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中必備輔導書

高中必備輔導書

時間:2023-01-01 10:48: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必備輔導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中必備輔導書

第1篇

關鍵詞:認識模型;模型構建;復習效率

平時,我們上復習課時,總是想把課文的知識點歸納的系統點、詳細點,但效果總不如人意。分析產生的原因:

一、復習課存在的問題

每到復習課,教師“一支粉筆”、“一份練習”、“一份試卷” 夸夸其談。 教師總是過多地考慮“如何給學生吃飽”,很少去想一想學生“消化吸收嗎?”。于是課堂上出現教師只顧機械“填”,學生只能機械的“吃”,復習形式單一,沒有新的花樣,其結果是復習效益和以前并沒有多大變化,學生成績平淡。

針對上述問題,我力求從模型構建方面入手,使復習課始終圍繞著模型展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認識模型

(一)模型的含義。

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這種描述是定性的或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體的實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如用形象化的具體實物或抽象的語言文字、圖表、數學公式等對認識對象進行模擬或簡化描述的一種方法。

(二)模型的常見種類。

1.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如真核細胞線粒體和葉綠體立體結構圖。

2.概念模型是對認識對象系統的一種簡化的定性描述,用于表示系統組成和相互關系。如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圖解來描述生態系統能量流動規律。

3.數學模型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對現實原型作的抽象、簡化的數學結構,它是使用數學符號、數學式子及數量關系對原型作的一種簡化而本質的刻畫,比如方程、曲線、函數等概念,都是從客觀事物的某種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中抽象出來的數學模型。如用細胞呼吸釋放CO2量與細胞在不同氧濃度下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變化曲線圖。

4.模擬模型是用便于控制的一組條件來代表真實事物特征,通過模仿性試驗來了解實體的規律。如制作小生態瓶和性狀分離比的模擬。

三、運用模型構建提高復習效率

(一)模仿教材建模。

理解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是提升應試能力、實現知識遷移的必備條件。我校高三一輪復習輔導書為“導與練”,在每一章節最后都有“網絡構建”圖,如復習完必修三第四章后,我要求學生對照圖想一想:課本知識要點有沒有體現出來,對細節處能不能再補充,再豐富些。經過我的分析和引導,學生認為數量變化中的“J”和“S”型增長曲線知識點過于簡單,沒有把它們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體現出來,應該補充“J”和“S”型種群增長曲線和種群增長率曲線圖,并把它們各放在一張圖上。其次種間關系中只列出競爭、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它們間的區別沒有體現出來。應該補充它們的數量坐標圖和能量坐標圖,以及同種生物間的關系。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一層。

(二)指導學生建模。

在高三進入一輪總復習時,若只引導學生對課本知識點回憶,那是不夠的,教師應當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主動建模,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如在復習必修二“遺傳”時,先把一個個知識點給學生復習,由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經過師生共同討論,整理出一個較為簡潔的知識結構圖:生物遺傳依據正交和反交可分為核遺傳和質遺傳,核遺傳依據顯父與隱母雜交的結果,分為性染色體遺傳和常染色體遺傳(分為常顯和常隱遺傳),性染色體遺傳又分為伴X遺傳(分為X顯和X隱遺傳)和伴Y遺傳等。

(三)利用專題建模。

在進行二輪專題復習時,教師要想方設法精心設計教學方式, 復習時既要考慮到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或拓展對重點知識的認識,充分利用相關模型組合構建,講清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將知識點系統化,更要注重利用模型系列組合,訓練學生的思維, 實現知識的活學活用. 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如在復習“細胞增殖”專題時,我運用以下系列模型進行分析。

1.利用細胞分裂各時期模型圖和染色體變化模型圖。分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各時期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即減數分裂過程中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四分體、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等特有特點,而有絲分裂過程至始至終都存在同源染色體。相關內容在輔導書“導與練”中有具體的練習。

2.利用坐標構建曲線模型圖。分析減數分裂各個時期中遺傳物質的變化規律。要理解各段曲線所表達的含義,造成曲線轉折點的原因。如下圖8表示哺乳動物的形成過程中一個細胞內(不考慮細胞質)DNA分子數量的變化。下列各項中對本圖的解釋完全正確的是(A)A.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發生在c~d的初期,f點細胞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B.e點染色體數目為n,f點染色體數目又出現短時間的加倍C.e點等位基因分離,f點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D.a~d是間期,df是分裂期,f~g是精細胞變形的階段

3.利用坐標構建柱形模型圖。分析減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名稱,各種物質的變化規律,再結合減數分裂每個階段過程的特點進行分析。如下圖的橫坐標中,C1、C2、C3、C4表示某種哺乳動物(2n)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某些時期的細胞。圖中a、b、c表示各時期細胞的某種結構或物質在不同時期的連續數量變化,與圖中C1、C2、C3、C4相對應的細胞是(B)A.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B.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C.卵原細胞、次級卵母細胞、第一極體、第二極體D.卵原細胞、初級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第一極體。

4.利用構建生物示意模型圖。

分析生殖過程中遺傳物質的變化規律,先要理解圖表示的意思,其次理解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的變化規律。如下圖為一高等雄性動物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結構示意圖。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請判斷該動物體產生Ab配子的可能性是(C)

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綜上所述,理解模型和進行模型建構活動是復習課的一把鑰匙, 在模型建構活動中, 往往需要學生進行歸納和演繹, 將復雜的事物

進行簡化、抽象出其本質屬性, 或者需要將頭腦中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才可能將模型方法內化為認知圖式, 獲得認知水平上的提升。

因此,在高三總復習時,如果我們能夠較好地利用課本上各種模型、參考書和輔導書中相關的模型進行講解,根據考試大綱要求的重點和難點,有目的的進行相關系列模型構建分析、重新組建模型和相關類型模型的轉換等專題訓練,我相信學生通過系統的復習,通過模型構建的思維訓練,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應試能力一定會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趙占良,人教版高中生物課標教材中的科學方法體系,《中學生物教學》

【2】《生物學教學》(華東師范大學主編,2009年2月)

【3】《中學生物學》(南京師范大學主編,2009年7月)

第2篇

關鍵詞: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道德;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調查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2-0058-05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18

信息素養已被當作跟傳統讀、寫、算能力一樣重要的評價當前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江蘇省現行化學考試說明(選修科目)中明確提出讓學生“能通過對自然界的、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化學現象,以及相關模型、數據和圖形等的觀察,獲取有關感性知識,并應用分析、概括、歸納等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初步的加工和應用”,同時“能夠敏捷、準確地獲取試題所給的相關信息,并與已有知識整合,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1],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形成信息素養。

從國外研究者對信息素養研究的發展歷程看,信息素養被認為是能應用信息資源、使用信息工具,以形成信息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2];能夠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2001年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提出信息素養是一種基于查找、評價、利用信息,并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國內外學者大都從這四個方面對信息素養進行研究。[5-6]國內劉曉文以及崔金玲分別構建了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7-8]

化學信息素養與信息素養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學科素養來說,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的化學化及具體化,是信息素養的下位概念。何謂化學信息素養,學術界并未給出統一的說法,唐生岳指出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與化學學科內容的有效整合。[9]劉江田則將化學信息素養界定為個體對化學信息活動的態度及化學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創新、傳播等八個方面的能力。[10]沈旭東及李敏分別編制了包含9個及32個項目的化學信息素養問卷。[11-12]本文根據美國教育技術報告并參考劉江田等人對化學信息素養的界定,將化學信息素養分為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化學信息道德四個維度。其中信息能力是核心,內涵十分豐富;參考張靜波[13]和劉江田等人對信息能力的劃分,本文將化學信息能力細分為運用化學信息工具、獲取化學信息、理解化學信息、處理化學信息、應用化學信息、創新化學信息、表達化學信息、評價化學信息八個二級維度。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

為了明確化學學習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發展的作用,了解新課程實施背景下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的發展現狀,旨在為提高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水平提供幫助。

二、調查研究過程

1. 問卷的編制

根據測評理論,參閱相關文獻[2-13],編制了《蘇南地區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問卷》,該問卷在編制過程中注意了化學學科性以及可操作性,突出了化學信息能力的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自評式5點量表計分法,“完全符合”記5分,“比較符合”記4分,“難以判斷”記3分,“比較不符合”記2分,“完全不符合”記1分。問卷中有3道逆向題,計分時應做相應的分數轉換。在某一維度里,得分越高說明情況越符合某個調查項目的方向。

用于試測的問卷共60個項目。選取蘇州某高一年級學生為試測對象,共發放9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0份,回收率為88.9%,運用SPSS18.0對回收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對樣本項目分析后,刪除6道未有顯著性差異的題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再刪除4個項目,最終保留50個項目,其中化學信息能力項目占68%。測得問卷的 KMO值為0.714。轉軸后的矩陣共包含九個共同因素,這一結果與理論設計維度存在差異,化學信息能力從原來8個維度降為5個維度,這可能與一些項目之間存在含義交叉有關。因此,問卷結構在原先基礎上進行相應調整,按各因素對總體的貢獻大小并結合原設計維度將其排序如下:理解化學信息(7個項目);處理化學信息(9個項目);評價化學信息(6個項目);化學信息知識(4個項目);化學信息需求(4個項目);化學信息態度(5個項目);獲取化學信息(7個項目);創新化學信息(4個項目);化學信息道德(4個項目)。其中,化學信息需求和態度歸為化學信息意識,而獲取、理解、處理、創新和評價化學信息都歸為化學信息能力。

2. 調查對象及問卷回收

正式調查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江蘇省蘇州市及無錫市四所四星級高中(某城區中學簡稱為A,某高級中學簡稱為B,某開發區中學簡稱為C,某城鎮中學簡稱為D)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一共發放1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45份,有效率為74.6%。

結果顯示,問卷涉及的所有項目t值均達顯著,表明問卷中各項目均能鑒別出不同受試者的反應程度。對問卷進行因素分析,KMO值0.939,Bartlett球形檢驗達到了顯著的水平,說明問卷的各個項目之間有共同因素存在,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α值為0.926(>0.8),說明問卷的信度較好。由相關性分析可知(見表1),問卷各部分之間的相關低于總問卷的相關,各部分能對總問卷做出貢獻,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說明本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 各層面總體調查情況

從總體上來看四所高中學校學生的化學信息素養均值為3.20,標準差為0.55(各維度均值與標準差分別為化學信息意識3.16及0.70;化學信息知識3.20及0.79;化學信息能力3.09及0.59;化學信息道德4.12及0.71),說明學生化學信息素養處于中等水平,且學生間存在一定差異。具體而言,學生的化學信息道德水平相對較好,但學生化學信息意識、知識及能力都有待加強。因此,提高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仍有必要。

2. 各層面調查數據具體分析

(1)化學信息意識層面

化學信息意識包含對化學信息的敏感度、學習化學的信心和熱情、對化學信息的重要性認識等,將其從態度和需求兩個維度展開。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能學好化學”3.41;“社會離不開化學”4.35;“化學有用”3.98;“喜歡化學”3.61;“關注化學”2.51。可知在對待化學的態度方面,學生明確知道化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并對化學感興趣,但由于時間、精力或知識水平有限無法跟蹤化學前沿發展。

信息需求主要體現在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方面,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預習掌握知識點” 2.87;“課后復習”2.80;“查資料解決疑惑” 2.78;“新課預習”2.40。可知學生信息需求方面均值偏低,很少有學生課前預習,能夠對預習中出現的疑惑點主動進行資料查閱的更少,這一結果與筆者了解到的一致,學生由于課業壓力較大,在預習和復習方面投入的時間較少。

(2)化學信息知識層面

本文中的化學信息知識層面指的是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能正確書寫化學用語” 3.34;“掌握基礎知識”3.35;“能找到相關化學知識”3.33;“能將知識應用于習題”2.56。由于調查的學生均來自四星級高中,學生對諸如電子式、離子方程式等化學用語的學習有信心,但將概念靈活應用于習題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均值最低,說明一些學生僅僅從表面上記住某一知識點,并未深入理解。

(3)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化學信息能力指的是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查找、理解、處理加工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五個二級維度的均值與標準差分別為:獲取化學信息2.57及0.68;理解化學信息3.50及0.75;處理化學信息2.87及0.72;創新化學信息3.05及0.93;評價化學信息3.47及0.73,學生在獲取、處理、創新化學信息方面的能力并不理想。

①獲取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獲取化學信息的能力主要是從獲取信息的渠道展開,它是培養信息能力的前提。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常用化學教科書”3.04;“知道處理化學信息的軟件” 2.67;“通過網絡課程學化學”2.65;“常翻閱化學參考書” 2.58;“親自實驗”2.51;“知道化學信息來源” 2.49;“登錄化學專業網站瀏覽信息” 2.04。從統計數據可見這一層面的項目均值較低,說明學生獲取化學信息的能力不足,且學生之間差異較大(見表6)。化學信息來源主要還是集中在教科書和輔導書,而登錄化學專業網站瀏覽化學信息的均值最低,這與國內缺少專門的、適宜的化學學習網站有關。較早開始信息素養研究的國家已逐漸解決了這一問題,如美國教材中附有專門的學習網址()[14],學生可以提前在此網站預覽整章知識、進行自我檢測、通過互聯網查詢更多知識等。而國內學生較少地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學習,并且家長對學生的上網時間也有一定限制。通過和學生接觸得知,一般學有余力且對化學極感興趣的學生才會利用課余時間多種渠道獲取化學信息。

②理解化學信息能力層

理解化學信息的能力包含能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概括,講述給他人聽,結合生活實例,其他學科啟發等方式,只有理解了相應的信息,才能進一步地深加工,所以它是培養學生化學信息能力的基礎。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希望補充課外資料”3.99;“結合生活實例理解”3.62;“受生活啟發”3.51;“自己概括”3.51;“講給他人聽” 3.50;“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3.49 “借助數物思維理解” 3.45。可知,學生會使用多種方式來理解化學信息,均值都大于3,處于中等水平。學生希望教師在化學課堂上適當補充課外資料,以便進一步激發其學習興趣這一項的均值最高,說明教師應積極搜集實用的素材為課堂服眨使得課堂內容更加翔實多彩。

③處理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信息處理能力,是培養學生信息能力的核心,涉及態度、使用的策略及其能力等方面。高中生以理論型思維為主,高中階段科學方法教學要突出測定,比較復雜的實驗條件控制,線圖化,原理型抽象,模型和假說等科學方法[15]。據此,本問卷選取模型法和圖表法作為化學信息處理能力的代表性策略。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加工處理化學信息有利學習” 3.65;“知道建模思想”3.22;“接觸過認識模型” 2.93;“會用模型處理化學問題”2.91;“利用各種資源學習化學知識” 2.88;“能繪制圖表”2.58;“能挖掘圖表深層信息” 2.58;“能總結知識認識模型” 2.63;“用圖表處理問題” 2.47。由統計數據可知,學生明確知道將化學信息處理后有利于進一步的學習,而在選擇正確、高效的方法時,存有困難。學生知道建模的思想,但不能熟練使用模型策略處理化學問題。對于用圖表處理化學問題,也存在同樣的困惑。

④創新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借鑒張靜波[13]對創造性利用信息能力的界定,本文中的創新化學信息指的是在現有化學信息和知識基礎上,從新的理論、方法、視角創造性地思維和實驗,從而衍生出新的化學信息和成果。限于目前高中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驗技能,本層面涉及學生對某些化學知識點的質疑,其原因在于學生會在理解和應用化學信息中產生疑惑,而很少能在產生疑惑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對化學知識點產生懷疑” 3.31; “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形成新的解決思路” 3.15;“對質疑化學知識點嘗試驗證” 3.04 ;“對化學信息提出新穎問題” 2.80。由統計數據可知,學生會質疑某些知識點,但能夠嘗試驗證的不多,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穎化學問題的就更少,學生也不能較好地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對生活及學習問題產生新的解決思路,表明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⑤評價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評價化學信息能力包含評價化學信息真假,好壞及學生對自己參與的化學信息活動過程、結果和方法的評價。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會對自己化學成績作評價” 3.93;“會依據老師評價調整方法” 3.74;“會判斷媒體化學信息真假” 3.41;“會留意對學化學有用信息” 3.40;“會用網絡平臺溝通問題” 3.22;“常與他人探討化學問題” 3.11。由統計數據可知,總體而言,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是樂觀的。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成績,這個項目均值最高,說明學生心態較好。其次是學生會根據他人對自己評價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方法。此外,學生能分辨化學信息的真假及9] 唐生岳.基于網絡環境的化學信息素養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化學教學,2004(7-8):21-22

[10] 劉江田.化學信息素養及其考查途徑與培養策略[J].化學教育,2008(12):27-30

[11] 沈旭東.從信息素養標準談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信息化課程資源的設置及教學建議[J].教育信息化,2005(1):28

[12] 李敏.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量表的開發與使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5:10-16

[13] 張靜波.信息素養能力與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7-8

[14] John S.Phillips 等.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USA: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9:3

[15] 沈理明.化學教學研究[M].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0:234

[16] 王玉蘭,錢揚義.中學化學教科書配套網站的教學應用與思考[J].化學教育,2008(5):52-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夏津县| 浮山县| 芦山县| 石首市| 沙坪坝区| 乾安县| 望城县| 华坪县| 潍坊市| 武陟县| 渝北区| 聂拉木县| 宜良县| 隆德县| 星子县| 祁阳县| 惠来县| 仁布县| 静宁县| 沙雅县| 泽库县| 合水县| 泾川县| 松滋市| 柏乡县| 红桥区| 诸暨市| 永济市| 云林县| 个旧市| 固始县| 佳木斯市| 铁岭县| 门源| 仁怀市| 县级市| 徐闻县| 鄱阳县| 绥中县| 嘉鱼县|