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1 06:42: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學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0.引言
對于一名大學教師而言,教學工作是首要工作,是其在學校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很多學校都建立了教學評估機制,由學生評價教師上課水平,而且這種評價將直接影響教師個人的業(yè)績考核和職稱評定;另一方面,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講好課和培養(yǎng)好學生也是教師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愿望。如何做好教學工作,是值得每一名大學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般來說,大多數教師雖然在各自的專業(yè)方向上是專家,但是在教學上可能并不擅長,尤其是剛入職的青年教師,非常缺乏教學經驗。事實上,很少有教師接受過專業(yè)的教學培訓,對于如何授課,全憑個人的摸索和鉆研。筆者也曾經經歷過那個階段,在剛開始從事教學工作時,由于缺乏經驗,不知如何上課,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念講義,結果可想而知。經過數年的學習和鉆研,終有小成,在教學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績,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愿與各位讀者分享。
1.課程定位
教師在承擔一門新課教學,準備具體的授課內容之前,首先要了解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定位。例如,該課程是大學幾年級的課程,有哪些前置課程和后繼課程,每周的授課學時有多少,有無實驗課時等。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為全校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公共選修課,它沒有前置課程,后繼課程包括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實踐等。
其次,教師要深入了解課程的授課對象。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任何一堂課,任何一部分內容,都有難易、深淺之分,而且講課的速度也很有講究,對于其中的分寸把握,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背景的情形下才能定奪。另外,學生的基礎構成往往不是單一的,既有基礎較好的,又有基礎較差的,這就增大了授課的難度。
如何了解授課對象的背景呢?一個簡單的做法是課堂調查。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在第一堂課上,筆者都要進行一個調查,將所有學生按照編程基礎分為4類,然后進行統(tǒng)計。學生編程基礎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在充分了解課程定位和學生特點之后,我們就要為該課程制訂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個人的觀點是能力比知識更重要,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為目標,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學生的特點是善于學習C語言的語法知識,而且對一些瑣碎的語法細節(jié)很感興趣,但是在解決實際編程問題時能力明顯不足,教師在課堂講解一些算法設計方面的內容時,學生也表現得很吃力。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制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他們的各種能力,包括自學能力、算法分析和設計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教學內容設計
每一門課程都有大量內容,而學時數有限,因此什么內容該上課講,什么內容應由學生自學,什么內容該重點講,什么內容應一筆帶過,這些都是教學內容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教學內容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內容是為目標服務的。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由于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和算法設計能力,因此教學內容要進行相應調整,少講知識型內容,多講能力型內容。在課程安排中,C語言的語法知識只占課程內容的1/3左右,而編程案例則占課程內容的2/3左右。這些編程案例并不是一些簡單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例題,即為了演示某個語法(如for語句)的使用方法而引入的小例子(代碼量只有幾行或十幾行),而是精心設計的、具有一定難度和工作量的例題,如猜數字游戲、八皇后問題、證券數據文件格式解析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編程案例,向學生講解問題分析和算法設計的過程。
教學內容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制訂教學大綱,每一章、每一堂課講什么內容,講多長時間,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都要詳細列出來。教師在制訂教學大綱時要注意,課程內容一定要主次分明,多講重點和難點,少講簡單的、學生自己就能看明白的內容。另外,課程內容要有創(chuàng)新,教師需根據課程的目標和自己的理解引入新的內容,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他人的教學大綱。
3.教案設計
在明確了課程定位,制定好教學大綱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進行教案設計,這是創(chuàng)建一門新課程的最主要工作。這里主要討論3個方面的內容:材料搜集、融會貫通以及教案設計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3.1材料搜集
教案設計的第一步是搜集材料,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在開設一門新課時,如果要從頭開始一頁一頁地設計PPT,那么會非常困難。畢竟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時間也有限,如果每一頁PPT都要親自從頭開始設計,那么既耗費時間,效果又不一定很好。教案的制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搜集盡可能多的相關課程資料,如課件、參考書和習題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制作出高水平的課件。對于筆者而言,在開設一門新課前,要專門花一個星期的時間搜集相關材料。材料的來源很多,一是來自于其他教師,包括校內和校外承擔相同課程教學的教師,可以向他們索取;二是互聯(lián)網,這是最重要的一個來源渠道,互聯(lián)網主要有兩個用途,不僅可以搜索國內外其他大學的相關課程,而且可以作為教師學習的知識來源,如我們在學習一個新概念時,可以到維基百科等網站查詢。
如何系統(tǒng)地搜索國內外其他大學,尤其是國外知名大學的相關課程呢?筆者的做法是構建一個國際知名大學列表,然后用搜索引擎搜索每所大學計算機系的主頁,該主頁中一般會有一份課程列表及每門課程的描述信息,筆者通過這些描述信息找到所需課程。例如,http://www-cs.stanford.edu/courses上的內容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課程安排。每門課程都會有一個課程主頁,上面有該課程的所有資料,包括教學大綱、PPT課件、作業(yè)安排等,可以對外公開和免費下載。
3.2融會貫通
在材料搜集工作完成后,教師手上會有很多課件、習題等原始材料,但對于這些材料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使用,因為沒有任何一份課件是完美的,而且即使是一份好的課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它,那么講出來也會變味。事實上,即使是同一份課件,不同教師講出來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在材料搜集工作完成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歸納整理或深加工這些材料,將他人的、零散的知識點融會貫通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自己特有的課件。筆者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兩種:東拼西湊法和加工改進法。
所謂東拼西湊法,即對不同來源的課件片段進行歸納整理,以使其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具體來說,在講授某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設計好這部分內容的組織結構,即分為哪幾小塊,每一塊的具體內容是什么,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然后在具體實現時,針對每一小塊的內容選擇不同課件。打個比方,如果教師自己設計的組織結構是骨架,那么他人的課件片段就好比是血肉。
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中的for循環(huán)語句為例,筆者首先設計好相應的組織結構,即for循環(huán)的語法、for循環(huán)使用方法舉例和for循環(huán)編程舉例3部分內容;其次,在原始材料中查找每一小塊內容,看看哪一個課件片段寫得最好,便采用它。這樣,每個部分都是優(yōu)中選優(yōu),不僅能夠保證質量,而且使得各個部分之間有了緊密的邏輯聯(lián)系,能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所謂加工改進法,即該案例最初來自于他人的課件,題目很好,但內容寫得不是太好,此時我們可以對它進行加工改造,使之成為一個更好的例子。例如,在筆者的課件中,有一個求PI近似值的編程案例,該案例最早來源于他人的講義,但寫得過于簡單,只有問題描述和源代碼。這顯然不符合教學要求,因此我們對它進行改進。首先是問題分析,我們將該案例分解為幾個小問題,然后研究其中的規(guī)律;其次是算法設計,描述解題的基本思路;第三是編碼實現,如何把算法轉換為相應的代碼;最后是運行結果分析,向學生提出一些思考題。這樣就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事實上,經過改造之后,該案例已經面目全非了。
3.3教案設計的要求和方法
有了各種原始素材以后,我們就可以進行教案設計和課件制作,以下是教案設計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1)組織結構清晰。
第一個問題是組織結構,設計教案要求各章節(jié)結構清晰,各部分內容之間前后關聯(lián)、邏輯性強、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
以筆者承擔的另一門課程操作系統(tǒng)教學為例,存儲管理一章的章節(jié)結構如下:單道程序存儲管理、分區(qū)存儲管理、頁式存儲管理、虛擬存儲技術、Linux的存儲管理。所謂存儲管理,即把程序裝入計算機的內存中運行,如何裝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內存中只裝入一個程序,即單道程序存儲管理,但問題是每次只能裝一個程序,而現代操作系統(tǒng)要求同時有多個程序運行,因此改進的方法就是分區(qū)存儲管理,把內存分為若干個塊,每個塊裝一個程序;然而這樣又有問題,即分區(qū)的大小不好確定,如果太大了會浪費空間,如果太小了又裝不下,因此提出頁式存儲管理,把內存分為很多個格子,然后把每個程序裝到若干個格子中。這樣還有問題,即程序的大小必須小于內存,否則就裝不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章又提出虛擬存儲管理。最后是一個具體的虛擬存儲管理的例子,即Linux存儲管理。總之,每個章節(jié)的內容是前后相關聯(lián)的,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另外,對于每個章節(jié)的每一部分內容,我們在設計時要有一個固定的套路:Why-What-How,即為什么要引入該內容?該內容是什么?如何使用?例如,對于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的函數一章,我們可先討論為什么要引入函數,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重復勞動;然后講解什么是函數,C語言中的函數與數學函數的區(qū)別;最后討論如何使用函數,包括函數的定義、聲明和使用。
2)案例教學。
在教案設計中,案例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將需要講授的知識融入案例之中。案例教學可以實現具體與抽象、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并不是為了演示課程的某一小塊內容而引入的簡單的小例子,而是精心設計并且具有完整內容的一個整體。以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一般來說,一個案例需要具備以下4個特點:(1)具有一定規(guī)模,考查多個知識點;(2)具有完整的內容,包括問題分析、算法設計、編碼測試、題后討論等多個環(huán)節(jié);(3)具有一定難度,富有挑戰(zhàn)性;(4)生動有趣,能吸引人。例如,猜數字游戲是筆者課件中的一個案例,該案例可描述為:電腦隨機產生一個數字不重復的四位數,由玩家來猜,每猜一次,電腦將顯示形如*A*B的結果,A代表位置正確數字也正確,B代表數字正確但位置不正確,總共有10次機會。
這個案例來源于真實的游戲,一些手機、PDA等終端設備上都有該游戲。該案例一方面具有趣味性,學生對游戲都比較感興趣;另一方面又有一定難度,富有挑戰(zhàn)性。從考查的知識點來看,該案例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技術問題:(1)如何隨機產生一個數字不重復的四位數;(2)對于一個四位數,如何把它的每一位數字拆分出來;(3)對于玩家猜測的一個四位數,如何計算相應A和B的數量?
在課堂講解該案例時,我們會從問題分析、算法設計、編碼、測試和題后討論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逐一細述,針對這一個案例大概需要講解35分鐘。
3)啟發(fā)式教學。
在教案設計中,啟發(fā)式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事實上,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條件就是學生的參與;因此,教師在教案設計中,要注重引入啟發(fā)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啟發(fā)式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對于一個待講解的內容,教師尚未細述,而學生已經給出了答案。
以操作系統(tǒng)課程為例,在講授存儲管理一章時,我們不會直接講述相關內容,而是先提一個問題,即如何實現多道存儲管理,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問題描述:給定一塊內存空間,需要在里面裝入多個程序并運行,在這種情形下,如何進行內存的分配、回收和管理。這種啟發(fā)式問題的意義在于:由于相關的內容尚未講解,學生沒有任何先驗知識,也就沒有思維定勢。這時,學生就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換位思考,即如果我是操作系統(tǒng)的設計者,該如何解決此問題?這種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非常難得。事實上,在經過思考以后,學生都能有想法,而且這些想法與真正的存儲管理方法非常接近,基本上每一種存儲管理方法(如分區(qū)存儲、段式、頁式等)都會有學生想到。這樣,等到教師真正講解這些內容時,學生就更容易產生共鳴。
4)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在教案設計中,任課教師要結合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善于發(fā)現和總結規(guī)律,提出新的適合于該類課程的教學方法。
以程序設計類課程為例,課程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所謂編程,輸入是文字形式的問題描述,輸出是源代碼。整個編程的過程可以分為3個步驟,即問題分析、算法設計和編碼。對于每一個步驟,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在問題分析環(huán)節(jié)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案例掌握基本問題分析技術;在算法設計環(huán)節(jié)提出編程模式概念,類似于武術中的“套路”,它是自頂向下程序設計技術的一種具體實現;在編碼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們設計并實現了一個功能強大的在線訓練系統(tǒng)。
總之,針對程序設計類課程的特點,我們將編程的過程分為3個環(huán)節(jié),然后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應對策略,這就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5)內容生動有趣。
教案設計的最后一個問題是教學內容一定要生動有趣。一般來說,一次課往往有3小節(jié)(至少2小節(jié)),每小節(jié)45分鐘。教師可以換位思考一下,這樣長時間坐在座位上,是很容易疲倦的。如果授課的內容比較抽象、枯燥,那就更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因此教學內容一定要生動有趣。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并給學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才能令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方法一是用生活中的例子類比,把單調抽象的內容變成具體形象的內容。例如,在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中,遞歸的概念比較難懂,但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什么故事呢?他說,從前……”。這個故事正是遞歸的一個典型例子。
再如,操作系統(tǒng)課程的虛擬存儲管理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不太好理解,筆者首先給學生看卓別林的電影“馬戲團”中的一個鏡頭,一位魔術師在表演大變活人的魔術。有一個柜子,放在一張桌子上,柜子開始是空的,然后魔術師一拉門,走出來一個人;把門關上,再一拉門,又走出來一個人。柜子看上去很小,似乎只能裝一個人,但為何裝了那么多人呢?謎底是柜子雖小,但它下面的桌子很大。開始時,所有人都躲在桌子里,然后輪到誰出場,誰就爬到柜子里,這就是大變活人的秘密。虛擬存儲管理技術采用的也是類似的思路。柜子好比是內存,內存比較小;桌子好比是硬盤,硬盤比較大。在開始時,整個程序存放在硬盤上,然后要用到哪部分,就把哪部分裝入內存,這樣小內存就能運行非常大的程序。這就是虛擬存儲管理技術的基本思路。
方法二是風趣幽默、寓教于樂。例如,函數這一章有一個知識點:在調用函數時,參數的傳遞是單向的值傳遞,只能由實參傳給形參,而形參不能傳回給實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住這個知識點,筆者例舉如下函數參數傳遞是單向值傳遞的程序段。
學生看過這個例子后,往往會心一笑并記住了相應知識點。
方法三是圖片和動畫的使用,所謂一圖勝千言。例如,漢諾塔問題是一個經典的遞歸算法題目,說的是在一座寺廟里,有3根柱子,有一位僧人想把一根柱子上的64個盤子移到另一根柱子上,在移動時必須遵守幾條規(guī)則。在講解這個例子時,教師如果用語言或文字描述,會非常繁瑣而且說不清楚,但如果通過制作一個動畫以演示移動的過程,那么會非常直觀。筆者制作的漢諾塔問題動畫演示如圖2所示。
4.課堂教學
教案設計完成后,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堂教學,這也是一門課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以下討論3個方面的問題:教師的狀態(tài)、課堂交流以及輔助工具的使用。
4.1教師的狀態(tài)
在授課時,教師的狀態(tài)最為重要,直接決定課程講授的成功與否。如果教師不在狀態(tài),那么再精心設計的教案也無用武之地。
教師首先要聲音響亮。一方面,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聲音要足夠響亮,讓所有人都能聽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種氣勢,讓學生覺得教師很投入、很有激情,而這種激情會感染學生,使他們也興奮起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師除了聲音要響亮,還要有適當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在交流過程中,教師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往往比言語內容更能傳遞信息,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要處理好授課內容與PPT之間的關系。作為一名教師,最忌諱的一種上課方式就是照本宣科式地念PPT,這種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導致課程教學的失敗。
4.2課堂交流
在授課時,課堂交流也非常重要。任何一堂課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互動要充分。課堂交流有兩個目的:首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畢竟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如果學生不參與或者消極應付,那么就失去了課程教學的意義;其次,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當前狀態(tài),學生是否已聽懂,聽懂了多少,然后教師根據這個狀態(tài)調整授課進度。
課堂交流的形式包括3種: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在教案設計和課堂教學安排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和使用這些方式,讓課堂交流更加充分。例如,在講授很多知識點時,對于一些小問題,筆者會故意將答案從PPT中摳掉,然后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看他們能否做對,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這部分內容。
有時筆者還會在課件中設計一些小陷阱,如在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中,在講解if語句的用法時,筆者這樣設計教案:首先介紹if語句的語法“if(E)s;”,其含義是如果表達式E的值為真,則執(zhí)行語句s,否則什么也不做;隨后筆者會給出如下一個if語句例子。
if(temperature>38)
printf(“你發(fā)燒了\n”);
printf(“速去醫(yī)院\n”);
每當講到此處,筆者會故意停頓一下,然后觀察學生的反應。如果學生確實在認真聽講,那么必定會有人站起來,指出該例子是錯誤的。
4.3輔助工具的使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所授課程的特點和內容,選擇合適的輔助工具,目的是以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示相應內容。事實上,如果教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上很長一段時間,那么不管他講得有多么精彩,學生也容易困倦,尤其對于理工類課程更是如此。如果每隔一段時間,教師能夠進行實物演示。那么效果會更好。
例如,在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中介紹基于分治策略的遞歸算法時,我們先用文字形式介紹這部分內容,但這樣給學生的印象不深;隨后我們便拿出一個道具,即俄羅斯套娃。所謂俄羅斯套娃,即6個外形完全相同但大小不一的洋娃娃,小的裝在大的里面。俄羅斯套娃與基于分治策略的遞歸算法基本原理類似,有了這樣一個道具以后,學生對基于分治策略的遞歸算法印象就更深刻了。
此外,程序設計類課程經常需要編寫程序。如果這些程序是以靜態(tài)的文本形式放在PPT中,那么就有些單調和枯燥;因此筆者在課堂上經常使用的一個輔助工具就是Visual Studio編程工具。對于課件中的編程例題,我們經常把代碼從PPT中摘出來放在Visual Studio中,進行現場編譯、鏈接、調試和運行,隨時有問題隨時改進,這樣課堂氛圍會更好。
以玩小車(利用磁鐵的磁力使小車運動起來)活動引入,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guī)律,以及磁鐵的方向性特點,在此基礎上,總結磁鐵的特點。最后,介紹指南針的歷史及磁現象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認識磁鐵的南北極。
能畫出實驗示意圖,并能標出方向。
了解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以及現代磁懸浮列車。
科學探究: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guī)律。
會做磁鐵指南北的實驗及磁鐵兩極相斥、相吸的實驗。
能用歸納的方法概括磁鐵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古代指南針,以及現代磁懸浮列車,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做磁鐵指南北的實驗及磁鐵兩極相斥、相吸的實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玩具小車、小車模型、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小磁針、支架、水槽、泡沫、細線、水;司南、羅盤、指南針、磁懸浮列車等圖片;磁吸、門阻、揚聲器、筆盒等實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前兩部分)
一指導學生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guī)律。
1、由玩小車引入,利用磁鐵的磁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不接觸小車,推著小車走或拉著小車走。
2、把兩根條形磁鐵分別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靠近,觀察小車的運動,并畫出示意圖,標明小車運動方向。再變換小車方向,用同樣的方法做實驗。
3、對照示意圖,歸納出條形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點。
4、用蹄形磁鐵和環(huán)形磁鐵做實驗,歸納出蹄形磁鐵和環(huán)形磁鐵兩端接近時的特點。
5、總結自己的發(fā)現:磁鐵的兩端相互接近時,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二指導學生認識磁鐵有指南北的特點。
1、老師介紹兩種實驗方法(懸吊法與水浮法),讓小組任選其一進行實驗。
2、教師指導。要注意:防止鐵制物品和其他磁鐵對實驗的干擾。學生分組實驗時,磁鐵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互相干擾。用水浮法做實驗,盛水的容器不能是金屬。實驗還要反復幾次,其結果一樣,才能歸納出磁鐵有指南北的特點.
3、告訴學生磁鐵指南的一端就南極,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極,用字母“N”表示。
4、討論磁鐵為什么能指南北。
因為磁鐵上有兩極,且兩極磁性最強,而地球也是個大磁體有著南北磁極。
第二課時
(學習三四部分)
三總結磁鐵的特點。
1、學生總結。與第16課的內容結合起來探究磁鐵特點,然后用歸納的方法,概括出磁鐵具有的特點并寫在《課本》P56。
2、教師小結。磁鐵能吸鐵;磁鐵能指南北;磁鐵有兩極,且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四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及磁現象在生產生活中的利用。
1、介紹指南針的歷史。先秦時代我們的先人在探尋鐵礦時常會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fā)現很早就被記載下來了。《管子》的數篇中最早記載了這些發(fā)現:“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其它古籍如《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就被人發(fā)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那時的人稱“磁”為“慈”他們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并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漢朝以前人們把磁石寫做“慈石”,是慈愛石頭的意思。據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在咸陽附近修阿房宮,宮中有一座門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器,入宮行刺,就會被磁石門吸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學知識。
既然磁石能吸引鐵,那么是否還可以吸引其他金屬呢?我們的先民做了許多嘗試發(fā)現磁石不僅不能吸引金、銀、銅等金屬,也不能吸引磚瓦之類的物品。西漢的時候人們已經認識到磁石只能吸引鐵,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當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時,有時候互相吸引,有時候相互排斥。現在人們都知道磁體有兩個極,一個稱N極,一個稱S極。同性極相互排斥,異性極相互吸引。那時的人們并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這個現象還是能夠察覺到的。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這個性質做了兩個棋子般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斗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并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欒大利用磁石的性質,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騙了漢武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的司南(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制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司南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
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于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指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發(fā)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于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fā)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后來又發(fā)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于發(fā)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2、介紹磁懸浮列車。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沒有車輪的陸上無接觸式有軌交通工具,時速可達到500公里。它的原理,是利用常導或超導電磁鐵與感應磁場之間產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使列車“懸浮”在軌道上面或下面,作無摩擦的運行,從而克服了傳統(tǒng)列車車軌粘著限制、機械噪聲和磨損等問題,并且具有啟動、停車快和爬坡能力強等優(yōu)點。
早在1922年,德國的赫爾曼?肯珀(Hermann Kemper)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并在1934年申請了磁浮列車的專利,并由此開始為人類編織一個高速乘行的夢想。人們對速度追求的目光,因而轉向摩擦阻力大大減小的磁懸浮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磁懸浮并不如量子計算機之類的發(fā)明高深。用一小塊磁鐵,再隨便個釘子什么的,就可以輕易的讓我們體會到磁力產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當然,這種懸浮只是示意性的,很難達到穩(wěn)定的狀態(tài)。科學家的創(chuàng)想不是我們用一塊簡單的磁鐵就可以擺弄出來的。
數十年的發(fā)展,時至今日,磁懸浮技術形成了分別以德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兩大研究方向——EMS系統(tǒng)和EDS系統(tǒng)。德國認準的EMS(常導磁吸型)系統(tǒng),是利用常規(guī)的電磁鐵與一般鐵性物質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車吸附上來懸浮運行。日本看好的EDS(排斥式懸浮)系統(tǒng),則是用超導的磁懸浮原理,使車輪和鋼軌之間產生排斥力,使列車懸空運行。目前兩種車型都達到了500公里左右的時速,兩種方案都切實可行,孰優(yōu)孰劣,也確實難分高下。
世界第一條磁懸浮列車示范運營線——上海磁懸浮列車,建成后,從浦東龍陽路站到浦東國際機場,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鐘。上海磁懸浮列車是“常導磁吸型”(簡稱“常導型”)磁懸浮列車。是利用“異性相吸”原理設計,是一種吸力懸浮系統(tǒng),利用安裝在列車兩側轉向架上的懸浮電磁鐵,和鋪設在軌道上的磁鐵,在磁場作用下產生的吸力使車輛浮起來。
3、分小組討論在生產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磁鐵的特性?
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堂作業(yè)》一、二、三、四題。
2、查閱資料了解指南針和磁浮列車的更多情況。
教學板書
玩小車
磁鐵的特點:磁鐵能吸鐵;
磁鐵能指南北;
磁鐵有兩極,且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源頭就是教師的教學過程的計劃預案創(chuàng)新――教案的創(chuàng)新。
任何前瞻性教學理念,都要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只有在課堂中生根發(fā)芽,并開花結果的理念才具有推廣價值。教學預案就是實施這種理念的開始,而編寫預案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一.創(chuàng)新教案的編寫理念
1.教案要體現教師角色的轉變。現行的新課標強調的是師生的互動,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徹底顛覆了以往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一切的課堂模式。既然這樣,那種傳統(tǒng)的教案設計當然也要進行更新,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設計”(“師本位”)改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生本位”),只有教案設計中教師的角色創(chuàng)新了,教學過程才可能實踐并體現學生的主置,如果沒有在教案中想過這樣做,又怎么會在實踐中去操作呢?
2.教案要體現教師教學過程的轉變 第一要轉變教學方法。新課改理念下倡導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體驗”,關注“學生的課堂生命成長”,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案無疑在學習活動中要體現這些方法,摒棄傳統(tǒng)單一的講授,練習,檢測模式。可以把設問、預習、合作探討、引導、小結等活動貫穿教學設計過程中。
第二要轉變教學輔助材料的使用方式高中語文廣東版教學參考書在編采教學輔助材料方面已經“雜取種種,合成一書”了,符合我們廣大教師的不同采用口味。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本來就應該摒棄單一的定性分析,而采取多樣化的可能性分析。多元解讀,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這個結果的產生就起源于教師的教案設計,這也符合學生的個性解讀。而如果沒有教師的多元解讀的預案(教案)引導,教學活動不就變成了“預設的陷阱”?所以創(chuàng)新教案的材料選取要盡量豐富、多樣,避免單一.枯燥,當然也要精當,不能不分取舍全盤托出,也不交給學生鑒賞方法,那樣真成了“沒有說法”了。(當然,我們期待著評價制度與方法多元化,否則這種局面永遠無法出現。)
第三要重視課程資源的再生和開發(fā)。生動的課堂上自然會產生新的教學資源,即從學生的分析過程、結果中產生新問題,新結論,這些問題和結論就是很好的課堂再生資源,是教師下一步教學設計的基本方向和任務甚至是內容。創(chuàng)新教案應該關注學生,關注人性(當然更應該關注科學,關注真理!),再生資源可以充實我們的下一個教案!此外,學生或者教師、學校也可以作為開發(fā)校本教材的很好資源載體,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治校理念、學校熱點問題及現象,結果也可以編入創(chuàng)新教案中,摒棄過去那種“唯教材唯教參”的備課法。
要將“死教案”寫成“活教案”,設計的教案能在課堂上靈活運用,不能為了實施教案設計而不顧課堂學生實際或者新生備課資源。
第四要重視過程設計理念的轉變。以往的教案注重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教案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全盤拋棄。首先,目標設定就要改革。江蘇洋思中學的“四分三清”教學法效果不錯。“四分”即分層設標、分層教學、分層檢測、分層評價。“四分教學法”就充分重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個體特征來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注意的。其次洋思的教學過程的安排有利于“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這是圍繞目標設計的,注重實效。新式教案也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重點安排符合學生個體或者小群體的認知活動,改變過去課堂上教師教參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在充分考慮學情的情況下,真正按照新課標的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綜合學習”來設計編寫教案。
二.創(chuàng)新教案的編寫形式
1.要改填空式的教案為多樣化的“個性教案”。有經驗和負責任的教師編寫的教案不僅體現了教風,還體現了學情。按照教參的目標及過程,強行推進教學的方式無疑是不負責任的。過程設計有“問題激趣”“認知目標選擇”“興趣預習”“預習反饋”“學生合作探究”“教師情景激發(fā)”“師生互動”“小結提高”“活動鞏固”等,而不是為了書寫或評價的方便,使用統(tǒng)一印發(fā)的教案紙,甚至是“教學通案”,不強調或者忽視教師的個人風格和學生的認知特性。集體備課可以,但使用通案不可取,通案的本質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如果教研組安排得當,一課可以安排多人備課,可以“一課多案”。
2.要提倡創(chuàng)作使用“活教案”。紙質教案或電子教案既然已經生成,我們就叫它“死教案”,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在實施過程中去“照本宣科”“遵照執(zhí)行”呢?很多人實際上運用得最多的是“腹案”,就是在自己的大腦中生成“現場教案”,這才是真正理解后的教案,才是教師的再創(chuàng)造!它是先有了“死教案”,之后才產生的,沒有紙質或電子教案,就很難有真正好的“活教案”。一個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是非常重視使用活教案的,作為領導不要以此判定這些教師“沒備課”,恰恰相反,這才是真正的備了課。可以想象教師照著課本或教案讀給學生聽的課堂是怎樣的沉悶!
3.要創(chuàng)作有“教后案”的教案。再完整和考慮周詳全面的教案都只是“預案”,而預案與現實的課堂總會有出入,把對“出入”的處理過程重新寫進“預案”后,編寫“教后案”,不同于簡單的“教學后記”,這樣做可以提高我們今后編寫“預案”的水平,檢驗我們的預測能力,有效減少錯誤或問題預案。有 “教后案”的教案才算是真正完整的教案。
每一次的學生和課堂實踐都是新的,沒有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教案,尤其是教后案!
4.要簡案與詳案兼有、有形案與無形案共存。一線教師應該有充足的思考時間,又不能陷入書寫教案的繁重勞動中,所以提倡簡案與詳案共有,“無形”的“腹案”電子教案同有形的紙質教案共存。經驗豐富的教師上課時有很強的臨場發(fā)揮與應變能力,即使被強迫寫了詳案也不會照著講,這是現實。即然這樣,作為主管領導還不如允許簡案存在,預留足夠時間讓老師思考,“寫腹案”。當然年輕的缺乏應變和臨場發(fā)揮能力的教師則不同,要多寫詳案!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無案”上課,即使是簡案,也應該有新穎的課型、明晰的思路、細膩的層次、生動的語言、充分的活動、豐富的積累、完整的過程,不可簡單到讓他人看不懂,讓自己沒有思路。
有形的紙質教案與先進的電子教案相比,缺少了生動靈活性。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生成有聲音、圖像、動畫、情景、過程的多媒體無形教案,應該是創(chuàng)新教案的生力軍,有條件的地方有能力的老師都應該在教案形式上多樣化。
教案(Teaching Plan)是教師施教的課時計劃或方案,是幫助教師有效地進行素質教育教學的依據。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素質教育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教案寫得如何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廣大教師都非常注重寫教案。那么寫教案時應寫什么呢?
一、寫課題(Topic)和課型(Lesson Type)
課題相當于文章的標題,講課時要首先告訴學生,并寫在黑板上。因此要寫得準確。課型是指該節(jié)課的講授類型。初中英語的主要課型有::新授課(New lesson)、鞏固課(Reinforcement Lesson)、復習課(Revision Lesson)、語音課(Phonetic Lesson)、聽力課(Listening Lesson)、聽說課(Aural-Oral Lesson)、閱讀課(Reading Lesson)、語法課(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課型應用不同的授課方式或方法,只有確定了課型,才能選擇有效的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二、寫教學目標(Teaching Objective)
教學目標是教案的核心內容,是教師施教的準繩。教學目標要符合大綱對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學目標要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所以寫素質教育目標時,要力求簡明扼要,淺顯易懂,便于操作和檢測,一般3~4個目標為宜。
三、寫教學的重點(Main/focal Points)、難點(Difficult Points)和關鍵點(Key Points)教學重點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學難點是師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障礙;素質教學關鍵是攻克教學難點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寫清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能提醒教師在講課時注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四、寫教具(Teaching Tools)
課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寫清楚,如錄音機、教材錄音帶、教學掛圖、卡片、實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練習題、彩色粉筆、幻燈片等。
五、寫教學過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寫教學過程主要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 寫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即教學任務是什么要寫清楚,做到心中有數。目前有
些教師采用"三階段六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即:準備階段(自由交流、復習檢查)、講練階段(導入課程、分層操練)和發(fā)展階段(鞏固發(fā)展、布置作業(yè))。
2、 寫知識點和所用時間。寫好知識點,教師使用教案時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寫好所用時間,能使教師從容掌握教學速度,合理安排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需的時間,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3、 寫教師活動。不僅要寫教師"教什么",還要寫出教師"怎樣教",即寫清楚教師要教的內容,寫出講授這些內容的方法。寫出課堂用語和各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課堂用語要求簡練、口語化,用學生已經學過的熟悉的、聽得懂的英語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語要自然流暢。寫出使用教具的時機和方法,寫板書內容等。
4、 寫學生活動。寫出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方法,特別是怎樣學應寫清楚。不能簡單地把學生活動寫成聽、讀、思考、操練、做題等。
六、寫課堂訓練題(Exercises)
備課時精心設計的有針對性的隨堂練習題和達標題要寫在教案中。寫清出示這些題的辦法,如用小黑板、看刻印材料或學生已有材料等。寫出這些題的答案和解題方法。
七、寫課堂小結(Summing-up on Teaching)
課堂小結是教師幫助學生回顧和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結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寫清楚,不論是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還是由教師歸納總結,都要注意把本節(jié)課的內容納入知識系統(tǒng)之中,使學生在整體上把握知識。
關鍵詞:教案 學案 中學歷史
上課設計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傳統(tǒng)的教案教學普遍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教學的單向性,即以老師和課本為中心,更多是考慮教師如何把課本知識內容講得更精彩完美,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自主學習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閉性,即教案是老師自備、自用,沒讓學生預先參與,缺少公開性和透明度。這樣學生在上課前對老師的教學意圖無從了解,上課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與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是很難適應的。要提高學生素質,關鍵是從學生出發(fā),以學生為中心;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老師把傳統(tǒng)的“教案”改革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正符合這一教學需要。
從“教案”到“學案”的改革,必須把教學重心由老師如何教轉移到學生如何學,用具有公開性和透明度的“學案”來預先溝通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我的做法是: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要求,參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學生自學指導綱要,稱之為“學案”。一般是每學期初將整個學期的“學案”編制完成,每課時獨立一份;通常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發(fā)放到學生手中,人手一份。“學案”增強了教學的民主性和雙向交流性,使學生在正式上課前能預先借助“學案”自主學習,初步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概念、理清知識線索,并嘗試用掌握的知識解答問題,進行自我能力訓練,也可以學生之間討論交流。這樣學生依靠自己學習能力可以完成的學習內容,就可以在課前先消化;學生暫時不能理解和解決的真正疑難問題留待課堂學習。課堂45分鐘就可以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學生在自學時可能發(fā)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老師沒有預想到的問題。預先得到這些問題反饋,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
在編制“學案”時,要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步驟、分層次地從知識、能力到理論的運用逐步加深。不同層次的同學可根據不同層次目標要求進行自主學習。我在教學中的“學案”嘗試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一、知識結構、基本線索
包括學科知識結構、單元或章的知識結構、各節(jié)基本線索,它是學科知識的基本脈絡。通過知識結構、線索分析,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宏觀認識。既可作為學習前的自學路徑指南,又可作為學生學完后對所學知識重新回顧、聯(lián)系和系統(tǒng)化的參照。一般先由老師擬定一個知識系統(tǒng)框架,適當留出部分由學生嘗試概括,根據學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學生概括的份量,體現老師主導作用。
二、基本史實概念和觀點
基本史實概念的識記、理解和掌握是學好歷史的基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來設計自學指導,通常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事件起因:如背景、條件、原因、目的等;二是事件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項、過程、標志、特點等要素;三是事件的影響:包括性質、作用或影響、意義、經驗、教訓等要素。將這些要素以提問式或填空式等形式出現,讓學生在自學同時完成題目,鞏固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
三、運用能力訓練
學習是為了運用運用。能力訓練是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運用能力首先體現為對各種歷史問題的分析解答能力,因此可以按照教學內容要求,結合學科相關信息,如學科及教學、考試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觀點,對本節(jié)課所涉及的歷史現象的內在、外在聯(lián)系進行分析,弄清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運用基本史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訓練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幾年來各級考試所涉及的題型,包括直接選用例題和自己設計題目,根據各節(jié)不同情況也可以設計其它訓練形式。訓練內容以本節(jié)內容為中心,適當聯(lián)系其它章節(jié)相關內容,或中外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對比,在強調綜合學科能力的今天,要盡可能多設計一些跨學科綜合能力訓練題。運用能力訓練應有一定層次的難度,學生自學時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訓練 。
四、學生探索及反饋
在“學案”的最后預留一部分空間,作為學生自學探索的反饋。學生層次不同、思維方式有較大差異,自學過程中可能發(fā)現許多新問題、提出各種不同的思考。及時從學生的反饋中發(fā)現并正確引導,對培養(yǎng)學生開拓性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可以把自己發(fā)現的新問題記錄在上面,老師在課前收集反饋信息,準備好指導,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即時提出,供討論。
完成了上述自學指導工作,師生之間已經有溝通的共同基礎。再進入課堂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注意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教師的主導地位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教與學契合互動。首先,可利用一部分時間,采用提問等方式,檢查學生對知識結構、基本史實、概念、觀點的掌握情況。接著用探討、辯論等方式進行運用能力的訓練。特別要引導學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和論據,鼓勵辯論,充分發(fā)揮教學的民主性,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交流、互相促進。同時注意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把學生積極的開拓性思維引入正確軌道。一些開放性問題在課堂沒能完成的,可留作課后繼續(xù)討論,也可以此為啟發(fā)點,指導學生課余撰寫相關的歷史小論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層次。
從“教案”到“學案”的改革,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問題。我的改革嘗試,僅僅是一個初步探索,具體操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備課工作量大,需要查閱的資料多,受到信息量來源的局限;在學生自學時間安排、能力訓練形式及課堂組織教學方面,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王鐸全主編:《歷史教育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知識與技能:
理解用法律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實例,表明我國法律的性質;用法律打擊搶劫、盜竊、賭博、販毒的實例,表明我國法律懲罰犯罪的作用;用事例說明禁毒的必要性。
過程與方法:
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理解如何依法懲治犯罪,認識我國法律制裁違法犯罪的功能,在收集案例中認識違法犯罪具有社會危害性,提高辨析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依法懲治犯罪的學習,使學生理解我國刑法的功能,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發(fā)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框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刑法教育,主要講述我國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罰犯罪的有力武器,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搶劫、盜竊、販毒等重大犯罪,從而使學生認識我國法律的性質及懲治犯罪的作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主要弄清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性質最嚴重,對國家和人民危害最大,規(guī)定了嚴厲的刑罰;二是搶劫、盜竊等的侵害財產的犯罪一直是我國司法機關打擊的重點;三是區(qū)分賭博活動與賭博罪,青少年要遠離。
教法建議
1.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采取對比方法,讓學生分清罪與非罪的界限。
2.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系列的預防違法犯罪活動,如請有關部門給同學們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學生調查自己所在社區(qū)是否存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如果有,了解其原因,并談談你自己的感想;看有關錄像資料等等。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
導入新課: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給國家、社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重大損失,因此,要依據刑法,懲治犯罪。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學習對幾種主要犯罪的依法打擊。
依法懲治犯罪(板書)
一、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板書)
案例分析:孫忠景、林躍杉、高元德間諜案
學生結合書上吳某的案例分析,我國刑法對危害國家安全罪為什么規(guī)定了這樣嚴厲的刑罰?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因為他們的犯罪行為,是故意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行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是性質最嚴重、對國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一類犯罪。國破則家亡,所以我國刑法對這類刑事犯罪規(guī)定了嚴厲的刑罰,充分體現了我國法律的階級本質是工人階級領導下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只有對這類犯罪給予嚴厲的刑罰,才能有力地鞏固人民民主的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有效地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我國刑法在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他們繩之以法正體現了我國當前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舉措。
二、依法打擊搶劫、盜竊等侵犯財產的犯罪(板書)
圖片:1、搶劫、盜竊、犯罪等
2、特大系列搶劫殺人案犯張君、李澤軍被依法判處死刑(其背景請參看擴展資料《常德運鈔車被劫大案》、《新聞背景:張君、李澤軍等人主要罪行》)
3、先扎針再搶劫--金華破特大流竄麻醉搶劫案
4、震驚浙贛線專盜列車包房大盜胡興海上饒落網
5、西安盜賊膽真大,偽造警車去搶劫
學生分析搶劫、盜竊的嚴重社會危害性,說明依法懲治的必要性。
三、依法打擊賭博犯罪(板書)
1、貴州龍里縣美樂斗雞俱樂部賭博活動猖獗;
2、沈陽原副市長馬向東澳門豪賭;(見擴展資料)
3、私彩何以泛濫成災
4、北京集中銷毀""
學生分析賭博的危害,說明依法打擊賭博犯罪的必要性。
四、依法打擊犯罪(板書)
教師結合擴展資料和下列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
圖片:第一組:吸毒圖片
第二組:吸毒的危害:鐵窗內,張曉英悔恨迭加;他們是被送上不歸路的
第三組:打擊犯罪:合肥警方破獲建國以來最大販毒案;廣東黃埔海關查獲的海洛因;店橋派出所民警在鏟除罌粟;在福州市連江縣主會場,1.7噸各類化為灰燼等。
教師也可以在此展示課件和動畫。
學生談自己的感想,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吸毒給自己、家庭、社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遠離。
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
教學設計示例2
教學過程:
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展示自己的相關資料,在交流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內容,也受到了較直觀的法制教育,明確搶劫、盜竊、賭博、販毒等行為對社會所具有的危害,教師則當好引導者和組織者,有計劃地推進教學內容。
第一步:分析我國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這一問題主要由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引導分析。
請同學閱讀教材P101最后一段的案例。
教師提問:
吳某犯了什么罪?獲贓款多少?
人民法院判處吳某什么刑罰?為什么吳某的行為獲得如此嚴厲的懲處?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說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是性質最嚴重、對國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一類犯罪。我國刑法在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吳某繩之以法正體現了我國當前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舉措。
第二步:分析依法打擊搶劫、盜竊等侵犯財產的犯罪
這一部分由學生為主體,展示收集的案例并進行分析。
請同學看實物投影材料:
材料一:《搶劫發(fā)生在校園圍墻外》
教師提問:王立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派出所會怎樣處理王立?
同學討論。
(可能有同學認為王立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派出所會通知學校給他記過處分;有的認為派出所將對王立進行批評教育,并通知家長加強監(jiān)護;有的認為王立的行為已違反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屬于違法行為,應受到拘留的處罰等)
教師適時展示我國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強調搶劫罪對社會的嚴重危害,是我國司法機關打擊的重點。
展示有關法律規(guī)定:
看實物投影:(刑法關于搶劫犯罪的規(guī)定)
教師總結:
本案中,王立以刀相逼,多次搶劫同學錢財,已構成搶劫罪,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請同學看視頻資料《"老黑"的故事》及實物投影《盜打國際電話的少年》
材料二:《盜打國際電話的少年》
教師提問:本案中張朋、王成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應受到什么處罰?
學生討論。
教師展示相關法律規(guī)定:(刑法關于盜竊罪的規(guī)定)
教師總結:
本案中,張朋、王成表面上只是打了國際長途電話,其實質即犯罪對象卻是張朋爸爸所在單位巨額電話費資產,所以,張朋、王成的行為應以盜竊罪論處。
教師總結搶劫、盜竊的社會危害。
第三步:分析依法打擊賭博犯罪
請同學看視頻資料《遠離賭博》及展示實物圖片:《為還賭債鋌而走險》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片,并分析說明賭博的危害。
由于現在一些地方賭博之風有所抬頭,而且已經危及到少年兒童,教師引導學生做兩個自我測試:
1、肖強放學回家一推門,又看見爸爸和幾個朋友在打麻將,肖強應該怎樣做呢?
A、那是大人們的事,不去理它
B、痛恨爸爸他們賭博,掀翻桌子
C、鄭重地告訴爸爸和他的朋友們,不要賭博了,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
2、一向逞強好勝的小飛對同桌小亮說:"你猜猜下午的拔河比賽咱們班能贏嗎?我說能贏,咱倆打賭,10元錢"如果你是小亮,你會怎樣回答?
A、賭就賭,不就10元錢嗎?
B、這是賭博行為,我堅決不參與
通過兩個小測試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并提示學生:
賭博是一針毒劑,它可以使勤奮的人變得懶惰,使好學上進的人變得碌碌無為,使善良的人變得邪惡,它可以引誘涉世未深的少年兒童誤入歧途。
第四步:分析依法打擊犯罪。
提問:為什么我國刑法第347條中規(guī)定走私、販毒、販賣、運輸、制造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學生討論。
投影資料:
上海一青年20歲創(chuàng)下200萬家業(yè),吸毒3年傾家蕩產
總結:
今天我們講了我國刑法重點打擊的五種犯罪:危害國家安全、搶劫、盜竊、賭博、販毒。這些犯罪嚴重危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對這些犯罪的嚴厲打擊,歸根到底是為了達到保護人民的目的。
探究活動
1、分析漫畫《蟒蛇吞豬》。
《蟒蛇吞豬》
1、認知目標:識記國體的含義,理解國家、國家職能的含義,理解民主與的關系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運用關于國家問題的觀點和方法,能對有關國家問題的錯誤觀點進行分析和批判,分析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在階級性質上的差別。
3、覺悟目標:增強熱愛祖國的感情,樹立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而奮斗的政治責任感和維護祖國利益的信念。
[教學重點]國家的職能
[教學難點]國家的含義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現在全世界有近兩百個國家,其中有大家熟悉的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本.拉登所在的阿富汗等,也有大家不熟悉的象梵第岡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在這些國家里面,為什么有的國家那么大,如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而有的國家又那么小,如梵蒂岡還不足一平方公里呢?為什么我國有十多億人口,而有的國家的人口又那么少,到底怎樣才算是一個國家呢?為什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當今世界又大部分是
資本主義國家呢?帶著這些問題,大家先看三分鐘的書。
(學生看書,老師板書)
國家的性質和職能
二、講授新課
(一)國家的含義
1、國家的產生
2、國家的內涵(板書)(學生看書回答)
3、國家的構成
4、國家的屬性
師:我們首先看國家的產生。大家學過中國古代史,也學了歷史唯物主義,國家是在哪一社會才出現的呢?
生:奴隸社會。
師:為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師:國家的產生是和階級對立的出現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一個歷史范疇。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產生了私有制,從而使社會分化為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激起了被剝削階級的反抗。為了鎮(zhèn)壓這種反抗,剝削階級就需要有強制性的權力機關。于是建立了軍隊、警察、監(jiān)獄等暴力機關,因而產生了國家。
從這里也得出了我們關于國家的定義:
國家是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權力機關(板書)
師:那到底怎樣才算一個國家,或者說國家的構成要素有哪些呢?
(學生回答略)
首先,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口。無論是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還是只有幾千人的凡第岡,都山不了人口這個要素。
其次,要有人居住活動的領土。俄羅斯也好,梵蒂岡也一樣。
再次,還要有政權機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政府組織。國家政權機關是統(tǒng)治階級實現其對國家統(tǒng)治的工具。對內形式國家權力,對外代表國家。
最后,國家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是,它是指一個國家處理其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的統(tǒng)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也是判斷一個國家之所以為國家的最主要的標準。
這四個要素互相聯(lián)系,缺一不可。人口和人口領同構成國家的社會基礎和自然基礎,是國家存在的前提;政權機關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和體現;而則是國家的靈魂,居于首要地位。
師:我們再來看國家的屬性。國家是復雜的權力機關和社會組織,因而其屬性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首先,從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構成要素來看,即從國度講起。國度(副板書)國家具有的屬性,即每個國家都擁有。
其次,從國家的產生和內涵來看,國家是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是階級統(tǒng)治的政治權力機關,因而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再次,從國家所負的職責來看,國家除了階級統(tǒng)治外,還負有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責。因而,國家也具有社會管理的屬性。
師:現代國家一般都設有國家元首,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到國家機關,以行使國家權力。統(tǒng)治階級運用手中所掌握的國家機器,對被統(tǒng)治階級實行統(tǒng)治,以建立有利于統(tǒng)治的社會秩序,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國家是經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進行統(tǒng)治的政治權力機構,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國家還負有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責,因而,國家具有社會屬性
師:在了解了國家的含義以后,我們接著學習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的重點:
國家的性質和職能
(二)、國家的性質
學生看書回答幾個問題:
(1)、什么是國體?(國體即國家性質,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2)、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板書)(學生看書回答)
(3)、國家的歷史類型:
1、國體(板書)
師:國家性質即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字國家中的地位如何。具體的說,就是國家政權掌握在哪一個階級手里;哪一個階級是統(tǒng)治階級,哪一個階級是被統(tǒng)治階級。
一個國家可能存在著幾個不同的階級,如封建社會主要有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但國家是不是為每一個階級服務呢?
思考P8頁“議一議”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師:由于統(tǒng)治階級控制國家政權,所以國家只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統(tǒng)治階級的性質決定國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里,實行為哪個階級服務的政策,是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正因為這點資產階級無論怎樣宣稱其已經是“全民的”“超階級”的國家,都無法掩蓋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性質。同時,依照這一標準,我們可以給國家作個分類。按照國家性質劃分,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哪些性質的國家?
生: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四種類型。
2、統(tǒng)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國家性質
3、當達資本主義國家仍是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國家
師:由于經濟基礎不同,決定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不同,國家實行的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政策,年以決定了當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是資產階級。
(三)、民主和
1、民主的含義——是一種國家制度(板書)
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民主”這個字眼
也經常講要講“民主”。那現實生活中的“民主”和我們政治上講的“民主”是不是一樣呢?
生:不是。
師:那政治中的民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請大家齊讀民主的概念。
生:(民主是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
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
師:這里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個前提——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具體來說,就是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社會的民主是資產階級的民主,社會主義的民主才是人民的民主。
其次,要注意它所依據的原則——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再次,政治上講的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所以通常又叫“民主制”,這就不同于我們通常講的民主。、
師:和民主相對應的一種國家制度是專制制度。專制(副板書)
2、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板書)
從民的含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民主實質上是一種對國家進行管理的制度。在階級社會里,管理國家的權力,從來就是統(tǒng)治階級的事,被統(tǒng)治階級是不可能享有管理國家的權力的。哪個階級真正享有管理國家的權力,就表明哪個階級在國家的階級關系中處于統(tǒng)治地位。所以,民主總是屬于統(tǒng)治階級的,體現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著超階級的民主。我們說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就是從這個角度上說的。請同學們再看楷體字的材料(速度,教師歸納)。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古代的雅典,還是當代的美國,真正享有管理國家權力的,只是統(tǒng)治階級。民主,只是屬于統(tǒng)治階級的。下面,我們再談談民主與的關系。:
3、民主與是辯證的統(tǒng)一。(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9頁中間自然段,并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
2)為什么說任何國家都具有的職能?
(學生閱讀回答,教師歸納)
,即依靠暴力實行的統(tǒng)治。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是在經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憑借國家力量鎮(zhèn)壓被剝削階級的反抗,實現其政治統(tǒng)治的工具。因此,國家的這種本質特征,決定了任何國家都具有職能,都是統(tǒng)治階級對被統(tǒng)治階級的。
請同學們再看看教材上的“議一議”中提出的問題:“在民主制的國家不存在,這個說法對嗎?為什么?”
教學設計包括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法和學法的設計)、教學媒體等因素,那么在素質教育觀念下的這些設計應該是什么樣子?
1.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中對于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的教學理念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fā),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2.教學重點和難點、關鍵點的確定及突破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舉足輕重、關鍵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內容,是課堂結構的主要線索,掌握了這部分內容,對于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都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學難點,是學生難于理解或領會的內容,或較抽象,或較復雜,或較深奧。
因此,教師要善于從知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確定難點,進行教學。也有的老師在教學中設立關鍵點,所謂關鍵就是開啟知識之門的鑰匙,把一個單元、一節(jié)課起決定作用的東西與知識學好,就可順利掌握、運用教材,這就是知識的關鍵.
3.教學策略(教法和學法)的設計
教學策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式。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根據素質教育的特征,教師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應著重思考下列問題:
一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班級授課制下,如何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有所提高發(fā)展,最基本的一條準則,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4.板書的設計
板書作為傳統(tǒng)的、常規(guī)的媒體在我們的教學中還應該有一席之地,而且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在設計媒體時千萬別忽視了對板書的設計。板書是教學思路的體現,也是學生在課后如何復習的指導法略。我們在設計板書時,一定要注意板書要條理清晰、思維邏輯推理合理、簡明扼要。
5.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現代教學系統(tǒng)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tǒng)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
教學媒體是教學設計中要涉及到的物質條件。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涉及的教學媒體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先進。除了傳統(tǒng)的掛圖、模型、標本及實驗設備外,錄像、投影、錄音等設備也已廣泛地進入了課堂,多媒體運用也已不再是新鮮的事。但從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要求來看,還需要在教學媒體設計上作進一步的拓展。
一要為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創(chuàng)造更豐富的物質條件。二是要重視研究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計算機在信息時代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各種公開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已不鮮見,這些多媒體的課件在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多數課件在交互性方面有著明顯的不足,直接帶領學生網上沖浪的更少。因此在研究多媒體計算機在教學中的運用時,要在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上花功夫、特別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網上的教與學。帶領學生到網上去收集信息資料,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設計是無形的但是它比教案要重要的多,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比賽來引起大家的重視,畢竟這是我們提高個人教學能力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6.教學評價的設計
教學評價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在課前如何激勵學生預習與復習、在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反饋、課后作業(yè)的精心設計和批改等.
Lesson96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習元音字母i,u和igh的發(fā)音。
(2)繼續(xù)學習重音、語音語調。
(3)掌握英文信的格式。
2.能力目標
能夠用英文給朋友或同學寫一封信,做一下自我介紹。
二、教學過程
Step1Revision
1Revisethewords,expressionsandthepostcardfromLesson95.
2Checkhomework.
Step2Wordfamilies
SBPage39,Part1,SpeechCassetteLesson96(PhonicReadingWork).FollowthesamestepsasinTBLesson68,Step2.Useflashcardsratherthangoingstraighttothebook.
DoEx.1ofWbLesson96.
Step3Stressandintonation
SBPage39,Part2,SpeechCassetteLesson96.
Studentslistenandrepeat.Getthemtoshowthestressandintonationwithgestures.
Step4Guessandgame
1SBPage39,Part3.HavethestudentslookatthepostcardsonPageiiintheSB.Ask,Whereisthispostcardfrom?HelpthestudentstoanswerIthinkitsfromSydney/Paris/Toronto.Nowgetthestudentstotalkaboutthepostcards.
2Inpairs,havethestudentsmaketheirownpostcards.EachpairshouldchooseaplaceinChinatodrawtheirpostcardfrom.Eachpairshouldmaketwopostcardsofthesameplace.Theydonotneedtolookalike,buttheydoneedtobefromthesameplace.Forexample,onepairmaychoosetomakepostcardsofGuilin.Onestudentcouldmakeapostcardshowingthemountains,andtheotherstudentcouldmakeapostcardshowingthewaterofGuilin.Collectthepostcards,mixthemup.Thenpassthemout,facedown.ExplaininChinesethattheobjectofthisactivityisforeachstudenttofindtheotherpostcardthatisfromthesameplaceastheirs.Theydothisbyasking,Whereisyourpostcardfrom?/Doyouhaveapostcardof…?NowsayGo!Thefirsttwopeoplewhohavefoundtheirmatchingpostcardwinsthegame.Continuewiththegameuntileveryonehasfoundtheirmatch.Oncethematcheshavebeenfound,havethosetwostudentsworktogetherandwriteamessagefortheirpostcards.TheymayusethepostcardletterinPart3oftheSBasanexample.
Step5Listenandanswer
SBPage39,Part4,ListeningCassetteLesson96.LetthestudentslookatthetableinWbLesson96,Ex.3beforeplayingthetape.
ListeningText
(Musicataparty)
BILL:Hello!Whatsyourname?
JOHN:MynameisJohn—JohnGreen.ImfromLondon,England.
BILL:Nicetomeetyou,John.ImBillSmith,fromCanada.IcomefromToronto.
JOHN:Howdoyoudo,Bill!
BILL:Howdoyoudo!Hey,youmustmeetmyfriend,TomKing.Tom,thisisJohn.
TOM:Hi,John.
JOHN:Nicetomeetyou,Tom!AreyoufromNewYork?
TOM:No,ImfromWashington,D.C.
JOHN:Good!Oh,theresmyfriendZhaoBin.Hi,ZhaoBin!ThisisTom.HesfromtheUSA.
ZHAO:Hello,Tom!
TOM:Hello,ZhaoBin.Nicetomeetyou.Whereareyoufrom?
ZHAO:ImfromChina.MyhomeisinShanghai.TOM:Oh,really?Shanghaiisagoodplace,isntit?
ZHAO:Yes,itis.
DoEx.3intheWb.Helpthestudentswiththespellingofplacenames.
Theanswersare:
BillSmith:Canada,Toronto
TomKing:USA,Washington,D.C.
ZhaoBin:China,Shanghai
Step6Presentation
1SayE-mailisawaytotalktootherpeoplefromaroundtheworld.AskDoesanyonehavee-mail?Doyoue-mailpeoplefromothercountries?(Noticethate-mailisusedbothasanounandasaverb.)Putthefollowinge-mailaddressontheBb:
wangwei231@
2Havethestudentsmakeuptheirowne-mailaddresses.Thenletthemsharetheiraddresswiththeirpartner.Encouragethemtobecreative.
Step7Read
1Beforethestudentsreadthepassage,saySkimthetextforthemainidea.Givethestudents3minutestoskim.Thenaskvolunteerstudentstogivethemainidea.Answersshouldincludethefollowing:Thee-mailisfromJackWilson.HewantstolearnChinese.CouldLiLeihelphimlearnChinese?
2Havethestudentsreadthepassage.Askcomprehensionquestionssuchas,HowoldisJack?WheredoesJacklive?Howmanystudentsareinhisclass?etc.
3Havethestudentsreadthetextaloudtogether.Payattentiontopronunciationandintonation.
Step8Readandcomplete
SBPage40,Part6*,SpeechCassetteLesson96.Thispartisoptional.Beforeplayingthetapehavethestudentsfillintheblankswiththewordstheythink.Thenplaythetapeandhavethemlistenandchangethewordsintheblanksiftheyguessedsomethingelse.Suggestedanswersare:name;young/nice/small,etc.;and;in;them;are;is;am;speak;difficult;but;know;me;learning;you.Nowinsmallgroups,havethestudentsdiscusstheirfirstanswerswiththeanswersonthetape.Maybesomeoftheiranswerscouldalsobecorrectlyusedintheblanks.Havethegroupsmakealistofthewordstheythinkcouldbeputintheblanks.Nowcometogetherasaclassanddiscusstheoptionalwords.Somewordsmaybecorrect.Iftheyare,praisethestudentsfortheircreativethinking.Ifanansweriswrong,explainwhyitisntcorrect.Thisisagoodchancetoreviewthegrammartaughtsofar.
Step9Write
SBPage40,Part7*.Thispartisoptional.Havethestudentswritethisletterashomework.Thenextdaycollectthem,mixthemupandgivethemouttothestudents.Givethestudentsachancetoreadeachothersletters.Thebestonescanbeputondisplay.
Step10Checkpoint24
GothroughCheckpoint24onSBPage40anddiscussanyproblems.ExplainthatthePresentIndefiniteTenseisusedtogivegeneralinformation,e.g.IcomefromChina.IgotoNo.3MiddleSchool,etc.ContrastIcomefromShanghaiwithIamcomingfromShanghai(i.e.atthismomentIamonthetrain).
Step11Workbook
SBPages116-118,WbLesson96.RevisethemaponColourPageioftheSBanddoEx.2.DoExx.4-6orallyinclass.
Step12Test
Getthestudentstoanswerthequestionsinwrittenform:1Whereareyoufrom?2DoyouspeakFrench/English/Chinese/Japanese?3Whatdoyouspeak?4WhydoyoulikeEnglish?5WhodoyouspeakEnglishwith?
Homework
FinishofftheWorkbookexercises.
Someideasforextrapracticeorenrichment
《做情緒的主人》學案
1.醫(yī)生用一句話“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yī)生”治好了法拉第的病,說明了什么?
2.每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時,你都是怎樣來調節(jié)自己的呢?
3.調控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做情緒的主人》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1)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
(2)知道情緒調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2.能力培養(yǎng)
逐步掌握一些情緒調節(jié)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夠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二、教學重點
“方法提煉”、“善于表達不滿”
三、教學方法
綜合法(講述、提問、啟發(fā)引導、討論、演示等相結合)。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有時高興,有時憤怒,有時憂愁,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的情緒都是由一定的人、事、物引起來的也是人的心理活動的表現。
看課本,讀一讀多愁的老奶奶笑了的故事。
提問:1.老奶奶為什么天天發(fā)愁,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2.老奶奶這么考慮問題有可能會對她帶來什么影響?
3.鄰居對老奶奶說了什么話,讓發(fā)愁的老奶奶笑了?
教師歸納: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看到情緒深深的影響著人們的言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緒,擁有愉快的心情,那么,如何培養(yǎng)和保持良好的情緒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一 做情緒的主人
(一)小丑進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悲傷、苦悶、憤怒……這些不良情緒是有害的,為此,我們不能象老奶奶那樣多愁善感,必須學會情緒調節(jié)。
閱讀材料:“法拉第的故事 ”
問題:1.醫(yī)生用一句話“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yī)生”治好了法拉第的病,說明了什么?
(1.調節(jié)好情緒,可以促進身體健康。2.說明我們應該笑對生活,做情緒的主人)
閱讀材料:前不久,禽流感問題成為世界關注話題,由于專家預測禽流感可能引發(fā)世界性大流行,使國際社會十分敏感...而我們中國零星感染禽流感的報道也頻頻出現。
問題:面對禽流感,你是什么心態(tài)?做出什么行為?
(緊張、害怕,不敢吃雞和雞蛋;心態(tài)穩(wěn)定,覺得很安全,雞和雞蛋照吃不誤)
以上分析都說明了情緒變化對人們的學習、身體、生活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善于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的情緒。
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情緒表達既合情又合理,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圍內,時刻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呢?
(二)方法提煉
請同學們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產生過一些不良情緒。每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時,你都是怎樣來調節(jié)自己的呢?四人一組討論。
通過同學們各種回答,我們下面來歸納一下調控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哭一場、找一個人傾訴、找出問題,努力學習;接受批評,改正缺點;……)
呈現歸納:
(1)轉移注意力 改變注意焦點
改變環(huán)境
(2)合理發(fā)泄情緒 在適當的場合哭一場
向他人傾訴
進行劇烈運動
放聲歌唱或大聲喊叫
(3)主動控制情緒 自我控制
自我暗示
自我激勵
心理換位
學會升華
情緒調節(jié)的常見方法:P45
意志控制法、注意轉移法、認識改變法、合理發(fā)泄發(fā)法、盡情傾訴法、情緒升華法……
請學生閱讀p45頁有關情緒調節(jié)的事例,找出情緒調節(jié)的相應方法并填寫。
除書上這六種方法外,同學們還知道或用過哪些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嗎?
(能力排除法、幽默法、……)
如果說心理是人的內心世界,那么情緒就是這個內心世界的奇妙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鞏固案
1. 列舉調節(jié)情緒的常見方法。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讓自己的情緒表達既合情又合理。
3. 如果我們出現了消極情緒應該怎么辦?
活動目標:
1、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建立合作意識,并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zhàn)。
2、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后合作跳,鍛煉腿部肌肉,掌握協(xié)調、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培養(yǎng)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布袋有裝飾
準備活動的音樂,小紅旗四面,四枝小樹枝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
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
2、導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這是什么?”(布袋)
“你們以前和布袋玩過游戲嗎?現在我們就和布袋來玩游戲吧!”
老師的要求:“請你開動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花樣來!”
幼兒探索,老師輔導。(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3、學習雙腳并攏跳
“小朋友們,快來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們請她為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請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請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寶寶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請她介紹是怎么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介紹布袋)
小結:雙腳并攏,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那我們也來學她的樣子,做袋鼠寶寶跳,好嗎?”
提醒幼兒穿布袋可與同伴互相幫助
“袋鼠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跳到老師這里來。”
幼兒朝著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4、游戲:挑戰(zhàn)自我《過獨木橋》
(1)、選擇一條獨木橋(一高一矮)勇敢的跳過去。
師:“大家看,前面有兩條獨木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兒說一說。(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們敢跳過獨木橋嗎?”
“真勇敢!那你愿意過哪座橋,又該怎么過呢?我們來試一試。”
師提出要求:請孩子們在想試跳的那座橋前面排隊,一個一個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過獨木橋時,教師引導幼兒互相鼓勵,勇敢的跳過橋。)
(請試跳時遇到困難又得到別人幫助的幼兒介紹,烘托同伴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2)練習與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厲害,都能勇敢的通過獨木橋,剛才我們是一個人跳的,那能不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跳呢?先討論,然后請小袋鼠們找自己的好朋友來跳跳看。
幼兒探索,師巡視指導,引導多人跳,把他們吸引過來,提出要求:要跟著口令協(xié)調跳。
5、結束部分
(1) 放松練習《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嗎?那把布袋脫下來放邊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開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臉,我的身體都融化了!”
(2) 整理布袋
“嗯,游戲結束了,小朋友們,我們把布袋整理好,一會到院子里再用別的方法來玩布袋吧!”
課后反思:
關鍵詞: 實習教學;現狀分析;教案設計;由淺入深;融會貫通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5-0291-01
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實習教學質量現狀,及時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實習教學提出科學依據,并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措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現對實習教學基本現狀分析如下:
生產實習教學,是職業(yè)技術的性質決定,是專業(yè)教學計劃中十分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教育,認識現場生產工藝、設備、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課程,認真抓好生產實際教學工作,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一環(huán)。
實習教案是實習教師上實習課的具體實施方案。怎樣編寫好實習教案,還沒有現成的模式,幾年來實習工廠對如何編寫實習教案進行了認真地探索和研究。在充分汲取和借鑒理論課教案編寫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實習教學特點,制定了實習教案規(guī)范化標準和要求。
按實習課題編寫教案,要掌握實習教學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即:入門指導、巡回指導、結束指導進行編寫。按照實習項目開展教學活動,不像理論課那樣有統(tǒng)一配套的教科書、內容系統(tǒng)、章節(jié)分配合理,實習教師普遍感到合理劃分實習課題有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實習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學大綱,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突出表現在實習教學教材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規(guī)定 。根據學生的接受特點,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主要教學內容的課程教材,是教學大綱具體化。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認真進行教材的分析和處理,是成功進行實踐教學的基本前提,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在這個過程中最能體現教師工作的研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點。
深入鉆研教學大綱,是編寫教案和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因此,通過深入學習、研究課程教學大綱,可以幫助教師掌握本課題的知識結構和科學教學特點,明確課題教學內容體系、目標,逐步了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部分,對課題的分析處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是教師全面分析教學大綱為掌握教材打下重要基礎,是教師施教的基本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對教材的鉆研,既要透徹領會有關知識、觀點、重點、難點和關鍵性內容。又要對基本教材的內容進行研究的同時,還應該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教學參考書,根據有關材料,結合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
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應做到"懂"、"透"、"化"。"懂"就是把教材中的基本知識、觀點、理論弄清楚;"透"就是在弄懂的基礎上,透徹理解,準確掌握并能熟練運用;"化"就是將教師的思想感情和教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1.認真分析重點和難點
1.1突出重點。根據課程的性質不同,有些課程的教學重點在知識方面,有些課程的教學重點在技能、方法方面,還有的課程的教學重點則在應用方面 ,掌握了重點知識,既有助于其它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實現知識的遷移,舉一反三,特別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與學習內容之間 的相互聯(lián)系。
1.2突破難點。教學中的難點也是相對的,是相對于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及生活經驗而定的。有的內容對一些學生是難點,對另外一些學生則不是。就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而言,在多數情況下,重點和難點是相同的。而有時難點不見得是重點,但二者關系密切,只有突破難點方能帶來重點的解決。
2.精心組織處理教材,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是否科學、合理是完成教學工作的直接前提
處理教材要做到:(1)把握整理;(2)了解對象;(3)分析主次;(4)注意互動;(5)適當調整。
在教學方案設計方面,一般分為設計"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教學授課計劃"和"課時授課計劃"三種形式。"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是指教師對自己所任課程在一學期教學工作中的全面設計和通盤安排,是完成學期教學目標所確定的工作范圍和教學進度的實施方案。內容包括: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本學期課程教學目標、主要教學措施、教學進度安排表;"教學授課計劃"是所任課程課題為基本單位進行設計的實施方案;"課時授課計劃"是教師以課時為單位,比較周密、詳細地設計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完成課題學習任務的書面計劃。
3.教案的設計,能科學、合理、清晰地反映教師對上課過程的安排和設計形式
最常見的格式有兩種,一種是"表格式";另一種是"文字式"。教案雖無統(tǒng)一格式,但是,一份完整的教案通常應包括下屬內容:(1)課題名稱;(2)課題教學目標;(3)教學重、難點;(4)課型;(5)教學方法;(6)課前準備;(7)教學進程(步驟);(8)板書設計。
教案是教師上課最直接的依據,教案質量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一次教師講課比賽中,大部分教師教案編寫流程比較完整、規(guī)范,能按照"備教材"、"備案例"、"備教具"、"備學生"、"備方法"、"備課件"、"備重點、難點"、"備組織環(huán)節(jié)"、"備小結"進行備課,能因材施教,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實用性的特點,教案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起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教師編寫教案過于繁雜,內容太多太細,顯得雜亂無章,"重點、難點"不突出、不透徹,缺乏條理性,不能很好的采用循序漸進,知識過渡快,銜接性不好,缺乏實踐經驗,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甚至有些教師照本宣科,講授知識內容局限在課本上,缺乏對知識的理解和觀念的發(fā)揮。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教案設計的訓練,不斷提高自己教案設計水平以及業(yè)務知識水平,注重傳統(tǒng)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的完美結合,注重教案編寫的實效性,提高實踐經驗,熟悉掌握新技術,新知識,提高組織教學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
總之,要想全面、深入、透徹地把握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做到變難懂為易學,變抽象為具體,由淺入深,融會貫通,才能真正體現出其潛在的思想要素和智慧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