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0 14:12: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師節活動主持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第2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慶祝屬于廣大教職工的節日,進一步促進教職工間的交流,增進教職工間的友誼,豐富教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創設文明、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特組織本次活動。
二、活動時間:2011年9月10日下午4:30
三、活動地點:二樓多功能廳
四、主持人:董一波
五、活動流程:
主持人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大家下午好!
又是丹桂飄香的季節,又是天高云淡的秋季,在漾著秋韻的日子里,我們欣喜地迎來了第27個教師節,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今天我們歡聚在此,共慶這個美好的節日,請允許我向全體教職工致以節日的問候!讓我們把掌聲送給在座的每一個人!因為你們,生活如此動人,因為你們,生命永遠精彩!
一、葉老師講話。
下面,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有請葉老師為教師節致賀詞。
二、舞蹈表演《窗前明月光》
九月不僅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是一個充滿藝術的季節,為了迎接第2個海鹽文化藝術節,我們的13位教師經過一個多月的辛苦排練,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昨天圓滿完成演出。今天,我們同樣要把我們的自信我們的笑容帶給在座的每一位。請欣賞舞蹈《床前明月光》。
三、謝師秀。(陳老師主持)
師徒結對是培養新教師的良好途徑,以這樣的形式我們青年教師得到了師傅的精心指導,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日趨成熟,下面,我們要用最特別的方式來表達對師傅的最真摯的謝意。首先請出楊紅、劉曉燕、張潔三位教師為我們演繹一場特別的謝師秀。
……
一場非常精彩的謝師秀,接下來有請所有我們去年結對的青年教師為自己的師傅獻花。
……
我們衷心希望每位青年教師都能在師傅的幫助下,在這樣的團隊中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工作目標、努力探求,邊學習,邊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總結中提高。
四、游戲《吹紙條》。負責:大班 王冬仙。
游戲規則:每人貼一張紙在額頭上,誰先將紙條吹下來,誰先獲勝。
五、送蛋糕。
(將蛋糕推出來)
在隆重慶祝教師節之際,我們精心為大家準備了三個蛋糕。但在享用這三個蛋糕之前,我想請大家猜一猜這些分別是送給誰的?
第一個蛋糕,是送給我們的老前輩們。感謝他們今天的到來,感謝他們曾經為教育事業的付出,也感謝他們
第二個蛋糕,送給7、8、9月過生日的老師們。
(7月:
8月:
9月:)
第三個蛋糕,送給今天在座的各位教職工,祝大家節日快樂!
(吃蛋糕)
六、詩朗誦《老師》。表演者:于曉紅、魏紅。
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批年輕人,他們剛剛踏出大學的象牙塔,懷著滿腔熱情加入幼兒教師的團隊中。他們將為我們的團隊補充新鮮血液,注入新的活力。這里是他們的舞臺,是他們展示自己的舞臺。下面請我們的雙紅組合——于曉紅、魏紅為大家表演詩朗誦《老師》。
七、游戲《破氣球》。負責:托班 高巨瀾。
規則:每2人一組,共4組。每組5個氣球。2人背靠背運氣球,運到對面椅子處,將氣球放在椅子上,兩人合作將其坐破,不能用手。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
八歌曲表演《你一定要幸福》。表演者:宋晰。
結束完一個激烈的游戲之后,我們輕松一下,請欣賞新教師宋晰為我們帶來一首歌曲《你一定要幸福》。
一、晚會主題
迎新春、慶元旦 暨20xx年石屏高級中學元旦晚會(暫定)
二、活動對象:石屏高級中學全體師生
三、活動時間、場地: 20xx年12月29 日晚7點在學校足球場
四、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陳昂
副組長:龔良偉、馮耀華、張明、白自平
成員:其他校務會成員,各班班主任、音樂教師、美術教師
五、節目來源分配:
1、學生節目:①、高三 5個
②、高二 7個
③、高一 8個
④、初一 3個
2、教師節目:2個
3、學生也可跨年級自由組合、自愿到校團委報名參加
六、晚會節目要求
1、內容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用藝術的形式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唱響時代主旋律,展現校園新風尚;貼近學生生活,反映我校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既有時代特色,又要適合學校特點。
3、形式力求靈活多樣、新穎、豐富多彩,有獨創性。
4、節目形式建議:歌舞類(大合唱、小合唱、重唱、獨唱、對唱、歌曲串燒、歌伴舞、集體舞、獨舞、民族舞、現代舞、街舞等、武術等);
樂器類(鋼琴、古箏、吉他、小提琴、巴烏等等)
語言類(朗誦、小品、相聲、快板、校園劇、情景劇等);
5、提倡高雅、原創節目,拒絕低俗及危險性強的、過于強調視覺和心理刺激的節目。
6、單個節目時長控制在6分鐘內。
七、活動具體分工
第一項目組:節目組
組長:白自平
組員:王自成、孫貴明、王紹平、喬鴻、沐正有、白玉陽、程卓然
A、學生節目統籌:程卓然
B、教師節目組統籌:王自成
任務:1、各年級主任負責落實本年級節目的安排、督促排練、檢查協調工作。
2、孫貴明、程卓然負責完成節目收集、篩選及后期的彩排工作;負責節目的編排及晚會全流程的銜接,節目單的制作。
3、王自成老師負責教師節目布置安排工作。
第二項目組:舞臺及背景設計組
組長:馮耀華
組員:馬俊生、張林峰、李發寶、鄭永軍、李俊
任務:1、舞臺整體設計,包括背景設計、舞臺裝飾設計方案。
2、準備舞臺及背景裝飾所需物品。
3、領導致辭準備。
第三項目組:燈光音響及宣傳組
組長:龔良偉
組員:陳國輝、普世洪、王喜、李宏祥
任務:1、聯系音響系統租用事宜。
2、協助晚會期間舞臺燈光設備、音箱設備的安裝調試。
3、現場攝影、攝像。
第四項目組:后勤保障組
組長:張明
組員:賀紅兵、何元松、全體后勤人員
任務:
1、確定是否有晚會贊助商。
2、舞臺的搭建布置,包括背景懸掛、合唱臺擺放、裝飾物擺放等。
3、協助準備部分晚會所需的服裝、道具。
4、晚會所需物品購買。
5、晚會產生的各種費用的收集、報銷。
第五項目組:安全及場地組
組長: 盧太平
組員:李發寶、鄭永軍、各年級主任、保衛人員
任務:1、晚會場地劃分。
2、晚會期間會場紀律維持。
3、會場安全保衛及緊急情況處理。
第六項目組:節目主持組
組長:張薇
組員:全體廣播站人員
任務:1、主持人選拔、培訓。
2、節目主持詞串聯及互動游戲設計。
3、主持人形象設計。
第七項目組:舞臺運行組
組長:孫貴明
組員:全體學生會成員
任務:1、負責節目的催場,保證節目的連貫性。
2、負責節目演員上下臺及道具的上下,維持上下場秩序。
3、負責收齊所有節目的伴奏音樂,并標上節目名稱及在光盤上的位置或刻錄成套盤,協助音響師工作。
八、各階段任務及工作分配
1、晚會準備期(11月1日--11月15日):
任務:
A、節目收集:各年級主任落實本年級參演節目,王自成老師落實教師參演節目,并于 11月15日前報校團委;孫貴明、程卓然負責對節目進行初步篩選,基本確定參演節目并通知開始排練。
B、節目主持組選定主持人并進行相應訓練和準備
2、晚會協調及進展期(11月15日--12月23日 ):
任務:
A、各年級抓緊時間排練,年級主任適時檢查,校團委于12月23晚組織節目組成員對參演節目進行第一次彩排,確定最終參演節目并基本確定節目演出順序。
B、舞臺及背景設計組拿出設計方案,制作好背景,并做相應的物品準備。
C、燈光音響及宣傳組落實音響系統、用電供給檢查。
D、節目主持組完成主持稿及互動游戲設計。
3、晚會倒計時期(12月24日--12月29日)
一、共同生活:主題班會的主旨特征
2009年我教初一時曾經組織過一次主題為“克服個人性格弱點,讓自己愉快融入班集體”的班會,圍繞關于建設幸福班集體開展了一次心理對話體驗活動。活動分為五個板塊。第一板塊:你理想中的班集體是什么樣子的?第二板塊:我的性格中,離理想班集體還有哪些做得不夠?第三板塊:給你的同學指出一些值得你學習的亮點;也提出一些他(她)的不足。第四板塊:怎樣讓自己更好更愉快地融入班集體呢?第五板塊:小結——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幸福、愉快的班級集體之中;班集體“幸福”的來源是什么?這次班會活動后學生對建設幸福班集體有了一定的認識:共同的目標是前進的動力;各盡其能奉獻集體;團結協作互助前行。從那次班會的經歷中讓我想到兩個問題:一是主題班會的特征;二是主題班會的價值。
1.主題的靈活性
因生因事因趣——讓主題由學生的內心需求而生發,班主任的責任在于幫助學生去提煉歸納。
初一學生在新的集體里,如何更好地讓自己愉悅地融入班集體中,體驗在集體中的幸福,這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個課題,所以班主任適時地選擇這一主題,讓學生在探究體驗中感悟班集體“幸福”的來源,讓學生對新的集體有歸屬感,從而有效地開展集體主義教育。從初一到初三會有不同的關注重點,如,在初一班會課更多傳遞給學生的是規范的行為、良好的習慣以及良好的班級氛圍是集體成長的必要條件。初二班會課更多的會以安全法紀教育、感恩教育、人際交往指導為主;而到了學習緊張的初三,班會課帶給集體的意義是一種快樂,一種休閑,一種心理的解壓與疏導,一種濃濃的生生情及師生情,當然也有中考的指導。
2.形式的多樣性
求新求變求創造——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新穎與變化,班主任的責任在于激勵學生去自我創新、自主設計。
還是以那次班會為例:在班主任確立了活動主題后,PPT的制作以及主持人的確立等都是學生自主完成的;四個大組分別以“謙虛、寬容、團結、合作”為關鍵詞的節目表演也都是學生自導自演的,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唱歌、游戲、小品表演、競賽、案例分析、留言、畫畫等多樣性的主題班會形式切合了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是學生在集體中學又在集體中展示并體驗創作的快樂。
3.內容的針對性
務實務真務效——讓學生在有血有肉的生動情節中獲得成長啟示,班主任的責任要善于從本班級的班情中尋找到有用的素材和故事。
我班的班會課學生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就是各組的小品表演,有的會以歷史故事為原型,有的就是班級里周圍發生的故事,也有的會是語文課本劇的續演。
4.情景的互動性
真實真誠真情——讓學生在自然狀態和合理情境下獲得快樂體驗,班主任的責任是把握現場的控制與引導,善于制造合宜的情境。
教師節的那周班會學生會以“Happy Teachers’Day”為主題,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和感謝,學生到最后在漂流瓶里裝滿對老師的祝福和感謝,他們用“祝你生日快樂”的音調給老師唱著“教師節快樂”的歌。那時的我是滿滿的幸福和感謝。
二、能量彰顯:主題班會的價值旨歸
1.師生平等:讓學生充分享受在集體生活中的尊重感
主題班會是讓學生盡情展示才華的地方,它既不是單方面的以班主任為中心也不是單純地以學生為中心,而是班主任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雙向互動。他們在班會中通過這種平等互動而不斷推進彼此的發展,最終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班隊的主持也不是文藝委員的事情,在這三年也是分梯度地進行。大致分四個步驟:班主任指導文藝委員;兩個文藝委員合作開展活動;各組代表和文藝委員合作;各組派代表完成準備,PPT制作,主持等所有活動。
我班一個平時不太愛說話,成績一般的女生就在10月的班會課前,利用周末辛辛苦苦做了課件,但在我的電腦上放不出來,這就意味著不能按照PPT來進行班隊活動,當時我也非常抱歉地跟她說只能看著主持稿主持了。但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她在整個班會課上組織做游戲,競賽搶答、答不出的唱歌表演,活動豐富,和同學的互動非常好,而且主持串聯得也很自然到位。她主持的是有關消防知識的班會,在她的鼓動下有一個學生還現場把《北京歡迎你》的歌詞改成了消防知識的公益歌曲。整個活動中班級每位同學都開心著,快樂著。學生的潛能是無窮的,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在集體中展示的機會。
2.合作交往,讓學生隨時感受到集體生活中的愉悅感
主題班會是班級全體成員集體討論、發表和表達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最佳時機,如何讓學生充分發言,關系到班會的成敗。這就需要有輕松的氛圍,讓學生找到自信。我班的一匹“黑馬”,記得初一第一次聽她發言的時候我就覺得那丫頭口齒伶俐,聲音甜美,自那次班會課上表揚了她以后,她變成了班會課的活躍分子,演小品有她,朗誦詩歌有她,甚至主持也有她。自然地這種自信也延伸到了她的學習生活中,她也從班級的中等水平慢慢地提升到了領先的水平。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進一步提升了吸引力,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切實將其建設成了內容豐富、構思精巧的集體成長的精神家園。
3.主題引領:讓學生不斷體會到在集體生活中的歸屬感
三年來,班級開展了一系列主題班會:“讀書會——成長的足跡”、“讀書活動——生命因你而精彩”等,這些主題活動都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4.合理延伸:讓學生積極理解到在集體生活中的成就感
每次最后一個環節都是班主任點評時間。對于班主任來說也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它也可以使集體主義教育功能得到延伸。每次點評的時候,當我看到學生專注的眼神時,我心里在想這次班會課又使學生享受了一次集體主義教育的精神大餐。記得2009年那次心理對話體驗活動最后,和著Elton John的那首經典歌曲我說道:“人人都要明白:為了班集體我要克服性格弱點,盡力多貢獻一點;人人都要經常反思:我給班集體建設貢獻了什么?還能再貢獻一些什么?人人都要記住:只有我們的內心和諧了,班級才會和諧;只有人人愛班級,我們的班級才會是幸福、愉快的班集體……讓人們因為你的存在而幸福How wonderful life is while you are in the world.”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學生的理解與感動。
然而主題班會的時間只有短短45分鐘,如果想通過45分鐘時間在某一問題上跟學生達成共識或者讓學生有較深的認識,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把主題班會向課外延伸、向平時的學習生活延伸。為了使主題班會得到升華,我要求學生在主題班會后“找事做”:一是要求學生主題班會后寫感受,并通過周記的方式交上來檢查(這就是有新的思想生成)二是布置相關班干部抽查主題班會后同學們的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