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2 18:15: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學生應用文寫作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大學生在學習應用文寫作之前主要是這種寫作思維模式訓練。由于應用文實用性、規范性、真實性、針對性、時效性的特點,讓大學生在學習應用文寫作的時候難以很快掌握他的文體特征、寫作特點、寫作規律、寫作方法,他們常常在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慣性作用下,把應用文寫成散文。當新的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來不及建立,舊的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又不對的時候,很多大學生選擇了逃避的方式,消極學習:去課堂,但是玩手機、發呆,僥幸依托之前的文學寫作能力能寫出文章,還可以百度修改完成作業,只求考試及格。
如何引導幫助大學生養成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呢?第一步,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弄明白為什么要學習應用文寫作,尤其要明確學習應用文寫作對自己的獨特價值意義。這是改變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關鍵,因為只有這種獨特的價值意義是促使大學生改變習慣行為的根本驅動力。鼓勵大學生理解并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舊的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只有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舊的寫作思維習慣,他們才會有改變的意識,才會體驗到改變的自由,才會自己承擔改變的責任。很多教師在面對大學生上課時有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大學生都很明確在教室上課的目的,側重多講解知識,學生會順理成章地照單全收。其實思維習慣一旦建立很難消除,同時還要建立一種新的思維習慣,這需要相當的勇氣和智慧。每一門課程都有它獨特的學習方法,其實就是獨特的思維方式。教師如果能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導幫助大學生有意識的轉化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開啟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密切結合現實讓大學生與應用文寫作產生關聯性。筆者通常通過詢問大學生對自己未來職業的愿景來啟發他們給自己畫像:從事何種職業,成為何種身份的人,要具備哪些能力,目前自己有哪些能力,缺乏哪些能力,如何去獲得。應用文寫作中哪些文種與他們的未來生活有關:例如如何正確的寫借據避免糾紛,如何簽訂租房合同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權益,如何寫工作計劃、總結、報告,如何解讀政府機關的文件了解和大學生學習、就業相關的政策信息,如何解讀各種市場調查報告、預測報告來選擇投資項目……總之,讓大學生意識到學習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應用文寫作是很有效的解決方法。在引導幫助大學生確定應用文寫作學習對于個人的特殊價值意義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漸意識到舊的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不能滿足應用文寫作學習的需要了,就需要去培養新的寫作思維習慣———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這種改變成了大學生滿足自身的需要,這種本能的驅動力顯然會比教師的苦口婆心教導更有效。
教師需要在大學生改變舊的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遇到挫折、失敗的時候,引導學生正視并承認改變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艱難,支持學生通過強化新的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產生的新能力帶來的新形象的改變中不斷自我推動,明確自我身份發展的方向,在新身份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中完成從舊的寫作習慣模式向新的寫作習慣模式的擴展。第二步、教師要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引導幫助大學生主動學習,養成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習慣就是一種在特定的時間、狀態下,人們會做的選擇,然后就會不加思索的去做,并且一再重復。它是大腦自動遵循的行為模式,也就是當人們看到暗示,就會做出慣常行為,目的是得到獎賞。在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控制下的大學生上課的習慣是:習慣暗示(應用文寫作課晦澀難懂,很無聊)慣常行為(上課玩手機、發呆)獎賞(沒有逃課,心理安慰)。
教師在安排教學模式引導大學生培養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最重要的基點就是如何讓大學生在應用文寫作課堂教學中獲得獎賞,這是驅動大學生轉化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根本力量。作為以學習為主業的大學生,筆者認為大學生首先在意成績的獎賞,其次在意個人能力形象的教師評價和同學評價獎賞。明確獎賞行為以后,教師就需要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營造新的習慣行為暗示:應用文寫作課程雖然不是特別生動有趣,但是特別實用,它能擴大知識量。消解上課聽不懂、無聊的習慣行為暗示。當大學生在上應用文寫作課不是那么無聊的習慣行為暗示下愿意放下手機、小說,集中注意力關注課堂內容的時候,打開教材和大家一起思考問題就成了新的慣常行為,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也會慢慢養成了。筆者運用嚴格的成績考核方式和當眾贊揚的精神鼓勵為獎賞,互動點評式教學模式來引導大學生如何學好應用文。第一,嚴格平時成績的考核,讓大學生上課閑不住。每次課堂上都有難度不大的應用文病句修改、慣用語填空和隨機提問,給每個大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績的平臺,當場記錄成績,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第二,增強知識的新鮮感,激發大學生上課的興趣。在每個文中學習的課程導入時,盡量選擇新近發生的與大學生和文種關系密切的新聞事件,啟發他們參與思考討論。第三,以點帶面,引導大學生拓展知識面。在教授文種的寫作過程中,引導他們了解文書處理、檔案管理的知識,關注每篇應用文中觀點、措施背后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專業知識第四,加強互動教學,把課堂交給大學生。在講授行政公文格式時讓大學生自學備課,在課堂上以教師的身份傳遞所學知識,讓學生體驗換位思考。第五,以小組討論、共同擬寫完成常用文種的寫作作業,在下一次上課時用抽查的方式派一名小組成員朗讀作業,讓后大家和老師點評。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調動了大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也減少了作業的負擔。點評的方式檢驗了大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獲得認同的獎賞。
總之,教師在培養大學生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時候,要客觀認識到大學生是在和舊的文學寫作思維模式抗衡。教師通過引導大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學應用文寫作的獨特個人價值意義,要相信自己有決心去改就一定可以改變舊的文學寫作思維習慣模式,有意識的每天努力尋找驅動自己養成應用文寫作思維習慣模式的行為暗示和獎賞時,就有足夠的意志力去控制和利用自己的習慣了。起步總是困難重重,但是了解了習慣構成的原理,在經歷足夠的實踐后,一切都會變得自然而然,幾乎不用有意識的去思考,我們就知道怎么寫好應用文了。
作者:李麗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關鍵詞: 應用寫作 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 教學思考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用文作為信息的載體和交際工具,不僅運用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作為個人能力與素質的體現,逐漸被納入企事業單位人才評價標準的視野。應用文寫作能力不僅成為衡量當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標準,而且成為許多員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能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薄皩嵱玫奈恼隆敝傅木褪菓梦?。應用寫作就是培養學生應用寫作的課程。那么何為應用寫作呢?應用寫作就是通過應用文寫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合作意識和敬業精神等人文素養,并逐漸轉化為個人綜合能力,為就業和創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筆者所在院校針對社會這一需求在很早的時候就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常年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現筆者就教學過程的探索談談對應用寫作教學的認識。
一、應用寫作教學的現狀
1.在應用寫作教學過程中,筆者曾經對高職和本科院校進行調查,發現高職院校普遍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本科院校只針對部分專業開設專業性寫作課程或者應用寫作選修課,開設的學期在大一或者大二,總課程大約30課時?,F有的應用寫作課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種不少于20個,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學生對應用寫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實用主義觀念很強,大多數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應用文寫作可有可無。很多院校盡管開設應用寫作課程,但形同虛設,學生沒有學到應用寫作的知識,寫作課程在實用型人才培養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高中語文教學主要學習議論文、記敘文等文學性文體的寫作,應用文作為常識性內容安排在初中階段學習。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對于應用文的重視度不夠。而且應用寫作與文學創作不同,它是一門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型課程,要求大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且格式規范、結構嚴謹、內容準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明。沒有記敘文的有聲有色,議論文的深入淺出,抒情文的強烈感情,學起來相對較枯燥,導致部分學生對應用文學習缺乏應有的熱情和興趣。
3.在教材建設方面。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可選的教材版本很多,但這些教材始終沒有突破介紹文種的概念、特點、種類、寫作注意事項、例文、練習題這一傳統的編寫思路,內容龐雜,重理論、輕訓練,例文遠離學生的生活環境和職業需求,寫作訓練單一、陳舊,無法開拓學生思路。
4.在教學方法上,應用寫作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傳統模式“知識傳授+例文分析+寫作練習”,任課教師先講理論知識,然后通過例文分析總結寫作格式,最后出題讓學生仿寫練習。這種教學模式貌似循序漸進,實則弊病很多,收效甚微。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學以致用,應對應用文寫作教學進行探索。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普通人才培養有著本質的區別,應用教育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征,因而應用院校培養人才定位明確,它培養的不是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一是職業定位: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培養使學生知曉“做什么”和學會“怎么做”,掌握相關崗位的必備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根據專業的職業崗位要求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二是學術定位:以學生的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也就是要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知識、較廣的社會人文知識和豐富的現代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技術改造、管理、研發和創新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應用寫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
在借鑒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探索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筆者認為應用寫作課程應遵循“人的發展”和“職業準備”的課程理念,突破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知識學科結構和知識體系,依據“職業活動為導向、能力素質為本位、項目任務為載體”的思路,按照“職場需要、按專業發展優化、按照職業成長”的原則選擇教學內容,構建基于項目導向,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凸顯課程對接校園活動、對接職場、對接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教學改革思路。
三、應用寫作教學改革探索
1.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以“實際、實用、實踐”和“必需、夠用”為原則,以項目為載體,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在現行教材基礎上結合專業優化教學內容,把應用寫作分為校園類、職場類、其他應用類等,然后根據學生對這一學科需要的實際情況,按一定順序講述各個部分的內容,先講校園類的應用文,如求職信、個人簡歷、實習報告、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接下去講述進入社會后可能需要到的職場類應用文,如公務文書、事務文書、合同等,最后其他應用類。這樣的教學安排既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又順利對接職場需要,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其樂于學習,并用于實踐之中。
2.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創設文體情境,以學生的實踐教學為主導,以解決實際問題滿足實用需要為目的,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搜集寫作材料,確定寫作目標,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寫作任務。如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舉行的各種大型活動,如學校召開的畢業生雙選會、運動會、學代會等各種比賽活動,還有日常班務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類寫作素材,學會寫作通知、簡報、計劃、總結、個人簡歷、自薦信、海報、議案、演講稿等應用文種,把枯燥乏味單調的應用文寫作理論變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師可以結合學校團委的社會調查工作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做社會調查,然后指導學生寫社會調查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市場預測報告等。課堂教學同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不僅大大拓展教學內容的空間,而且讓枯燥的應用寫作變得鮮活起來。
3.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文文種不同,寫作要求也不一樣,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需求,應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利用學院的硬件設施開展多媒體教學,利用項目任務創設情境,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講評教學法等。如調查報告的寫作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任課教師給出調查報告的題目,學生分組討論,確定調查對象,明確調查方法,展開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形成調查報告。總結和報告的寫作教學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總結是事務性文書,報告是公務文書,兩種文書分屬不同的類別,在格式上有明顯的區別,教學中可以通過比較總結和報告的例文讓學生明確其區別。在語言掌握上也是如此,應用文語言和文學性語言區別很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犯語言的錯誤,任課教師可以通過例文的對比讓學生明確應用文的語言特點,然后掌握應用文的開頭、結尾等專門用語,并用于寫作之中。
應用寫作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應用寫作的知識,具備寫作能力,任課教師無論是任務的設定還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確學生是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抽象的寫作理論有具體真切的了解,再通過學生的寫作實踐將寫作知識轉化為寫作能力。
4.師資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應用寫作教學效果不佳和師資隊伍難以滿足教學要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師主要是師范院校文學院培養的教師,他們語言功底深厚,熟悉寫作理論,但缺乏對專業課程深入的了解,沒有行業實踐背景,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專業實踐,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而專業職業需求無法體現,結果是學生只是簡單機械地照搬、模仿例文,無法動筆進行專業寫作,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有些院校意識到這種教學的不足,由專業教師進行教授,能彌補語文教師專業的不足,但由于他們寫作知識不系統,過于強調內容而忽視理論知識,背離寫作教學規律,教學效果難以讓人滿意。要強化教學效果就必須加強應用寫作教師的隊伍建設。學??梢酝ㄟ^鼓勵語文教師通過頂崗鍛煉深入行業一線,熟悉行業職業崗位,增強教學的專業職業針對性,理論聯系實際,豐富授課內容,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專業水平,強化教學效果;鼓勵專業教師學習應用文寫作理論,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與水平,使教學活動符合寫作教學規律,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應用寫作這一職業基本技能。
參考文獻:
[1]陳風平,等.公文寫作精品課程建設探.應用寫作[J].2007(2).
關鍵詞:應用寫作 興趣探討
Abstract: the writing 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ust master basic skills, a measure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overall quality. Lots of higher vocational applied writing course have been opened, but the results are unsatisfactory. How to improve student writing, teachers are fundamental, the students ' interest and closed, change the test method is to promote. This article on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 interest in learning applied writing, I summarized the long engag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communicate with peers and explore.
Key words: writing application interests
[中圖分類號] G4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應用文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處理公私事務時使用的一種具有固定或慣用格式的文體。其使用非常廣泛,實踐性很強。因此,在現代生活中,應用文的寫作,無論是對機關文秘人員,還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對需要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應用文寫作更是一項必備的基本能力。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和學習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
很多高職高專都開設了應用寫作課,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應用文寫作具有特定的對象、內容和形式,寫作方式相對固定、規范,所以大部分教師只是照本宣科,講講寫作格式和注意事項,給學生歸納幾個條條框框,然后提供幾篇范文,讓學生生搬硬套。而學生認為應用文的文學性不強、枯燥乏味,覺得有些內容在中學階段已學過,有些內容與己無關,學無所用,因此學得沒勁,練習寫作時也就是強迫自己依照范文鸚鵡學舌、依葫蘆畫瓢,應付了事。總之,應用文寫作教學在高職院?;咎幱凇敖處煵缓媒?,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應用寫作的能力,筆者認為如下。
一、教師的能力是根本
教師必須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較豐富的寫作實踐經驗,他決定了授課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質量。陶行知先生說過:“要向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學習應用寫作相關知識,掌握前沿知識,加強自身實踐。如,公文中“函”的寫作,在兩年前國家就規定:只能作為平行文。但現在很多教師不了解,還在可以作為下行文講解。要主動積極參加各種研討會、報告會,加強交流,拓寬視野。再次是要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放下架子,與學生一起探討。
二、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求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力,是學習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孔子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學生一旦對這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就會盡力求索,知難而上,就會視學習為樂事,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人從事應用寫作教學中多年,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的經驗和方法。
(一)讓學生認識到應用寫作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明確什么叫應用文。香港陳耀南教授在《應用文概說》闡述:“應用文就是‘應’付生活、‘用’于務實的‘文’章,個人、團體、機關相互之間,公私往來,用約定俗成的體裁和術語寫作,以資交際和信守的文字,都叫應用文?!痹诂F實生活中,可以提高大學生運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辦理事務的能力,以適應信息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梢哉f,寫作能力代表著一個人的基本文化素質,還體現著一個人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寫作經驗、思維能力等諸多方面的綜合素質,體現著一個人的智能結構。是人們交際、交流、溝通的必要工具,是企業所要求的職業核心能力之一。
列舉實列:《南方人才報》登載一個大學生因個人簡歷寫不完善而被招聘單位拒之門外;《黨員文摘》上登載的對語言文字的“妙用”說明中國文字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某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對秘書寫的材料作了如下改動:“全縣農民減負30萬元,30萬農民人均減負1元”,改為“全縣農民減負30萬元,100%的農民都減負”;“全縣到2003年全部脫貧”,改為“全縣比原計劃的2004年提前一年脫了貧”;“在這次事故中,30名正在井下作業的礦工除1人生還外,全部死亡”,改為“經過縣領導的精心組織搶救,正在井下作業的礦工除29人無法搶救外,全部生還”。 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效果不一樣。
(二)情景模擬法:即創設情境,再現情景,讓學生實際演練,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如,在進行自薦信、求職信教學時,讓學生分別扮演招聘者和應聘者,通過不同身份的轉換,分別揣摩各自的心理感受。作為招聘者,將會從哪些方面提出問題,作為應聘者應在哪些方面做好準備,從而,更加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通過這種自我體驗,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質、潛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實現對知識的真正掌握。
(三)啟發反思法:即在進行理論講授之前,先用學生以前寫過的應用文體檢測學生,讓學生自己意識到:這些文體雖寫過多次,但仍存在問題,從而,引導他們自我反思,啟發學生領悟到:寫不好應用文的關鍵在哪里,應怎樣修改,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我在多媒體上播放出我校一個因患白血病得到全校師生捐助的學生寫的一封感謝信,交學生課堂討論,修改,完善。進而讓學生明白這類專用書信的寫法。
關鍵詞 應用文寫作 情景教學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應用文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為處理日常公私事務而使用的文章的總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事情也越來越復雜,因此應用文的功能也就越來越多了。作為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應用文寫作,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學好應用文寫作,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而現在的學生,存在一種不正確的傾向,只重視專業課而忽視基礎課。其實,無論是理工科的學生還是文科的學生,學好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學習應用文寫作原理,掌握各種應用文種的寫作,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為社會做貢獻。
1 當前學生應用文寫作存在的問題
1.1 對應用文寫作認識不夠,寫作興趣不高
當前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存在普遍的一些問題,一部分學生認為應用文寫作格式簡單、內容枯燥,學了沒多大用處。既然中學時已經學好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以后只要再稍加注意應用文的格式、規范和要求,就能學好應用文,可以說,這些學生還不了解應用文寫作。還有一些學生則認為應用文寫作太難了,不知道應用文應該寫什么,怎么寫,沒興趣學,上課不專心,在寫作過程中又常出現格式不規范、結構不完整等問題,因此對寫作產生了畏懼心理,越發不想學了。就這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沒興趣學、學不好、索性不學。
1.2 教學模式陳舊
傳統的教學系統是由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要素構成,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它的特點就是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老師灌輸知識的地位,缺乏互動,學習效果不明顯?,F在我們知道,照本宣科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教育模式應該隨著教育、科技的發展而發展,應該不斷注入新的內涵。新時代的教師要組建新的教學模式,就應該讓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讓教師成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在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能力,要將“帶領”學生學轉變為“引導”學生學,要從心理機制角度科學地設計和敘述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過程。
2 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基礎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是普及性的而非選拔性的教育。倡導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得到全面的、充分的發展。它要求教育不僅能使學生得到知識和認知技能的教育,而且還應將能力及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放在重要的地位,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做事,總之就是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更有力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應用文寫作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寫的,就是培養學習理論,鉆研業務的能力;是培養多讀、多寫、多練的能力。應用文寫作是走出課堂,步入社會,深入實踐的一個過程。學生的綜合素質包含有:掌握堅實的知識基礎、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等,那么學好應用文寫作,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認真的態度。學好應用文寫作,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為今后的就業提供有力的條件和保證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大學畢業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其實生活中就有這樣典型的例子:某個剛畢業的專業成績很突出的學生,因為一份失敗的個人簡歷而與合適的工作崗位失之交臂。大學畢業生在實踐工作中,將無數次面對應用文種,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欠缺已經成為大學生求職、就業的障礙。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應用文寫作日漸受到重視,應用文寫作要求學生深入社會實踐,搜集寫作材料,學生可以通過學習通知、簡報、調查報告、個人簡歷等應用文種,感受社會真實生活,體會自我與社會需求的差距,這樣一種經歷,更有利于學生確定自我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同時也為今后的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將來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3 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具體方法
3.1 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高校教師的專業素養高低關系著教師課堂授課的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的發展規則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專業素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不斷提升的過程。要加強教師的思想建設,首先把師德修養放在首位。教師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熱愛學生的愛心,要力爭在教育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其次,教師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教師的專業發展一靠學習、二靠實踐,要在探索中總結,在總結中提高。最后,要明確反思的重要性。教師每天都要認真總結自己教育教學的得與失,通過總結,能夠使知識在反思探索中延伸,把實踐經驗理論化,同時還能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反饋等要素。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思想認識,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要認真備課,明確教學目的,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巧妙設計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應用文寫作有著嚴格的真實性和規范的程式性等特點,那么教師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學習興趣,多從實際生活找典型案例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切實理解應用文寫作,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隨著我國教育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教師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2 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現在的學生,多數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比較強,只喜歡新鮮事物。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適當的情景,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譬如在講《禮儀文書》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語言、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創設情境??梢哉故緝炐惆l言稿,通過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引起學生的注意,還可以通過播放有趣的開幕式視頻,借助主持人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語言激起學習的欲望,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進一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再譬如講《求職文書》這一章節時,就可以利用角色模擬情景教學。讓學生分為兩組,分別擔任招聘者和應聘者,招聘者竭盡所能地刁難應聘者,應聘者費勁千辛萬苦,極力表現,最終應聘成功。這樣一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一舉多得,深受學生喜愛。應用文寫作由于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更多地傾向于條理化、理論化。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如果以情景教學為輔助手段,會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也會讓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效而生動起來。
3.3 深入實踐應用,全面提高寫作能力
學好應用文寫作,首先要了解、熟悉應用文的特點,應用文的特點包括:寫作對象明確、有較固定的格式、有較強的時效性;要理論結合實際,掌握寫作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文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實踐,具體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范文解讀。應用文寫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學。通過對案例的解讀、分析,進一步熟悉應用文的語言結構和格式規范。除了講解教材上的案例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報紙、網絡搜集典型范文,以供學生借鑒。只有讓學生接觸得多,才能讓學生了解得更多。第二、引導學生質疑、討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和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會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對觀點鮮明的文章,進行質疑、補充。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討論和交流活躍思維,培養思維能力,教師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會提出一些出乎教師意料之外的觀點,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及時給予表揚,更要鼓勵其他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主動參與式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設疑、破疑,再設疑的過程,教師應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從而啟迪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第三、加強訓練,注重修改。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包括準備、起草和修改三個階段。好文章、好作品都是經過多次修改而成的,修改文章是為了提高文章質量。修改過程一般包括審查主題、增刪材料、調整結構、錘煉語言、檢查格式等多個步驟。應用文寫作要求主題正確、鮮明;材料要求真實、典型;結構要求完整、嚴謹;語言要求準確、簡潔;格式要求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組織學生進行病文分析,找出容易出錯的地方,或是不容易發現的錯誤,通過分析錯誤,訓練學生寫出正確規范的文章。應用文修改的過程是對文章完善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提高、升華的過程。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用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已經成為了一種教育趨勢,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那么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大膽創新。人的各種能力都只有在不斷操作和實踐中才能形成,應用文寫作也是如此。在國家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除了加強自身專業素養,還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雪菊.應用文寫作訓練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關鍵詞: 《應用文寫作》課程 教材和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考核方式
應用文是各類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在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等社會活動中,用以處理各種公私事務、傳遞交流信息、解決實際問題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實用價值、格式規范、語言簡約的多種文體的統稱。因此,《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用性強且對學生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有著重要作用的課程,高職院校開設的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在現代生活中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應用寫作。葉圣陶先生早在1981年與《寫作》雜志編輯談話時就指出:“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和學習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文寫作》課程不僅體現不了其意義與作用,而且或是因為課程本身的特點,或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或是因為教材的選擇等原因,往往是課堂內容枯燥,教學內容死板,學生學習索然無味,教學效果幾乎為零,該課程幾乎陷入“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境地。
那么,結合課程的實用性特點,以及學生基礎水平差這一現狀,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去做,才能真正發揮《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效用呢?
一、改革教材和教學內容
進行課程教學,首先必須考慮的是學生的情況,《應用文寫作》課程當然也不例外?,F實的情況是高職學生基礎水平較低,其中五年制高職及高考理科生的語言、文字表達和事情的理解能力較低。因此,在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就不僅要針對高職院校的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目標,考慮實用性,而且要針對學生現狀,考慮其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對于學生的吸引力。
縱觀現在市場上各種類型的《應用文寫作》教材,大部分的教材仍舊沿用老的應用文編排體系,直接從各種行政公文進入應用文的學習,這樣的一種安排或許只是一種習慣,但是編者更應該考慮學生的感受,本來就基礎較差,甚至對寫作就不感興趣,這種編排的體系讓學生對于課程的感受就是索然無味,只能是使學生的反感情緒更甚,對于《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非常不利。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建議選擇以日用類或是事務類等學生更易接受和感興趣的文體來作為教材的第一章內容。這樣,從一開始就盡可能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教學內容的選擇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很大。針對高職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這一特點,《應用文寫作》應遵循其要求,選擇一些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文體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處理教材內容,例如日用類應用文中的條據和啟事,事務類應用文中的計劃、總結、求職信、調查報告和規章制度,禮儀類應用文中的感謝信、慰問信、請柬、邀請函,公務類應用文中的決定、通知、通報、公告、請示、批復,都是實用性很強,而且學生在生活、學習及以后的工作中都要用到的,應該作為必學內容;另外一些文體,例如議案、意見、簡報、合同、意向書等,因為難度較大,有的在使用中有現成的模板可用,因此在教學時可以作為選學內容。
二、改革教學方法
《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擇得當,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應用文寫作方面往往采用的是理論講授―例文分析―學習寫作三步走的教學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太強調理論內容,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然也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應用文的積極性。因此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效激發學生的情商,創造良好的師生互動,采用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應用文教學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綜合教學實際情況,我認為下列幾種教學方法的收效還是不錯的。
1.例文導入法。傳統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從理論講授開始,內容枯燥,往往從一開始就使學生拒應用文于千里之外,非常不利于后面教學的開展。采用例文導入法能消除學生的厭煩甚至抵觸情緒,從而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例如,在進行廣告這一文種的寫作學習時,我用了幾個經典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薄耙磺薪杂锌赡?。”“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薄敖o電腦一顆奔騰的‘芯’?!钡鹊龋瑢W生積極配合,說了很多好的廣告詞,這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出問題:“這些廣告為什么大家熟知甚至喜歡?”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顯然,這樣的導入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愿意學、主動學,教學效果很好,課后學生還創作了很多相當不錯的廣告詞。
2.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簡而言之,即運用具體生動的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法在應用文教學使用的最好時機就是在學完一種應用文種時,教師把學生在現在的生活、學習甚至以后的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境在課堂上創設或者模擬,讓學生把學習內容和相應的情境相結合,從而完成具體文種的寫作。在學習求職信的寫作時,我就在課堂上創設了畢業求職的場景,讓學生作為求職面試者,向“用人單位”來介紹推薦自己,最后進行討論點評;在進行尋物啟事的寫作學習時,我讓學生分兩組來進行,給第一組同學設定的身份是失主,分析討論應該把丟失物品哪些信息告訴給拾到者;給第二組同學設定的身份是物品撿到者,分析討論看到啟事里面的哪些信息才能確定所撿到的物品即是對方所尋之物品并知道如何歸還。運用情境教學法,使枯燥抽象的應用文寫作具體化,并能啟發學生和實際相聯系,從而分析、討論至最終解決問題,課堂教學內容也相應得到延展,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知識,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3.比較教學法。應用文文種中,有很多相互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比如借條與收條、計劃與總結、請柬與邀請函、請示與報告、請示與批復等,在這些文種的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比較教學法,一方面可以強化已學內容的鞏固,另一方面有助于新知識的掌握。例如計劃與總結,二者本身結構基本相同。所以在教學時,首先可以通過比較讓學生先理解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明白其先后的內在關系,即計劃是事前的安排,總結是時候的回顧;而同時計劃又是總結的前提,總結是計劃的結論。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差異學習,最后進行比較、指導。
4.病文糾錯法。應用文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寫作形式,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其程式性,即其規范化的內容和格式。這不僅是《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重點,而且是學生掌握上的難點,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方法和效果。病文糾錯法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行政類應用文請示的教學中,針對目前學院西校區需要建設,以及學校操場需要建設塑膠跑道的實際情況,我做了一個學院寫給省教委、省公司的提出以上兩個建設的請示,讓學生來討論,針對理論教學內容的要點,學生對比發現其中主送機關和請示內容兩大問題,指出主送機關只能有一個,請示內容應該是一事一請示。針對病文,學生討論熱烈,發言積極。實踐證明,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式
提到大學生的考試,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一張考卷定成績?!稇梦膶懽鳌肥且婚T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如果采用這種傳統的考試形式,不僅不能考核學生實際的寫作能力,更不能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我對該課程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變傳統的封閉式考試為過程性考核。把總的成績分配到學習中的課堂考勤、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資料收集及實際寫作能力幾個方面,按不同的比例來進行對學生總評成績的計算,從而使學生在一個學期中的任何一個表現亮點都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
過程考核項目中的實際寫作能力考核,即把寫作考核這部分的總分分配到具體每個寫作中去,在具體的應用文體教學時,針對每次的教學內容來布置課堂的實踐寫作。例如,計劃這一文種的教學進行完成后,我就給學生布置了《應用文寫作學習計劃》這樣的實踐寫作作業,要求學生結合個人情況,結合課程情況,結合計劃的寫作要求來完成,然后根據學生的寫作完成情況來評分;再如在完成了調查報告的教學后,我給通信專業的學生布置的作業是《手機使用調查報告》,從調查問卷的設計到調查,最后進行調查報告的寫作整個過程來完成,然后我對學生的寫作完成進行評分。這種形式的作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用了其寫作知識,收效相當不錯。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寫作實際的綜合得分即是該部分的實際得分。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 課程 設計
《應用文寫作》是我院各專業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其任務是向學生系統地講授應用文寫作的基礎知識和文體寫作知識,使學生掌握應用文寫作技巧,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
《應用文寫作》既是一門文化基礎課,也是一門工具課,更是一門人文素質課。重視學生應用文的寫作技能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而且可以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那么怎樣設計該門課程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下面我結合物流管理專業談談對該門課程的整體設計。
一.課程定位與設計
(一)課程定位
我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備一定的應用文寫作的能力。比如物流營銷要具備市場調查、業務談判、合同簽訂的能力;物資采購與供應要具備計劃的制定、招投標書的擬定的能力。
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結構中將應用文寫作課程列為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課程之一。
因此,應用文寫作是為專業服務,是專業學習的基礎,能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課程目標
該門課程要達到的目標有三點:
1.知識目標 掌握搜集、分析與處理應用文寫作材料的方法;掌握常見應用文基本的寫作格式和寫作要求;掌握應用文寫作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標 能搜集、分析與處理應用文寫作材料:能制作與自己所學專業密切相關的常用應用文:能正確運用應用文處理公私事務。
3.素質目標 養成尊重事實尊重規律的工作態度;形成嚴謹規范客觀分析的工作作風;具備團結協作與人合作的職業素質;具有志趣高遠底蘊深厚的人文素養。
(三)課程設計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將《應用文寫作》課程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進行了項目設計。具體表現為以虛擬物流公司的組建以及運行為載體,將與工作崗位相關的文種整合在兩個項目八個任務之中。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學習,集中體現“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內容
(一)內容選取依據
依據行業通用和崗位的適用以及為專業服務,我具體選取了以下18個文種:啟事、申請書、 演講稿、求職信、個人簡歷、請柬、歡迎詞、祝賀詞、廣告、計劃、總結、招標書、投標書、合同、市場調查報告、通知、通報、函。
(二)內容的組織安排
本課程以虛擬的及時雨物流公司的組建以及運行為載體,將與工作崗位相關的文種整合在兩個項目八個任務之中。兩個項目八個任務具體設計如下:
項目一:組建一家物流公司
任務一:籌備成立物流公司(8學時)
1.擬寫一份計劃
2.擬寫市場調查報告
3.擬寫申請書申請注冊
4.擬寫競聘演講稿
任務二:籌備物流公司開業慶典大會(6學時)
1.擬寫請柬邀請嘉賓
2.擬寫歡迎詞
3.擬寫賀詞
4.擬寫就職演說稿
項目二:物流公司開展工作
任務一:提高公司知名度擬寫廣告(2學時)
任務二:籌備人才招聘會(6學時)
1.擬寫人才招聘啟事
2.擬寫應聘信、個人簡歷
任務三:采購部就貨物采購進行招標,擬寫招投標書(2學時)
任務四:與客戶簽訂合同,擬寫合同(2學時)
任務五:與兄弟公司洽談業務,擬寫函(2學時)
任務六:籌備公司年終總結大會(6學時)
1.擬寫開會通知
2.擬寫年終總結
3.擬寫表彰通報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過程
1.成立課程學習小組
2.模擬一個工作環境
以虛擬的物流公司為載體
3.根據模擬的真實環境,提出項目。(見上述兩個項目,八個任務)
每個項目根據工作流程的情況,分為若干個具體的任務。每個任務又有具體的情景,每個情景大體按以下方法和步驟組織教學:
(1)情景導入
(2)任務布置(根據工作流程設計寫作任務)
(3)知識咨詢(學生查閱、小組討論、老師答疑等)
(4)寫作練習(按小組進行)
(5)交流討論(學生發言)
(6)總結點評(融入相關理論知識,也可進行示范操作)
(7)檢查糾正(學生將規范文書謄寫在作業本上)
(二)單元舉例
競聘演講稿的寫作(一次課)
[知識目標]
掌握競聘演講稿格式及寫作要求
[能力目標]
能熟練寫作競聘演講稿
[素質目標]
形成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
具備與人合作的職業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
寫作方法和技巧
[教學方法]
仿真模擬、情境教學、角色扮演、小組討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及時雨物流公司面向社會公開競聘客服部主管、采購部主管、運輸部主管、倉儲部主管、財務部主管、人力部主管等崗位。
觀看競聘演講視頻
2.任務布置
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崗位共同完成競聘演講稿,選出一位代表到模擬現場參加競聘演講。
3.各組學生以不同角色進入情境帶任務思考。
4.學生討論競聘演講稿的寫作結構及寫作內容。
5.各組就本組討論的結果在班上發言,教師歸納。
6.各組分別擬寫競聘演講稿。
7.每組代表上臺演講后,現場有模擬公司總經理及員工代表評分。
8.教師對每組演講稿進行評講。
9.小組進行檢查糾正。
10.學生將規范文書謄寫在作業本上。
(三)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學中靈活運用項目教學、任務驅動、仿真模擬、情景教學、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實現本門課要達到的目標。
(四)教學手段
1.在教學中建立虛擬的公司
及時雨物流公司下設客服部、人力部、采購部、倉儲部、運輸部、財務部幾個部門。
2.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
比如應用寫作網
3.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分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
(1)平時考核: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50%,其中作業占總成績的20%,考勤占總成績的10%,課堂發言占10%,組長對本組組員完成任務情況評分占10%。
(2)期末考核: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50%,是在課程教學完成后所進行的卷面考核,其目的是考核學生能否根據具體的寫作任務寫出規范的應用文書的能力。
在考核中加大了過程考核的比例,其目的是提高每個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教學效果
自從我采取上述教學設計進行教學后,我的教學一直受到學生的好評。最近連續三個學期被評為教學質量A等獎。我撰寫的《應用寫作課程的情景教學探討》一文獲得湖北省第六次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
我院學生多次在湖北省大學生普通話比賽中獲獎。如在2008年第三屆全省比賽中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二、三等獎。
五.特色與創新
以上整體設計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特色與創新
1.根據工作流程重新整合教學內容
2.采用小組教學,實行組長輪換制
3.以服務專業為宗旨,以提高能力為目的
關鍵詞 高職 職業能力 應用文寫作 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53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is the co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form,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methods, a single, poor effect; teaching materials lack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s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ly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practical writing, changing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writing writing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cultivate students' Vocational Chinese compete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ability; practical writing; quality
1 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意義
1.1 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我國的職業教育工作關注學生特定技能技能的培養,并制定出相應的人才考評標準,各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趨向綜合化,要求所招的人才具備較強綜合職業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型應用文種類陸續出現,電子郵件、網絡短訊、戶外廣告宣傳等已經越來越常見,成為了工作的基本要求,這些新型應用文種類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應用文寫作的內涵。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能夠將傳統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內涵擴大化,擴大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接觸面,培養學生電腦操作能力和對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讓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能夠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應用文寫作課程效果良好,就必然能夠提高的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出有在人才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學生,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
1.2 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應用文體社會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應用和發展能夠很直觀地表現出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應用文寫作能夠幫助人們總結實踐經驗,傳播科學知識,交流社會信息等,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與應用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時代的發展需要學生在校時期掌握寫作等基本功,提升電腦操作能力。應用文寫作教學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應用寫作能力應當成為高職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可以說應用文寫作是現代人的必修課,單純就求職應聘來說,應用文寫作能力直接關系到自身能否找到滿意的工作,人們日常工作更是無法離開應用文寫作。就學校教育而言,應用文寫作教學可以說是單純寫作教學的擴展,因為它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擁有更加全面的視角,讓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更快、更從容地適應新的職業和崗位。應用文寫作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能寫作會表達的能力,讓學生更快地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促進社會發展需求。
2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2.1對教學實踐的重視程度不夠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是在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一種應付思想。應用文寫作既能培養學生通用技能又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由于應用文寫作面對的是社會大眾時刻發生的即時需要,因此其寫作并不像文學作品那樣需要精雕細琢,這導致學校對應用文教學并不重視。教學部門、師生對其教學實踐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課程建設缺乏強有力的支持,這樣以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勢必受阻。①部分教師、乃至教應用文寫作的教師自身都認為應用文寫作有固定的技巧和方法,只需淺嘗輒止,不需要專門安排應用文的訓練。就學生自身而言,由于應用文寫作比起記敘、說明文而言問題稍顯簡單,給人無趣之感,因此并不太受學生喜愛。這些因素導致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其教學實踐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認可。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高職 應用文寫作 實踐 討論
案例教學法在國外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羅馬時代,然而它在課堂上的真正運用,卻始于1870年美國哈佛大學蘭德爾教授,最初運用在法學院和醫學院,在當時,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1]到了20世紀初,案例教學開始被運用于多個學科,其內容與方法日漸豐富和完善,并在世界各地的課堂教學中受到熱捧。其實,我國的案例教學法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具雛形,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復也。”就是案例教學的模式,只是由于種種原因,本土案例教學在我國并沒受到重視與研究。只是到了1979年,我國工商行政代表團訪問美國后才介紹到國內的,我國教育界從1990年開始探索運用案例教學。近年來,我國高校開始了一些學科的嘗試,但由于起步晚,僅僅在一些學科和領域開展,“未被看做一種普遍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2]
案例是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收集整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與事件的有機結合體,它們富含教育價值。案例教學法就是以案例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分析討論這種案例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案例的選擇要典型、簡練。案例在案例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借助案例來說明抽象的理論和觀點,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具有真實情境的教育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這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越來越符合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化培養的需要,適應人才職業化、課程職業化的要求,[3]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就倍受青睞。
一、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應用文教學就如工廠生產批量的產品一般。學校似工廠,課堂似車間,學生似成批的產品,課堂教學長期以來一直處于封閉、僵化、沉悶的狀態中,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耳、眼、手等器官被調動起來了,但是大腦思維活動變得越來越缺氧了。學生機械地從教師和教材中識記知識,卻不會思考和加工所學的知識。這種教學使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創造性,更無法根據現實職場的需要去寫作合適的應用文。
傳統的應用文教學因其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課堂產生厭倦情緒。教師的滿堂灌更使學生只會聽,不會想。過分依賴教師,把學生訓練為紙上談兵的聽話者,卻訓練不出思考者,訓練最多的是書本知識,很少訓練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
應用文寫作的理論教學和實際處理方式差別很大,教師重理論輕實踐。課堂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增加知識的寬泛性與深刻性,把應用文寫作當成一種純技能的訓練,忽視了應用文寫作鮮明的實用性,內容的豐富性,思維的邏輯性,結構的嚴謹性,強烈的時效性。應用文的語言是平實簡約的,但是有些文種語言也具有形象性、生動性的特點。例如演講稿、競選詞這類文體的寫作,需要從教學中尋找生動的案例來詮釋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時也要注意運用修辭方法來創設氛圍;需要對語言進行加工、潤色,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魅力,這樣才能表達深邃的思想內容。
二、案例教學法有利于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的教學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經濟日益全球化,應用文寫作的內容趨于經濟化,使用范圍開始國際化,寫作技巧變得現代化。熟練掌握各種文體的應用文寫作對于未來職場工作者是必備的職業素質。“加強能力培養,突出使用原則”,[4]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不僅是語文素養的需要,更是職業素養的需要。在這種情形之下,案例教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富于實踐的且有明確目的的、以行動為導向的訓練就在高職應用文教學中應運而生。
高職應用文寫作是以有效的行動為目的的,解決實際問題是其突出的表現。如專業文書寫作、行政公文寫作、事務文書寫作、日用文書寫作,特別是和學生上學密切相關的應用文,如:畢業設計、畢業論文、調查報告等,以及求職應聘期間的應用文,如:求職簡歷、求職自薦書、勞動合同等,這些文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求職面試、職場工作休戚相關。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應用文寫作能力就成為一個現代人必備的重要能力,成為未來職場競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體現在公務員考試中。應用文寫作技能已經成為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必備素質,也是奠定學生職業生涯成功的必修課,更是成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工作、生活手段。
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真實性。課堂中的案例是具體的實例,具有典型性,與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系。案例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模仿實踐的過程,這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最佳途徑。課堂案例的展示,為學生創設了案例情境,這樣就可以把社會與生活引入課堂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在短期內接觸具體問題,對現實問題和未來將出現的問題做出反應。案例濃縮了現實問題,通過虛擬情境的實踐,不僅可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其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答案應是開放的和多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獲得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指向性的答案。開放的課堂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權威性,教師無需按照設定的內容講授,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歸納、總結,用恰當、精煉的語言概括本案例所蘊含的規律及核心內容。由于學生直接參與案例的收集、分析、討論和評價,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了課堂的主動權,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教師可以使每個文種的相關理論知識問題化,讓教學從“傳授型”變為“研討型”;由“教為中心”變為“學為中心”。案例教學改變了教師單純講授“理論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分析討論案例“實踐為中心”的模式,以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代替教師的說教。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使用語言的個體來說,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將自己內心的想法清楚地傳達出來,因此,口頭表達能力對個人將來的發展十分重要。課堂討論為學生提供了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舞臺,他們要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除了口齒清晰,還要合乎邏輯,有時還須即興發揮,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準備討論之前,學生需要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和相關資料,要學會收集、歸納、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歸納概括出作者的觀點,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討論過程中,學生又要仔細傾聽別人的看法,在相互討論中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得出正確的結論,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應用文案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
(一)良好的知識儲備是教師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實行案例教學前教師需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方面是研習國家相關的法規和政策,關注時事動態新聞。教師需要了解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有關《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關注國家政策法規,新聞動態。及時研究政策,領會精神,把握動態,勤于思考,善于借鑒,樂于實踐;另一方面是熟練掌握與應用文寫作相關的專業知識。一個好教師要有淵博寬厚的知識底蘊和熟練精通的專業技能。作為現代的高職教師,要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能,了解大學生的就業需求,把新技術、新知識及時引入課堂,用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構建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學習與教學專業相關的邊緣學科知識,并能融會貫通到專業知識體系之中,既要精深,還要廣博。
(二)精心組織教學過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環節。過程重于結果,組織課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以課堂討論案例為代表,可劃分為兩個階段,五個環節。
第一階段是課前準備階段,該階段要做好三個環節的工作:
①布置案例并分配任務;
②學生分析案例;
③小組討論案例,寫出發言稿,推選出發言者。
一切事物的成敗取決于它的開始,案例教學亦然。首先,將學生分成5人一組,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生源地等因素,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其次,一般在一周到兩周左右,教師要把準備好的案例資料發給學生,對有針對性地列出一些思考題。這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學生要按照給出的案例資料查閱、搜集信息。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自主尋找答案,有針對性地思考問題。這樣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第二階段是課堂討論階段。該階段要做好兩個環節的工作:
①小組集中討論。各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發表本組對案例的處理和分析意見,發言時間可以控制在10分鐘之內。發言之后,要回答其他組成員的提問,也可以由本小組成員來回答。教師要及時針對各個小組的方案進行引導,對集中問題和處理方式由同學互動進行重點討論;
②教師總結各小組的觀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和總結,也可以由學生進行書面總結。
通過討論可以加深和擴展學生對案例的理解程度,通過不同處理意見進行比較分析,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對提高高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積極作用。歸納總結可以加深學生的體會,從案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會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這兩個環節中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觀。案例常常是引發思考的資料,啟發性較強,能夠擴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從而使案例的借鑒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當然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與思維能力時,也可讓學生自己提供案例,以此了解學生對案例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文種寫作方面的問題。教師選擇適當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對重點問題加以講解,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這樣,教師與學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真正達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
四、對案例教學法的展望
案例教學法的優點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它也是改變我們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機器般死記硬背,教師似某一軟件一樣呈現給學生不變的知識現狀。在高職應用文寫作中,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了探索性的選擇案例,并且自編案例建立自己的案例庫,以便適應高職學生的學習所需。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課堂經驗,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指導。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案例教學法也有缺點,準備案例的時間比較長。一個有效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經驗,這樣案例教學法對老師和學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案例的選擇要精當,注重引導討論的方向,不能流于形式;學生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做知識鋪墊,對學生課前預習就提出了很高的標準,這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收效明顯, 對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這也為今后的案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童旭紅.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的適用性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1(9):39.
[2]曾雅麗,林楠.“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創新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7):159.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材;四、六級考試;考研
一、前言
近年來,不少學者已經意識到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并就此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卞樹榮(2006)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了《大學體驗英語》的實用性;鄧賢貴、張堅(2007)論述了《新視野大學英語》、《新理念大學英語》、《新編大學英語》、《大學體驗英語》、《全新大學英語》、《21世紀大學英語》等大學英語教材均在實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華榮(2008)在內容組織上論述了《大學體驗英語》交際內容的實用性;魏琳(2009)通過調查發現,從學生的選擇上看,語言的實用性已被擺在了第一位,越來越多的學生已不再把英語學習當成應試的工具,而是希望通過學習能與人交流,無論是口頭的還是筆頭的,甚至同專業掛鉤,達到學以致用;王帥(2009)指出《實用英語》的實用性明顯加強了日常生活、工作與經濟、科技發展聯系密切的實用文體的閱讀。
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語四六級作文的寫作水平,如于海艷(2005)、遲歡玲(2006)、胡學方(2007)、翁義明及陳蘭芳(2008)、袁在成(2009)、鄭映雪(2009)等在這方面均有闡述。
至于考研英語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體現在:對某一年考研英語作文的點評,如曾微(2006)、許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語作文的應試技巧,如王靜(2005)、吳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語看圖作文及相應的對策,如楊小蠻(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論述。
由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很少學者從考試的視角來論述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盡管滕德明等(2006)從教材編寫中的原則、需求分析和實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間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作文題和在對學生、教師、社會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紀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實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但此研究僅僅通過2001至2005年5年間的考試英語寫作來研究了就某一大學英語教材實用性,這尚不能足以較全面的了解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為此,本文將結合近20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作文題,來研究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以期為今后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提供一些參考。
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考研作文的情況分析
為了更直觀的反映近20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文題。
通過對近20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作文題目進行整理、歸類,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總結,總體而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文題材呈現出多樣性,包括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書信類、應用文、描寫文、圖表類等。在這些題材當中,以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居多,圖表類則顯得過少。
然而,從歷年考研英語作文的得分情況來看,多數考生的看圖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類作文很難。為此,很有必要對此類作一些簡要分析,看圖作文可以分為圖畫式作文和圖表式作文(楊小蠻,2005):(1)圖畫式作文是用漫畫、照片、圖片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圖畫蘊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內涵理解表達能力,在邏輯的考查上,更偏重學生的總結能力;(2)圖表式作文是以圖表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圖表中的數據所包含的邏輯關系的挖掘與表達能力,在邏輯的考查上,由于圖表是數據的形象化表達,更偏重于學生的數據整理與歸納能力。而這正是眾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識及能力。圖表類作文,在歷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出現不多,大學英語教材中類似的圖表也極少出現。由于題型不對口,考生在審題、立意、表達上都與命題者的要求大相徑庭(任榮,2001)。另外,根據最新的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一)考試大綱,在英語的寫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據所給漢語文章寫英文摘要的內容,并且在大綱樣題中有所體現,這是很重要的變化。有鑒于此,我們很有必要對現行的大學英語教材的體裁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關于大學英語教材實用性的討論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選取筆者教學中所使用的《大學英語》(翟象俊、李蔭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寧春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進行分析。
首先,本文對翟象俊及李蔭華主編的《大學英語》中的體裁進行統計。
再看由寧春巖主編的《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課文中的體裁。
為了進一步說明現行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問題,下面就《大學英語》(翟象俊、李蔭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寧春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專門涉及到寫作方面的內容逐一統計如下。
《大學英語》的第一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也兼顧寫和說的能力,寫作練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連詞成句的能力:使用連詞、縮寫句成詞(組)、從句、簡潔寫法、從屬連詞用法、省略法、簡潔表達法、同位語;第二冊的寫作練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連句成段的能力,包括連貫、并列連詞和連接副詞、由主題句引出段、 從屬連詞和關系代詞、句子邏輯順序、詞和詞組及從句的并列寫法、轉折等;第三冊的寫作,從連句成段訓練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寫成段文章,初步培養學生在語篇水平上的寫作能力,其中的第5、6單元有看圖作文;第四冊的寫作,從基礎訓練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寫成段文章,初步培養學生在語篇水平上的寫作能力,第7單元有看圖作文。
而在《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寫作練習分為一般寫作(General Writing)和實用寫作(Practical Writing)兩部分。前者側重培養學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養學生閱讀和模擬套寫在交際環境下的常用應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冊的一般寫作以糾正學生寫作中的句子層面的結構錯誤為主;第三、四冊以段落、篇章寫作為主,以培養學生在清楚表達意思、整體構思、謀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應用文寫法(Practical 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內容:第一冊有名片、道歉信、海報、 儲蓄表、訂單、體育比賽安排表、通知、邀請函,第二冊包含了入學申請表、個人廣告、旅游保險、賀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網絡布告,第三冊則有會議邀請函、獲獎證書、廣告、論文征集廣告、網上課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預警通告()、政府通告(反戰反暴力游行),第四冊安排了工作廣告、演出安排表、投訴信、招聘廣告、道歉信、問卷調查、保險單填寫、提綱寫法等應用文寫作知識。
四、綜合分析
綜合上文對四六級及考研英語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級作文的題材主要以寫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為主,偶爾出現圖表類和應用文類的作文;考研英語作文主要是圖表類作文和應用文寫作,從2010年開始新增根據所給漢語文章寫英文摘要的題型。這兩個對教學起很大指導作用的考試在寫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應用文寫作,而雙方的不同之處在于四六級作文側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據所給的題目用英語清晰流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因而題材多為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而考研英語作文側重考察考生觀察分析、總結規律的能力,因而題材多為圖表類作文。一套講究實用性的教材在寫作練習部分應該注意兩者兼顧。
根據本文第三部分對寫作方面內容的統計可見,《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較之于《大學英語》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實用性,也就給予應用文寫作更多的關注,這對大學生的英語四、六級考試及今后的工作無疑是極為重要得。然而,《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極少涉及看圖寫作方面的知識,根據所給漢語文章寫英文摘要這方面的練習幾乎為零。就考研英語寫作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今后編寫大學英語教材需要考慮到考研英語寫作的實際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圖寫作及如何提煉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滿足大學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學英語教材更具實用性。
五、結束語
縱觀全文,本文在總結、歸納我國近20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英語作文題目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翟象俊、李蔭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寧春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與英語寫作密切關系的內容,并就這兩套教材的實用性,進行了分析、討論,指出這兩套教材的實用性尚存在的主要問題。這是今后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時候應該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卞樹榮.《大學體驗英語》教材編寫理念及其對英語教改的指向[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2]鄧賢貴、張堅.構建特色英語課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J].職業時空,2007(23).
[3]華榮.《大學體驗英語》教材淺評[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
[4]魏琳.從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僵化現象談英語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帥.高職《實用英語》教材特點及應用方法初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8).
[6]于海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文應試策略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5(5).
[7]遲歡玲.如何寫好大學英語四、六級作文[J].英語自學,2006(11).
[8]胡學方.從框架結構談大學英語四、六級寫作教學[J].賀州學院學報,2007(3).
[9]翁義明、陳蘭芳.主題句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短文寫作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題句在CET-4&6寫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鄭映雪.四六級考場議論文寫作應急思路“三步曲”[J].英語自學,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國考研作文解析[J].大學英語,2006(3).
[13]許建平. 2007年全國考研英語作文講評[J].大學英語,2007(4).
[14]許建平.2008年全國考研英語作文講評[J]. 大學英語,2008(4).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應用文也被運用得越來越廣泛,但簡單的“格式+例文”的應用文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復雜的社會需要,更不能適應現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筆者試圖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實例為基礎,對應用文寫作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淺顯地探究,希望以此推動應用文寫作課教學方法的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中圖分類號:G4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1-0209-01
現代社會生活中,應用文寫作能力作為個人能力與素質的體現,逐漸被納入了人才評價標準的視野,應用文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愈加顯得重要。
ビτ夢男醋骺問歉叩仁Ψ對盒:河镅暈難ёㄒ檔囊幻嘔礎性課程,但目前本門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卻存在多處無法適應教學實際的弊端,在實用性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筆者認為必須進行改革探索和實踐。
ジ咝=淌Χ雜τ夢男醋骺文諶蕕牟鉤溆氪蔥輪揮型ü有效的教學手段才能使學生受益。鑒于應用文寫作課知識點的枯燥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兼顧授課風格的科學性、生動性與實效性,找到三者融匯的契合點,使授課信息“單向傳遞――被動收悉”的操作模式轉化為“雙向反饋――互動聯系”的寬松氛圍。一方面,教師把課講得生動、風趣、幽默,把嚴肅的學科信息通過輕松的語言載體傳授給學生,從而誘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強化其學術意識,用嚴密的語言和精美的邏輯架構來影響學生,把學生實用的、樸素的學習興趣提升到高質量的認知層面。
ビτ夢男醋骺我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充分發揮該門課程的互動性。通過一年教學實踐的摸索,筆者試圖采用佳作點評法、案例教學法、設置情境法、模擬練習法、病文分析法等方法,來改變學生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的現狀,教學實踐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
グ咐教學法是通過一個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精髓不在于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迫使他們積極思考,自主地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具體的方法。案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使用案例教學法,將應用寫作課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踐證明,這是應用文寫作課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ダ如,在講授行政公文的文面格式時,筆者分別在兩個班級使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個班級使用了傳統的講授模式,即將正確的文面格式列于黑板之上,并逐條講解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另一個班級使用了案例教學法,即將學生五個人一組分成十組,給每組分發了不同文種、格式準確的行政公文,如“請示”、“公告”、“通知”、“函”、“通報”等,通過討論讓學生根據例文自己總結正確的文面格式。一組講述,其他組再做補充,最后由教師統一總結。實踐表明:由教師直接講授的班級,學生雖然當時表示聽明白了,但記憶不夠牢固,在以后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概念的混淆,如分不清“發文機關”與“主送機關”、“發文時間”與“印發時間”等;而自己總結出文面格式的學生則記憶牢固,并且思路清晰,理解準確,很少出現概念混淆的現象。
グ咐教學法實際上采用的是一種“做中學”的形式,通過案例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認知性的知識,而且有利于提高其表達和討論的技能,增強面對困難的自信心,使學生成為了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智慧高手”,而非解釋問題的“理論高手”。同時,在使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實際上更多地從講臺前站到了學生的背后,這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大大地縮短了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差距。
二、佳作點評法
ト嗣淺30呀淌Ρ茸鞔悍紓把學生比作花朵,而教師的話語就是春風帶來的雨露,滋潤著學生渴求知識的心。教師的言語對學生產生的作用確實很難估量。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睂τ诮處焷碚f,語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適當的表揚即“佳作點評法”也是筆者在應用文寫作課講授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ケ收咴諉看謂彩諦攣鬧種前,都會對前一次課學生所寫作業進行點評,分析學生作業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將作業分為不同等級:優+、優、良,把其中優+的作業作為范文在不同班級朗讀。曾有不同學生多次和筆者交流,說自己每次做練習時都特別認真,不僅在格式上認真核對,而且在語言上也做到了字斟句酌,目的就是爭取下次作業點評時自己的文章能夠獲得優+,并作為范文被朗讀??梢?,這種“佳作點評法”的優點在于可以充分激勵學生,滿足其對于獲得別人的肯定、認同和贊美的心理需要。一旦這種需求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震撼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激勵學生自強不息、奮發向上。
三、模擬練習法
ツD飭廢胺ㄖ傅氖茄習者在復制的環境中扮演一定角色,從事指定的、計劃好的活動,以達到學習的目標。模擬練習可以是語言形象的,即利用語言和各種動作形象的表象,對實際情景進行形象描繪,進行想象練習;也可以是實景訓練,即創造一些與現場相似的條件,造成身臨其境的感受。
ダ如,當講授完求職信的寫作方法及求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后,筆者曾組織學生分組模擬練習招聘現場。根據抽簽的形式來決定模擬招聘方和應聘方。應聘方需要事先根據招聘方的要求寫好求職信,并且事先不知道招聘方會提問何種問題,完全靠當場的應變能力來回答招聘者的提問,最后由招聘方根據應聘者的表現決定錄用與否。這樣的練習代價小、真實性強,既練習寫作了求職信,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臨場適應和應變能力,熟悉應聘流程,為畢業時參加實際招聘活動做好知識儲備上、心理上和技巧上的準備。這一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學生尤其是畢業班學生的積極參與與熱烈反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バ問蕉嘌的教學方法,可以大大增強師生的互動性。教師應在教學中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寫作練習形式。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開展校園流行語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寫作調查報告,激發學習興趣;或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練習演講稿的寫法與演講技巧等,在活動中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應用文寫作課的魅力,提高其寫作能力和水平。
ビτ夢男醋骺蔚慕淌很難進行煽情,只能用自己精辟的課堂語言和精巧的教學方法達到授課的終極目標,通過對范文和教學技巧的發現與解析,讓學生悟出應用文寫作的途徑、方法、技能和技巧,從而培養他們探索應用文的熱情,啟迪他們學習應用文、運用應用文、研究應用文的心智,提高他們的寫作素質與技能。
ソ萄是一門藝術,教師和好的教學方法好比導演和劇本,教師組織教學就是在導演,導演藝術水平的高低與教學效果有密切聯系。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應用文的本真,讓應用文的各種文種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活脫脫地迸發出來,使學生從關注應用文的整體美自然過渡到捕捉它的細節美,才能在一種良好的求知氛圍里點燃學生的熱情之火。
おげ慰嘉南祝
[1]潘懋之.高等教育若干問題[J].大學教學,1983(11).
關鍵詞: 課程教學改革 必要性 具體內容 預期效果
一、獨立學院《財經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財經應用文的使用日益廣泛和頻繁。它作為經濟活動中最常見的文體而倍受社會的重視,其效能和作用也日益顯著。在這種形勢下,撰寫高質量的經濟類應用文章,已成為廣大財經管理干部和一切從事經濟活動人員的必備技能。為此,各經濟類專業都開設了這門課。
我國獨立學院的發展還在不斷調整與完善的過程中,相較于國內本科教學在專業建設及課程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熟經驗來說,獨立學院在教學的諸多方面尚需探討、研究。且獨立學院的學生是由本科三批錄取的,比起一本二本的學生他們的分數一般要低30分左右,但他們社會能力較強,重視社會實踐,善于利用社會資源,普遍頭腦靈活,善于走出校園,借助社會力量開展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對于各項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都能積極報名參加。所以獨立學院的學生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的辦學理念和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來培養。如何教學,怎樣通過提高學生興趣提高其寫作能力,如何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并能在實際工作中恰當運用它,就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際能力,以提高學生在就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的中心問題。
二、獨立學院《財經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1.教學內容的改革
首先,針對獨立學院的學生,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教材,這就要求對傳統的《財經應用文寫作》教材從理論上作適當處理,并且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內容各有側重;將教材的內容劃分為基礎寫作知識部分和專業寫作部分,基礎寫作包括行政公文、通知、計劃、總結等,專業寫作包括市場調研、市場預測、合同和協議書、財經論文、廣告、涉外經濟文書等。靈活地根據學生的水平,像旅游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絕大部分是文科類學生,寫作基礎扎實些,可將前一部分適當減少一些課時,更多的訓練放在專業領域的財經應用文寫作;而金融學、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大部分學生為理科生,寫作基礎不如文科生,就要保證他們能先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和常見公文等的寫作,打下堅實底子,再求專業寫作的進步,不可脫離實踐,一視同仁。其次,我們要將財經應用文與專業課程的教學有機結合。財經專業的很多專業課有較強的實踐性,財經應用文寫作教學可與之相互配合。如求職文書的撰寫就可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結合;在講授證券分析報告時,與相關專業的教師相聯系,結合上市公司的年報等資料和K線圖進行寫作訓練,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增加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最后,合理安排學時,改變全部是理論課的安排,將一部分理論課改為實踐課,實行理論課和實踐課交叉。
2.教學方法的改革
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實行“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開放式教學方法,從“一言堂”變成“群言堂”。財經寫作不同于一般的財經專業課,學生經過以往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對于寫作本身并不陌生,需要教師從無到有地教授的知識不如其他課程多,所以,教師要迅速轉換角色,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角,留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參與、思考、演講、寫作。具體可引入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方法。
第一,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提煉和總結。從例文分析入手,和學生一起分析這篇例文的結構特點、寫作特點,逐條、逐段地分析,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討論中明曉這一文體的特色,這比滿堂灌輸、按部就班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總結”、“調查報告”教學,通過例文分析,學生一下子就了解了兩種文體之間的區別,有效地掌握了兩種文體的特點。
第二,通過項目教學(即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組成小組,深入實際,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應用已有的知識,在實踐第一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熟悉財經領域某些任務的實際操作過程,實踐出真知,有了實際經驗,在寫作的時候就有了豐富的材料,更容易寫出有內涵的作品。在可行性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和市場預測報告這些章節當中尤其適合采取這種教學方法。
第三,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提高參與的興趣,啟發思維,激發獨創性。我們可以結合實際創設課堂學習情景。例如,在涉外經濟文書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在簡要介紹涉外經濟合同的格式和基本要求后,把學生分成兩組,讓學生模仿合同的甲乙雙方進行要約、承諾、再要約、再承諾的談判,在此基礎上簽訂合同。這樣的模擬活動,通過協商、寫作、比較,學生就能發現問題,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創設模擬財經應用文的寫作情境展教學不僅能鞏固寫作理論知識,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交際應變能力。
3.教學手段的改革
多媒體教學相對傳統教學手段而言是一個突破,信息量成倍增加,原本可能抽象、枯燥的知識通過聲、影、圖、文的詮釋馬上變得生動、易懂。但是這些僅局限在課堂的45分鐘,課后學生的想法、疑問,沒有辦法及時的和教師溝通,通過建立網絡交互平臺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實現師生之間的實時溝通與交流,也可以方便學生實時訪問課件等課程資料,順利地獲得需要的資源。
4.考核方法的改革
加大平時考核的力度,增加考核的方式,如平時測驗等方法。財經寫作不適合一般的經濟類專業課的考試形式,那些考試有很多的客觀知識點,而財經寫作課程教學的目標是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提高寫作功底。寫作具有一定的主觀性,把其成績全部放在一張普通的考卷上不能很好地反映能力。所以要加大平時考核的力度,綜合每一次練習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分。甚至可以采取口試的方法,如說文,可以是在座位上或登臺自述自己的作文,也可以是練習說段新聞或廣告之類,這樣既能活躍氣氛,也能鍛煉學生的組織語言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種全面素質提高的過程,語言能力的提高是寫作能力提高的基礎,多次的鍛煉可以增強學生臨場應對的信心,提高其文字組織能力,對提高其寫作能力,特別是在工作中針對實際問題現場發揮的能力有很多益處。
三、獨立學院《財經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預期效果
獨立學院若能夠對《財經應用文寫作》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就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接受程度,使開設了該課程的獨立學院經濟類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成為理論和實踐兼備,具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和語言總結能力的優秀人才,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參考文獻:
[1]呂雅靜,張玉春.財經應用文寫作技能訓練與改進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7,(15):218.
[2]梁會敏.指導財經應用文寫作的有效嘗試[J].北方經貿,2004,(12):54.
關鍵詞:應用寫作;高職院校;文字力;職場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5-0009-02
高職教育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宗旨的教育,既注重傳授學生應用性知識,又不能忽視實踐性訓練,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達到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在三年的教育過程中,應區別于本科的學科型教育,著力培養動手能力較強,具備基本的和崗位實踐能力,能應對社會職場招聘考核的合格學生。
當今人類社會即使進入了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采集、加工、傳遞、貯存,還都必須依靠語言文字作為中介,都離不開寫作這個工具。正因為這樣,世界各國都極為重視大學生對本國語言文字修養的能力,并以此作為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根據。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著名大學都開設了專門性的寫作課程,以促進大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日本的著名寫作專家木下是雄在《理科文稿的寫作技巧》中曾說:“美國的大學里,不論學生的專業是什么,普通教育課程都要安排英語作文或者修辭學科目,其內容就是把信息和觀點用國語準確地、有效地記述下來的訓練,或是作文的方法論?!庇纱丝梢?,應用寫作這樣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是在日常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一、應用寫作應成為學生一種必須掌握的能力
目前不少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應用寫作》這門課程,借此培養各專業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適應社會的需求。雖然寫作課程被定為職業院校的公共基礎課,但目前學生的重視程度并沒有達到開課預期的目的。因此,針對目前就業市場最常用的是何種文種;市場中掌握該技能的優劣與學生的就業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聯系;缺乏寫用能力的畢業生能否勝任與其對口專業的工作;用人單位對此持何看法;如何以市場為導向,更好地教授寫作課,讓寫作能力成為學生走進職場的加分券……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專業教師深入思考。
帶著諸如此類的問題,筆者深入實務部門進行了調研。通過訪談,有關人士對相關問題頗有見解。
(一)目前就業市場最常用的是哪些文種
目前,就業市場招聘的職位雖然各不相同,但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文種有通知、請示、函、報告、計劃和總結,除此之外還有條據類文書等。此外,應用文從出現發展至今,因社會市場的需要,不同的學科也衍生出不同的應用文種,在原來的基礎上也增加了部分新的門類。如經濟類文書中的審計報告、意向書、合同、可行性報告、招標書與投標書、催款書、經濟總結、經濟言論、經濟述評等;法律類文書中的法律申請書、公證文書、申訴狀與答辯狀、狀與上訴狀等。除此之外,旅游管理類的導游辭等,這些文書和就業市場關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種類的工作中也不可或缺。因此在開設寫作課程時應結合市場需求,重點講授與訓練此類文種,讓學生達到得心應手,能一蹴而就的程度,達到用人單位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應用文寫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場中掌握該技能的優劣與學生的就業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聯系?關于這個問題,筆者求教了專業人士王夏先生(原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助理、現為知名律師)。他回答,在招聘錄用過程中,他們更青睞品學兼優的學生。不僅要看學生的專業特長,還要看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司法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應用寫作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分工不同所要求的職業素質技能會有所不同,但不論在職能部門擔任何種工作,他認為寫作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一個從業者要善于表達自己,包括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即能說會寫。寫作技能屬于后者。特別是專業的應用寫作,因其直接功用性強,工作上隨時都會用上,如司法文書的制作、調研報告、函、請示、市場調查報告、總結等,使用頻繁,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掌握應用寫作技能是每一位學生的當務之急。所以他認為有較強文字表現力的畢業生是職場的寵兒。
(三)畢業生的寫作能力現狀
目前已在單位實習工作的畢業生中,他們的寫作能力如何?有哪些需要強化或注意的呢?針對這個問題,王斌(??谑忻捞m區法院刑、民庭書記員)告知,他接觸了幾名高職院校的實習生,可以說他們的專業技能比較扎實,工作時上手很快,而對文字表達方面,畢竟經過十來年的母語學習,表情達意基本清楚,但細細究來,應用性的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主要體現為文種的正確選擇,格式的規范使用,語言的準確通暢等,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這些要求。比如讓一名學生擬一份轉發性通知,因是層層轉發,他寫成《關于……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標題制作格式非常不規范;又如讓他擬寫一份向某上級單位申請撥款的報告,寫成《關于……的請示報告》顯然是選錯了文種,把“請示”“報告”兩個類似但不能通用的文種混淆了。因為“請示”呈上去會有一份批復發下來,而“報告”則一般沒有答復。因此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執行效率,這樣的寫作有時甚至會貽誤大事,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所以他認為,學生通過反復訓練,鞏固和強化應用寫作的細節方面如格式、語言等,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非對口行業,應用寫作的能力尤為重要
不是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在求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化的今天,“先就業、再擇業、再創業”的理念也大為張揚。在非對口行業,應用文寫作更能突顯作用。??谑心骋会t藥公司的老總黎先生欲招聘一名秘書。關于招錄的初衷,他本想招聘一名秘書專業的學生,通過簡歷篩選,發現眾多高學歷的求職者中有一名高職高專法律專業的畢業生,該生的簡歷制作別具一格,圖文并茂,精致美觀,內容充實,能從中體現其資力、內涵,特別是簡歷附帶的求職信深深地打動了他們,讓他們了解她欲加盟的誠意與信心。從簡歷可看出她的寫作水平。在她的簡歷中注明所學課程中有《應用文寫作》以及幾門文秘類的課程,讓他們對這名具有較系統法律知識、還掌握文秘技能的畢業生非常感興趣,便向她伸出橄欖枝,給她一個面試的機會。通過面試、專業筆試和背景調查等程序,他們則認為她就是該職位的最佳人選,因欣賞而最終正式錄用了這名畢業生。
當然,錄用只是一個開始,這名畢業生在工作方面能勝任嗎?特別是在文字表達方面能否讓招聘方滿意?事實證明,該生的綜合素質很好,日常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較強,如所擬的計劃、總結、發言稿、通知、會議紀要等,寫得比較規范準確。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涉及到一些商業方面的應用文,如市場調查、項目企劃、會展設計等,她的寫作能力要薄弱些。所以黎先生建議應該強化畢業生這些實用性的知識,畢竟并不是所有的畢業生都能找到對口的工作,“曲線救國”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五)畢業生對學習應用寫用課的感想與建議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向目前正在單位實習的畢業生進行詢問對“在校內所學到的應用寫作知識能派上用場嗎,對該課的學習有何建議”等問題求證答案。
應屆畢業生張同學告訴筆者,他在海警支隊實習。在工作中,他認為寫作能力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用人單位要求很嚴格,如在撰寫交通事故勘察報告中,譴詞造句表情達意是否準確,是關系到定罪量刑的關鍵。如果事故原因由“酒駕”引起,到底是“飲酒”還是“醉酒”駕車,只是一字之差,處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總之,寫作技能在工作中非常重要,要達到措辭準確,文法嚴謹,言簡意賅,才能提高辦事效率。在學校時學習了一定的寫作知識,當時沒感覺到它的重在性。只有在工作中真正應用到了,才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還要不斷努力啊!另外他認為,要想掌握得牢固,應該是小班上課,老師精講多練,從而讓學生熟能生巧,舉一反三。
二、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應惠及全校學生
綜上所述,《應用寫作》課程的開設對學生的就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應遍及全校,根據不同的學科設置,開設不同的應用寫作課程。讓學生真正掌握寫作的方式方法,在求職中助他們一臂之力。以上是應就業的需求對高職開設《應用寫作》課程所展開調查而匯總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下面針對《應用寫作》課程目前在高職高專的開設所存在的問題簡要淺談個人的見解與對策:
(一)《應用寫作》課開設很有必要。提高寫作能力是學生步入職場的加分券。這種意識應及時傳達給我們的學生,以端正學習態度,變被動為主動。
(二)從反饋信息中得知,不少高職畢業生的寫作水平從細節、規范、準確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三)寫作課程應設為高職院校的公共課程,讓每一位學生都掌握一定的寫作技能,這是學生們走入社會的必備技能,讓所有學生從中受益。
(四)《應用寫作》課的內容應根據實際功用有所增刪改換,與時俱進,發揮其更大的效能。
(五)為提高授課效果,寫作課宜小班(不超過50人/班)授課,便于教師精講多練,精心批改,達到精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