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初一英語期中總結

初一英語期中總結

時間:2022-11-07 07:01: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一英語期中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初一英語期中總結

第1篇

一、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一學生入學后,對英語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并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給班上的每個學生起個英語名字,在英語課提問或回答問題時,就叫學生的英語名字。同學之間交流也互相叫英語名字,這樣在英語課堂上就創造出一種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

又如,教師把全班學生的生日按月份、日期順序排列成表,每天上課前看一看是否有某個學生生日,如果有就問學生:“Whosebirthdayisittoday?”學生回答:“It’smybirthday.I’mfourteennow”,然后全班學生齊唱“Happybirthdaytoyou!”學生既練習了英語的口語與聽力,又提到了全體同學的關懷,也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適時教音標

國際音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拐杖,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適時學好音標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符合學習的認識規律。在語音教學方面,要按照循序漸進,分散難點,化整為零的原則。

因為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往往把漢語拼音、英語26個字母以及國際音標音標混為一談。因此,在集中音標之前,在學生學會一定數量英語詞匯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字母及字母的發音規律,把單詞的讀音與單詞的拼寫結合起來,逐步滲透單詞音標的讀音、書寫以及拼寫規則。

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音標學得過早,沒有一定的英語詞匯和做基礎,只單純地學音標,往往很枯燥,教學效果也不會太好。音標學得過晚,會導致學生記不準單詞的發音,以至于出現在單詞旁邊標注漢語或拼音的現象。

那么初一學生什么時候學習音標效果最佳呢?筆者認為,在初一上學期,期中后,在學生對音標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利用一周時間集中學習音標效果最佳。這個時候學習國際單位是符合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的。

三、指導學習方法

如果把語言知識比做珍珠,那么學習方法是串聯珍珠的絲線。因此,對于初學者來說,傳授給他們英語知識固然重要,教給他們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卻更重要。在初一學生“入門”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在記憶單詞、預習、聽課、復習等幾個方面指導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

指導記憶單詞的方法,指導學生用音、形、義結合記憶法,構成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同義詞或反義訶記憶法等方法來記憶英語單詞。

指導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生詞,預習課文的方法,并把課前預習作為學生每天的一項固定的課外作業,老師在每天講新課外作業,老師在每天講新課都要檢查預習效果,并且經常堅持。

指導聽課的方法,指導學生人生領會教師的授課意圖,帶著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聽課、學會記筆記,并積極參與課堂交流合作。

指導復習的方法,復習指導包括作業指導和考前復習指導。指導學生通過背誦,做課外作業,整理資料等方法鞏固消化當天的課堂知識,在復習考試前指導學生要抓每一課、每一單元的重點、難點,掌握種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

四、聽、說、寫、譯并舉

在初一學生學習“入門”階段,聽、說、讀、寫、譯應并舉,聽、說是英語教學很重要的方面,學生能聽懂英語,會說英語是他們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的第一步。老師在“入門”教學時盡量創造聽、說的機會,如每天利用課前一分鐘演講來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上教師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學生聽不懂,就用手勢等體態代之,讓每個學生都敢開口說英語,都有機會說英語。另一方面,對學生學習的內容,教師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檢查朗讀、背誦、聽寫。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之后,再指導學生閱讀和課文難易相當的課外讀物,安排一定的英漢互澤練習,寫一些淺顯的小短文。

五、恰當評估,激勵

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取得好成績,成績好時,他們就對學習信心十足,而成績不好時,本為學習不自覺的就會灰心喪氣。

第2篇

我想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初一牛津英語教材的使用和我校初一英語備課組教師的一些做法。

我們都知道,新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照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另外,有的單元還安排了一個旨在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課題(Project),讓學生綜合運用在這幾個單元里面所學的語言知識、技能及學習技巧,以培養他們的口筆頭交際能力、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本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語言想象再現率高,符合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規律。

3.編排體系上突破了傳統模式,體現了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整套教材中,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跨文化意識等有機結合,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補充。

那么,針對以上這些特點,我們初一英語備課組的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學嘗試:

一、進行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

初一新教材相對于以前的教材詞匯量明顯地增大,大概每個單元100個單詞左右,有些單詞還相當長,而且一些不常見詞的出現率也相當高。同時語法點增多,并提前出現。例如: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以及 Sb. 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on sth.)這類句型以前要到初三教材中才會出現,而現在初一就出現了。針對這些難度的增加,我們幾個人在一起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首先讓學生過好語音關

學期開始時先教學48個音標.在教學48 個音標時,突出重點:如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中的讀音, r音節及七個輔音字母(c g j n s x y)在單詞中的讀音;分散難點:元音字母組合和輔音字母組合 ,這部分量大,學生難以記住.為此我們要求學生每天記八個,逐步增加.盡量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盡量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如果碰到較長的學生難以拼讀的音標拼讀詞,這時我們就教學生拼讀音標詞的方法,先教學生分成幾段來拼讀然后再快速朗讀成詞.教學音標時要求學生眼看,手在空中比畫或在桌面上寫.動用多種感官提高記憶效果.過好語音關, 有助于學生把握單詞的讀音; 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有助于解決學生對單詞讀音的遺忘現象;有助于學生快速而且長久地記憶單詞.

2.其次在教學中讓學生過好詞匯關

新教材詞匯量大,每個單元大約有100個左右,為了減輕學生記憶單詞的負擔,我們把它們分幾次來教,在教學新課前,利用早讀課提前教25個左右。等到教學新課時,我們還進行強化鞏固。

(1)在教學單詞的過程中,我們覺得如果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這樣就不利于英語教學,所以教給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非常重要。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覺得“創設情境記憶法”效果較好,所以我們常采用這樣的做法。如:在教學“closed ”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就先請一個學生上來做“開門”這個動作,然后讓另一個學生用open來造句,如:Open the door.或 The door is open.這個時候,我們就板書,并用彩筆在is open下面畫線。然后我們再請一個學生做“關門”這個動作,并讓他用英語來描述這個動作,他很可能會說Close the door./The door is close. 這時我們就可以順勢引出Now the door is closed. 并用彩筆在is closed下面畫線。然后我們就讓學生用所畫的兩個短語自由地編排動作、自由造句。除此以外,我們還采用“詞匯滲透法”。我們在講課時常將后面要出現的與此單詞相同或相近的詞,在教學中滲透下去,而等到以后要講到這個詞的用法時,學生已經有所熟悉,這時再進行復習、歸納,學生的印象自然會更深。當然,我們還采用如下方法,如:“音標拼讀記憶法”、“音標分段記憶法”、“比較法”(比較單詞的異同)、“聯想法” (由同一詞根或意義聯想)。

(2) 通過形式多樣、緊密聯系課文內容的練習題,提高單詞的復現率。我們仔細鉆研教材,自編了一些練習題,如根據中文提示完成單詞拼寫的練習題(放在句子中),或將詞組里的主要單詞劃去,讓學生選詞填空或首字母填空(我們所選的這些練習題一般都較容易),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單詞,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這種方法比起孤立的背單詞或抄單詞要有意義得多.而且學生也感興趣得多。俗話說得好,再好的方法,如果長期單一的使用,也會失去其在初期的最好效應。(以上就是我們在幫助學生過好詞匯關當中的一些粗淺的做法。)

二、如何整體處理新教材中的單元結構。

(請大家翻開書)新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Comic strip(卡通漫畫)、 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Vocabulary、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Main task and Check out.

就我校的情況,單元的課時安排一般分為兩到兩周半的時間。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一課時 Reading約兩課時 Vocabulary 一課時 Grammar 約兩課時 Integrated skills約一課時 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一課時 Main task 一課時 Check out一課時。

Comic strip 主要通過漫畫中的小狗Eddie和電子狗Hobo之間一段簡潔而有趣的對話,點明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教學時我們幾個人主要讓學生聽錄音,模仿跟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內容往往是學生學習本單元的熱身運動。

Reading 即課文教學,我們平時都盡可能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教學課文。同時要處理好教材中的配套練習,如B.C中的相關內容,B.C部分經常有true or false題等,這時我們經常根據課文內容適當編一些WH-question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復述課文。

Vocabulary 教學主要呈現與話題有關的新詞語并指導學生有效的學習和掌握這些單詞。我們在教學時往往根據所學內容增加一些聯系學生生活實踐的一些同類的相關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部分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可以將它與后面的check out 或main task 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Grammar主要是對已出現的語法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我們就根據教學內容精選一些練習題來進行操練,幫助學生掌握語法規則,正如斯金納所說的:小步走,快反饋。

Integrated skills 主要是復習本單元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Main task 主要是學生在學完本單元后應掌握的基本內容。在學生掌握這些內容的基礎上,我們還注重指導學生的英語寫作。

Check out 是教學本單元的最低要求。

在教以上幾個部分時,我們并非按照教科書一層不變的進行教學,而是經常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我們常把Grammar提到課文前面教,便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強化鞏固Grammar。

三、設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了,我們的英語教學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對話、課文時,我們充分利用實物、掛圖、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等創設英語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讓學生喜歡上英語這門課,在集備時我們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制作了許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學生生活的多媒體課件。在教學對話時,我們通常采取這樣的方式:把對話里的重點句型提煉出來,進行重新組合,變成簡單的、學生容易接受的對話,這樣的對話使得那些平時懶于張口說英語的學生也變得躍躍欲試,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變得活躍起來。待他們把這個對話操練熟悉之后,再來學習課文中的對話,他們就會感到得心應手,成功感油然而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提高。另外,在教學課文時,我們還充分利用學生自身的資源。如在教學 7A Unit1時,我們就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照片或請學生到前面來讓大家進行外貌描寫。如Her hair is short/long. She has black in a ponytail. She has black hair in bunches. She wears glasses. She is quite tall and slim.等句型進行操練。再如在教學7A Unit6 “My Fashion Design”一課時,我們先讓學生設計各自喜歡的服裝(從顏色、風格、搭配包括發行的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或讓學生上網收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流行服裝的設計。上課時我們請學生將自己設計的流行服裝張貼在黑板上,而后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在表達前讓他們分組討論。這樣學生可以大膽的發揮思維想象,將那些服裝進行重新組合或款式的修改。學生個個都很投入,熱情高漲。這樣的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了讓學生輕松地復述對話、課文,我們引導學生將對話或課文改成小品,讓學生進行表演,激發學生學英語的熱情。另外我們還精心設計板書,讓學生結合黑板上的Key words和掛圖等而后過度到單獨只看掛圖或實物、教具等復述課文。這兩種方法大大地減少了學生課后讀背課文的負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學以致用法”。即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學以致用。如在教學7A  Unit4  Food 一課時,我們讓學生用英語說出自己喜歡的各種食品,如肉類(fish,meat,pork,chicken,beef),蔬菜類(vegetables,cabbages,tomatoes,potatoes,beans,peas and so on),水果類(apples,bananas,pineapples,watermelons and some other kinds),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對話問答,

“—What do you love/like/dislike/hate

—I love/like/dislike/hate …. What about you

—I love/like/dislike/hate ….”

并討論“What food do we eat if we want to be healthy ”等得出 “healthy food and healthy lifestyle.”

3.競爭法。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興趣點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單詞遺忘快,為了與遺忘作斗爭,我們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的復習時間來增加單詞的復現率。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課上組織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我們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將前面一課或最近所學的長單詞、不常用詞抄五-六個在黑板的一角,上課時叫幾個基礎較差的學生讀,我們注意傾聽,幫助他們正音,然后再進行搶記單詞和用這些單詞造詞組或句子的比賽。試用下來我們覺得效果較好,就連那些課后懶得記單詞的學生,課上也頻頻舉手,這時我們及時地對他們進行表揚,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讓其形成燎原之勢,讓他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賞識。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單一的教學方法即使是一種好的方式,經常使用也會失去它的魅力。我們還采用其他的一些競賽形式,如限時閱讀比賽,限時朗讀比賽,口頭演講比賽等。

4.針對新教材詞匯量大、固定句型和語法點提前出現的情況,我們將以往單一的Everyday English擴充為現在的口頭作文(每周兩至三次),和對關鍵詞、詞組和句型的復習(每周兩次左右)等,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口

語表達能力。除了平時的口頭作文訓練外,我們也利用期中、期末復習課對作文進行講評,如課前先找幾個層次不同的學生作文抄在黑板上,然后課上大家一起來講評,并根據中考作文評分要求讓他們來評分,有了這樣的評分機制,初一相當一部分同學的作文水平較之開始時提高了許多。有的同學的作文水平甚至遠遠超出了老師的想象。

5.將枯燥乏味的語法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比較級和最高級,當學生對這種語法結構有所了解的時候,我們請學生自己造句或將他們所崇拜的明星人物編進句中,如,姚明比潘長江高。此外,對一些易錯的語法項目,我們編了一些簡單的口訣,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如一般現在時:主語三單時,肯定加s,否定和疑問,動詞用原形,助動詞用does;又如be動詞口訣: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所有復數全用are。再如運用現在進行時,學生時常會忘記be或動詞的ing形式,這時我們打比方:be為人的左手,動詞ing為人的右手,兩者缺一不可,否則殘疾。另外,在學習no one和none時,我們將其編成順口溜:1:2,2:1。如回答Who is in the classroom No one(回答無人時). 回答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none(回答無人時).回答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cup There is none(回答沒有時).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他們立馬想到了金龍魚色拉油的廣告用語1:1:1。

6.外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從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為了提高效率,在前面上課的老師會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上課心得,以便后面上課的老師在上課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高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少走彎路。與此同時,我們還經常互相交流上課的心得體會,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針對初一新教材采用的“五輪復習法”

初一新教材相對于以前的教材詞匯量明顯地增大,大概每個單元達75-100個左右,有些單詞還相當長。而且語法點增多,例如: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以及 Sb. 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on sth.)這類句型以前在初三教材中才出現,而現在初一就出現了。針對這一系列難度的增加,我們同濟中學不光利用期中、期末集中復習的時間,還立足于平時,采用“五輪復習法”。

第一輪:立足單詞。在每個版塊的內容學習完畢,根據本課的內容,精選或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如根據中文提示完成單詞拼寫的練習題(放在句子中), 根據圖片寫單詞,或將詞組里的主要單詞劃去,讓學生選詞填空或首字母填空(我們所選的這些練習題一般都較容易,放在句子中,一般為書上所學內容的變化形式),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單詞,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這種方法比起孤立的背單詞或抄單詞要有意義得多.而且學生也感興趣得多。俗話說得好,再好的方法,如果長期單一的使用,也會失去其在初期的最好效應。

第二輪:在每單元學習完畢,根據整個單元的內容,配以適當的拔高練習,內容緊扣課文,涉及詞匯、時態、巨型轉換幾塊,選擇適當的部分當堂完成,教師在巡視的時候,特別留意中等生,對錯得多的題目進行詳細地評講,不具共性的錯題只作個別輔導。這兩輪復習安單元,利用早讀課或課后時間完成。這樣天天給他們一定量的練習或閱讀,漸漸地學生對所學內容由生而熟。

第三輪:做綜合性基礎題。這些題目難度不大,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對,有成就感。單選、時態填空和詞匯填空題基本上是課堂上完成的,教師在巡視的時候,特別留意中等生,只對錯得多的題目才做詳細地評講。閱讀、完形、寫作課后做,講評時,我們特別注意解題方法的指導。

第四輪:專項練習。主要是圍繞語言點進行歸類和查漏補缺。采用句型轉換、時態填空、詞匯練習、句子翻譯等形式。

第五輪:在前四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主要是綜合題,立足于培養學生能力。

為配合以上的“五輪復習法”,我們注意在平時的教學中對重點和難點隨時進行鞏固和強化。

1.學習單詞之后,把上一節課重點的單詞或詞組在課前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讀、說說,有時舉些長單詞讓學生進行搶記比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背單詞的效率。

2.進行課文限時朗讀比賽。對于一些比較長的課文,抽取部分重點段落,作為朗讀的材料。先選一位比較好的學生測一下時間,然后抽幾位水平相當的學生朗讀該段,其它學生做評委,評出讀得比較好的同學,予以表揚,以此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3.學習完對話以后,為了進行有效的復習和鞏固,要求中等左右的學生能表演出來,基礎好的學生要有一定的拓展或聯想。有時也舉行講同意句比賽,同樣的句子,看誰能用另外的句子結構表達出來。這兩種方法用意在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對寫作的鞏固。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涉及一個話題,與寫作相配合,學完課文后,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寫一短文,作為開放式的練習,可長可短,一般5-8句話左右,利用“Everyday English”時間,抽取部分學生朗讀他們的作文,教師做適當的點評。以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觀點。

5.強化聽力。在平時的每個單元中都有聽力,期中、期末復習時,利用一些練習材料,對聽力做一些強化訓練。這樣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3篇

關鍵詞: 新課程 初中英語教學 教學改革

英語教學改革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要求我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的觀念、目標、內容、策略、手段、評價等各方面進行重大改革,以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初中英語新教學大綱提出:“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全球化使外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信息變化迅速、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如何使學生學好、運用好英語,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我國近年來在英語教學方面,特別是在初中英語教學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取得了可觀的成績。但是我們看到,當前英語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一、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老式的大班教學

在我國目前的初中階段,每個班都是50―60人,我們的英語教學也就是隨堂就班。在大班,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相互溝通的機會很少,情感聯系就會減弱,教師難以照顧每一個學生,這樣就會使少數學生有被老師和集體冷落的感覺,從而產生消極的情緒。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都很明顯,不同的需求會導致心理沖突,影響課堂氣氛,形成消極甚至是抵觸情緒,使課堂教學難以順利、有效地進行。

2.傳統的教法模式

傳統的英語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位置,成為知識灌輸的對象,個性潛力也被扼殺,這種狀況既阻礙英語教學的開展,又阻礙素質教育的實施。平時教師在上課時常用一張嘴、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一張講臺,或至多簡單地用一用多媒體,就構成了一節課。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和展現自我能力的時間和機會,因變成信息的被動接收者,甚至成為“漏勺”,成為做題的機器,造成大部分學生只會做題卻不能在實際需要中靈活自如地活用英語,久而久之,他們就對英語失去了興趣。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受“應試教育”、“升學率”的影響,教師把持課堂的現象仍很普遍。

3.興趣轉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目前,有不少學生對英語失去了興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把學習英語的興趣轉移到其它科目上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小學先后在三、四、五、六年級開設了英語,有不少學校把英語作為“副科”。英語課的排課較多地排在下午第二、三節;由于學生平時不重視英語的學習,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成績較差,故認為英語難學而過早地失去學英語的信心。

(2)部分學校在初一英語師資的配備上相對弱于初二、初三年級,有不少學校歷年來往往把有較強能力的英語教師安排在初三年級,因而形成了初一英語基礎相對不夠扎實的局面。

(3)初一教師在英語起始教學中對音標教學和如何記憶單詞上不夠重視,造成了學生單詞記不牢、不愛動口,存在畏難、膽小怕羞心理,因而失去了學英語的興趣。

二、解決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針對上述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我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并根據解決問題的實踐經驗提出如下幾種對策,以供同仁參考。

1.全班分組教學

根據初中生在心理上有較強的求知欲、表現欲、求成欲這些特點,我們可以把教學班全班學生大體按座次編排成學習小組。全班學生共分成若干小組,把每組學生序列編號,注意上、中、下各層學生的組合搭配,每組設一個組長。每節課都要以小組為中心進行會話、表演、討論,最后歸納總結,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同時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使其所學語言知識與能力從中得以鞏固,一舉兩得。小組展示結束后,評出優勝者并予以鼓勵。在記分時把分數分為紀律分和表演分,以便更好地控制課堂紀律。為了獲勝,學生會在每次課前自覺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學生會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學習的積極性得以調動,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得以施展。

2.合理分配時間

在現代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進行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在考慮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基礎上,以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能力、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為前提。根據心理學研究,初中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的時間約為30分鐘。依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在英語教學中采取師半生半的時間分配,把時間留給學生操練。這樣既能使大多數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又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教師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而且教師可以走近每個學生,了解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把握狀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節教學側重及教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教師在加強學法指導的同時,還要注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能否順利發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因此,英語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教會學生掌握英語的同時,還要培養出學生的“愛學英語”的興趣和樂趣。這樣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使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使他們有學英語、說英語的欲望。

4.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素質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是教師。英語教師的思想素質、英語水平素質、英語教學能力素質和身心素質,特別是英語水平素質,是決定外語教學質量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備一桶水。外語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教材,駕馭教材,掌握所授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相關的學科知識,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

5.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也走進課堂,成為輔助教學和幫助學習的手段,沖擊著原有的教學模式,改變著人們業已習慣了的教學方式方法,為教學開辟又一博大的空間,給教學帶來無限生機,使教學內容更富表現力,更加生動直觀,使課堂效果大大增益,并且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使教學所涉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以上是我對現在初中英語教學的較為突出的幾個問題的認識和分析,以及我們認為能夠行之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相信隨著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讓學生在初中階段愛學英語,會說英語,相信初中英語教學的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馬瓊斐.利用英語報刊優化英語教學.外語界,2007.8.

第4篇

【關 鍵 詞】 師生導師合作團隊;評價;學習;初中英語;課標

學生在成長中有人進步,有人原地踏步,甚至有人掉隊。在學生的初中生涯中,最容易導致他們掉隊的科目是英語,一種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語言。從2013年起,我們年級英語組教師團隊著手思考如何讓所有學生都自主參與英語學習,快樂學習,所有的學生都能有進步,特別起始階段,沒人掉隊。我們想找到一種孩子喜歡的英語教學方式,我們追求師生都能做到,學生都能快樂接受、愿意參與的一種英語教學方式,讓初中起始階段的孩子們能共同進步。

一、問題提出:構建師生導師合作團隊之緣起

義務教育法要求教育要均衡發展,按照各小學、初中承擔的義務教育學位數與生源分布情況,依據相對就近原則,確定各學校的生源覆蓋范圍,劃分學區。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少年都在相對就近的小學、初中有對應的義務教育學位,所有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初中起始階段,學生由于英語學習背景的不同(起始時間、持續時間、所用教材等),英語知識積累的懸殊(已學與未學),學習水平的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等)等原因在起始階段已被拉開差距,此差距已日趨明顯地成為影響學生整體進步的隱患。傳統英語教學常常是老師單槍作戰,老師一人獨挑責任,結果是老師工作壓力極大,工作強度大,老師累,顧了優生還要顧后進生,學生也累,優生覺得太簡單,無所事事,后進生覺得太難,無處著手,后來則索性放手。如何切實有效地縮短初中起始階段學生的差距已迫在眉睫,廣大外語教師也已越來越關注。

我集團學生來自教育局所劃片區,他們來自不同的居住環境,擁有不同的家庭文化,他們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及教育方法也不一樣。我校的生源決定了學習隊伍的多樣化,我校的教育宗旨是“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對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社會也在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讓所有學生都能有所學?所有學生都能有所進步?教學相長的前提是師生關系和諧,我校老師,特別是英語老師一直在思考:在和諧師生關系中建立一支支由教師任導師的師生合作團隊會不會讓教學進步更明顯?我們在找方法,我們也在實踐。

二、構建師生導師團隊之意義

“師生導師團隊”指由教師作為指導者,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作為助學者,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共同構成的團隊,助學者為導師,其成員具有平等的話語權和參與權,她以學生每個個體的成長為取向,以師生的合作精神為核心,成員分享彼此經驗和資源,最終實現互促共進。師生導師團隊具有三種基本功能:

1. 社會強化。建立師生導師團隊是滿足學習者的自尊和歸屬需要的重要途徑。在師生導師團隊中,學習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學習者同屬于一個團體,在進行共同的學習活動,遵守共同的規則,具有一致的價值取向和偏好。學習者對師生團隊的歸屬感、認同感以及從其他成員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強學習者對團隊的參與程度,維持他們持續、努力的學習活動。

2. 信息交流。學習者既與輔導者進行交流,同時又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構知識、分享知識。在溝通交流中,學習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問題的不同角度,而這又會促使他們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組織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3. 有明確目標和努力方向。團隊學習進步中會遇到問題和困難,這時需要有人來解決問題并指引方向,而助學者老師則能完成這一任務,這是師生導師團隊所具備的最大優勢。

三、行動與實踐:構建師生導師合作團隊之方法與實踐

(一)構建師生導師合作團隊的方法

1. 經驗總結法。根據師生導師團隊活動事實,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的規律,從而更好、更理性地總結提煉師生導師團隊建設的一些策略。

2. 個案研究。觀察并追蹤一個小團隊的原始學習成長過程,進行分析概括,提出一些積極的對策,從而進一步促進師生導師團隊的良性發展及個體的更好發展。

3. 文獻研究法。查閱相關資料,把握研究動態,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創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

(二)構建師生導師合作團隊的實踐

1. 問卷調查。根據學校特點及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初中新生英語學習情況問卷調查表》:2個表格共發放401份,不記名填寫,共收回384份有效問卷。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在起始階段對學習英語并不排斥(僅有8.94%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示厭煩),對課程設置也基本滿意。這非常有利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與組織課外活動。

從2個問卷可以看出,起始階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有待提高。初中英語起始階段,學生跟老師要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并磨合,英語教師僅一人,而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如何讓學生在初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習能共同進步而不掉隊,這是橫在初一英語老師面前的大難題。

2. 科學合理分組。《英語課程標準》認為學習是在有意義的環境和氛圍中通過人際互動發生的。師生導師團隊合作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的重要形式。師生導師團隊合作學習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決定師生導師團隊成員們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合理安排好師生導師團隊,注意組員們在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合理組合,是師生導師團隊活動成功的第一步。唯有這樣,才能在師生導師團隊合作學習中激發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每位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每位學生的學習信心,讓每位學生在師生導師團隊活動中真正動起來。

3. 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參加師生導師團隊的熱情,科學合理的評價對指導和調節學生的學習態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評價時要對學生態度、參與、合作、學習能力、方法、作業、課內外表現等作出公正、科學的評價,才能激勵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真參與師生導師團隊。有的學生活潑不夠、嚴肅有余,學生主動參與率不高,積極性不強。所以,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非常重要。合理積極的激勵機制,有利于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同時制定的激勵機制要面對全體學生,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4. 及時點撥引導提升師生導師團隊效果。教與學是構成教學過程的兩個基本要素。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中,教與學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密不可分的整體。在學為中心的教與學的關系中,在以下幾方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引導點撥即為“搭橋、鋪路和導航”,體現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產生積極效應。在以下三個方面我們做得較有成效。

(1)在課前自主學習中點撥引導。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我們采用不同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方式,有時是課本預習:第一步,看本,即照本看本;第二步,悟本,即獨立思考;第三步,慧本,即用心去感受。有時是導學案,導學案必須具備主體性、引導性和探索性,必須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形成和基本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師對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的要求明確,拒絕習題化。

(2)在合作交流中點撥引導。在課堂上我們采取“即時評價”的方法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同時,積極開展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合作交流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在運用時,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和周密有序的組織。注重營造課堂氣氛,巧設問題情景,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思慮、推理,使得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體悟活動中點撥引導。當遇到難點無法破解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體驗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思辨解決難題,開展邏輯思維活動。教師要幫助學生置身于能產生探索行為的環境中,及時提供豐富、操作性強、符合學生探究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只有引起學生主動,才能調動其積極性,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成效――師生導師合作團隊的初步效果

(一)教師理念改變,師生關系更和諧

在師生導師合作團隊實施過程中,教師導師需要不斷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教學內容跟學生更貼近,使教師學會了換位思考,從而讓教師更了解學生,學生更理解老師,師生關系更和諧。

(二)學生變化大,生生關系更融洽

在師生導師合作團隊活動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在幫助小組成員時,優生自己的知識得以鞏固,后段學生得以提高,在互幫互助中,同學之間關系融洽,友誼得以增強,道德得以提升。

(三)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提高,學校英語學習氛圍更濃

在師生導師團隊活動中,同學學習英語主動性提高,變得主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學校英語學習氛圍更濃了。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抓緊時間進行互幫互助,在課間休息時,在教室外總能看到他們間合作學習的身影,聽到他們在活動中使用英語,同學間英語交流使用也多了,有更多同學參加學校英語節活動,甚至有團隊在組織周末的party。

(四)年級英語成績提升

師生導師團隊實踐操作一年以來,我年級英語成績在區里穩中有升,特別后段不合格同學的人數在減少。初一上期中考合格率79.89%,不合格105人,初一上期末考合格率80.38%,不合格102人,初一下期中考合格率81.70%,不合格95人。按照以往經驗,隨著課程增難,在學生學習任務加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情況下,后段即不合格學生會越來越多,合格率會降低,但我年級組英語不合格學生人數并未擴大在呈減少趨勢,學校的整體發展得以提升。

自2013年探究開始,經過一年不斷實踐探索,實踐證明取得顯著的成效。集團英語課堂在師生導師合作團隊帶領下,有效地激發學生和教師的內驅力,有效促進了初中英語起始階段學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萊頓. 學習的革命(修訂版)[M]. 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8.

[2] 戴爾?H.申克. 學習理論:教育的視角(第三版)[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 楊九俊,吳永軍. 建設新課程:從理解到行動(通識卷)[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研制工作組. 關于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的設想[J].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0(1).

[6] 劉芳. 情緒管理學[M]. 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

[7] 趙永平. 外語教學中的學習風格與教學風格[J]. 青島教育學院學報,201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玉门市| 白水县| 七台河市| 徐州市| 太湖县| 萍乡市| 阜阳市| 松滋市| 禹州市| 娱乐| 壤塘县| 阳曲县| 岳阳县| 大姚县| 武威市| 丹江口市| 翁牛特旗| 洪雅县| 玛曲县| 贵定县| 仁怀市| 疏勒县| 维西| 日照市| 西乡县| 旬阳县| 石门县| 会东县| 平山县| 盘山县| 房产| 莎车县| 荥经县| 阳城县| 麻栗坡县| 阳西县| 德州市| 巴彦县| 绥滨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