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2 08:29: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隊輔導員事跡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根據學校存在的客觀現狀,她從事少先隊工作的立足點和原則始終是堅持聯系學校的實際扎扎實實、認真地做好少先隊工作。本著重在參與、重在育人、重在進步的思想,盡心盡力,盡自己最大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她熱愛少年兒童,熱愛少先隊工作,是廣大少先隊輔導員學習的楷模。
一、精耕細作,精細管理,夯實“精品工程”的根基
通過幾年的少先隊工作研究和實踐,她具有了一套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少先隊基礎建設,就是打造“精品工程”的根基。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她逐步完善和健全了少先隊組織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陣地建設,保證了少先隊各項工作在質和量方面有了新的飛躍。在組織隊伍建設方面,完善了“少先大隊、年級大隊、中隊三級管理網絡,選派優秀青年團員及教師充實到各年級大隊和中隊,向有經驗的輔導員學習并協助其工作,發揮了“全團帶隊”的優勢,充實、活躍了各級組織隊伍力量。在制度建設方面,依據《少先隊工作規范化學校評估標準》,對以往的少先隊制度進行了完善和修訂,形成了以“常規工作”、“陣地管理”、“隊伍建設”、“傳統活動”、“主題活動”為內容的制度管理體系。在原來“紅領巾文明監督崗”、“廣播站”、“手拉手基金會”等陣地的基礎上,補充了“紅領巾版報”陣地,為輔導員和隊員訂閱了《少先隊活動》等專業書刊。
二、以活動為載體,推動少先隊發展,牽領學校德育工作。
以“健康成長”為基點,開展系列主題中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少先隊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加強和改進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積極開展主題活動,讓少先隊員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去體驗道德,體驗教育。
1、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歷年來學校把少先隊的“健康成長”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納入了學校德育的重點工作之一。具體組織實施該活動,確定本學年主題活動的幾個方面的選題,讓活動內容符合學生年齡、心理、行為等特點,并確保每學期開展兩個主題活動。如:三年級的“師恩難忘”,與“安全系著你我他”,四、五年級的“誦革命詩詞,傳民族精神”,和“文明禮儀我能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闊了隊員的視野,活躍了課余活動,調動了隊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規范管理,促進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學校通過優勝班級、進步生、示范生的評比激勵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通過設立禮儀崗、升旗崗、值日檢查崗等崗位督促和規范學生的行為。通過廣播、板報、櫥窗、國旗下講話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宣傳與教育。
1、“養成教育”措施之一:隊員的自主管理
文明監督崗的自主管理。學校由大隊委員及一些希望參與學校管理的高年級同學組成了監督員隊伍,輔導員對文明監督崗進行每周崗前培訓以及崗后小結,輪流站崗維持學校紀律,督促學生對規范的執行,協助教師把學校的紀律、衛生、禮儀工作搞得井井有條。
2、養成教育”措施之二:檢查、評比的激勵機制
開展“流動紅旗”、“先進班集體” “環保小衛士”、“禮儀之星”“十佳小隊干”等優秀評比活動,以集體榮譽感激勵全體隊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以活動帶動少先隊員思想素質的提高。
以加強未成年人道德素質建設為重點,深入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評選表彰未成年人身邊的典型,鼓勵更多的未成年人增強道德意識,自覺踐行道德規范,養成良好品格,在家中為長輩盡孝心,在學校為同學送關心,在社會為他人獻愛心,為塑造新一代合格接班人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二、評選范圍:
4-6年級在校學生
三、推選標準
“美德少年”推選的基本標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具有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遵紀守法,遵守《中小學生守則》,熱心公益、遵守公德、誠實守信、自尊自強、勤儉節約,積極參加學校、社會組織的各類活動,在家中做文明尊老盡孝心的好孩子,在學校做文明勤學送關心的好學生,在社會做文明誠信獻愛心的好公民。
“美德少年”根據其事跡分為尊師孝親、自強自立、誠信守禮、勤學創新、熱心公益等五個類型,具體標準是:
1.“尊師孝親”美德少年:尊敬師長,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尊重長輩,孝敬父母,分擔家務。
2.“自強自立”美德少年: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鍛煉,獨立自主,勇擔責任,自強不息。
3.“誠信守禮”美德少年:為人誠實,信守承諾,遵紀守法,恪守公德,舉止得當,文明禮貌。
4.“勤學創新”美德少年:熱愛學習,成績優良,勤于思考,特長鮮明,勇于實踐,善于創新。
5.“熱心公益”美德少年: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熱心公益,關愛他人志愿服務,言行文明。
四、評選辦法
第一步:宣傳發動:學校公布、班內張貼公示評選方案,并告知家長,讓每一個學生、家長了解并支持本項活動。
第二步:評選
1.認星。每學期開學初,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對照“星級標準”,自愿提出自己的爭星目標,并在班級公開承諾。
2.創星。學生根據自己認定的星級內容,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踐行。學生有認星爭優記錄本,并及時做好活動記錄。
3.爭優。采取班會、少先隊會等形式,每學期對創星情況進行交流,主要是認星學生的成果交流、感悟體會和努力方向,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可給予適當點評和鼓勵。
學校根據學生認星和創星情況,每學期表彰一次星級美德少年。表彰結果作為逐級推薦參加市和省級美德少年評選的基本依據。
五、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保證質量。評選表彰美德少年是落實市委文明辦精神的具體措施,全校各年級、各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安排,真正選出我校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勤奮好學、樂于助人等在養成教育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使美德少年成為全校學生的楷模。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班要充分運用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各種載體,學習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學校將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各班涌現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努力在學校形成學習美德少年、爭當美德少年的良好道德風尚。
六、推薦人材料準備
推報人選必須提供以下材料:
1.申報表一式2份(見附件);
2.被推薦的學生需準備1500字以內的事跡材料和500字事跡簡介各3份;材料一律用A4紙張打印,所有文字材料均須附Word格式的電子文檔;
3.1寸近期正面免冠彩照3張;
本次活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以引導廣大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為主線,以講文明、樹新風為重點,努力消除有違公德、有違誠信、有損形象、污染環境、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現象,使全校學生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講究公德、遵紀守法、維護秩序等方面有明顯進步,為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生的成才和學校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
三、活動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參與。在開展活動期間,教師要尊重學生,突出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動員和引導全體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能力得到鍛煉。
2、以活動為主線,重在實踐。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融合貫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一系列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感悟和認同講文明、樹新風,并身體力行,達到知與行的統一。
3、以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為主渠道,相互配合。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貫穿到豐富多彩的活動過程中。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溝通和聯系,共同支持配合,做好教育活動,共同把“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推向深入。
四、活動內容與形式
(一)宣傳發動階段:( 4月23日 — 5月1日 )
召開“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在校園內張貼標語,并在校園網、校廣播站、校刊校報、櫥窗板報等開設“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思想道德教育專欄,營造學習活動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 5月1日 —— 5月25日 )
1、抓住建國六十周年、建隊六十周年契機,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樹立遠大志向,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組織學生觀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光盤,進行今昔對比。利用五一長假期間,引導全校師生搞一次“講過去、看現在”社會調查活動,通過耳聞目睹的經濟、社會、家庭生活的變遷,寫出體會或調查報告,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評選。另外,協助學校少先隊組織在學生中開展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各種紀念活動。如講述歷史上少先隊員中的先進人物事跡,講述去年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少年,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榮辱觀、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2、積極開展學唱《我是合格小公民》歌曲活動,并把這首歌曲和我們開展的“三好、四不、五為”活動結合起來,在全校各個班級利用音樂課和興趣活動時間盡快組織學生學會唱這首歌曲,使其融入少年兒童的心靈,滋潤他們茁壯成長。另外,我們將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合唱比賽,以此促進活動的開展。
3、教育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搞好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抓好“文明禮儀普及教育”活動,以“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良好習慣伴我行””為主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⑴、組織學生觀看反映文明禮儀的專題教育片。 ⑵、召開一次主題班會。⑶、出一期專題黑板報。 ⑷、做一件講文明講禮貌的實事。⑸、評選校園十大文明之星。
4、結合“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繼續開展感恩教育、愛的教育活動。各班組織開展“算算親情帳,感知父母恩”主題班會;體驗母愛:利用雙休日開展“我與媽媽換角色——今天我當家”活動,盡自己所能完成媽媽日常的家庭事務,真實體驗媽媽的辛苦,懂得體諒媽媽、感恩媽媽;給媽媽送上一份真誠的禮物——對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送一件自制的卡片、為媽媽洗一次腳,把歡樂、祝福和關愛送到媽媽的心中;寫一封“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為主題的家信;積極參加“孝敬從每一天做起”為主要內容的孝敬老人、體驗親情等活動,加強學生的敬老愛親教育。教育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奉獻愛,對父母、老師、長輩、學校、社會等一切有助于自己成長的人感恩。
5、開展向優秀中學生盧世強學習的活動。學習宣揚盧世強的先進事跡,印發《陽光下的小樹》事跡材料,每個隊員人手一份,通過大隊輔導員導讀、自讀、討論交流,全面了解盧世強的事跡。學習盧世強同學勤奮好學、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克服困難、體諒父母、尊敬師長、團結互助、熱愛同學的勤學精神和道德風范, 并提出“向盧世強同學十對照”的要求,發給每個隊員一張“我和盧世強比成長”的對照調查表,讓隊員分條列出盧世強的先進事跡,然后再和自己對照。并參照盧世強十對照進行答題,通過主題隊會、板報、演講、調查問卷等形式,使每位學生在向盧世強學習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6、大力開展“中華魂”主題讀書活動。結合我校 “暢游書海、塑美好人生、創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實施方案,積極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并提倡全校學生把家里的好書拿到學校來,跟同學們共同分享,通過讀書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讓讀書漸漸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學生在深厚文化熏陶中成長,積累豐富自身的底蘊,提高整體素養。
(三)總結表彰階段( 5月25日 —— 6月1日 )
1、結合“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進行本次系列活動成果展示,并制作成專題片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
2、各班通過總結,評選出優秀少先隊員,上報德育處,由德育處給予表彰獎勵。
3、德育處評選出在本次活動中表現突出的班級和教師,由學校進行表彰獎勵。
4、學校向教育局關工委推薦積極分子,進行活動總結,向教育局報送書面總結。
五、活動要求
1、各年級、各班級要根據學校的活動方案,結合本年級、本班的實際,開展卓有成效的活動。
2、“講文明、樹新風”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各班級要樹立以月促年,常抓不懈的思想,在活動月結束后,對此項工作繼續予以高度重視,抓長期,長期抓,建立起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