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6 08:42: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入伍通知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問:今冬征兵工作有什么新的變化?
答: 今冬征兵工作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問:自治區在今冬征兵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負責管理公司保安和消防工作,確保公司辦公、生活秩序不受干擾和公司財產、員工的安全,并定期組織檢查公司消防設備設施的配置和使用狀態
負責辦理公司辦公用品的采購、發放和管理
負責對固定資產的采購與管理工作
負責公司檔案和資料的收集、管理、查閱或借閱
負責與賓館管理處保持聯系,保證辦公場所的水、電、空調、電話等設施完好
負責對公司內電腦、網絡的管理、維修和升級
負責公司網站平臺的籌劃和建設
負責公司印章管理、合同審計和一般法律事務處理
負責對公司出差人員的管理,并提供出國手續辦理、旅程安排等方面的支持
負責公司內的復印、傳真、打印等工作
負責公司的公務用車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調度
職
責
七
職責表述:部門內部管理工作
工作
任務
制訂、修訂辦公室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并監控實施
負責公司辦公室隊伍建設,選拔、配備、評價下屬人員,組織部門技能培訓
負責指導屬下員工制定階段工作計劃,并督促執行
負責控制部門預算,降低部門管理費用
職責八
職責表述:完成總經理以及總經理辦公會交辦的其他任務
權力:
對總經理辦公會議和總經理決議執行情況的監督權
調整公司管理制度的建議權,統籌制定公司規章制度的建議權
對出差事務的審核權
合同的審核權
印章使用的審核權
對各部門的安全保衛、防火、衛生整潔的檢查監督權
對各部門的安全隱患有限期整改權
權限內的財務審批權
有對直接下級人員調配、獎懲的建議權,任免的提名權和考核評價權
對所屬下級的工作有監督、檢查權
對所屬下級的工作爭議有裁決權
工作協作關系:
內部協調關系
公司各部門,管理總監,總經理
外部協調關系
上級單位和兄弟單位、新聞媒體、賓館物業管理處、辦公用品供應商、消防部門、衛生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街道等
任職資格:
教育水平
大學本科以上
專業
企業管理或相關專業
培訓經歷
行政管理培訓、企業文化培訓
經驗
5年以上工作經驗,3年以上管理經驗,1年以上部門管理經驗
知識
掌握相應的行政管理、企業形象策劃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知識,了解公關宣傳的常用做法
技能技巧
熟練使用自動化辦公軟件,具備基本的網絡知識
個人素質
領導能力、判斷與決策能力、人際能力、溝通能力、影響力、計劃與執行能力
其它:
使用工具/設備
計算機、一般辦公設備(電話、傳真機、打印機、Internet/Intranet網絡)
工作環境
室內辦公場所寫字間
工作時間特征
正常工作時間,根據需要加班
所需記錄文檔
通知、簡報、匯報文件或報告、總結等
考核指標:
公司環境衛生狀況、公司安全事故發生次數、員工滿意度、固定資產狀況、后勤支持投訴率、網絡運行的穩定性、制度建設完善性、組織員工活動次數、重要任務完成情況
費用控制情況、下屬行為管理、關鍵人員流失率
部門合作滿意度
1989年3月,我用一種體面的方式,“逃離”了貧困的家鄉。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拿著紅色的“入伍通知書”,出現在父母面前時,他們那不知所措的表情。報名參軍,我沒有征求父母的意見,但父母并沒有責怪我,母親默默地為我收起書和行李,父親翻來覆去看著我的“入伍通知書”,半天說出一句話:“當兵保衛國家,沒什么錯。”
臨走前的那天晚上,父親認真地問我:“孩子,你今年十七歲了,又在縣城上了三年高中,應該懂事了,父母尊重你的選擇,我想知道,你為什么要參軍?參加完今年的高考,明年再去也不遲呀。”我回答父親:“咱們這里太窮了,改革開放這么多年,還有哪一個地方像這里一樣不通電、不通公路?看著別的地方越來越富裕,我就越想離開這里。爸爸,您是村支部書記,怎么就沒有一點緊迫感呢?”
父親頓時一臉尷尬:“孩子,不是當父親的工作不努力,實在是我們這兒自然條件太差,大山深處的小山村,要想改變面貌,談何容易啊!”我接著說:“我們這批兵去的地方是廣州,那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我要多學點東西,到時回來接您的班。”父親說:“那好,希望你到部隊后好好工作,加強學習,弄點真本領回來。”
就這樣,帶著父母的叮囑和牽掛,我離開家鄉,成為駐廣東特區某部的一名軍人。野戰部隊的生活是緊張艱苦的,我參加新兵訓練三個月,整個人脫了一層皮,換來了軍旅生涯的第一次嘉獎。參加海訓一個月,整個人被海水泡得變了形,換來了軍旅生涯的第一次優秀士兵獎勵。參加港口工程建設施工半年,人被曬得像石頭一樣黑得發亮,雨落在皮膚上不沾半點,換來了軍旅生涯的第一次榮立三等功。努力的工作和學習,贏得了領導的信任,一年多以后,我被選中參加全軍軍校招生統考。最終,以良好的軍事素質與優異的文化成績,考上了軍內一所有名的軍事學院。
如果父母知道我考上了軍校,該有多高興啊。可惜,當時家里沒有電話,只能寫信告知。我的報喜信還未寫好,就收到了父親的來信,他在信中高興地告訴我,在市、縣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村終于告別了煤油燈,通電了。電燈亮的那天,剛好是爺爺七十大壽,他老人家喝醉了。讀著家信,我流下了眼淚。
我每月都給家里寫信,告訴父母我在軍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要他們放心。家里的來信很少,父親在信中說他很忙,村里的事情很多,他發誓要在三年內舉全村之力把村里的公路修好,要把電話線架通。他還開玩笑說,自從被兒子批評沒有緊迫感后,腦袋終于開竅了,知道要努力把改革開放的春風引進小山村,他想讓兒子回家休假時,看到村里的變化。
軍校畢業命令一宣布,我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家路。離家快六年了,那個大山深處的小山村變成什么樣了?父親在信中沒有透露半點信息。
從省城到縣里的路上,周圍的變化讓我感慨不已,原來的窄路變成了高速公路,縣城到我們鎮的沙石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馬路旁低矮的平房全部變成了漂亮的樓房。車進山后,我更是欣喜不已,鎮上到我們村的路是一條嶄新的水泥馬路,山坡上樹木郁郁蔥蔥,田地中莊稼豐收在望,茅屋不見了蹤影,只見到處都是新樓房。到了我家樓下,父母和鄰居們見到我,都激動得大喊:來貴客啦!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父親的頭發白了很多。母親說,是這幾年累的;鄰居說,是為村里的事操心太多了;父親說,白了頭發也值得,電通了,路通了,電話、電視也有了,新房子也建了,大家生活變樣了。要說唯一有點遺憾的,是當年那個吹牛想接我班的人,現在當軍官了,不能回來接班了。
龍玉純 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后在廣東、南京、北京等地部隊服役
現在已經是某部干部的丁學洲,曾經作為知青在全國有名的貧困地區甘肅省定西縣插隊。他向記者回憶了那段難忘的經歷。
1976年1月8日,就在總理去世的當天,甘肅省定西一中高中畢業班的學生們開完了畢業座談會。在那個全國人民都積極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偉大號召的年代,他們沒有別的選擇,毅然決然地來到了貧下中農身邊接受“再教育”。由于丁學洲是班長,在那個年代算是好學生,因此,一畢業就被安排到甘肅省定西縣城關公社福臺大隊小岔小學當老師。雖然只當了一年多的老師,可在他的人生中留下最難忘的記憶,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后來人生的道路。
他回憶說:“我所在的學校剛剛成立,條件之艱苦難以想象:學校建在一個社員廢棄的莊子里,事實上是3個沒有門窗的窯洞,兩個做教室,—個做老師辦公室;課桌是臨時用土坯砌成的,板凳是學生自備的。連我只有2名老師,但招收的學生還不少,總共4個班(4個年級)30多名學生,每個老師負責一個教室2個班(由于教室和老師有限,每個教室里2個班,兩側各一個班,分別上課)。
看到如此教學條件和環境,我一時不知所措,但后來我意識到30多人的命運就在我們二人手里,我感到責任太大了。于是我這個當過高中班長的優秀學生成了全能老師,語文、數學、音樂、體育‘樣樣都行’,特別是看到孩子們的長頭發,我還學會了理發,幾十個孩子的頭我全包了。由于表現突出,當年我就被城關公社評為優秀教師。
我所在的小岔村原來沒有學校,有學校后,家長們可高興了,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紛紛帶孩子來報名。他們十分關心我的生活,許多家長不時把他們‘最好吃的’東西——白面饃饃送給我,希望我能好好教他們的孩子。所以,一年后,當聽說我要參軍入伍時,他們的心情十分矛盾,既希望我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又不愿意我離開他們的孩子。可是我的體檢、政審全部通過,入伍通知書很快送這。他們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改變,于是,全村男女老少放假—天,學校停課一天,殺豬宰羊為我送行。全村上百號人在一起聚餐——從早到晚,那場景和場面如同過大年,沒有親身經歷是難以想象的。我雖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難以平靜。后來,從那個學校走出了十多個大學生。每當想起這些的時候,我心里都暖乎乎的。”
丁學洲入伍后,在部隊也是一名“秀才”。不久丁學洲作為我軍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如愿走進了軍校大門。如今他已是從軍三十多年的一名老兵,他感慨地對記者說:“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時代,但任何時代都可以有所作為。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那個年代如火如荼的生活考驗,我也許不會對生活和事業有那么真摯的熱愛和追求。”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很榮幸今天能代表我院6名即將奔赴軍營的新兵在這里抒發戰士的豪情和表達決心。在這臨行之際,我們有很多心里話要對黨和祖國,對領導、老師、親人和朋友訴說。
同其他5名同學一樣,作一名真正的軍人一直是我心中神圣的理想。很小的時候,我就有這樣一個理想:
穿上威武的軍裝,作一名共和國衛兵。參軍的夢想已經融入我的血液,融入我的每一個細胞,成為我心中時時刻刻澎湃的浪濤。 當前,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但是我們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保持高度警惕。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只有切實加強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增強國防實力,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穩定,維護祖國的統一;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鞏固強國地位,振我國威;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證。
今天,黨和國家號召我們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軍,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也是有志青年應該履行的義務。加強國防力量,捍衛共和國的主權和,保衛世界和平,我們就是抱著這樣的決心在報名冊上莊嚴地寫下自己的名字。
當接到入伍通知書的時候,我們就己經擁有了一個軍人的榮譽;當穿起軍裝的那一刻,我們就己經肩負起了軍人的神圣使命。從此,這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樂章。我們正值年輕的日子,正值激情燃燒的歲月,但是,舍棄優越的環境,圓當兵的夢想,選擇軍旅生涯,我們不后悔!因為我們胸懷一顆報國心,立志軍營建功勛。正是這種情懷,激勵著我們時刻準備把生命獻給祖國,支持著我們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選擇了民族大義。我們知道,當兵就意味著犧牲,包括生命。但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舍小家保國家,舍生命保和平,我們義不容辭!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祖國人民盛世歡歌和香甜的夢。
部隊是一個大熔爐,更是一所大學校。部隊紀律嚴明,訓練艱苦,這些都是我們將要面對的考驗,也是磨練意志品質的好機會。我們無悔于自己的選擇,亦無悔于自己的人生。我們會堅定自己的選擇,滿懷激情的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為夢想插上激情的翅膀,在軍營這方廣闊的天空自由翱翔。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新兵感謝祖國對我們的信任,感謝部隊選擇了我們,感謝領導老師長期以來對我們的諄諄教誨,感謝家人朋友對我們的支持還有同學的關心。我們決不辜負你們的殷切希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攜筆從戎,接受挑戰,放飛心中的夢想!這是我們向理想邁出的第一步,這是我們無悔的選擇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很榮幸今天能代表我院6名即將奔赴軍營的新兵在這里抒發戰士的豪情和表達決心。在這臨行之際,我們有很多心里話要對黨和祖國,對領導、老師、親人和朋友訴說。
同其他5名同學一樣,作一名真正的軍人一直是我心中神圣的理想。很小的時候,我就有這樣一個理想:穿上威武的軍裝,作一名共和國衛兵。參軍的夢想已經融入我的血液,融入我的每一個細胞,成為我心中時時刻刻澎湃的浪濤。
今天,2009.12.9,正值“一二.九”運動七十四周年紀念。遙想七十四年前,中華民族在最危險的時刻,完成了偉大的,學生在北平發動了偉大的救亡運動,兩者都是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爭,其直接意義都是推動,捍衛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中國的青年學生有著優良的傳統,就是在民族大義面前,擔負起民族興亡的重任,掀起民族自強的巨浪。也正式這種精神,鼓舞著我們攜筆從戎、參軍報國。
當前,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但是我們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保持高度警惕。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只有切實加強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增強國防實力,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穩定,維護祖國的統一;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鞏固強國地位,振我國威;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證。
今天,黨和國家號召我們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軍,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也是有志青年應該履行的義務。加強國防力量,捍衛共和國的主權和,保衛世界和平,我們就是抱著這樣的決心在報名冊上莊嚴地寫下自己的名字。
當接到入伍通知書的時候,我們就己經擁有了一個軍人的榮譽;當穿起軍裝的那一刻,我們就己經肩負起了軍人的神圣使命。從此,這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樂章。我們正值年輕的日子,正值激情燃燒的歲月,但是,舍棄優越的環境,圓當兵的夢想,選擇軍旅生涯,我們不后悔!因為我們胸懷一顆報國心,立志軍營建功勛。正是這種情懷,激勵著我們時刻準備把生命獻給祖國,支持著我們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選擇了民族大義。我們知道,當兵就意味著犧牲,包括生命。但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舍小家保國家,舍生命保和平,我們義不容辭!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祖國人民盛世歡歌和香甜的夢。
部隊是一個大熔爐,更是一所大學校。部隊紀律嚴明,訓練艱苦,這些都是我們將要面對的考驗,也是磨練意志品質的好機會。我們無悔于自己的選擇,亦無悔于自己的人生。我們會堅定自己的選擇,滿懷激情的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為夢想插上激情的翅膀,在軍營這方廣闊的天空自由翱翔。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新兵感謝祖國對我們的信任,感謝部隊選擇了我們,感謝領導老師長期以來對我們的諄諄教誨,感謝家人朋友對我們的支持還有同學的關心。我們決不辜負你們的殷切希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攜筆從戎,接受挑戰,放飛心中的夢想!這是我們向理想邁出的第一步,這是我們無悔的選擇
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后悔。面對漸行漸遠的青春歲月,越發深深懷念起我的“兵之初”……
――題記
驀然回首,告別我戰斗生活了24年的軍營,轉業地方工作已整整5年了。春來暑往,不管歲月風雨如何沖刷,不管人生閱歷變得多么厚重,一想起當兵之初的那段歲月,便心緒難平,感情的潮水會噴涌而出……那艱苦、緊張、充實、新奇的“兵之初”,鐫刻著我生命成長的里程,記錄著我留在綠色沃土里的足跡,融入了我太多不老的青春故事……
29年前,高考不第、酷愛文學的我,為不再延續爹娘那面朝黃土背著天的命運,我便毅然絕然地要求報名參軍。接下來,報名、體檢、政審,我竟異常順利地領到了入伍通知書,時間是1982年10月。
記得,在一個寂靜無聲的凌晨,冒著沉沉的霧靄,我的二姐夫三姐夫騎車把我送到了20里外的縣人武部大院。于是,我換上了肥肥大大的綠軍裝,于是,我離開魯西平原、“阿膠之鄉”的那個生我養我的小山村,離開了我親愛的爹娘、至親的姐妹,于是,我成了一名新兵!
經過火車一天一夜的“吭哧”,我和全縣250名新兵來到了位于沂蒙山北麓大山褶皺里的某炮團。兩個月緊張而艱苦的新兵集訓結束后,我便隨連隊來到了黃海之濱的連云港鹽區執行生產任務!
來到鹽區,當我滿懷好奇興沖沖走下解放車,立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一望無際的大海灘,空曠無垠的曬鹽池,方圓百里不見人煙,聽到的只是大海的怒吼和海鳥的陣陣哀鳴……連隊一天三頓吃的是土豆蘿卜加干飯,最要命的是淡水卻成了這里的奢侈品。連隊用的淡水都是用小漁船從百公里外運來的,每天在鹽池里勞作回來,甭說痛痛快快洗個澡,就是連飲用水每人每天也只能供應一軍用茶缸。就這樣,我開始了有生以來最為艱苦、也值得我終生難以忘懷、回味的“兵之初”!
我和一個即將退伍的老兵分在了一起,我們負責5畝鹽池的生產任務。由于那個老兵成天稱病不起,所有的活兒便自然落在了我這個新兵的肩頭。冬天,我穿著水靴,迎著尖利的海風,趟著沒膝的鹵水,像牛一樣在鹽池里拉耙耕耘。為了驅趕身上的寒意和心中的孤寂,我把當時正在流行的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改了詞兒大聲吟唱:
晚風輕拂黃海灣
海浪逐鹽灘
沒有樹林綴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營門的矮墻上
一遍遍懷想
也是黃昏的鹽灘上
有著腳印一串串
那是大家肩并肩
將手輕輕挽
踏著薄暮走向余輝
暖暖的黃海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們
在回營的路上
黃海灣,黃海灣
我們的黃海灣
有我許多的青春幻想
陽光鹽灘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場長
如今,一晃近30年了,那時血氣方剛、青春年少的我已年過不惑,記憶中的那爿低矮的營房,還有那位胖胖的老場長是否安在呢?
夏天,正是曬鹽的大好季節,可是那日子更是超常的艱苦難耐。白天,我頭頂烈日,在發燙的鹽池里拼命勞作,一天下來腿腳被鹵水浸泡得滲出血水,那種刺骨鉆心的疼痛,至今想來還心有余悸、渾身打顫。勞作了一天,好不容易收工回營了,那知到了夜晚天公又時常開起玩笑,本來風平浪靜的海灘,天空中頓時電閃雷鳴、陰云密布。于是在一陣哨子的急促聲中,我們又趕忙起床穿衣,旋風般屁顛屁顛地奔向鹽池,用雙手費勁地將鹽池兩邊長長的塑料布拉攏……
我的“兵之初”,那是一段多么艱苦、令人難忘的歲月啊!盡管環境如此艱苦,盡管那時我青春年少,但18歲的我,感覺生活得無比快樂和充實!因為我入伍時立下一個志向:“用筆謳歌軍營”。那志向從來未有動搖過!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到了夜晚,收工歸來的戰友們就著輕柔的海風,進入甜美的夢鄉時,我卻拖著酸麻的身子趴在被窩里,一手捏手電筒,一手握筆桿,枕頭作案開始了另一種勞作。那時,我每月10元錢的津貼,幾乎全用在了購買筆墨紙張上。為了節省開支,我經常悄悄地溜到場部,把施工隊廢棄的裝水泥的牛皮紙袋撿回來,再糊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信封以備寄稿。
“饑讀之以當食,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在“兵之初”的那段歲月里,18歲的我整日浸在宋代詩人尤裘苦讀的那種意境里。緊張的勞作之余,書籍、寫作成了我的精神家園!寂靜的深夜里,傾聽著遠處傳來的大海濤聲,面對著那一頁頁蒼白無語的紙箋,我載著五彩斑斕的夢幻,在理想王國里心馳神往!每晚每晚我蜷曲在被窩里,苦讀、寫作,聽著戰友們的鼾聲,我送走一彎又一彎明月,迎來一輪又一輪朝陽……從此,我孤寂的心不再寂寞,我的“兵之初”是那樣的美好!
為補充知識的營養,記得盛夏的一天,我拿著剛剛到手的津貼,背起我的軍挎包,請假步行來到40里路開外的連云港中心城區買了本成語詞典。返回途中,烈烈的驕陽下,我嘔吐不止、口干舌燥。痛苦難耐的我就學沿街行討的乞丐,邊走邊向路邊的人家討水喝。最后,由于體力不支,一陣眩暈竟昏倒在路上!
“天越來越晚,我必須在天黑前歸隊!”眺望著腳下那長長的路,荒灘茫茫舉目無人!我的心越發焦急不安起來!也許是蒼天憐憫我這個18歲的小兵,正在我走投無路時,一個30多歲的漢子正好騎車路過,看到我那萎靡可憐的樣子,那好心的漢子二話沒說便把我送到營地!我得了嚴重的食物中毒,高燒不止,打針吃藥折騰了幾天后,我才慢慢痊愈。后來,連隊衛生員告訴我,幸虧回來及時否則小命難保!
我買回的這本詞典,它教會了我許多東西,從它身上我汲取了許多知識的營養。如今20多年過去了,雖然它己泛黃破舊,但它仍像影子一樣不離不棄陪伴在我的左右,它成為我寫作的好伙伴、好幫手。
在以后的日月輪回、時勢變遷中,盡管我調離了一個又一個單位,更換了一個又一個地方,但我始終難忘“兵之初”的歲月,她激勵著我在人生路上苦苦沷涉!我知道這條路很難走很漫長,也不知這條路通向何方,但我不問出處、不管歸途,始終咀嚼著常人難以忍耐的清苦與寂寞,埋頭在“格子田”里奮筆耕耘,癡情地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從紅春到綠夏,從金秋到銀冬,在痛苦中,在歡樂中,我揮灑著說不清數不盡的心血和汗水,采擷著一束束艷麗的山花,收獲著一枚枚香甜的蜜果:我成為一名省作協會員,發表了上千篇新聞文學作品,數十篇作品獲獎,出版并發行了30萬字的報告文學集;先后多次受獎三次榮立三等功,當年的那個小兵也成長為一名團職軍官。
如今,我脫下心愛的綠軍裝轉業地方已整整五年了,一千五百多個日日夜夜里,我無數次夢回軍營,睡夢中無數次被嘹亮的軍號聲喚醒。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歲的增長,尤其那段“兵之初”的歲月,卻愈加清晰地閃現在眼前—-在我生命的年輪里,它已沉淀在了我的靈魂深處,已融進了我的滾燙血脈,已成為了我生命厚重的底蘊。它是我一生難以割舍、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我知道,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上,無論遇到多少失敗與挫折,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因為有記憶中那段“兵之初”歲月支撐,我會無所畏懼、永往直前!
(作者簡歷:丁尚明,男,1964年早春生于山東東阿縣,在家鄉度過了童年和少年。1982年10月入伍,歷任戰士、新聞報道員、宣傳干事、報社編輯,2006年底由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武裝部副部長任上轉業地方工作,中校軍銜。現在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市城市管理局工作。曾發表上千篇新聞、文學作品,三次榮立三等功。出版并發行30萬字的報告文學集《人間正道》,系山東作家協會會員。)
聯系:山東省東營市遼河路115號市城市管理局丁尚明
一、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和原則
通過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強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加快我市城市化進程。通過改革,進一步完善戶籍登記管理制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穩定,使戶籍登記能夠如實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身份狀況,為政府有效地行使各項行政管理職能奠定基礎。
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則:一是堅持實際居住地登記和當地需要、當地受益、當地負擔的原則。二是堅持積極穩妥,分步實施的原則。三是因地制宜,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原則。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和綜合承受能力相適應,科學制定人口發展規劃,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原則。
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內容
(一)按照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的原則,以落戶條件取代計劃指標,取消《入市許可證》及“農轉非”計劃管理。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
1、在全市打破城鄉分割的農業、非農業二元戶口管理結構。取消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自理口糧戶口、地方城鎮戶口及其他類型的戶口性質劃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從人口統計口徑上,城市市區、四縣建制鎮建成區范圍內的居民統計為“城鎮人口”,其它的統計為“農村人口”。使戶口登記制度如實反映公民的實際居住狀況。
2、在《常住人口登記表》及《居民戶口本》戶別欄內取消“非農業”或“農業”字樣,直接注明“家庭戶”或“集體戶”,實行城鄉統一的居民常住戶口。在辦理戶口遷移工作中,省內戶口遷移及外省遷入的不再注明戶口性質,遷往外省的,可根據是否納入城鎮人口范圍,在《戶口遷移證》上加蓋“農業”或“非農業”長條章。
3、對于人均不足0.1畝地的村莊,撤村建居,集體經濟組織實行股份制。村民在入學、就業、低保、退伍安置等方面享受城鎮居民待遇。
(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為基本落戶條件,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切實解決當前戶口遷移、登記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1、對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的,可在當地申請辦理本人及共同居住直系親屬的常住戶口。遷入市區的只限本人、配偶及未達法定婚齡的子女。
合法固定住所是指購買、經批準自建住房、租住分配的公有住房或以貸款形式購買的房屋,且申請人或遷入人擁有房屋的產權證或使用證,不包括出租房屋。
穩定職業是指在國家機關、黨政團體、企事業單位、私(民)營企業工作兩年以上,并有市、縣以上勞動保障(人事)行政管理部門核準備案的勞動合同,交納了社會保險費和失業保險金;興辦第二、三產業具有法人資格的人員且經營兩年以上的。遷入四縣的,工作或經營一年以上即可。
穩定生活來源是指領取養老保險金、退休金、銀行定期存款、固定投資收益等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的。
以上憑《房屋產權證》或《房屋使用證》。市、縣勞動、人事部門核準備案的《聘用證明》、《勞動合同》、《養老保險手冊》、《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退休金、保險金、銀行存款等憑證,戶口證件或戶籍證明辦理準遷手續。遷入市區的由市公安局直接受理核準辦理準遷手續,遷入四縣的由縣公安局直接受理核準發放準遷證。
2、對到建制鎮(含縣城鎮)落戶的人員,不受居住年限限制,并可根據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允許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嚴格執行承包合同,防止進城農民的耕地撂荒和非法改變用途。
3、對夫妻相互投靠、父母投靠成年子女、未達法定婚齡(男,22歲;女,20歲)的子女投靠父母,且申請人或遷入人應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準予遷入,否則不予遷入。
對于本市區內、縣內夫妻、父母、子女三投靠的,由派出所隨時辦理戶口遷移,市外或縣外三投靠遷入的,申請人應持書面申請、《房屋產權證》或《房屋使用證》、雙方戶口本、身份證或遷入人戶口所在地的戶籍證明、《結婚證》、《出生醫學證明》或親屬關系公證書,由派出所受理簽署意見,報縣、區公安局核準發放《準遷證明》,自受理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辦結。
4、對新生嬰兒或未落戶的未成年子女,均可在父親或母親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常住戶口,公安機關憑醫療保健機構出具的《出生醫學證明書》予以落戶,不再受其它任何條件限制。公安派出所每月5日將 出生落戶情況通報同級計劃生育部門,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新生嬰兒一個月內應到父親或母親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憑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和出生醫學證明進行出生登記。往年出生未落戶,且父母不在同一派出所轄區的,應有另一方派出所出具孩子未落戶證明,方可落戶。對于非婚生子女或多年未落戶等疑難問題,派出所應及時上報縣、區局對于事實清楚的,核準后予以落戶。
5、公民收養查找不到父母的棄嬰、兒童和孤兒以及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和繼子女的,收養關系成立后,被收養人無戶口的可在派出所憑民政部門出具的《收養登記證》和收養人戶口本、身份證直接在收養人戶口所在地登記出生戶口;發生戶口遷移的,收養人出具書面申請說明理由,憑上述證件由收養人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受理,簽署意見后由縣區局核發《準遷證明》,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6、對干部職工因工作調動辦理戶口遷移的,憑縣級以上具有調配權的勞動、人事、組織部門的調令(含系統內調動)、《調動人員情況登記表》、遷入人及隨遷家屬戶籍證件,產權證明或集體戶口本辦理戶口遷移手續。遷入市區的,應憑市級以上具有調配權的勞動、人事、組織部門的調令(含系統內調動)。
從社會上錄用的國家公務員,公安部門憑設區市以上人事行政部門簽發的國家公務員錄用通知書和單位接收證明、戶籍證明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以上工作調動(含系統內調動)、錄用公務員辦理戶口遷入市區的,由市公安局直接受理核發準遷證明。遷入四縣的,由縣公安局直接受理核發準遷證明。
對于國家政策規定,正常安置落戶的人員及其家屬,沒有固定住所或單人遷入的,可落單位集體戶口,攜家屬的可在單位住址單立家庭戶。
7、對批準應征入伍的,征兵辦公室要將“入伍通知書”發往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由派出所出具戶口注銷證明后,方可辦理其他入伍手續。
8、取消出國、出境人員(在國外、境外定居的除外)注銷戶口的規定。對于以往已注銷戶口的人員,要求恢復戶口的,應在本人完成出國、出境任務回國后,憑本人出國護照或其他合法有效證件,在原戶籍所在地辦理。華僑及港澳臺同胞回國定居的,憑省級以上公安機關發放的回國定居證明辦理落戶手續。對到國外定居或加入外國籍及港澳臺定居的人員,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憑出國定居證明或加入外國籍的證明注銷其戶口。
9、對被判處徒刑、勞動教養的不再注銷戶口。判處死刑且已執行的應及時注銷其常住戶口。以往被判處徒刑、勞動教養已注銷戶口的,仍按原有規定執行,刑滿解教后予以恢復。
10、對戶口遷往農村地區的也要實行準遷制度。申請遷入人應出具遷入地村委會同意落戶的證明,由派出所辦理遷移手續,需開具準遷證明的,由縣、區局核準辦理準遷手續。
(三)改革高等學校及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戶口遷移辦法。
普通高校及中等專業學校(含技校)錄取本省或外省新生,可以自愿選擇是否辦理戶口遷移。對于未辦理戶口遷移的,在校期間由學校所在地派出所按暫住人口管理。畢業后憑市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簽發的就業報到證、接收單位證明、畢業證、戶籍證件由縣、區局核發《準遷證》。已辦理戶口遷移的,畢業后憑學校的《派遣證》遷往派遣地;無《派遣證》的,其戶口保留到年底,仍不派遣的,由派出所將戶口按生源地遷出。本市院校錄取本市新生的,不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四)積極引進各類人才,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中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人員、各類專家、留學回國人員、各學科領域的帶頭人以及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其他各類人才,可憑聘用證明,相關學歷證明、戶籍證件及親屬關系證明辦理本人及直系親屬落戶手續,不受無固定住所限制。到西部地區投資、興辦實業和工作的各類人才,可以不遷戶口。其中,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遷至工作地,也可將戶口遷回原戶籍所在地。對戶口已遷入西部地區的,如果返回原遷出地工作、生活,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遷回原遷出地。憑本人申請、戶口本、身份證或戶籍證明、原戶籍地遷出證明,由縣、區局受理核準發放《準遷證明》。
對在大、中城市落戶的各類人才到小城鎮或農村工作的,可以不遷戶口。
外商、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在我市投資興辦實業,其境內親屬在我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準予落戶。
對于引進的各類人才及投資興辦實業,親屬落戶市區的,由市公安局直接受理核發準遷證明,落戶四縣的,由縣公安局直接受理核發準遷證明。
三、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組織好本地的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公安機關作為戶籍管理的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廣泛宣傳戶改意見,認真落實政策,確保戶籍制度改革順利進行。
2、改革戶口遷移審批制度,下放審批權力,簡化審批手續。戶口遷移以遷入地管理為主,取消戶口遷移多部門管理和附加條件限制,由公安機關統一管理、審批。各地在辦理戶口遷移落戶工作中,要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
3、健全工作規范,從制度上強化管理。放寬戶口遷移條件是公安機關加強人口管理的一項建設性措施,是一項以公民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的新的戶籍管理制度,是加強和嚴密戶籍登記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縣、區公安機關要利用這次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開展一次全面的戶口整頓工作,通過對本地無戶口、雙重戶口、應銷未銷戶口及人戶分離人員的清理整頓,對各種情況登記造冊,逐步加以解決,掌握本地實有戶口基本情況,摸清各類人口底數,加強實有人口管理,實現戶口管理規范化。
4、加強監督檢查。各級公安機關要在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戶口遷移制度改革工作的力度。公安機關要切實負起責任,嚴格按照群眾自愿申報、居住地登記戶口、人戶一致等原則認真審核把關,并嚴格按照戶口遷移程序辦理落戶手續,凡符合落戶條件的,應及時予以辦理,均不得借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之機收取城(市)鎮增容費或其他類似費用。
5、各地、各部門要嚴格執行以上相關規定,全面清理地方性政策規定,凡與本《意見》相抵觸的,應立即廢止。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嚴肅處理,并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本《意見》由市公安局負責解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為依據,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進一步深化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努力拓寬大中專學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積極引進高學歷層次和緊缺急需專業畢業生,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保證。
二、就業范圍和對象
(一)積極引進高學歷優秀畢業生來我市就業。繼續實施“選調生”計劃,通過外出選拔和公開考錄,選調部分優秀本科畢業生、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充實到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和鎮(處)干部隊伍。對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的,按照上級的有關要求和規定辦理。企業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高學歷畢業生到我市建功立業。對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不受專業、生源地限制,敞開接收。
(二)適當控制外地專科以下學歷畢業生來我市就業。外地生源的專科學歷畢業生需落實用人單位方可來我市就業,中專畢業生原則上不予接收。各類企業接收緊缺急需專業的中專畢業生,須經用人單位申請,主管部門同意,市人事局審批。
三、就業辦法
今年畢業生就業實行組織派遣、考試錄用、雙向選擇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辦法。
(一)組織派遣
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公開選拔的選調生及碩士以上學歷畢業生、本科以上省級優秀畢業生,由市組織人事部門根據工作需求及所學專業,統一派遣至市直或鎮(處)機關事業單位。
(二)考試錄用
1、市教育體育局負責,市教育人才分市場組織實施教體系統的畢業生考錄工作。按照市編委核準的考錄計劃,從師范類統招本科畢業生中考錄部分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從非師范類統招本科生中考錄部分緊缺專業畢業生到職業學校任教。
2、市衛生局負責,市衛生人才分市場和正局級衛生事業單位組織實施衛生系統的畢業生考錄工作。按照市編委核準的考錄計劃,從衛生類統招本科以上畢業生中考錄部分畢業生到市直醫療單位工作,從衛生類統招專科以上畢業生中考錄部分畢業生到鎮(處)衛生單位工作,從護理專業統招中專以上畢業生中考錄部分畢業生到市直或鎮(處)醫療衛生單位工作。考錄工作采取一次性下達計劃、一次性考錄的辦法進行。
3、其他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專業的,按照市編委核準的考錄計劃,由市人事局會同用人單位主管部門從專業對口的統招本科以上畢業生中公開考錄。
(三)雙向選擇
除組織派遣、考試錄用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外,其余大中專畢業生按照“公開、平等、自愿”的原則到市人才市場與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市人事部門將定期舉辦全市2012年大中專畢業生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洽談會。向社會公開各單位用人數量、學歷層次、專業類別及工資待遇等需求信息,對招聘的各個環節全部實行“陽光”操作,并提供優質服務。
(四)自謀職業
鼓勵各類大中專畢業生自謀職業或領辦、創辦經濟實體,從事個體私營經濟。
四、就業鼓勵措施
(一)鼓勵畢業生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按照到公有制單位就業的程序辦理相關手續,保留相應身份。
(二)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對從事個體經營的畢業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批準其經營之日起2年內免交工商、衛生、環保等部門和街道辦事處的登記類及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創辦屬高新技術領域公司的畢業生,可向市科技主管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確認后,其以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比例最高可占注冊資本總額的35%。對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兩年內保留其派遣資格,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等費用由個人交納,人事檔案可由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管理,費減半收取。對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合伙經營的,其自籌資金不足部分,可以按規定申請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
(三)鼓勵大專、中專畢業生繼續深造。本市生源的大專、中專畢業生,到非全日制普通高校繼續深造的,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為其辦理登記手續,3年內取得國家承認學歷的,可按當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政策辦理就業手續。
(四)做好特困畢業生就業工作。對通過雙向選擇仍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特困畢業生,由其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核準屬實的,由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負責推薦就業。
(五)對在畢業當年服兵役的本市生源畢業生,可持《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入伍通知書》到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辦理登記手續。兩年后退役的,持市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出具的證明,按應屆畢業生的有關政策,辦理就業手續。
五、就業管理服務
(一)建立就業預測和薪酬指導機制。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和人才市場,將定期對畢業生就業方向進行科學分析,及時畢業生就業及薪酬指導價位信息。充分利用人才大集、媒體推介、崗前培訓、人才派遣、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二)規范畢業生檔案轉遞程序。非師范類畢業生檔案須由學校轉遞至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師范類畢業生的檔案轉遞至市教育體育局,對畢業生個人自帶的檔案不予接收。對沒有檔案、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外地生源畢業生,一律不予辦理有關手續。對弄虛作假,私自涂改偽造證件、印章的人員,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
(三)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網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堅持把辦好畢業生市場作為畢業生求職擇業、用人單位選人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不斷加強市場軟、硬件建設,促進有形、無形兩個市場的有效結合。市人才交流中心要發揮畢業生就業網的作用,按照網上辦公流程,做好畢業生接收、派遣工作,各用人單位要及時登記畢業生需求信息,嚴格按照接收程序接收畢業生,從2012年1月1日起,非師范類畢業生啟用《2012年市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接收函》,2004年樣式的接收函停止使用。
(四)做好畢業生報到、落戶的辦理工作。繼續實行畢業生就業報到登記制度。畢業生畢業后應在規定期限內攜帶《報到證》等有關材料到市人才交流中心辦理報到登記手續,其中師范類畢業生到市教育體育局報到。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后,由單位負責持《報到證》等有關材料到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辦理有關手續后,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未落實就業單位的本市生源的非師范類和師范類畢業生,應先分別在市畢業生就業網和市師范類畢業生就業網上進行報到、落戶登記后,再在規定時間內到市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辦理報到手續,然后持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開具的入戶介紹信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
(五)加強畢業生見習期管理。繼續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畢業生見習期管理,正確理解和處理好見習期與職工勞動合同中試用期的關系。對因特殊情況需調整工作單位的畢業生,自畢業之日起一年內到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辦理改派手續。跨區、市的調整改派的,經雙方區、市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同意并辦理網上解約、簽約手續后,由市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辦理改派。跨省、市改派的須通過市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辦理。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用人單位、學校不得收取改派費。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網上解約后,要在6個工作日之內辦理檔案轉遞和戶口遷移手續。用人單位不得扣留畢業生的檔案,畢業證書等證件。各用人單位要及時為見習期滿考核合格的畢業生辦理轉正定級手續。畢業生在見習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畢業生收取或變相收取風險抵押金、就業保證金、培訓費等,不得拖欠畢業生的工資。凡到事業單位就業的,全部實行人事,并實行聘用制和試用制,聘期三年,其中試用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