目的,并通過加強知識管理,提升設計行業水平。
6加強學習,提升專業水平
一、商務英語教學理論溯源
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公認的一個主要分支,無法脫離ESP的發展背景而孤立存在。為了澄清ESP繁雜的分類和屬性,西方學者的通用做法是把ESP首先分為學術英語(EAP)和職業英語(EOP)。商務英語屬于EOP,是職業英語領域內發展最快、最為活躍的分支。[1]
國內對ESP教學的研究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基礎英語教學中傳統的翻譯法在ESP教學中也獲得了很大成績。專門用途英語本質的特點決定了學習者的需求是ESP教學的起點和中心。需求分析的發展先后經歷了修辭或語篇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2sis)、目標情景分析(target2situation analysis)、技能分析(skills and strategies analysis)和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2er2centered approach)等理論階段。相應地,教學重點也從語言轉移到了以學習者的特定需求為中心。
商務英語及教學與其他專門用途英語如EAP相比有其特點。首先,學術英語強調對知識本身的掌握,而商務英語更強調實際交流能力,就其教學目標而言,“技能比教育的目的以及以學習語言本身更重要。”[2]
其次,語言使用者的背景也有所不同———學術英語交流通常發生在英語母語和非英語母語的使用者之間,而商務英語通常發生在非英語母語的使用者之間。
再次,二者在語言文化現象方面也大相徑庭。學術英語在語言精確度和接近地道英語方面要求更高,而商務英語注重有效的交流,對使用者保留文化個性持寬容態度。在語言上,和其他專門用途英語相比,商務英語的語言教學重心更偏向于專業用語和通用英語的過渡。[3]
針對商務英語的特點,現代英語教學界倡導在實際教學中注意需求分析,運用任務教學法,因材施教,教學模式因學習者需要可變,多采用真實語言材料,語言教學依托文化背景。
二、商務英語課程設計實例
在英語教學領域中較常用的課程設計方案包括:以語言知識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方案、以語言技能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方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方案以及以學習過程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方案。鑒于商務英語教學的特點,通常認為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方案能夠激發學習者作為學習和教學活動主體的責任感,提高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一)課程背景
本課程設計以國際貿易專業二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他們是典型的無經驗的學習者(pre2experiencelearners)。大多數人希望畢業后從事國際貿易及相關職業。對他們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學習包括本課程在內的一系列課程,能夠自信自如地參與、處理通常的國際貿易實務。因此,本課程的具體目標為:使學生熟悉國際貿易慣例。
(二)課程目標受眾背景
本課程的參與者是大學國際貿易專業一年級學生,班級人數20人左右,學生語言程度中級偏上。學生沒有真實的國際貿易背景經驗,但將來會從事或有意愿從事國際貿易相關工作。與學習非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者相比,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強烈,對學習本課程后所能到達的語言能力水平有更高的預期,更愿意參與課堂活動。
本課程將提高目標受眾的用英語參與國際貿易通用場合交流的能力,國際貿易基本知識,以及通常貿易事務的處理技巧。
(三)教材選擇
為了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應采用教科書和教師自編材料相結合。教科書可選用:(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材編寫組,Into Business with English1(2ndEdition)1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2)Jones2Macziola,S1and White,G1 Getting Ahead1《劍橋商務英語教程》劍橋商務英語出版社和華夏出版社,1994年。
選用的這兩本教材都較好地貫徹了交際法的教學原則。
本課程的教師自編材料來源渠道豐富,旨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現成的教材出于教授語言的編寫目的,往往過多強調語言現象,而用真實的材料可以彌補教材不足,創造真實生活環境的語言背景。[2]真實的語言材料更可信,時效性更高,因而往往更適合學生需要的口味。
在選材時需兼顧興趣、學生的學習經歷和已有知識。貫徹教學計劃時,教學內容絕非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的,是因學生的需要和課堂協商而可變的過程。教材和自編課內材料的分配比重也是可協商的,充分體現學習者在共同實現學習目標中的主動性、參與性。
(四)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跨度16周,每周計劃學時4學時:其中第7周安排期中復習,第8周安排3學時由學生做商業報告或小組匯報,1學時期中評估;第16周安排2學時復習,2學時書面期末考試。教學內容的主題依據兩本教材和基于對學生的調查而確定的自編材料,初步確定為包括會見、介紹、交流;求職、就業、招聘;職業分工、公司人事、辦公室禁忌;問路、購物、旅行;口頭交流———電話、辦公室政治;書面交流———商務信函、電子郵件、傳真、便條;社交、邀請、宴會;市場調研;東西方主要節日對比;問題和解決、道歉、投訴等。
(五)教學對象需求分析
Dudley2Evans認為需求分析是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標志性的特點,因而也是設計ESP課程的必然起點。根據Dudley2Evans的分類需求分析可大致有“教學對象情況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學習現狀分析(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現狀分析(present situationanalysis)和手段分析(means analysis)等四種。教學對象情況分析是最基本的,從整體上回答了學習者需要用英語做什么,需要掌握何種技巧及語言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對該專業的特點和國際貿易最新發展的研究分析,得到“教學對象分析”所需的相關信息。“現狀分析”則可以通過筆試面試結合的方式進行:(1)分析新生入學書面考試結果;(2)面試學生,診斷其英語能力的強弱。“方式分析”的數據通過進行正式的問卷調查及非正式的師生交談收集得到。這種師生談話比較輕松,但并非隨意,而是有目的地了解學習者以往的語言學習經歷、學習風格、興趣態度、動機等等。
除了上述主要是在課程開始前收集的信息之外,在課程進行中隨時洞察學習者變化中的需求,進行動態需求分析,則是整個課程成功與否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課程大綱設計
西方語言學家對課程大綱的基本分類各有已見,但Breen對“前置型大綱向過程型大綱轉變”的理論對商務英語的教學確有指導意義。[4]本課程采用過程型和任務中心大綱結合的模式。只有在過程型大綱中,教師課堂決策和評估方式與學生的協商才能得到具體體現。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更符合學生的需求,能更真實地模擬國際貿易實際語境,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當然各種教學大綱之間并非互相排斥,絕對不能兼容的。根據實際需要,采用多種大綱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是十分常見的。
(七)評估
評估可分為對學習者的評估和對課程的評估。學習評估應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不同的課程應采用不同的方式評估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專門用途英語評估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的效力和效率”和是否達到教學目標[1],因而其形式應該是多樣靈活的,應學習者“動態”的需求而改變。
本課程的學習評估采用課堂評估、連續性評估和期末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具體為:課堂表現20%———平時參與課堂討論、角色表演、辯論等課堂活動的表現;連續性評估30%———一份商業報告或小組匯報;書面測試50%———16周進行一次2小時期末書面測試。
課程評估可分為形成性和總結性評估。前者主要以期中評估的方式實現。期中評估將采納各方意見,包括教師本身、學生的意見,還會請有經驗的老師從旁觀者的角度給出意見。旁觀者的意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課程教師當局者迷的困惑,提供新的視野和角度。
參考文獻
[1]Dudley2Evans,T.&St John,M1J1 Developments in ES P[M]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
[2]Ellis,M1&Johnson,C1 Teaching B usiness English[M]1 Ox2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
[3]Pickett,D1 The sleeping Giant:Investi gations in B usiness Eng2lish[M]1Language International,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