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8 18:45: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校園搞笑小品劇本,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場景:教室
內容:
小玲趴在桌上睡覺。
小艾丟了本書在旁邊,出去。
小伍進來,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小艾(進來):唉,哥們兒,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難道你沒看到,這個座我已經占了!
小
伍:丁是丁,卯是卯,其實我占的比你早!
小艾:我一大早就來了,咋沒看見你呢?
小伍:我昨天晚上占的。
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專利!為了它,我天天早早地起了床,搶破了頭,血直流,這個位置不能丟!
小伍:最后一排是我的驕傲,風水寶地這邊獨好。要想把我從這趕跑(小艾:——咋地?)勸你趁早拉倒!
小玲醒來:吵什么吵什么吵?
一大早就在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費大好青春!
知道你們犯了什么錯誤嗎?啊?
小艾:知道。
小伍:我們不吵了。
小玲:你們最不可原諒的是——把我吵醒了!
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小艾:最后一聲得,還是發揚風格。哥們,考試照著我點!
小伍:啊?今天考試啊?
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
小艾:嚇的噢?
小伍:睡覺睡的吧?
小玲:都不對!打小草累的!
小艾:哎,想我昨晚點燈熬油地折騰了大半夜呀!
小伍:哎呀,發奮學習了?
小玲:你也打小草?
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試的策略!
小伍、小玲湊過去:想到什么?
小艾狂笑:告訴你們,這招絕了!
小伍、小玲:快說啊!
小艾:照書抄——(拿起書)
小玲:去死!
小伍:是個好主意!我咋沒想到呢?
小玲:得了吧。你這也叫絕招?
哎,為了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我給你們出道幽默智力題兒。
小艾、小伍不理她。
小玲:說,考試答卷分幾步?
小艾、小伍湊過去:幾步?
小玲:分三步!
第一步:把名字寫上。(兩人點頭)
第二步:把題目看一遍!(兩人點頭)
第三步:——把卷紙交上去!
小艾:交白卷哦!
小伍:什么破題啊?
小玲:我再給你們出一道題兒;說,今天考試了,誰沒來?
小艾:今天考試誰能不來?小玲?
小玲:我不在呢么!
小艾:看看四面,小伍?
小伍:在呢!
小艾:啊!我知道了——小艾!
小伍:你是白來了!來了跟沒來還不一個結果!
小玲:答,老師唄!還沒來呢!
老師走進來。
三人嚇一跳:來啦?怎么說不來就來了呢?哎呀!(吵鬧)
老師:叫什么?癩蛤蟆進來了哦?
三人笑。
老師:嚴厲點!這考試呢!一點職業道德都沒有!這年頭最重要的是什么?——分數!分分分,你們的命根!(邪笑)考考考,俺們的法寶!
小艾:抄抄抄,咱們的絕招!
老師:快發卷紙!考試了也不早點來,這都幾點了!考試都開始了半小時才來!干什么去了啊?
發卷。
老師:考試時間共兩小時!不超過一小時不許交卷!想答卷的同學請拿起筆,不想答卷的同學請原地休息。想上廁所的同學——請約束好自己!
小艾:我把老師好有一比,
他是耗子找貓當——要求無理!
小玲:就是!難道他是傳說中的說唱歌手,要不嘴里怎么就叨咕叨咕的沒完?
老師:肅靜!你們要比樹還靜!知不知道你們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比鹽海重!
三人開抄。
老師:(指小艾)這位同學請不要抄了!
小伍、小玲:我沒抄啊!
老師走到了小艾面前:同學,別抄了!
小艾:你怎么知道?我放在桌子里抄的!
老師:你桌子前面的板掉了,我都看見了!
小艾:(看了看)哎呀!真倒霉!
老師沒收小艾的卷紙,小艾剛想站起來走。
老師:坐下!不到一小時不許出去!
老師走到小伍旁邊,小伍把卷紙拿到桌里去抄。
老師:行了行了,別裝了!
最看不起你們這些拿書作弊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你剛才怎么抄來的?這樣?這樣?
小伍:再低點再低點!
老師:(沒收了小伍的卷紙)你也坐著反省一下,為什么拿書作弊?
小伍:也不想拿書啊!誰讓我沒像她(小玲)一樣打好小草的!
小玲瞪大眼睛看著小伍。
老師:這就對了,下回記得打小草!我就喜歡這種用功的孩子。
老師:到點了!交卷。
>
收好卷紙。
老師:好。記得下午來考高數!(下)
小艾:啊!下午還考高數?
小玲:啊!!下午考高數!(拿起小草)剛才考了什么?
小伍:高……數?!那是什么樹?
三人:研究下怎么打小草吧!
老師走進來(老師均由一人換裝扮演即可)。
小艾:語
文老師!
老師:小艾,你怎么寫作文的!(卷紙給小艾)
小艾:怎么了?
老師:你讀讀。
小艾:《我的老師》,我的老師長了一張瓜子臉……
老師:等下,(拿出一大牌子,上寫爪)你這是瓜子臉的瓜嗎?你寫來的是我的老師長了一張爪子臉!
小艾:老師,爪子臉也是臉,就不能湊合看嗎?
老師:你接著讀。
小艾:我的老師長的真漂亮,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
老師:停!你寫那么多真漂亮干嗎?就這么一直寫到了結尾!
小艾:老師,作文不是要求不能少于500字嗎?
老師:那你就只寫真漂亮?
小艾:不是要求寫出真情實感嗎?這就是我的全部感情啊!
老師:哼哼,告訴你,你才496字!
小艾:哦!那再補一句:真漂亮啊!
老師:你看看你的古文翻譯,觸槐而死你怎么譯的?
小艾:找棵老槐樹上吊了!
老師:為什么是老槐樹?你看你解釋詞語,解釋逝世,你竟然寫去死!
小艾:噢,我本想寫死去的!
老師:(一臉無奈)你,你又掛了!
小艾: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都重修五次了!
老師:好吧,我就給你個機會。聽說過皰丁解牛,游刃有余吧?你用游刃有余造個句子,對了我就給你過!
小艾:游——刃——有——魚?!魚……魚,魚在水里游,游刃有魚……
老師:(笑了)恭喜你,獲得了——
小艾:過了?
老師:(冷漠)第六次重修的機會。(下)
小玲、小伍:算了,快來研究高數小草吧。
老師進來。
小伍:哲學老師!
老師:小伍!
小伍:有!
老師:看看你的卷紙!
我的問題是:這就是問題,請作答。
你怎么答的?
小伍:這就是答案,請給分……不對嗎?
老師:你這叫問題嗎?
老師:你——好,下一道,
論述題:什么是勇氣,你怎么沒答?
小伍:我答了啊!
老師:就寫了五個字!
小伍:(讀)這就是勇氣!沒錯啊!然后我下面的題都沒答就交卷了,我把勇氣解釋的多好呀!
老師:你——你等著掛吧!
小伍:老師!再給我次機會吧!我掛了十五次啦!
老師:那我問你兩個問題。就看你的造化了……
小伍:兩道——太多了!
老師:好,第一題答對了!第二題你不答我也讓你過,你有多少根頭發?
小伍:假如我是禿子就好了。
老師:答啊!
小伍:123456789根!
老師:你怎么知道?
小伍:老師,第二題我可以不答!
老師:好!很好!非常好!拿著(遞給一張紙)
小伍:這是——
老師:重修單!(下)
小玲、小艾:快來研究高數——
老師進來。
小玲:英語老師!(欲跑)
老師:小玲,跑什么呀?沒吃早飯呀!
小玲:沒吃——
老師:我看見你早上吃飯了呀!
小玲:——明天的早飯!
老師:小玲,看看卷紙,你這閱讀理解沒一個對的!你是不是根本沒讀就直接看題目選的?
小玲:不是!
老師:還敢狡辯!
小玲:我連題目都沒看,直接看答案選的!
老師:還有你的作文!怎么看著眼熟?
小玲:能不眼熟嗎?閱讀理解每段第一句話拼起來的……
老師:小玲,你該覺悟了!你這次——
小玲:啊!老師,我都掛五、十五,不,五十次了!不能再掛了啊!
老師:不是我不給你過……這……比如,你能翻譯出eveningdre是什么意思嗎?
(對觀眾)是晚禮服!
小玲看著小艾、小伍。
小艾:evening是晚上吧,最適合大游戲!
小伍:dre是衣服,mm總吵著買!
小玲:哦!老師,我知道了!是夜行衣!
老師搖搖頭。(下)
小玲:不行,我得找老師去!你們倆慢慢研究吧!(下)
小艾:算了,小草打了也未必用得上,我也走了。
小伍:那怎么辦?交白卷?
小艾:當然不能交白卷,我現在就去背一道最難的題,然后寫在卷紙上,自己出題自己答!(下)
小伍:有個性。(剛想走)
老師進來。
小伍:班主任!
老師:小伍,我找你談話。
小伍:啊!
老師:上回考試這道題問:這個反應什么原理?你答的什么?
小伍:——物理原理。
老師:有這么答的嗎?
小伍:難道……是化學原理?
老師:小伍呀!你這么下去可怎么辦呢?為什么不喜歡學習?
小伍:——不喜歡我的專業吧!
老師:環工?你知道環工是干什么的?
小伍:環衛工人。
老師:是環境工程!
小伍:哦?那我畢業了做什么?
老師:……環衛工人。
小伍:聽說是治理污水的嘛。
老師:(激動)誰說是治理污水的?——還治理大氣污染呢!
小伍:怎么治理大氣啊?
老師:這個我不懂!我是教水污染處理的!
小伍:還是治理污水的。
老師:你媽看了你暑假的成績了嗎?
小伍:看了。
老師:真的?你真寄了?
小伍:我當然寄啊!
老師:你媽和你說什么?
小伍:我媽說閑得沒事學校寄什么成績單啊?
老師:……你走吧。
小伍:不能走。
老師:為什么?
一、編演課本劇的基本流程
課本劇的編演主體無疑是學生,但老師要當好幕后的指揮者。由于編演課本劇與一般備課不同,除了需要教師對課文內容熟悉,教學目標明確之外,還要掌握戲劇的相關知識,熟悉學生特點。因此在編演過程中,老師應合理指導學生,促使其發揮最佳效果。
1.設計和改編
課本劇的類型很多,形式不能單一。設計課本劇的種類要根據課本內容,學生興趣與能力以及具體條件。特別要符合學生的欣賞要求,因為這樣會使學生演得賣力,看得過癮。根據筆者經驗,當前中學生比較歡迎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校園搞笑劇、動漫劇、小品劇、舞臺劇、話劇、獨角戲等。比如課文The Secret is Out (SEFC Book 1BLesson 74―75), 可按五個場景改編成搞笑短劇;高中英語課本中的A Christmas Present可以改編成小品劇;The Lost Necklace可以改編成舞臺劇;高中教材中的The Gift (《麥琪的禮物》)可改編成話劇。在編排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若干小組,讓每一個小組的學生根據劇本編寫的要求,在課文中找出可以改編的篇目,討論編寫劇本。由于他們興趣大,改編的速度很快,而且他們能夠大膽創新,花樣翻新,出人意料。
2.合作與分工
一般來說,一臺戲需要很多人,有臺上也有臺下,需要合理分工與合作。正如目前影視界一樣,臺上露臉的人往往就那么幾個。但課本劇意義在于教育,應該人人有份,特別是臺上表演的孩子們,不能只是幾個人的專利。在這里,教師要精心安排,要在發揮每個人特長的基礎上,要求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露臉的機會。根據筆者經驗,一個班級中,總有些孩子有很高的表演天賦,而也總有些孩子不善于表現,甚至一點也不熱心。前者不論,后者很復雜,有的是氣質問題,比如天生孤僻,不合群;有的是個性上的問題,比如害羞、膽小;更多的是知識與能力上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后進生”。這時教師要啟發開導,精心安排,由簡入難,化解為難情緒,但其漸入角色,力爭為每個學生找到表現自我的機會。
3.表演與評價
表演首先需要舞臺,而教室就是最常用,也最實用的舞臺。舞臺往往需要一定背景,但舞臺布置及道具應該從簡,不能人為造成演出的難度;其次,人物對話的表演是重點,應掌握好語調、語速、節奏停頓,最大程度地為突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服務;再次,分小組表演,人人參與,人人得到實踐的機會。可以安排元旦、圣誕匯演、教師節獻禮、年級競賽、興趣小組表演、校級文藝表演等,也可以安排每月一次英語活動課表演。
在表演短劇時,老師和“觀眾”要認真聽、用心看,在表演后,要組織學生討論,評論編演的水平及得失,重點是指出創新和成功之處,同時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次是評課文。編演后學生對原課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層次,此時,可提出幾個高要求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實現英語素質水平的新飛躍。也可以制定一個評價標準,老師和“觀眾”可以根據標準給不同小組的表演評分。
二、編演課本劇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難度要循序漸進
對學生的表演要求起點要低,以保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所選編的課文一般為較生動的記敘性課文,要求矛盾沖突激烈,情節性較強,人物性格鮮明。開始可以對課文進行縮寫,或選取其中一個片段,因為作為學生英語實踐水平較為有限,目標千萬不能定得太高;當然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加上對課本劇這種形式也越來越熟悉,難度可以相應提高,甚至可以對課本進行深加工。
2.劇本要推敲斟酌
劇本是演出的依據,但學生編寫課本劇時,容易照抄課本里的人物對話,缺乏簡明生動的表達。好的劇本應依據課本,但不能局限于課本,編劇時要讓學生能充分展開想象力,逐步突破課本的局限,深化對課本理解。應讓學生明確:一是改編時可適當增刪,無論是人物對話或是舞臺說明,都是為主題服務的,刪減或增添,既要適合于劇情發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適合舞臺演出。二是對課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對話及有關動作要在劇本里重點體現,注意突出其作用。
3.選材要得體
應讓學生充分討論后決定選用的篇目,要選取內容生動,情節引人入勝,語言精練又較能體現人物性格的課文讓學生編演。
4.表演時要輕松活潑
編演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輕松學英語,所以不應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在教室里演出時,可改變學生的座位,準備好必要的簡單道具,播放適宜的背景音樂等,創造一個輕松自如的環境。
5.頻率上適可而止
作為一種教學的手段,編演課本劇的方式有其獨特的價值。學生編演課本劇難度雖然較大,但作為一種實踐鍛煉方式,極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提高學生英語素質的效果也較顯著。但是編演課本劇的活動畢竟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要注意不要過于頻繁,仍要以語言學習為主要目標,不可偏離方向,喧賓奪主。
劇本說明:
幽默搞笑型校園小品,適合大學生娛樂
人物:
青年男:男學生
青年女:女學生
情景:校園里路燈下的一條長椅
男:(唱)孤單的人那么多,快樂的就我一個(手持玫瑰,背包)
噯,是這么回事,前幾天老鄉給我介紹個朋友,說好今天晚上認識一下。問我大幾了,大四了。大四咋的了,咱們學校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男女比例遠不相配,女生樓前男生排隊,實力不行只好后退,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喝杯開水都覺得傷胃,純潔的心靈日漸憔悴,晚上做夢都想約會,總之,孤身一人簡直受罪,別笑,沒有女朋友就是窩囊廢。
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初次見面不能就送女孩玫瑰,見識多的知道這是時尚消費,見識少的人還以為我思路不對,我得先藏起來慢慢把握機會(玫瑰放入包里)。說好晚上八點約會,(看表)還有十分鐘,再跟大家嘮一會。反正我精神比較放松,大家也看得出,我走路說話魅力無窮,心里都在祝我成功。
這次約會不光代表我個人,這是我們整個宿舍的集體榮譽。瞧,這衣服小劉的,皮鞋小李的,領帶小王的,就連這發型都是大伙給設計的,如果今晚失利,回去肯定受氣。我只好撒個謊,說她喜歡我,我覺得沒戲,sorry me。哎呀,可能來了。
女:(上場)也不怕大家笑話,我也大四了。朋友給我介紹個對象,說好晚上八點約會,心里沒有一點準備,如果成呢下次再會,如果不成也無所謂,反正都是他消費,寂寞的日子實在乏味。
男:可能來了,初次約會不知道,要想聯系靠暗號
一號一號,我有信號
女:有信號?(從包里掏出一張紙片)接收信號,繼續播報
男:孩,有說無笑
女:孤獨女孩,無依無靠
男:晚上打牌,白天睡覺
女:獨守空房,心情煩燥
男:尋覓知音,解悶開竅
女:結交朋友,本人嗜好
男女:(同時)哎呀,你就是——
男:初次這樣見面,可能讓你見笑
女:追求浪漫是我的愛好
男:唉,你怎么稱呼呀?
女:我叫王麗麗
男:我叫楊冬冬,你叫我老楊好了
女:老楊,這樣叫挺別扭的
男:有啥別扭的,叫慣就好了。不象我上鋪那同學,愛沾別人便宜,你說他不姓王也不姓楊,偏偏隨他爸,姓個龔,別人一見面都喊他老龔老龔的(老公同音)
女:你這人講話還挺幽默的
男:不幽默,寂寞
女:你寂寞啥呀,都說你們男孩日子過的好,有空在外打打球,沒事回去再吹牛。不像我,別人都去談戀愛,我在寢室瞎自在。
男:話不能這么說,你一個人是寂寞,我們幾個寂寞加一塊那更寂寞。
女:你不喜歡打球嗎?
男:喜歡,整天打球睡覺,生活特別枯燥。
女:喜歡看小說嗎?
男:跟你說,看小說我小大算個迷,金庸的小看遍了,古龍的小說看厭了,瓊瑤的小說粘粘糊糊粘粘乎乎看的我年少的心蠢蠢欲變了。你喜歡看啥呀?
女:我喜歡看電視。
男:看電視?咱們這里條件不太成熟呀。再說了,看電視有啥好的,無非就是說說笑笑,吵吵鬧鬧,蹦蹦跳跳,摟摟抱抱。
女:你,你說的話也太偏激了。電視有許多好處你看不到,電視能陪我說話陪我笑,陪我唱歌陪我跳,這種快樂的感覺只有寂寞的我才能體會到。
男:其實我覺得你這人挺好的談吐溫雅
女:舉止大方
男:窈窕俊美
女:秀色端莊
男:溫柔和善
女:氣勢昂揚
男:你咋知道我說啥呢
女:書上寫的,耳熟
男:不過,這已經溶入了我的個人感情,對其順序進行了有機的調整。
女:其實我覺得你這人也挺好的,談吐比較幽默,人品也挺不錯,盡管容貌欠佳,也算是個中等偏上的角色,怎么還沒有女朋友呢?
男:謝謝夸獎,說來話長。你說我喜歡的女孩吧,不是我的眼光太高,就是她對我缺乏理性的思考,最后的結局常常是分道揚鑣。再說喜歡我的女孩吧,我又有點情高,總覺得失去了追逐的刺激就無法陶冶自己的情操。
女:那喜歡什么樣的女孩呀?
男:我喜歡那種直來直去有說有笑的,沒事看看電視廣告的,陪著電視又唱又跳的,這種寂寞是只有體貼的我才能理解到的。
女:(急)你,你可凈瞎說
男:對不起呀,剛才我說的話可能顯得不太成熟。
女:我也不跟你計較了,我問你,你已經大四了,就沒有點什么別的想法?
男:我這不是來找你了嘛,哪敢有啥別的想法
女:我是問你有沒有想看書考研?
男:想呀,可沒地方看呀。
女:你到圖書館去看呀。
男:你到圖書館去看一看。
女:圖書館里人不多
男:書本擺了滿課桌
女:找個位置將就坐
男:一不小心就惹禍
女:那你不到圖書館就到教學樓去呀。
男:教學樓就更慘。
女:那里環境更不好?
男:喧嘩聲音特別吵。
女:有張桌子人很少。
男:原來桌下有臭腳。
女:真正不行,你就到實驗樓去吧。
男:實驗樓里更有趣,男男女女做游戲。
女:要是不看書,你就干脆找工作吧,我也正在找工作呢。
男:是嘛,我也在找工作。我找工作,先問北京高科技,再到浦東開發區。
女:我主要參考是經濟,直接南下到特區。
男:我準備出去好好旅一下游。我過西安,走南昌,游完名山游蘇杭。
女:我走內地,過海濱,游完西湖下桂林。
男:我先就業,再擇業,自力更生靠創業。
婦:我當老板,做財務,真正不行干秘書。
男:對呀,現在咱們不能再想別的事了,關鍵是找好工作。
女:可不是?
男:你說咱們工作找好了,錢也掙的不少了,還愁沒人跟咱相好嘛?(扭過頭悄悄取玫瑰)
女:就是嘛,哎呀,時間也不早了,我還要回去看看工作是否找好了,今天就說到這拉倒吧。
男:(未回頭)拉倒就拉倒吧。
我不認為這世界有英雄。”肖央說。
繼2010年底,“筷子兄弟”的短片《老男孩》爆紅網絡后,
他們在2011年底推出短片新作《父親》,
依舊是草根故事,逗人笑也讓人哭。
短片上線一周,創下超過1700萬的點擊量。
70后王太利、80后肖央這對“筷子兄弟”組合,
自編自導自演自唱,他們笑著說,
很難找到像他們這樣什么都自己干的。
肖央告訴記者:“我們叫筷子兄弟,
就是酸甜苦辣一起嘗的意思。
他負責‘老’,我負責‘男孩’。”
筷子兄弟:
我在朝未來的方向潛移默化著。
相信有一天,未來的大人物是我,我卻還是我。
靜默地,等我來吧。
兩個“活兒王”見面了
“我一直想當個歌星。”王太利說。1997年年底,27歲的王太利再次從山東老家跑到北京,他租住在地下室里,為自己的歌星夢做最后的努力。那一年秋,17歲的肖央離開承德,他考入了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附中。肖央跟著老師學畫畫,他覺得老師太厲害了,自己以后也要成為一個畫家。
因為心底里的歌星夢,雖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王太利仍舊熱切地希望能夠找到機會。幾年里,王太利幾次到北京、深圳、廣州等地,他沒有找到什么門路,幾乎是東碰西撞,往往是沒錢了、呆不下去了就回老家,過幾個月又跑出來。王太利現在還記得1993年冬初到北京時,他在西苑租到一間臨時搭建的房子,只有一扇門大小,蓋上所有東西他還是凍得不行。
這年,揣著1800元又到北京,大齡青年王太利先得考慮生存。他花300元,在中央美院租到了一個床位,又花600元買了一個尋呼機,然后在一家小廣告公司找了份拉廣告的活。“那時候就覺得,我只有這幾百塊錢了,再也沒法找家里人要了。真是有一股子勁,人都是逼出來的。”王太利感慨地說。他為了拉廣告,瘋狂地打電話,嗓子說冒煙了,晚上9點了,他還在跟人談呢。就這樣賺到點錢,回家過年時,王太利已經不打算回北京了。“那日子太痛苦了。但是,錢都存在北京的銀行呢!”王太利笑著說,“我就跟自己說,再找個地方試一把!”就這樣,他背著家里的破褥子、破錄音機又北上了。
回到北京后,王太利開始在《音樂生活報》的廣告部拉廣告。“那時候,那里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專業媒體,那可是一面旗幟。我在那里認識了很多人。”沒人愿意拉廣告,王太利形容他去了以后,拉一個廣告成一個,某個下午算算有4000元的提成他都驚著了,賺錢還能這么容易。年終,單位獎勵他一個摩托羅拉的大個手機,王太利得意洋洋地別在身上,走了好幾個來回。
王太利為生存苦苦掙扎的時候,肖央在中央美院附中一邊上學一邊賺學費。“我跟我媽吹牛說:學費,您就甭管了。”夸下海口后,他給別人畫畫賺錢。在附中,肖央想要弄樂隊,他覺得當個歌手到處演出,穿著皮夾克,挺帥的!而且,能夠很直接地表達自己。當了一陣校園歌手后,肖央開始想得更多,他發現畫畫、唱歌都是很個人的事情,跟社會的關系不夠緊密。因為選修過平面廣告的課,他想到自己可以當個廣告導演,去拍片子,既有挑戰性又是集體協作的工作。就這樣,肖央在2001年考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美術系,學影視廣告導演專業。
2000年,有了點錢的王太利開始創業,辦公司跟韓國的公司合作做藝人的培訓等,結果失敗了。此后,他開過餐館也辦過其他公司,都以不成告終。最后,王太利身上就剩10000多元。他還是辦了個小公司,以中介的方式承接藝人的代言活動,慢慢做了起來,有了比較穩定的客戶。因為有不少客戶提出拍廣告片的要求,王太利需要找個能拍廣告的導演。某天晚上,他在中央美院旁的小飯館里跟一個正埋頭吃飯、素不相識的男生打聽:“認識拍廣告的導演嗎?”男生爽快地說:“認識!北電的,很厲害的。”然后,王太利拿到了一個叫肖央的人的電話。
其實,肖央跟那個男生不熟。他的很多同學在美院,所以他常過來找同學,大家相互知道而已。上了大學,肖央還是到處兼職賺錢。“高中就沒讓家里人掏錢,上了大學更不能了。”肖央笑說。北電的學費不少,有時候拍作業還得自己掏錢。肖央在班上有個綽號“活兒王”。大四時,他接了份畫插畫的活,一張畫120元。加上其他的活兒,一個月平均能賺一兩萬元。
王太利見到肖央后,感覺這是個很謙虛、挺認真的小孩,而且跟自己很像,都是“活兒王”。聊了聊,他跟肖央說:“以后我這里還有很多活的,便宜點哈!”合作了三次,王太利覺得肖央靠譜,不像以前合作過的一些導演,總是讓人不愉快,不是撂挑子就是臨時加價。
有一天,王太利在MSN上給了肖央一首歌,說:“咱們試著拍個東西,挺好玩的。”肖央在日記里寫:“以前一客戶現在成哥們兒了,歌手經紀人老王找了一首沖繩農民唱的歌,改了改,和我合唱了,我頭一回進棚,不習慣,但好歹錄完了。很快我們會開始MV的籌備,自然是我來設計和拍攝,會在網上播,挺好玩的,希望能讓大家暫時忘記不那么愉快的現實生活,樂呵樂呵。”
于是,“筷子兄弟”誕生了。
跟客戶拔河不如干自己的活
拍一部短片,有一首主打原創歌曲,講小人物的故事,要搞笑,但是也要有情節能扎進人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是筷子兄弟最初短片創作時就定下的調子,他們一直在堅持,并且做得很好。“我們就是要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肖央說。
肖央大學畢業后,很受打擊,一畢業就失業。念書時是“活兒王”,他以為畢業了,坐在家里就能接到源源不斷的活兒,事實上是一個活兒也沒有。“導演是不找工作的,有人找你拍片子就是工作。”肖央解釋。肖央感到了巨大的生活壓力,他學會了珍惜機會,別人說幫忙想個創意,明知道沒譜的事兒,他也會認真地琢磨,劃分好分鏡頭,連夜給人發郵件。肖央安慰自己,就當是做作業了。熬過近一年的失意時間后,肖央開始過起與客戶拔河的日子。客戶的要求總是很多,肖央常常要做的是修改和妥協。他在日記里寫:“自發的創作是娛樂自己,商業的創作就得服務于別人。”
和王太利一起拍MV《男藝伎回憶錄》就是滿足了肖央自發的創作。那時候,為了拍片,他們兩人都掏了幾萬元錢,肖央還挺心疼錢。從創意到全部制作完成,大概有2個月的時間,其中有著無數的新鮮感和成就感。沒想到,短片在網絡上受到追捧,在參加了新浪的播客大賽后,獲得了十萬元的獎金。
說起他們的自編自演,肖央說:“主要是因為沒有錢,只能自己演。而且,我也愛演。”肖央上大學時有表演課,因為班上的同學都是學美術的,比較害羞,放不開,老師看肖央活泛些,就讓他當表演課的課代表,他要負責編小品,組織大家排練。為了讓大家積極參與,肖央必須根據同學們的特點編小品,一學期下來,他的表演、導演水平看漲。肖央還經常在同學的短片作業里串戲,有的老師對他印象挺深。有次,肖央在學校里遇到騎車而過的導演系老師,打了聲招呼:“老師好!”老師騎著車,回道:“好——演——員——啊!”說完這話,已經騎出大老遠了。
王太利從2006年開始填詞寫歌,他發現這并不難。“我從1990年代開始聽國外流行歌曲,這么多年下來的好處是聽得多了,能聽出好壞來。有積累,心里就有了底。寫歌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足夠用心。”王太利拉著肖央進棚錄了歌,肖央拉著王太利開始了表演,他們就這樣自己把活兒都干了。
2009年以后,肖央實現了大學時的夢想,他自嘲“成了一個閑不下來的二流廣告導演”,隨著工作的忙碌,他坐下來寫東西、發牢騷的時間和心境越來越少。習慣記日記的肖央這樣寫:“但是,為五斗米折腰的那些不眠夜里,把那些來不及記錄的傷感、無奈、憤怒和小清新拍成電影的想法卻日復一日的強烈,于是終于有了敗家貼錢拍攝的《老男孩》,以及之后會讓人喜歡或嗤之以鼻的那些片子。”肖央和王太利滿腔熱情地投入拍短片,他們想要講述和表達自己的思考、總結,成長中的種種真實感受。
《老男孩》中曾經感動了很多人的片尾曲是王太利寫的,他說那寫的就是他的人生。王太利當時還在辦公司,工作之余對著音樂想詞,有時候一邊哭一邊寫。肖央也不否認創作時受到了日本組合Mr Children的MV《Kurumi》影響,而且,他在上大學時就一直想寫個參加快樂男生節目的故事,他曾想過一個卡拉OK服務員或者一個黑社會小弟參加快樂男生的故事。對于他們來說,《老男孩》是醞釀已久的故事,在拍攝中也費盡了力氣。
之前,很多人認為網絡短片大多制作簡陋粗糙,上不得臺面。筷子兄弟的短片打破了這樣的慣性思維。在參加11度青春短片展播時,《老男孩》的45分鐘篇幅曾備受質疑,大家習慣地認為10分鐘是短片的最佳時間。時至今日,肖央和王太利有些驕傲地說:“創新就是要超前一小步。”
再積累積累夢想
拍《老男孩》的時候,肖央推了所有的廣告活兒,因為種種不順利,拍攝周期拖得很長。他覺得這么大年紀了,該做件值得紀念的事情了。然而,現實很殘酷。贊助的錢不夠,肖央把自己幾年來的積蓄都投了進去。拍攝中,王太利的父親突然得了重病住院。沒有確診前,反復做檢查,王太利在北京一邊拍戲,一邊上網查資料。“其實也是胡查,因為淋巴癌有很多型,每種的治療方案都不一樣。”王太利說。確診后,父親病情更嚴重了,王太利無奈丟下劇組回家盡孝。
肖央一個人苦撐。主演之一不在,就拍其他的戲。有一段是肖央跳進河里撈出吉他,抱著吉他沉不下去,他就抱了塊大石頭坐在河底。肖央說:“我就想,我在這里干嘛呢?一天幾萬幾萬地花著錢,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拍完片子。讓河水把我沖走得了!”肖央跟自己說,片子拍完就行了,這事就此結束,再這么弄就不過了。
拍完片子,在醫院陪護父親的時候,王太利也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他去買了套正裝,決定以后搞些實際的生計,不再折騰這些了。他以悲壯的態度告訴自己,《老男孩》就是一座墓碑,永遠在那里,就此告別。然而,王太利接到了肖央的電話:“老王,你別改行了。”
《老男孩》反響之好,讓筷子兄弟一炮而紅。短片上線后,第一天得到了30萬的點擊,第二天上升到70萬,此后每天保持著80萬的增長速度。王太利面對如潮的好評卻不敢相信。“因為我經歷的失敗太多了,每一件事兒都是不成的。所以,我對任何事情都是悲觀的。”這些年,王太利無處安身時,疲勞地坐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打瞌睡,被保安轟出大門;他買了個便宜的面包,會去麥當勞要份番茄醬撒上;為生活所迫,他不會公關又不得不強裝歡顏,巴結混得好的老鄉。漂在北京,王太利時常感嘆心比天高命如紙薄,失敗得多了,他感覺無力與命運抗爭。但是,他從來沒有后悔過當初的抉擇。《老男孩》把王太利拉回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不僅能唱歌,還多了一個演員的標簽。自然,肖央多了個歌手的身份,慢慢的,他開始想當一個電影導演了。
肖央沒有急著拍長片,雖然很多人來談,他沒有拒絕,當然更是埋頭做短片,“積累積累”。拍《父親》時,依舊是肖央寫的劇本,王太利創作歌曲,兩個人又演又唱。
在編輯《父親》的后期時,肖央的父親住院了。他回去看望父親,覺得退休的父親像個老小孩。王太利的父親已經去世,他說從小沒少挨打,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教,他的學習基礎還不錯。多年后,他跟父親說過,應該以激勵為主,不該那么狠地打孩子。但是這么多年來,父子倆沒有說過推心置腹的心里話。1998年,王太利在北京賺到錢,過年回家給父親買了一只野生的鱉,花了好幾百塊錢。“就想給我爸好好補一補,我爸把它給蒸死了。我就說,你這太殘酷了吧。”王太利回憶著。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爸爸,我愛你。”這是王太利再也沒有機會說的話,也是他終生的遺憾。坐在一邊的肖央說:“拍《父親》,我就想講一個事兒:父愛是一種本能。”
走紅了的筷子兄弟,對于成功有著清醒的認識:“現在的人把成功定義的太簡單了,就是有錢,沒錢就是不成功。一幫老同學聊起過去眉飛色舞,談到現在就戰戰兢兢,大家最怕提到的就是掙錢,因為彼此間差距巨大。我們覺得有和諧的社會關系、家庭關系,健康的身體,才是成功。很多人都在尋找一個所謂的成功的角色,就是忘記尋找自我了。”
自我和夢想,是筷子兄弟一直堅持的。對于王太利來說,歌手的夢想已經實現,他希望以后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對于肖央來說,下一個夢想是當個電影導演,然后還會有新的夢想。
筷子兄弟:
我在朝未來的方向潛移默化著。
相信有一天,未來的大人物是我,我卻還是我。
靜默地,等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