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0 20:01: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幼兒美術教育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作為幼師要避免只重視知識教育和技能表現,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態度。幼兒創作作品的過程是他們表達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勵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現,克服過分強調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兒美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此外,根據幼兒個性的發展狀況和需求,要對其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適當的指導,才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幼兒園教師教學過程中美感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教師美感教育培養首先要提升美術欣賞能力。審美與藝術是相互的,沒有審美就沒有藝術,沒有審美情趣和審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創造出審美價值較高的繪畫作品。美術欣賞的作用是培養幼兒教師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選擇適合的作品,盡量選擇對教師教學有幫助、跟平時技能訓練有關系的作品。教師通過欣賞,了解作品的不同風格和表現技法,并從中汲取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教師通過作品欣賞,思考分析藝術作品和現實間存在的距離,并從欣賞過程中體會藝術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和理論修養。同時也可將學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學中,如將美術理論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和認識水平相結合,選擇更加恰當的美術欣賞內容,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并通過色彩、線條、形狀等形式向幼兒傳達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專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幼兒教師在美術創作時,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關系和色彩變化規律,表現出來的物象會更真切。教師在訓練中可大膽地采用多種美術表現技法并融入環境創設,為幼兒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畫面顏色要接近自然,這樣的色彩可讓幼兒產生豐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兒產生共鳴,從而引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向往,增強創作的想象力。幼兒教師要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兒感興趣并適合的活動材料進行活動。幼兒玩教有利于幼兒認識事物,促進智力發展。教師制作玩教具的過程也是創作美、發現美、欣賞美、傳播美的過程。教師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積累美、創造美,從活動中體驗創作過程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的環保意識及創新意識,強化了教師的手工能力。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殼、毛線等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生活,從中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這也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素養。
三、結語
幼兒園教師美感教育通過引導幼兒認識美的事物和藝術作品,培養他們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點,使幼兒的自主創造與美感能力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從而促進幼兒藝術綜合能力的和諧發展。
作者:萬傳菲 董玉倩 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關鍵詞: 兒童美術教育 現狀 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兒童時期的教育培養,兒童美術教育也就成了現在的一個普遍現象。自古以來,藝術作為生命的表現同它顯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樣的社會機能,一直被視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大教育家孔子,“游于藝”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張。曾任北大校長的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觀點,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類能在音樂、雕刻、繪畫、文學里找到他們遺失的情感?!惫畔ED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論》中就曾提出:“兒童學習藝術應該是為了發展優美的感情,不應變為手藝。”美術教育有利于培養兒童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于兒童想象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兒童主體性品質和創新精神,特別是美術教育中注重對兒童個性和創造性潛能的開發,這是對人的發展最有價值的貢獻。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兒童美術教育作為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門類始終在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但當前兒童美術班是越來越多,有一些不專業的兒童美術教育的美術培訓班會運用對青少年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兒童,現在這些不合適的教育使得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受到的不良影響越來越嚴重。許多家長也對孩子學習繪畫走進了一個誤區,認為教會孩子學會一種技能就是對將來有好處,他們會認為兒童畫只是涂鴉,素描才是專業,實際上兒童就應該有兒童特有的教育方式,不是那大人的那些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本文就對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做一些理論探討。
一、目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及認識誤區
首先,充分認識到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曾經有這么一個非常幽默的笑話:問:“如果有人想要教育猴子,那么他應該具備些什么條件?”答:“只要比猴子懂得更多就行了!”……這個笑話看似荒唐,卻從某種角度映射出了傳統美術教師教育領域常見的一種褊狹觀念,即認為一名師范生只需要具備高于學生的知識儲量。譬如說,比學生更能畫,比學生畫得更好更多,或者比學生更了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傳奇故事等,就足以讓它成為美術教師了。這一現象以前普遍存在于各個學校和美術培訓班,但這幾年隨著外國教育理論的傳入,已有改善,但問題仍然存在。如今家長除了會讓孩子報學校的美術特長班之外大多還會送孩子利用周末的時間去美術培訓班,因此現在美術培訓班是越來越多。如此多的培訓班應該怎么選擇?家長也很苦惱。美術培訓班為了吸引家長注意,就讓自己看起來更“專業”,讓家長覺得自己的教師具備很高的美術知識儲量,會教孩子畫素描,帶孩子出去比賽、考級之類。除了這些培訓班老師選擇的教育方式外,臨摹、寫生是最多的教育方式。殊不知在孩子正需要培養創造力、想象力的時候,這些教育方式就大大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美術老師的作用應該是引導,與兒童的心靈對話,遵循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的規律,讓內向的孩子敢于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外向的孩子學會安靜下來耐心地去做事。
其次,目前兒童美術教育中存在誤區。現在每個家庭幾乎都只一個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使得現在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情操和文學修養什么都讓孩子學,琴棋書畫一樣不少,就怕落后于“別人家的孩子”,再加上現在有些學校會對美術特長生有優先權,這樣一來兒童美術培訓班應運而生。對于如何選擇美術培訓班,就像上面所說家長往往會選擇看起來更“專業”的。但是兒童應該多培養感性的能力,像素描這種需要大量理性思考的東西,孩子并不理解益處也并不大。在初中時期學習素描是完全來得及的。對孩子美術教育的方式不僅僅是選一位合格的老師就夠了的,家長也需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畫,“怎么不像啊”“畫得真像”之類的評價最好不要出現,更不能說孩子“笨”“蠢”之類的話,并且奪過孩子的筆幫他完成畫,這是非常不好的。家長也是需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的,應該說“畫得真好”“你真棒”這類鼓勵孩子的話。這樣除了開發了創造力,還培養了孩子對于畫畫的興趣,如果孩子將來從事美術方面等工作,創造力與興趣是很重要的。
二、兒童美術教育具有特殊性
兒童本身就是特殊群體。他們處于一個很敏感的特殊階段,他們渴望長大,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家長送孩子去學習美術也是希望他們具備一定的審美水平。因此這是當一種興趣去培養,需要給予一定的鼓勵,才能讓孩子更感興趣,信心更大。我國臺灣的鄭明進先生在其《怎樣了解幼兒的畫》中認為,通過兒童畫面可以發現兒童的性格。在美術創作中,當兒童準備在畫面上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時,他們通常都是在情感激發的前提下進行的,沉醉在自己的活動中,以積極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情感。兒童的畫面大部分是抽象的,這與成人有意識控制畫面色彩形態等不同。劉曉東在《解放兒童》一書寫道:“兒童的藝術是童年生命的律動,是兒童內在精神生活生動的外部表達。傳統的兒童藝術教育同傳統的科學教育和道德教育一樣,兒童是出于消極被動狀態的。傳統藝術教育以灌輸的方式為主,以臨摹和寫生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薄皟和氖澜缗c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幼小兒童的世界是詩的、童話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是現實主義的客觀世界?!焙⒆佑泻⒆拥氖澜?,我們作為美術老師就必須走進他們的世界,按著他們世界的規矩來制訂相應的教育方案。
三、創新兒童美術教育方法
單方面臨摹,多像也只是在復制別人的東西。兒童的世界是和成人不同的,不應該用成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對待兒童的美術教育。美術教育應當打破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以臨摹、寫生為主要的教育方式,鼓勵兒童自由創造,并適當地進行藝術技巧的訓練。比如:選擇命題繪畫的方式。假設今天的題目是“背著房子的蝸?!保⒆觽兛梢赃x擇他們想用的任何繪畫工具,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等,甚至是手工都可以。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最后把畫掛在黑板上進行互相評價,鼓勵孩子勇敢發言。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兒童學習兒童畫最開始都是畫動物和花草,在沒有摹本的情況下,靠自我想象有些困難。這時帶孩子去動物園、公園觀察小動物、小花、大樹,然后進行自我創作是能很好地培養觀察能力的。教學色彩的基本理論——三原色,紅、黃、藍,紅色和黃色可以調出橙色,黃色和藍色可以調出綠色,紅色和藍色可以調出紫色,這些基本的色彩理論孩子應該掌握。看名家畫展。有很多人認為兒童不具備欣賞名家畫作的能力,要知道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他們不帶有復雜的情感,以原始的眼光去看畫,會看到我們成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同時這也是當成一種習慣去培養,經常接觸藝術品也有利于審美水平的提高。不同性格的兒童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于內向的兒童,在他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他,發現他的閃光點并幫助其擴大,鼓勵他與其他孩子交流評價互相的作品;對于外向的兒童,以表揚鼓勵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培養耐心的好習慣?!鞍凑仗K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不要用顯而易見的刺激法,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而是應在更深的層次上,讓他們通過發現自己才能的過程,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總而言之就是用兒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讓兒童自己去發現自己的才能。
美術教育能促進兒童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使兒童有充分的精神、想象和表現的自由。兒童的成長發展離不開美術,更離不開美術帶給他們的快樂。所以在教育孩子時應更加注重孩子情感的培養,培養他們的藝術素養,讓他們熱愛藝術,尊重藝術。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思想也是千差萬別的,對任何一種方法或模式都不應該死板地套用。為此,兒童美術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為孩子制訂最正確的教育方案,家長也應該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美術培訓班。兒童美術教師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活動,這都有利于培養兒童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于兒童想象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兒童主體性品質和創新精神,最終促進各方面的和諧發展。兒童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藝術家,也不是為了孩子升學的附加分,而是適應孩子身心發展需要的、以提高其審美修養和藝術素質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兒童美術教師還需要繼續更多地思考如何正確地設計兒童美術教育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楊成,鐘朝芳.美術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