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8 20:44: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閱兵式感想,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這句歌詞唱出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感想。
的確,祖國母親六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得不使我們目瞪口呆。
那段恥辱的歷史已經(jīng)消失在了光明之中。
從任人踐踏到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從窮苦到舉辦奧運會,這其中摻有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它融入了人民的勞動,融入了人民的智慧,這一結晶散發(fā)著永恒的光輝。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站在自己的領土上,對著外國的友人,對著曾經(jīng)不相信我們的人們,驕傲的說出:“我是中國人!”
閱兵式鋪展了祖國的未來,那軍器和軍隊,那堅定的腳步和飄揚的紅旗,讓我們看到了祖國母親璀璨的詩篇。
倘若世界是一堆石磚,中國則是砌起它們的工人;倘若世界是一幅對聯(lián);中國則是書寫的文人;倘若世界是一堆柴或,中國則是燃起它們的火苗。中國,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在世界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這位祖國母親,有著不可磨滅的光輝歷史。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顆種子,我們用團結和智慧的露水去澆灌它,終究會開花結果。
和平鴿飛往了希望的藍天,帶著我們的期盼,帶著我們的祝福,帶著祖國的未來,播撒在那片溫暖的土地上。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揚教學民主,創(chuàng)設和諧氣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就首先要求教師要有飽滿的熱情。記得2000年在縣一中聽北京的吳正憲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教師走上講臺就應該像早市上的小白菜一樣鮮亮。其次教師要學會微笑。如上課時教師情緒低落或一臉嚴肅甚至嚴厲,就會讓學生們產(chǎn)生膽怯,惶恐,不安緊張的情緒,上課如臨大敵,心緒不寧,這樣的課堂氛圍,師生雙方都會疲憊不堪。教學效果就自然大打折扣。為了更好營造良好的政治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政治課教學實效,在工作實踐中可以不斷提醒自己要試著忘記教師自己的不快,做個樂觀的人;試著忘記學生的過去,做個寬容,講民主的人;試著忘記自己的權威,做個與學生平等相處的人。
2.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引起的,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那么,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從何而來呢?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要靠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去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因此,作為中學政治教師,必須根據(jù)思想政治課自身的特點,苦練本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藝術,以情趣橫溢、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采用:(1)漫畫激趣。漫畫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折射,具有直觀、形象、生動、蘊涵著深刻的道理。因此,把漫畫引入政治課教學,能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趣味化,深奧問題淺顯化,也能發(fā)人深思,啟迪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又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政治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時政"熱點激趣。新課標鼓勵教師和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所以對每一課的教學,應根據(jù)該課題的教學目標,從時政新聞中汲取課程資源。材料選取突出三個字,即新、深、實。所謂新,就是政治課教學必須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時代、面向未來,要跟上時代的脈搏。用現(xiàn)代科學的新成果、新材料,最新的事實去說明老問題,證明老原理。例如:用“2008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5?12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等事例充實到課堂上,這樣不僅能增強說服力,還會使學生聽了有新鮮感。把理論教學與時事政治"熱點"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分析國內外的“熱點”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任務,而且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喜歡時事,激發(fā)他們對政治課的愛戀之情,喚起他們對政治學科的濃厚興趣。
3.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與勇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政治課的教學特色是充分發(fā)揮其德育功能,講究對知識的體驗和感悟,這就要求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克服羞于開流的毛病,積極開展活動教學。我常常使用表揚和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每一課,都盡量創(chuàng)設大量情景并提供廣泛的活動材料,讓學生進行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面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特別是對于文化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得冷漠、歧視,更不能冷語相傷,諷刺挖苦,以免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個性受到壓抑,從而澆滅其智慧和創(chuàng)造的火花。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只看分數(shù)的高低,而是要細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個性,捕捉其閃光點,利用多種渠道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真正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力求滿足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在課堂提問時遵循“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原則,根據(jù)問題難易,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激發(fā)其自信,發(fā)揮其潛能。也可以安排學生分小組討論,這樣安排,既可以達到培養(yǎng)優(yōu)等生、照顧中等生的目的,又可以達到增強后進生自信心的目的。例如,在講授“維護消費者權益”時,我設計了三個不同難度的問題:“購買商品時你會留意哪些問題?”、“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當你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你應該怎么辦?并說明理由”這幾個問題我分別請后進生、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進行回答。由于問題的設計比較合理,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因此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課堂更多一點活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18世紀啟蒙思想家盧梭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特點是集光、聲、色、像為一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并能滿足學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種形式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以及恰如其分的音樂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在講述《塑造美的形象》這個內容時很多同學認識不到其重要性,我采用了兩個畫面,一個是同學們平時出操進場時不太整齊精神的場面,一個是國慶50周年閱兵式的場面,然后再請同學們談感想,其效果要比平時講很多道理有用得多。
三、善于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
由于思想政治課有別于其他的學科,所以它的評價方法不能用單一的考試方法,在實踐中我采用了多種評價手段,相對能較客觀地反映學生的表現(xiàn)和水平。??思想政治課的評價,我除了采用考試方法外,還主要采用了:(1)教師評語。教師隨時觀察和記錄學生在本學科學習中的學習態(tài)度,包括上課時表現(xiàn)出來的自覺性、注意力、意志力、精神狀態(tài)。、情感及日常行為表現(xiàn),用文字表述的方式給學生一個評價。 (2)成果展示。學生參與本學科實踐和探究活動的成果,包括調查報告、小論文、課件、實踐和探究活動的記錄等展示在班級的墻報上。(3)能力展示。比如在本學期中,我結合教材內容在初一年級搞了一次關于母愛的演講比賽,評分范圍包含儀態(tài)、語言、內容,評委由學生和老師共同組成,這樣的形式也很受學生喜歡。
四、課堂小結“活”起來。
在小結時,我常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學生小結,即由學生站在講臺上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指出重點、難點。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也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2.畫“知識”樹,即在學完一課后,讓學生畫一株“知識”樹,將知識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畫下來,這樣可以促使其對知識進行梳理識記,并將知識系統(tǒng)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