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08:36: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二物理學習經驗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實驗導入 力學 電學 學光
素質教育與蘇教版初中物理教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于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僅僅注重知識傳輸的教學模式已成為過去,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成為初中物理教學的發(fā)展趨勢。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試驗導入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1.利用趣味物理現象,激發(fā)學生實驗的好奇心
同學們都有這種經歷,趴在桌子上睡覺時,有人碰到桌子,似乎就能聽到比平時更大的聲音;衣服在有風的時候比在沒有風的時候干得快;在剛下完雨的時候可以看到彩虹,晴天的時候卻沒有;在海邊可以看到美麗的“海市蜃樓”;放大鏡可以把物體放大很多倍。這些都是什么原因呢?其實這些現象中都蘊含著奇妙的物理知識。這些物理知識并不是我們從課本上讀到的,而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的,并且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的,其實這也是物理實驗的一種。為此,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激發(fā)起學生開展物理實驗的好奇心,從而為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物理一詞最早的意思就是大自然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說前人所總結出來的公式定理都是由實驗得出來的,而現如今物理教學卻變成了死啃書本。所以我們不能再進行這種本末倒置的過程,應該加大物理實驗教學的實施力度。
2.1物理實驗在力學中的應用
在初三上半學期《力學》一節(jié)中,我們有這樣一個“測滑動摩擦力”的實驗,考查內容為實驗原理(二力平衡),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實驗步驟設計,以及結論表達。
在實驗過程中,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一、在實驗過程中,他必須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這樣才能保證(二力平衡)。二、比較(1)(2)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比較(2)(3)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三、在此基礎上小明又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會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請你利用圖中已有器材驗證小明的猜想。寫出你的做法,并寫出判斷的方法。用彈簧測力計分別快速和慢速拉動滑塊,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度數是否一樣。通過實驗現象可以判斷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并沒有關系,即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力學是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物理學當中的一個難點,同學們往往不能掌握力學的學習要點,因為力學要求的成立條件是很嚴格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形象直觀地讓同學們理解其中的要點。萬丈高樓平地起,再淵博的知識也要有扎實的基礎做后盾。而實驗教學法正好能夠達到這個目的,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物理定理,更好地應用物理知識。
2.2物理實驗在電學中的應用
例如我們在初二下半學期的時候學習了《電學》一節(jié),其中就有這樣的實驗。
為了測定電壓是2.5伏特的小燈泡的功率,額定功率約為1W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有下列器材供選用:A.電源(2V);B.電源(6V);C.電流表(0~6A);D.電流表(0~3A);E.電壓表(0~3V);F.電壓表(0~15V);G.最大阻值5歐的變阻器;H.最大阻值15歐的變阻器;I.電鍵;J.導線若干。(1)實驗中應選用有器材是(B,C,E,G,I,J)(2)小燈泡額定功率P=(0.625W)。
初中物理的兩大難點就是力和電,而電學中看懂電路圖是最重要的。但是光靠理論同學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是如何接線的。這時候物理實驗就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因為往往做一個實驗就能夠讓他們懂得電路的原理和畫電路的順序,從而舉一反三,看懂電路,學好電學。
2.3物理實驗在光學中的應用
初中剛剛接觸物理就是學的《光學》,光學相對來說還是很簡單的,但是光學物理實驗也同樣重要,比如小孔成像原理。
(1)實驗目的:通過小孔成像的現象來觀察光在空氣中是怎么行進的。
(2)實驗原理:因為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蠟燭的光線透過硬紙板上的小孔在墻面上才能形成和蠟燭火苗一樣的倒影。
(3)實驗器材:蠟燭一枝、火柴一盒、硬紙板一張(長25cm,寬15cm)、大頭針一枚。
(4)實驗步驟:先用大頭針在硬紙板上鉆上小孔,放好備用,再用火柴將蠟燭點燃,將其固定在離墻30cm左右的地方,將硬紙板放在蠟燭和墻之間,將室內的光線遮住,把蠟燭的高度調整好,使蠟燭的火苗剛好對準硬紙板上的小孔,前后慢慢移動硬紙板,直到看到墻面上有清楚的影子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