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1:17: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安檢年終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時間一晃而過.,彈指之間,XX年已經接近尾聲,在過去的一年里,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鍛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了諸多的不足。回顧這一年,為了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克服不足,現對XX年的工作做如下總結,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吧。
今年,我嚴格按照上級各項要求,在集團個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集團物料安全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安全指示精神和各種規章制度,始終堅持“責任有我,我必責任”的原則,認真的做好各項工作:
1、嚴抓門崗,零物料流出。
在門崗的時候,心里始終記著“嚴禁物料流出,嚴禁外部人員入內”的原則,并且認真的執行,外部人員和員工進出車間必須做到嚴格檢查、登記。在進廠的幾個月中始終做到零物料流出。在做到認真工作的同時還積極認真地學習集團的各種思想。
2、物流碼頭,認真負責。
崗位在物流崗的時候,在領導的嚴格監督和支持下,對各種物料能做到認真檢查,對于流出車間的廢棄物品做到仔細檢查,確認安全之后流出。做到了沒有物料流出車間,嚴格做到公司的保密制度。
這也是集團各級領導的大力宣導的必然結果。在領導的宣導和嚴格監督下,物料安全和保密制度已經深入人心,各部門努力抓細節,學習各種與工作相關的法規、制度、專業技術、專業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自己做到與集團的要求同步,降低物料流出的可能性。
在工作之余,工作安排有理由外,有張有弛。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開展各種活動,讓員工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并加強團隊建設,提高整體素質,發揚團隊精神,積極配合,打造一個工作熱情高漲的團隊。
3、問題分析;
由于,剛剛進廠對崗位各種規范了解的信息不夠全面,也早場少許失誤。會將生活中的些許不如意或心理矛盾不經意的帶到崗位上,發生矛盾,也沒有做好及時的溝通,矛盾沒有及時的解決。這點需要及時的改進。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
4、下一年度工作計劃。
錢金耐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翻舊了的《錢氏家訓》。這是他從浙江老家帶來的。他說,經過了這一次從毀滅到重生,更讓他體會到了,不論做什么,做人是立身之本。這是家訓。
初秋的新疆,天空湛藍。從飛機上望下去,遠處終年積雪的天山,陽光直射上去發出鉆石一般刺眼的光芒,近處是連綿起伏的沙丘,沙林荒蕪遼闊卻力量無窮,更近一點是一塊一塊的機械化農場,像木地板,拼接得天衣無縫。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誰也沒法把這幅明媚景象與2008年初的那場火災聯系起來。
――四年前的烏魯木齊,零下26攝氏度,天寒地凍,全新疆最大的商業批發大樓德匯國際廣場烈火熊熊,10萬平方米大樓,持續燃燒了整整68個小時,400多輛消防車云集,警笛聲、哭喊聲、嘈雜聲,聲聲震耳。因為沒水,加之風大,德匯入二十多年積累的財富,三千多商戶十幾年打拼的心血,就這樣眼睜睜地在熊熊大火中燃燒成灰燼。
“不但整座大樓燒光,德匯20多年積累的管理資料也全部化為烏有,整個大樓里連一片紙都沒有來得及帶出來。”錢金耐幾次試圖沖進火場想救火,都被下屬拼命拉了回來,看著大火吞噬了自己半生的心血,自己卻沒有一丁點辦法,他終于癱坐在地昏迷了過去。
很多人都以為錢金耐永遠不會站起來了。但四年之后,他不但重新站起來,重建了商廈,還全額賠付了所有三千多商戶的損失,新建的德匯名品廣場也重新成為了全新疆最大的商業批發大樓。
火,整整燒了68個小時
回憶起四年前的那個晚上,錢金耐依然心緒難平。
那是2008年1月2日晚上8時許,正在接待客人的錢金耐突然接到電話,說德匯失火了。一開始,他以為只是局部起火。當他心急火燎趕到現場時,傻了,整座大樓都被大火吞噬了,遠在幾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熊熊大火照亮的天空。
“一層、兩層、三層……看著無法控制的大火,我覺得那火就是在燒我自己的身體。”“打拼了幾十年創立起來的產業在眼前化為灰燼,自己卻無能為力,沒有經歷過這一切的人永遠不會懂。”
深夜12點,錢金耐站在火場最近的地方,雙膝跪地,掩面而泣。
那一刻,他回想起自己19歲剛來新疆的時候,在這里度過的第一個夜晚。1984年,他懷揣著在家鄉當代課老師積攢下的300元錢,從溫州經過6天6夜火車顛簸來到烏魯木齊,辛辛苦苦打拼二十多年,才有了今天。可“今天”,就這樣燒沒了。
大火持續燃燒了68個小時,3406戶受災商戶被燒得傾家蕩產,上萬人陡然陷入困境,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億元,德匯自身損失4.1億元,火災損失共計11億多元。
錢金耐遭受了滅頂之災。然而,麻煩才剛剛開始。
火災第二天,200多名受災商戶圍堵錢金耐辦公樓,300多名商戶集體到烏魯木齊紅山跳樓示威,500多名經營戶來到德匯旗下的酒店索要賠償,賴在酒店白吃白住……
更讓人傷心的還在后面,大火還沒燒完,錢金耐就被關進了當地派出所。
“德匯破產了,錢金耐被抓了……”流言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樣,在烏魯木齊傳播,也在各地溫州人中傳播。
當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溫州親友在央視上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和錢金耐一樣,都傻了。
第二套方案
幾天前還高朋滿座的錢金耐,幾天后卻失去了人身自由。
在那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錢金耐慢慢回想過去幾天發生的事,“這個時候我才緩過勁來,才有了那種痛徹心肺的感覺。什么叫痛不欲生,這就是。”他說,他想起了在戈壁聽到過的凄厲蒼涼的狼嚎,當時,他真有一種撕開衣服亮出胸膛仰天長嚎的沖動。
“痛畢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逐漸清醒過來的錢金耐,找來一張白紙和一支筆,不停圈畫、推敲,“我要尋找出路,為自己,也為大家。”
面臨如此絕境,為何還能有心情籌劃未來?記者問他。“我當時也不知道能不能出去,也不知道會承擔什么責任。至于榮辱,已經不重要了,我什么都沒有了,還顧得上什么榮辱。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不能倒下,不能倒下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為未來籌劃。”
2008年1月10日,當錢金耐被保釋出來的時候,他已經在這張白紙上畫出了他的2008戰略方案,也是他如何克服困難重振德匯的應戰稿。
最后,經公安局消防部門認定,這場大火系“外來火源意外引發火災”,他無需承擔火災責任,但三千商戶的損失,是他不得不面對的巨大難題。
擺在錢金耐面前有兩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讓德匯廣場投資公司的新疆火車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實施破產,作為股東的德匯置業集團只需依法承擔有限責任,法院不能追溯其他資產用于賠償。這種做法合乎法律,風險最小,成本最低,但受災商戶和產權戶所能得到的賠償,不會超過實際損失額的20%。
第二套方案就是德匯置業集團將要承擔無限責任,直至完成對受災商戶和產權戶損失的全額賠償。
一想到無限責任,錢金耐倒抽一口冷氣,這該是一條多么艱難的路。一旦選擇第二套方案,他不但將血本無歸,還會背負巨債。他能承受嗎?他的家人能承受嗎?
如果選擇第一套方案,他或許還能保留一點點安身立命的錢,但是他的商業夢想基本上也就到此結束了,沒人愿意和一個不愿承擔責任的商人合作。
他的內心像撕裂一般疼痛著。這個時候,一個親戚來到了新疆,是個和尚。這個和尚什么也沒做,陪他去了普陀山,送他一本《金剛經》,然后就走了。
他坐在一塊石頭上,望著煙波浩渺的東海,翻著《金剛經》,忽然之間,似乎悟到了什么。“回想起來,那個下午,應該是我心理的一個轉折。以前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靜下來思考和沉淀,當我遇到滅頂之災,被迫靜下來思考的時候,好像忽然之間就明白了很多生生死死的問題。《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不經歷大苦難,很難有大智慧。”
錢金耐最后選擇的是第二套方案。
100%的賠償,生意繼續做
提到火災后如何讓德匯重新站起來,錢金耐眼睛發光,他像當年一樣,又拿起了一張白紙和一支鉛筆,一邊圈畫,一邊講解。
“當時的情況,我只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按照經營戶――產權戶――銀行――政府――企業員工――股東的順序排列,把經營戶的利益永遠排在第一位。然后再分三步來實現計劃。”
第一步就是保住受災商戶的客戶。
從普陀山回到烏魯木齊后,錢金耐請來商戶們召開大會。面對受災的商戶,錢金耐三次拭淚。他說,“哪怕砸鍋賣鐵,也要做好商戶的賠付工作……我承諾,不讓政府出一分錢,完全依靠企業自身的條件、能力,有限公司承擔無限責任,確保3046戶受災商戶的直接損失得到100%賠償。”
這是一場真誠而簡陋的大會,十幾分鐘的講話,遭受慘重損失的商戶們報以7次熱烈的掌聲。
德匯國際廣場雖然建在烏魯木齊,但很有溫州特色,那就是這3000多商戶中,有近一半是跟隨錢金耐打拼多年的溫州老鄉。他們損失少則上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一夜之間大家一起從天堂掉進地獄,他們都眼巴巴地把目光投向了領頭羊――錢金耐,因為他不僅是德匯的老板,也是新疆溫州商會的會長。從某種程度而言,德匯的重建,不僅僅是錢金耐個人的事,也是身在新疆的溫州商人的事。
錢金耐決定先暫停利潤豐厚、前景廣闊的火車頭國家二類口岸業務,騰出倉庫庫區,用以安置3000多受災商戶,并免一年租金。“哪怕每個人只能分到5~8平方米的檔口,但是只要生意能繼續做,保住自己的南北疆顧客和亞歐客戶,士氣就不會散,重生的希望就還在。市場是扎堆的,如果把我的商戶們分散了,那大家都徹底爬不起來了。”
隨后,他讓商戶們給廠家打電話并真誠告知,說德匯又分給了他們攤位,客戶依舊在,生意繼續做,再把思路講給廠家聽,讓廠家給自己發貨。這樣一來,供應鏈接上了,每家商戶拿著政府和德匯擔保的3萬元貸款開始恢復生意,聚集人氣。
商人需要商幫
安頓好了商戶,錢金耐開始執行重生計劃第二步:自籌8000萬元蓋新樓。
“這棟樓是我有生以來蓋得最艱難的樓,為了這8000萬元,歷盡千辛萬苦。”錢金耐起身走到窗邊,看著眼前這棟5萬平方米的火車頭D棟,表情十分復雜。
2008年火災以后,錢金耐傾家蕩產,成了弱勢群體,還上了銀行黑名單,曾經稱兄道弟的銀行朋友也很直接地說只能請吃飯,無法幫貸款。
其實錢金耐壓根沒想過找銀行貸款,因為他知道現在的他沒法走進貸款程序。大火之后,社會各界給予了大量捐助,但都是把捐款直接投向受災商戶而非德匯本身。同時,德匯集團財產被查封,為了防止他跑路,1000多萬元資金也被凍結。之前在三家保險公司投保了2.1億元,也找各種借口沒有賠償……
幾乎是轉眼之間,錢金耐的融資渠道徹底斷了,而僅僅是幾天前,當地一家大銀行還盛情邀請他洽談貸款事宜。世態炎涼至此!
要蓋樓怎么辦?8000萬元怎么來?錢金耐賣掉了私車,抵押了別墅,遠遠不夠。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曾經幫助過的那群溫州商幫的朋友站了出來。
“當時他們看了我制定的三步走方案,和我一起反復推敲、反復琢磨,覺得方案可行,都主動借錢給我,有的甚至直接把錢扔我了。”錢金耐說,“真的,這就是讓我感動的地方。坦率地說,以前對商幫的理解不深刻。因為那個時候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考驗。但這次我深刻地理解了商幫的意義。為什么橫貫新疆的絲綢之路千年不絕,就是千百年來,來來往往的商脈在維系。我們只是其中之一。商業不僅僅需要契約,也需要信義。”
幾個商幫朋友,一共為錢金耐籌資將近2億元,剩下還有5個朋友排著隊想借錢給他。
來自家鄉的問候也讓他感到溫暖。火災第二天,當時新疆溫州商會會長黃宣錢,就帶領在疆的眾多溫商,放下自己手頭的生意,趕到現場幫助處理善后工作。家鄉五大銀行行長趕到德匯,專題討論異地擔保貸款,支持德匯重建。
幾乎所有的溫州商人,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聚集到錢金耐身邊,一起抱團取暖。“這些都得益于我們溫州人的‘海洋文化’。漁民出海掉到大海里了,所有的船只都會停下來救他。”
有了家鄉人的鼓勵與支持,錢金耐第一時間就帶著工作人員住進了施工工地,天天趕工,應對無數問題。冬天的烏木魯齊零下30度,只有支架的建筑不擋風也沒有暖氣,錢金耐和工人們同吃同住,生活條件不堪回首。
終于在2009年6月19日,由倉庫庫區改建的火車頭兒童用品大世界(火車頭D棟)盛大開業,1304戶受災商戶喜遷新居。那天,火車頭廣場比過年還熱鬧,商戶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貨物搬進新市場,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希望。
“曾經,99%的人都以為德匯會死,沒想到德匯又站了起來。”錢金耐說,那一刻,他差點流淚。
終極重生:重建德匯廣場
第一步和第二步都順利完成,但是德匯重生的最關鍵一步還沒有開始,那就是重建燒毀的德匯國際廣場。“只有完成了這一步,我們德匯才算是真正涅了!”年終總結會上,錢金耐說。
原德匯國際廣場建筑面積8.4萬平方米,高12層。火災過后,在勘察現場時,原建設部下屬一家機構對大廈進行了安檢,認為進行加固即可,加固資金約需1億元。
2010年初,在已投入1500萬元,加固恢復工程完成一半的時候,一個商戶的疑問讓錢金耐改變了計劃:“加固像在破衣服上打補丁,我們敢在里面經營嗎?”錢金耐一臉凝重,從牙縫中蹦出四個字:“推倒重建!”為了這四個字,要多花1.5億元。
除了花錢之外,重建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比奧林匹克數學題還難攻破。
“但非常幸運的是,我們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他是災后第三階段善后小組組長許斌。”說到這個人,錢金耐一下子興奮起來。
之前政府不理解錢金耐做出的三步走方案,政府和德匯就像兩個齒輪,雖然各自轉動,但是齒輪不接對。許斌的出現,就像劑,把兩者連在了一起。
許斌深入研究了三步走方案,他懂經濟,懂方案的邏輯脈絡,他在方案原有的基礎上,還提出了更深入的問題。他知道,再完美的計劃如果只靠企業單打獨斗去實施,落實起來是非常有難度的。于是,許斌帶著他的善后領導小組,采取一切措施,動用所有資源來配合錢金耐,包括協調自治區關系,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落實。許斌的出現,加快了德匯的重建進程。
一年之后,2011年9月19日,德匯名品廣場――原德匯國際廣場在一片廢墟中建成,并舉行了交付儀式。1700多位產權投資戶、使用權戶獲得了與火災發生前同等樓層、同等面積商鋪的賠償,錢金耐也實現了災后對“三千受災商戶100%安置和賠付”的鄭重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